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

第1篇: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关键词】老年;沟通;技巧

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是进行护患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1]特别是与老年患者的沟通,因为年龄的增长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老年患者的生理、心里也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使与他们的沟通方式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护理人员只有掌握了老年患者的特点,加上适当的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患者的沟通需求,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一般老年患者的共同特点

1.1感知觉功能减退随着年纪渐增,老年患者视、听力等各种感觉功能均渐进减退,最主要是听力下降,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听力下降患病率为64.7%,听力障碍为:34.1%。[2]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所以老年患者对护士所给信息的反应速度不及正常人或年轻人快。

1.2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老年人因为机体老化,各种疾病明显增多,可引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易疲劳,而记忆力下降会直接影响老人对某些信息的记忆和理解,思维能力也越来越迟钝,对外界的反应也越来越淡漠,久而久之,情绪抑郁,小脑萎缩,老年痴呆等疾病不请自来,[3]因此影响沟通效果。

1.3性格的变化老年人的性格基本稳定不变,即有较强的对传统习惯、作风的保持性,常表现为保守、固执、顽强、容易怀旧,但做事周到有条理,处事沉稳、谨慎,因此,老年人经常出现沉默或多言,从而影响有效沟通。

2与老年患者的语言沟通技巧

2.1沟通语言的调整与设计口头沟通对外向型的老年患者而言是抒感和维护社交的好途径,而书写方式则更适合内向性格的老年患者。在进行沟通时,要选择双方都理解的词语,如果老年患者保守,可结合书写方式进行,以克服老年人记忆减退,从而发挥提醒的功能。

2.2增进语言沟通效果

2.2.1适宜的称呼 以适宜的称谓称呼老人,要有尊敬之意,以满足老年患者对尊敬的需求。比如可称呼“某老” “您”,如果知道对方职业是医生、教师等。还可称其“某大夫”,“某老师”等。护士在执行“三查七对”而不得不称呼他的姓名时,也要对患者解释清楚。

2.2.2说话的速度说话速度要和缓,给老年患者足够的时间理解信息和做出反应,必要时保持适当的沉默,这时,可用鼓励的眼神,或表示了解地点点头,或握住老人的手,这样会大大增加老年患者谈话的兴趣。

2.3尊重老年患者被人尊重包括被人认可,受重视,有好的印象和受人爱戴,得到良好的待遇等。老年患者因为社交能力降低,心理障碍增加,对尊重的需要更为迫切。因此,与老年患者交谈时,首先要满足他们对尊重的需求,主动打招呼,倾听他们的诉说,不可中途打断讲话,这样病人就愿意与你交谈。

3与老年患者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3.1触摸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都有被触摸或者触摸他人的需求,每当伤心、生病或者害怕时,特别需要温暖,而关爱的触摸,可使患者获得被关心、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翻身、叩背,患者可产生温暖和亲切感。护士可握住患者的手,耐心倾听老人的诉说,适当地给老人拉拉被子,理好蓬松的头发,通过皮肤的接触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更有安全感、亲切感。

3.2身体姿势当老年患者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达或护士的意图不能被患者理解时,身体姿势能提供有效地辅助表达。这时可以鼓励患者以身体语言表达,然后再给与反馈,以利于双向沟通。如模仿和加大动作指出洗手、刷牙、吃饭等日常功能的活动。

3.3倾听有些老年患者喜欢不停的说话,其原因是当他们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时,会感到安全。虽然沟通的另一方会因此无法满足双向有效沟通的需要,但是,在与之进行沟通时,还需要耐心倾听,并维持良好的姿势。在与一轮椅代步的老年患者沟通时,注意不要偏身或利用轮椅支撑身体,应该适时坐在或蹲在旁边,并维持双方眼睛于同一水平线,以利于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在倾听时,还要注意眼神的接触。认识障碍的老年患者往往有知觉缺损而对所处情境难以了解,因此,提供简要的线索和保持眼对眼的接触,必要时,正面触摸,以取得他的注意力。

3.4目光的接触 护士与患者的目光接触,可以产生许多积极的效应目光的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号,表示尊重并愿意去倾听对方讲述。此外,护士还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非语言反应。最理想的情况是:护士坐在患者的对面并保持眼睛和患者的眼睛在同一水平即可以体现护患的平等关系,也能表示护士对患者的尊重。

3.5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老年患者有浓重的恋旧情绪,住院后陌生的环境及疾病等应激源的影响,通常会产生孤独、失落的心里。因此,尽量将同一层次的患者安排在一病室,同时尽量把病房布置成家庭模样,使老年患者有住在家里的感觉,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

参考文献

[1]刘玲.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73―875

第2篇: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沟通技巧

老年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同年轻人不同,对疾病的表现也有其特点,而不同的老年人其生理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有着巨大的差异,大多数的老年人性格温和,易于交往,但有些老人性格古怪,难与之沟通及交流,还有些老年人由于缺乏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温暖,缺乏同家人的沟通交流,疾病的折磨、生活的困难,使他们易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因此,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增进理解,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为目标,进行全面的护理,以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1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老年患者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行动迟缓、活动减弱、小气、爱唠叨、疑心重、固执等。随着年龄增高,精神活动、功能自然趋于缓慢和欠灵活机敏,由于器官功能的减退,感觉能力特别是视、听、味、触等的感觉灵敏度以及意志行为逐渐减退,生病住院时诸多顾虑,情绪低落、焦虑等。

2老年患者心理变化的原因

老年患者心理变化除了躯体疾病影响外,很多外界因素亦可引起,如退休后社会交往少,生活方式单调,生病住院不适应环境,或因丧偶等致孤独、寂寞、情绪的低落、焦虑,使忧郁症、癌肿的发病率会相应地有所增高,老年人生病住院后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下降,经济不富裕等。

3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

3.1同新入院老年患者的沟通交流技巧

新入院老年患者的心理表现为焦虑、恐惧与疑惑。而患者刚刚入院,面对陌生的住院环境、陌生的人群以及对疾病的担心,这时,护士应该首先主动接近病人,安排新入院病人住到合适的床位,热情地介绍住院须知、病区环境、住院医生、负责护士等,同时询问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并解答患者的疑问,陪同并指导其做各种辅助检查,使患者入院后安心放心。

3.2尊重老年患者、平等关系

只有尊重患者的权力、人权,维护患者的权益,进行平等、真诚的交谈才能有效地实施护理。如:老年患者特别喜欢受人尊重,护士在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给予患者一个恰当的称呼,使患者心情愉快、自尊心得到满足。 3.3耐心倾听、语言交流

由于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精神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脾气暴躁、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很容易对护士产生依赖、信赖和敬畏的心理变化,为此在与患者交流中力求亲切大方,以热情友善的目光正视病人,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切不可粗暴、打断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用真诚的行动与细致、周到的护理去换取其信任。使他们愿与你接近、沟通,为进一步治疗、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3.4言谈举止要适宜

面带微笑是进行沟通的第一步。患者来到医院,在接待的过程中, 护士言谈举止要适度,要面带微笑,言语要尊重,注意吐词要清楚。在与老年患者交谈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可使患者感到亲切。相反,如果在交谈时,护士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出匆忙的态度,可使患者感到不被尊重和重视,将会影响护患之间的沟通。

3.5正确使用语言,掌握语言艺术

与老年患者沟通时,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要用建议和商量的语气,不要用命令和强迫的语气。老年患者往往考虑问题较多,渴望对各项治疗操作有更多的了解。在回答与患者病情有关的问题时,在不影响保护性医疗的情况下,适当给予通俗的解释,使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并用安慰性的语言,转移其注意力,减轻不适。操作后询问患者的感觉及交待必要注意事项等,使每次护理操作成为护患沟通的一种特殊形式。

3.6把握沟通的时机

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彼此间身心感受也最多。因此要把握每次与患者接触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护士可以在床头交接班、晨间护理、入院宣教、打针、发药、基础护理时融洽沟通的气氛,注意坚持不懈,主动积极地与患者沟通。

3.7良好的护理道德修养及操作技术

护士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对老年患者充满爱心、耐心和诚心。良好的技术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护士应注意自身的技术培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娴熟的技术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并与语言交流是相辅相成的。当护理技术尚存缺憾时,完善沟通和优良的服务态度是弥补缺憾的重要手段,娴熟的技术又可增强患者的信任和安全感。

护理工作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在与老年患者的沟通中,更有许多独特之处,要求护士把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把这些融合在平时的沟通中,才能更好的为老年患者服务。同时护士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老年患者要充满爱心、耐心、诚心,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生活上的帮助,使老年患者在一种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第3篇: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沟通技巧也是需要我们尤为关注的,这也是使病人满意,让治疗工作更加顺利所不可或缺的。在沟通过程当中,应当尽量注意语言的亲切得体,给患者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病人的自尊心,在回答和询问过程当中,用语应当包含同情和关心,用礼貌而热情贴心的话语拉近与病人的关系,反之,生冷、硬、粗俗的话收到的则是完全相反的结果。[2]自然坦诚的和病人交谈,不装腔作势,不模凌两可,言语的通俗易懂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交谈和沟通效果。其次,对非语言沟通技巧如各种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也都可以有效的促进和病人之间的沟通,面部的微笑可以让病人感觉到亲切,握手和轻轻拍肩等动作同样可以使得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怀,以此减轻病人在患病期间的孤独感,配合治疗。充分考虑到病人的需要,将服务进行于病人开口之前,给病人以更为贴心的感觉,这些都是护士在工作当中所需要关注的要点和努力的方向。

二、生活护理是关键

伴随着临床护理技术的不断提升,生活护理则应当成为护理过程中的所需要尤为关注的地方,也是整个护理的关键所在。根据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特点,在饮食当中应当符合低脂低盐的治疗性饮食要求,部分老年人对此持反对态度,尤其是对于已经习惯吃较咸食物的农村病人尤为反对。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病人的病情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述,让他们了解低脂低盐饮食的重要性,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早日康复。另外,由于年龄原因,老年人都存在味觉减退和牙齿松动等情况。所以,在老年人的饮食提供上,应当尽量保证食物的柔软,为老年人提供易消化和咀嚼且饱含纤维的多样化食物。同时还应根据老人情况适当的使用缓泻剂,达到防止便秘和促进粪便软化排出的目的,针对心梗病人还应当对其加强嘱咐,让他们排便不宜用力,避免对病情的加重。在强化生活临床护理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对病人用药之后的各种反应做出密切观察和记录,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对中年和老年患者来说有较多的区别,因此,我们应当根据老年人的肾功能减退等等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严格控制剂量,仔细观察变化,重视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从而实现辅助其早日康复的目的。

三、健康指导是辅助

“人人要健康,健康为人人”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句话,对病人实施各方面的健康教育也是临床护理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为了让健康教育发挥作用,辅助治疗和康复,我们应当将其融入整个护理工作当中并持之以恒的开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和患病情况,我们可以就具体情况采用示范教育、文字教育以及口头和形象教育等,也可以将多种教育结合起来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通过这样的教育过程,让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也能够充分的了解到自身患病相关的一些医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住院期间的配合治疗,同时这些简单医疗知识的普及对病人出院后对疾病的良好防范也有了极大的效果,减少了相关疾病的复发率,实现保护健康的目的。

第4篇: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交流技巧

[中图分类号] R473.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1(b)-106-02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10%,而且正在以每年近1 000万人的速度递增,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身体各器官老化、功能衰退,疾病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同时,心理因素也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前5位疾病依次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研究表明,70%~80%的老年疾病与心理、精神因素有关,综合医院内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障碍的患病率高达60%。目前我国老年人中有70%患有各种老年病,其中15%患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本科收治的患者70%以上是老年患者,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促进老年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成为当今临床上广为关切的问题,这就要求护士熟悉老年患者的生理变化、心理状况,掌握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愉快的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1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心理状态、体内各脏器以及感觉器官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导致老年人在生理上、功能上出现许多障碍和病变。主要表现为活动能力的降低,听力、视力的减弱,记忆力和意志的减退;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营养吸收力降低;血压增高、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内环境平衡能力减弱,适应能力差,因而容易患病,患病后又容易合并感染,一旦患病,病程长,恢复慢,疗效差,易反复等。

2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2.1 焦虑、恐惧心理

患者的焦虑主要来自身体不适、家庭因素、经济压力、医院环境等方面。恐惧主要来自疾病对生命的威胁。生病后住院担心花钱多,怕疼痛,怕失去生活能力;患者怕误诊、误治,怕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带来的不适。尤其是一些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显著的疾病,更易使他们产生恐惧感,精神的高度紧张、感觉过敏,惧怕死亡。

2.2孤独寂寞感

孤独寂寞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心理特征,有些老年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但是当他们离开工作岗位时,则失去精神寄托,子女成家立业,各奔东西,很少有时间和老人在一起,而觉得孤独寂寞,忧心忡忡。一旦生病住院,缺少亲人的照顾,常常郁郁寡欢,心情压抑[1]。特别是生病离开家住进医院,周围都是陌生人,这样患者自然产生孤独寂寞感。

2.3 抑郁、悲观心理

老年人爱操心,他们操心儿女的工作,操心孙辈的的成长,担心自己的健康。往往因一些小事发脾气,性格孤僻、固执,不易与人合作,不能自制。特别是生病后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有的饮泣不语,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念头。一方面,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使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另一方面,因长期住院得到的家庭关爱减少,悲观失望,消极对待。

2.4 敏感的自尊心

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年人具有较深的资历和阅历,喜欢周围的人恭顺他。每一位老年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丰富的人生经验,有的在工作岗位上担负一定的职务,一旦离开工作岗位,会因年老失去地位而感到空虚和被遗弃。再加上一旦住院,处处受约束,医务人员言行举止不当、环境与角色的改变等,自尊心会变得更加敏感和强烈,也极易受到伤害。

2.5 固执、嗦、多疑心理

由于存在自卑心理,别人说话时,总怀疑是议论自己。子女们因工作忙,不能及时看望,问寒问暖,使老人就以为儿女冷落他们,另外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遇事好唠叨,使年青人讨厌他们,更加重了老年人的悲观情绪 ,由于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缺乏了解;长期住院与病友间造成人际关系的摩擦等均可造成老年患者固执和多疑。

3 与老年患者的沟通及交流

3.1 非语言沟通与交流

3.1.1 整洁、端庄的护士仪表服饰

护士在工作时的仪表应端庄典雅。工作服必须干净、合体、平整。脸部可适当修饰,可化淡妆,这样更加精神,无疑会提高自信心。帽子要戴端正,头发应保持清洁,符合工作要求,不宜披头散发。此外,指甲不能留过长,护士双手应该洁净、柔软,给服务对象带来舒适感。

3.1.2 保持微笑的面部表情

在交往过程中,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情感活动密不可分。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贝恩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来自文字,38%来自音调,55%来自面部表情,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人际交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不同的眼光传递着不同的信息,通过目光的接触可以反应双方心中的意向。在所有的面部表情中,微笑是最能表示友好的非语言信号,尤其是护士的微笑能对患者起到抚慰作用。在人际沟通中,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觉察和理解[3]。护士可对患者投以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表示出对老人的尊重,这样既可减轻患者入院后的种种不安,又可增加信赖感。

3.1.3 熟练的技术操作与和谐的体态动作

由于患者在患病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医护人员身上,此时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引起患者的注意,有时会形成心理负担。护士在与患者交流中通过优美和谐的体态和手势,能增加语言表达的形象感,对患者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护理技术尚存缺憾时,完善沟通和优良的服务态度是弥补缺憾的重要手段,娴熟的技术又可增强患者的信任和安全感。护士能够在急、危、重症患者面前采用娴熟的技术,表现出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无疑能取得患者的信赖、默契与配合。

3.1.4 恰当的人际距离与人体接触

所谓人际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当人与人交往时处于不同的空间距离时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从而产生出不同的反应,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控制、调节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人格特征、文化教养、病情需要和与患者的沟通层次,调节人际距离。如对孤独老年患者,缩短人际距离有利于情感沟通。人体接触主要是专业性皮肤接触,皮肤接触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经常为卧床患者按摩、翻身、擦体等,可使患者感到舒适、放松、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压疮等。

3.1.5 耐心地倾听与适当的沉默

由于住院患者的心理、精神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脾气暴躁、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很容易对护士产生依赖、信赖和敬畏的心理变化,这时,护士适时地沉默,同时耐心投入地倾听,使其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患者会感到护士很能体会他的心情,真心听取他的想法,自己的愿望得到尊重,使他们愿与你接近、沟通,为进一步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语言的沟通与交流

3.2.1 对新入院老年患者做好入院介绍

新入院老年患者的心理表现为焦虑、恐惧。而患者刚刚入院时,面对陌生的住院环境、陌生的人群以及对疾病的担心,这时,护士应该首先主动接近患者,将患者带到到合适的床位,热情地介绍住院须知、病区环境、住院医生、负责护士等,同时询问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并解答患者的疑问,陪同并指导其做各种辅助检查,使患者入院后安心放心。

3.2.2 尊重老年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老年患者特别喜欢受人尊重,要求别人依从,甚至向护理人员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希望有经验的医生为他们看病,熟练的护士为其打针、发药。这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并不过分,要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给予患者一个恰当的称呼,使患者心情愉快、自尊心得到满足[4]。 本科规定:护士称呼老年患者都是用“大爹”、“大妈”、“爷爷”、“奶奶”,从不号。同时还须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要用建议和商量的语气,不要用命令和强迫的语气,语言要通情达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5]。

3.2.3 疏导和解除老年患者的思想顾虑

由于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业余时间陪伴,尤其是丧偶老人,他们有“感情饥饿”现象,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所以护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视,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理人员信赖。同时,指导家属也这样做,鼓励亲友常探视。对病情较轻的老人,动员他们到院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酌情做些喜欢的活动或适合老年入特点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鼓励他们与周围的病友多聊天,看看电视,听听广播,阅读各种书刊杂志、文艺小说等。培养多种兴趣,丰富生活内容,以达到分散注意力,调节紧张情绪,消除孤独寂寞心理.

3.2.4 正确使用语言,掌握各种语言的运用原则

对于住院患者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在人格上都要一视同仁。可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素质、性格情绪、新老患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和语言表达。注意吐词要清楚,语言准确,通俗易懂,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在与老年患者交谈时,说话语速要慢,便于他们能够听清楚。使用语言要遵守以下几点原则:要使用有针对性的语言;要提倡使用通俗明确、患者易于掌握的语言;要提倡尊重患者人格的礼貌性语言;要提倡安慰性语言;要努力提高语言的科学性;要正确掌握保密与说真话的原则。

3.2.5 宽容对待老年患者的固执、天真、嗦

多数老年人患病后有固执、天真、幼稚的表现,即俗话说的“老小孩”,护士要有对待“孩子”一样的耐心和宽容“哄”着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沟通技巧,避免生硬顶撞,才能顺利达到护理患者的目的。老年人思维僵化、固执、反应迟钝,在对话过程中不要讽刺、讥笑、挖苦,护理人员应鼓励其发表意见和见解,并认真听取,积极配合,和他们进行平等对话。老年人有时健忘、爱唠叨,总是反复询问,护士应耐心给予解释,努力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

4 小结

有效沟通所建立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增强[6]。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医疗护理理念对护士的语言提出了一个更高更新的要求,以此同时,人际沟通理论也日益受到重视。护士只有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人际沟通理论,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徐萍,苗副清,崔秀菊.浅谈老年心理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8,32(8):76.

[2]马晓红.人际交流中的体语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2):23.

[3]李小寒.浅谈非语言护理沟通技巧[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58-59.

[4]吴英平.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J].医药卫生,2006,22(3):45.

[5]蒋继国,盛秋鹏.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

第5篇: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4-087-02

非语言沟通是指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是人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急诊病人常表现焦虑、恐惧、忧郁、绝望等一系列心理反应,急诊护士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病人进行更多的言语沟通,这就要求急诊护士要善于利用非语言行为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之配合和支持治疗及护理工作,以便及早脱离危险,摆脱病痛,早日康复。

1 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方法

利用业务学习,开展非语言沟通技巧讲课,使护士学习、了解、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在急诊抢救护理工作中,应用非语言沟通形式,从面部表情、眼睛视线、身体站立姿势、手的姿势、触摸等开始做起。注意环境因素,包括光线、嗓音、沮度、家具安排和颜色等,创造有利于护患交流的环境,减轻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病人心理上的压力,有利于恢复健康。

2 把握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2.1 丰富性非语言沟通同时借助于非语言符号,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主要包括:动姿:面部表情、目光、姿势、手势等;静姿:站姿、坐姿、沟通双方的空间距离;辅助语言:音量、音调、节奏、停顿及沉默等;类语言:、叹息及叫喊等。在护患沟通过程中,这些非语言行为为双方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

2.2 非语言沟通的信息是连续性的,不问断的。只要人与人在一起,就会自然而然地传递信息,整个过程无法切割。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即使彼此很少甚至没有进行语言交流,护患间的心理交往也在进行着。无声的语言不断地将护士的情感、态度、技术水平等传递给患者,使患者产生不同的感受。

3 应用非语言沟通技巧:

3.1 目光与面目表情的作用 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减轻患者入院时所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直接反映人的思想、情绪。不同的目光可以实现各种情感的交流。因此,护士在接诊时应热情、主动,以微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注视患者,倾听患者述说,并表示同情、关心,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并能平静地接受治疗。如车祸患者恐惧心理尤为突出,护士镇定的目光是消除其不良情绪的一剂良药。

3.2 娴熟精湛的专业技术 娴熟的技术,举止稳重沉着,可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给患者以安全、信任感。特别是急诊护士能够在危、急、重患者面前表现出勇敢、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无疑会使患者的情绪由恐惧、焦虑到平静、镇定,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例如:在抢救过一位心肌梗塞的老年男性病人,心电监护显示:心率116次,5一T段弓背抬高,血压监护显示0/40mmH。病人表现出痛苦表情和焦虑紧张表情,一方面是病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所致,另一方面表现出病人信心不足有濒死感。抢救护士立即配合医生进行紧张的抢救。病人抢救成功后他告诉我们,护士的护士娴熟的技术缓解了他的紧张情绪,增强了他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抚摸的作用 抚摸可缩短护患之间距离,增进护患之间感情交流,护士查房时对某些患者可采用触摸的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如对急诊外伤患者,可站在患者一旁,握住患者双手,可以从心理上减轻患者清创时产生的疼痛感;对于儿童可抚摸患儿的额头,使患儿产生亲切感,减轻恐惧心理;对于老年人,摸摸脉搏,测测血压,拉拉被子,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消除顾虑和不安,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有时对患者的关心可体现在一个细微的动作中,如触摸发热患者的额头,在为患者静脉注射完毕,帮助患者把捋起的袖子放下,寒冷的冬天帮助患者整理一下被角等。一个细微的动作体现出亲人一般的关怀。

3.4 沉默的作用 急诊患者大多数都是急、危、重为“三大”特点。如急诊胃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抢救时间较长、痛苦大,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患者情绪急躁、不稳定,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责骂医生、护士,甚至拒绝治疗。这时应明确角色,不应对患者产生厌烦情绪,应在保持沉默的同时继续进行救治,仍然以亲切、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5 手势的作用 以手势配合口语,以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如病人高热时,在询问病情的同时,用手触摸患者前额更能体现关注、亲切的情感。当患者在病室大声喧哗时,护士做食指压唇的手势凝视对方,要比以口语批评喧闹者更为奏效

3.6 人际距离的作用 急诊护士要有意识地控制和病人的距离,尤其是危重病人护士要主动缩短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如护士护送危重病人做各种检查{如123456}以及入院等不能只跟着推车后面走,这样病人会觉得不安全。护士应在病人输液一侧靠近病人手扶推车行走,并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情况,让病人产生亲切和安全感。

综上所述,非语言沟通在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护患交流,有利于急诊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所以作为一名急诊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精湛的专业技术,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心理护理意识,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帮助患者度过应急期。

参考文献

1 刘晓红,护理心理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06―207

第6篇: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373-01

交流与沟通是指两个人或两个群体间,通过语言、姿势、表情或其他信号等方式,相互分享与交换信息、意念、信仰、感情与态度,以使双方能够互相理解。不同年龄层在与人的沟通中有其不同特点,其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器官衰老,功能减退,反应迟钝不仅反映在生理方面,也反映在心理方面。如老人一般具有自尊、返童、怀旧等心理特点,在生病后具有特殊的心理变化,希望被重视,被关怀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不断增加,我科作为老年病房在日常接诊工作中接触到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由于他们受病情、环境、文化程度、家庭、地位等原因的影响,与其沟通常会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老年病房的护士一定要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才能提高与年老患者沟通的效果。老年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不仅仅是解决身体上的疾病,还包括得到高质量的服务。现代化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从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多维角度护理老年患者,与老年患者有效地交流与沟通可以理解老年患者的感受与内心体验,是实施护理活动的重要前提。

1 影响与老年患者沟通的常见因素

1.1老年患者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老年人。老年患者由于孤独、焦虑、忧郁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表情、行动观察得十分细致和敏感。另外,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各种生理缺陷,如耳聋、失明、失语等,出现各种生理缺陷的老年人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交际产生恐惧、不愿与人沟通,这就给正常的护患沟通带来了难度。同时,老年人由于疾病或者其他因素往往受到疲劳、疼痛的困扰,如此时与之沟通,患者的注意力根本无法被你吸引,所以这时护士说什么他们都不会有所记忆。

1.2护士自身因素

护士与老年人沟通障碍最常见原因是护士不能正确地实施移情。移情这个词是西多普・利普斯于1909年首次提出,他将移情定位于感情进入的过程,即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通过认真倾听和提问,确切理解对方的感受。即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他人的感情。是分享他人的感情而不是表达自我情感,简言之,移情是从对方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因此,护士在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时要设身处地的站在老年患者的角度多思考,耐心倾听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尽力予以满足,限于条件做不到的要耐心诚恳地解释,使他们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和温暖感。另外,护士自身素质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也会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

1.3环境因素

不当的时间、地点、场合也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在与老年人沟通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查房探视时或噪音打扰时都不适合沟通。另外,有些老年人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当众说出,所以此时尽量选择安静、没有其他患者或陪患在场的情况下沟通。

2 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

2.1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对于因逐渐认知障碍而越来越无法表达和理解谈话内容的老年人日渐重要。

2.1.1触摸

触摸寓意着治疗者关爱老年人,而被触摸寓意着老年人的存在和老年人是值得被照顾的,有些研究甚至支持触摸是老年人与外界沟通的最佳途径。最易被接受的部位是手,而握手则是最不受威胁的触摸,其他部位有手臂、上臂与肩膀。头部则是大部分老年人在乎的部位,应该慎重考虑。护士在治疗性触摸的过程中,应尊重老年人的尊严及文化社会背景,适宜的运用触摸技巧,运用平常的接触与活动达到疗效。

2.1.2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每当言语无法清楚表达时,身体语言都能适时有效的辅助表达。与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沟通前,必须先让其知道我们的存在;口头表达时,要面对老人,利于其读唇,并加上缓和、明显的肢体动作来有效的辅助表达。同样的,若老年人无法用口头表达清楚时,可鼓励他们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再给予反馈,以利于双方沟通。

2.1.3倾听

(1)适当的身体姿势

倾听不仅是听觉传递,更是心理活动的参考,维持良好的姿势,有助于提高听觉功能与开动脑筋。另一方面老年人常以轮椅代步,注意不要俯身或利用轮椅支撑身体来进行沟通,应该适时坐在旁边,并维持双方眼睛处于同一水平线,以利于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2)倾听的态度

谈论一些老年人感兴趣的话题,以增加其专注与记忆。有效的倾听是有效地用脑、眼、耳与心的过程。倾听时要利用对方所传达信息的注意力和开放情绪去感受对方所想要传达的感觉,并配合适宜的沟通环境,避免环境中的噪音、强光等其他干扰因素,或者转移到利于沟通的安静场所。

(3)反馈表达时的注意事项

个人面部表情平和,不紧绷或皱眉;说话声音要略低沉平缓且带有欢迎的热情;说话时倾身向前以表示对对方的话题有兴趣,但是应注意不要让老人有身体领域被侵犯的不适。另外,眼神的传递是脸部表情的精华所在,所以保持眼对眼的接触也是非常重要的。

2.2语言沟通

2.1.1鼓励自我表达

语言的表达是传递信息的第一步。口头表达与交流对外向的老人而言,是抒感和促进彼此信息交流的良好途径。随着年龄渐增,不管老人原先的人格特征如何,都可能变得比较退缩与内向,较少参与社会活动,时有寂寞和悲观的情绪产生。最好的护理措施就是要为其提供足够的自我表达的机会,予以鼓励但不要勉强,不管老人是选择接受或拒绝参与都予以尊重[1]。

2.1.2根据老年患者特点采用不同的语言

不同疾病程度及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同,因此护士应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患者的特点及文化层次,采用相应的语言进行沟通。

2.1.3沟通过程中注意使用使用礼貌性语言

称呼一定要有亲切感,不能使用刺激性语言,决不能因称呼不当伤及患者的自尊。我们应正确对待老年人一切“权威思想”的表现,语言切忌生硬、急躁。

2.1.4注意交流沟通速度 注意副语言沟通

副语言是指通过非词语的声音如重音、声调的变化,哭笑、停顿来实现[2]。如对老年患者的配合表示赞赏时,用调低、肯定的语气来表示。与老年患者交流与沟通时要根椐老年患者反应快慢来决定交流的速度。特别是对思维迟缓的老年患者,更要有耐心,允许老年患者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叙说,保持一种稳定、温和、接受的态度。

2.1.5适当使用倾听技巧

护患信任的建立是护患沟通的良好开端。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倾听,通过仔细的倾听掌握老年患者所传递信息的主要内容,从而有的放矢地与老年患者沟通与交流。

3 小结

护患关系是在医疗服务中建立起的两个相互依赖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离不开护士的全面关心和照顾,而护士的工作又依赖患者的存在。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加强护患间的沟通。自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后,如何进行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是广大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体进入老年后,都会因生理老化而带来身体和心理变化,老年人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针对老年患者独有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这就要求老年病房的护士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外,更应多了解老年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特点,运用护理学和心理学知识,把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做为护理宣教内容,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3],真正意义上做到让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 姜德珍.老年心理的调适与养生[J].健康指南, 1999, 11(1): 67.

第7篇: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233-01

体语即身体语言。体语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人们可以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在实践中, 护理人员往往把重点放在语言沟通技巧上,而忽略了体语沟通技巧的应用, 从而使护患间沟有效性大打折扣。由于体语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 所以比语言信息更富有感染力, 因此, 护理人员应该正确掌握体语沟通的知识, 并在临床中适当运用, 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1 体语沟通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而在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中,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接近的人将成为主要问题[1]。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因此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尤其在初次接待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语言沟通的技巧,同时也要重视体语沟通技巧的运用。如果一护士举止得体,在沟通的过程中重视病人的反映,并根据病人的反映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且各种操作技术娴熟, 必定会给患者留下美好印象, 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使其产生依赖感与亲切感, 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从而达到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认为语言表达在沟通中只能起方向性及规定性的作用, 而非语言行为才能准确地反映出人的思想及感情[2]。

2 体语沟通技巧的正确应用

2. 1眼神的应用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们用眼睛传达信息几乎是无极限的, 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观察力敏锐的护士可以从病人的目光中观察到病人的真实心态。因此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一种体语沟通。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 热情亲切的注视, 是对患者的爱护和鼓励, 在患者对病情感到焦虑、恐惧的时候, 护士用善意的眼神可给患者带来安慰、鼓励以及希望。

2. 2表情的应用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表情肌,可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生成丰富的表情,这些表情可以非常灵活地表达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情感。因此面部表情是体语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护士的表情是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表情的集中体现,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3]。面带微笑地迎接患者是进行护患沟通的第一步, 它可以大大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从而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2. 3人际距离的应用当人与人交往处于不同的空间距离时, 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所以护士应有意识地调节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最好采用个人距离(0.4-1.2m),这样可以说话温柔,同时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比如在和老年病人沟通时,护士可以尽量的靠近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讲述,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2.4身体接触和触摸的应用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4]。因此护士适当的抚摸病人,可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进护患的感情交流。如一位正在分娩的产妇, 护士可站在患者一旁, 一手握住产妇的手, 另一手抚摸产妇的额头, 从心理上减轻产妇临产时产生的疼痛, 消除心理恐惧, 增强生育的信心。

3 体会

护士仁爱的目光、微笑的面容、柔和的声调、同情和关心的态度、关切而恰当的抚慰, 可稳定患者的情绪, 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 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 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从而缩短护患之间的距[5]。很多沟通专家认为, 体语勾通比语言行为更真实,因为它是无意识的,不像语言沟通中词语的选择可以有意识地控制, 非语言行为通常是一个人真实感情的更准确的流露和表达, 在某种情况下, 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会传递不同的甚至矛盾的信息, 通常体信息更能准确地指出说话者的真实感情[6]。所以笔者认为, 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善于运用体语沟通技巧, 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之,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虞积生,林春社会心理学[m] 150-153 民族出版社.

[2]赵长云, 范宇莹. 谈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应用[J]. 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6) : 73.

[3]马燕, 许永珍. 护士与病人沟通顺利的必备条件[J]. 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6) : 56.

[4] 虞积生,林春社会心理学[m] 151民族出版社

第8篇: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关键词:眼科门诊;沟通技巧;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ophthalmic clinic application. Methods review in October 2012 - October 2014 in ophthalmology of ophthalmology,outpatient surgery patients and excimer laser refractive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s analyzed,using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care. Results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care,understanding,meet patients' psychological needs,obtain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car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es,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Key words】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communication skills;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06-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就诊观念和就诊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眼科长期存在患者多?家属多?检查和治疗项目多等特点,因此,要求护士必须具备眼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高超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提高自身素质

1.1 注重第一印象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门诊护士的工作表现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使护士在短时间内获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护士应礼貌待人,衣着保持大方?得体,态度和蔼?诚挚,谈吐文雅,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掌握交流技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用实际行动关爱患者,贴心服务,爱岗敬业,以热情饱满的状态迎接每一位患者?

1.2 加强专科护士的业务培训 眼科门诊患者多?检查多?治疗项目多等特点,几乎所有专科检查都集中在门诊,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专科各种疾病及治疗护理要点,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的更新,提高技术质量,潜心钻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做好诊室准备工作,维持好就诊秩序,诊室内保持安静?及时正确分诊?预诊和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患者候诊时间,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2 针对不同患者的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

2.1 初诊者的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

面对陌生的就诊环境感到困惑?茫然,迫切希望护理人员能给予引导?门诊的患者多?就医心切,常会出现不必要的争吵,门诊护士要富有同情心,视病人如亲人,理解和体谅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烦恼和困难,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和需要,及时耐心的给予帮助?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和就诊流程,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合理规范的疏导管理,避免和减少患者就医时的紧张和候诊时的拥挤,缩短等候时间,使门诊工作流畅?高效?共同创造出一个安静?整洁?有序的就诊环境?

2.2 急诊患者的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

眼科急诊多以眼外伤多见,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对突发事件产生恐惧不安心理,门诊护士应掌握轻?重?缓?急的原则,协助患者提前就诊,配合医生积极治疗[1]?接待患者时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动作要迅速,操作要熟练,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以坦诚的态度做好其他候诊患者的心理疏导,争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2.3 老年患者的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加,器官功能的减退,老年患者多表现出固执?多疑?行为缓慢?爱唠叨?焦虑等?护士应耐心倾听他们的主诉,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谈话,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对老年患者要满怀爱心?耐心和诚心?根据不同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给予患者一个恰当的称呼,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交谈时注意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言谈举止要适度,面带微笑,语言要和气,吐词要清楚,用真诚的行为和细致周到的服务换取他们的信任,激发其积极情绪?

2.4 儿童患者的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

孩子是现代家庭的主体,一旦就诊则全家出动,上至父母,下至亲朋,医护人员需要对每位家属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稍有疏漏,就会引起不满?医护人员熟练使用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2],接待患儿时面带微笑,身姿端正,声调平缓,眼神要流露出亲切和关注,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取得患儿的信任,主动配合各项操作?对不同的交谈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2.5 门诊手术患者的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

对门诊手术患者须进行手术前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仔细阅读病历,掌握了解病情,耐心细致向患者解释各种疑问,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详细介绍该项手术的名称?麻醉方式?手术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用疏导的方法去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增强信心?用适当的语言交代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进入手术室,患者普遍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缺乏安全感,这时护理人员应诚恳地向患者进行解释?安慰[3],手术过程中护士始终守候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主动向患者说明术中情况,肯定患者在手术中的积极配合?同时对患者现有的不适给予解释和疏导[4],详细交待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及复查时间?

3 眼科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咨询沟通及心理护理

3.1 电话咨询患者的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

通过电话咨询的患者,大多数都是愿意来院就诊的潜在人群?电话咨询人员的表现是医院留给患者的第一印象,患者往往通过咨询的结果,判断是否来院接受治疗,如何说服这些潜在的患者来医院就诊需掌握一定的咨询技巧?除了具备商业化的电话咨询服务要求外,比如礼貌?耐心?热情,同时还需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强调最重要的是患者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安全的手术和更好的术后视力,并且应明确的建议患者来医院接受检查?

3.2 来院咨询患者的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

对于来院咨询的患者,咨询人员应与患者建立朋友式服务的医患关系,举止大方?态度和蔼,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需求,耐心解答各种问题,介绍不同的术式和设备的特点,然后根据病人自身的条件和期望值,推荐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交谈结束前记录下患者的联系方式,询问患者知晓医院的渠道和请他向朋友介绍你的医院,这不仅会给患者一种受到重视的感觉,还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3.3 术前谈话患者的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前,了解患者要求做手术的动机非常重要?要特别注意向患者解释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经过耐心讲解和谈话,消除患者不切实际的期望,对手术的疗效更容易满足?术前要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及对视力的要求,制订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前还需要通过谈话?录像或宣传册向患者介绍有关手术的原理?过程?手术方法,增进患者对手术的了解?

4 小结

对于综合性医院来说,想要吸引更多的患者来到医院,除了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外,还需要在细节上满足患者的需要,更应该在医疗沟通?心理护理方面给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在未来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沟通咨询及心理护理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还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英,杨霜.门诊候诊患者的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5).78.

[2] 赵红,苏建华,乔丽娟.护士的礼仪与护患关系[J].哈尔滨医药,2006.26.(5).100.

第9篇: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关键词:亲情服务;提高依从性

随着老年人口及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社会[1]。同时,医学模式已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就我院以老年康复为主,98%的患者都是老年人。这些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绝大多数患者基础病较多,病情反反复复发作、住院,长期需要药物治疗,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护理实施。而加重病情,增加医疗费用。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降低医疗费用,需要为患者给予特殊的关怀与照顾。我院推行亲情优质护理服务,现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到98%以上。

1 亲情服务的概念

亲情服务是21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新型服务理念,重点应用于医疗行业。要求医务人员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用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全心全意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2]。

2 老年患者心理和生理特点

心理上孤独感、遗弃感、失落感、失尊感、沮丧感、绝望感逐年增加。生理上慢性疾病多,各个器官逐年衰退,病情反复发作,抵抗力下降,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视力下降等等。

3 亲情护理应用

3.1护士转换角色 护士应从管理者、协助者、服务者转变为患者的亲人,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主动询问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体会到护士是发自内心关心他们,而不是为了工作而服务他们。

3.2环境改变 为老人提供根据患者喜爱可以加饰一些患者喜爱的物品。如:鲜花、纪念品等。

3.3建立信任

3.3.1沟通技巧应用、有效聊天 首先护士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再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制定计划、方法。了解患者需要,据情况给予满足。不强迫患者做不愿意的事情,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如:患者不吃药,在解释服药的必要性和分析不积极治疗的后果后患者仍然不愿意服药,我们可以采用冷处理或善意的欺骗。

3.3.2忽略缺点,有效的赞扬 老年人因性格特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护士不应该进行指责、说教;如:您这样做不应该……,您应该怎么做……,而是应该换一种尊重患者自主为前提表扬。

3.3.3护士应该有强烈责任感,主动关心 护士要转变为"要我做"为"我要做"[3],不再只是被动待在护士办公室等待呼叫,而是主动巡视在病房、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给患者、家属、保姆于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3.3.4记住患者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期 责任护士应记住患者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期,如:生日等。如在这一天给患者送上祝福,患者感到温馨、感动,从而再次增进患者信任感、亲情感。

3.4护士应该有健康的身心 作为老年科护士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护理工作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要有浓厚的工作兴趣,较好的心理素质应对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3.5健康宣教理念更新 细节体现关爱,护理实现价值。亲情护理的特点就是注重细节,体现关爱,诠释亲情。因此改变以往定时、定地点进行健康宣教为在日常护理工作或平时聊天中把健康宣教融入,让患者主动参与制定护理方案等,从被动变为主动,有效提高患者主动维护健康自觉性。

4 亲情护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随着"亲情优质护理"的开展,我院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护理实施的老年患者逐渐自觉加入到自我健康管理中来,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配合治疗、护理、康复,产生了积极、乐观效应护理实施得到顺利进行。现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到98%以上。

参考文献:

[1]杨启村.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应对人口"三化"高峰[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5:12-14.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