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生婴儿的护理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笔者从2004~2005年家庭访视中,对20名新生儿黄疸进行观察、治疗及护理,均能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名新生儿黄疸,男婴15名,女婴5名,生理性黄疸 13名,病理性黄疸7名。20名新生儿均在第1周家庭访视中,发现婴儿有黄疸,其家人均未发现,并向其家人讲解黄疸的相关知识,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婴儿黄疸颜色、部位等变化。2周后家庭访视,13名新生儿黄疸自行消退,确定为生理性黄疸,7名新生儿仍有黄疸,颜色加深,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查血清胆红素均超过 12mg/dl,通过询问病史、家族遗传史以及观察婴儿一般情况,考虑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向其家人建议停止母乳喂养 1周,改为人工喂养,3天后6名新生儿黄疸下降,3周后黄疸消退,确定为母乳性黄疸,1名新生儿仍然较重,再次与其家长沟通,发现家长未给予重视,没有停止母乳喂养,认为小儿吃奶正常,没有生病,同时害怕小儿营养不良,再三向其家长耐心地解释,打消顾虑,取得配合,停止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并来我院检测黄疸的指数仍然很高,开始配合光照疗法及药物退黄治疗,8周后婴儿黄疸消退,影响婴儿正常预防接种。
2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分析
2.1新生儿生理特点
胆红素生成较多由于新生儿红细胞数目较多,且其寿命短,短期内破坏多且快,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成人2倍以上。
肝脏功能不完善肝脏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不足。
肠肝循环特殊性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加之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经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加重肝脏负担。
2.2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感染性因素主要有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引起肝细胞受损伤,使肝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黄疸加重。
非感染性因素主要有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而且发生率较多,达到1%左右。其特点是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婴儿一般状态良好,黄疸于4~12周后下降,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母乳性黄疸。
3观察与护理
精神状态观察新生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若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严重可致婴儿死亡。
皮肤颜色观察观察新生儿黄疸的颜色、部位变化,可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喂养奶量观察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不影响婴儿的饮食,这一点也是婴儿家长不重视的原因,认为小儿吃奶正常,身体没有病,其实是家长缺乏黄疸的相关知识,应引起广大婴儿家长注意。若婴儿出现拒乳、喂养困难、吮吸无力等,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防止核黄疸发生。
观察婴儿粪便、尿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尿液颜色变化,反映黄疸轻重变化,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尿液呈酱油色;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所以,粪便、尿液观察有助于查找病因及时诊断和治疗。
生命体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判断有无感染以及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光照疗法用蓝光照射治疗时,婴儿双眼应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视网膜受损,除会阴、部位用尿布遮掩外,其余均,持续时间1~4天。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应注意补充水分,注意保暖,防止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关键词:剖宫产术;早进食;早泌乳;护理
近年来,人们预防保健意识的提高,麻醉技术和围生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产科预防和治疗高危妊娠的重要且安全的手段。随着剖宫产率的逐渐上升,因为术前麻醉用药、术后产妇需禁食、术后产妇情绪紧张和切口疼痛等因素,使得产妇术后乳汁分泌延迟,如何解决术后产妇及早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母婴双方健康,成为了产科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热点和难题[1]。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4月~2015年4月进入我院产科并行剖宫产术的416例产妇,通过对产妇术后进食时间的改进,观察产妇泌乳时间、泌乳量以及子宫复旧情况等指标,做出比较,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16例剖宫产产妇年龄为24~30岁,术前营养状况良好,无妊娠并发症,发育正常,均无消化系统疾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16例产妇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两组产妇平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实验组产妇术后6h即给予果导2片,术后7h即开始进食无糖无乳的流质饮食(例如淀粉糊、小米粥、米汤等),12h后进食半流质饮食(如鸡蛋羹、稀饭、面条等),排气后开始恢复正常饮食;对照组产妇术后禁食,在排气后开始给予半流质饮食,排便后再恢复正常饮食。对两组产妇及家属均进行常规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教会患者热敷和按摩,并且协助尽早的母婴皮肤接触,鼓励产妇勤翻身、早期床上活动等。两组产妇均于术后12h、24h和48h进行标准手法挤奶,观察乳汁分泌情况,并且登记产妇排气时间。
1.3泌乳量的判断 ①无:标准手法挤奶无乳汁分泌;②少量:标准手法挤奶有少量乳汁,但需要添加库奶才能满足婴儿的喂养需要;③正常:标准手法挤奶有乳汁流出,能够满足婴儿需要;④充足:标准手法挤奶呈喷射状,能够满足母乳喂养。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母婴健康情况见表2,术后不同时间泌乳情况比较见表3。
3 讨论
3.1剖宫产术后产妇及早进食对早泌乳的影响 乳汁的分泌由多种内分泌参与的生理过程,产妇的体力状况、营养条件及精神状态均会影响产妇的泌乳情况。母乳是婴儿最自然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它能够提高给婴儿十分全面的营养,促进其健康发育和成长,并且母乳里含有多种抗体,能够在早期帮助婴儿抵抗多种病原体[2]。术前、术后因为麻醉的安全均需禁食,从而导致产妇体内能量不足,有研究表明,如果不能保证产妇产后及时进食,乳汁的分泌量甚至可减少50%左右[3],使得新生儿吮吸减少,增加母乳喂养的失败率[4]。因此,剖宫产后产妇及时进食补充营养,对母体尽早泌乳及增加乳汁量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早进食比对照组常规时间进食使得产妇的乳汁分泌时间明显提前,且乳汁分泌的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十分有利于在产后前3d给予婴儿充足的纯母乳喂养,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因此,剖宫产术后7h产妇开始进食,能够及时的补充产妇的营养需求,促进乳汁的及早分泌并能够增加泌乳量,尽早的满足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充分需要。
3.2产妇早进食、早泌乳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的进步,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手术中对肠管的刺激也越来越小,而且剖宫产的对象,通常为一些无消化系统疾病,腹腔无病变的年轻产妇,术后6h给予了产妇果导口服,上述的条件均为术后产妇早进食提供了保障。术后7h开始进食流质饮食,通过口腔咀嚼运功引起胃肠道蠕动,同时温热食物进一步刺激肠道,促进了产妇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果导进入肠道后,释放出大量的大黄素等,刺激肠壁神经丛,使肠道平滑肌节律性的活动,进而缩短了排气的时间[5]。本研究中实验组产妇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早进食可以降低产妇术后静脉输液量,缩短静脉输液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促进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及早泌乳能够通过刺激垂体分泌催产素,加快子宫收缩,缩短子宫复旧的时间。本研究中实验组产妇术后子宫复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泌乳量也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早泌乳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母体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健康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旭华,蔡惠芳.促使剖宫产术后早进食早泌乳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3.
[2]徐小俊.对剖宫产术后早进食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 3):150.
[3]田晓芳,李春香.产妇康抚对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20-21.
[4]李莲,曾明珠,李秀兰.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与泌乳量关系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06,6(18):96-97.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风险管理
由于新生儿病房里患儿均为初生儿至出生28 d以内的患儿,在患病后其代偿能力较差,病情复杂变化快,需要通过护理人员密切的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病情变化;加之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先天畸形、早产、感染、窒息、产伤等情况较为多见,促使人们对新生儿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护理风险相对增加。针对新生儿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存在隐患因素的认真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干预能力与预见能力,建立长效防范管理机制,持续整改,防患于未然,杜绝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比较2013年1月~12月分上、下半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及临床的护理上存在的隐患进行探讨,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新生儿科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1.1护士慎独精神缺乏,由于新生儿病房的工作极为特殊,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护理人员趋向年轻化,这些年轻的护理人员存在着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对工作流程不熟悉等情况,而且大量的工作致使其过度疲劳、情绪化,并且有个别的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慎独精神、过于自信等,甚至有个别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任意简化操作规程,致使护理记录不准确或不及时,这些原因均可增加护理风险。尤其病情巡视不及时、输注刺激性药液过程中药液渗出、针头脱出等情况未能及时发现或延迟处理,可能会给患儿造成皮肤坏死或死亡。
1.2本科室的人力资源无法满足患者需要,病区设置床位20张,配备护士12人,每年平均收治患儿450例左右,危重患者数占40%,对无陪护而病情变化大的患儿,工作量大,护理难度高,任务重,稍有疏忽,容易延误抢救时机,危及患儿的生命。从而导致很多护士工作严重超负荷,长期在这种工作强度下工作,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质量下降。
1.3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方面,尤其低年资护士,比较年轻,可能会有个别护士素质不高,经验不足,情绪波动大,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力,有安全隐患风险。
1.4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掌握不够,加上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医护团结协作意识,应变能力较弱等,也就大大的增加护理者的工作风险,甚至在护理工作中,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不能按照规程操作,导致存在安全风险,影响到了对患儿护理的安全[1]。
1.5仪器设备因素如未按仪器使用标准程序操作的、篮光箱的湿度和温度不标准、各种仪器设备没有定期检修、不会处理临时故障等等均均可有安全隐患的发生,给患儿带来伤害。
1.6医院感染方面,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区,每个月进行各项标本采样检测,及时反馈结果,防止发生新生儿院感事件,坚持各项操作和洗手人人过关,有医务人员感染者,调离新生儿室。
2护理安全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慎独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无陪护的新生儿病房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用审慎、慎独精神约束自己的行为。
2.2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配置,保证患者安全,按卫生部三甲医院的要求合理配置新生儿科护士,护士长对本科护士年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要充分了解,合理调配。合理排班,执行三班制交接班,每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包括病情,治疗,静脉输液情况,皮肤状况,认真落实患儿"十知道"并责任到人[2]。
2.3我们要求新生儿病房的护理人员不但要有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操作,而且必须对专科知识、专科理论、专科操作达到精通,以使新生儿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故而我们必须要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对其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培训并考核,另外还需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学习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以使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并进行护理纠纷的个案分析会,及时通报其它医院有关安全的信息等[3]。
2.4每个班都有专人对所有的物品、仪器和抢救物品进行严格查对交接。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合理的设计物品摆放位置,如将辐射台保暖床、心电监护仪、输液泵、氧气装置构成一个床单元,方便操作。如将不常用的呼吸机放在靠里面固定的位置,对每台仪器进行编号。抢救物品在用后都会有专人及时补充,平日抢救仪器要求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定量供应,始终保持备用状态。抢救器械不可擅自外借,对于外借的物品要有登记,明确去向。分管的护士每周对各自所管理的物品、仪器进行总查对、保养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责任到人,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每一台设备设施均建立档案资料,并制定相关制度。
2.5加强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 控制流动人员,手是传播疾病的关键,洗手是切断传染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为患儿治疗时,严格执行标准洗手制度,对探视陪护人员、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现场过程观查,要求探视陪护人员在每次探视前,进行认真彻底有效地洗手,可有效地切断医源叉感染。加强细菌微生物的检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要求科室每月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采样检测,不合格者马上重新消毒,确保婴儿的生命健康。
2.6加强护士长一日五查,护士长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上来抓,认真落实"五查"制度,对违反制度、出现工作缺陷的人和事,严格批评教育,按奖罚条例处罚,加大对各环节监控和检查,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在良性循环中发展、提高。
3结果
通过新生儿科2013年和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χ2=34.489,P
4结论
通过总结2013年上半年科室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持续有效的整改,结果下半年科室成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勤巡视,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是安全护理的保障。护理管理者能抓住护理质量的重点,清楚哪些是不安全的环节,从这些环节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增强护理安全意识,预防为主,降低护理安全风险,保障了患儿安全。我们认真分析,采取各种措施及时排查、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于未然,减少了医疗纠纷,杜绝了护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患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194-196.
[2]朱晶.医院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0,26(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