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力资源 开发管理 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力也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制定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发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力资源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人力资源,顾名思义,即来源于人的资源,其中包括了人的脑力及体力等一切其他形式的由人发出来的劳动力资源形式。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人力不仅是基础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促进企业发展,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当企业的人力投入大于人力回收时,企业的经营状况基本是在走下坡路;当企业的人力投入小于人力回收时,我们则可以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即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从而创造人力价值的一种管理形式,它的目标不仅是追求人力价值回收大于人力投入,而是对人力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及最优化追求,即用最少的人力投入,追求更大的效益及价值回报。
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力,指的是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自身已有资源及能力,获取外部可用资源并且对资源加以综合利用,为顾客创造服务与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换言之,即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中中,企业所具有的能够超出其他竞争者,能比其他竞争者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及产品并保证自身最终获利的能力。从前文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人力资源的含义,究其本质而言,实际上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培养。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既然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那么就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强化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竞争优势,那么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质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一)组织文化建设的有效进行
就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工作来说,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因此,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组织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树立良好的企业经营理念,引导员工树立企业主人翁的意识,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断努力探索和发展,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不断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企业还应定期组织与其他优秀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借鉴和学习别人的优秀文化,为自身组织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二)优化企业职能结构
除了组织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之外,还应对企业的职能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优势和长处,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最大化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应引入内部的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激发员工求上进的意识;明确奖惩制度。除了竞争机制的引入之外,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还应明确奖惩措施,促进晋升制度的透明化,让每位员工都看到发展的空间;最后,备选制度的落实。这一制度,实际上是竞争机制的补充,主要是为了充分鼓励优秀员工而采取的激励措施。
(三)有效建立内部培训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企业整体知识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条件下,要想有效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应建立合理高效的内部培训机制,为企业人力价值的提升提供条件和环境。首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及培训计划,从而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基本效率;除此之外,还应根据企业员工自身的爱好倾向及能力开发需求,特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课程,比如就英语能力培训或者是计算机课程培训来说,都是具有培训价值的课程。在内部培训过程中,建议企业还应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章程,从而保证内部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培养来说,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带去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系列挑战。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的来说,主要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培养、激励人才,对人的潜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从而推动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面对这一发展实际,要想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组织文化建设的有效进行,树立良好的企业经营理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断努力探索和发展;其次,还应优化企业职能结构,落实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还应明确奖惩措施,促进晋升制度的透明化,让每位员工都看到发展的空间;最后企业还应引导员工树立企业主人翁的意识,为企业竞争力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核心技术 核心员工 企业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商业竞争优势之源。构建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一般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人才核心竞争力、创新核心竞争力、文化核心竞争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管理核心竞争力等。
基于以上的基本概念,笔者所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植根于企业内部的核心的、隐性的、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功占领市场的基础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拥有了市场,企业就有了前途和希望;失掉市场,企业最终会走向衰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其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自身独有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经过市场的长期检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易被客户所接受,并受到认可,从而长期占领市场。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在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与企业经营日益国际化的今天, 竞争成功不再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开拓战略的成果, 而是看企业是否具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的特殊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一方面,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会一直保持着它的无法复制性和模仿性,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另一方面,它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具有旺盛、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一)进行核心技术创新
所谓企业核心技术,是指企业所有相关技术群中能够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最关键技术。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的竞争。因此,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以核心技术创新为重点。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核心技术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核心技术上突破性的创新,所提升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也将是十分有限的。这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第一,勇于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创新工作,技术创新所需资源由企业投入,企业对创新独自进行管理。自主创新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这是由于新技术的模仿、解密等都需要一定时间,再加上法律对这些专有创新和专有技术的保护,使自主创新企业在新技术的持有上具有较强的壁垒,因而能在一定时期内独立地控制某项产品或工艺的核心技术。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一是企业领导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及早地预见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二是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姻”,借助“外脑”来加速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如联想、海尔、春兰等都建立设施一流的技术研究院,并与著名高校合作科研,做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三是建立企业创新评估体系,建立客户信息反馈机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引导新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发展方向。四要注意自主创新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同样也具有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比例相对比较大,企业需要有较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承担失败的能力。
第二,坚持持续创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企业经营日益国际化,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过去要几年、几十年才更新的产品,如今可能在短短几个月中就会淘汰。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威胁——新产品加速老化。也许企业还来不及尽情品尝自己技术创新成果的甘甜,技术创新利润就已经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消失了。可见,企业拥有了核心技术并非一劳永逸,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持续创新,才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保持竞争优势。
(二)注重培育企业核心员工
核心员工,是指掌握企业核心技术、从事企业核心业务以及处在企业核心岗位的员工。他们一般具备独特的思维方式、敏锐的观察能力、专业的特长研究以及科学的创新能力等,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是企业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如果说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那么核心员工则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本。企业只有重视培育核心员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而言,一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一套选人、用人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核心能力形成的机制,尽可能地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二是安排布置收集核心能力的研发任务。三是建立核心能力研发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内抓住商机的研发人员,适当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三)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等无形资产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企业的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就谈不上核心竞争力,适宜的企业文化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土壤和源泉,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笔者认为,企业可通过以下两点来培育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是要培育企业独特的企业精神。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独特的企业精神能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现代企业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企业发展的深层原因和最后决定力量来源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而言,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熟悉、解决新问题。因此,要创建一个学习型企业,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结论
总之,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竞争优势,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其发展前途是令人担忧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朗·西韦尔(Ron Sewell).核心竞争力.华夏出版社,2003
2.杨静宗.如何构建企业竞争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姜国群.核心竞争力.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虽然取得明显发展,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不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是整体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培育和提升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值得业内重视。
一、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现状
根据2006年正式实施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9号令)[1]可以看出,工程造价咨询正由最初的个体咨询、集体咨询、专业咨询逐步向综合咨询多元化发展,其服务面业已逐渐覆盖到从建设项目前期立项、决策、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到运营维护的整个项目全寿命周期。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上述对工程造价咨询的定义可知其特点如下:
工程造价咨询是以完成客户委托的咨询服务为目的的创造性智力活动。
工程造价咨询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势必要在客户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工程造价咨询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主要是由于咨询活动涉及政治、环境、技术等各个方面。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可能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咨询服务,也可能是对某一阶段、某一项工作的咨询服务。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是一次性的,是由工程项目一次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工程造价咨询方法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和预测分析的结合。
工程造价咨询是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为主体而进行的相关智力服务。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作为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营实体。具体而言,是指接受业主、承包商及有关各方的委托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或某一阶段(工作)提供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
近年来,我国的工程造价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就竞争力而言,我国的工程造价企业还普遍偏弱,具体有如下几点:
(1)员工业务水平不高,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
(2)企业针对自身提高竞争能力的理论研究不够,缺少适合自身的发展的模型理论或运营模式。
(3)缺少核心竞争能力,致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缺少强劲的推动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本文采用姜国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企业所独具并长期形成的、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2]。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一般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包括3个基本要素,即核心资源、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能力。
(1)核心资源。对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品牌等。企业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其拥有核心资源的状况。
(2)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最大的特征是认同性。企业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企业和员工都有各自的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这就使得企业的目标很容易实现。
(3)技术创新能力。在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很少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难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企业需具有不断创新和学习的能力。
三、培育和提升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认识自身,确立主营领域
对于不同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各不相同,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水平和外部的环境来确立主营领域。在这里,采用运筹学加权系数法确定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主营领域,具体如下[3]:
首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对企业本身所开展的业务进行分类。一般而言,主要类别可分为一般性业务、企业擅长业务、企业正致力于(有兴趣)开发和提高水平的业务。其次,以这三种业务为立足点,主要范围为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再次,在以上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综合所有人员选择意见,确定出这三种业务的加权系数。最后,计算各项具体业务乘以其所属业务种类的加权系数后,得出各项具体业务在总业务量中所占的比例。按照比例高低即可拟确订出该企业的主营领域和特色经营业务。
2、建立学习型企业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可续性发展,就要求企业要以建立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便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三点建立学习型企业:
首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优化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组织,其管理层次比传统结构要少得多,它强调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组织更适合于学习和建立开创性思考方式。
其次,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之后,为把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实现共同的目标前景,应重视培育企业不断学习、不打进取、不断创新的企业氛围。同时还需树立与经济形势相适应的发展观念、危机观念、创新观念和发展观念。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第一要务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不仅要不断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还应实行“走出去”战略,抓住机会积极向其他优秀企业学习。此外,建立企业知识库对构建学习型企业也相当重要。
3、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中,企业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引进企业文化的时间尚短,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如何培育企业文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应建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观的构建。在建设企业价值观的时候,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首先应该明确企业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兼顾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准确把握自身的价值观取向;其次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信念;最后引导员工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相一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其次,加强企业伦理和道德建设。企业伦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势必要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另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形成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拥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必然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4、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是以人为核心的创造性智力服务企业,其所提供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相关造价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所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其次,在人力资源方面,必须优化企业内部员工的年龄结构。最后,对于工程造价企业来说,应重视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
四、结论
核心竞争力是维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源,在实践中,很多被认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能持久,究其原因,是对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解的偏差,乃至轻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由于核心竞争力本身具有的“自我实施”功能,在当前造价咨询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公司应通过业务规划、机制创新、人力资源激励等措施,促使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高。同时,根据公司面临的不同经营环境,主要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路径的多样化,以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6(3):1-5.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问题;对策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企业发展经营的过程中形成的,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甚至是超越的带来巨额利润的独特管理能力,是企业独具的并且潜藏在企业内质中,是支撑企业现代和未来发展的优势竞争力。它可以使企业在长时间的竞争环境中能够主动争取到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所以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对任何一个企业都至关重要,因为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并能够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1、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我国经济已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商品短缺时代,尽管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一般,由于产品供不应求,一般仍能销出去,并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产品往往是供过于求,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而且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影响下,随着政府保护壁垒一个个被打破,诸如地方保护、廉价资源、劳动力等过去中国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我国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面对严峻和复杂的竞争环境,我国企业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更要眼睛向内,发现和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别于其它企业,为本企业所特有的超常竞争能力,即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
2、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一批知名品牌的大企业都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核心竞争力。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的企业发展都已初步的掌握了初级的竞争策略,
比如数量、质量、价格、服务等,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和战略设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和相当的水平,取得了颇具潜力的竞争优势。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适应未来高层次的战略竞争,如何培育、发展和提高企业在较大范围和深层次上的成长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战略选择。
二、目前我国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战略定位不够准确
现代企业战略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它是企业生死攸关的重大决策。然而,我国许多企业对自身未来几年、几十年发展方向把握不够准确;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准备不足;对潜在市场的预测不到位;围绕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我国企业大多数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少,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技术引进速度慢、开发率低、技术人员匮乏。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发展。
3、核心竞争力缺乏强化、扩张、升级的过程
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主要是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这个动力本身需要不断地发展和提升,只有这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永具特色,永葆青春,才能给企业发展提供持续长久的动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加强了企业内的民主管理,并开始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但企业在经历了痛苦磨砺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往往忽视或淡化了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其结果是核心竞争力退化,并最终丧失了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动力源特征。
三、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1、提高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
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必须把握本行业产品、技术的变化方向及趋势,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预先转换核心技术、市场策略及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竞争优势。
2、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整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其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直接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资源。因此,从企业内部来讲,应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对员工的培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科学技术水平,在企业内部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通过技术入股、岗位工资和建立重大的奖励项目等多种分配形式,充分反映和体现科技人员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此外,企业应不断运用市场的特点和力量招揽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我所用。
3、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使企业走向效益良性循环的关键措施。实践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大型企业应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大技术资金开发的投入,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如果企业小,研发能力欠缺,可以吸引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组织力量对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跨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及跨国性质的战略联盟以每年25%的幅度快速发展。如1997年7月,IBM、东芝和西门子宣布三边联盟,为开发256兆位存储芯片,联合投资19亿美元。克莱斯勒公司与奔驰公司联合投巨资成立戴姆勒―克莱斯公司。通过建立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而且可以借助这种联盟,使企业能够通过认识、消化,获得并利用其他企业开发的技能和知识,加速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共赢。
5、积极实施品牌战略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品牌已超越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的体现。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即: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完善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运用整合营销沟通的手段,不但要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更要让消费者形成对品牌的积极联想和认同;努力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尤其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质量;积极开展关系营销,大力培养和维护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合理进行品牌延伸。
6、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独特的企业文化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引导,要多方入手,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让优秀的企业文化深入每个企业员工的内心,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动力,使全体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和目标形成共识。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构建强大而持久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坚固基石,更是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的先决条件,面对目前我国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当尽量克服并积极采取对策,努力转向注重自身资源、能力的积累,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竞争力与企业成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梦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 李卫东.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
1引言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特殊资源,其主要通过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营销优势等多方面组成。企业在整合自身资源的过程中,对其相关的点或面进行有效放大,形成优势资源。比如资源优势是指企业拥有的稀缺资源;技术优势是指企业自主研发科技优势;管理优势是指企业革新管理模式,使内部凝聚力与战斗力提升;营销优势是指企业复制或创造契合自身特点的营销模式。企业通过对一个或多个领域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使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一般情况下,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与创新而产生的,但是在现代商业模式中,也有因核心竞争力而发展壮大的企业。上述两种方式都是企业依托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的,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唯一路径。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生与发展中,均有决定性的作用。财务管理模式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革,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否则,财务管理非但不能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更会是企业发展的阻碍,甚至导致企业发展停滞。由此,在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与之相匹配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也成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环节。
2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定位分析
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盈利能力,而盈利能力与竞争优势息息相关、所以可以说,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能力,财务管理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管理行为,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战略保障。依据企业所需培育的核心竞争力方向,适当调整财务管理战略。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方面,如资源、技术、管理、营销等,其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必然要得到财务的大力支持与投入,财务战略管理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方向,因此,财务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直观关系是因与果的关系。笔者认为,从财务战略管理角度解读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1选择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的选择对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十分重要,是保证企业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从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成因入手,其一,有稀缺资源优势的一定要选择深度发掘资源优势,使稀缺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武器,并能够综合考量资源开发的成本负担、开发时限等多方面因素,在制定长期战略的时候兼顾短期与长期发展策略,并予以最大财务支持,保证资源优势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二,现代知识密集型企业在确定核心能力的时候,一般会以技术研发为主,这也是现阶段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向。以技术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以核心技术促进企业发展,在同质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优势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有利的因素,其具备开发门槛高、开发周期长的特点。以核心技术为主导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企业就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技术转化为产品再变成盈利数据,以盈利资金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投资,从而形成牢固的技术领先优势,且这种核心竞争力一旦建立起来,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稳固。以核心技术为主导的核心竞争力在前期需要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大力支持与资金倾斜,在前期尚未有资金回报的投入时期,财务战略管理能保障以技术为主导核心竞争力的产生并发展。其三,依托于营销优势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的今天,优秀的营销模式也是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又一战略。在商品品类丰富,同质化企业扎堆的现代经济模式下,既能符合企业定位,又能适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是企业迅速占领市场、发展壮大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契机。比如小米手机,其产品推出之时,正值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时期,小米以期独特的饥饿营销模式迅速占领市场,使得小米手机成为我国智能手机新贵,并使高质低价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小米的飞速崛起从一个侧面说明,好的营销模式一样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类案例还有很多,但是其先决条件都是在营销模式确定后,财务战略管理的大力支持,广告投入等的巨额资金注入使得营销策略得以贯彻、实现。由此可见,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之初,财务战略管理能起到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在核心竞争力选择之后,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2.2明确成本动因
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认、形成与发展中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认阶段。企业因其自身特点与外部市场环境因素,一般都具备在几个方面同时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一过程的财务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准确的市场调查、企业自身的各项能力评估、企业的现有资金状况等都需要财务管理部门作出准确判断,如稀缺资源型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可以从资源、技术、营销等多方面考虑,通过准确评估与成本核算,财务战略管理能够给予企业在哪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最有利意见。其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阶段。通过成本核算确定企业所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在财务战略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成本核算。比如技术研发型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决定其成败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投入及研发周期。这一时期的成本核算主要依据企业的资金状况与技术的适用周期,研发周期是新技术是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主因。许多技术的升级换代决定了其生命力周期,如果研发周期过长,很容易导致技术过时,形成无效投资。财务战略管理在此时要依据市场需求调节产品研发周期,使所研发科技出现在产品有效科技周期内,形成源于科技研发的核心竞争力,并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此项科技研发的更新、升级、后续研发活动,使基于科技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具备长期性与可持续成长性。
3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财务管理工作是所有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其具有与其他管理工作不同的性质,主要特征为财务管理的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等。单从财务管理表面意义而言,其管理对象为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因此,可以说财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模式。资金作为企业的命脉,其良性周转与有效循环直接关系着企业投资项目甚至企业自身的成败兴亡,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有效管理资金的工具,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均离不开财务管理的全程参与及支持,在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在财务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模式方面,应从制度创新与方法创新两个方面进行。
3.1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几乎涵盖了财务管理的所有方面,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统计,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的高效与迅速管理,使得企业财务信息能够以最快速度表现出来,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好、更准确地为企业服务。其缺陷是电子化数据易修改、易丢失,要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提升财务硬件设施方面着手,并建立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同时实施网络版财务报表,在提升财务报表准确性的同时,大力提高财务管理的及时性。会计信息统计的现代化,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极大影响。通过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使企业决策层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所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实施进度及市场反馈,方便决策层做出适当调整,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有更为顺畅的渠道,同时也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发展。其次,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依据准确财务数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外部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对现在和以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实行,使企业面对风险的时候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并能及时、有效地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就是创新过程,创新过程伴随着许多未知风险,全面预算基础上的风险管理能将这种创新风险降到最低,其最终目的是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
3.2方法创新
方法创新主要包括费用指标分解、建立资金管理体制、有效财务分析等几方面。首先,费用指标分解。简言之,费用指标分解就是费用控制的细化,将费用指标由总体到部门,再由部门到个人,这样费用控制可以直接由原先的总体计算到现在的追溯源头。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实施过程中,详尽的费用分解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也会使核心竞争力的实施能够落实到每个细节。其次,建立资金管理体制。财务管理的表面意思就是对资金的有效管理,资金作为企业生存的命脉,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与资金息息相关。因此,适合企业发展的资金管理体制,会成为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力量源泉。资金管理体制建立的根本原则是适度与安全。在这种理念下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在各个发展周期中的平稳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在资金管理中,要适当加大对核心竞争力的资金投入,使企业具备长期发展的可能。最后,有效财务分析。要把财务分析贯穿到企业所有财务活动的始终,事前分析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事中分析可以矫正错误方向,事后分析可以总结成败经验。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与持续发展方面,有效的财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屹立于激烈竞争中不败的有力武器,其财务分析要更加全面与具备战略高度。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生与发展壮大是一个长期过程,其跟企业财务管理关系密切。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要素,战略性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发展的双刃剑。在新经济模式下,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财务管理要从制度、方法等深层次创新,做到适应于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化,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做出最大贡献。
作者:王永红 单位:青海大学计财处
参考文献
[1]汤永君.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3).
[2]孙邱华.核心竞争力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路径探讨[J].商,2015(25).
[3]范静晖.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
[4]高燕.基于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与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最早被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并不长,但人事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1]早在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就提出了对于人事管理的思想。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前些年由于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匮乏和不重视,其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缺乏精细化管理的现象,同时,其管理方式相对来说也较为落后,现代化管理理念难以深入普及。企业的粗放管理、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匮乏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的缺失造成了企业对于人才管理的制度较为混乱,留不住那些专业技能强的人才,也没有一个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引进高端人才。因此,人才的紧缺和匮乏成了企业面临着的又一个窘境。[1]同时,这种紧缺和匮乏也成了企业运营、发展的制约因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古训。而当今时代的人才,更是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形势,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于自己职业规划,能够给自己提供良好就业前景的企业。这种情况下,各企业想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是专门的管理部门运用科学的、专业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达到并保持于最佳的比例,同时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以及协调,从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员工各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2]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是对于企业生产、运行以及经营的过程中进行管理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是企业中各种资源的保障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作用,才能使企业中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将各种资源最优化配置。
(2)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赢得经济效益。然而,人力资源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障。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员工进行生产、研发等工作的实施和完成,人员方面的保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3]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也成了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因此,管理好企业的人才、挽留住企业的人才也是从另外一个层面的、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3)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新技术的不断加入。而新技术的引进需要通过人才的引进来实现。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是对于人才的管理,从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培养到人才的薪酬待遇等等管理工作,都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处理的。因此,企业想要实现发展,就必须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入手,加强对于人才的引进和挽留,以及对人才的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够人尽其用,将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一)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观念,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首先应提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视程度,这是观念上的提升和转变。由于早些年人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意识并不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没有专业的、专门的人才。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了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观念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根本上的有效措施。
(二)有效规划人力资源
企业想要大力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实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转型,以人才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想要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管理上转变战略,从粗放型逐步向精细化过渡转变,并且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机制。[1]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中的员工统一进行培养和调配的管理工作总称,同时,也是为了实现企业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发展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以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明白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发扬其优势、避开其劣势,将合理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配制,这样才能有效地将企业中的员工进行最优化管理、配置。
(三)完善相关制度
由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尤其很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根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提升管理意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从人员的招聘、引进,到人员的培养和调配,以及后期的相关福利待遇政策的制定,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负责。由此可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根本保障,也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四)加大人力资源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对于人才的引进要非常谨慎,而后期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其实,企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高端人才的加入,对技术方面的研发和改革创新,更主要的还是众多普通员工的配合和生产,以及其他后续步骤的补充。因此,企业不光要重视高端人才的素质提升,更要注意到全面提高员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具体的实施措施可以是定期、长期地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化技能培训,加大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实现全面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的目标。
(五)企业加大人才的吸引、招收、使用和留住力度
企业想要发展,最核心的还是对于最先进的、最高端的技术的掌握,这就需要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来实现。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着重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吸引、招收、使用和留住力度方面的工作。只有把人才真正的引进、合理利用和留住,才能保证企业额提升其核心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长期平稳地发展下去。
(1)全面性原则。企业作为一个经营整体,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评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从子系统入手,全面系统的了解企业信息,覆盖范围要尽可能的广泛,才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特点、外部环境等多个角度评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行业性原则。所属行业不同的企业,在内部管理、经营运作、外部环境等条件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应该根据行业特点,科学合理的制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标准,对所有行业应用统一的评估指标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是,行业的划分也要遵循一定原则,否则行业划分过细,也会给评估造成不利的影响。
(3)主导性原则。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上,需要分清主次,确保评估工作科学规范,不可盲目进行评估,从而影响评估的准确性。企业经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涉及范围广泛,这就需要在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过程中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对于需要重点评估的方面需要认真调查和分析,对于并非重要的环节予以省略。
(4)动态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也只能反映企业在某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以及企业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不断的修正和审核评价指标,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评估,客观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内容
(1)企业竞争实力。企业竞争实力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企业经济实力、企业技术水平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竞争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的重要内容。企业规模影响着企业的市场运作;企业技术水平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动力;高水平的内部管理帮助企业提供正确的决策,优化企业结构。
(2)企业竞争潜力。企业的竞争潜力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技术投入以及营运能力。竞争潜力是企业为了获得核心竞争力而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创造其他可控发展条件,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3)竞争环境。竞争环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竞争环境有着不可控性,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等。
3 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设
(1)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的重要评价标准。主要内容包括:①企业科研水平评估:包括企业科研人员数量、科研人员学历、科研实力(人员配置和科研设备)、科研成果等。②科技创新水平评估:包括企业新产品市场占有率、科研成果转化率、新产品科技创新率、新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例。③企业科研投入:包括企业投资的科研经费、科研人才引进和科研设备投入等。
(2)企业发展潜力评估。企业发展潜力评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的重点内容,所以,必须设置科学规范的企业发展潜力评估标准,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企业的资本积累率、智力资本比率、员工满意率以及员工离职率。资本积累率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的重要影响因素。智力资本比率是指企业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是评估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员工的满意率和离职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人才流失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利的影响。
(3)企业生产经营评估。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是企业获取利益,积累资本,扩大企业规模的商业行为,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的重要指标。企业生产经营评估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配置、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服务质量等。生产要素配置是评估企业人、物、财等重要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作。产品市场占有率是企业品牌效应和市场份额的体现。技术创新能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能力。企业服务质量是提高顾客满意度,树立企业形象的关键。
(4)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的重要指标,节能环保是当前企业经营的重要理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主要包括有毒物质生成量、生产能耗标准、污染控制程度等。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而言,必须加快技术改革,引进先进的节能环保设备,降低能耗水平,减少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才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与此同时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一、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
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在1990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并指出,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标准:(1)核心竞争力必须为市场所认可,即能够提供进入相关潜在市场的机会;(2)核心竞争力必须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帮助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创造价值来扩大客户的利益;(3)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
2.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上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成果的进步程度。纵观国内外所有在经营上取得巨大成功并拥有著名品牌的企业,不管是美国的GE和微软,还是我国的海尔和联想,无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的根本必然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二、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是企业文化
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在《企业文化与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从更深层次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但是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国际上众多知名大公司的实例证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基础。
2.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只能根植于本企业之中,一个人离开企业,可以带走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体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却不可以轻易地照搬过去。人们可以重新塑造或者变革企业文化,但绝不能照抄照搬其它企业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一个企业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人、财、物的合理使用,都必须受企业文化的指导,因此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起因于先进的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团队精神,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在现实的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凭个人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团队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团队也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的创造一种团队文化的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能够吸引、培养和挽留一些优秀的员工,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源泉——人力资源,团队也可以对团队内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个体的期望值与团队所要达成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并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加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速度。
4.企业文化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更新。
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特点相一致的。然而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本身也需要不断调整战略,这就需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相应调整。但是,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惰性,这种惰性产生的原因首先来自企业文化。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的硬件资源容易更新,而软件资源包括企业文化则很难改变。当内外环境需要核心竞争力做出改变时,企业文化能否顺利转型决定着这种改变能否取得成功。积极向上、不断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激励员工不断创新,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用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前面我们分析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究竟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措施:
1.建立诚信文化,取得企业声誉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所在,是建立规范经济秩序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便是信用缺失,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合同和广告、虚假信息披露、逃避债务等失信行为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中国已加入WTO,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诚信经营紧密相联。诚信经营是根基和根本保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器。一个企业只有有了诚信,企业才能够最终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由此看来,诚信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
2.树立品牌意识,强化企业个性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信用的标志,也是企业经营活动最为重要的经营手段。品牌对于企业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企业有无品牌是竞争力强弱,以及企业优势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很难说明自己是一个强势企业的。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的文化含量在品牌价值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来取胜。由此看来,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坚持品牌文化创新,强化企业个性。
3.重视企业家因素,发挥企业家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家不仅要在企业领导者更替过程中使企业文化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警于捕捉发展机遇,准确进行决策。企业家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培育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关键所在。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领导力将越来越重要。企业家要注重自我修炼、自我珍重、自我提高。以人格魅力张扬企业个性,并进行恰当的形象塑造和传播。要学会用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和横向思维进行创造性的思考,特别是战略性的思考,并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和企业新的“情景”修正企业战略和经营策略,调整自己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引导和影响企业员工进入“有信心、有能力”状态进行创新,迎接挑战。
一、认识核心竞争力
关于企业竞争力,学术界和企业界均有多种论述。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的:就短期而言,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它的竞争力,但就长期发展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们的高度重视。
企业是一个由各生产要素有效组合而成的有机体。如果哪个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利用了这些生产要素,这个企业就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即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更有效使用既有生产要素的能力。由于企业操控生产要素的程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又使竞争力的形式产生多样性,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不同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重要性也不一样。企业竞争力中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与原先的企业能力学说相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强调企业能力中知识积累与应用,重视企业的资源、技能和知识的整合和发挥,以及组织体制的功能。提出可以通过在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少数几个知识领域成为最好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揭示了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战略业务单位和最终产品的关系。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物质体现,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体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可能有很多,但这些并不能被认为一定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某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它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和效用。如可口可乐公司独一无二的饮料配方就是使其能经久不衰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对客户而言这是最有意义的专长,相对于它在处理与经销商关系上的专长,对客户来说就显得不那么紧要了;2.应具备独有性。如果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它就很难给本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特长的独有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决定。那些蕴藏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整体系统经验基础上的特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些个出色的领导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特长,具有更好的独有性。3.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即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
企业具备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就说明企业在依赖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产品市场上拥有了选择权。而如果公司没有取得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被拒之门外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而是会失去一系列市场和商机。
领先的核心竞争力对一个寻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首先,它超越了某一固有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类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升华为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所以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比任何产品寿命和服务都要长,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比关注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规划出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避免企业因目光短浅从而导致战略性的失误。其次,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影响已远远超过了某个单一产品在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第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多是依靠企业经验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并不是某项重要发明导致的跨越前进。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很难用“短期浓缩”或“加班突击”的方式形成。即使在产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仍需花费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核心竞争力领先的企业,往往很难被赶超。很难想象有谁能从零开始,迅速赶上如像诺基亚公司这样在无线通讯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
二、培育核心竞争力
由于核心竞争力是隐含在企业机体内的竞争力要素的复杂集合,因此,要真正做到理性的开发、创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注意到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构造关系。
要从孕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生长和形成的要素中培育和打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在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甚至知识雇佣资本的时代,人力资源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毋庸置疑。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进行怎样的机制设计将人力资源与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特殊人才竭力为企业奉献才能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举措。
2.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指虽然公开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和其他一系列技术秘密。拥有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关键是拥有持久并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
3.企业诚信。诚信是交易双方的一种承诺。在产品市场上,诚信是卖者对买者作出的不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承诺;在资本市场上,声誉是企业家、经营者对投资者(股东、债权人)作出的不滥用资金的承诺。这种承诺通常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如果卖者、企业家不履行这种承诺,就要失去买者的光顾和投资者的青睐。对于生产复杂产品以致于买者或投资者一时无法判定质量高价产品如汽车、房地产以及买者靠承诺购买未来产品或服务的服务业和资本市场,诚信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甚至生存的根本和生命线。
4.营销策略。营销策略即企业通过高效的产品、价格、促销和营销渠道的整合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劳务。营销策略既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和经验的积累,也与企业技术手段和营销信息系统等基础性应用设施与技术相关。在当今网络经济环境下,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技术的网络营销技术有利于企业在更大的范围拓展销售空间。先进的营销策略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买方市场时代,营销策略甚至是比制造技术更是重要的竞争力因素。
5.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企业获得信息及其推理的能力、决策及其迅速执行决策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管理能力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支强大的组织才干和企业领导才能的经理队伍。由于管理能力至少在高管理层次上并不局限于某种产品,因此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其资源,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6.研发能力。自主性研发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能力可由企业研究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研发投入经费数量及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等指标来表示。研发能力是企业获得持久技术从而获得长期利润的源泉。
7.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一般概念认为,企业文化非常简单,而较高的难度在于找到适合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及其具体实施。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利器。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获利能力、市场份额、企业形象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等。不同企业在不同的竞争力方面较为突出侧重是不同的,由于在一些方面较强,一些方面较弱,但经过较好整合与协调处理,体现出的是整体竞争力较强,表现出了强烈的本企业竞争力特色。这也正好显示出了为何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不易模仿的特性。
三、打造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是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上。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当下中国企业的一个历史重任。那么,如何构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1.从自身做起,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从企业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充分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要重视、关心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要集中公司优势资源来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逐步形成自身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各方面与同行的差异优势。在扩展自己与他人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优势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与满足用户特殊效用与需求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恰恰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第三,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发挥,而其能否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打造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与打造提供制度保证。企业的不活和竞争力不强是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第五,塑造独有的企业文化。 “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惟独不能模仿的是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对员工的激励,使他们为此而奋斗,成为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2.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打造核心竞争力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联盟有助于一个企业向另一企业学习专业、管理等能力,有助于两个企业的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可通过企业兼并与整合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与整合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与整合,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兼并与整合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第三,培育大量的、忠诚于本企业的稳定顾客群体。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因此,我们的企业都要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公关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有动态意识。
随着时间推移,核心竞争力由于缺乏有效的提升而可能贬值,造成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乃至消失。造成核心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一是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员可能会渐渐游离出去。而人才的流失尤其是大型企业造成的损失不到大规模扩张的紧要关头,往往不为人所察觉。对此引入人力资本管理概念是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企业应通过设计如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建设,将有用人才吸引并长期留住。应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国际科技、文化、经济交流的管理制度,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二是如果较多员工由于个人行为而改变企业统一制订的组织管理制度(如招聘措施、薪酬、升迁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下降。如果高层管理者不进行监督,保证这些单独的变化与总的核竞争力项目方向一致,久而久之,核心竞争力就会被侵蚀甚至消失殆尽。
每当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大到在同业中领先的地步,仍然要保证它的可持续性。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仅依靠被动的维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竞争对手一直在虎视眈眈,摩拳擦掌地准备取而代之。这样,要使可持续性发展则意味着要持续地改进,否则就无法保持现有的领先地位。同时,所谓的持续改进是不要闭门造车地衡量自己改进的绝对程度,而是要全面地、相对地和竞争对手的努力相比较。不断进行竞争战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