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电商的盈利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桌面互联网 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是各种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结合的产物,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375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了97.31%,实现快速增长。根据预测,未来数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仍将持续高速增长,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2651.2亿元(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13)。
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甚至被比作“改变世界的第四波浪潮”。与桌面互联网相比,其操作系统、显示设备及应用等存在巨大差异,这就使得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及其盈利模式有较大差异,探究适应移动互联环境的盈利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现有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虽然移动互联网还没有出现像新浪、百度、淘宝这样盈利模式清晰、产品特色明显的巨头厂商,但从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并极具前景的盈利模式:
(一)广告模式
在传统的桌面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新浪、百度这样的广告巨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在广告的内容、形式以及提供者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移动互联网下的广告接收设备,无论是手机,还是其他终端,都较传统PC屏幕更小,更容易吸引眼球;并且与PC长时间漫无目的的广告浏览相比,效率更高,但因涉及流量计费和占用屏幕,又容易引起接受者的反感,这是移动互联广告的特点。但是由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用户信息多为实名,精准性比桌面互联网强很多,只要投放准确,其投入产出比远高于桌面互联网广告。
从早期的3G门户、空中网等站点广告开始,移动广告的形式经过了短信营销、彩信报刊等形式,到如今基于各类操作系统的移动应用成为了移动广告的主要载体。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刚刚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3)》中的统计,201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和移动营销市场规模分别为为753.1亿元和63.5亿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46.8%和162.4%,2012年4个季度移动营销市场规模均保持20%以上的环比增长,发展势头迅猛(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
(二)游戏模式
与传统的桌面互联网游戏相比,移动互联网游戏具有时间碎片化、终端型号不易标准化、视觉听觉效果不足,以及易推广实名制等特点,移动游戏的主要类型以手机游戏(简称“手游”)为主。我国手游用户数量在2009年时,只有7400万,到2012年已经达到1.87亿,3年间年均增速为50.1%。与之相对应的桌面互联时代风光一时的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在2012年底虽然仍有3.36亿,但较2011年底绝对规模增长率仅为3.5%,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手游终端的便携和移动的特点能够满足随时随地游戏的需求,因而比需要长时间坐在PC前的传统游戏更易普及。豌豆荚、APP Store等第三方平台的发展也帮助游戏进行了运营推广,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进一步促进了手游行业的发展。PC游戏厂商主要使用的道具装备付费、充值卡、付费激活等方式,这也是手游行业中主要的收费方式,但是手游时间短的特点使其很难做到PC游戏中的“社区化”,即用户不会长时间沉湎于某个游戏中,这造成了手游的营销成本较高,用户的“黏性”较弱的情况。目前我国的手游用户更多倾向于没有电脑或暂时无法使用的游戏人群,且存在流量消耗资费高的不足,单纯完全照搬PC游戏的付费模式,必然无法长久,还需要探索更可行的付费方式。未来随着游戏质量的提高和体验效果的加强,以及移动支付的发展,手游付费模式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内容付费
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认为,生意只有两种:付费的和免费的。免费模式并不是新经济首创,却在互联网时代大放异彩。当然,天下没有真正免费的午餐,免费是建立在“交叉补贴”的基础之上的。在桌面互联网时代,发现了商机的企业通过免费去笼络客户,摧毁该产业原有的商业模式。例如腾讯基于客户细分的免费加收费模式。移动互联时代,除了通过免费应用来吸引使用收费服务外,还有苹果iTunes和亚马逊Kindle,通过出售终端固件,将用户牢牢绑在产品之上,使用衍生收费服务,这种提供的服务,无论是音乐、图书、视频、应用等都属于使用内容,即内容付费(廖雪莲,2012)。
从总量来看,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内容付费的规模较小,目前无论是音乐、视频或新闻等内容仍以免费为主,用户的付费习惯也未完全养成,但根据调查,4亿移动互联用户中,约有20%的用户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内容支付费用,这对于从业者来说,仍然是一个机会无限的市场。手机本身就是一直需要付费的,所有的功能和服务都是付费的,这更加利于用户形成付费习惯。2011年时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就已突破1300亿元, ipda等手持阅读终端上涌现的期刊、电子书、报纸等收费内容,是这几年在出版产业中最明显的变化。
此外,移动视频也是内容付费的一种主要形式,移动互联网要求视频时间更短、信息量更大,随着我国移动视频使用者过亿,越来越多专为手机等移动制作的原创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互动性、社交性更为加强,目前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都设置了收费专区。虽然付费尚未成为视频行业盈利的主要途径,多被视为一种补充,但是随着收费习惯的养成,移动视频收费前景广阔,我国甚至已有人将2013年称为“移动视频商业化元年”。
(四)O2O模式
O2O(Online to Offline)是线上付费、线下消费的一种交易形式,其实质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本地化的深入,线下与线上、信息与实物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成为一种极具创新性的盈利模式。2011年我国O2O市场规模已超过560亿元,预计5年内将突破2000亿元。
我国的O2O模式,发端于携程,团购模式出现后,达到了一个,但团购在我国发展不尽如人意。我国线上消费只有线下消费的1/32,大量类似餐饮、打车等临时性、时间短的服务仍赖于线下消费,如果发挥移动互联网实时性、随机性的优势,将线上支付和线下服务对接,将会打开一个亿万级别的市场。
目前我国的O2O服务大多仅仅通过提供某项满足单项需求的应用,比如“滴滴”提供打车、“大众点评”提供找餐馆服务等,缺乏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平台,来满足用户多种多样的本地化需求。从这一点来看O2O还处于一个初期,但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移动支付的完善、线下商家的重视,未来将有可能会出现规模类似于“淘宝”的提供“一站式服务”的O2O平台,届时将大为推动O2O模式的发展。
(五)入口模式
通过为用户提供入口来盈利,在桌面互联网时代极为普遍,比如浏览器、即时通信等。在移动互联中,提供入口,积累足够的用户,也是一种普遍的盈利模式。在我国目前移动互联行业中,入口类型主要有应用平台、社交类应用、即时通信等,这些模式彼此之间在功能上也存在相互交叉。
以IOS系统的App Store和android系统的豌豆荚等为代表的应用平台成功的绕过了移动运营商和搜索引擎,控制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如在andriod系统占据超过一半市场份额的豌豆荚目前手机终端装机量已超2亿,每日分发应用超过3000万次,并且通过各类应用和游戏中的广告已实现盈亏平衡。这种通过商业生态加强用户黏性的做法,使得这类应用平台成为用户进入移动互联的入口选择。
社交类产品在桌面互联时代就被广为接受,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为2.44亿,全年新增用户919万,但新增用户与使用率方面均较前年有所下降。由于PC端发展形势不佳,又要花费大量投入进军移动互联网,或者推出新的社交应用,因而在2012年,许多主要的社交网站处于亏损状态(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但是摇摆于社交应用和社会化媒体之间的微博盈利模式却越来越清晰,根据新浪的数据,2012年新浪微博总收入达到6600万美元。这主要归因于微博内容短、传递速度快,成为与手机极为匹配的一种应用,可见只要社交产品能够调整适应移动终端的特点,在移动互联时代,仍大有可为。
即时通信服务在2012年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年增长率超过50%,虽然在桌面互联网时代,即出现了QQ、飞信等成功的即时通信产品,但正是移动市场的活跃使得我国即时通信的用户规模超过5亿。这其中,QQ、微信、飞信占据市场规模的前三位,特别是微信,被普遍视为第一个拿到了移动互联的“船票”。
(六)移动电商模式
传统电子商务都是在电脑上做,便携性、移动性差,移动电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无时间地域限制的市场,真正做到了与客户的无障碍沟通,实现了“客户走到哪里,生意做到哪里”。我国的移动电商已具有一定规模而且还将继续扩大,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已经开始逐步挑战传统购物和传统电商,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2012年移动网络购物整体市场规模550.4亿元,其中淘宝无线居主导地位,占比达76.4%。京东、苏宁易购、凡客诚品等主流B2C平台也先后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加入这一趋势。应对移动电商的迅猛发展,第三方移动支付也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支付宝、银行等均推出了各自的移动支付产品,包括移动等三大运营商也成立了“手机钱包”等支付公司,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移动支付需求。2013年上线的微信支付,更是将移动支付的便捷性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国内的信用体制和移动支付体制的完善,相信不久能够实现手机直接结算小额费用,手机信用卡结算大额费用,这将大大提升移动电商的进程。
移动与桌面互联网的比较
移动互联网移植于桌面互联网,其盈利模式也大多借鉴了其成功的模式,但移动互联网的体验与桌面互联网存在较大的差异,单纯照搬并不能实现持续发展,需要对二者的差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一)终端的差异
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以手机为主,屏幕小、处理能力低、使用时间短,这就要求提供的服务应该更准确快速,并且效率更高。同时,手机使用范围更广,易于携带且处于移动之中,可以消除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完成各项服务。此外,手机用户的身份受限于SIM卡,不同于桌面互联网的单一IP多用户,这有助于根据客户的偏好进行细分,提供更精确的个性化服务。
(二)用户的差异
根据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远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这主要归因于大量低端智能手机推向市场,降低了移动上网的门槛,大批老年人、农村居民、农民工、低学历人群,成为新增网民的主体,这与桌面互联网时代网民的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桌面互联网的用户多为具备一定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知识的人群,甚至还必须学习专门的软件,无形中提升了使用门槛;而移动互联网通过降低应用门槛,使各类服务简单易用,实现无障碍操作,让更多“小白”可以享受无线互联的便利。
(三)消费偏好的差异
终端和用户类型的差异,造成消费偏好的差异,桌面互联网的使用中,更多侧重于传统的商务办公、获取信息(搜索、新闻阅读)、交流沟通(即时通信、BBS)、娱乐(游戏、小说、视频、购物)等。这些应用为适应应用场所和使用对象的差异,在移动互联网中都做了改进。移动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依赖性更强,与个人生活联系更加密切,由于终端的便携,几乎从清晨伴随到夜晚,比如可以作为路线导航,在公共场所作为娱乐工具,通过手机进行随时随地的社交等。
(四)业务类型的差异
虽然桌面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服务形式,但移动终端的特点是使用对象单一、屏幕小、移动便携,这使得传统的业务不能“照葫芦画瓢”。比如桌面互联网用户追求的高品质电影,受碎片化使用时间、传输速度、终端配置低等的限制,就不适合移动互联网,更多的是内容丰富、时间短的短片、微电影等。同样的还有大型游戏、电子商务等,都需要进行业务类型的创新。
相对应的是,根据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出现了很多新的业务类型,比如根据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各类签到业务、通过O2O联系线上线下的各类业务、基于终端唯一性的精确广告推送等,都是桌面互联网难以实现的,移动互联网使其变为可能,并且前景广阔。
对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发展的建议
(一)立足差异,探索新型的盈利模式
如前所述,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从业者不能抱残守缺,而应该利用这种差异形成的机会,去创新适合自身,存在市场空间的盈利模式。
桌面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无论是三大门户、阿里巴巴还是百度,都是遵循了市场规律,把握了用户的某种需求,从而取得成功的。现在出现的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从内容上看有衍生之处,但如果原封照搬,只会碰壁南墙。创立于2003年的3G门户,是我国乃至全球最早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之一,立志于成为移动互联的“好123”。尽管其用户数一度号称亚洲第一,并早早了手机浏览器,但“移动互联网门户”的定位忽视了移动用户的体验,过多内容的加载,导致打开速度过慢。作为后来者的UC浏览器抓住了网速这一关键,创造性的开发出云端架构,节省了用户的流量费用,帮助运营商降低了网络建设的压力。时至今日,UC浏览器有效使用时间占到手机浏览器总体使用时间的61.9%,覆盖人数稳居市场第一,并在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长上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同样类似的还有搜索服务,移动搜索并不适合采用传统的竞价排名及通过关键词搜索为用户提供海量广告信息这种形式,正基于此,2013年9月,腾讯出资4.48亿美元现金入股搜狗,希望借助搜狗手机输入法等产品,通过腾讯在移动平台的优势,在移动搜索中率先找到明晰的破局路径。
(二)立足国情,创新适合我国市场的盈利模式
我国的13亿人口,5.9亿网民数量,决定了任何一种产品,只要找到适合我国市场的盈利模式,很容易取得成功。在桌面互联网时代,微博在借鉴推特(Twitter)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用户的特点,添加了发图片、视频等功能,成为集各种媒介于一身的社交化媒体平台,新浪微博注册人数在2012年底即已达到5亿。
从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来看,除了微信等少数应用,无论是移动搜索、移动娱乐、移动支付以及LBS等方面,均还缺少“杀手级”应用业务。因为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基本是与世界同步的,甚至一定程度上还领先于其他国家,而且移动互联网市场与本土运营商环境、生活形态等有较大关联,这使得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很难如同桌面互联时代一样,通过借鉴他国经验的“迭代式创新”取得成功。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有大量的需求,需要移动互联网企业能够从国情出发,进行业务创新,吸引客户并满足其需求。
(三)立足用户,寻求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桌面互联网时代,模仿跟进某一成功产品,是普遍的市场行为,无论是即时通讯、门户网站,还是电子商务、视频网站,概莫如是。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来看,仍然沿袭了这一习惯,然而,如果不能通过整合价值链,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很难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可持续是盈利模式能否接受时间和外部复杂环境的考验,包含持续生存、持续渗透、持续盈利和持续创新等涵义(于晓东,2013)。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不能离开用户,必须围绕用户体验为中心,加强业务创新,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特别是核心需求,通过高品质的内容产品吸引用户,形成一定规模的用户平台,通过聚集人气,增强用户黏性,再以此为基础寻找合适的盈利模式。微信一开始仅被视作是通讯与微博的结合体,但腾讯以微信作为平台,不断升级,整合入支付、游戏等方面功能,逐渐完善其生态系统,成为了一个闭环,从其趋势看,未来甚至可能成为移动终端的核心。
除了强调用户的体验之外,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应该注重用户安全以及用户隐私,由于国内用户长期免费使用应用软件的习惯,大量的第三方广告成为开发者的主要盈利方式,甚至为短期提高盈利,不惜伤害用户体验,强制嵌入一些匿名和安全性未知的广告,或者植入采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程序。从长期来看,这对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无异于杀鸡取卵。这一点迫切需要国家完善法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来共同维护可持续发展。
(四)立足理论规律,寻求科学的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时间碎片化、地点移动化的特点使其在形成基础、技术条件等方面与传统行业有极大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需要从业者重新审视,乃至慢慢摸索这个行业的规律。随着行业的发展,长尾理论、LBS和大数据的应用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探索可行的盈利模式起到指导作用。
长尾理论与传统二八理论完全相悖,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散向四面八方,因为市场已经分化成了无数不同的领域。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使得99%的商品都有机会进行销售,市场曲线中那条长长的尾部(所谓的利基产品)也咸鱼翻身,成为可以寄予厚望的新的利润增长点(黄俐,2011)。互联网企业可涉足的产品类型远多于传统企业,天生适合应用长尾理论,如果提供的是虚拟服务,更可以将长尾理论发挥到极致。
以余额宝为例,这是一款支付宝在2013年6月份推出的理财应用,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1853亿元。余额宝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给用户带来17.9亿元的收益,虽然人均投入仅为4300元,远低于传统基金理财户均7万至8万元的投资额,但4000余万用户的长尾让与支付宝合作的天弘基金“草鸡变凤凰”,从年年亏损到资产规模排名国内前十。
此外,诸如应用LBS,应用大数据等理论来探索盈利模式,对于还处于发展初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都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DCCI[R],2013
2.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R].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3)简版,2013
3.廖雪莲.摧毁意味着重建的责任-关于音乐产业盈利模式的思考[J].企业管理,2012(11)
4.王艳.基于生态学的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博士论文,2008
阿富可能并没有想到,在他渴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厂家、商家、国家也都将希望投向了他们这个群体――广大的农村消费者。在尚不太富裕的他们身上,寄托“扩大内需”的梦,便是如今推进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家电下乡”运动。
过去一直觊觎农村市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坐看杂牌军横行的品牌大厂,现在借家电下乡的东风,大举推进产品下乡、渠道下乡。
定位与定价的“两难”
农村市场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它高速成长、“看上去很美”,却又容易“扎手”――相比于城市,它在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
早几年,“幸福树”电器连锁在三四级市场已遭遇过滑铁卢。农村市场究竟是陷阱还是馅饼?到底应该怎样开拓?产品如何定位、价格应到什么水平、渠道与服务如何下沉?这些都成为各大企业必须面对的考题。
尽管是为了帮助家电业消化过剩产能,但是国家并不希望厂家把库存清到乡下去。适应农村特点,已被列为家电下乡产品招标的首要条件。TCL集团副总裁王康平举例说,农村彩电要宽电压,从110伏到 250伏;手机、彩电要超强接收;冰箱要防鼠咬。
为农民“量体裁衣”,其实品牌大厂们都在努力。拿冰箱来说,海尔、美菱、海信科龙、美的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提及针对农村市场来改良产品,包括设计适合农村路况及运输环境的包装,负10度低温启动,加厚顶板(考虑到冰箱上放重物),等等。
而在定价方面,下乡产品则碰到“两难”。家电下乡产品均有最高限价,像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依次是 3500元、 2500元、 2000元和 1000元。由于每个厂家每类产品只可以申报15个型号,为了让更多型号 “入围”,部分厂家硬是“勒紧腰带”、“削尖脑袋”来投标。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第三批彩电招标中,多个品牌 1999元/台的 32英寸液晶电视“惊现”中标榜单。不过,市场上却一直缺货。 4月份,国家将家电下乡彩电最高限价从 2000元放宽至 3500元,这才为 32英寸、 37英寸液晶电视“下乡”扫除了阻碍。
厂家们在“压价”投标之后,低价的“家电下乡”产品却点燃不了经销商们的热情。由于农村市场走的大多数是传统渠道,从工厂、商、经销商到乡村夫妻店,形成一个通向农村的销售链条。番禺沙园电器的执行总经理边广学告诉记者,目前三四、五六级的经销商追求的利润率一般在 15%以上,家电下乡产品的利润率与此相差较大。
发票是另一个影响因素。按照政策,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领取补贴,必须凭发票。因此,家电下乡的零售终端就必须要开具发票。而以前,乡村小店开发票是不可能的事。一旦要开发票,就意味着要增加 2%~3%的成本。谁来扛这个新增的成本呢?
所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部分的杂牌军、山寨厂已被“招标”挡在了“家电下乡”补贴范围之外,但是一些二三线品牌的中标产品反而受到了农村经销商的青睐。一位湖南的经销商坦言,“原来以为家电下乡产品没钱赚,没想到一些二线品牌预留了 30%的利润”。
如何在消费者与经销商的利益之间取得均衡,正是家电下乡产品定价的奥妙所在。
渠道“下沉”与服务“下乡”
既然传统渠道的“要价”不菲,有没有成本更低的农村市场流通模式呢?事实上,龙头家电厂、各地经销大鳄、连锁大卖场三股力量都已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区域性的乡镇连锁方兴未艾。浙江百诚集团旗下的“百诚电器连锁” 2008年年底已发展到 250家加盟店,今年其重点是通过控股、派人管理等形式,以资本为纽带,将之变为真正的乡镇连锁。广州番禺沙园也谋划在三四级市场开设小规模的零售连锁店。
已在大城市处于垄断地位的国美、苏宁,岂会放过这次“扩大地盘”的机会?像苏宁,除了现有门店,在四川、山东等地每个省还与 100~200个县、镇的个体商户挂钩,让它们从苏宁进货。苏宁 4月份更“千县连锁计划”,酝酿把红旗中国几千个县城。
而格力、美的、海尔等大厂更是渠道下乡的激进派。海尔“日日顺”电器连锁已涉足河南、山东、福建等省,加盟店已过千家;格力通过各地经销商在全国开设的格力空调专卖店,去年已号称有 7000多家;美的空调也会继续推进专卖店建设的战略。
三股力量相互博弈、争夺乡镇零售资源,就造成了今年年初国美、苏宁在广东家电下乡首批中标渠道中“意外”落选的事件。广东是家电大省,家电商会里名厂林立,厂家们在大城市已要看“美苏”的脸色,肯定希望在三四级市场发力,以增加与“美苏”谈判的筹码。富有戏剧性的是,国美、苏宁后来以第二批中标渠道的身份“补选”入围。
之所以大家都为“渠道”争得人憔悴,某乡镇连锁的负责人一语道破天机:产品中标了,也不一定都能卖出去,关键在于农村的流通网络、服务网络。
农村的送货距离普遍很远,有的甚至达到 50公里以上,因此厂家在送货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困难。像 TCL的售后服务网点已能 100%覆盖国内的县,但在乡镇一级,东部地区只覆盖到 50%~70%,中西部地区也只有 30%,今年在乡镇的售后服务网点还要增加。
“家电下乡产品卖出去容易,售后服务却较难。”广州松下空调的副总经理杨军也坦言,同样一个零配件 24小时送到城市里的一个地方,与送到一个偏远山村,难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他们也在积极推进售后服务网络在三四级市场的“下沉”。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士亦表示,家电下乡首先是服务下乡,今年要加快完善农村安装、维修服务网点。
“所以,做农村市场不应像猎人打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应该像农民种地――精耕细作。 ”一位资深人士如此评价。
中金证券认为,这次“家电下乡”更加考验品牌力量和产品品质,中标型号、数量不能成为厂商竞争的手段。由于产品比例、品牌和渠道的不同,相信品牌影响力较大、“家电下乡”产品占比大、内销占比大、农村渠道深入的家电企业营业收入增幅相对较大。
打开通路
对于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的盈利模式,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上述资深人士认为,未来农村的渠道应该是“前端小、后端大”,指渗透至千乡万户的零售终端毋须门面很大,但是后台的物流系统、服务系统一定要十分发达。那么,即使农民一个电话或者一个邮件,也可送货上门。在模式还不成熟之前,长虹、格兰仕甚至苏宁等都在运用“大篷车”下乡的“土办法”。
关键词:快递业;智能快递箱;速递易;最后一公里;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047-02
一、问题提出
在快递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时效愈发重要。随着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网购产生的快递需求节节攀升,爆仓、延误、遗失、消费者信息泄漏、服务质量低等问题在快递末端环节屡见不鲜,即是俗称的“最后一公里”。除了存在的风险,在末端环节,时常受到收件人的时间、派件地点等限制,导致“最后一公里”的时间成本上升,甚至要超过其他物流环节。面对快递的末端弊病,针对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能够节约劳动成本和时间的智能快递箱开始推广。就目前而言,全球已经已有20多个国家采用了智能快递箱。而在国内,智能快递箱也已经步入探索阶段。由成都三泰电子公司研发的“速递易”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2年12月,三泰电子出资6 000万元,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速递易”业务,即在社区、校园等人口密集处安装智能快递箱,为消费者自主收件提供24小时服务。
二、“速递易”智能快递箱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速递易”由成都三泰电子公司研发,其业务指向是在社区、学校等建立起快递储物柜,为消费者和快递员提供便利的投递与取件服务。快递员实施快件投递时,需要扫描快件条码,选择合适的箱子,输入收件人手机号码,将快件放入自动弹开的箱子中。收件人会收到智能快递箱发送的短信。短信内容包括取件地址与6位验证码。收件人取件时需要输入验证码进行身份验证;取件完成后,电商和快递公司可以收到确认信息。“速递易”为收件人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避免了等待时间或受到快递派送、取件时间约束等问题,有效保护收件人隐私与人身安全。于快递员而言,投递时间短,减少了快递的时间成本和不必要的沟通成本。“速递易”实施集中投递,收件人与快递员更加自由的选择快件投递与取件时间,避免了二次派送,提升了派送效率。而对于社区、企业、机关单位、学校等的物业或管理人员而言,“速递易”实施降低了快件堆积的可能性,避免收发快递时过于混乱的场面。
“速递易”基础的盈利模式是依据箱子的尺寸向快递员收费,使用一次箱子需要支付0.4―0.6元。按照“速递易”的规定,超过24小时未领取的快件,每24小时为一个计费周期,收费1元。此外,据三泰电子此前披露,“速递易”拓宽了盈利模式,衍生出广告、精准营销、电商配送渠道等各项增值业务。目前,“速递易”业务处于推广的初期,盈利模式也处于逐步的探索过程中。三泰电子相关负责人估计,按照三泰电子目前的发展速度,现有盈利模式具有可行性。
三、“速递易”智能快递箱的推广现状
(一)“速递易”业务的推广
据“速递易”公司资料显示,“速递易”投递量在2013年8月3日达到100万件,日平均4 273件。2014年1月24日,“速递易”投递量突破500万件,日平均12 000多件。同年,4月22日,“速递易”业务处理量突破1 000万件。目前,“速递易”每日处理快递件数超过100万件,累计处理业务量超过7 400万件,已在72个城市布点。“速递易”的网点数量也由2013年末的1 362个,增加到现在的超过2万个网点,“速递易”仅在成都地区就已经拥有超过1 500个网点,网点规模和设备数量还在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速递易”在2014年底,累计签约的小区数量已达1.4万个;计划在2016年之前,完成对全部已签约小区的布点安装,继续新增“速递易”网点1.5万个以上,有效形成规模。在未来三年,“速递易”要实现在全国布局网点4万个的目标,快速“开疆扩土”。
(二)“速递易”面临的挑战
1.“速递易”业务开展负担沉重
虽然“速递易”业务在全国的推广十分顺利,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是尚处于推广期,并没有带来实际的盈利。三泰电子公布的2014年度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57亿元,同比增长39.89%;利润情况较前三季度季报中公布的亏损2 830.33万得到了改善,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 934万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了3.2%。根据三泰电子公司所述,主要原因主要归结于“速递易”业务的业绩进度低于预期,而在社区服务的投入成本高于预计,在公司传统业务增速缓慢的情况下,新开拓的“速递易”业务市场没有给公司利润带来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多次进行融资,财务负担也较为沉重,“速递易”的进一步发展空间存疑。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速递易”业务给三泰电子带来的亏损要远小于预期的,根据三泰电子的年报估算,“速递易”业务在2014年度给三泰电子带了的亏损为715万元,远小于预期5 000万元至1亿元的亏损,相对于“速递易”业务累计逾百亿元的投入,亏损有限。
2.进入壁垒低,“速递易”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控股、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宅急送、汇通,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宣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菜鸟驿站”和“小麦公社”针对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联合主流快递公司,采用耗用更多人力成本的灵活配送模式共同配送,减少成本,实现集约化管理。快递公司也着手智能快递箱建设,如顺丰、申通、圆通、韵达等。此外,顺丰“嘿店”以及中国邮政的“E邮站”等,进一步分食了智能快递箱的市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此外,为破解“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并抢夺市场,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巨头各出奇招,布点自己的智能快递箱。上海宝盒、湘邮科技、南京云柜、福建友宝等一些科技公司研发的同质化的智能快递箱,给“速递易”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3.智能快递箱自身瓶颈
(1)智能快递箱无法提供验货。智能快递柜在方便了快递员送快递的同时,剥夺了收件人拒签的权利。包裹存放进“速递易”后,物流信息更新为“快件已签收”。但事实上快件尚未真正送达收件人,“先开箱验货再签收”成了空话,快件丢失、遗损责任难易认定。因此,消费者支持现场验货,确定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智能快递箱故障追责困难。智能快递箱一旦出现故障,无法及时发送短信或无法正常打开,消费者需要支付延迟取件费用,且此类故障很难被发现,责任追究难以实施。
(3)智能快递箱自身受到限制。智能快递箱受设备大小和数量限制。一些体积较大或者不合规格的快递无法放入智能快递箱中,仍然需要人工投递,无法有效降低成本。此外,在快递投递的高峰期,如“双十一”期间等,由于智能快递箱的数量受限,大量快件无法使用智能快递箱,仍需快递员派送,制约了智能快递箱功能的发挥,无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4)收费问题的质疑。“速递易”智能快递箱对超过24小时仍未领取的快件加收超额管理费用,引发了使用者的质疑。尽管智能快递箱收费是必然趋势,但是使用者对其是否收费、向谁收费及如何收费的问题的普遍关注,将阻碍“速递易”智能快递箱的快速发展。
四、对“速递易”发展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与快递企业接洽
目前,“速递易”并没有实现与快递公司形成战略同盟,仅为快递公司提供的自助终端服务,很容易受到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挑战。“速递易”与快递公司签订协议,可以获得一定幅度的优惠,针对快递员进行培训指导,及时对技术性、方便性、安全性等问题改进。“速递易”将市场变为合作的市场,提高对市场反应的灵敏性,更有利于“速递易”的推广,同时也形成一定的壁垒,不容易遭到同行业竞争的冲击。
(二)与电商企业合作
除了与快递企业合作,电商企业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电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样给电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解决这一难题必然是电商企业的想法。与一些电商品牌寻求合作,一方面可以寻求电商对智能快递箱项目进行投资,减少企业的巨大财务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从电商企业获得需求等一些重要数据,更有助于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结构与市场动向。
(三)争取政府部门补贴
将“速递易”智能快递箱推广到城市过程中,应配合所在城市的政府部门实行,争取政府的支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节能减排成为经济发展的关注点。物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下,很多城市政府部门给予了物流企业优惠和补贴。“速递易”智能快递箱可以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优惠和补贴,减少设备成本,减轻推广期费用负担。
(四)追求消费者便利为上
智能快递箱不应只停留于技术层面,着重技术性的创新,更应该追求消费者的便利性。对于验货无法保障、物流跟踪信息等问题,应积极着手解决,提升用户的体验,让使用者乐于使用智能快递箱,从根本上改变快递收发思维和习惯,为巩固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五)进一步扩大市场
“速递易”主要推广于大城市社区中,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二、三线城市和乡镇市场也是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重点,“速递易”智能快递箱进入该类型市场,将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同时,扩大市场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对智能快递箱市场形成一定的壁垒,抢占市场先机。
参考文献:
[1] 刘娜.互联网环境下物业管理公司创新商业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0-45.
[2] 田凤权.我国快递业自提柜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9):72-73.
[3] 魏亚丽,赵鹏宇.浅析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后一公里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3,(21):156.
关键词:土地信托银行 农村土地流转
全面服务于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的总目标是指,构建土地信托银行,有效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充当土地资产的“看护人”,转变土地为“可携带资产”,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在筹集资本方面,通过信托方式管理企业内部股权,筹集和管理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产权社会化,运用联合权力保护微小资本权益,维护劳动者利益,催生民主,制约腐败,缩小贫富差距,克服资本人缺位和资本以大欺小等产权不公平问题,实现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为共同富裕提供必要的权益保障,从而实现资本共享。在发行集合信托产品方面,可以直接吸收社会民众资金,发挥尽职勤业的金融管理和风险控制优势,实现资本之外更大范围的金融普惠,从而化解当前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性红利和垄断暴利与社会不均衡的矛盾。
土地信托银行可行性分析
(一)土地银行现状
从1996年上海建立全国第一家城市土地储备机构起,国内主要城市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土地储备机构。由于我国在土地所有制、土地银行的组织架构、土地收购和管理模式、土地储备的范围、配套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国内土地储备机制是建立在土地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隐性市场广泛存在、地价受到抑制的背景下,因此,土地银行制度不健全,功能定位不清晰、真正意义上的土地银行机构缺失,在发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发展的功能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土地银行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上海模式、杭州模式、南通模式三种,如表1所示。
当前我国土地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明确统一的土地银行组织机构。我国法律规定土地一级市场中政府垄断,而目前国内没有统一协调的土地银行组织机构和土地银行运营模式,地方政府大多各行其政,土地银行机构身份不明确,导致政府对土地一级垄断权利削弱,各个机构的职责和工作程序不明确,协调困难,工作效率低下。部分城市的土地银行机构目标定位扭曲,片面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不但未能履行调控土地市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的扭曲。
2.土地银行制度实施缺少配套的法律。尽管我国实施城市土地银行制度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但是城市土地银行制度本身却缺少明确的法律。目前,我国涉及土地的相关法律主要由宪法、民法通则中有关土地的条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现行相关法律框架、国土资源部关于《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根据这些法律条文,城市政府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行使土地所有者权利,对土地进行强制性收购,但是未能形成专门的土地征购法律。而且当土地银行机构运作过程牵涉到土地转让方、政府、开发商等利益时,没有法律去指导土地银行的运作,规范和保障各方的利益调整,使土地银行制度无法高效地实现社会经济目标。
3.土地交易不透明。土地银行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土地转让过程中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在土地银行机构收购、整合、招投标及出让土地过程中,价格如何确定、所得收益如何分配将直接影响土地出让者、政府、土地银行机构、开发商等各方的权利和利益分配。而目前国内土地交易过程中存在操作不透明、价格不明确、行政化干预严重等问题,不仅不利于土地银行机构的正常运作,也为土地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基础。
(二)构建土地信托银行的优势解析
1.信托和银行的转型理念具有一致性。国外银行发展的实践表明,随着一国经济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升级转型,以及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机制中的作用的提高,银行转型的方向将是由社会融资中介向财富管理中介转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在当前国内资产管理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托公司也必然要成长为具备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能力的机构,才有存在的价值,两者的转型理念具有一致性。战略决定结构,战略的趋同有利于信托和银行组织架构的整合。
2.信托和银行的优势具有互补性。信托公司的优势在于多样化的资金运用方式、通过传统融资型业务所累积的对优质资产的判别和把握能力,以及对新的市场机会特别是产业投资领域的快速响应。银行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客户资源和资金资源,面向客户的多元化、综合化业务体系,以及强大的资产管理能力,两者的优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考虑到客户资源和资金资源将是信托公司未来市场争夺的重点,单一融资业务为主导的业务体系亟待改变,因此,并购银行将有助于信托公司实现信托工具的广泛和有效的运用,不断开发信托创新品种,打造核心业务优势。同时,信托和银行也可以实现强强联合,将融资服务和资产管理有机结合。
3.并购银行有利于信托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信托公司可借鉴银行的流程管理和风险管理,推进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的业务和管理流程改造,实现由“部门信托”到“流程信托”的转变;建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程、量化和立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土地信托银行”的构建原理
“土地信托银行”以共有制理论为基础,以“立足农村土地,促进土地流转,引导社会资金,实现金融普惠”为践行原则,兼顾信托和银行的制度契合点,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等重点领域建设,实现土地资本化,发挥金融在国家农村土地战略转型中的积极作用。
(一)发展目标
“土地信托银行”将依照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遵循“不以实现商业最大化为目标,而以追求社会效益为路径”的发展思路,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为农村土地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运用信托机制,让人民共同分享农村土地流转成果,实现金融普惠。
(二)市场定位
“土地信托银行”确立在“市场环境下,以土地为标的,以信托为平台,发挥银行优势,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的运作思路,打造为国家中、长期农村的产业性金融机构。
(三)资本设计
“土地信托银行”以吸收民营资本为主,国有资本为辅,同时吸纳社会民众微小资本,总规模300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一元,按照市场化原则发行。其中,国有资本不超过30%,民营资本和社会民众资本不低于70%。
“土地信托银行”的运行模式
“土地信托银行”需要具备较强的金融功能,较宽的经营范围,较高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水平,更好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需要一支更加兢兢业业和职业道德优良的管理团队去控制、化解和缓释各种经济风险。基于此,依据银行的存储和信贷功能,依托信托的制度优势,本文构想“土地信托银行”的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第一,农户将土地存入“土地信托银行”,“土地信托银行”为其提供土地凭证,实现了农民拥有“可携带资产”、“可携带的社会保障”,使农民自由迁徙成为可能。
第二,“土地信托银行”的银行部作为委托“土地信托银行”的信托部设立土地信托,实现土地财产资本化,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有效分离。同时依托信托专业化、产业资源和与政府沟通等方面优势,增加农民谈判地位,保障农民利益实现。
第三,“土地信托银行”的银行部和信托部实行严格的资产隔离,土地信托实现农村合作组织资产经营和行政管理的分离,实现了受益人的固定收益和超额收益。
(一)管理逻辑
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行业和需要规模发展的行业,如旅游、文化、休闲和健康等绿色经济,可以按照商业银行融资功能,提供短期融资,收购兼并贷款、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支持其建立信用,加速发展。对于风险高、规模大、建设期长、很有前途或意义重大的项目,要客观评估其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联合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建立多种保障和补偿机制,运用联合融资、银团贷款和结构性融资,控制风险,达到支持目的。对于农村土地中高新技术问题,“土地信托银行”应当建立科技专家顾问机构,建立有关技术资料库,组建有科技评估能力的项目管理团队,逐渐摸索和探寻适应农村土地的投融资管理模式。
(二)资金来源
长期资金来源:根据农村土地发展中开发形式的信托项目,发行集合信托产品,募集中、长期资金、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建立和管理信托投机基金,发起产业投资基金。短期资金来源:吸收存款、发行大额存单、办理机构存款,办理电子银行和银行卡的个人存款业务,开展金融市场短期融资业务。
(三)资金运用
通过信托投资、信托基金投资、产业基金投资、信托贷款、信托项目融资、收购兼并融资、中短期商业信贷、消费信贷和短期融资工具,运用投贷组合、结构性融资、债股转换组合等方式,提供各种投融资服务。支持农村土地和绿色经济基础建设、培育核心技术企业发展,支持关键企业规模发展,促进农村土地健康发展。解决农村土地以及相关产业短期资金需求,为其建立短期融资平台,提供增信服务,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周转融资和各种金融服务。为农村土地和绿色经济提供重组兼并融资服务,促进规模发展,促进产业链发展,建立行业发展平台,支持农村土地和绿色经济横向贯通发展。建立电子银行体系,创立云银行服务,支持绿色消费、打造旅游、文化、休闲和健康消费金融体系,为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服务。
(四)盈利模式
在市场化运行原则下,“土地信托银行”保持稳健长期可持续运行的盈利模式是手续费、利差和资本回报,以信托业务手续费收入为主,银行存贷利差为辅,以投资业务资本回报和资金管理息差以及结算、顾问、等中介业务手续费为补充。
参考文献:
1.陈伟.瑞典土地银行经验对上海土地储备管理的启示.国际城市规划,2005(6)
2.谢美芳.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分析―以漳州市为例.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3.余萍.国外农地抵押金融制度的比较法借鉴.管理学家,2010(10)
4.典福田.典型国家和地区土地整理的经验及启示.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20)
【关键词】邮政金融 转型发展 建议
当前邮政金融在业务种类、网点环境、销售能力、客户管理、风险防范、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体系等方面,和商业银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网点是邮政金融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和最具防御力的发展资源。如何全面提升邮政金融的市场竞争力,提升营业网点的服务效率与质量,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网点转型”成为邮政金融的重要依托和必然选择。但目前在网点转型上,邮政金融明显落后于其他主要商业银行,必须加快。
一、全面树立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邮政金融必须牢固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摒弃“”束缚,遵循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加快调整经营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高质量、有价值的持续发展,实现“金融”到“专业银行”的转变。
二、分阶段推进金融转型工作
网点转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撮而就,需要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分阶段推行。
第一阶段:解放网点生产力:网点装修改造
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网点的运营效率,解放生产力,实现由传统银行向电子银行转型,由交易操作向销售服务转型。主要内容包括网点功能布局,服务礼仪规范,服务销售流程和厅堂现场管理。重点关注 “厅堂服务营销”。一要优化网点布局,改善消费环境,突出网点装修改造,强调功能分区,营造“简约、舒适、温馨”的消费氛围。二要导入厅堂服务营销流程,分层经营客户,将排队客户分流到各自助渠道,或理财中心,提高客户体验,提高服务效率。三要强调网络技术和电子化产品的运用,加大自助服务设施投放,提供自助银行、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等新服务手段,使银行不再单纯依靠网点和柜台扩展来扩大规模,从而实现低成本扩张。四要实行业务流程再造。将传统的以方便柜台内部处理的交易服务流程,改变为以提升客户体验为目标的销售服务流程,并相应调整网点生产运作组织。
第二阶段: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客户全方位关系管理
实现客户分层管理,将资源重点投入到能够给银行带来80%业绩的20%中高端客户的经营上。集中资源建立理财经理队伍,建设理财中心。关注阵地由第一阶段 “厅堂营销”转移到第二阶段的“中高端客户经营”。一要提升员工的客户关系经营技能,重点关注服务营销行为动作的持续性,关注员工服务营销深入程度,关注网点效能和员工效能的产出。二要建立起销售活动管理体系,以理财中心(或大客户营销中心)作为主要营销阵地。三要强化客户关系营销管理,实行分层维护,区分客户价值与需求差异,创新产品与服务,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第三阶段:重塑金融业务及盈利模式:机制转型
当前,金融的业务种类及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主要经办个人储蓄业务,网点无法直接开办资产和公司业务,盈利主要依靠代办手续费,无法直接赚取存贷利差及表外收益。金融业务转型的战略方向是要发挥“自营+”的经营管理模式优势,发挥邮政金融区别于其他银行的显著特点“服务三农”的优势,共同拓展农村资产业务、理财业务市场。一是业务经营要体现全业务,做稳储蓄业务,做强结算业务,规模发展理财业务,积极发展信贷业务。理财业务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战略性重点业务,是不断创造和加强为中高端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有力武器,农村理财市场潜力巨大,是金融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信贷业务是金融业务的根本,相关部门及邮储银行要逐步、部分授权授信邮政金融,以特定方式经办小额贷款、农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粮农宝”农户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等贷款产品,通过邮政金融网点直接将资金直接反哺农村,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除了业务及盈利模式转型外,邮政金融还需要从提升精细化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专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内控及风险防范体系、完善用工分配激励机制、树立专业化经营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转变机制,保障转型工作顺利推进。
三、转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网点装修改造和流程优化的关系
不少人将网点销售化转型简单理解为网点的硬件改造、网点装修,而忽视了硬件改造背后的业务流程梳理优化。网点销售化转型对网点的经营环境有一定的硬性要求,如环境要整洁明亮,功能分区要基本到位等,而邮政金融的网点,大部分确实存在老化和落后的现象,网点转型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就是网点改造。网点硬件改造确有必要,但如果过分重视网点装修改造,甚至认为网点转型就是网点装修改造,如果只是硬件改造而没有对网点运营流程进行有效优化,没有提高营业厅对外销售机会的发现、激发和销售实施的效率,就无法提高网点的产能,偏离了网点转型的本质。
(二)硬件建设和营造营销氛围的关系
绝大多数的网点硬件改造后,宽敞明亮,形象比以前有明显改观,客户体验有了明显提升,但网点营销氛围却没得到有效营造。交易型网点和销售型网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网点氛围的营造。在销售过程中,氛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据行为心理学原理,营业厅氛围直接影响营业厅内人员包括客户和银行服务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导致结果的发生。网点转型,坚持“软”“硬”结合,聚焦“网点销售效率”和“客户体验”,才可能将网点转型转出成效、转出产能、转出利润!
(三)处资源投入和资源效益管理的关系
但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商机。城镇化的发展也还是带来了很多利好的因素,去三四线城市办家物流公司被看成为前景无限的商机。
潜力到底有多大?
目前,一般物流企业能覆盖的范围基本局限在县城级别。自2011年以来,各大电商纷纷携巨量资本自建物流渠道,但其难以突破的瓶颈,也恰好出现在各县级城市与所辖乡镇间的物流配送环节。
所以说,很多资本巨头一时难以下沉到位的空白环节,才是区域性物流公司的真正突破口。所谓“最后一公里”上的潜在需求,正是今天物流行业最真实和最接地气的投资方向。
而就在近日,淘宝网《县域网购发展报告》给出一组数据:2012年,县域地区共有超过3000万人上淘宝购物,花费达1790亿元,平均每个人网购花费近6000元。这比一二线城市居民的支出多了1000多元,三四线城市网购力量远超一二线城市。
“电商大佬携资本优势对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发动空袭,并非扩张的最佳选择。其实,电商自建物流实属无奈。只是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物流的网络布局和思想都已经跟不上电商的发展,导致这一市场的物流效率偏低。”河南长通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长龙表示。
在电商下乡大潮方兴未艾、电商自建物流前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商机也随之而来。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电商的配送范围都还局限在县城或者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而且配送人员非常少,直接造成了自建物流成本的上升。
在郑州市荥阳市做物流配送的武全书就抓住了这个机会,由于电商从县城到乡镇和农村之间配送渠道的缺失,他经营的快递公司目前已经和几家电商进行了合作,负责将网购货物发送到县城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和农村地区。
“电商只能在订单比较多或者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进行配送,而偏远地方和农村订单较少,电商们都不愿意去送货,最后还是只能靠我们来做”。武全书说他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整合这几家电商的货物,所以每次送货的单量都很大,而且配送范围大,“我就是荥阳人,比较熟悉这个地方,一般的农村都能送。”
河南省鸿泰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尚宏强很认同这种经营模式,“盈利就是整合。通过每日货物单量来挤压快递价格,进而缩减配送成本,对于一家民营物流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盈利模式。”
城镇化驱动下的投资洼地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这个数字正在由50%向70%挺进。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的建设,就要求涉及百姓衣食住行的城市物流和社区物流建设配套要跟上,城市物流和社区物流的商机,将随城镇化建设加速而增多。而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又会催生出新的企业和产业,带来了极大的物流服务需求。在这个相互推进的过程中,供应链管理、IT物流、仓储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专线物流等细分领域格局渐渐明朗,将形成了一批较好的投资标的。
我国渐渐兴起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模式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逐步形成另一种模式的城镇化。而这种与工业物流密切相关的城镇化,更是给了目前已经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一个更大的商机。
“而从地域分布上说,我国城镇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状态。今后,中西部地区由于承接产业转移、劳动力就地消化,将成为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物流企业的掘金之地。河南正好就处于这个链接地带。”魏长龙说。
风险问题
电商如果自建物流阻力加大,那么,他把这“最后一公里”利润让诸如像武全书这样的中小型快递或物流公司做,这个商机或许也是个陷阱。
“电商企业需要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物流途径来满足电商业务的爆发增长需求,更关键的是掌握物流行业的数据,在大物流的数据蓝海中取得主动权。”有业内人士表示。
一般来说,电商跨界入局物流,表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建战略,如京东,完全采用自由渠道铺设快递途径,实现货物的自由运输,在货物运输拥堵的节假日能够实现对一般快递业的超越:效率更高,安全性也更好,并且能够成为京东价格策略的一部分。第二种是和传统快递公司合作,如阿里的“菜鸟网络”,虽然不自建物流,但阿里通过大物流网络的整合,实现对物流行业的进一步涉足、控制,为阿里的电商提供完善的后备支撑。一种是自己建设,一种是整合同时保持控制权。
所以说,不管是上述哪一种模式,尤其是第二种,如果这些公司不能与电商(主要是以像淘宝和天猫专注于平台,将专业的物流服务外包给快递公司顺丰、三通一达,而后再进一步将渠道下沉)的数据和货源相匹配,那么在这最后一公里上的物流就相当于一个人有两个大脑而却只有一个身体,出现协调上的紊乱,这成为电商与物流公司合作的致命伤。
关键词:手机报 传播特点 发展趋势
2010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我国的数字化阅读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手机报是人们主要的数字化阅读途径之一。自《中国妇女报》首推“手机报”以来,手机报凭借着传播速度快、随时随地随身接收以及传播功能全面、互动性强等优势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传统媒体都纷纷抢滩手机报市场。随着3g技术的普及,手机报更会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快速发展期。
手机报的实现形式
手机报是指将纸质报纸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传播,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①手机报可以分为短信手机报、wap手机报和彩信手机报三种形式。
1.短信:可通过短信点播或短信定制,这是最早的传播方式。
2.彩信: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不过由于容量有限,所以彩信版手机报的新闻是以新闻摘要或缩编的形式出现。
3.wap方式:用户既可以在wap专设的手机报频道在线阅读,也可以通过链接选择订阅。与彩信版相比,wap版的手机报不仅收看方便,而且自由度也较高。
手机报的媒介特性
和传统报纸相比,手机报有其鲜明的特色:
信息传播时效性强。传统的报纸用户必须要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通过新闻纸接收新闻信息,而手机报的载体是手机,使用起来比报纸、电视、电脑要便捷许多。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在国内任何地方都能接收到手机报。所以,在面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时候,手机报具有强大的即时能力。它可以实现事件的动态传播,并且时刻跟进,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手机报凭借独特的快速传播优势,抢先新闻资讯。用最新鲜、最热门的信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手机报可以保存在手机里,用户可以选择即时收看还是推迟再看,即使手机关机了,但是开机后,手机报还会送到用户的手机中。
与用户的即时互动性。手机报还提高了新闻信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实现了信息传播流程的影响反馈。传统媒体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不能够与受众进行即时有效的互动,从而影响了传播效果。手机报的编读互动可以带动读者订阅数和反馈率的提升,也可以为手机报提供新闻线索,培养新闻评论员,增加新闻观点。手机报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视频和照片等方式参与互动。例如“两会”期间,新华网与中国移动联手推出的《两会手机报特刊》,其中“亿万手机读者向总理提问,为总理分忧”活动收到了数十万条短信,扩大了报道覆盖面,引起广泛讨论和重视。在吸引用户参与的同时,也增加了手机报的亲和力。在日本福岛地震海啸期间,多家手机报为此开辟了用户交流祝福短信平台,通过手机报传送爱心和关怀。许多手机报读者表示支援抗震救灾,转发了很多感人短信。这也增加了信息的“二次传播”,使受众有了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个性化定制服务。传统报纸属于大众媒体,要面对的是大众化的读者。其传播的方式是“一对多”,往往在内容上是以量取胜。而手机报由于个性化要求,提供的是“一对一”的服务,这样可以做到个性化的分类订阅。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发送短信或登录相关网站,订阅不同类型的信息。例如《大学生手机报》、《青年报(农村版)》等。手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定制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手机报,有了更多的选 择。
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手机报是以数据包的形式发给用户的,这个数据包包括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元素,信息容量较大。这样,用户不仅可通过多种形式更深刻地理解新闻,体会多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全方位感受,既调动了受众的视听器官,又实现了新闻的多维阅读。受众阅读这样的“多维新闻”要比单纯地看纸质新闻生动、有趣得多。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使得大家对于这样的新闻显得充满兴趣和热情。
现阶段手机报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虽然手机报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但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专业人才缺乏、盈利模式单一、监管不完善等问题。只有妥善加以解决,才能促进手机报的健康发展。
内容缺乏深度。目前,手机报的内容大多是从各大新闻网站、报纸上摘抄标题和简要内容,虽然信息来源较广泛,但缺乏原创性的内容。如果再缺乏专业的采编人员,这就必然导致手机报内容缺乏创新性。相比于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深度报道、系列报道,手机报的内容容量小、手机屏幕小,导致信息承载量受到限制,往往会造成内容无法详尽地阐述和新闻背景缺失,可能会使受众对新闻事件认识不清,不能满足用户对多种信息的需求,他们就会选择其他媒体,从而导致手机报目标群体的流失。
盈利模式单一。从手机报的现状来看,手机报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盈利:一是对定制用户收包月订阅费;二是对wap网站浏览用户采取按时间计费;三是借鉴传统媒体的盈利方式,通过吸引用户来获取广告。由于手机屏幕一般只能显示100个左右的汉字,一份手机报的内容一般只有7000~10000字的图文信息,包含20多条400字左右的新闻内容后,已经没有足够的广告空间,因而手机报本身广告不多,现阶段主要依靠第一种盈利模式。普通手机报的订阅资费一般是5~40元/月,这包括服务商和报社之间的分成,如果单单凭借每个月的订阅费来维持运营是十分困难的。并且3g版的手机报对wap浏览网站的用户收取流量费用,因此用户比较排斥在手机报中植入广告。
法律监管缺失。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手机报的管理遇到了许多问题。有些手机报的发行者为了吸引眼球,不惜虚假、未经核实的信息,降低了手机报的可信度。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对手机报的管理定位上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电信部门认为,手机报是通过手机以短信、彩信和wap方式传播的,属于电信的增值业务,而电信增值业务只需要取得电信增值业务的许可证即可。而新闻出版单位认为,对手机报的定位应该首先考虑它的社会功能,它新闻、传递信息,理应归属于政府新闻出版部门。因此,对于手机报的监管,要加强打击不健康的、内容制作粗劣的手机报,这些需要尽快制定相关管理法规。
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建立良好的运营模式
从目前手机的保有量和使用人群来看,今后手机将会像互联网那样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手机报内容的多元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机报的功能会日趋强大。
建立健康有效的手机报运营模式。手机报业务的发展成功与否,建立健康良好的运营模式是关键。按照手机报发行者的不同,手机报可以分为媒体发起模式和电信运营商发起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媒体发起模式的优势在于信息资源的编写,但媒体一般不具备相应的sp资质;电信运营商发起模式在于渠道和技术优势,但电信运营商不擅长或未被授权进行新闻内容的采编。因此手机报需要产业链各方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培育市场,电信运营商和新闻媒体需要紧密合作来促进手机报的发展。从各自的优势来看,电信运营商拥有渠道,可以与掌握着优势内容资源的新闻媒体组成战略联盟,一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手机报服务。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建立用户数据库,深入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等,开发受众人群的商业价值。基于新媒体开发的战略联盟,不仅是电信业与新闻媒体在手机报市场中各自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最佳途径,而且也是双方在以手机报为依托的转型战略中的双赢选择。
组建传播队伍,开展特色业务。在这个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下,“内容为王”已经成为一种必须的竞争手段。手机报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建立自己的采编队伍、技术设备,利用多媒体优势改变传统发稿习惯。在内容上,要争取创新、自给自足,还要彰显个性化和独特性,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首先,应该将手机报容量小的缺点变为优势,让文章的编排尽量显得短小精悍、简洁明了。文章的标题、导读、内容都要体现这种特色,不追求新闻广度,而变为探索新闻的深度。其次,在面对主要专题的时候还应该制作特色专刊,比如“两会”专题报道、世博专题报道等。再次,结合自身的媒介特点和受众定位,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利用多媒体优势,创建自己的品牌,以品牌吸引客户。
加强分众化与个性化菜单定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不同职业的人群存在消费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新闻媒体细分受众人群,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市场,使传媒产品适销对路。但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目前媒介同质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因此媒介必须借助创新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受众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品牌的准确定位,成为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要对主流受众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消费特征、认知模式、心理需求等诸多要素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只有准确定位才能确定手机报的发展方向和风格。针对不同的目标用户发展个性化服务,让读者自己选择内容、版式、色彩、发送时间等,根据读者兴趣、职业的不同进行信息分类,推出新闻、体育、娱乐、文化、生活、财经等形式,避免“千人一面”。
以《华西都市报》所属的《华西手机报》为例,它分为手机报短信版、彩信版、wap版和ivr版四种。短信版的《华西手机报》;彩信版系列分为精华版、体育娱乐版、楼市淘宝版和全网版;wap版系列有移动梦网《华西手机报》专区和时尚移动博客;ivr版也已经和移动、电信合作推出便民信息。不同版本的手机报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华西手机报》的分众定位不仅准确而且全面、清晰。正因为如此,《华西手机报》的受众也一直在稳定增长。
更新广告类型及投放技巧。首先,面对手机报容量小和受众相对集中的特点,广告投放应该聚焦在“精”与“准”上。对于定制特定手机报的人群投放与之相关的广告。例如,在《大学生手机报》中可以加入书店打折、电影公映、求职招聘等内容;在《农业手机报》中可以加入优质种子、先进农业设备的广告。
其次,根据手机报用户的区域性来投放相应的广告。例如,根据手机用户所在的城市投放与该城市相关的商场、饭店、娱乐机构的最新动态消息,这样的广告避免了用户的反感和排斥,提高了广告的有效性。
最后是增值服务:贴近用户需求。手机报不仅要降低受众资讯消费的时间成本,而且要依靠便携性打造特色,增加内容产品的功能收益,切实贴近用户的需求。比如在“餐饮服务”中推出“特色餐馆”、“订餐服务”,在“生活导航”中推出订购车票、宾馆等服务。还可以提供交通预警信息定制服务,当遇到暴雨或大雪等恶劣天气或交通堵塞时,及时发送预警信息。
手机报作为新兴媒体,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手机报会有一套成熟的商业运行方式,并且以其强大的优势影响更多的受众。
在这场买剧大战中,演员片酬也在愈加突破人们的想象。2016年,国内影视演员片酬呈爆炸式增长,其中一线演员以单剧5000万元打包价起步,而电视剧演员片酬更是突破亿元大关。
显然,这是一场烧钱的游戏,被资本驱逐,被市场裹挟;这更是一个充满病态的电视剧生态圈,有人受益,有人失意,有人在投机,有人想改变,却总是无奈……
片酬疯涨制作方和电视台接盘
有人戏言,如今能跟房价涨幅比拼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演员片酬。以2016年投入拍摄的“剧王”《如懿传》为例,仅周迅一人片酬就达9500万元,再加上霍建华,两位主演的片酬就达到了1.5亿元。
像周迅、霍建华这类一线明星所开出的价码,在电视剧行业内并非孤例。据业内公布的报价单,2016年电视剧演员片酬的最高报价要数吴亦凡的1.2亿元,周迅以9500万元紧随其后,而鹿晗9000万元、Angela baby(杨颖)8000万元、杨洋7000万元的片酬也毫不输阵。相对于2015年赵薇在《虎妈猫爸》中的4000万元,孙俪在《芈月传》中的6000万元,这些价格几乎是翻了番地上涨。
演员片酬疯涨,最崩溃的莫过于电视剧制作公司,因为这意味着电视剧的预算成本变高。在电视剧制作体系中,除去部分专为电视台、网站定制的电视剧能拿到先期预算资金,一般都是由制作公司先期垫付成本预算,在成片完成后才卖给播出平台。按照国内目前的预算比例构成惯例,制作预算至少要达到同等比例或者更高,才能保证剧作品质。如此一来,《如懿传》预算总额至少在3亿元以上。
除了制作公司,播出平台作为购片方,也深陷烦恼之中。制作预算增加,导致剧作身价提高,进而导致购剧价格猛涨。据了解,一线卫视2016年购剧资金规模基本维持在20亿元上下,以一线大剧价格售价超过3亿元、顶级制作售价超过5亿元来计算,一线卫视一年最多也只能购买三五部大剧。据了解,为了抢下一线大剧的独播或首播权,2016年江苏卫视投入15亿元用于购剧,浙江卫视的购剧预算达到20亿元,较此前翻了三倍,而东方卫视影视剧中心虽未公开具体费用,但对外公布采购经费较前年增加了35%。
当一线大剧的价格以3亿元起步,盈利模式单一靠广告招商支撑的播出平台,也只能“打碎牙齿往里吞”了。广告主倒逼电视台购剧先“看脸”
“这么多年大家都在看着片酬涨,行业内部各种协会也都号召抵制高片酬,但片酬依然不降反涨,说到底是因为做剧的人并没有最终的决定权。”青春武侠剧《惊天岳雷》制片人钱晓鸿直言,在现有的电视剧购销体系中,制作方要考虑电视台的类型偏向,电视台则要迎合广告商的需求,“对广告商来说,他们看重的就是明星的号召力和可以直接转化成购买需求的可能,相对于制作水准和剧作品质,一部剧是否有大明星参演才是最关键的。”
这种潜在的商业逻辑最终层层倒逼,使得电视剧制作方需要考量市场的需求,并根据电视台的建议采用明星阵容。钱晓鸿所在的山东影视此前以农村题材剧和正剧著称,过去多年并不太注重使用明星,而更加强调演员演技和制作水准,这两年在业内有“良心制作”之称的正午阳光团队早年间就长期隶属于山影,钱晓鸿也曾与该团队有过多次合作。“完全不用明星,只采用实力派演员的做法,不是没有,但常常得不到市场的良性反馈。”钱晓鸿举例说,在靳东还没有大火前,正午阳光曾以其为主角拍摄了《到爱的距离》,剧作品质没有问题,但播出后并未引起太大反响。
“正午阳光这两年的爆款剧,不管是《琅琊榜》《伪装者》,还是《欢乐颂》,都是以胡歌、刘涛等明星来带新人的方式,而非全部采用新人演员。”钱晓鸿说,这种做法满足了电视台和广告商的预期,保证剧作能够顺利卖出,“说到底,做剧卖剧是一门生意,而并非只是为了艺术。”他表示,自己这两年经手的项目也开始“转向”,“即使有些年轻演员在演技上不成熟,但他们有市场号召力,会让剧的卖相更好。”
网站入局热衷哄抢明星爱烧钱买剧
除了传统电视剧购销体系的“唯明星论”,助推演员片酬的另一股力量来源于视频网站。
从《甄执》30万元一集的网络价格,到如今《如懿传》900万元一集的网络售价,视频网站堪称播出平台中的最大金主。在年底各家视频网站的招商会中,一线大剧的身影也处处闪现,仅腾讯视频一家就宣布将在明年网络独播或网播近20部一线大剧,包括剧王《如懿传》、孙俪新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鹿晗电视剧首秀《择天记》、杨幂新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等。
“在传统的电视剧购销体系中,如果说电视台形成一种约定来抵制高片酬,也许还是可行的。但是视频网站一入局,再高的片酬都有人接盘,就很难再有回落。”某地方卫视电视剧部门工作人员透露,这两年开出天价片酬的演员和明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站推崇的“IP剧”模式(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这类‘IP剧’几乎都青睐年轻明星,虽然故事和制作都欠火候,但网络受众群就是愿意追明星。”
这些年轻明星虽常被冠以“面瘫演技”,但却被视频网站视作“流量担当”,只要有他们主演的电视剧,往往都能赢得超高点击量。“这种取向很难说不对卫视产生影响。”某卫视内部人员直言,流量高,广告主自然偏向网络,而卫视为了留住广告主,也只能采取与网站相近的购剧策略,“过去我们有些剧虽然品质好,收视率也高,但被广告商认定为收视群体过于老化,很难通过广告回收成本。要想改变买剧赔钱、实现电视台的盈利,就必须以年轻的明星为主打,吸引年轻观众,让广告主认可电视的收视群。”
2006年,《IT时代周刊》立足产业,讲述了很多生动的商业故事,也做出了大量前瞻性的产业方略报道,许多预言得到了验证,也有些在风云变幻中成为读者耳边的愉悦。在2007年吹响号角之时,我们回首2006年的精彩瞬间,将那些被岁月印证的10大预言再次重温,并结合最新事态加以评述。历史不会重复,但有助于我们一起来发现和揭示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并对新事物的来临,作预先的思考与解读。
预言1:Linux取得突破性发展
《中国信息产业新一轮发展的10大看点》之10――《Linux将得到发展》2006年1月5日出版
与Windows的满地开花相比,Linux可谓一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也正因为如此,人们都希望能看到颠覆的好戏,业界对Linux的关注也一直与Windows如影随形。
2006年是微软Vista的最后期限,在Vista强势的各种宣传攻势中,本刊仍在2006年伊始就敏锐地察觉到:“随着国际开源世界以及中国Linux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源产品将进入中国市场开展商业运作。”同时,Linux“与各应用软件厂商之间先天的鸿沟正在被弥合,整个‘生态系统’正在形成之中”。
2006年年中,多家Linux厂商都实现了他们在桌面预装领域的突破,纷纷与电脑厂商签约。
同年6月,中标软件与长城电脑签约,使Linux市场迅速浮出水面。7天之后,中标软件又与浪潮签约,今后2年内浪潮PC将全部采用中标普华的Linux。好消息于是开始不绝于耳:8月19日,北京共创开源软件有限公司与深圳新蓝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新蓝电脑将全部预装共创软件。9月中旬,从中科红旗传来了更让Linux振奋的消息,其与当时世界最大的PC厂商戴尔签约,后者将给其在中国销售的23款台式机和笔记本全面预装红旗Linux操作系统。与此同时,世界PC巨头惠普和联想也相继推出了Linux笔记本电脑。
业内人士指出,Liunx在2006年给电脑市场带来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的同时,也再次证明了Linux广阔的市场前景。
预言2:NEC等日系手机集体败走中国
《卢雷难扳全面颓势 NEC再演日系手机之殇》 2006年2月20日出版
中国手机市场的广阔前景是国内外手机厂商的共识,也是他们觊觎的一块大蛋糕。然而真正从蛋糕中尝到甜味的厂商,可谓凤毛麟角。
继东芝2005年4月退出中国手机市场之后,日系的京瓷、三菱和三洋等厂商一直是惨淡经营。而当时的NEC在中国市场还算风光无限,时常能在CCTV上看到他们花钱请的俊男靓女大肆宣传自己的手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刊依然一针见血地指出:“比起拥有自主品牌及多种销售渠道的国内与欧美手机厂商,品牌意识淡薄、销售渠道单一的NEC却不能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中国市场。”将难免重蹈日系手机的覆辙,并预言其会“慢慢淡出中国市场”。
事实上,NEC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日系手机厂商共有的问题。2006年3月,随着三菱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本刊于2006年3月20日发表报道《日系手机全面兵败中国 市场决策不灵、管理制度僵硬》,对日系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不适应”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大胆预言:“要在中国市场卷土重来,日系手机企业的机会微乎其微,特别是在自身还存在市场决策不明、管理制度僵硬、市场营销薄弱等问题的现状下。谁能保证中国市场不会这样说:“永别了,日系手机!”
预言再次得到印证,日系手机在中国市场全面溃败,势如山倒。2006年11月22日,卢雷难扳全面颓势终于应验,NEC决定正式退出中国手机市场。这标志着一贯以傲人姿态亮相的日系手机厂商在苦撑数年之后,以集体退市的方式黯然离别中国。
预言3:UT斯达康遭遇发展磨难
《3G决策失误UT斯达康十几亿投资打了水漂》 2006年2月20日出版
在GSM和CDMA的双重挤压下,仍然创造了小灵通神话的UT斯达康,开始为自己的失误策略买单了。
因为站错了3G队伍,UT斯达康在投给WCDMA的10多亿资金打了水漂后,不得不开始裁员,他们同时盯上了近年来在国内发展“势头不错”的IPTV业务,甚至重新寄望小灵通好梦重圆。
本刊报道指出:“小灵通并不是一个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产品,IPTV也看不到业务上有突飞猛进的迹象。”,“步伐凌乱的UT斯达康在2006年似乎依然不甚乐观。”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遭受了一连串打击的UT斯达康,很快于2006年3月20日收到了纳斯达克的摘牌通知。此后的6月,虽然他们在上海电信IPTV商用网招标战中夺得了最大的一单,被业界视为情况稍微得到改善,却因为IPTV技术标准与商业模式都尚未成熟,自身发展羁绊重重,前景也很难被业界看好。
正在所有人为UT斯达康捏一把汗的时候,更大的震荡开始侵袭UT斯达康。10月,UT斯达康董事会否决了吴鹰原定的全球CEO职位。吴鹰的离开被视为对他一系列错误决策负责,然而UT斯达康的颓势却没有人能继续负责。11月17日,UT斯达康一年内再次收到纳斯达克的摘牌通告。
2006年对于UT斯达康来说,可谓是命途多舛。本刊的预言得以印证,更多的是因为有一份旁观者的清醒。
预言4:标准之争制约手机电视发展
《标准凌乱争斗不已 手机电视亮起红灯》 2006年2月20日出版
喧嚣许久的手机电视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原因是“在手机电视热闹繁荣的背后,标准不明成为产业界不容回避的一个隐忧。如不能妥善解决,将有可能造成各方诸侯自立标准的混乱失控局面。”本刊在2006年年初就提出了上述对手机电视发展前景将遭遇标准问题阻碍的担忧。
手机电视标准究竟采纳广电总局的,还是采纳信产部的?这一利益争斗已经影响到了手机电视的初始发展。手机电视在2006年的发展正如本刊担忧的那样,标准之争的扑朔迷离给手机电视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2006年10月16日,让运营商望穿秋水的手机电视国标终于在广电总局的主导下确定为STiMi。然而业界还没来得及高兴,来自电信的不满就浇了一盆冷水:“这只是广电总局闭门造车想出来的标准,这是垄断的产物,而不是市场考验下成长的样本。”在此前的9月21日,信产部副部长娄勤俭公开坦言手机电视业务是个“敏感话题”。
果然,仅隔1个多月之后,面对广电总局抢先制定标准的行为,电信部门便开始了行动。12月11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电信巨头与中央电视合推出手机电视业务的合作正式开始。此后,双方的口水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媒体上,手机电视标准的前景至今迷雾重重。
预言5:博客盈利前景仍不明朗
《重普及轻服务 2006年博客将依然无利可赚》2006年3月5日出版
2006年仍是博客的风光年。据2007年1月1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的博客数量已高达2080万个。同期国际调查公司数据称,在浏览量排名前100名的全球网站中,10%为博客网站。庞大的博客数量加上庞大的博客关注阅读率,无不昭示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博客时代。
“然而商业价值和盈利模式并不能直接划上等号。2006年,萦绕已久的盈利问题依然没有改观。”
我们看到,2006年中国的博客网站吸引了国际风投的介入,也有个别博客网站获得了广告收入,同时有博客网站开始尝试与博客作者分享广告收益模式。可是这一切看上去很美的景象,都不能掩盖中国博客类网站至今无一家盈利的严酷事实。尤其享有良好口碑的敏思博客在8月1日的关闭,更突显了博客类网站的盈利困境。
博客网站无法盈利的痛苦根源,是连初进IT的实习记者都能提问的“运营模式”,业界人士更是列出了几个影响博客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充分挖掘现有用户的需求、完善已有的商业模式、加大和其他互联网应用的协作、重视互联网业务和无线业务的结合等。归根结底,就是要注重对博客用户的服务。正如本刊援引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所言:“怎么给用户带去更多更好的用户体验,才是博客服务提供商需要脚踏实地去做的事。”
预言6:平板电视疯狂降价现亏损
《外商用中国人打中国人 平板电视价格战只有输家》 2006年4月20日出版
平板电视无疑是近2年彩电市场的主角。尽管到目前为止,平板电视所占市场份额仍无法赶上传统CRT彩电,但它几乎吸引了彩电市场的所有眼球。
延续着2005年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内平板电视企业摩拳擦掌,在2006年年初就表现出了更大的市场野心。对此,本刊报道认为:“由于液晶电视70%的成本来自液晶面板,国内厂商充当的仅仅是加工厂的角色,核心技术缺失和经济实力不及,使国内尚无法自主供应用于液晶电视的液晶面板。这让国内彩电企业在调整产品价格过程中身陷被动。”
整个2006年,降价成了平板电视产业当之无愧的高频词。发动价格战的企业打着这样的算盘:用赔本的低价策略先占领市场份额,拖垮竞争对手,到某一个时点再提价赚钱。他们同时认为,价格一直高高在上的日韩家电巨头将固守高端战略,不会“掺和”到中国企业间的价格战中来。然而,他们打错了算盘。在国外平板电视品牌也开始降价的挤压下,国产品牌平板电视降价潮一波一波地袭来。本刊于2006年8月5日发表《政府为“平板热”泼冷水 企业发展不应遵从自我感觉》的报道中,再度对此予以了关注。并更尖锐地指出:“伴随着2005年上游新一代面板生产线陆续实现量产,面板生产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基本上都是通过进口核心部件生存的本土企业,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平板电视正向成熟期过渡。掌握了上游资源的外资品牌,尤其是日韩品牌,迟早会通过价格战,降低市场门槛,限制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最大限度达到控制和占领市场的目的。”
半年过后,市场的反馈表明,平板电视的利润在日益激烈的价格战面前几乎被挤没了。
2006年底,一份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2006年前3季度中国彩电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平板电视中占重要地位的液晶电视,国产品牌在32、37和40英寸液晶电视出现了净利润负值。更让业界无奈的是,一边是中国液晶电视亮起的亏损红灯,一边是液晶拉动的等离子彩电“乐此不疲”的争相降价。在这样的产业生态下还会有赢家吗?!
预言7:YouTube引领播客成为网络新贵
《人气大幅攀升 播客或成下一个网络传奇》2006年7月5日出版
网络从来都不缺少英雄和传奇。在互联网宽带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一面愈加平民化,一面会毫不吝惜地把平民打造成明星。以文字为载体的博客和以相片分享的网站已经让人们体会到了平民自主传播的魅力,然而这还不够,人们希望看到更为生动真实的东西。于是,在线视频分享网站在中国悄然出现。本刊认为,“当在线影音消费和产出需求都到位之后,链接中间的分享环境,便顺理成章地扮演起串连价值链的角色,而且成长的趋势一发不可收拾”,同时更进一步指出:“继博客和相片分享(影像)之后,在线影音分享似乎成就了网络产业的下一个硅谷式传奇。”
是金子就会发光,是传奇总会得到赏识。
2006年10月10日,互联网巨头Google宣布,它将以16.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YouTube。YouTube在创办1年多的时间里就创造了如此巨大的商业财富,无可争议地向世人证明,在线视频分享已经成为正在发生的网络传奇。
于是,视频风遍了中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视频网站200多家,而在2006年年初之时,这一数字为30余家。只是,这些视频分享网站在YouTube被收购的刺激下出现,大量的是相似,没有自己的特色。它们好多甚至连盈利模式和流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方式也没有找到,只是靠娱乐圈的一些丑文炒作、弄一些黄来达到网站初期发展的流量激增。本刊对“在线视频分享网站将大为盛行”的观点得到印证感到欣喜的同时,对目前中国这些网站的发展十分担忧。
预言8:英特尔加紧应对AMD强势反攻
《拒称AMD为友商 英特尔推服务器芯片利剑》2006年7月5日出版
自2004年开始,业界发现,在已经声名远播的“英特尔”身影旁边,“AMD”的名字越来越响。2005年5月,后者在紧跟英特尔了双核处理器的同时,更是公开“暗示”英特尔的双核为假双核,让业界着实吃了一惊。这些都还不算完,2006年7月,AMD先于英特尔推出了双核炫龙64位移动处理器,赢得了市场先机,打乱了英特尔的战略计划。
面对AMD咄咄逼人的气势,一向沉稳的英特尔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不再称呼AMD为“友商”。本刊对此认为:“英特尔始终没有放弃垄断芯片市场的幻想,这表现为英特尔在国内的一系列平台化战略上。”同时本刊指出:“技术仍然是英特尔与AMD竞争的主导力量,英特尔要想回到以前充当主角的独舞时代,就不能再在产品研发上犯任何错误。”
于是在2006年下半年,业界看到了英特尔步步反攻AMD的战略。
7月27日,“酷睿2”双核处理器在上海首度亮相,英特尔不遗余力地为其进行宣传。各种攻势应接不暇的同时,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也成了对决的形象代表。10月,克瑞格・贝瑞特博士访华。与以往不同,贝瑞特此次走进了大学校园,走进了农村。他避谈商业,只谈教育,尤其关注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他仿佛做起了公益事业,计划到2008年时,英特尔将为中国农村学校免费提供超过1万台功能齐备、可以连接互联网的个人电脑。
尤其能反映英特尔反攻AMD迫切心理的是,在双核大战硝烟尚未散去之时,11月14日,英特尔在北京抢先推出了30多款面向服务器、工作站和高端个人电脑的四核处理器,先于AMD撞开了四核时代的大门。英特尔此举不但标志着其在平台化战略上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也是对AMD步步紧逼的反击。
不难看出,英特尔的一系列高调的举动正应了本刊所言:建设产品平台,抢先产品研发。
预言9:外资并购门槛越来越高
《外资收购徐工案引发大争论 牵一发动全身聚集国家经济安全》2006年9月5日出版
就在1年多以前,许多人还理所当然地认为,利用外资创建、改造或发展国内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手段和必经之路。于是国内许多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纷纷整装待“嫁”,吸引外资的到来。
直到凯雷收购徐工案的发生,让一些人开始意识到,这有可能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沦入外人之手,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外资并购要不要限制的争论在业界展开。
本刊纵观这场争论,认为:“2006年是中国入世的第5年,今年底中国入世承诺的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此后中国将从入世承诺约束下的开放转向WTO框架协议约束下的整体开放。基于这一原因,中国政府希望进一步加强法律,防止外资在本国一些行业造成垄断,同时帮助本土公司提升竞争力,从根本上防御境外资本的垄断企图。”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政府开始逐步提高外资对行业并购的门槛了。继2006年8月8日,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之后,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了政策文件《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以引导未来5年中国对外资的利用。其中明确表示:“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被外资并购情况增加,个别领域出现外资垄断或垄断迅速扩大的苗头。”,“这可能对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产业安全形成威胁”。该文件强调,需要遏制可能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外资垄断现象”。
刚进入2007年,又从政府部门传出消息,商务部和发改委正在共同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第4次修订。正在修订的版本将保留原《目录》中对外商投资领域分为鼓励、限制和禁止3大类内容的格局,但会根据新的情况对具体行业进行调整。关于调整的具体内容,商务部明确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会重点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等5大产业。
同一时间,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完成了一份报告,其中对外资并购和产业安全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其中列出了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18个行业和关键领域,今后将对这些领域的重大外商投资项目要重点审查,这一名单与2006年12月由国资委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所列行业基本一致。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政府在外资疯狂进入中国的态势下,防范可能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外资垄断现象的积极措施。
预言10:网吧治理转向行业内容整治
《运营商撤退全国连锁网吧失败 文化部需重新制订牌照政策》2006年9月20日出版
2003年,文化部为规范网吧、改善网吧环境,发起了连锁网吧计划。经过3年的运营和摸索,这一计划在铁通和联通关闭全国连锁网吧业务的现实面前,宣告失败。
本刊历数政府在网吧治理方面的政策规定,认为:“网吧在中国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行业,单纯想依靠连锁这样的经营业态来改变网吧发展的现状根本不可能。由于网吧行业社会地位偏低,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不愿介入,网吧行业整体投资不足,此外,政府的监管政策使得网吧成为一个封闭的投资市场,阻碍了网吧行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自然转型和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