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范文

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

第1篇: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范文

行业增长空间广阔市场集中度低

公司属于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功能材料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应用效果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0年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保挣平稳增长态势,但随着产品结构调整的加快,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呈增长迅速,2008年的生产总量已占建筑防水材料的77.90%。根据《我国建筑防水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到2010年,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将主导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市场占有率将达到90%以上。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将在加强市场规范力度、扶优汰劣的同时,进一步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全面提升建筑防水材料工业技术与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建筑防水材料品种,质量能够充分满足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发展的需要。

随着防水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增加,以及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防水材料应用领域已由房屋建筑领域为主逐步扩大到高速公路和城市道桥、地铁及城市轨道、高速铁路、机场和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工程,建筑防水部位也从传统的屋面和地下为主逐步延伸到室内、外墙等部位。应用领域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需求,有望继续促进防水材料行业稳定、快速的增长。

建筑防水材料的进入壁垒主要是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成熟的生产技术和施工工艺。以及独特的产品配方是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前,我国有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二、三千家,其中大量中小企业因为生产工艺不成熟、成品率低、产品品质不稳定、施工质量不过关等技术瓶颈而无法形成规模生产。少部分拥有雄厚研发实力、技术装备先进、品牌较好的企业盈利稳定,利润水平较高。建筑防水材料市场中小企业和小作坊生产企业众多,排名前10位企业的营业收入不到全行业的10%。行业低端产品的过度竞争及少数优势企业的快速成长同时存在。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建筑防水材料的行业龙头企业,在研发实力、企业品牌、管理水平和市场网络建设等方面均居同行业前列,行业地位较突出。

公司未来几年有望快速增长

业务模式领先主营业务突出

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公司以专业的雨虹防水系统和多层次的营销网络著称。公司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把建筑物防水工程视为一个系统工程,独创了先进的雨虹防水系统,在相当大程度上解决了建筑物和构筑物渗漏的难题。目前,公司仍以直销为主(约占60%),但已建立起多层次的营销网络,奠定了未来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公司的业务发展模式,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为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销售,以及防水工程施工业务.近几年随着公司分销渠道的建立和扩展,家庭装修大量使用的防水涂料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除北京、上海两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的销售占比在不断提升:2005年北京,上海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高达83.26%。2010年中报,该比例降至31.27%。公司借助上市的机遇,扩大生产。增强优势,实现了市场的不断扩大。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各主要业务的毛利率近几年有所波动,公司盈利能力的波动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及其客户结构的变化有关,同时也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公司主要原材料为沥青、聚酯胎基、SBS改性剂和乳液等石油化工产品,国际油价的波动将一定程度影响原料价格。由于铁道部的议价能力较强,公司承接高铁等项目的增多,一定程度影响了其盈利能力,当然这个影响很有限。

进一步分析可发现:由于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原材料波动及客户结构变化等因素,公司各季度盈利能力呈现一定的波动,毛利率的波动范围在24-40%之间波动,显现较强的弹性。考虑到公司较强的技术优势及扩张能力.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下降空间有限,未来的盈利能力值得期待。

直接受益于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领先的建筑防水材料供应商,公司先后承建了北京、天津、成都、南京、沈阳等多项地铁防水工程,并陆续承揽了郑西、武广、合武、太中银客运专线等防水工程。2009年,公司中标京沪高铁项目,合同金额1.92亿元。目前公司在高速铁路、地铁等领域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上市后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优化客户结构,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开拓和新产品研发.并将市场从北京上海逐渐拓展至全国。从2008年开始,公司已经组建轨道交通业务组。未来5-10年,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将需要大量高品质的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公司将直接受益于此。

收购兼并是公司未来扩张的可能方式之一

2010年8月25日公司公告,将以现金2650万元受让杨焕文等七人持有昆明风行100%的股权。据悉,昆明风行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创建于1981年,至今已发展成云南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防水材料和建筑涂料专业企业。能生产各型防水材料和建筑涂料30多个品种,年生产规模为防水卷材200万米,其它防水、装饰、粘结材料5000吨。预计此次收购将有利于公司在云南及川黔桂市场的拓展。这是公司首次通过并购方式进行市场拓展,考虑到公司2009年的市场占有率不足3%,凭借较强的技术优势和扩张能力,不排除公司未来收购合适的目标企业进行扩张的可能。

第2篇: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范文

摘 要 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它的良性运作离不开每一个部分的密切配合,这就注定了作为公司中的每一个体系,必须得到合理的规划设计,以便按照共同的目标,促进整个公司的发展。一般公司的体系建设包含文化体系建设、销售体系建设、财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体系建设。这于建筑安公司而言,同样适用。一个公司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上述体系进行合理有效的建设,以期达到最大的功能之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体系 建设 整体 生命力

公司体系建设的环节对公司的发展前景,甚至是生命力都有着决定性的重大意义。如果各个环节中的体系建设都处于完善的状态,公司的综合实力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相应的,如果不注重各个体系建设,势必使得公司发展存在短板,是公司的运作成为一盘散沙,制约甚至是阻碍整体的发展。所以是否注重各个体系的建设,关乎到建筑安装公司的前途好坏,是公司是否可以保持生命力而立足商场之上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从公司倡导企业文化的文化体系、所运营的销售体系、调配职工的人事体系、掌控财务开支的财务体系以及负责市场考察等的市场体系五个方面着手,分析建筑安装公司中各个体系的不同职责与功能,以期更好地指导建筑安装公司中各个体系的建设,为建筑安装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接下来,对各个体系,本文将一一进行分析。

一、倡导企业文化的文化体系建设

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容纳了众多员工的建筑安装公司,若果未能建设良好的文化体系,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众多员工的思想没有一致性可言,更不用提众志成城了,在商业竞争开始之前,这个企业就已经输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是在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的条件下以共同的价值取向,目标为基础的,它好比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指引着员工们共同的努力方向,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在思想上达到一致性,向者共同的奋斗目标前进。此外,完善的文化体系系统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员工间的团结合作,激发员工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将会为员工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积极,公平的工作环境,从而使得作为企业中每一个部分的员工其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无形中凝聚了各个部分的力量,势必会加强建筑安装这个企业的实力,同时赋予其远大的发展前途。在建筑安装公司中,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以企业内部对外张贴印刷的标语或者是员工们统一的口号的形式得以实现,其实,除此外,企业内部每个员工的服务及其工作状态都是企业文化的展现,对员工精神状态、行事方式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也是加强建筑安装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建筑安装公司所运营的销售体系建设

企业成立的最初也是最终目的在于盈利,取得收益,而这一过程,离不开销售这一渠道。在建筑安装企业中,销售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销售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所能取得的收益的大小。加强建筑安装公司的销售体系建设,意义重大。而这里所谓的加强,不仅仅只是外在设施、配备上的改进优化,也不仅仅是企业中善于交际口才较好员工的调配,更多地应该是技术层面的支撑。所谓的技术层面,在这里指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整个销售活动的理论层次的指导;其二则是对销售部门的员工所进行的“专业对口”的销售方法,技巧等职工技能上的培训。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收益,必须加强销售体系建设,而加强销售体系建设则务必做好上述三个方面:设备上,人员上,技术上的建设。只有这样,方才使得建筑安装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了最直接的保障。

三、调配职工的人事体系建设

在一个复杂的整体――公司中,唯有员工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方才使每一个员工的自我价值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这样,企业的实力才能被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在对职工的调配调动上,公司不仅仅要结合每个员工的求职意向,更要看中其性格,能力上所存在的差异,尽量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使其能力的发挥不受职位等外来因素的影响,确保“将才将用,卒入卒营”。另外有待说明的是,如此的安排将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仅仅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且使得能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的改善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状况,以精确简练的配置方式使得建筑安装公司能够实现最低的能耗,最高的效益,何乐而不为之?

四、掌管财务开支的财务体系

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建筑安装公司作为一个公司,它的最初目的非盈利莫属,既然如此,财务上的开支则成了其盈利时的外在表象。财务开支系统体系主要负责公司财务开支上的监督、预算和总结。它不仅仅为建筑安装公司的正常运转提供经济支持,而且其合理、有效的预算将对公司中的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方面,资金的流通关系着企业内部一切有关开支事宜的顺畅进行;另一方面,资金的储备额又影响着企业生产上的进度,如能否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开发与投资。由此可见,财务开支体系的建设非同小可,欲加强财务体系的建设,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必不可少,对财务开支状况的透明度建设同样也举足非轻。

五、负责市场考察等工作的市场体系建设

企业在商业这个大舞台上,拼的是竞争力,说白了,就是市场,是所占市场份额的多少。所以如果一个建筑安装公司不想失败,它就完全有必要建设好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的建设首先牵涉到的是对商品市场竞争力的精准分析和对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其次,应该是对商品的华丽“包装”――宣传工作。销售之前的宣传工作影响着商品的知名度从而又牵制了商品的购买量。从心理学角度看,消费者更容易对自己熟悉的“知名”产品产生购买的欲望。因而,在市场体系建设时对商品的宣传必不可少。

结语:建筑安装公司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不断完善与支持。只有建设好倡导企业文化的文化体系、所运营的销售体系、调配职工的人事体系、掌控财务开支的财务体系以及负责市场考察等的市场体系五个方面,才不致使企业存在发展的短板,从而制约甚至是阻碍企业的发展。也只有建设好这五个体系,建筑安装企业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在竞技场上崭露头角。

参考文献:

[1]韩清宇.关于建筑安装公司管理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分析研究.信息时代.2010(9).

第3篇: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范文

个人意愿是决定行为的自变量,本身也受多种因素影响。既有内在的需求,如维护自身利益,也有外在的诱因,如获得某种体验。在总结文献和问卷调查基础上,把激发公众参与意愿测得的人均分值高出5分的人数较多,表明此三因素影响参与意愿程度相对较大,个人责任意识强、社会参与氛围浓厚以及个人对政府认同度越高,则越能激发公众参与的意愿。此外,公众参与意愿整体较强(人均分值>期望值5分),不同年龄段存在参与意愿差异,根据个人工作状况和经济收入等社会背景的不同,并参照相关分类方法,按照18~35岁、36~50岁及5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分类统计,得出三个年龄段参与意识的均值看出,激发参与动机的八类因素中,各年龄段在对激励措施的反应、自我效能、对参与程序的反应和责任感上存在较大差异。

2模型构建

以上可知,公众整体参与意愿较强,付出行动却较少,影响个人参与的主要因素有三类(w1、w5和w7),不同年龄人群参与意愿也存在差异。对此,为研究意愿转化的内在机制,借助行为选择学中的前景理论模型提出公众参与效用函数,并测定不同参与方式的参与效用,进而揭示公众参与意愿转化不足的原因,并为相关部门优化参与环境、促进公众参与积极性提供依据。

2.1模型基础

行为选择前景理论,由当代决策理论家Kahneman和Tversky提出,即个人抉择是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和个体需求的最大满足。行为的执行由个人对行为本身的价值感受决定,并提出公式:V=∑∏(pi)•Vi(X)(1)其中,V为相对某一参照点的盈利和损失感受;∏为决策权重(主观概率Pi的函数),即个体根据经验等为事件i发生的客观概率赋予主观感受值;Vi为主观感受价值见、前景理论函数有以下特点:

(1)它是决策个人相对某一参照点的盈利和损失感受的函数;

(2)函数曲线的Y轴左侧代表个人对决策感受为亏损,Y轴右侧代表个人对决策感受为盈利,且在参考点附近(原点)感受越激烈;

(3)函数曲线的非对称性,曲线在Y轴左侧(亏损区域)比Y轴右侧(盈利区域)更陡些,表示亏损比盈利对人的影响程度大些。因此,在选择决策时往往首先考虑决策带来的亏损而不是盈利。因此,根据前景理论,假设盈利和亏损都可以用货币值衡量,则对行为a和行为b,个人决策选择a而不选择b的条件为:V(a)>V(b)。

2.2公众参与效用函数

由前文结论,公众偏好的参与内容呈现利益化特征,对公众而言,参与过程是一种理性经济行为,参与与否取决于公众对参与的价值感受。根据式,当公众对参与交通管理的途径或方式等客观因素的主观概率Pi在可接受范围内,主观感受价值Vi在可接受范围内或至少为有利时,公众对参与交通管理的盈利感受V则越趋向于参与。为进一步定量测定公众对参与交通管理的价值感受,在前景理论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参与“成本———收益”模型,即公众参与效用函数:R=B•P+D-C其中,R为参与总效用;B为参与本身带来的现实效用;P为现实效用实现概率;D为心理收益;C为参与成本。在式中,当参与总效用R≥0,对参与效用的估测值为正,则参与可能性越大;当R≤0,对参与效用的估测值为负,则不参与可能性越大,总而言之,实际参与度并不由参与意愿直接决定,而取决于公众对参与总效用的估测。钟楼地区交通管理公众参与度低,原因在于当前社会背景下,公众对参与效用估测太低,参与意愿难于转化为行动。

3定量测定与验证

3.1参与方式选择

公众对不同参与方式或内容带来的参与效用估测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了参与的选择,包括参与与否的选择和参与方式的选择。下面对四种常用参与方式带来的效用作定量评测,以比较和验证公众对参与方式选择的偏好。采取方法为,以问卷形式让被调查者给四种不同的参与方式主观打分(1~10分),然后利用比率法(为消除最大值与最小值估测的个人差异带来的误差)进行总效用排序,结果表明,对参与方式的选择偏好顺序为电话投诉、公益团体、部门反映,最后为听证会。此外,不同年龄段对不同参与方式的效用估测不同,因此参与偏好存在差异。其中,18~35岁年龄段参与方式偏好依次为电话投诉、公益团体、部门反映和听证会;36~50岁年龄段参与方式偏好依次为电话投诉、部门反映、公益团体和听证会;50岁以上年龄段参与方式偏好依次为电话投诉、听证会、公益团体和部门反映。

3.2效用检验分析

首先,电话投诉与监督参与是个人参与交通管理的常用方式,但横向对比发现,多数人不知如何投诉。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个人交通知识的欠缺和关注度;二是有关参与方式宣传不到位。其次,通过公益团体也是参与交通管理的方便途径。多数人认为,在政府相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引导下最能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但现实社会环境下,交通管理部门和运营公司尚未营造这种氛围,使公众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参与交通管理。再次,以“部门反映”方式参与交通管理往往需要较高参与成本C(直接成本、心理成本),实现的概率P也较低,使参与总效用R不高。P很低的原因,主要是程序太繁杂,也与相关部门的空间分布有关,调查发现,多数交通部门或运营企业远离市中心,利用ArcGIS软件分析得出,以西安钟楼为中心,部门平均距离为7.21km,服务半径太大。最后,听证会往往是公共决策的民主程序之一。数据显示,参加听证会成本C较低,实现概率P较高,但个人心理收益D较低,使参与总效用B不高,因此,以这种方式参与交通管理的人较少。此外,参与听证会的社会个人代表名额往往较少,致使决策最终无法反映民意。以2010年西安地铁调价听证会为例,参与总人数37人,社会团体1人,旁听席8人,其余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公众代表仅占33.3%。

3.2空间与功能的混沌

在日本有一批新生代建筑师对混沌理论在建筑空间与功能上的应用情有独钟。建筑师藤本壮介对混沌理论进行设计思考更具有自觉性,也许正因为当时日本处于经济低潮,其设计的作品大多数是小空间建筑,但这不妨碍他对这些空间行为的研究思考,强调空间多样性,研究建筑室内外、城市于建筑之间的联系。他常常强调:建筑“并非一个物体,而是一片关系场”,以及空间感受作为强有力的混沌变量。打破特定的秩序引导符合关系场的随机秩序,是藤本壮介对复杂体系的领悟思考。也许这是混沌理论在建筑空间与功能上的诠释。在日本东京武藏野艺术大学图书馆的设计中,这一作品最有意思的是展示来图书与阅读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将书、书架、光线和阅览空间这四个图书馆最基本的元素组成建筑本身,形成一个关系场。在功能上将已有的建筑通过整修后变成一座美术馆,将图书馆和美术馆整合成一座综合体,形成功能的多意与多元化。在空间上设计师通过将交通路线与功能空间的交叉,通过书架墙体上开的洞口与廊道相互循环,将传统的、特定的阅读空间打破,形成通透公共领域完成建筑与外界环境的交流,同时与内部空间系统形成统一的秩序,展示出空间的无限延长。虽然建筑本身看似简单,但却是非均质化的造型,内部空间关系却非常丰富。正因通过对图书馆这种空间秩序的解构,整合无序与有序的统一和谐关系,营造出全新的共融状态的公共图书馆场所。这种空间秩序的处理方式,可以让人联想岛藤本壮介在大分市的住宅作品HouseN、HouseH等系列项目。外表为纯白色极简的HouseN,由三层墙体围合组成将住户和花园包裹,中心为居住部分,围墙之间形成的通道为种植区。通过围墙的洞口来保证住户的采光,也保证与室外的联系。通过遵循建筑采光的局部秩序与居住秩序对建筑空间赋予新的诠释。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表现在建筑形的轻盈性,即建筑材料上的半透明的应用,如仙台媒体中心。继而他的学生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对“不确定性”的体会领悟,在空间功能上表现到了极致。如在瑞士洛桑建成得“劳力士学习中心”,妹岛用波状起伏屋顶和楼板组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通过对建筑功能秩序的打破形成流动连续的非线性空间,模糊建筑室内外空间,使得一切都是虚幻的、不确定的、变化的。

4结论与优化对策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首先,参与意愿的转化与公众的心理G事务所2009年在丹麦设计的哥本哈根山地住宅,同样是在源自于自然界,以拆解题材分析其原型找出符合时代的本源,以新的方式来诠释新的景观。通过山体的等高线的层次感的应用,人们在城市中也能感受在郊区住宅的氛围。在形态美学上解释了混沌理论的无序与有序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样也解释有序性中的相似性特征。自然界中的混沌事物皆是我们学习的案本。

5结语

第4篇: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范文

保障企业没有自己的战略规划,则很难获得成功。企业战略管理的任务是制订战略的愿景和使命,设置目标、制订战略、实施目标、执行战略、评估与调整战略,这是一个螺旋循环的过程,有效地实施完善的战略是企业成功的最佳保证,同时也是管理构思的最佳测试。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相辅相成,但往战略具有前导性、目标性,组织具有滞后性、保障性。企业战略的实施首先要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生产能力和资源力量的组织,设计一个支持战略的政策和程序,将足够的资源投入到重要的价值链活动中并完好地运行价值链活动。期间通过信息流反馈,不断优化调整。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企业获得什么样的竞争优势。如何构造组织,其实就是分工和合作问题。组织设计必须考虑的几个因素:一是工作的专门化,细化到什么程度。而是部门化,根据什么去整合。三是命令连,谁向谁汇报。四是控制幅度,有效的指导员工的人数。五是集权还是分权,决定权在哪一级。六是正规化,即利用规章制度的程度。六个因素相辅相成,要设计好一个组织,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运作和实施战略。企业制订战略规划则是为这个独特的市场组织描绘了一幅方向性的蓝图,帮助企业构建一套盈利模式、指导组织围绕盈利模式展开业务运作,从而保证战略目标实现。

2进化型企业才能生存

组织结构和价值秩序是企业动力之源企业组织包括企业盈利模式、组织结构和价值秩序。构建一个自适应、自组织的系统,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可持续进化的结构,盈利模式则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推动企业进化最重要的力量来自于内部,这就是组织结构和价值秩序。企业需要一种内生动力。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只有那些能够主动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组织才能够避免被淘汰。放眼国外,创建于1912年的美国福陆公司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维护和项目管理公司之一,其在集团组织结构重组、整合外部资源、开拓新业务领域等方面的成功运作,有效地提高了内部运营效率,成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超级帝国。被美国财富杂志“世界声誉最好的企业”栏目评为世界第一的工程、建筑公司。在国内大型基建行业,以中铁某局为例,其竞争对手已超过60家,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2014年,该集团公司全面开展对标管理,出访中铁四局、中建一局等行业标杆企业,深刻感受到管理的差异和差距。经过深入自我分析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提出若干项深化改革重点工作。这可以说是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获生命力而必须面对和选择的自我“进化方式”。

2.1优化体制机制

管理就是搭构进化的结构进化源自于合理的结构,好的结构产生秩序。层次的构造使得秩序的进步速度更快,秩序更加稳定。以中建某局为例,其三级管理架构职能定位如下:集团公司总部:指导引领、战略推进、底线约束、严格考核。子分公司:全面贯彻集团规定动作、坚守底线、全面履约。项目经理部:具体负责履约、盈利、客户满意、团队建设,独立承担市场全方位职责,孵化和裂变项目管理团队。集团公司管子分公司,子分公司管项目;集团公司不直接管项目,集团公司层面也不设指挥部(项目部)。总部负责发展战略和子分公司管理;子分公司是执行层,实行“大项目部制”,负责将集团公司政策、制度、目标落地,并对承建项目实施管理。集团公司对子分公司充分放权,责权利统一由子分公司自行负责,以完成集团公司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为底线,按照集团公司制度考核并严格兑现奖罚,而不参与日常管理。管理层级较为清晰,既保证了集团公司有充分时间考虑战略发展等宏观管理,又使子分公司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同时也为集团公司总部精干管理团队创造环境,为基层能力发挥提供空间。中建某局目前积极推行的“大项目部制”建设的要义:在项目较集中的城市或地区,建立较精干的项目管理、策划团队,对该区域在建项目统筹策划安排,各项目设执行经理,执行经理对区域策划团队经理负责,重在执行。此模式利于项目团队建设、利于区域化管理资源共享,利于对区域共性问题解决,通过大项目部制的推行不断孵化、裂变项目管理团队。这样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从而确保企业管理结构合理、秩序井然、动力持久。

2.2科学配置资源

取得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效益企业依赖资源而存在。资源整合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进化的效率。在企业持续运行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不断的观察环境,调整运营,使得企业中的人、财、物,都能在这样的结构体系中产生合理的秩序,能够顺畅的运作,发挥整合效益,从而确保企业长远发展。一个持续进化的企业,就必须具备能够持续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管理掌控资源的能力。针对以往同一区域可能存在多个子分公司交叉覆盖,内部恶性竞争、企业资源难以共享,作业方式难以整合,中铁某局近年提出了区域化经营理念,引导企业深耕区域市场,做熟做强;又通过强化区域稽查制度,协调各个区域的战略一致性和提高区域管控能力;通过建立内部合作机制,确保集团公司综合公司、专业公司(事业部)、经营开发机构协同作战,整体利益最优。针对有些区域主责企业不积极作为、造成区域市场“资源”浪费,着手建立区域市场竞争机制,明确各区域主营单位退出底线和接替预案,维护集团公司整体利益。通过强力推行实体作业层建设,也是一种可利用资源的自我打造。此外通过内部企业重组、项目移交等,为个别经营困难的企业“瘦身”、“消肿”,同时有利于区域布局调整、专业技术“传授”、“嫁接”,从而使经营格局得到优化,将现有资源盘活、用好。

2.3实施激励沟通

最大程度引导人的积极因素交流涌现价值,企业需要正确处理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深层次交流。交流是内部协作的过程、博弈的过程,通过持续的交流达成利益上的妥协和认识上的共识。日本管理大师稻盛和夫有一个形象公式:人生或企业成功=能力×热情×突破性心智。突破性心智,就是指面对真实问题从零思考和突破的能力。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引导组织里的员工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思维模式。员工自己高效轻松、快速成长,企业亦可受益,双方实现共赢。集团公司层面要致力于打造“强大而令人尊敬的总部”,需要职能部门之间高效的沟通,必须通过整章建制,强化后台管控,形成制度管企业、“法人管项目”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通过执行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实行制度评审备案、制度分级管理、管理制度交底,让各级员工“心中都有一杆秤”,不茫然、不盲从,都有做事的基本原则。通过明晰职责、闭合管理断链,畅通部门之间的沟通,让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最大程度地一致化。此外,国内日趋成熟的市场要求规范的法人经营与管理,企业也应履行集约经营,提高法人收益,改革趋向于项目经理人的职业化和市场价值的均等化。

2.4丰富商业模式与服务内涵

规避风险、打造持久稳定的利润来源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转型中寻求新的发展,当前的商业模式与服务内涵将逐步发生一系列变化。纵观国内,通过制订战略规划多数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已将触角伸向设计、维修、维护、运营、改造等多个环节,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寻求获取增值利润。以中建某局为例,2012年其将产业板块调整为“1+3”格局,即传统房屋建筑+投资开发、基础设施、海外工程,着力打造“投资开发、基础设施、海外工程”3大战略板块协同发展,发挥“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发”四位一体综合协同优势,致力打造行业领先的综合建筑企业集团,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的增值服务。通过关注并持续满足客户需求,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投资建造一体化和国内国际一体化进程。与此类似,中铁某局相关多元的战略思路如下:积极开拓水利水电、环保、城镇化建设、有轨电车等市场,精心培育设计咨询业务,完善企业产品结构;加快建筑工业化步伐,大力拓展建筑定型产品、地铁盾构管片、商砼、盾构维修等业务,并积极挺进铁路承包运输、维管、代建等领域,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延伸企业产业链以形成主业突出、板块均衡、上中下游业务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同时把海外市场作为维系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板块,从而实现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二元并举。着眼未来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注重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在经济下行、政府和业主开发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共建项目大力推行PPP模式,建筑企业融资能力更成为核心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审慎合规开展PPP模式投融资业务,以资本撬动市场。

3结语

第5篇: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范文

中建二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常态,是时下的一个热词,从政治生态到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领域。建筑行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领域,也有自己行业的新常态。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受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规模庞大、管理不到位、效益跟不上已经成为大部分建筑企业必须面对的新常态。除去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因素外,一方面,建筑队伍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不断延伸、市场对象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传统的建筑企业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经营水平层次不高,种种原因造成了企业运营成本占比较高,企业经济效益占比低下的现象。新常态下,调整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模式,强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对建筑企业适应建筑行业发展新常态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建筑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供给不足是影响发展的短板,现在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要在这种供大干需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就必然要调整生产模式,推动转型升级。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只要科学管理,就可以相对多地获取经济效益,现在建筑产业劳动力成本升高,而对农民工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施工企业要实现盈利,必须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效为手段,实现调结构、促升级。

第6篇: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建筑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市大力建设花园城市和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的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不仅使各类建筑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地方税收提供了较充溢的税源,建筑业已成为重要的地方税收增长点,建筑业税收在整个地方税收入中占有了较大的比重。从地方税收统计报表反映,近年来建筑行业营业税增长幅度较大,基本反映了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但所得税的增长却不明显,未能与建筑行业保持同步增长。为了解其中原因,笔者对我市建筑业所得税征管状况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探讨加强我市建筑业所得税征管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一、基本情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__年以来,我市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年均增长达40.2。同时,来自建筑业的地方税收(只统计营业税及所得税)也同步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达41.3,以下是20__年至20__年上半年的有关数据:

__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及地方税收入库情况表

项目年度建筑业完成总产值(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入库建筑业地方税收(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入库建筑业营业税(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入库建筑业所得税(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

20__年38.111098793291658

20__年55.9146.711532839.511333642.95199220.14

20__年70.5626.202110237.671863239.71247023.99

20__年上半年52.0447.511547646.671351245.04196449.02

(数据来源:建筑业完成总产值来自《__市统计年鉴》,入库地方税收来自税务统计报表,所得税为

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之和)

从上表来看,地方税收中营业税保持了与建筑行业同步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达42.57,但企业所得税的增长则不同步,除今年上半年增长较快,前两年年均增长仅为22.06,低于我市地方税收的平均增长幅度。

由于营业税为流转税,是根据工程结算收入及企业收到的工程形象进度款,按规定的税率(3)计算征收,所以当期征收入库的营业税税款与同期完成的建筑行业产值有很大的关联性,而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征收,应纳税所得额又以企业经营成果(利润)为计算基础,所以当期征收入库的企业所得税税款与企业当期实现的经营成果(利润)密切相关,而与同期完成的建筑行业产值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如果企业账面普遍反映亏损或微利,那么即使当期完成的建筑工程量很大,仍然会无企业所得税税款入库。

通过对我市20__年度及20__年一季度有工程结算收入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调查,20__年度203户企业中,有149户企业账面亏损,亏损面为73.4,亏损总金额为1592.4万元,有54户企业账面盈利,利润总额为903.2万元,共缴纳企业所得税168.6万元。20__年一季度178户企业中,有141户企业账面亏损,亏损面为79.2,亏损总金额为662.3万元,37户企业账面盈利,利润总额为237.8万元,共缴纳企业所得税47.6万元。

二、原因分析

建筑企业的所得税增长不能与建筑行业保持同步增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从目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和会计核算方式及税务机关对建筑企业的所得税管理方式进行分析。

(一)目前建筑企业主要采取的经营管理形式和会计核算方式

国家税务总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规定,建筑业的应税所得率为10—20,另据业内人士反映,建筑业的行业平均利润率应在10以上。那么,为何我市建筑企业普遍反映亏损或微利,其中原因要从目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和会计核算方式进行分析。据调查,目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和会计核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实行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经营方式。目前我市规模较大的建筑安装企业较多采用这一种经营管理方式。一般是总公司下设多个分公司,实行二级管理、二级核算。总公司属于管理机构,工程业务统一以总公司名义对外承接,由各分公司具体组织施工,并按工程量的一定比例上交总公司管理费,管理费收取比例视不同的工程项目而定,在3—10之间不等。总公司对各分公司下达上交管理费基数,分公司超基数上交的管理费,则由总、分公司分成。分公司为内部二级核算单位,各分公司按季度向总公司报送会计报表,总公司将各分公司报表汇总后,对外报送汇总报表,税款也由总公司统一缴纳。在实行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管理方式下,虽然经营损益由总公司统一核算,但由于总公司只是收取管理费,具体工程施工及对工程的收入、成本核算均在分公司,总公司并不能对工程成本、费用等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况且总、分公司之间本身也存在着利益分配问题,所以总公司汇总报表反映的经营损益,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工程项目实际已实现的利润。从对我市几家采取这一种经营管理方式的国有建筑安装企业的调查情况看,账面利润率仅在1左右,有的甚至亏损,我们认为这并没有完全真实地反映建筑行业的利润水平。

2、实行工程项目挂靠经营方式。目前,绝大多数建安工程都是工程承包人既所谓的包工头联系到工程后,寻找有建筑资质的建筑公司挂靠,并向建筑公司上交管理费。建筑公司虽然也参与工程的招投标,工程预决算,并对工程质量进行一定的监督,但整个工程项目主要是由包工头自己负责。一般工程款会先转入建筑公司账户,在扣除收取的管理费后,由包工头通过工程材料发票、人工费等以现金形式提走,两者比例大致为75和25。建筑公司收取管理费比例一般为工程量的5—6,扣除应上交的各种税费(税款由建筑公司缴纳),剩余1—2的实际管理费收入。在挂靠经营方式下,建筑公司的会计核算采取“倒扒”方式,即以开具建安发票的金额作为工程结算收入,以工程结算收入扣除收取的管理费后的余额作为工程结算成本。假设包工头挂靠工程的工程量为100万元,建筑公司 收取管理费比例为5.5,则建筑公司的账务处理为:工程结算收入100万元,工程结算成本94.5万元[100×(1—5.5)],再减除营业税金及附加3.3万元,毛利率为2.2。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建筑公司的账务处理在形式上进行了工程收入及工程成本、费用的核算,但工程项目的实际损益在建筑公司的账面上并未得到完全反映,建筑公司核算的只是管理费收入。这实质上是把两个核算主体:建筑公司及包工头,合并成为了一个核算主体——建筑公司,致使纳入日常税务管理的往往仅是收取管理费的建筑公司,而工程利润的真正所有者——包工头,则始终躲在“幕后”,逃避了正常的税务管理。因建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收入有限,除掉公司本身的日常费用开支后,账面上就反映亏损或微利。由于中小型的建安企业基本上是采取这种经营形式和核算方式,这也是造成目前建安企业账面普遍亏损的主要原因。

3、有极少数建筑公司,也是采取挂靠经营方式,但与以上第2种方式相比,帐务处理及会计核算则更为简单,其工程资金不在建筑公司账上反映,也不进行工程结算收入及工程结算成本、营业税金的核算,建筑公司账上直接反映收取的工程管理费收入。这种方式与第2种方式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建筑公司账上都未能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利润。

从调查情况看,规模较大的建筑安装企业,尤其是国有建筑公司,较多采用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经营方式,而中小型的建安企业基本上是采取工程项目挂靠经营方式,不论哪种方式,尽管都不能完全反映工程项目实现的利润,但由于各建安企业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程度不一样,收取的管理费比例有高有低,从而使建安企业与工程承包人对工程项目实现利润的分配比例不一样,反映在建安企业的账面利润上也就不一样。以下是调查的采取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经营方式的2户大型建安企业及采取工程项目挂靠经营方式的4户中小型企业的有关数据对比:

项目类型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结算成本工程结算利润利润率已交企业所得税所得税负担率

大型1047350488795578014614421.404822750.46

1153718299625125710367970.903421430.30

中型5542422053118919113130.0220360.003

4239139440365247595460.14160770.038

小型17922671715792-36299-2————

23229591976835-10889-0.47————

(说明:表中列举的大型建安企业设定为年收入在亿元以上;中型建安企业年收入在千万元以上;小型建安

企业年收入在千万元以下。所得税负担率为已交企业所得税与工程结算收入之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取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经营方式的企业,其账面利润率及所得税负担率要略高于采取挂靠经营方式的企业。

(二)税务机关对建筑业所得税管理的主要方式

目前,税务机关对建筑业的所得税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对本市的建筑企业,其所得税征管大部分采取查帐征收方式,即平时由企业自行申报缴纳所得税,年终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由于目前建筑安装企业账面普遍反映亏损或微利,结果必然是企业申报缴纳的所得税很少。

2、对极少数本市的建筑企业,采取了核定征收所得税方式。既根据企业的工程结算收入,按一定的应税所得率,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并计算征收所得税。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国家税务总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账制不健全的单位,可以采取核定征收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建筑安装企业一般都设置了账簿,在未对该企业实施税务检查前,进行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时,难以认定其账制不健全,所以一般都认定为查账征收方式,只有极少数的建筑企业是采取核定征收所得税方式。

3、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项目,采取按附征率征收方式,对工程承包人征收个人所得税。我市规定,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按其营业额的1―3附征个人所得税,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工程合同的签订都是由建筑公司出面,包工头在“幕后”,所以对工程是否属个人承包难以界定。目前我市除个别县局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项目,按附征率对工程承包人征收了个人所得税,其余大部分没有征收到位。

4、对外来建筑施工企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227号)规定:建筑安装企业离开工商登记注册地或经营管理所在地到本县(区)以外地区施工的,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其经营所得,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一并计征所得税。所以对持有《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在我市从事建筑施工业务的外地建筑施工企业,所得税都是由其回机构所在地缴纳。也就是说,外来建筑施工企业的所得税,基本上未纳入我市的日收管理。

5、对门市征收及小额零星工程,采取按附征率征收方式。即对门市代开建安发票,按所开发票金额,依一定的附征率(1—3)直接计算征收所得税。

通过以上对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和会计核算方式以及税务机关对建筑业所得税管理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建筑业所得税征管不到位,税款的大量流失,既有因建筑企业管理和核算不规范,客观上造成税务机关对其难以实施有效的监控管理的原因,也有税务机关自身征管方面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通过税务检查或稽查,才能把流失的税款追征入库,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税务检查这一最后的关口并未能很好地堵住建筑业所得税流失的漏洞,其原因是:

1、建筑工程一般周期较长,许多工程项目长期挂账,有时建筑公司故意剩少量的工程尾款,不进行工程决算,造成税务机关在对其检查时无法结算工程项目利润,也就无法计算征收所得税。

2、在我市一级稽查尚未到位的情况下,税务检查主要由各征管县、区(分)局组织实施,虽然各单位都把建安企业列为每年的汇算清缴检点,但由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点,要准确查实工程成本、费用有一定难度,在汇算清缴过程中,往往由于人员、时间的限制,难以查深、查细,通常只是对人员工资、业务招待费等费用作一些调整,而对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工程成本并未进行认真的检查,所以一般无所得税的查补入库。

3、由于长期以来,建筑业普遍亏损或微利,致使检查人员在对建安企业进行税务检查时,在主观上已形成了一种建筑业无所得税的观念,所以并不把所得税作为检查的重点,通常只对建安营业税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地方税种进行结算,而所得税往往只是就表结表,基本上无所得税款查补入库。

三、加强建筑业所得税征管的措施和建议

1、对建筑业所得税实行预征,变被动征收为主动管理。针对建筑行业工程周期长,经营形式及核算方式复杂的特点,建议比照我市房地产企业的所得税征收管理规定,对建筑业所得税实行预征,从而变被动征收为主动管理,改变目前建筑业所得税征管不到位,税款大量流失的现状。预征时应税所得率可定位5,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 应预征所得税=当期工程结算收入(含工程形象进度款)×5×所得税率

如按此方法对被调查的20__年度203户建安企业所得税进行预征,其总收入为179086万元,应预征所得税2954.9万元(179086×5×33),与实际入库所得税489.1万元(含个人所得税)相差五倍多。

2、加强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税征收管理。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普遍采取挂靠、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建筑公司账面基本都反映亏损,无企业所得税,所以税务机关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承包人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上。要把工程利润的真正所有者:包工头,从幕后推到前台,严格按照个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税征管规定,对其附征个人所得税。要加强对工程承包合同的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工程项目的真正承包人,将对承包人的所得税征收到位。

3、加强对外来建筑施工企业的所得税征收管理。根据新的《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21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一年(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按照独立的纳税人接受当地税务机关的管理。一般的建筑工程周期都在180天以上,所以据此规定,对于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在我市从事建筑施工业务的外地建筑施工企业,如经营期在180天以上的,要督促其及时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并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所得税。

第7篇: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建筑安装企业;内部审计;财务风险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市场一片火热,受市场迫切的需要,很多资金和劳动力流入到建筑安装施工领域,这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建筑安装行业市场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导致建筑安装市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成为建筑安装企业经营和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建立的,具有独立检查、监督和评价功能的活动,企业的内部审计作为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对提高企业发现和地域市场风险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企业的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安装企业发展的关键。

一、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建筑安装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包括合同风险、负债风险、工程款拖欠风险和盈利风险等。如果在企业经营中不能做好这些风险的管理,必然会导致企业经营面临财务危机,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1、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是在企业获得施工安装合同的前提下发生的,合同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在参与合同竞标时,为了获得施工合同,采取压价竞标的方式,获得施工合同。通过压价竞标获取的工程施工合同,会降低企业在工程项目中获得的利润,由于建筑材料市场、人工市场和设备租赁市场的价格波动,还会导致企业在施工中由于对市场波动情况估计失误或错误,出现负盈利施工的问题。如果企业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想要获得盈利,还会采用降低施工质量和施工材料质量的方式,来降低施工成本。无论是以微博的利润获取合同,还是在施工中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获得利润,都会导致建筑安装企业发展面临困境,生存环境恶化,使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

2、负债风险

建筑行业对外部的资金依赖程度较高,很多建筑安装施工企业都是在获得工程合同后,以施工资质和工程合同为材料,贷款或融资施工的,如果在施工中融资或贷款不顺利,必然会导致企业外部资金链断裂,使得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缺乏购买材料、租赁设备及无法支付人工费用,导致建筑施工不得不终端,从而影响了工期和施工质量,并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和合同违约风险。

3、工程款拖欠风险

由于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在施工中资金的来源问题,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经营中必须及时回收工程款,才能开展开展其他工程项目的承包和建设。但受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融资渠道变窄等因素影响,当今的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工程款的回收总是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工程款不能及时回收,偿还贷款,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贷款利息,还有可能产生大量的坏账,使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变得举步维艰。

4、盈利风险

建筑安装工程中,施工企业的盈利风险主要是受市场波动影响。如果在竞标中,施工企业采用压低合同总价的方式获得合同,必然会降低其对市场波动的抵御能力。如果市场人工、材料、设备租赁等成本上升过大,会使企业工项目无利润或利润过低的境地,这必然会导致施工企业遭受过大的盈利风险,影响其发展。

二、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产物,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财务风险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水平三个方面。

1、提高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能力

建筑安装项目有着工期长、工程量大、涉及工种多等特点,这决定了企业在项目安装施工中所需要应对的财务风险是不断变化的,并且财务风险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对企业的财务异常或融资活动进行监督,从而在审计工作开展中发现企业潜藏的财务风险,并及时分析风险等级,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采取恰当的风险处理和应对方式。另外,审计工作还能够发现企业经营中资金流失情况,帮助企业实现节约开支,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2、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

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执行公司董事会的决定,依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介于董事会、总经理和各部门之间,其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具有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拥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在财务风险管理中,能够参与各种风险决策,充当决策的协调人。而且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直接向董事会汇报,能够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运用,为决策提供依据,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

3、健全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中,能够以专业角度和系统的工作,对企业的资金流、实物资产、资料和文件进行审计整理,并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内部审计工作贯穿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方面面,能够发现企业内部财务管控工作漏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体系,提高企业财务控制工作质量。

三、加强内部审计,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运用内部审计来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必须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并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只有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才能对企业内部存在财务风险实现客观、细致、准确的科学评价,才能有助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从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转换,并由查错纠弊审计向风险管理评估转变,提高会计信息获取质量,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建筑企业中,内部审计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做好与企业内部财务或其他部门的工作协调,并与外部审计保持沟通。综上所述,想要在激烈的建筑行业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建筑安装企业一定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及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以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让企业在项目承包中能够得到预期的利润,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蔡建辉 单位:黑龙江省农垦北安建筑安装总公司

参考文献:

第8篇: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范文

王祥明:2000年之前,中国建筑基本上就是“一业独大”,主要是从事房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是单纯的承包商角色。2000年公司提出了调结构,特别是“十一五”开始后,加大了调结构的力度。我们提出了“五三二”的结构优化目标,即房建占比从超过90%降到50%;基础设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占到30%;地产相关投资占到20%。经过10年的努力,我们在基础设施领域基本完成了补短板,目前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业务涵盖了铁路、公路、港口、码头、隧道、桥梁等,也完成了一大批的代表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建筑来说,调结构是历史性的重要机遇,为我们打开了广阔的海外业务空间。海外基础设施业务占海外业务的比重,由约10%上升至约40%。在经营方式上,从立项规划、设计到投融资,到建造,再到后期的运营管理,实现了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覆盖。

《中国经济周刊》:“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企业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作为率先“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国建筑的经营思路如何进一步契合“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

王祥明:过去“走出去”,我们的市场在非洲、东南亚,以及美国、中东、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们在区域上有大的拓展,在丝绸之路南线北线都成功布局,比如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都有代表作。

三年多来,中国建筑进入的海外市场已增长至约100个,全球化市场布局初具规模。接下来,我们要尽快实现在“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布局布点。

《中国经济周刊》: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碎片化”的矛盾凸显。孤立主义、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作为中央企业,中国建筑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王祥明:首先,要坚持本土化发展策略。“一带一路”是沿线无数节点城市的连接,我们不搞游击战,而是搞阵地穑借“一带一路”项目在沿线城市扎根、参与其持续性的城市化建设是我们的目标。

第二,要坚持市场化竞争原则。中国建筑近些年的发展规模及盈利能力,在同行业央企中处于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建筑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多年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公开竞标项目一直是中国建筑海外业务的主要增长点。

第9篇:建筑公司盈利的方式范文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形式。也就是某一施工项目在施工中所发生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结构件、其他材料、周转材料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施工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手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水平是企业效益评价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严格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过程,即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加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所从事的施工流程和成本构成基本一致,施工技术和获取利润的方式在同规模大小相似的建筑类企业当中也没有太大差距,如何做好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在提供同等质量的项目产品的同时能够保证较低的成本,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它部分地决定了项目的竞争优势和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能力,科学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加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有利于促进企业资金积累,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在建筑施工项目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越低,盈利也相应地越高。施工企业以施工为主营业务,因此其施工利润是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盈利总额的主要构成部分。做好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资金的积累,为企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加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有利于项目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项目经理项目承包责任制中,规定项目经理必须承包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施工工期、文明施工和项目成本五大约束性目标。其中成本目标是经济承包目标的重点和综合体现,因此,要较好地实现经营承包责任制,就必须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市场机制,管好项目,控制投入,降低消耗,将质量、工期和成本三大相关目标结合起来,有利于项目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2.1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自我国政府2000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来,建筑市场采取招标投标方法趋于更加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投标中既要获得施工项目,又要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投标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在编制适合本企业施工管理水平、施工能力招标文件的报价同时,要根据施工图纸分解工程项目,结合施工现场的踏勘情况,按工序标准成本来预测项目投标成本;综合考虑企业竞争能力和竞争对手的实力状况,制定适当的利润率水平,最终确定投标报价。

2.2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和目标责任成本分解工作,按照工序标准成本制订事中的目标成本计划。首先要根据技术资料对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择、人力资源调配等进行分析研究,优化施工方案。其次是成本责任的分工,根据下达的成本目标,以分部分项工程实物工程量为基础,结合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组织措施的节约计划,在优化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具体可行的成本计划,并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以此确定各分项、各部门的成本控制责任。第三在制定施工责任成本之前,要仔细、详细地搜集、分析当地的市场行情和资源供应条件等,以确保责任成本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3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围绕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的管理与控制。

1)人工费的控制。随着劳动力价格成本的提高,人工费用已占到工程成本的15%~25%左右,因此应严格控制人工费用的支出。要依据项目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合理的人工用量定额,项目经理部要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技术优良、价格合理的施工队,将人工费的目标成本以劳务分包方式分解给施工队。要压缩非生产人员,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实行一人多岗,满负荷工作。根据是否达到一定文明施工标准,适当进行奖罚,质量达不到优良标准和出现安全事故,进行罚款并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施工队的选择越少越好,这有利于降低管理难度,实现人工费控制目标。

2)材料费的控制。在施工项目中,材料成本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因此,控制材料成本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材料费控制包括价格的控制;材料数量的控制。首先对于大宗主要材料采取招标采购、比价节约的方式进行。如对于商品混凝土价格,采购前应认真制定采购计划,货比三家,及时掌握材料价格的动态变化,严格控制采购价格,坚持质量择优,价格择廉,运输择近的采购原则。其次是实行限额领料和配比发料,应根据施工预算,制定限额领料单,根据领料单发放材料;对于超出领料单的材料应认真分析超支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严格避免材料浪费。第三对于零星的材料要尽量利用供应商竞争的条件实行代储代销式管理,用多少结算多少,避免库存积压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3)机械费用控制。机械费用一般占工程造价的8%~10%左右,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和机械化的利用,要充分考虑项目工期、工程质量及施工季节,注意一机多用,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机械的性能,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在施工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合理穿插,对于连续作业工程,采取人歇机不歇的措施;对那些使用时间较短的特种施工机械,可以采用从外部租用的办法;另外,对于现有设备要做好维修保养工作,落实机械设备管理责任制,提高出勤率,避免因施工机械操作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工程质量下降或施工安全问题。

2.4竣工验收阶段成本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是项目的收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要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以及国家的有关法规认真核对工程项目相关款项,做好竣工决算,这也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工程计量人员要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并与预算成本对比,以发现是否存在中标定额外还需业主确认的费用;预算人员必须与财务人员进行认真全面的核对,相互补正,以免漏项,确保取得工程结算收入;财务人员应扎扎实实进行材料及固定资产的清理,加强对应收质保金的收回,并及时与公司并账,堵塞成本流失的漏洞。

3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几点措施

3.1增强项目成本控制意识

我们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宣传,使每一个员工要有成本控制意识。我们要利用各种会议机会宣传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在制定相关制度中要把成本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每一个项目开工前要专门召开项目成本控制会议,确定责任;每一个项目完工后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提供借鉴经验。正确科学的成本控制意识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方面管理者、决策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管理层成本管理意识的形成有着引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对企业员工的约束性,对于将成本管理意识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有着促进作用。只要我们全员有了成本控制意识,我们的目标就会实现。

3.2建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机构

建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机构,是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建立成本控制的管理机构,就是针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目前施工企业管理体系的现状,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可分为公司管理、项目管理和岗位管理三个层次。公司管理层次是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负领导、组织、监督和考核的责任;项目管理层次,也称“项目经理部”,是在公司管理层的领导和指导下,负责本项目部所承担工程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岗位管理层次是指项目经理部内部的各管理岗位,它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和组织下,执行各项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管理程序,完成本岗位的成本责任指标,对岗位成本责任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