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

第1篇: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09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2

1 我国目前银行业盈利现状

1.1 资产规模继续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资产都处于不断上升状态,截至2014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172.3万亿元,比2013年上涨了21万亿元,上涨幅度13.87%。较2013年而言,上升幅度呈现放缓趋势。

1.2 经营利润继续增长,但增速缓慢

截至2014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5 548亿元。商业银行利润增幅从2011年的36.33%,经历2012年的18.96%、2013年的14.48%降至2014年9.6%,首次低于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利润增长幅度的降低与银行业2014年拨备的大量计提有关,截至2015年4月2日,已经公布的10家上市公司年报,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6%,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2014年同样保持着高盈利状态。

1.3 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14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 426亿元,比年初增长2 505亿元,增长比率达到29.73%。就拨备覆盖率来看,2014年4个季度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73.66%、262.88%、247.15%、232.06%,比2013年同期282.7%、287.03%、292.5%、291.95%的拨备覆盖率均有所下降。不良贷款余额的大幅增加与2014年经济的下行有重大关联,银行作为与实体经济高度关联的行业,2014年实体经济潜在风险的暴露无疑增大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降低,表明利润风险的加大,但根据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办法》提出的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监管指标,我国的银行资产质量依旧保持总体稳定的状态。

2 营利模式分析

作为一个利率管制的国家,中国的商业银行管制更加严格。银行主要依靠资金储蓄和贷款利差实现营业利润。我国银行盈利能力模型可以简化为:银行利润=资金规模量×资金的边际利差+中间业务收入。

资金规模量、边际利差、中间业务收入是银行业盈利的主要决定因素,下面基于财务报表数据,对浦发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2.1 信贷规模同比例扩增

从表1数据不难看出,银行贷款与存款分别是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最主要来源,银行的高速增长以资产的大规模扩张为后盾。资产负债规模几乎同比例上升,存贷规模也几乎处于同比例增长。信贷规模的扩张使银行通过存贷利差盈利。值得注意的是,浦发银行存贷比为74.46%,非常接近75%的监管红线,银行将取得的存款资金绝大部分用于贷款赚取利差从而实现收益的盈利模式急需改变。

2.2 高额利差是支持净利息收入主要来源

在我国,银行依靠资金量扩张通过高利差来实现盈利,在净利差主导的模式下,银行吸收低利率的存款并以高于存款利率的高利率放贷出去,以简单的操作模式带来高额利润。由于大客户的信用风险相对较小,给银行带来了稳定的利润来源。存贷规模在上文已分析,下面主要对浦发银行利差呈现的缩小趋势与高于国际同业水平进行分析。

2.2.1 利差有缩小趋势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浦发银行成本收入比逐年下降,反应了银行对成本的控制能力逐年增强。从2011年来5年净利息收益率呈现每年走低的趋势,净利差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净利息收益率的下降由多重原因造成,一方面来自于国家宏观政策,2012年国家中央银行首次实行不对称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3年国家实行连续两次下调5年以上国家贷款基准利率,2014年的货币政策为“两次定向降准,扶持三农,一次不对称降息”。2012年以来,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加大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有效缓解了存贷关系紧张的局面,银行的利差也相应缩小。净利息收益率的下降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客户议价能力上升。随着市场的开放,不光国内银行竞争激烈,国外银行也参与进来,客户拥有更多选择,因此议价能力也逐渐增强,贷款利率不再完全受银行掌控,因此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下降。

2.2.2 利差高于国际同业水平

我国银行业平均利差水平近年来始终徘徊在3%左右,而日本、韩国的利差在1%到2%之间波动,过高的利差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利润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

高利差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前些年,国家为控制通胀,通常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方式。存款利率没有变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银行继续以较低利率吸收存款,而准备金的提高使放贷数量减少,实体企业对贷款的竞争使得供求关系不平衡,贷款利率逐渐上升,其结果就是银行继续以约3%的低利率吸收存款却以6%的高利率放贷,致使利差水平持续走高。而2012年、2014年国家两次不对称降息对银行的利差有降低作用,也对释放市场流动性起了良好作用。

其二是我国没有完全开放的利率市场。1999年,国家通过提高存贷利差来帮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消化长期政策性业务形成的不良资产,通过净利差扩大利润水平,从而冲销银行巨额坏账,帮助国有商业银行重组上市。不得不说这一政策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着国有银行重组上市的逐渐深入,高利差政策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我国目前仍然没有完全开放利率市场,导致利差水平居高不下,任凭外面狂风暴雨,银行业依然旱涝保收。

2.3 从中间业务收入分析

在成熟的金融系统中,中间业务占有比例较高,存贷业务相对较低。如美国花旗银行,存贷业务仅占20%的比重。我国还停留在利差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下,中间业 务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浦发银行2014年中间业务所占比重仅有20.29%。但模式转型也已初见端倪。其一,中间业务发展速度较快,2014年,浦发银行非利息总收入共增长101.6亿元,同比增长68.47%;中间业务的增速均高于存贷款净利息收入的增速。其二,中间业务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提升。

3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目前,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利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一种是非传统盈利模式。

3.1 传统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停留在利差主导的盈利模式下,通过低价吸收公众存款以高价贷款,获得中间利差方式进行盈利。这种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存贷资产规模的扩张来实现,需占用过多资本,因此银行十分关注信贷,除此之外提供的中间业务较少,银行之间的差异性不大。

我国银行这种盈利模式的存在依存于利率管制下的国内金融市场。中间业务相对落后,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过于庞大,已经与国际银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近年来商业银行自身也充分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的比重逐渐加大及银行的方针政策中。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存贷利差必将逐渐缩小,盈利模式转型刻不容缓。但同时也应注意,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逐渐增强,管理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应加速拓宽主营业务,寻找新的盈利点,与国际接轨,以更好地面对市场风险。

3.2 非利差盈利模式

国外商业银行普遍通过非利差模式盈利。在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中,存贷利率相差极小,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主要依靠非利差盈利模式,以发展零售产业、金融服务产业和中间业务为主打。非利差盈利模式不需要占用过多资本,通过加强市场细分,加大品牌建设,推出各种银行产品,突出各类银行的特色服务内容。非利差盈利模式下银行业务多样化,包含业务顾问、金融中介、综合等。银行注重形成比较全面的金融集团,从而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加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4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环境

4.1 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

尽管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政策依然存在于我国银行体系中,但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允许商业银行从事部分证券市场相关业务;2010年,银监会公布《关于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推进上市银行在交易所债券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银行子公司试点改革与证券化试点的推行,国家在一定风险水平下,逐步放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政策的不断出台,混业经营代替分业经营也将是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加大金融创新与研发,拓展业务范围。

4.2 持续提高的经营效率

西方媒体曾一度称我国的商业银行为“技术性破产”,但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引进外资、上市、资产剥离、政府注资等措施实现成功改革,至今成为资产质量优良的商业银行。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总体处于逐渐提高的状态,虽然2014年不良贷款大幅增加,坏账准备的计提导致资本利润率下降,但不良贷款率还处于国际较低水平。总体而言,经营效率的提高为银行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内在基础。

4.3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电子产品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开展网上交易,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既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又替代了大部分的银行柜台业务,为银行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经营成本。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相关金融产品的开发,拓宽销售渠道,是银行业盈利的重要渠道。我国银行业的暴利产生于一个特殊的经济环境,即我国的利率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利率保护政策使我国银行存贷利差比国外银行高出2个百分点,高额利差成为银行盈利的最主要来源。随着市场的开放、利率逐渐市场化对利差的影响、金融托媒对银行业务空间的影响、经济下行的影响以及不良资产逐渐暴露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具有一定的紧迫性,目前国家的金融政策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的提高均给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各界都拭目以待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1]乔桂明,吴刘杰.多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13(1).

[2]颜婧宇.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J].经济师,2011(8).

第2篇: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

截至2012年末,我国共有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总计23.44万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31万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95万亿元人民币和1094.67亿元人民币(根据公开资源整理而成)。截至目前,根据已披露的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年报显示,2012年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94.64亿元人民币。其中,6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共计754.1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均值为15.10%(数据来源于数据来源中证网数据中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传统的利差业务依然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所占比重高达到收入总额的80%以上。

二、与国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比较

国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相比,从业务结构来看,对公、对私以及大中小客户业务均衡发展;从收入来源看,国际先进银行非利差收入占到总收入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集中在对公的大型顾客上,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维持在15%左右(如表1所示)。

三、现阶段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的核心问题

1 高储蓄率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受历史、文化及经济状况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与高储蓄相对应的是低消费水平。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投资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居民投资于股市、债市的支出日渐增加,但高储蓄的根本格局依旧没有改变。

由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充分享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能够保持高速的贷款扩张。近十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贷款平均增速都以两倍于GDP的增速在增长。

高储蓄率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成本低廉、稳定性高的资金来源和收入来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2 监管手段、监管政策过于严格

过于严格的监管手段、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拓展新业务来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和改善盈利结构的积极性。

监管机构的监督决定着金融市场大的发展方向和人力、资源投向,进而也影响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对新业务的拓展态度、效率以及盈利模式。由于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手段过于严格,重监管而轻业务,使得商业银行自主活动空间范围很窄,导致商业银行抵触新业务,更怕在业务拓展中因受主观或非主观因素导致失败或触及监管红线而受到行政制裁或处罚,使商业银行安于维持现状,通过存贷利差维持现有的盈利模式。

四、推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动的因素

(一)国家金融政策的引导与鼓励

国家近些年来一定程度上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起到推进作用。例如,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业“十二五”规划》对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的经营模式持支持态度。规划表示:要引导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在明确综合经营试点,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试点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掌控能力和比较优势选择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这将引导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全能银行方向发展。

(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的内部条件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构已经确立,其经营效率逐步提高。

五、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应采取的对策

作为服务行业的商业银行,笔者认为,服务竞争力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体现,它主要体现在银行为顾客提品的能力和银行内部的管理能力这两方面。

(_一)提高为顾客提品的能力

1 大力发展零售业务。随着大型公司顾客的融资渠道增多,议价能力提高,银行能从其身上赚取的利差越来越有限,这就迫使股份制商业银行改变对打公司顾客的过度依赖,将目标顾客下沉,快速提高零售业务在银行总业务中的比重,促使银行稳健发展。

2 丰富产品体系,主动适应顾客需求变动。扩宽银行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理财咨询、网上银行等业务的发展空间,为顾客提供多元化、创新性、全方位、快捷性、人性化的服务。

3 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客户对银行的认知度、认可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凸显其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优势,拉近与顾客的距离,从而增强品牌产品的生命力,给银行的发展带来长期的利益。

(二)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能力

1 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的从业人员的培训。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本身就是创新,而创新又离不开人才,人才能够为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引进高级的金融业经营管理人才,特别要重点引进精通国际金融产品的专门人才、电子网络专家、市场营销专家和精通多种金融业务技能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大量的金融产品研发和风险管理的专门性人才。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专业素养,这些举措都将能够为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 提高资产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实施资产组合管理,优化负债结构。合理的资产负债组合不仅有利于银行降低整体风险,而且有利于银行提升盈利性和安全性,进而形成合理的收入结构。

3 提升战略规划能力,推进发展战略转型。战略规划,说到底就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银行的比较优势,并形成持续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为了鼓励做大做强中小企业金融业务,银行的经济资本金应向这些业务倾斜,从而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

六、结语

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

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做到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调整相应的经营策略,推出行销对路的理财产品和行之有效的服务手段,以拓展收入来源,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盈利模式。在此过程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始终坚持自身是服务中介商的基本属性,仅仅围绕服务实体的基本导向,在符合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的和谐统一,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龚明华,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何自云。商业银行的边界:经济功能与制度成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乔桂明,吴刘杰,多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13,(1)

[4]李仁杰,是该变一变的时候了——个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话题[J],银行家,2004,(5)

[5]颜婧宇,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J],经济师,2011,(8)

[6]郑晓玲,俞雪华,金融机构新思维[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7]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s]。2012,(9)

第3篇: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商业银行

一、绪论

(一)背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是迅速发展,互联网模式迅速占据各行各业,而我国的互联网经济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止2015年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了9亿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表明我国的互联网市场的巨大潜力。此外,政府的大数据政策也开始向互联网行业倾斜,表明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美好机遇的到来。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理财等模块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11.9万亿,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9.5万亿。

通过在大数据背景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可以对于我国今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针对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相比存在的优劣势做出对比,可以为传统金融的转变提供良好的方案此外为互联网金融的问题给出良好的解决措施,从而有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相关理论和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向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自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往往具有实时性。在企业对企业销售的情况下,这些数据可能得自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顾客来访纪录,还有许多其他来源。这些数据,并非公司顾客关系管理数据库的常态数据组。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二、传统金融盈利模式分析

(一)传统金融机构盈利模式分析

广义上说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有银行,基金,保险,证券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属于我国传统进行机构,传统金融的盈利模式分为不同的机构进行简单介绍。

1.银行。我国的银行主要盈利模式是吸纳存款给存款人发放利息,同时对外房贷,收取贷款利息,其中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就的利润,中间业务收入,同行拆借,承兑汇票贴现利息收入,信用证,托管业务等。这些构成了银行的盈利来源。

2.证券。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因此,广义上的证券市场指的是所有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狭义上,也是最活跃的证券市场指的是资本证券市场、货币证券市场和商品证券市场。

3.保险。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y)是销售保险合约、提供风险保障的公司。保险公司可以这样分类: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按照中华民国保险法之规定,两者必须分开经营。所以有的保险公司成立了集团公司,下设独立核算的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进行分散和转嫁。

(二)传统金融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产品品种优势不明显,投资门槛高,客户体验度差。银行的流程繁琐和复杂,使得一些客户避而远之,加上银行近些年的理财产品不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理念差。

第二,渠道单一。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更多的是来自物理渠道的客户,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多来自网点的客户,而线上客户缺乏,也没有线上客户来源,线上市场推广策略缺乏,缺乏市场前瞻性。

第三,传统的管理战略思想导致银行发展缓慢。银行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一直都是国家控股,对于银行的战略管理也是以国家战略管理为核心而展开的,因此,银行的变革一直在比较缓慢的。

第四,缺乏良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内部晋升渠道。现代管理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才能给公司带来发展,银行人才的竞争和选拔也缺乏合理性,传统银行很多都是关系户,导致银行内部人才缺乏公平竞争机制。

三、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

第一,第三方支付企业指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预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其他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代表企业:支付宝、易宝支付、拉卡拉、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快钱、汇付天下为代表的金融型支付企业。

第二,P2P小额贷款。P2P金融又叫P2P信贷,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

第三,众筹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是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创新的一种模式,意义不仅在金融创新本身,而在于对传统金融领域和金融业态提出的挑战,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颠覆性。

第四,虚拟电子货币模式。虚拟货币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网络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也可以使用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二)互联网金融主要盈利收入来源

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很多的经营模式以规模制胜,P2P模式中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赚取中间的差价,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利息差为主要利润来源。虚拟货币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卖虚拟货币的收入扣除相应的成本之后所得利润。对于众筹融资模式来说,盈利模式大多数以收取佣金的形式来实现收益,其次,很多众筹平台也采取分成模式或广告模式,也就是众筹成功之后从其收取一定的广告费。

四、大数据及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

(一)博弈论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选择

1.假设前提

第一,金融市场中只存在了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两个参与者。

第二,经济人假设。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是两个理性经济人,以个人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决策。

第三,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措施有合作和不合作,即选择集合为(合作,不合作)。互联网金融在应对商业银行时采取的措施有合作和不合作两种选择,即选择集合为(合作,不合作)。

第四,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博弈过程是完全的信息动态博弈,即在博弈过程中,商业银行很清楚的了解到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模式及其有点,在互联网金融机构也了解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

2.博弈过程

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博弈模型

博弈过程的开始我们以商业银行首先做出选择,上图所示。最上方商业首先进行选择信息集(合作,不合作),如果商业银行选择不合作,那么博弈结束,各自都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开始自己的发展。

如果商业银行选择合作,那么就开始由互联金融机构开始选择,这个时候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选择不合作,那么互联网金融机构就可以借助商业银行的优势综合自己的优势来大力发展自身,而商业银行则不能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去发展自身。如果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合作,那么相互之间就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商业银行在博弈中的处境和地位,选择不合作那么就会处于劣势,可能会被互联网金融抢占原有的市场,如果选择合作的时候,互联网金融业选择合作那么双方都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局面,如果互联网金融不选择合作,那么商业银行就会成为牺牲品,优势被互联网金融所利用,逐渐被互联网金融边缘化。

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是否合作,都可以看得出来其的发展结构。如果选择不合作,那么必然受到道德风险的阻碍,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选择,那么在短期内必然受到信用方面的负面影响。所以从长远来看,互联网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比要和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如果为了避免不合作情况的发生,商业银行会选择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签订一份相互合作的协议,以维持合作的状态。

(二)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盈利模式

互联网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客户大数据必然是其发展的基础。大数据能力将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要素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

数据是大银行的战略资产。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银行可谓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其资产不仅是贷款等,还包括数据。要把数据作为重要资产保护、经营,这是大银行区别于小银行,也是现代银行区别于传统银行的关键之处。而且数据财富是没有天花板的,可以不断挖掘、不断创造,最近国际上很多机构都在探讨如何量化数据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商业银行通过对自己原有客户群体的数据挖掘提炼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从而改变当前银行的困局。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每个用户都会办理银行卡,利用这个基础进行相关客户端软件安装,对于有余额的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发展互联网银行多种理财方式和渠道。

未来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中将转移到以大数据客户资源为核心,以数据资源为主要竞争力量和利润来源,来扩大和发展银行相关业务。

五、结论

在以网络化和大数据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金融和大数据交叉融合,大数据由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发展,大数据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客户体验度。

第4篇: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信用卡;收入;利润贡献

1各类收入结构分析

经营发展战略与盈利模式相辅相成,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实现盈利的前提,盈利模式的确定为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来看,目前社会通用的信用卡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利差收益为主的盈利模式,一种以商户回佣为主的盈利模式。

(1)以利息收入为主:信用卡业务利息收入又称利差收入,是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或者其他机构通过吸纳个人或者对公帐户存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获取低成本资金,为有融资需求的持卡人提供贷款融资,从而赚取得差价收入。我国信用卡发卡机构均为商业银行,而国外由于信用卡业务发展较早,除商业银行以外,还存在信用卡公司、具有发卡资格的企业等,均可发行信用卡。绝大多数国际大行采取传统的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包括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花旗在内的绝对多数国际法卡银行,都采用的是以利差收益为主的盈利模式,利差收入在信用卡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一般在2/3以上,例如2012年国外主要发卡机构信用卡收入结构,花旗银行的信用卡利息收入占信用卡总收入的76%,摩根大通的信用卡净利息收入占比达74%左右。以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发卡银行,会鼓励用户透支以提高卡均未偿额,以便在免息期之后形成利差收益。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盈利方式非常直接,利息收益率较高,如美国信用卡机构的净利息收益率一般可达到10左右。

(2)以商户回佣收益为主:以商户回佣收益为主的发卡机构都是采用“以支付为中心的盈利模式”。目前商业银行回佣主要包括商户收单手续费、分期付款手续费以及其他收入,包括罚息收入、年费收入、以及提现费等。以美国运通为例,美国运通发行的信用卡更多具有签账卡而非信用卡特性。签账卡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卡,持卡人必须全额偿还每月的账单金额,这是它与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的最主要的区别。美国运通信用卡消费存在以下特点,一是信用卡应收帐款时间短,即当比消费后,持卡人在最短时间内将该笔欠款归还,并在间隔期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第二次交易。二是信用卡卡内余额周转率高。由于持卡人还款及时,因此信用内留存的贷款余额少,不易产生较高的利息收益。

(3)两种模式对比。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利差收益为主”和“以回佣收益为主”两种盈利模式,存在目标客户引导方向、商户资源、资本金需求、风险性及主动性五项差异。一是客户引导方向方面。以利差收益为主的发卡机构主要依靠利差收入获利,因此发卡行会积极的鼓励持卡人“提前消费”,进行大量的信用卡透支,以扩大透支额来实现收益。以回佣收益为主的发卡机构则有比较多的签账卡,发卡行鼓励持卡人多消费、早还款,缩短应收帐款时间,提高卡内余额周转率。二是商户资源方面。以利差收益为主的发卡机构用于发展特惠商户的力度较小。所拥有的商户资源也十分有限。特约商户的发展一般仅仅作为传统的零售银行信贷业务的一项附加业务,在市场拓展是附加在其他金融产品之上。而以回佣收益为主的发卡机构则拥有数量庞大的商户资源。同时,国际先进的发卡组织均为集团模式运营,集团内部包含旅游、酒店等第三产业,与主营业务协同发展。三是资本金需求方面。以利差收益为主的发卡机构容易受到资本金的限制。由于存贷比受监管的制约,发卡机构对于资本金的要求相对较高,一旦需要持续扩张信用卡贷款规模时,极易受到资本金的限制。以回佣收益为主的发卡机构而言,对资本金的需求较少,容易实现轻资产战略的运行。

2信用卡收入对利润贡献分析

针对国内11家主要商业银行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根据信用卡中间业务收入(F1)以及中间业务收入(F2)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可得出:商业银行信用卡收入(手续费和佣金)贡献度(X2)=F1/F2。从上表中可以得出,截止2015年6月,国内11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对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度平均值为14.62%,目前已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招商银行贡献度最高,已达24.73%,最低的是农业银行,仅为9%,各家银行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招商银行与农业银行之间的差距达到2.75倍。

3研究结论与启示

(1)我国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润贡献率普遍不高。信用卡利息收入贡献度的水平为3.73%,信用卡手续费收入贡献度的水平为14.62%,信用卡经营业务收入贡献度的平均水平为3.4%,虽然各项数值都表明信用卡业务盈利水平不高,但信用卡业务的中间业务贡献度已达14.62%,各家商业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已能为全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2)各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润贡献度不尽相同。由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策略不一样,业务推动的时间也不一致,造成信用卡业务对各家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存在较大差异。

(3)信用卡业务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国内金融市场面临着金融脱媒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形势,各家商业银行在传统银行业务的盈利空间日渐压缩,信用卡业务作为近几年新兴的市场,为商业银行贡献的利润逐年增加,在商业银行进行零售业务转型的过程中,信用卡业务将充当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在商业银行利润贡献方面势必逐年增长。

(4)扩大信用卡贷款规模,提高信用卡利息收入水平是提高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润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收入中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较大,为进一步提高信用卡业务经营利润,应积极调整进行信用卡业务经营结构调整,扩大信用卡贷款规模,进一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这对于商业银行信用卡利润的快速提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牛玉芳.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2]刘秀娜.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李果实.基于顾客满意度视角的招商银行XX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4]殷佳.中国信用卡的差异化营销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

[5]任红美.基于客户终身价值和客户行为的信用卡客户细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6]金乐道.中国信用卡市场分析及对策[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7]李梦佳.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第5篇: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改善措施

区别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存款和贷款方面,以低利率借入存款,以高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即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而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猛发展,信用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信用卡是由商业按照客户的信用度发给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可按照客户的信用额度透支相应金额,等到每月固定的日时还款。持卡人在信用额度内可以先消费后还款。

一、信用卡的发展历史

信用卡的出现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在国际上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支付手段。在我国,信用卡的起步较晚,最早的信用卡是1995年由广东发展银行发行的,至今仅有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在信用卡业务发展初期,商业银行为了尽早抢占市场,采取免年费、增加附加服务等方式来争抢客户,导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在国际上普遍高盈利的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市场上并未给银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何优化信用卡的盈利模式,增强信用卡的盈利能力成为我国各大银行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按照国外的发展状况,信用卡业务在金融行业中利润较高。信用卡业务为持卡人提供消费信贷,其盈利主要来源于为客户提供消费贷款而取得的高额透支贷款利息和其他中间业务收入;银行开办信用卡业务的前期阶段,通常都是大量发卡,扩大持卡人数量,获得稳定可观的年费收入;此外,银行会定期推出消费激励措施引导持卡人刷卡消费,以获得结算手续费收入。当前中国信用卡的收入来源与国外信用卡的利润来源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年费方面,中国用户长期银行借记卡使用中往往不必支付年费,所以在开始阶段不接受为信用卡支付年费的方式。各大银行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前期往往会免掉客户的年费,使得这部分收入几乎没有盈利。同时,信用卡的前期投入很大,其运营成本包括资金成本、运营成本、营销成本、风险成本和手续费支出等几大部分,且前几年的持续投入很难还没有相应的产出。其次,贷款利息收入方面,国际上信用卡的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2/3左右,而我国信用卡的利息收入仅在1/3左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居民往往注重"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与国外消费者心理和习惯的差异,使得用户对透支、循环授信的使用意愿难以接受,很难为银行带来高额利息。最后,商户交易手续费收入方面,这是目前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由于我国现阶段信用卡业务的竞争异常激烈,在对商户的争夺中,各银行为了更多抢占市场份额,不惜放弃最大利润,降低手续费,给商户更多的优惠,使得商户同银行的议价能力不断增高,导致信用卡在消费手续费的收入能力上有所限制。此外,在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下,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等创新支付业务相继出现,银行在支付上面逐步失去了以往的主导权,这无疑给银行信用卡业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数据显示,从支付方式上来分析,在2015年全年,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网络支付等已经成为民众重要的支付方式,而银行信用卡则主要依靠商场特约商务的支付来盈利,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推动下,第三方支付将进一步影响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盈利能力。

三、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盈利体系的改革

针对当前中国用户使用信用卡的方式和消费习惯,收取年费的方式往往会流失掉一些客户,所以各大银行除非是在服务不可替代的情况下,往往不敢贸然收取年费。贷款利息方面,虽然年轻一代已经慢慢习惯“花明天的钱”,但往往由于年轻人的收入有限,会很注重在指定日之前完成还款,避免支付利息。很多年轻一代往往手中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通过在不同的银行间短时间借款还款,不必支付利息。而实际操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客户恶意透支和信用卡欺诈损失的现象,对银行存在一定的风险。现阶段,银行所能够争取的更多利润来源主要来自于商户的手续费收入。短期看,信用卡与借记卡的功能类似。目前,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仍然存在激活率低和大量睡眠卡的现实状况。原因一是用户可能根本不需要使用信用卡;二是现有信用卡提供的服务并不能有效满足用户的需求。针对上述情况,首先要对信用卡用户群体细分,找出具有用卡需求、能够为银行带来收入的潜在用户群和没有使用信用卡意愿的用户群,对于不具备使用信用卡意愿的用户群,通过设置一定的收费门槛,减少睡眠卡,降低无效卡的运营成本;二要对有使用意愿的用户,挖掘其使用偏好和对信用卡的深层次需求,提供各种针对性的服务。目前很多银行通过与商户之间的合作,如“10元洗车”、“10元观影”等活动,积极引导和培养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习惯。

四、结语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其他国家的盈利模式还存在较大的差异,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应避免同质化的低层次竞争,创新全方位、深层次、不可替代的服务,全面培养消费者的信贷消费习惯,为将来信用卡的合理收费、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作者:苏州洲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参考文献:

[1]曹童心,黄晓娟.浅析我国信用卡的营销策略———以中信“魔力女性卡”为例[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07).

[2]付东.信用卡盈利模式分析及对信用卡产业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

第6篇: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金融创新

利率起源于经济学中“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本质是资金借贷成本的反映,其市场化程度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利率市场化在宏观层面有助于储蓄转化为投资,进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从微观层面看有助于推动资金的合理流动,使利率充分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我国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不再设置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不利影响

商业银行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扮演着信用创造者的角色,其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收益,但是利率市场化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利差,大大削弱了银行的盈利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打破银行的垄断地位。利率市场化拓宽了融资渠道,有助于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等新型融资方式的发展,而影子银行的崛起打破了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根据银监会的2015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5926亿元,同比增长仅2.43%,增长趋势明显放缓,中国工商银行――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其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只有0.59%,这表明商业银行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二,容易引发利率风险,加大商业银行风控难度。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水平取决于资金供求,这容易引起利率的波动,首先当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时,会造成银行利息收入的减少;其次银行必须根据利率缺口不断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这会造成银行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的不对称;最后由于存贷款选择权在客户手中,而利率波动会引发客户的道德风险,例如利率上升时,客户有可能通过提前支取的方式进行利率套利。

第三,利差减小,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更加激烈的竞争以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银行之间不再是仅仅争夺客户资源,而是将竞争领域扩展到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甚至是中间业务,银行的信用、名誉、金融产品的种类、服务质量以及创新能力都将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例如许多商业银行通过精简贷款审批手续来吸引企业客户,通过发行利率上浮大额存单的方式来进一步吸引储户。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积极影响

利率市场化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虽然在一段时期内缩减了银行的盈利空间,加剧了银行间的竞争,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提高,其信用风险和违约风险大大增加,而利率市场化则给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和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具体来说包括:

第一,有利于推动我国形成健全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商业银行创造公平的、规范有序的运营环境。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给银行更多的经营空间和自主决策权,这会促使银行形成结构合理、品种繁多的融资工具体系,促使政府相关机构加大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推动国家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提高社会组织以及储户参与监管的积极性,并最终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化,进而为我国银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可以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模式的改革。商业银行在性质上属于企业,其目标也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利率市场化有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进一步确立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这一方面可以更好发挥银行信用中介的功能,促进资金的融通;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发挥银行支付中介功能,完善支付链条。利率市场化可以真正实现银行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可以推动银行完善股权架构、合规性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资产负债管理以及健全成本预算,这些都会使商业银行发生根本性变革。

第三,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以及服务,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全面健康发展。利率市场化将会促进商业银行经营重心由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向理财、支付结算以及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倾斜。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一方面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存款,肯定会上调其存款利率;另一方面银行为了争取优质客户――特别是企业客户,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贷款利率。由此可见,银行的传统业务势必会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又必然会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特别是那些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以及受利率波动影响小的表外业务将获得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最重要的功能是推动金融创新,个人客户、企业客户以及银行都会从中获益,利率市场化一方面赋予商业银行更多的金融产品定价权,这将大大增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银行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潜在的利率风险,必然会通过金融创新来研发更多增值、保值的工具。

第四,有利于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不断优化。利率市场化将会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部门更加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情况,在办理贷款业务时,不仅要考虑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收益,更要考虑银行的资金成本、管理费用以及潜在的风险等因素。银行不仅要考虑客户的需求,更要考虑客户的还款能力以及违约风险,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对于优质客户可以制定优惠利率,对于高风险客户要制定较高利率作为风险补偿,以推动客户结构的优化。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对策建议

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在存贷款利差逐渐缩减的情况下,银行必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第一,推进金融创新,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对于银行负债业务,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存款保险制度,以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发行大额存单并鼓励其转让流通。对于银行资产业务,一是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而调整并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二是打包出售贷款,以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三是鼓励采用银团贷款,银团贷款条件下各个参与行自主确定授信行为,分工明确,可以有效的分散违约风险和信用风险;四是推广贸易融资业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贸易占我国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贸易融资必然有着广阔的前景;五是购买优质债券,债券可以平衡银行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实现银行的稳健和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风险日益突出,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健全并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准备金并制定相应的阀值,确定利率的期限结构和风险缺口。事前要对潜在的利率风险进行严格的把控和审核;事中要强化对利率走势的分析和预测,并运用衍生工具规避风险;事后要及时对风险进行追踪,做好相关总结。

第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不构成银行的表内资产和负债,因此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风险,有助于银行形成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约束机制,银行可以大力发展业务、托管业务以及顾问咨询业务等中间业务,同时鼓励开发期权、期货以及组合类金融产品,以增强银行经营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7).

第7篇: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转型 研究

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下,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要想使商业银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扩充经营土途径,在市场中占据巨大的比例,就要从模式的转变做起,与互联网经济相结合,积极的迎接挑战。

一、互联网经营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对比

(一)互联网经营模式的类型

互联网经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第一,以第三方支付体系为主的交易模式。它也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以第三方收款单位为纽带,通过非金融机构进行支付和结算业务的服务。但在交易过程中,需要我国银行进行确认才能够实施。同时,第三方支付方式还有一些比较独立的结算手段。如:支付宝、微信、快捷支付等等。第二,小型网贷模式。它是以线上贷款为主,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小额资金贷款。第三,大数据金融模式。它是以电子商务交易为主,通过网络挖掘客户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些具体的借贷服务。

(二)互联网模式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相比,主要有几个特殊性的区别。第一,客户的体验不同。互联网金融是在网络平台上与用户进行直接的经济交易。用户将自己需要的资金数额以及产品服务的类型都告知给相关企业,互联网金融的管理者会根据其内容为客户挑选一些适合的经济组合产品。而商业银行则需要在业务申请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操作,或者进行相关的信贷活动。客户的选择性不是很强,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使`活性受到了限制。第二,运营平台的不同。互联网金融以网络平台为主,经济成本较小,也不需要一系列的服务设备。而传统的商业银行则需要提供一些基础,构建业务的办理网点。第三,市场的主体不同。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或者是个人。而传统商业银行则为大型上市公司或者是国有企业提供贷款等业务。第四,支付手段不同。传统银行以现金、银行卡等作为交易的主体方式。而互联网金融则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业务的开展。

二、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

(一)建立大数据的服务系统

大数据服务系统是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主要特点,也是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一,商业银行要扩展服务范围,扩大消费群体,构建完善的信息体制。他们要利用手中的客户资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业务。首先,开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功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客户进行不同业务的推广。例如:对于一些年轻、追求时尚的群体。商业银行主要向他们推荐一些网上查询与消费的便捷业务。在网上银行中,用户不仅能够定期查看他们的消费详单,还可以对银行的金融产品进行了解,使用适合自己的消费业务。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和“天猫商城”、“阿里巴巴”等企业进行合作,将购物平台引入到网上银行中心处。对此银行的长期用户提供优惠活动,扩展服务的空间和范围。而对于一些比较保守的用户。商业银行可以将手机银行引入给他们。教会用户如何通过网络对自己的消费数据进行掌握,如何能够自动改变金融产品的类型等等。第二,商业银行要加强产品与客户的开发,创新经营模式。商业银行不仅面对一些大型企业,也要对中小微型企业进行容纳。对于一些小型企业,银行可以提供小额贷款,以网络借贷、微信付款等方式形成良好的经济互动关系,使自身与企业的协调性增强。

(二)不断推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个性化产品的推进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表现之一。第一,要完善网络交易服务系统。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网络对信用卡进行革新,开发虚拟环境下的信用中心。首先,用户在网上将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经济消费额度以及有限期限进行设定,商业银行根据用户的信用程度予以审核,在了解他们需求的基础上为其选择合适的经济产品。第二,商业银行也可以结合当前企业的经营模式,更新技术方式,实现信息的推广。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工资的核对以及发放,根据他们的产品类型为其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对各类的商业票据进行整合,形成组合性的金融服务链条。第三,对于居民用户而言,商业银行也可以利用当前的网络为他们提供便捷。例如:可以在商业银行的官方网站上推进“代缴业务”,根据居民输入的不同信息进行水费、电费、煤气费的缴纳。这样用户就不需要到当地的缴费中心去缴纳,也提高了对商业银行信用程度。再如:也可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推进一些理财业务、打车业务、以及电影团购业务等等。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势在必行。银行要以“网络信息沟通”为主,建立大数据的服务系统,变革传统的服务意识,推进个性化产品的深入,制定适合不同用户的金融组合形式,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赵晶晶.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2]吴刘杰.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袁慧.从利率市场化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D].浙江工商大学,2015.

[4]王永胜.新资本监管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5]赵显超.中国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

[6]邹炜.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策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

第8篇: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发展

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银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带来传统金融行业的颠覆与竞争升级,使银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商业银行息差收窄、利润增速放缓、负债成本上升,显然仅仅靠存贷款等传统业务获取盈利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经济发展常态的需要,转型发展已成为银行业共识,商业银行要牢牢把握新常态、新机遇,坚持做精、做优、做强的基本导向,加快转型发展、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坚持走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一、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银行相比,起步较晚、资产规模较小且客户群体、结构、分布区域比较单一,机构数量和人员总数等方面都存在劣势,提供的金融服务、经营区域也较狭窄,体制体系不够完善,因而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步入下行期,商业银行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利润增速日趋下降、资产质量持续恶化、同业竞争加剧的冲击更为严重。因而业务创新与转型发展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在业务经营中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亟待破解的主要瓶颈。而互联网技术运用与银行相关业务的交叉融合,将逐步改变银行的经营模式。银行业逐渐从以存贷利差和企业客户规模为主,向注重高收益、低风险,实现多元化收入结构的转变;从高资本投入、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式增L和发展规模扩张方式,向注重以轻资产、轻资本加上投资银行、金融租赁为主的高质量、高效益、高内涵的集约型经营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创新方式,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转变,走综合化、多元化金融产品服务道路,这些都意味着银行业迫切需要加强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现今,银行业已步入大数据时代,如何高效推进大数据应用试点,在业务创新、内部审计、市场营销、风险管控等方面形成以数据为驱动的经营管理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课题。

二、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倒逼银行转变经营模式

由于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市场份额、资金实力、资本运作、管理能力、网点机构数量、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与国有大型银行相比还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在经济与国际国内金融环境的复杂变化、利率市场化的新形势下,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移动互联网的探索发展,不断改变着传统业态格局和商业经营模式,已经深入地影响我们日常生活消费的衣食住行娱。互联网金融改变着实体经济的交易行为,同时也必将会改变商业银行的现在和未来。

大数据改变商业银行风控效率。在一个贷款的生命周期中,商业银行会面临四重挑战。首先要充分识别客户的身份;其次,审核客户所提交的一系列材料的真实性;再次,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最后,如何找到客户并把贷出去的钱催回来。这四重挑战在新的“互联网+”的环境下,银行到底要如何面对和解决?首先要把通过通话记录、银行转账记录,包括在社交媒体上的很多信息等连接起来,如果一旦发现客户关联,就可以进行实时的监控,一旦出现风险的爆发,就可以加以防范。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把工商、税务、法院,包括教育部门的相关信息都进行整合。这一系列的信息都得到整合以后,客户提交的信息就可以非常快速和低成本地进行核实。另一方面,在贷后管理的催收环节,银行也需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时代需要有很多大数据公司、拥有金融数据的公司和银行一起去发展专业的技术,整合相应的海量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风险、防范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

大数据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获客方式、客服模式。传统银行通过分支行、网点等物理渠道被动等待客户到来,主要迎来有限的“熟客”,而互联网时代,突破了时空限制,银行可以获取海量“生客”,通过切入客户的生活应用场景,在生活中获取大量客户,获客成本大大降低,效力却成倍提升;传统银行主要通过柜面网点等渠道向客户销售产品,而步入大数据时代,银行可以针对生活、买车、购买奢侈品、海外旅游等特定消费场景为切入点,设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专门产品,提供消费信贷、出国金融产品等。针对海量“生客”,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与相关大数据机构合作,对海量数据进行定向筛选、定向推送、定向客服、定向催收等,使银行通过大数据技术去分析和区分这些客户成为可能,银行的客户服务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大数据改变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结构和盈利模式正受到冲击和挑战,银行业依靠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也在悄然改变。通过在互联网上开发资产端、负债端,不断扩大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在利润中的占比,将有助于银行向“轻型”银行、“中收型”银行转型。同时,金融创新是银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通过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资产证券化、理财存款互联网化、金融衍生工具等新型产品有助于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益,拓展利润渠道,规避与防范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未来的盈利模式离不开金融业务创新。未来,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主要集中于银团贷款、并购贷款、贷款资产证券化、期货期权、表外业务的创新等,不断扩张业务范围与盈利模式,增加利润增长点。

三、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战略分析

1.明确市场定位,打造个性化、专业化银行。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是对客户的竞争,即如何满足客户尤其是对银行贡献度较大的优质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竞争。这就要求中小银行要明确市场定位,紧紧围绕“做精、做优、做强”的发展目标,将“以客户为中心”从口号变为行动,充分了解各类客户特别是集团大客户、优质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专业化需求,通过多渠道获取更多的客户相关数据信息,重视加强对各类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积累,并形成统一的数据化客户管理,实现客户分类的精细化,为客户设计并提供与其特殊需求相适应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另一方面,深度挖掘潜在客户,洞悉客户在金融产品、消费、信贷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专属储蓄、投资理财、财务管理和增值服务等,增强客户对银行产品的粘性和银行服务的依赖性,走个性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2.加快业务发展,打造综合化、多元化银行。综合化经营是金融领域内的跨界,即银行兼营证券、信托、租赁、投行、保险等业务,有利于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实现商业银行的经济效应。商业银行要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加快业务发展,提高运营效率。要不断改变以产品为中心、以盈利为导向的创新方式,引入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合SCM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市鲇销观念渗透到银行财务、人力、营销等各个部门。多元化发展则是行业间的跨界,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以互联网金融来实现,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尝试“银行+互联网”、“银行+电商”、“互联网+银行”等模式,为需求各异的广大客户提供差异化、特色多元化服务,不断丰富和创新各类金融产品,留存客户、提升客户的粘性,增加客户体验并以此实现银行自身业务的快速转型升级。

3.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移动化、数字化银行。大数据的崛起正是中小商业银行实现转型发展的契机。商业银行可以顺应大数据时代变迁,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高新技术作支撑,整合来自银行网点、移动终端、互联网等海量数据,建立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和深度挖掘,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商业经济价值。树立大数据思维并对大数据技术做出规划,为科学决策、战略升级和经营转型提供支撑。大数据技术催生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并优化客户体验,不断实现从“高资本消耗”、“重资产运行”向“轻资本、轻资产”转型,使经营方式由“被动”提品转向主动“设计”产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依靠数据积累实现管理模式从“经验依赖”向“数据依据”转化,激活银行各业务板块的“数字化”革新,从根本上提升业务层次和管理水平。通过互联网技术,大胆推进移动支付、直销银行、在线消费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持续提升网点智能化水平,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使数据资产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田华茂.大数据时代中小商业银行的战略与路径[J].银行家,2013(11).

[2]鲁晓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05).

[3]陆岷峰,虞鹏飞.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经济与管理,2015(05).

[4]李淑华,杨鹭.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转型的启示[N].金融时报,2015(09).

[5]王立春.新常态下中小银行转型发展的思考[N].金融时报,2016(02).

第9篇: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一、商业银行把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

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外资不断涌入市场,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商业银行的利润不可避免的被挤占和压缩。为了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扩大银行的利润,开展新的银行业务,开发新的投资产品将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在当前,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将会是银行发展的首选项目。商业银行之所以着重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被资本市场严重挤压,如:证券市场分流商业银行的存款,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项目有萎缩的倾向,商业银行的利润严重下降;第二,金融机构改革的趋势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转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会把投资银行的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投资银行业务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化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传统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相互补充,共同成为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并且已经逐步发展成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在开拓和发展过程中,品种不断增多,覆盖的领域也不断拓展。原有的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一些债券品种,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投资银行的业务逐步拓展到企业债券、一些金融机构债券甚至拓展到政府债券。除了承销对象的不断拓展,新兴投资银行业务也不断发展,在商业银行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产品线更加多样。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除了传统的债券承销、兼并收购、财务顾问、项目融资等方面外,商业银行可尝试开展以下几种业务:第一,基金管理,目前,基金已经发展成为金融支柱产业之一,商业银行投资基金主要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票或者收益券,将分散的资金汇集成较大的基金,再对基金加以运作,从中获益;第二,资产证券,这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发行的证券多为票据、和优先股票等形式,获利主要是来源于债务人所付的本金和利息;第三,金融创新,分为三种:期货、期权、调期;第四,风险投资,主要是对一些新兴公司进行资金融通。对于一部分风险较高的投行业务,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建立较为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规避和解决。

三、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策略将进一步转变

银行和客户之间是赖以共存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客户,就意味着银行没有发展前途。因此,决不能把客户资源当成一次性的消费品。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充分重视客户资源的重要性,善于开拓客户价值。

因此,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与客户的对话机制,充分尊重每一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地把每一个客户当成上帝,为他们量身打造一站式服务,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帮助客户创造了价值,而且也有利于促进银行进行资源整合,拓宽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从目前的银行发展现状来看,很多银行已经意识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重要性,在为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大大的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但是,现在这种一站式的服务覆盖的人群还比较少,今后的发展必将朝着这样的方向继续前进。

四、内部制度建设更加规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是新兴产业,虽然现在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它其中的一些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尚有不健全之处,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投行业务的混乱。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离不开银行的内部管理,要想不断拓展投资银行的业务,就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更加规范的投资银行的业务流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力,打造一支致力于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