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范文

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

第1篇: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 慕课;口腔医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048-02

2012年,Khan Academy的教学模式席卷教育界,这种借助于多媒体和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就是慕课(MOOC),这一年被称为“慕课元年”[1]。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在固定教室中由相对固定的人进行听课的方式,将本应在教室进行的课程搬到互联网上[2]。慕课可使几万人同时在线听课,听课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世界一流名家名师的课程,同最前沿的知识接轨,实现优秀资源的传播以及共享。

1 口腔医学慕课的特征

口腔医学慕课有其特殊性,又具有慕课的普遍特征。应对慕课的到来,应该做到对口腔医学慕课有比较完善的认识,并且对它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的功能、特点及适用性进行了解;要确保慕课相关的基础条件,保证互联网的覆盖面,确保学生能够实际应用上;建立良好的口腔医学慕课模式。

学习个性化 口腔医学作为一门非公共课,课时量对比英语、政治和体育等基础课相对较少,传统教学中想了解口腔知识,就要在固定时间去固定的教室听教师传授。而慕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学习,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邮箱就可以来到世界名师的课堂,达到学习个性化。

互动性强 传统教学中的口腔课堂具有课时少而任务重的特点,需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的教学任务非常多,而且高校的口腔医学教师通常在课后还有繁重的临床任务,这就造成无论在课上还是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时间并不长。慕课时代的到来缓解了这一问题,课程中间会边讲边穿插问题供学生思考,不同地域群里的学生还可以做到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学习。

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即不设置任何门槛和地域限制,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并且能够上网,而且现今的慕课费用基本都由国家和各个大学承包,因此很多课程价格低廉甚至免费[3]。学习者无论学历如何,专业是什么,无论身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参与到线上的网络学习当中。

大规模性 高校当中的口腔医学课堂通常为小班五六十人听课,对于非专业课的大院系听课如临床医学院,一个教室也最多容纳几百人。而慕课具有大规模性,一堂课可以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同时听课,且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同一视觉角度。这样的大规模性更加有利于知识的普及,而且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2 口腔医学慕课的优势

慕课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运营课程均为理工类[4]。在美国的三大慕课平台Coursera、Udacity、edX分别以关键词stomatology、dental、tooth、mouth等搜索课程均较少,在慕课网上口腔医学的课程国内较多。国内口腔医学的慕课作为主流课堂的辅助,具有很多优点。

走进名师讲堂,辅助主流课堂 现在的大学生在课前很少有预习课本的习惯,但是慕课作为网络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情在网络上预先进行学习,如口腔修复知识在慕课网上很容易会搜到第四军医大学名师赵铱民教授的口腔修复概论部分慕课,之后在课堂上进行重点和难点知识深入剖析和讲解,更可以预留出面对面的解答疑惑的互动时间。

高效、灵活、低成本和以学习者为中心 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有的学生无论坐在任何地方,第一个动作就是拿出手机上网,那么利用这些零碎的空闲时间就可以进行慕课学习,而且学习的地点也可以选择如图书馆、寝室、咖啡厅等。现在高校的课堂上课时间通常都是固定的,如果课程安排在清晨或者晚上,学生的课堂状态有时就会不好,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慕课让学习者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保证效率提高,也体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优势。

顺应信息化网络时代潮流,获取最新知识 慕课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领域开展慕课就是与世界接轨,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医学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固步自封必然导致与世界脱轨。学习者在慕课的线上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国内最先进的知识,而且可以与全世界同时进行线上学习的学习者进行交流,获得较为新的知识,实现自身的提高。

3 口腔医学慕课的挑战

早在慕课这一教学模式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专家预测慕课的在线教育终将取代传统大学,甚至2013年American Interest杂志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美国的大学将少掉一半。这一说法未免有些夸张和极端,暂时看来口腔医学的慕课仍然无法完全替代课堂教学[5],仍有很多不足。

学习者无法坚持,学习效果无法保证 慕课面临的最大挑战应该就是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者忽然失去了管,多数人课听了一半就中途放弃,课堂中间留的思考题和课后作业需要去慕课社区和相关论坛完成,却因为没有教师的监督而懒散拖延。这样连课程都无法坚持,就更加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了,而且如果课堂中间有不会的问题,也不可能像在课堂上一样直接得到教师的解答。

教学者无法根据学生的课上状态调整教学模式 慕课基于它的模式是通过互联网,不能与学习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于网络的无门槛,每位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但是慕课课堂不能根据学习者的表情和接受程度调整教学,这也是导致很多学习者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而且由于很多学习者不能按时去社区进行课后的答题和学习者间的交流,教学者也无法得知学生学习的成果。

口腔医学慕课本身的局限性 国际上慕课这一线上学习本身对口腔医学的涉及就很少,大多数的口腔课程都为国内自己的慕课,在国内慕课网站上可以轻松找到相关的口腔医学慕课视频,虽然均是较为优秀的课程内容,但教学体系尚为零散,只有口腔的一小部分课程,并且不能像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那样完整和系统化。

总之,慕课作为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教学模式,以它固有的优势迅速流行起来。面对慕课对传统教育的猛烈冲击,以及国内学校对此作出的快速反应,口腔医学作为国际上慕课尚未完全涉猎的领域仍然存在不足,不应过早对它的是非功过作出评价。在教学当中要利用慕课的优势来辅助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效率更高,学生得到的知识更加全面丰富。但是也不能盲目跟风,肆意打压传统教学的地位,口腔医学慕课的未来还需要时间来考验和衡量;应该使两者完美结合,从而为医学生普及更好的口腔医学知识,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可以具备多方面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参考文献

[1]辛永涛.慕课(MOOC)视野下高校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理论,2014(11):24-27.

[2]范伟伟.慕课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青年与社会,

2014(15):288.

[3]徐君,凌慧.机遇与挑战:慕课时代下的成人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11-18.

[4]柴娟.发展适合学校特色的慕课[J].高教探索,2014(5):

201.

第2篇: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范文

生物化学是医学高职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单一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弊端,因此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备的条件和优势,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获得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各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从而在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的本质。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后能够掌握各类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调节方式,从而能解释物质代谢规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以及物质代谢与疾病的关系。生物化学课程很重要,但却是医学院校学生公认的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这门课程一直是教师们努力探索的课题。近年来,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S(CaseBasedStudy)、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等教学方法均被尝试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但由于每个学校生源不同,条件各异,领导对于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这些教学方法虽然理论上具有许多的优点,但在许多学校也仅仅停留在学科教师做做课题而已,等课题结束,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无法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终端访问互联网。这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1]。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结合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备的条件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成为大学生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QQ、邮件、论坛成为学子们常用的联系方式和社交平台。智慧校园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在各高校中进行。学习不再仅局限于教室这一特定的空间,也不再局限于45min的课堂,而是拓展到了更宽广的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移动学习应运而生(线上教学)。另一方面,以网络为平台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也在各高校中进行,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等资源在网上均可以搜索获得。近年来大力推广的MOOCS也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拱了保障。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良好的组织性,有利于教师系统地传授生物化学知识,但也有明显的弊端,表现在授课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囫囵吞枣式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共享的海量的教学资源,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件材料、教学视频和习题资料等教学资源时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线上教学更加开放和自由,但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则差异性极大,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线上教学。以MOOCS为例,很多学生会注册MOOCS课程,但真正完成整门课程任务的比例不高,学习者的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方面让学生由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由“课堂的主演”翻转为“课堂的导演”,能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优势与线上网络化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优势结合起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3]。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同时,混合式教学使师生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教师可以在线与学生交流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及时给予解答[4]。网络第二课堂行之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实时有效的沟通。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做好课前预热

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已建立的微信或QQ群组上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比如,糖代谢章节是生物化学课程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物质代谢的章节,由于代谢途径很多,包括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等,各代谢途径相互区别又互有联系。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为主。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讲完后,很大一部分学生脑袋里就像一团浆糊,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思考: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有何区别这两个代谢途径有何联系,正常人一天中血糖浓度的波动情况以及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原因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搜索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观看相关教学视频,阅读教师预先上传到教学平台上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学生分组讨论相关的问题,教师参与在线讨论,主要是对讨论的方向进行适当地引导或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达到课前预热的目的,而这种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

3.2线上线下混合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前充分预热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对师生间的角色进行翻转,采取请学生分组讲解知识点的方式,每一个小组讲解一部分内容。其他小组的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发言的学生解答。对学生讲解得不到位或课堂讨论没有涉及而学生需要掌握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补充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另外,还可以开发或者借助网络上现成的一些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游戏。在讲解完某一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点击链接进入相应小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强化相应知识点的学习。例如,在学习DNA的结构中DNA碱基互补配对规则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在线体验4399小游戏网站中的“DNA实验室”的游戏(http:///flash/3628_2.htm),通过控制鼠标让A和T配对,G和C配对。通过游戏,学生们牢牢掌握了碱基的互补配对方式。线上线下混合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3线上线下混合做好复习巩固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很大的缺陷在于: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太少,教师上完课书本合上就走了。由于师生接触的时间少,教师对于课堂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有没有什么疑问以及课下是否复习这些问题知之甚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对于课堂上还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在课间或课前当面请教师答疑,而且还可以在课后通过多次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在微信群或QQ群上与学生讨论或给教师留言请教教师。每节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平台上设置相应的测试题,学生通过登录自己的账号完成在线测试。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学生完成测试的情况,包括是否按时完成以及测试的正确率如何等。为了引起学生对于在线测试的重视,教师可以将题库中的部分代表性的题目放在每节课课后的测试模块中,让学生可以反复练习举一反三。

3.4线上线下混合促进拓展延伸

由于生物化学知识更新速度快,教材上的知识常常有滞后的现象,教师需要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查阅与生物化学相关的网站,对某一专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比如在糖代谢章节,药学专业会安排降血糖的药物这一内容,编入教材的许多内容已经在临床上没有使用了,而一些最新的药物却没有体现。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国内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建起了生物化学网站。这些网站上有许多学科发展的信息。一些网站上有许多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或者一些最热门的科学新闻,比如ScienceDaily网站。医学生们还可以多关注丁香园、好医生网、生物谷等网站。另外,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数据库进行专题学习。除了万方、知网等中文数据库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NC⁃BI、BioMedNet等站点直接查询使用MEDLINE等英文数据库。该网站可以免费提供文章标题、作者、出处、摘要等关键信息。

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医学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较为繁重。有些学生在应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不够自觉,教师布置的线上作业没能保质保量完成,对于一些在线测试甚至请别人代为应付完成。因此教师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比如随堂提问、小测等均能对学生自觉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其二,线上的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在各个领域均有涉及而且增长速度很快,但各种信息表现形式不一、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信息经过精细加工,读后让人获益良多。有些信息则是粗制滥造,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由于大量高质量信息与低质量信息混杂在一起,学生在常常在大量冗余、粗糙甚至虚假伪劣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为了避免学生由于茫然无序地搜索甄别信息的优劣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与生物化学课程相关的网站、常用的数据库以及搜索引擎。这便于学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上有价值的信息。

5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一教学方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极大增加教学信息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收获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倪志华,杨丽坤,张晗,等.互联网+背景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86-87.

[2]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4-111.

[3]李锋,朱蕙霞,贾惠,等.独立学院医学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6,(30):37-38,50.

第3篇: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范文

学生可以通过iPad阅读、做作业、考试,老师也直接在iPad上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且完成出试卷、备课等教学任务。除了没有开设“数字化课程”的语文、英语等学科外,数学书、历史书和政治书已经不见了踪影。学生的书包得到了“解放”。成都市教育局现在也推出了“智慧教室”项目,所谓智慧教室,是旨在利用校园内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一系列数字技术,并且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对课堂内与学习、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全面数字化,以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侧重于学生在课堂内利用移动设备端口通过WiFi接入校园网及互联网,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源,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连接无线网络随时随地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备课及进行科研工作。通过无线网络的课堂利用,实现无纸化教学。据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教室’拥有包括投影仪、电子白板和及时反馈系统等一整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还将iPad引入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从2013年开始,青羊区一共有7所学校参与试点‘智慧教室’项目。成都市花园(国际)小学已先行试点用iPad来辅助教学,当时还面向家长及部分媒体开展了‘智慧课堂’公开课观摩活动。之后,其余6所学校也已陆续展开该项目。”

二、新旧教育的冲击与融合

如今这个快节奏、飞速发展的时代,旧事物终究会被新事物所取代。和新事物相比,旧事物会显出许多的不足与落后。虽然它们对于过去充满现实意义,然而没有什么能阻挡时代前进的脚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正是这样,新媒体的诞生才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新媒体为时代带来的革新风潮,也正在对我们的传统教育产生着深刻影响。不单是设备硬件上的升级带来教学方式进步,也对我们的社会教育方式、认知进行了改造。新媒体的诞生,使原本碎片化的信息通过微博、微信以及百度、谷歌等新媒介,更加便捷地被人们获取;同时,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时间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自由,即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新媒体。新媒体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间环节较少,基本上都是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从消息者到信息接收者(群体)之间,具有传播速度快、效率高,并且可以通过零碎的时间完成信息传播的特点。正是这些因素,使得新媒体能够蓬勃发展,逐渐取代了相对落后的传统媒体。不止如此,新媒体依靠它的这些特征,更对人们的教育、生活乃至思维习惯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环境下,由新媒体的发展所衍生出来的新教育方式正在对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冲击与融合。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在于三个模块:上课、作业以及考试。传统教育的上课方式就是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教育的作业与考试,也是在纸质媒介上,不论学生在课上还是课后完成了作业或者考试,最后都必须交到老师手上,让老师在作业(考试)的纸质媒介上进行批改与指导。老师在完成任务过后,还需要由自己或者拜托他人将纸质媒介交给学生,这样才能真正算完成传统教学模式的环节。但在当今新媒体教学模式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新媒体主导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它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元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如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并且,很多高等院校还开展了网络课程公开课。通过多媒体赋予了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开展网络公开课则大大扩大了整体教学效果与教学受众群体。

三、矛盾孕育着变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教学资源稀缺与不合理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所有需要接受教育的人都能公平地享受的。正是由于这类问题,于是产生了矛盾——有限的教学资源与无限的学习需求的矛盾。而“当迫切的需求突然成为可能,重大突破便会降临”(托马斯·弗里德曼)。业内专家对这一观点也深刻认同,在全球高水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时代环境下,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全球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也必将来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戴芙妮·科勒对此观点深信不疑。在2012年,她与斯坦福大学的另外一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吴恩达合作,一起创办了旨在与世界顶尖大学合作,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大众在线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程的项目:Coursera。该项目成立不足一年,便吸引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万名学生注册124门课程。而早在戴芙妮·科勒之前,由孟加拉裔美国人、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生萨尔曼·可汗,在2006年创立了一所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可汗学院。可汗学院通过网络(YouTube)提供一系列免费教材,如今已经在YouTube上,载有超过5600段涉及各个领域的教学影片。美国爱达荷州在2011年州议会立法通过:中学毕业47学分中的2分必须为线上学习课程,而2013年可汗学院的课程被二十多所公立学校采用。创办人萨尔曼·可汗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的MBA学位。他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住在远处的亲人,于是试着把自己的教学影片上传到网络(主要是在YouTube网站)。而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的信息共享性的特点,以及YouTube平台的开放性,除了可汗的亲人外,还有很多包括比尔·盖茨在内的网络用户看到了可汗的教学影片,并纷纷表示赞赏。由于受到广泛好评,相关影片观看次数急速上升,受到鼓励的可汗于2009年辞去工作,全职从事相关课程的录制。按照萨尔曼·可汗给出的数字,可汗学院到目前已经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万注册教师,月独立用户1000万人。除了Coursera以及可汗学院,近年来还诞生了许多线上学习社区:edX、学堂在线等等。这些接二连三出现的线上学习社区,正是建立在信息技术进步,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它们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对传统教育的不足进行补充。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求学者只需要拥有一个新媒体的工具,例如一台电脑PC或者掌上电脑,甚至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在线听课,获取知识。戴芙妮·科勒也好,萨尔曼·可汗也罢,他们作为线上教学模式的先行者,利用新媒体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便利条件,创造出了新的教学模式,不但为人类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正在改变着世界。

四、前进还是倒退

世界的改变,是否都只是往好的改变呢?是否只有上述的美好与进步?或许答案并非完全如此。我们知道教育的基本目的:首先,满足人们对知识的了解和积累;其次,实施对人们综合素质(思维、行为、心理)的培养和提高。前者是一个快速的过程(或许几年就有成果),而后者则是一个缓慢浸润的过程,因此对前者能很快看到积极显著的效果,而后者的效果则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成都市青羊实验联合中学的语文老师樊老师是初三3班的班主任,她带领的41名同学在今年6月份已经参加完中考,结束了他们的初中生活。虽说毕业了,不能经常见面了,但她与学生们的联系并没有中断。她已经与她的学生们通过手机加了QQ好友以及微信好友。她们时不时地在QQ或微信上互动交流。但这情况在2个月前是不被允许的。樊老师说道:“校方在规定上是不允许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现在的学生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曾经的学生带着小灵通到学校就算是重点‘关照’对象了,现在我们班41个学生当中,至少有30个学生身上是有手机的,并且大部分还都是智能手机。他们经常在上课无聊时使用手机玩游戏或者看小说,甚至在写作业与考试的时候作弊。6月份学校组织模拟大考的时候,我还没收了两名作弊学生的手机,他们正在偷偷上网查答案。平时写作业的时候,比如文言文翻译、阅读等难题,也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答案并非自己写的,而是上网搜的,遇到作文题还有直接从网络抄袭别人的文章来完成的。”当我们需要知道信息的时候,我们会经常选择使用新媒体——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例如百度、谷歌等,只需要在搜索栏输入我们想要知道与了解的任何信息的关键词,我们就能在网络上找到很多很多信息,这样就不需要我们亲自跑到图书馆去翻遍万卷书。当需要记录我们的个人信息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强大的云技术软件,在云端记录下我们的任何资料而不需要我们自己去找支笔找张纸来记录。这些新媒体下的学习方式,带给了我们便捷,却容易养成我们不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够直接从网络上拿别人的知识使用;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很多很多的知识,但我们自己却不独立思考来获取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可以靠云技术帮我们记录一切,但我们却不靠自己的记忆力来将信息储存在我们自己的大脑中。我们新的教学方式或许也正在给我们孩子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带来消极影响。

五、结语

第4篇: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范文

一、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

教师要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有科学的认识,科学的定位,然后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运用。部分教师固执地认为自己多少年都靠一本教材加一本教参过来了,学不学一个样,他们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科学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信息技术的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是时代的潮流。不走进网络就不知道网络资源的丰富,只有走进广阔的网络世界,才知道世界原来这么的宽广。所以,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教学优化的一面,全面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积极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才是教学的出路所在。比如教学“生活中的正负数”时,仅凭教师的讲解和板书,很难让学生全面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利用网络,把气温的高低变化、经济的盈余亏损、家里的收入支出、学习的提高退步、体育比赛的的得分失误、海拔的高出低于、目标的前进后退等,这些在生活中表示方向、大小、状态、发生、结果的,都可以形象简便地在电脑显示屏上用正负数演示出来,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这方面体现了网络教学的好处。两者进行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面前不知逊色多少。所以,树立科学的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备课方式的改变

信息技术还不普及的时候,教师备课,一是靠经验,二是靠教学参考书,三是靠其他教师的传帮带。现在教师的备课,基本上靠的是网络资源,打开相关的网站,下载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通过上网查找,下载了一些幻灯片,下载了几个视频,经过加工组合,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以备上课时用。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

从前,大多数教师是一根粉笔,就能走进教室进行教学,因为那时候信息技术还没有普及到每个班级,学校就一个多媒体教室,每周哪天谁用都有安排表。现在每个班级都安装了一体机,开通网络,教学十分的方便。我在教学“角的大小”时,准备了一些视频教学影像,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当视频打开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了。1度的角是多大,30度、60度、90度是多大,一一展示在屏幕上,学生一看就懂。通过视频的演示,学生非常清楚地看到周角的两条边是怎么回事。一节课下来,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学生对角的认识,都能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了。

四、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辅导方式的改变

十根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学生不可能都是那么的优秀,总有几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显得非常吃力,如提出问题半天理解不透,做了好几道题计算的方法步E还是没有掌握,书写方面又脏又乱,格式方面没有章法。面对这样的学生,需要课余补习了,这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导。教师把教学的内容,到学校的教学平台上,或者是到班级的QQ群里,学生晚上下载继续观看学习,这样家长和教师的辅导就在一条线上了。因为解题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家长的解题方法就和教师的不一样,这样学习越是吃力的学生,方法越多越不知道该学习哪种,反而啥都记不住。如“路程、时间、速度”的教学,三者的关系是一道乘法两道除法,再进一步的思考,其实是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看上去是几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

第5篇: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MOOC 线上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能力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70-03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日趋融合正在近年来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产生了极大冲击,也引起了远程教育的热潮[1]。

不可否认,MOOC教学有其无与伦比的优点和优势[2],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其大规模(Massive),即学习者人数众多,可以说没有上限,这是传统课堂的几十人或几百人无法相比的;其次,是线上教学(Online),由于所有课程知识都是在网络平台上,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开放性(Open),针对所有用户开放,没有年龄、职业等限制,只要上网就可以任意选择所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当知识遇上网络,MOOC诞生了”[3]。可以说,MOOC圆了很多人上大学的梦,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名师课堂。

然而,MOOC无疑为教学人员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4]。虽然说在MOOC课程中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到了学生身上,但是无论是课程上线之前,还是课程上线之后,教师的角色一直贯穿在整个课程的运行过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任务。MOOC课程给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教师面临了全新的挑战。

1 熟知MOOC运营模式

所谓运营模式也叫商业模式、经营模式等,是指企业创建运转和获取价值的过程[5]。MOOC依托于国内外的平台运营,如比较著名的美国的Coursera、Udacity和Edx平台,还有国内的一批诸如“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平台。对MOOC平台而言,最重要的客户是平台注册学习者。以运营比较成功的Coursera为例,自2012年开始发展到现在,上线课程多达1 500多,注册用户高达1 600多万,获得的资金支持高达1.35亿。这一成功案例表明,良好的运营模式是利润和竞争力的保障。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产品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MOOC平台来说,优秀的课程是该平台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根本。而教师作为这一产品的生产者,同时还兼顾了包装师、策划师、营销员等角色,如何成功推出一门有特色有吸引力的课程,成为新时代MOOC模式下教师所要应对的挑战。

2 全面提升教学能力

按照学习理论分类,MOOC可以分为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XMOOC的两种模式[6]。在CMOOC课程模式中,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主导者,而是更多地扮演课程发起人和协调者的角色,学习者在CMOOC中具有较高的自主性。相比较而言,基于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念下的xMOOC,利用其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和系统化的学习平台,把全新教学组织模式与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促成了MOOC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身处在MOOC时代带来的教育变革中,高校教师的角色、教学能力、信息素养和教学方式等面临着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如果教师不适应时代带来的变化,积极提升自我,则要被时代所抛弃。

2.1 加强课程教学设计

越来越多的MOOC平台提供越来越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何在这些课程中展示出自己的特色,让学习者在众多的线上资源中快速便捷而又选中你的线上课程是教学者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当然,这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出彩的教学设计是成功课程的重中之重。我国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教学改革,针对的就是大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课程设计老套、课程资源有限且开发缺少创新、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等缺点。虽然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但是面对MOOC时代带来的全球性教学资源竞争,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MOOC学习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等特征,要求教师要具备高超的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教学的内容安排和环节设计必须要满足学习者的个体化需求,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学习[7]。教学者不能再把施教对象看成是普通课程的课堂团体,而是尽可能多地考虑到接受者的个体差异,让教学资源丰富,满足不同的需求。所以,MOOC的视频课程往往被切割成十几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它具体讲述一个主题、指向一个目标、解决一个问题,使得学习者可以更加具体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复习和巩固。

MOOC理念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真理”的讲解者或传授者,他们的工作重心不再是课堂在的“表演”,而是课前的设计和课后的反馈与反思。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角色调整,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教与学”,而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假设自己来学习这门课程,会关注什么问题,会对教学者有什么样的要求,这会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正如Edx主席阿南特・阿加瓦尔教授所言:“MOOC要求老师在这股浪潮中要适应、要学习,他们不仅要学会在线教育技术,还要学会真正关注学习者的需求。”[7]。

2.2 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更新。自我更新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自我更新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8]。MOOC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必须认识到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组织者(organizer)和指导者(supervisor)。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科学、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主辅关系,师生之间将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领域内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将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和整合教学资源的时候,应该积极地结合自己的科研领域和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在施教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研成果,一方面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初步的专业导向;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共同探讨激发自己的科研灵感,从而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领域。为此,教师应多做调研和思考, 弄清楚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是学生感兴趣的,什么样的科研成果可以作为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材料,并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真实的或虚拟的科研项目。在设计MOOC线上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课后启发性思考或实验、设立公共讨论区、定期举行视频学术会议等形式和学生共同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涉及到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需要知识更新和素养的提升。

2.3 调整心态,与时俱进

面对MOOC时代带来的骤然变革,很多教师最初的感受是紧张、兴奋、迷茫,甚至带有一丝恐惧和慌乱。哪怕MOOC明星教授Duneier在2012年主讲“社会学导论”(Introductory Sociology)时也非常紧张和担心,他担心自己作为一名美国教授无法让来自全球各地的学习者跟他好好学习,也担心不能保证在同一时间面对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几万名学习者而又能确保自己的观点没有偏见[9]。这是大多数教师准备MOOC上线教程时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面对这一引领了现代网络远程教育的模式,教师要做的不能是固守陈规,而是要与时俱进,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定位,积极投入到这一教学变革中。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到网络开放式教学,教师要做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更是角色定位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施教者”,而是更倾向于“教育者”。教师面对全世界各地的学生,不仅要讲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更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服务者、协调者,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注意其个体差异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与网络共同主导的新双主关系[9]。此外,教师要和学习者一起成为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简称COP),重点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管理,而不是学习资源或传统的课程和内容的设计和管理。如此一来,教师很容易融入到新的教学角色中。

3 结语

MOOC在全球的兴起和发展意味着新一轮教学改革浮出水面,这不仅涉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更涉及到教学理念的转向。对教师来讲,MOOC的出现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保持传统课堂竞争力[10]。

就各大高校而言,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除了需要自身对教学能力的反思与努力外,还需要有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需要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为其提供教学咨询与指导。因此,各高校也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完善大学内部教学促进机制,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支持与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张羽,黄振中.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正在酝酿高等教育的革新[N].中国青年报,2013-05-30.

[2] SIE Ahrache,B Hassan,Y Tabaa,et al.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A New Dawn for Higher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3,5(5):323-327.

[3] Juliana Marques. A Short History of MOOCs and Distance Learning[EB/OL].(2013-04-17).http:///a-short-history-of-moocs-and-distance-learning.

[4] 叶俊民,王敬华,李蓉,等.MOOC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转型[J].计算机教育,2014(9):10-14.

[5] 董晓霞,李建伟.MOOC的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34-40.

[6] Masters,K.A Brief Guide To Understanding MOOCs[J].Internet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2011,1(2).

[7] 邓晖.“面对MOOC,中国大学一要大胆,二要创新”-专访edX主席阿南特.阿加瓦尔教授[N].光明日报,2013-10-11(6).

[8] 杨玉芹.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4(6):6-11.

第6篇: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 概念图;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31-04

1 前言

在“苏州市2008年在线课程培训”中,笔者接触到概念图及Inspiration工具,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知识,并在教学中尝试应用概念图。在实际应用中,觉得概念图对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施有一定的帮助,对复习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也非常有效果。

新课程的目标是提高信息素养,而在信息技术的一些知识概念课的学习中,往往由于授课方式的沉闷,导致学生基本没有兴趣学习这些知识,使得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实施面临困难,事实上并未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希望通过对概念图应用的探讨来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效教与学的理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 概念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依据

概念图是指一种用来组织知识概念之间联系的工具。它是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将某个主题的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表征出来的一种呈现方式。概念图构图时通常先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间的意义关系,这样就形成了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比较零碎,教学中涉及的概念也较多,通过绘制概念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是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在讲“域名与IP地址”时,知识点比较零碎,学生对一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很明确,笔者给学生提供一串名词如域名、IP地址、DNS等,让学生区分概念范围的大小,绘制概念图(如图1所示)以明确概念。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对这些概念也有了多层面的理解和记忆。

3 概念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新课程体系下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网络技术应用的一个教学案例,具体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三章第一节“网络的功能与构造”。案例运用“概念图”组织实施有效教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网络的功能;了解构成网络的主要硬件、软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网络。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概念图”直观、系统地表征本节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相关概念的关系,完成教学目标。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培养从基础学习起,从基本理论概念掌握起,有理论的支撑,才能进一步认识网络、应用网络,并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信息整理与加工的学习态度。

2)内容分析。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如何“学会根据需求合理网上学习,能够自觉维护网络安全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网络的功能与构造”是必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网络的组成;常用网络连结设备如何连接;怎样管理网络;网络的基本功能;了解网络的分类”等,才能高效地利用网络。

教学重点:掌握网络的分类、网络的功能;了解网络的主要硬件和软件。

3)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很浓,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网络获取他们所需求的信息,都可以打开“搜索引擎”来查找想要的信息,但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很少。所以,要让学生从认识网络的基本理论开始,让他们较为系统地了解身边的网络,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来提高对知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4)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通过讲授法,用“概念图”的形式来组织实施,并且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概念图”。

教学流程:将本节课的知识用“概念图”来呈现出来,对各个知识点逐一讲解,在讲述完后,再回到“概念图”中进行小结,使学生做到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心中有图,能够脱离书本。

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同学们都爱上网!这个‘网’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通常上网时,用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Internet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接着,将Internet概念图(如图2所示)呈现出来,使学生对Internet的认识有了一个更直观的理解。

从概念图上看,Internet(国际互联网)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汇聚,Internet是由于许多区域网络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网络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或子网络。那么“什么是网络呢”“网络有哪些功能呢”“网络由哪些设备组成呢”“网络中的设备是怎样连接的呢”“网络又是如何工作的呢”等一些问题的提出,这些问题相关的知识采用“概念图”(图3~图5)以投影的方式来呈现。

接下来对上面的问题对照概念图有条理地进行解释。

1)网络的主要功能(如图3所示)是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往来、ATM取款等)、资源共享(如机房里面共享的网络打印机、电影游戏资源等)和分布处理(大型软件的开发等)。

2)网络按覆盖范围来分(如图3所示),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从概念图中可以得知它们的应用领域和地域范围。

3)网络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从概念图中可以清晰得知网络硬件(如图4所示)是指的服务器、工作站、传输介质和通信连接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并指导学生识别学校机房里面硬件设备,比如机房里面交换机、双绞线等。

4)网络软件(如图5所示)。网络软件主要由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组成。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普通用户通过网络应用软件来使用网络资源,网络应用软件的结构有两种:客户机/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一般情况下上网在IE中操作的是B/S结构,而C/S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像一些远程控制、监控等。

解释了这些问题之后,通过对“网络概念图”知识理解,并总结得出网络的概念:“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通信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系统,计算机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工作。”

最后,再回到“概念图”(图2~图5),让大家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及这些内容间的联系,加深对网络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网络。

教学反思 教师利用概念图进行有效教学,其实绘制概念图的同时就是备课的过程。通过绘制概念图,可以清晰地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和知识点都可以在概念图中表示出来。

从学生接受来看,像本节课这样的概念比较多的课,如果单纯靠概念的罗列,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倦,更糟糕的是学生最终还是弄不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很难实现教学目标;而利用概念图使学生可以非常形象地看到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促进有效学习,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从而真正地做到有效教学。

4 结束语

概念图不仅形象系统地再现了课程知识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有效教与学的实施;而且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分析和比较学习的知识概念。因此,将概念图作为实施有效教与学的工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减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提升了教与学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真正将新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注:文中的概念图是笔者使用Inspiration Trial Edition

7.5b(概念图绘制软件)工具绘制。■

参考文献

[1]赵俊莉,赵冬生.概念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

[2]李,杨威.概念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8(1).

[3]袁维新.概念图:一种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2004(2).

[4]赵俊莉,赵冬生.将概念图引入信息技术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

第7篇: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范文

1微媒体下广告课程学习的碎片化挑战

随着4G移动网络发展及物联网的逐步搭建,商业信息不再仅限于手机接收,各种小巧便捷的ipad、平板电脑、电子手环、视频眼镜、阅读器等终端设备,都将被赋予人工智能兼推送信息,广告传播范围也将不断拓展,突破时空限制[1]。微营销、微广告、微电影、微小说和微系统的广泛应用,“微”己植入大学教育。特别是以微博、微信、微课、TED为代表的微媒体,加速了微时代下广告课程学习的碎片化。重构碎片化学习就是思维系统化、聚合化的认知过程。即在互联网情境下,学生根据自我学习需求,利用多种微媒体、零散时间和课余空间,品鉴及感知广告有关知识的学习方式。

1.1学习时空的再分割:“被动整体”到“自主零散”

微媒体具有灵活、多样的特性。由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上课前就已主动搜索网络教学资源,但分散的资源导致注意力的碎片化。然而,课程学习也不再局限于整块时间被动地灌输知识,而是学生通过充分运用碎片时间、便捷智能终端,在教学网络上按需自主的、非正式的进行无缝学习,即零散时空的融合。目前,广告教学仍然采用正式的课堂讲授,一周两课时,每次安排一章内容。课后,虽然学生迫切想知道后续知识要点,但受课时、教室限制而求之于网络的微型课程。

1.2学习内容的再细碎:“线性集中”到“细小分散”

随着教学时空的碎片化及学生对智能终端的广泛运用,学习内容和知识框架不再是完整的、线性的、固化的整体结构。知识流的网络化、复杂化促使学生思维变得更为灵活、发散。对广告感兴趣的学生不会止步于课堂预设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开展学习,而是用网络信息终端随“感觉”探索未知知识。其中,容易形成间断跳跃、摇摆不定的认知流。系统的知识内容被分解成若干学习模块。一个模块对应一个相对完整提炼的内容,模块间存在一定逻辑联系,但最终建立的是极为松散的、个性化的知识框架。

1.3学习目标的再转移:“成绩至上”到“兴趣至上”

学习碎片化的形成源于学习目标的个性化转变。微媒体下广告教与学的目标不是为了通过正式课程的期末统一测评、获得学分及结课证书,而是为实现职业愿望、满足好奇心或解决现实问题。传统广告教学是依据“学科导向型的系统学习”体系,微媒体广告碎片化学习属于“兴趣导向型的个人学习”。以往广告教学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按照统一标准,达到合格的学习成绩。过于强调广告学习的专业性、系统性,而不是适用性、针对性。这显然与营销职位的就业期望有巨大差别。

1.4学习行为的再解放:“单一连续”到“多样间断”

由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应用普及,学习时空去中心化,学习媒介脱离教师权威。学习行为得以解放,避免其单一性而呈现多样化、非连续性,以促进学生参与。微媒体数量和教学信息供应量日益激增,学生选择及使用各媒体的自由度和个性化得到空前提升,但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在不断缩短。传统广告课堂教学的主要意图是传递某类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不可离开教材内含的理论框架。以讲授课本知识点为目的,易受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限制,自由发挥空间不大。所以,不如TED讲演等网络课程简短、精彩。

1.5学习形式的再丰富:“单调严格”到“灵活宽松”

以往广告课程是教师课堂集中讲授内容,学生课下巩固内化知识。为保证课程质量,课堂讲授的形式大都移植全日制教学体系,并不断强化课堂学习的管理规章。然而,微媒体下的广告教学则正相反。学生各自先通过不同网络终端展开个性化、碎片化的知识学习,后在教师创设的分享平台或集体活动中集中交流,以共同深化补充知识。但是,前期的独立学习往往互动不足,易造成孤独感,减弱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未能及时监管以致形成混乱的逻辑结构,连后期讨论也不易重塑认知。最终不得不面对面辅导,增加教学成本。

2新兴微媒体下广告课程教学的改革建议

目前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碎片化学习”、“微媒体”、“重构式教学”等关键词,发现已有3 863篇。其中,“关联主义”、“建构主义”与“碎片化学习”密切相关。显然,可以基于这两种认知视角尝试对此问题进行初始探索。然后,征集广告业内资深高管建议,初步拟定教改方案,逐步试验各项措施,实时监控,及时修补,以期获得教学效益,见图1。

2.1教学结构由“金字塔”向“蛛网”转变

1) 教改目标。将以往广告教学由广告内涵、广告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性、古今广告对比、广告定位、广告策划、广告评测、广告组织、广告制度等章节构成的“金字塔”知识结构逐渐转变为自我认知的延伸,知识内容呈现非线性的“蛛网”型结构[2]。由广至专,循序渐进。以此,让学生适应微媒体时代带来的全新碎片化学习体验。

2) 操作策略。设定广告学中的关键词汇,以此为结构节点,将任意节点间的知识整合,形成课程的内容关联[3]。例如,抽出部分教学课时,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腾出宝贵上课时间,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兴趣中心将广告知识嵌入微媒体下的自主学习路径,形成类群模块;通过课堂讨论和课下作业以及每月定期呈交的学后感想,纠正错误认识,精简繁余知识,捋顺逻辑脉络;鼓励学生推荐与广告学相关的读物,开展“读书沙龙”,使广告知识节点间联结增强,构筑更密集、更准确的蛛网结构。

3) 实践启示。在碎片化学习后,教师需要实现学生需求与期望的匹配,使其习得的新知识从“富集”向“有效”转变。但是,要协调与把握好广告学与非广告学间的学科关系,避免学生脱离学科范畴,漫无边际地涉猎无关内容而浪费时间。

2.2教学认知由“解构”向“重构”转变

1) 教改目标。抓住广告课程学习关键理念,将零碎知识重新编排成结构更强、理论更规范的概念,实现由“解构既有概念”向“重构新型概念”的教学认知转变,促进新旧理念融通、碎片知识迭加、理论实践结合,获得完整、综合的学科体系。

2) 操作策略。通过登陆网络社区,采用微媒体工具,使广告知识从单向学习扩展至资源分享,以构建集体智慧的学习共同体。例如,商学院自主建设广告电子实验室,植入广告理论学习软件;学生用移动终端互联互通,随时随地分享感悟;教师课下定期向朋友圈、QQ群、人人网推送新颖广告、典型案例的超链接及专业公众号,引导学生参与微媒体广告的制作及,夯实教学效果;让学生成立兴趣小组,针对教师所选素材,引导其自发开展碎片化学习。

3) 实践启示。复杂思想并非直接联结,反而显得毫无逻辑、顺序非连续。因此,广告教学要剔除无关信息,合并相似观点。但在实践中,要对重要概念进行充分讨论,师生及时彼此沟通,避免出现概念混淆或解读偏差,顾此失彼。

2.3教学情境由“记忆”向“应用”转变

1) 教改目标。从多维角度挖掘预设课题的实质内涵,增设广告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将重点知识镶嵌、印衬于实际操作之中,做好零碎知识的认知迁移与整合,以使学生主动探寻学习策略,将原记忆中长期储存的知识与情境经验相链接,关联各项知识要点。

2) 操作策略。面对微媒体下的碎片化学习,广告教学可对同一内容构设特殊情境。例如,在电子实验室、微信公众号、QQ学习群中,要求学生在不同时间、环境中以不同目的进行重复的交叉互动;通过市场营销系购买的“创业之星”、“贝腾沙盘”等商业实训软件,模拟广告业务的现实行动场景,分成创新小组,展开组间竞争;借助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校级创业比赛、商务模拟综合实训项目等平台,鼓励学生参赛并筹备作品;设立广告课程的产业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企业,通过成立项目基金向学生征集创意及方案,辅助教学工作。

3) 实践启示。碎片化学习使无意识的知识导入比传统教学中的有意识记忆更为迅速,但终处于浏览、知晓等低层次思维活动,需要在情境中聚合,以引发深层次逻辑思考,在原思维中摄取、激活并认知后,才可被用于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

2.4教学章节由“原理”向“综合”转变

1) 教改目标。结合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将网络营销理念与应用植入广告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质项目,明确在校生未来就业导向或增强创新创业意识,能够满足大多数毕业生顺利从事微媒体推广及网络销售的上岗要求。

2) 操作策略。重新梳理过于庞杂的原有知识要点及技能流程,构建综合教学体系[4]。例如,将广告专业原有的市场营销、广告学原理、广告设计与策划、广告公司管理等核心课程与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学、网络技术等选修课程进行拆分,抽捡关键知识点,合成“网络广告”综合篇,其包括网络体验营销、网络推广技术、网络媒体管理、网络软文写作、网站运营、网络广告设计、网络广告案例赏析等章节。

3) 实践启示。不能完全抛弃传统广告教学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灌输,而是在已有课程框架内引入知识更替加速及就业形势严峻等压力,促使学生利用各种上网终端进行互联网营销、广告设计等在线课程的碎片化学习,避免抵触情绪。

2.5教学考评由“线下”向“线上”转变

1) 教改目标。改变以往广告教学考评仅仅以期终一次性卷面测验或平时上交纸质论文的笼统评价依据,将碎片化学习纳入过程监控及效果考评的范围,增加试后反馈,避免导致错误遗存,督促学生掌握互联网新媒体广告的应用知识。

第8篇: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在线学习;线下管理;互联网+教育

1.引言

在线课程被许多高校整合、嵌入到教学中,然而大学生在在线学习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因素主要有:网络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在线学习的管理与指导不足、在线学习缺少社会交往,学生缺乏在线学习能力、学生在线学习动机不足、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与上网费用。

2.在线教育的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探索

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在线学习?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做出了一些思考:

2.1重视在线学习和线下管理

任课教师要重视在线学习在所教学科中的应用,要在线下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在线学习做好管理:做好学习资源的管理、学习时间的管理和知识管理。2.1.1建立学习档案,管理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学习档案中可以有学习的科目、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测试的情况等。2.1.2教师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做法,集中时间,对于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辅导。2.1.3利用表扬、评优、把在线学习作为学生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等措施来提高学生参与在线学习。

2.2适当分组,引领学习

在线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学习和引领学习。在线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学习的起点水平等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中根据各个学生的专长进行分工,同伴之间互相帮助,完成学习。引领学习是指在(教师、专家、优秀的学生等)引导和带领下,学习者在特定时间内有目标、按计划地学习指定的在线课程内容。在线学习刚兴起的时候,学生主要是自主学习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缺少交互,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引领学习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是对自主学习模式的改进。

2.3教师向“导师”转变

不论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还是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都表明传统的教师角色需要向“导师”转变。教师在大学生在线学习中,要转变为“导师”的角色,做好学生的学术顾问:教师通过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然后提供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对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业辅导、学术探讨、创业教育、对毕业生的就业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指导。

2.4对在线学习资源

“再设计”改变在线学习的模式,对在线学习资源“再设计”,再设计的途径有: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改进在线课程的目标等。2.4.1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相对于大规模在线课程(慕课,MOOC)而言的,是把MOOC的视频用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利用MOOC中优质的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2.4.2改进在线课程的目标利用“三维教学目标”改造在线课程视频的目标,尤其是在学生的情感目标方面。在线课程在知识传授方面都是高质量的,然而在情感和价值观上由于国内外的不同,需要教师的改进。

2.5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在线学习能力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将在线学习能力培养贯穿于在线学习指导的全过程,这是指导学生的在线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在线学习能力是学习者个体的综合素质在在线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在线学习活动的实际本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能借助网络和信息工具,运用科学的策略去独立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结束语

在线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一个新兴领域,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在教和学的实践中认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魏顺平.在线学习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08-05

[2]惠兆阳;梁玉;李淑娟.学生进行网络在线学习的障碍:因子分析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3-03-10

第9篇:线上网络教学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

这几年,随着人们的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网络覆盖率的提高,以及移动网络速度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这些对于教师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发生巨大的改变。

一、网络教学资源现状

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提高,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信息资源极其丰富。人类获得信息的方式也有了巨大的改变,例如,在过去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于教师讲授和书籍的查阅。自从有了Internet,这样的情况就改变了,也许在当下,作为高校教师能够深刻的感觉到,课堂上你使尽全身解数,也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你讲的内容上来,因为网上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再加上现在各大学扩招,很多课程都是300人的大教室上课,虽然有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互动性很差,很难保证有较好的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现在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网络在线课程方面的建设非常积极,国外最早的在线课程是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建设的,MIT将逐步把其所开设的全部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公布于网上,供全世界的求知者和教育者们免费无偿地享用。我国在2001年教育部开始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到2011年的共享课和公开课建设,再到2012年的慕课(MOOC)建设,这些在线课堂中课程的共同点是: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对我们普通高校老师来说是巨大挑战。例如在“慕课”浪潮席卷之下,利用“慕课”的平台,可以把全球的优质课程拿过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在这样的形式下,对于我们普通高校老师来说,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分析我校近几年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情况, 大多数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 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加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对大二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例如病原生物学的特点是它所涉及的对象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即便在显微镜下观察,也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因为它使用的显微镜,在病理学或组胚学使用过,但是我们主要使用油镜头,放大倍数大但效果较差。学生对学习对象看不到,摸不到,并且在以前的知识结构中也没有涉及到,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索然。免疫学就更抽象了,并且免疫学发展较快,新的教材已经涉及到免疫分子及基因层面上,学生对这门课程都是望而生畏的。由于学生自身及课程的特点,在授课中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习惯较差、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相关阅读量也不够,更不要说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及探索。这些问题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极大的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许多高等医学院校教师通过改变各种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查阅近几年文献,在教学过程中有利用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1]、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模式[2]、病案导入法[3]等等,以及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课程内容背景的介绍,联系社会相关新闻及生活现象,及相关论文的布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方法使用及教学内容的增加,使学生兴趣有所提高,但是这些大多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这样做会有一个弊端,就是由于相关知识外延加入的太多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完成,而讲的太少或不详细,又会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不强。所以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需要教师结合本课程特点来引导的,这也需要时间的,以及扩展学生的阅读相关学科资料以及辅导学生来进行相关学科内容的思考和探索(例如撰写论文)都是需要花时间来引导的,但是针对医学院校这几年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水平的差异,这些引导在课堂上进行的可能性不大。

三、校园智能手机普及和应用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速度的提升,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也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陕西日报记者2014年对大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调查,对西安10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404份。在问卷基础上,记者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采访。发现31%的大学生每天在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4小时以上每个大学生每天的课余时间有限,每天使用4小时以上的电子产品,就意味着课余时间大部分被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所占据了。那么大学生利用手机和电脑在课余时间干什么呢?

42%的大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最常做的是看视频,其次是社交平台、购物网站、游戏,其他还有如看新闻、看笑话等。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电脑,不仅使用起来方便,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从微信、QQ、人人,到网络游戏、网页游戏,以及看电影、电视、搞笑视频、购物、团购、缴费等等功能,手机都能够实现。

课余时间都在被看视频,社交平台、购物网站、游戏,看新闻、看笑话等方面占据了。当考试来临,学生是怎样来应对考试的呢?统计数据显示,有53%的大学生经常在考前突击复习,40%的大学生有时会考前突击复习,只有7%几乎没有这种经历。这些现象导致了大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更没有专研,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怎样改变现在这样的状况,是教育当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课堂上进行不了,课下进行,也就是线上进行,就是通过建立本课程的学习资源库,去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来解决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习惯较差、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相关阅读量不够和对相关问题的缺少思考及探索这几方面问题。

这几年网络的普及以及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使网上学习资源库使用提供了保障。线上使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相关内容的阅读、做习题和思考,线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真正实现“翻转课堂”。

综上所述,在这样的时代下,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开始大量涌现于眼前,作为普通高校老师应该抓住机会,改变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的反思,应该开始对教学模式进行的探索、研究,转变教师角色,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这样学习也将变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李晓华,黄小凤,曾怡等.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探索与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12,(04): 57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