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就是结合计算机和相关技术,将纸质账簿处理后的数据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它可以自主完成记账、算账和报账这一系列人工完成的会计核算工作,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人们完成会计工作中数据的分析、预测以及决策的工作,这不仅节省了企业的人力物力,也提升了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进而改善企业经济效益,使会计工作变得更加现代信息化。

宏观上来说,会计电算化就是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内容,其中就包括开发软件与应用软件、会计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计划、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等内容。会计电算化就是将当代计算机技术与人脑相结合的会计系统,它由会计师、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和会计信息等,主要功能就是协助会计人员完成会计工作的核算。

会计电算化是由多个行业技术糅合而成的,在电子计算机的领域中地位也是不容小觑,会计电算化的诞生,将人们从大量重复计算的数据海洋中解救出来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取代手工记账,学习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必修课。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目前看来,我国会计电算化已经在社会经济、核算统计等相关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会计电算化的运用既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又促进会计人员实现职能上的转变,为实现我国会计管理制度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另外,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晚,技术不先进,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认识、软件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功能不够完善,会计信息安全共享的风险问题、以及会计人员素质水平不足等问题。对于当前会计电算化实践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是目前首要任务。

三、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我国从事会计行业的会计人员,大多对会计电算化不够重视。首先,对会计电算化的功能定义模糊,认为会计电算化知识单纯的代替了人工核算这一块业务,除了账面美观,忽视会计电算化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未来影响。会计电算化可以改变会计职能、科学合理的处理公司财务信息,使管理流程井然有序,这些都是人力做不到的;其次部分中小企业或机关单位对会计电算化不够了解,认知程度还停留在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层面上,只是用来标榜企业形象,忽略会计专业人才,扭曲了会计电算化在会计行业中扮演的角色;最后是会计人员认为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记账只是形式不同,看不到会计电算化除核算以外的功能,使得现有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浪费。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制度杂乱无章,导致开发商无视市场需求,胡乱开发,企业不加节制的购买,让整个会计行业混乱不堪,这一现象也严重影响到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进程。

(二)软件功能与适用性的限制

如上所述,由于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国家没有实行统一标准,开发者的开发方向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不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通用版和专业版也应运而生。因此,会计人员在上机过程中遇到软件上的难题就会找公司的维护人员,但由于大多企业维护人员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会计电算化几乎从未接触,使得使用者不能及时处理工作,丢失先前的劳动成果,数据修复耗时较长,有时全盘崩溃造成难以恢复的数据丢失。即使部分会计人员通过会计电算化考试,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始终停留在基本应用的层面,不能进一步深入展开工作。

归根结底,就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开发出的软件达不到市场需求,目前存在软件功能单一、难以操作、易出故障以及模式繁琐等问题,这一行业背景下,不仅遏制了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推广,情况严重时,还可能泄露企业机密文件,给会计人员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

(三)安全共享的风险问题

会计电算化的主要职能就是核算数据,例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等等财务报表均是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财务数据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机密,是一个企业的“心脏”,如果造成财务数据的泄漏,这样的情况十分不利于公司的发展。迄今为止,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还处于一个模仿国外软件的时期,在他们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优化。但是目前还没有开发出适用于各个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纵观国内多数财务软件,重点均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上面,忽视了财务数据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财务数据得不到安全保障,就会给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网络环境下,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前,应检查计算机有无系统漏洞,木马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数据泄漏的因素,所以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要给会计电算化软件创建一个安全的使用环境,做好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免因为财务数据的泄漏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财务人员素质水平不足

我国会计电算化在会计行业一直想要进一步发展,但是受到会计电算化人才极度缺乏的阻碍。一个会计专业人才要求具备多方面专业技能知识,包括计算机、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会计行业想要完成大的跨越,就要做到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的成功转型。

现在不少企业单位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丰富,对于会计电算化还是起步阶段,由于对计算机知之甚微,跟不上现代化信息时代的脚步,许多电算化人员均是从企业现有的会计人员、出纳培训而来,除了对财务软件的基础操作,对其它硬件知识一概不知,故而难以熟练操作财务软件。

四、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应对策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性

结合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法律法规等相关文献,制定出具有战略性的具体措施,对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严格执行该项措施。基于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宣传工作,让会计从业人员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功能以及对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改变会计人员的传统观念,使他们在主观上意识到使用会计电算化的好处,为会计电算化的宣传推广夯实基础。

(二)选好并维护会计软件

会计软件开发者应结合目前会计行业市场需求,了解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现状,从而研发出适合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软件,使其能够适用面广、简单易懂、便于会计人员操作,功能齐全等特点。会计软件开发商应建立一个健全的会计软件售后服务,能处理使用者使用过程的所有难题,并鼓励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开发人员对这些意见加以研究并完善。开发者涉及会计软件时应结合会计理论与自身技术,这样就能兼并其它会计系统的财务数据。例如数据库的输入输出,会计科目的名称、代码等,便于会计人员使用过程中能尽快上手。同时企业之间应建立一个基本协议,这个协议适用于大多数企业,企业互相之间各自遵守各自单位保密条例。另外,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不是强制性的,要因地制宜,不能武断下结论,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购买会计软件,财务来往比较单一,手工帐即可完成财务工作的企业可不购买。所以会计电算化应在一定范围内实施,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开展一系列工作,为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留有充足空间。

(三)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性

企事业单位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时必须严格贯彻国家制定的计算机安全法律和相关法律法规文献。对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严防死守,应着重这几个方面的安保工作,例如软件开发和硬件管理的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等,会计人员不仅给计算机采取防火墙措施,以免财务数据的泄漏,会计人员在登录财务软件时也应设置密码,密码切记不可单一循环,确保除企业领导者以外只有财务人员自己知道。只有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和防范措施,才能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

(四)提高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不管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时,应注重培养全能型会计人才,强化他们的计算机硬件知识、网络结构以及自身财务知识,将计算机与自身掌握的财务知识相结合,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加强对财务信息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第2篇: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晚。目前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进行相应的服务。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原始数据在录入时准确性无法判断。会计电算化专用的会计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输入,计算机是在应用程序的控制下进行工作的,这样对输入完成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然后进行数据的存储工作。在会计电算化中,所有的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工作都是在计算机程序中自动进行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中只要保证财务软件是稳定运行的,在记账方面就不会出现差错。但是,要确保会计电算化能够准确实现,最初原始数据的录入和凭证的填写一定要准确无误,如果在输入原始数据、登记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的时候出现错误,计算机是无法进行识别的,这样就会导致以后的工作中都会出现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进而影响后续进程的发展。

(二)会计操作人员的权限设置及分工模式存在问题。目前的会计电算化教学,都明确要求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对操作人员的权限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设置,很多的会计软件在操作的过程中都是有无痕化操作风险的,这样就会使得一些人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出现错误的操作也很难发现。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是有相关的人员进行审核和签章的,这种情况下,会计的信息都是以纸质的形式进行保存,对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修改是可以从不同的笔迹进行责任的划分的。但是,在实行了电算化以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就被会计软件取代了,凭证、账簿和报表都是计算机自动完成的,在对计算机进行操作的时候,都会影响计算机输出的结果,而且通过输出的结果是很难对责任进行划分的。

(三)会计档案保管和信息安全系统方面存在漏洞。中等职业院校中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目前大多都是处于电算化的模拟阶段,也就是说,和企业的并轨还有不少的差距。在国内的中等职业院校中,会计档案的保管还是存在疏漏,不少教学人员认为学生填制的凭证本来就是模拟的,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空间进行保管。其实这样是错误的,会计档案保管是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进而提高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会计档案在各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会计软件本身的局限性。有时候财务软件安装在精简版操作系统,很多财务软件会出现操作中断现象。例如,在数据录入操作中,操作员尚未对录入数据确认存盘,计算机却突然死机,作为高科技通病,无疑此现象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已经构成现代会计工作的障碍。由于现在操作系统盗版问题一时无法解决,以至于系统程序“翻脸”直接造成会计应用程序数据丢失。

二、针对中职会计电算化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会计基础教育工作,重视理论化研究。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下,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而原始数据的录入、会计凭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会计教学中做好会计基础教育工作,也就是从最开始的会计分录开始,在第一个环节就可以确保会计凭证以及数据的准确性。

从另外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

(二)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调整原有的会计人员分工模式和内控制度。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模式,明确岗位间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即在系统中的各类人员之问进行分工,并以相应的管理规章与之配套。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一种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防止错误的发生。只有在平时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严格管理,明确分工,才能确保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尽快适应企业会计体系的运作。

同时,严格的内控制度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在实际的教学演练中,学生们对于人员职责分工,数据备份和保管,软硬件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强化内控管理,提高会计电算化的科学管理水平是解决电算化实施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教育。首先,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要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采用双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由于会计档案的特殊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确保会计档案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其次,增加必要的提示功能如软件执行备份时,存储介质上无存储空间、备份介质未能正确插入和安装,执行打印时未连接打印机或未打开打印机电源,用户输入数据时输入了与系统当前数据项不符的数据或未按要求输入等等,此时系统应给予必要的提示,并自动中断程序的执行。增加必要的保护功能在突然断电、程序运行中用户的突然干扰等偶发事故。

第3篇: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电算化 问题 对策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包括软、硬件选用,会计人员上岗培训,财务制度重新设计,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系统并行运行及实施后期的功能扩展等。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信息管理技术落后,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阻碍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如何在中小企业中更为有效的实施会计电算化,加速会计信息处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现状

从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企业员工素质普遍低下,技术人才短缺,企业技术水平偏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没有现代化的营销理念,不以市场为导向,无完整的营销策略,仅以自己的产品为导向,完全凭经验和直觉去感觉和把握市场,导致产品不能适销对路,企业盈利能力大大降低,没有自己的创新能力;资本结构单一,大部分企业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式的发展道路,基本上是利用企业自身利润实现滚动发展,缺乏负债经营的理念,更谈不上公司上市的战略发展,这样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严重制约;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下,个人主义情结严重存在,由企业老板总管一切,但由于企业老板的能力、精力有限,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个人独断式的决策往往导致企业误入歧途,致使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事先设置好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这样才能使会计电算化系统顺利运行。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将遇到重重困难。很多中小企业在手工核算方式下会计基础工作较差,账、证、表的格式和内容混乱,核算方法与程序不统一、不规范。同一类业务,不同的人做法可能不完全相同,而且有的可能不符合相关要求。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并行时间过长,反而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2.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陈旧

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同手工会计核算在记账处理、报表计算、内部控制等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许多小企业,他们在岗位分工上沿用手工会计的方式,业务流程也没有大的改变,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称而已。企业的会计人员感到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工作变化不大,工作量并未减少,只是计算方便些。而且不少中小企业由于原来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本来就存在问题,沿用到会计电算化处理中,又增加了许多风险,比如内部人员对会计数据的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

3.财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再培训

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和工作发展空间不足,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原有财会人员多数仅懂得业务技术,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虽然经过会计电算化培训,但由于各种的原因,培训效果并不好,所学知识不足以支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工作需要,而对于系统中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核算特点进行设置的项目,更是不能运用,甚至可能由于误操作使系统数据丢失,导致系统崩溃。一些已经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中小企业正是因为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实施一段时间后,不得不倒回原来的状态,仍采用手工方式核算。同时,许多中小企业错误地将会计电算化培训理解成一次完成勿需反复的过程,因此,许多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组织财会人员集中培训一次,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后就不再培训,也使得财会人员素质不能得以提高。

三、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1.做好开展会计电算化前的思想准备

首先要取得领导的支持,使中小企业的领导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优越性,只有他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才能真正得以开展。其次要获得全体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尤其是财会人员,通过有效沟通,转变其观念,使他们成为会计电算化的参与者。

2.建立高效适用的会计电算化配套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必将对员工的传统观念、原有的账务处理流程、组织机构、内部控制、会计管理等产生影响,中小企业必需调整原有的工作体系,建立与电算化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调整原已习惯的传统的手工核算方法,规范账务处理流程,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学习会计电算化理论,提高会计电算化技能,建立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流程;企业管理人员也应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组织机构、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配合财务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规划和计划,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培养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因此,企业应积极支持并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学历与职称,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会计技能;学习计算机先进技术,针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特点和工作要求,确定计算机的培训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中小企业还应针对不同岗位的部门领导、工作人员,按企业管理的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会计与计算机培训,树立财务意识;也可通过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培训企业会计人员,引进高技能人才。中小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使企业的所有员工自觉及时地收集并传递各类发票单据,财务部门能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为企业管理服务,同时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孙宝霞,熊俊涛.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研究,2008(32):152

第4篇: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摘要针对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资产的安全完整。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一、会计电算化后加强内部控制的意义

会计系统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是单位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才能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经济信息,更好地实现其管理和决策的职能;才能防止浪费和舞弊行为,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才能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管理人员素质;才能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增强各种信息输出和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可靠性;才能使诸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得以贯彻执行;也才能确保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各项经济活动能够正常、安全、有效地进行。因此强化内控、提高会计电算化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实行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会计数据准确性问题。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的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数据仅需要会计操作人员一次性输入到计算机中,电算化系统就会自动完成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登记以及财务报表的各种相关数据的生成工作。但这些工作的数据全部来源于第一次的手工录入,因此,原来手工记账下行之有效的账证、账账核对工作已经失去了作用,若原始录入数据出现错误将很难被发现,并且会直接导致一系列会计数据的失真。

1.财务软件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会计电算化的最大载体是会计软件,如果会计软件在安装或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任何问题,就很可能导致系统中电子数据被破坏甚至丢失。现在,有的会计软件系统在设计、开发中存在安全问题,投入运行后暴露诸多隐患。

2.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安全问题。会计资料属于企业的最高机密,一旦丢失、被非法窃取或篡改,将有可能使企业蒙受这样那样的损失。在电算化系统下,所有的会计信息都存储在服务器和磁盘中,复制、检索、修改等操作可在瞬间完成,而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就影响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强化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强化内控管理,提高会计电算化的科学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加强人员职能控制。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建立会计人员操作控制制度,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性。一是接触控制。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到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以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二是数据和程序控制。程序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而数据的安全与否关系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三是实体安全控制。涉及到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光和磁介质等数据存储体的存放和保护,对长期保存的磁介质存储媒体还应定期转储;四是软件安全控制。软件的开发必须严格遵循财政部颁布的有关规定,科学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系统软件完成后必须与提交的原程序清单保持一致,减少软件开发时可能埋下的安全隐患。应分析研究各应用软件的兼容性、统一性,使各业务系统之间能相互衔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校验,数据备份应统一完成;五是系统网络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软盘专用及防病毒感染,数据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

第5篇: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作用;影响;问题;办法

1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中的作用

科学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过程大大加速了会计手工核算工作。在手工作业下,会计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记账、算账、对账、手工编制报表等简单、重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手工计算速度极其缓慢,无法及时、准确地为各级管理阶层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开展,将在这方面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根本性的改善。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对其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经济业务,系统还可以调用常用凭证、常用摘要、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自动转账等固定的模式就可自动生成。这样不仅使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运算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确保了会计核算工作更精确、更及时地满足经营决策层对不同财务信息的需求。

2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依据。

2.1在手工方式下,信息的提供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而在计算机系统中,原始单据将成为资料的惟一入口。原始单据的录入,将满足各层次信息需要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原始单据中,承载更多的信息量。

2.2在手工方式下,编制记账凭证时直接写出科目名称即可,而在向计算机中录入凭证时,可以直接录入各个科目的代码,计算机根据代码自动产生相应科目人员的名称,这就大大提高了录入速度。另外电算化条件下凭证要素和格式都是由会计事先按会计制度设定好,只要与制度不符合的凭证,计算机就会拒绝接受,这样会促使会计凭证规范化程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2.3在电算化条件下,凭证中各数据项根据类型、范围的不同可以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一些不合规范的录入内容不能输入到计算机中。这对于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同时也可以降低会计凭证的差错率。

2.4在手工方式下,会计凭证的生成都是由人工书写来完成的,在电算化会计中,会计凭证的生成都是由人工录入来完成的,因为它能提供自动转账功能,即由计算机根据程序设计可自己生成所需凭证。

3 会计电算化在发展中的问题

3.1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操作人员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因为专业水平有限,他们一般只知道如何使用软件,但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也极其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与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

3.2会计软件通用性差,保密性弱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一个共同的弱点,即材料、销售、工资、固定资产、成本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离,缺乏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其次,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薄弱,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很多企业往往努力的方向是研究会计系统的功能和财务制度,却忽视了保密问题。

3.3忽视电算化会计的制约机制

许多单位和集体都不了解电算化会计制约机制的应有作用,如将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数据的输入与修改、软件的输入与修改交给同一位工作人员完成,这就大大增加了差错和舞弊的可能。

4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解决办法

4.1重视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强化实践操作,实训业务水平簿弱的财务人员。

注重实验动手能力是实训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通过实验,相关人员可掌握基本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电算化工作设计的实验,使其深入了解和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这样由浅入深的不断实践与实训,会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工作能力。

4.2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为了加强单位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实际操作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4.2.1主管部门就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4.2.2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制定机房防水、防火、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4.2.3进行必要的内部控制。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

4.3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特点,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工作。

4.3.1会计电算化档案的收集。财务部门应定期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在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第6篇: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论文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的运用和推广对传统的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剖析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企业电算化系统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相关财会制度完善、制度保障建设、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防范能力、加强企业总体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为企业财会人员的人才培养和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实际可操作的制度和解决方法。

会计电算化使现代财务管理搭上了“信息快车”,迅速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尚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中系统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应用软件,它是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但由于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制度仍不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重视账务功能,忽视管理与监督功能

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工作主要从事事后核算,事前的分析预测和事中的控制很难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和发展可以极大地发挥电子计算机卓越的计算功能,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的(文秘站:)精力放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然而,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却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及监督功能的现象。财务软件的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模块功能较强,而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财务状况实时监督等模块,根本没有设计或内容过于简单,功能不全,并且查询功能也不健全。限制了许多管理与监督功能的有效实现,因此未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功能。

(二)应用会计电算化后,相关制度没有及时修改与调整

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从账户设置、账户管理、登记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系统设计、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将财务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修改。

(三)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许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较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或者已经归档的内容也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或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的情况发生。有些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也将无法恢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鉴于企业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财务部门单一的计算化问题,我们在面对上述问题的时候,就应当系统全面的来研究解决的问题对策。

(一)加强电算化系统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与制度完善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系统正常、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是企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正确的操作程序,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体系与制度保障措施。这其中包括:

1.合理设置组织机构

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企业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应尽可能是专用的,企业应对计算机的使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以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台计算机都只做其应该做的事情。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硬件保障与系统维护体系,加强档案管理与文件备份工作。

2.制度保障建设齐备

(1)严格制订并实施机构和人员的岗位管理制度

对各类操作人员必须制定岗位责任制,基本岗位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重点工作岗位必须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违法行为。

(2)严格制订系统操作的各项制度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于系统操作环境,必须制订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规定。操作规定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这些档案主要是指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和其他会计资料等。系统开发要对这些资料进行

不同的存档和安全保管、保密工作。档案管理一般通过制定与实施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

(二)加强企业财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培训

会计电算化要求企业财会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还要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知识,才能根据本单位的自身特点,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点,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因此,在各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同时,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

(三)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

1.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强重点防护

要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2.完善必要的计算机软件与网络安全控制措施

网络的日益普及,使企业信息共享变得方便迅速,但实现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增加了泄密和受网上黑客的攻击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取必要的计算机软件防范系统控制,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等。

(四)提高企业总体管理信息化水平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由于我国企业管理目前总体上存在信息化管理偏弱的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应与企业本身的管理信息化息息相关,必须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相融合,实现企业整体的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才能真正发挥出电算化会计的最佳性能,为提高企业总体市场竞争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曙光,“目前在电算化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化工之友》,2006年2期

[2]陈力,“当前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贵州气象》,2006年04期

[3]黎大均,“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2期

[4]王育刚,“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山西焦煤科技》,2006年10期

第7篇: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网络;安全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会计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应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互联网的出现,是全球it领域继pc机后的第二次产业浪潮,它带来了it产业以及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它对学校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深远的。首先,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方式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形式;其次,学校管理信息大都以电子方式运行,实现数字化管理;第三,网上学校、网际学校、虚拟学校等新的学校系统开始出现,新的经济形态如直接经济、网络经济等逐步形成。财务会计系统是经济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互联网的“傻瓜”化应用,使得财务会计系统的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电大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学校,也同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因此,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1.1电算化软件升级后,高版本软件不兼容性问题。录入或采集数据后,生成的表格数据出错,致使会计信息数据技术性失真。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数据向下顺延,最终生成更为失真的数据信息。如果学校决策层使用了这些数据信息,那么学校的宏观决策失误便在所难免。

1.2操作系统不稳定问题。系统软件“翻脸”,直接造成会计应用程序数据丢失。在现实工作中,会计人员正在录入数据或执行某一项执令后,计算机突然出现“黑屏”或带有一系列英文字符的“蓝屏”,按回车键或其他键,“蓝屏”依然不走,最后,只好实施“热启动”结束任务。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都以会计数据丢失甚至应用程序损坏为代价。

1.3面临的安全性风险问题。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主要表现在:系统密码被非法窃取、盗用,致使学校银行存款账户资金被转移;网络传输中,单位结算资金面临安全风险;计算机病毒侵袭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会计电算化系统遭受到舞弊行为而造成学校严重损失。

2基层电大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问题。多数基层电大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学校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学校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学校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不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学校运作效率。这种认识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十分不利。

2.2财会专业人员计算机知识欠缺问题。一般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理论仅能满足手工会计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一般会计人员业务经验丰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却很匮乏,难以胜任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大多除了会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仍有一些会计人员入门

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的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软件的认识有局限性,对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这个问题已成为学校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

2.3常见技术性问题。在业务操作的关键时刻,计算机突然“待机”、“死机”,致使会计业务难以按部就班进行。如在数据录入操作中,操作员尚未对录入数据确认存盘,计算机却突然“死机”;在对数据采集时,系统却以“待机”为由长时间的“磨蹭”。更严重的是,操作员当前根本没有执行任何违规操作,而计算机却突然提示“执行了非法操作,即将关闭”等信息,使辛辛苦苦的劳动一瞬间化为乌有。作为高科技通病,无疑此现象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已经构成现代会计工作的障碍。

3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3.1重视理论研究,提高思想认识。理论是行动的指导,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研究的滞后,会制约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成熟与发展,因此,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

从一定意义上讲,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电算化会计理论即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加上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计算机单机处理的方式已经难以完成现有会计核算工作,为此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即会计电算化系统必然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它一方面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有的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才能使会计工作在实现电算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才能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  3.2强化岗位培训,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要求会计人员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学校管理,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所以会计电算化也要求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使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学校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下的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计算机专业人员。一步发展的需要,形成复合型人才。

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各基层电大应积极支持并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可以让财会人员进修计算机课程,还可以让计算机人员、在岗人员实习并进修财会知识。同时,要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

3.3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系统历史数据信息安全完整。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源。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首先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工作。财务部门应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并将其保存好,以备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此外,还

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版本,应用软件要求及版本等。其次,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存工作。在形成电算化会计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此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版本,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即调阅)工作。当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只需将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档案调阅(或数据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当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不一致,需要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

3.4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止数据泄密、更改或破坏。比如,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质量要有充分保证。而且,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计算机机房应该符合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应充分满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盗、恒温等技术条件,长期保存的磁介质存贮媒体应定期转贮,以达到硬件及实体安全控制的目的。通过制定管理制度的外在形式和建立会计系统软件的内部控制机制来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从而保证会计系统软件正常和安全运行,加强会计数据的保密和安全。同时,要加强软件安全控制和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从会计系统软件的开发到实际应用,都要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和设计,保证应用软件的兼容性、统一性,增强防错能力和现场保护与自动跟踪能力。通过安装防火墙和反病毒软件,定期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通过用户权限设置和密码设置对存储在网络上的重要数据进行有效加密,以保证网络传输数据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来改善内部控制,加强审计监督对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重视并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的这些问题,将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电大系统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也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网络信息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参考文献:

[1]李玉铧.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6-68.

第8篇: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会计工作;电算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覆盖面和升级率在急速扩大。另一方面,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安全、稳定前提下,软件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会计电算化推动了企业财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加强了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工作。

1 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1 政策与法规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因规定的太死板抑制了软件的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另外,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得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难。

1.2 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会计电算化发展初期侧重核算职能,随着发展的深入,逐步过渡到“管理型”和“决策型”职能阶段。我国现在企业电算化的发展阶段距离会计电算化的最终功能实现还有一段距离,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不仅肩负着记账、算账、登帐等基本工作,而且还应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帮助经营者借助更加准确的财务指标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国仅是初步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总体来说还处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账务处理系统以输入记账凭证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但只局限在财务会计范畴,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不密切,较少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财务分析工作仍需要手工操作,费时费力。

1.3 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涉及计算机学、会计学、管理学、信息学多个学科的应用技术,对实际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既要有良好的会计素养,能深刻理解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原理,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流程。现在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人员都是由过去的会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的。他们往往对会计业务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接受较慢,对软件的掌握仅停留在简单操作阶段。

1.4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较差

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般意义上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我国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弱,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的记录,出现问题不利追究责任。此外、这些软件的纠错能力也会很差,它们对用户的操作有许多限制,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心理压力很大,害怕由于是自己无意的误操作而发生差错。即便一些优秀的软件在进入系统时加上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但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1.5 网络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比如企业已可以实现网上报税,申报信息通过IC卡无纸化传递,但仍要看到,企业和企业之间无法联网,企业与财政、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的联网也尚需完善。可以说,建立一套服务于企业,惠及全社会的财务信息传输网络,提高数据的及时性,节约中转成本,成为当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2 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2.1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电算化会计是一套关于会计信息处理的有机系统,电算化软件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需要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处理的优点。有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电算化管理经验和规则条例,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监管制度的研究,尽早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并富于操作性、实用性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障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针对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相关法规。通过准则类法规规范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使会计电算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2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电算化专业人员培养

要经常组织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技术方法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加深对电脑知识和管理技术的了解,加强对中、高级电算化从业人员的培养,设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学校,促使会计电算化健康发展。

2.3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是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其次是建立健全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是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人手,明确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人员职责分工,对各类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权限资格进行严格的审察与控制,保障电算化会计信息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转。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第四是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实行多级备份。第五是强化身机线索制。第六是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加强数据的保密和保护。在数据进入系统时必须加一些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第七是建立操作管理制度,可以考虑硬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及其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

2.4 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全面发展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因此,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全员化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人员,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培养出一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人才。实践证明,走全员化管理道路是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最有效途径。

第9篇: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制度 管理 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物中的简称。会计电算化是运用电子技术的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收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进行核算,对企业的预算、资金流、物流成本等进行管理的操作系统。该系统包括电脑、软件、存贮介质和操作人员。其次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枢神经,企业信息是企业决算、管理、生产经营的依据和结果反映。无论是企业的收支核算还是会计要素核算最后都以各种报表形式把信息反映出来。因此说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二、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1.电算化管理制度与执行脱离。为确保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的安全、准备、合法可靠,企业需要研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方法与制度。一些企业为达到甩账目的,根据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要求制定了大量的企业内部电算化管理与控制制度,一时起到很好效果,但甩账后,这些制度没有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操作规程混乱、职责不清;在装有电算化的计算机上操作一些与电算化工作无关的内容,如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允许一些无关人员使用计算机、电算化数据档案保管力度不够等,上述问题均应解决。

2.会计制度的修改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从记账方法、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以及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对财务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修改,企业只加强了软件的运用,忽略了会计制度的建设。

3.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建立手工操作条件下的基础工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也不是十分完善。实现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

4.重视账务功能,忽视管理功能。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工作主要从事事后核算,事前的分析预测和事中的控制因计算复杂而很难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和发展可以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可是,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却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采用软件的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内容功能较强,具备管理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模块,却没有设计或内容过于简单,查询功能也不健全,限制了管理功能,没有从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作用。

5.操作人员安全保密意识差。安全性问题主要是指一旦软、硬件出现故障或病毒侵入,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就受到威胁,加之数据资料的储存介质发生变化,如果资料没有定期打印存档或随机备份不及时,一旦出现故障,则损失惨重,无法弥补。另一方面,保密意识浅薄也易造成巨大损失,这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设置不当,操作管理不严。

6.电算化专业人员缺乏。由于会计电算化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而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大多数会计人员都已接受过计算机培训,培训的人员却主要是初级人员,高、中级应用人员不多,而目前接受中高级培训的人员数量少,根本满足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

三、改进和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设计与实施电算化系统的方针。会计电算化在财务工作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财务工作短期目标,它总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因此需要详细制定单位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在统一规划下,分步有序地实施,以免盲目性,保证前后阶段工作的协调,从而扎实地扩大应用范围,最终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化。

2.加强计算机硬件、软件管理。财务软件公司在软件开发中,必须引入安全稽核机制,对重要操作日志进行记载,并进行必要的权限设置,使业务数据只有在解密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身份认证和内容检查,控制一些软件的安装,尤其是数据库系统软件,以防止利用数据库系统打开多账数据库,进行非法处理,拒绝一切无关人员使用计算机。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环境和软件系统是进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监控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独立、完整的行使自己的权限以达到会计内部监控。

3.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若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收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