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范文

环境整治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整治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整治管理办法

第1篇: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措施

今年元月12日上午,区委区政府召开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后,下午我局迅速召开会议进行传达贯彻,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科室,安排具体人员,制定方案计划,精心组织实施,与市水利局相关处室联系沟通,了解上级相关支持政策,配合区综治办积极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二、抓好督促协调,取得阶段成效

1、整治生活污水方面

完善城乡排水体系,实现污水合理排放。积极实施大沟雨污泵站工程及安置小区口70m地下顶管等工程,进一步加强、、等河道截污工程建设,保障生活污水直接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不再进入河道污染水质,提升了水环境质量,改善了居民群众生活环境。

2、疏浚河道沟塘方面

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恢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督促指导相关办事处清理河道沟塘垃圾杂物、水草漂浮物,疏浚淤积河道沟塘。突出整治污水塘、臭水沟,拆除河道坝梗、施工便桥等障碍物、疏通水系,提高引排和自净能力。对闫河进行整治,对、拦山河、人民河、琅河等河道重点清理漂浮杂草,特别对桥、涵、闸处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水流畅通,保证人畜、庄稼等用水需求。

3、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

目前,我区“农村”区域群众饮用水还是以深机井水和手压井水为主,村庄环境整治以来,我们加大水政执法力度和巡查范围,集中开展水源地调查整治保护,积极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开展水法规、水形势、水安全、水保障宣传教育,使污染源远离水源地,做到人人注意、人人努力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第2篇: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范文

(一)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努力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1、加快投入步伐。采用多种投入形式,保持稳定的投资增长幅度,生产性投入、市政公用、园林绿化、住宅建设要完成年度投入计划。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镇镇区“十个一”工程建设,积极探索旧镇改造,着力提升城镇形态,打造具有个性魅力的宜居城镇。

2、加强管护水准。按“四城同创”的要求,完成指挥部下达的新增绿化面积,重点推进镇区公园绿地、街头绿化、节点绿化及核心区景观建设,确保年新增绿化覆盖率达2%。进一步提升管护能力,扎实做好绿化的维护养护工作。

3、加大创建力度。积极主动开展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园林小城镇创建活动。创建4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1个省级园林小城镇、个省二星级“康居乡村”、个省一星级“康居乡村”、2-3个市级园林小城镇。

(二)以环境整治为载体,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1、注重镇容镇貌整治。充分发挥各镇成立的市政、环卫、绿化管理队伍的职能作用,积极集中整治对镇区容貌影响较大的脏乱差现象,重点解决好乱占道路、乱摆摊点、乱停乱放以及垃圾收运清理。

2、注重村容村貌整治。围绕“整治环境、配套设施、塑造风貌”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参与村庄环境整治,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高速公路两侧、一级公路两侧、铁路两侧的可视范围内的村庄的环境整治,各整治村庄依据村庄规划,组织实施村庄内部道路、排水管道、生活垃圾收运、绿化等设施建设,加强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露天粪坑、破旧房屋等方面整治的力度。

3、注重社区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村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回收试点,探索村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的具体措施和技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努力改变村民生活陋习,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三)以完善制度为重点,规范村镇建设工程管理

1、严格工程建设申报制度,健全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履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村镇各类建设项目均应履行报建手续,方可开工建设,切实保障村镇建筑市场的有序进行。

2、严格落实村镇建筑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制。贯彻执行有关工程建设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提高村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3、进一步规范农民集中居住点农房代建行为,切实加强房屋代建管理,提高农房建设质量。

4、研究村镇建筑工匠管理办法,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的业务技术培训。

(四)以培训学习为契机,切实提高建管人员素质

第3篇: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要求,集中整治废品回收市场,强化废品回收管理,规范废品回收秩序,努力实现废品回收站点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管理规范、安全稳定,提升行业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城乡居民人居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对废品收购站的管理,取缔无证照经营的废品收购站,促进废品收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完善回收站设施,解决废品回收站周边环境卫生及乱堆放问题,达到符合安全、净化、亮化、美好环境的要求。

三、组织领导

成立镇废品收购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党政综合办公室。

四、工作职责

负责本区域废品收购站点整治工作的宣传发动、排查摸底、环境整治、安全生产及消防防火等管理工作。

五、整治重点

1、废旧塑料瓶、纸箱废纸等易燃物随意无序堆放。

2、电线乱拉乱接。

3、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随意电气焊切割钢材。

4、造成周边环境污染,极易引起火灾、触电等事故。

5、有无取得营业执照,公安部门备案证、县社部门备案证及环保部门证明,要证照齐全,亮证经营。

6、安全生产,消防设备,人员培训,应急演练。

第4篇: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范文

按照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和提升大生态水平总体要求,加快连霍高速公路段全面绿化及环境整治,林带全线贯通、节点精品打造、环境综合整治,把接通西大门、横贯东西全境的连霍高速公路段打造成绿色生态景观长廊和展示对外开放形象的窗口。

二、任务分工

1.林带全线贯通。在全面补植的同时,以断档区段为重点,选用大苗,突出常绿,连片造林,今年春季林带全线贯通。绿化西宝高速段宽幅林带11公里、330亩,其中区0.35公里、区0.15公里、区6.55公里、县1.8公里、县1.3公里、县0.85公里,市林业局牵头负责,县区组织实施;绿化宝天高速西出口以东(包括西宝高速与宝天高速连接段)林带6.7公里、100.5亩,其中区6.4公里、区0.3公里,市园林环卫局牵头负责,区、区组织实施。按照乔木块状、花灌木点缀的模式,突出银杏、国槐等乡土树种,与宽幅林带衔接搭配,在西宝高速公路两侧每隔5公里建设景观团块,总共27个,其中区7个、县5个、县11个(完善提升5个)、县4个,县区负责环境保障,市林业局负责设计并组织实施。

2.节点精品打造。按照花灌木带状、乔木簇状、乔灌木块状的混交模式,绿化连霍高速段出入口、立交处、服务区14个重要节点、991亩。其中西宝高速、出入口9处、461亩;千渭之会和法汤立交2处、360亩;高速西服务区3处、170亩。市林业局负责组织苗木,高速集团公司、分公司组织实施。

3.环境综合治理。在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解决乱搭滥建、违章建设、堆放杂物、应拆未拆和不符合规定设置广告牌等突出问题,对沿线村庄污水横流、垃圾乱堆、秸秆焚烧等现象进行彻底治理。市林业局负责指导做好沿线村庄绿化,市国土局负责指导做好沿线村庄建设规划,市环保局负责指导做好村庄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市水利局负责指导做好两侧河滩清障和砂场治理,市供销社负责指导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整治和绿化美化净化,市民政局负责指导做好沿线坟地加密绿化。市千里绿色长廊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分别由市环保局、规划局、林业局提出的《年绿色长廊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连霍高速沿线两侧建筑景观改造意见》、《连霍高速公路段沿线绿化整治任务一览表》,各有关县区和部门要立即行动,抓好任务落实。建筑景观提升工作,段由市规划局牵头督促落实,、县、段由市环保局牵头督促落实,改善景观风貌,彰显地域特色。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工作领导。连霍高速公路段全面绿化及环境整治,市上统一领导,县区组织实施,市林业局牵头协调,部门分头包抓。沿线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站在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实现“六个走在前列”的全局和高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逐级落实工作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建设管理。要推行领导包抓制度,抓重点区段实施,抓难点工作突破,确保任务完成。

2.严格建设标准。市县林业部门要高标准编制作业设计,把任务落实到具体区段,未经审批的作业设计不得施工。林带建设选用3米高的雪松和4-6厘米胸径的杨树大苗,节点绿化要乔木为主、乔灌结合、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采取土地租赁、置换、流转等运作方式落实建设用地,确保地权、林权两落实。市县林业部门和技术单位要集中力量,跟进服务,严把作业设计、苗木质量、整地栽植、浇水抚育等关键环节关口,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

3.加大资金投入。连霍高速规划范围外林带建设所需资金,省上从水土流失补偿费等渠道筹措资金给予补助,其中林带建设每亩补助450元、宜林荒山每亩补助300元、退耕还林每亩补助600元。市财政列支1000万元,主要用于沿线林带、节点和景观团块建设,西宝高速新建林带每亩每年补助800元,宝天高速新建林带每亩每年补助600元,连续补五年。市发改、财政、交通、林业等部门要从基本建设项目、林业重点工程等方面倾斜支持。有关县区要把林带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安排专项资金,保证建设需要。

第5篇: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范文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了全区农业稳步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青原区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化“三大”重点工作为抓手,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14.2亿元,粮食播面33万亩,种植井冈蜜柚5.5万亩,绿色蔬菜播面6.6万亩,生猪出栏4.95万头,家禽出笼93.5万羽;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329家,家庭农场192家,创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其中省级5家)。荣获2016年度、2018年度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单位。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注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调优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扶贫等有机结合,2017年--2018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7万余亩,大力发展“六大”富民产业,形成了规模适度、业态丰富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了一批优质大米生产区、标准化果蔬种植区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区。优先选择贫困村实施农田标准化提升改造后,采取“公司+村集体+村民”等模式,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开发建设,统一集中管理,在富田、富滩、天玉等乡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艾草、油茶特色种植等项目,推进产业扶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提质升级,富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8年争取到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园区企业和周边村庄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一区八园”建设,天玉、富田2018年又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现代示范园达到3个,成为全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最多的县(市、区)。

(二)生态品牌更加凸显。突出青原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品牌化建设与产业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主动融入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现保有“三品一标”农产品21个,其中获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井冈绿宝”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井冈蜜柚多次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销会金奖,青原农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2018年创建为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区域农产品运营中心和益农信息化57家,2019年创建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三)休闲农业全域推进。深入挖掘青原的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以全域旅游新景区为引领,快速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在富水河风光带和青东公路沿线建立了休闲农业基地180余个,美丽休闲乡村20余个,打造集诗画山水观光、生态田园休闲、古村民风体验于一体的多彩田园风情体验带。在2016年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了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创建全省休闲农业十大精品线路1条、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全省十佳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省十佳休闲农庄2个、星级农家乐2个等,休闲农业品牌数量居全省前列。

(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等“五大”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实施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力争全市率先实现圩镇污水处理、圩镇厕所革命、圩镇垃圾终端处理“三个全覆盖”。突出美丽示范创建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按照“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要求,着力打造河东浒岗、文陂大贤等2个特色村点和201个标准村点,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提前一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打造了东固敖上、新圩璋塘等一批生态宜居村落点,荣获2016年度、2018年度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县(市、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不够,乡镇(街道)和村组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抓宣传推广工作经验不足,群众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参与度不高,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后期持续维护压力较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整体推进力度还不够,部分村、组仍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分村点建设进展缓慢。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今年多场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水稻、蔬菜等主导产业发展,造成农作物损失惨重。全区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较少,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目前处于招商阶段,未启动建设。

三是产业扶贫带动辐射能力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村级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对产业风险评估不足,农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投入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整体效益较低,部分扶贫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上半年农业经营主体因灾损失巨大。

三、下一步建议

(一)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规程和相关单在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抓共管机制。抓好河东浒岗、文陂大贤两个特色村点建设和201个美丽乡村标准村点的“七改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后续扫尾工程,在乡镇核实工程量、完成前期项目验收的基础上,尽快与中铁四局、上海建工集团签订补充协议,同时,建议早日明确责任主体和管理办法,完善改善人居环境项目。

(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与乡镇、村上加强沟通,科学合理确定建设内容,抓紧编制项目方案,全面完成项目前期规划设计评审工作的同时启动19年高标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继续巩固生猪退养成果,加快推进养殖小区建设,做好养殖和屠宰环节的非洲猪瘟防控,保障猪肉市场供应稳定。

第6篇: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范文

根据决胜现代化的指标要求和十大行动方案,我镇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明确职责,整合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市容市貌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力争在现代化体系考核中不失分。现将目前我镇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一是完善城市管理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考评办法》,促进城市长效管理措施落实,提高我镇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并最终提升全镇城市管理质量。

二是积极推行镇区单元网格化管理。拟在镇区实施单元网格化管理,各相关单位以部门责任为基础,各司其职,共同管理所属网格。目前,前期工作已完成,只待开会落实。

三是落实商户市容环卫责任制。目前镇区《市容环卫责任书》签定率达96%,社区达93%以上。

四是认真落实督查督办制度。目前,督办案件879件,其中事件743例,部件136例,完成870件,完成率为98.98%,结案率为100%,在全市各乡镇中处于中上水平。

(二)加大整治力度,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一是开展三小车整治。联合交警中队建立车主底册,严格实行“一次半月,二次二月,三次罚没”办法,结合夜间整治,进一步推进“三小车”整治工作。目前,共查扣三小车262辆。

二是开展黑收废清零工作。由执法队与各社区、村相互配合,开展整治活动。目前,共取缔黑收废40余家,与相关社区、村签定责任书9份。

三是规范镇区停车秩序。目前,散发《有序停车告知书》320余份,劝离车辆150余辆,贴单处罚道板停车306辆。

四是开展联合整治活动。组织大小整治31次,包括:镇区大环境整治、绿色低碳示范镇迎检环境整治、黑收废整治、黑诊所整治、环境整治、大环境整治、镇区超门窗经营整治等。上半年,共拆除违章建筑15处1100平方米、披棚(包括遮阳棚、雨篷)2700平方米、开水炉9只、广告牌210块、灯箱30只,清理木柴、砖块等杂物137卡车,涂刷墙面800平方米、清理水池1个及清淤8农用车。

二、工作目标

以创先争优为强大动力,以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围绕一根主线,三稳三提,深入开展各类环境整治活动,促进环境转型,不断深化城乡一体化管理。一方面 ,按照“大城市,细管理”的要求,明确监管和责任主体,无隙覆盖,完善长效管理。加强宣传动员,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只有责任人,没有局外人”的氛围,力争在1-2个月将我镇的市容市貌水平提上一个台阶。

三、存在问题

我镇的城管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管理工作与文明城、卫生城的要求和广大市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

(一)部分单位城市管理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没有落实本单位城市管理内部机制及构建

城市管理组织网络,对督察督办的消极怠慢,且长效管理水

平低下。

(二)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突破不够。

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市场外摆摊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夜市大排档和临时市场脏乱差、农贸市场管理不到位等仍然存在,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部位卫生死角多,乱停放车辆、城市“牛皮癣”和违章搭建等,严重影响了城市品位。

(三)长效管理的责任和措施未全面落实到位

由于城市管理长效化、常态化举措不足,长效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得不够到位,一些城市管理难点问题“整治时好一段,整治后老样子”,总在“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这样的怪圈中反复。

(四)职责不清,存在管理盲区

重心下移的要求落实还不够到位,管理的细节还有很多缺失,多头执法、突击式管理、执法不规范、效能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保洁范围上存在盲区,如河岸结合处、沿路水塘、城市道板等。

四、工作措施

城市管理事关民生和社会和谐,且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十分艰巨。我镇继续把加强城市管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夯实文明城、卫生城创建基础。

(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在各单位明确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增强条块管理的互补性,同时在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事前告知和定期通报制度。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全面整合现有执法资源,做好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工作。

二是创新管理办法。根据城市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顺应形势,建立有利于深入推进城市长效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如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度和作业标准、环卫和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细则、城市管理的考核激励和统筹协调机制等等,切实推动长效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

三是积极推行镇区单元网格化管理。拟在镇区实施单元网格化管理,各相关单位以部门责任为基础,各司其职,共同管理所属网格,促进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确型转变,提高案件处置效率和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四是多措并举,提高管理效率。一方面,加大整治力度,建立缴扣物品仓库,对低价物品不予归还,高价物品的签订承诺书后归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环卫工人作业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实行城市管理方面问题信息上报制度,使每个环卫工人都成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包括城管队员和辅警)

(二)切实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建立长效发展机制,重视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投入,尽快完善一批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的公用设施和市政设施,加快镇区地下排水管网、市政道路贯通工程、农贸市场、停车场、环卫设施建设,有计划推进旧城区主次干道改造,不断完善园林设施,提高公园、道路绿化管护水平。通过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三)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建设。定期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引导城管队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法制意识,塑造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二是加强业务素质建设。大力培养城管人爱岗敬业的精神,强化业务指导和培训,注重规范化操作,提升城管队伍业务素质和技能。建立健全业务人员百分考核制度,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城管队伍,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凝聚力建设。开展1—2次拓展训练,促进队员身心健康、挖掘自身潜能、克服心理惰性、砥砺品质毅力、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增进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瓶颈问题

一是着力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流动摊点管理涉及弱势群体利益,关系社会民生,长期以来都是城管部门工作的难点,也倍受广大市民关注。建议采取建设“小贩中心”或设立临时疏导点,实施规范管理,有效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

二是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要进一步重视城中村改造工作,针对城中村乱搭乱建多、环境卫生差、社会治安存在隐患,妨碍城市管理、影响城市形象这一状况,把城中村改造列为城市建设重点,制定近期和年度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城市环境的根本性转变。

三是大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一方面,要明确各单位管理职责,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规占道、乱停乱放行为,为市民提供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停车场地建设和管理。

五、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各单位协调联动。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完成好各自承担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二是扎实推进“十大行动”。根据既定的镇城管委2012年“十大行动”方案,各单位要立足本职,各司其职,特别是牵头单位做好详细的计划,密切跟踪工作进展情况,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三是积极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结合“十大行动”,利用一个月时间积极开展周巷地区、恒源广场、农贸市场、苏沪高速沿线、浦新河、偷倒垃圾、违章搭建等专项整治,争取2月内大幅度提升市容市貌水平和改善人居环境。

第7篇: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范文

城市市容环境的优劣,事关城市的整体形象与群众的身体健康,对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区现有人口21.8万,城市化水平高达81.3%,土地面积非常有限,人均公共设施极少,历史遗留破、旧、陋建筑物较多,区级财力却很有限,城市管理与维护困难非常大。今年,全市全面启动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工作,为区进一步改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我们要借此机遇,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一流市容环境为目标,迅速掀起城市容貌集中整治新,努力打造宜居新。

一、近年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

自2006年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以来,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日后进一步改善市容环境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区采取以专业管理队伍为骨干,以乡镇街道办为主体,社区(村)基层组织为网络的市容管理模式,主干道卫生保洁实行了环卫工人划段包片卫生区域责任制,促进了全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二是硬件保障进一步改善。区每年市容环境整治经费投入增长率超过财政收入增长率,投入5200余万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改造城市道路及支毛巷道路20余公里,新建改造各类市场10个,新建改造改建城市公厕39座,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照明、排水、排污、垃圾收集清运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也得到了改观。先后购置了一批多功能洒水车、垃圾压缩车道路清扫车、吸污车,新添置密闭式垃圾桶750多个,果皮箱600多个。逐年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极大地调动了环卫职工工作积极性。三是舆论氛围进一步浓厚。有效发挥了各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挖掘宣传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经验。组织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的市容整治工作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对市容环境整治的关注、支持、参与热情不断高涨。

二、存在问题

1、城市规划与管理职责不清。城市规划相对滞后,跟不上区快速发展要求,市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南迁,老百姓休闲、文化活动中心较少,绿地少,车难容,各种市场都存在规划不周全,管理较混乱,功能不明确的现象。群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度不够高,城市规划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市、区城市管理职责不明确,区级部门管理受权限限制,驻区单位执法存在缺位、空位,执法力度不够,市容环境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形成一支规范有素的城市管理队伍,城市秩序不够规范。一是集贸市场问题多。自然形成的马路市场亟待规范,出店经营、以街为市、占道经营、乱摆摊点现象严重,市场商品摆放混乱,餐饮摊点无消毒设施,管理无序,在一些街道及其他城市公共场所,肩挑车拉路上摆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公园路、小河沟、川口、体育桥周边等地段。二是交通秩序方面。停车位少,各类机动车辆强占人行道行使停放,甚至将中心广场作为泊车点,导致道路两侧非常零乱,并且极易造成交通堵塞或形成安全隐患。

2、城市发展投入较少。曾作为一个地级市中心,市委、市政府南迁新区后,老区城市建设连续20多年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老化,跟不上城市现代化发展步伐。一是市政设施有待改善。人行道硬化、街景亮化、市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不够高,沟巷综合改造进展缓慢,部分沟巷道路的照明、排洪、排污设施不全。二是有碍观瞻的破旧建筑物亟待拆除,部分建筑物需要粉饰,通过初步调查,仅主干道两侧就有70多处10000余平方米有碍观瞻的破旧建筑物。三是环卫设施需进一步改善。目前,市容环境卫生机械作业水平还不够高,部分垃圾桶桶体污浊破损,垃圾外溢,需要更换。四是城市公厕条件差。公厕难管理,水厕比例比较低,部分公厕存在设施破损维修不及时,室内外卫生差等问题。

3、市民文明卫生意识和习惯差。有些市民文明卫生意识和习惯比较差,不按城市市政设施功能活动,不珍惜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环境,乱倒垃圾、乱扔果皮纸屑现象依然存在,不管他人健康的不良习惯存在于不少市民身上。个别法制观念淡薄、抵触整治工作的难缠户只图自己方便与降低成本,不惜破换市政设施,污损市容环境。个别经营户采取游击战软磨硬泡,你来我躲,你去我摆拒不落实的违规行为,利用晚上、节假日执法检查空档从事违规经营,存在乱堆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三、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的对策与措施

1、协调长远规划与近期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直接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战略与布局。尝试建立城市建设规划馆(室)等方式,让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与规划,为公众充分表达意见留下充足的空间,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建立探索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良性互动机制,鼓励市民参与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有力推动城市建设规范化、合理化。坚持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加强商业、金融、服务业及公共绿地、市政设施、景观环境等用地的规划建设,改造完善、搬迁取缔不合理的企业,使之形成商业服务体系完善、市政设施配套、安全舒适、环境优美的城市北部生活居住社区,形成独具魅力的川道城市特色。建设节约、紧凑型城市,针对一二马路连接存在的瓶颈和大型公共场所停车场欠缺的现实,不断加快城市改造,加强城市广场、绿地,篮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室外活动空间。

2、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继续坚持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积极探索,大胆学习借鉴外地城市管理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制定和完善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市容环境管理办法与整治方案,注重与城区规划相衔接,力求整治效果符合城区规划、城市功能、建筑风格的要求,不搞低水平重复整治和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素质,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市容卫生监督管理员的作用,增加工作力量,提高工作效率。要努力健全职责明确、协作有力、责权统一的管理新体制,实行整治与管理并重,以整治促管理,以管理促环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要建立常态化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变多头管理为系统性管理,进一步研究探讨管理作业市场化、管理维护社会化、管理监督标准化的机制,确保整治一片,规范一片,巩固提升一片,长效管理一片,逐步实现由集中整治向长效管理的转变。

3、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市容环境整治投入。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市容环境整治投入,不断更新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功能齐全、设施规范的市场。市容环境整治工作量大面宽,资金投入量非常大,不能只靠政府投入,而要积极主动汇集四面八方资金,狠抓招商引资,聚集群众力量,才能保障整治工作需求。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通过盘活存量资产、社会融资、财政配套等多种渠道,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要统筹安排好市容环境整治项目资金,将城建、卫生、三创办等单位的项目资金统一管理,管好用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对整治重点工程、跨年度项目,要超前、分期、足额落实资金,尽快启动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一是大力实施城市改造工程,加大违章建筑、破旧建筑和有碍观瞻建筑的拆除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滑塌区居民整体搬迁步伐,尽早完成区城内所有棚户区改造任务。加大漆水河及支毛沟综合治理,加快防洪堤和堤岸道路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建设纵贯市区的河滨景观走廊。二是开展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改造硬化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的道路,着力抓好城中村、卫生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消灭脏乱差和卫生死角。三是扎实推进城市环卫设施建设,不断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重新配备一批果皮箱和垃圾桶,改善环卫装备和作业水平,提高保洁质量。四是积极实施公厕改造工程,免费开放所有区属公厕,使城市公厕布局合理、数量达标、设施完备、管理规范,建成区内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城中村的旱厕全部实行旱改水。五是加快城市景观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凤凰湖橡胶坝项目及其附属景观建设,抓好市人民公园改扩建、小河沟森林公园建设和城市广场、集贸市场的新建改造工作,使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第8篇: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活动为抓手,认真落实全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巩固成果、兑现承诺、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为主线,围绕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有力促进全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整治内容

1、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2、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3、企业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存在的问题;

4、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5、有关涉企收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21日—5月31日):场党委组织召开全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动员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市会精神,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采取拉横幅、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造势,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投入到“百日整治”活动中来。

(二)查找问题阶段(6月1日—6月30日):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征求企业、职工、群众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对照全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政策和要求,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影响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自查活动,认真查找工作和服务上的问题,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并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整改建制阶段(7月1日—8月10日):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工作方案,选择1—2个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整改建制期间,认真遵守“两个隔离带”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两集中三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以票控费”管理办法的实施;加强“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规章制度、服务承诺、长效机制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建立操作性强的长效机制,并将服务承诺的具体内容报市整治办备案后公示公告。

(四)验收测评阶段(8月11日—8月31日):按照市整治办的工作要求,组织相关科室,做好迎接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准备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场党委成立以党委副书记、副场长同志为组长的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场政法办,负责整治活动的日常工作。

第9篇: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范文

一、以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为节点。重点打造始、神隐和寻佛问道等3条精品线,每条精品线实行县领导联系制度,全程参与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在精品线的打造上,注重沿线环境的综合整治,花大力气破除“脏、乱、差”问题。大力推进“四边三化”活动,全面实施城乡绿化,按规划、有重点地开展增绿行动,做好104国道、62省道、60省道和上三高速公路沿线的洁化、绿化和美化。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依法拆除违法建筑。县农办统一购买树苗,组织人员对全市现场会考察路线见缝插绿,始丰街道、平桥镇和街头镇区块对62省道沿线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整体形象。

二、清洁家园工作明显提升。以开展“垃圾不落地、更美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集中大整治活动,对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集聚区、河道沟渠、学校门口、废品回收点等重点区块进行全面清理整治,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整治整体效果。县清洁办定期对国省道沿线村庄、乡村、河道进行全面督查,并通报,督促整改落实。以“清洁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面清理处置沿河沿路、房前屋后的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在湖井等村开展三星、四星、五星级“清洁户”评比活动,在等村按照环境洁美、亲人谐美、生活甜美、邻里和美、群众赞美等“五美”要求,开展“美丽家庭”评比,已创建三星级美丽家庭32户,四星级6户,五星级3户,并设立红榜和黑榜曝光台,让好的露脸、差的丢脸,村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三、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开始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召开新一轮扶贫对象认定工作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低收入农户和扶贫重点村初选对象的调查已完成,低收入农户、扶贫重点村认定对象报批和公告工作正在进行中。将1000人的异地搬迁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街道),目前幸福花苑五期工程进展顺利,一号楼建至第15层,二号楼建至第13层。推荐了199户农户为2013年我县“创业增收”贴息贷款对象。

四、农家乐产业进一步做精。重点扶持、休闲农庄等具有代表性的农家乐,指导经营户主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各具特色的发展。对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农家乐进行摄影取材,装订成展示农家乐特色风采的宣传资料。会同县餐饮协会,完成特色农家土菜收集整理工作。协调各方人员,确保现场会顺利完成。加大农家乐经营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农家乐经营的效益。查清农家乐环境管理状况,落实规模农家乐排污许可制度,督促上规模农家乐经营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推进农家乐环境整治,提高农家乐发展水平,加强管理实现农家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