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范文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第1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关系

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两者共同之处在于都促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是微观经济一体化,由市场力量推动,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这种一体化构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范畴,是成员国基于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鉴定协议来为资本在本地区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还可能形成政治方面的合作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构筑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宏观基础。由于这两种一体化在运行层次和运作机制上的不同,形成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个主要动力源。但是,这两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

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自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在全球确立以来,资本积累速度的加快及资本逐利的本性受单个国家尤其是小国的资源与市场局限无法满足资本扩张的需要,战前的殖民地开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但列强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战争方式获得的资源与市场很可能再通过战争的方式失去。另外,战争也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扩张的机制,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向纵深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条件。显然,从战争转向合作是解决这一矛盾更可行的途径,于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调节,由资源争夺转向资源共享,从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逐步成为战后各国的共识,这在实际上便构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化在战后迅速发展深层次认识的基础。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在战后的迅速发展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发展提供经济基础。由于生产力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强烈地逾越国界的要求时,实际上使一国市场无法承受如此分工与规模经济,另外,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R&D费用不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一国所能承受的。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跨国性的集体力量或协调来解决,经济一体化组织成了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较好选择。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只构成一体化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甚至唯一条件。一体化还需要有下述条件才能形成:一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产生逾越国界的要求却遇到来自其他地区对商品、资本流动设置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这种障碍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双边谈判予以解决时,才有可能率先在本地区形成区域经济组织,以便在局部范围内妥善加以解决;二是当生产力发展的逾越国界要求退到了来自其他地区商品与资本的严峻挑战时,需要依靠地区组织来保护其成员国产业,确保对本地区市场的占有;三是组成一体化的成员国必须同处于一个经济区域中,而不是困于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区域是指区内诸成员国经济具有竞争性(可以实行产业内分工)或互补性(可以实行产业间分工),有长期交往传统,否则,即使在同一地理区域里形成一体化组织,也难以获得真正发展,这是一体化形成的基础条件(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便是典范)。战后蓬勃兴起的遍及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多或少与上述条件有关。

这就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生产力逾越国界的国家都能具备实施一体化的条件。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能与其他国家成立一体化组织。在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主要是选择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矛盾(这也是跨国公司大多产生于发达国家的原因)。跨国公司把R&D、生产、销售、服务等诸价值链增殖环节分解到世界上各个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把生产力发展与资源和市场的矛盾分散化,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等优势来解决一国无法承担的生产力逾越国界的要求,跨国公司也利用规模化生产和各国要素价格优势组合出价格最低,且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跨国公司遍布世界的子公司和营销网络,把市场交易内部化,使生产力发展大公司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排外倾向,区外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内的大量投资来绕过这种人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在实际上也促进了战后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早在欧共体成立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以1966-1977年这一时期为例,在1966年美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向世界市场上出口的制成品总额中(不包括返销美国部分),有46%是设在欧共体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到了1977年这个比例上升到64%;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块跳板来减少美国关税对其不利的影响。

战后通讯和运输的迅速发展及其服务费用迅速下降,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世界银行、IMF和GATT(WTO)等机构的成立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协调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其他如联合国的调节、多边国际协定的执行等,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宏观一体化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市场的力量,其触角遍及全球各个角落,不局限于民族利益和国家疆界,通过跨国经营活动,追求全球性的机遇、抉择和效果,以获得企业全球战略的实现和最大限度的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在某一区域不断投资,便会促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这就是说,作为微观层次的跨国公司,其市场机制力量能够推动作为宏观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纵观当今最成功的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区内大量投资,使区内比较优势上升,从而为推进一体化创造条件。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为何能与发达国家美、加实施经济一体化,主要原因便是美、加跨国公司对其多年扩张和渗透的结果。1955-1989年间,美国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资总额从6.07亿美元增加到70.79亿美元,增长了10.7倍,分别占当年对拉美投资总额的9.2%和11.5%。事实上,美国一直是墨西哥最大的投资者,在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美国资本占60%以上,1980年在墨西哥的2349家国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占总数的79.7%和2.6%。美国和加拿大跨国公司多年来在北美一直属优势的投资比例,使得北美三国贸易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之前已悄然出现,美加墨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已很高。这说明,跨国公司在区内的扩张已为其创造了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为什么跨国公司微观一体化能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条件的实现,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跨国公司在一个区域内投资促进了区内国家比较优势的提升。跨国公司在区内扩张,将传统的国家产业间分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产业内分工,这种分工形成的规模经济使该区内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区内各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来重新定位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为跨国公司以本地区为出发点重构企业的区位优势、技术垄断优势和经济资源优势,还可以使那些本来不具备比较优势的或者优势并不明显的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使跨国公司优势定位外化在国际比较优势中,让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

2.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游戏规则,进而趋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的规则。如果经济纯粹在一国之内而不发生跨越国界的要求时,国际经济活动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它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对国际经济交往产生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当资本开始国际化时,东道国在根据自己国情吸引外资时,也逐渐改变国内立法,接受国际惯例,对跨国公司活动的游戏规则如国民待遇原则予以认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既给自己带来了利润,又实现了其区域战略和全球战略,也使东道国实行更开放的对外经济发展政策,优化了国内的法律、政治和人文环境……这些变化都是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3.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比较优势、国际分工、规模经济仅仅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条件,拥有一个巨大的或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可以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是自己与东道国分享互惠互利,区内的大规模相互投资将使区内市场深化和扩大,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得以实现。

如果该区域经济发展遇到外来的阻碍和威胁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便会很快建立起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充分利用自己的经济比较优势,优化制度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来本国投资以强化自己的经济优势以及相互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出困境的便捷之路。

三、区战经济一体化促进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这是因为: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引发了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座。这是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相对应的现象。投资创造主要是指,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产生的贸易转移现象,使区外的企业产品进入该市场变得困难,因此,区外大量直接投资涌入区内,在那里建立分支机构和占领成员国市场。而投资转移则指先前进入的企业,为了利用市场统一以后所提供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机会,对该地区的生产经济活动进行重新布局,即进行生产合理化方面的投资;第二,区域一体化使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发生了变化,并且为跨国公司实行复合一体化的经营战略提供便利。传统上,对外投资作为要素流动的一种形式,与商品流动之间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刺激资本的国际化和一体化。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特征便是在宏观层面从制度上保证了跨国公司在区内的微观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因为一旦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通过区内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政策的推动,使区内的跨国公司在这块已经“围起来”的商场上较易占据优势地位,使其在区内扩张更具有便利的条件。而且,一体化组织还会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微观一体化的实现。如欧共体执委会在70年代曾援用《欧洲共同体条约》的有关条款对美国大陆崩头公司吞并一家荷兰公司实行了严厉的制裁,80年代还制定了一项10年的“欧洲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目标是将西欧在世界技术市场的占有比重从那时的10%提高到90年代的30%,这些倾斜政策一定程度上削弱区外的竞争对手,有利于共同体成员国的跨国公司对这些重要行业的渗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保证还表现在,如关税同盟是实现对内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对外统一关税,关税消除后,市场随之扩大并向纵深发展,为区内各国产业间分工转向产业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国无法再运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市场;必须面对区域内其他成员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各国公司便加速对区内直接投资的步伐,成员国之间资本的相互渗透也会加快,这样便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区内的微观一体化。例如,在欧共体内,1959中的西德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5.47亿美元,其中在西欧的投资为1.97亿美元,而到1978年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18亿美元,其中对西欧的投资增至212亿美元,分别增加57.1倍和106.6倍,英国1971年对欧共体的直接投资总额为985亿英镑,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8%,1973年加入欧共体,1974年对欧共体直接投资总额达到22.82亿英镑,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1.9%,分别较1971年增加1.3倍和上升7.1个百分点。

到了80年代,由于对内部统一大市场的预期,四大流通尤其是资本、服务的自由流通给区域经济微观一体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从1984年开始的6年时间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从405亿埃居猛增到3534亿埃居,平均每年以54%的速度增加,这一不平衡发展趋势的直接结果是,成员国相互投资在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大,从1984年的19%上升到1989年的52%。这种状况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反过来又促进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宏观一体化对微观一体化推动作用发生的根本前提仍然是区内各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里宏观一体化的作用仅是在为潜在的微观一体化显性化扫清障碍。当前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实践由于缺乏微观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所以比较脆弱。一些发展中国家企图用协议分工和协议投资的方式进行一体化实践,更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准则,其困境的出路是必须在区内形成比较优势之后才能实行一体化。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之间的互动与进一步融合

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即跨国公司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在宏观领域实现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反过来推动跨国公司在微观领域的进一步扩张。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既促进了区内跨国公司的扩张,也促进了区外跨国公司的对内扩张,因为大市场形成给区内跨国公司带来的发展优势是区外跨国公司所没有的,区外跨国公司不得不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商品出口,这使跨国公司在规模和素质上都得到提高;而不同区域内跨国公司的相互扩张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疆界上的扩大,加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自身的自我加速机制,使区域经统一体化组织在边界和深度上都获得很大的发展,两者互动的结果,便是跨国公司规模和区域经济组织疆界的扩大。

第2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范文

一、传统理论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解释的片面性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还是立足于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产生、发展的原因的分析,如利用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等说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这种解释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世界经济一体化不简单地等同于国际贸易或国际投资。经济一体化产生的一个关键条件是,各国经济甚至政治、社会行为必须在多国共同确立的某种协定的规则或准则的约束下进行。也就是说,世界经济如果称得上一体化,它不仅是各国发生了经贸联系,而且,这种经贸联系的发展还涉及到各国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的选择。各个国家之间可能存在很强的互补和互利性,但是,其间经贸联系可能很少或没有。或者,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经贸联系,但它们并没有组成一体化。这在当今世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所以,用传统的理论说明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只是把握了一个方面,即各国之间存在的经济上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可能推动它们之间经贸联系深化,却忽视了另一方面,即各国如何根据这种互补性和互利性从政策选择上认可某种形式的共同约束规则或准则。应该说,迄今为止所有经济一体化的产生都是这两方面综合的结果,缺一不可。

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来看,更难以用传统的理论说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济一体化发展愈来愈走向高度化。高度的一体化不仅要求各国实行自由贸易,加强投资合作,而且,要求各国实现货币政策协调、财政政策协调,走向单一货币等等。新的发展趋向所能产生的利益是传统理论所不能分析到的,有些利益短期内无法度量。更重要的是,一体化向高度发展,更多地涉及到各国让渡问题,这样,远远超越于一般经济利益的权衡。(2)有些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如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发展成为数国甚至全球问题;技术进步愈来愈快,作用在增大,各国要求保护知识产权的愿望也会越来越迫切,但它不是一国政策所能实现的;国际金融领域巨大的资本流动对各国经济可以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于各国单独的经济政策调控所能及的范围;甚至可以说,世界经济已经步入了相互依存的时代,任何一种危机可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波及,使各国难以幸免,要预防这类危机,需要全球合作。

上述这些变化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开放,它们可能促使各国走向一体化,但是,单单用传统的理论无法说明和解释。当今在西方经济学界盛行的对策论可能有助于认识这一问题。由于精细的对策论需要应用艰深的数学,这里,只是应用对策论的基本原理作一些粗略的分析。

二、应用对策论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产生、发展的分析

1、应用对策论分析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深。一国在制订某种经济政策时,不仅会影响到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它国产生影响。同样,它国制订某种经济政策也会产生类似的双重效应。所以,各国之间在政策选择上存在着利害关系,它们在进行某一经济决策时,不能不考虑到彼此的反应。对策论正是以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害冲突为研究对象,世界经济一体化不过是各国在开放政策方面从利益相互冲突走向协调的结果。这是应用对策论进行分析可能得到的一个结论:当今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已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各国间存在利害冲突,但任何寄希望于它损的企图,只会导致共同的更大损失。所以各国可能会尽量避免选择引起与它国冲突的决策,从而走向合作与一体化。

不同层次经济一体化达到的高度和实现合作的领域不同,其对策模型特征会有些差异。下文分别从贸易、经济调控政策及环境污染的解决等方面应用对策论具体分析各国如何可能走向一体化。

2、走向经济一体化的政策选择模型

(1)确立贸易合作的策略选择。这一模型采用“两国家模型”。假定有A、B两个国家,相互间存在很强的贸易互补性,其中A国为大国,B国为小国(我们也可以设定A、B两国为同类水平的国家,这并不影响分析,只是假定一大国一小国,可以更方便地引申出本文所要论述的另一结论),两国之间有开放市场、封锁市场等政策选择,不同的政策选择决定了两国“支付”的不同。两国可能的政策组合及“支付”(如表1)。

表1两国贸易政策选择的对策模型

B国

开放不开放

A开放Ⅰ(3,8)Ⅱ(0,10)

国不开放Ⅲ(4,0)Ⅳ(0,0)

(表中每一括号内数字左边为A国支付,右边为B国支付)

表1中,Ⅰ(3,8)表示A国开放市场,B国也开放市场,则各自获利分别为3和8。Ⅱ(0,10)表示A国开放市场,B国不开放市场,则各自获利分别为0和10。Ⅲ(4,0)表示A国不开放市场,B国开放市场,则各自获利分别是4和0。Ⅳ(0,0)表示A、B两国都不开放市场,则各自获利为0。

从表1可看出,两国不同政策选择组合引起的“支付”的变动,实则反映了两国贸易制度选择利弊权衡的价码。如果两国既存关系达到一定程度,而且,两国充分意识到制度选择的权衡价码,就可能促成两国走向合作,走向一体化。如我们选取两国都开放市场时各国的支付为参照系,具体分析这个问题。从表1来看,相比于两国都开放市场,A国若能单方面关闭本国市场,则它可净获利1(4—3),B国若能单方面关闭本国市场,则它净获利2(10—8)。然而,不幸的是,国际贸易中很少存在这种单方面“恩惠”。一国单方面关闭市场获净利,会促使另一国也关闭市场。这会引起两国较大的损失。此时,相比于两国都开放市场,A国净损失3(0—3),B国净损失为8(0—8)。两国都关闭市场引起的净损失远远大于单方面关闭市场的净获利。在重复游戏情况下,各国会不断修订本国政策,最终可能会达到均衡解Ⅰ,即两国都开放市场。若没有外在约束力量,均衡解Ⅰ很容易因为某一国家试图获取单方面关闭市场的净利的诱惑所打破,从而造成上述共同净损失的出现。根据制度经济学原理,这种情况可能促使某种制度即规则产生,以避免或减少上述净损失。这样,在贸易领域两国走向一体化。

(2)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的策略选择。这一模型仍然采用两国家模型。假定A、B两国都采取货币政策对本国经济进行调节,两国可能采取的政策组合(如表2)。

表2两国调控政策选择的对策模型

(附图{图})

(表中G指经济增长率,P为物价上涨率,括号内的数字是经济增长率减通货膨胀率后的净报偿,每一行第一个数字是A国的,第二个数字是B国的。)

从表2可看出,若两国同时采取扩张政策,则它们都有纯利益,两国都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但有较高的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一国实行宽松政策,而另一国实行紧缩政策,则会比两国都实行紧缩政策效果更差。比如说,紧缩国家可能出现货币升值,出口下降,从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扩张国家虽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是,由于货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的代价会超过较高经济增长的利益。考虑到当今国际资本跨国流动的频繁和巨大数量,一国难以单独依靠本国调控政策实现某种经济目标。通过参与决策游戏,不同国家可能实现在经济调控政策方面相互协调。

上述两模型采取“两国家”分析,虽然方便地说明了两国走向一体化的原理,却不能解释,当一个国家与多个国家存在经贸联系,从而它们之间进行贸易、经济调控政策选择时,都存在如表1或表2中所示的“支付”,为什么这个国家不和所有的有经贸联系的国家结成一体化?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如果将上述模型扩展到几个国家,我们会发现,一国与其余的(n-1)个有经贸联系的国家之间的政策选择组合的“支付”有大有小(我们权当作谈判收益),而该国与它国在文化、现有政策体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程度很不一样,这样,该国与这些国家进行谈判的成本也就不同。一国与它国能否从一般的经贸联系走向一体化,是在这种谈判收益与成本比较中选择的。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国家间能形成一体化,有些国家间却不能。

(3)关于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全球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环境污染需要各国合作,但在此过程中,存在如何分摊成本的问题。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后,各国都可以成为受益者,所以,在分摊费用时,可能出现各国寄希望于“免费搭车”的现象,导致谁也不愿出资,以致环境污染无法解决。对此,对策论利用简单模型,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假设某一治理环境污染项目可能给n个国家带来的潜在收益分别是P[,1],P[,2],……,P[,n],预计该项目总成本为C。假定

(附图{图})

即从项目可能带来的效益看,建造该项目是合算的,应该投资。但是,由于各国企图“搭便车”,该项目也许难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设想有一个类似投标的机制,即由各受益国认捐,其出资数目分别为S[,1],S[,2],……,S[,n]。若

(附图{图}),

则该项目无法修建,将捐款如数退回各国;若

(附图{图}),

则项目可修建。若

(附图{图}),

盈余部分退回各国。这样,在解决这一项目的建设问题时,有两个可能解,它们分别是:

(附图{图}),

S[,i]<P[,i],在此情况下,项目可建成;

(附图{图}),

在此情况下,项目无法建成。

假定可以重复游戏,若第一次失败,即各国出资后,

(附图{图}),

项目不能建立,再进行第二次认捐,一直到各国出资数目达到

(附图{图}),

项目建成为止。由于每个参加国都认识到其获益将是P[,i]—S[,i]≥0,所以,从理论上讲,参加国会在一次次游戏下趋于合作,最后由各国达成协议,共同出资将该项目建成。

上述三个简单模型,分析了不同国家在三个不同领域走向合作的政策选择的可能。但这三个领域的政策选择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其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如贸易合作的策略选择可能会促成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这主要是因为前者是引起各国经济政策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原因,而且,贸易合作的程度也是决定经济政策协调“支付值”大小的一个因素。这两者与环境污染也有联系。一方面,贸易合作加强,可能加剧区域内环境污染,从而加强了共同解决污染问题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也是推动各国经济调控政策协调的一种动力。

虽然运用对策论分析表明,各国若考虑到它国的反应,在对某些经济领域可能的政策选择作出权衡后,它们可能会谋求合作,也许还会形成统一的约束规则,实现一体化发展。但是,在现实中,要达到这一结果并不容易,谈判和策略选择可能颇费周折,谈判可能还存在不对等关系。

3.各国实现合作的困难和谈判的不对等关系

由于各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偏好和自身的相对优势,在有些情况下,也许会出现数个国家间决策无法相容的问题,从而依照某种投票规则进行决策,无法达成一致协议。例如,假定有A、B、C三个国家,它们在资源禀赋上存在很大差别,处于经济发展的三层次。其中,A国在高精尖产品生产方面占优势,B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占优势,C国在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占优势。这三个国家分别主张降低高精尖产品、资本密集产品和资源密集产品的税率。于是,当由它们投票选择共同的贸易体制(制订统一的关税率)时,会出现以下偏好序(如表3)。

表3不同国家投票选择的偏好序

降低资源降低资本密降低高精

密集产品关税集产品关税尖产品关税

A国321

B国213

C国132

从表3来看,如果三个国家根据各自的偏好序投票,而且投票是根据多数原则作出决策,那么,根据“阿罗定理”,三个国家在降低不同类产品关税上无法达成一致。例如,若从降低资源密集产品关税与降低资本密集产品关税看,A国和B国对后者的偏好均强于前者,所以,按多数规则,应该选择降低资本密集产品关税这一方案。而从资本密集产品和高精尖产品看,A国和C国均倾向于降低高精尖产品关税。但从降低资源密集产品和高精尖产品关税来看,B国和C国对前者的偏好强于后者,所以,它们两国此时会支持降低资源密集产品关税。可见,三国在进行投票决策时,会出现无限循环,无法达成一致协议。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如果参加者各方扩大信息交流,并作必要的游说,使参加者都认识到一体化发展可能带给各自的好处,这样,可能会改变某些参加者的偏好序,从而避免出现“投票循环”。

另外一个办法是,各国可暂时避开这一协调领域,而转向其他共同利益交叉多的领域进行合作。如在上例中,可以暂时允许各国对各自相对劣势产品提供关税保护,但相互间可加强资本流入和投资合作,这可能有助于避免不利结果的产生。

从这里可以引申出的一个结论是,如果各参加国能充分意识到各国加强合作的意义,并尽量在某些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走向政策协调,其结果是,它可能促使这些国家在该领域内生产发展和分工的深化。这样,一体化政策或体制选择本身又成了推动某种经济发展格局形成的因素。例如假定某些国家致力于加强环保协作,它们达成了在某些规格的环保产品上享受关税优惠的协议,这可能会促使原来没有环保产品的国家优先发展环保产品。当今世界一些国家为向世界贸易组织靠拢,努力调整本国生产,实际上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由于我们假定各参加国是政治上、经济上自立的国家,因此,任何决策都是各国根据本国对可能获益与所付代价权衡后作出的。通常一国是不能强迫它国作出某种政策选择的,这与70年代前情况有所不同。

从二战后一直到70年代,各国在政策协调方面明显地处于实力不均衡状况。当时,美国居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它的意图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战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如战后GATT及IMF所确立的自由贸易、国际金融体制框架,基本上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利益需要,其他国家只能在此类框架约束下被动地参与到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去。

80年代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发达国家如日、欧的力量日益强大,发展中国家地位也极大地得以提高。各国谈判力量增强了,当今世界多边体制已很难由个别国家操纵。尽管如此,但是在实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由于国与国之间的不同政治企图和经济上实际存在的差距,加上历史形成的某些大国的实权地位,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平等的问题。除了其它原因,正如前文表1中所示,我们曾假定A国是大国,B国是小国,相应地,两国相互开放市场后,A国获利相对少些,B国获利相对多些。因此,若两国为走向一体化进行谈判、协商,它们利弊权衡的筹码就不同,对谈判所愿作出的让步也就不一样。大国倾向于少一些让步,小国往往迫于对大国市场较严重的依赖关系,可能不得不多作出一些让步。

三、运用策略选择分析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第3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 贸易战略 趋势

一、前言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应及时促进政策和制度的完善,运用科学的制度来促进我国国内市场经济的前进,在科学的制度保障下,要将我国的国际贸易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要想使我国能够得到不断的经济进步和发展,必须加强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将其进行完善,在学习其他国家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我国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运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发展。

二、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一)落后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步伐

伴随着不断加快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我国在进行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世界市场贸易走向的严重影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促使我国的国内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仍然无法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步伐,使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严重落后于世界经济贸易。同时,在较开放的世界经济市场当中,为了能够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在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的过程中要采取积极的发展态度,并采用积极的发展方式,将更方面的资金和技术等条件进行充分的调动和利用,促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二)无法确定国内经济产业发展趋势

伴随着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出现了越来越明确的世界市场分工和更加自由的经济贸易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极大的扩大了经济全球化涉及的范围,导致当今世界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参加到世界经济贸易市场当中来。不断加强的经济全球化深度,导致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会对我国的国内市场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国际市场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各种贸易压力,我国在促进自身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时候无法避免的产生了一定矛盾,其中包括促进最优化在世界资源配置中的实现和对国内经济市场发展进行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区域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出现在了国际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这是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另一种影响。近年来,我国为了能够提高自身在国际经济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自身企业的技术和科学水平,同其他科技国家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强贸易关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促进共同发展在区域化中得以实现。然而,相应的经济矛盾也会随之产生,因此现阶段,我国必须促进贸易经济优势在我国企业中的体现。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战略方向

我国是资源和人口大国,在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优势。然而现阶段重大的变化发生在国际经济贸易市场当中,这是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影响而导致的结果。现阶段主导地位在市场当中的体现主要是知识产业。所以,我国在促进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过程中,必须优化和调整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并结合实际,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发展形势,促进对全新的贸易发展战略的探索。

(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是我国企业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的重要条件,还要将进出口贸易之间的联系进行协调。同时,由于近年来出现了国际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来促进和发展本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加强同区域内国家的合作,将他国的先进技术进行充分的学习和掌握,并结合本国实际,对技术实行创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当中的竞争能力,同时有利于贸易形势的丰富。

(二)促进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体系的完善

我国在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的过程中要能够建立科学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够对我国企业进行保护,促进公平性在国际市场经济贸易活动中的体现。所以,相关的法律政策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法律和政策要能够有效的针对国际经济贸易,将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提高国际市场中各项经济贸易活动能够公平进行,减少其他国家在进行经济贸易的过程中侵犯和损害我国的正当权益。

四、结论

伴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的经济都取得了飞快的进步,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加入到了世界经济的市场竞争当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国国内企业要面临越来越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环境。然而我国要积极抓住挑战和机遇,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在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学习先进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其进行创新和完善,用技术的进步来提高我国企业在世界市场当中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陈曦.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 财经界(学术版),2014.

[2]陈曦.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 财经界(学术版),2014.

第4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与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指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经济利益或为了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的形势,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国界的人员、资本、劳务、商品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多种多样的类型。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常采取6种形式。从低到高分别为特惠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经济政治同盟。在特惠贸易区中,成员之间实行部分特惠关税减让;自由贸易区中成员之间拆除所有关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每个成员有权对非成员设定各自的关税税率;关税同盟也是自由贸易区,但每个成员对所有非成员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共同市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成员之间除了要解除所有贸易和投资壁垒外,还要允许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同盟和经济政治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更高层次的形式。在经济政治同盟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各成员间不仅实现经济政策的统一,政治政策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统一性。我们通常所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主要是指按其一体化水平来划分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1.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通常要求成员之间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让渡部分,建立负责协调和制定共同政策且管理该组织共同事务的权力机构,经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更高形式。它包括各成员国货币、财政等经济方面政策的一体化。这样的同盟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性质,建立了一套立法、司法、行政的同盟机构,随着发展的进程甚,至可以形成政治一体化,进而成为最高的形态――经济政治同盟。

2.发展进程较曲折。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就已出现,但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大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较慢,有的甚至停滞不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趋势出现重新高涨的形势,到上世纪90年代,已形成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在全球内壮大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已达100个之多。在上世纪70年代,还不到30个,80年代时期才30个出头,90年代中期超过40个。由此可见,60%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在90年代后建立的。一部分的区域经济组织存在重叠或者相互包含的关系。

3.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亚太经合组织”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它包括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两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不多,但其组建的时间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特别是发达国家财力雄厚,其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影响力往往较大,这就给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一些压力,感受到无端的排挤甚至威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数量越多,发展越快,对那些尚未参加到区域化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和地区造成的压力越大,这也就促使它们花大力气加入进来,或者,尝试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贸易和区域各国经济产生新的不同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发展的积极意义

1.促使全球形成新的国际贸易格局。欧洲、北美、亚太这三大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使国际贸丝逐渐呈现出新的格局。这三个大区一体化新形成三个经济圈;这三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又与除去它们之外其他的大、小区域一体化组织组成一个相互对抗而又相互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这种新的格局导致各国对外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即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被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区域国际贸易所替代,各国要想在新形势下发展经济,必须结合自身所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依托,进而求得共同发展。这样的格局也将要求各国更加注重国内经济发展,只有自身经济发展良好,才能更好的融入的新的国际贸易格局当中。

2.加速各国经济全球化发展。自由市场建立之后,必将推动和加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外的国际垄断资本在这一市场的竞争,比如“跨国投资”的兴起和跨国公司的大量产生。而“跨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不仅推动了不同国家间资本的渗透和交融,使还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优化资源配置,使经济全球化发展到新时期。

3.提高世界科技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优势越发明显,世界各国均把发展科技摆在突出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之间科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进一步提高了全球科技发展水平。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消极影响

1.关税壁垒影响。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尤为明显。发达国家之间建立关税同盟,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组织之外国家或地区无法享受关税同盟的优惠。未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中国家竞争能力本身有限,关税壁垒的形成导致发展中国家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面临很大困难。

2.贸易限制影响。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成后,国际资本大多在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这一安全的“避风港湾”内流动,突破的只是集团内部的贸易壁垒。然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贸易急需的国际资本没有办法引进,这样就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内资金紧缺等问题的出现,其发展经济贸易和提高经济竞争力就无从谈起,“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例如,欧盟的东扩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而在1995年1月后,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备案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达206个之多。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所在东亚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发展缓慢,不仅没有形成区域一体化制度,而且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还有恶化的势头。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04年,我国对外贸总额首次跃居世界第三位。同时,中国也是受到非贸易壁垒限制最多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经济内需不足的出口导向型国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来说犹为重要,否则很难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要想突破区域经济集团的限制,就要发展自己所在区域的合作战略。

21世纪初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目标主要在于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加以整合,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实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所以,采取的是市场导向型这一策略,然而,市场导向型的区域合作是不稳定的。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且经济实力达到一定高度的当下,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应该采取市场导向型和政府导向型相结合的“双保险”策略,有效的约束制度的建立,能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效。

四、中国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要思考的不是应不应该参加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是如何根据中国国情,顺着这一潮流,更好更有效的参加到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花大力气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我国既要成为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积极参与者,也要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力推动人。

(一)加强与相邻国家的联系与合作

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与领国的经贸关系,进而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来,这给我们提供了和相邻国家发展经济贸易最方便也最见成效的途径。

(二)改善与周边的整体国家关系

以欧洲大陆为例,法、英、德三国在上世纪均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国已经成为欧洲最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德、法两国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化解了战争恩怨,不仅促进了外交关系的大大改善,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出于亚洲大陆的中国和日、韩两也正朝这样的方向发展。

(三)加快自身经济政策调整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地区行政区划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各省、市之间的行政计划已经构成了对生产要素自由组合的严重障碍。在欧盟国家通过50年的谈判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鸿沟,统一了货币、贸易政策后,在中国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中,我们更应加大对中央政策的贯彻实施,反对各行其是、条块分割的老做法,在中央政策的统一指挥下建立更大更好的统一市场。

参考文献

[1] 黄卫平等.中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 卢忠荣.国际贸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5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范文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导致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导致国际生产关系的改变。谋取超额利润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基本动力。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词:世界经济 区域集团化 依据 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地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使得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利益相近的国家具有加强联合的要求。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的总趋势是一体化。但是,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一体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呈现多样性。从现实来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总趋势下,大量存在的国际经济现象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它们日益取代国家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主体的状态及其过程,是对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概括。

战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付诸应用,促使世界生产力飞快发展,国际贸易明显增长。经济国际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与彼此渗透的现象益见普遍和深化。由于一些国家的人种、语言、文化、宗教、政治制度和发展水平大致相同或较为接近,逐步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借以谋求获得各自的最大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各国有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朝向地区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地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邻近国家实行经济联合,采取共同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措施,使各个成员国的经济结为一体,形成地区性的经济共同体。通过条约的形式,结为紧密程度不同的经济联盟,建立超越国家的管理机构,允许成员国的商品在本地区中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地区性的专业分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经济一体化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国家间关系的重新调整和组合,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在世界范围内国际经济关系的重新调整和组合,它是由多个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所构成的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基础,各个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构筑部件。正是许多区域经济集团的产生和发展,才使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的新格局。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深入、科技进步加快、国际竞争加剧的格局下,要素跨国自由流动数量增加、速度加快、范围扩大,致使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的联系愈来愈紧密、相互依存性愈来愈强。它是指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互相往来、紧密联系的的现状和趋势,构成基础是各个独立的国家或地区。它反映的是一种外部的推动力量,是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二者的共同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的一种经济联系,在形式上是生产、贸易、资本、金融的国际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对国际经济领域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总体概括,指的是一种状态和趋势,构成基础是国际上各个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它反映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并从外部争取更多的利益的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和要求,在形式上是一个经济组织,是一种组织创造和制度创新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其实质是经济活动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使参与其中的国家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使经济利益相近或经济互补的国家结成为一个个的整体,对内对外采取共同的政策,行动步调一致,这样可使成员国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同时,为各个国家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提高成员国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和必然趋势,是各个国家以单独国家或以某一区域经济集团成员的身份,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来,加强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使各国经济上更加互相依赖,交往更加频繁、更加全方位。这些实践活动的直接影响就是促使在地理上具有特殊关系的国家更加自觉地结成各种各样的、程度深浅不一的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或经济联盟。所以,经济全球化使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愈演愈烈的特点和走向。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使各个国家更加开放,促使各个国家看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努力寻找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最佳位置;会使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好的配置,最终提高全世界的生产力水平,也会使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依据

当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形态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成分占支配地位。当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即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以国际专业分工为基础,以国际交换为纽带,并把其他各种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交换关系的世界经济体系。既然当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那么,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就在当今的国际经济活动中起支配作用。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直接表现为资本对于利润和超额利润的追逐,并且不以国家的、民族的界限为满足。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必然要超越民族的国家的界限而以世界做舞台。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制度,资本主义的任务就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垄断资本主义就是要更加充实这个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并且建立一个庞大的贸易、金融与投资的国际经济体系。到这时,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使资本主义向纵深发展,让本国现有的工业和农业获得进一步的繁荣;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冲破国家界限,扩大到世界范围。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谋取超额利润,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强制采取各种政策极力进行经济渗透,广泛拓展贸易市场,从而不仅使社会生产关系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而且更进一步促使其发展成为广泛的国际生产关系,也就是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服从追逐超额利润的要求,国际垄断资本不断进行克服其内在矛盾的尝试,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性集团化正是这一尝试。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家垄断和超国家垄断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主体。经济上的超国家垄断的调节作用已经超越一个国家的界限,具有国际性质。超国家的垄断形式采取各种国际组织形式,运用各种国际经济政策手段,积极的规划进而迅速的实现资本主义一体化的发展。这些都是国际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世界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结果。

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高度发展,其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手段,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应得到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追求增值仍是资本的的生命力。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不一样,但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要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都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各国无论自主还是被迫都会走上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道路。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和各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积极影响

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一种组织创造和制度创新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在经济领域进行,但它对其他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世界经济领域发生的这些变化正在对世界政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区域经济组织内部,大家遵循共同制定的制度,就经济领域的问题进行讨论协商,甚至可以超出经济范围,就相互之间的一些政治外交领域的敏感问题展开讨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经济区域化取得的成果、解决的问题不仅仅限于经济范围,而且在政治外交领域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集团内部贸易壁垒逐步降低直至清除,将促进内部贸易增加,生产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在比较优势的作用下,资源将在其成员国和产业部门间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将会提高,从而降低成本,促进科技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率。“欧盟”统一市场使其成员国GDP提高,创造就业机会,并将改善其成员国政府的预算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亚太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增长率领先于世界其它地区。区域性集团经济贸易的增长将使世界经济贸易总量增长,这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对国际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的流向产生重大影响。战后以来,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越来越集中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这同制成品贸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区域经济集团化将加强这种趋向。因为集团化将促进生产要素在集团内部流动,并促进产业结构在区域内部跨国界流动。区域经济集团化也促进了资本的跨国界流动。为了绕过集团的贸易壁垒,在其它集团建立基地,以分享集团化带来的利益,美国、日本和西欧之间相互投资和企业兼并达到巨大的规模就是例证。为了加强科技方面的竞争,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正在加强联合科研。如欧盟正在进行一系列联合科技研究项目。同时,跨国集团的联合科研也在发展,主要是美日欧之间,目的是为了相互取得最新科研成果,不致在科技竞争中落后。与此相适应,科技人才的流动也在加快,发达国家已经吸收和正在吸引人才流入。

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今后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将以发达国家为主,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混合组成,发达国家将作为资本、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产品的主要吸纳者,促进经济集团的发展。集团内的发展中国家如政策得当,将可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

(二)消极影响

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西欧国家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壁垒: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并从传统产品、农业产品转向保护高级工业品和劳务部门;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诸如按照有效保护税率设置阶梯关税,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活动;加强非关税壁垒;加强管理贸易。这些保护措施扭曲了贸易流向,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益减少。仅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纺织品限制一项就使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大幅减少。

由于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内各国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尤其是像APEC这样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集团,发达国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南北矛盾会依然存在。从全球范围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经济集团化可能会加剧这种不平衡,从而使南北经济差距从总体上拉大。区域经济集团还会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地区上的分割,集团内发展中国家对集团的依赖性进一步加深,集团外的发展中国家将处于更加孤立的困难地位。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原来的统一和合作关系,将使全球南南合作难以取得进展。

任何一国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是以民族的部分让渡为代价的,例如在欧盟进入第三阶段后,货币政策将由各国转交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执掌,这就要求成员国完全放弃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权力,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风险。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既不能夸大积极的一面,也不能忽视和回避消极的一面。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这些影响,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曰痒,甘士杰,黎国昆,蔡志云.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第6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范文

作为我国最大医药企业集团的CIO,雷万云已经习惯了这样忙碌的工作,但同时,他的大脑也在思考总结。“国际一流企业需要国际一流的信息化水平来武装。”这就是雷万云这次美国之行的最大感受。

见到一流企业

《计算机世界》:您这次美国之行参观了哪些企业,给国药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什么样的思路?

雷万云:在这紧张而愉快的9天行程中,我们访问了国际IT巨头IBM、Oracle、SAP公司以及世界医药分销巨头Mckesson。这次学习交流访问取得了成功,学习了解到国际IT巨头推进信息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尤其是学习到国际生命科学与IT融合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我们还拜访了同行,北美最大的医药分销商Mckesson加州的物流分销中心,了解到国际一流医药分销企业的IT架构和信息化建设情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次美国之行的成果,将对国药集团“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拓展和水平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国药集团要成为国际一流企业,就需要国际一流的信息化水平来武装。

《计算机世界》:Mckesson是北美第一大医药分销商,占北美医药30%的份额。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您认为国内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差距在哪里?

雷万云:国外医药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在我们之上,其信息系统总体架构搭建得非常完备,使分支机构的IT系统得到有效整合,从而进一步融合信息资源,提高企业效率。

Mckesson 加州物流分销总部在加州首府Samcramento市。接待我们的是Mckesson商业技术集成解决方案部总监Steve Tadevich,他给我们讲述了Mckesson药品跟踪系统基本功能和开况。然后我们参观了立体药品物流分销仓库,他们演示了一些药品出入库流程的情景以及RFID的使用情况。

Mckesson在美国有31个物流配送中心,其仓库管理系统WMS使用的是MA系统,这跟我们国药使用的WMS是同一个厂商。在这31个物流中心之上有一套全国统一的订单管理系统,用以管理全美31个物流仓库,实行一体化的全美统一分销、物流配送。Mckesson每年营业额在100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医药营销额的30%。它的IT架构情况对国药集团一体化运营和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起到了借鉴作用。

云计算再上一层楼

《计算机世界》:您的两本书《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和《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应用案例》给企业构建云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国外的云计算发展情况如何,给国内企业带来怎样的启示?

雷万云:Mckesson的药品跟踪系统正在计划基于云平台实现,一体化的药品物流分销运营也是通过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来支持的。在美国期间,我们与Oracle 云计算专家和全球副总裁交流企业私有云,了解到Oracle 企业云计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更进一步理清了企业云计算的演进路径和发展方向。

国外大的IT厂商都在云计算方面有技术投入。IBM硅谷实验室的生命科学全球总经理Katherine Holland 女士等IBM生命科学和IT领域专家接待了我们,主要交流的主题有IBM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战略分享、云计算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趋势、IBM医药跟踪系统和大数据解决方案。

这对丰富国药集团的企业云战略和思路有着实际的借鉴意义。

一体化趋势

《计算机世界》:通过一周多的访问交流,您对医药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企业云计算的开发应用、演进路径,又有了哪些新的思路?

雷万云:主要有5点想法和大家分享。

1.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行业整合、企业整合、一体化集约化运作是大势所趋。支持这样的企业运作要有成熟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来支持。因此,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体化信息系统的理念,要用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

2.在做好企业内部ERP基础上,医药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向客户、供应商、医院延伸服务,这也是创新商业模式的机会。

3.药品跟踪系统扩展成为医药健康云平台是一个很好的演进路径。

4.企业云计算不是泡沫,北美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平台和应用案例。我们的企业云计算理论和解决方案基本与巨头的思路一致,这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5. 500强的企业需要用500强的信息化水平来武装,这样才能达到世界一流,要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水准。

第7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发展历程 现状 趋势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并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输出、分析、预测、决策等,它是一门容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科学。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过去60多年了,在这期间,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也随之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由国外引入会计电算化理念,1998年以后,财政部了多部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政策法规,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有了规范和发展依据,会计电算化技术得到了迅速普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和自主开发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缺乏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专门人员,只是由会计人员和计算机人员组成研发小组进行研发。研发出来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也多数只是应用于个别的企业或团体。

第二阶段:通用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适用于各个企业或团体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但是软件主要是围绕着会计电算化的最基本功能即核算来进行,所以也称为核算型会计电算化软件,软件对企业的综合管理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阶段:会计电算化面向全面企业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会计电算化得到了全面发展,不仅只是用于简单的会计核算,而且扩大到了企业管理层面,实现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集成化管理。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普及范围较广,大多数的企业或团体都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来代替以前的手工记账,既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为企业或团体的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总体而言,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足

很多单位片面认为会计电算化仅仅是手工记账的代替,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更重要的分析、决策、管理功能,而且在硬件软件上的投入力度也不够。

2、缺乏复合型人才

会计及管理人员只是懂会计及企业管理的知识,而对计算机技术比较缺乏。当出现计算机硬件或软件方面的问题时,多数求教于软件的售后服务人员。

3、各种会计电算化软件兼容性不佳

目前,由于会计电算化市场较大,会计电算化软件较多。各种会计电算化软件之间竞争相对激烈,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不能进行数据在各种软件之间的转移,给数据的应用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4、数据保密性、安全性不尽理想

现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多数已经不再单纯是单机版的软件,软件的网络化非常普及。由于网络的安全性不佳常常造成数据外泄。而且一旦计算机遇到病毒侵袭或意外断电等情况,往往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5、未考虑国际化进程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当然不会例外。我国的很多企业或团体正在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向国际化进程迈进。但纵观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还是主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和政策法规开发,很难做到与国际接轨。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经历了30年的发展,应用规模逐步加大,核算模式基本成型,会计电算化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和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尤其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后。近几年来,外国的多家企业进入中国,同样我国的很多企业走出国门,我国正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我国的会计市场也将受到巨大的冲击。而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也将逐步发展和完善。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会计电算化将有以下发展趋势:

1、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将大大提高

虽然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很大普及,但是仍然有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小企业还没有采用。随着金税工程等的实施,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要求进一步增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计电算化将完全替代手工记账,成为我国会计领域的里程碑式的标志。

2、会计电算化将向全面管理发展

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主要以会计核算职能为主,多数只是对手工记账的代替。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计电算化将突破仅仅会计核算的职能,还将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企业的预测、决策等做出积极贡献。

3、会计电算化软件标准将逐步统一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开发商众多,各种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等标准不统一,不能实现相互输送,造成了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便。今后,为了会计信息的兼容性,相信国家将对这些标准进行统一。

4、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化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

最初的会计电算化是单机版,只能在一台计算机上使用,即使以后出现了局域网共享的电算化软件,但仍然不能满足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要求。今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互联网对远在千里之外的部门进行管理将会成为现实。

5、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未来的会计人员将会成为会计业务熟悉、计算机技术熟练、管理水平极高的人员。

6、会计政策法规将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完善和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将进一步融合,这就要求我国在会计政策、会计法规等方面做出调整,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第8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范文

企业制度是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和基础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制度,其中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资本组合形式,即产权制度。产权制度决定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世界各国的公司法,一般都按照企业的资本组合方式,将企业类型划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合作制企业。可见,公司是企业类型的一种形式。现代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主流的企业形式,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其中股份公司制度更是典型的现代公司制度,是迄今为止现代企业最优的资本组织形式。现代股份公司具有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出资人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股份采取股票形式;运作规范和法制化;遵循公平、公开和公正的运行原则;财务实行公开等特征。我国长期以来按照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将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企业类型。这种方式只适合投资主体是单一所有制的情况,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以及资本社会化,尤其与我国提倡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模式不相适应。我国按照资本组合方式对企业进行分类,有利于企业明晰产权,有利于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中资保险公司是一种公司制企业,是企业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这样,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与改革,包括较为广泛的议题,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问题仅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由于中资或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问题,涉及公司制度建设问题和公司的产权与治理结构问题,是一个需要综合全面改革与治理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分析的前提和立论,须放在整个一般中资(国有)公司改革的背景和环境层面;须联系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须面向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目标和政策。

二、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制度保证

(一)国际环境: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非国有化浪潮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业已使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生产、贸易、资本等方面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依关系。世界经济一体化得以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世界范围内政治和社会的总体稳定、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市场的不断开放、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等因素的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还顺应了世界各国追求发展、共求进步的良好愿望。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驱动载体的跨国公司,正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其近年来不断进行的兼并收购,以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成本,提升其市场势力的态势,使得企业更加需要发展壮大,改革已经成为推动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必然趋势。向着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成为企业改革追求的目标。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态势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便开始了非国有化或私有化改革,以试图摆脱“滞账”、缩小财政赤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私人垄断资本增长的需要。非国有化,有时称私有化,即便在发达国家,也不是简单指将国有企业完全出让给私人资本家或居民个人。广义上讲,非国有化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国家所有,特许经营或承包经营;国家控股,其它股份转让;鼓励内部职工持股,股票公开上市;划小企业核算单位,将一些附属单位出让地方或个人经营等。一般说来,非国有化或者私有化过程,便是向着民营化、商业化和社会化方向的发展。

发达国家非国有化已经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效率提高带来了十分积极的效应。但是,我们需要看到非国有化有代价、有成本。扬弃国外非国有化或私有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是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改革应当充分重视的。从国外非国有化改革中我们应当吸取:不要谈非国有化色变,简单粗暴地阻止非国有化;更要防止不切实际、脱离国情,过高地估计非国有化的作用;避免、防止和减少国有资产在非国有化过程中的流失和贬值;循序渐进推进改革,坚持所有制的多种形式,注重国有企业性质和职能的转化对宏观调控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关注非国有化后企业的效率及其组织管理等问题。

(二)国内环境:中资保险公司面对的改革政策与环境

自党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实践活动始于1985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国有企业可以搞股份制改革试点,拉开了具有政策和理论指导意义的我国企业尤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帷幕。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我国实行公司制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公司管理模式提出: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了制度保证。在不断总结改革经验和教训以及改革可接受性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又提出,企业尤其国有企业改革应当遵循“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字方针。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革”。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除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上述政策和理论的阐述,为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如通过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在内的企业资本组合等形式表现出来。寻求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掌握在谁手中。推行股份制改革,有利于筹集社会资本,改变企业资本结构;有利于两权分离,政企分开;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国有资产流动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三、中资保险公司的功绩与问题及其根源简析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停滞和中断后,我国保险业于1980年全面恢复业务。二十多年来,保险费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2年,保险业总资产达到6494亿元;实现保险费收入3054亿元,其中人身保险保费收入2274亿元,占比74.5%,财产保费收入778亿元,占比25.5%。在人身保险业务中,2002年投资型产品业务增长迅速,其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54%,分红产品成为人身保险业务新的增长点。近五年,保险密度由101.12元升至237.64元,保险深度由1.6%升至2.98%。2002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5799亿元,较2001年增长56.6%,保险业与货币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开始密切;此外,保险业对经济损失的赔款与给付,业已使得保险业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器功效正在发挥。在这些经济活动中,中资保险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对国家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及人民生活安宁所发挥的功绩,已经得到了肯定和认同,伴随我国人世后市场的开放,保险业必将有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保险业发展的进程中,中资保险公司存在一些来自历史遗留、制度固有缺陷、经营管理不力等问题。主要表现在: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行为短期化,经营粗放,忽视长期经营稳健;产品缺乏差异化,雷同度高,特色不显著;服务质量不到位,忽视品牌服务,延伸服务;误导消费,保险信用有待增强,公司的公众形象有待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低;经营管理者和专业人才的专业化经营管理理念和水平需要更新和提高;内部经营管理结构的重叠和不合理;违规支付无赔款优待,退费或提供其他形式的回扣;以“回佣”方式招揽顾客,或迎合投保人不合理要求从事业务活动;公开或变相超标准支付人佣金;投连和分红产品存在误导消费,业务结构需要调整等方面。

中资保险公司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和基础。从现代公司结构理论和产权安排角度来分析,现代公司制度与其他企业制度根本的区别,在于其特有的产权制度。产权问题是现代公司制度运行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就中资保险公司总的情况来看,尤其是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产权不十分明晰。主要表现在有所有权,而难以形成所有者权力;所有者缺位;所有权与经营权交融度大;所有者与经营者责权利关系不明晰,委托关系扭曲;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随之而来的,便是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缺乏系统和稳定性,尤其对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有效的激励,还缺乏制度的保证以及可操作性;经理层的包括经营管理水平、现代管理意识等在内的职业素质总的还不高。进一步看,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加,近十余年来中资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升温,国有独资保险公司过去与目前仍然是我国保险市场的主力军,对社会经济和社会安宁的贡献功不可没。但从一些结果来看,尽管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与股份制保险公司各有优劣,但是,国有独资和部分产权和治理结构不顺的中资保险公司,存在体制不能适应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需要,机制不灵活,经营管理机构庞大与冗重,管理信息传递不畅,上下管理层信息不对称,分支机构不能更好地反映和体现总公司法人的意志,从而常常出现管理者与经营者甚至员工行为目标不一致;管理成本高,保费利润率和资产利润不高,导致经营规模不断扩张,但效益增幅不大等问题。这些由于产权问题引出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改革的动因由此而生。四、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价值取向鉴于我国国有独资和部分中资保险公司的状况,通过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保险体制和转变经营机制,提高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向着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方向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认同。目前,我国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已获国务院的批准,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改革创新是强司之路,保险公司要不要改革已经不再是争议的问题,相反我们需要考虑和关注的是:怎样改革;改革的成本和代价;改革和建设的持续性,以及需要处理和协调的关系等问题。

我国中资保险公司的改革总的原则应从我国国情和保险业的实际出发,整体进行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坚持国家控股,实现投资主体和股权的多元化,完善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此,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和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应是:

1.全面实现多元化改革,逐步向保险集团控股或专业公司控股条件下发展,走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在多元化架构下实现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效益,既符合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又是我国保险公司在人世后保险市场逐步开放,提高竞争力和发展壮大的需要。

第9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网络经济 就业变迁 影响

一 网络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使网络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网络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网络经济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信息与网络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信息和知识为主导资源的经济形态,是以计算机信息网路技术为基础、以各种计算机网络为平台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目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在中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发展,中国的网络成熟度以及网络普及程度都有极大的提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最新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拥有的网民人数已经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同时互联网的商务应用呈现出平稳发展态势。在经济领域,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利用互联网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带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产业边界日益交融,新型商务模式和服务经济加速兴起,衍生了新的产业新的行业。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带动了相关产业链上的就业人数的增加。由此可见,网络经济不仅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增长也促进了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二 网络经济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1.互联网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与1993年以来国际互联网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分不开的。1993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为网络经济创造了载体。与此同时,国际互联网的用户、覆盖面和影响范围高速增长,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使互联网成为商机无限、前景广阔的网上市场,吸引各国企业竞相上网,企业上网为网络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近年来,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都在开发内部网络系统,企业内部网络对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信息收集与反馈等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与产业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工业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水平迅速提高。互联网发展与运用还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如工业咨询、软件服务、外包服务等工业服务业蓬勃兴起。信息技术在加快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推动减排治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型战略性产业。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6.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增加到10%左右。与此同时,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大型企业电子商务正在从网上信息、采购、销售等基础性应用向上下游企业间网上设计、制造、计划管理等全方位协同方向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普遍提高,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网络经济发展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网络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新的行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就业选择。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与服务经济的结合、是个性化生产与经济一体化的统一。网络经济的这种特点使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更为纷繁多样,使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日渐扩大,劳动者不仅包括网络经济生产、实现过程中的决策者、工人和服务人员,还包括网上交换过程和后续服务中的劳动者。此外,也包括从事网络社会文化创造、知识传播、技术开发和管理的人员,比如网站管理人员、软件编写人员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就业数据显示: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03年的116.8万人增至2009年的近173.8万人,达到了年平均增长9万人。

在网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信息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整个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以及传递与处理信息的通讯技术网络,由此导致了对编程人员、数据符号分析人员、电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大量需求。可见,网络技术拓展的就业空间,决不是原有就业职位的简单复制,其工作职位必须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以保证网络经济相应部门的顺利运行。所以,随着网络技术对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以及经济发展中知识与信息含量的增大,对劳动者提出了较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从而导致了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职位的技术化变迁。

三 网络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变迁

1.网络生产力的产生

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并呈现出日益综合化的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生产力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条件。随着现代科技逐步融入人们的经济生活,在全球范围内又掀起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及应用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为网络生产力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网络生产力的产生也得益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及竞争的日益加剧。工业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就已经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速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从本质上要求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整合生产力与之相适应,而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生产力正是适应这种要求的新型生产力。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竞争日益具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资源可以在全球流动,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客观上成为网络生产力产生的又一推动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升。网络生产力顺应了人类变革大工业生产力的需要,适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网络生产力是相对于工业生产力(或机器生产力)而言的,它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作为其物质技术基础和标志,标志着人类依靠信息网络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能力。网络生产力是一种全球运行的生产力。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世界被紧密联结在了一起,跨国生产、国际贸易、国际合作、国际金融等实施的效率大为提高,世界真正结成了“地球村”。不仅如此,网络生产力还大大加快了各种新技术的传播和应用的速度,推动了全球的技术创新。借助计算机信息网络,新兴技术和创新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迅速在全球范围得以传播和运用。因此,网络生产力已经突破了工业生产力的地域界限,成长为一种真正全球运行的生产力。

2.网络经济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在网络经济时代,马克思所预言的“自动工厂”已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成为了现实。如今,置于计算机信息网络指挥之下的机器体系已经取代体力工人从事着众多繁重、复杂、精细的工作,生产呈现出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特征。而马克思所做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精神生产力”的生产比物质生产力更为重要的科学论断在网络经济时代也得到了印证。信息、知识和智力已经取代传统工业生产中的土地、资本等物质要素成为生产的主导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将在网络产品的生产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对而言,物质资源的作用则要小的多。为此,在生产中,企业必须在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引进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从事网络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有些岗位还要求他们必须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的天赋和才华。以软件产品的研发为例,具备基本的软件编写知识和技能只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拥有不断提出新创意的能力则更为关键。创新的过程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信息技术职业”是指那些包括创造发明、操作控制及维修保养能促进电子商务和其他互联网或于网络活动有关的活动的职业。其中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和计算机编程人员等属于信息技术的“核心”职业。创新的扩散使具有信息技术特长的技术人员需求增加,另外还带来了对于具有销售、市场及业务规划等方面知识的人员的需求的增加。随着更多的公司对外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对于项目经理和会谈判并能产生经营成果的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加。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的不断扩散,整个社会计算机化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加倾向于高学历和和一些专业技术性人才,而对于未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人员的需求将进一步下降产生一种挤出效应,与之相对应的,前者的薪金水平大大超过后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是一场带有技术歧视性质的革新,与信息技术创新相似的是电气化的创新都很偏向于对技术专业性劳动力的需求。

四 网络经济发展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网络经济并非只是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它已经从各个层面对社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网络经济无疑是一次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网络生产力在工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构成中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核心要素。网络生产力拓展了劳动者的就业选择,促使劳动者向知识型劳动者转变,网络生产力使计算机信息网络成为新时期生产工具的主体,使劳动资料自动化、网络化;网络生产力进一步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使信息资源成为一种新颖的劳动对象。网络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深刻变革使生产力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高度。

对于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的我国来说,网络经济正在变革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经济关系,使社会生产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虽然当前我国还在为实现发达国家早已完成的工业化而努力,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网络经济的影响也已经渗透了进来。网络经济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是新的挑战。因此,对于我国企业和政府来说,重视网络经济对生产的影响,积极主动地探寻应对的方针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经济的到来为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劳动的基本形式从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的加工和制造转变为信息和知识的创新。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劳动者从传统的以体力耗费为主转变为以智力耗费为主,也使劳动者知识和智力的发挥程度成为判别其劳动优劣的标准。这些新变化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日益呈现出知识化、智力化的趋向。

知识是网络经济条件下生产的核心要素,创新则是企业竞争的灵魂。作为知识的运用主体和创新的实施主体,高素质人才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然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比较低。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国民受教育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高层次人才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依然不高,整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因此,为迎接网络经济的到来,政府必须进一步健全人才的培育机制,加快培养企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精、尖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耀、张春法、曹宝明、姜德波、李群.网络经济学.基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圣兵.网络经济与就业的二元化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4]顾纪瑞.美国网络经济的崛起和中国的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