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研究生专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全日制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设置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我国自1990年设置研究生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之前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主要是以非全日制形式攻读的在职人员。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教育部下达《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至此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该通知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政策保障的同时也为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提供了新的机遇。计算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能否满足企业的职业需求。由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才开始实行,所以其课程体系设置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区别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以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为专硕,学术型研究生简称为学硕。
专硕与学硕是我国教育的两个方面。前者注重实践与应用,其目的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后者强调理论与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二、当前国内计算机专硕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国内计算机专硕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照搬学术教学模式。目前绝大多数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学院老师对我国全日制专硕教育还存在不满意的地方。在部分高校老师和学生看来,计算机全日制专业硕士课程体系设置只是“穿新鞋走老路”,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缺乏专硕培养经验,仍然以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两者的课程体系设置大致相同,而达不到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要求。
在学生看来,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认为有些高校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是一样的导师,选修课程基本上也是一样,两者几乎没有差别,虽然专硕开设了比较注重实践的课程,但仍由学校老师负责讲授。
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主要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专业型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主要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其培养模式的不同,如若两者上课方式及师资并无太大差异,势必会影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2.教学模式单一。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授课形式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授课。这种教育方式使得老师成为传授知识的主动者,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大大削弱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老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思维跟着老师转动,课堂上缺少互动的环节,老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所讲内容,只能通过最后的考试成绩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3.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学位课的使命,是硕士生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必修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课则突出了课程的选择性,它将“适应学生的需求”摆选修课内容设置的首要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化发展为中心。选修课的设置要基于学生未来不同发展方向的实际需要,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最终目的。
在我国大多数计算机专硕课程体系中,学位课和必修课在全部课程中占据了80%以上的比例。在学位课和必修课中,有些课程与学生本人研究方向不大。在学生获得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学生未来发展相关的课程少之又少。这说明选修课所占比例少,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实践课程少,实践基地不足。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标准,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主线,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虽然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但是,相比于不断扩大大的招生规模,这些实践基地数量己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5.新兴学科少。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的实力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北美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新兴学科的研究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国内计算机专硕在课程设置上滞后于计算机学科中新领域的发展。与北美大学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相比,对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国内大学都设置得比较完善,而相对一些较新的课程,国内大学开设的就少一些,这在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国内与北美的大学之间的差距。
(二)对策分析
1.实行专硕课程体系改革。由于专硕某些课程与学术型合堂开课,导致专业学位课程与学术型课程在课堂要求、教学内容等方面雷同,无法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点,所以在某些应用性课程上,专硕课程需单独开课。尤其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应鼓励相关学院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这几个模块。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学位课这里不做分析,其中学校核心课程要每学期都开设,并要求学生必修。在选修课方面,应该逐年增加选修课比例,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促使学生选修课程与其培养方向一致。
2.积极拓展非课堂教学环节。非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达国家的非课堂授课比例远比我国高出很多。这说明非课堂授课方式已经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应通过加强非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并且具有灵活多样,内容丰富,不断更新,要求严格,注重效果等特点。在课堂实施上,应逐渐增加讲座与研讨,阅读与研究等非课堂比例。某些发达国家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研讨课教学,并且研讨课比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增强启发性,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创造了机会。通过加强研讨课教学,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做法同样也值得我们借鉴。
3.逐年增加选修课比例。在计算机专硕培养方法上,发达国家远比我国有经验,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思考我国计算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高校计算机课程中,选修课占总课程的50%以上,学分构成中选修课比例也较高。这样一来,学生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与主动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我国计算机课程设置应向选修化方向发展,高校应普遍开设灵活、广泛的选修课,并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重。如此多的选修课为研究生充分提供了自主性研究空间。研究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志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其他有利条件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发展所长。导师可以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育人的质量。
4.增设实践性课程,大力建设实践基地。我们认为应该大力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门课程都要尽可能布置大的project,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另外,国外的考试是比较灵活的,而把实际动手等内容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通过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着重建立校企互惠双赢机制、解决研究生在专业实践基地中的管理、安全、生活保障等问题,解除企业接纳学生实践的后顾之忧。同时鼓励相关学院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5.适当开设新兴学科。国内多数大学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覆盖专业面相对来说还不够宽,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北美大学开设的“不精确信息推理与决策”、“计算机图形的几何表示”,虽然与这两方面相关的研究国内也在开展,但将它们单独设课的学校还不多。
国内大学有必要开设一些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的课程,设置一些计算机技术新成就的课程,可以大大丰富学生关于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激发其科研兴趣,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敏感性。
三、结束语
计算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培养模式的完善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各高校有必要根据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结合毕业生在IT企业工作的情况加以总结,不断探索其教育规律,以IT企业的需要为导向,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科学设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IT企业的发展输送大量的高级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常宝英.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7):7639-7640
[2]徐巍华.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87-314
[3]乔益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科技信息,2010(13):157
[4]俞继仙,苏玉亮,肖立山.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石油教育,2011(6):62-64
关键词:“双一流”目标;学科建设;计算机学科;协同创新;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014-05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近年来,国家明确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高等学校建设目标和奋进方案。所谓“双一流”,即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在此目标的规约下,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作为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的生力军,研究生群体的培养以及相关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工程实施的关键因素。但是,长期以来以固有的基础学科和科研模式为基准的执行方案和展开模式,尤其是地方院校工程应用型研究生新型培养体系和生态发展模式的研究[2],存在身份呆板、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技能相隔离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人才资源的梳理、优化与整合,研究并创新实现可行的实施方案。计算机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左右着人才的教育质量和能力结构。对于高等院校计算机类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强化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理念[3-4]。
建设“双一流”,需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紧跟人才素养培养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生的学历学位都有了变化。根植“双一流”目标,深化协同创新体系,旨在推进地方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不仅在科研上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5],也在人才素养培养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氛围和环境。以协同创新为落脚点,以提升人才自身素B和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为根本目标,努力实现学科建设与人才梯队共进,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相辅相成、相互催进的战术战略[6]。
1 学科发展的“双一流”目标研究现状
借助相关理论模型和案例阐述“双一流”战略和协同创新机制的发展现状和可借鉴意义,笔者从几个典型国家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展开讨论[7]。
“双一流”的学科发展实施案例中,蓝海战略是典型代表。该战略立意高远,统领全局,引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因素,演化了高等教育人才竞争取胜的策略和方案。多年成功的实施经验,成为企业、事业和院校的重要参考蓝本。对自身资源相对薄弱的地方院校而言,汇集众家优势、实现多赢,是发展的重要思路。基于较稳固的人才教育和培养实施基础,高等院校应在固守教书育人本职责任的同时,跟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接收人才需求的杠杆,自主做到“迈出去、走进来”,局部实现人才区域化特色和全局化目标,实现多方资源的有效协同和融合,更是协同创新的一大特色。
走出区域,迈入场域,是协同创新的另一特色。深扎区域的同时,需要大视野的眺望眼光,“坐井观天”和“刻舟求剑”是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两大弊端。涉及人才、生源、基金、经费等优质资源的竞争一直存在,但不意味着不可调和、势不两立和固守自己的发展空间,要实现踏实的办学和培养模式,只要根据发展需求和实时要求行动,拥有各类资源的高等院校也可以为共同的目标,适应性地“牵手”和“握手”,达成共赢。这方面,南洋理工大学就是成功案例。
协同创新和工程应用特色渗透在研究生培养中,美国的工程专业教育已发展完善,与本土走在时代前沿的高科技绑定在一起,培养“厚学术、强实践、多技能”的高学历人才。美国的常春藤高校,对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展开了充分的论证与实践。对于地方院校,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培养方面较为扎实,在实践和技能上,受限于各类设施短缺和更新速度较慢,在“强实践”和“多技能”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英国的高学历人才教育重视高品质人才培养战略。工程实践是英国应用型研究生能力构建的重要环节,重视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控作用,根据需求确定招生数量、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市场的目光”。地方院校的精英培养和教育一直是短板,生源、师资和设施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学,且与时代需求脱节。
德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师为主。德国赋予工程师更深化和更实情的含义,工程化思想是工程师教育的主线,贯穿工程师培养的全周期。这正是地方院校自身无能为力的地方,地方院校申请和运作大规模工程项目的难度很大,协同与协作是解决之道。
通过上面的分析,高等院校要向着“双一流”的目标奋进,实现学校和学科的共进,培养高学历、强能力人才,汇聚各方力量,实现协同创新。
2 计算机学科“双一流”发展需求
“双一流”的高等教育战略体现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计算机类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有特殊的背景和要求。
“双一流”目标驱动的高学历人才工程实施和培养平台建设,需要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IT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创新,才能完成资源整合和优化。单凭几所知名高校的试点运营,拘泥于几篇论文局部改良,徘徊在几个实践模拟项目执行,是不利于计算机类学科工程应用型研究生人才能力结构建设的。
在高学历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依然旺盛的当代,有关学科、专业、人才、素养结构、应用实践、深造就业、市场需求与能力对接等问题都摆在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面前。如何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机统一和适应性关联,深化协同创新体系的实施机制,真正把“双一流”目标落到实处,值得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反思。
笔者以高校计算机学科研究生教育为落脚点,提出应以协同创新机制为线索,借鉴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性、创新性、适应性的人才需求特征;从实际出发,结合研究生个体的先衍基础积累,调整人力物力基础设施资源,建立计算机学科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方案体系。在整个体系的设计和搭建过程中,工程化需求和协同创新机制要实现融合,贯穿研究生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的各个方面;坚持人才素养目标牵引和过程体系主体目标引导,适当调整学术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平衡,优化体系实施细节,逐步探索出计算机学科应用型高学历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实施方案。
3 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实施方案
为实现“双一流”目标驱动的计算机学科协同创新体系,作者结合所属高校的学科建设实情,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创新重点,以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为两个基本扩展点,构建体系结构,实现体系的深化和实施,设计可行的执行方案。根据“双一流”目标要求,融合协同创新理念,体系结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稳固已有学科专业,绑定“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目标,“强学科”才能驱动“强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对于计算机学科发展,地方院校应立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充分考虑学科共进、资源互融、方向交叉点等因素,优化整合已有资源,梳理现有的研究方向,与时俱进地建立起主体目标和局部执行子目标集,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科建设成功案例,构建起一级学科相关的二级专业和研究方向的改进策略和跟踪机制,力求做出特色,并做到与时俱进。
(2)招生是研究生培养周期的起点,生源是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参与对象。地方院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招生措施,提升生源质量。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学校应建立“严进严出”的生源质量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机制,为此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生源采集方法和有效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形式,加强成果的时效性,扩大影响力;与此同时,建立实时性强的招生网上资源库、优秀生源选拔机制、有效的招生服务措施以及相关的招生制度、执行办法、执行细则和奖惩机制。与招生相对应,应加强毕业研究生的后续发展跟踪机制,建立研究生的在线社交网络体系,实现在读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的实时交流与协作。
(3)实现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同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的教学,大学业务的根本依旧是教与学。实现教学相长,是“双一流”的重要参与子目标。地方院校应在原有研究生培养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软硬件资源,实现教室与实验室的一体化,逐步优化实验设施,利用网络优势,充分运用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课题,把学院级培养单位作为一个目标单元,分析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共性、特性和个性。应针对共性和专业特性,集中学院级教学和科研的优质资源,设立相对稳定的研究生学位课和必修课以及与之相关的固定基础知识点和多方向扩展点;针对个性,以研究团队或导师为子单位,设置研究生的方向课和任选课,在各方面条件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分层次、分团队地尝试并探索以科研项目为线索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模式。
(4)建立多维度的研究生资源库。研究生教育的“双一流”建设需求,需要加大完备资源的建设,根据计算机学科特点,实现核心课程群和案例库及基地。在实施中,要选定算法为核心的研究生课程群体系,以基础算法为辐射,贯穿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集群计算、大数据计算、服务计算、可信计算、网络计算等研究课题相关的课程,见图1;与知名IT企业合作,邀请高级工程师参与研究生的教学科研环节,引进典型项目案例;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积累研究生亲身参与的实际应用课题及相关的经验,整理出几套完整的课题实施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运作项目,建立以实践应用项目为线索的项目库和技术规范库,并规范案例管理模式。
(5)引进国内外优质研究生在线教学资源。这是“双一流”目标驱动下资源协同创新机制的实施。在MOOC和网络课堂资源愈加丰富的今天,观摩海内外知名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经典课程的影音资料成为可能。协同创新体系就是资源的“拿来主义”和创新的协同共进。应大力引进网络课堂,尤其是海外知名高校经典课程、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的经典报告、国家级精品课程、“十三五”重点规划课程等,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强化学术经典理论的认知意识,催化新形势下对学术学科发展前沿的领会,树立起导师和研究生实时、适时的学术科研态度。
(6)自组织的培养体系设计。“双一流”目标需要高校资源的“拿来主义”和自主发展的“有效产出”,并成为一个有机循环过程,这就是自组织的人才培养体系。地方院校可以在强化专业技能和稳固理论功底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学术科研名师请教学习,论证并构建研究生综合素养目标实现的知识关联拓扑和生态发展体系,建立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本点的读书会、学术沙龙和学术专业互联、研究方向交叉与融合的研讨会课程体系,建立可持续的研究生沙龙团体。
(7)完善激励机制,出台相关章程、实施办法和细则。研究生是高校科研的重要参与力量,更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实施对象。学校壮大和学科奋进,归根到底是人才队伍的成果积累和实践应用,这需要可持续的机制以提高研究生从事科研和学术的热情和兴趣。地方院校可以在优秀研究生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激励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技能竞赛的激励力度,奖励获奖的研究生和导师。同时,进一步梳理、分类和细化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研究生培养机制等,与激励奖励实施办法紧密挂钩,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具体落实和细化映射,制订弹性并有章可循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8)学术科研相长的生态机制建设。“双一流”建设应该是一项长效有期、生态持续的战术战略。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O中,应不拘泥于眼前,不拘泥于地方,大胆走出去、引进来;以国际合作、国家、省市级横向纵向项目为线索,由研究生导师牵头,建立以青年教师、研究生为主体的科研团队;积极参与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走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建立长期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逐步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的学术报告资源库和伙伴合作关系网。
(9)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双一流”建设意味着成果建设,成果建设离不开品牌和口碑,产权意识是第一步。在计算机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对导师和研究生完成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和重要理论模型,积极引导申请著作权和发明专利,建立有序的成果保护流程,使该项工作在学校或者培养单位内部就可以自觉地完成规范化和梯队化,甚至做到成果的有效孵化和产业化。
上述是计算机学科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建设的9个参与基本点,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双一流”目标的牵引下,有效协同、适时创新,以求实现可持续进阶和演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成相关理论论证、方案设计和实施办法构建的基础上,形成文件和实施细则,在实践中优化该体系参与基本点之间的协同协作关系,实现整体的创新目标,及时总结应用过程和经验教训,形成实施报告和应用蓝本。为此,计算机学科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需要完成以下目标:
(1)制订“双一流”目标驱动下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策略和具体执行方案。
(2)大力强化培养单位的生态师资队伍成长和建设。
(3)分阶段制订9个参与基本点相关的各类执行办法和实施机制。
(4)建立本体系深化和实施的跟踪和质量保C机制。
(5)实现本体系9个参与基本点的有效协同通力合作及措施保障,出台体系整体目标实现的衡量标准和局部任务执行的监督机制。
(6)与时俱进地引入“双一流”新需求、新策略,积极拓展和汲取参与本体系运作的参与个人、团队、海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事业单位,力求在一段时间内建立起从招生到就业或深造一体化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有机发展机制。
4 结 语
本着强化学科建设和提升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素养深化的原则,“双一流”目标驱动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协同创新体系更新高学历人才培养观念,突出人才的适应性和复合型素养因素,采用稳固的知识基础和宽角度的人才落地策略,实现“工程性、应用型、能力结构、专业素养”的研究生培养方针;立足高校院校的学科专业基础优势,广泛吸收各类参与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把高学历、强能力人才的素养培养和队伍建设摆在高校的关键位置。
本体系以学科建设为基点,实现并调动相关资源的有效调度和无缝整合,学科的强化是可持续性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更是“双一流”目标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科建设是实现高校和培养单位生态有序进阶的领导者环节。
“双一流”目标驱动的计算机学科协同创新体系的架构,强调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相互融合和促进,体系参与软硬件资源的改革,催化了人才素养的良性进化。该体系的构建,做到了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的并驾齐驱,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合点,接下来要继续探索和深入,以取得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鲍宇, 赵亮, 张爱娟,等.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6(9): 89-94.
[2] 王永生. 地方高校建设“双一流”大有可为[J]. 中国高等教育, 2016(15): 38-40.
[3] 苗春雨, 陈丽娜, 叶安新, 等. 面向协同创新理念的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6(3): 53-56.
[4] 彭昱忠, 元昌安, 潘颖, 等. 地方院校“产学研用”一体化应用创新型IT人才培养的探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6(4): 95-99.
[5] 姜彤彤, 吴修国. 高等学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评价及分析: 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 高教探索, 2016 (8): 24-29.
关键词:图像处理 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98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学术思维的训练具有关键性意义。作为一个经典研究方向,数字图像处理已经有较为悠久的研究历史[1,2],因此作为一门研究生课程,《数字图像处理》有众多关键性重要内容可以教授,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基石。
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方向乃至领域,数字图像处理已经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以及机器学习等学科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该门课程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科研铺设道路。同时,数字图像处理方向相关的人脸识别[3]、图像拼接[4, 5]、轮廓提取[6]等课题,已成为计算机学科中最为热门的科研课题之一,充分反映了该研究方向的关键性地位。
在本科阶段相应课程的基础上,除讲授相关基础知识之外,研究生阶段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应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积淀,以指导科研作为该门学科的灵魂。本文对如何在研究生阶段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增加对科研内容的强调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并将相关具体实施措施总结如下。
1 对顶级期刊和会议进行介绍
在研究生的各项科研综合能力中,具备一定科学文献阅读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进行文献阅读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学会辨别文献的质量。在各种文献肆意泛滥的今天,缺乏这项能力,学生将很容易陷入垃圾文献的陷阱,从而影响其对科学研究的理解,甚至彻底歪曲学生的科研精神。因此我们认为,在研究生阶段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必须对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等相关的顶级科研期刊和会议进行适当介绍和说明,使学生明白真正的科研巅峰在何处。
2 介绍经典算法
数字图像处理学科中,拥有众多以Adaboost[7]为代表的经典算法,它们是构成整个学科的关键性支柱,也是学科发展中每个阶段的里程碑。仅仅注重表面基础知识,而忽略经典算法的讲解,是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
3 强调与相关学科的关联
数字图像处理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概率统计等学科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解决某一个具体任务时,已经不再是单一学科知识可以应对的,而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发挥。因此,为切合实际应用,在讲解《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时,必须同时对相关学科进行介绍。使得学生明白在何时、可以从何种学科,获得相应帮助。
4 相关专业工具的介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学科中的上层次内容,必须依托在相关专业工具基础上才能开展研究。如若缺乏对相关工具的了解,往往会事倍功半。以读取图像为例,依托相关工具可能只需要编写一行代码,而如果自行编写代码,可能需要数百行之多。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对Matlab、Opencv等专业工具进行专门介绍。从而节省学生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在摸索基础工具方面所花费的时间。
5 突出最新技术进展
发展迅速是信息学科的突出特点,作为研究热点的数字图像处理学科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为相关科学研究服务,必须时时关注最新的科研热点,使学生随时了解最新的科研动向,为他们在将来进行科研方向选择时,提供更多的指引和选择。
参考文献:
[1]Gonzalez R.C., Richard E. W.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M]. Prentice Hall, 2007.
[2]Szeliski R. Computer Vision: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M]. Springer, 2010.
[3]Li S.Z., Jain A.K. Handbook of Face Recognition [M]. Springer, 2011.
[4]李月龙,封举富.基于最小扭曲变换的正面人脸图像合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23(6):1085-1090.
[5]Li Y., Feng J. Frontal face synthesizing according to multiple non-frontal inpu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ace recognition [J]. Neurocomputing, 2012,(91):77-85.
[6]Li Y., Feng J. Sparse representation shape model. 17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C]. 2010:2733-2736.
关键词: BI&A3.0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研究生培养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商务智能与分析(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analytics,BI&A)与大数据相关的分析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在工业界及学术界变得越来越重要。来自于Bloomberg商业周刊的报道(2011)显示,97%的超过1亿市值的公司使用了商务分析技术。据麦肯锡全球机构预测,到2018年,仅美国一年就会面临14到1万人的深度分析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约有150万数据分析经理的缺口[1]。
“智能”一词自20世纪50年代被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人员提出并沿用至今。而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被企业界和学术界熟知。自2008年大数据的一系列论文在NATURE上发表,大数据分析技术已被应用到从文本、计算机日志、传感器、社交媒体等产生的大量非结构化、体量巨大、类型繁多、价值低密度、要求快速处理的大数据。BI&A经历了BI&A1.0,BI&A2.0和BI&A3.0的演进。他们分别对应面向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数据、基于web的非结构化数据、基于移动及传感器的非结构化大数据。因此,BI&A3.0是面向大数据分析的新兴领域。
BI&A3.0面向大数据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它涵盖了电子商务及营销智能、电子政务及政治2.0、科学与技术、智慧健康、安全及公共安保等方面。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大数据分析,例如统计学习、序列及暂时挖局、空间挖掘、过程挖掘、网络挖掘、web挖掘、基于列的数据库挖掘、内存数据库、并行数据库、云计算、Hadoop、Mapreduce,文本分析,例如静态NLP信息抽取、主题模型、问答系统、选项挖掘、情绪及影响分析等。除此之外,还包括web分析、网络分析、移动分析等大的技术分析方面。因此,BI&A3.0是未来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础和研究热点。
BI&A3.0的发展和应用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I&A聚焦于理解、解释、战略并服务于组织。一些学科对BI&A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例如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
然而,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相对于商务分析技术及大数据的发展来说较滞后。虽然大部分学校针对学生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能力的培养开设了一些BI&A课程,例如复杂系统分析与决策、随机过程、应用统计学、矩阵分析、Matlab、现代管理分析技术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面向大数据的BI&A3.0的研究及应用来说尚有差距,缺乏系统性和前沿性。因此,面向BI&A3.0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急迫性。
1.教学研究的内容及实践内容
围绕如何培养面向大数据及BI&A3.0数据分析及研究能力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借鉴国际国内针对从BI&A1.0到BI&A3.0的知识体系及技能相关的教学改革,注重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内涵。
(1)教学研究的内容
①对国内和国际当前的面向BI&A3.0大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及技能进行梳理。
②对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梳理,调研面向BI&A3.0大数据分析的具体能力和层次要求。
③结合国际国内面向BI&A3.0的知识及技能体系与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的研究方向,提出面向BI&A3.0的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教学目的与要求。
(2)实践内容
通过设计与理论相配套的课程实验、研讨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及时追踪研究热点,使得实践环节成为提高研究生BI&A3.0创新和研究的推动器,同时也提高学生在实践方面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2.教学及实践改革的目标
(1)教学目标。通过建立面向BI&A3.0的管理类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使得研究生掌握BI&A3.0的基本知识体系、知识网络、基本研究能力,并最终培养研究生掌握面向BI&A3.0的创新能力。
(2)实践目标。通过培养学生面向BI&A3.0的实践技能,培养研究生面向BI&A3.0的实践能力,包括文献检索能力、借助计算机的分析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据收集能力。
3.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围绕面向BI&A3.0的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本课题将要解决如下问题:
(1)如何划定面向BI&A3.0的分析及计算机技能。面向BI&A3.0的分析及计算机技能涵盖的面十分广泛,本校管理类研究生所依附的学科方向及研究重点决定了这些技能需有选择地纳入。因此,需要解决具体纳入哪些分析及计算机技能的培养。
(2)如何结合研究方向与BI&A3.0的应用。培养面向BI&A3.0大数据分析能力的目的是将BI&A3.0大数据分析应用到具体的研究方向。物流、市场营销、工程管理、运营管理等方向的研究需要将这些领域的知识和BI&A3.0的应用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培养的目的。
4.拟采取的方法
(1)借鉴国内外先进的BI&A3.0教学教改经验。对国际和国内BI&A3.0相关的教学教改文献进行分析,并参加相关的国际国内会议,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学习。
(2)对本校管理类研究生现状及改革反馈进行调研。通过以往教学实践的总结、专家学者的讨论、课题组集体研究的方式,调研适合本课程体系服务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目标、方法与手段。
(3)对企业界进行调研发掘BI&A3.0实际应用能力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界进行调研,发现潜在的BI&A3.0应用方向。通过这些方向的发掘弥补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
自2008年NATURE发表的一系列大数据相关论文,到2012年,美国《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成立“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再到2015年,我国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针对大数据分析的BI&A3.0是十分前沿的。本项目将本校管理类研究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和BI&A3.0发展的大趋势结合起来,具有前沿性、现实性和急迫性。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研究生教学 实践
1.引言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生物学与医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是其中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生物信息学作为跨越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大热点领域的学科,拥有蓬勃的生命力。面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所产生的庞大的分子生物学信息,生物信息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它无疑将会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革。[1][2]国内外对生物信息学的人才需求也在激增。
目前,生物信息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因为要进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对人员要求很高,需要深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背景知识,需要扎实的应用数学或统计学知识,还需要精通计算机,至少得具备三者之二。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人不熟悉计算机,而从事计算机科学的人员多数又缺乏对生物学的了解。尽管如此,生物信息学的教育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越来越普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超过30个高校或科研机构开设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3]这些研究与教育一般分散在多个系所属的多个专业中,如生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计算机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理学院(天津大学等),我校是由计算机学院开设全校公共课。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开设生物信息学这门课时,侧重点都不一样。如果由医学院的教师授课,则侧重点可能在致病基因的研究方面,[4]计算机专业教师授课则可能侧重于数据库的管理、查询等方面,[5]理学院的教师授课则可能侧重于生物信息学中的数学问题。笔者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所以主要从计算机和数学的角度去授课。另外,研究生教学又与本科生教学[6]不同,研究生教学更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综合能力。笔者将教学实践中的心得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以供商榷。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如图像、视频等。比如在介绍模式生物时,可以给出各种模式生物的图像;在介绍各种各样的生物数据库时,可以在课堂上现场上网登陆数据库,演示和介绍各个数据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等。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本科生可能比较习惯于教师的灌输性教学,而研究生教学更加鼓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这从“研究”一词的英文解释“re-search”――再(“re-”)探索(“search”)中也可以看出。教师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主要起引路的作用,而不可能手把手带着学生研究。生物信息学更是如此,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理论和研究内容还不成熟,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因此,通过生动形象的启发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生物信息学的上课过程中安排几次学生的课堂报告。具体做法是:由教师或学生在国外重要期刊(如Bioinformatics)或会议上找与学生自身的研究方向比较相近的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文献,然后几个学生一组共同针对某几篇文献进行阅读、理解,最后以报告的形式跟大家一起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搜寻资料的能力。现在网络非常发达,网络资源也非常丰富,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中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可以通过学校购买的数据库进行查找适合自己的文献资料,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查找。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有哪些数据库可以利用,哪些网站资源比较丰富,以及选择什么关键词进行查找比较有效,等等。
(2)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学生在本科阶段一般没有读外文文献的习惯,而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为了了解和研究国际前沿领域,就必须阅读大量外文文献,毕竟国外的科技实力在很多方面还是处于领先位置的。给学生指定几篇优秀的外文文献进行阅读和理解,可以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因为要想真正理解文献的内容,就必须对文献进行仔细认真的阅读和研究。
(3)团结协作的能力。每个课堂报告都是由几个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在这过程中有组织协调和分工的问题,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团结协作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被推崇,所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对于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很有帮助。从实际执行的情况看,效果还不错。比如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好,他就负责理解文献中的公式和算法部分;有的学生计算机能力比较强,他就负责编程实现、课件制作等。
(4)口头表达的能力。课堂报告的最后陈述和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的学生平时很少有作报告的机会,所以口头表达的能力得不到锻炼。本课程提供给学生一次口头表达能力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如何组织报告内容、如何把自己理解的内容介绍给听众是比较有效的,是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的。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交叉性研究
为了做到学有所用,笔者从每个学生自身的研究方向出发,为每个学生指定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文献进行阅读和理解。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切交叉性研究,将所学的生物信息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研究中,或者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促进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比如课堂上的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有研究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就给他们安排一些生物图像处理、基因识别等方面的文献。这种交叉性的学习和研究,有可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获得比较大的创新性成果。
5.结语
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到了一定的内容,如对生物信息学这门课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研究切入点等。总的来说,教学效果不错,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阳德.生物信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5.
[2]郝柏林,张淑誉.生物信息学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0.
[3]许忠能.生物信息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17.
[4]曹骥,黎丹戎.浅谈医学生物信息学的教学模式[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122-123.
1 学制设计与改革
对专业的选择是在学生进入大学前进行的,此时学生通常对专业内涵和特征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人生规划还不太清晰。上学以后,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部分学生会出现专业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生会对软件工程专业兴趣日渐浓厚,加上专业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学习又用功,在校前几年就能够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就业能力,希望尽早发挥年轻优势就业或创业。但是,按照现行的学制安排,学生考入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后需要进行为期四年教育,考核合格后方能毕业。由于四年本科教育体制时间跨度较大,中间又缺少可供学生选择的出口,致使这两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限制。
如果能将学制改为专、本、硕连读的六年制,则可先进行两年基础知识教育,然后在大学二年级末,根据志愿和考核对学生进行专、本分离,进入专科学习的学生在三年级进行后续的专科教育,考核合格后就可毕业就业;而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则继续进行本科教育,在三年级末再根据志愿和考核进行本、硕分离,留在本科的学生继续进行后一年的本科教育,考核合格后毕业;进入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生,再继续进行后续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考核合格后毕业。专、本分离和本、硕分离的考核,可以按照平时各科成绩加权计算,不单独进行考试,这样的考核节约资源,也更客观、全面,同时又能激励学生平时学习。考核后,符合进入本科学习条件的学生也可志愿申请加入专科学生序列;符合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条件的学生也可志愿申请留在本科学生序列,这样能够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也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按照国家现行机制,专、本分离考核中未能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仍然可以通过专升本机制进行第二次升本竞争,并可另外选择自己喜欢的本科专业和院校;而在上述本、硕分离考核中未能进入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生,也可在本科毕业时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硕士专业和院校。
上述的学制设计,使学生在上学期间具有了多次竞争性选择机会,既能满足部分学生提前就业的要求,又能实现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该设计赋予学生多次调整人生规划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向,舒展个性,发挥优势,最大程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述学制设计其管理的复杂性会略有增加,但对现有教师编制、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影响不大,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是,学制的改变需要申请和审核,这些工作具有一定工作量和复杂性。
2 专业改革与创新
软件工程属于一级学科,知识繁杂,本科四年不可能学完所有知识。实际上,从事软件工程专业的工作岗位有多种,每一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同,所以本科四年的学习应当有所侧重。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学校特色,软件工程专业可以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和软件应用领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进行选择,这样能够更有效地获取该专业方向和软件应用领域的从业能力。例如,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可以划分为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维护等专业方向,软件应用领域可以开设动漫、财务、政务、项目管理等领域。选择学习个性化的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应用领域,既要选修该专业方向和应用领域的专业课,也包括从事该领域的毕业设计。通过有的放矢的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该专业方向和软件应用领域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较强的工作能力。例如,以下是几种软件应用领域与专业方向的组合
2.1 制造业ERP软件维护方向
该方向主要培养现代先进制造业ERP软件维护工程师,该岗位需要理解现代先进制造业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先进制造业ERP软件的实施、调整、维护、管理和二次开发知识与技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ERP软件已成为现代化先进制造业主要应用软件,几乎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和所有运作流程,全国每年都需要大量的ERP维护、销售、实施和培训工程师。
2.2 大型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方向
该方向主要培养大型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管理、备份、调整、维护和应用开发等日常工作,是机构信息中心的核心业务工程师。数据库是金融、物流、制造、销售等行业和部门的命脉,也是云计算核心,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数据库管理员。
2.3 手机应用软件开发方向
该方向主要培养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由于苹果、谷歌和微软公司相继推出手机应用软件商店,实现了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和应用之间直接对接,使得国内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能够和国外同行在相同条件自由竞争,创业和收入具备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促使了该职业从业人数呈现爆炸式增长。
3 课程体系调整与改革
根据上述学制、专业方向和软件领域的设计,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方能实现上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调整和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在遵循国家教委对课程体系要求的基础上,参考软件工程教指委组织编写的软件工程规范以及IEEE SWEBOK、SE2004,并结合中国软件产业实践和学校办学方针及办学实际。
首先需要调整的是数学和英语课程。由于软件工程专业对这两门课程具有特殊的依赖性,建议入学前两年利用学生年龄优势和高中的学习惯性突击强化数学和英语教学,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强化数学和英语教育,不仅对后续的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和从业有特殊的重要性,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或择业创造了条件。对于中外联合办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强化英语和数学的必要性则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强化了数学和英语,势必需要减少一些其他课程或其他课程 的课时。首先可以考虑将一些课程合并,以达到精简课程内容和减少课时的目的。有些课程原先是针对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现在对软件工程专业讲解,则讲解的角度和内容应该有所不同。例如,可以在第一学年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开设一门新课《软件工程引论》,系统介绍本专业基本情况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概括性的了解,同时掌握对计算机、网络以及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以融合并代替现有的《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计算机基础综合实验》等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建议为C#或JAVA,因为它们具有现代编程语言的要素和优点,简洁实用,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与后续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等课程无缝衔接。C语言、汇编语言和嵌入式开发最好汇集为一个课程模块,放在第三学年针对嵌入式开发方向的学生集中讲,这样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性更强,又能现学现用,立竿见影,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应当在软件项目团队或模拟团队中担当一个项目角色,参与开发一个软件项目,完成项目指定角色的任务。模拟软件项目开发团队可由参加毕业设计的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混合搭配,由研究生或老师担当系统分析师或项目经理角色,本科生担当主程序员、测试设计或程序管理角色,专科生担当程序员或测试员,该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实际项目开发过程进行开发。
除了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进行调整外,还需要从课程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成绩评定上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4 结束语
在我国,综合性和理工科大学基本都开设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对软件工程专业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现了百花齐放局面,但从业界对毕业生的质量反馈来看,需要改进地方还很多。各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软件工程专业创出特色形成优势互补,能够促进软件行业的繁荣。随着国内外高校生源争夺日益激烈,在软件工程专业上办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会涉及到学校该专业的兴衰存亡。
参考文献:
[1]王秀彦,王超.欧洲高等教育区改革的新趋势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3,(8):61-63.
[2]黄杰等.卓越软件工程人才产学研用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A1):70-73.
.http://computer.org/.
[4]骆斌等.国际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程初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A1):41-44.
.http://gswe2009.org/.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大类招生;地方普通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给更多的学子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等问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报告》)已于2006年9月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指导我国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办学的重要报告。
在目前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形势和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如何调整培养模式,突出特色,适应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学改革命题。
2目前形势与问题
2.1办学规模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率先开办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开始,早期计算机本科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及应用等专业。20世纪90年代提出“宽口径”人才培养思路,计算机本科专业合并为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世纪末,由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等迅速发展,国家又批准设置了一批新专业,在本科层次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专业有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还成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4年初,本科学校679中的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其中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仅仅经过短短的14年时间,2008年已有1180余所高校开设有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已超过80万,专业的设点数和在校生人数仍然位居全国各专业之首。目前,从清华、北大的一流大学到规模很小的一些地方院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
随着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招生高校数量和在校总人数的增加,地方普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却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态势:开办专业伊始,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数剧增;至今,由于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竞争力优势不强、就业状况达不到期望值等原因,各地又开始纷纷压缩招生规模。
2.2教学状况
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培养人才定位上有明显偏差,教学内容设计存在明显的盲目性等问题。
对学生的专业定位和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对计算机专业的自豪感和兴趣丧失,选修外院系第二学位专业人数比例较大。
不遵守现有教学计划,随意更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情况较普遍,质量无监督控制。调整教学内容的现象严重,教学过程和质量处于失控状态,无法达到应用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要求,教师对专业基础课把关不严,致使学生学习理解计算机课程的能力普遍不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从专业基础课程开始,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差。
不重视计算机专业文化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很多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外专业转行过来,对计算机历史和发展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指导重视不够。很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大学毕业时,对计算机认识和了解还是模糊的,在就业方向选择和走向现代信息化社会时无所适从。
有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急功近利,只重视眼前利益。普遍存在着忽视英语、数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多数学 生只重视就业需要的专业课,甚至只愿意学习软件开发工具性的课程,其结果则表现为发展后劲不足现象。
专业课程特色不明显,选修课的方向引导性作用弱化。专业课设置趋同现象严重,学校没有自己的个性和专业特色。选修课的设置流于形式,几乎都成为必选课,学生失去选择权,方向引导作用不明显,反映了现有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不高。
2.3就业考研情况
2000年前,每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仅有5~9万人,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市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2000年以后,尤其是在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各高校竞相开设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扩大,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市场步入“买方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IT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32%的年均增长速度,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间挤占和竞争就业岗位现象更为突出,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求愈来愈向名牌大学集中,就业格局逐渐明朗。近几年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就业率则为60%~90%。地方普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大多集中于学校当地与周边地区的非IT性质的私营企业,从事着计算机相关工作,或者完全与计算机学科无关的工作。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起薪大幅下降,成为就业市场上一大焦点。
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使得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大增,计算机学科报考硕士人数位于各学科之首。考虑到计算机专业考研学生人数巨大,生源和教学质量参差不一,从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起,国家教育部把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合并成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联合命题和统一考试,这将对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3教指委的专业方向建议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毕业生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的现状,《报告》明确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归纳为三种类型、四个专业方向:科学型(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和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对每个专业方向给出了专业规范,详细描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建议开设的核心课程。在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且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得合格。
3.1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学科,包括它们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着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知识与课程体系包含14个知识领域和15门核心课程,见计算机工程是研究计算机的理论、设计、实现、开发和应用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高级专门人才。着重于理论与工程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较高层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课程体系包含18个知识领域和16门核心课程,也见表1。
比较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设置的核心课程,有11门课程是相同名称,只是课程的执行学时和包含的知识单元略有不同。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都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3.2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软件工程教学既重视理论知识和较高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重视软件设计和工程实践。包含10个知识领域:SE-CMP计算基础,SE-FND数学和工程基础,SE-PRF职业实践,SE-MAA软件建模与分析,SE-DES软件设计,SE-VAV软件验证与确认,SE-EVO软件进化,SE-PRO软件过程,SE-QUA软件质量,SE-MGT软件管理。共设置了27门课程,如图1所示,并分成A、B、C、D、E共五个模块。
在模块基础上形成四个可选参考教学计划,分别为A+C+D、A+C+E、B+C+D和B+C+E,每种计划平均课程数目一样,包含19门课程。制定具体教学计划时可只选其中一组实施。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项目实践、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
3.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提供与实施技术解决方案的学科,涉及对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与产品的选择、评价、拓展、集成、应用与管理。培养具有如下特点的高级专门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力;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并能有效地实施;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该方向有12个知识领域:IT-ITF信息技术基础,IT-HCI人机交互,IT-IAS信息保障和安全,IT-IM信息管理,IT-IPT集成程序设计及技术,IT-NET计算机网络,IT-PF程序设计基础,IT-PT平台技术,IT-SA系统管理和维护,IT-SIA系统集成和体系结构,IT-SP信息技术与社会环境,IT-WS系统和技术。15门必修课程:信息技术导论,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入门,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系统平台,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连网,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社会信息学,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本专业方向的绝大多数必修课程都含有实验环节,一部分知识与技能更适合通过实践教学(而不是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四个专业方向的培养各有侧重,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注重计算机的科学理论掌握,计算机工程偏向计算机的硬件实践,软件工程偏重计算机的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则适宜计算机的系统集成。
4普通高校教改措施
本科计算机教育中,目前单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下的单一的培养规格,难以满足众多领域的社会需求。计算机学科综合交叉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宽口径、分层次的模式,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有一定的差异。
按大类招生是高校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而不是按专业招生。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流。按大类招生能减少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
地方普通科研教学型和教学型的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应瞄准IT人才市场变化,调整模式,突出特色,立足培养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型或应用型计算机技术人才。可结合教指委计算机专业规范和大类招生,建立以平台加模块的“2+2”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培养模式,开展涉及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等一系列内容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4.1培养目标与方案
在充分评估社会或地区对计算机人才目标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本校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及其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据此制定学生培养方案与专业建设方案。
由于历史原因,普通大学计算机院系一般设置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计算机专业。依据教指委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和专业规范,可有两种方式改革已有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方案一,把几个专业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争取在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里设置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等三到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招生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统一招生,前两年是统一培养,但到后两年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
方案二,保留原来的专业名称,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里设置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等专业修改为与专业规范大致相同。招生时,可按照各自专业招生,前两年仍是统一培养,到大二学年末则允许学生重新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在后两年按专业方向培养。
两种改革方式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大类招生下的分类分层次培养,在高年级分流学生,使得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求知思路和学习目标,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空间。
4.2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应实现两个目标:合理组织知识体形成一门门课程;合理安排课程数量与课程学时,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所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素质训练。
为了配合培养方式的改变,必须制定拓宽专业面和增强适应性的教学计划。把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课程分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构建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平台课程是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和综合教育类的课程组成,包括思想品德、政治法律、体育、外语、数学、物理、电工电子、经济管理、某些跨专业选修课等理工类学生必修的课程,这类基础教育平台课程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安排管理,课程由相应的院系派教师教学完成。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主要指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由四个专业规范所建议设置的核心课程的基本和共有部分经过适当抽取和组合形成。根据本文第3部分分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相同核心课程有11门,软件工程不仅有计算机科学优先课程模块A,在其他模块也有与计算机科学相同或相近的课程,而且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是其他专业方向的理论基础。因此,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可由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部分核心课程构成,具体的可在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等课程中选择,并形成对应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由代表各自专业方向的方向特色课程和高级课程组成,也包括专业的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采取“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前两学年按大类实行基础平台教学,后两学年按方向实行模块教学。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安排在前两学年,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在后两学年。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大部分安排在前两年,少部分作为共同开设课程可在大三上学期完成。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选择与教学。在基础平台课程教学中,可实行以外语和计算机编程为试点分类施教;在专业方向学习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给优秀本科生选配导师,培养各类不同的人才。
4.3课程大纲与建设
在院系和专业教研室的两级层面上,应组织教师认真研读专业规范,学习体会专业规范中对知识领域、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教学计划中所涉及的每门课程都要精心制定相应的课程大纲,并能根据专业发展进行适时调整。课程大纲应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应对学习该课程所需的各种先决条件(比如先修课程)以及该课程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衔接问题做出准确描述。
核心课程的大纲编写教师应消化吸收规范中的课程描述,结合自己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乎规范的详细教学大纲。非核心专业方向课程的编写老师宜结合学校的行业背景,调查本地区需求和毕业生流向,制定有针对性和特色的课程教学大纲。
要强调教学大纲的严肃性。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宜由相应的课程大纲编写教师完成,非编写大纲的其他授课教师也应严格按照课程大纲组织教学。
应有计划地开展课程建设活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尽量选择国外典型教材和国内优秀教材,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应努力编写适合本校特点的教材。能结合课程特点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互动式教学等,适当组织力量开发和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能根据计算机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并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4.4教学管理
计算机专业的大类招生与分类分层次培养对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的分管领导、教学秘书和专业教研室的教学行政管理基础上,对分离出来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需要增加独立的管理权限,从而形成相应的分类、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执行严格的教学工作规范和完善的教学文档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和考核办法,确保科学规范、严格高效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畅通,这样将构成合理的教学管理架构――即为分管教学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课程组,再加上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
分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负责本科教学的宏观管理。
教学秘书的人数根据在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总人数而定,为1~2人,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管理中的事务性工作。
教研室分为两类,一是学科基础教研室,二是专业方向教研室。学科基础教研室由一批固定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其主要精力偏重于教学和教学研究,学科基础教研室主任受院系委托全权负责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专业方向教研室则由在这个方向有一点研究基础的教师组成,可结合科研方向从事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专业方向教研室主任负责专业方向建设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管理工作。专业方向教研室之间是一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既要共同支持学科基础教研室的工作,又要努力提高本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彰显特色,吸引学生选择本专业方向。
课程组是讲授同一门课程的若干教师组成,一般隶属于学科基础教研室,共同完成全院系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课程组中应确定主讲、辅讲和助教人员,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队伍。
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分管教学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组成,负责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规划与教学指导。教学督导委员会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负责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和评价。
4.5教师配备
教师配备得当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潜能。适当分流教师,让他们到各自的岗位各司其职非常必要。在地方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都有研究生学历,具有一定的科研要求和能力,多不安心于教学,在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方面有欠缺,因此可发挥青年教师的激情和积极性,多在结合科研和专业方向教学上发展。中老教师职称较高,比较缺乏科研的原动力,对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敏感性略显不足,掌握新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往往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但应该看到,他们具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教学过程中认真负责,适合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也比较适合主持教研项目。
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与提高。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一线教学的主力军,但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应安排有针对性、有相当规模和时间跨度的青年教师业务培训计划。
建立制度化的助教队伍,安排专门的资金和相应的岗位。部分助教岗位应该安排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承担,新进教师应在助教岗位上锻炼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确定课程的主讲教师和助教,各自遵守明确的岗位责任和职业规范。主讲教师集中精力上课,助教讲习题课、带实验、改作业,共同配合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从而能上好、上精一门课。
在学生专业方向的把握上,可以借鉴研究生培养的模式,由专业方向教研室给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配备导师,从全方位指导学生的专业发展。
5结论
计算机专业是全国招生和培养规模最大的本科专业,从清华、北大的一流大学到规模很小的一些地方院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随着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的问题。结合教指委的研究报告和专业规范,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应调整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突出培养特色。在大类招生基础上,建立以平台加模块的“2+2”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分类分层次教学培养模式,是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蔡启先. 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3] 刘乃琦. 计算机专业(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 计算机教育,2005(12):5-8.
[4] 李明江. 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5] 蒋宗礼,赵一夫. 试论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发展[J]. 计算机教育,2005(8):22-26.
[6] 徐子珊. 以计算学科多样化应对IT 应用需求多样性[J]. 计算机教育,2005(12):45-47.
Research of Computer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Subject Enrolment
in Primarily Undergraduate Ranking
CHEN Yong-qiang, LI Guo-yong, PENG Li-hua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430073,China)
关键词 信息类研究生教育改革
1 引言
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最终将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怎样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于2004年至2005年在美国Texas A&M 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访问,在访问期间,参与了该系的多种教学和科研活动,并与相关师生就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深入交流。下面首先分析国内研究生教育现状,然后以Texas A&M大学(TAMU)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教育为例,阐述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最后结合我院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
2 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扩招及考研热的持续升温,高校中形成了一股考研应试风。有调查发现,传说的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考研科举化,学业本科化,教学放羊化”现象,在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a)考研科举化
为争取生源,各高校为考研学生提供的服务十分周到。通过上网浏览全国一些重点大学研究生院的招生信息,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学校都提供了各个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在考试大纲中详细列出了考试范围、考查要点、参考书目、试卷结构形式、考试样本、模拟考题。如此明晰的考纲,研究生考试就像“科举”,过去“科举”考试范围不出“四书”、“五经”,现在甚至还不需要读那么多书,因为所有专业都指明了参考书目和考试范围,本科没有学某个专业的学生花几个月准备也一样可以考上。
b)培养方式本科化
目前研究生的课程尤其是一些必修课程,采取大班形式授课,仍然沿用本科的那一套“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记”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发展。更有甚者,有的科目的教学内容跟本科生的教学内容也没什么差别,培养方式没有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c)导师制虚名化
现在高校研究生导师每一届要指导三、四个学生或更多,以现阶段的两年半学制为例,每个导师需要指导十几个学生。研究生教育本应注重个性化培养,但现在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在专业上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培养。硕士研究生普遍反映,他们的导师非常忙,学生基本上看不到他们,只能主要靠书信交流。以前导师都把研究生当人才,全心全意指导其搞科研,现在反过来了,研究生就是为导师服务的,有不少导师的文章由研究生写,科研项目由研究生做。至于研究生是否学到了什么东西,是否有所提高,导师却关心不够。
3 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美国教育富于创新,它在各个学科和各个层次都强调开创能力、分析思考能力,以及向权威和通行模式挑战的能力。下面以Texas A&M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教育为例,谈谈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a)研究生资格的取得
在美国申请读研究生,不需要参加所申请学校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是要向申请学校递交申请材料,材料中至少包含本科阶段的成绩单,相关领域专家的推荐信,英语水平证明等。被申请的学校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来决定预选对象,预选对象经过多轮面试,都合格后才可被录取为研究生。如此过程录取研究生,需要被录取的学生有广博的知识面,基本上具备了做研究所需的各种能力。
b)理论课程的教学
美国大学信息类研究生的理论课程教学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老师讲授的少而精, 留给同学的作业多而活。另外,课堂不大,人数在二十人左右,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除了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与老师交流外,老师还安排了固定的答疑时间,对于每周三节课堂教学的课程,至少安排了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一个小时左右)答疑,除此以外,还可以跟老师单独预约答疑讨论时间。
再者,对于名称相同的理论课程,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是有区别的。例如“网络与分布式计算(Networks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课程,面向本科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协议、路由算法等。面向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则侧重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基础,例如图论及算法的相关知识都包括在该课程里。这样,通过选修课程,为研究生们进行网络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c)讨论课程的设置
Texas A&M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讨论课程是研究生的必修课。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同学们更快、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具体设置情况是:每年至少开一学期,每周一次,每次一个专题,时间约75分钟;授课教师是聘请相应领域的专家、教授,例如,C++创始人Bjarne Stroustrup博士就来TAMU作了C++语言方面的报告,AT&T 研究室的 Neil J.A. Sloane博士作了量子计算方面的报告等。开设这样的讨论课程,可以使研究生们直接与名师面对面,相互交流和沟通,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研究兴趣、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还可以使他们把握好研究方向。
d)研究组讨论会的开展
美国大学研究生管理采用导师负责制,导师则按照研究方向的相关程度组成研究组。研究组内一般是一周一次地召开讨论会,时间和地点基本上是固定的,参加人员是研究组的所有导师和研究生,外加一些准备选导师和研究方向的低年级学生。研究组讨论会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组内成员正在研究的内容的阶段性报告和讨论;二是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报告和讨论;三是组内成员出去参加专业会议之前,会议演讲稿的预演和讨论。
笔者有幸亲临了TAMU计算机科学系的一些研究组讨论会,并与有关师生就研究组讨论会的目的、意义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研究组讨论会的开展具有以下意义:第一,缩短了与会者学习新知识的时间,且能使学的知识更加牢固;第二,可以督促研究生们加快学习和科研进度,把相关问题弄懂、学透;第三,锻炼了研究生们的组织能力和演讲能力;第四,可以使低年级研究生在定导师之前,充分了解相应的专业方向,使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充分交流,真正做到双向选择。
4 改革思路
我国信息类研究生教育与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缩小差距,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革。
a)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提高现有导师的学术水平及哲学思想等修养,使他们不仅能够系统、科学地将自己的学术知识、思维方法、科学态度、科研作风等传授给学生,而且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当好一个科学工作者。第二,补充更多的高水平老师到导师队伍中来。
1、药学院:学院涉及药物制剂、药学、中药学三个本科专业。
2、管理学院:学院设有三个本科专业,即市场营销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的方向是含药品营销方向、保险营销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方向是医疗保险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是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3、信息工程学院:学院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个本科专业。
4、生物科学系:该系目前设有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以生物制药技术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