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超声诊断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超声诊断;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b)-0049-02
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状态,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中,下肢血管病变较为常见,轻者会出现下肢疼痛、酸麻、麻木等现象,严重者会出现缺血性下肢坏疽甚或因此而截肢。所以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助于该并发症的早期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和微血管两部分,以往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情况检测存在较大的困难。随着医疗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逐渐应用于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可客观评价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与下肢血管造影比较,具有无创、动态多角度观察、患者易接受、随访方便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为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利用彩超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通过了解患者超声下外周血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的依据,现分析2012―2015年间在该院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该院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3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观察组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在56~75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65岁;从糖尿病类型看,1型和2糖尿病患者数量分别为17例和43例;所有患者双下肢均出现麻木、休息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均相似。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在58~76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是66岁。相关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中位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应用本院同一台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在3.5~10 MHz之间。检查所用仪器和检查人员相对固定。检查时患者平卧或俯卧位,主要检查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观察血管壁有无斑块、管腔局部有无狭窄,血流充盈情况,血流频谱形态[7-9]。
1.3 统计方法
超声检查所得定性结果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相应定性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设定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观察组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血管内径狭窄、血流量少、频谱宽度较宽,50例患者存在斑块,构成比为83.33%;8例患者出现狭窄,构成比13.33%;10例患者出现闭塞,构成比为16.67%。
对照组30例患者中,血管内径明显较宽,血流量明显、频谱宽度较窄,4例患者出现斑块,构成比为13.33%;2例患者出现狭窄,构成比为6.67%,未见出现闭塞的患者。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中出现斑块、狭窄和闭塞的构成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已经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高发病和常见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所产生的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患者较为痛苦,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病死率也在明显攀升,其中动脉粥硬化就是主要病死因素。而在我国的血管疾病早期检测技术发展之中,脉压是目前最早、最广泛应用的临床评估指标,是应用最好的非侵入性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该文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表明,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率最高,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紊乱,早期即可累及到下肢小动脉。另外出现狭窄的原因在于长期高血糖作用下,血管壁上的蛋白质、氨基酸发生非酶糖化反应,生成的糖化产物逐渐增加,使血管壁的结构蛋白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血管狭窄的发生。血管闭塞的发生主要是损伤动脉局部内膜以及血小板及红细胞等沉积,内膜形成不规则增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壁顺应性得到逐渐降低,附着血栓后致管腔闭塞。如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因饮食等因素,也可以检查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以及阻塞等病变,但比例相对较低。
在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是血管造影,但应用这种技术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和疾病负担,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创伤性[10]。以往临床上并不能做出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早期及定位诊断,尤其不能准确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而惟一的诊断方法是血管造影,因其属于创伤性检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难以接受。而目前采用彩超进行诊断检查,不但费用低,操作简单,没有创伤性,还可以更加准确的显示出动态检测血管内血流的动力学和解包结构[11-12]。可见,彩超检测技术已成为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
作者随机选择2012―2015年期间在该院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具有可比性的3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下肢血管病变超声检查。结果表明,观察组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血管内径狭窄、血流量少、频谱宽度较宽,50例患者存在斑块,构成比为83.33%;8例患者出现狭窄,构成比13.33%;10例患者出现闭塞,构成比为1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血管内径明显较宽,血流量明显、频谱宽度较窄,4例患者出现斑块,构成比为13.33%;2例患者出现狭窄,构成比为6.67%,未见出现闭塞的患者。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中出现斑块、狭窄和闭塞的构成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超声技术在血管病变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掌握这项技术对于提升血管病变的检测准确性、更好的检测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是非常关键的。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内径大小、内膜变化、斑块形态及分布、血流充盈情况及峰值速度等多项指标敏感,对病变血管检出率高;利用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有利于无症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防,同时彩超具有方便、无创、重复性好、价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萱,康远华,夏志勇,等.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检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29(5):677-679.
[2] 苏静.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ET、NO检测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121-122.
[3] 翁焕,谢丹,鄞国书,等.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分析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0, 31(18):2400-2402.
[4] 宋宛竹,李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评价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4):8969-8971.
[5] 何明海,杨文翔,刘学彬,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2011,23(7): 1246-1247.
[6] 严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9):156-158.
[7] 张津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5(14):61-62.
[8] 叶希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8):91.
[9] 郭丽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6):92-93.
[10] 张浩.彩超在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6):90-92.
[11] 毕蓓蕾.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41-42.
【关键词】 二维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6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62-01
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周围血管病症[1],早发现,早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30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下肢静脉采用超声诊断方式进行检查,探讨研究下肢静脉血栓采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总结如下,以供业内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30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1.2±1.8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者X线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符合研究条件。
1.2 方法 本组实验仪器选择LOCIQ-4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生产),探头频率7.5MHz。
暴露检查的部位,取患者仰卧位[2],下肢向外伸展旋开,探头沿髂外、股浅、静脉行纵、横断面探查,二维超声检测患者的静脉管径有无增大、狭窄,管壁的厚度有无明显变化,无异常同声,观察患者血栓形成的范围以及栓塞程度,探头加压时管腔是否有变形。彩色多普勒检测患者静脉血流的充盈情况,探头和血流方向夹角应≤65度。指导患者作深呼吸以及乏氏动作。挤压远端肢体观察患者静脉腔血流通畅情况以及反流信号。对单侧病变的患者探查其健康侧,并与患病侧进行对比。
1.3 诊断标准 ①下肢静脉腔内有血栓回声;②血流频谱不随呼吸而改变;③CDFI显示静脉腔内血流信号不丰富或者彩色血流信号明显有充盈缺损;④探头加压后静脉腔不能完全压闭。
2 结 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实验的30例患者中,双下肢形成血栓5例,右下肢血栓形成患者9例,左下肢血栓形成患者16例;其中慢性血栓12例,亚急性血栓11例,急性血栓7例。
2.2 影像学特点 本组患者下肢静脉亚急性血栓患者11例,患病后数周血栓形成。二维超声显示血栓回声增强,血栓逐渐收缩或者溶解,其形状变小而较为固定,探头加压后管腔血栓处未被压瘪,静脉管径大小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显示血栓再通的部分出现不规则细小分支的血流,血流信号逐渐丰富充盈,部分发生扩张性改变;下肢静脉急性血栓7例,在发病后数小时到半个月内形成血栓。经二维超声诊断显示,患者形成血栓部位的血管管腔明显增宽,探头加压后,血栓形成处的管腔稍有变形,但是未被压瘪,管腔内出现了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显示静脉内血栓段血流信号不丰富,无侧支循环血流;下肢静脉慢性血栓患者12例,患病数月至数年后形成的血栓。二维超声检测显示管腔内存在较强的同声,静脉壁弥漫性或者局限性增厚,血栓处管腔的内径变细。个别患者的静脉管腔仍存在阻塞,没有再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根据管径再通的不同程度,呈现出不同的管腔内血流信号,部分再通可见部分血流信号,完全再通血流信号较为充盈,并存在侧支循环。
3 讨 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患病率高[3-4],发病因素多样复杂,其中肢体挤压伤、肢体固定、产后、手术后长期卧床、中老年患者均为易发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其病变涉及机体任何组织的静脉,一般以盆腔内和下肢静脉血栓较为常见。下肢静脉多普勒具有周期性、自发性、单向回心血流的特点,挤压远端肢体时血流信号增强。由于左髂动脉交叉与左髂静脉相连,因此会影响静脉同流,形成血栓。急性期血栓与管壁粘连松,可自由漂动,超声早期诊断对其临床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陆恩祥[5],白静慧,郑熙文,洪林巍等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做腹部超声的临床意义中提出血栓形成患者中以左侧形成为多见,左右之比约为1.5:1,低于国外学者报道的1.8-3.2低阁,本次研究中右下肢血栓形成患者9例,左下肢血栓形成患者16例,二者之比1.78:1,与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与后者更为相符。在此也证实了前人结论的可靠性。本组实验中,慢性血栓12例,亚急性血栓11例,急性血栓7例。急性血栓回声低,静脉管径增宽,血栓可自由漂动,未形成侧支循环。与其相比慢性血栓回声较强,血栓位置固定,管径变窄,有侧支循环。静脉血栓位于静脉内,早期为低回声,血流返流;动脉血栓则形成于动脉内,一般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形成,管壁有多发斑块。与X线静脉造影检查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其高分辨率、无创、安全、无禁忌症等优势正在逐渐成为临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最佳手段。其不仅可以观察到血栓处血管的解剖结构,将血栓检出,还可以动态检测到血栓流动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对临床预防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上述,采用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同时,还可以检测到血栓的程度,对临床疗效进行判断,值得临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应用。在此鼓励广大医护工作者积极探讨研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梅秀荣,李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2013,47(21):177-178.
[2] 周家保,杨敏,等.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0(1):69-70.
[3] 周锦友,陈翔,邓乐勇.下肢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8(12):760-761.
【关键词】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临床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477-02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新生儿出现生理缺陷的数量也较多,为了减少这部分新生儿的出生,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产前超声诊断能够对胎儿的成长情况进行一定的检查,能够观察到胎儿的四肢、心动图和面部,而且还没有创口,采用这种检查方法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胎儿是否有畸形的情况,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438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438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年龄最小的孕妇有21岁,年龄最大的孕妇有39岁,孕妇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检测的最小胎龄为19周,最大的胎龄为40周,共有28例患者出现心血管畸形的情况。
1.2 检查方法 采用超声仪器对孕妇进行检查,要求孕妇保持仰卧位的姿势,在常规检查时对胎儿的方位进行判断,对胎儿进行超生扫查,观察胎儿的结构是否正常,尤其观察胎儿的心动图对胎儿的四腔心切面进行观察,然后对患者的心血管进行结构的观察,同时对胎儿进行血液流动速度和血液的流动方向进行观察,判断胎儿心血管的流动是否正常,对检测结果为心血管畸形的胎儿进行染色体的检查,从而对这一现象进行确定。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没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438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查出有28例胎儿有心血管畸形的现象,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有21例诊断准确,7例拒绝进行尸体检查,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75%,诊断的准确性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能够较为清晰的观察患者的心血管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判断胎儿是否有心血管畸形的现象[1]。随着医疗仪器的不断进步,对胎儿检查图像的分辨率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使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对胎儿进行内脏器官的检查,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的检查,而且采用四腔心切面的方法,能够对胎儿的心血管进行内外的综合观察,避免对胎儿进行误诊的现象[2]。而且对孕妇进行详细的询问,包括是否在孕期受到过病毒的感染,是否有服药的情况,尤其对高龄孕妇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分别在怀孕初期、怀孕中期和怀孕晚期进行检查,但对普通的孕妇尽量不要进行早期的超声诊断,可能会对胎儿进行一定的影响。对有异常情况的孕妇进行早期的干预,从而减少生理缺陷的新生儿数量。目前胎儿的心血管畸主要为:左心室发育不良、室间隔缺损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畸形现象是室间隔的缺损[3]。通过对孕妇进行四腔心切面,能够观察胎儿的室间隔是否出现中断的现象,对于一些较小的间隔现象,很容易在诊断的过程中出现漏诊的现象,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对于间隔距离小于5mm的胎儿不容易被检查出来,然而通过对孕妇进行多普勒的血流观察,能够对小于3mm的缺损都成功的检查出来,因此在对孕妇进行相关检查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在对检查中发现心血管畸形现象的孕妇要进行染色体的检查,如果染色体也出现异常的现象,则能够增加超声诊断的准确性,若染色体正常,则对孕妇进行进一步的检查,避免出现误诊的现象。在本文的研究中,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75%,准确率较高,是一种值得信赖的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产前超生诊断是一种既简便,而且对孕妇及胎儿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产前诊断方法,而且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较高,能够在孕妇的怀孕早期诊断出胎儿的心血管时候有畸形的现象,对于这类孕妇要进行早期的相关干预,既能够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也能够有效的降低有生理缺陷的新生儿的出生人数,因此,建议广大的孕妇进行产前超生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映桃,陈小兵,彭文明.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瘤的产前诊断及诊断及临床探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2,11(06):143-144.
[关键词] 宫内感染;ToRCH;血清学;超声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c)-0025-03
Analysis of ToRCH intrauterine infection diagnosed by serological tests and ultrasonography
ZOU Qian-ya LIU Guo-zhong ZENG Xiao-yan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an 34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tection of ToRCH intrauterine infection by serological tests and ultrasonography,so as to provide security for reducing birth defects. Methods 18 632 pregnant women of different pregnancy were selected as objects.They all underwent ser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ToRCH.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932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9306 cases) randomly.In observation group,ToRCH-IgM antibody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were traced by B 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The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underwent regular prenatal care.The ToRCH infections,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18 632 pregnant women,942 cases (5.06%) were ToRCH-IgM antibody positive.Among them,the positive rate of TOX,RV,CMV,HSV was 1.56%,0.73%,1.53%,1.24% 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rate of fetal infe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91.35% and 50.45%,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Intrauterine infection;ToRCH;Serology;Ultrasonography
ToRCH是指五种可能造成宫内感染的病毒和寄生虫,本文对临床研究中发现的其中四种进行分析,分别为TOX(刚地弓形虫)、RV(风疹病毒)、CMV(巨细胞病毒)、HSV(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这些病毒和寄生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从而导致宫内感染[1-2]。研究发现[3-4],ToRCH-IgM抗体阳性的孕妇易发生流产、死胎、死产等妊娠结局,受感染的胎儿易发生脑瘫、耳聋、发育迟缓等,对新生儿健康造成巨大影响。随着保健知识及医疗水平的发展进步,ToRCH的血清学检测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检查出ToRCH-IgM抗体阳性的孕妇心理压力较大,为及时准确掌握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减少孕妇压力,本研究对部分ToRCH-IgM阳性的孕妇进行B超追踪计划性监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在本院作产前检查的18 632名孕妇,年龄(28.4±9.5)岁,按孕期分:孕早期10 800名,孕中期6429名,孕晚期1403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06名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观察组9326名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与B超追踪监测。
1.2 研究方法
所有产检孕妇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3 ml,静置20 min,3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ToRCH-IgM特异检测ELISA试剂盒由深圳晶美公司提供,自动酶免分析仪为SM-3型(北京天石医疗用品制作所),剩余血清置于-20℃保存。观察组进行B超追踪监测,1周/次,观察宫内感染情况及胎儿发育情况。B超检查:孕妇躺在检测床上,腹部涂B超耦合剂,B超探头在腹部耦合剂上滑动,观察胎儿神经、血管发育情况,测量胎儿头部和四肢的大小等。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ToRCH-IgM抗体检测情况的比较
18 632名孕妇共检测出ToRCH-IgM阳性942例,阳性率为5.06%,其中,TOX为290例(1.56%),RV为136例(0.73%),CMV为285例(1.53%),HSV为231例(1.24%);两组各孕期间ToRCH-IgM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孕妇ToRCH-IgM抗体检测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孕妇宫内感染检查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2%和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时发现宫内感染95例,及时发现率为91.35%,对照组及时发现56例,及时发现率为50.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孕妇宫内感染检查情况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的比较
观察组排除发现宫内感染实行人为流产或引产的83例,尚有21例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其中出生缺陷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08%,对照组出生缺陷2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ToRCH感染是Nahmias等学者于1971年提出,由5种病原体英文的首字命名,其中,T指弓形体,O为其他(包括梅毒螺旋体及其他微小病毒),R代表风疹病毒,C代表人类巨细胞病毒,H代表单纯疱疹病毒[5]。ToRCH感染的特点是孕妇患其中任何一种疾病之后,多数自身症状轻微,甚至无明显症状,但这几种病原体却可能使胎儿、新生儿呈现严重症状,以致流产、死胎、死产、胎儿先天性畸形或新生儿遗留神经障碍等疾病,甚至死亡[6-8]。先天性畸形等出生缺陷的患儿由于精神、体格上的缺陷,给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9]。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和搞好优生优育,ToRCH感染筛查已被列为我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出生缺陷防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血清学检测是目前筛检的主要方法[10],但其指导性不是很强,通过对ToRCH-IgM阳性的孕妇进行B超跟踪计划性监测,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发育、感染情况,及时进行终止妊娠,降低出生缺陷率。
研究结果发现,本研究18 632名孕妇中血清学结果为ToRCH-IgM阳性942例,阳性率为5.06%,其中,TOX为290例(1.56%),RV为136例(0.73%),CMV为285例(1.53%),HSV为231例(1.24%),提示本地区孕妇的ToRCH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以TOX、CMV和HSV为主。观察组及时发现宫内感染95例(91.35%),对照组及时发现56例(50.45%),提示B超追踪检查ToRCH-IgM抗体阳性的孕妇对及时发现宫内感染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及时终止妊娠,提高优生比例。观察组发生出生缺陷患儿8例(0.08%),对照组发生出生缺陷患儿27例(0.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清学检测结果为ToRCH-IgM阳性的孕妇进行B超追踪检查可以显著降低缺陷患儿的出生率[11]。
综上所述,血清学检测与超声联合诊断ToRCH宫内感染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可以及时发现宫内感染情况。除此之外,孕妇要注意做好孕期卫生,减少动物接触,注意饮食卫生。同时做好相关血清学检查,特别是ToRCH-IgM抗体检测,对于ToRCH-IgM抗体阳性的孕妇要进行高密度B超追踪监测,以及时发现宫内感染情况,选择性终止妊娠,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特别是发育缺陷胎儿的出生,对于出生缺陷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Thompson GA,Luo Q,Hefti A.Analysis of four dental alloys following ToRCH/centrifugal and induction/ vacuum-pressure casting procedures[J].J Prosthet Dent,2013,110(6):471-480.
[2] Fayyaz H,Rafi J.TORCH screening in polyhydramnios:an observational study[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2, 25(7):1069-1072.
[3] 周乙华,胡娅莉.妊娠期ToRCH血清学筛查选择和结果评价[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2,4(2):22-25.
[4] Di Maio M,Leighl NB,Gallo C,et al.Quality of life analysis of TORCH,a randomized trial testing first-line erlotinib followed by second-line cisplatin/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Thorac Oncol,2012,7(12):1830-1844.
[5] Visintine AM,Gerber P,Nahmias AJ.Leukocyte transforming agent (Epstein-Barr virus) in newborn infants and older individuals[J].J Pediatr,1976,89(4):571-575.
[6] 白文俊,阴继红,刘玉宛.1368例孕妇ToRCH血清学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61-162.
[7] Del PJ.Focus on diagnosis:congenital infections (TORCH)[J].Pediatr Rev,2011,32(12):537-542.
[8] Paul A,Binner JG,Vaidhyanathan B,et al.Oxyacetylene torch testing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antalum carbide[J].J Microsc,2013,250(2):122-129.
[9] Halawa S,Mcdermott L,Donati M,et al.TORCH screening in pregnancy.Where are we now: An audit of use in a tertiary level centre[J].J Obstet Gynaecol,2014,34(4):309-312.
[10] Lito D,Francisco T,Salva I,et al.TORCH serology and group B Streptococcus screening analysis in the population of a maternity[J].Acta Med Port,2013,26(5):549-55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采用回顾式分析,选择从2011年4月~2013年9月入我院妇产科的10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研究。100例患者入院时诊断后均为急腹症,患者多为不同程度腹部的疼痛,还有些患者出现阴道流血和发热。患者年龄在20~39岁,平均年龄为(24.8±2.2)岁,22~30岁的患者为58例,30~39岁的患者为42例,患者腹部疼痛时间在15~30min,患者的出血量在200~300ml之间,需要立刻进行临床确诊和治疗。
1.2方法患者可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临床的初步检测,检查之前,患者腹部的膀胱要保持住充盈的状态,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膀胱注射,使用仪器的探头,在设定好频率之后,顺着患者腹部耻骨的联合位置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和扫描,在腹部上下和横向的扫描和检查,在患者下腹部进行纵切和横切等各种角度的扫描。在扫描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患者子宫及附件、盆腔内器官有没有炎症和形态的变化,检查盆腔积液是否正常,对患者的肝、肾和胰腺器官都进行认真的观察,看各个器官是否发生病变。
完成初步检测后,患者可以将膀胱排空,通过阴道探头开始下一步排查,利用多角色的盆腔扫描和检查,得出更全面、更确切的诊断信息,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要保持检查后的随访工作,直到患者手术或病理诊断得到结果。将超声影像学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运用及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有效提高患者诊断的有效率。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5.0 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检查出,38例异位妊娠、12例宫内孕滞流产、9例急性盆腔炎、1例处女膜闭锁、20例急性肠梗阻、15例卵巢肿瘤扭转及破裂、5例子宫穿孔等,除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经过临床病理诊断确定,超声诊断确认为95例,误诊为5例,超声诊断结果达到95%,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急腹症有着明显的临床特点,一般病情发作很急,而且病情的变化快,患者的生命很容易受到威胁,发病时,患者会承受长时间的病痛折磨,所以,及时的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应用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痛苦,使患者生命安全及到保障。
超声影像学有着简单的操作方式,运用在患者的病情诊断中具有快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可以作为妇产科急腹症首选的检查方法。超声影像学检查能够更好的为妇产科急腹症提供病情诊断的根据,保证腹腔穿刺与引流效果,对患者发病原因做出更好的判断。可见,超声影像学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使妇产科急腹症的手术掌握充足的依据。
本文对妇产科急腹症各症状的超声影像图表现,例如: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及急性肠梗阻等确诊的情况与病理诊断后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发现:10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检查出,38例异位妊娠、12例宫内孕滞流产、9例急性盆腔炎、1例处女膜闭锁、20例急性肠梗阻、15例卵巢肿瘤扭转及破裂、5例子宫穿孔等,除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经过临床病理诊断确定,超声诊断确认为95例,误诊为5例,超声诊断结果达到95%,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运用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患者宫腔、盆腔及附件进行仔细的检查,对患者子宫大小、内膜及附件是否有肿块发生都可以进行直观的检查,对于盆腔积液和附件包块及周围组织关系等情况都可以做出详细的诊断与定性。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不仅可以充分的进行病情的定性诊断,还能进行定量的诊断,如:患者发生异位妊娠时,通过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患者异位妊娠发生的位置,妊娠导致的出血量做出具体的诊断,可以为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科学的资料信息。
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为妇产科急腹症的病因做出更好的判断,本文选择的100例患者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有5例误诊出现,确诊的符合率为95%,具有极高的符合率,对于妇产科的急诊工作开展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不过,妇产科急腹症具有极其复杂的病因,多种发病原因与病变的部位,很多不同急腹症会出现类似的超声声像图,容易使检查人员弄混,所以,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的同时,一定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患者是否有病史、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患者病变部位大小、病变部位表现形态及声音等,都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析,同时,对急腹症多发的异位妊娠及卵巢内膜异位等病症的超声声像图的显像有着深入的研究与区分。结合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对患者的诊断可以实现更高的准确率,防止由于超声声像图类似导致的误诊发生。本次研究分析中,对100例患者进行了检查与分析,也现了5例误诊,占到5%。
有时患者症状表现为出血多,出现了血液成团,而在超声影像的图像中会显示为肿块,却没有肿块包膜的存在,这就是把异位妊娠诊断成卵巢囊肿扭转的原因。很多时候,同样的疾病也会表现为不同声像图,例如:异位妊娠在发病早期在患者的盆腔会 出现少量的盆腔积液,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附件还会有混合包块和盆腹腔积液的产生,很多疾病都会表现为类似的声像图。一般异位妊娠与黄体破裂也会在超声影像学的检查中附件表现出不均匀的混合包块和盆腔液性的暗区。还有些患者会同时患者多种妇科的疾病,病情之间互相影响,导致超声影像图像不能表现出典型的特征,使影像图像复杂,很难确诊。如果患者妊娠和子宫肌瘤出现合并病症,妊娠容易使肌瘤的生长加快,而瘤内还会发生出血的症状,出现不规则回声,这种情况就容易发生误诊。可见,超声影像检查的医护人员一定要结合患者所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才能做出最终的诊断结论。
综上所述,超身影像学检查在妇科急症的诊断上,有着较高的准确率,而且操作十分简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痛苦少,检测准确率非常高,已经成为临床重要的诊断方法,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病理临床确诊,对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确诊,可以有效提高妇科超声影像学的诊断有效率,为患者及时检查出病因,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快速的临床治疗,可以应用于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蒋陈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黄体囊肿破裂23例分析.上海医学影像,2011,15(1) : 57-58.
沈海燕.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探讨.医学信息,2010,11(12):3585-3586.
何菊梅.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内蒙古中医药,2012,28(6):111-112.
【关键词】 晚期产后子宫出血; 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炎
中图分类号 R714.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127-02
doi:10.14033/ki.cfmr.2016.8.072
在临床上,晚期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在分娩24 h后,于产褥期出现的子宫出血情况,究其原因,多是因宫内感染、胎盘胎膜残留与子宫复旧不良,或是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原因而造成的,一旦产妇失血过多,就可能诱发严重贫血甚至休克情况,直接威胁到产妇的生命[1-2]。为此,及时准确的预测产妇产后子宫出血的可能性,并准确定位出现部位,对有效预防诊治晚期产后子宫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抽选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晚期产后子宫出血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以具体探讨超声检查在病症诊断中的应用与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晚期产后子宫出血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4~38岁,平均(33±2)岁,产后出血时间均在产后5~30 d,平均(15±4)d;自然分娩者25例,剖宫产者19例;晚期产后出血量800~1600 ml,平均(1200±300)ml。所有产妇临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恶露不止、下腹部疼痛与切口疼痛情况。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44例产妇均给予超声检查,所选仪器是飞利浦彩色多普勒HD3,并将其腹部探头频率置为3.5 MHz,具体为:首先引导产妇取仰卧位,维持膀胱适度充盈,把超声仪器探头放于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让子宫情况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然后,从纵、横切面多角度进行多次超声扫描,对产妇子宫大小、形态特点与位置、子宫肌层回声情况与肌壁厚度、宫腔异常回声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重点探查产妇子宫腔内回声情况,以预测出出血位置[3-4]。同时,对于剖宫产产妇,需重点观察子宫下段瘢痕组织处的回声情况。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符合率分析
所有产妇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胎盘或胎膜残留16例,子宫内膜炎10例,子宫复旧不良13例,子宫切口裂开并血肿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4例。其中,超声检查确诊43例,确诊符合率为97.73%,详见表1。
2.2 晚期产后子宫出血超声表现
经超声检查发现,44例产妇子宫均较正常人子宫要大,子宫体积均在6.8 cm×6.1 cm×5.8 cm~13.6 cm×9.8 cm×7.6 cm,特别是剖宫产者,其子宫颈也相对比较长。其超声表现为:(1)胎盘或胎膜残留。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而子宫内膜厚薄不一,在宫腔内出现异常回声区,其中,较小者(0.6 cm×0.4 cm)提示为强回声,且后方无声影;较大者(3.9 cm×1.2 cm),提示为混合性回声。经初步诊断,后经促宫缩药物、活血化瘀治疗与清宫术确诊。(2)子宫内膜炎。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体积较大,而内膜回声较低,或/和存在宫腔积液。(3)子宫复旧不良。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体积显著增大,且肌壁回声比较均匀,宫腔内线条也比较清晰,腔内不存在异常回声区。(4)子宫切口裂开并血肿。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而子宫下段前壁切口处也凹凸不平,肌膜层出现肌壁不光整情况,而肌壁也出现断裂或是连续不佳情况,且于子宫下段前壁(切口处)提示存在低或混合性的回声团外凸[5]。后经探查确诊。(5)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体积稍稍增大,而子宫下段前壁(切口处)提示存在低或混合性的回声团突出情况,较小者1.8 cm×1.5 cm,较大者6.4 cm×4.8 cm,且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团块内部与边缘无血流信号。
3 讨论
3.1 晚期产后子宫出血病因与危险因素分析
(1)胎盘或胎膜残留。这是晚期产后子宫出血最为多见的一个诱发原因,发病率40%~50%。一般来讲,新生子宫内膜覆盖胎盘附着位置的速度较慢,大约需6周左右,这时,若是存在胎盘残留,其残留组织更是会影响到新生子宫内膜的新生与血窦的闭合,而且在残留胎盘脱落之后,血窦开放更是会直接造成大量子宫出血,且多出现在产后7~10 d。同时,残留的胎盘,作为一种异物,也会使产妇出现局部异物反应,进而纤维化生成肉芽肿或是胎盘息肉,最终引发长期慢性出血。(2)子宫感染。最为多见的就是子宫内膜炎,多因破膜时间较长、产程较长、手取胎盘与急诊剖宫产术、清宫术以及阴道感染等多方面因素相关,而感染的出现,将会影响到子宫复旧,进而引发晚期产后出血情况。(3)子宫复旧不良。一般来说,胎盘在娩出之后,其子宫附着面立即就会有所缩小,且附着部位血管会立即形成血栓,继而出现血栓机化,使得管腔变窄,出现堵塞。同时,胎盘附着位边缘会出现内膜向内生长情况,且底蜕膜深层残留腺体与内膜也会重新长出,子宫内模进行修复阶段,而这一过程大约需要6~8周[6]。这时,若胎盘附着面复旧不良,就可能造成血栓脱落,进而造成血窦重新开放,引发子宫出血。这种情况一般在产后2周比较常见。(4)子宫切口裂开并血肿。多在产妇剖宫产术后2周内出现,即突然出现阴道大量流血情况,且并不存在产后感染的症状与体征。(5)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如今,伴随临床剖宫产率的逐年增长,剖宫产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情况也越来越多见,从而引发晚期产后出血情况。
3.2 超声检查在晚期产后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就超声检查而言,它的应用可更加直观地观察到产妇产后宫腔的真实情况,对有效诊断晚期产后子宫出血有着重大的意义。针对临床晚期产后子宫出血产妇,超声检查的应用,可及时发现产妇子宫切口处是否存在因开裂而造成血肿形成情况,或是因切口愈合不良而造成的不均质团块回声情况。同时,也能通过及时探查产妇产后宫腔内膜的情况,进而发现因胎盘组织残留而造成的阴道流血,并在发现病变之后,第一时间给予产妇对应治疗,并跟踪观察产妇子宫切口出血与血肿吸收愈合情况,有效判断病症的发展情况,保证产妇的生命健康[7]。此外,超声检查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方便,安全性较高,无创无痛,可操作性较强。而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44例晚期产后子宫出血产妇,有43例经超声检查确诊,确诊符合率达97.73%,效果显著。但是,也需注意,在诊断中,不可仅仅依靠超声检查来确诊,有些情况的超声图像并没有特异性表现,需具体结合产妇的临床表现来综合诊断。如以宫内感染为例,其超声图像表现是比较多样的,有子宫增大情况;在急性子宫腔内可能出现积脓情况,且声像图表现为边界不清晰,透声较差,且形成不规则的暗夜区,需同产褥期产妇普遍存在的正常积液情况相区别;也有因子宫腔内积气而产生的高回声带,而这种情况在正常产褥期也是比较常见的[8]。故针对这种情况,需具体结合产妇临床资料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来提升超声诊断率。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产妇,在其出院前给予常规超声检查,可第一时间发现产妇是否为晚期产后子宫出血情况,并有效预测出出血位置,从而为该类产妇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震宇,李巨.晚期产后出血的预防[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4,3(4):258-262.
[2]邓春桃.浅析超声检查对诊断晚期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5):154.
[3]王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后残留物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3):254-255.
[4]周莉,范玲.晚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防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4):276-279.
[5]申芝凤.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6(34):142,144.
[6]杨丽曼,吴青青,熊晓燕,等.经阴道超声检查剖宫产憩室对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J].河北医药,2013,35(18):2762-2763.
[7]葛庆玲,李美,李延丽,等.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3):10-11.
【关键词】 临床病例讨论法; 教学; 超声影像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1-0146-02
doi:10.14033/ki.cfmr.2016.11.083
临床病例讨论是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估计等决策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典型误诊病例、漏诊病例、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等。临床病例讨论实施通常以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笔者以超声影像临床工作中诊治的溃疡性胃癌并幽门梗阻病例作为教学素材,阐述临床病例讨论法在医学影像临床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应用体会。
1 病例资料
以湘雅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带教见习学生3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选择溃疡性胃癌并幽门梗阻患者1例作为病例讨论素材,课前安排各组学生查阅临床病例相关资料及文献,做好准备工作,讨论分析该病例影像诊断依据、误诊漏诊原因以及经验教训等内容,教师在课程结束时予以总结。医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效果予以评估,评估效果以四个等级(优、良、一般、差)予以评定。
临床讨论资料:患者,女,44岁,于6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液样胃内容物,伴反酸,精神体力欠佳,大便3 d未解,排气少。常规抑制胃酸等治疗效果不佳。中上腹见12 cm手术瘢痕,患者自述6个月前因胃穿孔在外院行穿孔修补术。常规胃肠超声扫查:幽门部胃壁局限性增厚约13 mm,边界不规则,幽门管腔狭窄,横切为“靶环征”;胃腔显著扩张,内可见大量液性无回声中食物残渣形成的杂乱点絮状高回声;改变时,混乱的内容物随之移动。胃幽门部胃壁僵硬,与正常胃壁分界模糊,蠕动波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幽门部胃壁血流丰富。超声诊断为幽门梗阻,一周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溃疡性胃癌并幽门梗阻。
2 结果
临床病例讨论的医学生共计30人,其中26人评定为优,2人为良,2人评定一般。多数医学生认为病例讨论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生可以较早的熟悉临床超声影像学,增加感性认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临床思维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3 讨论
影像医学临床病例讨论法直观、生动,只要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即可理解,节约课堂时间,事半功倍,容易为医学生接受,很大程度提高学生兴趣,因此得到较好效果。如何合理有效的实施这一教学过程,笔者体会如下。
3.1 病例讨论资料的准备
资料准备要充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与本专业密切相关。临床病例讨论前必须选择合适的病例及影像资料。将病例和相关问题印发给学生,让其查阅教材、参考书和文献,做好讨论准备。本教学选择幽门梗阻的患者作为讨论病例,首先是因为幽门梗阻是消化系统的常见并发症,但临床影像诊断有其复杂性。由于幽门附近容易发生溃疡或炎性病变,当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组织,或胃部手术后发生粘连牵拉,或因癌瘤侵犯时,多种原因均可造成幽门区狭窄而出现梗阻,影像诊断常存在同病异图,同图异病等,难以早期确诊。其次,在本例患者中,超声影像诊断幽门梗阻具有优越性。与其他常用的诊断幽门梗阻的技术如胃镜、X线钡餐造影、磁共振成像、CT等比较,彩超具有无创伤、无痛苦、重复性好、经济、可实时观察的优点,且可判定胃壁运动的变化和胃内有无潴留,是幽门梗阻临床上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尤其对此例体弱、不宜胃镜检查者[1]。因此,选择该病例讨论,紧密与超声影像专业相结合,有助于医学生了解认识超声影像医学技术在临床的重要价值。
3.2 病例讨论过程中注意将特殊声像表现和临床密切结合
临床病例教学时,当发现疾病的超声影像病征时,必须告诉学生将特殊声像表现和临床密切结合,如该特殊病征所提示的疾病不能解释患者全部主要症状时,需考虑同时存在其他疾病的可能[2]。本例患者由于受到胃穿孔但无胃癌病史等干扰,且胃周及肝内未发现肿大淋巴结及转移病灶,因此超声诊断时考虑术后炎症引起的幽门梗阻,未能早期诊断发现胃癌侵犯幽门窦。回顾临床诊治过去病史,发现该患者常规胃病治疗效果不佳,结合超声影像发现胃壁具有不规则增厚且血流丰富,胃壁活动僵硬,幽门部病变区与正常胃壁分界处模糊,高频超声显示胃壁全层受累等肿瘤侵袭特征。此例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由于受到局部特征的干扰,没有与临床诊治特殊声像表现及疗效等情况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漏诊。通过病例讨论过程中的回顾性分析,能让医学生吸收经验教训,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保持高度警惕,时刻重视影像医学与临床特征密切结合,综合分析,全面准确的诊治每一个患者。
3.3 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与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临床病例教学时,必须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集中大家的思维来明确诊断。勇于提出自己对疾病的看法,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将病理、生理、内科、外科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本例病例讨论教学过程中涉及内科、外科、病理、影像等多个学科,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与临床紧密结合。避免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仅仅依靠影像图像主观做出诊断,脱离临床其他学科,造成误诊、漏诊[3]。
3.4 病例讨论教学的归纳总结
对医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考核,合理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检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教育目前存在的事实是教师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出题考核形式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4-6]。兼形态和机能于一体的影像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临床医学重要课程。要想在临床工作实践中真正发挥其价值,作为影像医学的带教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影像考试题型,适当增加应用性试题的比重,重视病例讨论分析内容的考查,以便检测学生对整个疾病诊断过程把握度,有利于学生重视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为以后走上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促进学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临床病例讨论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能学到更多的临床知识,拓宽临床思维,值得临床教学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995.
[2]蔡雷鸣,赵海涛.实时超声显像对幽门梗阻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5):392-393.
[3]徐艳.二维超声显像对幽门梗阻诊断意义比较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8):98.
[4]赵涌.加强临床病理讨论课提高病理教学质量[J].基础医学教育,2001,3(3):181,186.
[5]刘育艳.浅谈如何提高病理实验课教学质量[J].基础医学教育,2000,2(1):51.
1 复习解剖及病理学知识
人体的解剖结构是超声诊断学的基础,只有较好地了解正常的大体解剖和断层解剖,才能正确认识正常组织的超声图像和鉴别异常图像,并能对病变做出准确定位和诊断。因此,应对解剖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迅速建立整体和空间概念,为深入理解超声图像打下基础。同一种疾病不同的病理结构是超声图像不同的依据。因此,在讲述每一种疾病时,应结合病理学,加深学生对图像理解的深度。
超声诊断学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多方面的临床知识,它的基础是物理诊断学及病理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对总论即物理诊断基础部分作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否则会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其次,讲解图像内容要结合大体的病理知识及临床诊断知识。例如:讲授门脉性肝硬化时,要对其中的知识点做引导式讲解,肝脏回声粗糙,形态缩小是由于肝小叶被破坏,假小叶形成及结缔组织组织增生所致。门脉增宽、脾肿大是由于肝内血液循环障碍使门脉高压所致。当肝功能减退及门脉系统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使胆囊壁水肿呈现“双边影”。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基础理论,又做到基础和临床相关联。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增强其横向思维能力,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疾病,增强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超声诊断学入门较难,精通更难,一个好的超声诊断医师必须了解各科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述、体征、病程、实验室检查,才可避免出现漏诊、误诊,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诊断。
我们在讲解图像内容时结合临床诊断知识,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理论知识,又和临床结合,使学生能够很快融会贯通,很容易理解各种疾病不同的超声图像表现。
2 归纳总结,化繁为简
超声诊断学内容繁杂,比较难于理解和记忆,有一些内容很混淆。在教学中,我们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化繁为简,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学习效率。例如:肾囊肿、肝囊肿及胰腺囊肿,它们的基本图像都相同:即囊肿的声像图。但因他们生长于不同的脏器,又造成不同的继发病变,因此继发的声像图又都有所不同,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比较,使几种不同疾病的超声诊断既容易记忆,又容易区分。
3 丰富教学内容、学生理解快
超声检查具有以下的特点:超声图像是随着探头方向、位置而变化,所有诊断均在图像动态显示的过程中进行,而一些疾病的诊断往往具有多种显示方式,例如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就需要使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频谱多普勒、能量多普勒等多种的显示方式的图像来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学生对图像的判断相对来说更觉得抽象,理解难度更大,学生靠死记硬背遗忘率高,以致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的出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单纯使用文字及静态图片讲解较易使内容过于枯燥和抽象,学生听讲后仅凭想象难以理解而对课程提不起兴趣, ,教师也因难以表达清楚讲解费时更多的问题,多媒体课件上机带教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它甚至可以有活动影像;超声检查中的动态声图像,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得到充分展示,使教师在讲解图像中让学生觉得更直观,从而可很快建立起形态学思维,亦可很快理解。例如在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中,是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增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频谱分析。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就能如检查医师一样直观地看到静脉有无管壁的增厚、有血栓形成,动脉管腔有无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还可以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频谱分析上来判断血流方向、速度、范围及有无血流紊乱、中断及侧支循环的开放等等,充分理解血管中血流速度和频谱曲线的变化。上机带教让他们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对操作所得图像和临床检查结果作相应的讨论和分析。这样做不仅能对书本上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同时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及临床应变能力。使他们思维灵活不拘泥于书本。为他们迈向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上是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得出的关于超声诊断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应用多媒体技术,以解剖学为基础,以病理学为诊断依据,掌握临床医学知识,重视前沿技术,科学选用教材,适合各个层面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超声诊断学 教学 乡镇卫生院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97-02
作为三甲教学医院超声科,医院每年都要安排本科室主治医生以上职称超声医生到基层医院进行帮扶一年。超声诊断学作为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涉及学科包括解剖、病理、病理生理等,又涉及各个临床学科,尤其对平时较少接触的声学等物理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其内容广泛,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本人帮扶的定点医院是乡镇卫生院,针对超声诊断学的教学特点及乡镇卫生院超声诊断现状,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乡镇卫生院超声诊断现状及诊疗条件
(一)乡镇卫生院缺乏专业超声诊断专业人员
目前,乡镇卫生院多数无超声诊断专业人员,从事超声诊断人员多数兼职心电图诊断、脑电图诊断或放射诊断,甚至兼职卫生院其他行政工作。
(二)乡镇卫生院超声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水平
乡镇卫生院超声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临床专业或护理专业转行而来的,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超声理论学习,且多数人员学历偏低,毕业参加工作后多数无上级医生带教,超声操作存在较多不规范之处,对于部分曾到上级医院进修过超声诊断的超声医生,多数都是边操作边学习,重操作,轻理论学习,超声诊断的综合能力偏低,超声报告书写不规范。
(三)超声仪器设备差
超声仪器设备较差,成像图像不佳,乡镇卫生院无上级医院所使用的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给典型病例图像复习及讲解带来不便。
(四)缺乏可供学习的专业资源
可利用的资源较少,一般乡镇无专门医学书店,无数字化图书馆资源,订阅的相关期刊、杂志较少,对本专业的新进展及动向了解较少。
以上具体情况给我们的帮扶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培训,规范超声检查操作及报告书写,提高超声诊断技术水平及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成为我们帮扶教学的重点。
二、具体教学方法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是教学的关键
每周一次多媒体课件讲座,系统讲授超声波成像原理和成像方式以及与超声诊断有关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图像分析的基本原则、各系统脏器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超声影像学作为一门形态学,解剖形态是超声图像的基础,不同的疾病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超声图像,因此,在讲解各论时,要对其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变化进行复习,将这些知识与声像图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接受者在大脑中对器官立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毗邻关系及组织学、生理病理变化特征等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便达到真正理解和熟练掌握的目的。
(二)注重超声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超声影像学不同于CT/MRl等其他影像医学,CT/MRI扫查只需按固定的条件设置进行扫查即可,而超声诊断却更多的依赖超声医师的扫查技巧,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可见,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乡镇卫生院患者不多,因此一般的培训多为“一对一、手把手”的带教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详细介绍各脏器超声检查前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检查过程中患者的。
2.详细讲解超声诊断仪的操作方法并实践操作:包括探头型号的选择,准确手持探头的方法,不同脏器的扫查顺序及切面,超声诊断仪上常用按键的作用,如何通过调节声像图的增益、聚焦、深度、脉冲重复频率等在保证准确扫查切面的基础上获得清晰的图像。
3.对于不同脏器的扫查均存在一定盲区,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这些区域进行扫查并强调扫查盲区的重要性。总之,超声检查强调多切面、多角度、多方位的连续扫查以及全面细致观察习惯,尽可能地为疾病的诊断提供足够的信息,同时也减少漏误诊的几率。
4.对特殊、典型病例,一般由老师演示完整诊断过程,从安置患者,询问病史,操作示教,声像图解析,出具诊断报告,并详细讲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然后由帮扶点医院的超声医师自己独立操作并提问,相互探讨,扩宽诊断的思路。对操作技能的考核采取每月一次上机操作考核。
(三)辅以PBL教学,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1]PBL教学的运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4]我们在乡镇卫生院帮扶教学中使用了PBL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能动性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乡镇卫生院因可利用的知识资源较少、病种单一、病人量较少等因素,PBL教学方法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规范超声诊断报告的书写
超声报告是超声医生对患者检查完后对病变做出的可能性提示,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参考作用,具有法律效力,更是患者的法律文书。乡镇卫生院多数超声医生出具的超声报告单不规范,因此,乡镇卫生院超声报告规范化十分必要。
(五)及时讲授超声新技术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超声新技术,如超声造影技术、超声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等,鉴于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及知识资源相对较少等现状,我们还讲解了相关专业的新进展方面的知识,使乡镇卫生院超声医生及时更新超声知识。
总的来说,乡镇卫生院超声医生由于基础相对较差及具体的诊断现状与诊疗条件,教学相对费力,但通过以上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和多次考核,当地医生的超声诊断、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检查操作及报告书写逐渐规范化,并且拓宽了知识面,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金修才,章建全,陈佳彬,等.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进修生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6):16-18.
[2]杨汇娟,魏玮,孙海燕,等.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成人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育,2013,11(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