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的主体范文

世界经济的主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的主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经济的主体

第1篇:世界经济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建筑,经济效益,优化提升,措施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自身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提升建筑经济效益,是建筑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关系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

一.我国建筑经济效益的现状

建筑经济效益,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降低社会劳动消耗,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而言,建筑业作为仅次于农业、工业和商业的第四大支柱性产业,其作用和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带动下,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产值在GDP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同时,建筑行业自身极高的产业关联度,使得其成为推动旅游业、商业等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建筑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建筑标准,同时对于建筑市场的管理不全面,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能耗大,成本高,管理不科学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提升建筑的经济效益。

二.提升建筑经济效益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要想提升建筑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

1.建立完善的建筑标准。

建筑标准是对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指导,是指在经过科学的研究、实践和检验后,制定出的合理有效的标准,对于提升建筑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之间的建筑形态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建筑标准分为国建标准、地区标准、专业标准等,同时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产品标准、方法标准、控制标准等。利用这些标准,建筑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最优产品,从而充分发挥出建筑的使用功能,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前提。建筑标准同时也是确保建筑标准化作业的关键,建筑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单位的相互配合,才能得以实现,这就需要对各部门进行严密分工,广泛协作,从而有效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

2.实现建筑的节能降耗。

建筑行业的能耗巨大,不仅严重阻碍了其经济效益的提升,更直接影响着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方面考虑,实现建筑的节能降耗,能够创造出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就目前来看,由于建筑节能属于一次性投资,而节能收益却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因此许多建筑企业对于建筑节能存在认识方面的偏差。以一栋高层居民楼建筑为例,在进行节能降耗的施工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节能资金,如节能材料、节能工艺等,必然会造成建筑施工成本的提高。但是,随着建筑的使用,其经济效益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在采暖、通风、照明等方面的消耗,可以根据建筑生命周期计算方法,对建筑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即节能建筑生命周期收益=非节能建筑生命周期总费用-节能建筑生命周期总费用。由此可知,虽然在施工阶段,节能建筑的成本会相对较高,但是在投入使用后,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支出费用和运营管理费用,从而提升建筑经济效益。

3.强化建筑的成本控制。

加强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同样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从目前来看,我国建筑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缺陷,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首先,要对成本控制的责任进行明确和落实,提升建筑企业的全员成本管理意识,针对自身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对各部门乃至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结合成本控制目标,不断提升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建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其次,要切实做好成本预测工作,明确成本控制目标,通过对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的合理分析,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对可能影响建筑成本的因素进行控制。然后,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强化全过程成本管理,提升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4.提升建筑的管理力度。

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样是影响建筑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良好的企业管理,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要做好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一方面企业领导要充分重视,要明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敢于管理,乐于管理,另一方面,还必须切实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懂得如何去管理。要不断对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从而保障建筑经济效益的实现。

三.结语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提升建筑的经济效益,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措施,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针对市场需求,对自身进行调整,推动建筑行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云萌.关于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几点看法[J].经营管理者,2014,(4):252.

[2]丁小群.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J].华章,2010,(2):8-9.

第2篇:世界经济的主体范文

一、我国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承担服务农村重任

发展农村经济,扩大资金投入是关键。农村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投入、信贷投入、集体投入和农户投入。限于国家的实际情况,财政难以独自承担农业投入负担;集体经济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积累机制,对农业投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农村金融既是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还要发挥引导农民增加自筹投入的职责。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农村民间借贷机构等金融组织构成,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金融还难以较好承担农村金融服务重任。

(一)农业银行很难把目标客户定位于农村居民

农业银行作为传统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具有管理环节多、管理链条长等先天劣势,避免这些缺点的最适宜管理方式就是集权式的统一管理体制,贷款对象应该信用评级高,具备抵押、担保等条件,如果采用灵活的管理体制则很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因此,农业银行很难有能力为分散的农村居民提供信贷服务。如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虽然增设了三农业务部,但运转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就是一个例证。农业银行在农村的服务对象只能是农村经济中具有竞争性的行业和产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因为这些经济单位产品附加值高,具有一定的规模,管理成本较低,能够满足商业银行信贷所必需的抵押、担保等条件,符合商业银行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目标。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助农作用弱化

农村信用社虽然名为“合作”,但距合作互助、民主管理、进退自由等合作性质已相去甚远,对农户贷款也象商业银行那样需要抵押、担保等条件,而这恰恰是一般农户所不具备的。由于历史因素,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率高,包袱重,国家虽然对其实施了人民银行票据置换等求助措施,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差,实力薄弱等问题,信用社支农还面临着实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而随着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化,农村信用社扶助三农的职能还有可能进一步弱化。

(三)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范围有限

农业发展银行是1994年开始营运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它的服务对象带有一定政策性目标,如提供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大型农业发展项目资金,农业技术开发资金,大江大河整治资金等。随着改革,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扩大到可以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商业贷款,但贷款面仍然较窄。

(四)民间借贷组织运行欠规范

由于没有向金融管理部门申请注册,没有金融管理部门核发的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证,没有注册资本, 再加上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其运转模式各自为战,因此民间借贷等民间金融组织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

二、满足三农融资需求的路径选择

我国目前金融组织体系中的最大的弊端是在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大量支农资金的情况下,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把服务对象扩大到居民个人,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为农村居民提供较为完善的信贷服务。农民中的大部分人事实上被排除在金融服务范围之外,使他们只能求助于地下金融市场,甚至不得不遭受高利贷的盘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创造收入能力的发挥,限制了他们对农业的投入。在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有必要鼓励更多的机构加入农村金融市场,通过不断增加供给,较好满足三农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一)进一步放宽政策,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只在工商部门办理登记即可,其经营状况如何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是目前在法律框架内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突破口。为此,一是考虑小额贷款公司以自有资金放贷,没有必要规定太高门槛,应降低注册资金限制。二是参照农村信用社标准对其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在目前没有明确主管部门的情况下由政府指定一个主管部门,其它相关部门仅能在职权范围内管理,以尽可能减少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成本。

(二)加快村镇银行发展

村镇银行业务有明确的地域限制,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经济和县域经济,为了鼓励其发展,对村镇银行的设立不应规定过高的门槛。建议银行监督管理部门删除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是村镇银行设立的前提条件等内容,允许规范运作的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后向新型“村镇银行”发展。为防范村镇银行风险,应规定该类银行吸收存款总额不能超出其资本金总额的5倍,贷款总额应限定在资本金总额和存款总额的60%以下,业务范围不应包括长期产业投资和各种具有“杠杆放大效应”的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

(三)扶持农民设立资金互助社

大力支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专业合作社框架内,根据自愿原则,鼓励5-10户农民组成互助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相互担保向信用社申请贷款,也可以在内部以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资金融通。民间以投资入股、集资等方式成立的各种形式的资金互助社,由于其不吸收存款,没有违反现行规定,可以采取默认的态度任其发展。如吉林省梨树县的农民资金合作社通过社员入股的方式把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贷款互助。如果社员急需资金,可以随用随取,如果自己股金不够,可以申请不超过其入股股金6倍的借款。这种合作模式风险小,且实用方便,受到当地农民的极大欢迎,与农村信用社形成了互补,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方便农民抵押融资

我国目前实行城乡分割的土地制度,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但居民和企业可购买国有土地使用权,城市居民的住房可以凭证进入市场交易,可以进行抵押。而在农村,中国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农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只能在本村流转,造成农民土地不可交易,无法抵押融资,这是造成农民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安徽、浙江、山东正对此进行改革,如能在农村实施土地制度变革,这将在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便利农民从银行获得贷款等方面取得突破。

(五)尽快出台放贷人条件,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市场

民间信用双方信息对称,大多具有非经济的社会关系,资金借贷的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较低,监督约束力强,能够较好地适应农户借贷小额零星、分散的特点,再加上民间信用利率、期限灵活,手续简便,能够适应农户临时性资金需求,所以民间借贷有其存在的合适土壤,国家不应简单取缔,而应疏堵结合,尽快出台放贷人管理条例,把民间借贷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范畴,充分发挥民间信用的优势,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六)改善管理,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第3篇:世界经济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主题功能区 实践基础 经验借鉴

一 我国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缺陷

首先,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清晰。在我国的传统区域发展理论中,多是以行政区范围或空间关系等来划分区域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即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只是笼统地把各区域划分到其所属的行政区或东中西部等地区,让它们接受统一的行政政策和措施,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对区域的定位不够明确,就不利于各区域因地制宜地发展。这无疑是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一大缺陷。其次,区域发展的指标较单一。在我国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中,不管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还是非均衡协调发展,突出的都是“区域经济”,即紧紧用经济指标去衡量区域。这种做法会导致区域之间盲目攀比经济。

二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与发展路径

1.均衡发展战略

均衡发展战略主要认为经济是有比例相互制约和支持发展的。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区域均衡理论的代表之一,因为根据该理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人们普遍坚信,只要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会促使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非均衡发展战略

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将有限的资源首先投向效益较高的区域和产业,以获得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其他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战略。由于各国及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社会资源配置的非均匀性,存在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利于突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解决燃眉之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产业,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缺点则是导致了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结构失调。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

第一,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要通过经济适度发展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不同区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享受优美的环境、有基本统一的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待遇等,从而使不同区域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与水平逐步趋于均等化。

第二,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每个区域都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三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国外实践借鉴

第一,落后区域。主要包括农业区域的发展政策和自然条件极端区域的发展政策。前者重点放在工业化上从支持农业现代化,到支持引进工业投资,再到支持内生工业化与经济多样化;然而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与再培训以及人民生活环境与质量的改善始终是援助的重点。后者重点是解决区域社会问题,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资源,促进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培训系统,鼓励新兴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注重环境保护。由于区域环境脆弱,在开发时要划定保护区。当地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需要用特殊措施保护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比如,瑞典、挪威、芬兰的区域政策保护拉普人的利益,包括通过拨款、社会保险支付、允许携牲畜自由跨越边界等措施保护其传统经济,政府还划定单独的拉普人活动地区。

第二,衰退区域。一般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调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经济重组积极性。二是跨国公司注重长远利益能客观地评价特定区域的潜力,在欧洲萧条区域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发展新兴工业。首先,加速产业转移。区域政策将加速创新与新产业的传播。其次,发展内生新兴工业。萧条区域内部市场小,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内生的中小企业所产生的区域乘数效应往往比引进的大企业大得多。

四 对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启示

1.明确区域政策的对象和领域

借鉴区域政策较完善国家的成功经验,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可为区域政策提供可靠的制度基础和实施方向,否则区域政策将无的放矢、收效甚微。目前,我国需要明确区域政策的对象和领域。我们既要借鉴国外标准区域划分的做法,又得借鉴问题等特定区域划分的原则,将其区域范围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使其成为政策导向的科学依据、有效手段和新时期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

2.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指标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要遵循本国国情,划分过程中注意类型的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在现阶段可以不强求国土的全覆盖性。在指标选择上注意要有意义、易获取,而不要建立过分庞杂的指标体系,避免陷入指标和数据的大海之中。

五 总结

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目标定位,在不断实践的变化中才能形成合理优化的适合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功能区。

参考文献

[1]张磊.市域主体功能区区划实效性分析—以泰安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学位论文[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第4篇:世界经济的主体范文

框架机构施工技术是一种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料,制成承重梁柱,预制加气混凝土、浮石、蛭石等原料制成轻质隔墙的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高层和大面积结构的楼层施工,其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因为高层和大面积楼层施工所用的施工混凝土工程要求具有浇注量大、强度高、配筋量大等特点。其二是其技术是要先浇筑房梁、楼板,然后再做填充墙体的施工,这样就让填充墙的堆砌、拆卸变得简单了,并且这样对于用户来讲也是比较实用的,因为他们可以灵活的支配空间。框架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建筑结构来讲具有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震性强。

因为框架结构的整体梁柱的构件截面积都是较小的,所以它的承载力和刚度都比传统的砖混结构低,但是这种构件在楼层很高的建筑里就可以显示出它的特性,它的水平位移速度慢,受力时会向纵横两个方向蔓延,因此这种整体性的抗震情况(受力情况)要比传统的结构强。

1.2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工艺

框架结构施工一般都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和钢筋框架构施工。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序:轴线定位、柱钢筋绑扎及支架搭设、(这两个是最重要的工序)柱混凝土、模板、底模等等。钢筋框架结构施工工序除了以上几个工序外,还有钢结构构件预检和配套、钢柱基础检查、安装流水段的划分、安装机械的选择等等工序。多、高层的框架结构最常见的几种结构施工技术都有:电渣压力焊的接长方式、泵送混凝土的混凝土浇注方式。不管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还是钢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对轴线定位、测量放线、配比设定、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加固、浇筑等工序有很严格的要求。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恰恰就是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多。

2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问题

虽说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时间也算比较久,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质量的问题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是非常常见的,因为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很难把握的。根据实际情况,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混凝土原材料问题。对于不同结构的构件它所用的材料构造是不同的。

第二,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在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工序中,浇筑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它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但是现在的施工方为了利益问题,混凝土中往往都是添加了许多的添加剂,这就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第三,混凝土养护问题。在框架结构技术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比是有严格要求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砂率每下降2%~3%,混凝土的强度就会下降15%~20%,水和石灰的比重每多增加10%,混凝土的强度就会降低5%~1建筑施工论文0%。但是,在有的施工场地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混凝土的保养出现问题而导致重新配比混凝土的事故。

2.2保护层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保护层不仅有支撑加固的作用,还有保护里面的钢筋不发生锈蚀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保护钢筋具有黏结锚固性能,但是我们往往只注重保护主筋而疏忽了箍筋的保护,让其露在外面。下面的这张图描述的就是由于保护层不当而出现的问题。职称论文范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框架梁在框架柱的节点的地方,而一般的框架柱的受力钢筋的保护层为30mm,而施工方为了保护主筋使得框架梁端的保护层变为了d+30mm,但是这个设计削弱了框架梁截面抗弯的承受能力,并且在受到负荷重力后,是极其产生开裂现象的。这只是一个在施工时出现的一个问题,像这种类型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操作时还是有一些的。

2.3钢筋框架结构技术施工存在的问题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一样,钢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也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焊条型号和规格长度不符合要求、纵向钢筋排距不匀、节点处柱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主筋位移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小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却是“难题”。因为这些问题有的都是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小心造成的。

3解决措施针对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3.1严格把关混凝土质量问题关于混凝土的质量问题,首先要讲的就是原材料的问题,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先把工程的规划做好,对于构件结构大小以及每个构件结构需要的混凝土量都应该有相应的数据体现,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关于混凝土里面添加过多的添加剂的问题,这就要从原料的源头上把关了,在收购材料时最好是收购那些有质量证明书的材,以免造成原料的浪费。所以,必须科学配比混凝土的比重,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2科学设计保护层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般的框架结构施工设计在保护层方面都会优先保护主筋,但是这样会影响建筑整体的抗弯承载能力。所以,在进行保护层框架设计时可以在框架梁端保护层超过30mm的区段的范围内,增加一道直径间距都和框架梁箍筋相等的双肢箍,并且还要铺设4根12mm的纵向钢筋用以加固。这样就可以解决保护层方面的问题了。

3.3提高钢筋框架结构施工人员技术

针对上面分析的钢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钢筋配料、加工绑扎人员的技术素质。因为上述的焊条型号和规格长度不符合要求、纵向钢筋排距不匀、节点处柱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主筋位移等等问题都是技术人员直接操作的,所以要保证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能熟悉处理纵筋、框架梁端与节点钢筋、主筋等方面的问题。

第5篇:世界经济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 房地产 市场主体信用分析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房地产开发市场主体———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信用缺失,影响了工程竣工验收、按期交付使用、顺利办理产权,损害了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给房地产开发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给政府监管提出很高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要求政府致力于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至关重要。

1 房地产开发中市场主体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地产的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在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实施行政许可,并负有后续监管的责任。由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是建立在申请人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真实性负责的基础之上,因此,不再对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如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工程规划许可证》时,不再对建设单位报送的施工图建筑面积进行核算,使得机会主义者有空可钻,提供虚假数据。而且,行政机关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使得建设、施工单位有机会随意变更规划指标。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中各市场主体信用缺失,主要体现在:

(1)违法建设。体现在不按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相关的行政许可手续,前期手续不齐全,产生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2)前期阶段。体现在有些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施工图实际的建筑面积大于申报《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筑面积;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图纸不是经过审查的图纸,造成两套不同图纸而超建的现象;绿地率达不到规划要求。

(3)实施阶段。体现在有些建设、施工单位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违反设计条件,如擅自变更轴线位置、加层建设,使得实际建筑面积超过《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面积。

(4)竣工阶段。体现在有些建设单位携款逃跑、下落不明,建设项目无法按正常程序办理验收手续,导致购房人无法办理产权证,有些还给物业管理带来“后遗症”。

2 信用缺失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现象的产生与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有限理性有关。

(1)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信用缺失的原因。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信用缺失的本质是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按照威廉姆逊的定义,机会主义倾向指人们借助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目前,政府管理不到位给机会主义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房地产开发周期长、环节多,参与的市场主体多,管理部门多,由于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现象,使得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管理制度不健全,出现管理真空地带。行政管理的缺位,使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有时不会被发现,即使被查实,也只须交纳罚款,而罚金数目远远低于其所获得的经济收益,起不到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市场主体选择不诚信,却得不到惩罚,仍能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说明我们目前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不诚信的行为。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尽管房地产开发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可能完全根除,但是可以通过制度建设,依靠内部和外部两种强制力来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增加市场主体信守诺言和履行承诺的可能性。

(2)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信用缺失的原因。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是房地产开发中市场主体失信的根源。信息不对称,使市场主体机会主义倾向得以显现,这种倾向分为事前、事后两种,事前称为逆向选择,事后称为道德风险。

在前期报批阶段,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市场主体的逆向选择。例如在报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建设单位知道审批部门不核算建筑面积,出于机会主义的动机,虚报建筑面积;而建设单位在过去有虚报建筑面积的行为,但行政管理部门对此并不知情。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房地产开发周期长,同一单位可能会有多个项目交叉运作,存在前一个项目未竣工验收,后一个项目又进行前期报批;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多,有些是专门为项目开发而成立的项目公司,行政管理部门很难判断A公司的失信行为是否应记到B公司头上;三是有些建设审批权下放,市、区两级审批机构难以知悉某市场主体过去是否存在失信行为。

在建设阶段,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行为,即管理部门难以监督市场主体的行动而导致的风险。管理部门管理的目标侧重于全局性,重在培育诚信市场,对具体项目的管理大多采取抽查的方式或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市场主体可能利用这个管理漏洞,随意变更规划指标,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按期交房、产权办理等方面留下后遗症,严重损害了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

尽管市场主体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可能产生失信行为,但市场主体选择守信还是失信,是个博弈的过程。如果其失信的短期利益所得大于长期利益损失,他会选择失信。目前对市场主体失信行为的处罚机制促使市场主体选择失信。例如超面积建设,以厦门为例,超建1m2,规划管理部门依据规划法律规章对违法建设单位进行处罚,处罚标准按违法建设部分土建工程造价的60%即180元/ m2;土地部门要求建设单位补交超建部分的土地费用,房地产售价在5 000元/ m2左右,收入与费用相抵,仍有 3 000元/ m2以上的盈余,超建的效用太大了。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使失信受损、守信受益,让人们真切地认识到诚信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是一个永远受用的无形资产。

3 解决思路

为解决上述失信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可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形式,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以法律为保障、道德为支撑的有效管理体系。

(1)建立系统、完善的行业信用法律体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开发管理的法律规章,但这些法律规章并非专门针对信用,对企业的信用行为没有建立起与“规范授信、平等授信机会”相应的法律准则和约束体系。而且,目前并没有一个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综合管理部门,各系统的信用信息得不到有效整合,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制订行业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并建立有效整合信用信息的综合管理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有法可依的法律环境。

(2)加强建设项目前期审批管理。对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设计单位超面积设计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强政府审批、审查部门间的协作,共享建设审批成果来加以解决。即在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施工图技术审查时,审图机构除对施工图进行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外,还应对建筑面积进行核算,确认是否超过规划局批准的建设工程方案所核定的面积指标。建设单位报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必须同时提供施工图审查机构核算的建设面积,作为规划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面积控制的依据。规划部门确认施工图审查意见书的面积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面积一致时予以发放批文。对出现两套不同图纸而超建的现象,可以通过完善施工图审查的操作办法来加以解决。

(3)加强规划放样验线的批后监管。为减少擅自变更轴线位置而导致建筑面积增加的行为,很多地方增设±0.00验线环节,要求建设单位将±0.00验线资料报送规划管理部门盖章确认后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样再加上测量所花的时间,整个时限较长,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而且由于±0.00验线不属行政审批事项,增设±0.00验线环节,有以加强行政管理之名、滥行行政审批的嫌疑。

(4)加强违规查处力度。有效发挥法律和市场机制对失信行为的双重惩罚机制,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保护守信企业、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为房地产开发中各市场主体信用制度建设奠定基础。对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的行为,包括设计单位不按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的立项、规划等批准文件及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建设单位对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超建、扩建等违反规划指标要求的或不办理建设项目前期手续,施工单位不履行监管职能或监管不到位,目前法律规章均有明确的罚款、降低资质直到清除市场等处罚规定,关键在于行政执法机关能否掌握到失信行为,并严肃查处。

(5)加强和完善信用信息的披露。在市场经济中,加强和完善信用信息完善披露制度,增强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各市场主体信用行为记录进行记载,任何市场主体有失信行为,就会进入信用记录系统,并将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曝光,公众通过高科技手段,可以很便捷地查到这些不良记录。这些信用信息也应迅速传递给招投标管理单位,各专业招投标评标企业信用时就有了更为直接、客观的依据,将影响到投标企业是否中标。

第6篇:世界经济的主体范文

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组织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完整的定义,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将其理解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组织方式是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专职的从业人员,即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方式主体,在审计环境以及自身的生理、心理等因素的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为达到其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方式。

一、信息化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组织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风险控制不足

首先,审计前,审计人员能够获取的信息比较少,对于一些隐含的经济活动无法准确地把握,加之审计人员经验不足等问题,造成了取证风险。其次,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无法得到规范,审计操作程序中的种种问题都会给审计带来一定的风险。另外,完成审计工作后,审计机关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违纪事件依法处理的过程中,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恰当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为审计带来风险。

(二)审计基础不成熟

信息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需要的是复合型的审计人才。然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精通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不懂的会计、审计,大部分的审计人员又不懂得计算机审计技术,复合型审计人才严重匮乏。另外,我国的许多审计软件缺少实用性且功能不完善,已开发出的审计软件也未能做到不断优化,没有健全的硬件环境,而且数据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三)组织方式要素不规范

首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的形式已不适应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市场的发展现状,这造成了组织方式主体不规范。其次,不同层次的审计人员之间会有不同的审计工作组织方式目标,不同目标之间发生冲突时,审计人员不能够做好协调工作,这造成了组织方式目标不规范。

二、优化信息化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组织方式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风险防范

一方面,要增强风险意识。审计的主体、客体以及环境等都是造成审计风险的因素,因此审计人员要增强对审计客体和环境的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审计质量。要严格控制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质量水平,这样可以使审计行为得到一定的规范,从而达到风险防范的效果。

(二)建立成熟的审计基础

审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审计人员要全面发展,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将在职的审计人员分为普通审计人员和高层次审计人员,因材施教定向培养,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也不容忽视。另外,为计算机审计的开展创造必要的硬件环境,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的管理,做好传输路线上的安全与保密工作。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组织方式的优化需要成熟的基础为支撑。

第7篇:世界经济的主体范文

超越国家范围的经济活动是国际经济,易言之,国际是以“国”的存在为前提的,无国焉有国际?但是,却不能把国际经济理解为超越国家利益之上的经济活动,“超越国家范围”不等于“超越国家利益”。发达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所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本质上是为其国内资本的利益服务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也是为本国国内经济发展服务的。所以,国际经济是“国际范围”的经济,却不是谋求“国际利益”的经济。各国在国际范围谋求本国利益的经济行为形成国际经济。

没有国家经济,也就没有国际经济了,但却可以有世界经济或全球经济。国家制度产生也就意谓着国际经济的产生,当国家消亡后,国际经济也就不存在了。《国际歌》把“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的实现看成是“最后的斗争”,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一旦消亡,国际也就完成了,但世界却不会因国家消亡而消亡。世界经济是以人类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它既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也是一个谋求“世界利益”的经济。在国家制度存在的今天,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可以是国家,但不局限于国家,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以及“世界公民”个人也都可以成为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国际经济不等于世界经济,但在国家制度存在下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两者是共存的。世界经济主要通过国际经济表现出来(当然,跨国公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追求人类共同利益往往需要通过各国追求各自利益的动机与行为来实现,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一种追求国家利益的行为都符合人类共同利益。世界经济组织需要国家的发起、加入、参与活动才能成立,另一方面,国际经济活动中也往往体现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而那些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国际经济行为或现象则会淡出。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会逐渐走向崩溃?为什么保持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只能是一段插曲?为什么作为国家一部分的关税权会逐步被剥离?这都是因为这些国际经济行为或现象仅仅是国际经济意义上的存在,而不是一种世界经济意义上的存在。一个有世界眼光、历史眼光的国家所进行的国际经济活动在符合本国利益的同时,还能使这种利益成为人类共同利益的一部分,那么这种国际经济活动同时也就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举例来说,二战结束初期美国积极倡导成立世界性贸易组织,力主自由贸易,削减以至最终废除关税,这显然是与当时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56.4%、出口额的32.5%和黄金储备的74.6%的现实相联系的,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是典型的国际经济行为。但这种行为同时也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零关税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因此,美国的这一国际经济行为同时又成为一种世界经济行为。从GATT到WTO,从肯尼迪回合到多哈回合,WTO的生命力正在于,它努力把追求国家利益与追求人类共同利益统一起来。“双赢”、“皆赢”显然符合人类共同利益,但这种利益的实现往往又是通过“谈判”、“博弈”、“回合”取得的。

第8篇:世界经济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新兴国家 世界经济 影响

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国家迅速崛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新兴国家”是一个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但究竟哪些为“新兴国家”,其标准是什么,国际社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通常公认的“新兴市场国家”、“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等概念,就包含人们对新兴国家相关特征的认同。总体看,新兴国家,是指那些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所走现代化道路不同于历史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较大的全球或地区性政治影响力的非西方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的崛起最突出特征就是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导致新兴国家所创造的GDP占全球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当然,“新兴”是一个发展中概念,新兴国家的组成也并非固定不变的,它反映的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群”。新兴国家的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兴国家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凭借强劲的发展动力以及较强的发展可持续性,新兴国家慢慢变成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虽然新兴国家亦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其经济率先复苏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在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兴国家的典型代表“金砖国家”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金砖国家”领土占全世界面积的30%,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2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0.6%上升到2010年的60%多,其中,中国居世界第一。世界银行及野村证券机构等测算结果显示,2012年整个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达到75%,其中,“金砖国家”的贡献最为明显。同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新兴国家与各方携手合作,慷慨相助。2012年,“金砖国家”向IMF增资750亿美元,其中增资最多的是中国430亿美元,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各为100亿,南非为20亿。新兴国家向IMF增资,宣示共同克服当前世界经济困境的决心,提升了世界应对危机的能力。

二、新兴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新兴国家的群体崛起,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发生改变。实力不断增强的新兴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改变了过去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在国际经贸合作中,新兴国家积极参与,为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等充足资源;新兴国家为各国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通过进口大量商品和服务,新兴国家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市场和动力;通过吸纳巨额外资,新兴国家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重要目的地。以后在资源、产品、市场、资本等方面,新兴国家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三、新兴国家的崛起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进程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面的金融危机。这场宣告华尔街神话破灭的金融领域的“9.11”,严重削弱了美国经济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和美元的强势地位。这次源于美国的危机,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冲击,而且对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以及相互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兴国家的崛起及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极大地冲击着发达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进程。

四、新兴国家的崛起推动了现有国际经济体系的变革和调整。

新兴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相应提高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他们在国际和地区层面的影响力开始显现,成为推动现有国际经济体系的变革和调整的重要力量。崛起的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意愿愈益强烈,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共同治理世界经济的态势正在形成,一些治理改革,特别是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改革出现有利于新兴国家的积极变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G20集团应运而生,作用突显。该集团成员中,新兴国家占据了半壁江山,涵盖了全世界的主要大国。例如,2010年4月,世界银行的投票权改革方案获得通过,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44.06%升至47.19%,其中,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2.77%升至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2010年11月,IMF宣布通过份额改革方案,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超过6%的份额,其中,中国的份额从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3.65%升至6.07%,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得到在这一国际组织中的更大话语权。世界银行和IMF的机构改革表明了新兴国家地位的提高而发达国家地位下降的事实。

总之,新兴国家的崛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新兴国家的真正崛起仍需要一个过程,其间也会遭遇曲折和困难,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发展壮大的趋势难以逆转。可以预见,在未来世界经济仍将可能延续低速增长的态势下,新兴国家仍会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继续为维护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与繁荣,促进全球经济治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在京[EB/OL].中国经济网,2011-4-7.

[2]2013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呼吁设立金砖国家自贸区[EB/OL].光明网,2013-3-26.

第9篇:世界经济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后金融时代 国际经济秩序 延续 变革

针对美国的次贷危机,一直延续三年之久,其波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中的危害性严重的影响着传统的国际经济思维和金融理念,更是对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国际现行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针对这样的形式,在新时代国际金融环境发展的今天,对国际的金融形式产生了严重的变迁和影响。通过金融环境当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秩序的延续与变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国际经济权利结构的延续与变革

(一)新兴经济群体的崛起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推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使得其在国际的经济结构当中的重要作用不断的涌现。并且在实际的大舞台上得到相应的扩散,使得发展中国家努力的发展自身的经济,并且积极的配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相应的市场经济和投资体制当中得到相应的发展空间,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但是发达国家由于起步相对较早,使得其经济体制在发展同时,逐渐的失去了技术优势,将产业外移,生产产品的竞争能力逐渐低下。导致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当中的发展能力变得低下,经济实力下降。在金融环境爆发之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相应的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的在一定时期内快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世界经济的格局逐渐的向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方面转移,成为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引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形势。

(二)金融危机加速经济格局转变

经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经济格局发生相应的转变。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断下降,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不断的上升,使得两者之间逐渐的、进入到均衡发展的状态。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进一步受到影响。根据相应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经济危机的影响时期,世界经济的增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占据的比重就占据80%左右,发达国家的相应的经济比例明显下降,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经济舞台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且世界各国的经济排名也出现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变,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强国,超越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的减弱,使得世界发达国家经济逐渐的复苏。虽然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济结构逐渐的均衡,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的主体格局没有受到根本影响。

二、国际经济观念结构的延续与变革

经济观念是根据社会实践当中各种知识的结合体,通过人脑的主观意识进行判定,是生产力水平和人脑的抽象反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经济观念是能够控制世界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并且具有实践性、历史性以及发展性的相应特点。经济观念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的有效实施能顾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如果经济观念的发展不能够适应现代的生产力水平,就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在国际经济观念逐渐与社会的生产力相脱节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发达国家对于这样的影响,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以期待这样的方式能够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实行新的自由主义政策。加大世界贸易的交流程度,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扩张当中也出现了经济秩序的弊端,使得金融体系逐渐的混乱,造成相应的经济风险。

世界经济在发展的进行当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风险。这是经济观念的问题,只有合理的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确立正确的金融观念,才能促进社会各个国家经济秩序的有效发展。

三、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与完善

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的核心在于国际经济制度的调整,国际经济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发展都反映了社会经济秩序的延续和变革。国际经济制度的建立必须依附于国际经济权利,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建立。并在世界经济秩序逐渐交融的今天形成一个东西方共同治理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局面。

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的减弱,使得经济环境当中的治理机制新旧更替,在进行经济体制构建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各个国家公平公正的发展,促进全球经济治理方案的有效开展。在新世纪的发展当中,想要发达国家控制现代的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具有相应的难度。其中的环境问题、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国际能源问题,这都是经济发展当中面临的难题。国际经济环境逐渐的向着全球共同治理的方向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点。金融危机过后的国际经济体制的制定和调整都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之下建立的,是对现有的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使得其运行体制更加全面和稳定,减小了世界经济环境危险的产生,使得经济体制能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国际经济秩序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今天,国际经济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立国际经济制度是完善秩序的关键。确保制度的正确实施能够有效的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随着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升,更是为了预防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应该金融国际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世界经济能够发展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晓.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之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1,(03).

[2]于学伟.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货币秩序变革研究――人民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经济学家,2011,(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