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地域文化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域文化研究

第1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1研究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发展乃至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呈现繁荣态势,但从创新的视角,对工业设计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选定1989年至2015年全部期刊,按“题名或关键词”,以词条“工业设计与文化产业”输入检索,仅有2篇检索结果,即苏珂、高喜银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33期上著《工业设计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康辉在《现代商业》2010年第26期上著《工业设计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选定“全部”条件下,限定年度范围为1985年至2015年,选“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三项为检索领域,共获得检索结果56条,经甄别与本文立意有直接关系的研究文章不足10篇,其中包括上述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的2篇。在有关本文立意的研究中,关于工业设计对文化产业具有价值的研究约占一半,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仅有3、4篇关于工业设计“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关于工业设计通过对文化的再创新从而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更少,而且呈现碎片化状态。对本课题的研究,可借鉴的成果不多,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2工业设计创新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工业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和根本属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业设计通过其完整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实现对有形产品、无形服务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这种创新力量今天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如斯坦福大学DesignSchool提出了"designthinking"系统来解决社会、环境、商业等综合复杂问题,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被带入到更多情境下作为创新的驱动力。地域性是以地理区位相区别,反映的是传统积淀所形成的地方特征;是指事物的地方特色、区域特色,或者可广推为地方文化、本土文化。地域性文化历经累积和沉淀,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和内涵,并逐渐形成发展为具有地域独特性的文化产业。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地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域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中国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定位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正式位列国家战略性产业之中。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强文化软实力。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定文化及其业态的基础上,具有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体验生成、繁荣和提升的过程。工业设计创新具有驱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体验生成、繁荣和提升的属性和职能。即工业设计通过创新方法与技术,能够在现有地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产品、新的文化服务形式,以及新的文化业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工业设计自身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由于本文立论在“驱动”而非“带动”,因此,这一点并非议论重点。值得强调的是,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以创新为“引擎”,以新生成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也是产品)与体验”为媒介和前提,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改善“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效益,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内容,这一点对立论论述十分重要,是论证的逻辑前提。

3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创新资源。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比较突出。

3.1创新驱动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行业技术门槛不高,其生产制造技术成熟于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历史时期,加之传统厚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产业吐故纳新不强,缺乏创新驱动力。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们身上,普遍存在观念保守,思维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导致文化产品在理念、造型、技术、工艺、色彩、装饰、材料、功能等方面,缺乏创新元素,“千年一面”,低水平重复生产,形不成品牌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极大地阻碍了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3.2对接新技术不够,与需求脱节

传统文化产业是人们在长期历史的生产生活等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其技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一致。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技术已经明显落后;另一方面,从事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者自身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学习与应用不够,导致传统文化产品(服务)、产业不能与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合,不能与当前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刺激不了消费,形不成消费规模拉动,既谈不上产业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升级。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正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如果不能与互联网技术对接,不远的将来,就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可能是危及生存的问题了。

3.3经营管理落后,商业运营较弱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与其他产业类似的问题,即产业链不全,节点处于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部,见图1,而处在“微笑曲线”高端的研发、营销薄弱,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小而分散,低水平重复生产,老祖先的研发一劳永逸,远离现代营销理念,价值链不全,行业竞争力不高,经营管理落后。亟待系统地优化整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新商业模式,延续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4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引入工业设计概念至今的三十多年,工业设计已发展为创造新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柳冠中认为“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工业设计所倡导的“设计思维”成为后工业时代“问题求解”的重要思路。伴随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工业设计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受到认可和关注。“设计力就是竞争力”,通过工业设计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5]。

4.1工业设计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驱动力

工业设计对产业发展和转型的驱动作用之一即是就社会机制及价值观层面而言,工业设计特有的创新本质将起到重构社会经济与文化体系的战略作用[6]。因此,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创新潜能,利用工业设计自身整合资源的优势,将创新设计、信息网络平台开发、云端数据库建立以及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等有机整合,发掘并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独特的潜在的优势,以工业设计方法和理念将其合理解构,保留地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的同时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使文化产业从发展的局限和困境中逃脱出来,实现稳定而充满活力的持续发展。

4.2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有其自身核心的文化背景支撑,因此在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走特色工艺、材料与现代工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工业设计对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个环节的关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系统的方法和途径。第一,工业设计产业成长基于“用户选择”,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产品或服务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对市场作出机会分析,尽可能了解用户需求。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融合传统文化、地域特色,要浸入到现代生活环境和大文化背景中去更需要详实可靠的用户分析和定位。工业设计以兼具理性的数据统计及感性的观察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用户作整体分析,为产业的目标用户作合理定位,使产业有的放矢地进行前端产品的研发。第二,工业设计将高新技术融入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创新。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含量,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文化产业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提供强大发展动力。比如,在材料方面,工业设计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适合材料特性的现代化加工工艺,以3D打印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融合应用,为新产品设计、制造系统化提供支撑。数字化信息技术推动新型文化业态的出现,今天的文化产业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文化产业[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媒介,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相对滞后的商业运营模式带入新活力。互联网及云端数据技术可以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特色文化元素、价值符号,进行标准化、数字化的整理、统计和存储,构建特色文化数据库,为产业产品的设计、研发、标准化生产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第三,工业设计系统优化整合文化产业链资源,使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优势最大化。浪尖设计董事长罗成认为必须把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材料、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渠道、品牌等各方,都整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工业设计的价值[7]。“全产业链”是一种系统、整体的商业创新模式,贯穿产业产品的前端研发至后端营销,涵盖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的建立、产品及包装创新以及产业的营销和管理。地域特色文化产品普遍缺乏创新机制,商业模式保守,工业设计所具备的创新力和整合力,能够帮助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创新机制和增值模式。第四,工业设计在与文化产业结合过程中关注社会、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从设计思维开始即主动思考一系列的改变创新对于未来的影响,通过研究工具和原型测试等方式评估未来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发展结果,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5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的模型构建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把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用视图形式表现出来,用箭头表示动力作用方向及作用途径,即构建模型。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驱动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它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职能,全方位作用于文化产业,当然包括地域特殊文化产业,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心。具体作用或驱动的媒介有文化理念、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管理,以及工业设计自然要调动的用来提升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条件。工业设计一旦用来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创新理念对文化产业观念的影响和渗透,使文化产业的理念以及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为之一新。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职能,工业设计通过创造新造型、新结构、新流程、新组织等,给文化理念、文化元素、文化需求以新的视觉形象和价值模式,从而丰富文化产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提升文化产业附加价值。对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来说,意味着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更加厚重,也往往是各地方的发展重点,必须紧紧抓住地域特色,准确进行发展定位,做好文化管理的顶层设计,用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强化“互联网+”思维,改造和重塑地域特色文化产业,驱动其发展和升级。

6结语

第2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代以来,学界对沈从文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沈从文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特征。其中,既包含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特征,又包含其中所渗透出的道家艺术精神。杨义《沈从文的“凤凰情结”及其小说的文化特质》,杨瑞仁《凤凰之“仙”与凤凰之“龙”——谈凤凰县土家诗人田星六与苗族作家沈从文》和陈国恩《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等文章都阐述了沈从文作品中独特的文化特征。

    “文化”一词的外延十分丰富,针对沈从文的文化研究也十分宽泛,包含了沈从文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特征(既有苗族文化本身的文化特质,又包括苗汉杂居状况下展现出的文化的丰富性)和作者自身及其作品中人物自觉不自觉的所体现出来的道家艺术精神。

    “凤凰情结”是沈从文创作的显着特征,也最能说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杨义《沈从文的“凤凰情结”及其小说的文化特质》一文中强调了沈从文的“凤凰情结”这一文化意蕴。所谓“凤凰情结”,“一是指地理意义上的凤凰的放大,放大到湘西的民俗、山川风物,二是精神文化上的凤凰的放大,放大到楚文化的图腾崇拜、精神信仰。”[1]文章以《龙朱》为例,阐述了作品中独特的苗族文化因子以及在长期的苗汉杂居中,汉文化对苗文化的影响与渗透。《龙朱》具有一种神话氛围,但却又不完全脱离人间性,作者将白耳族苗人族长的儿子龙朱塑造成了“兽中之狮”,是对唱情歌的圣手。反映了苗族人唱歌求偶的独特方式,极具地方文化特色。但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苗族的传统中,唱歌求偶以“四月八”为最盛,可作品中为我们描述的欢歌盛事却是中秋节,这无疑渗透了一些汉文化因子。因此,对“凤凰情结”的理解不易过于狭隘,杨义先生所指的地理意义上的凤凰情结不仅仅是指纯粹的湘西民俗或者苗族文化,更多的应该是指以湘西山川风物、民风民俗为主的苗族风情。“凤凰情结”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其精神文化特征。楚文化源远流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屈原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带着美丽的忧愁、幽思陈郁的特点。因此,杨义先生认为“沈从文的小说比起废名作品中陶渊明式的闲适冲淡来,多了几分屈原《九歌》式的凄艳幽渺,其源盖出自他与楚文化的深刻的精神联系。”[2]另外,在图腾崇拜上和精神信仰上,沈从文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在他看来,龙作为汉人的图腾,代表的是封建权威,而凤不然,人们对凤的应用更自由,它更亲近群众。

    沈从文的创作地域文化特征浓重,他笔下的自然美丽而纯净,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亦如自然般清纯、善良。一些研究者便试图从“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来解读沈从文的作品。其中,陈国恩《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和道家艺术精神》比较具有代表性。文章认为,《边城》、《长河》、《三三》等篇什为我们展现了造化所具有的那份素朴的景观,正所谓钟灵毓秀,沈从文也极力塑造了具有人间性的、但现实中却又不太可能存在的生命形态,这其中就蕴含着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同时,陈国恩指出,这种“天人合一”永远只能是一种理想,他看到了在优雅的牧歌下还隐含着一丝悲凉,认为沈从文的作品在抒情的笔调下暗含了悲剧性因素,使悲哀化成了淡淡的哀愁和忧郁。且不论这其中是否与道家精神相吻合,但就其对沈从文作品特点的评价我是非常认同的。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读出他的确想要极力留住湘西人的纯粹、善良等一切美好的天性,这是湘西这片净土赋予这里人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他同样意识到,这里除了翠翠、夭夭、三三,也出现了顺顺这样一类人,他清楚地知道湘西最终还是不可能躲避商业化的浸染,不会永远保存那份纯粹。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喜剧性的完美结局,作品中的人物也或多或少带有悲剧因素(比如《豹子·媚金与那羊》的凄惨结局;单纯、善良的翠翠也只能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伴,最终在无尽的等待中度日)。陈国恩先生认为沈从文笔下的这种阴差阳错、造化弄人的情境与道家的命运观有相似性。除此之外,他还从沈从文的艺术观中三个重要的范畴“童心”、“生命”和“神性”中阐述了沈从文的道家观点。他认为,沈从文推重童心的纯真,珍视生命的价值,认为“神即自然”,他的伦理观和审美趣味上这种回归自然、崇尚浑朴的倾向,就是他的创作浸透了道家艺术精神的重要表现。三个范畴分析得出,在沈从文的文学世界里这三个范畴原来都指向“自然”。但是,在论证生命的价值时候,陈国恩认为“生命是美丽的”“是凭生命自身的价值使萧萧免于被沉潭”,[1]但我却认为,萧萧不被沉潭并非出于对生命的敬畏而只是因为她生了男孩,这一现象的背后隐含的是文化的陋习。需要指出的是,陈国恩先生并不认为这些道家观点是沈从文刻意研习所得,而是受大自然熏陶,自然而然形成的独特的气质禀赋。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何尝不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道家艺术精神。

    除了文化地域特征研究外,沈从文研究的角度还有很多,比如平行研究,现代性研究等,尤其是随着西方文学理论的深入传播,一些学者试图用更新的理论、更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作家作品的做法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多角度地解读是可以的,更是十分必要的,但无论采取何种解读方式都一定要基于作家创作本身,更要把握其创作的基调,并将创作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力求出新却不牵强,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才是更具价值,也更趋于最本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修订本).岳麓书社2006年4月第1版.

第3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建筑;文化;地域性;刘家琨

1.如何在建筑中体现地域性、文化内涵

对刘家琨的认识是一步一步加深的。

早先看过鹿野苑的照片,觉得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建筑,后来亲自去参观后,发现这个小建筑有很独特的风格。

进入展区大门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竹子很多,感觉很有四川的地域特色,环境很幽雅。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片竹林的缺口处,茂密的竹子在上方倾斜,形成一个门洞。进入这个门洞,眼前是一条直道,左边是空旷的草地,右边由一排排竹子分隔成一个个的展览空间,里面陈列着石刻的雕像和牌匾。走完这条道向左转,是巨大的石台阶,一级一级向前走,突然之间,竹林的深处出现一个青灰色的建筑,仿佛突然就从地上生长出来,升起的飞桥临空穿越莲池,伸入半空,连接地面与建筑。这一切突如其来,却又“脚踏实地”。原本冰冷灰暗的混凝土此刻却显得青润。在还未进入以前,就已经被打动。尽管这些作品常常迫使我们面对物质的沉重,建筑师本人也谦虚地重申“此时此地”的“低技策略”,但其真正的愿望难道是把我们的视线和躯体移离大地,接近天空?

进入展览馆的方式也很特别。走上飞桥,越过莲池,直接进入一层上空,俯瞰脚下的展品。正面墙上是一副巨大的佛教传播图,占满了两层高的墙壁。沿着飞桥,向左进入一个展厅,终于离了 “悬浮在半空”的感觉。展馆内的采光都采用间接的天光或人工光源。在墙与屋顶预留一条缝隙,装上玻璃,让光线浅浅地撒在雕像身上,营造出柔和宁静的意境。顺着展览线路向前,走下一道阶梯,一楼的采光方式又不同。在厚重的混凝土墙上开了几组落地的条窗,间接的天光还是采用,整个大厅内并没有一般展览馆那种人走在里面觉得憋闷的感觉,外面的绿色植物触手可及,玻璃光洁得好象并不存在一样。地面还有浅浅的水池,与一楼主入口的水池呼应。展馆的色调是温和的青灰色和白色,柔和的橘色灯光和自然天光使雕像生动起来。没有玻璃隔窗和维护栏,严肃的雕像们似乎也变得亲切起来。

中国传统的寺庙与此不同,大都采用红色的外墙和门窗,坡屋顶下空间高大但并不明亮。比门还高的菩萨佛像端正地立正中央,慈祥的俯视着虔诚的人们。而参观者都是怀着一种崇拜的敬意而来,仰望佛像,表情严肃而充满期待,在蒲团上下跪作揖许愿,人和佛像就是崇拜与被崇拜的关系;鹿野苑营造的氛围则不同:进入展馆那一刻,人是高于佛像的,从一个从未尝试过的角度观察佛像,感觉很新奇,并不一定很严肃。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一种“下到地宫”般的感受。展馆内的佛像尺度也比较小,大部分都没有人高,所以我们都用平视甚至俯视观赏它们。在解说员的引导下,我们下蹲仰望这些佛像,发现它们和传统佛像有共同的特点:目光下垂且慈祥,头的比例大,所以仰视的比例尺度比较好。但是我们并不能一直蹲着前行,因此达到这样一种效果:人更多的是在观赏,而不是在崇拜;没有和尚敲钟的声响和人群聚集的嘈杂,从鹿野苑的前奏空间开始就让人静下心来,以观赏的姿态感受空间,迎接新奇与震惊。竹林的沙沙声和流水的潺潺声掩盖了凡世的声音,我们更能倾听静谧。

二期的鹿野苑。

新建的部分由四个相对独立的展馆构成……其中两个展馆由于收藏内容而使用了新的外墙材料――预制混凝土砌块和预制混凝土格窗。为了达到预定的外观效果并防止外墙面雨水的内渗,建筑师对砌体的细部接点做了细心的研究:在砌体的外侧上缘预浇凹槽以防止横向的渗水;在紧贴的两个砌体之间的背面凹槽内注入灰浆以防止竖向的渗水……混凝土砌块墙与相邻的清水混凝土墙之间达到了一定的视觉和谐。而混凝土隔窗又起到了双重作用:在室内是采光的窗和展览的展架,在外墙面又形成一种朦胧的通透感,室内外若即若离。并且通过细致的设计,使隔窗顶上的小孔能安装小灯,而电线并不露出来,参观者不能直接看见光源。柔和灯光下的陶像生动灵活,用绿色植物和青灰色建筑做背景衬布。这样的方式无疑表露出刘家琨对混凝土这种材料的偏爱和驾御的信心。

在这里,更大的水面被采用。不仅是地上,还有低矮的屋顶平面。在水边还设置了狭窄的楼梯,诱惑有探索精神的人们拾级而上。但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个细节:一块混凝土板以二层的高度从一整片玻璃幕墙中出挑,端头立着一尊佛像。此刻的佛像似乎是活了,目光垂下,表情安详,但让我感觉到茕茕孑立一般的寂寞,于是我虔诚地看了好一会儿才走开。后来回想,觉得刘家琨的建筑不只是建筑,还附带有感彩。正如刘家琨的小说创作对其建筑实践的直接作用。以“游走”的文学方式为主线贯穿了鹿野苑的参观路线,“把文学方法和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并认为“设计建筑和写小说是同一件事”。在成都这个多雾、多阴天的城市,灰色的天空几乎是一直存在的。刘家琨对此是心中有数的,于是在混凝土里揉入了铁灰,使得建筑物看起来不仅仅是灰,还有“青”、“润”。他还观察到“灰色的天空产生的是一种漫射光,一种有阴无影、更加安详的光线”,于是大量使用了间接采光的缝隙。

2.如何做到建筑之间的交流

一直就觉得刘家琨不只是一个建筑师。“把建筑放在了生活里”是他对目前工作室的评价。在鹿野苑中,人是主体,而建筑在灰色天空下谦虚地展示着,即使引来人们的惊叹也不张扬。

以前在《时代建筑》里看见他在广州做的玫瑰园小区介绍,刘在内院上空引入一条架空的走廊,连接起位于小区内部的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内院中央由原售楼部改建的展厅和三期组团的一座新展厅。看见这样的作品使我非常震惊。曾经讨论过邻里交流的问题,觉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确定了要做“中国式院落”的方向,也只是平面的院落。看了玫瑰园以后不得不承认刘家琨的高明。

“……中国传统园林为私家园林,近代园林为城市公园。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小区的建造占用大片土地,而城市公园用地日益稀少,架空步行桥的引入使小区园林既成为私家园林(属小区居民共有)同时又可供城市公众观赏,成为城市公园。……”

刘最后做到的是这样一个居住区:公园与私园重叠,服务于小区居民与城市公众,最终在中国当下封闭式小区制度和城市公共空间建立一种互动的关系。

大胆的想法显示了刘家琨文学家般丰富的想象力与细腻。

3.如何在建筑中体现“文学性”

除了文学性,地域性也是刘家琨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成都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内陆城市,过去的历史文化赖以成长的基础是成熟的农耕文明。而刘家琨的作品又常常给人“朴实”、“沉重”的感觉。像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外墙面,清水混凝土和页岩砖的组合外壁上,施工时留下的粗糙质感,让人联想到时间的久远,手工劳动的繁重。刘家琨的理念是“就地取材”,在中国这样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建筑的建设量又非常大,刘这种“价廉物美”的手段的确让人钦佩。从1997年的何多苓工作室到2002年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到2004年的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都大量运用了当地材料。除此以外还有各种现成材料的“误用”,都成为建筑师作品表现力的体现。尤其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筑的大体量,开敞的巨大洞口和位于高处的院子,都体现了重庆潮湿的气候和“长江山城”的竖向景观。对于城市项目,他认为技术与材料的运用已不存在限制,但危险在于,它使建筑沦为玩弄肤浅形式迎合商业需要的奴隶。在给朱剑飞的回信中,刘家琨写到:“我并不想天天国际化,因为你躲都躲不掉;我也不时时想地域性,因为你天天都在这里。牢牢地建立此时此地中国建造的现实感,紧紧地抓住问题,仔细观察并分析资源,力求利用现有条件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奠定了“中国性”,这些问题自会与时俱进,使你保持“当代性”,如果在解决问题时有一些创造性,“个人性”也就随之呈现。”

参考文献:

《时代建筑》06年4期《灰色的天空》 作者钟文凯

第4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一、地域文化对企业文化构建产生的影响

(一)地域资源的影响

地域资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自然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地域中,差异性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民族风貌、器物文化、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方面,这就使得不同的地域中具备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第二,人文风俗因素。对于一个地域来说,人文风俗是比较突出的地域特色,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人文风俗会对其产生长期性的影响,根据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因为产品中蕴含的地域人文风俗特色而购买,因此,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应该将人文因素结合进去。

(二)地域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做出了转型,但是依然受到比较严重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突出的表现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敢大胆的进行创新,墨守成规,这使得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苏州的国有电力公司,尽管已经实现了体制改革,但是电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未针对电力产品进行有效地创新,导致电气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基于此,苏州国有电力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以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来引导企业的发展。

二、地域文化影响下企业文化构建的策略

(一)利用地理差异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于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实质上,品牌文化与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相同的,通过品牌建设,凸显出企业的文化精神,通过宣传等手段,让消费者产生认同的情感,并形成品牌忠诚度。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广告宣传是重要的塑造品牌文化的手段,在进行广告宣传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地理差异,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让消费者在形成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购买企业的产品。

(二)整合优势因素

在地域文化系统中,包含着员工的行为意识,受到地域文化风俗的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及思想意识都会带有地域色彩,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通过外化作用,将员工的行为意识变为企业的凝聚力,进而将地域文化蕴含在企业文化中。在企业的管理中,员工管理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员工管理,保证员工的行为具备规范性,进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工作环境,不过,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却无法引导员工的意识,这时就需要充分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鉴于员工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的构建要将优势因素进行整合,充分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指引作用,实现员工意识的规范,提升企业的价值。

(三)汲取地域精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企业文化的构建,以便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不过,企业文化的构建并不是去迎合,而是要在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企业文化中融合地域文化之后,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更强,通过地域资源优势的利用,准确的找准企业的市场定位,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苏州是传统文化历史古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比较大,非常讲究礼教,电力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苏州的文化历史,突出儒家文化思想,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促进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

(四)规避负面影响

在不同的地域中,经济、政治、环境的发展各不相同,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不对等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地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的经营会对区域内的资源、人力等实现科学配置,进而充分的发挥组合的功能,实现企业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不过,很多人会对某个地域存在偏见,突出表现就是如果某企业产品来源于该区域,就会直接拒绝购买,对于这种现象,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通过恰当的创新,扭转偏见,将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

第5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4602

1 自然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地貌,都会限制园林建设,又会促使形成属于本地区特有的景观形式。早期人们会模仿自然建造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便模仿自然山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式园林,英国有大面积的牧场风光、地形多是起伏的丘陵,因此英国古典园林便有开阔的草地、自然弯曲的湖岸以及蜿蜒的小径,成为另一种风景园林。

不仅自然界的整体面貌影响着人们的建园构想,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也会影响到。意大利古典园林被称之为台地园,正是因为意大利国土中80%为山地和丘陵,园林大多建造于斜坡之上,开辟几层平台来建造园林,可以说地理地貌促使台地园成为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再比如阿拉伯国家多是沙漠戈壁,气候炎热,植被稀薄。因此伊斯兰园林多用树、建筑来营造阴影使环境凉爽,避免日光直射,营造水体同时调节小气候。因此古典伊斯兰园林便有了庭院风格。

由这些例子可以得出:景观其实是一种人们对抗地域自然环境而又屈服于自然环境,用来营造舒适环境的手段,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2 人文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周维权先生说过“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1]。”园林是以人为中心而主导建造的,人文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非常深远。从文化背景、思想方式到、文学、美学、哲学等,都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园林中的各个角落。

从古至今,造园的演变都是随着不同时期人们思想方式、美学、哲学等的变化而变化的。18世纪之前,古典园林大体分为规则式与风景式两种。东方园林以我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善于模仿自然,倡导“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和谐的境地,这是由于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决定的。儒家倡导“仁”、“礼”,表现在园林中则是自然生态美与人文生态美并重;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并发展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释即佛家讲“悟性”,表现在园林中就是对于意境的塑造[1]。因此这几种哲学思想便引导中国古典园林走向风景式。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崇尚人工美,提倡规矩格律,表现为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序的美。因为西方哲学提倡人力能够影响并且可以改造自然,美是需要人力创造来实现的,人造的园林艺术是自然美的最高境界,自然只是一个提供素材的本身[2],因此西方古典园林走向规则式。

世界上宗教对于人们向往的世界都有描述,基督教在《圣经》中描述古犹太人对人间理想居所是“伊甸园”;佛教对于古印度人的理想居住环境――极乐世界,在净土宗的《阿弥陀佛》经中做了描述;伊斯兰教在《古兰经》中为的信徒描述了“天园”的生活情形[2]。在这些宗教中对于造园影响最深远的便是伊斯兰教。古典伊斯兰园林庭院设置十字交叉的四条水渠,象征“水河”、“乳河”、“酒河”、“蜜河”,相交之处通常放置喷泉、水池。种植了大量的果树不仅遮阳也可以采摘,象征永远取之不尽的水果。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古典伊斯兰园林的建造大多是以“天园”为模板,可见伊斯兰文化在园林中的影响。

人文环境不仅可以影响园林风格,也会影响到一个园林中的细节,包括铺砖图案,雕塑种类,颜色,照明样式,置石位置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人文环境对于园林设计是重要性。

3 社会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于园林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古典园林的封闭式、内向式转向为现在的开放式、公众式的公共绿地。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社会文明,到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工业社会,再到现在以信息、网络为主导的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大环境的改变都会引起园林的发展和新趋势。工业社会大背景下,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中产阶级崛起,人们追求自由与平等,在1857年美国中央公园诞生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也是近代公园的开端,园林不再是为权贵所私有的财产,而是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场所。经过多种公园风格,如极简主义、表现主义、结构主义等变化,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人们更加关注生态修复,后来便产生了的生态主义。而到现在的信息网络时代,全球化的社会带来趋同性,全世界大城市的公园绿地都十分相似,因此地域主义的倡导便产生了,其实也是回到建园的初心,从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出发,建设适于本地区人们使用、社会认同具有归属感的公园绿地。

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花园城市”,但它也是从工业化时期环境被破坏的状况下走向了花园般城市的,这都归功于新加坡自上而下的政策也就是社会环境。1965年建国后迅速的工业化使原有绿意盎然、田园般的生活环境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水泥世界,但是新加坡政府很快意识到问题并且做出了决策[3]。20世纪70年代制定道路绿化规划,80年代引进植物、设休闲设施,90年展主题公园建立生态廊道系统,21世纪进行城市空间立体绿化。这些使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目标成为现实,由此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对于景观行业、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力[4]。

4 结语

一段时期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并不是由一个因素一蹴而就的,不单单因为自然环境或是人文环境或是社会环境,因为这三个因素本身就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而这三个因素共同形成的便是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应是受地域限制的,体现地域特色的,为当地区人们服务的,是充满认同感、归属感的。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第6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园林设计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1、 地域文化概述

1.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下,与当地的风俗环境人文景观相融合,逐渐形成富有当地特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随着时间的经久酝酿,地域文化独具特色,对于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地域文化丰富多样。各国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我国各地区也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文化,这就是地域文化很好的例证。

2.特点

(1)地域性文化特征;地域文化本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逐渐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体现着当地的风俗文化。

(2)时代局限性;地域文化是历时长期形成,并且在不断向前发展,它只能在特定时期对特定地域起作用,而非一直适用。

(2)差异性和独特性;每种地域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将之与其它地域文化区别开来,约束着本地区内的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

(3)各地域文化间相互影响、交融。各种地域文化在发展中与邻近文化互相影响,共荣共生。中华文化包罗万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色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

(4)包含层面广泛。地域文化是文化在具体地域中的体现,包括方言、饮食、建筑、地理人文环境、民族分布、民众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

3.产生与发展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我国地域辽阔,人民众多。地域文化因此逐渐形成,并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地越来越多样化。直到现在,各地的地域文化仍在不断发展。信息交流的方便也使得地域文化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就是我国地域文化丰富的体现。以服饰来说,人们的服饰就因民族或地理区域的不同而不同。从时间上来讲,随着朝代变更,服饰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二、 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园林景观设计概念

所谓园林景观设计,就是指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应用一定的园林技术方法 和手段进行园林布局,如通过建造建筑、种植草木等来改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通过人为的手段,赋予环境以更好的美感,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益处。

特点

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会致使园林景观的不同。就以中国园林为例,分类就很多。北方的皇家园林重在气势恢宏,规模壮大,氛围庄重;而苏州园林则多为私家园林,偏重精致、精巧。讲求步移景异是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而苏州园林就很好的利用了自然风景,力求园林与景色相互印衬,园林的设计之巧妙与江南水乡的婉约秀气相得益彰,带给人怡然自得的心情。

三、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应用

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1)园林景观设计源于地域文化;园林设计是人们根据当前可利用的资源以及现有的审美眼光对当地的环境建筑等进行的改造,因此地域文化产生了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需要,并为人们进行园林设计奠定了基础,划定了框架范围。园林景观的设计需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审美需求及历史文化。

(2)园林景观设计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地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差异性和独特性。而园林景观设计在适应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本身就体现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凸显当地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

(3)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不可分割。要想成功地完成园林景观设计,展现地域文化,二者就应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展现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园林设计中地域文化应用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总原则是要因地制宜。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考虑到园林设计对于拉动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园林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与当地环境相适应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的造型美感能充分把当地的环境资源条件发挥到极致,同时也使得地域文化得到充分的展现。

(2)考虑历史;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是在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下形成,是其历史的缩影。将历史的因素考虑在内,有利于加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意境,显现文化底蕴。

(3)特色性原则;将本地的特色文化、习俗习惯予以保留,充分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突出当地的特色。

(4)民主性原则。当地人民长期生活在故乡,了解当地的文化。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听取民众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正改良。

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人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园林景观无论大小,在各地都纷纷引起了重视。但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们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纵然景观美不胜收,但却渐渐失去了其本来的面貌,没了城市本来的特色。目前来看,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大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追求数量,追逐经济利益,忽视潜在问题;一味的追逐园林景观的规模庞大,不注重其内在文化。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过分的强调植被覆盖率,不考虑其种植密度问题,导致后期出现树木拥挤等问题。

(2)模仿现象严重;不注重创新,盲目模仿,失去地域风味。不考虑当地的文化内涵,过分的模仿成功的园林景观,失去当地地域文化的灵魂,空有其表,难以实现园林景观期望创造出的意境。

(3)不考虑可行性,只追求新颖独特。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另一极端,设计师只顾追求设计创新,不进行实践可行性评估,导致园林景观的建设实施困难重重。

解决方法

面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现今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设计师深入理解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进行切实可行的改变,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深文化内涵理解;对于传统文化的缺失是设计师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他们在进行设计时才会一味追求美观及经济效益,忽视了传统文化赋予地域的独特魅力。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中,有利于展现中华文明的特色。

(2)充分利用地域环境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设计,使景观与地方风景相互印衬,体现园林的意境美。例如当地的传统建筑、常见的树种、花卉等都可用于园林设计中。

(3)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当人置身于园林中的感觉,以人为本进行设计,广泛征求人们的建议和期望,满足人们对于园林造景的需求。

四、结论

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园林景观设计的通过加强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特色不仅对于解决园林设计中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于缓解人们在生活中的压力,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感受到家的味道也十分有益。至于如何解决我国现阶段的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综上所述,在实际中不断检验改进,加强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应用,有利于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烨晨,陈连波.现在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1)

第7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地域音乐文化;教学评价;过程性;人文性

一、教学评价的内涵的价值取向

教学评价是指在搜集教学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扼要地说,就是基于一定的教育事实,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的历史几乎与教育的历史一样漫长,古代的教学评价及考试,教学的评价制度与人才的选拔制度紧密相连,评价标准单一。现代的教学评价综合运用心理学、统计学等原理逐步完善,既有量性评价,又有质性评价。当前,教育教学评价倡导评价的目的是人的发展,评价的人才选拔功能被弱化,重视评价的人文精神和教育功能。教学评价大致有三种价值取向: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目标取向,就是将评价视为讲课程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与预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对照的过程。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就是属优的教学;未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就是属劣的教学。这种评价取向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教学情境的复杂性。主体性评价,就是将评价视为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和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最终目的。过程性教学评价,指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突破预设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主张凡是有教育价值的,无论是否符合预设的教学目标,都是有意义的。强调过程的价值,对于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了充分的空间过程性评价直接关涉一些复杂的学习情境,知识与技能是主要的评价指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量化。然而,隐性的情感、态度、精神、意志的学习是无法用量化的手段来测评的。这种复杂的学习情境,是一种深层式学习,学习过程是学生探究和体验的过程,学习的效果很隐性,但是是基于学生兴趣,基于学生精神、心理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过程性教学价值评价取向直接指向深层式学习方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真正指向人的发展的评价取向。

二、地域音乐文化教学评价过程性取向的诉求

1.地域音乐文化的人文教育宗旨诉求过程性评价地域音乐文化教育是一种立足于人文教育为宗旨的教育。人文教育尊重人的价值和主体性,以培养人的人文精神为旨归。人文精神是与科学精神对应的主体精神,强调人在科学中的主体价值和地位,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尊重人对真、善、美的终极向往。人文教育把人始终都视为是一个身体、心理、精神的综合体,人文精神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需品质。自二十世纪80年代起,课程与教学评价开始出现新的评价理念,即关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突出了课程与教学人文教育的价值。音乐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学科本质是人文教育。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技术不仅是带动一个国家工业、农业等产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而且在人类的生活、娱乐、教育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我国高校系统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各大高校也在一致追求办学规模、办学结构等,学校办成“人才”加工工厂。学校与学校之间22的文化差异性在逐渐丧失。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都在强大的科学的召唤下,一致地向着知识与技能迈进。学校教育的人文教育正在衰微。音乐学科的教育也没有幸运地逃脱“科学主义”之风,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无不在强调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音乐专业实践领域里以目标为取向的教学评价理念、以量化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盛行。这实质上违背了音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地域音乐文化的教学以人为学科为旨归,是与其学科本质特征一致的。人文教育的教学评价,强调人文精神,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正是以过程性教学评价为取向的精神旨趣。2.地域音乐文化的“完整性”的特征诉求过程性评价地域音乐文化是一个“人、生活、音乐、历史”的整体关联体,音乐不能从地域人的生活中脱离,不能从当地的风土人情中脱离,否则,音乐就成为了纯然的音响,失去了地域音乐文化的生气与活力。这是因为地域音乐文化与大多数的西方音乐截然不同。广大劳动人民是创作地域音乐的主体,而单个的专业音乐家是欧洲音乐创作的主体。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作音乐、使用音乐,音乐在劳动人民的生活中产生、流传,音乐即生活、生活即音乐,地域音乐文化就形成了一个“人、音乐、生活”的整体。欧洲专业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是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来创作的,此是与我国地域音乐文化的最大区别。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沿袭的是欧洲音乐专业教学模式,欧洲音乐作品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如果说欧洲音乐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以“知识与技能”为显著特征的载体,那么我国的地域音乐文化呈现给学生的就是一个“人、音乐、生活”的文化载体。地域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中,音乐不能从其地域人民的生活、地域人民的风土人情中脱离开,地域音乐文化的完整性,客观上为学生的精神、情感、心理等发展提供了一个通道。在地域音乐文化这种教学资源中,展现给学生的是,地域人民的生活、地域人民的情感、地域人民的精神、地域人民的文化,学生面对此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感受“我与自然”“我与他”“我与生活”,感受自我声明的意义和价值。

三、地域音乐文化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实施

1.质性评价模式地域音乐文化的过程从价值取向教学评价应当采用质性的评价模式。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评价理念、课程思想和特定的评价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完整的评价体系。执行评价模式,是相对于科学的、量化的评价模式而言,强调不依赖于心理学和测量学的手段,而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等学科,采用解释的方法,关注学生情感、心理因素的成长。质性评价的步骤有:(1)观察,了解具体教学情境的状况;(2)研究,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现象进行探讨、沟通;(3)解释。质性评价模式以情境为来源,不注重结果,只关注过程,评价的焦点在于“意义”,学生经验了什么?学生感受了什么?如何理解这些经验与感受的意义?质性评价是一种带有人文精神的教学评价模式,是与地域音乐文化过程性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一致的。2.多元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地域音乐文化教学的评价主体与对象应该走向多元化。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不仅是指教师,还包括家长、其他同学。评价对象也不仅是单独的学生个人,还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评价,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传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不应在教学评价领域里演绎独角戏。地域音乐文化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精神、价值观等为评价重点。因为地域音乐文化教学,学生将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全面熏染,学生的精神、情感、意志在整个地域音乐文化的教学中会综合涌现,促进学生生命的全面成长,这些要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心理素质,应该成为不可缺的重点的评价内容。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教师的准备情况、教学技能、教学水平等,最后,家长和其他同学、教学管理者也可以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地域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教学的资源为学生情感的丰富、精神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通道。这种音乐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带来的是生命的全面成长,在这种文化资源的教学中,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情感、精神等心理因素的全面互动,其中必然存在许多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因素,这是教学评价的世界性难题,故地域音乐文化只有以教学过程为评价价值取向,按照质性评价的模式,才能有效地发挥地域音乐文化教学资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爱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第8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桂西北地区 地域文化 德育资源 利用

桂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相当恶劣,交通不便,文化发展水平落后,再加上居民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不利于记录,对该区地域文化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和一些学术期刊论文之中,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关该区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构性的文化类型,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容忽视,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值得参照的宝贵资源。特定的区域本身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身处其中的人更容易认同和接受这种文化,有效利用这种区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桂西北既是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探讨该区域文化的德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对广西及其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利于桂西北地区充分有效利用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区域特色德育,推进区域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及其走访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对桂西北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对此,做以下的回顾和评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的《广西市县概况》对广西各个市县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梳理,介绍各个市县的概况,但是对具体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壮族学者梁庭望在《壮族文化概论》以历史发展的脉络阐述了壮族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来叙述壮族具体的文化,最后总结了壮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容小宁主编的《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生动完整的叙述了壮族《米洛甲》《布洛陀》《密洛陀》神话史诗,反映了壮、瑶族先民顺应、征服自然、创世创业的历史实践随着时代的更换而更换,如道德、团结、爱国主义等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些神话史诗也包含了一些该区的禁忌文化或是当地习俗信仰,如在讲述佳宴屯文化中当地人认为凡是出门办事或是运行,最忌碰上女人带刀,如遇上了就折回来,另择时辰上路。丘振声的《壮族图腾考》从图腾入手把触角伸向壮族文化内核的探索。

余的《广西民俗文化》分别从人生礼俗、节庆礼俗、信仰礼俗三个层面讲述了广西的民俗文化。过伟主编的《中国民俗大系.广西民俗》则比较细化地,分别从生产民俗、家庭民俗、居住和交通民俗、饮食和医药民俗、服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育婚嫁和交际民俗、祝寿和丧葬民俗、村寨社区组织和民间社团民俗、民间信仰民俗、民间艺术及其民俗比较全面系统的讲述和评述了广西民俗。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地区居民情感的纽带,是值得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为此,对桂西北地区的传统文化研究从不间断,不断的挖掘发展。

除了以上有专门著作的记载,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还散见于一些期刊论文中,如刘武军一系列的文章《壮族传统道德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优秀传统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中涉及桂西北壮族的传统道德文化;黄筱娜的《百色市民族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侧重桂西北地区的百色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述;黎年茂、刘 一的《广西民俗节庆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探析》在讲述广西民俗节庆时涉及桂西北地区的民俗节庆文化;石丽琳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微》侧重对河池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对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多散见于地方县志或是从整个广西的角度来叙述,没有系统地整理,明确指出该区地域文化及其蕴涵的德育资源。不易于家庭、学校、社会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应的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工作,造成德育资源的缺失和浪费。

二、关于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关于德育资源利用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比较局限于宏观的范围,针对本土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相对滞后。本课题针对的是对桂西北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所以侧重参考其他相关少数民族地区对乡土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第9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标示设计;城市形象;传统文化

如今,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之间的竞争快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自身城市的品牌形象包装,希望以此在广阔的经济市场中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作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外在表现,城市标示系统设计通过系统化、个性化的视觉表现,将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展现在公众面前,以便更好地树立城市品牌。在进行城市标识系统设计规划时,设计师需要对城市的地域、经济、文化及城市个性做深入的分析,才能有方向、有目的地充分发挥创造力,设计出符合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标识系统。

一、城市标识系统的功能与意义

城市标识系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标识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对内的管理与服务,以及对外的形象展示。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如果没有清晰的、富有个性化的标识系统,很难想象城市将会是怎样一种局面。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和民众对于生活便捷性的需要,城市的标识系统慢慢的从模糊的设计领域走到了设计的前台,城市需要标示系统,而且需要现代化的、有科学功能的、有美感的、有个性的标示系统。完整的,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标识系统是衡量城市规划水平的标准,在方便了市内居民生活的同时,增强城市居民的区域认同感;在为外地游客提供各种信息的同时,树立良好而深刻的城市印象,以提高城市竞争力。

二、以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城市标示系统设计的设计之源

城市标示系统设计隶属于视觉传达设计范畴,现今,许多城市为了凸显自身的地域性特征,在进行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时,有选择有意识地从地域文化入手,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胜古迹做为视觉材料,深入挖掘其精神文化的内涵,然后运用现代艺术设计语言进行加工再设计,将其巧妙地融入符合当代功能需求与审美需求的视觉表达,拓展了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创意空间,令城市的标示识别系统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兼备现代与传统、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一)独一无二的审美特征

每座城市随着发展的过程、时间的流转,沉淀了厚重的文化与历史。由于城市发展轨迹的不同,每个城市所展现出来的历史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貌,任何艺术绝不会放弃其传统的特性。地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但是随着不同时期各种思潮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随着生活的变化,在传统中加上新的想法就可能设计出好的形式。以地域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开拓了城市标示系统设计的新天地,又保存了固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与现代人们的审美、生活需求相协调,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地域审美特征的强化。

(二)情感上的共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从重视物质向重视精神满足的方向变化,“感人之心、莫先乎情”,城市标示系统设计要想深入人心、获得大众的认可,必须注重与大众在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也就是现代设计讲求的“情感化设计”,而情感设计本质上指的是设计的人性化。城市标识系统设计以地域文化特色为创意点的战略思想日渐受到重视。首先,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对于城市居民更有亲切感,易于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其次,地域文化的元素如色彩、文化、语言使人一目了然;再次,地域文化特色如果运用良好,在城市形象竞争中,能够体现出地域的自豪感与地域文化。总之,地域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文化沉淀,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也是时代价值的体现。

(三)“形”“神”之和

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民族精神、不同的城市进程凝合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美学注重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间的互相关系、结构、作用和功能,这种思想同样也影响着大众的欣赏习惯。中国式审美的特点在于注重事物的含蓄性、寓意性、礼仪性,所以,国人首先感受的是对象传达的情感和美好寓意。地域文化特色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城市标识系统设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用有形的东西来表示一种无形的情感、意志和愿望,例如,用能虼表地域特色的图形或色彩作为创作元素,让这样的视觉符号的创造性运用构成形态美与神韵美的集合,为城市标识系统设计所用,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再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交融。

三、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标识系统中的应用

现代城市标识系统涉及到很多类型的标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城市识别标识、城市导向标识、城市管理标识和市民指导标识。正是通过这些标识使城市的外观变得有序;使城市的结构变得合理;使居住在这个城市或者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感到生活的便捷。下文将以郑州市城市标示识别系统中轨道交通的标识设计为例,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标识系统中的应用。

(一)传统图形的新语境

中国传统图案讲求“立象尽意”,将图形作为表达意义的途径,通过创造图像来表达特定的吉祥寓意,象征性是中国传统图案本身就具有的特点。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要从城市独有的文化内涵出发,可以通过本土化地域文化特色图案的再运用来表现和弘扬城市的精神文化。例如郑州轨道交通的标志设计,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标志的图形设计部分将中国传统纹样“饕餮纹”与汉字“中”进行创造性的结合,构成了颇有意味的图形。“饕餮纹”是承载在青铜器上的象征着封建统治权利的纹样,盛行于商周时期,而郑州作为商代都城,选择“饕餮纹”做为图形的创作元素确实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中”字作为图形的主体形态也是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展现,“中”一方面代表中州、中原,强调了河南郑州的地理位置信息;另一方面“中”字是河南方言,语义同“好”“同意”,展现了郑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经营发展的文件、象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整个标志的形态又似四通八达的地铁道路,给人清晰易辨的视觉感受。

(二)色彩的寓意

黄色与黑色作为标志的用色,也体现着设计者对于郑州地域文化特色的解读。标志的图形部分采用黄色,黄色自古以来在中国人传统的色彩认知中代表的是皇家,郑州作为商朝都城,历史古都,黄色的运用充分地体现了郑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黄色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经郑州,郑州人民对于母亲河的敬仰之情通过标志的用色得以充分的展现。另外,黄色寓意着收获,河南是中国的粮食大省,土地和丰收一直以来都是河南人民内心恒久的期盼。标志的文字部分采用黑色,简洁明了。色彩明亮的黄色与沉稳的黑色相组合,整体标志简约、理性、充满时代感。由此可见,利用人们对色彩的情感认知与寓意表达,能够赋予城市标识系统更深层的精神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导视系统环境的文化意蕴

导视系统是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清晰、明确地通过视觉符号或简明的文字向大众给予导向、咨询、确认以及警示的作用。但是往往在设计时,设计师过分讲求功能性而忽略了导视系统属于视觉传达的范畴,也需集功能与美感于一身。视觉效果良好导视系统不仅能为大众的生活提供指示的作用,也应同时让大众获得美的享受。为了更好的体现独特的城市特色,我们同样可以把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导视系统环境当中,例如郑州轨道对于地铁导视环境的营造,导视系统的主体文字部分的色彩采用的是中原红,站点的文字运用的是苍劲有力的书法体,使乘客在使用导向系统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河南风情。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的抗衡都要求着城市形象必须展示出自身独有的精神文化与形态气韵。形象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对于一座城市精神脉搏的展现和继承,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可以唤起城市居民心理上的共鸣,以及外来游客的对城市的认可与欣赏,最终实现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增加城市品牌的知名度,推动城市不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锐.城市标识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