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防应急小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没有。
吴军生:我简单讲讲,消防因为这个课要讲就得讲一天,同学们有几个事要记住,咱们都是城市家庭的孩子,第一件事,家里爸爸妈妈吸烟的让他(她)上阳台吸,妈妈说别影响孩子,上阳台吸烟,上楼道吸烟,一般不会出大事。第二现在我们北京市也管理得比较好,就是电,过去电线路老化以后发生火灾非常可怕的,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中央空调,中央空调更可怕,就是家里楼道集中供热,如果不是的话是可以的,我们家里头有自然跳闸跳了也没问题。但是注意插座,大功率插座一定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太烫,发生异味赶快断掉就行了,其他不多讲了。
还有老师教过吗?发生灾害以后,第一,你们学校演练过匍匐前进,这个学校以后要练。大家知道如果有烟是从上面走,你们个小,爬着走。还有一个问题,湿毛巾捂着鼻子走。
还有一点,在座的家长,你们孩子的内衣一定要给孩子穿纯棉的,因为你们穿在外面的东西可能都是化学的,大家知道化学一遇火,即使发生火灾,你孩子受了伤,如果内衣是纯棉的,对孩子的皮肤有可能有所保障。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专业实践性不足,某些专业技能缺乏,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试从改革的原则、具体内容以及执行方案几个方面论述此项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职业教育;营销统计方法训练;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目的性。针对营销专业而言,《统计学》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所以,在对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营销专业的工作岗位和知识需求,结合《统计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把教学实践搬到课堂上,把统计方法如何在营销工作中应用这个问题搬到课堂上,做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的同时,就知道如何在营销工作中使用这些方法,为自己的专业服务。
(二)科学性。教学改革要以科学性为原则。科学性就是指教学改革的合理性、逻辑性。要求在针对营销专业进行《统计学》教学改革中,一方面考虑到《统计学》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再不打破统计学学科体系的条件下,结合营销专业对统计方法的需要进行改革;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营销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对于统计学中比较专业的高深的理论,可以酌情删减,但应以不失《统计学》学科的逻辑性为限。
(三)实践性。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等人才,社会对其诸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颇为强调,需要的是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的人才。因此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突出实践性教学,所以,改革要围绕实践性这个核心来进行。针对《统计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它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操作性较强。改革的方向就是,增加统计学各种专门方法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力度,同时,增加这些方法在营销工作中的实训或者进行仿真模拟实践。
(四)可行性。教学改革必须可行,否则无法贯彻。学校有多媒体教室、拥有校内实训基地、有营销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等。《统计学》针对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把课程的名称改为《营销统计方法训练》,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代表着这门课程的内涵的变化。
二、改革的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要充分立足于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掌握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明确各门课程在不同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所学专业应用技术的特点和需要,设置不完全相同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要加强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的力度,形成完整的,实用的、科学的有机的教育教学体系。具体到营销专业《营销统计方法训练》课程来说,笔者的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原来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两块内容,一是计算机操作技能,内容包括:运用Excel进行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的绘制、以及数据分析中各种统计专门分析方法的操作等。二是统计方法在营销工作中的实践。对于每一种专门的统计分析方法,都要求学生在完成某项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分析工作任务的实践中加以训练。此外,期末还增加两周的时间,集中完成一项综合性的实践工作,做一项市场调查,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教学组织的改革。教学组织采用情境式教学。就是把每一种统计方法都放在一个工作情境中学习,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掌握这种方法。
1.授课思路。本学习情境向学生首先展示一个完整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一个完整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及成果。以此为基础,来讲解本情境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理论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具体操作完成一个明确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有关的概念和理论,即掌握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问卷的设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技能。
2.课程安排。多媒体教室讲授10小时,校内实训(Excel技能训练)6小时,校外实训4小时。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旨在从灌输知识为主转变到开发智力为主。在教学观念上倡导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强调把教学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到怎么“学”上。强调基础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强调既抓好课内教育,又要抓好课外教育,注意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方法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单纯的教师活动变成师生的共同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方式改革过去的书面考试,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以实践工作结果为评价对象。根据每个情境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评分。
三、结语
从教改的成效上来看,此次教学改革在具体内容上做了如下调整:
(1)增加了市场调查问卷设计、收集、整理、写报告等,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加强了计算机操作中的Excel操作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学会了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充分适应就业后现代化的办公工作;
(3)教师通过安排小组见习任务,使学生们在小组任务的驱动下合作竞争,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营销统计方法训练》是一门实践性颇强的课程,学生们需要独立或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整套工作任务,即问卷设计――资料搜集――资料整理――撰写分析报告,通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坚忍不拔的意志,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春叶,刘淑琴. 《营销统计方法训练》的实践性教学改革点滴――营销专业《统计学》的教学改革.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
1、注重品牌营销
营销战略的制定,包括企业自我分析、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等内容。
(1)市场研究首先要弄清楚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能干什么。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所以我们企业要有发展战略和营销方略,要量力而行,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低估自己,要清醒、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作为建筑企业,我们应当随时关注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动态,到处去调查、探寻。
(2)市场细分营销工作中,要善于细分市场。我们可以把市场按区域细分和按专业细分,对每个细分市场写出调研报告,并形成文字。目前,笔者所在公司正在打营销三大战役:首先,在四川地区投入人力、物力,借此用来打开川蜀之地的市场;其次,在钢结构制作方面陆续发展,相继在该领域中标;再则,继续拓展陕西以北的市场,因为我们在这块领域里已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出去不再心里发怵,敢于表达和推销自己。这样我们将用四、五年时间,摆兵布阵,争取打破固守一地、岌岌可危的僵局,要努力形成中东西向结合,南北方向呼应的市场格局。
(3)目标市场在营销工作中,要制定目标市场,不能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要一心一意将区域经营与专业经营同步推进。相信经过多年的努力打拼,企业一定可以创立更多的区域分公司、并设立一些资质较强的专业品牌公司。做到人在阵地在。区域和专业市场形成后,要进一步加强稳固,锁定目标,不要随意变动,并让企业上下皆知,大家共同出谋划策,积极行动起来,俗话说:当家的,头脑一定要清醒。不管别人怎么说,都要坚定不移,无论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若前方战败了,再派人去,坚决占领这个阵地,彻底打开一方市场。
(4)营销体系营销过程中,要建立企业总部--企业分公司--营销经理部--营销人员四级体系,各级有各级的职责,权责要区分开来,不能缺位越权,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环环相扣。尤其是在区域市场,企业的资源不能落到某个人头上,要实现资源共享,团结协作,避免一人变动,整体全乱的不利局面。企业的管理链条应该是越调越顺,不会因某个人的离开而停滞运转。现代企业模型是两头大,中间小。营销工作是开路先锋,至关重要。且营销工作是企业行为,集体行为,非个人行为。如果演变成个人行为,就会有很大风险,企业绝不允许诸侯存在,这并非对谁不信任的问题,而是营销工作性质决定的。
2、强化诚信营销理念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壮大,企业必须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才能换回建设单位对企业的信任,才能开拓市场,赢得长期生存、发展的空间。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贯彻诚信营销,才能树立品牌的市场忠诚度。因此,我们企业实施诚信营销已经是必然要求,既应以诚为本,以利润为标,义利兼顾才是。
(1)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制意识,主动面向市场,接受甲方、社会和政府的监督;积极开展转机制、抓管理、注安全、增效益和质量兴企、质量强企等活动,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2)建立权责明确的质量责任制,落实质量责任制,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3)加大技术进步力度,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建筑行业先进技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把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与提高质量相结合,不断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4)积极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按照《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标准及其他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标准,结合企业实际,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推广应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现场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5)要建立和完善鼓励质量改进的激励机制。要制定和完善岗位的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职工调动、提升、晋级、奖励或者处罚的重要依据。
(6)凡事积极及时的与甲方进行沟通,在沟通中体验企业的诚信。 3、营销策略
(1)确立以经营为龙头的市场战略,注重品牌营销。不能再将简单的将产值、利润、市场占有率、施工面积等指标当成战略目标,也不能照搬别的企业的一些东西,盲目跟进,缺乏对其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这些都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小,甚至于慢慢走向衰落。经过企业营销战略的调整,要确立以经营为龙头,以建筑及土木工程施工为主要产业,以项目总承包为经营方向的市场战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经营信息覆盖面日益扩大,经营策略和艺术有长足的进步,并努力培养一支高学历、年轻化、事业心强的经营队伍。使企业在建筑市场的份额逐步提高,并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2)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基础管理品牌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被顾客普遍认同和赞赏的,具有深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无形资产。在过去的几年中,有些企业不注重自己品牌的培养,如在工程中不注重现场管理,忽视安全文明生产工作,对工程质量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工程的优良品率大大降低。这些都会使企业在业主眼中的形象受到一定损害,很难进行二次合作。通过对企业品牌战略的调整,确立创名牌工程,做明星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过品牌战略调整,实施大项目战略,在工程质量上精益求精,在施工速度上创出奇迹,在施工管理上独树一帜,狠抓安全文明工作,创精品工程,树集团形象,争取获得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将企业的品牌战略拓展到省内外。
【关键词】 房地产; 供求机制; 调控措施; 市场效应; 抑制炒房
新一轮房价调控在《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文件后,市场立即作出了反应。从2010年5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2.4%,环比上涨0.2%,涨幅均有所回落;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15.8%和25%,降幅较大。在中央严控政策的高压下,房价涨幅有所回落,个别城市也出现了房价下降的个案,成交量大幅跳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如何使房地产市场回归平稳健康发展的轨道,需要从供求因素入手分析,增强调控政策的针对性、连续性和有效性。避免对真正有住房需求的购房者造成伤害,防止回到“一控就死,一放就涨”的不良循环之中。做到既有效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又较好地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一、影响房价过快上涨的供求因素
(一)供给状况
1.居住用地供给不足
土地资源具有天然稀缺性,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住房用地变成了地方政府控制的稀缺资源。地方政府很大程度依赖“土地财政”,需要通过紧缩土地供应,以提高拍卖价格获得更多地方可支配的财政资金,缺少提供保障性住房用地的积极性。居住用地价格不断走高,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地王。而在一些地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成为“样子工程”,多选择偏远不便的地段修建;一些城市仅有的经济适用房也被非经适人巧取豪夺。一项对经济适用房居住情况的调查显示,经济适用房小区80%的入住率竟然是靠出租市场撑起来的,不符合条件者取得保障住房的现象普遍存在。
2.房地产开发带有寡头市场的特征
我国2007年出台了不允许单位集资建房政策,为发展房地产商品化和市场化开辟了通途。由于房地产开发需要大量资金,需要足够的融资及运筹能力,因此房地产开发不可能象其他产业那样形成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天然带有寡头垄断的特征。保持适度供应不足从而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房地产开发商所惯用的策略。
3.炒房者大量持有并空置加剧供给不足
将房价步步推高的是炒房行为。综合各地调查数据,商品房平均入住率不及50%。炒房者缘于逐利的初衷进入楼市,本属正常现象,如果商品房市场的逐利行为演变成为没有限制的逐利竞技场,就会通过自发性的利益共谋,炒房者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一出相互哄抬、水涨船高的涨价大戏。
住房在经济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增值是完全合理的,自然成为人们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选择。但如果演变成现实中攫取暴利的手段,就如同饮鸠止渴,不仅会缩短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生命周期,加速房地产市场走向衰退,而且畸形的市场将使整个经济运行的风险增加,加剧社会矛盾,最终影响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二)需求变化
1.城市化发展加快购房需求增加
近20年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据建设部统计数据,每年有约1 500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和集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城市生产建设创造GDP的同时,必然会使得更多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这些人随着工作的稳定必然产生购房需求,而且会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大幅增加。
2.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
改善住房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这种需求是发展房地产市场应首先满足的;否则,直接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人们对生活幸福的感受度。改善性住房交易应是房地产市场交易的一个主要内容。
3.市场游资逐利投资增加
游资如同一股强大的气旋,走到哪里就会在那里掀起风浪。仅温州就有民间资本6 000亿元之多,“温州炒房团”曾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它只是当今中国市场庞大民间资本的代表。出于资本逐利增值的本性,在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在市场规则不够完善的领域就可能操纵市场。游资炒房是我国住房价格增长过快,与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过大状况形成的直接原因。
二、房价调控是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
房价应不应该调控,其实是一个无须讨论的问题,房价过快上涨和高房价的危害显而易见。任何暴利对于市场经济都是有害的,会造成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加剧分配不公,诱发经济危机,最终导致经济下滑。目前我国房价过快上涨已经产生了令人十分担忧的不良反应。
(一)降低了实体投资的热情,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后劲
由于炒作,房市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相对发达的地区)已经演变成暴利场,50%的年回报率诱惑着许多辛苦经营获利不足20%的实体经济投资者,把本要用于企业发展的资金转入房地产市场,直接造成实体经济投入的不足,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后劲。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加剧,则会严重挫伤实体经济的投资热情,导致整个经济发展模式的扭曲。不仅对目前恢复经济不利,而且会对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产生严重泡沫,增加金融市场风险
目前炒房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来完成资金运筹,炒房者通过贷款以小博大,甚至一些更高明的炒房者通过运作设计,直接玩起了“空手道”。随着房价推高,贷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风险也一步步累积。
市场经济不是没有计划的经济,这种“计划”性是通过经济(主要)手段,甚至行政(辅助)手段维护经济健康、合理、有序地运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当今带有寡头垄断形态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追逐暴利的逐利场,政府对房价的调控不仅是合理、合法的,而且十分迫切。我们必须吸取国外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而造成整个经济衰退的教训,并引以为鉴。
(三)加大贫富差距,使社会矛盾变得突出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产生富豪最多的行业,近几年公布的富豪榜前十名中有一半以上是以房地产为主业,前一百名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房地产市场演变为有钱人盘剥中低收入者的场所,出现“二八效应”,加大了贫富差距。急剧上升的房价给广大中低收入人群增加巨大的生活压力,降低了生活幸福度。而富人手中握有大量房源宁肯空置待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过快上涨的房价已成为目前最受诟病的社会问题。
三、抑制高房价和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
房价调控的难度空前,缘于价格博弈“多空”双方实力悬殊,在房地产市场参与者中,高房价的获益者包括地方财政、税务、开发商、炒房者、银行、中介等。其收益被地方政府、开发商、投资商“三分天下”。高房价的受损者是中低收入无房者、改善性住房需求者。前者对房价的影响力之大是决定性的,而后者对房价的影响力小到只能忍受。降低房价或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难度可想而知。
从2010年4月17日“国十条”算起,调控已近3个月,房价未降市场先衰。调控的现状是房价还没有降低,而市场交易被消灭了;而租房市场价格的升高,又为抑制房价增加了新的困难。抑制房价已经成为当前迫切而又棘手的经济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合力解决。
调控首先要使高房价降下来,价格不降低,市场交易量就不可能增加。如果价格未降低,而市场重新活跃起来,则意味着市场离泡沫破灭不远了。反对调控降低房价的人提出两个问题:房价降了会不会更没人买?房价应该降低多少?前者需求定理早已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而后者是需要通过市场选择实现均衡的过程。关键在于通过财政、货币、税收等经济手段,从增加供给、调整需求结构两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引导市场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
当前商品房的高价格与住房困难家庭支付能力不足是一个突出矛盾。因此要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增加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应。通过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房制度,加强土地供应管理、资金筹措管理、存量周转管理等措施,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到实处。
(二)调整对集资建房的限制
取消集资建房的初衷是为了废除住房计划分配制度,让房地产市场摆脱与权力伴生的纠葛,避免侵占国家资产、侵害普通百姓利益。集资建房与计划分配住房完全不同,无论是个人集资还是单位集资(单位组织个人集资),都属于住房商品化的范畴,不应因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性错误而对其严格限制。个人集资建房缘于消费者面对高房价的无奈,而事实是个人集资建房行动大多中途夭折。单位组织个人集资建房则具有可行性,对于增加供给,减少住房供求矛盾,抑制高房价和房价过快上涨具有一定作用。
(三)抑制炒房行为
目前握有大量房源的炒房者在观望,因为其持有成本与预期收益悬殊,有的甚至在交易减少的情况下继续推高房价。调控的关键是抑制炒房行为,使炒房人愿意降低价格出售住房。只有当价格降低到改善性住房需求者能够承受的时候,市场上的非炒作交易才可能增加。市场规律决定市场走向,完全不必担心房价降低会使整个房地产市场遭受毁灭性打击,所谓毁灭论无非是房地产市场投机者的苦肉计。只有市场上的炒作成份大大降低,房地产才真正具有投资避险的作用。
怎样才能使炒房的人愿意降低价格出售房屋呢?有效途径之一是对持有第三套房及以上住房(炒房)征税,通过房产税增加其持有成本,使其对房屋价格继续上升获利预期小于现实持有成本的增加额。有效途径之二是加强对炒房收益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税务机关依法对自第三套房起的投资性炒房收入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并征收税款。而其中二套以内的居民自住及改善性住房不属于征税对象,这是保持税收政策与抑制炒房行为这一调控目标一致性的关键。
征税的对象是个人现实同时持有的第三套房起的多套住房而不是自第二套房起计算,理由很简单,因为改善住房的人们在购置第二套住房后,手中的第一套房暂时保留,在市场上等待与新的购买者达成一致而出售是很正常的,属于消费的范畴,不属于投资炒房的范畴。
(四)支持首次购房和改善性购房
政策在市场中要保护什么、限制什么的导向必须清楚,刚性需求(首次购房和改善性购房)应予保护(所谓难免误伤完全是明知故犯)。第二套房首付提高到50%是个误区。社会经济发展了,要体现为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就有了改善住房的需要,把原来旧的、拥挤的、条件差的住房更换为新的、宽敝的、条件好的住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增强百姓生活的幸福感,促使人心安定,社会稳定。提高二套房贷后,使得本来希望依靠辛苦积攒下来的一些积蓄改善住房的人们的愿望无法实现。让这些人先卖掉第一套房变成无房者以后再去购买改善性住房,这不具有操作性。只有在打击炒房的同时支持刚性购房需求,才能够既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又避免出现零交易的状态,使房地产市场真正回归健康发展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 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职业危害;安全防护
1 供应室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供应室负担着全院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和灭菌,在返回临床科室使用的循环程序中,频繁的接触病毒和细菌。如回收的布类、器械、各种穿刺针治疗包等,污染的物品多,种类繁杂,这些患者用过的物品没有进行消毒甚至带有血迹、脓迹、分泌物和排泄物,这些物品中可能存在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每天接触这些物品,使它们暴露在感染因子中,潜在各种传染病的危险,是危害供应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
1.2 化学因素 临床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均不同程度存在毒性、刺激性和腐蚀性,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在应用时散发的气体会污染供应室的工作环境,直接接触人体时可引起皮肤、黏膜、呼吸道的损伤,挥发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长期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炎,最终导致呼吸系统损害,其对人的眼睛也可产生刺激,引起流泪、模糊、视物不清等,另外供应室人员还会接触到很多含铅物品,如各种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B-D试纸等,在操作时均不要求防护,也有可能造成身体上的损害,目前很多医院采用含酶的清洗剂,酶能分解蛋白,溅到人体皮肤、黏膜及眼睛中能分解蛋白造成皮肤黏膜的损害。
1.3 物理因素 ①消毒灭菌时高压蒸汽锅、超声清洗机、排气扇、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大的噪声,长期受噪声的刺激,可造成人听觉神经的损伤,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变化,如:听力减退、耳鸣、耳聋、血压增高。②在污染物品的回收包装过程中被针、刀片、剪刀等锐器刺破皮肤。③紫外线空气消毒室,紫外线的辐射对眼角膜、结膜、皮肤也会造成伤害,可引起过敏性皮炎、眼睛损伤。④热力灭菌器在使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和蒸汽,人长期处于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易出现闷热、头晕、烦躁、疲倦无力、血压升高、风湿等,极大危害着人身的健康。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有害因素的防护 供应室在对污染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过程中细菌繁多,锐器多,稍有不慎即会刺破皮肤造成自身感染,所以在回收浸泡清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规范,工作人员在接触被患者血液、尿液、脓液以及体内各种引流液污染的器械、物品时,要严格按标准预防戴好口罩、帽子、护目镜、穿隔离服、戴双层手套,在清洗的环节中,动作要轻,严防锐器刺伤,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正确的洗手,一旦被锐器刺伤,应先脱去手套,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尽量挤出伤处血液,用肥皂流动水清洗,再用2%~5%碘伏清洗包扎,如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乙肝、丙肝病毒污染利器刺伤,应及时上报并做好登记,随诊预防工作。
2.2 化学有害因素的防护 正确掌握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有效浓度、使用方法、毒性及注意事项。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配制时注意方法正确,浓度准确,小心谨慎,防止漏溅,储存瓶口必须盖严,避免消毒剂挥发,减少消毒剂对人体的危害。
2.3 物理有害因素的防护 ①控制噪声,做到屏蔽空间以隔绝噪音,有条件可以安装消音设施,保持室内安静,为了减少各种设备的噪声影响,做好平时设备的保养与维修,调整机器报警音量,集中时间灭菌,工作完毕时关闭灭菌器及排风扇。②对高温高湿的环境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消毒间要宽敞,工作间要安装排气扇及通风降温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工作人员在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时严格按照灭菌器操作规程操作,随时观察灭菌器的运行情况,对灭菌器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使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灭菌完毕后要等灭菌柜内压力降为0,温度低于50℃方可开启舱门。③紫外线照射消毒时,要防止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尤其是眼睛,在测试强度时要戴墨镜,开关应安装在室外。
3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强化管理
3.1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切实落实教育措施,根据科室的工作特点,将职业安全措施加以指导。要求工作人员在处理有危险的工作前受相应的培训,对上岗人员进行职业危害预防的强制教育,并将纳入年度考核项目,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自觉遵守防护要求[1]。
3.2 加强规范操作,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医务人员在回收清洗过程中须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橡胶手套,当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尿液、脓液以及体内各种引流液的器械时应戴手套或双层手套,穿防护服和胶鞋,据调查戴手套可将针刺的感染机会降低50%[2]。也可有效防止化学消毒剂、粉尘及其他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3.3 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维护自身健康,不能患有急慢性传染病。为此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两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职业健康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免疫力与抗病毒能力。任何急慢性传染病或病源携带者均应调离本室。
3.4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医院各级管理组织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强化专业知识,完善各种预防医务人员感染及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技术常规:贯彻执行相关卫生法律规定,系统开展对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监测,定期对高危重点科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行为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护对策,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大多数护理人员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供应室护士工作繁重,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损伤的危害因素中。为了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健康。针对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好自身防护至关重要。
1 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物理因素
1.1.1锐器损伤供应室护士在回收、清洗区处理器械时,接触到带有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污染的器械机会较多,尤其是临床科室的医生由于工作繁忙经常忘记将刀片和缝合针取掉而遗留在用过的诊疗包内,供应护士极易被锐器伤害,其危害不仅伤害供应护士本身,还可能会传播一些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的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
1.1.2烫伤回收的器械在分类、浸泡、消毒、打包后,进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是工作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灭菌器进行灭菌时,其温度可高达134℃,室内温度明显增高,散发出很大的热量,工作人员在这种高温环境下,尤其是灭菌结束后从消毒锅锅架上取物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烫伤。
1.1.3 噪音在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时,会产生噪音。尤其是在消毒灭菌过程中水压达不到要求时,灭菌器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应激反应。长期在噪音下工作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引起疲劳、头昏、头痛、眼花、听力下降等。
1.1.4 粉尘供应室护士在裁剪、缝制各种敷料时,尤其是在接到大量的紧急任务时,肉眼能够看到大量的粉尘颗粒悬浮于空气中,而这些粉尘很容易被人吸入体内,损害呼吸系统的功能,甚至引起过敏反应,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1.2 化学因素供应室护士在清洗、浸泡、消毒各种回收器械时,常用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等。其化学成分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可引起胸闷、头痛和呼吸道病变,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自身免疫系统的病变。在配置鲁沃夫多酶清洗剂、除锈剂和剂时,在搅拌的过程中如果不慎把液体溅入眼内或皮肤上时,可能会引起皮肤灼烧,对人体造成伤害。
1.3 心理因素由于供应室工作的特殊性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医院都认定供应室为二线科室、后勤科室,认为供应室不过是简单、机械的洗洗涮涮、打包,难以受到领导的重视及同行的尊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轻视。因此造成供应室护士自身成就感模糊,消极、厌烦等情绪时有显露,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2 防护对策
2.1 物理因素的防护
2.1.1 锐器损伤的防护在回收区、清洗区处理器械时应穿隔离衣,戴厚的橡胶手套、帽子,戴面罩以保护眼、鼻、口腔黏膜。穿防水胶鞋。必要时戴防护镜。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有资料表明,回收区工作人员戴手套操作,被污染锐器刺伤后感染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机会可降低50%。如果能实施普通预防可防止30%以上的针刺伤。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用手直接装卸刀片及缝合针。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不得徒手操作。回收的锐利器械应立即直接放入锐器盒内。一旦不慎发生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对创面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然后用75%的乙醇或0.5%的碘伏消毒后包扎。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
2.1.2 烫伤的防护使用高温高压压力蒸汽灭菌器时,应不断观察灭菌器仪表的变化情况,熟练掌握操作规程。灭菌周期结束取物品时应戴口罩、防护手套,并采用人在前、物在后的方式移动物品,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
2.1.3 噪音的防护高温高压灭菌器应专人负责操作、定期进行常规保养和检查,定期检查各管道是否漏水、漏气。在灭菌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气压和水压的稳定,减少噪音的产生。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采用隔音门窗、消声器等,这有利于噪声的缓解,对人体健康有益。
2.1.4 粉尘的防护在制作各种敷料时,应戴口罩,防止粉尘颗粒被吸入人体造成伤害。
2.2 化学因素的防护在配置各种消毒液时应戴手套、口罩、帽子及护目镜,穿防水衣、戴鞋套,避免接触皮肤,防止清洗时污染物的交叉感染以及在配置过程中液体溅出来对人体造成伤害。如不慎碰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在配置各种消毒液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配置方法、毒性及其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准确配置浓度,配置完毕后及时加盖,避免气体挥发出来对人体造成伤害。操作完成后,应及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紫外线空气消毒。
关键词 大实蝇;防治技术;创新;应用效果;湖北宜都
中图分类号 S436.6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179-02
宜都市处于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过渡地带,2014年柑橘种植面积2.11万hm2,年产量62.4万t,是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实蝇传入,2008年广元蛆柑事件暴发后,大实蝇急剧蔓延,危害加重。2010年宜都市发生面积达到3 456.28 hm2,危害造成的落果率平均35.63%,严重橘园达85%以上,基本绝收,部分地区农民开始放弃柑橘,改种其他作物,宜都市柑橘产业面临巨大威胁。
自2005年开始,在长江大学农学院的协助下,宜都市开展了大实蝇发生及为害规律的观测、大实蝇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示范、总体防治方案的优化研究。通过上述研究、试验、示范工作,大实蝇防治方案得到优化,按照优化后的方案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大幅提高,通过2011年全市范围的统一联防示范,效果达到90%以上,验证了防治方案的实用效果,为控制大实蝇的蔓延和为害提供了技术手段。宜都市人民政府从2011―2013年组织了全市统一联防,效果优异,基本控制了大实蝇为害。
1 大实蝇观测研究及方案优化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宜都市按照传统的“摘(摘未熟先黄果)、捡(捡落地虫果)、改(统一高接改种,中断食物,继而中断世育)、诱(产卵期利用趋化性诱杀)、杀(羽化前地面撒毒土等杀蛹和羽化成虫)”等防治措施,进行了多年的防治,但是由于对大实蝇发生、为害规律摸不清,防治重点措施不明确,效果一直不理想,未能有效控制大实蝇蔓延为害。为此,宜都市在长江大学农学院的配合下,自2005年组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1 开展大实蝇发生规律研究
对大实蝇全生育期各虫态的发生时期、活动规律、产卵特性、为害特性进行了多年系统观测研究,填补了许多空白,特别是成虫羽化时间、回园及产卵时间进行了观测,设置田间羽化观测池和田间成虫观测点,并进行室内饲养研究、室外释放及雷达跟踪观测,摸清了大实蝇发生、为害规律,为防治方案的优化奠定了基础[1-2]。
1.2 进行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田间对比试验
针对地面封杀、挂钵诱杀、点喷诱杀、蛆果处理的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测定了防治效果,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大实蝇防治关键措施为点喷诱杀和蛆果处理2项,淘汰了地面封杀和挂钵诱杀。
1.3 调整大实蝇成虫诱杀时间及诱杀次数
通过系统观测,发现宜都市大实蝇成虫回园始盛期为6月初,通过不同时期诱杀试验,证明成虫回园期施药诱杀效果显著高于羽化期,在国内首次将成虫诱杀时间从羽化期调整至成虫回园期,并根据宜都市的情况确定海拔200 m以下地区第1次点喷时间为6月8日左右,200 m以上地区为6月13日前后。点喷药剂次数为4~5次,间隔期为7 d。实践证明,防治效果显著提高。
1.4 优化施药方式
将诱杀施药方式进行改进,确定了“点喷”施药方式。即橘园点喷150~225株/hm2,每株点喷0.5~1.0 m2,提高了施药工效,便于专班统一防治[3-4]。
1.5 改进大实蝇诱剂配方,筛选了配套杀虫剂
筛选定型的大实蝇食物诱剂(桔丰)及配套杀虫剂丁硫克百威组合,叶面点喷后表现出见效快、防效高、使用方便的特点,2007年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10年9月获得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710053497.3)。2009年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证书。2008年湖北省全省示范推广,2009年纳入湖北省农业主推技术。
1.6 确定成虫诱杀由专班统一施药,确保防治效果
由专班人员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进行施药,确保防治效果,并对施药树进行标记,便于检查施药质量[5-6]。
2 宜都市的联防情况
2011―2014年,宜都市政府组织对全市大实蝇发生区进行了联防,效果极为理想,通过4年的防治,全市大实蝇发生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发生区为害率降低到0.31%以下,有效保护了柑橘产业。具体措施如下。
2.1 联防范围
涉及全市10个乡镇(办)96个村570个组。2011―2014年联防面积分别为2 561.09、3 456.28、3 794.89、3 608.60 hm2。
2.2 技术措施
2.2.1 诱杀成虫。成虫返园期,各地分别按照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的时间,组织专班人员开展第1次喷药(2011―2014年均在6月8日前后),之后每7 d喷第2次,共喷4 次。施药方法:用桔丰牌大实蝇食物诱剂1瓶(1 000 mL)+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 mL对水6~8 kg,点喷于已挂果柑桔树高1.5~1.8 m的叶背面,喷150~225个点/hm2,每点喷0.5 m2即可,每瓶诱剂可点喷2 666.68~3 333.35 m2橘园,靠山林边的田块要多布点。喷药后不到24 h下大雨的及时补喷。
2.2.2 捡拾销毁虫果。9 月中旬至11月下旬,组织发动柑农2~3 d进行1次摘除未熟先黄的虫果,每天捡拾落地果,集中后按规范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建废弃果处理池或装入塑料袋扎口闷杀。
3 防治效果调查
为了准确地调查大实蝇防治效果,客观公正地调查及评价防治方案的科学性,2011年、2014年宜都市人民政府请长江大学农学院作为独立第三方对全市大实蝇防治效果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涉及宜都市10乡镇20个村40个橘园,调查范围覆盖了柑橘大实蝇在宜都市的主要发生区域。调查对象田由农业局先期确定,但本调查组在实地调查时认同抽查橘园的代表性。田间调查严格按单对角线5点取样方式进行,每园取样10株柑橘树700个以上橘果,并且仅调查本地区最易受害的早熟温州蜜柑果实。当一橘园调查结束时,记录调查果数和蛆果数,统计柑橘大实蝇危害率。
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各乡镇大实蝇平均为害率(产卵果比例)在0~0.91%之间,远低于2010年发生区35.63%的为害率;2014年调查,10个乡镇(处)有7个乡镇平均为害率低于0.1%,2个乡镇为0.1%~0.2%,1个乡镇为0.89%,全市平均为害率低于0.1%。
4 参考文献
[1] 赵强,罗其宏,胥道桂,等.大实蝇食物诱剂研制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08,37(2):23-24.
[2] 兰杰,李传仁,成宝荣,等.大实蝇食物诱剂对柑桔大实蝇的诱杀能力测试[J].中国南方果树,2009,38(3):51.
[3] 曹诗红,朱祚亮,蔡世凤,等.宜都市柑桔大实蝇绿色防控模式[J].湖北植保,2014(4):30-32.
[4] 朱祚亮,曹诗红,高玉华,等.柑桔大实蝇食物诱剂防治防治效果[J].湖北植保,2011(2):25-26.
关键词:基坑工程;环境保护;时空效应;降水;隆起;地面沉降;信息化;监测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修建地铁。而地铁深基坑工程具有开挖难度大、工期长、费用高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等问题,它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亟待攻克的难题,其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基坑支护中诸多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地铁基坑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坑工程的造价和安全,同时,保护邻近建筑(或管道)的安全并保证其正常使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效应
城市地铁深基坑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深基坑工程施工环境条件比较差。由于高层、超高层建筑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及主要街道的两旁,建筑密度大,人口密集,交通拥挤,施工场地狭小,束缚了工程施工的手脚。(2)基坑开挖越来越深。业主为节约土地,充分利用原有基地面积和地下空间,设置车站、人防、机房及消防设施,故地铁结构的深度和层数相应增加。(3)必须设置技术可靠可行的支护结构来确保安全,还要考虑到对周围地下的煤气、上水、下水、电讯、电缆等管线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对这一系列建筑及设施的损坏性影响。(4)随着竞争机制的增加,业主对造价、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增加了施工难度。
2.1降低地下水引起的环境效应
降低地下水位引起的环境效应表现为:(1)降低地下水位引起的地面沉降;(2)地下水渗透破坏引起的基坑坍塌;(3)基坑突涌导致的基土开裂。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通常采用井点降水来达到降低水位、固结土体、稳定边坡和便于开挖的目的。同时,基坑降水,由于水位降落而引起地面沉降,相应形成以水位漏斗为中心的地面沉降变形区,导致次范围内的建筑、道路、管网等设施因不均匀沉降而发生断裂、倾斜,影响其正常使用和安全。
降低地下水位引起的环境变化机理为:(1)水位降低减少了土中地下水对地上建筑物的浮托软弱土层受到压缩而沉降;(2)使孔隙水从土中排出。土体固结变形,本身就是压缩沉降过程,降水过程中,常会随着抽出的水流带走土层中部分细微土粒,引起周围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降落是对应的,地下水位降落的曲面分布必然引起邻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当地面沉降达到一定程度时,建筑物就会发生开裂、倾斜甚至倒塌现象;(3)基坑开挖时,基坑内、周边地下水位存在一定的水头差,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基坑土会发生流(土)失、潜蚀现象,导致土体结构松动和破坏,引起基坑坍塌。(4)当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或基坑下部有承压水存在,基坑使原有土压力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大于基坑底土体浮重力,形成管涌、侧涌现象,造成基土开裂。
2.2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和位移引起的环境效应
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和位移引起的环境效应表现为:(1)支护结构本身破坏而导致边坡失稳;(2)支护结构整体破坏而导致基坑隆起;(3)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和位移而引起邻近建筑设施破坏。
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和位移引起的环境效应的机理为:(1)基坑地基土卸载改变坑底原始应力状态,在基坑开挖时,土体中自重压力减小,土体的弹性效应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回弹变形(隆起),坑底表现为弹性隆起,其特征为坑底中部隆起最高,弹性隆起在基坑开挖停止后很快就停止,基本不会引起坑外土体向坑内移动;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坑内外高差所形成的加载和地面各种超载的作用使围护墙外侧土体向坑内移动,使坑底产生向上的塑性变形,其特征为两边大中间小的隆起状态;(2)在基坑周围产生较大的塑性区,并引起地面沉降;(3)基坑底面暴露时间过长,使基坑积水,一方面,使得粘性土的流变性,将增大墙体被动压力区的土移和墙外土体向坑内的位移,从而增加地表的沉降。(4)支撑物受破坏或锚杆体系抗拔力不足,拉杆自身断裂或拉杆及锚座的连接不牢等引起支护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丧失支护结构嵌入深度不足引起基坑隆起,并使地基强度降低或丧失。
3 基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
对于基坑周围环境的保护,人们积累了许多的保护经验,如选用刚度大的围护结构、进行基坑内外的地基加固以提高土体的抗变形能力、对基坑近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地基加固或地基处理、在基坑与建筑物间设置隔断桩或隔断墙以及注浆保护、通过少量注浆影响变形传播的途径等措施;尽管保护方法千差万别,但其作用的机理不外乎是减少基坑开挖的影响、提高围护环境的抗变形能力、切断影响途径等3种。
3.1基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
时空效应法是为解决深基坑整体稳定和坑周地层位移控制问题、参考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的时空效应理论和大量软土基坑实践而提出的一种计算和控制基坑结构变形及周围地层位移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软土基坑实践,人们已经意识到:在基坑施工过程中, 每个开挖步骤的开挖空间几何尺寸、围护墙无支撑暴露面积和时间等施工参数对基坑变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考虑时空效应的施工步骤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基坑规模、几何尺寸、围护墙体及支撑结构体系的布置、基坑地基加固和施工条件,按照“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时空效应法强调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一改以往设计工况与施工工况不符的现状,实践证明,科学地制定考虑时空效应的开挖和支撑的施工设计方案,能可靠、合理地利用土体本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潜力,达到控制坑周地层位移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从而改变目前基坑中为控制坑周地层位移而不合理地采用昂贵的地基加固做法。
从工程实用性和可靠性出发,在基坑支护结构(挡墙、支撑及挡墙被动区加固土体)的内力及变形计算中,采用弹性计算法所用的较简单的力学模型和设计参数项目,但对其中反映基坑变形总体效应的最主要的综合参数———基坑挡墙被动区的水平抗力系数,按一定的地质和施工条件,做出经验性的修正。此综合参数是土的力学性指标和每一步基坑挖土的空间尺寸及暴露时间的函数,其数值是根据在一定施工条件下基坑开挖中所测出的基坑变形数据,经反分析而得出的控制标准及设计外荷等依据的同时,合理地选定施工程序及施工参数,以完善设计依据并提供实施设计的保证,从而有效地解决流变性地层中深大基坑的控制变形设计不符合实际的问题。
根据基坑工程设计所选定的主要施工参数,按基坑规模、几何尺寸、支撑形式、开挖深度和地基加固条件,提出详细的可操作的开挖和支撑的施工程序及施工参数。开挖和支撑的施工工序基本是按“分层、分步、对称、平衡”的原则而制定的,最主要的施工参数是分层开挖的层数。每层开挖深度以及基坑挡墙被动区土体在基坑中间部分地层先开挖的工程中保留成支撑挡墙的土堤,此土堤断面尺寸按其能抵住挡墙的要求而定,亦为主要设计参数;严格按选定的施工程序和施工参数施工,就使复杂多变的施工因素变为较明确而有规律性的施工因素,其引发的时空效应也能较好地符合设计预期的要求。
在长方形基坑中,基坑开挖和支撑的施工技术要点是,按一定长度分段开挖和浇筑结构,在每段开挖中再分层。每层分小段开挖和支撑,随挖随撑,施加预应力,每小段的开挖和支撑的施工时间限制在一定限值之内。在不规则的基坑施工中,采用分层盆式开挖法,在每一层开挖中间部分并安装或浇注此范围的支撑,而后将各根支撑两端支承挡墙的土堤,分步、对称拆除并即时安装或浇注其间顶住挡墙的部分支撑。每个分步的开挖和支撑施工时间,根据支撑方式等具体情况,给定明确的控制值。
在运用基坑开挖中的时空效应规律时,基坑结构特性参数、地基土(包括加固土体)特性参数及施工工艺参数都是相互影响并共同对控制变形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它们都是控制基坑变形的设计依据,控制变形的设计要素。
3.2基坑降水
为减少井点降水对周围建(构)筑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通常采取下列措施:(1)采用全封闭形的挡土墙或其它的密封措施,如地下连续墙、锁口钢板桩、灌注桩、旋喷桩、水泥土搅拌桩等,将井点设置在坑内,井管深度不超过挡土墙的深度,仅将坑内水位降低,而坑外的水位将维持在原来的水位;(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井点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情况下,井点管的埋设深度应该使基坑内的降水曲面在坑底下0.5~1.0m;如在没有密封形挡土墙的情况下,基坑降水不仅使坑内水位下降,也使坑外水位下降。如果在降水影响区范围内有建(构)筑物、管线等需要保护时,可在确保基坑不发生流砂和地下水不从坑壁渗入的条件下,适当地提高井点管设计标高;(3)井点降水区域随着降水时间的延长,向外、向下扩张,若在两排井点的当中,基坑很快形成降水曲面,坑外降水曲面扩张较慢。因此,当井点设置较深时,随着降水时间的延长,可以适当地控制抽水量和抽吸设备真空度。当水位观察井的水位达到设计控制值时,调整设备使抽水量和抽吸真空度降低,达到控制坑外降水曲面的目的;(4)采用井点降水与回灌相结合的技术,在井点降水管井与需要保护的建筑、管线间设置回灌井点、回灌砂井或回灌砂沟,持续不断地用清洁水冲洗,(以免土体发生孔隙堵塞,降低土地渗透性能而影响回灌效果)回灌,形成一道水幕,以减少沉降;(5)井点应连续运转,尽量避免间隙和反复抽水,因为每次降水都会产生沉降,增加反复抽水地次数,使总的沉降量积累到相当可观的程度。(6)为减少坑内井点降水,减少降水曲面向外扩张,防止邻近建筑物基础下地基土因水位下降、水土流失而产生的沉降,在井点降水前,在需要控制沉降的建筑物基础周边,布置注浆孔,控制注浆压力。
3.3控制基坑变形的措施
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应考虑有关的影响因素:(1)设计时,应根据环境要求选择基坑位移的控制等级;(2)基坑的最大的水平位移值,与基坑开挖深度、地质条件及支护结构类型等有关,在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设计满足要求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最大值与基坑底土层的隆起抗力系数存在一定的统计关系;(3)围护体系的平面形状与变形有一定的关系,从受力分析可知,圆形、弧形、拱形比直线形要好;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在最不利的转角位置、墙后地面和墙面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围护桩体系的平面形状不一定非得与底板形状一致。(4)实践表明,围护桩根部插入较好土层中,其围护体系的变形小,稳定性好。
基坑施工时,应考虑相关因素影响:(1)基坑围护体系规律,其变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开挖到设计标高时的变形,二是到底板结束时的位移。而第二阶段的变形与基坑暴露时间有关,暴露时间越长,风险性越大。(2)基坑工程的受力特点是大面积卸载,坑周围和坑底应力场从原始条件逐渐降低。基坑暴露后,及时铺设混凝土垫层对保护坑底土体不受施工扰动、土体应力松弛具有重要作用;(3)基坑周边超载,增加墙后土体压力及滑动力矩,降低围护体系的安全度;(4)由于大量卸荷,坑周围应力场变化,地面或多或少会产生许多裂纹,降雨或施工用水进入土体会降低土体的强度,并增加土压力。
施工中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提高土的抗剪强度和刚度,为此必须:(1)在基坑周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保证井点降水的正常进行;(2)尽量减少基坑坑底的暴露时间,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混凝土;(3)必要时,在开挖前对坑底土体进行局部加固处理。
4 信息化施工
基坑工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仅仅依靠理论分析和经验估计是很难保证基坑施工安全的。因此,加强现场监测就成了基坑安全施工的重要环节。
基坑工程不确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岩土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所得到的数据离散性大,且往往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场地地质资料有限;(2)基坑周围条件复杂,邻近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网设施等都严重干扰基坑的施工;(3)设计计算中土体侧压力的计算和支护结构简化计算的模型与工程实际可能不一致;(4)连续降雨或暴雨对基坑的开挖具有极大的影响,雨水的冲刷、浸泡、地下水渗透等往往使边坡失稳;(5)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人为的超支、超挖、支撑不及时和排水不畅等,将对基坑产生不良影响;(6)土质参数的选择。众所周知,土的物理性质参数是随着其条件及存在环境改变而改变的;土质参数是设计者在勘察资料所提供的众多数据中凭经验选择的,其准确性难以检验;(7)围护结构的内力计算。支撑力是通过开挖最终的系统静力系统确定的,但是侧土压力和支撑力在开挖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桩体的内力也随之改变,因而设计没有考虑变形相容和位移协调关系。
5 实例
5.1 工程地质及支护方案的选择
奥体中心站—元通站区间隧道位于南京市城西新区,两端起止里程为XK0+611.664~XK2+084.9,线路长度:1473.236m,基坑深度8~12m。地势基本平坦,场地地貌属长江漫滩,设计基底加固为深搅桩加固,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桩桩长15.6~19.6m,其中钻孔桩桩径800mm,深搅桩桩径650mm,桩间距1050mm,相互咬合200mm,钻孔灌注桩采用C25钢筋砼桩,搅拌桩采用四搅两喷法,水泥为425#,水泥掺量为16%,水灰比为0.45~0.5。区间范围内自上向下土层构成分别为人工填土、淤泥质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基底所处的多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隧道结构大部分也坐落在该土层中,该土层地质性质表现为“三高一低”,即高灵敏度、高压缩性、高含水量、低强度等,有高压缩性的特点,局部有轻微震动液化土层。地下水丰富,影响工程的主要为浅层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水位埋深约0.6~1.5m,且土层渗透性差。
钻孔咬合桩强度及刚度均较大,比地下连续墙造价低,钻孔咬合桩与普通钻孔灌注桩相比,具有施工噪音低、无泥浆污染、造价低、整体性和止水效果好等优点,因此选用该围护结构。但钻孔咬合桩对施工精度、工艺和混凝土配合比均有严格要求,否则桩体无法形成充分咬合,不易保证止水而引起基坑失稳等安全事故。
根据近年来本地区的深基坑施工的成功经验,采用以下的施工方案:
(1)采用“时空效应法”指导基坑施工。“时空效应法”的主要施工特点是:根据基坑规模、几何尺寸、围护墙体及支撑结构体系的布置、基坑地基加固和施工条件,按照“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来确定施工方案。
(2)采用动态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可根据现场情况和变形数据及时调整方案,因而安全可靠。
(3)施工机具简单、施工灵活、污染小、噪音低、不扰民。
(4)支护与土方开挖同步进行,边挖边撑,保证基坑安全。
由于基底所处的多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隧道结构大部分也坐落在该土层中,该土层工程性质表现为高压缩性、高含水量、高灵敏度、低强度等特性,局部有轻微震动液化土层,部分土体为流塑状态,土体稳定性差、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前进行必要的基坑土体加固,对基坑外7.5m,基坑内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3m,用真空管井降水法提前20d左右降水加固土体。基坑开挖与支撑施工要点是:“沿纵向按限定长度的开挖段逐段开挖;在每个开挖段中分层、分小段开挖,随挖随撑,按规定施加支撑预应力,做好基坑排水,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在基坑开挖中,沿纵向的分段坑底长度L≤24m,而在每开挖段每开挖层中,又分成8m长一小段,挖好一小段,即直接在围护结构的规定位置撑2根支撑。开挖某一层(约2.5~3.5m厚)的小段(约8m长)的土方,要在16h内完成,即要求在8h内安设2根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开挖到基底,经检查处理后,应及时进行封底垫层及其后续工序施工。施工中要做好基坑上下的排水,一是防止地表侵入支护结构周围的土体,二是确保基坑底部排水通畅,防止底部积水浸泡桩根土体。
5.2支撑及土方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基坑降排水施工第一层土体开挖撑第一道支撑第二层土体开挖撑第二道支撑第三层土体开挖第二道支撑基底处理转入下一循环施工。
5.3围护桩的监控与措施
为确保工程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及时根据监测信息反馈指导施工,在施工中要自始自终进行支护变形的监测和地面裂缝的观察,施工监测的内容为坑边、坑壁及邻近建筑的水平、垂直位移、坑边深层土体侧向位移和坑底隆起等,施工中根据各项指标的实测值与警戒值比较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监测频率每天2次,完成基坑开挖与变形稳定后,可适当减少监测次数,施工监测持续至地铁主体结构顶板浇筑完毕及土方回填完为止。
信息化管理的措施为:(1)严格控制桩墙变形,如变形超出允许范围,应暂停施工,在相应的位置加密支撑,或者在基坑外挖土卸载,阻止变形的增大,对地面裂缝应及时加以封闭,防治雨水渗入;(2)对蠕变的淤泥质土,开挖难以直立时,应增大放坡的坡度,减小开挖深度;(3)对部分开挖深度较大的地段,应减小开挖长度,加强降水,及时浇筑垫层和结构底板,防止基底隆起;(4)控制每层土体开挖深度,不得超挖,土体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尽量减少基底暴露时间。
6结束语
地铁深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效应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土的特性决定了基坑降水、开挖施工过程中坑内、外土体必定发生变形,但是其变形大小和规律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因此采用“时空效应法”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信息反馈不断修正设计和调整施工方法是比较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而仅靠理论分析和经验估计是难以保证工程安全施工的,如何对深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效应作出一个定量的分析,有待设计及施工人员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龚晓南.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手册(第1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徐至钧.逆作法设计与施工(第1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
[3]建筑施工手册(第5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对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不仅关系到管理人员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且还涉及高职院校中人员的开发、培训和激励等具体事宜。为了推进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允性,落实相关奖惩制度,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在对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时需要用到360度绩效考评方法。
1360度绩效考评方法
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又叫作“全方位无死角考评法”,是由英特尔公司提出来的,上司、下属、客户以及被考核者自己都可以对自己在某一阶段内的工作行为表现以及心理成长变化进行考评。此种考评方法具备其他考评方法的一切特质,能够在别人的看法和自省中获知自身的不足和优势,进而弥补短板,全面提升自己。360度绩效考评方法的评价主体一般是4个或者以上,相较于其他考评方法来说,此种方法的评价考核比较全面,考核结果也更客观,是一种集主动与被动考核为一体的有效考核方式。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不尽相同,在考评时单一的方法不能满足需要,用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则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此方法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考评中是可以被深化应用的。
2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中使用360度绩效考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个体发展并提高管理人才队伍中的竞争力,落实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中,绩效考评是大家都比较重视的点,考评过程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在考评过程中使用360度绩效考评方法,能够赋予每一位管理人员以评价权利,受制于考核方法的限制,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更加重视协作态度和管理技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360度绩效考评方法既是一种考评手段又是员工发展的助力,考评结果比较客观公正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合理定位自身,准确认知自己,让他们在考评过程中明晰自己的表现和能力水平。并且,360度绩效考评方法能够将考评结果和后续培训学习结合起来,针对管理人员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专项培训,既能够提升培训效果又能够促进管理人员个体的发展。再者,在高职院校中,所有管理人员的工作都是围绕教师和学生展开的,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师生,在考核时其需要征求师生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其在后续工作中的服务,创设适合师生成长、师生工作开展的环境。
3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中的应用注意问题分析
在制度层面,360度绩效考评方法是比较客观、全面的,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存在一些阻力,容易受到体制内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中应用此考评方法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人情问题。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中也会存在一定的人情与关系,这无可避免,人们在工作交往中会自然而然形成一定的亲疏远近关系。在对他人进行评价时,主观色彩也较浓厚,依据喜好评判他人行为的现象并不少见。在360度绩效考评中,部分人士没有正确认知此考评方法,对其作用也选择性地忽略,容易感情用事,降低考评结果的置信度。
(2)评价标准模糊。不同层面、不同考核主体所关注的焦点不一样,在制定考核评价标准时,容易受到工作年限和个人素质的影响。不同的评审主体存在个人认知上的偏差,并且并不是所有的评审主体都对他人很了解,这在考核中很容易出现评价不当问题。由于存在评价标准方面的问题,纵使运用了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其考评结果也不绝对真实、可靠。
(3)结果反馈问题。在考核结果反馈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众所周知,所有的考评方法都是为了了解员工的想法并对其行为提出建议,促进其整体素养的提升。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反馈结果在流通渠道、组织方式、分享把握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增加管理人员队伍之间的紧张氛围,降低此考核方法的使用效果。
4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中的应用模式分析
(1)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绩效指标分析。360度绩效考评方法的重点是各项指标的设计,结合高职院校工作的需要和管理人员当前的行为表现,需要在查?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并对这些具体指标进行量化,合理分配其权重,构建恰当的应用体系。在利用360度绩效考评方法构建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考核体系时,需要仅仅围绕个人素质、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以及廉洁自律等五个大的内容展开,然后再在各大内容下分设具体指标、细化指标,在呈现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职业特点的同时提升考评的针对性。一般而言,在指标体系中,个人素质需要通过文化素质、人际关系、创新意识等来体现,工作态度需要通过责任心、协作性以及进取性等来细化,工作业绩可以通过工作效率、效益、任务等来具体量化,工作能力则需要通过组织、决策、沟通等能力来展示,廉洁自律的细化指标是廉洁性、自律性、纪律性。
(2)指标设计原则分析。为了在高职院校人员管理绩效考评中深化360度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其应用模式,需要在指标设计方面遵循一定的原则。为了避免考评标准模糊问题,需要在指标设计时遵循目标一致性原则。高职院校管理人员是高校发展中的重要组成人员,在针对这一群体设置绩效考核指标时需要以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为前提,与各工作岗位相符合。强化对被考核者行为的控制,客观评价其表现,避免考核结果的无效性。另外,360度绩效考评本身就要求其指标设计具备全面性特征,遵循全面性原则,原则的考核指标要尽可能全面公正,并保证考核过程和结果使用的完整。
另外,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队伍中无论是人还是管理的客体其都处于动态发展中,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在设计指标时还需要遵循动态性原则。为了方便考核结果的分析,设计指标时要注意质量的量化程度,最好是利用分层设计方法,综合定性、定量两种方法,制作协调统一的考评系统模型。最后,在结果反馈方面也需要遵循一定原则,考核过程虽然至关重要,但结果的重要性也不能够被忽视,为了发挥考评的价值和效益,改善管理人员工作现状,需要强化对结果的反馈。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中的应用,是一项长期工作,并不是一次性行为,通常而言,其考核都具备一定的周期性,并会根据考核结果不断完善考核过程。因此,在设计指标时需要遵循制度性原则。
(3)关键指标体系设计。当确定了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之后,需要挑选出关键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权重划分。在360度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中,指标权重大多采用5分制,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在此检测工具中,n表示的是指标的数量,xi表示的是指标评价分数,对于那些Cv较小的指标应当直接去除,因为其不具备合理性。依据相关指标内容,采用变差系数计算方法对每个指标进行具体计算后来确定各级指标的具体内容。比如,个人素质中的人际关系指标,其具体量化后的关键指标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以及以诚相待。当确定好关键指标体系之后,还需要对各考核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权重一般与负荷度和公共因子相关,在划分权重时要做好各面的计算工作。当构建好应用模式之后,在考评时只需要按照相关的体系进行即可,但仍需要特别注意结果的使用,在反馈结果时要特别重视沟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