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言文考点在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中所占的比例比较重,而且文言文教学还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精华的功能。然而,许多高中生对文言文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正确理解及掌握文言文知识,导致文言文教学效果低下的后果。那么,该如何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帮助高中生啃下这块“硬骨头”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密切联系历史史实,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所收入的文言文大部分是先秦散文与诸子散文。而这些文言文跟当时时代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可以说这些文言文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然而均基本跟当时历史史实相吻合,并且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关联性很强,牵一能动十。比如,《阿房宫赋》《季氏将伐颛臾》《过秦论》《鸿门宴》等文言文作品跟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相吻合,一起构成了比较严密的前因后果的联系,假如高中语文教师仅是比较孤立地讲解课文中的内容,不重视跟当时历史史实相互联系起来,则会导致出现一些不良结果。这些不良结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难以激发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认为文言文学习比较枯燥;第二、难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之间所存在的逻辑联系,进而影响到文言文作品的记忆效果;第三、难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文言文知识视野之深度及广度,文言文求知欲望很难得到激发。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多读些史书,多了解与掌握历史史实,在传授文言文作品的过程中细致生动地介绍清楚相关的历史知识,这样定能激发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注重指导,引导学生准确背诵课文
诵读是理解高中文言文的基础。笔者所讲的诵读并不是引导学生随意地朗读文言文作品,而是要体会作品中的真实感情。对于作品中的真情实感,学生一时半会是不能准确理解与把握的,需要学生在对文言文作品具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准确领悟。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传授文言文作品过程中,先要让学生自己学习作品,即默读,在默读过程中去发现问题,从而初识作品的文意;接着是通过质疑与答疑,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从而深入、准确理解文言文作品中的句意。而诵读就是在完成上述几个步骤之后实施的。唯有如此,学生才可以准确地把握文言文作品作者的创作主旨及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真实情感,进而培养出学生对文言文作品的良好语感。诵读做到位则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之语言感受力,进而收到功到自然成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背诵要努力忠实于文言文作品的原文,并力求准确诵读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
3.传授文言文字、词、句式应得法
在高中文言文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传授文言文字、词、句式比较死板,在课堂上上经常反复强调基本的语法现象,这样教条式的教法显然难以收到良好的成效。其实,在高中文言文中文字的教学中,除了讲授基本的文言文字形与字音以外,要着重介绍 “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与“词类活用”等其他概念。
所谓通假字,即是借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外个字;这是文言文作品中经常遇到的用字现象,高中语文教师不必要向学生引经据典地分析这些通假字的形成及由来,不过强调通假字这个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通假字即使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也是正确理解、读懂文言文作品所必备的基本能力。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对这些通假字进行列表归类,系统消化常见的通假字的基本用法。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句式也是高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
4.注重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
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翻译技巧。第一,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就是译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流畅。所谓“雅”就是泽文应该简明扼要、形象生动。第二,传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特征。第三,要教会学生认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翻译技巧。这些技巧包含下面几个方面:一是留的技巧,即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号、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浅易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和“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例句中的官职名和浅易惯用语不必翻译。二是补的技巧,即补充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或介词,以准确把握句意,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之)俱去”。三是换的技巧,即将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比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四是调的技巧,即将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给予调整,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翻译时应调序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使之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相符合。
综上所述,高中文言文教学关键是要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应用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高中文言文不再成为学生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文言文的实际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