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文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第1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应用信息技术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互联网产业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不容忽视的技术支撑。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也逐渐多元发展,即从传统的应用领域逐渐向商业化、生产化、服务化转变。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互联网服务进入更多企业应用与管理中来,而越多越多的企业商务交易、资料获取、合作沟通、协同管理等需求也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最突出的一大亮点,电子商务类应用以其独特优势风靡全球。2G时代带来了信息化,3G时代宣告了移动互联网地位,随着4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移动互联网产品也抱有更多期待和幻想,甚至将移动互联网视作有望改变人们未来生活、企业商业活动和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力量。这或许标志着不久的将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将进入全球化、商业化的发展模式。

二、移动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

首先,传统行业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仍旧比较明显。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客户资源最多的传统行业比较容易接受信息化、现代化办公设备,同时传统行业对工作中信息的传递效率与质量有较高要求。

其次,96%的企业在商务方面有强烈的移动应用需求。原因是因为企业高层领导强烈需要移动商务应用来协助他们完成各项复杂的商务业务。而93%的企业希望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来实现信息化办公,并能够随时随地完成公司交待的工作。

最后,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需求表现为以下方面:企业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企业商业信息资源整合需求、企业管理人性化、高效化服务需求和企业运行可移动性、便捷化服务需求。当下,企业由于发展需要将致力于为不同客户、不同商业伙伴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而企业每一个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都为我国有待全面开发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三、移动互联网在企业的应用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型由以下三部分核心组成:企业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络、个人移动终端,我国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满足了各行业企业最基本业务的信息化服务需求,比如常见移动互联网应用有维护企业与客户关系管理的移动CRM;改善企业办公方法,提高企业办公效率的移动OA;解决企业设备、资产等方面问题的移动EAM;保障企业资源计划管理顺利实施,着重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移动ERP。目前我国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移动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系统也才刚刚启动。但是,据移动互联网业内有关人士的预计,在未来几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在企业的应用比例将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可观局面。

此外,相关市场经济咨询部门预计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在企业的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66.3亿元,中国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可达65.4%。2012-2013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产业白皮书对我国移动应用市场进行了一次大范围调研,同时,对我国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趋势做出了以下划分:2009-2012是企业移动应用初创阶段:企业开始对信息移动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2013-2017是企业移动应用成长阶段:移动技术应用逐渐与PC开始统一融合,移动应用与不同企业所运行的实际业务融合不断深入发展,一体化的企业移动应用解决方案质量也将逐步提高;2018年及以后是企业移动应用成熟阶段:企业、客户、上下员工、合作伙伴的统一移动平台已成功建成,企业一体化管理水平也将大大提高,移动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四、结语

毋庸置疑,移动互联网俨然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正向我国企业生产及企业管理领域深入应用。未来数年,移动互联网将代替固定互联网引领企业进入全面信息应用时代,移动互联网也将对企业经济效益、管理模式、资源整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慧玲.移动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索[J].移动通信,2009(01)

[2]刘淑敏.移动互联网应用任重道远[J].通信企业管理,2013(6)

第2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手机;应用产品;服务设计

1 手机应用产品与服务设计概述

手机应用产品也可称为应用,它与电脑上的软件类似,是指在手机上运行的程序,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使用体验,从而提高手机的使用价值。移动互联网下的手机应用产品类别广泛,如实用性应用、社交通信应用、地图导航、信息服务类应用、系统工具类应用、游戏及其它应用等,充分体现出了移动互联网下手机应用产品的服务性,其中智能手机影响巨大。服务产品是在服务提供者的作用下,使用户参与并解决某种问题的过程,它具有无形性特征,例如网络购票等。服务设计是对于服务产品进行设计的方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手机应用产品实现了用户、技术与网络之间的互动。

2 移动互联网对手机应用产品服务设计的影响

手机应用产品设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目的而展开的设计活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了手机用户的需求改变,使其对手机的应用产品的要求体现出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碎片化以及整合化的需求,只有了解且满足这些需求,手机应用产品才能够得到用户以及市场的认可。同时,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手机应用产品体现出了许多新的特性,例如,手机应用产品的功能逐渐向服务型、用户体验型转变,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商业价值,带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因此,移动互联网促使了手机应用产品设计的变革,使其设计逐渐向层次化设计(服务层、产品层与商业化构建)、整合化设计(业务与服务的整合)、商业战略化设计方向发展。在手机应用产品的设计实践中,要以用户为核心进行手机应用产品层次的划分;在整合化设计中,不是单纯地将手机服务功能进行叠加,而要充分了解市场目标与用户需求,进行适度合理地整合,提升产品设计的整体效果;在进行手机应用产品的商业化战略设计时,要站在移动互联网的角度,对产品的用户需求、服务提供商以及业务运营商、应用推广等层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规划,然后有效地体现在设计实践中。

3 移动互联网下手机应用产品服务设计流程与方法

3.1 移动互联网下手机应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的构建

构建手机应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需要结合手机应用产品的特点、服务的要素以及流程、服务产品改善性设计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⑴手机应用产品服务的特点。手机用户获取服务的快速性与便捷性、服务的安全性以及质量、服务的个性化程度以及针对性是手机应用产品服务的主要特点。在具体设计中,这些特征通过移动互联网以及用户需求结合的方式实现,并转化成与同类手机应用产品的竞争优势。

⑵手机应用产品服务。就手机应用产品而言,其服务要素具有无形与有形之分。其中,无形的手机应用产品服务要素主要由显要素、隐要素以及支持要素三个方面构成。在对一个有购物需求的手机应用产品设计时,移动搜索以及支付功能是其显要素,购物信息的评价与分享作为支持要素,而物流配送等则作为隐要素。手机应用产品的有形要素是指完成这项服务所需要的硬件设备等,例如,蓝牙、方向感应器等。

3.2 移动互联网下手机应用产品服务设计研究

移动互联网下产品的设计主要采用从战略层(产品驱动层)、范围层(产品功能规定、目标对象)、结构层(产品信息构架)、框架层(产品信息设计与处理)以及表现层(产品的体验)进行分层的设计。在手机应用产品服务模型的构建中,已完成了前三层的设计工作紧接着要对手机应用产品服务模型的框架层与表现层进行设计。

⑴手机应用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提供一个具体服务的应用程序是手机应用产品最终的呈现形态。而手机应用产品的操作界面是判定手机应用程序的重要因素,是解决手机与用户间的交互的问题,因此界面设计者要结合用户需求,并详细了解该产品的界面,才可能使设计产品获得成功。在界面设计时,可以借鉴一些大公司的界面设计,按照界面设计的原则,如有美好的体验感、有清晰的标示等进行设计,但界面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进行设计。

⑵手机应用产品的视觉设计。视觉设计能解决手机功能与美学效果的问题,完美的视觉设计能够增加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使手机应用产品的可用性得以提升。在对手机应用产品进行视觉设计时,采用对齐或者是分层等构建视觉结构的方法,对应用产品的视觉元素(图片、文字以及图标等)进行颜色、布局以及比例的调整,从而创造出能够令用户愉悦的手机应用产品视觉效果。

⑶产品的可行性测试与本地化策略。在操作时,可采用RITE法、观察法以及纸面原型法等对手机应用产品进行可行性测试,这样不但能够检测已有设计存在的问题,还可为产品的升级做好准备。在对手机应用产品进行应用的推广时,要结合区域性的文化特征(如语言、喜欢的颜色以及计量单位的换算等),使设计出的产品达到国际化的标准。此外,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一次性的设计不可能完全满足移动互联网产品创新程度及其变化的要求,还需对手机应用产品进行不断完善、版本升级或者换代,这样才能够满足用户以及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播客;对外传播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播客的发展趋势

播客是一种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数字广播技术,由创作者在互联网上数字形式存储的音频文件,允许用户订阅、自动接收、下载文件并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MP3播放器等移动设备上播放。近年来,播客已被自媒体、社交媒体、互联网门户网站、电视乃至传统广播媒体广泛应用,播客业务在全球音频市场发展态势迅猛。从用户使用情况看,以世界主要国家美、英两国为例:据EdisonResearch的最新年度报告《2021年数字报告》显示,2021年,在12岁及以上的美国人中,大约8000万人在过去一周收听过播客,占总数的28%,而2013年这项占比仅有7%。另外约1.16亿美国人在过去一个月内收听过播客,占总数的41%,约1.62亿人收听过播客产品,占人口总数的57%。在美国播客的收听用户呈年轻化趋势。12-34岁美国播客用户占比从2018年的34%,增长到2021年的56%,增幅约达65%。播客收听用户群像也在不断丰富。2021年播客女性用户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与男性用户数量基本持平。用户虽仍以白人居多,但拉美裔、拉丁裔和黑人听众人数的增长,已使播客用户群体与美国人口一样呈现多元性。在英国过去的十年里,播客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音频娱乐形式之一。截至2021年,英国已有近1700万播客听众。据预测,到2024年将有近2000万听众。播客用户在英国同样呈现年轻化趋势。在26岁至35岁的英国听众中,近40%的人每周收听播客,智能手机是他们目前收听播客最常用的设备。从广告商业价值来看,美国互动广告局和普华永道,2021年5月联合的《2020美国播客广告营收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播客广告收入达到8.42亿美元,同比增长19%。预计2021年将超过10亿美元,到2023年将继续翻一番,达到22亿美元。从新闻行业发展看,由于播客生产出的富有启发性的备受听众欢迎的非虚构内容,负责评选“普利策新闻奖”这一新闻领域国际最高奖项的普利策奖委员会自2020年起增设“音频报道”类别奖项,以表彰那些在音频新闻制作方面有杰出表现的创作者。足见业界对播客这一数字广播技术和广播新闻的肯定和鼓励。从对外传播形势看,我国对外传播新形势新任务都要求对外传播工作者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对象国广泛应用的新媒介传播方式,发挥其移动、个性、互动特征,切实提升我国对外传播效果。

二、播客在对外传播中的传播特征

播客成为当今全球音频信息传播重要渠道之一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其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不仅具有适应时代的显著特征,而且还弥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的竞争劣势,发挥出音频媒介的独有优势。从传播主体方面看:播客的传播主体可以是社会组织,也可以是个人,不再像传统广播只由某些特定专业传媒机构担当。除此以外,播客的传播受众在利用社交媒体分享节目时也成为了传播主体。播客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对于对外传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是传统对外广播机构已不具备绝对优势地位,与众多专业、非专业媒体或个人一同面对拥有自主收听权的受众的选择。机遇则是传统对外传播机构可以通过制作满足对象国市场需求的多品类播客产品,弱化之前在海外听众印象中刻板的“对外宣传”印象,借机重塑我国对外传播媒体新形象,提高我国对外传播机构公信力。从传播内容方面看:播客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个性化决定了播客内容的包罗万象,从新闻资讯到热点评论,从文化历史到音乐体育,从外语学习到有声读物,弥补传统广播不具备的用户原创内容特性。在制作方式上,播客节目打破传统广播具体时段、固定时长的枷锁,时长灵活多样,短则碎片化五分钟左右一期,长则系统化五十分钟左右一期,增强节目可听性,满足多层次受众需求。从传播渠道方面看:播客突破了传统广播线性播放的局限,海外落地频段的限制以及因区域差异导致收听频率不同给受众带来的割裂,支持点播下载,实现传播范围网络全覆盖,并且利用移动终端提升广播伴随性,RSS技术聚合、存储多类别节目内容。此外,播客融合其他媒介为音频加上文字、图片介绍,使受众更为快捷、精准地找到所需内容;增设分享互动体验,为传播规模带来几何级增长。播客的在线评论、订阅功能更为评估传播效果提供了信息平台。从传播对象方面看:播客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程度,弥补了传统广播受众自主选择权缺失。首先,受众通过在播客平台上主动检索以及平台提供的个性推荐和热门节目排行,满足了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其次,播客节目收听模式具有的移动、便捷和自主选择性,进一步满足了受众对节目随时随地即可收听的高标准需求。再者,受众使用播客时给主播或节目留言,与其他听众互动,在社交媒体分享都大幅提升了受众的参与度,满足了受众的自我表达、呈现以及认同的需求。另外在“眼球经济时代”下,视觉被大众媒体过度使用而变得反应迟钝,播客却以其单一的听觉占用,满足受众只需带上耳朵而让眼睛充分得到休息的需求。从传播效果方面看:播客颠覆了传统广播时代单靠个别听众监听反馈的低效评估方法,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直接从受众反馈角度进行直观、量化的传播效果评估。播客者可以通过节目订阅用户总量、受众触达量、下载总量等受众行为指标,衡量节目传播效果。此外,受众在播客平台上的点赞、转发、评论、分享也视为传播效果的体现。目前播客全球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可以定期提供最新的榜单排名和详实的收听数据报告,以便用户监测自己播客产品的受欢迎程度。

三、播客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实践

第4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文

 

1.移动互联网应用概述

 

1.1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它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础上工作。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终端层使用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来获取应用层(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上的应用与服务。终端、软件和应用这三个点连成一线就构成了移动互联网。能让用户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或获取信息,或进行商务、娱乐等各种网络服务。移动互联网第一次把互联网放到人们的手中,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得以通过高速的移动网络和强大的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享受丰富的数据业务和互联网服务内容。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全世界人们接入互联网的主要方式之一。

 

1.2移动互联网的SWOT分析

 

SW(优势和劣势):相对于传统的网络推广渠道。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平台有着自己独特且不可取代的优越性:

 

①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APP用户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呈爆炸性趋势.为产品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流量支撑。并且习惯于使用这一平台的人群基本经济基础都相对较好。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相对活跃。

 

②现在几乎所有的网络推广渠道都在关注和提升用户的体验,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平台通过整合LBS、QR、AR等新技术,可以为用户带来各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感受。

 

③基于智能手机的随时性、随地性、交互性等特点,使用户更容易通过微博、SNS等平台快速实施旅游体验的分享和传播,从而实现裂变式增长并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群。

 

④智能手机的互联网的应用平台开发和推广成本,相比传统网络营销手段更低。安装和使用也更为简便。

 

⑤通过新技术以及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平台可实现精准定位旅游公司的目标用户,让低成本的快速增长成为可能。

 

⑥用户的手机在安装互联网的应用平台以后,相当于旅游公司在用户身边安插了一个随身客服。可持续与用户保持最直接的一对一即时联系。

 

但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应用在手机APP上与PC端的又存在兼容问题。由于很多APP初期是将PC产品直接移植到手机端,许多的功能在几寸大小的手机屏幕上难以实现。比如去哪儿网的制定行程攻略只能在PC端实现,而在APP端上根本无此功能。因此如何实现手机APP端与PC端产品服务的完美兼容,在狭小的手机屏幕上无法实现完善的功能体验。

 

OT(机会和风险):智慧手机的快速普及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的最大的一扇机会的大门,中国目前约有8.4 亿的手机用户、3.02 亿的手机网民,新兴且前景光明的移动互联网成为众企业垂涎的蛋糕。诸如新浪微博、街旁、米聊等,甚至是开心网、优酷也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客户端。中国社会化媒体几乎都可以从国外找到原型,从Youtube 到优酷、土豆,从Twitter 到新浪、腾讯微博,以及各种消费点评、问答百科、位置服务等,这些媒体为普通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互动交流空间,为旅游社会化营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大了,竞争愈发激烈,肯定会发生一些企业为了营销,强行弹出广告,传递低劣的产品。而游客一旦被欺骗过,便会明显地影响下一次的旅游行为,给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1.3移动互联网在旅游行业应用现状

 

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6.18亿,其中手机网民数就有5亿,占总数的80%。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75000万,以这个趋势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只会越来越重要(见图一及表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7月21日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向“深入”转换,各项网络应用深刻改变网民生活。

 

表1 2011—2014年互联网基础数据

 

图1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网民数量超过千万规模的省份达到23个。湖北、重庆、青海等九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湖北全省网民总数2129万人居全国第七,仅武汉市就有备案网站数7万多个。

 

正是由于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从中看到商机,催生了新的旅游服务形式,扩宽了传统旅游营销渠道,推动了自助游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继传统旅行社服务、网络旅游服务之外的第三种新型旅游服务形式。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在行走中改变旅游行业。我们的出行将变得更加智慧化,移动化旅游服务模式尝试将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营销新思路引入旅游行业,依托于智能手机的旅游规划,预订和分享旅行体验等等,发展定制化城市或景区服务类APP、AR(增强现实)、LBS、HTML5等各个方面技术手段。游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查路线,查景点,查美食,并通过手机拍照、发微薄等分享自己的旅游体验。毫无疑问,这样的互动能够使得景区与游客之间更具亲密感,而这正式各大景区进行移动营销的价值之一。旅游时到达某一个地点时,点开某个移动互联网应用,所处位置附近的酒店、餐厅以及一系列的娱乐场所的信息(价格、可容度、折扣)就应该推送上来。不仅仅是如此,面对突况,也能有良好的应急措施。例如下雨,就立即将室内活动的相关信息推送至用户,适当赠送优惠劵。这样既能博得用户的好感,又能将商家推销出去,一举两得。之所以我们说旅游业与移动互联网行业有着天生的联系也在于这里。

2.社会化营销

 

2.1社会化营销的概念

 

社会化营销是指利用社会化媒体核心属性而开展的营销活动。社会化营销的核心是利用社会化平台的用户良好关系网络,与用户对话让用户关注品牌,并利用好友关系网络发起高质量的好友对话以利用好友关系高效传播对话,以使品牌真正打入用户的社交关系引发用户传播。社会化营销已走过几年时间,但时至今日说到社会化营销,大部分人的理解都是所运营的微博经常得到大量的转评,这说的就是社会化媒体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和媒体来进行营销、销售、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服务维护及开拓的一种方式。一般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包括论坛、微博、博客、SNS社区、图片和视频分享等。

 

2.2社会化营销的特点

 

①用户自愿提供(user generated content)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的要以用户体验为标准。那么在web2.0的环境下如何调动用户参与到新产品的开发,企业服务等企业运营中呢?网络营销中的社会化媒体主要是指具有网络性质的综合站点,网站内容大多由用户自愿提供(UGC),而用户与站点不存在直接的雇佣关系。可以说UGC模式让用户更多的参与到企业经营中来。对于产品用户可提供自己的思路:比如携程,作为在旅游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一个APP,先是在网站和信息化的建设下功夫,尽量把信息转换成携程的产品,提供相关出行的业务。“酒店点评”方面,携程现在有23万回复。携程网上,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携程预定才能写这个评语,相对来说质量明显有了提高。通过酒店点评,客户能得到真实、全面、及时的消息的反馈。一个服务都提出自己的思考。这个时候作为企业只需要调动这些愿意表达人的积极性,那么UGC模式就可以提供许多有益的思路和顾客反馈。这才是成功的社会化媒体营销

 

②情感与口碑营销

 

传统的营销,广告推广是信息的轰炸,信息灌输。这种歇斯底里式推销,会吓跑客户。更何况在互联网环境下。网民的逃离是相当方便。我们需要和网民对话,可以说Web2.0下的市场是信息的交流“markets are conversations”.尤其是社会媒体营销让企业和用户的交流更加快捷、便利,更加具有时效性。通过对话方式参与营销,其优点是更加亲民化,企业和用户有情感层面的交流,用户更加容易地找到反馈的渠道。在这方面最让人瞩目的是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原本就是一个拥有亿级用户的APP,开发自己用户的价值,为这个新的平台增加更优质的内容,加上原有的情感基础。使微信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更加顺利。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商家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二次开发如对接微信会员云营销系统展示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等,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这种营销方式基于情感的纽带,加上朋友圈的口碑传播,可能形成病毒传播,塑造积极,良好的品牌形象。

 

③开放,透明,创新

 

web2.0下用户都是自媒体,他们可以自由评论相关的内容。中国的企业需要一种胸怀和战略:打造开放透明创新的商业模型(Open Business Models),以更新的姿态面向世界。比如Linux,公司通过网民的共同协助,内容分享,促进了其快速升级,它成就了Linux的可靠与流行。企业通过直接和网民对话,集众家之所长,汇集用户的意见来打造自己的产品。如果中国能够有更多开放透明创新的公司,未来的进步将不可限量。期待中国更多的企业勇敢的敞开胸怀,参与对话。

 

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化营销,移动互联网对于社会化营销就像是水之于鱼的存在,甚至是如虎添翼。这些都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如由移动公司主办“湖北慧更好”这一持续时间最长、整合范围最大、牵动资源最广、对品牌影响力提升最显著、对集团客户市场推动最大的整合传播运动就是成功的运用了社会化营销的典范。

 

3.移动互联网在旅游社会化营销中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应用将是一种廉价的、最为广泛使用的技术,也是现代旅游业为大众服务的基本技术。其无比庞大的用户群将是旅游行业的营销必争之地。《2013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中国2013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超过了2500亿元。这样的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正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电子商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将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习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据调查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使得其中的手机预订将成为在线旅游产品的最重要的预订方式之一。游客在旅游区域、在旅行途中临时产生的一些需求:如订餐、租车、购票、订房、更改旅游路线等都可以通过手机来解决。这也解决了旅游产品生产与旅游消费需求之间不可避免地矛盾问题。

 

移动互联网应用通过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基础,网络分布覆盖面广的中国移动、联通等移动运营商,提供较好的安全保障和成熟的认证支付体系,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客服系统。例如大型旅游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经验和内容优势,向移动运营商申请成为服务提供商,成为移动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建立基于移动运营商的移动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开展旅游移动服务。在这种模式中,移动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为移动信息的发送提供信息传输载体,为旅游社会化营销提供便利的平台。再者旅游企业利用其丰富的专业经验,对各个景区、企业提供的信息素材进行全面的加工,实现信息的整合。并且通过移动互联网共享,形成一个宽广的信息网络。

 

4.实例分析

 

中国去哪儿网、携程、艺龙等大型的在线旅游企业都及时且敏锐的感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市场能分到一杯羹,那么在旅游市场上它们也就能占有一席之地,早在2009年这种竞争就开始了。最早开始发展无线业务的是去哪儿网,去哪儿在2013年9尾时官方宣布,无线客户端激活下载用户达到4300万,达到这个市场43%的市场份额。提供机票、酒店、火车票、团购、景点等全方位的旅行搜索、预订与支付服务;携程晚一年于2010年成立无线事业部,重点实施“一网三客户端”无线战略,获得了成功,无线客户端下载量也已突破千万并且正在持续增加;同年3月,艺龙开始涉猎手机客户端。此外,酒店达人、今夜酒店特价、航班管家等创业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凭借自身创新模式抢占移动旅游市场未必不会成功。其应用的类型有:

 

①手机微博

 

手机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发表自己在旅游中的见闻,记录在旅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实际体验更具真实性动态性和时效性,在与粉丝的共享中已经达到了旅游景区品牌的口口相传。在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近似于现场直播的效果对网友更具有吸引力。现在的旅游专业网站和旅游景点及旅行社均认识到了手机微博的重要性,将其当成一种服务、营销和监督的新工具。

 

②微信公信号的宣传

 

如今微信早已经成为手机的happy friend,而且它的受众面也十分宽广,甚至是较难接受新鲜事物的中老年都在使用朋友圈。而微信推出的微信公信号就像是微博中的大V号,很好地为旅游企业,旅行社提供了一个平台,旅行社可以在微信的公众号上展示自己最近的优惠,贴出风景优美的图片激起游客的购买欲。

 

③拍客

 

图片或动画比文字更具吸引力。一张旅游景点的图像比一段文字描述更能直观的表达景点的美丽。高清晰摄像头可以帮助旅客将旅程用图片或简短

 

视频记录下来,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即拍即发,这就是拍客。拍客用他手中的镜头捕捉旅游中的精彩见闻,记录下自己的旅游心情,而这些珍贵的图片、音频、视频被分享到播客中,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对景点的宣传功不可没。

 

④尝试开发语音导游的应用

 

手机语音导游系统是基于GPS或是手机基站定位的语音导游系统,由风景网设计开发,并提供服务。在人们更倾向于自助游的时代。语音导游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它就是一个类似导游功能的应用。语音导游将会更加有针对性与人性化,同一个景点可以有几个风格不同的演讲版本,游客也可以上传自己版本的导游词。

 

⑤手机电子商务

 

手机电子商务是指利用手机上网办理的一切商务活动。目前,手机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主要以酒店和机票的查询、预订、退订为主,景区门票、导游、租车、旅游线路、特色商品的网上销售等也被开发,尤其是特色商品的销售市场潜力巨大。

 

酒店管家、酒店达人等新型旅游电子商务应用设计简约、操作方便,从而备受用户的青睐。酒店管家就与国内多家经济型酒店(如家、7天、汉庭)建立了系统直连,旅客进行定位查询后,地图将呈现周边酒店名称、位置、价格,同时以不同颜色标注房态,用户可以选择点击通话直接通过酒店集团预订。

 

⑥信息推送

 

旅游景点与电信运营商紧密合作,将景区相关资料以短信或彩信形式发送给外地来的手机用户,这种宣传推广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更佳。铁路沿线的景区更适用这种方式,因为当人们乘坐火车长途旅行时,感到无聊的时候,收到这种旅游类信息,可以浏览铁路沿线的地理风光、途经城市的概况等相关知识会减轻或消除乘客的寂寞感从而对景区留有更深刻的印象。

 

5.结语

 

今天,社会化媒体营销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势头已经是势如破竹,而这两者正是最需要创意才能跟顾客,跟大众建立关系,创造利润的。假如国内的企业不能正确引导社会化媒体传递出对企业发展有益的信息,那么我们的营销水平一定会更加低落。所以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对旅游产业的推动作用,在社会化营销的模式下,积极创新发展旅游业,不要让旅游业发展举步不前。社会是进步的,文明是发展的,旅游业的明天也会更加辉煌。

第5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67-01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仓库作为数据挖掘与储存的支撑平台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数据仓库中人们的行为数据都将被记录积累下来,为分析者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渠道和数据支撑。移动互联网APP具有用户流量较小、变化迅速、数据杂乱等特点,因此,使用市面上已有的大型数据仓库并不合适,可为其开发小型数据仓库,对移动互联网APP的用户进行有效的数据积累与分析。

1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应用需求

对于移动互联网APP数据的记录与挖掘,需要结合APP自身以及其用户使用规律的特点。首先,移动互联网APP自身数据规模较小,因此,其数据仓库也需要具备小巧、灵活的特点,不需要太大的存储空间,但能及时对数据进行灵活的反映。其次,移动互联网APP的数据规律并不稳定,需要数据库及时频繁上传数据,能够对当日的数据尽快做出分析,让APP的开发者有充足的时间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反应。最后,数据仓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不可忽视,不能遗失有效数据,同时保证所上传给APP开发者的数据与前端数据在数量、参数和信息维度上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有效。

2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设计思路分析

对于移动互联网APP的数据仓库设计思路结合了APP用户的使用特点和数据规律。首先,用户使用APP过程中所展现的信息状态,表现为关系型的数据联系,包括:用户个人信息,粉丝数目,与其他用户的互动,登录时间的规律规则等。因此,对于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工作,需要利用它们之间的兼容性以及数据库的主从关系,将数据自动地同步到所建立的数据仓库中。其次,在APP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每当用户进行一次操作,便会在服务器端产生一条用户的行为日志。它们往往以日志文件的方式存储下来,规模较大、随意性较强。因此,对于这类数据,需要每间隔一个特定的时间便将他们录入到数据仓库中。在数据转化过程中,注意数据的整齐性和有效性,以及改变格式的失真风险。此外,对于在客户端产生的数据,其数据存在形式往往具有无规则、随机性强的特点,但这样的数据形式可以用来展现用户对APP的使用全貌。对于此类数据,需要将其完整地体现出来,可用于分析用户的使用规则,摸索用户体验的实际操作。最后,在前端数据录入数据仓库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检验,包括检验数据的一致性,是否存在多余参数和无效格式等。

3 数据仓库在投入使用中的应用实践

3.1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收集到的数据情况

在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投入使用过程中,经过数据迁移,原始数据主要形成了以下3种数据形式:1)同步到集成前端数据库中的数据。这一部分的数据,是没有经过加工直接同步到位的数据。它们是即时性的,具有自动同步功能,在任何时刻进行查询都可以获取实时数据资料。但由于经过的整理较少,因此,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不利于整体信息的收录和分析,更适合即时性的资料查询。2)来自服务器的集成数据。这些数据是经过格式化的,收录在数据仓库中提前建好的格式匹配的数据表中。由于用户的资料和行为日志是不断地生成并更新的,因此,这部分的数据资料是每隔一段时间(通常由自己设定)自动收集上来的。在收录这部分资料前,系统会对于之前的信息进行切断式的总结,以防止丢失必要的数据资料。格式化的服务器日志数据,比直接集成的数据资料所占空间更大,因此,这部分数据库的规模,比集成前端的数据库规模大十倍左右。同时,因为其采用截断式的数据收集方式,为了避免前端数据被影响,数据的导入时间一般设定在服务器较为空闲的时刻。3)来自客户端的集成日志。来自客户端的操作日志,具备有序性、不完整性,它们是非格式化的数据。为保证其完整和规范,需要在导入到数据仓库前,集中对其进行格式化的操作。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清理和补齐。因为这部分数据在收录过程中会收录到系统自动生成的日志或者机器人操作产生的日志,因此,需要根据APP自身的特点,进行数据清理。而部分数据会有缺失字段的现象,通过设置,可以对发生字段缺失的数据进行补齐。然后,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将所有字段进行整理,形成统一完整的文本。最后,在数据仓库中建立好与格式相匹配的数据表,将格式化后的数据信息导入到数据仓库中。

3.2 数据仓库对于数据的存储管理情况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对于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决定了其对外表现数据的形式,这部分正是数据仓库运行的关键。APP数据仓库的组织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利用关系数据库系统。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存储,保证其有序性及可操作性的关键在于关系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的管理,随着时间的积累,数据也不断增多,关系数据库系统仍可以保持数据仓库的稳定性和有效性。2)并发操作技术的运用。由于用户访问系统数据短小密集,数据与数据之间多处于并行状态,这时需要并行操作,使用户的需求得以均匀分担,不会造成数据堵车。除此之外,对于整体信息数据,并行操作系统还能做到对所查询的信息进行分解并行,对查询数据进行分割处理,使数据信息得以有效利用。3)优化决策支持查询。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对于决策支持查询有所欠缺,但结合优化查询器、数据库索引机制、数据连接策略等多部分的使用,决策支持查询逐步得到优化。从基础的通用查询到决策优化查询,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管理功能正在逐渐强化,并逐步向支持多维度分析查询进步发展。

3.3 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的数据表现

数据仓库最根本的功能便是对于数据的表现,通过其反映的数据状况,开发者才能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现存的移动互联网APP数据仓库对于数据的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多项数据的挖掘、数理统计与分析以及数据行为多维分析等方面。在数据仓库的应用当中,多维分析起到的作用最为强大,可以有效帮助开发者进行多角度的比较;数理统计的应用最为广泛,有效利用即可获取十分可观的效益。

第6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Android 互联网 移动 研究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在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具有随时、随地和随身的优势,可以自由的展开互动和分享信息。移动互联网在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代表了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途径,智能终端的出现以及Android智能终端平台的发展都为互联网开拓了市场。

1 Android系统的应用开况分析和框架需求情况分析

1.1 Android系统的发展现状

在当前的情况下,Android系统的发展基本是从零开始,然后逐一的开始多向的转化,如果使用平台的基础能力,例如在网络以及存储等方面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新的功能,并由此实现Android的基础能力,由此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的开发模式。但是这种开发的路径存在的问题是开发的时间比较长,并且成本也非常高,在软件之间,代码的复用度非常低,软件的结构不太合理。在系统的应用开发基础支持上,个人以及企业在开发方面会因为项目开发的积累,进而提炼出可以复用的功能和模块,但是基础支持作为应用开发的支撑力,在通用性方面不太全面,应用性比较差,缺少一定的完整性,代码复用率降低。

1.2 Android系统的需求分析

为了有效地解决当前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开发方式的问题,有关技术人员提出了基于Android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框架方案。在这个框架基础上,可以满足移动互联网领域向前发展的需要,并且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可以在高效率的开发下,保证项目的质量不受到影响。在应用框架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就是网络、存储以及基础构件在定义方面的实现。这样可以通过基础组件之间的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和实用的服务,并且在应用开发中提供出调用接口。

2 框架的基本设计

2.1 基础能力框架结构

基础能力框架的基本功能就是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一种基础性的服务,其中包含底层能力组件以及上层的服务组件,能力组件主要完成的是数据存储以及网络的访问和计算机日志,数据存储组件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网络访问和结果解析主要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提供影响数据解析的能力,日志的作用是对组件进行调试和优化,并且对系统运行的信息予以记录。

2.2 UI框架

UI框架的主要功能是对用户所交互的编程进行效率方面的提升,其中包含TAB中的UI模板和控件,在模板中含有很多个拥有并列功能的应用,在控件库中,其功能对用户的交互控件进行了优化,让这些控件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容易。

3 框架中模块的功能分析

3.1 Android应用的数据存储组件

在Android应用中,数据存储有几种主要的方式,分别是SQL数据库、文件存储以及Preference存储。在这集中框架结构中,存储能力对数据存储应用的效率和质量有了较好的提升力度。

3.1.1 SQLite数据库

主要是通过数据库引擎来实现的结构化数据存储,在Android应用中,集成了此项数据库,因此每一个Android程序都可以建立并且使用此项存储数据库。在应用框架方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该数据库的开发效率,

(1)对底层的数据库操作进行API方面的封装,并且保证在调用方法上的统一和通用性,并且对于数据库操作的灵活性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2)利用SQL的语句优化,以此实现更高效率的数据操作,这样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数据库的基本使用原理。

3.1.2 Preference存储

在Preference存储中,是一种比较轻量的数据存储方式,主要的应用场合是对数据比较少的信息进行配置,它以键和值相对应的方式把系统的数据保存在一个叫做XML的文件当中,这样相对于数据库的存储来讲,Preference存储在操作方面会更加简单,可以适用于数据量比较小的存储,特别是零散的和非结构化的方式。在应用框架中,通过这种方式的封装,可以有效做到统一化管理,并且简化开发的过程,Preference存储对Android应用有积极性的促进影响。应用框架基本上是对键值的过程进行了简化,并且提出了一些便捷的存储方式所应对的数据方法。

3.1.3 文件存储

这种存储方式是除了上述两种方式以外的一种简便的存储方式,适合于PDF文件、影音文件和视频文件以及图片等等,在此种存储方式下,Android应用提供了文件的读写方式。

3.2 云端备份和还原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程序当中,用户在使用时会产生一些个人信息和个人数据,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完善对客户的服务,需要在个人信息数据的存储上完成以下多种问题:首先,个人用户使用多种移动终端的数据同步,就是如果用户更换了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换成平板,或者同一时间使用多台移动终端,那么这些数据的迁移需要更加的简单和方便,但是如果用户的终端设备损坏或者丢失,需要对此项应用加以重新设置,云端一键备份和一键还原的服务就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细化和解决,基本是通过数据的存储和网络交互以及日志这三个较大的组件,完成了系统的还原和备份功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Android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研究与实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那么在此基础上,要实现Android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还需要在控件结构以及代码的复用率方面进行研究,进而让Android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李丹锋,尹丹云,陈潇潇等.基于Android平台的推送技术在移动OA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4,18(12):18-19.

[2]赵耀宗.Android应用程序GUI自动化遍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3]殷西祥,赵思琪,秦晓安等.Android移动互联网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改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2(15):3592-3594,3587.

第7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云平台;移动网络;智能终端;教学管理;功能设计

一、引言

随着科学和教育观念的发展,教学管理系统在大学中的应用逐步普及,当前的教学管理[1]系统研发费用高,不便于资源分享。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美国曾在2005年综合现有的教育项目,对接政府网络提出了高校数字教务的理念;俄亥俄州立大学的Kimer教授研发了WEB教学监管平台,能够应用网络数据和师生间沟通;国内学者在2013年研究了CTI结合慕课方式构建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云计算,移动网络终端结合普通大学现有的管理平台综合面向目标程序设计方案,给出基于云计算方案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

二、云计算方式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架构搭建

2.1云计算技术特点

云计算[2]具有节约使用者开销,应用模式便捷,能够完成数据分享和程序定制的功能。各个使用者上载的教学资源均保存在云计算服务装置中,对高校而言,能够节约软硬件维护开销。此外,借助云计算,能够完备个性化需求,提升整个平台的可复制能力。

2.2云计算策略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架构

云计算模型下和现有的教学监管平台存在差别。在云计算模式下的软件平台即供应商将全部程序安置在自身服务装置上,采用网络完成线上互动。整个移动教学监管平台包含老师,学生,管理者四种角色;教师模块包含资源监管,即数据检索,浏览以及推荐功能,作业监管部分则包含作业任务,作业批示,作业评判和作业统计等功能;学生与学生互动部分则包含资源加载,学术交流,完成作业,资源学习等功能。

2.3云服务整体程序设计

在云服务状态下的程序即供应商将全部程序安置在系统服务装置[3]中,采用网络完成在线程序服务。云计算模式将服务划分为三个等级,即将程序用作服务(SaaS)层级,平台用作服务(PaaS层级),将基本装置设定为服务层级。

2.4云计算方式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架构

客户端部分设置在最高层,实现电脑,平板以及智能电话等智能终端的登入;在SaaS层则主要设置包含个体,学校,监管部分的空间服务,进而给出个体化业务定制;在PaaS层则主要设置,教育云搜索,服务配置系统,工作流,资源互动系统,身份认定,数据获取等应用;在IaaS层则划分为基础服务部分,包含测算服务,保存服务,负载监管,中断备份;基础设置则包含:虚拟服务装置,保存以及网络模型等。

2.5本章总结

本章主要给出云计算方式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架构搭建,首先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特点,进而给出云计算策略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架构,包含云服务整体程序设计以及云计算方式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架构设计。

三、教学监管平台移动网络对接模式解析

3.1移动网络与教学监管平台对接分析

伴随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综合当前的移动校园网络与教学监管平台业务过程手机录入方便,显示屏幕,存储空间,处理功能不断提升的特点,将移动网络和教学监管系统对接是非常必要的。此外,整个教学监管系统面对全校教师和学生,其访问数据量较大,因而整个教学监管系统可靠程度高,数据处理性能较好,因而需要扩充网络数据常用功能和学校需求结合。

3.2移动网络接口分析

移动网络数据主要源于现有的校园网络,因而实现移动网络和现有网络间的数据对接是整个课题的重点,数据传送选取XML模式,构建一对一响应机制。数据响应采用XML集合完成关键字处理,识别流水码生成的标志。

3.3本章总结本章主要给出教学监管平台移动网络对接模式解析,首先完成移动网络与教学监管平台对接分析,进而给出移动网络接口分析。

四、云计算方式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4.1使用者登录功能模块

依据使用者登入账号智能化获取功能树菜单,菜单动作依据角色进行匹配,因而能够使得学生,教师以及整个系统的监管者能够通过智能终端顺利登入系统,并且在系统中根据自己的职责完成工作。

4.2在线作业操作

教师能够实现在线布置作业,批示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能够在线提交作业,并且搜索自己所提交的作业,进而针对已完成的作业进行等级评判。因而云计算方式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能够实现无纸化业务处理,具有高效和环保特点。

4.3移动教学监管系统内部邮件的实现

整个移动教学监管系统内部采用邮件完成,属于该系统内部的教师用户或者学生用户均可以自动注册,自动形成一个邮箱,给移动教学监管系统提供邮箱服务。

4.4相关数据功能

移动教学监管系统还包含系统公示,日志管理等操作。例如:当系统正在维护或者暂停服务时,则由教师给某个行政班级发出提交作业的通知,日志监管即采用记录的模式登记使用者录入之后的移动教学监管系统应当处理的项目。

4.5动态权限的分配监管

动态权限的分配监管功能由系统监管者完成,给不同的角色设置各种角色并且给予不同的权限,进而构建动态性能树。

4.6教学资源监管

该部分搭建在云计算服务装置中,即采用校服务装置和云计算端实现互动,该部分包括资源搜索,预览,推荐以及收藏功能,完成资源互动。

4.7本章总结

本文首先完成云计算方式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功能模块设计,包含使用者登录功能模块,在线作业操作模块,并给出移动教学监管系统内部邮件功能实现,相关数据功能,动态权限的分配监管以及教学资源监管功能。

五、本文总结

本章首先给出云计算方式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架构搭建,首先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特点;进而给出教学监管平台移动网络对接模式,给出系统对接分析,进而给出移动网络接口分析。并完成云计算方式下的移动教学监管平台功能模块设计,包含使用者登录功能模块,在线作业操作模块,移动教学监管系统内部邮件功能,相关数据功能,动态权限的分配监管以及教学资源监管功能。

作者:欧楠 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万利平,陈燕.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9):75-77.

第8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文

 

一、概述

 

从理论上看,“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简单地说,就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的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就是要主动地去“互联网+”,推动微观企业与中观产业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各个价值链环节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真正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不断感受到互联网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具备普遍服务的特征,并能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因为在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

 

在第一个10年中,我们看到了互联网行业跟传统行业共同生存、和平相处,互联网催生出了很多新经济。如门户网站、互联网游戏等,而到了第二个10年,我们看到互联网正在逐渐地改变甚至于在颠覆很多传统行业。

 

有分析认为,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和对传统行业的颠覆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人们使用互联网进行营销,也就是说很多的广告开始搬到互联网上;第二,渠道的互联网化,网购、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第三,产品的互联网化,很多厂商开始按照互联网的特点生产产品,比如小米手机;第四,目前阶段,互联网已经开始全面地、深入地在改变、在颠覆各个传统行业,包括金融、教育、旅游、健康、物流等等。

 

二、行业背景、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

 

互联网所引发新的信息产业革命使得互联网逐渐变成水电一样成为各行各业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升级拉动产业的发展。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全球互联网行业总市值在2万亿美元左右,预计未来5年能够提高到10万亿美元规模。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6.49亿,普及率达到47.9%。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产业正在深刻影响传统IT市场和传统产业,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变革已在进行。中国互联网势力的崛起无疑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

 

“互联网+”业务扩展迅速,软件开发、网络管理人才需求量呈增大趋势。通过对51job网、智联招聘等大型网站调查的结果数据显示,“互联网+”产业的出现使不少企业看到了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新的市场商机已显现。截止2014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5.57亿,占中国网民的85.8%。互联网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迁徙已成定局。以教育领域为例,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发生着。著名经济学家汤敏曾有这样一个设想:如果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被大部分印度年轻人掌握了,10年后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印度年轻人都是哈佛或斯坦福毕业的。而中国的青年人才还是传统教育教出来的,怎么跟人家竞争?教育工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受到重点关注,教育改革走向“深水区”。国务院1月7日通过部分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为“互联网+”教育模式限制政策破冰。包括腾讯、百度、网易、阿里巴巴在内的巨头融合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诸多元素加速切入这一行业,都已经播下种子,只待逐步耕耘,开花结果。众多企业纷纷加大资金投入,跑马圈地争夺人才,“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精准道出了人才的重要性,有实力的公司“抢走”了为数不多的移动互联高级人才,为扩张业务打下坚实基础,其他中小型企业“没人可招”,有业务也无人可用;而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如同20年前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一样,国内既无专业从事的人才,各大高校也无对口专业,多从数学、物理、甚至不相干专业转行而来。如此,高校专业培养体系不能为市场输送满足需求的移动互联网人才数量,就算有少量专业接近的人才,也需要经过再培训后才能完全进入这一新兴领域,质与量均欠缺就决定了人才难求。受现行教育体制的所限,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与市场接轨明显滞后,为适应新形势通常只是对传统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修修补补,受制于教师培养成本没有融入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也没有开设独立的移动互联网专业,仍然维持基于计算机单机或普通互联网的开发和应用。非学历教育的民营培训机构嗅到商机,已经先一步抢占了当前国内大部分有关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并已有做大做强,产业化趋势。

 

三、专业人才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根据对51job、智联招聘等大型招聘网站的调查显示,“互联网+”企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掌握移动互联网高技能的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和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开发技能,较强的WEB界面设计能力,数据库管理与开发能力,信息系统管理与开发能力,有一定的移动互联网知识面,过硬的移动互联网的网站开发、应用开发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的层次也将产生新的要求,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所需掌握的知识、职业能力也各不同。根据不同院校实际情况,将计算机专业增加移动网站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两个专业发展方向是见效比较快的办法:①移动网站开发,在普通网站开发课程基础上增加学习移动互联网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移动设备的软、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移动互联网站开发的主要技能。②移动应用开发,在普通软件开发课程基础上增加学习移动互联网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移动设备的软、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移动平台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主流移动平台的开发技能。

 

四、基于移动互联网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着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的要求决定了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群)又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的方向,力求培养出来的人才与职业岗位(群)相吻合,这是带反馈结构的人才培养产业链。在教育部1998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一文中,解释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把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培养途径、评价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议等具体要素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从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人才规格的复合型、多证型、课程建设的针对型、教堂环节的实践型、教师队伍的双师型来体现。在工学结合等新职教理论的指导下,以典型移动互联网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实施项目化教学,情境教学,以“做中学、学中做”为教学理念,与若干“互联网+”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专业+企业”、和“专业+行业协会”的产学合作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评价方式设计说明如下。

 

1.课程体系设计。

 

计算机专业移动互联网络方向开设课程流程如上图所示,当前J2se是主流移动开发工具,因此专业基础课需要开设Java程序设计、msSQL或mysql、oracle数据库等;开发初级、高级课程是3G移动开发应用平台,主要以Android平台为例;J2Se开发技术是Java基础的后续课程;当前市场主流手机操作系统各类繁多,高职学生应以学精一种,兼顾其他为学习目标:即精通Android 3G应用开发、了解Windows Mobile和IOS应用开发,毕竟当前市场行情是安卓系统开发占主要地位。

 

2.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建设和评价方式。探索“互联网+”环境下职院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探索个性化、特色化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实现由职业新手到技能熟手的转变,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产学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实施项目化教学,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建构知识与能力,提高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注重人才的多样化和个性培养,构建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尊重人的个性,通过教育实践,鼓励个性发展,形成培养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格局。培养多样化人才培养满足人的个性发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真项目实训,培养创新意识,造就技能熟手。构建集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相对评价相结合和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方法体系。

 

五、结束语

第9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旅游产业链;创新应用;3G技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10-0089-06

一、引言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息息相关,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旅游业与信息技术已呈深度融合之势,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旅游产业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产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传播形式以及消费形态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的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和市场创新。可以说,通信技术的发展是旅游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助推器,从电话、窄带互联网到宽带互联网,每一次通信技术的变革均会带来旅游产业的升级。

2009年为中国的3G元年,标志着中国的通信建设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又迈上一个新台阶。3G通信网络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在提供语音通话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处理音乐、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流业务,高速网络加上智能化手机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异常迅猛。易观国际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2.88亿,环比2009年增速达40.5%,预计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宽带互联网用户数,CNNIC、DCCI、艾瑞咨询等机构均对移动互联网做了相当乐观的估计。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对旅游业会产生何种影响?各旅游组织是否做好了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这些问题均需要业界人士认真思索。

在使用宽带互联网时,消费者主要通过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浏览、搜索、查询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预订酒店或机票;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公司、旅行社则通过构建Web网站展示景区特色和服务内容。而在3G时代,移动互联网在旅行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而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游客在使用时具有特定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另外,游客网络使用模式的改变还将催生新的旅游商业形态,尽早了解这种变化趋势,可以指引旅游产业链内的组织进行适度调整或转型,最终提升整个旅游行业的信息化服务能力,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二、旅游业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必然性

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接入互联网,其典型特征是使用无线网络和可移动性…。由于上网本和笔记本电脑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因此,移动互联网的一般概念是指手机上网。

移动互联网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需求拉动、技术推动和行业内竞争的必然结果。移动互联网不受时空约束,可以伴随游客的整个行程,并且智能化终端又可以提供良好的信息体验,手机上网将成为游客的首选,而行业内的竞争也会迫使业内组织选择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去迎合游客的需求。具体可从4个方面分析:

1 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

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手机已经从一种奢侈品转化为日常生活用品,现在绝大多数成年人持有一部或多部手机。在2G时代,受技术的制约,手机的主要功能集中于通话、短信、彩信等简单应用,而以iPhone为代表的3G智能手机则颠覆了手机的传统概念――高速的网络、丰富的网络应用、触摸式大屏幕、类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等等,加上丰富的信息内容,3G手机带给用户全新的通信体验,成为一个集通信、办公、学习、生活、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高智能网络终端设备。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生产商投入3G手机的研发与生产中,3G手机将覆盖高端、中端和低端三类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3G智能手机。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1年5月底,国内手机用户达到了9.1亿户,海量的手机用户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

2 旅途时间碎片

时间碎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时间间隙,这种时间隔断使时间的长度在主观上被人为放大,在时间碎片里,人们往往觉得无聊、空虚、无所事从。在旅途中,有大量的时间碎片存在,比如在火车上、轮船上、就餐前的等待时间、在旅游景点排队的时候、睡觉前等等。在旅途的时间碎片里,手机将扮演重要角色,成为游客打发时间的绝佳工具之一,因为游客不仅可以通过手机与他人保持通话联络,给家人报平安,还可以轻松地上网浏览、搜索、玩游戏、阅读、看电影、发邮件、处理公务等,甚至可以通过专业软件随时对家里进行监控。在旅行前,人们往往用整段的时间通过电脑搜索、查询旅游相关信息,进行酒店或机票的预订,但在旅途中,人们将充分利用时间碎片通过手机完成这些操作。3G智能手机加上高速网络将使旅行显得更加充实、放松和愉快。

3 旅游信息动态化需求

由于旅游具有异地性特征,在旅行前,游客会对旅游线路做充分的调研,但踏上旅途之后,由于信息时滞的存在,先前的一些信息可能显得相对滞后,这就造成游客对旅游线路既充满期待又有不安。此时,游客最想了解的是旅游目的地的动态信息,如天气、交通、是否有突发事件。移动互联网可以满足游客的这种需求,让游客随时了解外界信息,减少不适感。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补充和修正相关信息,甚至会及时调整旅游路线。比如,通过登录旅游论坛,与其他旅行者或网友进行互动,这些网友提供的信息可为游客提供更为有益的指导;当遇到麻烦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向外界求助,从而增加旅游中的安全系数。在交通干线和旅游景点,密集的3G网络覆盖为流畅的移动互联网体验提供了技术保障。

4 旅游行业内的竞争

时间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在同一时间内,游客在A景点时就不可能再去B景点。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和消费,各旅游景点会与电信运营商紧密合作,扩延3G网络的覆盖面,以提高旅游景点的信息服务能力,让游客产生更好的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各旅游网站为了扩大自己的用户规模,增加用户使用量,也会力争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目前,携程网、同城网、艺龙旅行网、住哪网、快乐e行网等著名的旅游网站均推出了网站手机版,其中,携程网还推出基于iPhone OS、Andriod、Symbian三大手机操作系统的客户端软件,这些龙头网站的变化也反映了传统旅游网站的发展方向。移动互联网可以让旅行社更方便地与游客保持实时联系,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好、更及时的服务,如果利用的好,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旅行社

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旅游行业内的竞争也为移动互联网在行业内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旅游业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环节

手机主要通过3种方式接入互联网。第一种,使用手机专用的WAP浏览器,访问专门的WAP网站,这是非智能手机进入互联网的主要形式;第二种,与电脑登录互联网类似,使用手机Web浏览器,访问WWW开头的Web网站,这是3G智能手机进入互联网的主要形式,也是IT业界当前研发的重点业务之一;第三种,使用安装到手机上的客户端软件,这类软件的服务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往往只提供某一特定类别的信息服务。在将来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中,后两种接入方式将是主流。

由于手机屏幕、内存、输入键盘等物理性限制,有线互联网中的一些应用还不能完全移植到手机上来。手机上网的技术特性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内容的展现形式,旅游产业链中的各个组织要想融入到移动互联网中,其服务表现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这种调整将促生新的商业形态和交互模式,从而打破旅游产业链原有的结构和平衡。旅游产业在应用移动互联网时有5个关键环节:

1 旅游内容提供者

在广义上,旅游内容提供者泛指所有提供旅游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在狭义上,特指以营利为目的的旅游信息专业制作者。起初,服务提供商就是信息内容制作者,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有些信息内容制作者独立出来,其提供的信息往往更全面、更准确,并且更新速度更快。

内容提供者位于旅游产业链的最前端,为整个产业链的运转提供信息资源。内容提供者可以将信息打包销售给专业的旅游服务机构,也可以让消费者直接有偿下载使用。移动互联网进一步降低旅游服务的进入门槛,只要感兴趣,所有人均可以成为旅游内容提供者。安装客户端软件上网的方式为所有人提供了平台,以苹果公司的APP Store为例,商城里有关旅行的应用软件就达2100多个,并且每天都有新的软件出现,涉及食、住、行、游、乐、购等与旅游相关的各个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将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发者或团队参与到这类软件的制作中,移动互联网将为有志于此的人提供舞台,内容提供者的大量涌现、云计算的兴起,将使旅游信息更加丰富多彩。

2 旅游服务提供商

旅游服务提供商是指直接向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机构或组织,是旅游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旅游服务网站、旅行社、旅游景点管委会、酒店、景区商店等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传统旅游服务提供商需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性调整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同时还要面对新兴的内容提供者的挑战。

以携程网为代表的知名旅游网站在这方面的反应速度最快,及时推出了网站手机版和客户端软件,这些举措将增加用户的使用黏性,提升品牌知名度,而另一些小型旅游网站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旅行社的在线咨询将演变为移动在线咨询,或者针对某旅行团或旅行路线建立虚拟社区,通过延伸服务与游客展开实时互动,及时对游客提供指导和帮助。宾馆施行手机预订和手机支付,游客可以随时了解客房的入住动态。手机电子商务将促进景点特色商品的销售,在信用卡支付不便的地区,手机支付将成为游客的首选。那些对信息技术比较敏感的旅游服务提供商,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首批受益者,也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3 金融、物流服务业

金融和物流是与旅游业紧密相关的两个行业,移动互联网也将改变这两种行业的商业形态,从而对旅游业产生间接影响。网上银行、支付宝、财付通、易宝等成为人们网络交易的首选工具,手机银行正被各家银行大力推广,手机版支付宝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手机支付正被3家电信运营商积极推动,交易工具的多元化将结束单纯依靠现金或银行卡交易的历史。对于旅游服务提供商来说,要想向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就必须向游客提供多种交易支付途径。

使用移动互联网后的物流业可以更好地为旅游业服务,当游客在旅游景点购物后,可以通过快递寄回,并通过手机上网随时查询货物的动向,这样既可以减少旅途中行李的重量,又可以刺激游客多消费,反过来,旅游产品的大规模寄送又为物流业创造了丰厚收益,可见,移动互联网将促进旅游相关产业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

4 电信运营商

行业应用是电信运营商的业务重点,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电信运营商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人口密集、人员流动量大的旅游景点一直是运营商网络覆盖的重点区域。在旅游景点,密集的网络覆盖、无缝式网络连接可以让手机上网更加流畅,让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产生更多好感,这种好感又促进用户更多的使用。运营商的网上商城已成为内容提供者的创业乐园,这些内容提供者制作的海量信息,又以功能费、业务费、流量费的方式为运营商带来丰厚的增值业务收益。由于电信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手机定位、手机导航、车次查询、手机邮箱、娱乐类、休闲类、商务类等应用软件将在旅行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化信息服务是运营商的发展方向,与语音通话一样,数据业务将成为运营商的重要利润来源,正因为如此,电信运营商均积极地投入移动互联网的建设与运营中。

5 互联网网站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宽带互联网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新浪、搜狐、网易、腾讯、新华网、淘宝等门户网站纷纷推出手机网页,消费者既可以像使用电脑一样用手机Web浏览器访问,也可以安装手机客户端直接访问。移动互联网使游客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这些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游客还可以用百度身边手机版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搜索。在旅行中,游客可以用手机浏览旅游论坛、游记、博客、景区图片、特色商品等这些最热门的旅游栏目,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旅行见闻、风土人情、美食、美景、特色商品等传到网站,与其他游客互动,共同分享旅游乐趣。移动互联网将改变传统互联网网站的服务定位、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网站不再仅仅是一个信息展示平台,更多的是一个互动、交流、沟通、分享的乐园。

四、移动互联网在旅游业中的典型应用

移动互联网在旅游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除定位导航、搜索浏览、票务预订、气象信息等几种常见的应用之外,尚有许多新应用有待开发和研究,位于产业链中心环节的旅游服务提供商更需要用创新思维去设计新型服务模式。在这里,仅列举几项,希冀对旅游业开展创新服务有所启迪。

1 手机微博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种用少量的文字或小规格图片实现信息交流、传播和分享的平台。微博面向大众,具有更多的草根性,只要能连接到互联网,任何人均可开通和使用微博。微博内容通常在第一时间,信息量小,更新速度快,这正好与手机上网的特性相符,移动互联网将促使手机微博井喷式发展。

在旅行的过程中,游客可以用手机微博记录旅游中的点点滴滴,并将这些感受及时与大家分享,手

机微博将成为游客与外界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相对于博客、旅游论坛、游记、散记等,微博提供的旅游信息更具动态性和时效性,特别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近似于现场直播的手机微博对网友更有吸引力。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均开设了微博频道,并提供手机客户端下载,腾讯更是利用庞大的QQ用户群对微博进行了创新应用。随着微博用户数的激增,手机微博也会像博客一样进行分类,旅游内容将是重要的细分市场,那些旅游中的“脖领儿”将对众多粉丝产生影响。旅游专业网站也应尽早开设微博栏目,尤其是旅游景点和旅行社,均应将手机微博视为一种服务、营销和监督的新工具。目前,国内多家景区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时时更新旅游信息与网民和粉丝共享,手机微博的营销功能已经显现,但深入应用还有待挖掘。

2 拍客

拍客是指利用移动数码设备拍摄图片或视频,然后上传到网上与他人分享的人群。与手机微博使用者一样,每位游客均可以成为拍客。心理学研究表明,图片或动画比文字更具吸引力,旅游景点的图像比单纯文字描述更能吸引人的眼球。现在绝大多数的手机上有高清晰摄像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仅可以拍摄图片,还可以录制简短视频,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即拍即发。拍客或用稍纵即逝的机会捕捉旅游中的奇闻异事,或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的旅游心情,拍客提供的图片、音频、视频均为原创资料,更具真实性,对其他游客的影响也更加直接。比如,游客拍摄的天山水怪视频就大大增加了天山景区的魅力和神秘感,让更多的网友产生去天山旅游的冲动。播客是拍客分享原创视频的平台,各旅游专业网站均应开设播客频道,丰富的视频内容可以为网站聚集大量人气,从而形成网络外部效应,页面点击率上升后,还可为网站带来额外的广告收益。

3 手机电子商务

手机电子商务是指利用手机上网办理的一切商务活动,包括手机购物、手机交易、手机支付、手机订票、在线股票管理、手机邮箱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可见,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电子商务增速最为迅猛。目前,手机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主要以酒店和机票的查询、预订、退订为主,景区门票、导游、租车、旅游线路、特色商品的网上销售等尚待开发,尤其是特色商品的销售市场潜力巨大。

以旅游中的购物为例,在旅行时,游客最希望轻装上阵,对于体积小、价格贵、可随身携带的商品,游客可以通过手机银行进行转账支付,或将手机作为电子钱包直接支付,游客不用再携带大量的现金或银行卡。对于体积大、购买量多、携带不便的商品,游客会倾向于用网购的形式购买,比如,游客利用手机淘宝提前看好店家的商品,等到现场看到实物后,再通过手机银行将钱汇到支付宝,商家看到游客付款后,即可安排物流配送,等游客本人或指定的人收到货物并验货后,游客再进行支付确认,从而完成整个交易。由于游客可以看到实物,并与店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对商品的信任感会大增,淘宝网则起一个担保和监督的中介作用,这样也可对商家形成一种制度约束,防止店家以次充好,避免旅游纠纷,并且如果游客对商品相当满意,还有可能在异地重复网购。景区内的商家应充分借用这种商业模式,以各大购物网站作为营销平台,通过开设网店扩大市场覆盖面。各旅游专业网站或景区网站也应用此模式强化网站的销售功能。

4 同步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是一种由兴趣、爱好、目的相近的人群通过互联网组成的松散型社会群体,包括同步社区和异步社区。同步社区是实时互动,交流的信息基本不在网页保留,如聊天室、QQ群;异步社区的信息互动有一定的时间差,发贴、回贴可以不在同一个时间段,如BBS、论坛、博客。现有的旅游虚拟社区以异步社区为主,如天涯旅游、途牛旅游论坛、遨游网的开心社区、驴友论坛,而同步社区尚未很好地利用。在旅行前,异步社区会有较多的参考建议,而在旅行中,同步社区将对游客有更多帮助,移动互联网有助于同步社区的实现。

同步社区更适用于旅游服务公司和旅行社。旅行社可以根据某一条线路或某个旅行团成立临时QQ群,旅行社的客服人员、随团导游、景区导游、游客均为社区成员,客服人员可以通过聊天室及时掌握旅游动态,或与游客直接用手机视频对话,对游客提供及时指导和帮助,随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同时,还可以利用这种形式对导游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导游骗购。等旅游结束,原团游客可以随时退出,同时批准新团游客加入,而那些不退出聊天室的老游客对新成员会提出更多可信建议。这种方式可以极大提高游客对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感知,为旅行社赢得更多的口碑和声誉。

5 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是指利用无线通讯技术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和信息,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蓝海。NTTDoCoMo、AT&T、沃达丰等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纷纷进军这一领域,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和医疗服务提供商也在积极谋划这类产品。消费者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将身体状况远程传送给医生或医疗数据库,这样既可以及时听取医生的处理建议,又可以获到其他与健康相关的资讯。

出门旅行时,人们最担心的就是生病,或发生其他伤及身体安全的事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这种担忧最为明显。移动医疗将为人们的旅行保驾护航,通过专业信息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网,游客与专业医疗机构、保健服务提供商建立联系,当游客遇到麻烦时,随时可以获得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移动医疗对于CP或SP也有较强吸引力,比如,好大夫在线医疗网站推出了iPhone客户端,该软件可以检索到所有常见疾病以及全国各地医院、大夫的相关信息,并有当地医院介绍、科室介绍等内容,也能查询到大夫的简历、出诊时间,当安装这种软件的游客遇到麻烦时,可以通过搜索选择就近就医。景区管委会、旅行社、导游等均应熟练使用移动医疗,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在第一时间内为游客提供帮助。在旅游高峰期,热门景点也应设立移动医疗服务站,对于突发某些疾病的游客,可以通过网络请求大医院的专家支持。

6 信息推送

旅游景点应与电信运营商紧密合作,通过信号技术甄别,当外地的手机号码移动到景区附近时,可将景区相关资料以短信或彩信形式发送给用户,这种宣传推广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更佳,即使用户不会去游览,也会对景区留有印象。铁路沿线的景区更适用这种方式,因为当人们乘坐火车长途旅行时,普遍会感到无聊,铁路沿线的地理风光、途经城市的概况等相关知识会减轻或消除乘客的寂寞感。当游客在景区游玩时,将景点布局、商店分布、特色商品、餐厅位置、服务和管理部门的位置等详细信息发送给游客,游客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阅,这种景区电子地图有助于游客节约时间,提高旅游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不可滥用,避免让人们产生垃圾短信的感觉,运营商对使用这种宣传方式的景区也应有所甄选。

五、结论及思考

游客位于旅游价值链的末端,是旅游产品的消费主体,移动互联网将使游客产生更多定制化、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这种由技术推动的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必将导致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变革,催生更多新的商业形态。同时,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将带给旅游业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数字化旅游、智能化旅游将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迅速普及的移动互联网将渗透到旅游产业链中的每个领域,如何紧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脚步、最大化地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价值等问题,需要引起业界人士高度重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也只是浅显地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在旅游产业链中可能的表现形式,权当抛砖引玉,希望业界人士共同对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将来的研究中,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1)深入剖析移动互联网对旅游消费行为模式的影响,比如:从需求认知、信息搜寻、选择比较、购后评价等角度,分析游客对移动互联网的信任度和依赖度;哪些旅游者更喜欢使用移动互联网或手机购物,这些游客具有什么样的个体心理特质和人口统计特征;旅游者更青睐哪类旅游软件;移动互联网如何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企业满意度和忠诚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