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范文

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

第1篇: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核心技能 教学改革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中,《大学语文》的开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该课正在被各种新兴或热门的课程所取代,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现状。经调研,我收集了诸多语文教改的信息和建议,其中,学生对语文课的成见抱怨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艺术上。我主要从教学艺术环节总结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

根据来自学生实习或就业的实务部门的反馈,学生的语文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去吸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即与语文息息相关的自身修养、社会交际、信息活动、实用写作等)不如人意,主要是“核心技能”的缺失。这里所谓“核心技能”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学生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发生变化时,其所具有的这一技能依然能起作用,是他们维持生计并获得成功的关键。其中包括自我管理能力、群体工作协调能力、参与意识、主动性、专业性、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而以上核心技能是否可以通过全新的语文课教学改革来填补?这是本课题探究的重点。并且我院的学生(政法干警招录试点班除外)就业岗位的不确定性,更凸显填补“核心技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已作了些研究,提出了比较客观、科学的观点。如张静文副教授提出的高职院校语文应以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着眼于通过好文章的欣赏和体味,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着眼于21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着眼于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的营造;着眼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汪念明在《高职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中提出,应将语文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定为三个方面,即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发展能力、夯实就业实力。这些看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根据政法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与相关的职业技能标准,为突出语用特色,填补核心技能,我认为我院所开设的《大学语文》定位为文化基础课,其功能应落实细化在帮助学生填补“核心技能”上,即强化其审美性、语用性与人文性。所谓审美性,就是以名家名作为载体,了解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传承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倾听能力、欣赏能力;所谓的语用性,是指培养训练学生运用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思考,勇于创新;所谓的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人文关怀和文化价值,让学生学会感悟人生、学会生活、完善人格(具有成人意识)。这样对目前大学生的成才更有实际意义。

(二)创新性教学艺术探究

1.遵循“兴趣是最好的天赋”的教学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更愿意说:兴趣是最好的天赋。曾经来自课堂教学效果的惨淡就足于令人惭愧:一群没精打采的学生,拿着英语书,带着习题集,他们是怀着对语文课的厌恶来的。学生抱怨堆积如山:“大学语文课有什么用?又没听头!老师讲,我们听,从小学到高中都学腻了。考了满分我还是不会沟通,不会写作。”趣味性不强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校本教材看来,丰富的史料知识、古老而新奇的经典读本、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呈现出浓烈的趣味性。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尝试着首先将经典以时代的视角进行解读,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与理论高度。我告知学生:从实际操作来说,中国文化体现为无用,从生存层面来说缺失“大用”,跳出传统文化的知识性,你可以看到中国文化更像一种带着人文意味的生存智慧。譬如儒家的和谐原则,中庸之道,利于协调人际关系,解决现代人的信任危机;道家的“无为而治”“有无相生”的求异思维对于克服西方管理思想体系的弊病、建立东方式的管理模式大有裨益;“中国禅”对于当今社会大众的人格修炼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这就很好地纠正了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无用的偏见,并能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浓厚兴趣。

其次,培养兴趣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动起来。我把语文课上成文化创意课,从语文内容中提炼出不同课题,如音乐、婚恋、饮食、建筑(围绕传奇的世博建筑)、服饰等,由学生5―6人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用戏剧表演、网页设计、小品、相声、时装设计展示、专题报告、诵读等形式来表现。我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时,不干涉其选题与切入点,而是主要在剧本或台词的打磨上给出建议。课题组在大胆尝试之后,惊喜地发现,学生的评价是大呼过瘾,学生的创作激情被极大地激发,经历这样的创意课,真正触动了学生创意的神经,推动他们做想做的事情。语文能力的外在展现与内在意蕴,更多地内化为人的修养,填补了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核心技能”。这样的课程学生还会拒之千里之外吗?

2.运用“发散式思维”教学法

政法类高职院校学生的显著特点是思维活跃,但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基础不够厚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今后的发展。因此在人文基础课上,更要强调人文经典的熏陶。

在语文课的教法上,运用文本中心内容发散式教学,有利于扩大课堂知识面,拓宽知识平台,提高人文素养。具体做法是以文本内容为中心,向不同方向、不同层面进行辐射,并将得到不同与文本有关的知识、信息收集,形成小课题,变成专题化的教学方法。如,讲经典著作,以充分的理由推荐学生有计划地精读一下经典:因“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读《论语》;因“思想与文采齐飞”而读《庄子》;因“要看2000年前古人如何依法治国”而读《韩非子》;因“超越雅俗”而读《诗经》;因要“看中国人的人性”而读《金庸全集》;因“读史,读气节”而读《史记》;因“柏拉图的精神乌托邦,西方人的哲学大全”而读《理想国》,等等。辐射经典不要以考试为压力,但要求写读书报告,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悟。

另外,还可以建议和引导学生进行多维阅读,即尽最可能跨学科阅读,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有一条捷径是把生活当成书来读。被称为“最聪明女大学生”的盖尔・特里姆布尔的阅读心得值得我们借鉴。

这样的熏陶与训练,学生明显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底蕴、学识和定力,其人文素质可想而知。

3.创设链接课堂内外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要突出其实用性,要将教学内容和空间引申到课外的图书馆、网络、社会中,开阔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培养更加敏锐的社会现实洞察力。

如我们引导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结伴外出游历,从追寻课本里的梦开始,去寻访名家笔下的美景,然后利用照片和文字记录下别样的人生足迹,制作成PPT进行交流,学生反馈说没有想到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太惬意了。结果学生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在语文的语境下,与社会亲密接触,才不至于步入社会时产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巨大落差。

如对流行歌曲所蕴含的文化现象,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的“就像彩色电视变得更加花俏,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歌词里沉淀着一种对逝去传统的感悟,是一种娱乐性的反思。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如周杰伦的《台》、《青花瓷》等歌词的美作点评,只要切合学生口味,只要心中有,下笔不会难,可以看到学生别具一格的灵性。又如,不断上涨的房价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意蕴?可组织班级讨论会,生动地展开探讨式学习。

在“核心技能”的列表中,写作可谓是高工资、高技术的标签。而写作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痛处。学生在学校遇到要动笔的活如入党申请书、个人总结、读书笔记、制作简历等,都会习惯从网上下载一些内容相似的模板,稍作修改,上交完事。这样的伎俩用在实习或工作中可就会碰壁了。所以,我让学生到语文课外分析奥巴马曾发表的作品,学生发现他的写作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具有清晰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号称世界咨询业最牛的公司――麦肯锡内部培训员工写作能力的金钥匙)成为很多人练好写作的秘诀。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有学生根据它制作出了突出自己个性的简历。事实胜于雄辩,语文能力的威力得以彰显。

4.独特的考核方式

在《大学语文》的课题建设过程中,随着课文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方式也随之改变。基本实现了个性化、即时化和定向化,克服了一张卷子定成绩、对学生个性和特长茫然无知的弊端。具体操作如下:出勤占5%;参与课堂活动占15%;课外作业占15%;实践活动占20%;期末考试(或考查)占4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胆探究教学艺术性,教法灵活新颖,丰富多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浓厚兴趣。无论课堂内外、现实天地还是网络世界,始终有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追寻知识的眼睛和心灵,在全方位的网罗之下,学生的核心技能日益见长,终身受益;同时,考核方式颠覆了传统,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发挥,所获得的点滴进步都在评价中得到显现,全方位地触动了学生的创意神经,张扬了个性,收获了成功,完善了人格。

第2篇: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范文

贵州理工学院作为新成立的理工院校,由于管理、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本文从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调研问卷和贵州其他高校管理通识教育课程模式两个方面分析问题,建议设置专门管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人文社科部,并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必修课。

关键词:

人文;通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一、贵州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调查问卷

加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理工院校意义重大。贵州理工学院成立于2013年,由于学科设置的局限,同时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况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类课程往往被忽略或者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那么,理工科学生是如何认识这类课程的呢?我们承担的贵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课题《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专门制作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看法做了了解。本问卷印发了80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为了防止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流于应付,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同学,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础。本问卷共设计了5道题,分别是:(1)你认为理工院校需不需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说明理由;(2)你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课?(3)你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学到什么?(4)你如何看待《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它存在什么问题?或者你建议如何学习?(5)谈谈这学期你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收获。本问卷第1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意愿,第2题是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第3题的目的是为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设置合理的理工科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第4题主要是因为目前贵州理工学院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偏少,在已经开设的课程中,《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作用。总结其中的不足,有利于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良好的借鉴。第5题是了解学生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效果,为改进今后教学设计积累经验。第1题74人认为有必要在理工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理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1人认为不需要,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没有多大关系。第2题70人认为国学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一点国学。第3题69人认为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可以学会如何做人,了解一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思想。第4题50人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大学语文》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可以提升人生修养,陶冶情操。同时有15名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过分单一,老师讲课形式过分单一,手段不丰富,应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尤其让学生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第5题有71名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了解了许多儒家经典,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学习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简单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识到开设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今天,由于网络资讯的发达,智能手机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无论他们的学科背景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科,网络文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冲击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往埋头学好单一学科的专才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下,每个人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在现代社会立足。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以往大学曾经充满富有活力的精神氛围,现在则已退化为单纯的学院。严格指定的课程免去了个人自己摸索道路的风险。可是,没有自由的风险,就不会有独立思想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只能获得技术专家的技能,或许还有广博的知识,即成为一个博学之士,但不是一个探险者———这成了普遍的人才类型。今天的人们已不在博学者与探索者之间做出区分,这个事实是科学衰落的一个征兆。”雅斯贝尔斯指出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学学科的过分细化,导致了科学的衰落。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以灌输方式为主的传统教学,这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一些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主题演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往《大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老师唱独角戏、课程结构过分单一,不能结合学生当下情况的问题。我们认为对理工科学生不能以文科生的标准教学,需要从理工科学生的实用主义角度思考问题。在理工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文科基础薄弱,而专业课程繁重,作业任务多,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为了扩充知识,提升人文修养,怡养性情,甚至很多学生是以放松心情的目的学习这类课程的。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文科专业研究型学习存在很大不同,不正视这一点,在课程设计上必然会存在偏差。如何让课程变得富有魅力和吸引力,如何让人文类课程能够寓教于乐,是理工院校从事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老师必须思考的。教和学作为矛盾的两面,必须统一在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上。以往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适应老师,这样的方法对专业学习固然可行,但对于通识教育类公共课程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行得通。另外,不少学生对严格的试卷考试体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二、贵州省内几个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管理

贵州商学院以原有的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班底成立于2015年。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学校,该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贵州本土经济为目的。学校专门设立基础部,下设外语、语文、数学三个教研室。其中语文教研室承担全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应用写作》已经成为校级精品课程。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目的,成立于1965年。该校医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1年,该院除了法学、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外,还承担着人文、社科及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工作任务。贵州医科大学前身是贵阳医学院,201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该校的社会科学部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研究为支撑,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部门,有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承担着《文学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医学美学》、《书法》等医学人文课程。该校还非常注重对医科学生的人文伦理教育,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全校医学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护理专业为《护士伦理学》)。贵州医科大学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伦理素养,基于医生这个职业,除专业医学知识外,还涉及人类生命的生死问题,必要的伦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面对伦理困境能够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内唯一一所211综合大学,创始于1902年,2004年在原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2014年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成立,该院是为了适应贵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创新本科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模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需要而创立的。该学院主要向全校大一新生开展通识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内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工学和农学7个教学部。该学院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综观贵州几所高校,我们发现各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其中贵州大学由于校长郑强来自浙江大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校过去单独注重理、工、农几个学科发展,促进人文社科力量提升,同时推动贵州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阳明学院作为国内第四家实施本科通识教育的学院,对贵州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贵州医科大学定位医科,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很有启发意义。

三、小结

综上所述,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设置上可以参考多数院校的办法,选取一到两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为此,笔者建议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知识面广,难度相对较低,能够很好地满足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利于课程建设。一门课程必须有稳定的学生才能保证正常开设,有利于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积累经验,开拓创新。在选修课体制下,人文科社老师在与理工科老师争取理工科学生选课方面存在学科基础方面的劣势,课程时开时不开非常不利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和科研上的成长。一门课程成为必修课后,围绕着这门课程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从而有利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科社力量队伍发展与壮大。

第二,学校管理层面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平台,是教育部规定的硬性任务,它有单独的评价体系,思政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类通识教育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两类课程任务的不同决定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并不能被思政类课程简单代替。

第三,成立专门的部门改变通识教育选修课多头管理的现状。根据《贵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11月),学校把通识类选修课分为类,分别为:(1)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2)哲学与批判性思维;(3)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4)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6)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7)经济、管理与世界视野;(8)语言与基本技能。第1和2类课程归属于马列部管理,第3类课程归属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管理,第4和8类归属于各学院(部)管理,第5类课程归属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心理健康中心,第6类课程归属于体育教学部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7类归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可以发现,教学师资力量的流动性和课程建设的不稳定性,通识课归属多个部门,多头管理显然不利于通识教育课程发展,不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从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来讲,发展人文社科,改变单一的理工科学科布局,需要长远眼光。可以参照一下贵州省兄弟本科院校关于此类课程设置管理的做法,成立人文社科部(或者设立人文学院),集结学校师资力量,切实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科学发展。

作者:赵亚亮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马列部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60.

[2]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网站[EB/OL].

[3]冯英.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2(1).

第3篇: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18-01

1 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的学习

高职语文是一门融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教育课程。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进入高职院校后,普遍的观念就是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就业打基础。因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导致学生“重专业,轻基础”,语文作为基础课,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其所学也仅为完成作业,应付考试。语文教学在高职阶段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也难以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1.2 高职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中小学已掀起教改的热潮,而高职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解读文本,学生则静坐听之。久而久之,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就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所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传授语文知识,更不应忽视学生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需求。一味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师生的交流互动,生生的探讨交流,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语文课的教学必然收效甚微。

1.3 高职语文教师职业素质欠佳

由于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不重视,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也不愿再去主动为自己充电。此外,随着社会分工的细致化,大学的专业设置也越来越细,语文教师未充分研究各专业的差异便一致施教,教师基本沿袭初中或高中的教学模式,学生也未能深刻理解所学的语文与其专业有何关系,对其就业又有何帮助,学习兴趣自然就淡了,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2 高职语文教学的改善措施

针对高职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2.1 改善不良的大环境

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高等教育层面的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语文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学院主管部门应引起重视,认识到语文的学习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引导学生认识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真正理解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是高职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高职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让学生认识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的关系和对其为人处事的作用。学生深刻认识到学好语文与本专业及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密切关系,必然会从思想上重视语文的学习。

2.3 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

首先,丰富教学内容。“语文就是生活”,“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语文教育应是开放的教育,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只要不偏离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积极扩展课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应将其所学内容与专业结合起来。比如对于医护班的学生而言,开学初就让学生阅读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这篇文章。《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大医者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明白了作为医者应有的医德观。这样就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专业结合在了一起。

其次,优化教学手段。(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更具直观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融入自己的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孔子时,让大家欣赏于丹的《论语心得》,一方面学生认识了于丹对于论语章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白了文学作品应注重个性化解读。(2)把情境式教学法引入课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知,去领悟。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讨论某个人物为何会有如此的言行。(3)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对于汽修班的学生来说,在参与汽修实践活动后,谈感受,谈收获,写总结,还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这些都是一些将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2.4 提升高职语文教师的职业素质

新时期对高职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识渊博,而且要掌握现代教育规律,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的科研创造能力。能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新的教学研究课题,并能及时在课堂中融入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将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融为一体,切实达到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

总之,高职语文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学科,关系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关系着自我的提升与发展。只有重视高职语文教学,切实实施相关措施,才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澳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因材施教;全面培养;教书育人

澳门科技大学是之后,经澳门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新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增进文化交流,致力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目前学校设有资讯科技学院、行政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培养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个层次的学生。

建校初期,澳门科技大学即制定了“以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建设一所高质量、高水准的国际知名大学”的“五高”奋斗目标。几年来,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大胆改革,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开放的大学,一所兼容井蓄的大学,一所国际性大学:特别是在总结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背景:多元文化与兼容并蓄

澳门的社会文化背景为澳门科技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澳门历来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之地,多元文化的交叉优势正是澳门科技大学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条件。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发展历史上,“兼容并蓄”很早就成为高瞻远瞩的教育家们倡导的教育理念。胜利后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从1917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十年之久的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正是在“兼容并包”思想的指导下,北京大学才得以延揽贤才,广纳良策,全面吸收进步思想,深入进行教育改革,终于彻底砸碎旧京师大学堂的桎梏,开创了中国大学思想自由、学术繁荣的全新局面。先驱者的足迹值得后人潜心追随。

澳门科技大学正是这样努力的。为了在澳门独特的多元文化环境中进一步营造不同学术思想和流派交流、融合与碰撞升华的良好氛围,学校面向全世界招聘教师,广罗人才,并为他们发挥才干、开创事业提供有利条件。目前,在澳门科技大学的现有师资中,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欧美西方国家的教授与来自祖国内地知名高校的教授大致各占一半,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地区或学校的优良传统与特色,为澳门科技大学的整体优化和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发挥依托祖国大陆的便利因素,在内地一批著名高等学府的支持下,择优发展强势学科,建构专业特色。澳门科技大学现有资讯科技学院、行政与管理学院、法学院、中医药学院和基础教学部,分别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大学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上述著名高校著名专业的水平与经验一旦同澳门科技大学的有利教育资源以及来自世界各地同行的特长相结合,便产生了相互促进的良性效应,形成了澳门科技大学的专业特色与整体优势。

为了实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念,必须建立开放的办学机制。近年来,澳门科技大学已经参加了国际性大学组织,并与欧洲、北美、澳洲、东南亚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定。双方互认学分、互换学生,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多元文化与兼容并蓄的背景为澳门科技大学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努力探索有特色的办学模式,把培养目标确定为实践能力强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应当既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备比较优秀的综合素质;既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又具有较大的发展和提升潜力。回顾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历程,我们感到,澳门科技大学探索的正是一条兼容并蓄、扬长避短,培养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一个并重,三个更加”,即: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更加突出因材施教,更加重视全面培养,更加强调教书育人。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产物,其核心是有效地利用人类文明积累的全部精神财富,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完整人才。通识教育的萌芽起源于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而大学通识教育的概念则于19世纪初由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ckard)提出,后来受到美国东北部8所名校组成的长春藤盟校的重视。20世纪40代,哈佛大学正式提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强调要培养“完整的人”,并逐步形成了包括语文、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若干艺术门类在内的比较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六十多年来,通识教育思想已经为世界各国大多数高等学校所认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在竞选第二任特首的参选政纲中明确指出,要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提升澳门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一理念对于澳门科技大学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不能把现代大学教育狭隘地理解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有效的补充与完善。众所周知,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历来是各种专业人才赖以建立远大理想的基础和激发创新灵感的催化剂。文学知识可以诱发人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对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见长的专业科技人才来说恰有补充完善之利。众多事例证明,艺术会启迪和促进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历史知识会给人们提供正反面的经验,揭示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而哲学知识更能让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面前,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启迪智慧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立不仅不会影响专业教育的质量,反而会有利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成长。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崭新形势卜,如何使受教育者尽快适应时代要求、尽快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特殊的任务赋予通识教育崭新的使命。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通识教育过去未能在澳门高等学校中引起足够的重视。澳门科技大学正是澳门地区推行通识教育的先驱。从2003年起,澳门科技大学在不断完善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增设了通识教育科目。通识教育体系由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和养生保健四个类别组成。其中既有天文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资讯科学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又有经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创造

学等人文社科的发展前沿,还有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通论、文化艺术素养和诸多文学艺术门类,以及卫生、美容和太极拳、空手道等实用性科目。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及爱好,从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选修10个学分,以完善知识结构、健全人格修养、优化综合素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澳门科技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质量,也为实施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之一:更加突出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长期遵循的重要原则。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朱熹就曾明确地引用过这一原则:“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近代社会以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借鉴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并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澳门科技大学把“更加突出因材施教”定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也随着澳门的高等学校逐步向内地生源开放,澳门科技大学的新生质量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离散性。来自内地的学生中,有一些高考成绩较高的可以超过一类本科的录取分数线,而有一些则刚刚达到二类本科的录取标准。来自澳门本地或香港、台湾的学生,则因地区、学校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针对性地提出:一定要更加强调因材施教。

更加强调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是尽力为基础水平不尽相同的学生提供不尽相同的教育。具体措施包括:基础课程实行分班教学。数学、外语两门课程根据学生入学后摸底测验的成绩,分成高、中、低或快、慢班分别施教,语文则主要根据新生来源的不同基础分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确定不同的教材或不尽相同的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实行分别教学。学校希望任课教师把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和加深内容适当分开,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并对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加强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内容。

因材施教的总体目标是让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同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实施两年来,一方面对于降低各科考试的不及格率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激励了一些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个学院、各个年级都出现了一批优秀学生,在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之二:更加重视全面培养

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代教育的先进理念。然而,这一思想的精髓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很早就萌芽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目的上主张培养两种人:具有“智”、“仁”、“勇”三德的“成人”和具有“任”、“清”、“和”三项品质的“仁人”:在教育内容上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些观点已经体现了全面培养的思想。特别是其中要求学生涉猎的“艺”,包括“礼、乐、书、数、射、御”等六艺,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覆盖了德育、智育(含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美育和体育(包括军事体育)等众多领域。我国先哲的进步教育思想与通识教育思想的起源――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直到今天对于当代高等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澳门的高等教育迟至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20多年来无疑为澳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发展过程的限制,高等教育中的兼职学习、职业培训比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有人认为,大学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专业培训场所,把教学活动简单理解为一种传授知识或技能的活动,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忽视了大学作为社会和地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

针对上述情况,澳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为原则,着眼于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要求精简内容,突出重点并注意吸收本学科和相邻学科的新成果与新动态,体现时代的发展。考虑到生源的多样性(来自澳门本地以及香港、台湾、内地)和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特地为一年级新生开设大学语文;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开设了大学体育。上述两项举措在澳门地区的高校中均属首创。根据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针对部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欠佳的弱点,学校大力改革英语教学,着力于学生听、说、写等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为向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过渡奠定基础。

为了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以外的整体素质教育,学校于2003年组建了基础教学部。基础教学部除了统筹安排全校学生的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以外,还把开辟第二课堂作为重要任务。第二课堂是指在课堂内的课程教学之外,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其有机会参与多种生动活泼的其他活动,从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优化素质。这些灵活多样的活动包括学术文化讲座、社会调查考察、艺术欣赏、博物馆参观、学生社团活动、校际交流和竞赛,以及其他创造性的实践活动。2007年开始,学校又开始筹建人文艺术学院、创建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这些举措正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大学的学科结构,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方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的全面培养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和第二课堂的开展使澳门科技大学年轻的校园更加生机勃发,也使科大学子身上蕴藏着的巨大能量得以尽情释放。在许多场合,澳门科技大学的学生已经崭露头角,展现出他们独特的才华。在2003年举行的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首次参加这一中国大学生最高赛事的澳门科技大学代表队就有两件作品获二等奖,四件作品获三等奖,总成绩在港澳12所参赛高校中名列第五。2005年的第九届“挑战杯”竞赛中,科大比上届比赛更上一层楼,不仅法学院学生的作品荣获了一等奖,而且总成绩上升至港澳台18所高校的第四名。在港、澳、珠三角等地以及国际性的多项赛事中,获奖者名单里已经屡屡出现澳门科技大学学生的名字,还有一些学生陆续在《澳门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文学作品,个别学生还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之三:更加强调教书育人

我国汉代著名思想家扬雄在其晚年的一部著作《法言》中指出,最高的学问不是铸金而是铸人。大学就是铸人之学。这一认识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观中的先进理念。时至今日,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已经日臻完善。教育的基本职能在于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协调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就应该着力于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健康体魄、完美人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现代人。这些观点不仅是当今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且已经成为澳门地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指导

思想。

基于上述认识,澳门科技大学要求教职员工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教学或管理工作的出发点,要求老师们立足本职,面向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意道德品质教育。针对来自澳门本地的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宿感比较薄弱,来自内地的新生心理成熟程度差异较大、面对环境突变容易受到负面影响等情况,学校特地在一年级新生中实行班导师制,选派责任感强、工作热心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担任新生的班导师,负责班上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同时注意引导他们提高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此事,并责成学生事务处把关心学生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这些措施实施以来,对于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成长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教书育人的核心是启迪学生从人类文明的宝库中汲取营养,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我们认识到应当从基本教学环节开始就体现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思想,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作了一些安排。例如,为法学院和中医药学院的本科生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列入必修计划;强调资讯科技学院学生必须学好大学语文,完成足够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特别是其中的人文社科类和文学艺术类课程。这些举措对于扬长避短、拾遗补缺确实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自身的内涵,靠人类精神文明的魅力,使学生耳濡目染而潜移默化。

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优秀积累,我们在数十门通识教育课程中规定两门课所有的学生都必须修学,这两门课程就是“中国文化通论”和“西方文化通论”。学校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教授承担这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不少学生选学后为东西方既有差异又互相辉映的文化瑰宝所深深吸引,思想上大有收获。

第5篇: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范文

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原则与现状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很多高职院校受到学生培养模式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制约,将培养重心完全放在了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积累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简单粗略地等同与德育教育和课外活动,甚至开选修课的都很少。其实,传统文化教育首要的开展原则应该是扎根校园、立足课堂,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渗透、普及到学生的生活中,与专业理论文化课、技能实训等教育形式有同等重量,真正成为学生在校学习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是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代总在发展进步,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群体,针对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内核,同时也要看到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优秀思想精神的差距。以便和大学生的思想接轨,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最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还要坚持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善于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思想积淀,还要以体验教育为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平时生活实践中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达到知行统一。[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一直在不断加强,对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文素养,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比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以上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并进一步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状况也并不乐观,很多理工科高职院校仅将传统文化类课程随意地开设成选修课。开课教育情况既不稳定系统,也不正规深入,导致很多高职生只重视技术技能训练,忽视了文化素养的提升,降低了自身的教育定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职业生涯的发展[2]。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分析

高校在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时除了解决培养目标、教育思想层面的重视度这一问题,还存在一个的问题即寻求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由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将课程的建设和教育理念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保持高度一致,转换角色、调整定位,积极开发课程将其作为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让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为大学生群体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促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以在未来发展中、创新,绽放出新的光彩。

目前,工学结合是国内培养高职学生的主要模式之一,这种以工作过程为系统的课程建构方式已在众多高职院校中达成强烈共识并取得显著成效。该模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定位时认为学生应通过学习、培训、实践养成从事职业活动必备的相关能力及基本品质。[3]但传统文化教育的改革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如何让文明、文化、职业道德有效地与专业内容紧密结合,共同为岗位能力服务,依然是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高职院校教学实际工作情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建议:

1.推进高职课程及教学改革,积极建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切莫把传统文化教育简化成德育教育。高职教育改革要努力改变科学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和人文教育的分离,强化不同性质、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所以,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专业教育资源、思想教育资源、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加强传统文化的全方位渗透,融入到各个专业学生的学习培养中去。[4]比如就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初次就职基本上是酒店行业服务部门的岗位。除了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外,学生还需要有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艺术修养等来保障其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那么,我们针对该专业学生就开设了普通话技能与训练、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课程强化其人文素养,从而促使高职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谈到课程体系建设,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面对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不仅仅开设选修课,还可以开设成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又可以分成公共课和专业课。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可以开设文化通识类必修课程如文学欣赏、中国文化概论、民俗文化、汉字文化等课程。同时还可开设如论语选读、实用口才、应用文写作等选修课程。总之,课程开设的内容要精选全面、形式要多样灵活,调动各专业、各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才能保证高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2.改变课程的讲授模式,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彻底打破类似中学的教学模式,大学生们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对传统文化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或理解的能力,对其尽量淡化知识性的讲解。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强化人文精神的传授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服务,增加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逐步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培养民族自信心。可以多增设赏析、专题讨论等形式,这样既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枯燥,又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更丰富的情感收获。而且教师还应寻找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之间的融合点,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使其所收获的知识、提升的素养能在其他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有所触及,各类学习成果才能联系成知识网,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第6篇:大学语文收获和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业院校 应用文 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写作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应用写作的地位不断获得提升,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在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写作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应用写作知识贫乏,应用写作能力极为欠缺。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在应用写作教学方面需加大力度。从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应用型人才。

一.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是时代对大学生的需要

应用文写作课程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在经济、行政、司法、教育以及日常生活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写作应用文的需要在每个人工作、生活过程中无处不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因为,现实生活空间里,从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会团体或个人,人们处理事务、交流信息、沟通协调,每一具体环节都少不了用应用文体来完成。对于任何一个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能否掌握必须的应用文写作技巧和使用方法,对他们的求职、工作、生活将发生重要的影响。合格的自荐书、求职信、简历等可以成为他们求职过程中的基本技能,熟练撰写试验报告、科技论文、专业论文更离不开应用文写作。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与在大学里学习专业完全对口的确实不多,但不论从事何种工作,要想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常常要诉诸笔墨,写成计划、总结、报告、书信、电报等等,没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是写不出用词准确、观点鲜明、逻辑严密的文章来的。有些大学生虽然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文字表达能力欠缺,这就是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高手低”。因此,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培养实用写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的设置已基本普及。但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由于对应用写作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重视也不够,致使学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着该课程不受重视或被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致使这些学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

1.学校和学生重视不够

从学校的管理层和任课教师的角度,总认为应用写作是文科专业学生学习的技能,农业院校农科学生学与不学无关紧要。认为应用文写作就是一门等同于大学语文、道德修养和政治法律的人文素质课程,只要让学生对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重要文种的概念、基本写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写作的另一重要属性——应用性和技能性。从学生的角度,认为应用文写作课并非专业课,可学可不学,学了也用不上,即使将来用上了“百度搜索”,“照葫芦画瓢”也能应付;学习应用文写作也没有学英语和计算机那么投入,进而导致对这门课程采取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甚至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自得其乐,睡觉的、学英语的、看小说的、手机聊天、上网的比比皆是。

2.课程开设,专业不完整

据统计,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很多专业仍未将应用文作为必修课开设,很多学校往往只是给个别专业(如法律、财经、公关、教育)等文科类的专业开设应用文写作,却不给其他专业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开,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农科类专业学生只要学好专业课,应用文写作可学可不学。导致的后果就是,农科类专业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往往在实践中,会很好地做各种实验,会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但往往不会很好地将实验结果,科研成果用实验报告和科研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3.没有配备专门的应用写作教学师资

应用文写作课的应用性十分突出。这门课的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很好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目前很多高等农业院校虽然已普遍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未相应地配备相关专业的师资。现有的应用写作教师多为中文专业出身,他们在文学写作教学上挥洒自如,能做到游刃有余。但由于既未系统学习过应用写作,又缺乏实践经验,同时又缺乏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如财会知识,金融保险知识,农业法律知识等。因此在教学中难免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应用文体(如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更是如此。基于上述情况,上课时,照本宣科者多,现身说法者少。这种状况导致课堂教学机械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等环节多流于形式,学生真正收获不大。

4.随意减少学时

应用写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涵盖内容又很广,因而教学所需时数也必然较多。但事实上,有的农业院校即使给相关专业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但实际执行中,如果课时跟专业课冲突,只好随意减少应用文写作课的课时。应用写作教学一般只能在30学时左右,有的学校甚至只有十几个学时,这对于内容繁杂的应用写作教学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而更为可悲的是,有的专业为了保证专业课的教学甚至根本无暇顾及这门课。农科类学科尤为如此,他们往往更以专业课专业技术含量高,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为由,漠视应用写作教学。

三.应该采取的措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纳入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的深入改革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传统的具有单一专业能力的人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那些既精通专业又会管理,且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复合型大人才,却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试想一下,作为一名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生不会写调查报告,不懂得相关应用文的格式,这样的人怎么能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鉴于此,高等农业院校在教学中,不应只注重专业课的教学,应把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当作文化素质的一部分来培养,把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和训练纳入教学计划。

2.在教学中应做到“教”和“练”紧密结合

应用写作也是写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素养。尤其要掌握各种文体知识和格式才能在写作中更合乎规范。教师只有将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能做到心里明白。比如在讲授请示与报告两种文体时,就应当对两种文体在内容含量、行文时机、具体功用三方面的区别作理论上的介绍,当然学习应用文最根本的是要用它处理实际问题,因此在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进行应用文教学时,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相对弱化,避免学生被理论所束缚,忽视应用写作的实践性。但也绝不能略去必要的理论教学。同样,如果空谈理论,而忽视练习,学习应用文写作也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教不练不行,只练不教也不行。必须做到教和练紧密结合。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必须重视平时的训练,并把它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只教不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很多应用文体,只有通过练习写作之后,才能加深对写作格式的认识,体会到应用文体,尤其公文写作格式程式化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例如学习请示的写法,教材中介绍请示的格式时,指出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落款、日期等几个部分。但是各个部分出现在什么位置,各个部分应该如何排列组织,这些都不容易用文字交待清楚。而通过练习请示的写作,则可对各个部分的具体写作和安排有直观的了解,方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时的不同格式。写作过程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因此这门课程一定要落实到写上。

3.教学中注意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尽可能提供大学生应用写作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写作兴趣

大学生应用写作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仅靠学习应用写作课是不够的,还要靠学生个人课余练习和深化。可结合农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生活特点和规律,将应用写作的训练和提高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如工科学生可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科技论文比赛、学生科技报告,农科类的学生可开展辩论赛、尤其是暑假社会调查,应高度重视,防止流于形式。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和竞赛,使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切实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