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范文

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

第1篇: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范文

NO.1 马云:下一个盖茨

NO.2 史玉柱:成功不是靠忽悠

NO.3 钱大群:老将新帅稳步前行

NO.4 徐和谊:集团管控巧施“动态平衡”

NO.5 陈丹:给企业信息化夯实根基

NO.6 杨致远:重振雅虎待何时

NO.7 李东生:何以沦为最差老板

NO.8 叶莺:“柯达女神”能否力挽狂澜

NO.9 宗庆后:战胜达能还是战胜自己

NO.10 南存辉:知识产权是无尽的战争

2007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东方巨龙走向了复兴之路。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故事,中国企业以及在中国经营的外资企业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自身的影响。部分知名企业发展停滞不前,部分中小企业开始快速成长,很多企业开始头疼,为什么好产品却没有好的销量?为什么80后的员工如此难管?为什么绩效考核越做越乱?为什么国际化路线接连受阻?为什么外资并购满是陷阱?为什么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一败涂地?为什么在国外失败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取得成功?

在中国这个“江湖”中,变还是不变?不变如何生存,变应该怎么变?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2007年媒体曝光率最高的人是谁?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宗庆后。这一年里达能娃哈哈之争让人听得耳朵起茧,看得眼睛生疼。但大家还是会忍不住去看、忍不住去听,为什么呢?因为民族企业最终还是要走出去,无论这个过程多么曲折。

阿里巴巴,一个在国外被认为没有前途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在中国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史玉柱,一手导演巨人、脑白金、征途三部曲,一次的成功也许是偶然,但偶然不会连续三次。

第2篇: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范文

关键字:中国会展业;中国经济;发展;促进

Abstract: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with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xtent of opening and expansion of China's successful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ina's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maintained rapid development growth. China's exhibition industry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growth a road train,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world exhibition superpower, and positive power into the exhibition. So China's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how? Chines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Chinese market economy, the Chinese exhibition industry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nes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Chinese economy; development; promote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会展业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并逐渐的向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在这样的良好态势中,中国经济对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那中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是否也反作用于中国经济,在各个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呢?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入手,逐步展开论述,验证中国会展业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行业规模稳定增长

近年来,中国贸促会表示,会展行业规模仍然能够保持近年来的稳定增长态势。展览会在本质上是服务于工商企业的特殊营销平台,因而展览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归根结底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增长态势。从根本上讲,中国展览业近年来之所以受到全球关注,关键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之所以断定中国展览业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主要是基于对中国宏观经济未来发展态势的乐观预期。 有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全国已有近3500家主营展览公司,从业人员达15万人,形成了从业、培训和教育的良性体系和产业链条。除北京、上海和广州外,全国各个大中城市都把会展业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型产业,期间还形成了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中西部会展经济带和东北会展经济带,中国会展经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轰轰烈烈前行。

展馆普遍过剩

我国的展览馆利用率很低,在展馆建设上表现出一种盲目的态势。据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6》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正式注册并具有举办经济技术展览会条件的展览馆已达170家,可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超过了536.5万平方米,以上展馆不包括可用展览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下的会展中心和展览场馆,而作为国际上展览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德国,其全国展览面积仅250万平方米。然而,全国各地的办展热情依然不减,建馆热情依然高涨,但是新主题的展会已无可开发的余地,要办展也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办展和恶性竞争,建起来一个个大型展览馆也会因承接不到太多展会而饿肚子。专业人士认为,二线会展城市的这种仅为某个大型展会而筹建大型展馆的做法,极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全球化进程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其他经济体的发展开始减速,惟独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世界展览业巨头开始关注中国展览市场的发展,纷纷进驻中国,在中国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成立合资公司,收购中国的成形展会。一时间,中国的展览会国际化程度在这些世界展览发达国家企业的带动下,迈出坚定的步伐。有了学习的榜样和竞争的对手,中国的展览业也在反思中前行。

展会将走向品牌化

随着近年来各种监管和规范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到位,会展市场的运行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并且,在国内展览市场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总体市场背景下,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将逐步淘汰低水平办展的企业,从而推动中国展览市场整体办展水平的提高。

中国会展业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新经济的带动下,中国会展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仍然看到了中国会展业潜藏的巨大潜力和对中国经济的巨大作用。而中国会展业应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哪些方面的贡献?应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努力创新,开办更多更好的会展

经过了如上的分析,即可得知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壮大,中国会展业虽然处在稳步发展的状态中,但是仍然有可以提升的空间,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及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经济的形势下,中国会展业必须努力开拓,不断进取,打破原有的会展思维框架,重新出发,努力从会展的规格、内容、形式和人员安排构架入手,进行中国会展业内部及外部的更新调整,去除原有的陈旧弊端,创造属于中国会展业的独特的发展之路。只有这样,中国会展业才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投资高校教育市场,为中国会展专业提供人才

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行业中,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硬件之一。据统计,每年有2.34万高中毕业生选择会展专业,而最后进入会展行业并在会展行业做出成绩的仅有4000人左右,严重造成了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那么中国会展业如何培养具有自己行业专业性、独特性、创新型的人才呢?作为关心中国会展业发展的一份子,应该注重对本行业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投资高校教育市场,为各高校会展专业提供一部分培养资金,专门用于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奖励。这些资金可以作为成绩优秀者的奖学金、勇敢创新、提出优秀创意的会展专业人才的奖金以及在会展专业实践中获得优秀表现的奖励,也可以作为为会展专业提供教学硬件的资金、带领会展专业学生参与实践的资金及为会展专业学生购置相关专业知识书籍的资金。以上是在资金方面对中国会展专业学生和学院的支持。

与此同时,也可以输送优秀的、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会展专业人才到各高校,对高校教育进行支持。这些人才可以作为会展专业学院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常年为高校服务和传授知识,也可以出席一些会展专业方面的讲座,为会展专业学生答疑解惑,传授会战方面的实践知识。

不管通过那种方式,都会为培养中国会展专业人才做出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继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增强对会展专业工作人员的培养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同时,中国会展业的蓝图也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描绘。所以,工作人员的作用不容小视。因此,应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投入一部分资金对工作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因一部分工作人员平日会接待一些参观的群众,所以应对这些工作人员做服务方面、礼仪方面的培训;二线的工作人员承担着平日会展的出展内容、布展方案之类的工作,所以应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创意、广告文案、平面设计、艺术创造等方面的培训;对于一些管理层的人,应进行一些管理学、战略学、领导学方面的培训。各部门针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各方面的培训,这样才会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推动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尚全. 中国会展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流通经济,2005(2),4-6

[2]熊姝闻.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10(2),11-16

第3篇: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范文

2.广西制糖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朱世杰,蓝拥军,韦隽群

3.北部湾南珠产业发展战略分析郭恩松,牛春光

4.全球背景下泛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合作何

5.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浅析何玉莹

6.浅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机遇和挑战黄延君,阎伦,兰慧京

7.梧州人工宝石产业集群发展探析赖小冬,蒙灵爽,方志军

8.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卢妮,王节,胡宇航

9.浅谈中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战略构想孟小莙,李媛,沈飞岑

10.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缓慢复苏闵敏,蒋皓

11.构建大型企业集团对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意义及建议宁卫东,凌玲,黄红霆

12.电力需求预测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魏炎初,蒋建波

13.探索企业战略双向动态管理模式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何永权,林革,王璐

14.中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翁宇

15.房地产贷款风险主要表现及检查方法研究杨玉冰,李建国,于璐璐

16.我国对外贸易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张维,陈钦

17.辐射理论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思考周丹,苏腾

18.近期信贷投放刺激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分析周月娴

19.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初探吴云德

20.浅谈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李俊双

21.金融风暴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启示韩俊丽,马燕

22.论知识管理在软件企业中的应用李宾

23.建筑设计行业成本分析与控制许颖,杨智慧

24.浅谈中国即时通讯的发展张守凯,李鑫霞

25.台州市民政局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对策黄铭,杨玉莉,梁景辉

26.国有企业监事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宁市为例黄孝林

27.从"重农抑商"政策探中国古代宏观经济学思想黄雅青,李婷,刘芳

28.中国传统消费观念与信用卡恶意套现行为探析黄映艳,唐静,禤彦玲

29.加强成本核算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蒋琰,莫晓岚

30.关于建立职工远程网络技能培训系统的探索管叶霞,王翠花,何桂珍

31.浅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吴莉萍,张彤

32.中国银都发展战略研究许以平,周顺家,王健

33.泛珠,促进西南经济发展钟贞,严波,陈海燕

34.低迷期的人力资本管理李平,韩莉,吴磊

35.浅析中国汽车金融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周向华,汤振兴

36.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策略研究徐人生,葛学,田原源

37.从上海市拟启动"交通拥挤收费政策"引发的思考蒋海娟,滕伟宁

38.南宁市农民工返乡原因及就业创业对策研究易玲,郑军

39.人力资源管理是车间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陈国局

40.CECA认知差异及两岸经济合作的若干战略问题吴业明

41."工教结合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刍议范贵德

42.谈领导艺术与企业凝聚力高枫,杨凯

43.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如何应对就业问题黄蓓佳,梁静,文雯

44.整合资源走管理扩张型公路施工总承包企业之路探析段美旺,吴剑锋,雷衍纯

45.浅析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之路张明俏,邱利军,沈键

46.借鉴广东经济建设经验发展广西经济——广东经济发展考察报告罗建国

47.在金融海啸下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韦薇,文雯,黄蓓佳

48.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分析冯文光,伍敏

49.对国内关于WTO保障措施的建议樊慧霞,罗峰,李松

50.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问题与对策牛思源,姜晓坤,廖晓华

51.我国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相关性研究何兰涛

52.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探讨翁冬青,甘宏记,陈剑文

53.金融危机下玉柴集团成功之道陈曼华

54.关于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方式创新的探讨陈莲,徐翀妤,何春林

5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韩文静

56.浅谈如何在广西的国有投资集团中建立品牌危机防范机制韩皓,李嘉

57.关于江州区发展蔗糖循环经济的思考——对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发展蔗糖循环经济的调研报告廖应灿,蔡健

58.薪酬的公平性原理浅析黄艳,陆智群

59.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思考李东

60.金融危机过后的中国经济如何持续稳定增长李敏,陈樟城,潘军

61.浅谈电视节目成本核算朱海娟,罗泽宇

62.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雷坚

63.浅论广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丘恩明,覃刚

64.企业征信系统应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乔玉梅

65.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何杨光,岳建民,张健

66.抢抓机遇,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广西合资铁路发展战略研究廖刚,刘仁会

67.论全球经济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业运作李砚哲

68.经济危机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李燕,胡永红

69.企业年金与金融危机形式下的人力资源策略梁靖,李琨,张敏

70.广西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及优化之路刘媛,莫弋翔

71.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管理探讨——浅析广州移动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管理罗有攀,谢素静,江其文

72.商业银行零售网点转型的思考马雷,颜卢,林风

73.金融危机下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管理的思考梁晓曦

74.企业中有效激励的研究马武立,付凤英,杜思璇

75.工程劳务分包管理的探索莫宁

76.从保民生角度看中国就业问题穆竟男

77.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出的深层思考钱凤茵,张婷婷,史小莉

78.浅析如何建立服务型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彭桂明,许杨苑

79.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形势下监理行业的发展沈志献,陈俊飞,黄清叶

80.中国当前经济下的节能减排——以中央空调节能为例谭鸿雁,曲卫涛,钟淑杰

81.我国汽车工业地区专业化水平实证分析王雅坤,冯娟,周新柠

82.整合及利用财政干部培训资源问题研究肖东海,梁昊,张晓露

83.促就业是保民生的根本唐语,赵剑萍,曾志军

84.新形势下广西小水泥出路何在王瑞燕,赖炳,唐小军

85.国企改革中的管理创新探析谢丞,谢利坤

86.论谈判风格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和适调苏春华

87.跨国石油企业在苏丹面临的雇员管理问题王海霞

88.人力资源管理在XX公司的应用夏湘泠,王兴燕

89.关于如何建立规范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探讨——以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为例邵黎军,方晓敏,巨辰

90.国际金融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探潘昌文,曾强

91.浅析金融危机对广西高职教育的影响梁志明,韦佳慧

92.西江流域物流节点设计与比较法选址模型黄飞宇,韦春香

93.网吧的服务营销策略探讨雷庆文,梁文清

94.金融危机下现代物流对出口型企业的影响雷震霄,张君良

95.探析钢材市场当前形势下的技术营销沈建涛,裴荣,王皎洁

96.广西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探析唐凤范,赵昱

97.结构化面试程序及其应用杨强荣,张华,朱维勇

98.部门预算改革研究叶修廷,冯磊

99.论工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张铃

100.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朱小洁

101.会计师事务所员工心理契约问题初探张程,莫尧

102.中国邮政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苏宇建

103.大型制造业生产基地选址影响因素浅析——以《武钢江北钢材加工配送基地项目》选址为例黄晓红

104.电子制造业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绩效评估研究王强林,欧阳志军

105.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谢琳,陶秀萍

106.论中国3G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王薇

107.北部湾发展战略下广西高科技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谢子春

第4篇: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范文

作为门窗行业企业的好伙伴――华建铝业的领头人,吴维光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期待。

转型升级才是实质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个“三期重叠”期――“换档期”、“危险期”、“风险期”。

在吴维光看来,所谓的“换档期”,于企业来讲,其真正意义就是企业的转型升级期。在这一时期,企业放弃固有的经营理念,寻求新的发展生存之路;而同样在这一时期,整个行业也会经历重新洗牌,重新整合,因而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转型也意味着“风险”的到来。大企业作为行业重新整合的主导,中型企业作为辅助,小微企业在这一时期则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我们门窗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政府的大量投入。”吴维光说,“多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牵动着门窗行业的发展神经,国家在保障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才有了门窗产业这些年的蓬勃发展。然而,当经济发展脚步放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期,门窗及其周边企业仍高枕无忧.不寻求转型升级的话,也必将被时代无情抛弃。”

2014年7月起,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着手组织门窗行业骨干企业、专家奔赴全国各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及欧洲门窗业发达地区调研“系统门窗”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并认真学习、研究了欧洲先进国家的门窗设计、制造、认证等体系,力求将国外的先进经验融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从而发展出最适合中国的“系统门窗”认证体系。作为调研小组成员,吴维光也参与其中,并深受触动。

德国、法国在系统门窗的制造、认证方面有着详尽的要求与极为严格的标准。“门窗系统”是一套门窗的终极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一款好的产品那么简单。无论是门窗系统的解决方案制定,还是门窗零部件制造的精密程度,抑或是门窗成品的认证流程,欧洲国家的严谨态度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均给吴维光留下了深刻印象。相较于这些发达国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系统门窗”未来之路还很漫长。

“毋庸置疑,‘系统化’、‘标准化’一定是中国未来门窗发展的大势所趋。”

吴维光这样告诉记者。从欧洲考察回来之后,吴维光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思索,华建铝业的未来,华建铝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一直以来所筹划建立的系统门窗公司发展之路都让他有了新的认识与打算。

在欧洲,铝窗行业的系统门窗一般是由型材厂或者专业的系统公司进行门窗系统的研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比型材厂更了解门窗主要构成体――型材的性能、指标的了。在全国经济脚步放缓的大背景下,作为铝型材厂,涉足“系统门窗”研发不仅是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因为其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同时,以雄厚的实力为基础,生产性能卓越、有品质保障的门窗产品,本身也是华建对于社会进行回馈的一种体现。有了这样的想法,由华建铝业出资成立的“易欧思门窗系统科技公司”很快进入了中国少有的专业系统门窗企业领域,并迅速成长为“全国系统门窗五强企业”。

有人说华建铝业这一次的转身十分“漂亮”,但也有人对于系统门窗公司的前景表示了担忧。对于同行们的态度,吴维光照单全收。“事实上,我们也是踩着石头过河。毕竟在中国,系统门窗公司还都处于摸索阶段,如何运营?如何发展?大家都还在探索。但是,如果没有人敢于尝试,那么这条路就永远不会被开辟。即便是未来会面对挫折,我们也希望可以作为中国系统门窗的‘先驱’,担起这份责任。”

整合资源比拥有资源更重要

事实上,华建铝业的尝试不仅仅出现在了系统门窗领域,2013年,涉足会展经济高端服务业,门窗幕墙行业新地标――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城(简称“窗博城”)的建成启用,是华建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谈到“窗博城”,吴维光坦言,作为“窗博城”平台的搭建者,华建铝业获益匪浅。“我不否认,华建铝业在窗博城的平台上有获益。这个获益不是金钱上的,而是资源上的。经济发展是从获取资源、占有资源到整合资源逐步发展的,随着资源多样性和流动性的增加,整合资源的能力比拥有资源更重要。有人觉得这个平台是个无底洞,我们投入了太多金钱,回报率堪忧。吴维光对此的回应是:不需要替我担心这些,建这个博览城,出发点不在于盈利多少,而是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一份责任,只要这个行业需要,这个平台我就还会继续支持、投入下去。”

“搭建这个平台的初衷,就是要依托行业协会高端智慧,结合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行业、市场和资源等优势,致力于打造门窗幕墙行业精品展销基地和房地产行业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聚集行业的高端人士、品牌产品、前沿技术,让大家可以在这里打破藩篱,进行交流,开创多方共赢的全新采购与供应模式,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我一直讲: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闭门造车那一套早就不适用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交流比什么都重要,若要发展,首先要先掌握资讯。我的理想中,在‘窗博城’这个平台上,大家资源共享,能者为先。有人走在了前面,带动了行业,行业的发展也必将给企业带来高额回报。”

从成立至今,通过这一信息平台、技术平台、展示交易平台,先后与二十几个省区市的门窗幕墙、建筑装饰、房地产协会及相关企业组织开展了大大小小三十余场论坛、展览活动,累计近十万人次参观。2014年4月,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汇天下门窗,博绿色世界”的首届中国(临朐)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共有8大门类、200多个企业参展,500多家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参会;8月底启动了以“绿色门窗梦品牌万里行”为主题的2014中国门窗幕墙行业品牌推广大型系列活动。共同探讨行业形势及发展前景,交流建筑工业化和门窗标准化以及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成为推动行业绿色发展、行业企业之间沟通、互促、共赢的前沿阵地,促进了行业企业的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促成了山西省建筑门窗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等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出台实施,为行业建筑节能技术和门窗标准化做出了显著贡献。部分入驻企业已从这个平台直接获益,斩获亿元大单。一批深具发展潜力的企业抓住机会迅速崛起,成为知名品牌,这些也是吴维光最为骄傲的地方。

“我曾打过一个比方:企业在高速公路旁设立的广告牌上打广告,一年需要四五百万的费用。看到广告牌的人会知道,有一个企业叫作某某门业,或者某某铝业,至于他具体做什么的,业务涉及哪些方面,产品性能如何,全都没有概念。但是如果他能把在高速路上打广告的费用拿出一半来,甚至只是几十万,投入到窗博城,把人引入了窗博城来参观洽谈,那么他看到的就是最直观的展示,对于我们的企业,他就有了具象的认知。所有的入驻企业也可以共享客户资源。这就是“中国门窗幕墙行业精品展销基地”的最大作用。”

是否跨界要看管理团队

2014年,最流行的词恐怕就要数“跨界”了。“跨界经营”让很多企业得到了二次发展机会,也让很多企业自此折戟沉沙。

如果说成立系统门窗公司是华建的转型升级,那么建设窗博城则被认为是华建的一次“跨界”尝试。

“是否跨界经营,我首要考虑的是有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是一个企业能否良性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城”,是中国建筑金属协会联合全联房地产商会、中国房地产部品采购联盟、山东省建设机械协会共同建立的。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窗博城商会,设立了办公室、会员发展部、联络与信息部、国际合作部、质量与培训部、宣传部、财务部及专家委员会、系统门窗推广应用委员会、铝型材专业委员会等。各部门领导均由协会与商会以及行业专家担任,可谓是行业内的豪华战舰。

行业领军者必须敢于担当奉献

“一个好的行业,只有群山没有高峰,那是绝对不行的。”吴维光口中的“高峰”正是一个行业的领军企业。“行业里只有有了高峰,才有了标志;有了标志,这个行业才会被人认可、被人记住。”

作为门窗行业的“新军”,“易欧思”还很年轻,但作为与门窗行业打了多年交道的“华建铝业”来说,它已经是这个行业内一座“高峰”了。华建铝业始建于2000年,是国内铝合金建筑型材和工业型材重点生产科研企业,是全国建筑型材十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铝型材年产能35万吨。建有国家级实验室,获得专利178项。先后参与《铝及铝合金术语》等十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良好的销售服务,多年来销售业绩一路飙升。鸟巢、水立方、CCTV大厦、美国驻华大使馆、APEC雁栖湖场馆、国家援非社会福利住房项目等,无处不闪耀着华建人的卓越丰姿。

第5篇: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范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如今的中国经济开始在一个新的平台上眺望世界,努力前行。在这样一个新平台上,中国面临的短期和长期内外部经济风险何在?未来之路又该如何把握?

最近,高盛、摩根大通、美林、瑞银、巴克莱等五大国际投资银行中国业务主管及中国经济研究负责人,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专访,阐释了自己及外资投行对未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观点。

话题一:改革攻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如今,中国的改革进入又一个攻坚阶段。

方方(摩根大通):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如经济结构的矛盾、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等,都是在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会给中国长远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事情一定不能停顿,一定要往前走。比如说,经济发展一定要保持一个相对的速度,不能说停下来把问题先解决了,再来发展。这是不行的。

其次,应拿出相当大的魄力和决心,做一些大的改革决断。如果不这样做,不经过痛苦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没办法为后面的发展打基础。过去30年,中国的改革也经历了许多挑战,也经历过若干次脱胎换骨的过程,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宏观调控,当时来看非常痛苦。但正是由于有当时的宏观调控,才为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比较健康快速地成长奠定了基础。

不经历脱胎换骨的过程来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现在看似相对舒服,但会为后来的发展积累矛盾。我支持这样一种看法:今天的中国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有一个比较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应拿出勇气和决心,大力地推进深层次经济结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发展,为中国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刘二飞(美林):30年来“改革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才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动力。要继续对外开放,才能吸引高质量的外资,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资金、技术、先进经验。不能说我们现在就不需要外资,不需要国外的先进经验了。我们发展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转型,更需要国外的资金,引进高新技术,学习先进的产业模式和经验。

过去几年也出现过一些不好的苗头。某些地方甚至有走“回头路”的倾向。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地方保护主义抬头,部分产业和领域向民营企业“关上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有所放慢、甚至停滞。这样的倾向要不得。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持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当然,改革可以是循序渐进的,但在这个方向上我们不能停顿,停顿就会倒退。

对于目前社会上有关“国富民穷”的提法,我不同意,因为实际情况是“国也并不富”。中国还是一个穷国,人均GDP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由于汇率的原因,货币实际购买力也处在较低水平。

对于“国进民退”的提法,我也不是太认同。不能对国有经济太苛刻。我们要给民营经济生存空间,也要给国有经济生存空间。不能说国有企业效率偏低,就不应该存在。要看到,过去几年来,国有企业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经过一连串的改革和市场化的措施,国有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都比原来增强。而且,国有经济原来在国民经济中是“一支独大”,现在则是与民营经济平行发展。

当然,为有效激发市场的投资获利,一些产业和领域,例如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应该向民间资本进一步开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的健康发展,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

汪涛(瑞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成就显著,使相当数量的人摆脱贫困,也保持了较长期的经济快速增长。但是,改革思路、增长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阶段一个突出现象是,政府在中国经济资源中的支配作用不断上升,持续巩固。一方面,这种模式使得在危机时期的应对很有效率,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带来某种“挤出效应”,影响到民间、私营部门的经济活力。

乔红(高盛):中国的“国富民穷”和“国进民退”的说法在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凸显出来,外界对中国政府干预经济过度存在质疑,但我认为,应该看到过去两年的世界经济处于攻坚阶段的大环境,市场出现了明显失效的情况,经济中政府角色的强化是必然的。

进入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决策层应该考虑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提高劳动力收入。中国的劳动力收入尽管近年一直在增长,但增速不及财政和企业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在经济成果这块蛋糕中的占比是下降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等方面予以调整,可以考虑减税和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

另一个问题是经济逐渐走出危机时期后,应该逐渐恢复更加市场化的经济调节手段。政府最近提出的开放家庭服务业等举措,是一个好趋势。我认为中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上采取的是“有保有压”的政策,通过不断试错的过程,在动态中获得经济均衡增长的目标,这可避免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

常健(巴克莱):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我恰好在深圳特区,中国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根本的体现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相比较于原苏联国家和印度,我们也远远跑在前面。前几年,年轻劳动力富余、城市化进程和对外开放都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认,中国仍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中期来看,未来5到10年,从内部讲,中国面临人口结构变化、剩余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工荒”,工资成本将会上升。从外部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将下降,需求下降,中国出口自然就会放缓。

另外,中国还面临结构性改革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储蓄率很高,但据统计,大部分的储蓄属于政府和企业储蓄,政府和国有企业似乎在分配中占优,这其实是一种经济学现象。过去中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会增加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同时会压低劳动力成本,即工资,这就需要在二次分配中作协调。在未来转型中,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的议价能力增强,这个问题就会自动化解。

话题二:内外风险应对

中国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政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评价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在现阶段应特别关注哪些短期和长期的内外部经济风险?

方方(摩根大通):事实是最好的答案。今天看来,中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做法可圈可点。

全球金融危机始于美国,从2007年3、4月开始,次贷危机的苗头已经很盛,但在那时,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非常高涨的阶段,一直在强调要降温,要宏调,这是2007年。到2008年5、6月份后,我们明显感觉到全球都是风声鹤唳,中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样一种情况,到了2008年10月份开始强力推出宏观经济刺激政策。

从这个决策过程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有一个隔热层,美国已经是温度很低了,中国仍然在解决发烧的问题。关键的一点是,中国政府的执行力应该说世界所有国家中最高的。2008年10月份做了决定,11月份政策就出台了,资金就已经开始下来了,政策就已经到位了,这就确保了在2009年在全球经济极其动荡的状态下,中国经济仍然能够比较稳定地发展。

目前,从全球看,欧洲有债务危机,美联储也表示美国经济不稳定因素非常多。这时候大家就有一种想法,希望中国能够维持经济刺激和宽松的政策,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增长动力中重要的一部分。

但我个人觉得,中国政府现在面临非常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海外经济体增长乏力,另一方面国内通胀苗头不断出现。所以中国的经济政策一直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强调关注通胀形势。我感觉对中国经济来说,通胀威胁大过通缩,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中国应该有自己清醒的看法,要对内对外同时进行判断,走自己既定的路线。

刘二飞(美林):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危机期间显示出了较强的宏观和区域性经济调控能力,很多政策效果立竿见影,尤其是中国政府在集中和分配全国性财力、协调区域性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和优势。同时,巨大的投资需求也有赖政府发挥规划、引导、协调的作用。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西方反思:西方国家政府有时候决策效率偏低,而在危机面前,不决策就是最大的失误。

不过,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依然面临不少内外部经济风险。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很多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脆弱,形势严峻,使中国出口存在反复的可能性;二是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房地产泡沫风险的管理十分复杂和困难;三是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对整个金融体系构成潜在和难以准确预估的风险;四是中国经济增长要达到多元化的目标,如何兼顾速度和质量、效率与公平,时常令调控当局陷入两难局面;五是面对通胀预期、房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如何处理好凸显的社会矛盾,是政府面临的另一大任务和难题。

汪涛(瑞银):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有目共睹,成绩得到普遍认可。进入后危机时代,决策层对形势的判断也比较准确,比如在2009年底就开始考虑信贷收缩的问题。

但政府应该克服成功产生的麻痹心理,关注全球和本国经济产生的结构性变化,适时作出政策调整。不应过度关注经济的短期波动,不要试图通过宏观调控使每个季度的经济都很平滑,这样可能会阻碍经济发挥“自我调节”的功能。

中国决策层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等思路是明智之举,及早关注这些长期深层次问题,有利于中国经济免于陷入僵化,避免落入所谓的“拉美陷阱”――拉美不少国家在人均GDP进入5000~6000美元阶段后,出现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问题突出等现象。

乔红(高盛):高盛分析团队的普遍观点是:中国政府应对危机、调控经济的思路是非常明确的,“比任何国家看到得都要早,执行得都要快,力度都要大,是全球的典范”。中国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相当部分投向基建等领域是非常明智的路径选择,因为投资基建拉动经济的乘数效应明显。

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从短期看,在于需求存在下行风险。内需今年三季度四季度能否持续增长需要观察。高盛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压力始终很大,房地产明显供过于求、政策刺激转为政策拖累以及补充库存的因素逐渐衰减等因素,美国后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也不容乐观,甚至存在通缩风险,这对它的进口需求构成持续压力。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在于政策变动的因素。

从外部环境看,美国经济处在长期的去杠杆化过程中,欧洲方面财政压力较明显,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提供缓冲,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内部,“十二五”期间如何解决人口红利因素下降、高储蓄、寻找新的增长亮点等,都是重大问题。不过我个人认为,中国政府在政策上仍有很大空间,比如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人口占比为超过30%,而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平均在15%,中国生产效率的提高仍有很大空间。中国正在筹划中的户籍制度、土地使用权交易制度改革以及提高民生幸福指数的各项制度设计都是有益探索。

常健(巴克莱):中国政府在此次全球危机中的应对措施及时、务实,是有侧重点和针对性、全面一揽子的,总体是有效的。这些政策使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中国现在是,未来也将是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行动在西方社会赢得了声誉。

当然,有些政策在执行的时候有难度,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协调,市场化手段不足,以行政化手段执行起来,会有一些困难。

短期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还是外部风险。中国经济增长对外依赖性在过去几年有所下降,2009年为25%,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欧美经济复苏反复,外需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另外,房地产市场调整效果有可能从明年开始显现,价格有可能下降,新开工和在建数量将下降,会影响投资。中长期来看,人口结构调整将从沿海到内陆不断蔓延,会从根本上影响经济发展。

话题三:“中国责任论”

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国际上“中国责任论”呼声也日显高涨。实际上,中国依然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方方(摩根大通):无论从经济、政治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确实在日益提高,这是值得我们庆贺的事情,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要养活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能够把这四分之一以上人口的事情办好了,确实是对人类地球村的最大贡献。从这个角度,我觉得中国目前仍然应该关注自己的发展,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经济的全球化,以及资讯、交通、网络的发展,使全球经济连成一体,所以中国要想办好自己的事情,不能够只是眼睛对内,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中国的事情已经和全球的事情分不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进口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所有这些都使得中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策。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应该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兼顾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事情,应该把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提升适当地运用起来,使得我们无论在国际经济、国际金融,还是国际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力都能够有效地发挥出来。利用好中国的软实力,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同时也为地球村的和谐发展,做出应做的贡献。这两方面是连在一起的。

刘二飞(美林):中国依然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解决好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仍然是中国的优先选择,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

现在,不少国家认为中国已不是发展中国家,理由就是GDP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也被一些国家横加议论。还有一些邻国可能出于对中国发展的不安全感,觉得自己可能受到威胁,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举一动过于敏感。

因此,中国应该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位置,韬光养晦,沉着冷静,踏踏实实发展经济。不要听太多杂音,也不要过度强调话语权,应把重点放在保持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上。说到底,其他国家对我们说三道四,还是我们实力不够。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还是要继续发展自己,增强实力。

汪涛(瑞银):从人口和经济占比而言,中国是一个大国,这是事实。正因如此,中国应优先考虑本国发展问题;其次,随着近年地位上升,经济总量提高,中国对其他国家会产生影响,这也是客观事实,例如中国内需变化对一些产品国际价格的影响。因此,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要承担责任也是无法回避的;同时应该看到,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中国也应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从历史和现实看,尽管世界各国经济力量都在增长,但此消彼长是必然的规律。不仅是中国,新兴经济体整体实力都在上升,这必然对旧有格局产生冲击,这需要国际间的磨合和协商。

乔红(高盛):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贡献近年明显提升。根据高盛收集整理的数据,过去5年中国年均实际经济增速都超过10%。

在本轮危机中和后危机时代,中国的进口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现在中国的进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除了以往的原材料和初级制成品,还有包括机械和电子产品在内的大量资本品以及消费品。

欧盟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情况较好,其中一个重要动力来自出口拉动,来自中国的需求是一个重要因素。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二季度经济环比折年率的增速超过9%,甚至强于中国,中国对其出口的拉动功不可没,中国可能很快超过法国成为德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这些趋势说明,中国过去是全球的制造业大国,输出产品为主,现在则逐渐加大“吸”力,对外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总体需求不振的世界经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当然,考虑到人均GDP、资源禀赋、人口结构、增长基础、发展布局、社会成熟度、保障体系、创新能力和贸易结构等各类指标,现在谈论对中国“发展中国家”的性质进行重新定义还远未到时候。这一点在业界也没有疑义。

鉴于中国经济规模和影响的明显提升,承担责任和义务是不可回避的。但中国不应接受外部强加的责任,不应为“不是自己的过错”负责,不能牺牲放弃自己的重大利益。现阶段中国仍然处在“战略发展期”,依然需要韬光养晦。

常健(巴克莱):中国正在学习如何与伙伴共处,强调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要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应该有选择性,应该与自身能力和发展阶段相匹配。中国政府也在逐渐改变和适应自己的角色转变,从5年前对发展避而不谈,到现在越来越驾轻就熟,角色转变正在发生。

中国需要承认并学会面对经济发展,也要学会正面认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增加,因为这客观上也是中国影响力增大的结果。

话题四:价值观与软实力

一个国家在发展历程中仅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并非最优选择,中国该如何提高国民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国民的价值观,打造国家软实力。

方方(摩根大通):我从两个角度来谈。第一,中国有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第二句话是恩格斯说的,他说没有哲学的民族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也就是说,如果你纯粹只有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这样的经济发展不会长远,你在国际上也不会受到尊重,这反过来也会拖累你的经济发展。

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探索,可做的事情仍很多。比如说,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国际观,要把自己放在全球社会里面看。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认识到,我们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部分。当我们出国旅行,当我们在全球进行文化交流、外交交流的时候,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代表。这样一种意识,这样一种体系的建立,现在是不够的。

另外,中国声音对全球传媒的影响也还不够。现在全球传媒如果想得到中国信息,他们会找到中国媒体,但是如果他们想去看对希腊问题的评论,或者对意大利建筑的评论,它可能不会想到中国媒体。而恰恰在这些方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渠道,会对国际社会的思想,特别是会对下一代人的思想、理念、观念起到影响。

这些方面是我们可以做更多工作的地方。有一天,中国能给全世界提供新的思想,新的观点,然后用各种可以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全球思想文化体系里面去,润物细无声,慢慢影响全球对中国的看法,对中国的认识,这才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最终目标。

刘二飞(美林):我想着重提出的一点是:首先要硬实力,然后才有能力实现这些修饰语: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复杂的地方在于,实现这些修饰语都是有成本的。一方面,经济必须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另一方面,又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绿色发展,软实力提升,这些目标加在一起就比较沉重,给中国提出了很难的课题。

实际上,一个阶段内很难实现太多的目标。经济发展的火车就那么快,一会加上这个负担,一会再加上一个负担,对速度就会有影响。那么,怎样才能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动力?那就要求我们继续改革开放,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汪涛(瑞银):不论个人还是国家,不追求物质利益不现实,但仅追求物质利益又不完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通过强调解放生产力,解决了从物质匮乏到物质丰富的重大转变。进入当下,中国的各级管理者在注重GDP数据的同时,如果更多地将就业、治安、民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管理评价体系,可能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

中国发展的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都很快,同时中国的大城市、东部地区和内陆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别。一个国家的发达与否,关键不是硬件,而是普通人,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是如何生活的,他们获得了怎样的福利和服务,获得怎样的社会机会。这一点中国与西欧北欧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第6篇: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范文

一、中国经济运行转变的内在机制

从201 1年GDP的增速来看,出现了一个逐季回落的态势,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经济增长实现了9. 2%的速度,把物价控制在了5.4%的总水平,11月份和12月份,物价水平基本回落到了调控的目标区间。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原因是多样的,既有主观调控政策的因素,也有客观国内外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同时也与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历史机遇有关。

(一)宏观经济逐步回落的内在原因

首先,我们看国际环境,201 1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仍在继续,发达经济体复苏步履维艰,欧元区债务危机仍然不断扩散,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和物价上涨交织在一起。其次,2011年我国GDP的逐季回落,虽然有主动调控的因素在内,但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宏观调控的目标。从中长期看,“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是7u/o,中央更强调转变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见效,经济增速也会逐步回落。第三,国民经济能够保持8. 5%左右的速度,物价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控制,方式转变得比较快,结构调整的力度比较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宏观经济的总体格局的开端。

(二)投资推动的转型势在必行

我国投资占GDP的比例较高,一方面严重挤压了消费,给未来的产能过剩留下很大的不确定性,消费和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还需加强0 2011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4. 20'/0,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1. 60/0,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8u/0。但是相对消费而言,投资的增长比较快,占的比重比较高。无论是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反映还是用居民消费支出来反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增长得都比较快。但是消费和投资相比,投资增长得更快。客观地看,投资增长得比较快,占总需求的比例比较高,是因为中国经济仍然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还仍是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很长的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工业要发展,基础设施要改进,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投资需求必然较高。罗斯托的大推动理论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几十年的高速成长,投资的高速成长是很重要的推动力量。中国投资比较快速的增长,增加速度超过了消费,说明我国经济还未完全结束大推动理论的投资驱动阶段。然而,长期保持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投资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投资活动需要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对钢铁,水泥等原材料的需求旺盛,钢铁水泥又意味着很大的矿产资源的消耗,所以在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需要提前鼓励消费的增加,鼓励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去过度依赖投资转向平衡的依赖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结构性调整的变化过程已经开始。

(三)国外输入通胀和国内不同部门价格变化导致转型中的物价压力上升

我国201 1年初确定的物价调控目标是4%左右,全年CPI上涨是5.4%。主要原因是经济运行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很难充分把握所有的信息,尤其是很难把握未来的突发事情,主要是一些食品价格的突然变化,猪肉生产的变化,国际市场上的动荡,都助长了价格水平的走高。目前存在着把物价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积极的因素,农业生产的丰收,农产品产量增长、尤其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使得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不会像过去上涨幅度那么大,中国很多产品尤其是生产资料和国际市场是接轨的,所以存在着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但物价中长期上涨的压力还是存在的,主要是劳动力价格,土地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价格上涨压力较大。根据基本的原理,只要这个市场是竞争性的,或者说基本上竞争性的,供求关系一定会决定价格的水平。从国内来看,决定价格涨跌的非货币因素,称为“生产率比工资弹性”o在可贸易品部门,由于引进外国先进设备,生产率提高速度非常快,工资基本不涨,所以可贸易品价格年年下降;在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率难以提高,但工资却在提高,价格逐步上升。这一原理适用于中国的一些重要服务品的价格,如何统一这样价格变化的二元体制需要一个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过程。所以,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与导致物价中长期上涨的压力同时存在,这就需要宏观调控政策注意把握住一个度,既要保持宏观调控来之不易的物价上涨速度得到有效控制的好的势头,又要顾及到未来的物价上涨的一些压力,同时又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调控的方向——遏制房价

经济转型伊始,我国房地产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投机性、投资性的购房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尤其是一线城市、重点城市、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出现了下降。无论是房地产投资,还是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都呈现2011年的增幅比2010年增幅有比较多的回落,这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尽管这些主要指标在回落,但依然是正增长,房地产投资2011年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u/o,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9%o这就是说,房地产调控一方面取得了成效,另外一方面依然对中国经济是一个正的推动的力量。房地产市场是中国将来经济运行最大的挑战,面临下行风险。主要风险因素在于,土地购置可能大幅放缓,以及房地产资金来源面临紧张。土地购置属于资产交易,并不构成GDP中的投资,对GDP增长影响小。房地产资金来源紧张是2012年房地产投资下行的主要风险因素。从一般均衡角度看,房地产投资放缓有利于降低其他行业的投资成本,增加政策放松的空间。如果风险情形实现,政策组合需要货币和财政放松配合抑制投资性需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总之,控制好房价落入合理区间是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一项需要认真操作,谨慎把握好“度”的艰巨任务。

(五)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城镇居民数量超过农村人口

2010年的人口普查表明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差别仅仅在百分之零点几以内,但这仍然是一个明显的转变,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末中国13.5亿人口中有超过一半生活在城市。1980年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生活在城市,比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都要少。20世纪90年代,我国即使已经放松企业自由,但依旧对人口的自由流动保持小心谨慎,一直在追求工业化的同时忽略了城市化,然后才发现两者缺一不可。

我国只有在过去15年才开始城市化进程,但即使是现在中国的城市居民比例也低于一个经济体在这一发展阶段所应该有的比例。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方法,一个人均收入大约8400美元(根据购买力调整)的国家理应为40%的人口提供城市住房。美国在1920年达到500/0的城市化率,而英国在19世纪中期就达到这一水平。我国在大步迈向城市化的道路上发展速度很快,但迫在眉睫的是要避免一些在其它像印度、巴西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陷阱。首要任务是防止有大城市陷入超大贫民窟的泥潭,城市化不仅有助于农村居民涌入现有的城市,更有助于他们进入全新建造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城市化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部分城市化”或者“半城市化”,需要在配套设施上以及制度设计上使得我国城市化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而不是单单以人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居住在城市里为目标。当然,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是完善城市化水平的核心机制和动力。

二、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中国经济转型确实面临诸多挑战,这个挑战既有来自外部的挑战,。如世界经济减速,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减速,也有来自于内部的,来自于内部的最大的挑战,还是既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又要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更要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明显进展,这是最大的挑战。

(一)经济减速可能会使原有的问题深化

无论从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国内环境来看,2012年都是极其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当前的国际环境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欧元区经济今年一季度有可能是负增长,美国经济仍然是非常低迷。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这就造成我国今年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还是非常严峻的。从国内看,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风险还是不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大;物价调控取得积极成效,但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压力仍然存在。部分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仍然困难;结构调整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所以,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为2012年的经济转型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给科学的宏观调控也增添了不少难度。另外,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格局,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这些过程都没有完结,城镇化,居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乡镇转移到县城,人均每年消费增加是一个量级的增加。工业化进程未结束,新兴产业在发展,市场化在深化,所以中国经济增长根本的动力格局没有变化。但是经济不断减速会有负面影响,会使上述问题和矛盾得以凸显,避免当前的温和减速造成了社会的动荡是需要考虑的重要任务。另外,社会矛盾也应更加重视,国家高速发展的福利并未使人民的感受与其一致,尤其是民工被当成二等公民,全面享受到医疗与教育服务还有困难。民工们希望他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打工时,可以继续享有他们本已受到限制的教育,医疗和退休养老的福利。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的稳定发展,也塑造着全球的格局。通过改革,我们经济将会继续迸发出不竭的增长动力。

(二)滞胀的风险依然很大

解释停滞膨胀的一个理论是垄断:工资与价格如果有垄断,就不会随货币紧缩而下降,国际大宗商品垄断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中国不存在工资垄断,但长期低工资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已结束,农民工由过剩转为不足,加上代际交替的社会因素,必将引起工资提高,并推动全社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这是结构性问题,只能依靠财政与社会政策解决;通货膨胀使全社会价格普遍上升,企业出现“货币幻觉”,以为自己企业有了高利润就扩大投资,因而在一定时期通货膨胀可刺激经济增长。很快出现生产过剩,就需要更大的通货膨胀,因此利用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物价会比经济升得快。当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生产马上下降,而物价却下不来,停滞膨胀随之产生,其微观基础是:企业预期未来成本上升不肯降价,而采取“限产保价”行为。多方面因素使物价不能与经济同步变化。通货膨胀不等于物价上升,前者是经济总量问题,依靠货币政策,后者在中国社会高度分层条件下是结构问题,受打击的主要是城市贫困阶层,应依靠财政补贴和行政限价,对水电煤气实行价格双轨。对于中等收入阶层,要保证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提高收入是第一位的。物价总水平不应超过6%,再低就可能影响经济增长。在未来5-7年内,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8%以上,物价控制在6%以下,能够抵御国际危机的冲击,不发生重大金融危机,在发挥传统产业潜力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模式转换,是有可能的。价格控制的关键是能够克服既得利益集团干扰,不发生重大决策错误。

(三)结构调整依然面临着政策平衡能力的挑战

我国可观的贸易顺差还在持续,但2011年,其净出口经历了自2000年以来的三次下降,仅第三次落差就使经济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由于国内消费的增长,2011年中国经济成功增长了9.2%,还在第四季度保持了惊人的强劲势头。这一增长极大部分要归功于消费。自2001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过半,而其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在连续十年下滑后缓慢上升。

投资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但这种依赖令人担忧。事实上,不是我国的过度出口而是房地产的过度投资引发了较大的问题。然而,中国的房地产增长正在显著减缓,正当购房者千方百计偿还或获得住房贷款时,开发商们发现自己想要获得银行贷款几无可能,外资枯竭尤其严重,与2010年相比,2011年12月份外国资本下降了65%o境外投资者从房地产业撤离部分解释了中国另一个不同寻常的转变,即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外汇储备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顶峰以来首次下降,虽然降幅不大,但却同时令人有些难以理解,因为中国出口依然比进口多,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比本国投资多,那么这两个外汇来源肯定为不明的流失所抵消了。所以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中国的资本控制存在漏洞,房地产市场的衰退,被中国经济增长吸引的“热钱”可能正在外流。但是一些下降可能反映的是中国所持欧元的价值变化,一些表现了短期资金的撤离,但是热币的消长并不正常。一方面出口商可能延期兑换其合法外汇收入;另一方面进口商可能非法夸大其购买规模来转移更多的资金。所以政策平衡能力体现在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尤其是在国际开放的大环境下,原本的结构调整政策有可能被外国的政策所抵消,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

(四)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是成功转型的关键,重在整合

为了控制过热的房地产市场,201 1年我国政策限制购买多套住房,要求更高的首付并且减少了投机者“炒房”或是快速转卖房产的机会,还限制开发商获得银行贷款并且切断了其从新信托公司获得贷款的途径,同时还鼓励开征以上海和重庆为试点的地产税,而且目前依然致力于施行这样的政策。总体来看,这些措施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楼市价格增速自年初已经放缓。中国最大的房产网络平台搜房网的分析表明,所监测的100个城市中的60个城市的房价在2011年12月有所下滑。另外土地价格也下降很快,最近渣打银行对领先开发商的调查表明,地价比2010年下半年的顶峰便宜了三分之一。地方政府组织的地产拍卖在全国范围内流拍的报告也有很多,然而地产拍卖是开发商获得资产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地方财政的主要资金来源,所有的这些都预示着房地产业正在整合。中国有3万多家地产开发商,其中很多都是很小的当地公司,没法像大公司一样获得信贷和大规模经济效益或是地域多元化,行业整合前景十分宏大。在任何经济紧缩时期,负债很少并且能够获得廉价资本的强大多元化公司将会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即将从淘汰中走出来的最大赢家很可能是那些国有企业或者是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企业。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越来越多的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一方面促使中国进入房地产泡沫,一方面迫使中国政府增加外汇储备,再借给美国。更大的风险是:在人民币升值很高,房地产价格很高以后,突然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此时如美国加息,动员投机资本外逃,造成股票房地产泡沫破灭,将出现大的金融危机。货币升值预期必定引起股市房地产泡沫,即使严格控制外部资金流入也不能避免。只要国内储蓄大于投资,国家又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资产泡沫就会发生。泡沫经济发生的深层次根源,是经济高速增长惯性阻碍经济转型。因此,中国政府控制房地产价格是完全必要的,并坚定其回归至合理范围之内。

(五)人民币升值压力依旧

从购买力平价理论上说,两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决定对外购买力,同一商品在同一国家应该有相同的价格。由于中国物价上升快于美国,人民币购买力下降,所以人民币实际汇率在30年里对美元升值了40%左右,说明在可贸易品部门,工资长期不涨,而生产率的提高大大超过美国。名义汇率如果不跟随实际汇率升值,就产生升值预期,引导国际投机资本进入。按照我国ICP比较项目的测算结果,人民币名义汇率应该保持在1:4.5左右,为人民币升值的长期目标,这就为人民币升值在理论上构成了压力。但现实中,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升值过4陕一定会对我国出口产生重大冲击。

中国人民币的汇率最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初步呈现了双向浮动的态势,既有升值,也短暂地出现了贬值。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无论是升值还是贬值,它自然会影响到出口和进口,而出口和进口又会影响到中国的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水平,存在内在逻辑的传导关系。但是,人民币汇率制度从2005年改革以来,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它的基本走向是取决于汇率的供应和需求,所以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汇率的变动方向总体上还是取决于经济大环境、人民币以及美元等主要外汇的供应和需求的变化。

(六)政府配置资源功能存在严重扭曲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现在正侵蚀着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即使是强大的美国在过去3年里也出现了普通工人收入的每年减少。这又导致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自由市场经济危机因潜在替代者——政府干预的兴起而变得更加严重。政府干预寻求国家势力与自由市场势力的融合,但起主要作用。政府干预元素在过去也见得到,比如20世纪50年代崛起的日本,甚至还有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但这之前从未有过像现在这样的规模。

然而国有企业不仅不善于创新而且生产力也比同类私有企业低下。天则经济研究所报告发现:算上所有包括免费土地在内的隐形补助,2001年至2009年,我国国有企业股本平均实际回报率为-1.47%。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结果则显示:政府控股较少的企业较之政府全额控股的企业,其生产力高出70%。不过,生产力低下并未影响其高额的盈利。2010年129家盈利最为丰厚的我国国企的净利润高达约1510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50%。我国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放贷的利息仅1. 6%,而私有企业则高达4.7%,并且能否借贷尚未可知。

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发展模式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是因为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我国成功地渡过了全球金融危机,但要保持高速的增长,经济模式要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依赖国内消费,这样的转变取决于更公平地分配高速发展带来的成果。但我国的银行正大量地把工薪阶层的储蓄贷给国有企业,削弱了工薪阶层的购买力,也使私营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融资。结果是,当其他一些支撑中国高速增长的因素,如低廉的土地和劳力资源日益变得稀有时,政府却在浪费大量的资本。所以在转型经济中,政府需要放松金融管制,这样才可以释放消费者更多的购买力,同时改善资本的配置。

(七)宏观信贷调控的挑战

中国经济会遭遇困难,但不会像许多人担心的硬着陆,政策调控的着力点需要把握准确。2012年1月,IMF把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率从9%调低为8.2%。比起2010年的10%,2011年的9.2%,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在9%以上,早为历史证明。在这个速度上失业率最低,物价不高。如果不采取把经济增长率压到8%以下,就不能把CPI控制在6%以下的政策,必将陷入停滞膨胀。如中国经济增长率真跌到8%,低于潜在增长率,这是政策紧缩过度造成的,如不调整,进一步造成硬着陆也有可能。

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我国批准了一个大胆的经济刺激方案,在制造财政赤字的同时,推促银行加大贷款力度。这个措施,使我们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免于剧烈衰退的后果0 2012年,如果美国的停滞和欧洲的债务危机再次危及世界经济,我国可能需要采取类似措施。但是刺激的重点应该从投资不足的问题转向劣质投资的问题,即信贷过于宽松,企业家会纷纷投资于不自量力的项目,造成工期过长,缺乏成效,过度耗费社会资源。虽然中国的投资异乎寻常地快速增长,但储蓄率也异乎寻常的高。在这样的节约型经济中,利息率肯定会低,信贷肯定会充足,投资当然会旺盛。

在2009和2010年,在政府的鼓励下,仅2009年一年,中国的银行贷款增加了近10万亿元(1.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印度信贷体系的贷款规模的两倍。这些贷款大部分流入地方政府支持的约一万个投资公司手中,这些投资公司进而安排了建造公路、桥梁、灌溉系统以及一些用途不明确的房产项目。这些贷款把地方政府的债务增加了大约5万亿元,目前债务总额达到了10万亿至14万亿元,占GDP的25% -36%。很多的建设项目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来还贷,其中一些项目将会半途而废。这就是哈耶克所说的“病态投资”,即没人付钱或没人需要的投资成品。哈耶克主义者认为,在劣质投资已经投入后,经济需要时间来重组。银行的贷款坏账会挫伤放贷银行的信心,影响他们为新投资项目融资的能力。此外,工人们被解雇后,需要时间来找到新的雇主或学习新的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术。政府将采取什么样的举措仍不清楚,但可能会运用公共资金来完成某些待完成的基础设施项目,而不是让桥梁或道路的建设半途而废;也可能会与银行协商勾销一些贷款;对于一些损失过重的银行可能会增资。但这些政策都体现了对宏观信贷的度的把握具有相当的难度。

(八)启动内需的真正挑战在于改革

启动内需需要新消费,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部需求是发展的必然之路,当大多数人把储蓄买了房,消费信贷普遍了,中国储蓄率降低了,但是如果社会保障还没完善,重大改革就不得不进行。中国家庭储蓄本不应承担社会保障功能。现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为了实现世界经济平衡,国家就要拿钱建立社会保障,以解除人民后顾之忧。市场经济不能容纳大规模的国企制度,难免成为利益集团,利用权力破坏市场平等竞争秩序。

第7篇: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范文

【关键词】绿色经济;经济转型;环境与人的健康

1.绿色经济的内涵

目前,学界多从两个角度尝试界定绿色经济:第一种是从学术理论层面,考虑的大多是生态效率、资源效率、生态足迹、碳足迹等。从经济总量和成本角度看,资源消耗和环境消耗成本最小化的经济就是绿色经济;第二种是服务于实践操作层面,认为绿色经济主要包括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绿色建筑和可持续交通等领域,这些部门的经济产出越大,说明经济体中绿色的成分也越高。

国内对绿色经济范围理解体现在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绿色经济仅指环保产业;而广义的绿色经济,还包括诸如绿色消费与政府采购、绿色贸易与金融、绿色税收与财政、绿色会计与审计等除生产领域外的其他一些绿色的制度和行为。在目前的绿色经济概念中,既包括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还包括生产方式的改变。

绿色经济,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2.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1月28日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分析了当前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两大因素就是“持续增长的能源消耗以及能源安全问题”和“不断增加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灾害”。报告指出中国政府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同时也在尽最大努力向真正的绿色经济转型。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已经有效的降低了能源强度,实现了国家的碳减排目标,减轻了污染,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目前在环保技术和环保技术市场份额方面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既有发展绿色经济的强烈的现实需求,又有发展绿色经济的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有发展绿色经济的良好的政策导向。绿色经济理应而且能够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和资源环境双重压力,在科学发展观政策范式下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引导力量。从我国过去的发展方式看,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因此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我国面临着培育和发展新型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转型升级的重大考验。在当前国际形式下,我国如何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每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都会诞生新兴产业,都会面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这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选择。例如,日本在上个世纪70年生的石油危机中,既是最大的受害国,也是最大的受益国。日本从1955年开始采取重化工业战略,导致产业结构很重,在石油危机中,作为资源小国,日本所遭受的损失比欧美等国家大很多。日本在石油危机之后开始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由重化工业转向汽车、家电等产业,1990年后更是转向电子信息产业。另外,环保产业也是其一大特色,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经过多年努力,环保产业已成为日本最成功的产业之一。我国也要加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格局,要加快发展,重点发展绿色经济产业。绿色经济产业一度面临价格高、成本大的问题。现在,其成本下降的辐度比较大,为其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3.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建议

(1)建立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使政策支持成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建立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支持绿色经济的新技术推广政策,出台新型产业倾斜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经济;对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的企业分别从土地、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政策调节手段鼓励企业低碳排放,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发展道路。通过确立发展规划和目标来引导,促使各方形成统一预期,引导各方投资顺利进入;通过利益补偿等机制来激励,加大政府投入,通过政府补贴、补助以及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投资流入。

(2)确定绿色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中国面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发展绿色经济更具战略意义。随着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应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尤其是要加快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政策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来增强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抑制不顾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和承载能力,盲目追求发展的短期行为。以绿色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发展绿色产业、开发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分析现状,发挥优势,确立本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绿色经济要结合本地区的优势,确立发展的重点。北京能源需求大,人口密度高,应将发展绿色能源以及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作为发展的重点。

(4)开发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绿色技术对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核心技术,是发展绿色经济最为关键的问题。只有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才能使绿色经济的发展有稳固的基础,才能发挥绿色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增强绿色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以市场导向发展壮大绿色产业,要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高度重视和鼓励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工作。

(5)建立资源的绿色定价机制和定价体系。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型中,价格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于节能环保技术,企业是否选择采用,关键就在于节能环保技术的价格是否合适。节能环保技术替代的深度,取决于价格信号的正确与否。价格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要把扭曲的价格信号纠正过来,给市场一个准确的价格信号。

(6)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把节约文化、环境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进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模式,推动经济持续、持久的复苏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范文

中国的新儒家学者,同样加入了对文明的讨论。苏州大学教授方汉文对《望东方周刊》说:“相对于西方的关键词‘终结’,中国学者的关键词是‘融新’。”

他认为,新儒学的人文主义观念,有利于不同与文明之间“和而不同”的新世界秩序建构。

新儒家的理论话语显然并不是孤立提出的。方汉文认为,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金砖国家经济体为代表的21世纪新模式,是不同于20世纪后30年亚洲四小龙的“东亚现代化”的新阶段,是民族文明传统的复兴,以经济快速发展、多元文明的“融新”为代表。

2014年11月28日,方汉文受邀在中央民族大学作了主题为“‘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文明的‘融新’之道”的讲演。演讲结束后,他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文明融新

《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当代新儒家以“和而不同”的原则来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以“文明融新”的观念促成当代新儒学的转型?

方汉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一个时代的重要理论观念往往是在应对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中自然形成的。全球化时代,中华文明复兴必然要与世界不同文明和谐相处,所以文明关系成为当代新儒学研究的中心,是一种与现实的结合转型。

新儒学与西方关于文明关系的对话很早就已开始。从20世纪70年代“亚洲四小龙”兴起之后,有儒学背景的文明传统就引起国际关注。

过去20余年来,中国当代新儒学的视域经历了反复审视,基本建构起“儒学与世界文明的融合与创新”(简称“文明融新”)。著名学者汤一介曾指出,世界文明体系之间存在差异,“和而不同”是原则,但不是止境,还要在世界文明的磨合、融合中创新,建立和谐的文明生态――这就是“文明融新”。

“文明融新”成为当代新儒学话语,是时代使然。

《望东方周刊》:“融新”是一个新概念,能否解读一下?

方汉文:新概念并不是新词。“融新”来自于中国经典中常见的“融合创新”思想,是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强调创造新文明。

比如,中国文明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明,自从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融合创新,出现了“儒释道合流”的主体文明,这就是融新,就是中国的新文明。中国文明是不断融新的,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提出“一带一路”,为世界文明融新作出了重要贡献,促使了传统文明的创新。而且在新世纪中,世界文明将会继续“融新”。

《望东方周刊》: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是中国传统文明与世界文明“融新”的历史与未来之道?

方汉文:首先,“一带一路”将中国的陆地与海洋、西部与南部、经济合作与文明交流传统两大路线与地域政治经济体结合为一,形成一种体系化的文明战略。这是对2000多年历史的丝绸之路与5000多年的中外文明交流史的高度概括,也是一种研究与实践方式的大转型。

其次,将历史文明、文化遗产与现实经济融为一体的一种指向,走出西方的“世界经济体”现代化模式,开辟了21世纪以“文明融新”为主体、以“中国文明复兴”与金砖国家经济为代表的新时代的理论。这是20世纪7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奇迹之后的新理论体系建构,指导21世纪多元文明创新,其意义非常重大。

儒学人文主义

《望东方周刊》:你刚刚提到的,很重要的部分是经济环节。儒学中很少谈及经济,它怎样成为推动文化复兴、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方汉文:一定程度上,中国的复兴为新儒学带来传播机会,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传统儒学在亚洲的传播,就没有这种经济腾飞。

中国经济发展是引起世界关注儒学的重要原因,但我们研究儒学,会发现在儒学中其实最少谈到经济。为什么这样一种学说会成为当代的重要价值观?儒学是不是一种宗教并不重要,根本在于儒学的人文主义。重要的是它将人的信仰而不是一神教的神,置于人类精神的中心。

《望东方周刊》:那么,当代儒学研究与传统儒学研究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方汉文:当代新儒学是全球化时代的多元学术,表现在研究课题方面有三大主题。

一是21世纪新国际秩序中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关系。包括中国与欧美、拉美、亚非等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二是偏重社会经济的,即现代化问题。用当代格鲁兹奖获得者,以色列社会学家爱森斯塔德特的话来说是“多元现代化”。20世纪有儒学文化背景的“亚洲四小龙”兴起,21世纪中华文化复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文明传统能否为世界的未来贡献智慧,推进了人类文明走向引发广泛讨论。

三是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明融新。我曾将易经逻辑“同异交得”作为中心阐释全球化中包括西方、东亚与金砖国家在内的多元文明融新发展,从文明逻辑角度补充了新儒学。

《望东方周刊》:按照你的解释,新儒学研究的领域与中心发生了重要改变。

方汉文:对。传统的信仰与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宗族社会伦理的天地君师亲,个体修养如修齐治平、“心性本体”等方面不再居于中心。代之以三个方面:确立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而不同”原则,是儒学“协同万邦”的理想,有利于建立新型世界秩序。以孔子的“仁学”来实现新型“全球伦理”。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有利于建立世界生态文明。

《望东方周刊》:从传统到现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学经历了太多的演变;在你看来,儒学走向不同文明世界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方汉文:儒学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儒学的封建道德就有缺陷。此外儒学关于不同社会阶层历史地位的理论都与现代社会有相违背之处。因此,它与任何与人文学说一样,必须“融新”。

复兴不是复古,中国儒学走向世界最大障碍是自我中心与封闭保守,排斥改革。如果儒学要“独尊”,要“罢黜百家”,拒绝与世界多元文明之间的融新,它就无法走向世界。不一定非要所有人用同一种方法研究儒学,新儒学也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

多元文明儒学研究

《望东方周刊》:秘鲁前总统阿兰・加西亚・佩雷斯刚刚在中国出版了他的《儒学与全球化》,怎么理解秘鲁儒学以及如何评价西方儒学的研究?

方汉文:世界农业史上有两大梯田耕地,一个是中国,另一个就是秘鲁的山地梯田。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文明民族与新兴经济体,关注儒学与中国是必然的,而秘鲁的儒学研究在拉美也是一直领先的。

《儒学与全球化》是一部很有见地的著作,作者所指出的“中国现象”代表了国际社会的主流评价。对于中国“性格”的分析,以及这种性格与汉字思维方式的来源,处处可见其独到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对中国读者与学者都具有启发性。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多元文明的儒学研究的建构正成为现实。从儒学的宣传到学术的主动接受,包括西方的研究机构、智库对中国文明的研究,像具有传统的哈佛东亚研究、波士顿新兴的研究,德国、法国的儒学研究各具特色,可以说部分超越了我们。

《望东方周刊》:关于欧洲,近来学界谈得较多的是法国朱利安的争论。

方汉文:欧洲是历史悠久的汉学研究重镇。朱利安是当下法国儒学研究领域标志性的人物。朱利安的争论是朱利安与瑞典汉学家毕莱德、法国汉学家汪德迈、德国汉学家顾彬等学者之间的学术讨论与争辩,是从儒学思想观念入手,讨论不同文明差异。

对欧洲新儒学的研究我们不必忙于下结论,但无可怀疑的是,欧洲善于将当代新理论引入儒学研究,这是其特色之一。不同于谢和耐等老一代汉学家,更不同于伯希和等汉学家的考据性传统学术研究,欧洲当代新儒学观念具有全球化时代的特色。

《望东方周刊》: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我国内地、香港之后发展丰富中国哲学的第三块基地,美国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儒家研究学派?

方汉文:美国的儒学研究主要有三个中心成就斐然。第一是杜维明多年主持的哈佛燕京学术讨论会,主要是进行文明对话,提出了新轴心时代等观念。第二是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主持的东西哲学比较研究,主要用解释学观念来研究儒学。还有田辰山、安乐哲与郝大为等学者,理论深化的本体诠释学方法研究是其特色。第三是波士顿学派的神学学者,主要是波士顿神学院院长南乐山与副院长约翰・白诗朗,主要研究新儒学的中心观念,自我与礼乐教化等问题。提出将原罪与人性结合,提倡“居敬穷理”等。

此外如余英时等人对儒学也有论述,只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有传承关系的学派。

《望东方周刊》:还有没有其他有代表性的外国儒家学者或学派?

方汉文:俄罗斯儒学研究以学养深厚著称。翻译《论语》的贝列罗莫夫、翻译《四书》的嵇辽拉都是资深汉学家与儒学研究者。

嵇辽拉翻译的《四书》2004年被普京当作国礼赠送给,称赞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儒学思想的理想,认为21世纪中国文明传统将发挥更大作用。

第9篇: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范文

在采访根本章二先生时,我试图探访到索尼技术发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这位实力派的索尼高层思维明晰而生动,他严谨细致的叙

原来,索尼,虽然成长为企业巨人,却更懂得商界永恒的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危机意识和对技术的看重,让索尼高层在成功经

索尼4k产品的优势?

根本章二:在NAB2012上,各个公司推出了4K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在4K节目制作上质量是不是能够达到?在4K领域里,索尼旗下有索尼Picture、索尼全资制作公司PCL,不仅可达到真正的4K标准,而且拥有4K质量的节目和制作经验,包括流程。4K不只是一台摄像机,或者单个产品,涵盖的是从节目内容的拍摄、编辑到观看,乃至打包发行等等,整个流程中,索尼能够保证真正4K质量,这是索尼最有自信的地方。同时,索尼4K将首先在电影领域里面应用,还将拓展到电视和其他行业领域。

索尼如何看待中国市场?

根本章二:首先,索尼去年在全球业绩方面应该是赤字,但是在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索尼在中国的业绩保持了增长良好的势头。在专业领域方面,中国今年开播了3D试播频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3D的需求增多。索尼高清影视技术学院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中国高清已经进入比较稳步发展阶段,高清仍然是专业业务大的支撑点。索尼除了广电以外,中国需求还有电影院线,像投影机以及院线的整体运营系统。除了广电之外,投影机用在教育领域里面,中国占的数量非常大。

索尼未来在电影和电视方面的技术发展方向?

根本章二:最重要的是创新,过往索尼有很多创新的产品,通过这些技术和产品,给客户,给观众,或者是消费者,给予感动,或者是对文化带来创新。索尼控股索爱51%,最近又把49%也收购了,索爱变成100%的索尼子公司,索尼将结合索爱的移动通讯技术,结合图像处理和音乐技术,为新技术和产品创新,这是一个新的铺垫。

4K,是未来其中一个新的正在发展和将要普及的技术和产品。包括4K传输技术、4K显示技术、制作技术,索尼将致力于4K从技术走向现实,虽然这个技术和产品真正普及可能要十年,索尼将继续引领行业。另外,裸眼3D和更高质量的3D节目,这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去年12月26号我们在北京揭幕了3D、4K中心。

4K只是概念和噱头吗?

根本章二:不是的,索尼已经把其上升为战略的高度,“超越高清”战略包括4K和3D。4K在40、50英寸屏幕显示时优势不明显,但60寸,或者100寸,或者说没有实现的如折叠式的电视,或者卷帘式电视等等会有更大的优势,4K会带来更强的视觉上冲击感。因此,4K,未来是非常需要的。中国、日本和美国3D和4K的发展之路有何不同?

根本章二:首先说明不管是3D也好,4K也好,除了技术和产品以外,很重要的是内容方面,具体到中国和日本来比较的话,从目前情况看,中国政府牵头,中国3D频道今年开播,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发展的热情和力度是超过日本的,因为日本并没有政府行为。4K因为启动时间不长,影响面还没有这么大,但全世界的电影行业受好莱坞的影响是最大的,胶片在美国发行都停止了,全部数字化,4K在美国发展最快。

从HD升级到4K的时间点?

根本章二:实际上高清从研发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日本、欧美国家已经在普及,中国也开始普及。4K本身技术正在逐步形成,应用也在逐步形成,但是还在开发发展的阶段。所以从我们来看,比如今后三、四年之内大面积的从高清过渡到4K,还不现实。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平行使用。4K肯定是一个革命,早晚要到来,通常来讲索尼在革命到来之前的十几年,二十几年就要投入,现在正在这个过程里面。

未来3D的普及会加速吗?

根本章二:关于在中国,现在3D频道也开播了,3D电视机的销售量占得份额越来越大,目前看3D电视的人少的原因可能跟内容有关系,要有更丰富的内容,更有吸引力的内容。从内容方面来讲,是电视台和制作公司的工作。但是作为索尼来讲,我们也在努力提供更容易使用的,更简便操作的3D节目制作系统和产品,这样使得好的3D节目更容易制作,这是我们厂家要做的事情。同时包括给客户技术支持和制作上的支持,培训等等,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另外,看3D节目的时候需要戴眼镜,确实不太方便,我们也正在研发裸眼的显示设备,这个实际上已经有了,但是我们能够在更成熟多时候推向市场,这是我们正在努力进行的工作。同时,除了电视以外,我们也在想有没有其他的欣赏3D节目的方法,比如3D头盔。不光是电视电影,有其他更多的手段和方式来欣赏节目,3D的普及也会加速。

当然,除了家用节目观赏以外,在其他行业领域3D也在应用。比如举个例子,在医疗领域,比如手术,以高清3D的方式记录或者共享,这是以往实现不了的,特别是外科手术等等有很大的分享作用,或者记录保留等等,都是很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