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大学语文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语文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语文的知识

第1篇: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学 大学语文学 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特殊性,只有短短的三年,并且在三年中还要留出一年左右的实训实习时间,在就业带来的压力,各高职院校在课程的安排上,对于一些公共课能减少就减少,能压缩就压缩,其中大学语文就是其中之列。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高职大学生在学学语文时,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和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一些学生觉得大学语文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去甚远,学了以后用处不大,对今后的就业也没有太大帮助,所以学生多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的学习上。虽然有部分高职大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有较大的兴趣,便是受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影响,许多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对汉字形音义知识、基本语法修辞知识、段落篇章结构知识掌握较少,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欠缺,这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加之多数高职院校缺少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由于没有名家讲座、学生文学社团等,往往不能再深入学习文学方面的知识。因此 ,就现状而言,一方面部分高职大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认识仅仅等同于“高四语文”,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自身人文素质起到的重要作用,更无法将该课程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教学大学语文过程中发现,一些传统的优秀中外文学作品,往往很难引起高职大学生的兴趣,这与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较大关系,大学语文的教材品种比较丰富,现有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大概有400多种,其中一些教材在选择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如曾经火爆于网络的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但即便是这关的作品,也是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很难贴近高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教材选题的滞后也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固化和停滞。

二、网络文学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们的阅读媒介已经从传统的纸质转向电子产品。其中大学生更是成为作为网络阅读的主要人群。不同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有着更强的互动性,读者可以直接通过回帖等方式与作者进等交流,文学创造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网络的参与性得到了空前提高,更加激发了年轻人的兴趣。同时,网络文学还非常重视现实性,即便是历史题材的网络文学,其中也加进了个人的感受,例如大量出现的穿越类的小说,其实就是假借一个历史的舞台背影,演绎现代人的感情纠葛,这点更能与年轻的读者产生共鸣。此外,传统的纸质书籍价位往往较高且不便于携带,而网络文学借助于电子媒体,使得阅读更加经济与方便,读者能够花费较小的代价,使阅读成为随时随处的行为。

如上所述,网络文学已经渗透到了当下高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它丰富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网络文学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并高于生活,不同的网络文学作品用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字,展示着不同的知识与文化,这对丰富高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与知识层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文学所用到的语言也大多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提炼,其人物形象更是对现实人物的一种缩写,在阅读过程中,高职大学生能够对社会形成一定的认识,从而能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

网络文学的作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经常使用一些网民创造、网络色彩鲜明、充满创意的词汇,这一方面提高了网络作品的创新性,同时也刺激着大学生读者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且网络文学具有灵活多变、多媒体化的形象塑造手段,大学生通过阅读、欣赏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开阔思路,增强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年大学生想象、创造的空间,进而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网络文学资源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利用

首先,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传统优秀经典作品的同时,深入了解大学生日常生,了解他们的阅读喜爱,从而了解他们对文学的需求。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传统作品的解读,而是要结合高职大学生关注的文学篇目进行分析引导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下阅读大量当下流利的网络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学生对艺术甚至人生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对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也能培养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兴趣点,在日常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

其次,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阅读的引导力度。高职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最终形成。在大学里受到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往往能终身受益。教师通过对网络小说的介绍, 推荐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用的优秀网络作品,可以减少学生在阅读中的盲目性,引导学生鉴别其中的精华糟粕。

再者,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大学语文”的学习专业网站,这些网站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却鲜有网络文学的涉及。网络时代,文学作者很多出自无名小辈,大学生创作无疑是网络文学的新生力量。培养大学生的文学写作兴趣、激发大学生的创作欲望能更好、更有效地提高一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如果能开辟一个园地让学生在上面涂鸦,无疑能提高大家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还能快速的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大学语文”网站的建设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络文学写作园地,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从而更加有利于该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甚至培养写作的兴趣,从而受用终身。

【参考文献】

[1]欧阳有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 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来看。网络文化中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的冲击很大,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弱化,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语言规范的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要遵守逻辑规范,即我们常说的句子“通不通”;二是要遵守语法规范,即组合“对不对”;三是要遵守修辞规范,即质量“高不高”。网络用语是不符合这些原则的,人们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比如:同音或谐音字无规范地滥用,像用“美眉”代替“妹妹”;中英文无序掺杂,像用“好high”代替“感觉非常棒”;数学随意代替中文,像“886”代替“拜拜了”等等。甚至网上还出现了一些随意组合、非驴非马的“新汉字”,让人如鲠在喉。而且,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也使一些学生存完成语文课作业时,到网上下载了事,失去了大学语文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的作用。学生长期依赖网络容易形成互联网单一思维模式,即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强,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2 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来看。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成果被剥蚀,学生人文关怀缺失,人文素质下降。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某种失落,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成果正被剥蚀。具体表现在:

第一,网络的交互性与快捷性,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混乱。网络信息的泛滥可能造成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多元性,这可能导致价值观念混乱或民族精神的丢失。网络的自由性和平等性等特征,也使学生的价值观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作用则可能减弱甚至消失,由此造成道德评价失范,最终导致学生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

第二,网络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淡薄。网络容易使一些学生由于心理上对网络的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休闲娱乐,往往使他们缺乏人际间情感交流,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孤独感和自我中心主义,造成人际关系淡漠,产生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冷漠情绪形成自我封闭的双重人格。

第三,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导致大学生道德自律性降低。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而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大学生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们知道,“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发生的几起高校学生弑师案就是人文教育缺失酿成的悲剧。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塑造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缺失成因

1 价值观念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们的生存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要,大学生更多地看重能与市场经济挂钩、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技术性专业知识。从学生的接受心理来看,虽然大部分学生已认识到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单靠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培养自己较为浓厚的人文底蕴。但这种认识的落实却并非易事,因为在当今社会,网络当道、娱乐至上,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很难排除外界干扰去潜心学习有助于人文底蕴提升的大学语文课程。

2 教育体制的缺陷。造成大学语文地位的边缘化,除了有关学校自身的原因外,尚不能排除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的缺陷。一直以来,对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没有权威部门的硬性要求,没有像“两课”那样从上到下一抓到底的措施,也没有像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规定,教育部门对现在的学生对母语掌握不好的现状是负有责任的。

3 传统文化的贬值。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学生的课外生活以上网为主,他们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而大量的有害信息也“泥沙俱下”,加上学生的自我免疫力较低,以至于网络的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受网络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开始贬值;网络文化的无序化、无控制、无政府、自由化的倾向成为某些西方国家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的便捷手段;不良网络文化、“黑客”“黄客”的网络行为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构成威胁。主要表现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应当是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一元与多元的统一,但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有可能以单一的西方文化取代、消灭非西方传统文化,这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

4 教学模式的老化。受大学语文“边缘化”影响,一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不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不高。“高四语文”的说法就在于我们没有把大学语文课上成鉴赏研究课、启发创新思维课、人文精神传承课,而仅限于课本知识层面。其表现:一是缺乏开拓创新观念,喜欢唱“独角戏”,搞“满堂灌”;二是教学方式死板;三是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此外,网络的影响也使传统的教师主体价值和权威受到挑战,陈旧的教学模式非改不可。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构

1 准确定位,设置大学语文为公共必修课和职业汉语测试的必修课。对大学语文课的定位不外乎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三个方面。实际上,这三种教育目的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可以兼容的,只不过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有不同的侧重。对于刚刚步人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这个关键阶段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关注他们的未来发展。

设置大学语文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既受到高度重视同时又遭遇到难于名状的尴尬。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作为进行人文教育重要手段的大学语文课程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自2007年起,陷入困境多年的“大学语文”课程似乎出现了新的转机。据悉,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之后,不少知名高校都表示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

2 与时俱进、加强教材建设,让学生学有所用。许多大学语文教材选编不够合理,存在着“厚古薄今”“厚中薄外”的现象。目前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程种类繁多、各有短长、各自为战,难免让大学语文失去了本身的权威感。

因此,我们要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依据去编著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编适合本校各专业实际的通用新教材,内容上可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的文章,比如小小说、哲理故事、名人传记、精美时文、网络文学作品等。同时还要注重人文和语言训练兼顾,如渗透民族精神、自重自爱和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只有在学生愿意看、需要看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训练其阅读能力;只有在学生愿意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引导其领悟人生哲理与职业道德。当然教材还应多选一些跟学生将来工作、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实用性的内容,让所学的这些实用知识发挥积极的作用,做到教精学实,适用、够用、能用、会用。

3 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没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育,也难以达到国家设立这门课的根本目的。有无高水平的教师,也是大学语文课在一个学校受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大学语文教学应以语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三位一体为原则安排课程体系,将人文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坚持大学语文教学素质化、审美化和生活化。

4 强化网络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正面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首先,学校应整合网络技术力量,建立“绿色”网络文化交流平台,强化主流文化,引导网络文化潮流。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交流平台,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网络文化平台开展教育活动。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文化观念,大力宣传网络文化的道德准则,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培养学生自律、自控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与大学生文化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整合大学语文教育资源,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网上聊天或博客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语文学习和交流。

第3篇: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职大学语文教材 教材编写 五个基本“现实”

高职大学语文教材是高职大学语文课教学用的,教材编写要照顾到下面五个基本“现实”。

一、教师教、学生学的时间现实

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深知现实情况,也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能“匀”出给“大学语文”课的时间不过一学期,除法定节假日外,学时量也不过是32―48。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陈洪教授2006年随机对100所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高校大学语文课开设的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普遍的开设方式是每周一个大课2学时,也有4学时的,所有总学时在32到72学时不等。①这样一个学期能够讲完的作品不过15―20篇,需要教师紧赶慢赶往前讲,教材剩下将近80%的部分得靠学生自己自学。“自学”就是“自己学习”或是“自觉学习”,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学生在这一学期结束后连书都懒得翻动,教材不久就会被扔掉。因此,大学语文教材不能太厚。

二、师资力量现实

教材的编写还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现今执教大学语文课的一线教师基本都出身中文系,知识结构跟普通大学中文系课程体系一样分为“文学”、“语言”两大类,“文学”细分下去有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语言”细分下去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大致上涵括了全部中文专业的知识。一位能够胜任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不论他是国内哪所大学中文系,哪个专业毕业的,都得是中文专业的“通才”才行,否则就很难教下去。大学语文不是“小儿科”,教大学语文要想教出质量,让学生叫好,又能扎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写作能力,实在“难于上青天”。

不仅如此,某些教材还有非中文专业的内容,如温儒编的《高等语文》。由于登上讲坛执教的教师只有一人,他就必须熟悉、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才能够“通教”《诗经》、《易》、“老庄道家文化”、《九章算术》、《孙子兵法》、“书法艺术与汉字文化”、“乾嘉学派与‘小学’考证”甚至“武侠、言情与通俗文学”等25讲内容。这在我国普通高校里有几位教师能胜任?就算按北大的革新做法,头一次课就让学生从25个选题中按兴趣选出15个,但是选出来的专题,教师是否就能全教、指导?北大、北师大等中文师资力量雄厚的名校或许可以由“术业有专攻”的教师轮流执教以解决问题,但绝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边缘化的位置、没办法评职称等因素导致大多数资深教师不愿教大学语文,甚至有学校常常把此类课程排给经验少、教学能力相对差的老师。有些高校大学语文师资本就不足,还安排新来的教师先教三年大学语文,教满三年走人,再有新人进来接着教三年。这样的师资力量应用这样的“新型教材”,怎能把大学语文教好?

如果把这些“高头讲章”放在高职院校里,依目前的师资,难上加难。第一,高职院校找到“大师”的可能性为零,别说像解放前清华大学找朱自清、吕叔湘、杨树达、闻一多、俞平伯、余冠英、王瑶、熙、吴祖缃,山东大学找沈从文这样学识渊博的学界泰斗和名家来上大学语文课,即使模仿东南大学找王步高、厦门大学找周祖②这样的专家也不可能。第二,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大语课教师是随学院从以前的中专学校升级上来的,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把握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做不到知识、思想文化的自由延伸。第三,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一大批年轻的大学语文教师被“赶鸭子上架”上岗。年轻教师很难做到“术业有专攻”,即使有,攻得也不够深,钻得也不够透,很难有高水平的授课。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就业市场需要,获得企业领导的青睐,力求使学校运行贴近经济发展,整个学校缺乏追求高深文化和探索学术理论的气氛,从教大学语文的教师极难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大有作为,想成长为吕叔湘、杨树达、俞平伯、余冠英式的中文学界一流大家更是难以想象。

三、高职的培养目标现实

高职教育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不在层次上,而在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上。培养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是普通高等教育承担的任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性应用人才,其特点是不要求人才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高质量地承担生产第一线的工作。高职生在有限的学制中,除了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完成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外,还要花很多时间去实验室、实训室进行技能的培训学习和考核。用人单位很少考查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但是一定会要求有外语、计算机的等级证书。

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更不能脱离这一特征。

四、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实

当前社会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沉重的就业压力从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起就开始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选择。大量学生为毕业时能得到期望的职位,争先恐后地修习一些在现阶段直接用得着的热门专业或课程。语文功底还算扎实,对语文也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入校后,因为就业压力,也会依据实用性、工具性来选择课程或主要学习方向。本身语文基础就不好的同学,则能躲就躲,实在躲不开就敷衍应付,这都是实情。

我们必须体谅学生,考虑到学生的难处,在编教材时不能不顾及学生的就业压力,如果非让非中文学生都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学学语文,是难为学生。真的这样做,恐怕会引起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反感。因此,为了使这门课有效,在我国语文教育没有整体上改变“慢、费、差”现状之前,教材内容的“量”必须适中,保证在现有时间内力求“有实效”。我们的理想是:“少”而切实,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效果。一旦学生感觉收获颇大,兴趣陡增,就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有时间、有需要而主动学习,并把语文阅读学习的习惯保持终身,这样大学语文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达到了“母语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目标。

五、我国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语文教育的现实

依据“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吕叔湘语)的实情,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应试教育”的机械与死板让不少学生有语文学习的潜力和能力,却不喜欢语文课,把语文视为乏味的东西,不感兴趣。有的高中生选择理工科专业被录取后,竟发出“终于可以逃出语文魔爪”的感慨,可见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弊端对学生的折磨之深,已是冰冻三尺。

学生的学习天分各有差异,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在高考中语文考满分的学生,但中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就比较差,偏科的学生很多。

某些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上过于功利化,对大学语文等公共课不肯加强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力度,一般都设为选修课,大班上课,课堂质量不能保证,导致一些对语文本有偏爱的学生上大学后望“语”生畏,滋生反感的情况也有。

面对学生这些各不相同的语文基础和学习特点,一些教材编写者不管不顾,一个劲地在体例上编入集评、汇评、争鸣、研究综述、参考书目等,比任何一本中文专业“中国文学作品选读”教材更专业、更精深,仿佛它面对的不是大一新生,而是中文系资深专家③,能获得好效果吗?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要求要低于大学中文专业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材要“博广”而不能“专深”。

注释:

①陈洪.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及思考.见2006年陈洪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

第4篇: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高职;大学语文

为实现真正高效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学院语文教研组的教师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中,力求在课堂里创设一种状态,使学生通过参与学习,产生学习体验,知识能力素养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目前我们围绕高职学生职业需要,确定了以常用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为主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我们逐渐摸索出活动单导学这样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和组织学生围绕课堂学习目标开展语文学习与语言实践活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体现得是一种更加突出学生主体、更加重视生生互动、更加面向学生语文实践的现代教学思想与观念。

一、该课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的技术关键,一份提前精心准备的可行易懂便于操作的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为了保证活动单的质量,我们会集体研究,确立各课题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活动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活动形式。在创设活动情境方面,我们在以往的模块教学的基础上,把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情境,通过一个核心大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在任务驱动下,请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完成工作。

以应用文写作模块的企业活动活动单为例,所要学习的六个文种,全部统领于一个总任务下。例如:针对经济类专业,我们设定一家经济贸易公司,拟举办一场经销商联谊会,围绕联谊会的召开,请学生写出如下文种:召集准备会,写会议通知;某职员因父亲生病不能参加会议,写请假条和借条;策划活动方案,写计划;请求拨款举办活动,写请示;向合作单位南洋学院借用学生作为礼仪小姐,写商洽函;活动结束,写活动总结。学生通过这种学习,了解工作流程,既掌握了知识要点,又学会了如何在现实中运用应用文处理实际问题。

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预设”,学生是沿循着教师的“预设”开展学习活动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集体备课,预先尽可能设计一连串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快、全地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所以,在每个活动单的后面,我们会附上一张“自学指引”,通常以设问的形式呈现:预习些什么?所学知识的易错点在哪里?以此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如学习“会议通知”时,设置如下问题:标题写作有哪三个要素?其中“关于”的位置在哪里呢?主送机关可以是XX经理么?学生凭借“自学指引单”,经过充分预习,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课上,我们会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十分钟左右的检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习题少而精,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预习检测可激励学生认真预习,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我们把班级学习小组作为活动单导学的基本单位,每组人数控制在6-8人,组长根据本组成员的特长、特点以及活动任务的常规要求,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例如,在应用文写作模块的“企业活动”活动单中,我们要求各组进行角色分配,每位学生必须充当任务中的一名角色(董事长,董事长秘书,营销部、策划部、后勤部、人力资源部、维修部经理等),这样学生能马上进入工作角色,并且人人分配到任务,避免“搭顺风车”,充分发挥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监督、合作的热情,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优越性。

在布置活动任务后,学生即进入了“学”的阶段,继而进入到在自学基础上的小组合作探索阶段,学生会在规定的课时里完成活动单中的该课时的任务。例如:在“企业活动”活动单中,有节课的任务是“策划部向公司请示拨款10万元以完成新车上市活动,请撰写请示”,学生会参照活动单,通过自学,形成各自的请示文本。然后,学生对疑惑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教师会深入到学生中间,起到观察指导、管理促进的作用,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时学生在讨论中出现不在我们预设范围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机智应变,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点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对学习成果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教师抽选几组代表上台展示该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间对展示的学习成果进行纠正、补充式的讨论,教师进行适时评价。这种讨论的形式既要有积极正确的发言,更要鼓励学生通过畅所欲言暴露自学中理解有偏差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这一环节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既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写作精神,激发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是活动单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评点,分析学生对疑难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精讲关键的难点和重点。语文活动单实施后,教师还应对课堂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以此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该课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特色经验

1.以活动单为指引,个体学习与团队协作相结合

活动单导学就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地责任分工的互助式学习。为了让更多的组员做到有话可说、有据可论,要求每个学生先自行预习,让他们有更多的知识准备,从而实现每个小组的优质合作学习。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独立完成活动任务的,也有团队协作完成的,学生在学习中既可独立思考,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2.结合专业,突显职业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应当是高职院校所有课程为之努力的目标,高职语文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设计的活动单所创设的情境和任务力求切合专业。

在活动单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高职学生对职业化的需求,尽量使活动单带上专业色彩。以汽车专业为例,应用文写作模块,我们为其设计了“企业活动”――汽车会(从活动准备会到设计活动方案到申请活动经费再到商洽租用车模等);口语表达模块,我们为其设计了“企业招聘”――4S店招聘:招聘汽车技术主管(从书面求职到现场面试)。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中通过接受任务,自主探索,达到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3.写作与口语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我们设计的活动任务不是独立的写作活动,也不是独立的某个口语交际活动,而是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与学生专业结合的企业活动。

例如:“企业活动”任务单中,制定完新车活动方案,需要用语言在全班进行模拟推广;“企业招聘”任务单中,进行竞选演讲之前必须先写演讲稿。在任一讨论活动开展时,讨论问题之前也需要先列发言稿。这样的安排不仅符合了现实生活中“写”和“说”总是相辅相成的实际,而且通过分解任务,完成活动,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第5篇: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政治主体 政治素质

人类文明是一个大系统,大体上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物质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基础内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内容。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取得的所有的积极的政治成果,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政治文明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要求

1.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现代化

对于人的现代化,有学者提出了12种意识或观念:⑴自主意识;⑵民主意识;⑶参与意识;⑷竞争意识;⑸改革意识;⑹超前意识;⑺集体观念;⑻科学观念;⑼法制观念;⑽时间观念;⑾价值观念;⑿效益观念。[1]具体政治意识领域,我们认为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现代化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等。下面简单谈谈前三种意识。

首先是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促是公民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现代公共生活当中,共同解决公共利益问题。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或者并未真正理解主体意识,一方面受到臣民意识的束缚,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强;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主人意识,依据自己不成熟政治认识,对政治现实进行非理性的批判,往往是只“破”不“立”。

二是权利意识。大学生不仅应当知晓自己享有权利、如何行使权利,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事实上,我国大学生并不缺乏权利意识,缺乏的是正确行使权利、正确主张权利的意识。我们知道,主张自身权利,不仅仅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也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秩序。从这种意义上说,主张权利的精神是衡量大学生权利意识的重要标准。

三是责任意识。大学生应意识到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义务,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我国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在实际参加政治生活时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相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目前我们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体制建设不完善有关,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意识的缺失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大学生现阶段政治素养与现代政治理性之间的差距。

2.大学生政治知识的全面化

政治知识是指公民对政治生活规范和准则的掌握情况,以及接受有关政治生活方面信息的程度。我们这里的政治知识既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也包括政治参与的技能知识。

首先,政治认同感依赖于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大学生来说,如果拥有较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兴趣就不会随形势变化而多变,也避免了对政治问题认识的迟钝和肤浅。大学生基于对国家政治活动价值理念的深刻理解,才会产生较强的政治认同感。

其次,政治参与技能有赖于对政治程序的熟悉。大学生如何灵活运用公民权利以保护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手段和方法,可能也对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较低且目的性参与少和非制度化参与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足够的参与知识、规则和技能,于是,高涨的政治参与热情与低下的政治参与知识和技能就会发生冲突和矛盾,而这种冲突和矛盾又往往会给社会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现代市场经济逐步将政治世俗化、理性化、大众化,传统政治运作过程由过度经验化走向制度化、程序化、公开化。为适应政治文明这一发展趋势,大学生应掌握较全面的政治知识。

大学生政治行为的理性化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无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推动力量,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大学生渴望运用手中的权利表达政治意愿和利益要求,借以影响国家政治运行尤其是政治决策。毫无疑问,这种趋向代表着社会的进步,有利于整个政治文明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大学生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甚至非法的偏差行为,这突出表现为大学生政治行为目的的盲目性和行为方式的不规范性。这两种偏差严重阻碍了政治行为文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等消极因素。因此,大学生政治行为的理性化应强调行为目的的理性化和行为方式的理性化。

首先,大学生政治行为目的的理性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应是处于对某一政治问题真正关心的目的、运用扎实的政治知识对政治现实作出正确判断后,自愿、主动的政治行为,而不是盲目的人云亦云、一哄而上。大学生在没有准确把握社会的最高利益,没有理解政治改革的最终目的,盲目地或以消极的心态进行政治参与,只会对民主造成破坏。

其次,大学生政治行为方式的理性化。政治活动是项理性的活动,只有激情和冲动无济于事。因此,大学生应使自己的政治行为符合法律、制度和程序的要求,符合政治发展的要求。

政治行为的理性化如何,政治行为是否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政治行为的效能如何,与预期的效果、宗旨是否统一,这些综合性指标便成为政治行为文明乃至政治文明不可缺少的要素。

参考文献:

第6篇: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一、影视教育是高校人文教育的必需

马克思曾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的主体,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对于他的这个论述,从影视文化艺术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这样理解:影枧艺术作品是一个从零到有的创造过程,是影视专业人士努力奋斗的结晶。这些艺术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影枧专门人才,但与广大观众的欣赏、接受水平也是密切相关的。观众的欣赏水平对艺术的发展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影视制作的艺术水平,对观众的欣赏水平的提高也是必然而然的事情。在提倡精神文明和素质教育的今天,影视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成为不争的事实。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一位见识少的大学生可能从不习画,但是如果在影视作品中欣赏到美术作品时,他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细致地表露出对作品艺术的评鉴:一个不懂戏剧的少年也可以为电视剧中一波三折的情节所感动:没有上过芭蕾舞课的青年却也可以因为影视文化中流行的原因而热衷于街舞;对于自己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涵养一向不予重视的调皮男生,也许因为青春剧的某些经历情节而改变自己。如此等等,这都可能会因为影视教育的缘故而对艺术有了某些领略,从而为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有的甚至可能会因此走上艺术之路。而对于高校来说,高素质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强的大学生,其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影视文化教育对艺术素质培养的内容

1、艺术审美是核心

影视艺术是以电影(电子)技术为手段,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屏)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达到以情感人的综合性艺术。但影视文化从广义来说,不仅仅限于电影电视剧,也包括展示各类文化和生活内容的艺术片、专题片、纪录片等,涉及到人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它不仅仅只是高校用来进行思想教育的手段,更是在美的欣赏,和信息的接受过程中一种美育的艺术。

影视中的专题片《旅游指南》、《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它们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宽广,学生既拓宽了视野,还能在一系列的感官刺激中体会各种审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很多影视作品通过感人的故事,加以唯美的画面、扣人心弦的音乐,唤醒学生内心世界的审美观,自然达到美育的效果。如故事片《金刚》、《泰坦尼克号》、《小草》、《传闻中的七公主》等中外电影、电视剧,这种催人泪下、动人心弦的人情人性美对大学生艺术情操的渲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艺术表现是重点在影视文化教育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模仿剧中的演员,排练剧中精彩的情节,这样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大大增强艺术兴趣,从而为培养艺术素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如:在影视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模仿剧中人物的言语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排演剧中人物。充分利用文艺晚会、联欢会等大型的活动,让他们多参加这些艺术实践和各种类型的比赛。在实践中获得第一手的艺术表现感触,以此作为提高艺术创造力的平台。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如何去理解一部作品,在亲身模仿和排练中体会艺术家的内心感受,教会学生如何用色彩和歌声表达快乐的情感、悲哀的情感。而学生也只有通过这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学会比较不同的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感效应。

3、艺术创造是突破

目前高校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课外校园文化活动因其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往往学生参与热情最高,期待最大,比如各种大型的文艺晚会、联欢会等。影视教育则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最生动、最活跃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做出最满意的作业。学生有了影视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正好有了让自己表现创造的舞台。所以往往学生把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些自己创办的文艺节目中去,并用自己的想象和才智大胆把影视教育中的知识进行艺术创造。从观众的掌声来看其表演的效果,总是让很多在场的影视教育者感到意外,这便是教育的突破。

三、影视文化教育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第7篇: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是高校从事就业教育的专门机构及二级学院等有关单位,在新生入学后,借助信息化平台形成的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成长和发展有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及声像等多形式的电子历史记录。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历程。通过电子档案,将高校、导师、社会、用人单位、校友、家长、大学生等各方资源有机融合,更好地落实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协同育人”理念下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的意义有。

1.帮助大学生了解并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电子档案实质是一个引导学生思考,并调整其职业规划进程和方向的教育载体。在档案的登记过程中,学生需要登记的内容除了个人资料、按时间顺序参与的活动、取得的认证等记录外,还包含职业素质规划时间表、自我评价和学习反思等资料。这些内容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对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有较为清晰全面的把握。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记录就是一个从自我反思到自我评价,进而到自我调整,然后是自我提高的循环教育过程。可见,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帮助学生了解并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2.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精细化的指导。

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手段。借助电子档案平台,职业规划导师、家长等各方,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方便地查阅学生的职业素质电子档案,关注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时把握发展方向。通过档案评价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定期对学生的档案进行评价和建议,对学生的进步做出适时的评价和鼓励,及时纠正规划出现的偏差现象。对于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还可以联合导师、家长等,通过个别面谈等方式进行指导,达到“因材施教”、协同育人的效果。以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精细化指导,保证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3.有助于增强就业服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职业素质电子档案可以作为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一定的应聘条件,在电子档案平台上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发出面试邀请后,有意向的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发送自己的简历报名参加面试,真正实现“双向选择”。这种应聘方式,改进了传统靠辅导员、班委招聘信息导致传达遗漏等问题,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有效的面试机会。由于设定了筛选条件,都是符合条件的大学生面试,既节约了学生、老师和用人单位的时间及精力,提高了面试成功率,也提升了就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基于协同育人的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内容设计

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应该是衔接贯通学校、家庭、社会、用人单位、大学生等各方要素的有机载体,基于协同育人的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内容应包括三大部分:

1.个人基本资料。

包括姓名、相片、性别、政治面貌、出生日期、生源地、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父母联系方式、自我介绍、性格测试记录和职业兴趣测试记录、阶段性职业素质提升时间表等。

2.职业素质成长记录。

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课程及成绩;参加的各类文体、学术、科研等活动的记录和评价;参加的社会实践、实习见习记录等。

3.多元评价记录。

包括在学习阶段完成后,自行上传自我评价和学习反思等资料;导师对学生职业素质状况的反馈评价和定期生成的阶段性诊断报告;实习见习单位对学生的表现评价等。

三、基于协同育人的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构建基本原则

基于协同育人的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倡导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动态的记录大学生职业素质发展变化轨迹的电子档案,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成才的目标。构建档案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首先,档案的设计要科学。要成为学校、导师、家长、大学生、用人单位等各方参考和使用的有效工具,通过协同互动,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其次,档案的内容要科学。档案应涵盖学生职业素质相关的包括兴趣、特长、个性特点、心理素质等在内的方方面面,既要能全面地反映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变化情况,同时又要注意突出重点,避免过于笼统。最后,档案的登记过程要科学。

2.发展性原则。

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一种途径。档案的登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融合了记录成长、反馈调节、积极引导、反思总结等功能,要体现发展性原则。表现在不仅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结果,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要引导学生分析其在某领域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3.个性化原则。

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是记录和展示自我职业素质的平台,要体现个性化的原则。首先,借助电子档案平台,大学生可以上传各类图片、音频、视频作品等,建立个性化的职业素质档案,多视角、多层次展示自己的能力。其次,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方便了职业规划导师、家长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4.多元化原则。

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融合了协同各方单位共同育人的功能,要体现多元化原则。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档案应包含自我反思评价、导师评价、家长评价和单位评价等多主体评价内容,以丰富的评价信息来源让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调整自己的发展规划。其次是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依据评价内容不同,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多方面来观察、了解、分析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认识和提升自我。最后是指导方式的多维化。

四、构建基于协同育人的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保障机制

构建基于协同育人的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需要从制度、技术方面做好保障。具体如下。

1.制度保障。

首先,规范档案收集的部门。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的很多资料是分散在各学院或者团委、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存在资料不全、使用不方便等情况。应成立或指定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总协调,形成学校—学院—班级—个人的档案资料收集网络,由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资料的更新、审核等管理工作。其次,制定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职业素质电子档案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制度,规范档案收集的时间、内容、形式,资料审核的人员、流程等,促进档案工作的高效性和条理性。同时,高校、用人单位、学生、导师要有意识地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促进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最后,做好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的建档宣传。各部门、各主体要充分重视电子档案的建设工作。

2.技术保障。

首先,搭建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信息平台。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是搭建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信息平台的保障。信息化平台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的记录、使用的基础。在搭建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还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查询、汇总、检索等功能。其次,设定不同的使用权限。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有不同的功能,对不同用户应实现电子档案不同权限的信息公开查阅等功能,如学生用户可以管理自己的职业素质档案,同时查看指导意见和适合自己的实习就业信息;企业用户可以查阅屏蔽了个人资料的学生简历,发送面试邀请等。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账户端口及不同的使用权限,既方便操作管理,也有助于保护大学生的隐私。最后,维护数据的安全。大学生职业素质电子档案包含了很多个人的资料和隐私。要提高隐私保护的意识,不随便外传数据资料。网络环境下,更应提高技术水平,定期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新及维护,通过网络监测、控制访问权限等手段,维护数据的安全,保护电子档案信息不受侵害。

五、结语

第8篇: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曾经说过:“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里的“德”即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道德素质,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场所,青年学生在校园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一种品质高尚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功能。

一、大学文化的涵义及特点

大学文化指的是大学师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精神品质及行为习惯等,是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表现出大学师生特有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大学文化主要包括价值理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传统风气、生活方式、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校制度、物质环境等文化要素,大学文化主要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环境文化构成,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质、理想信念等;制度文化指的是大学整体组织构架和运行的规则;环境文化指的是大学校园物理空间中的基础设施等物质,三者形成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大学文化。[2]宏观上来看,大学文化具有其共同点,由于大学对知识、学术的追求与发展,对自由、文明的崇尚,对维系社会不断进步的正确价值观的坚持,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的大学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是每个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会因为体制或人事的变动而变化,因此大学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师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大学生置身于不同的大学文化中,形成的思想政治理念和价值观也不同,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思主要采用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导员教育、党团活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尽管教育方式具有多样化,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存在流于表面、教育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例如政治理论课教学枯燥并缺乏实际,学生积极性不高;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流于表面;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实践性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枯燥无味,缺乏与大学生实践的联系,没有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缺乏创新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忽略对大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第三,忽略了大学生本质的生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没有按照学生的内在发展规律去开展教育,而是片面的扩大认知的作用,忽略认知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还是知识的教育,忽略情感与实践的教育。第四,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受到政治及权威教育方式的影响,影响教育效果,而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现实和社会的观照,是教学学生对多元化、多样性的尊重,以此促进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社会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发展。[3]

三、大学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功能

(一)文化熏陶功能

挫折、困难、障碍等是青年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经历,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水平,才能在困难面前临危不惧,而大学生解决苦难的综合能力是无法通过学习知识获取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在学习方式、信息获取等方面的途径不断广泛,开展统一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到限制,此时具有大学文化气息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作用。依靠大学文化中具有创造性和教育意义的环境文化创造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氛围,在浓厚的教育氛围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4]

(二)思想拓展功能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容易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容易形成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在成长中缺乏理想和社会信仰等。大学文化具有思想性的特征,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师生群体共同形成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并在形成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使大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思想感受。大学生对大学文化感同身受,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稳定扎实的基础,对学生思想能够产生有效的影响和渗透。在大学文化发展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情感疏导功能

思想与情感是融会贯通的,情感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也要重视学生情感疏导。基于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情感的疏导,通过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人格,既尊重学生对物质的追求,能够尊重学生的情感追求,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等疏导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拥有积极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进步。

四、大学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途径

(一)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大学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大学文化、深厚的大学文化底蕴、广阔的人文知识、以及多样化的文化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根据大学文化的主线,充分研究和分析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思想政治水平、现实环境等因素,将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展各项活动的目的是服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要深入分析学生的个性和共性,正确把握学生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规律,避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一刀切”等教育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主管理。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可以将大学文化创设成为具体的教学情境,采取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首先,在教育资源的选择上,要根据现有的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社会信息相结合,完善教学内容的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结合当下社会的热点新闻和事件,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文化体验式教学还要从学生自生发展特点出发,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学生的具体差异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所体验的内容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使学生与教育达成思想上的共鸣。其次,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创设情境,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不同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除了课堂情境模式,还可以开展情境实践模式,例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专题班会、交流会,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等。[5]大学文化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而社会实践是学生体验社会的重要途径,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现象,形成社会认识,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开展大学新生的军训活动,军训活动考验了大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精神,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还增加了学生对我国国防、安全等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进行参观考察也是体验式教育的形式,例如开展参观革命胜利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使学生珍惜当下,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组织毕业生进行实习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提前走进社会,体验社会工作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要有规划,使实践活动具有合理性和持续性,持续不断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大学文化,并使大学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前提和载体,大学文化建设可以从校园硬件设施等物质环境出发,例如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对图书馆、绿化、文化场馆等各项文化基础设置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在优美完善的校园环境中形成积极的精神文化。如果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混乱的校园环境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影响学生思想文化建设。在精神文化建设方法重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各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例如开展各项心理健康讲座、职业规划等。校园社团活动也是发扬学校文化的重要途径,组织与企业相关联的社团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了解了企业文化,如社会服务活动、兼职实习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校园精神。

五、结语

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学文化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因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高校要积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文化的互动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孙婷.文化育人:基于大学文化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2]刘婷.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创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56-57.

[3]刘佳,马辉,李润红.浅析新时代特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于专职辅导员的视角[J].青年与社会,2013,(2):120-121.

[4]罗凌,林青.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视角下的交互性[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26-28.

第9篇:大学语文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大学审美文化;理念价值;传承构建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public aesthetic culture,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should notonly inherit thegood traditions of ideas and values, but also keep pacewith the times to constructand perfec.t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has to pass on the humanistic and guiding ideas. on the otherhand, on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itha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ideas combinedwith the transcendence, with the pursuitofharmonious beau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ofmankind as its goa.l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valu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with the is also nee-ded.

key words: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deas and values;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20世纪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迅速发展,人性世俗欲望的诉求是其兴起的基础,电子媒介为其插上了翅膀,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随后,大众审美文化带着娱乐性、商品性、视像性、复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并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是在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中形成的。然而,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和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和颠覆,所以,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必要接受传统审美文化中优良部分使其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构建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

    一、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是大学人在总结长期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学人经过理性思考和高度概括形成的,是对大学审美文化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判断和看法。[1](p332)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形成,既有大学发展历史上原创性的成分,也有根据已有理念再创造的部分,还有借鉴外部先进理念的成分,是继承、学习、借鉴和创造的结果,当下的大学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传承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引领性的理念。

    人文性主要表现为自大学创建之时就以育人作为根本宗旨;以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启示人生意义、引导人去追求人性完满的特性为根本目标。《大学》开篇便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是指为学与为人之最高目标境界,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如今的大学审美文化仍然显示其独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中进行理性的思维;从关注感性生命出发,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美的意蕴;启示人用理性的思维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完善审美理想追求人性的完满、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大学校园建设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环境条件,大学校训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形式载体,大学审美教育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根本方法途径。人文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独特价值的表现。

    引领性是指由大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对社会在经济、精神、人才方面的引领作用。从知识的角度看,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人才培养来看,大学承担着精英人才培养的使命;从大学本身来看,大学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大学最具有批判精神、创造精神、人文精神。因此,引领性是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大学办校的理念宗旨。大学审美文化引领性理念使得大学生更加具有责任意识、敢于担当、道德感强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由于大众审美文化本身很难自主、自觉地形精神的机制,所以就特别需要外部力量的引领。这种引领更重要的是入乎其中,激活、提升大众审美文化的精神属性和价值意义。当一批批具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当新的审美文化理论融进社会的时候,自然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的经济、人文精神产生积极作用。

    二、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构建传统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总是围绕着感性形式、理性精神、超越功利、审美愉悦,以求共鸣、神韵、意境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升华。然而,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理念被颠覆,大学校园里的庸俗化现象,大学办学的功利化追求,特别是大学生游戏人生的态度等等,都足以说明大学生审美文化人文理念被消解。梳理或重建大学审美文化理念,要求大学生要在理性与感性、情感与理智、集体与个体、大学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平衡。

    第一,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审美文化理念。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综合了人的自由性、创造性、超越性、目的性的特征,大学审美文化理论创新以关注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把实践作为创新的基础和理念的重要内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总是在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关系中展开,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在实践中形成认知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由此而产生真、善、美。

    大学审美文化理论的创新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和当代实践的感性倾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找到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引导审美实践的健康发展。超越性是对当下的反思批判,对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是在传统的文化形式和现今的文化状态下有所创新,创造新的审美文化载体和形式,以此来表达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审美理想。超越性本质上是要靠主体自我去超越功利和世俗,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在克服具体实践难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创新理念正是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其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种办学理念和实践理念,使30年代的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时至今日,清华大学仍以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我国培养大量的社会精英。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为审美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大学理论研究者的反思和独创精神,是大学审美文化理念创新的关键和希望。

    第二,在审美文化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中,构建以追求和谐美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审美文化理念。泰戈尔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美”论者,他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发现了美,并给出结论:“美是梵性的和谐真理的感性显现。”各种美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秩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是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离不开和谐。和谐是一种关系,以多种要素相互并存为前提,以相互作用为关键,以相互融合为目的;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有序、协调、平衡统一、完美的状态;和谐还是一种超越,超越世俗的欲望,超越生命本身的限制,超越人格完善的境界。如今我们强调和谐,是因为我们缺少和谐,现在的审美文化只强调娱乐、和利益,只是一种所谓的美,没有真、善的基础,不是和谐的美、真正的美。

    马克思说过:“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追求美,就是追求和谐,追求进步,追求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和谐美的追求才能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大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索取,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和谐的美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在情感中融入理智的真与感性的善,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三、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传承所谓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渗透于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子系统。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总和,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和价值。[2]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审美、大学生与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从审美文化的方面来看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表现在:第一,审美理想是当代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审美理想能够指引当代审美之路的发展方向;引导美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强化美学的道德价值;指导审美理想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最美的理想目标。

    《列子》以“心凝神释”为审美理想,《淮南子》以“真人之游”为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都以“美的自由人生”为人生目标。第二,审美观念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直接指导大学生的审美活动,制约大学生对美的创造,规定大学生立美和审美的方向,因而必然成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念直接受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3](p141)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审美观念。第三,审美趣味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生活的价值。在精英审美文化群中,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史记”和“诗骚”传统审美趣味。晚清时期,小说这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也开始具有了较高的审美趣味。到了时期,新文学则成了当时“高雅的审美趣味”。不管怎么演变,审美趣味都反映人在审美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和现象表现一种富有情感的、具有个性的主观偏见和兴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应该传承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高雅倾向,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能被世俗的大众审美文化同化。

    其次,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人与世界的整个关系上,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审美使人直面自己的灵魂,从而将自己的全部心灵秘密揭示出来,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4](p134)审美,是人与他人心灵的沟通和灵魂的默契达到彼此深切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爱”正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总结,反映了时代人物的形象与时代的变迁。通过审美活动,达到自身关照,实现自身的净化。审美文化不只是对具体、现实现象的反映,而且是关注人类生存的根本处境与终极价值。审美文化的价值同时表征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性与引领性不仅标志着对世界文化体悟的程度,也标志着人关于存在本质的最高哲学的理解。人通过审美认知世界,直观自身,体现人的价值。

    四、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构建大学审美文化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也会随着大众审美文化负面的影响而产生动荡。国家危难之时,大学生会挺身而出,吹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号角,当受到大众审美文化商业性、娱乐性、功利性的冲击,大学生又涌动着“一切向钱看”的暗流。大学审美文化价值在政治信念与理想信念、价值判断与自我价值、心理意志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更多地是要体现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使自身提高的发展的同时引领大众审美文化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和发展。

    第一,大学审美文化人文价值观的构建。在人文性理念的引导下构建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价值,是大学审美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古代,人文教育很受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套完整的人文主义教育原则,并造就了一个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士”的群体阶层。[5]根据价值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宗旨的特性和人文的以文化人,促进人的精神升华和自由发展为本的特性,可以得出结论:人文价值是满足人探索生活意义,追求理想生存,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文价值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因为人文价值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对大学文化的其他价值起导向、统摄、促进的作用。

    人文价值产生于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人文价值指向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价值的目标指向于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人性完满、人的自由发展。人文价值体现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认识和把握物质生活对人的意义就体现出人文价值;当自然科学显现人类的精神追求并应用于理想生存境界的创造时,也就体现出人文价值。

    第二,大学审美文化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的构建。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6](p130)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可以鼓舞未成年人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未成年人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大众审美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个角落,“兽兽门”、“校花门”等事件早已把道德、人格尊严、审美标准抛在脑后,唯一的目的就是名利的收获。这些对个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消解着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和价值思维,大学审美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也变得浅薄、淡化。如果一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又怎能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大学审美文化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又怎能实现引领大众的理念?“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大学审美文化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引领整个民族、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纵使大众审美文化消解、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大学审美文化能够走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因为大学是一个组织程度和自律程度很高的教育机构,它能主动地从管理上防范各种不良思想倾向的蔓延与恶化。[6](p49)大学成员的个人素质较高,能够自我批判和反思,从而重新构建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大学审美文化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其特有的人文特征、创新性和超越性的理念引领着大众审美文化走向积极健康,实现其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陈新汉.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 j].唯实, 2002(7).

[3] 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