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层建筑勘察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TU97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87-1
高层建筑桩基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水平,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的勘察检测,可能会导致更多施工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在进行相应的勘察时需要做好记录工作,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突出勘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尽量减少施工质量问题,保证我国高层建筑安全,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桩基勘察工作进行相关探讨,结合工程实例,找到勘察工作中的不足,为其施工提供更加科学的勘察方法。
1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勘察工作人员技术不足
在对高层建筑桩基进行勘察时,除了要遵信高层建筑工程勘察的相关要求外,还需要对野外钻探进行全断面采芯工作,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其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但是勘察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也没有提出科学的桩基勘察方案,使得勘察数据不够准确,影响到整个建筑质量。而且一些勘测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勘测时不能够达到相关技术标准,使得高层建筑桩基施工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进而会影响到后续工程施工质量。
1.2勘察施工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高层建筑质量水平关系到整个建筑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勘察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对每一项勘察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减少勘察问题的出现,最大限度保证各项施工质量。但是一些勘察人员在进行建筑桩基勘察时,对自身的工作认识不够充分,勘察过程敷衍了事,使得勘察数据不够准确,导致整个建筑质量评估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勘察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掌握更多的专业技巧,做好相应的数据搜集、记录和分析工作,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勘察工作中的有关事项要点
2.1勘探点布置
在进行高层建筑桩基勘察时,勘测人员首先需要对勘探点进行布置,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勘测数据的准确性。高层建筑桩基的勘探点最少要五个,其深度一般要在90 到100米之间,从而提升对地基沉降分析的准确度。通过合理布置勘探点,可以保证各项勘测数据的科学性,提升高层建筑桩基的施工质量,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
2.2室内试验
勘察人员在进行室内试验时,不仅需要常规试验,同时还需要对建筑桩基的承载力进行试验,验算出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和支护设计数据等,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升建筑桩基的勘察质量。施工人员还要进行固结不排水、静三轴和直剪实验等,针对不同的岩性采取不同的勘测方式,为建筑的后续施工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
2.3场地地质条件分析
在高层建筑地基勘测工作中,需要对建筑地基的状况进行勘察,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施工质量,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不同的地区会存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够掌握建筑工程周围的相关数据,就会影响到今后建筑施工的质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更多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今后的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加强对建筑工程周围地址条件的探测分析。施工人员可以做好相关的地层分析,掌握施工工程地层状况,这样可以更好的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比如低下岩层、岩石状况,土壤分布状况等,同时还要对岩心进行分析,如果岩芯的碎岩石比较完整,没有出现裂缝现象和溶蚀现象,承载力相对比较大,地基状态就比较好。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地下水文状况进行分析,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地基建设方案,保证各项工程的安全进行。
3提升勘察质量方法
3.1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在今后的高层建筑桩基勘察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操作能力,减少勘察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在对桩基定位时,首先需要对建筑地基的质量进行勘测,了解地基的基本状况。同时还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并记录下来,为建筑工程的后续工作提供更加真实的信息,最大限度保证各项施工质量,做好对桩基质量的分析,提升建筑桩基的承载力。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还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也要降低周围环境对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高层建筑施工效率。
3.2增强勘察人员责任意识
高层建筑桩基的勘察工作非常重要,它不仅会影响到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会影响到今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施工人员提升自身的工作认识,在勘察工作中能够保证自身的工作质量,减少工作失误。同时勘察人员还要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认真做好每一项勘察工作,严格控制自身的行为,加强施工单位的内部监督,保证每一位勘察人员勘察数据的科学性,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总结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桩基的勘察工作对建筑质量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勘察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掌握更多的分析技术,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分析数据的科学性,勘察人员在对建筑土层进行分析时,要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为建筑桩基的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保证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除此之外,科学的勘测还可以缩短建筑施工工期,提升建筑施工效率,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邓伟军.基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运,2009,1(20):99-100.
[2]孙俊峰.结合案例针对建筑桩基勘察工作进行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2,3(36) :78-79.
[3]袁联中.浅议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9,26(5) :63-64.
[4]陈建华.浅谈建筑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布置[J].甘肃科技.2011,27(6).
[5]杨建新.对某高层建筑桩基勘察工作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2(02).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质勘察技术;应用;
一、高层建筑地质勘察技术的问题所在
1、建设单位及相关施工人员的地质勘察专业知识缺乏
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一些农民工或者不固定的员工,这些人在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在进行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则无法正确的把握地质勘察的方法;一些建设单位不注重培养员工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造成对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充足。在对高层建筑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技术是最关键的,只有具备了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才能准确选择适宜的地基土层、制定合适的基础方案,而相关建设单位和勘察单位则在这些专业知识方面存在不足,这将会阻碍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
2、地质勘察技术的深度、准确度达不到标准
目前的地质勘察技术受勘察单位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不成熟、安全无保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地质勘察技术在深度和准确度上达不到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对当地地质地形情况勘察不准确,对一些复杂地质、埋藏较深的岩土信息了解不够,这都是由于技术的限制所造成的。
3、地质勘察设计存在盲目性,对实际情况认识不充分
地质勘察设计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地区的实际情况认识不充分,如,对周围地质不了解、没有对建筑场地的场地类型进行分析、对当地地质是否属于软土层、是否容易出现断层等现象、对地基周围地下水状况不了解等,这使得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仅仅依赖地质勘察报告,设计的盲目性不仅不利于对地质的勘察,而且在不了解地址地形的情况下就建设建筑物也不利于保证地基的稳固性,高层建筑的重量本来就大,因此地基的承载量必须要有保证,在准确分析地质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才有利于保证地基的承载量。
二、高层建筑当中地质勘察技术的主要应用方面
1、对水文地质的勘察
建筑工程单位在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首先就要做好对地基的勘察,地基周围地下水的状况要做好分析,这主要包括要了解地下水的变化趋势、当地河流的流向、地下水所在的水层分布情况、地下水的补给源、地下水水位的深浅情况,这可以预防地下水涌起时对建筑物的地基造成损害;而且,地基周围的土质要保证其渗透性,当地水资源的环境也要有所了解,好的水资源可以保证周围环境的良好。
2、对岩土进行勘察的技术应用
对于不同特点的地质地形则需要我们应用不同的地质勘察技术,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对岩土的勘测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地下岩土的结构、类型需要建筑单位了解,目前,我国大多数运用地下钻探技术来进行勘察,这种技术存在一定缺陷,地下的岩土层也很难被人们完全掌握,这时则可以采用工程物探技术来进行对岩土的勘察工作,新型技术手段的应用更能够确保技术人员全面了解地址的构造。另外,在对岩土进行勘察时重点要了解湿陷性黄土的分布情况,湿陷性黄土容易造成地基的坍塌,在勘察时要格外注意,对当地土质的湿陷等级进行勘察,分析地质的密实度、干燥度以及湿陷相关指标,通过对岩土的勘察来保证地基的稳固性。
3、对粉性土质液化的勘察
在高层建筑的地质勘察过程中,重点要对地基进行良好的保护,对粉性土质液化的勘察可以保证建筑物在以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粉性土质的地基也足够安全稳固,可采用刚性桩复合型地基处理技术来确保地基的稳固。
4、勘察点布置与孔深勘查技术
在对勘察地点进行布置的时候要根据建筑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质特点与地址类型。在进行施工时的孔深也要考虑土质的类型,各个勘察点之间的距离也要根据土质情况做出调整。
三、民建高层建筑地质勘察技术的注意方面
1、做好对地基承载力的研究分析
在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使得对地基的设计能够满足建筑物的荷载,同时,在选择地基的时候也要重点来考虑当地的岩土状况,有的地质适合建筑房屋,而有的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场地则不适合建设房屋,那么建设单位在进行高层建筑选址的时候要对周围的地质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的时候可采用静载荷试验技术方法、静力与动力初探技术方法等来确定地基承载力。
2、地质勘察当中对超前技术的应用
在对高层建筑地质进行超强勘察的时候就要用到新型的反射地震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勘察一些不良地质情况,如,溶洞的存在、泥石流多发区地质类型、暗河水体等,通过使用地质雷达勘察技术可以清楚的了解这些情况,以此来保证建筑选址的合理。
3、加强对建设单位等人员的地质勘察技术知识的培养
建设单位首先就要固定一批较为专业的建筑施工人员,然后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要让他们了解关于地质勘察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进行地基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培养施工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经常让他们进行实践,使他们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演练,这样将会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地质勘察涉及到对土质的实验、以及一些野外作业,这些作业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因此首先就要保护好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做好对地基周边相关情况的勘察,减少盲目性
民建高层建筑在进行地质勘查的时候就要了解地基周围的情况,由于地基的设计要保证其稳固性,因此在选择地点的时候就要选择平坦的土地、选择较好的岩土,尽量避开粘性大、湿陷性土质;有的地区河流众多,这时就要考虑到河流的流向、考虑水流的经过地点,避开河流,以免洪水多发季节造成决堤;此外,还要少占农田,保护耕地林地。同时,在进行夯实地基作业的时候也要确定好地基下方一些线路的位置,在进行强夯作业时就要有效避开这些位置,以此来防止对线路造成破坏,也加强了地基的稳固性。当强夯过程中由于振动影响到周边其他建筑物的时候,就要采取防振措施来减少振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建高层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地质的勘察工作尤为重要,地质勘察的技术决定着以后建筑物的稳定性与舒适性,在对地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地质勘察的技术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具有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地基的质量与稳固性。目前我国地质勘察技术在高层建筑领域有很多的应用方面,通过对水文地质、岩土层、粉性土质液化的勘察,以及勘察点与孔深的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另外,在地质勘察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要注意使用对超前勘察技术的使用、要做好对相关勘察人员勘查技术的培训,使它他们能够具备专业的勘查技术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对高层建筑中地质勘察技术的改进,而且也将会促进民建高层建筑的有效施工。
参考文献:
[1]姜规模.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 中国勘察设计. 2009(02)
关键词: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评价
高层建筑的结构与地基基础设计要求更详细准确地了解地层结构,掌握其变化。这不仅是计算沉降、预防倾斜的要求,也是基础类型选择与设计的需要。这是深基坑开挖设计与施工的需要[1]。
一、高层建筑岩土工程的主要特征
1.高度高,相应地本身刚度也大
目前我国最高的建筑已超过80层,420m;国外则已超过100层,450m。建筑物的高度大了,对稳定性,特别是对整体倾斜的要求就十分严格。与此同时,还有高层部分与低层的裙房部分之间的沉降差等问题。
2.质量大,即垂直荷载大
通常一幢高层建筑物的总重可由数万吨至数十万吨。由于建筑物高耸,不仅竖向荷载大而集中,而且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引起的倾覆力矩成倍增长,因此,要求基础和地基提供更高的竖直与水平承载力。同时使沉降和倾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保证建筑物在风荷载与地震荷载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这就对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3.深度大,常有多层地下部分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稳定性要求,高层建筑的基础一般具有较大的埋置深度,甚至超过20m,因而必须开挖较深的基坑和采取相应的降水措施。实践证明,经济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和各种严密的防护措施是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环境效应问题
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多,高层建筑的建设难度越来越大,其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其基础工程施工的环境效应问题,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具有高度高、质量大和基础埋置深度深等主要特点,因此对基础的稳定性、地基承载能力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对地基变形量和由于地基不均匀变形造成建筑物的整体倾斜有十分严格的限制。同时,由于基础埋置深度深,对深基坑施工的支护和降水产生的对邻近已有建筑和重要地下设施的影响也要进行细致的分析。
因此,通过地基勘察探明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地基岩土的性状对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工程质量以及节约建设投资是非常必要的[2]。
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对策与评价
(一)对勘探深度的要求
1.勘探点间距要小,以满足掌握地层结构。在纵横两个方面的变化和分析横向倾斜可能性的需要间距一般15~35m;若预期采用一般桩基,则间距为10~30m;若采用大直径桩,一桩一孔或一桩多孔,则每孔都要勘查。
2.勘探点深度要深。由于压缩层的下限要比一般建筑物的基础深得多,为了沉降计算的需要,一般应有不少于勘探孔总数1/2的控制孔深度达到和超过预计的压缩层深度。不过,有时压缩层深度不是决定勘探点深度的惟一依据。如采用桩基或桩岩有高压缩性土层等情况,勘探点深度要加深。
3.水文地质条件要查明。由于基坑的深度往往较深,因而不但有施工降水和开挖方法问题,而且有支护结构类型的选择与设计,防止坑底发生隆起破坏、坑外主体的过量变形等问题。为此,基坑底面以上的土层也要仔细观察、描述与分层取样,进行必要的试验,尤其要划分好潜水层和各承压水层,确定其位置、厚度、颗粒成分,准确量测其水位,分析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并通过试验提出各透水层,特别是包括潜水层在内的上部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3]。
(二)充分发挥原位测试的长处
原位测试在很多方面有取样试验不具有的优点,而且每种方法各有所长,选用、组配好了可以发挥极大作用。
1.标准贯入试验(SPT)。这一方法在国内外使用非常普遍。虽然关于它的“标准性”、可靠性等的讨论一直不停,却愈来愈被采用,它的已被公认的用途有:(1)鉴别砂土的相对密度和黏性土的状态;(2)估算砂土的某些岩土技术性质指标;(3)确定砂土和黏性土的承载力;(4)选择适宜的桩尖持力层,计算单桩承载力。(5)评价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势。
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来说,适宜的做法是选择一部分代表性的控制性钻孔从上到下按一定间距(如1.0m)“连续地”作标准贯入试验。试验提供的以深度与锤击数N0。关系表示的地层力学性质柱状剖面在选择桩尖持力层和桩长,计算单桩承载力上起了重要作用。
2.静力触探试验(CPT)。静力触探试验最大的优点是所测指标相对准确并能取得完全连续记载的剖面数据,在国内外,其公认的用途有:(1)提供以桩尖阻力g0和侧阻力与深度关系表示的测试孔力学剖面;(2)确定地基承载力;(3)选择适宜的桩尖持力层,计算单桩承载力;(4)评价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势;(5)估测土层的不排水剪强度C0、压缩模量E0等;(6)当使用测压探头时,还可同时测得沿深度各点贯入时的超孔隙水压力,其消散速度与稳定孔隙水压力。
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划分场地土类别和确定场地类别,以便据此选用结构抗震设计所需的特征参数和地震影响系数。这个要求对一般建筑和高层建筑都适用。波速试验结果可提供分层的横波波速,划定场地区类别,确定覆盖层厚度和场地类别。有时,拟建的高层建筑设计需要有专门的反应谱,所需的各层土的动剪切模量就可用实测的各层土的横波波速算得[4]。
(三)对室内试验工作的要求
1.固结试验。(1)每个试样所代表的土层将要承受的垂直有效压力,即试验的最终压力,应大于有效覆盖压力和附加压力之和,用于沉降计算的各土层的a或E0计算的e和AP应取自e―P曲线上的与上述的总垂直有效压力相应的压力段。(2)对试样压缩性的认识不应脱离土的应力历史,即要以e―lgp曲线形式整理数据,求出代表土曾受过的历史上最大压力(前期固结压力)P0,并进行提供P0以前的回弹再压缩指数C及P0以后的初次压缩指数C。,从而有可能对超固结土按e―lgp曲线分段计算沉降并累计。(3)为了消除或部分消除对试样的扰动影响,宜在试验进展到刚超过预期的P0之后进行一次卸荷和再压缩回环,再将试验进行完毕。(4)提供各层土的与其将承受的总有效压力相应的固结系数C0,以便对高层建筑的沉降历时进程进行预测并将预测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比较。
2.合理选择剪切试验方法。由于三轴试验土样受力条件比较清楚,在高层建筑的地基计算评价中宜以三轴试验为主。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这就是要按地基中不同部位的土样的初始应力状态,应力施加方式、速率、排水条件等选择三轴试验类别。这是因为试验条件不同,所测得的强度指标也会不同。
结论
综上所述,勘探工作既要满足平面控制上的要求。又有足够的深部控制的要求,还有对水文地质上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及评价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对我国高层建设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孙富强.某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231-232.
[2] 马真贵.成都地区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准探讨[J].四川建材,2013,02:214-216.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施工管理 质量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可以利用的建筑用地越来越少,促使很多建筑向高层发展,特别是高层住宅、高层办公楼、高层公共建筑增长速度尤其迅速,今天超过100米的建筑已经随处可见。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给此类建筑施工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建筑设计人员、建筑施工人员和建筑监理人员的关注。本文将根据自己的施工管理经验,对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提高高层建筑质量提出自己的看法。
1、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1.1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安全施工是建筑施工管理中最基本的要求,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长,施工参与人员复杂,漏天作业、高空、悬空作业多等特点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2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
由于高层建筑的全部负荷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地基在负荷的作用下则产生应力,不同的地基位置产生的应力大小不一,从而使高层建筑产生不均匀沉降。当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土质差别较大时在不同的土层交接处就会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墙体裂缝。
1.3悬挑结构坍塌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悬挑结构坍塌的事故很多,沿板跟部、悬臂梁断塌和整体倾覆坍塌的质量问题都经常出现。其原因有拆模过早、施工超载、钢筋变形错位、模板支撑方案不正确和稳定力矩小于倾覆力矩等。
1.4高层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致高层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众多,本文认为以下五个方面是主要原因。
⑴自然因素影响
高层建筑的施工大部分都是在露天进行,如下雨,刮风,打雷等天气情况都会给施工过程带来危险,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针对不同的自然因素采取不同手段和措施来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对于提高其施工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⑵设计不合理
设计不合理也是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一大因素,例如设计时考虑不全面,计算负载值过小,电缆选择不规范,结构不合理,内力分析有误,计算简图不正确,沉降缝和伸缩缝设置不正确等都是引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⑶建筑材料不合格。
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外部造型、结构安全和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等。电缆的防火等级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水泥过期后安定性不良,混凝土配比不合理等。
⑷施工管理不规范。
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施工管理不规范造成的。例如没有经过技术交底就盲目施工,图纸没有经过深入设计就仓促施工,或者没有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规范施工等。
⑸施工企业质量体系不完善。
施工企业的质量体系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根本和基础。很多施工企业由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质量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善,然后利用质量管理的一些有效手段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重点把握,使建筑施工质量始终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2、工程质量问题经常由施工和管理不当造成
例如:图纸不熟悉,盲目施工,未经图纸会审,仓促施工或不按图施工、不按有关规范及规定施工,造成严重后果。项目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上的几点看法,在实际工作中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应做好几个工作。
提高地勘质量,夯实地基。
2.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委托勘察设计时,应该核查勘察设计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和资质等级。同时,要加强对中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协调管理,监督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理。
2.2各勘察、设计单位要全面检查本单位已完成的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资料、试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已通过施工图审查的,要及时联系原审查机构,并将修改后的施工图文件报原审查机构审查,已开工建设的,应及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通知施工单位立即停工,采取补救措施。
2.3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施工图审查要求,对勘察报告和施工图审查文件进行复查,发现有违反强制性规范和安全隐患的,应要求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整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应及时报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3、提高建筑工程图纸设计质量。
3.1加强对设计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各承包设计所以及各分支机构的业务素质,加强监督力度,缩小所审图纸的出图范围,增加院审的工作量,认真实行传统的校对、审核制度�明确责任,不走过场,对不合格的设计和深度不够的设计绝不能草率出图。
3.2提高审图机构的总体水平,正确把握审查尺度,在满足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加强审图力度,扩大审图范围。加强主要专业之间的沟通,减少错、漏、碰、缺现象的发生,建立激励机制,把减少浪费、节约资金纳入审图内容。同时,严格把关,提高审图质量。
3.3杜绝设计中的浪费,勘察报告中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已经留有一定余地。但在设计时,不少设计人员不再进行修正,直接使用报告中的数据,有的还会再降低一些,而上部荷载仍习惯按设计荷载计算,已有很大的安全储备。但在设计中,不论是地下室筏板基础还是独立基础,往往还要随意增加相当厚度的砂砾石垫层,对多层砖房的条形基础,多数也是大开挖,砂砾石垫层或大范围挤密桩处理,缺乏认真分析和经济对比。
3.4要定期组织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对某些共性问题和疑难问题,要统一认识,统一口径,避免对同样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标准规范中不明确的技术问题,及时向规范管理部门咨询,求得合理解决。
3.5选择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一个项目工程建设立项批准之后,必然经过招投标、或议标选择施工队伍,具体方法:一是听,即听取施工队介绍技术力量、设备、资金情况以及拟承担工程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看,看正在施工和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现场管理。三是查,即考察施工单位的设备、技术力量、企业等级、资格证书。四是访,即走访已交付使用工程的甲方,征求使用单位对工程队伍的评价,以便了解其信誉。在此基础上,按照标价合理、工期短、质量优、信誉高、素质好的原则,综合比较绝不能靠关系,走后门,特别要防止通过关系指定施工队伍。
4、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到位
4.1加强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工作。轴线、标高线、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的现象,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或者埋下安全隐患,因而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4.2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然实行分段控制、动态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要依据变化后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材料供应和支付工程进度款方面要及时,以确保工程质量。
4.3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对所有原材料必须做到“三有”,“质保书”、“出厂合格证”、“有关试验报告”。审核施工方提供的材料计划的准确性,设备进场的合理性,以及建设方供货的及时性,协调建设方、施工方的供需矛盾。严查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事实上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等,要有新创新、新工艺。抓好关键部位施工。
4.4加强各方面人员的管理�层层落实到位。特别是有责任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是项目质量控制的基础。对工程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5作好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工程竣工验收是建设工程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工程完工后,在组织验收七个工作日前,施工单位应通知项目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具体可采取工程技术文件检查、实物工程质量检查的方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质量要求;策略; 施工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ncreasingly urban construction progress. Tall building is becom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tall building because layer, large size,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must reach the enough strength to withstand the upper structure of the load, so tall building foundation for more deep foundation, include the general should be inserted the breeze of rock. Tall building to meet the civil air defence area, such as the number of parking space building function requirements, etc.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features of the tall building the tall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s, and further expounds the tall building project quality improving measures.
Keywords: tall building; Quality requirements; Strategie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建设多高的建筑就可以称为“超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建筑规范中并无明确的规定。在我国的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1年版)中,只规定了: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在24m以上的公共建筑,称之为“高层民用建筑”。至于对“超高层建筑”则无明确的界定。对于高度超过100m或层数超过32层的民用建筑有特殊要求。依此理解,是否100m可以作为“超高层”与“高层”的一个界限呢?我认为是合适的。
超高层建筑的特点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投资十分庞大。通常由于它特殊的地位,成为一个地区的地标式建筑。近年,对这类建筑物称之为科技的集中体现,综合国力的象征,城市的标志等等,都是恰当的。其本身确实是体现了多方面的物质成就。它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茂大厦的每平方米造价大体上要20000元人民币,每天的正常运行费用约需上百万元人民币。所以,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和维护要耗费大量财富。就现代超高层建筑的巨大维护费用来说,已经失去了早期建造这一类建筑是为了节约用地的意义。按照英国DEGW在1999年公布的文件,将建筑物的寿命(生命周期)定为65年的话,其建设费用与维护费用之比约为1:3至1:4.若以上海金茂大厦每天的维护费为100万元人民币计算的话,65年寿命约需237亿元,差不多为建设费用的4.5倍左右,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是任何建设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超高层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质量是建筑的生命,也是建筑企业的生命,质量重于泰山。各级建设主体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质量第一的思想,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今后建设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建筑业以其巨大的推动力带动着相关行业的发展。然而建筑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血的教训、一桩桩、一件件性质恶劣、损失巨大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屡屡出现。
2.1 违背建设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认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楚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施工详图,任意设计,不按图纸方程式;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致使不少超高层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降患。
2.2 设计计算问题。设计考虑不全面,结构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搞倾扭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2.3 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土地基地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土层厚薄相关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2.4 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软土、充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征,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2.5 自然条件影响。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温度、温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2.6 建筑结构使用问题。建筑物受力不当,亦易造成质量问题。如不经校核、验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
2.7 建筑材料成品及半成品不合格。如:钢筋的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2.8 施工和管理问题。工程质量问题时常由施工和管理不当造成。例如图纸不熟悉,盲目施工,未经图纸会审,仓促施工或不按图施工。不按有关规范及规定施工。
关键词:城市建设;高层;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迅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也存在着一些设计问题。
一、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
1、 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 主要包括:一是整体尺度。整体尺度的均衡非常重要,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要很好地处理裙房、主体和顶部的尺度关系; 高层建筑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划分是建立在整体尺度的基础上的,各个主要部分应有更细的划分,尺度具有等级性,才能使各个部分造型构成丰富。二是城市和街道尺度。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 是城市的重要景点, 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 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易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 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三是细部尺度。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中充分地把握各种尺度,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使用、观赏的要求,必定能创造出优美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
2、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要求应该受到迫切的关注,因为这些地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产生威胁。其主要内容为:高层建筑营运系统的生态性设计。建筑平面与体型系数影响建筑采暖能量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个热工性能参数,这意味着减少体型系数可以降低舒适空间的平均成本,在常见的平面形式中,圆形平面可以拥有最小的面积,其次是方形。每个建筑基址都有其特殊性,因此,高层建筑的设计毫不例外也与基址相关, 通过建筑形式、植被和遮避带最大限度地开发基址剩余区域的潜能
3、高层建筑的节能。首先应为设计者重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设计。高层建筑的定位首先应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容积率过高很难满足日照要求,阳光有着巨大辐射能量,寒冷地区的人们十分珍惜阳光带来的温暖,因此, 建筑的方位与节能有着直接关系,建筑南向开窗面积尽可能大些,在满足采光条件下,北向、东向窗尽可能小些,从而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线,减少热损失,保持室内舒适的温度环境。二是优化围护结构墙体设计。三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其他因素。高层建筑护墙体耗能量较大,占整个建筑耗能的25%左右。建筑的形体变化是建筑外露面积的主要因素之一,体形系数越大耗能越多, 高层建筑的形体变化不宜过多、复杂,建筑保温材料的选用,建筑构造的合理性应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二、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1、高层房屋基础的设计
高层建筑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基础选型不当、基础不稳,必将影响上部结构的使用,可能引起上部结构的开裂、倾斜、甚至产生破坏和倒塌;因此,必须慎重对待基础的选型问题。设计地基基础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掌握必要的设计资料:要查清地基土质的好坏、承载能力的大小、土层分布是否均匀、地下水位的高低、地下水对基础材料有无侵蚀作用、有无软弱土层、软弱土层厚度和位置、有无暗塘和池塘以及有无溶洞、古井、古墓、垃圾坑等。更要明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荷载大小、荷载分布是否均匀、有无振动设备、振动大小、建筑物地基容许变形值等情况。多层与高层建筑实际使用的基础类型较多,几乎会应用到所有的基础形式。一般用于地基较好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基础。在高层建筑中由于荷载、基础埋深、使用要求以及独主基础间缺乏联系、抗震性能差等因素,很少采用独立柱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在平面尺寸上受到限制、不能向四周扩展时,或当地基础较软弱需要较大的基底面积、地基不均匀; 为了防止基础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或十字交叉基础。若因上部结构荷载大或地基承载力低, 采用十字形基础时所需的基础底面面积已接近或超过了房屋的底层面积,则需采用片筏基础。
2、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往往在功能上是多元的,而其中设备又较复杂,本身存在很多引起火灾的潜在因素。例如,高层建筑的电器设备很多,一旦维护、管理或使用不当,
就可能引发火灾; 未妥善管理明火; 施工以及机械故障等。从引发火灾的原因来看,与普通建筑几乎相同,然而在高层建筑中,如果发生火灾,会比普通建筑带来更大的危害。具体来说,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火灾蔓延迅速
由于超高层建筑中存在许多可燃物,它们形成了许多纵向烟筒。当火灾发生时,这些烟囱的拔风抽力效应可以促进火焰及烟气的蔓延,高度越高,抽力越大,这种效应就越强烈。高层建筑的烟筒效应是最难防范的,虽然可在管道内设置一些防火阀,然而这些防火阀可能出现控制失灵、无法严密闭合等情况,从而导致有火溢出直至延烧。
(2)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内部,往往会聚集大量的工作、生活人员,通常情况下,超过300m 的高层建筑可以容纳的人数都在万人以上。一旦发生火灾,一切客货电梯必须马上降至底层而不可使用,只有消防专用电梯可以使用,这样一来,大量人员必须由楼梯疏散。建筑的层数越高,人员越多,其疏散的时间就越长。
(3)火灾扑救困难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在灭火过程中,就会遇到建筑周围场地小或者登高高度受限等具体问题。另外,如前文所述,超高层建筑的火势蔓延迅速,也增加了扑救的难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高层建筑,在设计中必须充分重视消防问题。只有全面考虑超高层建筑中可能出现的消防问题,并在相关设计中消除这些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才能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根本目标。
3、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对结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但水平荷载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对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关于抗震问题的研究是其关键所在,而在抗震设计中,短柱问题表现最为突出。
(1)结构平面设计中的问题
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设计往往存在如下问题:在外形上不对称、不规则,其凹凸变化的尺度较大,同时形心、质心偏心大。此外,对相同结构单元的设计,也存在着结构平面的刚度与形状不对称、不均匀,以及平面的长度太长等问题。不少地方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来代替砖墙承重,实际上将砖混结构演变为内框架结构,这比底框砖房还不利,因内框砖房的层数、总高度控制比底框砖房更严,因此存在着严重抗震隐患。更为严重的是目前这种情况并未引起大多数结构工程师的重视。
(2) 抗震构造柱的问题
在抗震设计中,抗震构造柱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外墙的转角处、大厅的四角没有设置构造柱,有的虽然设置了构造柱,却不是成对的。还有一些设计用构造柱替代砖墙去承重,或者在纵墙和山墙的交接处没有设置抗震构造柱等。
(3) 缺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或资料不全
有的在扩初设计阶段缺建筑场地岩土工程的勘察资料;有的在扩初设计会审之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有的在规划设计或方案设计会审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无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缺少了必要的依据。
(4)抗震设防标准掌握不当
有些项目擅自提高了设防标准,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95 )》划分应属六度设防的,但设计中提高了一度按七度设防,提高了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增加了工程投资;有的项目应严格按七度采取抗震措施,但设计中又按六度设防,减低了抗震设防标准,不利抗震。
(5)结构其他问题
有的底层无横向落地抗震墙,全部为框支或落地墙间距超长;有的仅北侧纵墙落地,南侧全为柱子,造成南北刚度不均;有的底层作汽车库,设计时横墙都落地,但纵墙不落地,变成了纵向框支;还有的底框和内框砌体住宅采用大空间灵活隔断设计,其中很少有纵墙。
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能一个创造人性的场所,又融入文脉的关系,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在高层和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才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裴中良探讨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J]城市建设( 下旬) ,2010 (04)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高层建筑由于垂直高度较高,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因此高层建筑桩基础必须要深埋。在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要根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保障桩基础施工质量,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一、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准备
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可以按照施工工艺划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灌注桩是指对桩基础进行钻孔,将钢筋放置在钻孔中进行混凝土浇筑,等到混凝土晾干硬化后就形成了桩基。预制桩的特点是在水中进行震动、静压、沉入和锤击施工。按照不同的钻孔工艺,主要有成孔、冲孔、钻孔、沉管和挖孔等形式。在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桩型。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的顺利施工,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实地勘察
在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之前,相关施工单位要组织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获取可靠、准确、详细的资料,为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工作人员在进行实地勘察时,要全面了解高层建筑工程的位置、特性和结构,掌握施工现场的环境、施工条件、地貌、地质、地形等情况[1],同时还要勘察施工现场周围市政水管、电缆和管道的分布情况。
2、做好准备工作
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工作人员要提前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残留的构建物、建筑垃圾等障碍物,确保施工现场的干净平整。桩基础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由于桩基础是一种高密度的群桩,因此其具有较高的施工要求。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的顺利施工,要保持桩基础的垂直和平整,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合理组织施工,保障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
3、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还要合理编制桩基础的施工顺序、机械设备、施工方法、成桩方法等内容,根据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的特点,合理安排和组织桩基础施工,合理规划施工进度,根据工程量的多少,配置合适数量的施工人员,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另外,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试桩,根据试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4、放线
放线是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之前的重要环节,要仔细检查各个轴线,确保施工现场各个控制点的准确性。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各项检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设计方案,同时注意保护桩基础的水准点,保障桩基础的顺利施工。
二、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的沉桩方法
1、灌注桩成桩方法
灌注桩是高层建筑工程最常见的一种桩基础,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作业成孔、沉管成孔,将钢筋笼放入桩孔,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等到混凝土晾干后,再进行整合桩基浇筑施工[2]。沉管成孔多采用冲击法和振动法,但是这两个施工方法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对于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降低桩基础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作用成孔主要采用人工成孔和机械钻孔方法,对于黏性地基土,要尽量采用人工成孔,在砂土或者粉土地基中,可以采用机械钻孔方法。
2、钢桩和混凝土桩成桩方法
高层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还经常采用混凝土桩,混凝土桩分为管桩和方桩,管桩主要采用静压法、沉桩法、水冲桩法、锤击压入法等施工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挤土问题。在敞口的钢管桩和混凝土桩施工可以采用水法,而对于H型钢桩和混凝土桩可以采用外射水法。
三、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1、预制桩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程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静压入桩法,首先根据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确定预制桩的入桩线路,确保入桩工作的准确性,避免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桩基倾斜、地基挤土、地基上溢等问题[3],在压桩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桩基础,特别是在进桩过程中,要确保桩身的完整性。由于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压桩机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这时要注意合理控制压装机的下压速度,,释放每一层地基土的抗剪应力,同时注意将预制桩桩基下部和预留桩孔的钢筋对准,尽量增加下节桩基和上节桩基之间的接触面,然后重复进行压桩操作,直到预制桩满足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要求。
2、灌注桩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灌注桩在浇筑施工之前,管理人员要按照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严格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均匀性,对于使用条件不符合性能指标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搅拌后再次检验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参数,如果还是不符合技术要求,要及时将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清理出施工现场。另外,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灌注桩施工时,要仔细检查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浇筑材料等,安排专业的质检人员,做好桩基础浇筑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全面审核和确定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标准,特别是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和配比情况,严禁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确保混凝土质量,保障灌注桩浇筑施工质量。
结束语:
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不仅跟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地质条件有关,而且和水文情况、自然环境、施工条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结合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优化桩基础施工技术,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宁.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中),2014,01:204-205.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作为高层建筑中的基础部分之一,桩基础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因此说桩基础工程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大量的事实表明,高质量的桩基础能够有效将建筑物的竖向荷载转移至地下或四周,减小建筑物荷载,降低了建筑物沉降的可能性,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建筑物的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对桩基础施工技术予以足够的重视。
1 桩基础施工准备与要点
1.1 桩基础施工准备
在桩基础施工前,我们需要先获取全面的项目资料,并且在桩基础施工前器就对基础资料进行全面了解。在施工前,管理人员要在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并将实际的情况返回给方案编制人员。编制人员需要根据现场发回的地质勘察报告进行透彻了解,并对土层情况予以足够的了解,继而再对成桩深度以及范围进行合理规划。此外勘察人员还应对现场建筑物情况以及地下管道的分布、走向予以透彻了解,并对其结构、使用年限以及埋深等参数予以清楚认识。
此外在桩基础工程施工前,我们要做好放线工作,特别是要对轴线再次进行复核,保证现场的控制点位布设无任何问题。在完成基础检查工作后,技术人员还要指导作业人员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中的桩位图纸要求进行桩基础施工,严保桩基础施工的安全、合理。最后,在施工过程中,无论何时发现问题都要立即进行整改,避免问题扩大化。
1.2 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施工人员要充分意识到涂层环境的重要性,在施工现场应首先调查清楚现场地质情况,并对地下水位状况、桩受力深以及土质情况,避免对桩基础施工产生附加影响。此外,技术人员还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使用的桩结构。
2 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2.1 成桩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成桩技术是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其主要施工技术有两种,分别是灌注桩和混凝土桩,其中使用最为常见的是灌注桩。
灌注桩的主要施工方法是作业成孔以及沉管成孔芍帧T诮街整合桩基前,我们需要提前向已完成的桩孔内放置钢筋笼,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直至混凝土完全硬化。现阶段沉管成孔的主要方法有振动法和冲击法两种,但是这两种技术却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以及震动较大,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居民、企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说,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一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大量防范措施的使用,减少对周边民众工作、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现阶段最常用的作业成孔方法是人工成孔和机械钻孔两种,这两种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进行选择。对于活性土、沙土以及粉土等尽量采用机械钻孔的方法,而对单纯的活性土来说则可以考虑人工钻孔技术。实际的钻孔作业过程中,我们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排水以及止水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及时进行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化。
混凝土桩也是高层建筑非常重要的一种桩基,主要有方桩和管桩两种形式,主要采用沉桩法、静压法以及锤击打入法进行施工作业。上述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特别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上述施工方法经常出现挤土情况,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非常不利,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规范,并通过有效的技术控制,保证桩基础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
2.2 筑桩基础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桩和灌注桩是两种最为主要的部分,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入桩施工质量,我们需要选择恰当的入桩线路,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避免挤土、桩基础倾斜以及地基上溢等情况的发生。进桩施工时,我们还需要对桩基础以及桩身予以足够的保护。压桩作业时,要确保桩身与每层土体接触时都能够释放出土体的抗剪应力,并且在下压过程中,保证下压速度控制在1m/min左右。为了确保下压方向准确,我们需要对准桩基下部的钢筋以及预留桩孔,并且在上下节桩基础的基础面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标准距离在5-10mm范围内。压桩工作时间要根据压桩效果进行考虑,唯有预制桩达到预期的效果方可结束压桩作业。
此外,在进行灌注桩的桩基础施工时,我们要对下列几点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由于灌注桩的主材为混凝土,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抽验检查,并且对相关设备也要进行标准化检查,保证施工作业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质量问题。其次是要在施作业前,检查、核对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对混凝土配比、搅拌等情况进行审核,保证浇筑质量。最后是要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的均匀性以及塌落度进行检查,保证其各项指标均能够满足施工要求,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通过上述工作的严格执行,严格确保高层建筑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量的高层建筑不断开工建设,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由于桩基础是最常见的高层建筑基础类型,因此我们必须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因素予以足够重视。笔者根据个人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桩基础施工准备与要点以及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促进桩基础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高程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康健.浅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建筑装饰,2015(07):28-29.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由于我国地域环境差异很大,地质地形呈现多样性,即便是在同一区域,也会呈现岩土结构的不同;再加上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已建建筑设施和待建的工程就会不同程度的相互制约与作用,这样,岩土工程勘察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岩土工程勘察问题与对策成为本文的基调。
1 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 1勘察工作量布置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求不符
一是对于勘探点的布置和孔距设定随意,不沿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二是勘探深度和勘探孔及桩基工程钻孔深度不能满足要求;三是对一些条件下加密勘探孔有助于弄清埋藏物和夹层或透镜体的分布范围,但实地勘察却不进行加密勘探孔;四是天然地基与桩基同时可能符合的条件下而按天然地基要求确定勘探孔孔深;五是高层建筑场地勘察不考虑基坑支护;六是高层建筑裙房和仅有地下室的建筑场地不考虑抗浮设计的要求,不布置勘探点;七是不增加高层建筑的上部土层的原状土试样件数。
1.2 外业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1.2.1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的采用
在当前的岩土工程勘察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勘探装备、取土器规格等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往往在实地勘察过程中,对静力触探装备未定期标定、贯入速率未严格控制,导致勘察数据失真,不能顾及当地的岩土特点进行相对应的措施,造成后续工程成本的提升。更有甚者,为了使本勘察单位获得最大的利益,只使用静力触探来替代全部的勘察工作,这样勘察测试手段的单一和不合理,不满足地基基础规范对地基评价要求。另外,在岩土工程勘察当中,还不同程度低存在其他问题,诸如在碎石土层中和未清除孔底废土的情况下就做标准贯入试验,高层建筑场地勘察不做钻孔波速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未连续进行等等,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在实地岩土勘察中,手段和方法的采用比较不规范,没有一定的勘察程序和勘察流程来加以约束和督查,就会造成勘察工作的随意性和投机性。
1.2.2 钻探操作
随着时代需要和发展,我国对工程地质钻探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明确规定了钻探操作规范,对鉴别地层和取样钻孔中的回次进尺要求适度,而在实地的岩土勘察过程中,一般地层和巨厚淤泥质土中分别达到2m和5m。
1.2.3 取样和原位测试
原状土试样要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定严格执行,不能间隔很长时间才进行贴签、封蜡和试验操作,这样往往会因土样失水严重而使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孔隙比、含水量和抗剪强度指标严重失真。另外,为了有效得到全面的岩土记录,不能漏登,也不能错位测试,而在一些粉土、砂层和卵石层中钻进时,由于采取质量不好的泥浆护壁使得泥浆浓度很难控制,进而出现塌孔甚至埋钻现象,造成漏登和错位测试,使得力学性质指标、原位测试数据、主要持力层与下卧层的原状土样不能符合设计和统计要求。
1.2.4 地层描述和地下水量测
野外地层描述要求对土特别是粘性土和粉土的状态、包含物、韧性、湿度、干强度、光泽反应、摇振反应等,而在野外岩土实地勘察中,很少进行全面详细的土层描述,仅仅描述其中几项甚至没有描述,使得土工试验结果与肉眼鉴定有较大误差。在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同时存在的勘察场地地层中,需要对承压水头进行测量和分层量测水位,而实际却是没有予以测量,致使报告中无法明确地下水性质,只能提供混合型地下水位和水头。
2 岩土工程勘察中相关技术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勘察市场未能良性发展
目前勘察单位竞标中互相挤压,国家收费标准几乎成为摆设,可想而知,勘察工作质量下降也就不足为怪,出现不合理勘察手段和凭经验编写报告的现象。
2.2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低
传统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日益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勘察人员往往也缺乏建筑、结构设计知识,甚至欠缺逻辑推理能力。
2.3岩土工程专业人才趋于紧缺状态
部分勘察单位基于多种因素影响,雇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临时工来承担测试、取样、量测地下水位、土层鉴定与记录等工作,这就不可避免出现原位测试、基础设计参数不准确、地基评价力度不足等诸多勘察问题。
2.4 忽视地区研究
地区性勘察经验成果研究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至关重要。而目前实地勘察中,往往只是基于工程点研究。如在高层建筑地基勘察中,采用箱基本已满足而采用箱基加桩基复合基础,其结果造成工期延长。
2.5 忽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空间趋于紧张,往往待建工程周围存在许多建筑物,这样工程建筑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日益明显。但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对此熟视无睹,以致出现设计和施工论证不足,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3 岩土工程勘察中相关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3. 1 建立健全勘察市场监管控制体系,使其良性发展
完善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强化监督管理力度,有效遏制和清除勘察市场中的不规范操作现象。这就需要做到;强化勘察现场监管和控制力度,强化勘察合同审核与监理力度,完善勘察报告编写和检查过程。
3. 2 运用新型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和工程物探方法
近年来,在弹性波理论、电子学原理和电磁波理论的理论支持下,能够提供精确的岩土动力参数的新型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和工程物探方法相继应运而生。这些高新设备能够采取连续加密测点手段获得连续地质界面,具有采样过程迅速、采样密度和信息量大而成本低的优点,实现了实时采集处理与软、硬件功能的综合统一,有效解决了地下不明物体、破碎带洞穴等岩土工程难题。
3.3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勘察单位人员的工作能力
一是实施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以便加强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能力。二是建立规范的培训机制,实现定期与专业培训制度化。三是增强单位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进行岩土工程的多种计算(如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承载力计算等)和多种分析(如沉降分析、渗流分析)及岩土工程图件制作与治理模拟等。这样,使得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勘察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3. 4 强化地区性研究、制定地方性规程
虽然我国制定了统一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与准则,但基于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和地质地形多样性,加上地基的运动特性,使得不同区域的基土承载力相差悬殊。因此,有必要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整体性指导下,加强地区勘察标准的规范。
4结语:岩土工程勘察是各项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当前出现的岩土勘察问题一定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加以综合治理,特别是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及政策监管,才能予以逐步解决岩土勘察问题。
参考文献:
1.成华雄.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发展趋势[J].广东科技.2012(1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