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

第1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3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新时期的一个崭新课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责任。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以实现公共文化权益为准则,为全社会提供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博物馆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

1.1 博物馆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这是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的基本定义。从基本定义可以看出,博物馆已不再是一个功能简单的收藏、研究、陈列藏品的事业单位,更是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标志,一个承担了公民“终生教育”的社会教育机构。在整个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博物馆和群众艺术馆、文化站、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广场、公园、工人文化宫等一起,共同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

1.2 博物馆在现代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多重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公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比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这使得它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首先,博物馆是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成年人的“继续教育学校”。其次,博物馆是广大休闲旅游的好地方。它可以提供一个安静和舒适的休闲环境、各种精美的展览、一系列的纪念品、仔细和细致的专业解释,无论观众是学习知识或学术研究,抑或是休闲娱乐,他们都会在博物馆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最后,博物馆是地区文化的形象代言大使。目前,各博物馆普遍采取“保护和利用并举,发展旅游和文化保护并重”的新思路,将博物馆打造成宣传本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提升本地区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

2 博物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也是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的具体延伸,是以实物为媒介的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播机构,以其陈列展览为主要传播模式。博物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保存文化遗产,奠定传承基础

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目标,就是要传承文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就是要最全面地、充分地对人类活动和自然发展的真实证据进行保存和保护,显而易见,博物馆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最好去处。虽然历史上和现实中私人收藏家也可以留存文物,然而从整个世界博物馆史来看,私人收藏的结果导致文物流失的事件屡屡发生。历史已经证明,“博物馆不仅是保存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最后场所,也是最佳场所”。

2.2 宣传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力量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把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民族力量的凝聚,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为宣传传统文化肩负重任。它可以通过展品陈列、专业讲解、互动交流、专家讲座等多种文化活动,打造多元公共文化产品,为传统的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大大增强广大观众的民族归属感和凝聚力。

2.3 转换教育方式,拓展公众视野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最普及的功能,博物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而实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终极目标。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的教育,在学校,是通过向观众提供服务教育和自我学习;而在博物馆,观众是教育的主导方面。作为教学,博物馆更是通过吸引、满足观众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多样性的手段,不仅要“请进来”,还要打破展览作为宣传教育传统的主要途径,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博物馆下基层”等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感受到艺术与教育的魅力,并拓展其视野。

第2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一、做好民间美术文化挖掘

形式多样且群丰富的民间传统美术资源是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传统美术资源植入的基本保障和条件。在民间传统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对传统民间美术进行挖掘是实施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本地区的民间传统美术资源加以挖掘利用,将其作为美术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例如,过年贴窗花、平时放风筝等具有美术特征的民间美术活动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在教学中对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加以优选,将学生熟悉的典型民间传统美术资源引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丰富教学内容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此外,教师在优选民间传统美术资源的同时,还应该采取走进自然进行校外采风、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体验创作、走访民间美术大师、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等方式挖掘民间传统美术文化价值,为民间传统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教学创造基本条件。

民间传统美术文化资源是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传统思想文化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接受与认同,以及其传承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将其植入学校美术教学中,一方面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间传统美术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民间传统美术文化传承保护的高度出发,在教学层面做好民间传统美术文化的优选和多元化教学原则,为民间传统美术文化有效植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创造条件。

二、创设传统美术文化活动

在民间传统美术文化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层面组织创设传统美术文化活动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方面的优势,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开展一些与民间传统美术文化有关的活动,为民间传统美术文化有效植入学校教育开辟新途径。

例如,学校利用艺术节专门开展传统文化展演,让学生们利用民间传统美术元素装扮自己;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剪纸等专门性的传统美术活动竞赛;利用学校现代信息平台宣传传统美术文化,学利用自身网站,家长微信平台等信息平台宣传学生传统美术作品。

学校层面和一线教师作为这一主题实践的实施者,对最终能否实现民间传统美术有效植入小学美术教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学校层面应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开展与民间传统美术相关的活动促进民间传统美术文化的在学校和学生中的传播与接受,为开展民间传统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做好民间传统文化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

虽然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民间美术学习,但是由于各地区之间在民间传统美术资源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课程实施上难以形成统一的课程形式。因此,在民间传统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南京市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就以“发扬创新”“以人为本、主体性探究”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开发了“阿福”这一民间传统美术校本课程。通过这一校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新的全面性认识,同时为小学美术课注入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民俗文化的精髓和乐趣,培养学生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当前形势下民间传统美术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贯彻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的基本手段。

第3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提升;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5000多年历史精华的积淀,人们常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传统文化更是支持着炎黄子孙不断进步的根本。而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问题不可小觑。中华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化,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是中国文明为什么在其他三大文明相继消亡之后依旧没有被掩埋在历史的洪荒之中?我认为,在中华五千年形成的政治制度、文化造诣、精神产物以及物质文明中,一代代炎黄子孙能够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将其发展且发扬光大的原因便在于总能够找到合适的、能提高自己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最佳路径。但现阶段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本来就导致大学生在中学时不断接受来自书本上呆板的知识和只训练与考试匹配的习题,无法接触到关于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步入大学后,由于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进行纯职业化教育,可有可无是中华传统文化课程面临的最大的窘状,高校忽略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起不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大学生们逐渐失去了承担华夏文化传播的这份责任的意识。

第二,盲目追求西方文化浪潮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关于这点,最有力的体现便在于现在大学生很少有人愿意过重阳节、中秋节,反倒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倍受追捧和热爱。面对西方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固然可以学习借鉴,但由于大学生没有社会历练的经验,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国外的学校优秀,国外的教育体制完善,国外的文化经典才是精粹,等等言论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有过度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不愿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崇洋则会其失去本心,造成年轻人群体逐渐跟风,最终导致传统文化被“冷落”。

第三,科技产物剥夺大量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时间。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更新,其功能越来越全面,使用越来越方便,它们已经成为大学生身边不可或缺的工具。查阅资料、购物、娱乐游戏,一部手机都可以解决,大学生太多课余时间被消磨在对现代科技的利用中,学生逐渐缺少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失去了找寻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匮乏。

第四,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社会上有关传统文化的典藏少之又少,图书馆里的文化读本不过是简单罗列,有些内容又晦涩难懂,大学生缺少了解传统文化的媒介,政府没有鼓励相关单位到大学里出资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没有给予文化应有的重视和扶持,使提升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大大减弱。阻挡着一代人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原因远不止这些。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提高对大学生培养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视,那么绝对不会长久地生存,我们都该意识到,国家如果要谋求更高更远的成就和发展,传统文化素养绝对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装备的最坚硬的铠甲。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能够实现,以下条件应是必要的:

第一,高校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吸收多元化文化同时,让大学生热爱传并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激励大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文化课绝对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鼓励大学生阅读经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有平台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传授太极拳、开展朗读文学经典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等活动,时时处处让大学生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增加从事人文素养提升的教师队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困惑时,教师队伍能够帮助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继承传统文化观念,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第二,西学为己用,坚持尊重传统文化。大学生不能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席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吸收利用。当代大学生应该秉承这种思想,理性看待西方文化,不可偏执的一味随西方浪潮逐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大学生应当积极了解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到多读经典,解其深意,从中感受到特有的文化魅力,始终坚持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尊重祖国各地域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第4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没有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根

记者:中国人民大学组建了国内高校中的第一个国学院。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冯其庸:我非常赞同。这是非常有远见的事。国学是我们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民族智慧的精华,是我们这个民族顶天立地的柱子,也是我们无形的强大的精神长城,没有她,我们站不起来。她也是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原动力。没有了她,一个民族就没有根底,就没有了扎根大地永不可拔的根。

记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出现过短暂的一段国学研究的黄金期,像1922年北大文科研究所创办国学门,1925年清华大学创办国学研究院。跟那个时候比,今天的国学教育对中国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意义?

冯其庸:二三十年代,是民族危亡、积贫积弱。现在我们处在一个走向强大的开端。我们已经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程了,中华民族越来越强大。现实问题是,我们要走向强大,不能不改革开放,就排除不了外面一些消极的东西也会进来。重振国学,就是一个好的办法。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然更应该振兴中国的民族文化,把我们的历史特点、文化特点、思想特点呈现给世界。振兴“国学”,现在我们有了强大的后盾,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与二三十年代振兴国学不同的地方。

让年轻人精神上得到滋养

记者:现在不少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能考出托福高分,却背不出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他们追求网络等时尚生活方式的兴趣浓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普遍不高。怎样才能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冯其庸:这不能怪孩子,也不能怪改革开放。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西洋的东西接触得少,传统的东西接触得多。现在年轻人接触的面很广,有些东西挡是挡不住的,因为年轻人觉得新鲜嘛!建议教育部门、宣传部门、文化娱乐业多宣传传统的东西,让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年轻入在精神上得到滋养,让他们有自信心、自豪感。

记者:现在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年龄大的人出于怀旧,有的也喜欢读读古代经典。可是,最具活力的中青年人则没有多少人读,因为他们面临生存的压力,读书问的是有用无用,讲究“投人/产出”,您怎么看国学在现实中的困境?

冯其庸: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实,但不是全部的现实。只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我相信这种困境会逐步改变。我接触的一些中青年,其中有不少是喜欢传统文化的,他们在默默地学习,很用功但不张扬,还有一批学中国传统画的中青年画家很有成就。所以我感到并不是传统的东西没有出路了。当然我们也不排斥外来的东西。关键是要懂得好与坏,然后再学习、引进。要排除外来文化中不好的东西。

记者:现在不少专业人士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认为他们不在这个“圈子”内,没必要懂这么多。您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是否应该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文化修养?

冯其庸:那当然!作为中国人,应该有一种基本的文化因素在里边。不管你是在哪个领域工作或者生活,传统文化都会给你更多的联想和启示。这种修养让人不肤浅、不浮躁,也会更优雅。

传统文化给我们更多思想的空间

记者: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局限性和负面的东西,有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是否给人一种错觉,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生活日益格格不入?

冯其庸:首先对待传统文化要区别精华和糟粕,更要正确地理解,不能误解。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灵活运用,而不是生搬硬搬。有些东西确实属于糟粕,应当摈弃。我们应多考虑怎样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就首先应该理解她,真正懂得她,才能很好地利用她。有些东西不能只看一时、一地。曾经有人认为汉字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要改汉字为拉丁字母。现在怎么样?在电脑上输入汉字,比字母更快!

记者:今天,人们追求成功、渴望成才的愿望似乎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强烈。而传统的东西教给人们更多的是诉诸于内的“道理”“规矩”,好像与今天张扬个性、提倡创新的现实矛盾了。学习了太多传统文化,会容易放不开手脚吗?

冯其庸:青年人追求事业的成功和创新,这都是向上的动力,是好事。但成功和创新,都要有坚实的基础,都要靠艰苦的努力,而不是空想,更不是赌博,不能希望一朝发运。今天,国家渐渐强大起来,文化也应该强盛。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被世界认可,这是非常好的转型时期。要鼓足信心,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确有许多精华,能给我们更多思想的空间,能启发我们的智慧。

记者:有人说,西方的商业文化几乎全面覆盖了我们的话语,影响了我们的价值取向。您认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看待新一轮的“国学”热潮?在追求成功、卓越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会给我们增加哪些营养?

冯其庸: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西方覆盖得了吗?那是个肤浅的想法。历史就是这样,每个阶段会有每个阶段的一些特点,看问题不能光看表面,有的浮在面上,有的沉在底下。浮在面上的不一定就是真实,不一定能长久。

新一轮“国学”热,就要让大家多吸收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正面的东西。“学然后知不足”,只有认真地学习后。才能懂得传统文化深刻的内涵,才能懂得她的好处。

第5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弘扬;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38-01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对不少学生来说,中学课本里选读的一些古文成了他们对传统的全部理解,孔子、孟子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几个陈腐的老头,“忠孝仁义”“长幼尊卑”则是封建道德的内容。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因此,如何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深广,既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浑然圆融,也有庄子“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的瑰丽奇绝,还有列子“御风而行”的逍遥恣意;既有“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责任,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济世情怀。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汉魏风骨、唐诗宋词、元明剧曲、明清小说……李白、李煜、苏轼、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祖冲之、张衡……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辉煌灿烂!这些值得自豪的精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使之融入生命,成为“中国人”的本质属性,终身去学习、去积累。

二、努力营造语文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传统文化应有的魅力。我们可以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 在学校的墙廊和黑板报上专门开辟“ 民族文化一角”,可以是名人作品, 也可以是本校学生自创作品, 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采取“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 铺垫蓄势导人新课,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可以采取“ 音乐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 或慷慨激昂或婉转低缓, 有利于把汉语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可以采取“影像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比如我们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我展示了滕王阁的图画并加入了背景音乐《秋日私语》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滕王阁中所展示的意境;在学习《逍遥游》一文时,我加入了大鹏展翅的背景图案,给学生大鹏展翅高飞的形象感,在介绍庄子时,加入了相关故事,如庄子与惠施论鱼、庄子轻相位以增强学生对庄子及庄子思想的理解。许多综合性学习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途径。新时期国家注重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和写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 在营造节日氛围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俗文化风情, 学会关爱他人。 如果让我们学生的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 去实践体验, 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三、定时引导学生诵读、积累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 加厚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将传统文化的积累与语文学习和成人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南窗读书吾伊声”,苏轼以此强调诵读的重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更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作用。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在学生经过大量的诵读,自然对文字背后所蕴涵的知识充满兴趣后,我们应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读内容,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学校可以在每周拿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诵读,也可以在课前活动中展示学生的成果,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每天早上拿出十分钟时间来作为语文的晨读时间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在学习诗歌单元然学生搜集相关诗人的相关诗歌,既达到温故的目的,又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像杜甫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诗人,在学习他的诗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将知道的的诗句说出来,既展示了个人的知识储备,又增加了对新知识的渴望。诵读对诗歌的理解尤为重要,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诵读时间,采取多种方式,为提高学生的诗歌兴趣可以举行诗歌朗诵比赛。

第6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教育;现实意义;不利因素;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43-02

收稿日期:2010-01-19

作者简介:王蕾(1981-),女,江苏徐州人,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德育教育一直以来是中国对大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不但能感受到来自经济方面的巨大冲击,而且中西文化及其思想意识的相互碰撞也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点,青年学生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思想日趋开放。这对我们在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要建立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有益成果的精神文明。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方面积极意义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丰富了德育教育的理论资源,对德育教育有着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多方面启示意义。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着深厚的道德教育资源,不论是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传统文化都为今天的德育工作提供了非常宝贵资源,对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都有着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上,传统文化强调德育至上,以育人为中心。中国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所谓圣人、贤人、善人、君子等等从各种角度不同程度地描述了这些理想人格。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都是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英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国家完整、经济进步、文学艺术发达等各个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教育内容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把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的爱国主义、体现中华民族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都是优秀的文化瑰宝。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人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完美整合,对德育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有着多层次的指导意义。从学科角度上看,高校德育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同时它又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必须从“母体”中充分吸收养料才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高校德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边缘学科,它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都有密切的科学联系,都有相关的思想和知识。可以充实、丰富高校德育的理论和知识体系。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对完整人格的追求和培养,所关注的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使人的自我完善。人文教育中的理性,本质上是道德的理性,即道德方面的判断和选择 [2]。当代人文教育在继承传统人文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同样强调关心他人、社会及人类的利益和未来,尤其是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这与高校德育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民族自豪感,对凝聚民族精神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民族文化的同根性,民族传统文化则是最深固的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族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文化而独立存在,每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过程,都是一个民族不断积累、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二、影响传统文化传播的不利因素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青年学生获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小,并且自主探索学习的热情不高。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从社会原因来看,西方消费至上文化的涌入,青年学生的现代娱乐思潮,社会风气的变异等等原因造成了当代部分青少年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认为“这些东西过时了”,学习、了解的热情不高。

2.从家庭来看,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主要来自父母,但是现在的部分父母,在经历了“”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以及现代社会全盘西化观念的影响,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亦有很大的偏差,再加上对学生抱有“学习为了工作”的现实希望,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更为漠视。

3.从学校看,中国加入WTO以来,高校特别是工科高校多偏重理工教育等实用型知识的传播,学生学习压力大,人文方面的文化课时间被不断挤占缩减,甚至被砍掉,学生没有课堂学习的机会。

4.从娱乐方式看,因信息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高校学生的日常娱乐方式多选择网络,各种电子游戏、电视剧、电影、电子阅读充斥着学生的休息时间,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图书阅读有不断弱化的现实表现。

5.从传统文化传播自身的传播途径来看,吸引高校学生关注的方式没有得到有力开发,网络资源多被国外开发的游戏、欧美大片、韩剧日剧占领,这也是传统文化没有被更多重视的现实原因。

三、对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自己国家的民族思维、习惯和文化得不到坚持,是当前传统文化传播不力,青年亚文化、娱乐至死文化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建设积极地精神文明社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怎样抢占青少年关注的制高点,是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1.利用高校优秀的文化资源,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塑造校园人文环境,最为重要的途径则是加强授课、管理教师的人文修养,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才是人文环境建设成功的关键。高校具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一些教师身上体现的熠熠闪光的主人翁意识和研究精神,是所有学生的好榜样,是学生探索科学、实现理想的照明灯。要重视发挥教师的奉献精神,以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为榜样来带动新教师的工作。同时,鼓励优秀教师宣讲公共类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人文环境。

2.抢占网络制高点,吸引学生浏览、参与兴趣,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堵不如疏,禁不如导。对于美国文化通过传媒潜移默化的“和平演变”的威胁作用,已经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重点关注。在这里,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怎样合理借鉴这种文化传播的模式,在国内,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网络游戏、电子小说、电视剧、电影、舞台剧、话剧等吸引青少年关注的传媒相结合,在高校中针对特殊群体,用青少年学生乐意主动接受的模式大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稳固中华之基。

3.鼓励学生参与文化活动,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在每学年的传统节日或校园艺术活动中,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宣传传统文化;把文化教育寓于活动之中;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全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第7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当记者随着庄河团市委书记王晓哲,来到光明山镇镇委二楼的办公室时,这里却是一派暖意融融。摆着数瓶矿泉水的长办公桌上洒满阳光,镇党委书记戚景云笑呵呵地迎上来握手,他旁边,还有几个特意从七村八屯赶来的乡亲。

光明山镇因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涌现出了上千名各类“好人”,村风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近还上了辽宁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这几位等在这里的乡亲,即是发生质变的“好人”代表。最年长的85岁的贾云山老人,赶18里山路前来,让记者感动。曾经,他连续十年专业上访,从庄河到大连到北京,哪一级都上访过,打了200多场官司,是让大家头疼的老上访户。自从今年2月接触传统文化以来,他认识到自己错了,见到记者,直遗憾传统文化接触晚了,表示一定要做个好老人。

剃着光头、脸上有块疤的徐成仁一看就不是个善茬,果然他说自己因什么都不怕而被老百姓选为乔屯村大王屯居民小组长的。但是从前他并不称职,上级领导的话爱听不听,跟群众的关系也很差,邻里称他“完蛋苗”,自家孩子当他为“后爸”。今年5月,刚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时,徐成仁仅仅是抱着试试和好奇的心理勉强地去听课。但逐渐的,他被各位老师在台上分享学习传统文化后的心得所感染,一课接一课地认真学习起来半年来的学习,让他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也变得勤快了,主动帮老婆干很多家务活儿了,和上级领导也能很好的沟通了,遇事学会了冷静,见到长辈知道打招呼了,就像换了个人。

更可贵的是,徐成仁不仅自己变好了,而且积极向身边的人传播传统文化。他筹建的大王屯传统文化学习点,每晚都组织村民集中学习传统文化,白天只要有人就播放视频,每周都组织村民交流学习,提交心得体会。除了集中学习外,他还用感恩歌曲《婆婆也是妈》编舞、学习《生命之河》《感恩一切》手语舞,通过歌舞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听着在座诸位的转变故事,再随手翻看镇团委书记石蒙周递过来的一沓典型事迹,记者不由感叹传统文化的魅力。

追根溯源,光明山镇的精神文明能有今天这可圈可点的局面,这与庄河市共青团的不懈努力息息相关。

回想2013年,庄河团市委就把光明山镇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试点乡镇。光明山镇团委则争取到党委支持,整合资源,做到了各村、各屯有学习点,实现《弟子规》等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每户一本,村民们趣称“炕头上”的《弟子规》。通过与“大连传统文化幸福人生课堂”的老师沟通,专门为光明山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课程,还邀请老师前来光明山镇为百姓进行授课,将传统文化传到千家万户。同时还准备了大量的学习资料,比如碟片和书籍,满足不同的学习人群。在各村安装视频播放设备,百姓随时可以观看学习传统文化,将书本上的知识声音化、视频化,弥补村民学习书本知识的枯燥感。

今年9月,庄河团市委组织全市各乡镇团委书记到光明山镇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要求每个乡镇(街道)团委借鉴光明山典型经验,在本乡镇(街道)确定1个村(社区)团总支为示范点开展工作。每个乡镇(街道)以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新农村建设“中心户”为阵地,先确定1个村(社区)团总支为示范点首先开展工作,整合资源利用农闲时间,以视频教学和优秀典型授课的方式,以青年群体示范带动,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辖区内营造学美德、讲文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光明山镇只是庄河市25个乡镇(街道)的一个典型代表,是庄河市学习宣传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公益论坛唤醒不泯的心

庄河市位于辽东半岛东侧中部、黄海北岸,是大连的一个县级市,全市总人口92万,也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两年前,庄河团市委响应大连共青团的号召,在全市开展起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搭建有效载体,营造宣传氛围,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升道德修养,感悟人生真谛,这是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庄河团市委书记王晓哲向我们传递了他们的真实想法。

据了解,两年来庄河团市委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题,多次举办传统文化论坛,其中千人以上的论坛就有三次,500人以上公益论坛六次,分别邀请了全国优秀讲师从不同角度传播传统文化,受益群体包括青年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武警官兵、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近7000人次参加,受到了市民的热捧。

通过公益论坛的方式,不仅诠释了传统文化内涵,更唤醒社会道德的回归,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构建和谐社会,传递正能量。王晓哲告诉我们,团市委机关带头学习,开办青年国学大讲堂,以《论语》《弟子规》《了凡四训》等传统文化精髓为主要内容,每名机关组成人员就是授课老师,走进基层巡回为团员青年讲课,同时邀请各行业的青年典型走进讲堂,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传播社会正能量,深受青年欢迎。

来自庄河市外语学校的王亮,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大连市第五届传统文化论坛庄河分论坛之后,他的身上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原来的他平时和父母说话爱顶撞,逆反心理特别强,父亲生病住院,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他不但不听话,还经常逃课,离家出走,老师同学怎么劝他也不听。这次经老师多次做工作,他走进了论坛,没想到听了两天时间,便主动回到家中,向母亲忏悔,给母亲磕头认错,还主动给母亲洗脚,母子二人相拥而泣。第二天,母亲来到学校探寻究竟,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儿子又回到了她的身边?校长说,是王亮学习了《弟子规》,反省到自己过去的错误行为,还被全国十大孝子的亲身经历深深打动。其实被打动和改变的又岂只是一个王亮。

“情景剧”比赛覆盖全市学校

庄河团市委还积极开展“国学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免费发放《弟子规》,引导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4年以来,在全市广大青少年当中普遍开展以“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国学情景剧比赛,情景剧以“二十四孝”故事、礼仪、诚信、友爱等为主要内容,精彩演绎了《芦衣顺母》《孔子尽礼》《立木取信》《管鲍之交》等脍炙人口的传统美德故事。最初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初赛,全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选拔出优秀的作品再参加复赛和决赛,活动贯穿全年,覆盖全市所有学校57578名学生,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鞍子山中心小学参演的作品《芦衣顺母》,去年获得小学组一等奖。其中扮演子骞的王元政同学,因此成了学校内的小偶像,同学们纷纷学习他文明懂事、尊敬师长的优秀品质。庄河第三高级中学参演《卖身葬父》中董永的杨丽同学,在高一时还是一个厌学、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的叛逆学生,在准备排练情景剧的过程中,她和同学不但收获了友谊,也明白了与他人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道理。比赛结束后,杨丽投入到紧张的高三复习中,并开始担任班级生活委员。经过努力,她的成绩逐渐提高,在月考时考进全校前30名。一个少不经事的叛逆少女,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终蜕变成一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有志青年。国学情景剧的表演形式,也让更多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让国学经典真正走入了学生们的心中。

第8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高师音乐

传统音乐以其自身丰富多彩的姿态,一直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凝聚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的不断渗透下,传统音乐并不太受国人喜爱,甚至处在被边缘化境地。因此根据传统音乐在高师教育中的现状,总结其在高师教育中的传承价值具有切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学者江水莲《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一文的基础上,对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重新梳理与研究,以期能为今后的传统音乐传承与教育提供借鉴。

一、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高师音乐教育在初创时期就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虽然我国的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但从现状来看,传统音乐教育教学并不乐观。其中主要表现在传统音乐在高校中的传承不足,一些学生对外国作品的分析头头是道,然而一讲到中国传统音乐则漏洞百出;一些声乐专业的学生演唱水平虽然很高,可以演唱歌剧咏叹调,但是不会演唱京剧片段;主修钢琴的学生虽然演奏水平极高,但是不会民歌伴奏。在中小学教堂,律动是常用的教学手段,而在传统民族音乐教学时,很多学生设计的律动与传统民族音乐风韵明显不符,不会从民族舞中找出有针对性的动作。种种迹象表明,目前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还难以胜任传统音乐教学,这就使得高师音乐教育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阶段的最高级,有许多优秀人才都在这里成长,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继承者。因此,在高校建立传统音乐传承机制,可以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中国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对策

在现代高师音乐教育中,必须安排充足的传统音乐课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学校要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课外实践,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一)安排较充足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

现如今的高师音乐一直存在传统音乐课设置不足的情况,而其他关于传统音乐教学的内容也不丰富。我们要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安排充足的传统音乐教学课程,还要保证传统音乐的教学,这样才能使传统音乐有效发展起来。

(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音乐的重要性

在很多方面,传统音乐教学都与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必须依赖年轻人的力量。然而很多年轻人并不喜欢传统音乐,因而使得传统音乐的发展停滞不前。要有效发展并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意识,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积极宣传传统音乐文化,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其魅力。

(三)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课外实践

许多高校平淡的音乐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厌倦,因此,学校应该组织较多的传统音乐表演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应频繁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开设以传统音乐为主的比赛等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自身技能得到升华,使传统得到更有利传播。

三、结语

传统音乐相比其他音乐类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而其又没有实际存在的经济效益和物质产品,所以,传统音乐处于相对的弱势,它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存活下去,需要借助更多的力量“保护”它。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重要的基石,它具有较高的美学及历史文化价值,更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发展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理应自觉主动担任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学习与积累,使我国传统音乐一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江水莲.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2):185-186.

[2]杨碧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弘扬传统音乐的设想[J].中国音乐,1996,(01):35-36.

[3]王建.论我国民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传承[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04):70-73.

[4]李伟.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369-372.

[5]李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04):82-83.

第9篇: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范文

为使活动开展得既热热闹闹氛围浓厚,又突出主题体现成效,莲花县文明办召开了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参加的专题协调会,部署安排全县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3月10日,莲花县文明办下发了莲花县《关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全县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提出了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突出群众性、加强环境整治、营造舆论氛围四点具体要求。各乡镇、各单位根据上级部署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县文明办将各乡镇、单位活动安排汇总后,报送市文明委有关领导,推动活动的扎实开展。

二、各种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团县委与县教育部门密切配合,着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校组织开展了"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主题团队会,以演讲、征文、诗歌朗诵、书画大赛、歌咏比赛等形式,宣传爱国诗人屈原等中华民族优秀代表人物的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许多学校利用板报、广播、校园网等载体,以专栏、讲座、专题报道、专题片等方式,宣传传统节日习俗,普及端午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和谐社会。莲花中学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比赛,唱响爱国主义歌曲,抒发爱国情怀;城厢中学举行以"激扬青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大合唱比赛,全校100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嘹亮的歌声激发了全体学生爱学校爱祖国的情感;坊楼镇节日期间在坊楼小学开展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是广泛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各乡镇和社区精彩纷呈的端午活动吸引了居民踊跃参与。坊楼镇结合"邻里节"活动,开展了包粽子、端午知识猜谜、健身操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南岭乡广泛开展宣传端午知识活动。升坊镇举办了包粽子比赛、包水饺比赛等趣味性活动。县教育局与永安社区共同举办端午节乒乓球比赛。琴亭社区在莲花广场举办庆端午节广场舞展示活动。金城社区组织社区志愿者与辖区留守孩欢度端午节活动。御景湾社区举办广场健身操表演、舞蹈和歌唱表演等文体健身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端午节期间,全县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文化宣传活动20多场,参与群众8000余人。

三、积极开展环境整治

节日期间,县城管局组织环卫、园林等部门对城区卫生环境进行大整治,各社区普遍发动居民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团县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以"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环境整治活动,到永安路开展清理路面垃圾、清洗栏杆、清除小广告等整治环境活动。各有关单位开展了文明礼仪、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劝导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的社会公德和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共同创造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对端午期间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县电视台及莲花政府网、莲花在线等网站对节日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作了具体方案和部署,派出记者到各活动场所深入采访,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及时宣传报道社会各界的活动情况,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首先,作为组织者,我谨代表中穆青管理团队感谢大家对本次“怀柔青龙峡两日游” 活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谢谢大家!此外还要感谢没有到来的电话铃、若蓝、冰雪儿、小水、佩儿等版友的祝福。 本次活动能够圆满成功,除了几位版主的支持与组织之外,与版友们的热情参与是密不可分的。

一次好的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节日的欢乐氛围,还有对大自然美的深切感受。好的活动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好的活动能够培养我们好的心情。每一个网友为我们这次活动所做的每一件事就是一份耐看耐读的故事,不管这个故事是来源于活动本身,还是来源于版友的内心,历历瞬间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感动。而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平时很要好的朋友都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亦得到版友家属的鼎力支持;至于一些曾经陌生的网友,因为有了这次活动,使大家紧密地走在一起,让大家不再陌生,让大家永远团结一致。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