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教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网络工程;教学改革;“双师型”
1 背景
2010年3月,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正式接收我院为“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第二批试点高校。我院是一所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优势显著,主要培养满足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我院办学理念相吻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分成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在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将教育过程放到工程领域的具体情境中,经过近似于实际工程场景的实践训练,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工程师[1]。
网络工程专业的特色主要在于以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突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字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管理技术,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网络通信和计算机两方面专业领域的能力。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我们的网络工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标准[2]。
2 网络工程教学改革
2.1 工程引入课堂,开展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首创于哈佛大学,最早被运用于19
世纪后半叶的法律教学中,以后,被运用于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学科的教学之中,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工程案例是将发生于工程实践中的客观事实,经过文字、数据、图表、动画等方式进行概括、整理、加工,形成可用于课堂交流或探讨的案例材料。网络基础理论教学中,工程案例被用来描述网络系统的架构与设计,阐述网络通信基础的基本原理。如通过形象地显示学院校园网的拓扑图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网络拓扑概念,通过FLASH动画对比让学生明白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同时,我们运用工程案例来讲解网络体系结构分层协议的工作原理。例如,在讲解应用层FTP协议时,演示登陆校园网FTP服务器的操作并抓包分析,让学生理解FTP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过程,FTP客户端通过DNS解析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经过TCP三次握手建立可靠网络连接,验证FTP用户的名称与密钥的有效性,协商服务端数据传输模式直至数据传输等。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应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将复杂的工程项目提炼到课堂并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不仅深入浅出地理解抽象的协议原理,而且可以见识相关网络技术,增强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3]。
作者简介:吴许俊,男,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工程。
2.2 工程引入课堂,开展任务驱动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已定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若干个子任务,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引出教学内容讲授新知识总结评价”的过程展开教学[4]。工程项目案例以实际项目为背景,教师依据项目设计与开发的顺序进行项目实施演示,巧妙地将基础技术融合其中,并进行必要的比较和分析,便于学生模仿。自主选题的工程项目充分涵盖需求分析、网络设计、系统集成、网络测试、网络验收和网络管理与维护等全过程,这一系统化过程包含了网络系统构建的生命周期,体现CDIO提倡的“构想―设计―实施―运作”理念。如在校园网组网项目中,从用户需求分析开始,到网络方案设计、设备选型以及最后的系统调试与验收,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组网的每个环节,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如在网络综合布线项目中,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规范要求设计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等,并自行组织施工,最后组织测试验收,在实践中掌握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过程。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出明确的要求,给予适当建议,并适时进行引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理解了知识并提升了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5]。
2.3 工程引入课堂,开展仿真实验教学[6]
网络仿真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构造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互联和模拟网络协议的工作过程。它能设定网络设备特性参数,模拟网络数据包在物理网络中的传输过程,对网络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我们使用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器开展仿真实验教学,通过虚拟软件技术高度仿真任意需求的网络场景。
在理论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的同时,使用仿真实验模拟真实网络场景,形象化演示网络协议工作原理。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器在讲解绘制网络拓扑图、IP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VLAN设置、IP路由选择协议的应用和网络综合实训等教学环节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指导学生使用网络模拟器循序渐进地独立开展网络基本实验和综合实验,让学生逐步理解网络体系结构、IP数据包的封装与传输、网络协议原理,实现对复杂网络协议的理解;逐步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最终掌握网络实践技能。
课后,我们要求学生将网络模拟器安装到个人计算机中,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在进入网络实验室操作实际的网络设备之前,使用模拟器进行练习,降低了实际操作的难度,顺利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同时,教师布置工程案例作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式自主研究。实践证明,仿真实验教学使用网络模拟器反复操作而不会损坏,有效降低了网络实验室材料的损耗,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模拟高端网络设备开展网络工程教学与实验的条件,提高了网络工程教学质量。
2.4 工程项目实战,开展校企合作教学[7]
通过加强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开放式实训平台,让学生切身体验企业生产环境,夯实课本理论基础,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几年来,我们与H3C公司共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和H3C网络学院,充分利用H3C公司的优质资源,开展基于IT认证体系下的网络工程项目教学与实践,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能够跟国际接轨。几年来,我们有几十位学生通过国家“软考”获得网络工程师证书,2006级一位学生获得思科CCIE国际认证。同时,我们选择优秀的IT培训机构、科研单位和公司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我们先后与苏州索迪教育、江苏无锡微软技术中心、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多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聘请企业技术骨干组成导师队伍指导我院学生开展各类实训项目。稳定的校企合作教学证明,企业一流的IT项目管理理念,各类主流开发平台,真实的网络生产场景,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工程实践环境,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积累初步的工程经验与社会经验,有力提高了学生开展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的能力,为学生日后从事网络工程师的职业工作奠定基础。
2.5 重建评价标准,突出工程能力
在工程教育中全面推行项目考核,代替传统试卷考核。CDIO将项目能力考核放在首位,用能力促知识,强化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项目考核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学习模式变为自下而上的学习模式,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及技术能力特点选择课题。项目活动更能体现CDIO能力大纲的精神:一是个性化考核。学生可以利用积累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发挥特长,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思考。二是综合能力考核。项目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选题过程中,各组的讨论有利于成员间的知识交换,挖掘创新点。学生的基本个人能力和人际能力,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及学科知识要融入专业考核之中,作为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按学习成果的不同分类将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用丰富多样的评估方法评价多样的学习方式,以增加最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3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8]
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授课教师需要兼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和丰富的网络工程阅历,不仅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书本知识理论,而且能够驾轻就熟地演示工程实践技术,更要能够不断拓展视野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学院领导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为此学院采取以下措施:
1) 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学院同时引进“211”“985”工科院校优秀毕业生与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教师资格与专业技能证书双证聘任制;同时出台政策大力培养教师队伍,鼓励教师踊跃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和培训制度等。
2)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学院每年利用假期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和科研单位参加实践,或直接挂职顶岗,或参加技术改造,或合作研发,形式多样。学院良好的政策制度有力保障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使得教师夯实理论知识之余积累工程经验,了解专业动态,丰富知识内涵,促进工程教学改革。
4 结语
基于CDIO理念的网络工程教学改革,我们还处于探讨与研究中。将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贯穿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各个方面,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长三角地区培养合格的网络高级专业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庆人. 我国计算机教育如何借鉴欧美CDIO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10(6):8-11.
[2] 张桦,温显斌,王劲松. 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10(6):71-74.
[3] 刁其君. 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10-12.
[4] 金伟祖,潘璐,黄杰. CDIO教育理念在课程项目设计中的运用[J]. 计算机教育,2010(6):120-124.
[5] 林茂. 加强高校课堂教学互动的探讨[J]. 高教论坛,2010(9):123-124.
[6] 薛琴.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仿真实验教学[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57-59.
[7] 吕淑平,马忠丽,王科俊. 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0(8):123-124.
[8] 欧阳文. 工程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取向与路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72-76.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s of Network Engineering Based on CDIO
WU Xujun
(Taizhou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zhou 225300, China)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网络课程:教学探索;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60―02
数字信号处理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21世纪信息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带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一门基础的入门课程,数字信号处理是打开信息科学的一把钥匙。如何更有效的引领学生进入这一科学领域,并初步了解数字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一直在孜孜探索的问题。
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DSP各种软硬件的广泛使用,使得我们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教学手段趋向多元化,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教学手段的网络课程教学也成为可能。网络课程教学以其优越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一 课程教学的优势及可能性
1 教学资源丰富,手段多样
网络课程集合了各种丰富而有效的资源,以多样网络手段提供给老师和学生。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在线学习数字信号处理各方面的知识。这些资源包括:网络课件、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图片动画库、习题及试题库、概念检索等。学生不仅可以在线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的课程内容,利用习题和图片动画加深理解,深化学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在线测试。在这里学生还可以查阅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历年在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2 教学更生动、形象
网络课程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更生动更形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也更轻松更容易。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公式多,概念抽象,推理繁琐,过程复杂,理解困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有效形象的手法,单凭老师的讲解,学生难以跟上老师的思维和节奏,造成较为普遍的概念不清晰、理解不透彻等现象,最终给学生更深一步的学习带来困难。而网络课程利用各种有效辅助手段,将许多较为复杂的问题形象化,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离散卷积理解和计算都比较复杂,网络课程通过动画演示的形式非常形象的演示了离散卷积的整个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掌握离散卷积的运算。理论课教学难免会感觉有些枯燥,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疲劳,而网络课程界面友好,层次分明,易于导航定位,人性化设计,非常方便学生开展学习。
3 互动开放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
在网络课程的站点上,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进行方便而快捷的互动,学生有任何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网络课程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刻板的课程设置和时间制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度和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 计算机的普及和上网的便利使网络课程教学的实施成为可能。
实施网络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上网条件的便利。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条件是成熟的。数字信号处理是大三的必修课程。我校三年级的计算机普及率较高,80%以上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每位学生通过申请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络端口。这些有利的条件给了网络课程的实施以强有力的支持。
二 网络课程教学的实施
实施网络课程教学,其关键环节是知识体系的架构和建设。要达到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高效而牢固的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除了要提供丰富的资源以外,优化知识架构、采用积极有效的网络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1 在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我们以原有的多媒体课件为基础,加以改进编写了新的网络课件。理论教学方面,原有的多媒体课件过于冗长,使用起来不够方便,针对这一缺点,我们对各个章节加以细化,使其知识脉络更加清晰明了,更易于学习使用。同时针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通过相关的例题和习题进行解析。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们还提供了原有的多媒体课件。同时利用网络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建立一个数字信号处理概念检索库,学生可以通过检索系统对相关概念进行检索。管理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向数据库中添加新的概念条目,也可以更改或者删除已有的概念条目。实验教学方面,鉴于Matlab是本课程主要的实验工具,而学生使用该软件的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除了必要的实验内容讲义外,针对不熟悉Matlab的学生专门编写了Matlab讲义,帮助学生完成实验。为了规范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我们挑选了一些较优秀学生实验报告加以展示,供学生参考。
2 使用各种计算机辅助手段深化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开辟了专门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教学录像专栏。一些较抽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推演通过图片和动画(有Java动画和Flas两种)的形式得以生动形象的演示出来,使原本较为复杂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进而增强学生对概念理论的感知和领悟。对于视频教学录像,担任主讲的教师都是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资深的教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知识的讲解透析明了。建立习题和试题数据库,学生可以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在线的测试和检验,以巩固学习的效果。习题库按照章节次序提供了各章节的习题解答,辅导学生解决课后疑难。试题库的一大特色是能够自定义题型分值,在线生成和预览整套试题:在后台方面,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者删除试题以及设置每道试题的分值。
3 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或者有新的学习方法、心得体会,都可以和老师和其他学生在平台上交流、探讨和分享;学生在这里还可以了解到一些数字信号领域的最新资讯动态,并一起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对前沿科技的了解和关注。
4 专门开设了实践成果展示栏目。我们将历年来学生参与各种竞赛、研究项目(例如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学校的学生研究计划、百步梯攀登计划等)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加以展示,一方面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5 学生电子版作业在线提交。提供学生将电子版的作业直接提交到服务器文件系统,同时管理数据库记录学生以及所提交作业的相关信息。任课教师可集中下载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免去了采用电子邮件提交电子版作业的诸多麻烦。
三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 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网络课程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没有老师的现场讲解和指导,完全依靠学生自主的学习,由此引发的问题的是老师无法通过网络课程教学,直接了解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也无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学生的知识水平难免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再加上数字信号处理本身的特殊性(如公式多,概念抽象,推理繁琐,过程复杂,理解困难等),如果完全脱离老师课堂上详细的讲解,可能会给很多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的障碍。因此,网络课程教学在现阶段仍然只能以辅助教学的形式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依然主要的教学方式。
2 网络课程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还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还难于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求。尤其在内容方面,许多相关材料还需要进一步的整理和补充,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 网络课程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学,完全依靠学生自主的学习。于是学生使用这一网络资源的频率和效率就成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使用网络课程的频率和效率是我们今后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网络课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教学手段,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高效的获取知识的方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网络课程所具备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许多不足,同时也极大的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在数字信号处理网络课程教学探索过程中我们遇到的突出问题使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网络课程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累积过程。在今后网络课程教学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因此我们要发扬锐意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积极吸收同行优秀的成果,以优化和完善数字信号处理网络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楼策英.新型网络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5,(10).
[2]刘淳,章强,武齐阳,丁志祥.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物联网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302040508
课程名称:物联网信息安全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讲课学时:
64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适用对象:物联网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物联网工程概论》、《通信原
理》、《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课程内容包括物联网安全特
征、物联网安全体系、物联网数据安全、物联网隐私安全、物联网接入安全、物联网系统安
全和物联网无线网络安全等内容。
2.
课程任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对物联网信息安全的内涵、
知识领域和
知识单元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
目标是提升对物联网信息安全的
“认知”
和“实践”
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知识目标
学习扎实物联网工程基础知识与理论。
2.
技能目标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3.
能力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兴
趣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1.
物联网与信息安全
(
1)教学内容: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安全问题分析;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的安全需求;物联网信息安全。
(
2)教学要求:了解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了解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了解物联网的安全特征,了解物联网的安全威胁,熟悉保障物联网安全的主要手段。
(
3)重点与难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安全的主要手段。
2.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
(
1)教学内容: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结构;物联网感知层安全;物联网网络层安全;物联网应用层安全。
(
2)教学要求:
了解物联网的层次结构及各层安全问题,
掌握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结构,掌握物联网的感知层安全技术,
了解物联网的网络层安全技术,
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层安全技术,了解位置服务安全与隐私技术,
了解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了解信息隐藏和版权保护
1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技术,实践物联网信息安全案例。。
(
3)重点与难点:信息隐藏和版权保护技术,物联网的感知层安全技术,物联网的网络层安全技术,物联网的应用层安全技术。
3.
数据安全
(
1)教学内容: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密码模型,经典密码体制,现代密码学。
(
2)教学要求:掌握数据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密码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基于变换或
置换的加密方法,
掌握流密码与分组密码的概念,
掌握
DES算法和
RSA算法,
了解散列函数
与消息摘要原理,
掌握数字签名技术,
掌握文本水印和图像水印的基本概念,
实践
MD5算法
案例,实践数字签名案例。
(
3)重点与难点:数据安全的基本概念,密码学的发展历史;基于变换或置换的加密
方法,流密码与分组密码的概念,
DES算法和
RSA算法;数字签名技术,文本水印和图像水印的基本概念。
4.
隐私安全
(
1)教学内容:隐私定义;隐私度量;隐私威胁;数据库隐私;位置隐私;外包数据
隐私。
(
2)教学要求:掌握隐私安全的概念,了解隐私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联系与区别,掌握
隐私度量方法,
掌握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
掌握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掌握数据共享隐私保护方法,实践外包数据加密计算案例。
(
3)重点与难点:隐私安全的概念,隐私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联系与区别;隐私度量方法,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位置隐私保护技术;数据共享隐私保护方法。
5.
系统安全
(
1)教学内容:系统安全的概念;恶意攻击;入侵检测;攻击防护;网络安全通信协
议。
(
2)教学要求:掌握网络与系统安全的概念,了解恶意攻击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入侵检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攻击防护技术的概念与原理,掌握防火墙原理,掌握病毒查杀原理,了解网络安全通信协议。
(
3)重点与难点:双音多频信号的概念以及双音多频编译码器工作原理;信号编解码器芯片引脚组成与工作原理,信号编解码器芯片的典型应用电路图及软件编程。
6.
无线网络安全
(
1)教学内容:无线网络概述;
无线网络安全威胁;
WiFi
安全技术;
3G安全技术;
ZigBee
安全技术;蓝牙安全技术。
(
2)教学要求:掌握无线网络概念、分类,理解无线网络安全威胁,掌握
WiFi
安全技
术,掌握
3G安全技术,掌握
ZigBee
安全技术,掌握蓝牙安全技术,实践
WiFi
安全配置案
例。
(
3)重点与难点:
无线网络概念、
分类,理解无线网络安全威胁;
WiFi
安全技术,
WiFi
安全配置案例;
3G安全技术,
ZigBee
安全技术,蓝牙安全技术。
2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四、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其他
1
物联网与信息安全
8
8
2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
12
12
3
数据安全
12
12
4
隐私安全
8
8
5
系统安全
10
10
6
无线网络安全
10
10
7
复
习
4
4
小
计
64
64
五、教学组织与方法
1.
课程具体实施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方式,以传统黑板板书的手段进行授课。
2.
在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同时,
适当布置课后作业以检验和加强学生对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适时安排分组讨论课,
鼓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设计电路,
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设计成果。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平时考核:主要对学生的课程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平时考核
的成绩占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的
30%。
2、期末考核: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所学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
试内容以本学期授课内容为主。考试成绩占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的
70%。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物联网信息安全》
,桂小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年。
参考书目与文献:
《物联网导论》
,刘云浩主编;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导论》
,
暴建民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年。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
薛燕红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3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一、采用导学式教学模式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对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造,其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结四个阶段:1.自学教材阶段是这一模式的最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教材,完成作业的进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编拟自学提纲,要安排好课堂自学时间,调控好教学进度。时间安排在课内提出几个思考问题后最佳,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效果最好。在学生自学教材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了解学生中的情况,存在的难点、疑点。2.讨论交流阶段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阶段。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通过讨论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通过讨论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培养能学习、会学习、有创见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3.启发指导阶段即为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相机点拨,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自求有得。4.练结阶段,通过练习、复习、小结、行为训练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体系中去,并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
二、做好知识分类与政治课教学策略优化
在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了知识却没有形成适当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不能做到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的问题。这一状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为了解决这一不足,我将政治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并对其教学策略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政治知识的分类
对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助于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知识的分类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而往往产生不同的结果。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解,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1.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的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从行为表现的角度看,凡是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知识称为陈述性知识。在政治课教学中陈述性知识主要指概念和命题。命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二是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去理解这种知识。2.程序性知识是个人具有的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在掌握概念和命题形式表达的规则的基础上,将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运用于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税收”的基本含义,可利用图表将其含义与基本特征联系起来统一理解,既可以让学生明确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又可以将学生从学习概念引向掌握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个基本特征。
(二)分类后优化政治课教学的策略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过程,一定要注重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的理解过程。一些教师强调学生的“理解”,更多的要求学生的“自悟”,而不是通过千方百计地教,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这种“悟性”。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按照认知结构理论要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找到新知识与原有相关知识的结合点,并讲清二者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其次,陈述性知识的储存和提取的关键是编码,教学设计以知识理解为核心,才能有利于按意义进行编码、组织、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根据陈述性知识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知识储存,也便于知识的提取和回忆。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应用概念、规则、原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概念与规则(陈述性知识),然后对学生进行变式联系,以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规则解决问题。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所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让学生理解有关概念和规则,这一点同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相同。程序性知识主要涉及概念和规则的应用,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使学生的部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如何将储存在头脑中的原理等命题知识转化为技能。
三、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政治教学中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网络教学的利好不必赘述,但网络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同时,使用网络教学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
(二)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网络教学使教学观念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千变万变都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网络,而让师生成为网络的奴隶。应让网络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使用PowerPoint、flash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将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借助于图像、动画、视频等效果完整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整个概念产生的原因、概念的使用区域、概念的理论基础,以及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例如,学生对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不是很了解,很多人都搞不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是怎么形成的。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是采用三角形的特性来推导。但是,因为推导的过程复杂,且每一个概念在推导的过程中都要重复进行,学生觉得晦涩难懂而且枯燥无味。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解题。本人在授课过程中,先将每一个判定理论使用幻灯片制作出来,并采用幻灯片的动画效果分步骤展示,让学生了解其推导原理。然后将几种判定结合在一起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判定的实质依据。在学生对于这些判定标准有一定的认知之后,我又用flash对于三角形的构成因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三角形有一个更为形象的认识。然后结合前面所讲的知识以及推导的过程,学生会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明白这些理论的成因以及判定标准。最后,再通过实践教学课,将现实生活中使用到全等三角形的案例采用图片、动画、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于全等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是空洞无用的,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鼓励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掌握如何采用数学思维模式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
2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师生互动
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每一个都或多或少的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现在的初中生更是对网络充满了好奇。现在很多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很多家长也谈网色变,真正的原因还是大家没有真正利用好网络这一现代技术。而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的正能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知识也成为了初中教学中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笔者的建议是制作专门的学习网页,将每天的授课内容及课堂作业上传至网上,让学生在网上做题,并且在网页上实现实时的互动,保证学生在解体过程中能够实时的和老师进行沟通,同时也能够开展学生之间的讨论。这样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主动、投入,而不会将作业简单地看成是一种任务。同时,在解题过程中,老师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及时的掌握了学生解题时的状况,能实时地给予建议与引导,这样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老师还能将当天的授课内容及下堂课需要预习的知识放在网页中,要求学生复习和预习。通过相应的管理程序掌握学生复习和预习的时间和状态,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适时地调整教学的进度,真正地做到符合学生实际。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
同时,QQ小组讨论、视频会议等功能也可以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最近兴起的微信也应成为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这些新兴的网络资源对现在的初中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些手段的使用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这些网络资源也可以帮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网络课程 游戏教学 教学方案
1.引言
国外游戏在教育服务方面已有所实践,内容相对丰富。国内教育游戏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具体课程的结合相对较少,结合游戏开展的教育活动还不成形,甚至基本上处于空白。[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提出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参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2]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课程实际教学中,我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制作了一些小而有趣味的教育游戏,如打字练习游戏、接球游戏等,将它们以教学软件制作实例的形式介绍给学生。纵观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游戏式教育还存在众多缺点和不足。首先,游戏情境教学缺少灵活性、系统性。而且,教育游戏设计没有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就是以网络课程为例,解决好游戏教学的诸多问题。
2.方案
(1)灵活、系统地设计情境数据库。
情境数据库的设计是为了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情境事例的设计不仅要跟网络课程相关知识点紧密联系,还要跟学生的专业、研究方向、业余兴趣和上课的状态等因素紧密联系。例如,对于同一个网络知识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情境事例偏好。因此,情境数据库中情境表应该有学生的专业、研究方向、业余兴趣、上课的状态、章节、知识点和情境事例等相关字段。
另外,应该设计情境数据库的相应操作,包括添加、删除、查询等操作,以便教师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查询。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研究方向、业余兴趣、上课状态等查询情境事例讲解相关知识点。
(2)概念游戏方案设计
根据以往上课的经验,学生的网络概念不清楚时,其网络配置与操作也很茫然。掌握概念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概念的含义和概念所在的领域。概念游戏方案设计就是要把概念的含义和概念所在的领域反映到游戏当中。常见的游戏规则有配对相消(如,QQ游戏中对对碰游戏约定同一种动物头像相消)和领域归类(如,扑克牌游戏中要求方块、黑桃、红星和梅花四种牌各归一类)。
由于整个课程是分章节的,我们在概念游戏方案设计中应该分章节概念游戏和专题概念游戏。章节概念游戏把概念按章节划分,每一个章节的概念按概念名和对应的含义相消或者按同一领域中的概念归为同一类设计游戏。专题概念游戏则把整个课程中的概念按专题(如,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网时涉及的网络概念)划分,每一个专题中的概念按概念名和对应的含义相消或者按同一领域中的概念归为同一类来设计游戏。
(3)参数设置游戏方案设计
根据以往上课的经验,在网络配置与操作过程当中必须进行参数设置。参数设置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如,两台计算机的IP和MASK参数设置是否在同一个网段上。参数设置有相同效果的参数设置可以进行配对相消,因此可以通过游戏方案设计参数设置。
类似于概念游戏方案设计,可以把参数设置游戏方案设计分成章节参数设置游戏和专题参数设置游戏。
(4)网络配置步骤游戏方案设计
根据以往上课的经验,在网络配置与操作过程中往往具有步骤性。如,制作双绞线按顺序分为5步:
用压线钳将双绞线端头剪齐,再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cm。
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橙色对线和棕色对线放在靠外的位置保持不动,从左到右的色序为:橙,绿,蓝,棕。
剥开双绞线的每一对线,将8根有色导线整理平行,按EIA/TIA568B标准(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色)顺时针方向平行排列,并拢后剪齐,并留下约15mm的长度。
一手捏住水晶头,将水晶头有弹片一侧向下,另一手捏平双绞线,白橙线对着RJ-45连接头的第一脚(余类推),稍用力将排好的线平行插入水晶头内的线槽中,8条导线顶端应插入线槽顶端。
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放置正确之后,将RJ-45连接头放入压线钳槽中,用力压接。
网络配置与操作过程中的步骤性可以反映到游戏当中。如,台球游戏中,桌面上的球要求按顺序入带。如果把某一网络操作中的步骤和桌面上的球进行对应,那么此网络操作就可以转换成某一台球游戏。
类似于概念游戏方案设计,可以把网络配置步骤游戏方案设计分成章节网络配置步骤游戏和专题网络配置步骤游戏。
(5)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由于教育游戏的存在,网络课程的考核不是简单地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而是可以根据学生完成游戏的情况进行考核。可以结合学生完成游戏的情况采用理论免考、实践免考、部分理论免考和部分实践免考等课程考核方式。
3.结语
通过游戏教学与教学方案的设计,可以有效消除高职学生的厌学心理,提高教与学效率,同时使得游戏教学与具体课程相结合,提高游戏教学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激活扩散模型;心理语言学;心理词汇
一、激活扩散模型简介
词汇知识在长时记忆中的组织称为心理词汇(mental lexical)或内部词汇(intemal lexical)。在对心理词汇组织形式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模型,来解释实验结果及基于实验的对心理词汇的理解与认识。这些模型中属于语义网络模型之一的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Collins and Loftus,1975)被认为是最理想、最能反映心理词汇本质的模型。在该模型中,词的概念表示为节点(node),节点间通过词的语义关系相互连接,概念(节点)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其连线的长度(距离)来表示,连线越短,表示两个概念之间联系越紧密。激活是从某一个节点向周围其它节点扩散的过程。
二、激活扩散模型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激活扩散模型是一个网络系统,它比较理想地解释了词汇知识是如何储存在记忆里的,即词汇知识以何种形式组织起来,存储于长时记忆中。明晰了这一网络模型的特点及其运作方式,我们就可以在具体的词汇教学中,以此理论为指导,找出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联,改进词汇教学,提高词汇教学质量和效率。具体地说,激活扩散模型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联想网络中教学词汇
词汇并非孤立地存储于记忆之中而是通过各种关系把节点所表示的词汇知识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多层面的、复杂而又系统的网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词与词是有联系的,而且不同词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是有差别的。基于这样的网络体系理论,我们可知新近学习的词汇要进入长时记忆被储存起来,就要找到相应的位置——在网络体系中与其它词建立适当联系的空间。一旦新词寻找到并顺利进入网络体系中合适的位置,它就可以成功地与其相邻的词汇建立各种联系,成为该网络体系中有机的一员而被存储于该网络中。这就告诉我们,在词汇教学中,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对所教学的词汇进行归类,并通过对比联想等手段使它们与已有词汇建立联系,即将词汇置于联想网络之中,一方面可以加速词汇寻得在储存网络中的位置,以便尽早进入长时记忆: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以后激活(提取)词汇知识提供便利条件。
2、激活扩散模型在词汇教学中复习环节的重要作用
激活扩散模型的最佳运用场合似乎是词汇教学的复习环节。外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与所有记忆活动相同的问题——遗忘。惟有靠重新激活已存储的信息才能提高记忆强度,降低遗忘率加强记忆。这充分说明了有效组织复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根据激活扩散模型这一原理告诉我们:(1)在词汇教学的复习环节,要依靠激活一些中心词汇,达到相继激活与之相联系的大量的周边词汇的目的(成批地复习词汇);(2)要通过添加、修补等手段,补充和完善词汇存储的概念知识、句法知识和语音知识,使各个词汇的知识信息更加完整并与其中心概念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3)组织词汇复习时,为了避免使用单一的激活方式,可采用意义、语音、句法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增大激活概念的刺激信号强度,从而扩大激活范围。
三、激活扩散模型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的几种记忆方法
(1)情节记忆
情节记忆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单词放在句子中、语篇中记忆,针对某一个题目将很多句子联系起来记忆,这样单词和单词之间就有很多联系串接着。在复习某一个单词时也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与之相联系的其它单词,这样进入长时记忆的学习内容就会越来越多。
(2)情境记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常常发现学生习惯将单词翻译成母语来记忆,一个单词出现,头脑中就会立刻闪现出与其对应的汉语意义。但是英语词汇和汉字在形意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英语词汇往往一词多义,两种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完全吻合的。因此,应当尽量直接把外语与具体的事物通过情景联想等方法结合起来记忆。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中职学校;热门;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飞速前进,计算机网络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关注和认可。然而它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了中职教学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成为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有一些粗浅的看法,下面就来分析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过程背离了办学初衷
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会根据市场制定发展的方向,在课程的设置环节中充分考虑到了社会的需求。当前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社会也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使得各中职学校普遍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然而很多学校却未严格按照市场的需求目标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盲目性很大,比如有的中职学校只看重学位教育,使计算机网络教学流于形式,严重脱离了实际。
(二)教材的选取不当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中职学校所选用的教材逻辑性、理论性较强,非常的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这种“重深度轻广度”的教材模式,更适合于高职院校或是参加成人高考的学生,而不符合中职学校的教学实际。此外,中职教育的年限较短,使得很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设立缺乏有效的力度。又因为中职学生的学习底子薄,造成他们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时更加吃力,不仅掌握不了基础性的知识,还会严重打消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陈旧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核心,教师利用教材、黑板、粉笔等教具进行单纯的教,而学生利用教材、笔记等学习工具进行单纯的记,学习效率往往很低。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主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讲授,方式比较封闭、低效。比如对于“网络协议”这样极度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通过教材及教师的简单讲述进行理解。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大多按照“讲概念—分析概念—例题讲解—做习题”这一模式进行教学。教学以教师“教”为主体,学生不得不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基本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学生会普遍感到学习没有目标,导致知识点记不住,具体的操作也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中职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四)忽视实训的环节
很多中职学校没有遵循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比如实验课的教学任务不明确,造成学生不知所措,只是简单地按照书本示例照搬照抄。这样的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有效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革新教学的理念,改进教学的思路
中职教学理应确定以运用技能教育为核心内容,大力培养可以快速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型高技术人才。新的教学理念要依据以实用为主的指导方针。由于目前社会上对具备专业素质的网络人才的需求量较高,使得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面向全社会,对社会各领域都要有所渗透。传统的教学理念只停留在教材及原理上,而不重视实际的操作,因此对书本知识的运用成为了中职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选择恰当的教材,贴合实际运用
中职计算机网络属于工科的范畴,学生应该树立起良好的工程概念。根据工程概念,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通俗易懂、技术先进的教材,并且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具体来讲,教材要科学、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性知识和原理,以便于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掌握和吸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比如对于“信息编码”、“通信原理”的教学,可以不作详细的讲解,但对于怎样划分网络、怎样管理网络以及怎样组网等,要根据实际情况作重点的介绍。
(三)教师要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从而使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合理、科学。备课时要突出中心,以便于学生可以带着任务进入学习的状态。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可以使计算机网络教学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各有千秋,因此教师备课要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上给予必要的指导。此外,还要紧跟当前的教学形势,采用既灵活又切合实际的备课方式,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对应的备课方法。
(四)提高对教学的控制与管理能力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环境之下,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对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予以回复。这要求学生既要敞开心扉自主探究、合作,相互交流彼此的经验,还需要教师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案,增强对教学的控制和管理。然而,计算机网络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上网的机会,使学生的上网时间增加,但由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会有很多不良的信息侵蚀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让健康的信息服务于学习。
(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维护
在校园网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合理的网络资源,有目的的将先进的教学软件下载下来,以便于充实教学资源。好的教学资源会使师生共同受益,有利于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同时,学校方面要加大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投入力度,对其予以相应的资金保障,使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发挥真正的教学价值和作用。比如可以建立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这对于培养实用型的专业网络人才十分有必要。总之,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多加为学生构建实践的环境与实践的平台。
(六)创新考试的方式
对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即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新型的考试方式具备激励、反馈与导向的三大作用,有利于中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此,计算机网络教学所对应的考试方式,在内容上应格外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还要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科学研究的精神、负责认真的学习态度、乐观积极的人生目标等。对于学生学习的闪光点,教师也要做出积极的评价,并加以充分的肯定。
三、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中职教育的普遍运用,各中职学校要仔细探索与钻研计算机网络教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广大教师要发挥其中的优势,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爱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2(03).
[2]邓泽国.探究性学习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
[3]方凯,杜海涛.虚拟网络实验室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中国电子商务,2011(05).
物理在你的心中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很多人会认为想要学好物理是很有难度的,很多概念不容易理解。然而,随着网络愈加发达,网络教育已成为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事物。计算机的大面积普及,很多的学校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授课和远程教学。对于物理这个很抽象的学科而言,学生学得艰难,老师教得困难,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直观的感受到某种物理现象的发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就不可避免了。网络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其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本文就着重探讨网络教学对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实际应用情况。
关键词:
高中物理;网络教学;教学模式;应用
1概述
我国是教育大国,绝大多数人都在学校中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进行多次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环境下对教学模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研究。如今新知识、新概念的大量出现,新事物的诞生如雨后春笋般,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跟得上发展的步伐,所以,国家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网络教学的兴起为我们展开了新思路,对于学生学习物理这个抽象的学科有很大的帮助。
2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传统的教学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老师、黑板、粉笔和书本,而网络教学的新奇之处在于包罗万象,是多种角度多种层面的来讲述一个原理,有更多的事例体现,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网络教学能使老师获得创造的自由性,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自己的经验认知,教师会充分体验到教学的乐趣,增强工作的效能感和价值感。传统的教学就是以静态的课本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教师的思维和教学范围都局限在课本中,没有可以发挥的余地,对于创造性是一种抹杀,而网络教学能够提供丰富到无穷大的知识量,而且还对信息进行整合,利于教师备课和有选择性的、创造性的进行教学,教学并不是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生照本宣科的学,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都要被激发出来,多媒体网络信息的整合性,可以融合进教师的个性、思维、理念和方法,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使教师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多媒体网络教学还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比如高中物理这门学科,真正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物理现象的抽象概念以及拥有想象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很难让学生掌握这种能力,从而学好物理,而网络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想要学习的物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再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倍增,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自如,可以解决很多学生的不同问题。
3探究多种方式,开展网络物理教学
3.1在课堂中应用推广网络教学,积极研究实用的网络教学模式
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就在课堂,学校和教师要推行网络教学,就一定要把握好在课堂上网络教学的运用方式和教学模式的结合,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本身要认真学习何为网络教学,探索网络教学带来的新模式和积极影响,熟练操作和使用多媒体设备,学校要加大对网络环境的建设和多媒体网络设备的资金支持,争取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共享到网络教学的新模式和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在课堂上提高教学能力和效率。
3.2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交互性,开展学习互动
学习物理关键是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乐趣,在网络上发起一些有益的活动,经过设计和加入一些物理实践,教师将各个环节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有难以理解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线上提问,教师线上给予解答的方式解决,这不但保证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唤起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在课堂外,还可以设立课外兴趣小组,在网络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物理课题,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参加研究和学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3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共享性,多看多学
网络是包罗万象的,对于物理来说,网络就像是一个超级数据库,海量的资源等着教师和学生去挖掘和学习。不但可以了解网络中已经存在的知识,还可以很快了解新事物和新概念发展动态,我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各个地域的教育资源差距较大,发展落后地区享有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可能在起点上和知识量的掌握上,这一地区的学生就已经落后了,但如果网络教学能够普及,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解决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不了的教育资源失衡问题,让所有的学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共享一样的知识量,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
3.4开展网络教学的培训,加大对网络教学的投入力度
积极有效的利用好网络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和教育机构的共识,虽然网络教学并不完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为了我们国家的百年教育,发展好多媒体网络教学是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学校应充分重视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双方都应认真研究和探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能敷衍塞责,虎头蛇尾,本着学校传道授业的神圣职责,开发和运用好网络教学至关重要,整个社会和学校也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促进网络教学向好的方向发展。
4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从根本上说,物理是一门对自然科学进行合理解释的学科,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则更应重视、落实物理实验教学。从另一角度上说,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还能明显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一些设备难以满足或是设备选取偏于理想化的试验而言,采用网络视频播放的形式能够将教材中抽象文字描述直接转换成直观的试验过程与现象,如此一来,学生则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实验教学对物理知识形成充分认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电流的磁场”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展示螺线管的绕法、螺线管导电的电路图等基本情况,此后,使螺线管通电,并引导学生观察通电状态下的磁场变化情况。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则可以结合教材为学生讲解视频中所呈现现象的基本原理。
5结论
网络教育的展开和逐步普及,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进行网络教学的实践中,得益于网络的包容性,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灵活地、有创造性的进行备课。这不仅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改变,对于学校来说也一样,网络教学以及远程教学的开展彻底改变了学校的传统概念,学校更加开放,不再同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事实上就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积极融入现代科技技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教师应善于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呈现出精彩纷呈的物理学习课堂,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物理水平与成绩。
作者:刘伟君 单位: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德紅.探究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J].高中数理化,201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