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足球基础入门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学校;实施;考证;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62
一、 引言
本人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十余年,曾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认证工作,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特点和意义有较深的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简称计基)是中职学校大多数专业的基础课程,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兴趣不高,虽然经过一年的学习,最终却不能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水平。原因何在?令人深思。鉴于以上状况,中职学校计基教学改革很有必要。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认证,学生为了拿到证书,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师发现参与认证的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所以,我觉得用“考证促学”方式组织教学比较适合中职计基教学的现状。
二、 目前状况分析
1、学生眼高手低,兴趣不高
计基是中职学生的基础课,被学生称为“小儿科”。学生学习仅有三分钟热度,很快就失去热情,只想上网。上网能干什么?不外乎聊聊QQ,打打游戏之类。他们真的对信息化办公熟练吗?掌握得全面吗?课程结束,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进行测试,结果他们的水平差得很远。即使是学生热衷的QQ,不少学生连最基本的传送离线文件也不会。
2、教师重视不够
在中职学校的计基课大都是由计算机专业课老师兼任,或者是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担任,可见重视程度不够。对计算机专业老师来说,计基就是小菜一碟,非专业的计算机老师则往往难以把握好教材,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备课不充分,学生不愿学,不得已只好听之任之。最终学生学了一年的计基,到头来一无所获。
3、教材不注重实用性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中职学校有多种专业,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却使用着同样的教材,教材中的案例一个样,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如幼教专业的学生在学习PPT时,侧重于幼儿教学方面和自选图形的案例设计;市场营销专业则应侧重于市场营销报告之类等等。因此我们的教材应该跟上步伐,针对不对的专业开发相应的内容。
4、考试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由平时成绩(占40%的比例)和期中、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平时测验等五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基本上都能拿到,期末成绩只要能拿40分(满分100)就能拿够学分;而且中职学校的考试形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试题由老师自己出,质量不高,评分也不够客观,学生能钻空子,从而导致学习热情不高。
三、“考证促学”的问世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交流已打破了时空、国界和语言。鉴于社会需求,教育部考试中心面向社会推出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NIT),很好地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系统地培养了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提高了相关行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NIT考试分过程式、作业设计及上机考试三个阶段,目前已有10多个模块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和考试,如计算机操作基础、办公自动化、文字处理、电子表格、会计电算化等。
四、我校“考证促学”实施情况
近两年,我校每年都要进行一些全国性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认证,如NIT,考试对象开始仅限于对口升学的部分学生。但从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看到了一种良好现象:在作业设计阶段,许多学生从一窍不通到逐步入门,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选材、定题,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作业设计,不少设计堪称优秀。由于NIT认证培训考试对学生的选题不作限制,学生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确定作业设计内容。所以,在学习数据库模块时,电子专业的学生喜欢汽车、兵器和足球明星,就做这方面的数据库;幼教专业的学生喜欢音乐、美术,就做音乐或美术相关的数据库。学生们为了做一份比别人更好的作业设计,有时甚至中午也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学生们彼此之间就展开竞赛,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即使不是上机时间,学校的计算机房里也挤满了人。看到学生如此高涨的学习热情,几个培训的老师无不感叹着说:要是把等级考试的要求也推广到别的学科上、把范围也扩大到所有专业的学生,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老师教起来也会起劲。
NIT培训考试使学生通过作业设计这一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练习,不但及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多次练习,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就目前中职现状而言,“考证促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改革思路。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考证促学”实施后的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增强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这种教学模式可推动计基教学向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毕业后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快地被社会认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骏/吴博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