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矿山管理制度范文

绿色矿山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矿山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矿山管理制度

第1篇:绿色矿山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保障制度;环境保护1.矿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1地下水受污染问题

在进行矿山开采时,需要进行疏干排水工作,这样不仅会容易导致周围地下水位的下降,同时也容易出现地下水污染问题。尤其是对于重金属矿山开采来说,由于开采人员随意倾倒废弃物,这些重金属会随着河水或者雨水渗透到地下,从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严重时不利于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排水过程中容易导致矿坑地下水位下降,从而破坏地表和地下水体系的完整性。

1.2矿山开采对植被的破坏

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当地的植被造成破坏,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保护,将不利于当地环境的发展。而且开采后的废渣、废石也会占用比较多土地,给矿山生态造成不良影响,正是因为植被的破坏,导致滑坡、泥石流的出现。我国作为一个煤矿大国,每年因为开采煤炭造成的植被破坏所占的比重较大,使得我国本来就紧张的生态环境质量更差,不利于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由于矿产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现象比较严重,矿山周围原有的耕地被大量破坏,居民房屋出现裂缝,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开采中,矿山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矿山植被的保护,做好植被恢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因矿产开采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1.3矿坑处理不及时问题

采矿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应该要加强对废弃矿坑的处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满足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但是废弃矿坑的处理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就会就降低企业的利润。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矿山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没有及时对这些矿坑进行填埋处理,从而导致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比如地面的开裂、崩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严重时还会诱发地质灾害,给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也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矿山生态环境的配套保障机制构建

矿山生态环境质量会关系到周围居民的生存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当地经济发展质量。近些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升,对矿山生态环境认识更加深刻,要想提高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就需要积极制定科学的生态恢复机制,不断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定,最终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但是,当前我国许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和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无法满足矿山生态保护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人员和部门应该加强对该机制的研究,提升我国矿山生态质量,为人民的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1形成系统性企业环境管理机制

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内容进行全方位控制,需要能够从企业矿山环境状况着手,形成对应机制结构。在上述管理机制中矿山企业要控制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规范矿山管理制度:国家要对各项矿山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在矿山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对矿山保护制度进行细化,用确保矿山管理制度与不同矿山企业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达到统筹控制需求。国家要依照矿山企业中常见的问题不断对矿山环境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确保形成高效的保障机制。

第二,形成内部环境目标评估程序及决策模式:矿山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自身要形成内部环境管理体制,要能够依照具体环境状况形成对应评价机制,对各项环境指标进行评价。企业要严格依照评估数据形成对应决策,从而提升矿山环境保护质量。

第三,形成外部控制体系及监督机构:矿山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矿山发展的重要性,要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到环境控制过程中。只有在这种状况下矿山环境保护质量才能够得到本质上提升。因此国家在矿山环境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矿山企业进行教育,要对矿山企业人员作出的承诺进行全面监督,观察矿山企业是否将矿山环境保护落实到了日常的工作中。

2.2形成规范性企业环境体系认证机制

企业环境体系认证机制主要通过对各项矿山环境进行控制认证达到矿山环境的评价和管理。当前国外在企业环境体系认证体制构建的过程中投入较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相关资料显示:国外32家企业中30家具有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环境管理体系,其环境管理均达到了ISO14001指标的认证,形成了非常好的矿业结构体制。

我国对企业环境体系认证机制构建重视程度不够,在体制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对应的环境保护机制,整体管理控制效益并不理想。因此在今后矿山环境保护发展过程中,国家需要引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制标准,通过该标准完成各项机制内容,从而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环境认证条例。与此同时,国家还要制定相关认证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引入其他国家先进环境控制机制,确保提升各项矿山环境指标监测及控制质量,加大对矿山企业的监督力度,防止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出现违背环境保护体制的操作。

3.总结

矿山企业在进行矿山开发过程中要提高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制定出更加科学管理方案,同时国家也要积极制定出相应的生态环境恢复机制,不断完善其保障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矿山生态环境质量,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良好保障,从而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艳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实施及保障措施研究[J].矿业快报,2008,08:18-20.

[2]黄德林,汪琳.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5:216-220.

第2篇:绿色矿山管理制度范文

1.1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具体是指对矿山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与之相应的维修处理办法,可以说是机电设备维修的一种重要方式。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也是对设备进行再设计和制造的前提,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维修成本,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有助于减少设备维修的频率,提高矿山的产量。

1.2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矿山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后所进行的维修,相比预防维修,维修方法会增加生产的成本,但从经济的角度看,这种维修方式还是属于经济型的维修范畴。矿山机电设备进行事后维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在平时设备的检修过程中无法将设备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部排查,由此导致有些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另一方面是因为简单或者不重要的机电设备在预防维修时增加生产成本,事后维修不仅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而且不会影响到生产效率,因此对于这种机电设备大多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但对于重要机电设备的维修方式切勿采取事后维修模式,这样会增加维修时间和经济费用,并加大故障的发生率。

1.3创新维修

创新维修是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对机电设备进行一定的技术改造,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当前的工作情况。机电设备的特性和运行状况均是相对的,在生产过程中总会出现不足之处,因此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后投入生产,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创新维修还可以在维修的过程中总结设备的技术特点,使设备的运行状况不断趋于完善[1]。

1.4规范化管理维修

在机电设备的维修过程中,规范化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以提高设备检查综合效率为目的,综合考虑全系统的预防维修工作;是为了规范全体员工的操作行为,使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其中,并建立完善的生产设备维修制度。预防维修和生产维修各自存在着优缺点,预防维修无法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且存在预算性的生产问题,而在维修的规范化过程中将生产维修和预防维修进行有机结合,生产维修不仅要注重平时的维修工作,还要做好维修善后的工作,提高维修的效率。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设备采取与之相应的维修方式,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全面做好检查和预防工作。

2机电设备维修的管理策略

2.1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式

矿山生产条件恶劣,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维护和保养。相关生产企业应加大对机电设备修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完善检修制度,通过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证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并且尽快制定文明生产的制度。煤炭企业还应当严格根据机电设备的维修理论、矿山行业的特点、设备的特性和工作环境制定科学的维修决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管理,选择预防维修、事后维修、创新维修和规范化管理维修等方式,继而形成具有矿山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2]。

2.2完善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检修应该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设备的运行档案,制定定期的检修制度,使机电设备处于健康的运行状况中,比如在设备的运行档案中显示,渣浆泵内衬的使用寿命是1 000h,那么在对其检修的过程中,检修时间应该控制在档案显示寿命的时间内,可以将计划检修周期定为980h,这样有助于控制设备故障的发生。考虑到矿山机电设备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可以将检修工作分为现场检修和计划检修。现场检修是在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检修的要求,属于被动的检修模式。计划检修,属于预防性的检修模式,能够充分保证机电设备良好的工作性能。

2.3推行绿色检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成为了工业发展的牺牲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地球资源也被大量消耗。为了平衡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这种背景下“绿色维修”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相比于传统的设备维修模式,绿色维修综合了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目的是使企业的生产模式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在设备维修的过程中和维修后的一段时间范围内,使设备的性能最大程度地达到原来规定的状态,并且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有害物的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4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进

为了提高机电设备的性能和减少检修的频率,还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相应的更新改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使用技术比较先进的机电设备,在使用和维修方面比较简单方便,对原有的检修故障比较多的老设备进行淘汰;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的设备进行相应的改造,主要是做局部的改进和调整,增加新的零部件和装置等[3]。

2.5加强企业设备的维护管理

机电设备是矿山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基础,对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使企业得到更为高效的发展,也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方面。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创造更高的利润空间,就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使设备的性能得以良好的发挥。对企业设备进行维护管理,能够显著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是矿山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3结语

第3篇:绿色矿山管理制度范文

观念创新:“低碳运行生态矿山”领跑煤炭行业发展方式转变

从领航“金牛”到如今掌舵冀中能源,冀中能源董事长王社平不仅缔造了一连串资本运营的传奇,同时,也在以不断创新的观念,引领和推动着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如果说,5年前的王社平成功地影响了河北煤炭行业今日的变局,那么今天,冀中能源“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得以领跑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低碳运行,生态矿山,旨在形成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生产结构的创新,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王社平认为,煤炭企业不应只把煤炭视为主要资源,而要将空气、土地、地下水、周围环境和人力等这些构成环境生态的主要因素都当作重要资源,科学开发,综合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效益,做到投入相同产出更多,使能源、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这是煤炭行业的社会使命,更是国企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据介绍,目前冀中能源已拥有上百项成熟技术,用来解决因煤炭开采而引起的地表沉陷、矸石堆积、“三废”排放等各种环境问题,“出煤不见煤、地面不沉降、不见矸石山、保护地下水”的生态矿山已渐显雏形,东庞矿、邢东矿、章村矿、梧桐庄矿、云驾岭矿等各试点矿之间正在进行高端技术的互用集成――东庞矿的风源热泵技术在梧桐庄实施,而邢东矿的矸石回填技术在集团多个矿井开始推广――以期实现集成技术在集团最广范围的应用。

安全、效益、节能、减排是冀中能源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的目标。目前,集团有关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的详尽规划已经出台,有关标准和机制正在完善之中。冀中能源计划用几年的时间,将正在生产的煤矿打造成为完全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对新建煤矿,其设计和建设都按照低碳运行生态矿山的模式,直至把多数矿井最终打造成不同规模、不同环境的“煤炭行业低碳运行生态矿山”示范矿山。

2010年4月16日,冀中能源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论证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经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院士、专家一致评定,该项成果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必将引领全国煤矿建设迈向新高度。

科技创新:登“高”望远,风光无限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企业升级、保持可持续发展,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王社平说,“我们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至少拿出年度销售收入6%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无论是煤炭机械生产板块,还是生物制药生产板块都要瞄准世界前沿技术。”

“无人开采”是煤炭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在煤炭开采远程控制技术方面的研发才刚刚起步,冀中能源却已经雄心勃勃地计划在未来5年建成全国第一个自动化采掘工作面。

目前,冀中能源通过大力推行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数字化“四化”开采,已经使煤炭开采下井人数减少8到9成。国家“863”重点科技研发项目“掘进机智能型恒功率自动成形截割与定位控制系统”的研发成功,更实现了巷道掘进的自动化作业,达到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使煤矿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

建下、高压水下开采是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谁率先攻破了这些技术,就意味着谁掌握了行业技术前沿。“十二五”期间,冀中能源股份把目光盯住了水下、水上等“”。据了解,冀中能源股份下属邢台矿区仅建筑物下压煤总量高达1.92亿吨、下组煤储量13.4亿吨,边角煤2897万吨,解放这些资源的难点和突破口就是技术创新。

为支撑企业科技创新,冀中能源组建了由18个专业方向、300多人组成的内部专家库和由12个专业方向、40多人组成的外部专家库,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机制,仅2009年一年,冀中能源就有3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6项,占全国煤炭行业一等奖总数的四分之一。

“科技创新只有高起点,高标准,才能带来高效益,高回报。”这已经成为冀中能源管理者的共识。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通过与中国矿大合作,开发出了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难沉降煤泥水的矿物――硬度法绿色澄清技术及高效循环利用”项目,更实现了由洗水闭路循环到清水选煤的跨越,循环水浓度由每升50克以上降至0.3克,药耗降低50%,水利用率100%,产品质量整体提高1~2档,开工率与负荷率达到100%,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难沉降煤泥水引发的系列生产问题。通过这项新技术的整体推广,冀中能源一年半时间生产洗精煤2500万吨,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7%。

管理创新:探索“大集团”经营方式转变

将诸多矿业企业整合在一起的冀中能源,堪称一个庞然大物,将它管好、用好,激发、释放出煤炭工业大集团应有的产能,是企业的管理者无法绕开的难题。

冀中能源内部管控、对标、风险、成本、信息化管理均居全国煤炭行业先进水平,这正是企业不断坚持管理创新的结果。

冀中能源组建后,实施资产一本账、财务一本账、改造一本账、投资一本账,把管理创新放到了第一位,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发展规划、资本运作、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一体化,这种“有机整合”使集团化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他们还先后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投融资管理办法、重大事项法律审核管理规定、担保抵押制度、招投标管理制度等8个方面近80项管理制度,将全面预算作为保障集团战略规划落实的有效手段,把企业一切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在集团层面,以大额资金和投融资管理为重点;在子公司层面,以价值链管理为重点;在矿、厂层面,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分别建立了预算管理体系。

王社平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一个“管”字,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此,冀中能源专门建立了资金、销售、供应“三个集中”管理体制,成立经贸分公司,实行集中招标、采购、配送的管控模式。通过这一模式,集团财务掌控能力得到增强,防止了财务风险,也为降低财务成本创造了条件。据统计,冀中能源成立以来仅对大批量物资采购进行集中招标,就节约资金1亿多元。

在明确的销售策略指导下,冀中能源销售人员北上首钢、承钢、宣钢,南下邯钢、安钢、武钢,东到济钢等大型冶金企业进行业务洽谈,在巩固老用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辟了实力强、效益好、规模大的新用户。通过利用大企业的整体优势和区域优势,集团在钢厂用煤上与上述钢厂全部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长期供货合作协议,实现了以优质焦精煤带动烧结、喷吹煤等其他品种煤的销售,解决了企业烧结煤销售压力。

在电力和化工用煤上,冀中能源进一步巩固开发了齐鲁石化、山东聊城电厂、邯郸热电、陈塘热电、静海热电厂等一批用户;在产品分区供应上,集团按不同区域分别进行调配。过去是一个矿山供多家,恶性竞争无休无止,长途运输费尽周折,现在通过集团统一调配,各矿就近集中供应,节约隐性运费亿元以上。

管理的方式变了,企业的面貌也变了。严格的资金管理、统一的财务平台、产业布局的优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质量和品牌的相互促进……一个崭新的中国煤炭工业大集团经营方式,正在冀中能源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冀中能源销售收入节节攀升,以其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创新之举,成为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探索煤炭行业大集团崭新生产方式的活力样本。

什么是“低碳运行生态矿山”?

“低碳运行生态矿山”既是冀中能源坚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自觉生发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高科技、全方位、长时效的系统工程,它的形成和发展,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重构着矿山工业体系。

冀中能源的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特点是生态保护,途径是科技创新,过程是低碳运行,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的是科学发展。

关键词之一:矸石不升井,不建矸石山

冀中能源国内首创的矸石、膏体、粉煤灰、超高水材料等井下充填采煤工艺,不但消除了井上排矸石带来的占压耕地和矸石对环境的影响,还可利用这些材料对采空区掘进后的煤巷进行充填支撑,解决了地面沉陷等环境问题,并为我国煤矿“三下”压煤的大规模开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09年,邢台矿用充填的方式,从永久煤柱中采出优质煤几十万吨,获利近2亿元,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36000吨。

关键词之二:采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

梧桐庄矿采用储煤圆筒仓及封闭储煤场消除地上煤尘,通过煤壁注水、岩石喷水、除尘分机吸尘、大巷洒水车定时洒水等措施实现了井下防尘治理,完善了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有效治理了废气、废尘的排放,实现了采煤不见煤。东庞矿、梧桐庄、云驾岭等矿利用矿井独具的回风源、水源特点,研制了高效矿井回风热交换器,解决了矿井取暖、井筒防冻等需求,实现了产煤不烧煤。

关键词之三:废气不外排,瓦斯发电

冀中能源把煤矿瓦斯抽采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当作低碳重点任务,在保证地面瓦斯抽放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加大对瓦斯地质构造的研究,掌握瓦斯涌出规律,成功开发并研究推广了瓦斯可控抽采技术,还将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利用瓦斯发电,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低碳最大化。

关键词之四:用水不排水,保护水资源

第4篇:绿色矿山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查;矿产勘查;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重视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并且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各行各业之中。尤其是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有效融入生态环保工作理念,不仅可极大地提升当前矿物质开采行业的生态环保性,还可最大限度地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保保护工作协调发展[1]。要想确保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要明确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然后针对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改进策略。

1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现阶段,我国诸多地质矿产勘查管理人员已逐渐开始重视生态环保理念在各项工作的融入,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经过众多管理人员长时间不懈努力地研究发现,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性较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周边地区的地表地貌会产生较严重的损害,诸多勘查方法都会对地表造成损伤,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槽探勘查方式,该种勘查方法应用所造成的破坏具有不可修复性[2]。其二,会破坏地质结构,钻探勘查方法的应用需要对地质的结构进行改变,并且还需铺路以及土石开挖等工序,在这种情况地质结构必然会遭受不良影响。

2生态环保视域下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技术分析

2.1地质矿产勘查技术

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开展期间,必然离不开矿产勘查技术的支撑,先进的矿产勘查技术既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能改善矿山采掘的质量。由于先进的勘查技术可发掘更多矿山有用的东西,还能降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利用地质勘查填图技术来开展工作,就算是偏远山区依旧可对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3]。当前,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如CIS、GPS、RS等技术,既有利于获取资源、环境、地质等信息,还能够对矿山采掘进行科学规划。

2.2闭坑及关闭矿山治理技术

近些年,矿山采掘工作的开展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性,所以在闭矿工作开展期间,需要严格按照我国有关闭坑及关闭矿山治理的具体报告来开展,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并在验收合格之后,方可结束[4]。

2.3废气处理技术

从矿山废气处理情况来看,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开展及矿山采掘期间都会产生一定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加大治理难度,这就需在开采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端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废气的产生,以此对环境起到治理、保护作用.

3生态环保视域下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改进策略分析

3.1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矿产勘查人员是从事矿产勘查绿色环保改革工作的第一执行者,同时也是检验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否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加强对一线勘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培训[5]。具体而言,首先勘查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要重视自身环保工作能力及环保意识的提升,在工作中不断累积环保经验,积极努力地探寻一些优质且实用的环保型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应用技巧,同时自身也必须树立起较强的环保意识。其次,企业方面需加强对相关勘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培训有效性,具体而言,需从培训内容及培训形式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在培训内容方面添加一些关于环保化工作及环境保护技巧类的内容,在培训模式上需明确具体的培训周期以及培训人数,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接受培训,以此来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接收到系统地培训,并提升环保化工作能力,满足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的需求[6]。

3.2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体系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计划实施的关键保障性要素,同时也是影响该项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保障。基于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期间必须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制度的健全,添加一些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具体而言,首先需设置关于环保的责任制度,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进行模块化划分,明确各个环节所对应的负责人,而负责人负责全权统领下层工作人员在完成既定工作目标,设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确定当前的环境标准,确保在完成任务后对环境不会造成较大影响[7]。其次,需有效制定出奖惩制度,在确定完工作保准以及环境保准后,相关的负责人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奖惩制度,在阶段性工作完成之后,评选出优秀工作小组以及落后工作小组,评选标准要依照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环境保护程度等来进行评选,以此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高度重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保工作协调发展计划的实施,进而有效提升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质量,实现既定的环保工作目标。

3.3强化相关信息宣传力度

从现实角度分析,现阶段,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各行各业都逐渐与环保部门建立坚实的合作关系,尤其是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已逐渐开始朝着绿色环保化改革方向发展,在这一环境背景下,地质矿产勘查行业也必须进行绿色化改革,并且重视该项工作,从而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8]。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信息的宣传力度,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从内部进行有效宣传,地质矿产勘查企业自身需要成立专项信息宣传管理部门,对于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进行全面的宣传管理,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工作研讨会议,在会议中强调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环保化改革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关改革计划,这样既可提升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同时还可有效地提升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系统性。其次,需要与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该项工作计划的实施是为更广的宣传相关信息,提升环保化工作信息的宣传范围及宣传深度,借助媒体部门的宣传优势,提升地质矿产勘查绿色化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率,最终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质量以及环保性能得到同时提升,实现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的目标,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地质矿产开采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要求严格也在不断地提升,不仅要求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要注重工作安全性,同时还要注重工作的环保性,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保工作协调发展。为有效实现这一工作目标,不仅可确保该行业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还可有效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合理性。基于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要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研究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薛荣.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初探[J].中国金属通报,2021(4):109-110.

[2]陈凡.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5):153-154.

[3]张克涛.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21(5):225-226.

[4]黄恒浪.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初探[J].大科技,2021(8):113-114.

[5]李芙蓉.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3):251-252.

[6]向承业,吴杰,蒋凯.简析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430.

[7]辛明明.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20(14):147-148.

第5篇:绿色矿山管理制度范文

鑫达公司始建于1989年,前身为“哈德门金矿”。2000年6月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与包头市九原区财政局联营成立鑫达公司。矿区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境内,距包头市区仅30公里,水电交通方便,通信、媒体、互联网络覆盖全矿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建设,矿山基础设施完善,职工公寓、浴池、学习、健身、体育活动及其他娱乐活动场所俱全,工作生活舒适,环境优美,体现了矿山以人为本的工作、生活氛围。

在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鑫达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创建绿色、环保型矿山的号召,转变企业经营理念,率先走出了一条矿山经济发展与周边社区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之路,为达到自治区绿色矿山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鑫达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依法办矿、依法治矿、守法经营”的办矿原则,培养全员法律意识,以法律为依据,以效益为核心,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依法按时缴纳各种税费。鑫达公司法定证照齐全,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爆破物品使用许可证、危险化验品使用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安全资格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均在有效期范围。近五年内未受到国土、环保、公安、安监、水利、林业等行政部门的任何行政处罚,未发生任何违法事件。

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经过审批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矿产资源规划和地质环境保护规划,采矿方法科学、合理;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及土地复垦方案已制定完成并通过审核备案,现正在实施当中;鑫达公司依法管理和组织生产,依法履行采矿权人的法定义务,按时足额缴纳国家有关税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采矿权价款正按有关部门要求进行处置中。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达到设计要求,近五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合格,无违规记录;近五年没有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未受到国土、环保、公安、安监、水利、林业等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鑫达公司始终把抓企业管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聚精会神抓管理,一心一意谋发展。依托管理拓展资源,依靠管理增加储量,创新管理提高产量,严格管理增加效益。鑫达公司随着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正在步入科学管理的轨道,结合实际制定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及以人为本、安全生产、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规划,并逐步落实。

鑫达公司抓住创建“四强四优”企业,打造国际一流矿业公司的良好契机,科学合理高效开发利用黄金资源,坚持资源节余、保护环境的方针,认真遵守《绿色矿业公约》,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和谐,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奉献国家、奉献社会。依法经营,快速发展,为民族地区发展做贡献,为民族地区人民谋福祉。完善了科学管理规章制度,鑫达公司以建立健全全面管理体系的实践为基础,不断修订完善了公司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及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公司于2003年12月份就通过了ISO9001∶2000、ISO14001∶1996、GB/28001-200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这么多年的标准化管理,逐步规范了企业各项管理程序。基本实现了矿山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鑫达公司为创建“绿色生态矿山”,针对各部门职能及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从上到下明确了管理责任,形成了严密、畅通的管理网络。矿山管理机构健全,设置了专门的矿山地质、测量、采矿、选矿、尾矿管理机构并配备了各专业技术人员。公司每年都按照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的预算指标,将全年生产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并与各部门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生产任务、目标、成本控制并有详细的考核办法。还要求各部门将目标指标分解到车间、班组,责任到人。以保公司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实现。

针对鑫达公司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为了实现对每个作业面进行安全确认,由原来的14名专职安全员增加到目前的65名专职安全员,购置了100台CO检测仪,10台风速仪,3台粉尘检测仪,5台氧气检测仪,5台氧气呼吸器。为此鑫达公司每年支出近1000万元。

为了让矿区抹上更多的绿色,鑫达公司在“减排”方面也下了大工夫。在地表修建了500m3水池,把井下水抽入500m3水池,供井下凿岩、除尘和选厂选矿生产使用。鑫达公司所有的燃煤锅炉都安装了脱硫设施和除尘设施,使锅炉烟尘浓度达标排放。并购买了一台10吨洒水车每天定期对露天储矿场地、厂区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所有运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用苫布进行覆盖。

废石和尾矿的利用和治理一直是绿色矿山的重要课题。多年来鑫达公司始终把尾矿库打造内蒙古西部第一标准尾矿库为宗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同步发展,用于尾矿库治理投入资来金连年增加,到目前累计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尤其2006年,为了真正地实现废水零排放,改进了生产工艺,新上了尾矿干排工艺,尾矿水经过陶瓷机过滤后,形成固液分离,含13%水分的尾矿渣集中堆存,按设计以1∶3的坡度,堆集子坝,碾压,覆土植被,初期坝用青砖铺设,共计用青砖45万块,几年来用于尾矿库覆土植被资金达170万元,分离后的废水全部返回选矿工艺,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并根据鑫达公司尾矿库的服务年限和包头地区黄河水源地上游不准再建尾矿库的现状,结合了包头地区开始禁止生产粘土砖的有利条件。在2007年已建成日产4万块标准小砖和日产4万块多孔砖的尾矿渣制砖厂的基础上, 2011年3月建成年产15万立方米的尾矿加气砼砌块生产线,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缓解尾矿库的服务年限,从源头上治理尾矿库造成的环境污染隐患。将堆积的尾矿砂用于制砖,年消耗尾砂5万立方,除了减少污染,更是解决了部分矿区牧民的就业问题,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除此之外,鑫达公司于2011年委托内蒙古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专门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采取了边生产边治理的有力措施,使生产区、生活区和复垦区绿化覆盖率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尤其是加大了在矿区、厂区周围种植适合当地条件的植物力度,既能美化环境、减小水土流失又能吸收粉尘及有害气体,还能吸声、改善矿区小气候条件。原则上有空地即植草种树,保持矿区有较好的植被覆盖。

目前鑫达公司可绿化面积为63700平方米,矿区可绿化面积21000平方米,2011年用于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投入980万元,完成了矿区绿化19120平方米,2012年绿化美化工程投入98万元,六大绿化美化板块全面展开,尾矿库区域板块,办公区域板块,选矿区域板块,生产区域板块,区域板块,果园区域板块,完成绿化美化31270平方米,共计植树新疆杨5300株,果树等各种灌木4900株,厂区达到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得79.11%,矿区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47%,并且对闭坑的矿区在采矿过程中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先后投入179万元分别对78号脉23坑,5坑等进行了回填,覆土植被,把矿山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得到各级政府,环保部门,林业部门的肯定, 先后被九原区、包头市环保部门命名为“环保先进企业”。

2011年8月3日,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批复了《鑫达公司安全环保绿化美化工程实施方案》,公司根据集团公司资金批复文件,重点对尾矿一号、二号库进行了综合治理,铺设了青砖护坡,覆土种草,修筑库区四周排水沟。对矿区公路进行了路面硬化,对生活用水、绿化用水及供暖管路进行了系统改造,对矿区绿化、室内外靓化美化、设备设施色彩化、安全标识标准化等工程按行业标准全面实施,极大的改善矿区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2011年累计投入资金918.8万元,并顺利通过集团公司安全环保绿化美化工程预验收,得到91.00分的高分。

为了防止尘土飞扬,贯彻清洁生产理念,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对矿区原有沙石路进行硬化,硬化公路1628延长米。将原有年久失修老化的供水供暖管路进行了彻底改造,投资17万元在加压泵站修建了自来水沉淀池,投资20万元对食堂进行装修,增加设备,改善职工就餐条件,增加了净化水系统使职工饮用上了纯净水,且设有专职环境监护人员,购置环境保护监测仪器,以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工作,确保环保达标。

第6篇:绿色矿山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小秦岭金矿 环境治理 环境污染 固体废弃物

灵宝市的小秦岭是我国主要的黄金产地之一,同时黄金开采事业也是小秦岭甚至是灵宝市的主要支柱产业,通过开采黄金,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足,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开采黄金不仅使山(岩)体受到破坏,威胁到整个小秦岭黄金矿区的整体安全,而且开矿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也由于处理手段落后而胡乱堆放,严重影响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这样粗放式的开采方式不仅严重地威胁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山体受到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矿山环境治理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导致矿山环境破坏的因素,提出具体对矿山环境治理的方案。

1 小秦岭金矿山环境出现的问题

1.1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小秦岭地区位于秦岭东段的河南省灵宝市西部,面积316km2。在小秦岭金矿开采之前,整个矿区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而且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整个地区内还随处可见珍贵的树木和古建筑群。60年代初,河南省地质局派遣工作人员对小秦岭地区进行矿藏勘探,发现了小秦岭金矿。从此,金矿就成了小秦岭地区的主要矿产,每年在小秦岭金矿开采出的黄金数量众多。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秦岭地区的大规模采矿活动,之前受到保护的珍贵文物和稀有植物遭到砍伐和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而且开采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矿渣和开采过后废弃的尾矿。这些废弃物严重破坏了矿山的生态环境。

1.2 地质灾害频发

经过长时间的开采,小秦岭金矿已经形成大面积的废弃采空区。这样的采空区的存在破坏了山体内在的平衡,而且在整个小秦岭采矿区中,有不同程度的山体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的情况出现,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这些地质灾害不断发生,有关部门进行灾后修复和重建工作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3 矿区内地形地貌遭到破坏

小秦岭原本还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繁茂的地方,自然环境良好,但是长期的金矿开采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采矿后的废碴直接堆积到地表,废石中含有SiO2等有毒有害的物质。在晴天时,废碴的粉末使得空气中的粉尘增加,对当地大气造成污染;在雨天的时候,由于废石堆放不合理,泥砂顺着雨水流进入江河,对当地的水体也造成污染。而且,废碴本身就含有毒物质,对附近的农田植物等也造成一定的破坏,对整个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 矿山环境破坏因素分析

2.1 矿山自然条件因素

小秦岭地区地质组成结构比较复杂,岩石多是断裂、裂隙。另外,该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多集中在夏季,而且夏季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一半还多,并且多为暴雨,最大降雨量26.2mm/10min(1960年7月22日),地表径流大,极易发生山洪。这些自然条件,极易使矿区随意堆放在沟底或沟谷两侧的废矿废渣流失,破坏和污染下游地区环境,给当地人民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灾难。

2.2 矿山开采利用因素

小秦岭金矿矿石平均品位在6~7g/t,也就是说每生产6~7gA金,就要开采1t矿石,还要包括4~6t脉石,如果露天开采还需要剥离废石6~8t,这将直接导致排放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另外,小秦岭的矿山开采技术还比较落后,开采过程中对于矿区岩石的性质认识不到位,而且有关部门对此的重视不够,在开采时还采用比较落后的开采技术,比如“放大炮”、“崩塌法”等方式,这样势必会造成更多的固体废弃物,将严重占用、破坏了土地资源,造成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当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区土地复垦技术研究还很薄弱,对于矿区开采之前的保护不到位,同时对于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和深入的分析,在开采完成之后对于废弃的矿石和渣滓没有进行处理。这样一来,导致对于废弃物的利用效率低下。而且有关部门并没有未雨绸缪,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矿区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在问题出现之后也没有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来进行研究,导致矿区的地质环境复原和改善工作无法有效进行。

2.3 矿山企业经济因素

小秦岭金矿开采企业除了几个大型矿山企业外,其余都为中小企业,还存在大量的民采,且这些矿山企业分布相对比较零散。空间上分散的矿山企业布局造成了范围宽泛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利于集中保护和治理。矿山企业整体技术装备落后,工艺水平落后,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这就造成了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加剧了本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另外,小秦岭金矿矿山企业负担普遍沉重。企业为了在矿区进行开采,每年要向有关部门缴纳一定的税费。而且这些费用种类繁多,且数额不小。比如排污费、矿产资源税、耕地占用税、水土保持补偿费等等多达三十多种。而且有的金矿已经被过度开采,能够开采出来的资源已经不多,有的甚至是已经枯竭。但是企业开采所承担的费用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有的企业已经无法承担如此的费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并没有加大自己的投入,而且也没有建立矿区开采过后相应的的地质地貌环境的恢复,这样使得整个小秦岭矿区的开采和环境治理及恢复工作进展缓慢,整个工作也困难重重。

2.4 矿山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因素

目前,在整个的矿区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有关部门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解决机制。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和惩罚的制度,一些企业在进行矿区开采过程中,只注重自己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质量及规模。对于矿区的生态环境和开采后的恢复工作丝毫不重视,而且大部分的企业重开发轻保护,这样的开采模式必然会导致整个矿区的保护和恢复工作跟不上。而且,即使是这样,相关部门并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导致一些企业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粗放式的开采。对于那些不注重矿区保护的企业没有严厉的措施可以制止他们的行为,对于变现良好的企业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这样一来就使得矿区的环境治理的速度远跟不上被破坏的速度。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以下治理矿山环境的措施:

3.1 地下采空区的治理

采空区是矿区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空洞,对于矿区中出现的采空区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对采空区中的支撑覆岩要进行填充,只有这样全部的填充,才能够彻底消除地基沉陷甚至塌陷的安全隐患。其中,对于采空区覆岩进行充填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注浆充填法、干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等等。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注浆法,而且填充效果也最好。对于矿区出现的采空区支撑覆岩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来进行填充。要根据采空区不同的情况开确定。比如,对采空区的支撑覆岩进行分析后决定采用注浆填充法。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注浆填充法。所谓注浆填充法,是指将一些胶状的材料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制,将配成的浆液注入到松散的采矿区内,浆液凝结硬化后,可以对采空区进行有效的支撑、堵塞作用,确保地质能够恢复原貌,不至于发生地基塌陷的情况。所以,不同的填充方法适合于不同的采空区,对于这些方法的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3.2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的治理

矿山的山体或者岩体在开采过后,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理,很容易出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现象。而且这些地质灾害要想从根本上进行整治非常困难。以泥石流为例来进行分析。泥石流具有产生地比较集中,而且松散的固体物质相对来说比较充足,在雨水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松散物质,而且不容易清理的特点。如果矿区开采后不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治理,暴发泥石流的时候,冲下来的泥石流就会危害农田以及道路,而且在严重时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山体崩塌和滑坡同样也比较难以处理,而且发生灾害时破坏力也较强。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明白了矿区开采完后不及时治理的后果。所以,为了防止出现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首先在进行金矿开采的时候,根据金矿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采矿方式,同时要合理科学的选择排土的场地,不能够像以往那样对这些废弃物随便乱堆乱放。其次,在对废弃物进行治理方面,应该着眼于整个的泥石流流域,不能够只看到眼前小范围的泥石流区域。在措施上。可以采用造林、排导、改土、蓄水、拦挡等各种措施来进行综合整治。

3.3 对固体废弃物的治理

由于对小秦岭金矿的开采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长期以来,导致在金矿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矿山尾矿。这些矿山尾矿中含有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要想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治理,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矿山尾矿。所谓矿山尾矿,是指原来的矿山在经过开采等作业后,主要的成分已经被开采收集走,矿石的其他的次要成分和一些别的材质的金属经过加工处理后也得到回收,但是尽管如此,还有一部分成分含有量很低的产物无法进行回收和利用,导致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这些无法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就叫做尾矿。对矿山尾矿的治理和利用,首先就是要对尾矿的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和再次开发。

其实尾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巨大的用途。它可以作为一些建筑物的材料、修路地一些石料等,以这样的方式对尾矿的固体材质进行利用。这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也得到了印证。除此之外,尾矿中产生的固体材料还可以作为矿区井下充填的一些材料。这样一来,会大大提高尾矿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开采率,同时又将尾矿资源填充在地下,以利今后重新开采、利用。

3.4 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的治理

小秦岭金矿的开采过程中,出现了开采占用土地这样的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小秦岭矿区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其他地区的矿山开采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拔地而起,我国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紧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占用的问题会破坏小秦岭地区的自然景观,造成其矿区内环境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我们都知道,采矿工业等这些采掘工业往往都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这样的开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矿区土壤和植被的稳定性,加剧被开采地区的水土流失,并且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露天作业,导致施工现场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烟尘和粉尘,对空气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另一方面,在对矿区进行开采时,由于采用的手段比较落后,基本上还是爆破的方法。但是爆破时会产生剧烈的冲击波和噪声,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通过对矿区土地的复垦和整治,可以提高被破坏土地的利用率。

所以,在土地复垦和矿区地表整治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再次破坏土地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对已经被破坏的土地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土地复垦、造田,尽快使生态平衡得以恢复,保护自然环境,使已经废弃的矿区土地再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3.5 其它治理

除了上面论述以外,我们还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环境治理:提高矿业开发的准入条件;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加强矿业生态环境保护;调整矿山企业布局结构,实现矿业开发向规模型、集约型发展;认真实施矿产资源规划,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切实转变和改进矿山管理方式;综合利用废弃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相关的企业走绿色矿山的发展之路;探索多渠道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筹资机制,等等。

4 结论

(1)小秦岭金矿存在的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为存在泥石流隐患、地表塌陷、地裂缝、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2)导致小秦岭金矿环境恶化,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矿山开采利用技术、沉重的矿山企业经济负担以及欠缺有效矿山管理制度;(3)提出了从地下采空区、崩塌、泥石流、固体废弃物、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等方面对小秦岭金矿矿山环境进行治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邢永强.小秦岭地区泥石流发生趋势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7(8):20-23.

[2] 邢永强,郑钊,赵鸿燕,曹希强,张洪波.小秦岭金矿区泥石流成因、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J].中国水土保持,2007(8):43-46.

[3] 王丽红,周青.生物入侵对城镇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及防治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46-58.

[4] 袁洪锋.我国水环境问题与人口、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分析[J].人口学刊,2001(5):10-15.

[5]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泥石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5-65.

[6] 张江华,杨梅忠,徐友宁,等.金矿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影响分析[J].黄金,2008.29(1):49-51.

[7] 郗金标,何源,许景伟,等.论山东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树种选择[J].防护林科技,2004(3):26-58.

[8] 鲁敏.北方吸污绿化树种选择[J].中国园林,2002(3):20-50.

[9] 苏经宇,周锡元,樊水荣.泥石流危险等级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1993(2).

[10] 谭炳炎.泥石流沟严重程度的数量化综合评判[J].水土保持通报,1986(1).

[11] 邢永强,章煜.河南省灵宝市地质灾害特征、分布情况与防治对策[J].河南理 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5):372-376.

[12] 陆尚旭.河池地区江河水质污染现状评价及防治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4 (2):41-43.

第7篇:绿色矿山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创建工作 制度建设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2

一、领导重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促进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平安企业创建活动既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公司领导层非常重视创建工作的开展,把创建平安企业纳入到每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基层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工作网络,成立了以保卫部为主的工作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日常活动的协调。

为了使创建目标、创建责任落实到人,每年年初都要与各单位负责人、部室负责人签订平安创建目标责任书,并建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严格执行《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对治安保卫措施不落实、责任目标未完成的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制。

为确保创建工作空间上时间上无空白无盲点,我们还制定了领导24小时带班、保卫干部全天候值班的值班制度;组建了矿山安全救护队;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建立了一支由11人组成的巡逻队伍,对各关键岗位、易发案岗位进行24小时巡逻;由于生产的需要,我公司需要使用火攻产品,为做好地表炸药库安全警卫工作,专门聘请了7名专职保安对库区进行24小时值守巡逻,库房门口安装了与110联网的ADS报警装置;我们还成立了一支义务消防队,确保了平安创建工作全覆盖。

除制度建设和大量的人力投入外,我们还注重硬件设施的添置,公司每年都安排出一定的创建活动经费,保障创建工作的有序进行。近年来,公司为了确保内部安全,共耗资200多万元,对重点、要害及易发案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

二、注重平安创建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提高职工素质相结合

一是抓制度建设。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平安企业创建有序进行的重要法宝。目前我们有《民事调解工作制度》、《治安保卫工作制度》、《消防工作管理制度》、《人民武装工作制度》等十多项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规程和安全标准化,并制订了各种事件的应急预案,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平安创建水平。每年我们利用节假日、各种纪念日前后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如:在每年的“安全月”活动期间,我们结合企业特点深入到一线班组开展安全知识竞答、争当“安全王”等活动,尤其是去年的5月份,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要求,开展了一次 “重温三级安全教育”活动 ,公开课12场,整个活动历时3个月,完成了公司全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在每年“119”消防日来临之际,我们还组织各单位的义务消防员开展消防培训,培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消防的演练,提升了员工防火灭火能力。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充分利用企业自办报纸、局域网不定期对平安企业创建内容进行宣传,内容既包括各种安全小知识也对创建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让每位员工学有榜样,超有目标。

三、精心组织,将创建平安企业活动与企业生产精密结合

一是将创建内容与企业管理精密结合。我们将创建平安企业内容纳入到标兵班组创建、模范小家创建、先进单位评选、工人先锋号创建等企业管理活动中,每年由工会、企业管理部、保卫部、安环部负责组织检查与验收。尤其在重大技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一项目一措施”的原则,将平安创建落到实处,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二是将创建活动与打造企业外部环境相结合。平安企业创建不仅仅是企业内部和谐平安,还应考虑外部环境的平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发展。由于我公司位于栖霞山风景区,多年来,我们在生产组织上坚持从多方面实施生态型采选,从根本上解决了矿山采掘生产与环境生态保护这一矛盾。废石、废渣、废水三个“零排放”,获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被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座不建尾砂库和废石场的三废零排放矿山”。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展国家级绿色矿山的申报工作。同时我们还认真贯彻省、市“城乡企村携手,共建文明”的活动精神,承担栖霞区栖霞村防洪泵站改建项目的部分费用,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企业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四、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做好企业维稳工作

因我公司有着近五十多年的开采历史,企业经历了上山下乡、六十年代精简、“三联动”改革、资产重组等变革,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加上企业毗邻自然村和公司家属区,因此企地之间、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多年来,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我们制订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各部门设立了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员,热心接待群众来访,并及时反馈各类信息,为公司高层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其中记忆犹新的是“栖火路”堵路事件和部分退休工人因住房补贴问题到公司诉求事件。事件发生后,我们及时向驻地派出所进行报告,并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成立了以工会主席、分管领导为首的工作小组,深入到群众中,耐心倾听群众呼声,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将掌握的思想动态及诉求原因认真分析,集中意见后与当地政府、企业高层进行协商,研究解决办法,使这两起事件在公司内部得到了及时化解,维护了企业稳定。

五、外界专业人士的现场指导,提升了平安企业创建水平

首先是驻地派出所、公安局的大力支持,解决了我们创建过程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从我们台账的建立、制度的制订、法制教育宣传到、群众纠纷的处理,都离不开驻地派出所、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现场指导和服务,这样才使得我们创建的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其次是各类专家来我公司进行项目论证,为平安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每年我公司都会实施近十多个技改项目,项目的安全实施关系到企业的命运,为确保项目的可行性,我们都会聘请有关专家到现场进行理论指导,解决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并对项目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为企业平安生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最后是中央、省、市领导的莅临指导,提升了我们平安创建的水平。2011年12月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杨元元为组长的国务院安委会第十四督查组到江苏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我公司作为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接受了监督组的检查。督查组对我们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员工职业健康管理、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及矿山开采用炸药的保管、领取、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并深入井下了解检查生产现场安全工作。督查组对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们从基础管理到技术创新,特别是安全管理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制度和操作规程,不但重视员工的培训,也重视安全生产方面政策法规的落实。同时希望企业要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继续扎实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第8篇:绿色矿山管理制度范文

的类定,并对我国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矿山机电设备 管理 维护

一、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意义

现代化进程,在不断提高矿山企业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对设备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性能要求更高,功能要求更强,精度要更准等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约几点设备的维修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隐患,还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并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生产效率。在我国的现代化矿山建设中值得推广。但是机电设备广泛运用的同时,矿山企业要做好后续的安全监控工作。如果不做好配套安全工作,机电设备出现问题后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可能会更加严重。因此,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监控应安排在日常的维修项目之中,以便在停机检修中处理,不至因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对于矿山企业,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往往容易被忽视。事实上,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机电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和人身伤害案例时有发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所以,分析查找事故原因,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或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是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矿山机电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

设备维修体制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它由五种具体的维修方式构成。

(1)维修预防。维修预防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它提倡在产品设计制造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和避免设备的维修。

(2)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设备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之所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一方面是因为设备检查诊断不可能把所有的故障隐患全部发现,设备故障在生产中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事后维修方式还是比较经济的,对于简单或不重要的设备,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但对于重要设备来讲,如果采用这种维修方式的话,将会使设备故障增加、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高,是很不经济的。

(3)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是不断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其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运转率。任何先进的设备是相对的,总有某些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维修同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更趋于完善。

(4)预防维修。预防维修是以加强设备检查为主,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能大大减少故障的停机时间。预防维修包括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两方面的内容,状态维修是利用检测、监测和诊断技术,对设备状态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安排维修,事先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故障停机的损失。

(5)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TNPM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系统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体制。设备维修中最重要的是基础化管理,而5s活动则是设备基础化管理的精髓。5s是日语中5个以“s”发音的拼音字头。

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结果逐步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最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杜邦公司又针对预防维修存在着既有过剩维修又有维修不足的问题,将预防维修制度发展成为生产维修。生产维修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含以下4种主要维修方式: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预防性维修和计划预修是以时间为基础定期对设备进行的大规模检查与修理。

三、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对策

(1)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煤矿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煤炭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煤炭企业应根据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工作环境及设备在煤炭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维修决策,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选择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和状态维修等合适的维修方式,逐步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2)设备维护检修制度。维护管理制度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基础,设备运行档案为依据,根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制定的定期计划检修制度,如:设备运行档案显示,渣浆泵的内衬使用寿命为1000h,那么该台设备的内衬计划检修周期为980h,可将设备故障控制在萌芽阶段。将所有设备的运行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每月设备运行时间,制订出月度、季度、年度设备检修计划。由于洗煤厂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特殊性。检修工作分为现场检修和计划检修。现场检修,是以机电值班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依据而提出的检修要求,是一种被动的检修;计划检修,则是预防性检修,是一项保证设备性能和完好的重要工作。所以,计划检修是检修工作的重点,管理工作应主要放在计划检修上。

(3)推行绿色维修。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球资源大量消耗,成了突出的问题。我国为了履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承诺,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构想,“绿色维修”在这种背景下也应运而生。绿色维修是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维修模式,其目标是除了达到保持恢复产品规定状态这一目标外,还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即在维修过程及产品维修后直至产品报废处理这一段时期内,最大程度地使产品保持和恢复原来规定的状态,又要使维修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最小,即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且对人员(维修者和使用者)的劳动保护好,还要使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4)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①设备的更新。采用在技术上比较先进、使用操作规程上比较方便、经济上比较合理、管理上比较进步的新型设备替代原来使用的老设备。②设备的改造。主要途径有:对设备的结构作局部改进和增加新的零件和各种装置。

(5)企业设备维护管理。企业设备维护管理要点:设备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管理之一,俗话说:要想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利其器,只有通过加强设备维修管理,使其充分发挥效能,不断改善设备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为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①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必须由有资格的单位和专业人员进行,并应有专人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和按规定定期检查其电气绝缘性能。对达不到安全要求又不能修复的机电设备,必须立即停用,并予以报废处理。

②施工现场应为机电设备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道路、基础(座)、水电、操作棚或停机场地等必备条件。夜间作业应设置安全和充足的照明。

③机电设备的作业场所,应符合安全要求。场地应平整无障碍,机电设备旁应留有符合规定的作业和维修空间,作业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材料、杂物。有防火要求的,其作业场所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④施工机械和动力机械的基础(座)必须稳固,并符合其出厂说明书或设计的要求。

第9篇:绿色矿山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字】现代矿山;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规划与实施

推动矿山企业数字化进程,以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来促进我国采矿业的发展与改革,形成高效、安全、绿色、高产的矿业发展模式,是我国采矿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利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款山的管理网络与控制网络相整合,将作业人员、生产设备、作业信息集中至同一平台上,使相关人员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了解矿山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科学决策,保证矿山生产的安全有效进行是矿山数字生产管理系统的根本目的。

一、系统设计

矿山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应由生产调度模拟系统、生产信息处理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和决策系统四个统一建于矿山局域网的部分构成。

1.生产调度模拟系统

生产调度模拟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将矿山设备的工作信息(如工作参数、运行状态、工作量信息等)通过特殊的信号采集终端将收集的信息传递到监控室,显示到监控屏幕上,使调度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整个矿山的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掌握各个子系统的工作数据,调度和智慧矿山生产。

2.生产信息处理系统

生产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根据矿山管理的现状和信息化的要求,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矿山的管理流程,管理业务进行改进和重构,开发和建设相对应的业务处理流程,实现生产调度和生产计划的计算机化。

3.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能够通过安装在关键部位的摄像装置监控设备的运行与人员活动,并将视频信号通过电缆传递至总调度室,显示到电视屏幕上,还可通过视频服务器实现视频信号的数字化,进行备份存储并到局域网上。

4.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该系统能够通过建立分析模型把生产调度模拟系统、生产信息处理系统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汇总起来,相关技术人员通过设置访问权限来满足各层对所要查询的信息的需求,辅助决策。

管理信息网是矿山企业的重要基础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网络与生产调度模拟网络均集成在该平台上,从而实现决策支持、信息查询和管控一体化。其整体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5.系统结构

对矿山企业数字花生产管理系统来说,单一的体系架构很难实现整个系统的扩展性、维护性和灵活性,因此,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相结合是较为理想的架构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技术较为成熟,能够很好的平衡网络负荷,使应用程序在稳定的网络环境中达到较高的性能。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下,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就可访问图像、文本、声音、剪辑、数据库和视频信息,尤其适合非专业人士使用,用户无需使用插件和动态链接库即可登录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升级也只需升级服务器。因此,在生产信息处理和生产调度模拟可使用客户端-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相结合的模式,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使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二、系统实施

矿山数字生产管理系统涵盖了矿山整体生产流程及其他辅助工序,包括数据采集、测量、过程控制、系统集成、生产管理、生产调度和生产作业等,以管控集成为目标,首先构建矿山信息集成平台,实现矿山信息的整体流通、共享,在根据平台要求完善气压子系统的建设与改造,逐步建立全面、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1.生产调度模拟系统的实施

矿山企业的生产流程(如矿石提升、运输、排水、运输、磨浮、破碎、氰化、充填、冶炼)较为分散,生产器械的分布也较为分散,想要及时了解诸多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参数十分不便。生产调度模拟系统,首先应建立设备检测网络,将矿山的生产步骤如排水、提升、球磨、粗碎、冶炼、浮选、充填的工作信息(如运行状态和处理量信息)通过信号采集设备传送至网络,最终传达至调度室,经特殊处理后显示到屏幕上,方面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观测到整个矿山的生产运行状态,了解各个子系统的工作情况,科学的调度生产。生产调度系统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两类:模拟数据与开关数据,模拟数据主要包括核子秤上的矿石瞬时流浪与累积流量,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电压,料仓料位、低压变化应力应变值;开关数据主要是指设备工作状态,开和关。

2.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施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时间较早,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监控设施也不断得到应用,新旧设备的视频压缩技术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不同的设备进行整合是完善数字监控系统的重要途径。对矿山企业来说,将氰化厂、选矿厂、冶炼厂、保卫科、充填站等监控站的视频信号相整合后通过光缆传送至总监控室,经分配后显示在监控屏幕上,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

在调度室安装矩阵切换主机、数字录像系统和控制键盘等设备对生产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可以通过1/4/16的分屏方式来监控,在进行视频监控录制时,可采用多线程同时录制,将录制的信息实时回放,还可将监控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上,使有关人员与矿山领导可以在任意计算机上查看集控范围内的工作情况。

3.生产信息处理系统的实施

生产信息处理系统的实施可通过绘图机、大幅面扫描仪及其他配套硬件、软件设施将矿山地质资料录入计算机,建立适合本矿山的矿床模型,制作矿山三维立体演示,并进行剖切和旋转,还可以此检验地勘软件的实用性,为以后的选择提供支持;还应建立数据库,对矿山的生产矿量,地质储量,损失拼花和工程验收进行管理,以提高矿山地勘工作的数字化水平;在生产计划管理方面,可根据矿山经营目标与人力、设备等资源的状况制定适合企业的生产计划来指导生产;在质量检验信息的管理方面,可通过对质检数据和选冶厂监测数据的汇总制定生产日报表,在网络平台上,以方面相关人员及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