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的心理学范文

科学的心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的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的心理学

第1篇:科学的心理学范文

近代物理学的成功及其文化影响物理学是近代科学的杰出代表。“物理学以其杰出的成就证明自己是学科之冠。”[1]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使人们对世界得到确证的知识,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通过数量化的、可观察的、可验证的方式加以确立。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伽利略的物理学贡献、牛顿的经典力学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亦随之发生重要变化。西方科学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对普通民众亦产生重要影响。此种影响主要是经由启蒙运动传播并扩展开来的。启蒙运动在科学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异常关键。伏尔泰、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启蒙思想家在“科学文化”的塑造及科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打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以及科学文化的传播,科学逐渐成为主导人们观念的思想意识形态,科学界的牛顿为世人所景仰。而问题在于,给普通民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是意识形态化的科学形象与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极大发展,以及科学作为一种主导意识形态,使得“科学”、“科学方法”逐渐成为人们评价事物的主要标准。“科学”成为“理性”、“正确”、“合理”、“有价值”甚至“真理”的代名词。科学成为评价事物有效性的全新标准。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产生。

哲学的困境与物理学的辉煌西方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渐趋成熟,黑格尔建立了包括自然、社会、精神在内的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但是黑格尔之后,哲学家们却发现哲学已经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与困境之中。哲学家们发现自己对于哲学已经无所事事,很难再实现对黑格尔哲学的超越。与此同时,尼采哲学、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哲学等相继产生,试图解决哲学的困境与危机。随着物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以往的本体论哲学逐渐变成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而哲学家们却依然在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上喋喋不休,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因此,大大增加了哲学的危机。物理学的辉煌与哲学的困境,使哲学家们不得不寻求哲学的救亡图存。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自然科学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正在于科学方法———可量化的、可重复观察、可实验的方法———的采用。因此,许多哲学家努力要把哲学变成科学以实现哲学的新生。在这方面既有实证主义、马赫主义等的努力,也有心理学创始期的冯特、铁钦纳等人的贡献。这些人尝试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决哲学的认识问题。正如心理学史家赫根汉所描述的:“早期的科学主要研究物理世界,是非常成功的,而它的成功激发了人们将科学方法用于心灵研究的主题。”[2]在物理学的辉煌与哲学的困境之下,寻求解决哲学困境的一些哲学家结合实验生理学,效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也就有了科学心理学这一产儿。冯特等人在对感觉、知觉、意志、记忆等认识论主题的研究过程中,以物理学的科学方法作为研究手段,使得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产生。

“科学”作为心理学确立的学科依据与目标导引现代学科的确立,既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更在于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就心理学而言,则更在于它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心理学尤其是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的依据。“心理学家假定物理学是最好的科学,试图以物理学的方法和目标运用到自己的学科内容上来。”[1](页41)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学派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新方法的采用。无论是冯特的实验内省法,还是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强化理论,抑或是认知心理学的人机类比,都在于新方法的采用。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得益于它用新的方法研究已有的问题。追求客观的、量化的实验法,使心理学从哲学家纯思辨的睡椅上解脱出来,并取得了准“科学”的成就。心理学家认识到,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心理学有可能像物理学一样跻身于科学的行列。人们深切地期望心理学诞生自己的牛顿。可以说,心理学在诞生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科学性追求,“成为科学”构成心理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将“科学”确立为心理学追求的目标,与19世纪末的西方理智背景有着重要关联。当时的经典物理学成为主导人们世界观的意识形态,“科学”成为“理性”、“合理性”甚至“真理”的代言。在哲学的黯然落寞之下,这种对比愈加明显。加之当时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使得追求科学的、可确证的知识,反对并拒斥纯粹的思辨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历史强音。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是哲学与实验生理学的产儿。心理学要像它的榜样物理学一样,通过效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成为科学。因此,“科学”成为心理学追求的主导性目标。

心理学科学性追寻的历史体现

心理学以“科学”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是一个持续展现的过程。这里仅选取其中几个典型的历史学派加以分析。

(一)冯特实验心理学的科学追寻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创立,在于它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成功采用。冯特通过实验内省法,成功地将哲学与实验生理学相结合,在他看来,“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精神可以为心理学所应用”[3](页78)。冯特把他的实验心理学看成是一种纯科学,“冯特认为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是其出发点却各不相同。……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既然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经验,心理学研究的也是经验,那么心理学就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心理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上统一起来,以使心理学真正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3](页80-81)在冯特看来,传统哲学心理学的内省法是不充分的,易使人误入歧途,因此心理学必须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作为心理学创始人的冯特有着自觉的科学追求,这种追求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有着重要关联。冯特主张心理学是纯科学,不主张心理学与哲学分离,主张心理学应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学心理学之外,冯特还发展了民族心理学。总之,冯特的心理学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以科学为目标追求,而且他的心理学是多元的。在冯特那里,心理学的科学性追求保持了它的常态。

(二)铁钦纳构造心理学的科学标尺构造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则是铁钦纳,而非冯特。这点在赫根汉的《心理学史导论》中有着清晰的区分。这个作为冯特学生的英国人后来到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在心理学的科学性追求方面,铁钦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在铁钦纳看来,心理学应当研究意识的内容本身。在研究方法上,铁钦纳对内省描述的要求更加严格,在他看来“为了确保清晰的经验和准确的报告,科学必须求助于实验,实验是一种可以重复、分离和加以变化的观察。”[3](页149)铁钦纳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受当时化学元素论的影响较大。在铁钦纳看来,要对意识内容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将意识经验分为许多意识要素。只有分到无可再分之时,才能得出科学的、客观的研究成果来。铁钦纳的性格向来倔强、严格、严谨,他及他的众多弟子一直在他认定的元素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铁钦纳将意识元素分为上万个之多,使后来的研究者感到纷繁与茫然。此种取向遭到格式塔心理学的猛烈抨击。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将意识刻意地划分为意识元素。回顾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可以发现,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虽然有着强烈的科学追求,但却代表了一条错误的探索路径。今天,他的心理学几乎已经无人问津,对后起的心理学研究影响也微乎其微。

(三)华生行为主义的科学表征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流派之一。自1913年至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在心理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1913年,华生(Watson,J.B.)在《心理学评论》杂志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创立行为主义直接反对的是构造主义的观点。在华生看来,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华生主张心理学应当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的组合。他认为,思维不过是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而情绪不过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在华生看来,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继而预测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华生的行为主义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华生对于科学性的追求在心理学史上可谓登峰造极。华生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贯彻经验证实原则,将心理学打造成纯粹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华生认为凡是不可经验观察的对象都不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张放弃传统的内省法,放弃所有与意识有关的范畴,诸如感觉、情绪、思维等。这样,他也就开始了将动物实验类推到人身上的心理学努力,也就开始了将人的心理还原为动物行为的解释道路。因此,“无头脑的心理学”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科学”在心理学中确立起霸主地位。但后来的研究却表明,它不过使心理学一条走偏了的道路。被行为主义抛弃的“意识”,在几十年后由一位外行人乔姆斯基再次带回心理学中。心理学在实现所谓“客观性”的科学追求之后,不得不回到原来的起点上,重新回过头来进行意识研究。

(四)认知心理学的科学追求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研究取向,并成为当今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趋势。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则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的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主。信息加工心理学继承了实验心理学的传统,吸收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人脑与计算机的类比,形成了一套实验、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研究方法。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认知就是感觉输入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信息加工的全过程。认知心理学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反应时法、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法、口语记录法等。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但也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注重科学追求的目标,强调实验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的成功避免了科学心理学的死亡,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认知心理学在取得一系列辉煌的同时,并没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心理学并没有避免自身“不科学”的危机,没能避免自身“不统一”的困扰。心理学的纷争与混乱依然存在。认知心理学没能解决心理学的根本问题,心理学家在纯正的自然科学家面前依然不免感到自卑。在这种局面下,更有必要深刻反思西方心理学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求。

西方心理学科学性追寻的历史后果

西方心理学以“科学”作为自身的目标追求,通过不断扬弃旧的传统,实现科学追寻的成就。通过心理学史的考察我们发现:心理学科学追求的过程是心理学不断扩大自身学术影响的过程,心理学对于科学的追求成就了心理学今日的主体画面。然而,这一过程也是心理学一度丧失“自我”的过程。自我以“他者”作为自身追寻的目标,原本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但是在对“他者”的过分追寻与效仿中,心理学已一度迷失甚至丧失了“自我”。今天,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学科定位、学科统一性等问题依然存在着诸多混淆与纷争。心理学对于“科学”的学科定位,在成就了心理学学科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心理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科学”原本是心理学为自身设定出来并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与方法原则,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科学”却成为心理学学科发展合法性几乎唯一的判准。问题在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单纯客观世界。心理学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的复杂性,远非单纯可观察、可量化、可实验的自然科学方法可以达成。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兼具了自然、社会、精神等多个维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单一向度来研究多维世界中的“人”。以构造主义与行为主义为例。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的元素,将意识分为许多元素,但忽视了意识现象的整体性。最终被认为进行的是一些琐屑而没有价值的研究,并被批评为元素主义。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则为了客观性、可观察性、可重复性,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可量化的行为,通过动物行为来类推人的心理。把原本应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意识踢出心理学之外,被其他心理学家批评为“在倒洗澡水的过程中将孩子一起倒掉了”。心理学对于科学的过度执著追求,使得研究者忽视了原本应当研究的主题。过度的科学性追求,容易造成研究者带着先入之见来展开研究。因此导致研究结果发现的总是心理学这门科学所预期的,使得研究结果渗透着研究者的先入之见。同时对于“科学”的过分追求,也造成了心理学的异化。使得“科学性”、“科学与否”成为评判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唯一标准,使得心理学越发失去生活效度与现实解释力,造成心理学研究的僵化。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情结批判

西方心理学基于科学方法而自我确立,并因此成就了心理学这一学科本身。但是,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却表现为一种异化式的“科学”情结与科学追寻。因此,对于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情结有必要加以批判性地反思。由于西方心理学所持有的“科学”情结,使得“科学”成为评判心理学价值的近乎唯一的标准。使得如果不符合“科学”的规矩,那么就只能处于非主流的边缘地位。导致心理学为了科学的方法,忽视甚至漠视所要研究的主题。使得心理学被批评为元素主义、原子主义、还原主义,忽视了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的整全心理。而且,最要紧的是,西方科学心理学无法在完全采用物理学实验方法的同时,而不采纳其内在的自然主义观点及其信仰中固有的哲学问题。可以说,对物理学的羡慕已经成为20世纪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早期的心理学家纷纷效仿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研究模式,这些原无可厚非。但是,心理学为了科学方法的追寻而舍弃了所要研究的真正问题。而一旦付出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寻,那么它自身的境地便岌岌可危。心理学作为学科的建立主要得益于自然科学方法的采用及“科学”目标的确立。然而即使到今天,心理学依然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使得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情结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从科学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方法是科学实现的一个保障,而科学精神才是真科学的体现。心理学以科学方法实现了自身客观性的进步,但同时更需要对自身的研究对象有着清晰的认识。成熟的自然科学对自身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有着清晰的认识,有着较为成熟统一的研究范式。心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则一度为了实现所谓的科学性、客观性,而抛弃了意识的研究主题。使得心理学在“科学”的遮蔽之下失去了本该研究的东西,因而它的科学精神也变得令人质疑。由于意识的复杂性,使得心理学虽然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却无法达到自然科学般的客观成就。

第2篇:科学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 诗可以怨 心理学 悲愤 动机

孔子“兴观群怨”说中的“诗可以怨”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怨刺上政”、“怨而不怒”到“怨亦不必专指上政”②,“怨”的内涵逐渐丰富。1980年,钱钟书先生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了“诗可以怨”的演讲,从心理学角度对“怨”的传统解释提出了质疑,认为诗人作诗是悲愤使然。后人对这一观点有赞同有反对,赞同的人认为其符合中国自古以来“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的情感表达方式。③反对的人认为孔子仁学基础下的“诗可以怨”强调的是悲愤情感中和有度的表达,不同于西方“愤怒出诗人”的诗学理论。④本文以钱钟书的解释为基础,综合后人讨论,从心理学角度继续探讨“诗可以怨”的内涵,并对这一过程所蕴含的心理因素展开具体分析。

一、“诗可以怨”的心理过程

悲愤情绪与“趋近动机”和“回避动机”皆有关联,“趋近动机”使处于悲愤状态的主体产生创作动机,“回避动机”则促使创作者逃离对自己不利的悲愤状态。所以,创作者才会“悲愤作诗”。

第一,悲愤情绪下的创作心理符合心理学上的“动机平衡”理论。人的情绪变化和创作过程都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当创作者处于悲愤心理时,一般会通过写作发泄悲愤。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曾说:“富于创造性的作品大多来源于无意识深处,且创作过程一旦形成,写作者就会成为这一心理事件的旁观者。”⑤创作过程无疑具有心理W特征。通常情况下,悲愤情感会积郁在心里得不到发泄,人们只能寻找突破口来释放这种情感。喜欢创作的人,会把这种情绪状态保持住,然后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使用心理学上的“动机”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悲愤作诗”现象。“动机”是动物行为的基本推动力,其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趋近动机”,二是“回避动机”,这两种动机的平衡保证了生命体的自然生长。趋近动机表现为对正性刺激或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靠近,回避动机则表现为对负性刺激和有害事物的远离和回避。一般认为,人在处于悲伤或愤怒的情绪时主要产生回避动机,但在最新的关于愤怒的动机方向的研究中,人们却发现愤怒情绪既和回避动机有关联,也和趋近动机有关联,甚至趋近动机比回避动机更具优先性。⑥细读这两种动机的概念,发现对导致动机产生的刺激正负性的判断是由主体来完成,且趋近与回避动机的区分也与主体的当前境遇有关,即“趋近动机不仅指趋近新的积极刺激,也包括保留和维持现有的积极刺激;回避动机不仅包括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刺激的防御,也包括逃离和纠正当前的消极刺激。”⑦如果艺术家或创作主体正处于悲伤或愤怒的状态中,于趋近动机,“想要写作”的想法是“趋近积极刺激”,悲伤或愤怒的状态则成为有利于写作的必须“保留和维持的现有积极刺激”。当主体进入写作状态后,“把作品写完”又成了需要趋近的新的积极刺激,写作状态下的心理环境则成了“现有的积极刺激”,这些刺激保证了写作的开始和完成。

第二,悲伤或愤怒的状态和心痛的身体反应激起了创作者“回避动机”的产生,悲愤状态对主体来说是不利的,这一状态会对生理或心理造成损害,所以是必须要走出来的“当前的消极刺激”,回避动机促使处在悲愤状态的主体通过写作将悲愤的情绪抒发。在这两种核心动机的推动下,悲愤的主体通过写作重新恢复了平衡状态。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所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⑧人在处于悲愤状态时,首先想到的是排遣这种情绪情感,这也是之前的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将悲愤情绪与回避动机首先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当然,“悲愤作诗”的情况基于写作者自身的喜好和愿望,如果是不喜欢写作的人正处于悲伤或愤怒的状态,“去写作”的想法肯定不会产生,更不会成为其积极刺激和趋近动机。对于回避动机,任何人处在悲伤或愤怒的状态时都会想办法去发泄这种情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有的发泄方式,到最后这种不利的情绪都会抒发。只是对于喜爱写作的人,处在悲愤状态时,“趋近动机”促使作者“想要写作”,“回避动机”则促使作者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作)去发泄悲伤和愤怒的情绪。总之,由动机引导的悲愤情绪下文学创作的心理变化,符合“情感经历――情感遇挫――悲痛愤怒――写作排遣”的顺序,也符合“诗可以怨”的情感表达。

二“悲愤比欢快更能作出诗”的作者心理

大脑边缘系统既与情绪的发生调解有关,又与创作动机的产生和创作中的意识状态有关。情绪与边缘系统的关联越密切,就越能刺激创作动机的产生和创作中的意识状态。悲愤情绪下大脑皮质的觉醒比欢快情绪更剧烈,因此对创作者来讲,悲愤比欢快更能做出诗来,悲愤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也更细致和感人。

首先,创作动机的产生和创作中的意识状态涉及与情绪相关的大脑边缘系统,但不同的情绪并不对大脑产生同等程度的刺激,“悲愤”相较于“欢快”更能刺激大脑皮质的觉醒,从而对创作产生更大的刺激。文学创作并非易事,它不是“世界”与“作者”简单融合后的产物,这一过程涉及了构思、技巧等多种因素,是一个动态的与思维相关的心理过程。斯托曼《情绪生理学》一书将情绪与神经系统的关联区分得非常清楚,中枢神经系统的皮层下结构对情绪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皮层下结构并不能解释关于情绪的所有的事实。情绪调解的过程必须涉及皮层,特别是皮层与皮层下区域相关联的部分(主要是边缘系统)。⑨钱谷融在论述创作动机发生的原因时,发现边缘系统与创作动机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边缘系统是大脑三个基本功能系统中的第一系统,这一系统属于大脑在种系发生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层次,边缘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和调节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和紧张度。艺术创作中的动机和意识状态,与这个机能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只有在大脑皮质处于合适的觉醒状态时,才能正常的读取信息以及有选择性的进行记忆联系,进而加强这部分的记忆,制定活动程序并对心理过程进行控制。⑩因而情绪的发生调解和大脑边缘系统有着密切联系,边缘系统又控制着大脑皮质的觉醒,对艺术创作的动机和意识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绪通过边缘系统,间接控制着创作动机和创作中的意识状态。悲愤情绪状态相较于欢快情绪更容易造成皮层下结构和边缘系统的紧张,从而连续刺激大脑皮质的觉醒。这一觉醒加强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记忆的选择,二是艺术创作中的动机和意识状态。记忆选择的加强有利于创作者将事物或情感描写的更加具体,创作动机的连接则有利于创作者产生创作的欲望,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所以,悲愤情绪下更加强烈的刺激和觉醒导致处于悲愤的作者将创作出的作品描写的更加细致,更加感人。

其次,情绪的维持时间也对创作产生了影响。在心理生理学的研究中,情绪状态会刺激相应的激素分泌,从而造成生理感受的变化。人在遭受失恋或重大感情打击后,大约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出现一种名叫“破碎之心综合征”{11}的症状。这是因为人在遇到重大的情感打击后,悲伤或愤怒的情感致使神经分泌过量激素,刺激心脏机能发生改变,造成类似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的生理表现。这一表现客观上加重了主体对悲愤情感的感知,加重了悲伤的程度,延续了悲伤的时间。但引起欢快情绪的事几乎都很短暂,欢快情绪也往往一闪而过,想要维持刺激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在这种刺激下持续写作。即使是诗仙李白,不借助任何外界刺激而维持写作前的欢快情绪也很困难,他的喝酒行为可以理解成是为了刺激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从而加重对情绪的感知,以便更好的记录当时的欢快情感而做的事。另一方面,“写作的过程也是痛苦的过程”{12},从素材的积累到心中的意象,技巧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以及如何用流畅生动的语言将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这些过程都是痛苦的。这一过程中的痛苦必然随着原有情绪的痛苦,一起刺激着创作者大脑皮质的觉醒。如果是由欢快情感触发的写作,写作过程中的痛苦也会对这种喜悦之情有所“抵消”。虽然最后写出作品时是喜悦的,但整个的写作过程仍充满着痛苦。正如“尼采曾将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唱歌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13}中国古代文论也有相似的阐述,即“不平则鸣”。

三、“悲愤更能作出好诗”的读者心理

高出自己期待阈的作品可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读者也更倾向于o这部分作品作出更高的评价。由于题材和使用技巧的差异,悲愤作品的阅读感受往往超过喜剧作品,因而从阅读心理来讲,悲愤诗更容易作出好诗。

首先,文学接受其实是作品的心理接受过程,作品的语言、体裁和写作技巧的使用,都会对接受程度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悲剧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和情感波澜一般来讲要比喜剧略胜一筹,且悲天悯人是人之常情,这种情感也会提高读者对悲愤题材作品的接受。姚斯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指出:“通俗或娱乐艺术作品的特点是,这种接受美学不需要视野的任何变化,只是根据流行趣味的标准实现人们的期待。”{14}通俗文学和喜剧作品虽有很大不同,但不妨在文学接受上做一下比较。喜剧题材作品同通俗文学一样很难表达视野的变化,即使是《牡丹亭》一类大团圆结局的戏剧,也要求主人公必须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才能有美满的结局。无论是通俗文学还是喜剧类作品,如果仅仅描述了欢乐的感情和气氛,没有相应情节情感的变化,其最终的结果要么是红极一时,要么就是永远默默无闻。但作为与这类题材相对的悲愤诗和悲剧题材的作品,都有“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以求具体传达出写作者本身的悲哀和愤怒。亚里士多德对悲剧和悲剧人物都作了详细描述,他在《诗学》中说:“喜剧总是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当事人的品格应如上文所叙,也可以更好些,但不能更坏。”{15}悲剧虽然经常描写好人,但悲剧人物的行动不具有可预测性,读者无法猜测出悲剧主人公的下一步行动,自然也就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样,在中国的悲愤题材作品中,相对于没有阅读过文本的读者,悲剧发生的原因和经过也都是未知因素,作为读者,在召唤结构与期待视野的对应下当然也会产生出比原本期待阈更高的阅读体验。

其次,审美经验的获得也有难易区分,审美经验越不易获得就越能体现作品本身的魅力,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感知度也会加深。悲愤题材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其间有着情节的发展和产生悲愤的原因的交待等过程,读者在阅读这类作品时想要获得审美经验便变得相对较难。欢快诗和喜剧审美经验的获得时间却很短,甚至对于一部分喜剧作品,审美经验的获得必须第一时间呈献给读者和观众,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欢快的情绪传达,这是喜剧类作品独有的特点。所以说,审美经验获得的时间长短造成了悲愤题材的作品和欢快题材的作品在审美感受效果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非常明显。一般来讲,作为读者会期待高于自己期待阈的作品,悲愤题材的作品比较容易满足读者的这种心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必然能获得更高的阅读体验。而喜剧或欢快题材的作品在阅读的体验上很难打动读者,即使读者达到了阅读的高峰体验,欢快的心情也会随着这一情绪不易保存的特点而渐渐消失。因而悲愤题材的作品在质量上可能要比欢快题材的作品更胜一筹,这样也能给读者带来更高的审美体验。

在“趋近动机”和“回避动机”促使悲愤状态的写作者“悲愤作诗”的过程中,情绪对创作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创作动机的产生和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都和与情绪相关的大脑边缘系统有关,相较欢快情绪,悲愤情绪下大脑边缘系统更能刺激大脑皮质的觉醒,因而“悲愤更容易做出好诗”。其次,从读者接受角度来说,悲愤题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技巧使用都比欢快题材作品更优,所以悲愤题材的作品能获得更好的审美经验。但无论怎样,“诗可以怨”总要回归到《论语》中孔子对诗歌作用所概括的本意,“怨”可以包括男女爱情在内的各种悲哀、愤怒、忧愁。孔子也讲过:“怨而不怒”,意即通过诗歌来抒发自身的感慨,以达到生理和心理的中庸状态,不让愤怒忧伤的情感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只有这样,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再来探讨“诗可以怨”,才显得更有意义和弥足珍贵。

注释:

①本文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王怀义.

②黄宗羲著.陈乃乾编.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368.

③王大桥.诗可以怨的历史传承与嬗变.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④傅道彬.“诗可以怨”吗?.文艺研究,2001(11).

⑤[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上海:译林出版社,2014:105.

⑥杜蕾.愤怒的动机方向.心理科学进展,2012(11).

⑦刘惠军,高磊.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及其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12(11).

⑧刘勰著.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1985:8.

⑨[美]斯托曼著.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11.

⑩钱谷融,鲁枢元主编.文学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9.

{11}颜婧著.偷心为什么爱情总让人如此疯狂.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176.

{12}钱谷融,鲁枢元主编.文学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7.

{13}钱钟书著.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16.

{14}[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2.

{1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8.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黄宗羲著,陈乃乾编.黄梨洲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朱光潜.诗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4]朱光潜.张隆溪译.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理论的批判研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6]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生活・x・新知三联书店,2002.

[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8]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1]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2]颜婧.偷心为什么爱情总让人如此疯狂[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注.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4][德]尼采.w登荣译.悲剧的诞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15][瑞士]荣格.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4.

[16][俄]德・尼・奥夫夏尼科库・库利科夫斯基.杜海燕译.文学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17][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8][美]斯托曼.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9]妥建清.“诗可以怨”――论怨与文学[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7.

[20]杜蕾.愤怒的动机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2(11).

[21]刘惠军,高磊.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及其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2(11).

[22]王大桥.诗可以怨的历史传承与嬗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3]廖丽霞.尖锐的解构与批判[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24]傅道彬.“诗可以怨”吗?[J].文艺研究,2001(11).

第3篇:科学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 教学策略 优化 幼儿师范教育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在心理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既生动活泼又保证质量?怎样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幼师特色?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实践能力增强、创新精神也发展?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从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目标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既有总体目标,又有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使每章每节每课时都做到目标明确。学前心理学是基础理论课程,应与同层次学科横向结合和有机联系。比如紧密结合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及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儿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的观念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融入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思维,紧紧跟随科学时展的潮流,及时触摸心理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能领悟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转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转变“重知轻能、重智轻德”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优化学科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机会,亲临幼儿园多看、多听、多想、多用,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如学生在观察幼儿“注意”为什么容易分散时,发现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除了来自外界刺激物的影响和自身的兴趣、需要、愿望因素之外,还与“注意”其它品质有关,因为同学们发现有的幼儿“注意”分散时是东张西望,做小动作,而有的幼儿总是发呆,在想其它事情。前者是由于幼儿“注意”不稳定,容易转移所致,而后者是由于“注意”太稳定难以转移所致。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的幼儿“注意”的特点,提出各种建议和措施,以防止幼儿的分心现象,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懂得了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充分利用间接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取决于学习时的使用情境,要使学习者达到对知识深刻理解的目标,就要把知识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通过知识的应用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心理现象分析就是利用现成的“间接知识”,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或虚构的情境中去认识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心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它终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许多心理现象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它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学习“知觉规则知觉选择性”时,首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观察和记录生活周围中哪些事物最容易成为我们知觉对象,通过观察使学生们了解到:凡是与背景差别较大的、运动变化的、排列有规则的事物都容易吸引我们的知觉。又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心不能二用”、“酸葡萄效应”、“及时复习是抗遗忘的良药”等等心理现象。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学习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

(二)结合心理现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又能科学的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如在学习“环境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影响及儿童早期发展中‘敏感期’的概念”时,给他们提供一些典型的案例,如“狼孩”“野生儿”“儿童在特殊环境中成长的特例”,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讨论这些特殊儿童心理、行为形成的原因,明白儿童早期一些行为或心理品质的形成在某些时期是非常敏感的,一旦错过这些时期极易造成终身的不良影响。从而更深入的理解环境和教育对一个人早期身心健全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心理现象和案例进行分析

文学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虚构的“间接知识”。在心理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心理现象分析,具有特殊的效果。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王熙凤;《水浒传》中的李逵、鲁智深;《围城》中的方鸿建、李梅亭等各类人物,他们都具有独特而典型的人格特征,针对这些人物的分析,可更直观的、更生动的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格的特质理论、类型理论和层次理论;同样,针对《阿甘正传》、《雨人》、《海伦•凯特》等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内容,最终学生通过讨论,对人的智能结构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真正理解了人的八种智能潜力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结构,以及每个人在智能优势方面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四)结合自我心理现象和心理感受分析

引导学习者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或同伴曾遇到的心理体验或困惑作为心理学教学资料,充分提取过去的认知经验,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和分析。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意识偏差等问题都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重要话题,这不仅对学好心理学有帮助,同时对学习者本身心理健康成长起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态度和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

(一)发现式学习教学法

发现式学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巩固知识,懂得怎样思考、怎样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教学显得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使之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和对书本的迷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和运用。

1.观察法

引导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观察,如幼儿的认知规律、行为特点、语言发展规律等等。帮助学生拟定观察计划,提供观察条件,学习作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调查法

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如我们让学生针对幼儿的个性、情感、意志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五周的个案追踪调查。同学们拟出计划后,制作出相应的问卷和图片,创设各种情景甚走访家长,最后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心理测量法

在心理学教学中,我们尽可能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比如,通过幼儿画人的方式测量和分析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心理小实验法

有许多心理现象和规则,必须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才能观测到它们的存在,才能真正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如在学习和了解人的“感知觉”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测试仪器:重量知觉仪、方位知觉仪、颜色视觉仪等仪器,或用一些简单工具,学生分组在心理实验室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实验。结果学生们通过实验发现每个人的感知觉水平是有较大差异性的,而每个人的“感觉域限”或“绝对感觉域限”更是各不相同的。

(二)问题解决教学法

真正有价值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一些“问题”或“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幼儿的记得快也忘得快?”“孩子们为什么总爱听故事?”“孩子们为什么总爱玩游戏?”“幼儿的自我意识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为什么具有相同遗传条件、相同生活背景的双胞胎,甚至是连体人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等问题时, 同学们通常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探索心理,甚至把这些问题看作是一种挑战,这样的挑战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他们的认知兴趣和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激发,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调动,过去的经验被激活。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不仅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还会产生增值效应,可推动新的学习,成为教学持续生命力的重要动力源泉。

(三)合作学习教学法

合作式学习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在掌握了幼儿记忆发展特点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组织他们分组讨论:“同样的学习材料(一首儿歌),如何让幼儿能在最轻松最愉快的情况下记忆较果最好?”,并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出至少四种教学建议和策略。由此带来的效果是,同学们讨论异常激烈,思维活跃,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方法,有的组提出了好几种策略和方法;有的组用文字展示讨论结果,有的组用图画展示;有的学生甚至辅之以动作和表情,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承认和研究他们的假设;有助于学习者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养成合作学习和耐心倾听的习惯;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在心理学教学中的优化利用

第4篇:科学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科学思维管理心理学教学

一、引言

管理心理学在国外心理学界称为组织心理学,在工商管理界称为组织行为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等层面的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它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

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不同于西方管理发展中的特殊问题。这使得管理心理学教学承担了更重要的教学任务,例如: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与企业新型关系中的社会心理问题;政企分开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的社会心理分析;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中不同层次人员的各种心理需要及其激励措施;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中领导腐败行为的心理诱因分析;中国的民族文化与中国人个性心理特征所产生的不同于西方管理理论中所提到的领导心理、决策心理、权力心理、竞争心理、公平心理;中国人管中国人的难点分析等等。

在教学中如何能把这些问题讲精讲透,是教学中的难点。传统的以教为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教学的需求,我们需要借助科学思维与方法去思考管理心理学的教学问题。

二、管理心理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式的建立

现今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对管理者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思考;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作精确严密的思考;将分析现实和预测未来相结合,作超前性思考。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破除旧的思维框架,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采用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高超的思维和更出众的素质。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包括:第一,从封闭性思维转向开放性思维;第二,从单维性思维转向多维性思维;第三,积极主动地思维;第四,学习新知识,引进新观念,应用新方法。

三、科学思维在编写教案中的应用

这里我们主要分析教师在写教案时,怎样陈述教学目标的问题。

在教育活动中,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教育目标按层次大体可分两类:

一类是一般的、非特定的目标,它的目的是指出教育活动的大方向。如“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文化科学知识”等等。一般目标在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体现了社会的要求和期望,是制定特定的具体教育目标的依据。

另一类就是特定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其终端是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这类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指导教学,向师生指明在教学活动中要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要得到什么结果。这类目标还是检查教学效果,进行考试与评价的依据。教案中要写的就是这种特定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在陈述这种教学目标时,应包含几个基本要素:谁要完成这项任务,完成任务的实际行为;完成任务的实际结果;完成任务的条件;评价任务完成的标准。

这些要素也可简化为三项;第一,描述学生的可观察到的行为。第二,描述学生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第三,用来评价学生行为表现是否成功的标准。

四、科学思维在管理心理学教学方法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教师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则不够重视,是一种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这种做法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思考力,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重视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教学中同时具备单向、双向和多向交流多重色彩,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引导学生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第二,重视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2―6名组成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合作学习的策略很多,其中对管理心理学适用性比较强的是小组成绩分工制和小组游戏竞赛法。小组成绩分工制的具体作法是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先由老师讲授新理论、新知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做复习和讨论,做完后进行测验,测验独立完成,试卷由老师当堂批改完或课后不久尽快批改完,并把个人得分转化为小组总分。

每个学生对小组的贡献,是由他在此次测验中所得分数减去自己过去测验的平均分数所得的值决定的。所得的值为负数,则给5分,所得的值为正数,最高可给10分。小组游戏竞赛法的作法是: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教师对某一章节的学习内容作初步的讲解,然后将思考题或案例分析题发给每个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共同思考,相互提出问题,直到每个人都确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新理论与知识为止。接着开展竞赛式小组游戏。竞赛内容老师随机决定,一般每周举行一次。

这种合作学习不仅是为了集思广益,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成绩,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行为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第三,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

第四,注重教育目标达成的全面性。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而现代教学方法则越来越重视认知、情感、技能等各项教育目标的协同实现。以“合作学习”为例,它不仅强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人际交往技能。一种方法,达到了多种教育教学目标。

第五,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也是一种创新,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大家都认识到管理心理学对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把这门课程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旨在使学生通过管理心理学学习能够更好掌握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为今后成为管理者奠定理论基础和初步的管理经验。在科学思维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采用更新颖、更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鲍健强.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 8.

第5篇:科学的心理学范文

在该书的概述中,作者首先解决了音乐欣赏的概念问题,“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是音乐实践活动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音乐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它是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接受环节。无论音乐创作或表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供听众欣赏的,如果没有音乐欣赏,他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正如美国音乐学家默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音乐欣赏心理是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进行研究。这是音乐心理学最基本的课题之一,许多音乐心理学家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研究的主要课题有:音乐审美的心理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听众对音乐的心理反应的不同类型等等。该书以音乐欣赏心理描述、音乐欣赏中的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运动过程这样六个章节,对音乐欣赏的实践过程,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归纳与阐释。

音响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这一阶段中音乐只停留于乐耳,不存在更深的音乐内涵,只是对音乐的整体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如对乐曲轻重缓急与节拍律动周期的感受,对乐音和噪音的基本区分等。也就是说,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是音乐欣赏的直接对象,必经的前提。作者认为,音乐的一切艺术表现都要经由音乐音响来引发,音乐欣赏中的―切情感体验、想象联想以及理解认识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如果离开了对音乐音响及其形式结构的感知,就谈不到对音乐的进一步欣赏。

书中提到,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中的重要环节。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它是伴随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心理体验。心理学上常常把情绪和情感概称为感情。情感与情绪是有区别的:情感的内涵比较明确、稳定、深刻,而情绪波动较大,也比较短暂、易变;情感常常和一定的思想与社会事件的内容方面相联系,情绪则往往和一些具体情境相联系。但情感、情绪作为音乐的表现内容来说,二者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差别和上述的情况类似。作者认为情感体验能够准确、深刻和细致的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包括对作品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除此之外,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还可以在音乐之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认识的依据。所以,欣赏者还应从其他方面去研究和理解乐曲情感的内在含义。

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指人们想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则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它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它相关的概念。想象与联想这两个概念,在有关音乐欣赏的著述中用得相当普遍,一般是指由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唤起的对相关的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与联想。该书在运用这两个概念时把它们稍加区分,即把由描绘性的音乐所引起的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称作“联想”,而把由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所引起的自由想象称作“想象”。

最后是音乐欣赏中的理性认识与审美评价。理性认识是指运用理性思维,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进行审美认识的心理活动。音乐欣赏中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作出的某种抽象的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真正融入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和联想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刻、更高级的阶段。它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并实现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物我两忘、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

上述这些心理要素贯穿于音乐欣赏的整个过程。由音响感知以及与之自然相伴的情感体验与想象联想构成的,对音乐的初步的“情趣”的欣赏阶段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而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是在丰富的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加上理性认识的参与,使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向更深刻、更明晰的高级阶段发展。

这本专著之所以具有开拓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该书是学界第一次从感知、情感、想象上全面深刻地分析了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2.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书中内容详尽洗炼,极为精致。

3.作者以音乐欣赏心理的研究为导引,将其研究范围扩展至创作心理、表演心理等各个领域,同时以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借鉴针对音乐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心理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阐释,揭示了音乐心理学的特殊性。

这部专著的出版,不仅打破了当时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贫乏状态,而且它也为后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填补了我国音乐学学科领域里的一项空白。同时可以体现出张前在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开拓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目前,在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的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该著作对于该课程的展开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罗小平.当代音乐学中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动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3).

[3]刘长文.论音乐欣赏的过程和特点[J].齐鲁艺苑,2000,(2).

[4]沧海平.浅析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J].艺术教育,2007,(2).

[5]郑海弈.浅谈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4).

第6篇:科学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物理课堂兴趣培养 教学新法 树立自信

高中物理本身的学科特点,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科跨度较大,使学生普遍感到高中物理难学。当然,大多数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都能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但总有少数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几次测验后,学生得不到与自己的努力相对应的成功体验,对物理课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信心。教师虽然多次强调物理课的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还帮助他们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但效果仍不明显。这时候就应该巧用激励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兴趣。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如何在目前物理教学不被重视的现实情况下,面向全体中学生,使他们学好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会物理学的科学方法及技能,真正使他们学得有趣、高效,获得成功和自信,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指导差生(成绩差而信心不足)列举物理学习中,对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的正面事件和反面事件,从中寻找学习的积极因素,通过教师对他们的肯定、辅导、补考和表扬,激励信心,提高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愉乐感,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具体操作:

第一,认识自我。成功对人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自信心。如:平时上课时一些较简单、容易的问题,尽量给他们回答,让他们在同学们面前也能表现自己。进行物理测验前,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辅导,甚至一些测验题可以让他们事先做一遍,测验时使他们的成绩也能及格,让他们感到成功的愉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动手能力并不一定差,在做物理实验时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在这种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有一次,自治区“普实”验收检查团来我校检查验收时,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某个班抽了一个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当时校领导就非常担心,生怕他砸了锅。可是,这个学生却以最快的速度,准确的操作,第一个完成了实验,得到了验收专家们的肯定。事后老师在班上表扬了他,使他增强了学好物理的信心。向这部分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成绩在全体学生中所处的地位,使他们认清学习的现状,认识到他们的学习情况与教学基本要求之间的差距。

第二,反思与总结。引导他们反思从初中开始学习物理到现在,影响他们物理学习的主要事件,尽量详细地列出“积极事件”与“消极事件”,填好《物理学习履历表》,并依此总结物理学习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第三,充分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应尽可能地肯定他们已取得的成绩,鼓励他们学习的信心,尽可能挖掘他们在学习中的闪光点,暗示他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学好物理课。 激励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基本心理因素。学习困难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动力不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要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自强不息,提高自己的智能。而智能的提高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条件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加强物理学习上的竞争,考试、参加物理竞赛,还有学习上的落后将潜伏着丧失自尊的威胁,这些都可以形成一种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积极进取替代惰性心理。

第四,提问与表扬。教师对他们应给予特别的关照,可以让他们在课堂内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应予当堂表扬;回答不正确的,也应认真分析他们出现错误的原因,不能简单加以否定。提问的口气要亲切,表扬要发自内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真诚地关心他(她)的。提问的难度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学生通过思考能回答为宜。使他们既不觉得教师是特意挑选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又使他们通过回答提问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他们在班级学生中的地位。

第五,适当辅导。这部分学主大多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逐步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外,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输导,帮助他们理解、归纳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借鉴其他学生中成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提炼和总结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允许补考。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一处而就,应允许他们有一个螺旋形上升提高的过程。在进行测验时,教师可安排他们进行补考,补考试卷应与原考卷难度相仿、题型相同,补考安排在原测验课堂分析后的三天内进行,补考成绩与其他同学的原考试成绩同样有效,可记录在案,作为学期或学年成绩评定的依据。

第7篇:科学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地理;新课改;传统教学;能力培养

一、传统教学不利于学科能力培养

在传统教学观念及现实条件的影响下,中学地理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忽视了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学生到高三复习时这个问题就凸现出来,有学生感到茫然,不知地理究竟应该怎么学。看到学生因地理成为木桶效应中最短的木板而被大学拒之门外时,也是我们地理教师认真反思之时。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专业性”。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与学科化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而现实条件是专任教师缺乏,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主要原因。

2.教学中的“偏见性”。认为地理是副课,教学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3.教学中的“功利性”。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教师只能重分数,而无暇顾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缺乏主动性。大多数学生对地理课认识不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导致学习中情绪化比较严重。

2.学习效率极低。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把地理课当成休息课,投入的精力太少,学习效率低。

3.学习地理方法单一。大部分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临近考试就死记硬背。

所以,作为教师,应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学生会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的关于“五大解放”思想,对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现代教学新理念

观念是教改的先导,教改可深化观念的转变。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学过分依赖教师和课本,将传授知识的形式局限于教材、课堂和教师,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新教材在编写上增加了案例和活动题,体现了时代性和超前性,在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的主体观、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和面向未来的人才观。

(二)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1.用好地理教科书。学生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认真阅读,积极思考。教师应安排预习任务,让学生做好预习。预习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内容,而是利用教材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图表的阅读和运用。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种类型的图表,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要会读图,读懂图,用好图,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

(三)拓展学习空间,激发学习兴趣

课外学习活动是学生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 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 加深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 而且能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此,对此我采取以下做法:

1.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地理类书刊。如《地理教育》《地理知识》《中国国家地理》等。

2.利用环境日、地球日等重要节日,在校内举办地理知识宣传活动。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学生观看与地理相关的视频。如前学期学完气象灾害后观看了影片《超强台风》,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四)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是地理课的又一大重要特征。教师教学不应该以交给学生一定的猎物为满足,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使用好猎枪,用科学理论之“矢”去射实际生活之“的”,以更好地认识、分析和说明问题,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1.结合学习内容,引入乡土地理

利用学生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在教学中多联系身边实际,使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感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习地理有用。例如,在讲太阳高度的变化时,结合学校前后高层建筑对学校影响展开讨论,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收到较好的效果。

2.积极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从实际出发,选择与教材内容有联系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让学生能动地完成学习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为文峰中学校园作规划” “新添镇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研究”“临洮县生活用水问题的调查研究”等。

3.有计划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第8篇:科学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 课程改革 研究能力

《发展心理学》课程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这门课程是心理学二级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或从事其他专业学习的基础,如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发展心理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助于培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高素质的研究性人才,有利于该学科方向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是一门具有较长历史的分支,科学儿童心理学(早期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诞生于19世纪后叶,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众多理论与研究成果。随着描述性研究成果的越来越丰富,目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对重要的心理发展过程、发展原因及内在机制的考察。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地改进,研究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例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有机结合,跨学科多层面研究与跨文化研究的广泛开展,纵向追踪研究的不断深入等等,不断地丰富与加深我们对个体心理发展的认识。总之,发展心理学这门分支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众多的理论以及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如何选择《发展心理学》课程的主题,如何把理论与丰富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如何把经典的发展心理学实验研究与现代的研究热点结合起来,如何通过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认识并提高相关的研究能力等问题将是《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我们期望通过《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与个体发展相关的知识,特别是最近发展趋势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应用,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研究能力的提高。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对发展心理学课程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学生提升研究能力

我们选取了有效的课程体系,增加了文献阅读,加强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从而训练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

首先,我们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评估与改革,《发展心理学》课程体系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按年龄阶段描述各年龄阶段个体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二是按心理活动的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的发展变化等)以主题形式展开。两种课程体系方式各有利弊,我们对此各进行了两年的授课尝试,即前两年进行以心理活动发展主题为体系的授课方式,后两年采用以年龄发展为体系的方式开展课程,每一年授课结束后,请教师和学生评价这类课程体系对于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及研究能力提升是否有帮助,最后,我们发现,以年龄发展体系按照课程的进度开展,在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内容按照相同的方式展开,并且每讲到下一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会总结前面年龄段该内容的发展特点,这样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掌握该课程更有效。

其次,加强了发展心理学的文献阅读,将最新的发展心理学进展的内容加入教学拓展中。教师在每章授课开始之前,布置该章需要中英文文献阅读的主题,请学生在该章结束之前完成1~2篇文献提要,这一训练帮助学生提早开始进行文献阅读训练,这是研究能力的基础。

第三,教学中加强了发展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林崇德(2009)提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必须面向中国的社会现实需求,面向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加强应用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我们从两个角度在这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一方面,是理论知识与自身实践应用结合,如在讲授发展心理学理论这章时,要求学生选取童年印象深刻故事通过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自我剖析,或者选取一首最喜欢的歌曲,用社会文化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自我成长;在讲授幼儿期心理发展时,要求学生回忆童年曾经经历过的游戏,反思这些游戏给个人带来影响,等等;另一方面,是运用所学知识对热点话题进行分析,如婴儿颜色知觉发展的敏感期会影响其发生对眼和斜眼等不良视力现象的发生,如何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消除幼儿园教师的虐童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等等;这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式,一方面提升了课程的有趣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掌握。

二、基于研究实践的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完善

发展心理学实验是心理学学科基础实践课程之一。借鉴桑标(2011)对心理系本科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给予学生进行研究实践的机会,通过展示或激励,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我们期望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有重复经典研究,掌握基本研究方法,独立完成一项研究的机会,通过答辩或优先开始进行毕业设计等方式激励学生投入实验的热情。

我们开设的实验内容以年龄为主线,兼顾研究方法多样化训练,分为四个必做的实验主题:

(一)观察技能训练,主要以幼儿同伴冲突的真实研究录像为实验材料,训练学生掌握观察法这一基本的发展实验方法,要求学生实践观察编码,观察记录和对观察数据的分析,并完成研究报告;此外,由于观察设备的电子化,而市场上缺乏简易方便的适合儿童观察记录设备,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观察仪器安装操作技能训练,学生能够快速简单的安装儿童观察记录设备。

(二)幼儿对因果关系和可逆关系推理的发展,以验证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儿童进行的守恒实验,了解儿童是否真正掌握了守恒,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皮亚杰的理论,锻炼学生的幼儿实验技能,掌握访谈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

(三)小学生同伴关系特点的发展,以小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群体问卷的方式,调查三到五年级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发展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小学生阶段的社会化发展,以及锻炼学生对小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调查法,以及问卷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同时学生须针对所得调查结果中不良同伴地位儿童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

(四)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自选与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关的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行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汇报研究结果,这训练了学生独立完成一项研究的能力。

所有的发展心理学实验均要求学生最后提供一份APA格式的研究报告,最后一次独立研究,要求学生进行论文答辩,得到优秀的同学可以以此作为毕业设计题目,优先进行毕业设计,或者教师帮助学生一起。

三、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以及试题库的建设

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1)考试内容不仅包含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将侧重于这些理论知识的运用上,以尽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模式;(2)试卷的题型将多样化,涉及填空、选择、简单问题解决以及对理论或研究问题的论述等方面;(3)除了试卷形式的考试外,实验报告与研究综述、课堂讨论与结果呈现等将成为考试内容的组成部分。

通过多年的逐渐积累,我们已经形成电子化《发展心理学》试题库,其题型将涉及填空、选择、简单问题解决以及理论或研究问题的论述四个方面,该题库将在项目完成后的几年逐渐完善,最后形成可以随机产生的试题库。

四、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手段的改革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90后的学生喜欢直观的视频资料,我们通过剪辑或拍摄的方法,制作了一些心理发展的影像资料;优化了教学课件的呈现方式,使学生更有利于系统的逻辑的简缩式的构建知识框架;建立了与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通过QQ群和论坛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课程的相关沟通和互动,促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林崇德,辛自强.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1):1-8.

[3]桑标,周永迪,吴庆麟.心理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新举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2):52-56.

[4]施德洪.谈网络交流平台建设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7):176-177.

第9篇:科学的心理学范文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公民要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独立运用科学方法来处理科学问题。而科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与年龄及心理成长息息相关,这也是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与心理学实验相结合是很必要的。

 

一、小学科学素质教育的拓展

 

小学科学素质教育指的是在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端正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不断更新,在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准确地掌握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思想,在日后的科技发展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具备科学技能,而不是简单地具备科学知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宏观的操控能力,整体把握“公民科学素质”的推进。

 

二、小学科学教育与心理学实验的结合实例分析

 

小学科学的前身是自然课,对照《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是培养国民科学素质的学科。注重科学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启蒙阶段,到成熟阶段,从接触植物、动物再到整个自然界的生物,发展的变化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而心理学中,结合年龄特点等,与科学学习接轨,辨别科学知识中的真伪科学是有必要的。例如,在学习植物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对周围事物都能细心地观察,对掌握植物的特征保留已有的经验,所以,学习中能够唤起记忆,教育者应结合这一特征,应用经验心理学与经典心理学,大胆开拓学生的眼界,不拘泥于教材,为日后的植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科学素质教育与心理学实验结合的前景发展前瞻

 

小学生对事物的喜好大多数取决于事物的表面,没有良好的科学规律性,学生虽然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但是在生活中能够不自觉地观察,生活中的注意力要比课堂上的注意力更春风化雨。教育者要把握这一特点,对客观事物分析时,使学生获得感知,例如,动物的特征,对动物的特征可以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设计观察的顺序,从外部特征、生殖特点与对外界的反应能力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小学科学课是集观察与实验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未来教育者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充分地利用心理学知识,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