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体融合时代到来,创新性的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于传统的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电视新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也在悄然之中发生了改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行业从业者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二、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所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竞争压力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喜欢运用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进行信息的搜集以及获取,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已经不再是当前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通过媒体融合获取信息资源的效率大大增加,海量的资源信息以及丰富的趣闻内容逐渐使得人们喜欢通过网络自行进行新闻信息的查询。相比较而言,电视新闻虽然具有更加客观公正且正式化的信息传播特点,但是过于局限的播出时间以及播出形式也使得在媒体融合时代的竞争下所面临的压力不断突出。无论是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抑或是新媒体平台的不断丰富都对电视新闻媒体人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二)主持缺乏特色
电视新闻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便在于其较高的权威性以及公信力,这在一方面使得电视新闻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可信度以及权威程度相对较高,但在另一方面,过于正式的信息传播形式也使得电视新闻在进行播报时播音主持人员可供选择的播报方式过于单一,较为统一的新闻播报风格也使得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难以实现个人的创新型特色,因此,电视新闻行业从业者要面临收视率下降以及对观众吸引力降低等诸多问题,这也是媒体融合时代多媒体融合背景下对于电视新闻行业所造成的一个重要挑战。这些因素的产生也使得电视新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逐渐降低,电视新闻行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也陷入瓶颈。
三、媒体融合时代下广播播音主持的创新与发展
(一)培养自我修养,提高主持技能水平
作为一名广播主持人不但要有吸引观众的魅力,还要让听众有一种继续听节目的欲望。所以主持人要不断培养自身修养,提高主持的水平能力。这样值得注意的是如何来切入整个主题,怎样启动主题,以及如何结束主题,以使听众续关注。一般来说,很多广播节目都是以专题形式进行的。对于如何切入主题,就是要更快地让听众将注意力投入其中。例如,在广播音乐节目中直接推荐一首歌,歌曲可能太过时了,或者他们的受欢迎程度已经不高了,这样听众兴趣不会大。在播出过程中,主持人可以选取各种方式,如介绍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如通过电话连线向观众提问,积极引导听众参与活动,让听众的积极性有所提升。由于广播具有线性传播和收听的一些功能,在专题主持结束后,我们应该对专题做一个简单汇总,从而加深听众对节目内容的了解。主持人的总结详细具体且有趣味性,且考虑到了听众的一些感受,会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参与节目制作环节,改善播音风格
播音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播音主持人应该充分融入播音主持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播音主持人全程参与播音节目的录制工作,对播音节目的流程最熟悉。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加入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中,将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行分享,共同推进广播电视台广播主持节目的进行。在参与实际的节目制作环节,应该加强与新闻制作人之间的沟通,合理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将自己的播音风格进行经验分享,确保在广播录制环节的准确性。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工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要想提高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就应该不断学习。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提升播音主持的主持能力,积极参与广播电视台播音制作工作,加强对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逐步提升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要注重对最佳媒介的有效把握
从当下媒体发展角度来看,互联网媒介才是最好的融合媒介,如何对互联网媒介较好地进行把握,直接关系到了媒体行业日后的发展。首先,传统媒体在融合过程中,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优势互补,并非是谁替代谁的问题;其次,在融合过程中,需要对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应用,并能够对原有理念进行革新,能够对当下发展形势较好地进行把握。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媒介占据着主导。因此,在促进传统媒体发展过程中,要对这一问题明确地予以认知;最后,在进行传统媒体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动态性,更好地实现信息传输的形象性和动态性,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需要。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互联网媒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电视新闻媒体来说,应当在融媒体时代重点发挥出权威性的作用,并积极投身于引导社会舆论的任务中。要在引入先进报道形式、手段的同时,避免与网络平台中的各种营销号相同,必须要引导受众理智对待热门新闻事件。
(四)树立全新的行业理念
针对媒体融合时代对于电视新闻行业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这一重大挑战,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工作者应当在开展日常播音主持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树立全新的行业理念,迎合新媒体时展背景下新闻行业的全新发展趋势以及行业要求。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得电视新闻工作不仅应当实现信息传播内容的深化,在有效地进行基本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同时也应当积极寻求新的互动方式。人们在通过网络获取个人信息的过程中不仅接收个人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还有海量的新闻资讯,这也是互联网逐渐取代电视新闻成为当前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之一的重要原因。因此,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应当在传递基本信息的过程中有效地满足观众的实际需求,向观众传递一些与权威新闻有着一定区别的时下新闻资讯。除此之外,播音主持人员应当积极推动电视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性发展,可以在进行重大新闻事项的传播过程中将室内新闻播报与现场媒体直播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不仅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新闻传播工作的时效性,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播音主持人员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互动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五)重视语言规范性,提高收视率
在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工作中,对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规范性要求较高,语言规范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播音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及语言表达能力,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有效提高受众的吸引力上来,将提高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收视率与满足受众的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规范普通话用语,在播音的环节要保证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避免出现字音读错、漏读的问题。规范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培养播音主持人灵活应变的能力。新上任的播音主持人会出现情绪紧张的情况,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强大心理承受能力,提升自身的语言表现力。
*市广播电视局
2006年4月19日
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经济国际化的先导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推进全市服务业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服务业,必将对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人才、发挥和利用人才,加快全市第三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产生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服务业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产业,涉及诸多行业、领域和部门,广播电视部门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文化信息产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进程中,广播电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推动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效能
全市广电系统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加强管理创新,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快捷服务、贴心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严格依法行政,实施统一、透明、规范、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就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制定出台的相关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转变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增强服务观念,为全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从而为推动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持,推动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提高舆论宣传水平,营造浓厚的服务业发展氛围,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全市广电系统要紧扣“服务”主题,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制定的相关鼓励政策和举措,为推动我市服务业大发展加油鼓劲,为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全市各级广播电视宣传部门要在更新服务理念、激活服务主体、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诸方面找准切入点。要在全社会树立服务业发展的榜样,树立服务优先、服务至上、争创一流服务的先进思想,通过典型引导和舆论监督,在全社会营造创办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赢效益的良好氛围。在宣传中要把握新闻宣传规律,创新宣传形式,找准切入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尽量反映身边的典型,使受众感到所树立的典型言之有物,从而引导更多的人自觉投身到讲服务、重服务、以服务赢效益中去。可采取“新闻报道、”“专栏论坛”、“互动访谈”等形式,采访一些本市服务业的成功人士,以典型开路、以典型引导,并着重反映服务业成功人士的服务理念、服务方法以及通过提高服务赢得市场、赢得效益的成功经验及有效做法。要通过大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营造投资兴业的诚信环境,激发更多有创业能力的人士投资兴办服务业项目,把服务业作为就业的主渠道,创业创新创优的新空间。要加强舆论监督,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要适时适量地开办一些舆论监督类栏目,对一些阻碍和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人和事,对那些有悖服务公德或服务意识不强和重收费、轻服务、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以及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的自己不提供优质服务,又看不得别人服务、挑刺找毛病、甚至恶意中伤等歪风邪气,要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用辩证的观点、从帮忙的角度、教育引导人的愿望出发,进行批评报道,推动全市上下形成讲服务、重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主业,积极延伸拓展服务业
近年来,全市广电系统不断强化广播电视的服务功能与服务质量,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全市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在今后几年,全市广电系统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结合广播电视行业特点,因地制宜,着眼市场,确立发展方向,明确发展重点,在大力发展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内容为主的广电产业的同时,积极延伸拓展广电服务业。
一是立足发挥广播电视资源潜力和优势,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文化传媒业,努力形成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的广播电视资源,按照市场要求进行优化配置,积极鼓励现有的文化产业做强做大,进一步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建设和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建设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强农村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引进先进文化,精心打造品牌,逐步培育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广播电视产业。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延伸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做大做精电视购物服务栏目,为扩大市场消费起到指南引导作用;抓紧创办广播电视少儿艺术团,为培养少年儿童的文化艺术兴趣,开启青少年一代的智慧天地提供舞台,以拓宽满足广大市民多渠道精心培育下一代美好愿望途径。
关键词: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生存与发展;思考
一、地市台的“内伤”
市场容量小,广告无空间:本地广告市场是地市台发展的“硬约束”。对多数地市台而言,因本地经济规模限制,本土广告客户实力较弱,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本土广告客户预算大幅缩减,而品牌广告投放已转移至强势台(中央台与省台)和互联网新媒体,地市台的广告创收空间有限,并面临着进一步萎缩的窘况。
节目影响弱,内容难变现:因资金、人才和资源不足,地市台在节目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随着节目竞争加剧和节目成本攀升,地市台除了本土新闻和线下活动外,节目影响逐步边缘化,节目“流量价值”逐步降低。在“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理念中,地市台的内容变现能力急剧下降。
媒体融合慢,受众在“失联”:受资金、人才和技术限制,多数地市台新媒体建设进展缓慢。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加快融合的行业背景下,地市台在媒体融合的技术平台、业务流程、用户数据库以及服务平台等方面严重落后。随着年轻受众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快速转移,除中老年受众群体外,地市台和主流受众正渐行渐远,并有逐步“失联”的危险。
机制创新少,人才留不住:受事业体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地市台在企业化管理、集团化运营以及产业化发展等体制机制变革中,远远落后于省级台。在中央台和省级台的挤压下,地市台对优秀人才吸引力天生不足,而“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待遇能高不能低”的僵化机制,更加剧了现有人才的流失。
二、地市台的“家底”
近年来,地市台虽然面临受众流失和广告下滑的困难,但作为地方主流官方媒体,在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具备转型升级的三大“家底”。
(一)贴近性
相对于中央台和省级台,地市台的最大优势是贴近性。贴近性的优势,决定了地市台在地方传媒生态中无可替代,也是地市台转型升级的“立身根本”。
从受众角度,地市台节目根植于本地文化和风土人情,有亲近和认同感,可更多地参与和互动;从商家角度,地市台贴近本地市场和消费者,可与用户进行深度互动与沟通,可解决消费“最后一公里”的推广与服务;从政府角度,地市台是及时沟通民意的重要渠道,可作为解决民生问题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主流平台。
(二)公信力
地市台作为主流官方媒体,相对非官方的市场化媒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公信力。在泛媒体的时代,虽然“处处是媒体,人人是记者”,但公信力缺失仍是制约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发展的最大障碍。前些年,因屏幕上充斥着过度宣传或虚假宣传的专题广告,地市台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冲击。随着新《广告法》的实施和监管趋严,地市台的公信力正逐步重建,而公信力也将成为地市台转型升级的重要“生产力”。
(三)整合力
地市台作为主流官方媒体,相对市场化企业,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地市台既可以整合地方政府资源,为本地用户提供公共服务(如交通、医疗、便民等);又可以整合区域产业资源,为相关产业提供增值服务(如营销策划、品牌、线下推广等);更可以整合本地用户资源,为用户提供贴身服务(如教育、健康、旅游等)。在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中,资源整合能力将为地市台提供广阔的经营空间。
三、构建“两圈一链”发展模式
在新的媒体生态下,随着受众流失和广告下滑,广电媒体赖以生存的渠道垄断优势和广告经营模式已走到尽头,亟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空间。地市台基于自身资源和比较优势,构建“两圈一链”发展模式,或许是转型升级的出路。
(一)构建“生活圈”融媒体
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作为“媒体”(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收看节目),最大“软肋”是“单向传播”、“缺乏选择”和“有受众无用户”,本质上是未能“连接用户”,这也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新媒体冲击下节节败退的关键所在。
作为最具贴近性的媒体之一,地市台天然“贴近”本地用户,只要转变观念和做法,善用新媒体的手段,即可构建贴近本地用户的“生活圈”融媒体。
首先,开门办台。在节目设置上,除了本地新闻和影视剧外,地市台应该以本地生活服务类节目为主,充分发挥贴近性优势,突出节目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服务性,对受众实现从“看节目”到“参与节目”。在节目生产上,整合台内外的创意、节目、人才与资源,实现“专业生产内容”和“用户生产内容”相结合的内容生产方式。
其次,线下互动。线下活动是地市台发挥贴近性优势的重要手段。从实践来看,凭借深耕本土的地缘优势,地市台的线下活动既可以提升节目的人气和影响力,又可以实现受众的参与和互动,也可以为商家提供线下推广平台。在操作上,地市台可通过现栏目活动化(在播栏目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线下活动常态化、以活动提升节目影响)、活动品牌化(策划系列活动,打造节目与活动品牌),实现节目内容生产的O2O模式(线上线下互动)。
再者,媒体融合。对多数地市台而言,新媒体虽不能带来直接创收(地市级的新媒体广告价值不大),却是未来转型升级的基础。在推动媒体融合过程中,地市台应明确新媒体的经营模式:
1、通过新媒体渠道,与受众建立新的“连接”,避免与主流受众“失联”;
2、实现受众的互动与参与,促进受众转化为用户;
3、收集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建立用户数据库;
4、搭建用户服务平台,为经营用户奠定基础。
同时,地市台应认清新媒体的发展定位:
1、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互动平台,即通过台网、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网站等,征集节目创意,用户提供素材,用户参办节目;
2、用户互动传播平台,即通过用户报名、投票、点赞等互动行为,建立积分、活动、福利等用户激励机制,实现用户之间的互动传播;
3、用户社群经营平台,即在聚集用户形成社群的基础上,建立商家联盟,为用户提供贴近服务。
(二)搭建“生活圈”服务平台
对地市台来说,随着内容变现能力的弱化,经营理念亟需从“内容为王”向“服务为王”转变。充分发挥贴近性的优势,依托了“生活圈”融媒体,地市台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构建“生活圈”服务平台。
“在播”服务平台。就媒体的社会功能而言,除宣传功能外,地市台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本地用户提供生活服务。因此,频道频率除了承担宣传任务外,应重点突出其服务功能,这也是地市台拓展产业的基础。从栏目设置上,深植于本地生活的各类服务栏目,如农业、旅游、美食、电影、教育等,都可以打造为本地用户的“在播”服务平台。
“线下”服务平台。地市台的线下活动既可以提升节目的人气和影响力,又可以实现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更是重要的“线下”服务平台。从实践来看,部分地市台的观众节、团购会、婚博会、车展等“线下”服务平台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整合线下商家,地市台可以延伸“线下”服务平台,为本地用户提供各种贴身服务。
“线上”服务平台。台网、微博、微信以及APP等新媒体,既是节目内容的互动传播平台,又是便捷与高效的“线上”服务平台。地市台可以运用新媒体平台,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为本地用户提供交通、医疗、便民等在线服务;建立商家联盟,为用户提供旅游、美食、婚庆、教育等在线服务。
(三)拓展用户服务产业链
在商业模式上,地市台的转型升级就是从“做节目、卖广告”的传统媒体经营模式转型为“聚用户,做服务”的用户服务产业链经营模式。具体来说,地市台的用户服务产业链经营模式就是,依托节目“入口”,聚集本地用户,聚焦细分产业,提供贴身服务。
在频道频率定位上,需改变基于节目内容的传统定位,实行基于产业链的经营定位,并根据频道重点发展的产业链,规划与设置栏目及活动。如新闻综合频道可以聚焦民生服务产业链,生活频道可以聚焦美食、婚恋等产业链;交通频率可以聚焦车生活服务产业链。
四、建立“内部创业”机制
地市台要实现从传统媒体经营模式向用户服务产业链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本质上是再次创业,而体制内创业的最大障碍在于员工观念和运营机制。在国家大力推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战略的背景下,地市台因势利导建立“内部创业”机制,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建立“内部创业”机制最容易操作的方法是将栏目(活动)作为经营项目,建立项目制或项目公司制运营机制,为员工搭建内部创业平台。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创新思维;云技术
1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声影结合、富有美感的艺术形式,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这种艺术形式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广大广播电视受众对电影发展更高的期待,同时也为丰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以及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但是近几年在激烈的媒介竞争当中广播电视在整个新媒体时代的应用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很多行业对其的依赖性也不断减小,这就要就我们要不断改进与创新。现在是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时代的要求融入到整个广播电视行业中,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就目前状况来说,由于传统广播电视的视听新媒体终端,储存,以及渠道等等很多方面的原因,与新兴媒介实力还相差较远。希望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的新突破做的一次小的调研,可以为整个行业以后的发展起一点小的促进作用。传统的体制束缚了广播事业市场潜能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广播事业走的是双重体制,即事业编制,企业经营。国家最初这样实行的初衷是:既能实现对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的很好管制,保证了舆论宣传,又方便媒体实现经营性收入来壮大自己。但事实证明,广播媒体的双重身份,未能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造成多种弊端,其中之一就是面对市场左右为难、畏首畏尾。导致广播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效益不好。
2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的新突破
2.1 内容的不断创新
就实际广播电视发展前景而言,内容生产力才是超越其他媒介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好的媒介应该“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实用性”。广播电视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富有艺术魅力,兼顾到“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且适合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所以就要求联系日常生活中通过精心的准备,从不同角度出发,提供新的视野、构建新的格局、呼唤新的变革,有针对性的研究关键性环节的设计,使每个观众可以在观看中得到快乐或者感悟甚至于灵感。内容生产力应该与当前经济文化发展的主题联系紧密,向观众传播时通过简单的介绍,一个好的简介更是可以激发人们的观看兴趣,为观众构建一个基本的映像,使观众有后续观影兴趣。内容生产力应该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揣摩,好好分析、体会,构建一条大概的理解体系,最后融会贯通形成核心的理解。从最基本的理论出发,去构思选材,从最基本线条,不断润色,不断改进,在此期间,不断学习其他媒介的方法技巧,总结经验,提高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力的核心竞争力。
还可以与其他网络运营商合作,共图发展,开创“广电主导、分工负责、优势互补”的模式。加强网站建设,建立双向互动平台。在网上征集一些广大观众的意见或者建议等信息内容,开展一些征集活动按照贴近观众生活需要、贴近观众思想追求、贴近观众心理成长需求的原则来建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为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建立双向之间的互动网络平台,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来为广播电视工作服务,利用微博、社交W站、qq等载体来促进制作人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2 与云技术相结合的转型
近几年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很多行业对其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加,广播电视这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与新兴的云技术具有相通性,现在是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时代的要求融入到广播电视行业中,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生活角度来讲,人们希望生活越来越简单,云技术与广播电视相结合,比之前的储存,传播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它提高性能的基本单元,选取相应的基本单元,与不同的信息相结合,构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观看系统,可是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使服务更加周到。关于云技术在电视广播的应用的控制技术和驱动模式,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2.2.1 控制技术
简单来说,云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控制技术就是整合图像、声音、影像、文字相整合的综合实践运用,这个是将人工操作与智能操作相结合最简洁的方法,在这个方法运用中,我们可以将我们下发的指令,通过云技术的整合准确的反应到接受端口,其灵活性,精准性都是极为可靠的。控制系统与检测系统结合,可以使电视广播更具有竞争力,使视听图像更为清晰,更加流畅,使整个行业的互动性也更为开放,使制作理念的创新性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将各类新兴文化在节目中更好的体现出来,同时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率,整合出符合本国传统文化习惯以及观众喜好的发展需求。也为丰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以及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电视广播的发展对每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广播电视发展程度越高,说明这个国家在文化建设上一定投入了大量的经济和财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大力改进广播电视的模式,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和改进,使我国基础文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稳步上升。
2.2.2 驱动模式
驱动模式是指在极其复杂的操作中,可以让每个设备都紧密配合,使其保证一定的频率以及一致的操作模式。传统的驱动模式主要使用传统传播模式和其他辅助设备传送到信号塔,信号塔再与其他设备相结合将整个传播过程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传播线。但是传统的设备工艺流程操作复杂,很容易在生产中出现故障。随着科技化智能化的不断提高,出现了更为简洁而且高效的驱动模式,将驱动模式融合在整个操作系统中,使云技术与电视广播相结合可以更简单的运行。
3 结束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旨在改革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方法,策略与预期的目的,观众的期待,大众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为主要轴心,提高广播电视者创新思维的潜能,强化其对整合图像、声音、影像,文字中作用的理解以及重视、提高,我们要大力改进广播电视的模式,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和改进,寻求新的理念内容和创新意识,提高广播电视的综合素质,为使我国基础文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改革广播电视新模式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必须注重整个行业的前瞻性、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要明确广播电视发展的思路,让传统广播电视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云技术,打破传统在延续了多年的传统的理念下融合更多更有实用价值,更具含金量,更有深度的新兴媒介思想。
参考文献
[1]北京电通网络互动中心.王岩玲.融合新媒体:现代广告,电视节目的未来[J].中华新闻报,2007(2).
[2]周杰.论打造城市电视台本土文化栏目[J].新闻爱好者,2008.
[3]黄鸣奋.新媒介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石磊,陆地.解析中国民营电视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朱光烈.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J].现代传播,1994(2).
[7]匡文波.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J].现代传播,2004(4).
关键词 科技;挑战;广播电视;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021-02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巨大影响。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广播电视获得了迅猛发展,同时也遇到了挑战。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广播电视遭到了严峻的挑战。与广播电视相比互联网等新型传播技术具有很大优势,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有人预言广播电视要被互联网等新型技术取代的可能。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广播电视的发展,这是每个人必须要考虑的。
1新技术下广播电视遭到了严峻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播的渠道日益多样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高涨。互联网技术就是典型的新型传播技术。这一技术的出现给广播电视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广播电视遭到了挑战。广播电视相对于网络来说,其挑战性几乎可以说是微弱的,传统广播电视与网络等新技术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等相比之下,优势无法突显。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技术具有巨大优势:一是它信息传播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二是信息覆盖范围广,互联网技术覆盖到了全球范围,全球网民都可以享受信息服务;三是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符合受众表达自我意识的一种强烈需求。互动性是互联网最大的一个亮点,传播者能够及时接受反馈,而且还能够参与信息的传播,受众对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热情,并对其予以高度关注。这对于改进传播方式和内容具有很大帮助。正是因为这一点互联网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
互联网的兴起给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广播电视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它缺少互动性,还有就是信息更新速度慢。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倘若不能提高信息的更新速度,提高互动性,就难以在新媒体飞速成长的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新技术下,刚播电视所遇到的现实的冲击和变化,是不容忽视的。广播电视产生时间较为长久,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2新形势下实现广播电视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广播电视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二是加强新型媒体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三是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四是要鼓励群众参与广播电视节目。
1)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在新形势下传播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原来传播媒体所具备的魔弹论优势早已消失。在新形势下传播媒体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要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很多电视媒体从业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了新时期的竞争,从抢夺受众开始,要树立全心的传播理念。而所谓全新的传播理念,最根本的是要把受众当作服务对象,一切传播要以受众为准则,为了给受众提供喜闻乐见的信息为目标,吸引受众的关注,从策划、制作等方面予以全面考虑,使广播电视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传播媒介只有树立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采能真正实现长远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三贴近。重点是要做好节目制作。具体而言就是在必须要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制作和传播节目。三贴近原则不是空洞的口号,广播电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把三贴近原则落实到实处;
2)加强新兴媒体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面对新兴技术的挑战,广播电视媒体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加强与新兴媒体的合作。新兴媒体传播方式如何新颖,但终归实在传播信息。传播的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节目内容。广播电视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树立全新的节目制作理念,运用专业先进的摄录技术来制作出符合受众需求的节目。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要加强同外界的沟通,尤其要加强同新兴媒体的合作。例如在世博会期间,中央电视台通过与上海手机运营商进行合作,一方面扩大了节目收视率,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手机信息服务。两者实现了双赢;
3)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介在发展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来积极推广自己的产品。各个广电媒体可以设立自己专门的网站,这样可以方便地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广播电视传播是一种线性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具有一个缺陷就是许多优秀的节目只能收听观看一遍,而许多受众由于时间问题会错过收听观看,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在这方面做的好的有新华视频,央视网;
4)鼓励群众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节目是以受众为本的,在未来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要积极鼓励群众进行参与制作,让群众自编,自演,这种制作方式有利于节目增强同受众的联系,从而增加收视率。随着录音和摄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两种技术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播客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广播电视媒体要充分重视这一现象,在制作节目过程中要放手发动群众参加到DV拍摄中来,通过记录群众真实的地生活从而增强节目的收视率。例如山西卫视制作的一个《醋溜故事》节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醋溜故事》节目制作组通过鼓励观众自编,自导,自演来最终表达老百姓自己的事。通过这种方式醋溜故事的收视率有了显著提高。
3结论
基于长远角度来看, 科学技术在今后的不断发展中,广播电视媒体遇到的挑战日益严峻,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相比,互联网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在传播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播电视媒体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按照上文提到的四个措施来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广播 传输方式 模拟微波 卫星 光纤 数字微波
广播技术包括节目制作、节目播出、节目传输、节目发射及节目接收五大环节。其中节目传输是从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到发射的中间环节,其任务是把每天播出的信号从广播中心传送到各发射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从一套广播节目发展到的目前九套广播节目,发射台数量增加到四十多个,广播节目的传输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一、广播节目模拟微波传输
微波传输的优点是:1、通信容量大,可容纳很多的波道;2、传输质量高。微波频段频率高,不容易受工业和电台干扰,视距传播比较稳定;3、建设投资省、见效快。我省广电模拟微波干线网建设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省会合肥为中心站点,分南、北两个环路,在我省大部分地方发射台设立了中继站和节点站。
我台利用微波干线网传输三套广播节目:新闻综合广播、音乐广播、交通广播,其中新闻综合广播和音乐广播传输的是音频信号,各发射台从微波机上解调出这两个台的音频信号直接作为发射机信号源使用。交通广播使用的是微波7.5M副载波信道传输共源调制信号,组成全省调频同步广播。全省交通广播十六个发射台使用同一个频率90.8MHz实现交通广播全省同频广播。该方案将交通广播直播室送出的模拟音频信号送至微波机房的RVR激励器,通过激励器产生90.8MHz的射频信号,通过下变频器将90.8MHz射频信号改变成7.5M射频信号,送入微波调制器,变成8G信号发射。在接收端通过微波天线接收8G信号,再通过微波解调机解出7.5M信号,送入上变频器将信号还原为90.8MHz射频信号,直接提供给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发射。
我台利用微波7.5M副载波信道传输共源调制信号实现调频精密同步广播,该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首创,对我国的调频同步广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现使用的模拟微波系统建设年限已长,特别是近几年中设备器件老化,微波传输信号质量变差。模拟微波传输信号逐渐退出不做为信号源使用,交通广播全省同步广播模式改为其它的方式进行。该模拟微波系统于今年8月停止使用、拆除,取代它的将是一套全新的数字微波系统。
二、广播节目卫星传输
卫星传输的优点:1、覆盖面广;2、投资省、建设速度快;3、频谱利用率高,运行成本低;4、维护方便。我省广电卫星上行站建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使用的是亚洲3S(东经105.5度)卫星。当年我台广播信号是通过与省电视台的安徽卫视电视节目打包,使用安徽卫视的电视伴音通道通过设定不同的音频PID编码来选择不同的广播节目。由于编码器在硬件条件上的限制,我台只有新闻综合广播、经济广播、生活广播、农村广播四个单声道节目通过卫星传输。在各个发射台通过卫星接收天线和卫星接收机将我台的广播信号接收下来,输出的音频信号作为信号源送给发射机使用。卫星信号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做为我台广播节目主用信号源。
我台正是利用卫星传输的四套广播节目,在全省建立了新闻综合广播936kHz、经济广播864kHz、生活广播603kHz、农村广播1008kHz中波单频同步广播覆盖系统。大大节省了频率资源,提高了覆盖效率,方便了听众的收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卫星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安全,规范播出秩序,便于节目监测和调度管理,自2007年8月1日起,总局要求将原亚洲3S卫星(东经105.5度)上的广播电视节目转移到中星6B卫星(东经115.5度)上传送。在转星的过程中,我台更换了上星所使用的音频编码器,大大提高了上星通道的利用率,可以满足十套立体声广播节目与安徽卫视打包传输。09年4月底,我台九套广播节目实现立体声卫星传输。
2009年2月9日,中星6B卫星出现重大事故,卫星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面临严重威胁。为了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按总局要求,将我台新闻综合广播节目通过国干网传输至总局无线局地球站上行,通过鑫诺3号传输。这样我台新闻综合广播节目通过中星6B和鑫诺3号卫星同时传送。
在日常使用卫星作为信号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故障从而引起停播或劣播事故:
1、雷击现象。在雷雨季节卫星接收天线的高频头容易被雷击而损坏。
2、日凌现象。每年的初春、初秋时期发生日凌时,造成卫星信号接收不稳定,出现停顿现象;
3、干扰现象。这种干扰现象是近几年出现的情况,地方广电部门为了防止个人安装卫星接收天线而安装的卫星干扰器。这种卫星干扰器严重影响了发射台正常接收卫星信号。如:淮北704台的卫星接收天线就受到临省的卫星干扰器影响。导致卫星信号不能正常使用,影响播出效果。还有气象雷达、微波等干扰源。
三、广播节目光纤传输
光纤传输的优点:传输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不受电磁干扰;可以在强电场环境下工作,无串音干扰。三十头发射台是我省中波广播中心发射台,大蜀山发射台是我省调频广播中心发射台。这两个台是最早使用光纤传输信号做为信号源来使用。在2002年,我台使用MA05音频编码器将七套立体声广播节目和一套单声道广播节目编码复用成E1信号,通过PDH光端机分别送三十头发射台机房和大蜀山发射台机房,再通过解码器解出广播节目,提供给发射机做为信号源使用。使用光纤传输的主要问题是从省广电中心到发射台的光缆路由问题。到三十头发射台的光缆路由是使用省广电光缆干线网到长丰县的光纤资源,到大蜀山发射台的光缆路由是使用省电视台到大蜀山发射台的光纤资源。由于其它发射台没有光纤资源,其它发射台只能使用卫星信号。
2007年,我台小说评书广播成立,需要在合肥转播台、芜湖转播台、滁州转播台覆盖发射。当时小说评书广播没有通过卫星传输,要想解决这个三个发射台的信号源问题,只有从光纤信号传输上考虑。我们与安徽电信合作,通过电信的SDH网将小说评书广播信号通过MA05编解码系统送到各转播发射台做为信号源使用。
2008年省局“村村通”工程要求将中国之声和我台的广播信号通过省广电光纤传输网络送入全省骨干发射台,保障发射台信号安全播出。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将我台九套广播节目和中国之声共十套广播节目使用3*2M带宽利用省广电光纤SDH传输网络送到省属调频和中波发射台。在该光纤传输信号源工程中使用的是带有同步头的同步数字音频编解码器,为我台的同步广播的建设提供了同步信号源保障。现在的交通广播同步广播网就是使用光纤同步信号的信号源的基础上建设的。此套信号源传输方式自2008年8月开通以来一直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有效地保障了我台多套节目的安全播出。特别是在2009年中星6B发生故障导致卫星信号停播约1个小时的事故中,全省骨干发射台使用光纤信号源不受影响,保证了信号安全播出。
目前,我局的数字化微波工程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年底就可以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届时,我台广播节目传输方式的配置将会以光纤和卫星为主,数字微波为辅的最佳传输方式,为全省广播节目的安全播出提供有力信号源保障。
一、更新观念,推进融合
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前好像一个大杂院,一家一户,各买各的菜,各做各的餐。现在要把每家每户的小灶改成大厨房,让大家汇集一堂,统一采购、分类加工、集中分发。首先要形成合力,需要在原有的体制、机制、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整合资源、有破有立,不断提升,最终改变传媒业的整体面貌。
周口广播电视台首先组织干部员工学习有关媒体融合的精神,围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全媒体”的主题展开讨论。聘请河南电视台高级编辑周建国、南阳网总编辑周首相、周口广播电视台台长王海山等专家讲授《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网站的发展理念及经营策略》《为什么要搞全媒体记者培训》《平台搭建了怎么去应用》《什么是全媒体记者?怎样培训?》……通过培训讨论,强化了广大干部职工融合发展的理念及信心,加强新媒体建设,推动台网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境界。央视总编辑罗明曾说,加强新媒体建设,推动台网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具体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建设跨媒体的一体化采编播运营体系,二是打造影响力巨大的多媒体产品集群,三是构建先进统一的技术支撑体系,四是建立跨媒体的多屏传播平台,五是建立市场化的产品经营模式,六是建立稳定多元的投融资渠道。为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周口广播电视台制订了2015年工作方案,方案指出:2015年是周口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之年,也是管理提升年,2015年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搭建两个平台(全媒体宣传平台和经营平台),把握三个重点(坚持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实行一体化管理),推进四项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节目创新)。
二、建设平台,借船出海
一年多来,周口广播电视台按照周口市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领导小组“稳舆情、树形象、聚合力、扩阵地”的总体思路建设广电融媒体集团,搭建了两个平台:一是融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于一体的具有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全媒体宣传平台;二是融广告宣传、渠道经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融媒体经营平台。组建培训具备全媒体采编和能力的骨干记者队伍“飞龙队”,参加全市重大报道、重点宣传。团队包括新闻中心全体编辑记者(包括电台、电视台)、民生报道、新媒体编辑记者、监督热线全体人员,用一星期时间培训团队,统一服装、统一标识、统一管理,要求做到一次采访、多种利用、多元传播。
按照周口市委总体规划,周口广电融媒体集团将形成“一平台三渠道”的发展模式,即“互联网+宣传”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互联网+服务”的技术和内容服务渠道,“互联网+商务”的电子商务渠道。加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阵地是根本,人才是保障,改革是动力,整合是方向。积极探索“四个一”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即一村一公号(微信公众号)、一乡一平台(政务微信、政务微博和手机报“两微一报”新媒体平台)、一县一中心(县区媒体融合发展中心)、一市一集团(周口市新媒体集团),维护市委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领导权,争取基层话语权、阵地管理权和市场议价权。商水县固墙镇近期开展了以“两微一报”(名镇固墙政务微博、老家固墙政务微信、今日固墙手机报)为重点的“互联网+基层宣传”模式试点工作,经过反复总结完善,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正在全市16个“全国重点乡镇”中推广固墙经验,将通过3个月左右的运作和改进,完善党委主导、基层点题、媒体服务、院校参与、企业化运作的方式,通过“统一管理、统一运作、统一维护、统一考评”和“各自设计、各自”“四统两自”的模式,建成全市第一批乡镇“两微一报”新媒体平台。
三、建设中心,打造“厨房”
全方位打造全媒体新闻中心,下设新闻中心、外宣部、新媒体中心,涵盖广播、电视编辑部、采访部,整合广播、电视的新闻板块,纳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由新闻中心统筹管理运作,由“中央厨房”向多终端分发内容,在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管理体制、采编流程和人才队伍上进行融合。采访部门同时承担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采访任务,全媒体记者一专多能。记者、编辑、主持人跨界、换岗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编辑部门整合多方资讯,综合各种传播方式,实现最优化的节目编排,探索“前端采集一体化、终端播出多样化”的现代传播流程。
2015年是周口广播电视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之年,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同时借周口“两会”召开的机会,展示广电新形象,展示媒体融合的成果,周口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加强创新,以动态信息、专栏专题、解读评论、直播连线等宣传方式为构架,以广播电视、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一体化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全力打造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形成持续关注周口“两会”的强大合力,浓墨重彩地对周口“两会”进行报道。周口“两会”期间,周口广播电视台共播发新闻时长达7个多小时,相继通过新媒体周口“两会”新闻600多篇,及时编发图片1000多张,而且周口“两会”报道首次登上了河南电视台《晚间新闻》的头条,实现了新的突破,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四、媒体融合,形成合力
一年多来,在媒体融合新闻报道中,周口广播电视台深入贯彻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以技术力提升传播力,以公信力、品牌力提升影响力,充分体现了“快”“全”“深”。
“快”就是广电“飞龙队”探索全媒体报道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新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资源优势,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网络客户端、微信、微博及时快捷播发。以全媒体报道意识和能力进行周口“两会”报道,第一时间把会议照片及一句话新闻在周口网上。《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聚焦固墙》《商水固墙特色农业:积极创造条件 带领群众致富》等许多报道都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一线通过“爱周口”手机客户端发出的,实现了第一时间报道与受众见面。随后,又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了详细深度报道,实现了快与深、细与实的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有受众,扩大了收听收视群体,宣传效果明显。
“全”就是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周口网、周口、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全力打造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形成持续关注的强大合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提速。如开设数字“两会”、两微观“两会”专题,通过扫描二维码、“爱周口”客户端获取新闻等;在广播电视传统报道用新媒体方式展示的同时,还将新媒体的内容搬回到传统媒体上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上的互相“反哺”,深度融合。周口“两会”期间,周口广播电视台在手机客户端上开设了《热点新闻》《代表委员风采》《两会花絮》《两会时评》等栏目,每天将最实时的信息通过手机进行宣传报道,让老百姓能够在第一时间关注周口“两会”,实现了手机看周口“两会”这一新形式。同时,周口网也设置了周口“两会”专题,每天下午准时向微信等多种新媒体平台信息,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周口“两会”信息,让更多的群众通过新媒体了解周口“两会”,弥补了以往传统报道上互动性差和快捷性不够的缺点,真正架起了党委、政府和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
“深”就是采用消息、访谈、专题、花絮、评论、微博、微信等形式,以强化受众互动作为报道追求,开办《两微观两会》专栏,通过微博、微信等新闻客户端征集时政话题,实现线上线下充分互动,增加受众阅读体验;全方位、多视角地用可视化语言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等。以直播发端、快讯呈现新闻点、解读阐释热点、评论引领舆论为核心的全媒体传播流程。
2015年4月9日,周口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走进川汇区,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多位一体”的报道新模式,对川汇区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宣传报道。全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好新闻讲故事、把故事讲精彩”,用镜头和笔触诠释所见、所感、所获,采写出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走进川汇区”大型系列报道分“社区建设”“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出彩川汇人”和“城市管理”四个板块。其中,“社区建设”主要报道社区党建、文化和服务,如《川汇区前王营社区:以服务促党建》《川汇区建东社区:文化长廊 便民服务站 服务百姓零距离》《川汇区文明社区:让服务成为社区品牌》《川汇区庆丰社区: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等新闻用“关键词”作为标题,全面、形象地论述了“党建是阵地,文化是品牌,服务是灵魂”的概念,让人眼前一亮。同时,每篇新闻报道还通过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视角反映大变化,以小故事承载大内涵,报道川汇区以服务为中心,通过发动群众,来服务群众和服务社会,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基本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带去了实惠与便捷,该系列报道不仅体现出“快、全、深”的特点,而且很接地气,一经推出,便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五、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传统媒体事业体制与新媒体企业体制怎么才能贯通、融合?制定怎样的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政策,才能引进和留下需要的人才,推动传统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整体转型一体化发展呢?为解决这些问题,周口广播电视台通过把握坚持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实行一体化管理三个重点,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节目创新四项改革,营造创业氛围,激发活力。
第一,推进体制创新,组建了广电融媒体集团、盛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奥斯卡影视有限公司、全媒体中心、兴旺塔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无线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化广电为集团,化资产为资本,化员工为股东。
第二,推进机制创新,达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综合实力提升、有利于职工生活水平提高。按节目生产规律,简政放权,淡化“官本位”,让一线职工多干多忙多挣钱;规范管理,树立规矩意识,完善制度体制,奖惩兑现;优化组合,大稳定,小调整,打造团队。
第三,推进技术创新,成立了以台长为组长的新媒体技术专家组,负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融合规划,还广泛吸纳台内外内容和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为顾问,从组织上保证了媒体融合的领导、规划、管理的一体化,增强融合发展的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构建全新平台,为媒体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充分整合广播、电视等媒体资源,建设和完善了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内容数据库,加强对各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不断夯实融合发展的信息资源基础。周口广播电视台还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不断完善周口网、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建设,提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受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打造“智慧广电”。
第四,推进内容创新,充分把内容与服务结合起来,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节目,建立科学的节目考评体系,节目生产与节目效益并重,实现内容生产创新,加强广播电视节目与新媒体的互动,栏目活动化,实现信息的时效性和传播的有效性之间最佳结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六、引进资源,共赢发展
媒体融合发展要增强借力发展的意识。周口广播电视台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别人成熟的技术、平台、渠道和手段借力推进,争取和利用各种资源,以改善广电业的生存空间,争取宝贵的发展机遇,实现共赢发展。
成立新媒体传播有限公司,把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整合组建了市重点网站周口网;与新华社客户端合作,建设“爱周口”以及“爱淮阳”等系列客户端。与“人民日报”客户端合作,建设“周口”政务客户端;与新浪网合作,建设“周口”百家政务微博厅;与腾讯网合作,建设“爱周口”百家政务微信群。成立周口市微电影协会,市微电影、微视频推广中心。和阿里巴巴、大象融媒体集团的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正在深入实施中。
周口网排名一路上升,在市属网站中遥遥领先。客户端下载量半年突破10万次,微博、微信粉丝总量超百万。特别是“爱周口”客户端,融电视、电台和读报为一体,已经从根本上颠覆了受众定时定点收听收看新闻节目的习惯,一机在手,“一报两台”尽在掌握中,成为党政新闻主要信息传播渠道。同时,新媒体还各自发挥优势,开设缴费、查询等智慧城市服务栏目,举办“教你一招”“微讲堂”等技能培训,网络问政、市民热线等联系群众活动,使新媒体的亲和力、影响力和互动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马利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媒体新生态”分论坛上对于互联网生态下媒体未来趋势的判断是:受众在哪里,主流就在哪里;年轻人在哪里,新媒体的未来就一定在哪里。媒体融合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周口广播电视台要抓住有利契机,依托核心资源构建全媒体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建立全媒体中心,在观念上把传统受众转变为用户,在“互联网+”领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向着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努力奋进。
【关键词】广播电视 转型 发展
广播电视行业的传统地位受到极大冲击,是因为现在网络占据社会的每个角落的信息化时代,电视行业不断落后的是传统主流媒体地位,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和网络媒介的创新性融合成为主要,然而,在全球网络的产业化背景下,很多城市台曾经风光无限,现在一样面临很大的挑拨与风险。广电人应放慢急急前行的脚步认真考虑一下城市台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1 什么是广播电视
(1)统称为广播的是经过无线电波或者通过导线向广范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只有声音的,是声音广播;播送图像与声音的,称为电视。(2)宣传作用。1)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这是运用广播电视这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来宣传的;2)教育功能,即运用广播电视向受众传播知识,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连续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监督功能,即运用广播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舆论进行监督,以便树立正气,更改一切歪风之气。(3)广播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是不折不扣的传统媒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自然受到冲击,我们身边的朋友常常在质疑,今后究竟还会不会有人专门去收听广播。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这一发展趋势是势不可挡的。早在几年前,传统的俄罗斯电视媒体开始开办网络电台,开始将电台广播网络视频化。而我这两年在哈萨克斯坦驻站期间同样发现,该国最受欢迎的新闻网站之――腾格里新闻网也开始涉足广播领域,开设在线网络电台。这些都是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鲜明例子,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广播不会因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而消亡。广义上讲,广播包括我们平常认为的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广播电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它使人类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空前的扩展。
2 为何会发生转型――三种力量推动
(1)政府推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国民消费结构中文化娱乐消费比重将呈持续上升态势,发展文化 产业己成为政府实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重棋之一;伴随中国和平崛起,势必提升文化传媒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目前为止的所有产业发展,都实行了由行政向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的体制机制转变,包括文 化产业中的大部分子行业――平面媒体、出版业、互联网、演艺、影视制作及院线等。(2)市场推动:电视传媒企业占90%收入的广告业务经营己充分市场化,企业的营业规模和运营能力己经在 市场选择中产生分化;要素市场对电视传媒企业的资源配置(资本、人才、渠道、节目投放)正在发挥直接或间接 的主导作用。(3)企业推动:企业在前二轮改革中己经产生分化,出现“强势企业”。第一轮改革:事业化体制、企业化管理;第二轮改革:事业化体制、企业化机制、市场化运营。第一轮改革启动之初,省级电视传媒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到第二轮改革,己发生明显分化。由于勇于改革,锐意创新,在经济相对弱势的湖南崛起了强势企业――“电视湘军”;而在经济发达的江苏,2003年前,由于改革滞后,企业发展并无起色;2003年后,领导班子调整后持续推进改革,2004―2007年间,出现了年均30%的收入增幅,被誉为业内的“江苏广电现象”。企业员工收入高低己与企业经营收入多寡密切相关,企业收入多寡又受市场选择支配。因此,“强势企业”们在市场选择助推下,具有做强做大的扩张冲动。
3 战略转型
(1)路径。1)战略梳理。对存在形态/业务/能力/资源的现状进行梳理,以明确战略变革重点。2)战略变革。①局部体制转换。无论“小事业/大企业”还是“大事业/小企业”,都涉及部分 业务从事业体制转向企业体制(公司化)。这一过程在第一轮改革时就己发生,只是程度不一,且小企业受“大事业”影响,公司化机制不到位。②机制(制度)创新。③能力建设。④业务运营的商业模式创新。 3)战略转型。战略转型与战略变革是相关、渐进、连续的过程。现在,业内有些企业的战略转型己开始并正在向纵深发展。如电视湘军典型,先在电视主营业务的娱乐细分领域打造复制不了的内容创新主题能力与“快乐中国”品牌,即在专业方向上做专、做精;并以此整合各方资源实行产业蔓延与发展,在集体上做强大,实施跨传媒发展,铸造归纳型传媒集团。(2)方向。1)确定存在形态(企业定位):集体体制转换要由政府政策来决定,但企业存在形态(企业定位)上至少有两种选择:①小事业(新闻宣传/国资管理),大企业(电视主营业务/相关多元业务)。②大事业(新闻宣传/国资管理/电视主营业务),小企业(新业务/新媒体)。2)确定发展方向:依据企业外部环境与自身条件,确定未来方向――综合型传媒集团 还是专业型传媒企业或者属地化传媒企业
4 转型的发展
(1)由播出平台向媒介平台转型:意义经济是传媒产业的本质,意义经济由意义影响、意义消费与意义服务这三大条件构成。平台把本产业或者他产业中的每种要素汇集进来,进行筛选、分类、包装、组合,然后再按客户不同的具体需求向他们供应专业性、个性化的服务这是作为一个供应服务的中间商要做的。传统媒体的内容在进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不同新终端的过程中,其生产流程与传播形态得以一次次再造。把传统广播电视台运营好、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内容产业、做适应全媒体播出的内容制造商与运营商这是第一个要做好的电视主业。内容方面,除了针对新媒体的特色,还要表现城市媒体特色之外,供应更多的内容与服务。(2)由城市媒体向文化产业转型:都有交集的有传媒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这三个的相关性最强。建设在信息传播根底上的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传媒产业,大众传媒是文化产业价值传达的核心渠道之一,也是文化产业价值兑现条件的基本之一。传媒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业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有着自然的关联。创意产业赋予传媒产业重大的打造力,文化产业赋予传媒产业蓬勃的生命力。在产业链环节薄弱中,通过产业合作等表面将不同的产业链互相连接,把整个文化产业来作为自己更大的产业网,并使自身在这张文化产业网中占有核心位置。对现已存在的电视产业链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研发等中心环节,还有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这样的延伸一般是称为上下游拓展延伸。
5 结语
在我们生活中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依然是电视,这是不能缺少的,高清晰度电视仍然是体育赛事和一些重大活动的最佳的选择。作为集广播电视为一体的广播电视台,唯有主动调节本身发展战略,才可以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继续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谭天.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J].国际新闻界,2010(7):75.
[2]谭天.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J].国际新闻界,2011(9):87.
[3]张振华.十二五时期广播电视的科学发展[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网络的产业化背景下,很多城市台曾经风光无限,现在一样面临很大的挑拨与风险。广电人应放慢急急前行的脚步认真考虑一下城市台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1 什么是广播电视
(1)统称为广播的是经过无线电波或者通过导线向广范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只有声音的,是声音广播;播送图像与声音的,称为电视。(2)宣传作用。1)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这是运用广播电视这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来宣传的;2)教育功能,即运用广播电视向受众传播知识,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连续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监督功能,即运用广播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舆论进行监督,以便树立正气,更改一切歪风之气。(3)广播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是不折不扣的传统媒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自然受到冲击,我们身边的朋友常常在质疑,今后究竟还会不会有人专门去收听广播。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这一发展趋势是势不可挡的。早在几年前,传统的俄罗斯电视媒体开始开办网络电台,开始将电台广播网络视频化。而我这两年在哈萨克斯坦驻站期间同样发现,该国最受欢迎的新闻网站之――腾格里新闻网也开始涉足广播领域,开设在线网络电台。这些都是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鲜明例子,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广播不会因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而消亡。广义上讲,广播包括我们平常认为的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广播电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它使人类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空前的扩展。
2 为何会发生转型――三种力量推动
(1)政府推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国民消费结构中文化娱乐消费比重将呈持续上升态势,发展文化 产业己成为政府实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重棋之一;伴随中国和平崛起,势必提升文化传媒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目前为止的所有产业发展,都实行了由行政向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的体制机制转变,包括文 化产业中的大部分子行业――平面媒体、出版业、互联网、演艺、影视制作及院线等。(2)市场推动:电视传媒企业占90%收入的广告业务经营己充分市场化,企业的营业规模和运营能力己经在 市场选择中产生分化;要素市场对电视传媒企业的资源配置(资本、人才、渠道、节目投放)正在发挥直接或间接 的主导作用。(3)企业推动:企业在前二轮改革中己经产生分化,出现“强势企业”。第一轮改革:事业化体制、企业化管理;第二轮改革:事业化体制、企业化机制、市场化运营。第一轮改革启动之初,省级电视传媒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到第二轮改革,己发生明显分化。由于勇于改革,锐意创新,在经济相对弱势的湖南崛起了强势企业――“电视湘军”;而在经济发达的江苏,2003年前,由于改革滞后,企业发展并无起色;2003年后,领导班子调整后持续推进改革,2004―2007年间,出现了年均30%的收入增幅,被誉为业内的“江苏广电现象”。企业员工收入高低己与企业经营收入多寡密切相关,企业收入多寡又受市场选择支配。因此,“强势企业”们在市场选择助推下,具有做强做大的扩张冲动。
3 战略转型
(1)路径。1)战略梳理。对存在形态/业务/能力/资源的现状进行梳理,以明确战略变革重点。2)战略变革。①局部体制转换。无论“小事业/大企业”还是“大事业/小企业”,都涉及部分 业务从事业体制转向企业体制(公司化)。这一过程在第一轮改革时就己发生,只是程度不一,且小企业受“大事业”影响,公司化机制不到位。②机制(制度)创新。③能力建设。④业务运营的商业模式创新。 3)战略转型。战略转型与战略变革是相关、渐进、连续的过程。现在,业内有些企业的战略转型己开始并正在向纵深发展。如电视湘军典型,先在电视主营业务的娱乐细分领域打造复制不了的内容创新主题能力与“快乐中国”品牌,即在专业方向上做专、做精;并以此整合各方资源实行产业蔓延与发展,在集体上做强大,实施跨传媒发展,铸造归纳型传媒集团。(2)方向。1)确定存在形态(企业定位):集体体制转换要由政府政策来决定,但企业存在形态(企业定位)上至少有两种选择:①小事业(新闻宣传/国资管理),大企业(电视主营业务/相关多元业务)。②大事业(新闻宣传/国资管理/电视主营业务),小企业(新业务/新媒体)。2)确定发展方向:依据企业外部环境与自身条件,确定未来方向――综合型传媒集团 还是专业型传媒企业或者属地化传媒企业
4 转型的发展
(1)由播出平台向媒介平台转型:意义经济是传媒产业的本质,意义经济由意义影响、意义消费与意义服务这三大条件构成。平台把本产业或者他产业中的每种要素汇集进来,进行筛选、分类、包装、组合,然后再按客户不同的具体需求向他们供应专业性、个性化的服务这是作为一个供应服务的中间商要做的。传统媒体的内容在进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不同新终端的过程中,其生产流程与传播形态得以一次次再造。把传统广播电视台运营好、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内容产业、做适应全媒体播出的内容制造商与运营商这是第一个要做好的电视主业。内容方面,除了针对新媒体的特色,还要表现城市媒体特色之外,供应更多的内容与服务。(2)由城市媒体向文化产业转型:都有交集的有传媒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这三个的相关性最强。建设在信息传播根底上的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传媒产业,大众传媒是文化产业价值传达的核心渠道之一,也是文化产业价值兑现条件的基本之一。传媒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业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有着自然的关联。创意产业赋予传媒产业重大的打造力,文化产业赋予传媒产业蓬勃的生命力。在产业链环节薄弱中,通过产业合作等表面将不同的产业链互相连接,把整个文化产业来作为自己更大的产业网,并使自身在这张文化产业网中占有核心位置。对现已存在的电视产业链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研发等中心环节,还有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这样的延伸一般是称为上下游拓展延伸。
5 结语
在我们生活中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依然是电视,这是不能缺少的,高清晰度电视仍然是体育赛事和一些重大活动的最佳的选择。作为集广播电视为一体的广播电视台,唯有主动调节本身发展战略,才可以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继续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谭天.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J].国际新闻界,2010(7):75.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络,发展
一、抓网络整合
对广播电视系统内的网络整合,要采用以从《公司法》、《公司条例》为依据,以业务整合为基础,网络统一经营,分级核算,相对保留各分公司,支公司,子公司的法人地位,并按照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原则开展业务,这样即保证了增量业务的统一性,又有存量业务的相对独立性。这种整合方法是坚持以业务整合为基础来推动资产的全面整合,比较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省级、中央的网络中心应在数据传输,数字电视传输上多下些功夫,尽快构建影视节目传输平台,在建设整合节目平台的同时,尽快制定数据标准,统一数据传输制式,否则不能适应现代信息传输的需要。同时除了要做好系统内自上而下的纵向网络整合,都要一律取消单位的前端,网络产权、管理权必需归属网络公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即贯彻执行上级“一域一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整合方针政策,减少隐定,保证网络传输安全,又有利于广电系统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
二、抓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是有线电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有线电视的生命线。发展用户是网络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有线电视事业基础的基础。因此,加快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用户,抢占有线电视市场成为有线电视产业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
首先,要加快城网建设,不拘一格发展用户,城网建设是有线电视发展的第一块根据地,给有线电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阵地,为有线电视的生存和发展做好了重大的贡献,目前已初具规模。但入户率离100%还相差很远,干线还没有深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而城市还在快速发展,现有的网络标准很不高,许多地方的有线电视还未完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还需要加大投入、发展网络、扩张规模、搞好服务、吸引新的用户。
其次,要大力开展技术改造,促进农村网络快速发展,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技术改造是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发展的前题条件之一,技术改造成功与否,关系着有线网络产业化的质量和效益。要推进技术改造成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市场需求和业务需求,按照“突出主营业务,突出投资效益,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严格审批”的原则。大力改造用户网和接入网,稳步推进光缆网改造和数据传输平台建设,正确引导网改的方向和规模,避免盲目投资的风险。在网络技术改造中,还要打破城网与农网的界限,利用光纤技术将城网快速的向农村延伸。近几年这种多布点小规模的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模式只是一种应急措施。国家要实现大联网,全省要实现大联网,自然城乡也要实现大联网,所以有线电视的发展不能只盯着城市,更重要的还要发展农村。
三、加大广播电视网络的多功能开发
有线电视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蕴函着多种适应并推进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作用和功能,具有具大的经济价值。在坚持喉舌功能,确保各项宣传畅通无阻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有线电视丰富的频率资源,积极开发多功能服务,将不仅可以为广电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而且还会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开发有线电视网络多功能的条件基本成熟,其网络基础和宽阔的频率资源以及技术、市场优势为实现增值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国家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有线电视网络已被列入三大信息网络之一,成为国家信息产业政策的重点扶持对象,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是有线电视网络开发多功能的最有利环境。
当然,有线电视多功能开发和网络改造是“相伴而行”的,要开发什么样的多功能,就必须有相应的网络改造。未来网络的发展应该说是高速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其宽带业务能综合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特别包括数字广播电视节目)数据和语音在保证广电节目优质传送的前题一下,业务发展还将多样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和个人化。同时引用多功能数字机顶盒,建设智能小区,建设家庭宽带网,开展电子商务,IP电话,Internet接入等,也将是未来宽带网业务的发展重点。
四、加强有线电视网络服务
要加强广播电视网络服务,要重点抓以下几方面。
⑴有线电视网络从其担当的任务和进入的角色来说,不论是现在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还是未来综合信息网的开通,其主要功能就是传僠信息与营销信息,其产业的属性应属于服务业,服务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搞好服务,这点勿须置疑。
⑵服务性是由有线电视的公益性决定的,有线电视从诞生那天起,就以公益型事业单位建立起来,并总是与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党和政府的“喉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这一方面说明有线电视有着极强的政治属性,另一方面说明它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服务型公益性事业。有线电视网络的行业属性转型之后,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舆论阵地,其特殊的产业属性不能变,“服务”且“全心全意”是有线电视网络永远不可偏离的方向。
⑶服务是有线电视的运营性决定的,有线电视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体后,从其产业的属性及分工可以将其划分为节目信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服务销售商。作为台网剥离,经营有线电视、分配网以及发展用户为主的有线电视网络更应该将自己的分工定位在服务营销商上,揽言之,就是中央、省级生产了电视(信息)产品,通过网络运营商的运输,送到了你的“店堂”、“商场”,你能不能销售出去,能不能得到顾客认同,并使你的业务不断扩张,这就看你的服务宗旨,观念和手段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使有线电视产业不断发展状大,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服务营销商的定位也就决定了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性质。
由此可见,能否把服务作为有线电视网络文化的核心,关系到对自身所处行业的产业属性认识,关系到作为公益性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宗旨的延伸,关系到有线电视网络的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转型后的有线电视网络除了在新闻宣传方面还有政策保护外,其它一切政策都取消了,那么网络产业化的出路就只有积极寻找和开发市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