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景观设计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

第1篇: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景观生态;生态美学;景观生态产业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其绝对永恒的自然基础。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城市化及人类活动正以空前的速度、幅度和规模改变着自然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及全球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维护其再生能力,并使人类生存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 做好生态景观城市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交互作用,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价一直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景观设计要遵循自然辩证法。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背景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信息等第三产业。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未来生态城市的基本轮廓应当是:(1)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2)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材料。(3)城市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全面的协调共生网络。(4)在城市的长期发展中始终具有最佳的生态位和最强的组织力。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而设计出了十大战略,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2 生态景观城市设计策略

生态设计是指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模式。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保持水循环,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摒弃掠夺式开发的弊病,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

为了保障城市发展规划对原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应对城市空间作生态敏感性分析,将市区划分为生态最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 4 种类型。根据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和城市空间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划分,对城市生态设计采用的方法叙述如下:

(1)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屋顶生态绿化作为一个比较有效的空间绿化手段,常常出现在高密度的建筑群中。屋顶绿化对建筑本身的承载力和防渗透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一般建筑只能栽植浅根系易于生长的花灌木及地被。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更高效地发挥生态绿化的作用,建立生态多样性空中绿化,在屋顶上建设生物栖息空间,给城市带来生态环境的多样化。

(2)随着自然生态和建筑智能概念的深入人心,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现代人居环境质量除了体现现代、智能、科技、舒适性以外,还要注重现代生态的观念,体现对居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的物种尊重与关怀,维护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实现居住区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现代的人居景观环境要求在规划时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结合自然环境做好小区景观设计。

(3)在房屋建设开发、设计中提倡使用环保施工工艺、使用节能环保材料。比如清水混凝土建筑在日本以及欧美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属于新兴的施工工艺,也有成功的例子,如:清华东路公寓、大学生公寓等的外墙设计为全现浇装饰清水混凝土剪力墙。清水混凝土墙面建筑是不再进行外墙装饰、将结构与装饰一体化的建筑,即用清水混凝土这种最自然的材料来表达建筑本身最纯粹的美。它没有多余装饰,消除抹灰,减少了湿作业,节省工料。清水混凝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有利于环保、节能。

(4)住宅的装饰设计、施工应从保护人体健康出发,安装更先进节能的建材、窗户和隔热设施,采用更好的节能装置和更加有效的采暖和空调系统等。为使住宅的能耗降低,开展各种新型节能装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工作,比如将一种能阻挡99%太阳紫外线和 79%太阳能的玻璃功能膜贴在玻璃上,能有效地改变玻璃采光值和其它物理性能,大大节省室内制冷制热费用,并可减少太阳光照射对室内物品的破坏等。还可采用新型节能玻璃排斥太阳热量,减少夏天的空调负担。建筑装饰工程中不仅要求材料美观、耐用,同时更关注的是有无毒害,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及环境的影响。

3 对城市景观生态发展的前景展望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景观规划已经越来越趋向成熟,逐渐体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态势,对城市生态科学研究的加深,生态健康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使城市景观的建设有了一个更好的社会和学术背景,更多的既能顺应自然环境规律又能表达人类实用与审美精神需求的景观不断问世。

当代城市景观规划凸显出人性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总体特质。人性化特征是景观发展的中心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它是景观规划超越功能意义进而完善人的生命意义的体现。它呼吁设计为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提供无微不至的关照。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身份的受众进行设计将不断增加景观的独特内涵和意义,另外针对老人、儿童和残疾人这些特殊人群的设计会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同传统的景观形式相比,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景观所承载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未来景观的信息化发展将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信息的高度发展为景观的表现形式的提高创造了可能,其生态功能的完备与审美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景观系统中,以信息表现为主的各种标志系统和指示系统将以更加丰富、简洁便利、高效的形式出现;信息化的提高,无疑使人与景观环境的互动性增强,人的参与,景观的影响,使时空感觉产生变化。

景观发展的多元化来源与文化的多元,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使文化景观呈现迥异的面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景观的发展不应是走向一种声音,而是保留地域特色的差别,我们应以演进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不同文化构成的脉络,地域文化传统将其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与景观现实和未来相结合,从而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

4 结束语

目前对于组成生态城市的各要素的研究较多,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综合的概念。生态城市规划应在分析考察城市的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为实现生态城市勾画蓝图。生态景观城市的构建与设计,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加快了可持续发展进程,其理论与实际意义非常重大,必须把握设计总原则,从城市总体到植物设计出发,才能加快生态景观城市的合理构建。

参考文献

[1]任燕萍.浅议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12):71.

第2篇: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建筑艺术

l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似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教授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采》的主题报告中认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著名建筑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弗兰普顿(KenenthFrampton)教授在另一场主题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也认为:总体应用地景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整个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的文化及生态特征。上述两个报告提到的地景,笔者认为即景观设计。可以看出,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

纵观现阶段的景观设计,感觉设计市场相当混乱,大有鱼目混珠之作。同时,社会对该行业的认识心态不一,开发商更多地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光,而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往往使优秀的作品习惯性流产;景观设计师普遍具有的浮躁心理也使得精品难觅。上述种种现状让笔者深感景观设计正走人误区。

2景观设计的误区

误区一行业缺乏规范

行业的不规范集中反映在名称、教育及市场管理方面。

(1)名称

在这个领域,以前惯称“园林”或“风景园林”,以后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LandscapeArchitecture),后来又时髦叫“环境景观设计”,也有人叫“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最近按吴良镛教授的提法又叫“地景”,究竟哪种称法更确切更合理,使之既要符合国情又要与国际接轨并便于职业称呼,恐怕建设部的有关部门得来管管此事。笔者倾向于“景观设计”的称法,那么职称便可定为“景观设计师”或简称“景观师”。名称的统一非常重要,名正而言顺,可以说是行业规范的前提。这样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师将以独立而重要的角色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密切合作,真正实现吴良镛教授“三位一体”的构想。

(2)教育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混乱不堪。目前从事这一职业的大多毕业于林业院校的园林系(偏重绿化)、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偏重建筑、规划)、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偏重小品、造型)等(目前城建和理工院校已不设风景园林专业,此专业仍存在于林业院校——编者),从目前景观设计涉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并制定一系列的从业规范,最终实行与建筑、城市规划一样的执业注册制度,彻底实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3)市场管理

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如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同时,建设主管部门对景观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管理把关不严(如无图签、未盖章的图纸可用于施工)。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而大中型项目的方案招投标也多不规范,评委的专业素养令人怀疑。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又何以保证?

误区二设计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二是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记得几年前一个内河两侧绿地的规划会议上,某领导指示要建成“法国的塞纳河”,两侧平均不到lOm宽的绿带以及积污严重的河道,如何体现塞纳河风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情决定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需要上档次和创作精品的景观毕竟不多,更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

误区三景观设计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不够

在这一点上景观设计师本人要负很大的责任。一个设计任务下来,我们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我们强调它的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而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这种“温饱型”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不用说,在这种氛围中都深深地陶醉了。这个美丽的误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自欺性。

在这里,笔者要提醒大家:

(1)设计之前,我们应考虑一下自己对未来的景观将给人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有多深的了解?

(2)在同量的资金投入下,我们完全有可能变“温饱型”的功能为“小康型”甚至“富裕型”,而并不以牺牲景观美为代价。

(3)说到这个误区,我想起某市的某段分车带上看到的铁丝网景观,这类军事上的构筑手法被沿用到现代城市景观来,深深刺痛了广大市民的心。笔者很理解管理部门的良苦用心,屡禁不止地践踏草地,迫使他们出此下策。但我反对这类做法,被践踏的草地只能在分车带上留下一道道泥痕,而铁丝网无疑在众多民众的心里留下痛楚的记忆。至此,城市景观对人性的关怀可以说被剥夺殆尽。

目前,大多数居住区环境设计简直无视人的需求,开发商是“罪魁祸首”,景观设计师成了“帮凶”。为了满足30%的绿地率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要么用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要么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其商业目的。而所谓的绿地往往被理解为苗圃而简单地插上树,周边再用高绿篱围一围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至于下一步的养管那更不知道是谁的事情了。档次高一点的小区,看起来绿地是大了,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好像是有模有样了,但试问:到哪里去找一块儿童嬉戏玩耍的场地?老年人被迫与一对情侣坐在一排,是退缩回到笼子似的家中还是硬着头皮当一回“灯泡”的角色?

误区四模仿之风盛行

我们中的不少人重“榜样”不重创新。创新常常被当作异类加以排斥。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习惯被当作容器拼命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看似满腹经纶却毫无创意。景观设计虽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是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

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的形式”。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它的形式上,或具震憾力或富趣味性、或肃穆或活泼、或浪漫或休闲、或激动人心或平淡无奇,却不雷同。

眼下的行情大不一样,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面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冷静地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

(1)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决策人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不以模仿为耻,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在他们看来,蓝图上的线条是虚无缥缈的,而曾经见过的景观却是真真切切的。业主的顽固已至如此,景观设计师唯有充当描图员,花尽量少的时间以取得效益。

反过来,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千方百计地了解业主的意图,迎合他们先入为主的思路,以求得方案一次通过。设计单位也没有鼓励创新的奖赏机制,而只把奖金留给方案中标者,后者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对长远的创作不利。

模仿之风所以畅行,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面对比比皆是的雷同的景观作品,大众的反应是如此的麻木。我们的舆论只关心建设前后的效果对比,而对真正成功的作品缺乏评判能力。

(2)怕失败的心理新的尝试也可能是不成功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个别或少数的案例而失去信心进而退缩。完美主义者往往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不敢创新,最终沦为模仿能手。实际上,即便是大师也难免有失败的地方,莱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室内空间功能上的设计并不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莱特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在建筑史上占一席之地。

(3)建设用时的限制大型的景观工程通常是政府的行为,如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滨河绿带等,是属于美化市容、获取民心的工程,关系到最高决策者的政绩。这些工程往往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其结果必然导致设计上敷衍了事,实施中粗制滥造。还有一种奇怪的规律常常是这样:先紧后松再紧,一开始大造舆论,风云突来,等方案出来了却不管不问一拖再拖,突然间又风云重来,最后是草草收兵。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残酷打击了景观设计师的创作积极性。

(4)高付出低报酬景观设计是一种高尚而又卑微的职业,说它高尚是因为它是公益的,是为大众服务的事业;说卑微,是指它的低收人。目前收费标准是按工程造价的3%—5%。而真正能收到的恐怕只有1%—3%。大家知道,一般项目的景观工程只是作为建筑的配套工程,造价都被控制在较低水准。工程往往需要土建、绿化、水电等多种专业的配合,大家的收入低得可怜可想而知了,如果把工程做得认真细致,景观设计师的劳动付出却是巨大的,小体量的景观建筑、别具一格的小品设计、精心的绿化配置以及场地装饰的方方面面,其工作量实在不比大型建筑少。在这种处境下,景观设计师模仿他人之作以取得急功近利的效益便不足为奇了。

(5)信息时代带来设计趋同的必然信息时代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各类景观设计精品选接踵出版,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成功作品的学习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这同时也是建筑界所面临的问题。

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简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

误区五效果图是迷魂汤,是“医治”拙劣设计的“灵丹妙药”

时下有个怪现象,方案汇报时,尤其是面对有拍板权的决策人土,墙上挂的全是立体效果图,再加上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帧帧优美的电脑动画配上美妙的轻音乐,难怪我们的领导(或业主)被深深地打动了。可怜那些拿不出漂亮效果图的同行,对着“天书”般的平面图大谈他的精妙构想,听得尊贵的领导(或业主)直打呵欠。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猛然发现现场上已是另一般景象,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靠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赢得设计任务后,优秀的效果图师傅们便手足无措了,效果图上夸张了的美丽根本就无法植根于现实的土地,慌乱之中只好靠现场的调整和突来的灵感来实现公众的理想——整套拙劣的设计总算是暴露无遗了。

这种惨痛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决策人清醒。效果图仿佛是迷魂汤,让英明人士甘心上当,看来,在一段时期内,上述这类“悲剧”还将继续上演。

第3篇: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生态化;城市景观;审美文化

西方现代建筑运动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西洋建筑文化的最新代表,改变了我国许多城市的面貌,它促使建筑形式走向简化。现代建筑的时尚性以及因朴素简洁的外观形象而带来的造价经济实惠的优越性得到普遍的接受,特别是建筑的商品化使得业主及建筑师对这一新式风格倍加青睐,建筑师已接受了“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建筑观念,并且已摒弃一切与功能无关的多余装饰,表现出现代主义机器美学的审美观念,但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我国很多城市存在刻板的功能分区和非人性的大尺度的设计缺陷,在此等城市建设发展的背景下造成了城市形象特征的弱化、宜人尺度的丧失、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等城市景观现实性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强调人文主义的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的生态化的城市景观设计观在城市的扩张和其环境更新整治中扮演着越来越主导的角色。

一、城市景观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与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使本来就严重欠账的基础设施难以承负加速城市化带来的指数增长需求。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工商业日益发达,交通更加拥挤,交通事故更加频繁,建筑更加稠密,缺乏空地、阳光、绿地、新鲜空气的现象也更加严重,城市居住环境恶劣、周边支撑系统破坏使城市变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城市医疗、卫生、电力、通讯、供水、排水等许多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市民要求。

第二,水资源短缺、城市供水紧张满足不了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需求。不少城市目前水资源开采量已超过可供水量。这相对于城市数量增长快,人口高度集中,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用水集中、量大来说,矛盾显得尤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在全国600多座设市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已超过1600万立方米。不仅给城市的工业发展带来障碍,也给人民生活都带来了极大不便。问题还不仅如此,水污染正进一步威胁着城市的用水安全。缺水城市中,城市的河湖水体已经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

第三,城市垃圾、工业和城市建筑工程排出的废渣和污水处理的污泥不断堆积,一方面占用了城市的大量土地,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一些有毒废物又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循环污染。城市人口集中、工业集中,在创造更多财富和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环境甚至是周边环境的污染,造成城市环境恶化的累加循环。离开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人们的健康难以保证,创造多少财富都没有意义。因此,使人们开始怀疑繁荣昌盛目标

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可能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城市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前提

卢梭就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警告。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问、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1820年,英国人欧文提出了建设“花园城”的理念。1903年,爱德华・霍华德在英国设计了两座“田园城市”。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很多专家学者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研究,很多国家积极进行生态城市的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美国的加利福利亚、澳大利亚的阿德雷德、西非的塞内加尔、巴西的库里蒂巴、我国的深圳召开了5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推动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实践。美国的克里夫兰、德国的埃尔兰根、印度的班加罗尔、澳大利亚的怀阿拉、丹麦的哥本哈根、日本的大阪等城市,都是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来规划和建设的,取得了巨大成功。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相继提出建设生态城市,顺应了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2007年我国与新加坡又签署合作建设天津生态城的协议,强调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的新理念,建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相和谐的宜居城。天津生态城的建设进一步昭示着城市的生态化成为时代潮流。党的十七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致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政治报告,明确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是执政理念的升华。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生态城市建设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不是很多,并且不同的城市基础条件需要与之适应的特定发展模式,因此,研究城市建筑设计和生态化,探索城市景观生态思想发展轨迹,对加快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将大有裨益。“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第五十七集报告中指出:城市生态规划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命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水平。

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环境规划只考虑城市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也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环境规划中,而是涉及到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致力于将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和部分,并使城市规划生态化,同时,城市生态规划在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不仅关注城市的自然生态,而且也关注城市的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因此,城市生态规划首先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再次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目前很多城市一味追求豪华气派雄伟的建筑,宽阔的主干道,以及景观中各种大尺度的造型,都会使人感到一种疏离与冷漠,甚至紧张与惶恐,居住其中并不会有温暖舒适的归属感。而作为人首先是自然人,才是社会人,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在狭隘而喧嚣的城市中,人的目光渐渐短浅,心胸慢慢狭窄,头脑慢慢闭塞,只有在自然中,倾听自然的声音,探察自然的脉络,吸取自然的灵气,与自然相交流,心情才能得到真正的舒缓和释放,从而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如何体现生态化

第一,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搞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龙头。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最关键的是确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和城市定位。理念决定规划的水平,定位决定城市的命运。没有超前的理念和科学的定位,规划就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1996年版的城市总体规划将贵阳定位为“贵州省的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随着形势的发展,认识要深化。如1913年以来贵阳一直是贵州的省会,在规划里还这样定位没有多大意义;把贵阳定位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没有什么特色。2008年贵阳市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时就是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专项规划里,渗透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通过绿地、森林、公园、湿地、湖泊等连接各片区,真正彰显“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特色。

第二,采用合适的尺度,保持一个良好的视野。视觉是人类对外界最重要的感觉方式,通过视觉获得外界信息。一般认为,对于正常人大约75-87%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同时90%的行为是由视觉引起的。外部空间往往通过形状、色彩、光影来反映空间形态,最终表达空间的比例尺度、阴影轮廓、差异对比、协调统一、韵律结构、意蕴美感等,这完全是视觉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建筑环境同样属于视觉上的空间,城市景观的空间形象、道路的组成、绿地的处理等会带来某种心理感受。要使人对眼前的景观产生美感还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在我国古代,对外部空间尺度有“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认识,“远为势,近为形;势言其大者,形言其小者”。

第三,注重景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好的景观应是可游可赏可玩的,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而现在的很多设计却不尽如人意。如很多城市拥有大面积的草坪,却不能进入、不能游览,而且草种单一,也无任何有趣的景观,单调乏味,实在难以说是生态化的设计。又如很多城市空间建造了罗马式柱廊,看起来是豪华气派,但是一来不能挡雨遮阳,二来不能坐下休憩,徒有其表,实际上却无甚用处。应从城市历史文化及人的生活情趣的角度重视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品及景观设施设计,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艺术品格。

第四,尊重城市文脉的延续,突出城市建设的文化个性。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而文化就是其生命。如果城市没有文化,高楼大厦再多,也只是一堆钢筋水泥。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过一句话,“我们的城市有很多房子,但没有一栋建筑。”说的就是城市建筑没有文化内涵。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要着力保护好历史文化,让城市的空间布局延续历史、尊重个性、突出特色,使城市通过视觉系统体现文化个性,注意克服抄袭、模仿、复制等现象,避免“千城一面”。对一个城市来说,只要生态文化浓郁、深厚,即使经济总量不大,现代化摩天大楼不多,也能成为魅力独特、令人向往的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主流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把生态文化具体地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总之,在城市环境设计日益重视的今天,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景观设计师都开始关注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如何保持和再塑本城市形象特征和营造“生态化”环境场所的设计实践。为了不再让一些有社会历史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景观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旧建筑及其景观环境从城市空间中消失,为了不让我们生存的城市环境沦为毫无特色的非生态空间场所,寻找失落的情趣空间环境,寻找失落的城市场所文脉,寻找一种既能继承和延续城市历史人文精神,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城市环境更新的方法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王受之.骨子里的中国情结[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

2、刘文军,韩寂.建筑小环境的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郭崔华.城市景观设计的人性考[J].理论新探索,2008(6).

5、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第4篇: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古典园林;城市景观;启示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序:在“城市病”广泛流行的今天,紧张的都市生活使更多的都市人渴求生活空间与自然的结合,渴望公共空间带来生活的交往、精神的放松和美的景观享受。可游、可居、可赏中国古典园林所创造的平淡天然的居住环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城市山林,“ 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景观意境,正是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理想环境。她创造出如画的景观,产生并在物质构建中蕴涵了人们的观念、情感和哲理,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她不仅在古代对世界范围的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我国现代的城市景观建设同样有着借鉴指导的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并传承。

一、中国古典园林之魅

作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大地山川的钟灵毓秀,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孕育出这样一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赋予它与世界其他文明国度的园林迥然不同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园林在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中,一直循着“崇尚自然”的道路,形成了以自然山水风景为表现主题和特征的布局形式,追求天人谐和的理想境界。诗文、绘画的融合又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赋予它鲜明的民族特色——诗情画意。她以独特的审美品质、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定的形式语言和构成要素,而被学界公认为东方园林的主要代表,风景式园林的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公元6-7世纪就曾随宗教文化的传播而影响到东亚的其他地区。日本自成一体的真山水的池泉园、枯山水的石庭和无山水的茶庭,正是汲养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18世纪中国古典园林又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而进入英国,促成了当时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中的浪漫主义的出现。在单调,完全是摹仿大自然景观的英国风景园林中大量出现中国的亭、塔、桥、假山等点景物,人们将这园林称之为感伤主义园林或英华式园林。欧洲大陆的风景园是从摹仿英华式园林开始的,结果却带来了园林的根本变革,直接影响到城市园林的面貌,最终奠定了近代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对至世界范围造景艺术的影响可谓至深、至广。

二、中国城市之“痛”

近些年来,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90年上升到47%,预计2000年达到50%。发达国家早在1950年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1950年至1980年间的城市化速度仍较快,1990年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75%。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正在迅速地走向城市化。据相关统计: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已提高到2006年的43.9%,目前在以每年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着,计划在2050年将达到72.9%,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国内各城市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其竞争焦点表现在各个方面,“高效”促使城市的模样过分“程式化”“模式化”,大有城市“克隆”的劲头,过分密集的高楼,容易使人“迷失”,让人找不到东南西北。可以说“趋同化”已经是继当前中国“泛城市化”建设的又一个可悲又不可逆的文化走向。千百年来风情各异的景象大都不复存在,而经过再造的城市全都是似曾相识,甚至“千人一面”。对于中国这个历史悠久、地域各异的农业文明大国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现代城市化的进程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失去了自然的根基和自然的庇护、失去了种族的童年和个人的童年、失去了亲情与同情心、失去了诗意和浪漫情调,现代都市加大了贫富悬殊并因此更多地失去社会公平,现代都市让人们增长了欲望却失去了幸福感乃至生存的意义等等。总之,失去的多是属于自然与人性方面的东西。当下“泛城市化”和“趋同化”进程给社会与时代带来的负面效应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与矫正,反而在继续扩大蔓延。北京大学的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博士在他新近出版的一本书中揭示:“中国当代的城市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疾,古今中外未尝有过。它消耗掉世界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水泥和三分之一以上的钢材”,像“苏杭”这样的“人间天堂”,几乎已经找不到一块完整的土地。西方城市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同样认为:“我觉得中国正在照着西方的已经被证明不好的事情在做”①。可见当下的“泛城市化”“趋同化”不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插曲”,正是“城”长的烦恼,“城市之痛”。

三、今天与传统的对话

当今的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都加大了对城市环境改造和建设的力度,使得当前城市建设及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有的发展机遇。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正努力地改善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但是遍地“城市化”“趋同化”就是遗憾之举,是城市病“痛中之痛”。在现代城市里,自然的景观及传统的人文景观正消失殆尽,到处充斥的是人为的、紧张的、冰冷的“面子景观”“垃圾景观”。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适,开始反思、抛弃、逃离所谓的都市生活。可以说城市病并不仅仅是城市有病,更可怕的是人类患了病。

大千世界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是多维的、流线的、丰富多彩的,看一看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甚至河流、山脉、鹅卵石等等,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复杂和丰富远远超过我们所能表达的范围。正是自然界的丰富,才滋养并满足了我们各种感官需求。人类对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城市必须是多维的,人和建筑会和植物一样需要自由地伸展,自由成长和自由地交往。当下城市景观那种固定的关系、简单化的、平面化的表达方式和建筑空间都令人紧张、窒息。试问,“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古典园林造园思想是否是当下“城市病”的一剂良方?

在“城市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之下,现在人们开始要求返璞归真,寻根求源。很多城市人都愿意周末到乡下去,吃细粮吃多了开始想吃粗粮,人坐车多了开始强迫自己散步。紧张的都市生活使更多的都市人渴求生活空间与自然的结合,渴望公共空间带来生活的交往、精神的放松和美的景观享受。君不见假日周末中,无论是江南私家园林抑或是避暑山庄类的皇家园林,处处是络绎不绝的人群、热情洋溢的音容?!可游、可居、可赏中国古典园林所创造的平淡天然的居住环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城市山林,正是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理想环境。她创造出如画的景观,产生了“ 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景观意境,并在物质构建中蕴涵了人们的观念、情感和哲理,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她不仅在古代对世界范围的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我国现代的城市景观建设同样有着借鉴指导的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反思。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园林以它独特的风姿,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英,显示出华夏民族的“灵气”。从历史上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所及,不但达到朝鲜、日本,还远及18世纪的欧洲,西方不只一次的出现过历时甚久的中国园林热。从当今开放的现实看,1980年按苏州网师园“殿春簃”移植的“明轩”,出现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83年,体现了古典园林传统的“芳华园”,在德国幕尼黑国际艺展上荣获园艺建设中央联合大会金质奖章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这些都显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经久不衰的魅力和再生性的旺盛生命力。另外,在国内,虽然时代和人们的观念已改变了,但今人与之交流中,仍为人们所接受和赞赏,其原因不只是为它的艺术魅力,而且是它具有一种内在的民族心理规定性,因为“积淀在体现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李泽厚《美的历程》)。

面对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而又珍贵的园林遗产,如何借鉴和发扬广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中国现代都市山林的建设,从而在新的时代重现“园林之母”的辉煌,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现存的古典园林之所以可贵,在于它是经过世代扬弃、储存、积淀和拓展了的历史形象,同时又以一种独具的媒介方式传递着传统文化的信息。过去已经消逝了的东西,都可以在现存的形式里直接或间接地得到验证、观照和反思。

四、对今天的启示

通常,人们的看法是将传统与过去划等号,亦即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业已成型的东西。但是,传统文化决不只意味着一种既定的概念,而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维度中的一种人类的创造,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随处可见。因此,可以说,人类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直接或间接地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尤其当代时空观念的改变,即时空的“深度感”和“距离感”日趋衰微,人们在感叹“天下真小”的同时,更加惊叹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不回避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的生存面临种种不利条件,但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惟有营造出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景观环境,才能使中国现代城市真正走向发展与成熟。

笔者试图运用抽象概括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加以剖析,力求揭示其部分本质特征并彰显其现代意义。虽然这种研究方法难免管中窥豹、有失偏颇,但较于常见的文学化描述方法,无疑更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特质,并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更有借鉴意义: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自然始终是园林创作的素材,西方传统的规则式园林认为自然是不完美的,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达到完美的高度,因而强调在景观中人工痕迹的表现。而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西方规则式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然作为园林创作的对象和素材,前者力求对自然不完美的地方进行修饰加工,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英国自然风景景观和法国英中式园林景观在借鉴中国造园理念时过分凸显了这一方面的特征,因此有些变味。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景观因过份雷同于乡野景观,而法国的英中式园林景观又过于人工做作,反而适得其反。如今,人们认识开始回归传统,逐渐意识到自然的高度是难以逾越的,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现代人忌讳人工堆砌、矫揉造作,然这些恰恰是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常见的弊病。在中西方环境景观发展史上,真正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都是那些朴实无华、简洁肯定与地域景观和历史文脉紧密联系的作品。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观念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界的主宰转变为一员。过去将自然看作是原材料,现在将自然作为景观设计主体,人的活动也是景观的一部分。曾经高楼大厦被看作是人类对征服自然的炫耀,而荒滩湿地则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衰退。实际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迁徙,而其他物种也是如此。在一片荒滩湿地上,自然将运用它的所有能力,使之成为各种物种的竞争之地。在传统景观设计中,自然与人类作用在相互竞争,而真正最好的景观设计应该是减少、甚至没有人类参与而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加速城市化的时代。未来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城市的世界,城市将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但是,伴随着的高速城市化是日益严峻的“城市病”现象。城市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挑战。城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耗竭以及生态破坏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城市经济社会功能的衰退和城市环境的恶化,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作为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人工自然和最主要的聚居地,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城市必然要在新自然观的指导下得到改造。由此可见生态城市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畸形发展的否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城市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在生态自然观的大环境下,生态城市追求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和谐发展,人类局部利益不能超越人——自然统一体的整体价值。建设生态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依据生态学原理优化城市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城市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提高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依靠科学规划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1990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山水城市”理论,“山水城市”就是将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诗词,融合在一起应用到城市景观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现代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山水城市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天人合一”是现代山水城市的重要特征和文化内涵。

2.师法自然的设计观:

中国人委婉、含蓄、尚静,这是文化、是传统、是骨子里的东西。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式山水园林,其山水艺术风格形成于魏晋南北朝道家隐逸思想盛行的时期,所以在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中,以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深远,《老子》的“道论”是其思想的根据。“道”的中心思想就是“无为”,即自然由真的意思,“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也就是指一切都取法自然的意思。人们通过接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进而喜爱大自然、摹仿大自然,摹仿自然山水的同时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以山水为园林的基本构架,将对山水的欣赏提高到审美的高度。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即是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正是道家的“师法自然”在造园中的精妙体现,它要求我们要因循事物的自然状况,顺应万物的本性及其内在规律。笔者认为古典园林设计观至少有两点非常值得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学习并传承:第一是效法自然的布局。我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加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而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地树石融为一体,成为天人合一的自然式山水园。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奥姆斯特德景观规划原则②中首要两点就肯定了我国传统效法自然布局的观念。遗憾的是国内诸多城市景观设计者和决策者无视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缺乏规划知识缺失传统文化自信,一味西化的模范,导致毫无人气、呆板僵化的西化市政广场遍地;第二是因地制宜,尊重现状的处理。自南北朝以来,中国园林即根据南北自然条件的不同各自发挥其胜。至今中国园林还有北方宫苑、江南园林、岭南庭园等不同风格的园林。各个园均有其特色,或以山称著,以水得名;或以花取胜,以竹引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因地制宜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条件,再现本土自然景观类型。英国《卫报》称:“中国是一个由一千座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 的确我们当下几乎国内所有的城市互相抄袭,千城一面!拿塑造城市形象、建立城市标识、宣扬城市品牌的景观雕塑为例,据南京大学教授、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披露,近30年来,全国各地“托起的球”不下100万尊。土耳其诗人希格梅曾有名言云: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不能忘却的,她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居住城市的面貌。国内城市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城市化的同时,没有因地制宜,缺乏对城市传统文化、肌理文脉的认识研究。

可以说“师法自然”一理明确了我们对待外部世界和生命应持何种态度,也指出了现代城市景观艺术与设计的基本途径。

3.朴素天然的色彩观:

在造园的理念上,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要求的是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于是,自然的色彩在整个空间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造园要素主要由山石、水体、植物与建筑构成,在园林的营造中,建筑往往依附于整体景观规划之中,山石的灰或黄,植物的苍翠,水体的淡蓝色,往往是整个园林空间色彩构成的基础,色彩的天然在园林营造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中国的古典园林,依据风格因素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以北方地区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最为出名。皇家园林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空间中营造,强调真山真水,于是山体的绿色和水体的蓝色,形成了主要的色彩构成,其间有建筑金黄琉璃瓦面和朱红建筑主体的衬托,整个环境大气和谐,彰显皇家气派。江南的私家园林,往往处在高深的院墙的环绕之中,整体空间较小,便在抽象化的构筑之间做文章,对于山川与水体的凝练与概括,整体色彩偏山水本色,朴素、雅致。两者也就分别形成了中国园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区域色彩风格。就总体而言,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家园林风格的景观色彩营造,通常多使用大范围的自然环境本色作为基底,皇家高调私园低调,但色彩都疏朗雅致,朴素天然。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城市景观也被带动而急剧建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色彩应用的杂乱无序,使得城市景观建设既丢失共性又缺乏个性。在景观色彩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国内的研究相对空白,缺乏指导性的原则与法令。同时,由于过多的引进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文化,在某些方面完全舍弃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华理念,由此而产生了没有的地域差异性和民族特色的景观。民族景观文化中的色彩应用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西方现代景观中的应用方式所淹没。在国外的城市与景观建设中,日本在这方面做的较为出色。早在1981年,日本就出台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法案,对于城市中的色彩应用,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与景观的设计。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与学科发展环境的状态下,研究与分析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与手法,通过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色彩的常用搭配与综合应用的分析,寻找出符合于中华民族景观审美要求的色彩应用形式,是对于当下城市景观建设与发展十分有效的手段。

结语:

城市景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从有机论的观点认知,其成长也如同生物般,带有一定的自我完善属性,这种属性本质上依附于其使用者——人类本身,只有人类建设行为的长期正向回馈,才能将城市景观建设拉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国城市的发展需要唤起公众的力量,一方面民众和专家学者一起投入到城市建设的监督和实践中,让城市发展少一分浮躁,多一份自然;一方面民众要自觉提升人居环境生态素养,研究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人居环境理论的精髓深入运用于实践。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我们应该自觉的认识我们今天的责任,表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造力;我们更要超越过去,而不仅仅是模仿,要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城市景观新形式。

①出自“城市之困与环境美学”,鲁枢元,艺术百家,2010第6期

②1.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调。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自然式规则)。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出版社,1999

[2]刘晓惠.文心画境: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王福兴.试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J].中国园林,2004,6:43-44

[6]张缨,张倩.中国传统园林的虚实相生与心物交融[J].装饰,2004,(137):40-41

[7]顾蓓蓓.中国古代园林的美与哲理[J].规划师,2004,20(1):99

第5篇: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

园林工程设计思路及方向对造价的控制作用

“以人为本”,减少无意义的设计浪费园林绿化建设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图略)。有些设计者却常常忽略它的功能而乐道于其形式上的美。目前,很多地方都建有宏大的广场,其地面不是用硬地铺装,就是以草坪为主,只有少量的乔木配置于道路两旁,即使有许多休息设施也只得置于露天之下,再美的风景也没有人久留于此[3],活动休息设施形同虚设,反而造成浪费,也体现不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所在。园林景观应该注意以人为本,才能使景观设计既有观赏功能,又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因地制宜”,减少高成本的投入园林植物的配置上应该因地制宜。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植物配置上不能只注重一种植物,忽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城市景观应该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图略)。有些新建园林景观设计中引用了某些北方树种或者引进外国品种,虽然给人带来暂时新鲜的美感,但创新的背后是高额的成本和脱离实际的环境效益。“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某些设计追求高档、豪华的理念,却远离自然,违背自然。某些自然景观被花岗岩围上,园林作品豪华且整齐划一,却使自然园林韵味丧失殆尽。我国国情决定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不宜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缺乏个性。每一件园林作品都要有其特有的风格及地方特色,要深刻体现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才是优秀的作品。

园林工程设计的一些现状问题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忽视设计前期工作的重要性一个合理优质的设计方案的诞生,离不开前期对现场的实际勘察及材料收集分析工作。工程现场勘察是设计方案构思的前提,这就要求勘察报告的内容要详实及准确。现在的一些项目,由于时间紧,加上一些成本因素的考虑,对实地勘察不够仔细,对现场的地质、地形没有获取到详细的信息就开始进行方案设计,最终严重不合理甚至出现严重浪费现象。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换来的只能是工程造价的提高,还可能引发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园林项目除了市政绿化工程、城市中心公园外,建设地点多依山傍水,复杂的地形导致基础工程部分在园建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由于设计地质复杂、不确定的因素较多,一旦地质资料质量不高,缺乏科学依据,很容易造成设计不准确,往往发生设计变更较多,这也是造成工程结算造价增加的重要原因。例如地质资料所提供的地基承载力过于保守,甚至严重偏低,就会造成设计中基础工程量过大,引起设计不合理,投资增加,造成浪费。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地质资料不准确,导致设计图纸与实际相差较大,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工程设计变更,最终导致工程总造价难以控制。设计方案注重创新却缺乏可实施性注重考虑作品的标新立异,缺少对经济技术问题的考虑,或者受到业主的观点影响而投其所好,往往对方案是否真正适合实际情况欠缺考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造成最终输出的方案无法达到最科学、最合理,造成项目的投资成本不断递增,投资金额与建设成效无法成正比。广东园林景观设计多属于岭南园林的风格。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三大园林体系(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一个分支,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思想,但由于岭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开放兼容的文化性,形成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岭南园林在布局手法上是以中国传统园林为基础,并吸收了西方园林几何规则形的布局。近年来,由于出现国外设计公司新的设计理念,形成现在综合性园林,出现了中西园林大融合的设计方案,却也给后期施工和养护带来一定难度,造成一定程度上施工成本的上升。设计方案评审流于形式一个设计方案输出后,需要经过多方的方案评审工作,园林专家需要对评审方案实施的可行性、风险性、科学性及合理性等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建设单位确认。一般园林专家的意见是积极科学的,但实际评审中存在着评审流程没有严格执行,只是走走形式,甚至是受到一些行政领导的专业视角的局限性和行政思维的导向性的影响,这很容易在设计方案的定位、构思及投资规模上引起误导,往往出现设计阶段的造价无法控制,并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的情况[4]。

园林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园林设计的质量管理一般包括三个程序环节:提出要求、选择设计人、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筛选。与施工及养护不同,园林设计的质量管理只能从外部进行,对于设计过程的内部设计并不干预。因为设计阶段的程序性较弱,创新设计的设计过程所涉及的创造性构思是设计师的一种非程序化的情感激发和直觉思维,这些都没有固定程序可依,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筛选也常受到评选人自身的喜好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因此,设计的质量管理只能通过对设计成果的集思广益来评价[5]。做好项目前期设计方案,注重设计细节,对后期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投资有重要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做好设计阶段造价控制:(1)加强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及变更管理的控制。园林工程建设中设计的修改完善是不可避免的,设计前期方案及设计阶段的修正相比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将减少大量人力、财力及物力上的损失。做好前期的勘察设计工作,才能减少后期的变更。而加强变更管理的控制,务必要求前期设计所需要的各项资料要详实,才能准确地把握好设计方案及思路。后期的变更可以考虑采取限额动态管理,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只允许在一定的经济变动范围内进行一定的设计变更等。(2)提高设计人员专业水平及加强信息沟通。设计前期工程勘察资料数据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整理分析,方案的设计工作也同样需要根据项目情况由具备专业资格的工程师担任负责人。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还需要更多地了解行业市场信息,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亦越趋多样化,工程的规模和内容也越来越大,工程中所涉及面越来越广,高科技已深入到工程的各个领域,如光-机-电一体的大型喷泉、新型的铺装材料、新型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计算机管理等等,无不给从事园林工程设计的专业人员带来新的挑战。例如LED照明被认为是未来照明的发展趋势,新型科技LED光源也大量运用于城市景观中(见图3)。在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城市景观的同时,也造成项目投资成本的增加。当然,这些投入有利于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营造更有时代气息的城市景观效果,值得推崇。图3新型科技光源大量运用于城市景观中因此设计阶段加强各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及信息共享,才能有效地减少或者避免设计造价控制不严或者失控情况。(3)加强设计方案评审机制。为避免方案评审的形式化及受个别评审的喜好左右,首先应该实行方案招标,设计方案应公开评审、论证、公示。现有很多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存在一些猫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方案的评审,所以规范投标竞争机制,增强设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设计水平及提高经济核算质量非常必要。在招标控制方面,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专家、部门主管对方案进行评审,综合意见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同时对入选方案及中标方案进行公示,听取各方意见,确定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的设计方案为目标方案。

第6篇: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景观设计,教学改革

如何使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景观设计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其重要性已被认识和强调,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尚未成熟,所以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以本人所在江西渝州科技学院长期从事景观设计课题为依托,对景观设计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探索。

1、景观设计课的研究内容

景观设计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与艺术,它致力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随着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的进步,现代景观设计科的内容已经大为扩展,包括传统景观设计、城市景观绿化、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它涵盖的范围从大地景观、风景区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到公园、广场、居住区、小品设计等,是研究人居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2、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各门课程缺乏系统,联系不够。现有教学体系下高职院校各课程学习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内容分散,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每门课程只重视自我学习,轻视了各学习阶段、各课程内容与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的相关性;授课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重复讲授课程内容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此外,现有教学体系下课程设置过于传统化,知识面没有及时更新,缺少对新材料和新方法的关注,无法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作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交叉学科,景观设计的元素已扩展到传统景观设计难以想象的境地,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造园要素,而现阶段的课程设置及应用教材对新型元素的涉猎却是很有限。

2.2 研究性教学不够。研究性教学是指提倡“以探究为基础,而不是以传递信息为基础的学习”,使学生从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变成探索者。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方式多以单向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重视不够,不能很好的理解专业知识。为改变现状,应该着手进行风景景观的教学变革,建构景观设计专业研究性教学体系,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采用“以实际项目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强化研究性教学环境的支撑体系,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恰当的对基本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 。

2.3 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教学资源相对紧缺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状况。首先缺乏高素质专业的任课老师,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大楼,但不可没有大师”,景观设计的许多教师都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师范技能差,教师的工作经验缺乏。还有一些教师是从其他专业中抽调过来的,由于是非专业的任课教师,内容深不下去,效果提不上来,缺乏创 新精神,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缺少优秀的专业教材作为引导, 定义概念模糊,学科争议多,各学校之间性质不同, 教学内容没有统一标准 ,培养的重点各不相同 。再次,多数院校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在招生规模急剧膨胀的今天,高校的硬件设施显得捉襟见肘。由于硬件设施缺乏,导致部分实验性的教学无法开展进行, 从侧面也影响到教学质量。

2.4 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环节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步骤:专业理论的讲授、抄绘、案例分析练习、设计实践。在设计实践这一环节,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假题”,与现实不能紧密结合 ,学生无法置身于设计环境中去亲自体会,直接导致设计成果只停留于方案 阶段,不再涉及细部的处理。缺乏必要的实践是影响课程深入的原因,狭窄的知识面使学生养成了纸上谈兵的习惯,课堂讲授的内容难以与具体 实践相结合。许多学生在工作后感叹知识的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校期间知识面的侧重程度以及必要的理论实践。景观教育体系并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知识的片面 ,实践能力缺乏势必造成教学内容的单一,潜在地影响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2.5学生专业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自艺术高考生源,与工科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图解表达能力较强,但生态学、植物景观及测绘知识较少,在完成工科任务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景观设计课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但一直以来环艺专业的很多学生的作业都有重表现轻内容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平面构图,色彩组合,而最基本的功能和空间尺度却考虑较少,导致工程图不严谨,实用性不强,满足不了社会的实际需要。

2.6 教学方法陈旧,考核内容单一。在景观设计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考核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及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创作时将重心放在技法的掌握上,而忽视了作业中的创新性。教师常常以学生最终设计图或试卷质量为主要考核手段,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上。譬如教师私底下评论学生本门课程学习的好坏也惯用哪个学生的作品中“效果图”画得好他的专业水平就高,这样很难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景观设计课程作为环艺专业的主干课程,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及人才的培养,所以景观设计课的改革势在必行。

3.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景观设计是景观专业的核心课程,探索一条完善的适合我校景观设计的教学道路是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文提出“1 点、2 主、4 面”的教学改革思路,理论教学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间的协作,实习教学面向社会,增加实习基地,增强与设计单位的合作; 考核方式多样化,重点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

3.1以社会需求为教学出发点。调整教学内容景观专业教学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能从事城市建设、各类绿地规划设计与施工、景观植物繁育、景观植物栽培与养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然而创新与实践的源泉来自社会需求,因此在本课程的改革探索中,紧抓“社会 需求”这一出发点。不论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都紧密与社会需求结合。

3.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增强师生协作,转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 一方面,认真准备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情况尝试提前把下次课的相关问题列给学生,让他们课余时间思考调查, 查阅资料,以便课堂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中完成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课堂上学生为“主角”,教师为“配角”起到启发引导作用。例如在景观设计中会涉及到“尺度”的概念,是否把握好场地的尺度决定景观设计的优劣。让同学提前对“尺度”展开思考,搜集一定量能反映不同尺度的案例图片,并加以分析,在课堂上学生首先提出他们对“尺度’的理解,再结合教师的资料与实践经验,展开讨论,最后延伸到教学的重点,收效颇佳。另一方面,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优化主导”。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去吸引学生,用自身的亲身经历去“感化”学生。平日利用业余时间多多和景观设计院、设计公司接触,把一些实际项目案例引入课堂,真正做一位“学生进入社会的引路人”。

3.3 以教学环节的实施为核心,从四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

3.3.1完善教学内容。景观专业的教学内容共分为 3 个部分: 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外出实习。在理论的教学中: 突出面向社会,提高能力的教学内容; 重视培养学生对“艺术、生态、历史、环境、建筑、旅游”等多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报告等形式,讲授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扩展学生的思维角度和知识面; 理论尽可能结合现实方案进行师生分析讨论; 景观专业相关课程较多,如设计初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工程、景观设计等,现实教学中存在各门课孤立开设问题,今后加强课程间教学内容、形式、组织上的联系,强调各课程学习内容与教学组织的相关性,有效实现课程间的衔接和过渡。实验课的教学中: 一方面加强学生间的设计方案合作,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老师参与的课题或项目,让课堂转换成生动的社会实践。外出实习的教学中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实习不止局限在某一时间段,在平日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多多与设计公司接触。

3.3.2改善教学条件。景观专业教学条件与起步时期相比有很大改进,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学生实验教室不足,部分实验设施不能达到实验要求,部分学生实验课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尝试从 3个方面改进: 加强实验室管理,争取扩大实验室面积; 适时更新教材,适应社会变化; 力争开发高水平、内容齐全的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平台。

3.3.3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承,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单方面的向学生传达信息,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特有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尝试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模式转变,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灵活地、积极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以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能高效地、正常有序的进行。

3.3.4突出考核重点。景观专业主干课程的考核,如景观设计A,景观设计B,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工程等,通常采用平日表现和设计作业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设计作业占较大比重,这也体现了考核要突出重点、主要考查学生设计技能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尝试增加快图设计的考核方式,锻炼本专业学生短时间表达设计理念的能力,为今后考研或走向工作单位做好铺垫。

4.结语。景观设计对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人类环境之间的矛盾起着特殊的作用,其前景十分广阔。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深化景观设计的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符合时代潮流发展,为市场经济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域、建筑设计、景观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建筑,但是长期以来建筑无视环境的承受力,过度开发,会造成生态环境危机。在某种意义上,生态环境危机是设计危机。设计师应通过设计建立建筑与生态协调的机制,其中包括景观生态补偿。通过景观生态补偿可以减少建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负面影响。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分析

当前建筑设计工作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人的发展与建筑设计内容之间的矛盾,建筑设计内容与环境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训一的意义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长期过度开发与干扰已经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局退化。森林破坏、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越来越明显。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共同问题,例如,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发展战略的艰难选择迫使建筑设计人员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所以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是当前建筑设计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2、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类型

节能节地建筑。这种建筑设计思想的出发点是节约能量和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物质材料的循环。

生物建筑。生物建筑是从整体上看待人与建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筑学问题,视建筑为有机体。

自维持建筑。该种建筑是完全独立维持其运作的建筑,除去接受邻近自然环境的输入。若用生态系统观点来解释,自维持建筑的设计的目的是将建筑构建成一种独立的类似封闭的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的单循环。

新陈代谢建筑。新陈代谢建筑主要强调的是复苏现代建筑中被忽略或丢失的一些要素。新陈代谢建筑发扬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特性,积极地接受、吸收和保留过去建筑中有价值的成就,与此同时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力图表达现代文化和识别性。

少费多用建筑。少费多用建筑是出色的建筑作品源于使用较少的物质和能量。该设计具以下特点:可进行大量建造,且建筑费用低廉;由住宅工厂预制,能量通过自给自足实现,还可以灵活迁移;统一装配,符合模数;住宅有自我洁净功能,居住舒适。

高技术建筑。高技术建筑相当于是一种智能建筑,结合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使固定的建筑护结构成为可以跟随气候自我调整,可以控制环境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在建筑系统与外界生态系统之间,增强建筑适应变化的外部生态系统环境的能力,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3、生态文明是余下建筑设计的设计

原生态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一、将太阳能技术应用在建筑上,进行采暖。降温、干燥等。例如通过建窗户集热板来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主要组成有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装置、风扇以及空气导管等。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可供利用的热能。二。将丰富的地热资源应用于建筑上。地热资源的储备量丰富,而且使用时产生的污染小,这几年在建筑中被广泛的使用。东北很多新的建筑物已经开始使用地热进行供暖了。

建筑再利用技术。目前关于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循环利用。建筑再利用技术能够使用原有的可利用的资源,不仅仅又环保的功效,同时又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路径选择

如何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行建筑设计,这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但从根本上来说,需要将人、建筑与环境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

1、建筑设计人性化

21世纪是一个被艺术生活所熏陶的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在逐步向个性化迈进,如何能在一成不变的强调整体性的建筑风格基础条件下,勾勒出一幅既能体现个性又能最合理、最满足人类需求的设计图,是对每个建筑设计师最大的挑战。人性化是指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人类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需要对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进行综合处理;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综合满足经济效益、使用性能、美观舒适、环境优美等一系列要求;对建筑当地的文化特征要做适当的了解,当地的文化特征主要是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慢慢积淀起来的,具有原发性和持久性,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2、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建筑设计应将建筑融入到自然生态循环圈中,从整体角度出发考虑能源和资源的流动,综合考虑容纳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建筑设计、建造、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以及生产等,从而使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发生改变,并朝着良性循环的模式发展。生态化是指建筑设计需要对地理环境如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地貌特征、气候的变化以及当地的经济与物资环境等进行一定的了解。

3、建筑设计一体化

也就是说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它主要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出一个舒适优美的小空间,而且也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一直存在下去。

四、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景观生态补偿

城市化进程中积极的人工干预是景观生态补偿的重要措施,主要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适宜的景观设计途径,来减少建筑在建造和使用全生周期中可能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破坏与负面影响,达到增强建筑及其环境所起的缓冲和补偿的功能。城市景观的主要要素为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对城市景观格局、绿地、生物多样性和美学等进行生态补偿,可增强城市景观自然组分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1、景观格局的修复与补偿

持续高强度的城市化进程,体现在我国许多城市在景观格局上大部分都存在着生态功能缺损和建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格局全面的、决定性的影响着景观,城市生态建设的关键是城市景观格局的修复与补偿。在持续城市化条件下,为引导城市景观积极演进,可采用景观生态学等科学方法,对城市景观施加积极干扰,。对物种及其栖息地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绿地系统的平面和空间布局、城市景观的整体格局、水系和地形等要素的相互关系等。不同的环境条件,城市均有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景观格局(图1)。为城市景观的全面、健康演进,景观格局的修复与补偿应兼顾各等级尺度,在不同尺度上作相应的格局优化。

2、绿地系统补偿

非生物要素在城市化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增加,建筑设计优化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可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和绿量,平衡生物与非生物比例,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率来进行补偿:第一,把握绿地与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的关系,协同城市设计中绿地系统的演进与城市化,各种因素相互限制、相互激发。第二、城市植物与群落栖息地要区别对待。引入适宜群落结构机制,维持自我更新,产生较大的自然生产力,协调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建筑设计应从立体入手,把握生态系统的回复与培育。

3、水的利用与补偿

城市中重要的淡水资源为雨水,但其中相当部分白白的排放掉而没有得到妥善的利用,还增加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在建筑设计中,一方面要利用建筑中的不透水地面将雨水收集起来,另一方面是利用透水地面向城市补充地下水。以下是天津某建筑节能技术展示中心的建筑设计,将雨水进行利用,并向城市补充地下水 (图11)。

图中建筑设计中,收集场地中的雨水以后,经过人工湿地的处理和毛管渗滤,作为景观用水。绿地保水能有效的减少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绿地系统中植被的绿叶、根系和土壤中众多的微生物具有很强的保水性能,绿地保水系统也改善了植被的生长条件和建成环境的质量。

人的精神和健康问题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增加自然视觉和自然体验可缓解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人的视野中绿色比例占多少称为绿视率,有益于人的健康的绿视率应达25%以上。城市景观中占据主要部分的是建筑等人工要素,进行严格的视觉设计才能达到这一标准。

如图:

在经常有人使用的室内外空间中设置各种层次的绿化,例如,沿着人步行流线的走廊、楼梯、休息区等,还包括草地、花池、室内草灌术等,良好的绿视率在建筑与环境中营造出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着重考虑的是生态系统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发展,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最小程度的减少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和负面影响。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所以,建筑设计工作要以生态文明观为方向,将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的理念出发,重新构建人类生存的环境体系。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和景观生态补偿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石玉亮:《生态建筑的环保与设计》,《福建建材》,2007年02期

[2] 邱海峰:《浅谈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民营科技》,2010年08期

第8篇: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

论文关键词:]交通,城市道路,分车带景观,疏林草地

长沙市三一大道即319国道城区段,作为长沙市城北主要出入通道之一,是连接伍家岭商圈、广电商圈乃至机场高速、京珠高速的重要走廊,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交通组织与景观设计的相互配合下,通过对北城区交通流量的分析,以及整体城市风貌的研究,力求展现新城新风貌。将市政道路、景观等系统建设真正落实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中,同时在景观建设中,力求达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分融入城市文化,让使用人群共享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大道。

1 项目背景

三一大道是长沙市北城入口的交通主干道,位于开福片区的四方坪至九尾冲路段,其全长两公里。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现状道路的交通承载能力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中央分车带的景观已处于老化状态毕业论文题目,与道路两侧的建筑风格、尺度、色彩等缺乏整体感;绿化形式单调、品种单一、缺乏季相变化,个别树种(如蒲葵)不适应长沙气候,在冬季须进行包扎处理,严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道牙设置过高,且其面层易脱落,不仅影响车行视线,而且破坏了城市形象;未进行浇灌系统的设置,整条分车带内植被只能依靠水车浇灌,不利于植物生长,且增大了财政支出,影响了交通。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明确三一大道为北城区主入口道路,作为2009年长沙市的重点市政建设项目之一,结合市政道路改造拓宽于一体,以高标准、高起点进行项目的建设,建成北城区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新风向的形象展示窗口,对美化城市道路、提升城市品位、以及整个长沙市的多元化发展起着宣传与推动的作用。

2 总体设计模式

位于开福片区三一大道的四方坪至九尾冲路段,其原属于长沙市北城区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北城片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已成为长沙经济腾跃的形象展示区。通过对三一大道用地现状以及周边环境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在满足整体交通流量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双向六车道增为双向八车道,原有的8米中央绿化带则减为2米宽景观带。根据区域特色,结合城市整体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人为本、尊重交通、体现特色”的设计思路,整体设计风格强调体现“疏林草地”,以展现北城经济活跃,欣欣向荣毕业论文题目,对外开放以及热情洋溢的城区氛围,使其具有区域识别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1 设计定位

根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北城片区整体环境定位,结合周边用地现状,把三一大道中央分车带景观建设成为保障交通安全、美化城市形象、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安全大道、形象大道、景观大道。

2.2 设计理念

(1)完善功能,安全舒适。设计充分研究道路使用现状,根据车流与人流量大小的特点,注重调头口的合理设置,以保证车辆的安全调头,以及人群在不影响车行的前提下安全穿越人行道,满足其通达功能。

(2)塑造形象,提升品质。景观提质改造工程是重新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形式,体现了城市的精神面貌。三一大道中央分车带力求以高品质、严管理为最终目标,融合周边整体景观,有效提升北城片区整体形象。

(3)凸显城市精神,强调地域特色。北城片区属于对外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对整个长沙市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分车带的景观建设将其发展精神充分融入设计中,与片区景观营造一整体对外开放的环境氛围。

(4)尺度适宜,节奏轻快。景观设计尊重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们对于景观的尺度感受,采用自然式布置形式,创造一宜人的多元化观赏景观空间。

2.3 设计特色

(1)依从交通,注重功能

由于三一大道的天然地理优势,使其处于高车流量与高人流量的交通环境中。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交通与行人的关系,处理好车流与人流交汇处的安全问题,通过景观的引导性设计,使中央分车带景观为其二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

(2)绿化为主,注重变化

三一大道中央分车带的景观设计在尽可能满足道路功能的前提下毕业论文题目,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景观小品,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同时,力求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设计中,打破原有植被景观色彩单一的格局,通过草坪绿带形式来强调道路的轮廓、线形,进行有效视觉引导,且增大了景观带的视觉宽度。植物选择以本土开花树种为主,注重色彩的搭配以及季相的变化,植株高度控制在一米五左右,取消了乔木层的设置,在不影响视线通透性的同时,满足了防眩要求。引入大量草花品种,进行不同季节的更换,其与多年生植物相互配合,丰富了分车带色彩景观,做到四季有景可赏。通过植物色彩、质地、常绿与落叶的合理搭配,产生不同的植物围合空间,在统一中寻求变化,达到“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景观效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3)抓住细节,注重尺度

在景观带的设计中,除了把握大尺度上景观组团的设计外,更注重一些细节的处理。(1)在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法的同时,点缀以小型鹅卵景石,丰富了造景素材。(2)井盖的处理配合以草坪为主的大环境氛围,采用仿真草加以遮盖,与整体草坪融为一体。(3)15公分高的弧形路沿石毕业论文题目,不仅营造了美观的整体效果,而且保护了分车带内景观,为车辆与路沿石的边擦提供了更人性化的缓冲空间。(4)加置的填埋式浇灌系统,通过喷头喷射直径与景观植被带面积的换算,选择半球形喷头,达到最佳喷灌效果,减少了人力的投入,且能形成实时小型喷泉景观。

(4)把握环境,体现特色

长沙北城片区属于经济开发区,随着近几年城市的飞速发展,三一大道作为长沙的北入口进城大道,体现着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的发展水平。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形象展示窗口,结合片区整体现代化发展气息,抓住特色,建成展现新城新风貌的开放式景观大道。

3 景观界面

整个分车带景观处于城市空间三维界面体系中,不同角度,不同视线高度,不同使用人群,对其景观的感受有所不同,随之产生多变的视觉空间。

(1)车行面层。三一大道属于联系城市不同区域的交通主干道之一,繁忙的车流量决定了其主要的使用人群。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把握好变化的整体空间尺度,因地制宜,设计一系列不同的标准景观段,通过局部的变化与整体的统一,产生有节奏的韵律感,消减车行人员的视觉疲劳。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车速对乘驾人员视觉连续性的影响毕业论文题目,以30~50米为标准段进行景观单元的设计,形成一系列不同的小型植物群落空间,满足人们在高速行驶下对景观整体性的视觉感受。整个景观带地被层均覆盖经改良的草种,色泽柔和的草地景观不仅缓解了视觉疲劳,增加了视野开阔度,而且减少了土壤的裸露机会,创造了更清洁、更环保的行车环境。通过植物层次、以及疏密的逐渐过渡,将掉头口区域内采用留白处理,为乘驾人员提供良好的安全行车视野。

(2)步行面层。在这一层面内,使用人群主要为路人以及散步的人群。三一大道周边众多的学校、居住小区以及商铺,这决定了分车景观带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求,而且需要良好的观赏效果。对于分车带景观的塑造,主要以植物的变化来形成不同的空间格局,通过常绿与落叶树种的合理搭配,以及植物色彩、质感等的相互协调,注重展现植物的个体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通过小型鹅卵景石的点缀作用,丰富景观空间,增加其趣味性,给人以静观感受。植物空间的变化,不同空间氛围的营造,充分配合周边建筑环境,做到步移景异。

(3)高架桥上层。从四方坪立交桥俯瞰整个三一大道,其中央分车带的整体景观效果一览无余。设计中,把握整个路段的“S”线形,从平面构成入手,把握整体构图效果,利用自然曲直的道路路线,创造一有节奏、有韵律的景观绿带。景观以组团为单位毕业论文题目,以分车带为画板,注重整体平面构图形式,做到收放自由,引入“飘带”式设计,大量使用草花植物,形成花海,与灌木、小乔木层相互配合,力求展现一灵动的空间。

不同的观赏层面,以及不同景观使用人群的心理,给人们带来一全方位立体感受空间,做到景随人动,人随景悦。

4 结语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发展的形象使者。中央分车带景观建设作为道路建设的形象展示台,体现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步伐。此次景观带的建设在充分尊重交通优先的原则下,通过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并把握地域特色,建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景观大道,这为以后城市中央分车带景观的营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英)G.卡伦著.城市景观艺术[M].刘杰,等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2](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单虎.城市道路空间形态的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1.

第9篇: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

[关 键 词] 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原则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尤其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以及2012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标志。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己经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内学者纷纷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生态文明进行具体的阐释,期刊论文、专著不断问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政理念后,学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更加深入,其理论视野更加开阔把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推向了更高层次。特别是十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并将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提出来,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可见,生态文明理念已从学术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并将在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实践中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连市黄渤两海岸线总长度约2211公里,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滨海景观。在形形的滨海景观中不乏一些好的设计,但就总体来说也存在众多的缺陷与不足。尤其在其人工廊道效应不断强化和提高的同时,其周边自然廊道日益被挤占,其周边原有人工廊道及城市景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对大连滨海景观廊道进行合理的建设、发展与保护,特别解决滨海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二、滨海景观廊道建设主要问题

(1)城市特色缺失

如今城市的发展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再加上设计师们追求朴实的建

设原则,其中一些设计原则都是放之四海皆为准,老城市在不断地更新过程中,

特色也随之流失,而作为滨海城市,滨海景观的规划则是一种继承历史文脉的一

种重要手段,所以对滨海景观设计的特色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大连滨海地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过多保留了沿岸的风貌,使滨海景观廊道特色不够明显,缺乏地域特点,也没有合理的组织形式,导致滨海景观廊道面临着一定的特色危机。

(2)景观布局缺乏主次

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在主景和配景的比例分配上基本相同。某些景观段的功能分区散乱无章,没有重心,景观结构组织散乱。所以在进行滨海景观建设的时候,应首先把功能分区划定好,然后确定主体,主要在主景上下功夫,次景起到补充作用,二者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3)景观元素单一

景观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景观的个性,功能需要以多样化的形式来表达需求。大连滨海景观廊道的诸多景观要素存在单一问题。以地面铺装为例,滨海步道的地面,主要以海特产的具体形象进行表现,缺乏创意;海边雕塑和铺装材料基本是花岗岩,只是起到一种单纯的功能作用,缺乏趣味性的装饰作用。

三、滨海景观廊道建设原则

3.1人性化原则

创造“以人为本”的滨海景观,就是要充分考虑游览者在游览滨海景观廊道时对情感、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建设中可以通过设置人性化的亲水平台、林间步道、观景台等景观设施,提供给游览者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机会。

3.2生态性原则

在大连滨海景观廊道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保护、改造或新建,都要遵循生态性原则:强调在不破坏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方法来保护和提升整体生态环境的质量,并结合人工手段充分开发滨海生态资源;充分考虑地理、地貌特征,合理安排景观要素,努力营造顺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滨海景观。

3.3 历史文脉原则

历史文脉的演进和发展所赋予滨海景观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过程性和过去性,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再造性。在滨海景观廊道的建设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突出历史风貌特色,留出足够的开放空间并精心设计,让滨海景观空间的游览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传递一种价值观。

3.4整体性原则

(1)滨海景观廊道是大连市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景观建设必须从全局出发,切忌将滨海廊道和整个城市分割开来孤立地规划成一个独立体。

(2)必须将城市设计、市政设计、防潮防汛设计乃至环保,都要与滨海景观廊道建设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各自为政。

(3)应避免在缺乏整体构思和指导的前提下,将各个滨海景点孤立地由开发机构进行设计,其结果必然导致整体风貌的杂乱无序。

四、 滨海景观廊道建设的优化实施途径

基于以上建设原则,拟提出具体优化实施途径。

4.1 建立生态滨海廊道网络

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为指引,对沿途区域的生态环境、地域文化、景观基质作相对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并充分保护和利用滨海岸线的生态资源,处理好水、山、土地的生态联系,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滨海廊道网络建设模式。

4.2强化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一个现代化城市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相互依托,要加快现代化的滨海廊道景观建设进程,就必须在保护和利用的同时,积极推进现存滨海景观与人文新景观的融合,通过人文景观的创造反映城市的建设进程和时代特色。

4.3实现廊道建设的整体性布局

在建设过程中,要首先从研究廊道的整体环境出发,确定景观的形式、形态、布局方式及空间尺度,从而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协调。

4.4 提高亲海设施的建设品质

滨海景观廊道的建设不能仅从观光角度考虑,还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在保证其使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进而完善审美要求,实现舒适、安全、优化的景观建设目的。例如,可结合曲线的海岸线设置曲折多变的亲水平台和滨海步道,一方面符合生态设计及防潮防汛设计要求,同时有助于整体上呈现一种动态,具有多变的滨海景观视角,可谓一举两得。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以文化生态学、景观学为基础,融合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很好的做到地域文化的继承、保护、更新,实现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的地域性特色。分析不同特点滨海区段所适用的景观特征及其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或需要体现的特色;试图为面向生态文明的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提供相关的策略与手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