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基本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小企业;联合创新;创新机制;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018-02
一、中小企业联合创新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它能创造市场需求,有效配置各种资源,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创新的大军中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中小企业因其生产的分散化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的技术时代也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但是由于创新需要较多的人、财、物的投入,且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往往面临着资源不足、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自主技术创新受到限制,而通过技术合作可以将各方拥有的互补性资源结合在一起,共同分担风险,有效促进知识转移等等,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合作创新是更现实的选择。
二、社会资本相关理论
1.社会资本的含义。社会资本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立的理论概念。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观点众多,布迪厄(1997)在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将社会关系和关系网络看做是个体可以被利用的,用于实现个体目标的资源;帕特南(1993)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某种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可以通过促进合作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益;边燕杰(2000)将社会资本看做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张其仔(1999)的观点是社会资本是人与人之间在信任和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网络,是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陈劲(2001)从企业层面把社会资本定义为:是指一个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其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纵向联系,与企业外相关实体、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等社会关系总和,以及该企业获取并利用这些关系来摄取外部信息和其他资源的能力总和。
以上对于社会资本的界定包含着共同的认识,即社会资本是基于网络、结构和关系所形成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包括关系网络中的信任、承诺、规范、结构位置等。良好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信息、知识等资源的流动,社会资本是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
2.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为反映中小企业内外部社会关系特征的有助于目标实现的生产性经济资源。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分为两大类: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和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因为本文是研究联合创新,注重的是组织之间的社会资本,所以主要涉及的是外部社会资本。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是由于企业嵌入在外部关系网络中所形成的关系资源。主要包括中小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其供应链上各环节之间的纵向联系,与企业外部的相关实体、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等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该企业获取并利用这些关系来摄取外部信息和其他资源的能力总和。中小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构成图如下:
图1中小企业社会资本构成图
3.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维度。Nahapiet和Ghoshal(1998)区分了社会资本的三个基本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也称为结构性嵌入,指的是企业之间联系的整体模式。这一维度主要关心的是网络联系的存在与否、联系强弱及网络结构。关系维度是指通过创造关系或者由关系手段获得的资产,包括信任与可信度、义务与期望以及可辨识的身份。关系维度则指的是社会联系的人格化方面,它与社会联系的主体行为人有关。关系维度表现为具体的、进行中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具体关系,也称为关系性嵌入。认知维度指的是提供不同主体间共同理解的表达、解释与意义系统的那些资源,如符号、语言和文化习惯及隐性知识等。
按照Nahapiet和Ghoshal的分析框架,中小企业的社会资本也可以按照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来划分。依据本文研究中小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其中结构维度的社会资本,即企业之间结构维度的社会资本。企业间结构性社会资本主要是指企业间社会关系网络及其结构所形成的资源及竞争优势,它也与网络联系的强弱和网络结构特征紧密相关。中小企业关系维度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信任。这里所指的信任不同于陌生人之间基于可能预期而产生的弱信任,而是属于弹性信任或关系信任,是一种基于强联系和持续互惠规范的信任关系。中小企业认知维度的社会资本,主要包括那些企业间共享的语言、符号、隐性知识、价值观和其他意义体系。
总之,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及认知维度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这个体系镶嵌于企业内外部的关系网络之中。在企业成员及企业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实现信息和资源的交换和组合、形成并强化共同语言和共同目标,从而促进协作。
三、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合作创新机制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要使技术创新得以实现,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建立以下几方面的联合创新机制。
1.网络化组织机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化组织就是中小企业按照其社会资本构成主体各不同层次的相关企业或组织,基于共同的技术创新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以创新中小企业为核心,由创新中小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等多种主体构成,是一种混合型网络。这种网络化组织既包括创新中小企业与上下游关系的供应商以及用户之间形成的垂直合作网络,也包括创新中小企业与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或竞争对手之间形成的水平合作网络。网络化的创新组织有助于解决现代创新环境下,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资源稀缺性以及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突出矛盾,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强化核心技术,实现创新目标。
2.资源整合机制。创新中小企业投入各种创新资源后,这些资源是否得到最有效的组织,最充分、最合理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资源的整合。创新资源来源于上述网络化组织成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具有科技、人才优势,创新中小企业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取得创新所需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增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应用反馈信息,使新产品、新工艺能够在应用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政府在中小企业创新中应发挥促进资源共享和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职能,提供合作创新的政策法规支持、财税支持等。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服务项目,合理预计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风险并加以有效控制,为技术创新提供贷款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应完善技术服务、技术评估、技术经纪及信息咨询等方面职能,有效地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总之,中小企业的联合创新要形成全社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力量整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高等院校的基础性作用和科研院所科技攻关的中坚作用等。
3.激励机制。任何一个系统要达到其目标,都需要有内部激励机制。中小企业网络化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松散型的,成员之间的合作常因利益分配不公,风险承担不均等半途而废,因此,激励机制必不可少。从本质上看,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赖于合作成员基于相互信任与默契,建立起合作创新的理念。而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中的信任机制,认知维度中的共同愿景、价值观等是保证在技术和组织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能将企业的共同远景和收益分享结合起来的黏合剂。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各主体建立相互信任与默契的文化氛围培养集体一致性和信任感,采取多种方式对合作中作贡献的成员予以奖励,搞破坏的成员给以惩罚来支持企业创新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3]陈劲,李飞宇.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诠释[J].科学学研究,2001,(9):102-107.
[4]Nahapiet J, Sumantra Ghoshal.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Research Policy,1998:253.
[关键词]新创企业 知识资本 绩效实现 作用路径
[分类号]F273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越来越离不开知识资本的投入和运作。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贡献日益突出。
新创企业(New Venture),是企业从建立到成熟这段时间内特有的企业形态。大量研究表明,新创企业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创造就业岗位和促进产业成长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经济时代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鉴于知识资本和新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目前,众多学者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多数结果显示知识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关于知识资本与绩效实现之间具体作用方式和路径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知识资本与企业创业过程中关键创业活动――机会利用、资源获取和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作用,探索知识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实现的各种可能作用路径。
1 知识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实现
1.1 知识资本的界定及构成
知识资本最早是Senior于1836年作为与人力资本的同义词提出,其认为知识资本是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明确提出知识资本概念的是Galbraith(1967),他认为知识资本是一种动态的而非固定的资本形式。作为知识资本概念的大力推广者Stewart(1994),他将知识资本界定为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是能够用来创造财富的智力材料。
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知识资本维度划分是Stewart(1994)提出的“人力资本一结构资本一社会资本”模型。人力资本是嵌入在员工身上且不属于组织所有的商业资本,包括个人特质,如员工和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先验经验、知识、创造性、警觉性和风险承担性等;结构资本表现为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基础资产等;社会资本是嵌入在顾客、供应链和其他相关利益者中,如政府、科研机构等社会网络之中的真实或潜在资源的总和。
随着知识资本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发现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的知识资本结构不尽相同。新创企业的基础资产相当匮乏,组织结构还不完善,企业文化尚未形成,因此知识资本中的结构资本尚未建立,在新创企业中的作用尚未体现。所以,本研究将弱化结构资本的作用,重点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绩效实现的作用。
1.2 新创企业绩效实现
新创企业绩效是创业者为实现其创业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创业行为所取得的反映新创企业初创和成长的各种结果。部分学者认为,新创企业绩效包括成长性和获利性两个维度,也有学者认为,生存绩效和创新绩效应是考察新创企业绩效时的重要的评价指标,其中生存绩效是反映新创企业能否存活的特有指标;成长绩效则是企业现时财务状况和未来获利潜能的反映;创新绩效则反映了企业新业务开发的数量和质量。
1.3 知识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实现
目前,众多学者对知识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实现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多数结果显示知识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资本是新创企业绩效的驱动力量和价值创造的关键,知识资本会通过影响新创企业机会利用的可能性和类型,通过影响其资源获取,影响其创业导向选择,作用于企业绩效。知识资本有助于企业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净利润、净现金流量正相关,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
2 知识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实现的关键路径1:知识资本――机会利用――绩效实现
创业是从发现、把握、利用某个商业机会开始的。机会利用必然是企业创业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活动。
2.1 机会利用的内涵
机会利用包括机会利用的可能性和机会利用的类型。前者指能否利用机会;后者指可利用机会的创新性程度。Samuelsson(2001)根据商业机会的创新性程度将机会划分为创新型和均衡型两类。相应地,机会利用方式可分为创新型与均衡型两种。前者是新创企业采用全新技术,开发全新产品或服务,进行机会利用的方式;后者是改进已有的事务,或者改造已有的技术使之具有新功能,开发现有市场的方式。
2.2 知识资本对机会利用的影响
2.2.1 人力资本对机会利用的影响个人特质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特质的不同会使创业者人力资本有所差异,从而影响创业者机会利用的可能性和类型。
・机会利用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创业警觉性与机会利用的能力成正比。高警觉性有助于提高发现机会的几率。其他个人特质,如较高的敏感性、风险承担性、创新精神、成就需要等也能够使创业者更敏锐地发现并利用商机。
・机会利用的类型。灵敏的市场感知、特殊的社会遭遇、丰富的技术知识、先验经验等经常是发现某种特定类型创业机会的源泉。创造性强的创业者更可能识别并利用创新性机会,不同的风险感知能力也会影响创业者识别并利用不同风险类型的机会。
2.2.2 社会资本对机会利用的影响社会资本是经济活动主体以社会网络为载体获取的各种资源的总体价值,其对创业者机会利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量理论和经验的证实。
・机会利用的可能性。创业者在与其网络成员的接触中经常会形成新的创业思路。网络联系提升了创业者获取资源和信息的可能性,增强了其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交易能力。网络的结构洞有助于创业者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其发现和利用机会的效率和可能性。
・机会利用的类型。已有研究表明创业者社会资本规模和质量与机会利用类型有关。与均衡性机会相比,创新性机会的利用更依赖于创业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的交往范围和高质量的交往对象。
2.2.3 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下对机会利用的影响社会交往面广、交往对象多样化、与高社会地位个体关系密切的创业者更容易发现创新性的机会。而先验经验作为创业者的一种人力资本,调节着上述影响机制。相对于经验匮乏的创业者而言,经验丰富的创业者更容易从高密度的网络结构中发现创新性更强的机会。
2.3 机会利用对绩效实现的影响
两种机会利用方式均有助于增强组织对动荡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采取均衡型机会利用方式对新创企业而言,风险较小,进入门槛较低,市场开拓成本较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绩效。
采取创新型机会利用方式,则面临新进入风险,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但一旦成功,可能会对竞争对手形成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使企业获得垄断性收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成长绩效。
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社会资本都在提高创业者机会利用可能性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机会利用方式,作用于新创企业生存和成长绩效的实现。由此,我们发现了知识资本可通过机会利用对绩效实现发挥作用。此路径可通过三条子路径实现,具体作用方式如图1所示:
3 知识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实现的关键路径2:知识资本――资源获取――绩效实现
获取和整合资源是创业过程的必要支持和重要保障。资源是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占有和获得关键资源是新创企业最终实现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因此资源获取是新企业创业过程的关键活动之一。
3.1 资源获取的内涵
有学者将资源获取分为两个维度:资源获取能力和获取结果。前者指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后者指能否获得资源及其可用性。也有学者认为创业者资源获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资源获取效率和获取效果。前者指获取必需资源花费的时间长短;后者指获得的资源的数量高低。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资源获取分为获取能力和效果两个方面,前者指能否获取所需资源;后者指获取所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3.2 知识资本对资源获取的影响
3.2.1 人力资本对资源获取的影响 资源的识别与获取过程需要企业具有隐性知识,即附着于人力资本之上的个人特质,这将影响新创企业资源获取的能力和效果。创业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先验经验越丰富,创业能力越强,其资源获取的能力越高,资源获取效果越好。
3.2.2 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的影响 创业者的社会资本是新创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来源。社会资本的质量首先决定了新创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高质量的社会资本,增加了新创企业获取资源和信息的可能性,更有助于其获得信息、社会支持,进而提高新创企业在市场中的合法地位。另外,社会资本的质量还决定了企业获取资源的效果。高质量的社会资本能够使创业者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知识、资本和其他稀缺资源,保证资源获取的数量和质量。
3.2.3 人力资本通过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的影响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异,创业者通过社会资本获取资源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有过从业经验的创业者从之前已经建构的社会网络中开发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本来获得资源;另一种是创业者通过重建新的社会网络,形成新的社会资本获取所需资源。后者通常是一些关键资源无法通过现有社会资本获得时企业不得已的选择。
3.3 资源获取对绩效实现的影响
资源基础观认为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替代或不可模仿的资源有助于企业收获超额报酬。企业资源对其获取经济利润并维持竞争优势存在重要影响,对企业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是企业绩效提升的关键因素。
知识资本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提高了创业者资源获取能力,增强了资源获取的效果,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保障了其绩效的实现。因此,我们探索出包括三条子路径的知识资本――资源获取――绩效实现的作用方式,如图2所示:
4 知识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实现的关键路径3:知识资本――创业导向选择――绩效实现
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其企业战略通常是具有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先动性等特征的创业导向。创业导向作为一种战略选择,有助于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创业导向选择也是新创企业创业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活动。
4.1 创业导向选择的内涵
Lumpkin和Dess(1996)指出创业导向是将企业引领到新商业领域的过程、实践和决策活动,是企业实施新进入行为的一种战略模式。Hitt等人(2001)认为创业导向是企业以新的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服务新顾客的行为。众多学者将创业导向划分为三维度,即创新性,先动性,风险承担性。因而,本节的分析将围绕此三维度展开:
4.2 知识资本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
4.2.1 人力资本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以往学者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个人特质,如创业者的受教育水平和先前经验均与新创企业创业导向正相关,受教育水平越高、先验经验越丰富,新创企业的创业导向越强。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创业者越有可能采取创新,同时越善于识别和管理其创新行为中的风险,提高了其风险承担能力。有过创业经历的创业者或管理者凭借着丰富的先验经验一方面能够识别出经营中的风险,提高新创企业风险承担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洞悉市场中变化,采取先于竞争对手的行动,把握市场先机。
4.2.2 社会资本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社会资本来源于社会网络,新创企业通过与政府部门和有影响力的个人或组织的合作,能够提高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从而增强其风险承担性;新创企业通过建立与大学、科研机构、技术中介组织等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和知识产业化的能力,增强其创新性和先动性;新创企业通过与其供应商、顾客等市场主体建立的社会网络帮助其先于竞争对手获得市场变化的信息,提高其先动性。
4.3 创业导向选择对绩效实现的影响
众多学者对创业导向选择和绩效实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其中,Wiklund和ShePhend(2003),Rauch(2004)等实证验证了创业导向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Smart(1994)研究认为在某些特定环境的调节下,创业导向会导致绩效的恶化。
基于以上论述,知识资本通过提高创业者的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先动性,对新创企业绩效实现发挥作用,即知识资本在创业导向选择的中介作用下可实现绩效。这条路径可通过两条子路径实现,具体作用方式如图3所示: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定位
收稿日期:2007―10―15
作者简介:胡万义,男,汉族,副研究员,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高职教育强调的是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不是掌握知识的程度;其次,高职的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职业素质教育;第三,高职教育是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的;第四,高职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实践性,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第五,高职教育的教师主要是“双师型”的教师。
一、高职教育的科学定位
我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校特点,进行了科学定位,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以转变思想为先导,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
二、教学实践
近年来,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基本产生了如下共识:(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4)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5)“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6)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
(一)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是以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基础,以两个国家级试点专业为龙头,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如在我校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构建了产学结合“以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人文类、基础类、花卉应用类、树木应用类、经营应用类和任选课类6个模块,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3个层次训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3项基本培养”的“1633”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十分重视高职教育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部分设施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实训用教学仪器设备从少到多,从落后到先进。新建了室内设计技术实训中心、生物资源利用实训中心和公共综合实验中心等。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实验实训课时得到充分保证,学生实际操作机会增多,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能力得到加强。在产学研结合上,我校通过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科研优势、设备优势,本着“双方需求、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企业开展了多种合作形式,建立起了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教师,尤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校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选送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从企业调进人才作为教师和从校外聘用教师。大大加强了教师队伍,扩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选用优秀教材,抓好教材建设
我校根据高职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整合,合理选用统一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对没有统一出版教材的学科,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任课教师协商,确定该学科暂用教材或自编讲义。
(五)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我校首先出台了教学管理规定,其次,坚持课堂教学质量三级测评,建立了学院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建立了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学院领导与专家、学生评教的三级测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六)开展“多证书”制度
开展“多证书”制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多证书制度是指学历文凭和其他如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驾驶证等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对专业教学要涵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中所要求的应知应会的全部内容,由此来构建人才培养计划。多证并重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
三、管理模式
目前,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校内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本科院校设立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等,有的与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合属办公)的管理模式;二是本科院校与社会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大型集团企业等合作办学,以独立的职业技术学院运行的管理模式;三是本科院校与中专(或成人、民办)学校联合办学的管理模式。
我校采取的是第一种管理模式,我校高职教育由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全面管理,包括一切教学活动、学生管理等工作。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教学的具体实施、教师培训和聘任、教学监控与督导等。学生管理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管理、在校外实习期间的管理、综合素质教育、党团活动、课外活动和就业等。
四、创新模式
本科院校高职教育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上,可以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当地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地域或地方特色;也可以是依托行业办学,与相关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培养相关行业企业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行业特色。创新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双证书”制度,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改革,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
(二)构建模拟仿真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模式,突破传统校内实践教学的模式。
(三)构建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模式,突破传统校外实践教学的模式。
(四)构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从内涵、外延、形式上阐述 “双师型”教师的特征性内容;从理论上论述 “双师型”教师所具备的素质、队伍建设的途径,从而建立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五)构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的模式,从理论上阐述高职教育教材的本质特征、内涵和途径,以及要求高职教育教材体现的是实践指导性、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岗位的针对性、职业能力的培养、多元性和前瞻性,从而构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智荣.关于本科院校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刍议.西安教育学报,2004(12).
〔2〕 刘凤菊,王新平等.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中国成人教育,200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时代;课程体系;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2-0098-04
引言
自2015年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培B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探索的研究热点。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具体指导意见与措施。[1]同年6月,教育部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会议,倡导推进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全面改革。[2]随后,各高等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掀起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热潮,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所以相对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也有待检验,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及课程特点,对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供有效的可行路径。
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未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针指引下,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该课程缺乏相关性与整体性,难以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同时,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以创业知识为主,以工作坊、创业经验交流、临时性创新创业课程等形式开展,很少从课程体系的角度考虑设计构建包含通识、专业和实践三方面的创新创业课程。即使部分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涉及了通识知识、专业知识及实践知识三方面,但通识课程通常为某些商业课程或者就业指导科目,专业课程则大多数为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创业知识。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创新创业课程以选修为主,这就难以保障开课的次数、质量和效果。
2.突出创业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培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二是传授学生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相较于创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培养与评价则更加困难,这使得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以传授创业基础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正因为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培养没有明确具体的且能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可采用,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对学生创业知识的普及,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新意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高职院校普遍采用“课堂授课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容通常是对书本创业知识的简单复述,授课教师也大多缺乏实战经验;虽然创业竞赛、创客工作坊等活动对创业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益处,但这些实践活动形式过于单一,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
4.忽视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现有的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通常是借鉴其他已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的做法,但高职生毕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更喜欢接受技能型知识而不是理论型知识,而现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恰恰是以理论型知识为主,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由于没有根据高职生本身的特点来设计,而难以适应高职生的培养需求。
5.未有效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当今,互联网已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十分密切,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流无时无处不牵涉到互联网。可即便如此,对于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个领域,目前高职院校仍然没有相关研究,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面向全体”“普及”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该目标的内在要求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3,4]因此,笔者结合高职生实际情况,尝试设计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希望能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到适合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
1.依据原则
设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依据如下原则:①适合高职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的特点;②考虑培养创新意识和普及创业基本知识;③采取灵活适合的教学模式;④考虑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
2.体系构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课程知识、教学模式、评价反馈三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其中课程知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教学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评价反馈则用于修正课程知识的不足,保持课程内容的有效性。
(1)课程知识
关键词:辅导员;创新创业;研究
本成果是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高校外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WYYB150102)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校辅导员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8月5日
一、研究背景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始于20世纪末。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成为第一所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入亚洲的高校。十多年来,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一些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5年5月13日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于2017年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批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型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增强,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有重大意义,但同时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二、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的界定
(一)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其旨在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加强学生创业思维并锻炼学生创业实操能力,培育出符合社会所需的具备各种创业质素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使其掌握自主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且其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捕获机遇成功创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目前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而兴起的新式课程,其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和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际运用的一系列教育指导课程与活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有计划地、科学合理地培育应国家市场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如今就业形势严峻,市场劳动需求减少,而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却持续增加,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了目前社会中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因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目前的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自主创新创业的意识,仅希望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不能在毕业之际顺利地找到心仪的工作,顺利实现就业。对于毕业生来说,成功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准在社会中的位置是极难的。而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良方。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可以显著地缓解目前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压力。在大学生学习期间,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都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二)有助于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一直是国家最有力的软实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了国家的重点任务之一。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国家的发展倚靠人民,因此各高校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实现自主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业技能,还让学生增强对市场商机的悟性,让学生在思维最活跃的阶段,自由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促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高校大学生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要负担起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重任。创新型青年人才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而应显示所需应运而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如环境适应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其对我国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培育有巨大意义。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工作。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对创新创业热情不高。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校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在于,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下,80%的学生没有创业的概念,从未考虑过要去创业,只有11%的学生有创业的激情。而毕业生中真正创业的只有1%。且各大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缺少新式改革,学生自身缺少创新创业目标,对市场信息接收滞后,对创新创业规划不足,实际解决问题的执行力不高,以至于学生对自主创新创业的意识薄弱。
(二)学生缺乏创新创业能力、毅力。创业需要大学生具备新颖的创业思维、较强的创业能力。要有面对困难不失望、不气馁,勇于解决问题,将创业坚持到底的毅力。同时,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创业技能等作为倚靠。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在辨识机会、市场研究、人际交往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我国的大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在实践实操能力培养教育方面十分缺乏,且大学生长期仅限于接触校园,对社会上的变迁了解甚少,眼界不够开阔,由此大学生对于市场契机的敏锐度不强,不能准确地在第一时间把握住创业机遇。并且未能对创业产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盲目的选择创业产品。对创业的看法不够理性,不能正确的看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磨难。一旦创业遇到困难就备受打击,丧失信心,导致了创业最终的失败。
(三)学生创新创业资源缺乏
1、学生创新创业缺乏平台。大学生有了创业想法后寻找一个适合的创新创业平台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极大的难题。一个好的创业想法需要在一个适合的创新创业平台上才能慢慢成就一个成功的创业结果。而目前大学生需要一个风险小、成本低且方便操作的实践平台来实施创业计划。而目前各高校这种类型的平台缺乏。
2、学生创新创业缺乏资金。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资金是支撑学生创新创业的最重要的一根支柱,是继续创新创业项目的根本动力。在创业初期资金到位困难,创业过程中资金周转不良等问题都是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通过向他人借用资金,有着较大的风险隐患。相对于冒着大风险创业,大学生更倾向于无风险的就业,由此很多大学生迫于经济资金方面的压力,最终创业失败。
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滞后。教学理念是引导高校教学向正确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针。高校必须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实际就业能力。培育出在管理、操作、交际、执行等方面都优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致力于培养不仅是能够完成自身就业,还能够为更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创新型青年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不足。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目前各高校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大多通过课堂上教师的直接口头授课将专业知识灌输给学生,却缺乏教育学生学习实际创业所需的技巧和能力的课程内容,这使得学生无法直接地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实际实现有效对接,这成为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关卡。
(3)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在进行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仅仅通过教师理论课程授课、校内外专家的理论讲座等理论式教学进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生通过学习校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可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创业的基本知识,但学生依旧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所需的实用技能和创业能力。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程度的评定标准,也只是延续传统教学考评方式中根据理论学习的优良程度测评学生,而这种传统的教学考评方式并不适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不仅限于理论教学还包括实践教学,因此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考核并不能仅限于单一的考评方式。
(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欠缺。创新创业教育属于新兴的教学科目,各高校适用于该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现有的教师也大多倾向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而依然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阶段。除此之外,各高校的实践教学设备匮乏,难以满足实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求。
五、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高校辅导员应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目标,积极摸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向学生传递新的教育思想,通过年级大会、学生干部等加大创新创业训练实践的积极宣传,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为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思维、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上的引导,鼓励学生开阔眼界、拓宽思维。以成功创业的例子作为引导,让成功创业的学生给在校大学生举办讲座或演讲等活动,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定位,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观念,培养他们的创业热情。开展创新创业主题班会,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园影响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二)强化创新创业指导。为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辅导员应鼓励学生参加高校设立的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一系列详尽的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包括创新创业思维、管理学、经济学、营销指导等多方面给予学生在创新创业中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丰富学生创业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少走一些弯路。在不同的创业阶段给予学生不同方面的指导。建设更加完善的师资力量,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校内课程适时地向学生灌输创新创业理念,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邀请校外名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素质培训。
(三)开展大学生课外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活动是目前各高校鼓励学生推行自己创新创业想法的一个主要途径。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并增强学生解决创业进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活动为各高校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创新创业训练活动作为大学生创业的过渡平台,实现大学生能力的锻炼。通过创新创业训练活动让学生发现创业计划中的不足或不当,并在老师的引导下修改和完善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而后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即自主创业。由政府、学校提供初期创业资金、场地和硬件设施等,解决学生创业资金问题,弥补学生创新创业时期资源的不足。通过政府和学校的支持,鼓励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四)建立综合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得到很好的接受,但在实践技巧和能力方面,各大高校应建立创新创业实训课程,经由实训课程学生才能将课内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真实性。在实践中学生学习和获取创新创业的有效方法与真实经历。
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考评标准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考评,而采用综合考评方式,可通过除理论知识测试外,实际模拟、撰写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分析调研、小组合作市场调研等方式和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活动的综合情况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成果进行综合测评。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在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学习成果且避免传统考评方式中单一知识的考评而缺乏实践能力考评的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
一、教育理念建设
创新是计算机行业人才的一致追求,计算机技术的创新,是计算机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也推动者计算机行业迅速成长起来。为此,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计算机专业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结合。理念决定两个行动方式,行动方式决定了行动效果,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正确的教育行动,能有效地提升教育成效。因此,在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
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上司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生涯规划和自主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合理,能够很好的引导计算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因此,应该对现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融入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善于洞悉计算机行业商业机会,拥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开创和管理企业综合素质的创新型综合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以及勇于开拓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渗透和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形成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建设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是关键,需要逐步完善教师引进、培养、选拔的机制,建立一个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首先是专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学校除了大力引进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外,还可以见了与企业的联合机制,让一些创业企业家加入到教师队伍。其次是可以组织学校内部具有辅导创业热情、又符合相应标准的教师参加教育部牵头举办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第三是计算机专业任教的老师,学校可以在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创业教师培训,让专业教师也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最后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表面上面看,行政部门的工作性质让行政管理人员不会直接接触和影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是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在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具体巩固走上的实施都是特别重要的。因此在着重培养任教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的同时,也需要经常组织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接受相关培训,成立学习小组,在学生管理上面体现创新的内涵,是教师水平整体上升。另外,可以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进行定期的考核、优胜劣汰,以保证优良的师资供给。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工程教育认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5年11月16日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意见》的指导思想是: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只有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坚持顶层设计、需求导向、示范引领、协同推进的基本思路,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构建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真正实现从注重知识向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在于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好,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不仅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要求。[2]
(二)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高校必须把培养为社会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全面覆盖、面向全体、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全过程的一种教育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既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三)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难以满足需求,应届毕业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尽管一些大学毕业生有自主创业意愿,却因掌握资源有限、社会经验不足或自身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举步维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必须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素质、调动创新创业热情,帮助学生转变就业心态,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通过个人或团体创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这是提高大学生自我竞争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通过创新创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产业绩效提高,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创业带动就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人才的重任。建立高校创新体系,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能助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五)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是时代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必备的重要品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的处事态度、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和愿望,敢于突破落后观念,不怕挫折和失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结合自己的专业,了解行业形势、特征,认识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从而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对自己人生进行规划,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创业过程中,能够进行独立的观察和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求异、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通过自我发展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够成熟
高校在开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没有真正把握创新创业的本质,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是极少数,是学生毕业后的事情,在大学开展创业教育意义不大,对创业教育观念没有上升到以社会责任的理性层面与价值高度。学校、教师和学生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停留在教授学生如何获得财富和利润的层面上,过多局限于对学生创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高。[3]
(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科学的课程体系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和依托,也是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虽然高校普遍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目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将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列入必修课的学校还比较少,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没有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体现,存在课程内容设置缺乏科学性,教材体系建设没有权威性,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缺乏统一性,课程评价机制较为单一等问题。并且课程类型单一,教学方式不够灵活,课程与实践脱节,只注重知识教学,忽视了实践操作,既不能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又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无法真正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4]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培养的向导,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只有创新融合专业,才能切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专业学习与创新学习既有阶段性的区别,又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整体,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它应是融合专业、互为渗透的教育形式。虽然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大多与专业脱节,没有结合专业进行课程内容和体系的调整,创新创业教育忽视了与专业教育的联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缺乏激发创新创业灵感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难有成效。
(四)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分离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其着力点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求异、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的教学活动,其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社会实践本领,理性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的比较中,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结构相互融合,在实践过程中互动发展。但是在高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往往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分离,如经管类学生偏重于兼职创业而忽视创新教育,工科专业多注重创新训练而忽视创业教育。但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教育成效只有通过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创业实践来检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蕴含着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机制和教育实践。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才能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五)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乏整合
相关资源缺失或缺乏整合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这主要体现在师资、教材、创新创业基地等方面。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一定的创业经验。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师毕业后即进入学校任教,既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和创业经历,也缺乏创业教育意识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理论说教。教材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优质教材,特别是与学科专业相关的系列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同时缺乏稳定的创新创业平台,大多创新创业实践借助于学科竞赛、创新设计类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来开展,只有部分学生参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难以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同时,缺乏与社会资源整合和组织协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管理经验、体验创业过程、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的教育能力,难以实现;聘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或企业培训导师作为兼职教师,也不容易。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
(一)更新理念,树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意识
理念决定着创业教育的方向。“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为了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而应站在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高度,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创新与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更新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基本思想定位,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指导帮扶、校企合作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素质教育及专业教育的大视野下,融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整个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落实到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和广覆盖。
(二)以人为本,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一要科学设置课程,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质,以及未来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二要突出专业特色,在设置创新创业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三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并强化课程对创新创业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5]
(三)校地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培养人才的教学方式要从目前的“知识传授型”向“创新创业型”转化,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要素。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师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没有创业意识的教师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必须建立一支由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才能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一是加强对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培训学习了解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方法。二是让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体验感知创业过程,或给予一定的创业实践机会和创业实践,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三是聘请一些优秀企业家、工程技术专家、政府部门官员或有过创业经历的人作为兼职教师,通过短期讲学、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学校的创业教学,弥补高校实践型教师不足的缺陷。[6]
(四)加强实践,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功能,摆正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考评体系,规范实践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和实践教学经验的交流,探索适合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在校内,开设专业创新实验课程和综合性实验课程,使学生得到足够的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创新实验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实验课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校外,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加强对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与企业联合制定和完善以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方案,使学生既要学有所成,还要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校内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业能力。[7]
(五)搭建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是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是设置开放性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开发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丰富创新实践经验。二是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企业单位,实地接触岗位,边学习边实践,积累创业经验。三是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让学生形成科研小团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国家级科技创新比赛活动,“以赛代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四是承担创新创业项目,学生通过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增加学生实践锻炼机会,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特征,要求构建以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分析,对工科专业来说,实行工程教育认证,是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工科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教学组织实施等,都要围绕学生毕业能力的目标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2015年临沂大学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工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成为临沂大学第一批申报的三个工科专业之一。我们以申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认真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新修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明确的专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学科基础与专业知识、技术,具备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掌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系统运行、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领域从事系统维护、研发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关于专业素质结构、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结构、工程技术知识结构的要求,重视理论与实践应用、知识与工程技术、素质与创新能力相结合,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质等效的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的三个要求:基本知识要求、基本素质要求和基本能力要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要,使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具备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的综合素质。依据电力行业专业特点,设置电力系统、电气控制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三个专业培养方向,分专业方向培养,保证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逐步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创新课程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体现工科教育特点”的应用型创新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满足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的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探索构建“通识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方面,减少必修课学分,扩大选修课比例,课内总学时控制在2300学时左右,总学分160,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20%,实践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35%。课程体系构成如下:(1)通识课。它由人文和社会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构成。通过通识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人文、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2)专业基础课。它由自然科学类(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和电类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原理)构成。是学生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养。(3)专业课程。它由专业必修课(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课构成。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与创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领域从事系统维护、研发工作,具备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
(三)推行OBE培养模式,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要以创新设计为重要载体,以社会发展对电气工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最佳的培养方式。推行目标导向教育,通过确定学习成果、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策略、自我参照评价、逐级达到目标五个关键性步骤,推动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改革。科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做中学”“学中做”,在理论教学的各个阶段穿行实践训练,贯彻改革思路。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分分配、考核指标体系、奖惩制度等方面使上述理念具体化、制度化。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理念与内容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学内容,直接传授创业知识;通过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创新创业体验,在创业体验中磨练学生的创业品质,锤炼学生创业能力;通过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
(四)优化设计实践课程,加强实验实践教学
电气工程新版培养方案,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与学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开设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安排结合实际的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置的实践教学学时数由占课时总数的27%提高到35%。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的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实验模块、应用实验模块、设计实验模块、综合训练模块和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五部分组成。借助校内、校外实验实践平台,使课内、课外、社会三大课堂有机结合,并贯穿于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案。在专业课教学中,选择部分应用性强的课程,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密切联系起来,将课堂搬进实验室,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更好地达到实践对理论的验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开展从专业到实践创新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在实践动手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创新设计类实验,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五)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推进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指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高校、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积极发展与供电公司、电力设计、发电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及时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了解市场需求,不断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另一方面又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科研机构等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及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教育与生产、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结合,与能源电力行业和输配电装备制造业建立校企联盟,将产学研合作打造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使学生顺利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实现从大学到创业就业的无缝对接。
(六)改革学业评价方式,注重学生能力考核
弱化终结性评价,推广形成性评价。在课程考核成绩加大作业及阶段性测验、期中成绩、课程设计、实验或实际操作成绩的比例,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真实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水平。实行激励性评价,制定学生参加科研、课外实践、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等可以获得创新学分的激励机制。对部分课程的能力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试和技术等级鉴定接轨,以提高考核评价的社会可信度和有效度,同时使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提高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建立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通过评估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更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促进经济科技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又是创新人才素质的集中表现,只有创新教育才能真正让学生拥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工科专业作为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主力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体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搭建良好的运行环境和有效运作的平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制定和完善教学督导和评价制度,持续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探索完全适应工程专业认证要求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
[2]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
(4):5-7.
[3]荣海平,武伟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J].大学教育,2015,(4):47-48.[4]鲍桂莲,冯爱秋,肖章柯,等.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22-23.
[5]鞠志宇,陈新华,贾晓红,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1):74-76.
[6]尹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J].临沂大学学报,2015,(2):44-46.
[7]周海波,王桂莲,吕翠微.工科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3,(6):66-67.
(一)定时召开组会
我们导师制小组每周都举行一次“组会”,要求本科生务必参加。初期,组会内容主要是由导师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内容和前沿动态,为同学们扩充基本知识,并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在具有一定基础之后,导师逐渐引导学生确认自己的兴趣方向,并给学生讲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如有的学生对指导教师的科研领域不感兴趣,导师将会帮助学生联系其感兴趣的导师,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
(二)研究生的言传身教
除为本科生开展专门的学习讲座外,本小组还将本科生引入到研究生日常的学习和科研中,参与研究生组会,一起进行文献研习和课题分析。经过不断摸索,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本科生,以研究生的言传身教,对本科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此,我们已经成功构建了“本科生—研究生,一对一”的学习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对二者的创新能力均有帮助。
二、成果
(一)获得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资助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考验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虽然学校倡议主要由2~3年级的学生参赛,但为了检验我们小组导师制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积极构思、参与科研项目和促进科研合作。我组2014级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邓宇、卢宇婷、张如月三位同学联合其他小组的周勇和姜维两位同学(均为大一新生),申报了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题为“H4K16ac调控Ras信号诱导的乳腺瘤细胞迁移、增殖能力机理研究”。全校总共收到23个院部的237个申报项目,学校最终决定对140个项目予以立项,并择优推荐了71项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邓宇等同学的课题即为其中之一(课题编号:X2014010)。经过激烈竞争,我们的课题再次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了2014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编号:201410081035),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评选。全国有117所部属高校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上报了项目,经教育部组织专家审核通过了25474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1718项,邓宇等同学申报的项目名列其中(编号:201410081035)。我校获得的国家级立项的35个项目中,只有4项是由大一新生申报的,该课题也是我院仅有的2项由大一新生申报并成功立项的项目。
(二)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
我组的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不但积极参与了本科生导师制,而且还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将自己参与的过程和见解撰写了教改论文,成功发表在《高师理科学刊》,题目为“本科生对导师制的认识与感受”[3]。
三、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显露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与其他管理制度冲突
学校现在实施“学分制”,学分多少与学生评优直接相关。导师制的开展,尤其是科学研究需要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会对学生选上其他课程产生影响。这一问题,有望在导师制正式确立为一门选修课程并给予一定学分后得到解决。
(二)师生对导师制的概念模糊
学校对导师制度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和教师对导师制度概念模糊,影响导师正确发挥作用。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不知道要与导师合作开展什么学习内容,不清楚导师制对其学习和就业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导师制仅仅是对课余时间的管制方式。
(三)学生对科研主导型的导师制不认可,不愿接受指导
一、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是通过整合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独立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校企协同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内生力,而且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双赢”的教育模式。
根据职能的不同可以将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分为学术型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和技术型创新创业教育三类。从培养目标来看,学术型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才;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实践能力强并且能够进行应用型科学研究的人才;技术型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从教育效果来看,学术型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来实现教育效果;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应用性研究成果;技术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效果是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服务于社会。从培养单位来看,学术型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单位是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单位是应用型大学;技术型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单位是高职高专院校。
从合作企业类型看,学术型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作企业是国内甚至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并掌握核心技术;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作企业是院校所在地区重点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技术型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作企业是生产性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二、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的构建
校企合作的定义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和资源,将课堂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带回学校,以促进学校的教学[1]。根据校企合作的特点可将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通识教育层。针对广大学生展开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通识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兴趣,在学生中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KAB创业基础》等课程。这部分课程可以由学校从事创新创业工作的老师,或者邀请企业专家,如企业界知名校友、知名企业家或创新创业专家来承担。授课形式也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了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外,还可以采用专题系列讲座、视频或实地参观等方式。通过该层次的培养,可选拔出创新创业意愿强烈且能力突出的学生,进入下个层次的培养。
第二层次,训练强化层。主要面向已具备一定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主要的形式有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和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两种。创新创业比赛主要由创新训练计划大赛、创新设计大赛、创新计划大赛、企业模拟大赛等[2]。在校企协同的环境下,创新创业项目可以将项目内容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同时解决了学校的经费、实践等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在比赛和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巩固了第一层次的培养效果,同时,也可发现具有产业化前景的优秀项目,为第三层次的培养打下基础。
第三层次,实践孵化层。主要针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的学生,由学校牵头联合企业帮助大学生团队将已有的创业项目转化为生产力。而目前校企协同下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平台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建立创业孵化园,通过对学生的项目进行评估和风险预测后,企业将项目引进创业园。二是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整合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建立创新创业者、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共享模式;三是企业在高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资助优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协同视角下的孵化层,一方面接受扶持的项目创业成功后,企业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同时也可将成功的项目作为成果展示,吸引更多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企业的各种人力、资金等资源将帮助学生迅速成长,确保项目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校企协同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的3层培养体系是依次递进的,上一层是下一层实现的基础,下一层是上一层教育效果的深层体现。3个层次在校企协同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中缺一不可且层层递进,顺序不可调换。
三、校企协同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实施保障
一是校企协同建立“双师型”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高校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或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另一方面,聘请优秀企业家,成功人士或技术专家等以讲座的形式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将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智力保障。
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政府层面上,应当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补充,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形成长效机制。学校也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开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同时还需要专门针对校企协同合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协议对高校和企业双发的权利与义务进行约定,完善合作制度和效果评价等内容。
三是利用企业的人、财、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区域特色,将企业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同时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区域和行业发展,由企业与高校共同进行课程设施,实现课堂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高校还应当积极拓展经费渠道,除了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费支持外,还可以争取优秀校友和学生家长的支持,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向社会的顺利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