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将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定位为培养受过高等教育而又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必然要随之做出自己的调整,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导致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尴尬处境的原因

目前作为人文基础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已处于边缘状态,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者根本没开设过大学语文。不重视的原因在于从社会需求来说对语文能力缺少硬性要求,再加上现实利益,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较之普通本科院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工具意识”的影响

所谓教育的“工具意识”即仅仅从掌握和运用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功能,并由此在传授知识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重视传递“工具”而忽视人文教化。教育的“工具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被加强,这本身并不构成问题,问题在于,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观念,应既有“工具意识”,也应有“教化意识”,而且应当自觉地保持两者的平衡和协调。否则,势必使教育观念陷入某种片面之中而导致教育的失误。

在“工具意识”影响下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日益偏向于智力和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人文教化,是强调文化的“工具价值”而忽视甚至挤压文化的精神价值。从培养学生素质的角度看,在“工具意识”影响下的教育导致了不容忽视的后果:形成极强的“工具-功利”意识。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的局限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全国各省的高职院校采取“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种瞄准职业或职业岗位的需求、强调职业技能的“专才”教育定位的理解,往往因为注重强调学生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呈现了明显忽略的倾向。多数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定位,使各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一落千丈,使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陷入了困境。

(三)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教学方法单一,教材落伍

大学语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教学者本身都不清楚这门课程到底是高中语文的延续还是全新的脱离了中小学应试教育观念的语文教育,对自身的定位非常不清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我国当前空前繁华的学术研究脱节甚远,虽然几易教材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严重束缚;仍然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模式。目前各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由重点高校中文系教师主编。导致各种版本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着通病,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文化的传承。

现今的高职院校大多由原来的中专、中职学校转型而来。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一味强调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虽然也有一部分教师逐渐意识到教材的不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性,然而要么无所适从,要么选择逃避。教材的不合适与教学方法的失当导致高职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时兴趣索然。

二、反思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文化积淀在人身上,构成后天习得素质的基础部分,不是工具,而是文化的底蕴。因此,大学教育应当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自觉的“以文教化”的过程。而大学语文,正是承担着这种教育任务的基础学科。

反思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人”何以能够“成人”!“人”是一个多维度的存在,优秀的人才不仅仅表现为多才多艺,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心智是否成熟、思想是否深邃、精神是否崇高、情感是否丰厚。高职学院学生的普遍情况是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对人文的理解基本处于浅层次水平,不能独立地准确地自我判定,终将成为“工具型人才”。单向度的“工具型人才”只是拥有外在职业技能而人文素养偏低不懂做人道理的残缺型人才。这种结果决不是现行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更新高职教育思想首先要对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是专业技术优良的工具型人才还是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前者工具型人才是单一的物化的人,是没有自我个性特征没有清晰的个体独立的价值取向的人,而后者则首先是作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人”而存在的,是在岗位上有思想有创新有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一定要把握好大方向,面对活生生的个体不能简单地将之培养成有技术没心智的“物化的人”。而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或者说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作用就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再是“工具意识”左右其行为的人,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人,而是全面的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的高素质的人。

由此看来,大学语文教育恰恰是高职院校培养新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过程中最为重要最不可忽略的人文类基础课程。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重构

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实际上是整个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关系到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作用以及教学方法等。因为思想认识和规定的不统一,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非常混乱。

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的大学把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将之定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把它列为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各校基本各自为政,没有相对规范的设置。

在课程教学方面,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应当以讲授语言与文学知识为主,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等。另外也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应该由“语言+文学”向“语言+文化”的方向转变,把语文变成传播文化思想的工具与载体。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中有侧重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有侧重写作能力培养的,有侧重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也有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培养的。

语文不仅仅是知识,它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超越。语言表达当然是人的基本素质必备的一项能力,然而,语言也是承载思想的媒介,它是作为思想的载体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这样看来,语文的重要作用不仅是让人学会表达思想的能力,更本质的是让人拥有深邃的思想并能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才能成为有着丰富的情感、丰厚文化底蕴和全面素养的人。

如此看来,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有明确的定位。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人文课程,定位应是作为思想文化素质类教育的基础课程,立足精神品质教育这一基点,锻炼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尽管不同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的侧重点和程度有所区别,但人文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统一体系,如果只是零敲碎打或浅尝辄止,缺乏体系化、规模化,就会收效甚微,徒有虚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应以思想文化素质类教育的基础课程定位为核心,建立一种系统化、网状辐射的教育模式,始终以“精神成人”作为课程的终极目标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得到提升和锻炼。

四、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

从高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模式的定位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首先要改变对高职教育及其培养人才规格的认识。要认识到,高职教育虽然是以面向生产一线和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使命,但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品质的事实,高职院校还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办学根本任务。

从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将其视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一个人只有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才能成为一个全面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我们当代各类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是传承人类文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武器,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特质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对课程本身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改革,必须切实地从教学出发,改变以往大学语文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是以获得知识为标准,而是一个人能否在学习中主动地、积极地改造自我,能否极大地发挥他的主体性,能否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否定中前进。与动物相比,人最大的特性是自我反思的能力,人是具有思想的,人不仅是自然的而且还是社会性的、思想性的存在。人正是具有这样的自我反思的能力,才能不断前进不断超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文本的赏析不仅是掌握知识,锻炼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他们自觉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那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精神诉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突破过去纯语言或纯文学的单一化道路,走学科的综合化道路。要打破纯语言、纯文学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应用性。充分利用文本内容丰富多彩的优势,把现行的“单一型大学语文”改变为“综合型大学语文”的新课程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科分界,兼顾语文的审美性、历史性、思想性,达到文史哲融通的境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真实有效地培养起来,大学语文的教学才能冲出以往的尴尬困境。

协调文化素养熏陶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关系。要突破在教育中存在的“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养”的错位和扭曲,就必须实现从语文知识向文化素质的内化。教师在课堂上由知识的梳理到人文精神的解读、从文本的情感感染到思想的深层解剖,必须兼顾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语文基础技能的学习,不能有所偏颇。以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加强语言文字的表达,以“精神成人”为核心,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系列的人文性话题为中心,对接学生的生存情境和当下的生存体验。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置一系列的话题。由文本本身联系到作家的精神状态,由学生的当下生活情境切入到作品思想层面,让学生能够深切体认作者的精神诉求并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的参与,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张力,从人文角度去和学生的生存情境和生存体验搭界,更好地提升和内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这些话题的设置基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和学生的生存情境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体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始终要以人文素质为本位,积极钻研探索和实践,使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让高职学生感受到与中小学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大学语文熏陶。

参考文献:

1、江景平,周钟鸣,朱萍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一[J].中国教育导刊,2005(6).

2、江景平,周钟鸣,朱萍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二[J].中国教育导刊,2005(7).

3、董渊.和谐社会语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8(18).

第2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关键词:课程教学;大学体育;人文环境;教育方式

当前的大学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全日制综合型大学,就是因为它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整体发展。但由于受我国教育环境以及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注重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思想修养的提高,而对于自己的身体素质往往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随着当前各大高校内部的体育设施以及体育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因而要求我们在改善和优化人文环境的基础之上,做好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

一、在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优化人文环境的重要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文环境是在人类自身的社会实践当中不断形成的,严格意义上说,是由人类创造出来,同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并能够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其潜能。此外在这种人文环境之下,学生的人格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指的人文环境主要包含理念、文化和制度等多种因素。而在人文环境之下,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自身体质,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全面综合发展。

二、在当前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因素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优异的学生成绩,同时也要具备强健的身体,只有将两者真正意义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算得上一个高素质、高修养的学生。基于人文环境的基本要求,就是做到将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增强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博爱精神,以提高他们的整体审美情趣,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教会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另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人文思想,能够在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怎样调节以及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更好地构建和谐、多样的校园氛围。

三、优化和改善人文环境的重要措施

1.加大对体育精神的宣传力度

在当前这个社会,无论是何种学习,都不应该是简单的技能培养。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对一些体育技能以及运动动作的传授和讲解,而忽略了对体育精神的宣扬和灌输。我们都知道当前的奥林匹克精神注重的就是努力进取以及顽强拼搏,它是一种崇高的信念以及追求。大学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中,会有很多学生逐渐发现,自己所期望的同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而这就需要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并结合当前所倡导的体育精神“不放弃,不抛弃”来端正自己的心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3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必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只有充分体现这双重性质方能体现语言类学科教学的价值,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往往被忽略,而教师通过评价策略的实施能有效服务于教学行为开展过程中英语学科中人文性的达成。

关键词 人文性;评价;策略

广义的人文性可以认为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所体现的各种文化现象。从感性的层次来说,是对人的理解、接纳、尊重、爱护、关怀等情感行为;从理性的层面来说,是对人的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而英语绘本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旨在通过英语绘本课程的开展,有意识的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积极性、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结合这些特点,我们在英语绘本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需要注重以下三个环节的重点关注:

第一、英语绘本的科学选取,体现符合学生需要的人文性

在小学教学阶段,我们的英语绘本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呈现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消化、转变和应用。要在英语绘本过程中达成良好的人文性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动足脑子,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取。英语绘本中呈现的是彩色的带有图画的英语读物,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蕴含着英语教学所需要的工具性目标和人文性目标。

比如,教师英语绘本教学的内容是color的话,我们选取的英语绘本中不仅需要体现各种color的彩色图片和英语单词,还要把各种颜色渗透到学生喜欢的情境之中,比如红色代表喜庆,在节日里、活动中,我们中国人都喜欢打扮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颜色都相对比较鲜艳绚丽,我们呈现的是春节的装扮图画,加深学生的感悟。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红色又是不一样的了解,可以在绘本中适量渗透西方文化中对color的理解,突出中西方文化在color上的差异,展现英语绘画教学过程中人文性。

第二、绘本教学的生动开展,充分迎合学生兴趣的人文性

英语绘本教学中的人文性的渗透形式要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英语绘本活动开展的形式丰富多彩,集知识性、技能性、趣味性、人文性为一体。比如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在英语绘本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可以以活动的形式来开展,把动画片中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进行改版,穿插到活动当中。仍然以color为例子,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们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填涂画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认知,在他们的身上分别涂上相应的颜色,并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用英语表述相应的颜色。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的积极性会大大提升,参与英语绘本学习的效果也明显提升。

因此,在绘本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评价人文性达成的效果的第一点就是看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那种学习的快乐、幸福、愉悦是人文性达成的第一步。我们英语教学能结合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从学科魅力和学科价值出发,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达成最大的人文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会服务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还会衍射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仍然以color为例,学生在课后的美术活动中,会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在喜欢的物体上,反之不喜欢的颜色画在不喜欢的物体上,并学会用颜色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这就是人文性价值在color教学中的最大达成。

第三、人文价值的实际应用,充分提升英语工具性的价值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语言类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可以进行用英语这种语言工具进行交流和沟通,还体现在它可以通过英语的交流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展现,能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传递其中的人文元素。因此,教师在英语绘本教学过程中,要以课堂绘本活动为中心,提升学生参与绘本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传递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在译林版六年级《unit1 The king’snewclothes》的绘本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开始可以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文字来引导学生们用英语讲述故事的情节,再后来,仅给学生留下图片让学生来讲述故事,再后来我们就脱离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来讲述故事,最后,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表演整个故事的情节,在整个的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能用英语熟练的表达整个故事情节,而且要把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表现的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能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深刻感受到故事要传递的深层的思想,这样的表演活动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其中的人文价值,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传递着这种情感价值。其实,绘本教学中人文性价值的达成,我们也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四十分钟,我们在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中都可以去进行渗透,让人文性的素材和行为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和发展之中,真正体现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此,我们的评价也不能仅着眼于课堂之中,也要观察课堂之外的点点滴滴,多角度采集评价素材,从角度激励学生不断使用所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成学以致用的效果。

第4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关键词:民办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问题

一、前言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形式,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这种教学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特别在民办大学的英语教学中,这种情况更是突出,每每在一堂课前,学生提不起兴趣,集中不了注意力,不能有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这堂课后,学生既不明白当堂课的重点,也不清楚自己学到了什么。就这样虽然每日在学英语,却又没有明显的进步。随着当今社会对具有外语能力,特别是外语综合能力的人才需求的日益攀升,势必要改革这种只注重知识输出的教学模式。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

任务型教学主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外语教学领域。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即交流、合作、互动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学习的成就。它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任务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Task―Driven)大同小异。它是奥苏贝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具体教学原则之一,它提倡从有意义的学习出发,要求学生通过完成有意义的任务,达到一定的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技能的目标。任务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和教师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具有真实意义,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任务,使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任务教学法的理论根据实际上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任务真实性和互动合作性,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即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已有的认知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建构自己的新知识和新经验。任务教学法强调任务的自然性和真实性,Willis(1993)指出,符合真实自然情景的任务会使学习者的语言获得大幅度进步,任务不应该为了某一特殊语言结构而设计,变成语言结构的表演,真实世界的需要应成为任务设计的动力。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的兴起,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大量真实自然的语料成为可能。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教学模式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强调语言知识的机械操练和积累,重点是“学”,但这种简单的知识灌输和单调的语言操练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任务型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并解决具体的问题,以达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以及锻炼的目的,其重点是“体验”和“实践”。这种体验、实践、目的明确的学习方式,因为他们清楚自己这堂课学了什么,将来有什么用,这使他们的学习动机、情感投入、精神交流和课堂感受也随之发生积极的动态变化。这完全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

2.师生角色转变。任务型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改变。首先,教师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教学的主导者,并负责将英语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自然地使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监督者、协助者、评价者等角色。相应的,学生在活动开始时,就要积极调动知识储备,并根据任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扮演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解决者等角色,在任务结束后,根据情况对自身或合作的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和反馈。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互相评价的这一过程,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互动。

3.学习动机转换。在传统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考试测验等),并只关注结果。任务型教学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建立学习档案、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老师口头评价等多种方式,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单独参与或合作完成任务,强调了对自身语言技能的运用,并削弱了教师的主观评价或考试分数造成的外部影响。这样,学生得到的自我满足就主要来自于对自身能力的内部肯定,并由此强化了他们对语言学习本身的关注和投入,有利于形成持久、良好的学习层次递进和能力提升的态势。

4.教学载体多样。传统的教学以教材为载体,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内设定好的编排设计,学生接触到的只是表面的知识。而任务型教学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这些任务活动可以直接来自于教材课本,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将教材内容进行改编、重新整合,或是补充网络教学资源,加以融合拓展。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临场调动学生,以他们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来设计教学活动。

5.输入、输出完整。外语教学重视语言的大量输入和输出,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多通过课堂讲解和反复操练来强化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这就使教学流于表面,且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而任务型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检验那些没能完全理解的知识的机会。语言输出后,学生能从同学或教师那里得到反馈和验证,从而加快了对输入的理解。

四、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民办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的实施与引导是听说课的主要工作。《听说教程》光盘每个单元的Part C因其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而深受学生喜爱。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可鼓励他们在口语操练前调出盘中储存的有用句型并适当地补充一些词、句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选三分之一的学生当堂作展示,其余学生在自己做描述时录音并交给教师课下检查。至于评估,根据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也应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可鼓励学生先对任务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如纠正大家在语言运用中出现的错误等,然后做出总结,肯定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性评估。大约到了学期中旬后,学生基本上熟悉并适应听说课流程,多媒体课件后,便可将学生分为小组在课前自行完成pre-task部分,包括找出该单元的会话主题,并围绕话题做出知识和信息方面的准备。课堂的重点放在听对话、短文及口语操练上。此时,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光盘上提供的任务以外,教师可以自己剪辑一些声像节目在大屏幕上放映以增加学生说的内容。让学生在这些逐渐增加的内容中与partner在具体场景中做情景对话。当听说培养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时,课堂教学除了继续输入听力资料以外基本上属于学生的任务展示及师生的任务评估过程。学生在课前做好大量收集,整理资料的准备工作以便在课堂上更充分地表达观点。实时地开个短时间的辩论会,就社会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小组以讨论的形式评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国内外重要事件等,这些都可以是课堂的目标任务。

五、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体现了外语教学的目标和功能的转变,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并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对其理论依据以及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方文礼. 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3]黄露、韩金龙. 任务教学法与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 外语界,2003(5)

[4]冯奇、万华.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实验报告. 外语界,2003(4)

第5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人文精神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高等职业院校急剧增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建设和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保证其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性环节;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到高职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出现了一种过分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人文修养教育的倾向,大学语文等人文修养课程的课时量一减再减,有些院校甚至已经取消了大学语文。这种重技能,轻理论;重知识培训,轻个人修养的教育理念,虽然能在短期内使职业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将会制约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短视行为。笔者认为,修养课程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注重培养个体的丰富性和创造性,能够将人文精神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教学之中,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

人文教育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

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已成为语文教育界同仁的共识。然而,人们过多地将目光聚集在技能培养上,很少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即使有人关注,也只是从人文性的字源、词源入手加以阐释;从文化学视野理解;从语言学角度剖析。这些阐释大多从外部入手,很少从大学语文人文性内部进行本体及本性的探讨。要使语文教育人文性有理论上的新突破,必须从教学的内在联系上,把握语文教育人文内涵的精髓,进而指导实践。

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也应该成为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东西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活的灵魂,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两者是相统一的。高职教育也应遵循这些规律,既要着眼于学生的技能技术等认知和再认知领域,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领域。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工具性)。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其主要内涵包括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思考,对人类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对自由、超越的希望。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其人文精神的体现程度。

“人文”一词在《易经》中已有记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其中,文化、文明的实质便是人文。在西方,“人文”主要指人文主义思潮,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重人性发展,培养和谐人格的教育思想。尽管在不同时期,人文主义有不同的哲学思想和表现形式,但其教育的宗旨却始终没有变,即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是培养使人和动物相区别的人性。“人文”在教育领域中,表现为倡导一种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包括以下主张: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主张以个人需要为其存在的基础,使人形成完善的人性、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在教育内容上,提倡学习人类传统文化遗产,认为人性的共同要素和理性的永恒价值标准存在于人类文化遗产中;在学校课程的开设上,重视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提倡非强制的方法观;在教学方法上,侧重情意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经验的学习和感受的训练。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发展个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一方面是指大学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另一方面要求在大学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倡导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就是说,在语文教材中富含的大量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熏陶的文化价值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健康的发展,承认个体差异,重视情感熏陶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具体来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文化中所包含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语文人文价值,注重体验人类所有的文化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尊重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是单纯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大文学、社会、哲学、历史、艺术等与人文学科内容有关的课文分量,或增加带有人文性质的选修课,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而非以工具为本的基本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关怀、爱护人类及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其人文素质,树立博大宽容的自然观,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发展,塑造身心健康、友爱正直、追求自由、知识丰富,兼具理性的一代新人。

加强人文教育是对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受语文学科性质单一“工具论”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成为升学的工具,学生忽视了母语的文化特性,对母语缺乏感情。高职大学语文教育也因此产生了思维惯性和教学定势,逐渐走向边缘化。

转贴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高职教育的功利性。首先是职业教育的泛技能化。职业教育常常被作为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一味强调技巧、技能和技艺,各类培训考证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学生在这种教育导向中产生了功利思想,对人文教育毫无兴趣。其次是大学语文教育自身存在问题。语文教学和其他素质教育学科一样受到技能培训导向压力的困扰,教学课时少,教师讲授的内容少,无法走进文化内核;学生学到的内容很少,浅尝辄止,无法接触到文化的精髓,致使原本精彩纷呈的大学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二是职业教育观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必须从“人”的高度定位大学语文教学,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要使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所涵盖的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通过阅读、感受和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中,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现代社会需要既具备人文精神,又具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与高技能的人才。年轻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如何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

实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建设的关键是加强语文教学,强调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强调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从三个方面开展人文教育,加强人文建设:

第一,要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教育观。回顾我国两千多年语文教育的历程,语文教育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人文的基点上。从古代到近代,语文教育一直以教化为本体,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安贫乐道教育,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学无止境等思想教育。语文独立设科后,智能培养成为语文教育的主旋律,以智能培养为本体,语文教育立足于对人的智能培养。近代“开启智能”成为当时社会的第一主题,改革开放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成了响彻全国的口号。现在,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语文教育应该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上、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更加重视人文性建设。

以人为本,要牢固确立语文课程中“人文”的地位,主张教师以学生的需要为其存在的基础,在教育目标和目的上力求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性和美好的精神生活。语文课程的人文营养应该能够使青年学生茁壮成长,不应将其注意力仅仅集中在知识、技术或技能等内容的学习上,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批判力。

第二,建立人文陶冶的大学语文教学观。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分配、教法选择、教学方式等都依附于其主要能力培训课程的建设。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只是从加强学生应用、实用等方面加强语文课程建设。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建立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能力教育观。

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是其成为旨在陶冶课程的重要前提。语文课程学习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旨在陶冶的课程,是因为其教学活动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过程一方面通过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些学习活动,陶冶了性情,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活动是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觉悟。写作活动是一种自觉自悟的过程。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一要引导,二要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深层,探得个中滋味;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读出新意,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第三,创新人文教学方法。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就认为教学过程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现成的结论和知识,而是通过讨论和谈话,唤醒学生的意志,从而发现真理。孔子也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应重视启发诱导学生的自悟。这些都反映了创新性的人文教育方法观。创新性的人文教学方法具体包括:旨在促进情知协调发展的方法;旨在促进道德观念形成的方法;旨在激励创造力开发的方法;旨在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方法等等。若将这些方法应用到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将会使教学变得生机勃勃。

同时,还要注重个性的创新创造。文学作品是人的身份、阅历、职业、文化教养、认识能力、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的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作品才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文学作品不可能具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和终极的理解。那种动辄用标准答案和标准化的理解衡量个体色彩鲜明的作品的做法,是独断的、无效的。个性是创造性的前提,那种僵化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扼杀了人的个性、言语的特色,扼杀了创造的幼芽。学生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知识水平、思想境界、个性特征不同,阅读课文时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这并非否定标准的科学知识体系,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创新的人文教育方法目的,是让教师在尊重科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教师还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做出正确选择。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见解,进行平等的对话。要进行讨论,说明理由,在探讨中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的自觉自悟。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因此,在某些问题上答案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将教师的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的行为,会使学生失去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6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科教学;大学语文;科学教育功能

关于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阐述,可以说,目前并无一个定论,综观这些观点,他们都不否认它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结合高职高专的实际,《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我认为在高职高专开设《大学语文》,除了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之外,还要积极突显《大学语文》中的科学性,努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

一、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突出其科学性的必要性

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无疑要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即要提高中小学生的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提供认识能力和思维分析与判断能力。但在高职高专阶段,随着学生的心智日渐成熟,世界观正在形成,所以在此阶段语文教学还必须肩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突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性是专业的需要

高职高专多为工科类,与其他人文类专业有所不同,人文类专业更多地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即重在文学作品中的认识教育作用与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挖掘,而高职高专出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外,还要突出其科学精神的培养,这是由其专业要求决定的,它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科学的态度,要求学生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机械操作,图表的绘制等它都需要有科学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也要努力发掘其科学性教育内涵,将科学性教育功能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二)突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性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在,在大学中不分专业实际一味地只提《大学语文》中的人文性是不够的,而应该根据高职高专的实际,加强大学生的科学性教育。

回顾中国的历史,大至治国,小至治家,无不以儒教理学为先,自然科学知识被称为“格致”,只是到晚清朝,才在国难的痛苦中发现国力的衰微多为科技落后所制,于是,方有“师夷之长以制夷”之声,才有新式学堂。国人才发现,单靠“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不够的,还须以科技为根本,发展和强大国家综合实力离不开科学技术,于是便有“五四”运动的欢迎“赛先生”(科学)之呼声。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语文教育来说,由于受“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之影响,它承载着较为浓厚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而“赛先生”则少有人问津。

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是为了以后的为社会作更多贡献,是为自己以后的安身立命,将来他们的职业较多是从事工科类工作,要求高职高专学生要有一个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只有具备较强的科学性,才能对更好地胜任工作,才能在工作上有所为。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尽力挖掘教学内容上的科学性,让科学性渗透到教材的材料组织、观察问题的角度、阐述问题的方法与作品表现手段等里面去,使学生在接受人文熏陶的同时接受科学性教育。

(三)突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要发展,就必须秉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和社会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社会生产方式也在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它与经济、政治等上层建筑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十分重要关系,科学技术在其他各要素中有着明显的“超前性”,如果能将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产,就能很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前进。如果科学技术滞后于社会生产,对社会就不能产生积极意义。

为了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建设者,高职高专就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大力将科学性渗透到教学中去,作为在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都需开设的公共课《大学语文》也责无旁贷,要努力将科学性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

二、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突出科学性的可行性

在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学中突出科学性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从教材来说,《大学语文》无论是从它的内容还是从它有编排体系来说,都有其严谨的科学性;从学生角度来看,高职高专学生也通过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在大学阶段,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分析,将授课内容的人文性与科学性结合,从而实现科学性教育的目的。 转贴于

(一)从教材的编排方面来看

现在各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从编排上来看有些各自为阵之嫌,所编出来的书很少能体现出高职高专的特点,所以在教材的选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乱字。如果要使得教材对高职高专学生具有更好的针对性,我认为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工作。

1.要有一个整体的编排目的编排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首先要把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弄清楚。一要把握高职高专学生语文知识相对一般高校的学生基础要薄弱一些这一事实,通过《大学语文》学习能系统地提高他们的一定的语文素养;二要把握好高职高专学生专业实际,将人文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使学生明白在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2.要在编写体例上有创新性?现行的《大学语文》都有一个通行的惯例,那就是文前编排作家作品介绍与文体介绍,文后列个阅读提示,然后就是问答题,鲜有专业学科特色。在体例上,可以在“问答题”中,增加一些对教材内容的结构、材料安排、表现手法等科学性分析,还可适当增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文,以服务于学生日后的实际需要。

3.要在教材上突出高职高专特色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材或自己院校组织教师主编或参与编写的教材,不要盲目以一般或重点高校的教材为蓝本,在努力在体现高职高专特色上多下功夫,要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上克服偏难、偏深等问题,所编写的教材要与学生所学专业语文说写能力相结合,符合高出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能根据高职高专各类专业的需要编写大学语文教材,突出各类高职高专的特色,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二)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

要把一事物准确地传达给他人,就必须要遵守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或由易至难,由简单至复杂,或者是知微见著,窥一斑而见全身式;或者是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登堂入室式。课堂传授知识也是如此,不同的教学内容可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科学地指导学生,传输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将科学性潜移默化灌输到学生大脑中去。

1.从作品的结构来看结构是作品的骨骼,是内容的重要载体。一部好的作品,往往会有一个严谨紧凑的结构。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是《大学语文》常选篇目,从结构上来看它包括思秋、绘秋、议秋、恋秋这四个部分。从这四个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独运,“思秋”是虚,是为后文的写作起铺垫,并为全文抒情定调;“绘秋”是实,是作者对眼前之景的描写,是作者寄情之物;“议秋”和“恋秋”是情感的直接抒发。对于一个事物,特别是心仪的事物而言,这样的结构也符合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基本规律:长久的想念会引发亲身体验的冲动,在亲身体验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以及对它长久的体味。这种对事物的认知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表现在“思”、“绘”、“议”和“恋”是环环相扣上。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构思作品结构的科学态度,作为老师也要将此科学态度传达给学生。

2.从作品的内容来看《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主题是通过对故都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围绕这一主题,作品从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的几幅图,构成了故都的一幅冷色调的秋景图,突出了故都秋的“清”、“静”与“悲凉”的特点,与作者的向往、眷恋之情和忧郁、孤独的心境搭配合理。

所以,在讲授课文时就要着力于教学生去挖掘最能体现作者景情相生的内容,学习作者写作时寓情于景的科学严谨态度。

3.从作品的表现手法来看一部好的作品如同一件产品一样,同样需要好的表现手法来完成。郁达夫《故都的秋》在表现手法上来看,有两点是做得很科学的,一是对比的表现手法,一是色彩的运用。“有比较才会有突出”,将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相对比,从而得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而色彩的运用,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心境。一般来说,秋之金黄、秋之红果,自然也会有其热烈的一面,但作者写的是槐树的落蕊、秋蝉残声、与秋雨之凉意,即使是写秋之枣、柿,也不着其暖色调的红黄之色,通篇作品的色彩基调都是冷色调,这样处理就显得色调与作品的感情基调和谐一致。

(三)从教学方法来看

第7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职业综合能力人文素养培养双轨式高职大学语文高职院校的通识课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一直以来颇受人们关注,目前对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应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另外一种则认为,大学语文应以其人文性、基础性的学科特点在高职院校中发挥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这两种观点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位和核心价值,然而大学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在高职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其两方面的功能,使大学语文形成职业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双重培养的“双轨式”教学体系。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

在2000年l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意见确立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领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职场中通用的职业综合能力,如表达沟通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毕业生在职场中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语文本身就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中应同时发挥其在这两方面的效用,树立起大学生的民族观念、大局意识和诚信、敬业、勤奋、团队等的职业精神,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满足高职教育的社会要求,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职业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要承担起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就要将大学语文学科内容按照高职教育要求进行重新整合,使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最大限度予以发挥。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不仅限于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中掌握为人处世的哲学,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也不仅体现在文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从相关学科中延伸出来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生的理性思考,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高度启迪和有效指导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大学语文课程负载了多项相关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功能,需要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建立起开放式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的通用能力要求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多门辅助配套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公关与沟通、现代社交礼仪、文案写作、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经典作品导读等,既注重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又兼顾高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及系列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要从高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核心课程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综合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人文知识,使学生在文化传统的熏陶中进行人生体验的分享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情感表达,内化成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气质和修养。在课程主线上可设置表达与沟通、文案写作等模块,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更多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可通过配套的选修课程实现,选修课内容的设置可以以学生的专业岗位综合能力要求为依据,将行业内重要的岗位能力设置成相应的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由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过程要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采用情景教学、模拟演练等教学方法。而以人文素养培养为主的模块中则要让学生以思考、感悟等方式进行课堂参与,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案例教学和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的方式,配合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思考和情感感受。

3.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的考核评价是检验课程授课效果、有效指导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起与课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要根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学分,学生要修得一定比例的学分方可毕业;其次,为课程制定合理的分值构成,根据每个模块的课时及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分值比例,以期全面且有重点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再次,考核形式要以课程特点和要求依据,建立起多元有效的评价机制,如语言表达、社交礼仪等能力训练模块内容可以从传统的试卷形式中脱离出来,通过口语、情景模拟等方式加以考核。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辅助教育体系的建构

1.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之外,还要以社团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如开展主题为“爱尚读书”的拓展阅读和好书推荐活动,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拓展人文视野,增强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为课堂人文教学提供有益补充。再如,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交往礼仪情景剧大赛,通过剧情的编排、演练和展示,让学生对社会交往礼仪有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礼仪,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配合。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更能突出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参与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会。

2.校园网络平台的建立

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要靠平时不断的积累和实践,靠周围环境氛围的熏陶和相互的借鉴学习,而校园网络能给学生提供最广泛的学习交流和资源分享的互动平台。大学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将中国优秀的文化和人文资料作为网络资源进行分享,在学生中征集原创作品品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观点分析、思想碰撞、交流体会。校园网络平台应有专门人员进行建设和管理,使网络资源和互动平台的利用更加规范和有效。

3.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的观点,充分说明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文修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到校园的环境中,成为无声的语言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校园内催人奋进的校训、镌刻着励志名言的人文景观石、文化主题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都能使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第8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生学习语言文学,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的课程。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1]2007年11月15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湖南文理学院举行,此次会议提出教学中应自觉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自此后,各大高校广泛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然而,大学语文教的是什么?学生的接受情况如何?应当如何施教?

一、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近年来随着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不断被讨论与研究。有学者将各种观点大致分为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五个派别[2]。总的来看,不管是提倡以作品为主,还是以学习方法为主,其重心都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换言之,大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即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

如徐中玉说:“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这门课不能成为一门单纯的思想观念课,而应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文化课。”[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亦提出:“在全日制高校开设大学语文教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4]毋庸置疑的是其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性,而由此也可看出: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在人文科学方面达到的综合素养的水平与境界”[5],包括了人文精神与文化修养,是新时期高质量人才所应当具备的。

二、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主动性缺失的松散状态,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将人文教育落到实际中?

对此,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魏怡在其论文《“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中曾言:“大学语文应当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三性定位,美育是其灵魂,对学生汉语言听说读写实用技能的提高是其最基本的任务,突出技能训练,努力增强大学生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是其目的。”[6]工具性、人文性与美育性为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效结合的三要素:其中工具性包含了学生听、说、读、写等实用技能,为基本任务;美育是建立在熟练运用工具性这一特性的基础上的,为核心内容;而人文性则为其最终目的,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换言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应充分重视大学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进一步培养大学生阅读理解、形象思维、口头表达与写作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其对作品进行审美欣赏,从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1.工具性的培养

所谓工具性,应当是在认识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语感,从而掌握认识世界、与世界交流的基本技能,比如阅读、写作等。

笔者曾对29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0%的学生都认为当今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中学的延续,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分强调工具性的一面。不可否认,字词的把握是欣赏优美文学作品的基础,试问一个连字词含义都不理解的人怎么可能把握作品的深意?这是大学生必须清楚认识到的一点。而作为教师,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基于此的应用能力培养是教学重点之一。作为从教者,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到这一学习中去。

比如语感的学习,早在1979年,吕叔湘先生便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中提到了语感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7]这虽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的一点意见,但对于大学语文教学亦有指导作用:语感的进一步培养亦为大学语文的基本任务之一。“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8]在具有个性的大学生看来,经过了中学的各种培养,语感是早已形成,所以不愿再花费时间。因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端正态度,鼓励其阅读高质量文本,使其熟练掌握语言,形成一种能迅速认识事物、描述事物的自觉思维活动。

除了语感的培养,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也是语文工具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在调查报告中,85%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熟练地掌握了写作,但设计应用文写作时,83%的同学都表示不清楚。面对这一情况,在上学期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应用文写作”这一板块,相对于纯文学赏析的课堂,学生们在此表现的求知欲更为强烈。经过讲授与训练,他们清楚了通知、请示等公文的写作,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了各自班级就业意向分析的调查报告。不能说这是在实用性与功利性指引下对于大学语文的改造,而应当说是在培养其语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引起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视。

2.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也是达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审美教育即美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丰富健康的思想感情,塑造完美的人格,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全面充分的发挥。它是人们达到精神解放和实现完美人格的先决条件。”[9]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通过对美的理解丰富思想,提升品位,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途径有二:一是对于文本的赏析;一是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当下大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渴望日益下降。据复旦大学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大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冷漠显而易见,同样在问卷调查中,80%的学生对于课本选编的文本提出质疑,认为同中学课文的重复率高,且脱离现实。相对于课文,学生对于当下的流行文学更感兴趣。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熟知中外经典作品,还要掌握当下流行趋势,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如童话书《小王子》,在笔者课堂的自由发言中多次被提及。就发言情况而言,《小王子》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他们审视世界的眼光,他们从小王子与玫瑰花的相处中读懂了爱的奉献,从小王子漫游途中遇到的国王、爱慕虚荣者、酒鬼等人身上,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权力幻想狂、自我崇拜狂与梦想发财狂等形形的人。这是《小王子》带给他们的思考,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学生正确地引导,才是对于课堂的最好补充。

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当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引用各个艺术门类,利用大众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美。如对于《黄金时代》这部影片的赏析,班内展开激烈的讨论。多数同学认为电影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萧红传奇的一生,而是通过萧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表现了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东北作家群迷茫而放肆的青春。再通过对萧红作品的赏析,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时代对于作家、作品的影响,由此引导他们去学习孟子的“知人论世”思想、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便有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对《伟大的盖茨比》的讨论,他们从作品中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与享乐主义,还悟得了电影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影片中将尼克叙述故事的地点放在了一个孤寂的老房子里,这预示和象征了盖茨比荒凉的结局。在讨论过后再引导大家去欣赏《婴宁》,不用过多解释,他们便能品出蒲松龄于婴宁身上寄予的对于完美女性的希望,以及从婴宁性格的转变中透露出的对于现实的妥协。这不得不说艺术是相通的,而对于各类艺术现象的赏析能有效地补充大学语文的课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下,拓宽视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师生间的互动。

第9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论文摘要生命价值追寻和良好的人文素质是高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备条件。大学语文教学立足人文性目标定位,借助经典篇章,关注学生精神世界,探寻生命意识和人生价值,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命,然而,在这样一个将实用功利哲学发挥到极致的消费主义年代里,本着实用性的高职教育中,似乎只有学科专业知识才获得了合法性,而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审美情趣的养成、意志力的磨练、为人处世之道等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作为人文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传承知识,同时要从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安全、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教育、对生命的理解和欣赏等角度来审视《大学语文》教学的社会功能。

1、人文关照、生命呼唤是来自时代需求

每年的l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可见精神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统计,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成为影响我们健康成长的隐形杀手。高校作为缩微的社会形态,这种症状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明显。目前在全国各高校陆续发生学生自杀案件是对这种现象的诠释。

一份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和未来的调查显示,“有超过10%的大学生对生命持漠视态度”,遭遇挫折时有“1.7%的人想到用结束生命来解决”,在对待大学生自杀行为上,“16.7%的人认为可以理解”,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甚至有接近1/3的人承认自己也曾产生过轻生念头。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凸显崇尚生命、注重生命的人文价值,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大学生生命及人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大学语文》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思考和智慧资源,能培养学生汲取正确对待生活并且适应生活的精神养料;在与语文的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和生命愉悦的享受,并对人生善恶进行鉴别,积累人生经验,张扬人性美,对人的生命发展起着核心性的决定作用。在大力推行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有效体现,更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强烈召唤。

2、树立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素质是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语文课程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即语文的实用功能,听说读写;所谓人文性,就是“精神性”,“人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立人教育”。“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方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文学是人生的另一种存在,充溢着真情真性、至情至性的生命美学。

《大学语文》以经典作品的赏析为主,通过具体作品的解读,还原一种生命精神,使学生感动于这种生命状态;或者通过作品的解读,将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揭示出来,使后人感奋于这样的精神形态,从而达到通过文学来认知社会与人生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础,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把人文精神贯注到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关注入的精神世界的构建和人格养成,对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人的精神异化现象给予纠正,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通过读经诵典的过程,体验《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迈,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典雅和谐,宋词的飘逸灵秀等,使民族文化重新弥漫于校园,净化学生浮躁的心态,重归健康和充实。

3、探寻生命意识,关注当下人生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3.1 传统文化传递生命意识。大学语文中的经典文本是几千年来先哲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古代文学作品中沉淀了诸多母题--爱情婚姻、人生价值、仕与隐,这些话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的探寻、自由人文的追求。

事实上敬畏生命,爱身养生、安贫乐道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我们可以透过经典文选,看到国人“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而儒家经典中所透露的“忧道不忧贫”,则体现了一种达观的快乐情怀。“君子固穷”,不仅透露出安贫乐道的忍耐力,同时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安顿和精神的超越。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无喜亦无惧”是对生命的豁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澹远宁静的生活态度;“千古第一文人”苏轼的诗文中浸透了一种旷达超脱又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以山水审美消解生命悲苦的东坡人格。在这种经典人文关照中,体会出怎样以坚强的意志应对磨难和挫折,以对生命执著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注支撑自己走出困境。

3.2 经典阅读审视当下人生。对大学生而言,现实世界的、悖论、问责是最真实不过的,人文教育唯有穿透现实,方能承受生活的重压。大学语文课程面向的多是大一新生,正面临着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定位、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调整,以及成长过程中接踵而至的挫折,加之对青春、爱情等问题的敏感、困惑和茫然,使他们迫切的需要获得指引和帮助,更容易从阅读中寻求人生经验和价值导向的指引。教学过程中可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因势利导,与学生现实世界结合。如《伤逝》教学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角色代入和角色转换,探讨涓生对待职业的态度和失业后心态等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叙事视角叙述效果差异的同时,学会对生活中出现的人际关系障碍等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分析涓生的懦弱和缺乏责任感,在困难面前没有和子君携手面对,而是选择退缩与逃避,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生命在爱情中的责任;而子君在这一失败了的爱情中所体现出的欠缺,则是经济未能独立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丧失与人格依附等问题。

4、因势利导、倡导真爱的途径渗透大学语文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要求授课教师要关注人生,以人为本,教学要用文本的积极因素去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做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

4.1 因势利导,榜样激励,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因势利导,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充分发挥文本中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许多作家的人生经历、选择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人生观是蕴涵其间的人文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对学生具有垂范作用。鲁迅为改变和提高国人的精神素质而选择的弃医从文,并在时代的风雨中以深邃的目光和坚毅执着的勇气持续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了铁骨硬汉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巴金一生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晚年后对自己的严厉解剖和批判,更是对自我人格不断追求完善的典范。此外,郁达夫的率真、徐志摩的浪漫、汪曾祺的冲淡、北岛的叛逆都以其独特的人生选择来展示和丰富着人文精神的不同侧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家人生选择的关注,可以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影响、鼓励和安慰着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对其健康完善之人格的形成颇具影响力。

作品本身的内涵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王蒙的《安详》倡导一种雍容大度的生活态度,而不纠缠于琐碎小事的困扰;法国思想家蒙田的《热爱生命》里,倡导人生要过得“丰盈饱满”,“领略美好时光”;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芙的《笑的价值》认为微笑面对人生的心态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可以像“利刃一样应对外来的矫饰、虚套和压抑”,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就能微笑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4.2 倡导真爱,以关怡情,燃起生命的热情。真实鲜活的生命是充满七情六欲,在我们生活的道路上,亲情、友情、爱情于我们而言仿佛就是我们需要呼吸的空气,但在生活中往往我们会有呼吸艰难的时候: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友情陷入谷底;爱情触礁搁浅……面对如上情况,该如何理性应对?文本中的课文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祭十二郎文》《追悼志摩》《怀念萧珊》,或哭亲人,或悼友人,心情郁结忧伤,但在哀伤中仍有对生活的美好展望;《关雎》《静女》《蒹葭》等篇章,或表达两情相悦的缱绻深情美好,或表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痴情守望。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山光水影的熏陶中,心灵的狭隘、偏激、冲动、暴怒、苦闷、创伤都可得到修复。“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春江花月夜》展现青春洋溢之美;“东南形胜”、“烟柳画桥”的《望海潮》展现风情之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富有诗情画意;《瓦尔登湖》寂寞、恬静、智慧……这些课文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视角,用山水的灵秀、壮阔、幽深、诗情画意来涤荡心灵的埃尘,让我们去体味生命的美好,愿驾生命之舟徜徉在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 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l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