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行业概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印染;环境影响评价;废水
1 概述
中国纺织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纺织服装生产和贸易第一大国,也是纺织服装出口第一大国,纺织品出口曾多年居全国出口商品之首。与此同时,纺织行业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等严峻挑战。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印染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印染工艺废水产生环节多,水质变化幅度大,污染物成分复杂。文章以国内某大型纺织印染企业为实例,介绍该企业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废水排放环节及水质指标的预测。
1.2 实例企业、项目概况
某企业于1998年9月创立,公司现有员工5300多人,占地30多万平方米,集印染、整理等家纺产品生产加工流程于一体,覆盖产品研发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营销终端等家纺产业链的几乎全部过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新建项目投资7.5亿元,新增10万棉纺纱锭、300台毛巾织机及其配套设备,年产各类高档环保巾被9340万条(12510吨)。
项目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纺纱、漂染和织造工序,工艺流程及排污环节见图1。
2 项目废水排放环节、废水量及水质指标
2.1 废水排放环节
项目工业废水排放环节为筒染、筒子脱水、溢流染色、下水整理、溢流染脱水、地面冲洗,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BOD5、SS、氨氮、色度。
2.2 废水水量、水质
项目废水主要来自多个生产工序、办公生活设施等环节。工艺用水量采用染色浴比和用水系数计算,排水量为用水量减去物料带水量。
筒子染色处理量15.9t/d,色浴比1:6.5,用水系数7,用水量723.5m3/d;溢流染色处理量23t/d,色浴比1:10,用水系数6,用水量1380m3/d;筒子染色处理量14.6t/d,色浴比1:10,用水系数1,用水量146m3/d。
(1)筒子染色废水
筒子染色工艺由七部分组成,分别为练漂、脱氧水洗、冷水洗、印染、皂洗、热水洗和冷水洗。这七个工艺步骤用水量相同,其中脱氧水洗和印染需通入部分直接蒸汽。各个工艺步骤废水水质范围为:pH7.5~11,COD300~1000mg/l,BOD100~400mg/l,SS50~400mg/l,氨氮0~40mg/l,色度100~700倍。
(2)筒染脱水废水
水质同筒染中冷水洗废水,即CODcr400mg/L、BOD5200mg/L、SS100mg/L。
(3)溢流染废水
溢流染色工艺由六部分组成,分别为练漂、脱氧水洗、染色、溢流水洗、皂洗、下水整理。各工艺流程与筒染相似,加热采用间接蒸汽。各个工艺步骤废水水质范围为:pH7.5~11,COD400~900mg/l,BOD50~400mg/l,SS50~300mg/l,氨氮0~40mg/l,色度100~600倍。
(4)下水整理废水
水质同溢流染中的下水整理废水,即CODcr500mg/L、BOD5150mg/L、SS150mg/L。这部分废水进入专门的沉淀过滤装置处理后继续回用。
(5)脱水废水
水质同下水整理废水,即CODcr500mg/L、BOD5150mg/L、SS150mg/L。
项目废水量及水质具体见表1。
在求职中,一份好的简历往往能为自己在面试的时候加不少分。由此可见,求职不单单是你有能力,有才华就能横行霸道的地方。往往,那些能力那么好,才华没那么出众,但在简历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人机会更大。
年 龄: 27岁 工作经验: 4年
婚姻状况: 未婚 现居城市: 佛山市
户 籍: 广东-阳江- 最高学历: 大专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党员
自我评价
1.具有系统的面料专业知识,熟悉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成本核算和质量要求。
2.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把握市场走向的意识。
3.能承受和释放工作的压力。
4.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谈判能力,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
5.熟悉面料采购的组货流程,具有一定的审美和鉴赏力。
6.三年的面料服装销售经验。
职业概况/求职意向
期望工资待遇: 2000-2999 元/月(RMB)
期望工作方式: 全职
期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
到 岗 时 间: 随时
期望公司性质: 不限
期望从事行业: 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家具)
期望职位类别: 采购员·助理
目前从事行业: 批发·零售
目前工作方式: 全职
目前工作地区: 佛山
目前企业性质: 私营·民营企业
工作经验
******公司 2009-8 ~ 2010-4
公司性质:私营·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家具)
担任职位: 销售类-销售经理·销售主管
工作描述: 1.协助加盟商进行商圈的考察,市场的调查,店铺的选址。
2.协助助客户进行店铺的经营管理,包括店铺形象维护,产品的陈列与组合,库存的管理,促销方案的策划等。
3.市场信息的收集,并反馈。
4.维护客户与公司的稳定关系,协助客户提高店铺的销量。
离职原因:
证 明 人:
******公司 2007-1 ~ 2009-8
公司性质:私营·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家具)
担任职位: 销售类-销售代表·客户经理
工作描述: 1、执行公司全年销售战略、完成公司销售任务、季度任务、月度任务、配合费用管控的落实、开展、实施与达成工作。
2、按照企业战略规划,有效整合和利用部门资源,建立系统、科学、顺畅、可持续发展的营销体系;
配合各部门工作,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
3、负责销售渠道的建立、客户资源的拓展。
4、收集面料市场信息,并反馈给公司开发部门,做好新产品的研发。
离职原因:
证 明 人:
教育背景
广东纺织学院 2004-9 ~ 2007-6 纺织工程 | 大专
学习描述:
项目经验
培训经历
2009-10 ~ 2009-10 深圳市灵动咨询有限公司 如何提升单店的销量
语言能力
职业技能与特长
销售 良好
描述:1.具有系统的面料专业知识,熟悉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2.懂得面料价格核算和品质要求,熟悉销售渠道。
3.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一定的谈判能力,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
Chen Zhen;Dai Dapeng;Zhu Xiaojuan;Chen Nian
(Jiangxi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 of Industry and Design,Ganzhou 341000,China)
摘要: 本文对比分析了我国染整行业能源消耗现状与能源结构,在此基础上,以占能耗较大比重的蒸汽的损失为重点,从供热系统、热输送系统、用热系统、热回收系统等几个方面的能源损失论述了我国染整行业能源损失的概况。
Abstract: Compared the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Dyeing and Finishing industry in our nation to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in the Dyeing and Finishing industry, it described the channel and shape of the energy waste, including the system of heating supply, the system of heating transport, the system of heating use, the system of heating recycle.
关键词: 染整行业 能源损失 概况
Key words: the Dyeing and Finishing Industry;energy waste;profile
中图分类号:TK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036-02
0引言
染整是指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其大多数工序是化学加工过程,纺织材料经化学加工后要反复水洗并加以烘干,热能和水的消耗量都非常大。我国的染整行业更是能耗大户。据不完全统计,染整行业每年要用水16亿~20亿吨[1],年综合消耗近2500万吨的标准煤,占到整个纺织产品链能耗的30%左右[2]。这大量的能源除用于产品工艺加工过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被浪费掉了。
1我国染整行业能耗现状
我国染整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大、水耗也大。图1、图2分别为我国2007年棉印染单位产品平均取水量和综合能耗与美国、加拿大1990年代水平的比较。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印染加工过程单位产品的能耗和水耗与发达国家1990年代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据估算,一个染整大厂年用水量为400~500万吨,年综合能源消耗可达5万吨以上标煤(7万吨原煤),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很大,有的甚至相差3~4倍[3]。即使与我国台湾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以机织物、针织物和筒纱为例,取2008年江浙15家典型印染厂的数据,对比国内地区和台湾地区染整加工过程中的能耗如图3、图4。为了方便比较,将电和蒸汽都折算成标煤。(经计算,1吨新鲜水=0.243kg标煤;1度电=0.123kg标煤;1吨蒸汽=120kg标煤。)
2我国染整行业的能耗结构
在能源的消耗中有直接能耗(包括一次能源如煤、油、天然气、新能源等和二次能源如电、蒸汽、煤气、热水、汽油余热等)和间接能耗(包括原材料、流动资金、设备厂房和固定资金等)。我们这里研究分析的主要是指直接能耗。在染整企业的能耗中,主要有水、热能、电能三种,其中热能又是以蒸汽的形式存在,并且占整个能耗的绝大部分。根据有关资料,某印染厂三种能耗的占比如图5所示[4](都折合成标煤进行计算)。
3染整行业能源损失概况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能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能源管理体系及能源管理网的建立不够重视,同时因为技术设备和生产加工工艺的相对落后,造成我国染整行业在能源上的损失非常严重。其中蒸汽占染整行业总能耗的比重较大,达到80%以上,主要用于烘燥(占30%~40%)、洗涤(25%~35%)、蒸煮(10%~15%)、高温热处理(8%~12%)、其他(5%~10%)[5],因而能源的损失也主要以蒸汽来进行分析。我国染整行业的能源损失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供热系统方面的能源损失现在,大多数企业使用的蒸汽,是从电厂采供的蒸汽,这种蒸汽相对于锅炉制造的蒸汽来说,不仅节能,而且还减少污染,是蒸汽能源的首选,但是现在还有少数的企业在选择使用自己的锅炉生产蒸汽,就它的缺点,我们来具体谈一下:
①由于供热与用热之间负荷压力不匹配而造成的损失达5%~10%;
②全厂的冷凝水未能回用到锅炉上而造成的能源损失达8%~12%;
③在锅炉上未能掌握好低氧燃烧,风机转速及空气预热器、省煤器、排污膨胀器的失效而损失的能源达10%~25%。
3.2 热输送系统方面的能源损失在二次能源中的蒸汽、热风、热水的“跑冒滴漏”和散热的损失,其有形和无形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
①一只直径2mm的小孔,一年泄漏的蒸汽(表压为5kg/cm2的饱和蒸汽)折合成标准煤高达10.34吨;
②一只法兰每小时泄漏低压饱和蒸汽1kg,一年就要损失约5吨蒸汽;
③一只疏水阀因失灵而泄漏的蒸汽一年就要损失标煤达9吨,目前染整厂的泄漏率一般都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30‰,达到国家规定泄漏率2‰以下的企业不多见,按目前的泄漏率,一年就要损失标煤几百吨;
④蒸汽管道如不保温,则其散热损失也是巨大的,如1米长直径200mm未保温的管子(管内蒸汽温度为200℃)一年的热损失折合标煤达2.88吨,1米长直径51mm未保温的管子一年的热损失折合标煤达0.3吨;
⑤一只较为正常的疏水阀其漏汽损失与回水闪蒸损失大约为蒸汽用量的15%左右。
3.3 用热(用汽)系统方面的能源损失在染整加工中烘燥、水洗、湿热、干热处理的能耗要占全厂总能耗的70%以上,其能量损耗主要是排液、排汽的热损失和管道设备的散热损失。
①一台烘燥机(烘纯棉布)的热量消耗,其织物加工的有效热为60.57%,其外壁散热损失为23.26%,泄漏热损失3.64%,回汽水热损失为11.07%,其他损失1.28%。
②一台平洗机布和水的加工有效热为55.13%,开口蒸发热损失为14%左右,壁面散热占1.37%,布面散热为10%左右,废热水溢出占13.6%,其他损失5%左右。据测算一格80℃的平洗槽,一年散发的热量折合标煤高达9吨左右。依此推算一台8格平洗机,每年损失的能源折合标煤高达60吨~70吨。一台平洗机排放掉的热水造成的热量损失也是巨大的,据测算一台六格平洗机每小时排放掉85℃的热水达9吨左右,每年就要损失5万多吨热水,折合标煤高达150多吨。
③一台蒸化机在蒸化过程中其有效热仅占20%左右,而热损失竞高达80%左右,其主要热损失在排汽方面,其中排汽热损失占61.27%,进出布口散热损失占12.82%,外壁散热损失占2%左右,泄漏热损失占3%左右,其他占1%左右。
④一台热定形机,织物加工定形时其有效热为28.25%(根据热平衡测试资料),散热损失达71.75%,其中排汽损失热占60%左右,设备及壁面散热占10%左右,其他占2%左右。
3.4 热回收系统方面的能源损失目前很多企业对蒸汽冷凝后的回汽水和烧碱回收设备的冷凝水都未能回用,造成大量热能和水的损失。
①据有关资料介绍,一个拥有20台烘机、4台热风拉幅机、一台短环热风烘机的中型染整厂,每小时就有(80~100℃)6吨回汽水损失掉,如折合标煤则每小时为86kg,每年就要损失标煤370吨,水4万多吨。
②一套每小时蒸发水量5吨、碱浓250克/升的三效蒸发设备,每小时用汽量2吨左右,水汽比为2.38,排出的冷凝水,一效为2t/h(86℃),二效为1.46t/h(75℃),三效为1.79t/h(52℃),加上抽真空水1.79t/h(60℃),这几部分的余热水加起来,折合标煤就有53.64kg/h,一年就要损失标煤345吨。
③平洗机的余热余水很多单位也未有效回用,经测算,每小时要损失80℃以上的余热余水,折合标煤为21.35kg/h。
④为改善水质,一般在锅炉内都加装了连续排污器,但排污水的热量却大量损失,排污水流量是锅炉蒸发量的5%~10%,当锅炉压力达39.3pa时,排污水的温度就达150℃,如此高温度的废水,排放掉是极大的损失。
3.5 其他方面的能源损失
①电器方面的损失,主要是不能满负荷工作,甚至空负荷运转,灯具老化,点长明灯等。
②用水泄露,在工厂里经常出现一些“长流水”的状况,同时,设备的老化和简陋也常出现水龙头泄露、地下管道泄露等状况,据统计,滴流水一小时损失3.2斤的水,线性流水一小时损失34斤的水,大量流水一小时就导致浪费1340斤的水,这就更不用说地下管道漏水的情况有多严重了。
③有些企业的安全检测工作没有做到位,例如烘燥机未安装测湿仪,这样做的后果是使织物的温度过高,导致蒸汽的浪费。
3.6 能源利用不充分造成的能源损失
①由于科技投入不够,有些企业甚至都不知道当今热能源行业的先进技术是什么,更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企业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损失在哪里,怎样改善。这就导致了在染整行业中仍有很多企业未开展热平衡工作,这是种最大的损失。
②由于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维护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设备经常出现运转不正常的现象,再加上维修不及时,经常出现机器停工的现象,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设备由冷状态到热状态的加热能耗给电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设备由静止状态到正常运转状态的启动也无疑加大了机器的磨损,降低了使用寿命,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③对水的重复利用率很低,仅有5%~8%,离先进国家30%的利用率相去甚远,在用水的管理工作上还十分薄弱。
4总结
我国染整行业是个能耗大户,单位产品的能耗大、水耗也大。能源主要是以水、电、蒸汽等三种形式存在,其中蒸汽又占能耗的主要比重。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大部分的能量被用于各个工艺过程,然而还有大量的能量被浪费掉了,包括供热系统的能量损失、热输送系统的能量损失、用热系统的能量损失、热回收系统的能量损失,以及管理不善造成的能量损失等。染整企业应在加强能源管理的前提下,通过采用优化工艺、高效助剂和新颖工艺设备,工艺过程应用回收技术,工艺变量在线监控等措施降低能源损失。
参考文献:
[1]染整行业清洁生产技术与应用.第一纺织网,2008年7月10日.
[2]当前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现状.中华纺织网,2008年5月16日.
[3]陈立秋.染整工艺的水电气节省案例解析(一).印染,2005,NO.16.
[4]徐谷仓,染整行业的节能综述(上).染整技术,1996,3.
[5]徐谷仓,加强能源管理 大力抓好节能降耗工作.07立信节能环保年会,2007.
[6]王建庆,李桂生,李戎.节能减排与我国印染行业的技术进步.染整技术,Vol.30 NO.6 June 2008.
[7]陈立秋.染整工艺的水电气节省案例解析(一).印染,2005,NO.17.
[8]徐谷仓.再论染整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染整技术,Vol.27 NO.1 Jan 2005.
[9]徐谷仓.论当前染整企业节能的迫切性.江苏纺织,2005,3:4-11.
[10]徐谷仓.染整企业如何实施清洁生产.第四届全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37页.
[11]傅建国,陈进.小议印染业的节能降耗及减排.染整技术,Vol.30 NO.4 Apr 2008.
加拿大制造业概况:
制造业是加拿大经济中最重要的创造财富的产业,加制造业通过不断扩大产能成为推动加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4年,加拿大制造业总值占GDP的百分之十点六;就业人数148、5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百分之十点五,仅2014年即新增11、5万就业岗位。2015年,加拿大制造业进出口总额占加外贸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七点四,同比增长百分之八点二,其中,制造业出口占加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
加拿大制造业包括21个细分行业,分别为:食品制造、饮料和烟草产品制造、纺织及纺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意大利纺织服装业概况
意大利纺织服装产品因其完美的设计、精巧的制作和技术高超的后处理闻名世界。行业内知名品牌林立,顶级名牌产品如范思哲(VERSACE)、古奇(GUCCI)、泽尼亚(ZEGNA)、普拉达(PRADA)等引领全球时尚趋势,甚至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意大利在纺织服装业进出口贸易产品分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出口和进口均以成衣、纺织面料、针织衣物和纱线为主;二是除家用纺织品和毛条外,其他大类产品均实现贸易顺差,且纺织服装业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成衣和纺织面料;三是从进口看,毛条的进口金额下降幅度最大。
在多年的经营中,意大利纺织服装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工业区是意大利纺织服装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意大利纺织服装行业内的生产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专业化。产品相似的企业多聚集在同一地区,形成类似模块化的地区分布模式,然后通过在工艺流程上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地区间合作系统,即工业区。意大利主要的纺织服装工业区有17个,大多位于意大利的北部。
在意大利纺织服装行业中,大、中、小型企业合作共存、协调发展,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体系:大型企业以创新能力、重视面料和加工质量闻名,品牌遍布全球;中型企业以灵活性为特色,小型企业致力于在一种或几种产品上“专、精、特、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其中,小企业是意大利纺织服装业的主力军,许多企业沿袭家族经营管理模式。据时尚协会数据显示,2004年,雇员在1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为6.64万户,占纺织服装企业总数的98.4%;实现销售收入242.75亿欧元,占57%;就业人数达39.74万人,占73.2%。家族式管理是意大利小企业经营管理的通行模式,许多企业已经历经3、4代的发展。
意大利纺织服装业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是欧洲纺织服装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多年来,意大利一直在欧洲地区纺织服装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欧盟原15国中,其销售收入占纺织服装业总量的25%,投资额占39.9%,就业人数占31.1%,企业数量占73.3%。不仅如此,欧盟市场也是意大利纺织服装业的传统市场,对欧盟的出口额占意大利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的54%。其销售收入的62%来自国外市场,纺织服装业的顺差弥补了能源等行业的巨额逆差,被称为“意大利的石油”。
意大利的知名服装和时尚用品企业总体运营状况良好,在纺织服装业的高端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据意大利时尚行业著名的信息咨询公司PAMBIANCO的资料显示, 2004年意大利有25家时尚企业营业收入进入全球排名100强,销售收入达到238.64亿欧元。另据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的资料显示,从纺织行业看,意大利纺织面料每年的销售收入超过90亿欧元,其中60%来自于出口,出口额排名世界第二。从服装行业看,意大利的精粗毛纺服装以做工精致、品牌著名而独具特色;丝绸领带则以情调活泼、质量上乘而引导世界潮流。
犹如一枚硬币存在两面,意大利的纺织服装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尽管意大利服装的中小企业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但由于它们缺乏规模、管理和资金优势,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意大利全国时尚协会的数据来看,意大利规模越大的企业,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越高。在整个欧洲纺织服装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家族化经营的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此外,制造业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也削弱了意大利生产中低档产品的企业的竞争力。纺织服装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型及资金密集型特征。就意大利而言,企业的运营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使许多意大利设计师及企业主不得不将产品转移到远东、东欧或北非的一些国家生产。
当前,意大利国内消费需求不旺也是影响其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意大利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物价居高不下,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也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纺织服装产品的购买能力也由此而减少。
与此同时,意大利的进口产品不断增长,也冲击了本国的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在国内消费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低档的进口产品不断增加。在同档次的产品中,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价廉物美的进口产品,使得纺织服装产业的进口需求不断增长,进口占国内消费的比重也不断攀升。
二、中意纺织服装业双边贸易情况
近几年中意双边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十分活跃。从进出口的产品看,我国出口到意大利的产品主要有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山羊绒等。意大利进口我国的商品主要有高档服装、时装、纺织面料及辅料等。根据近年来的数字显示,虽然我国纺织服装业对意大利的出口不断增长,但自主品牌的产品很少,产品以贴牌生产为主。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企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许多意大利的知名服装品牌企业在中国建立了专卖店或营销合作伙伴一些意大利服装企业和优秀设计师也与中国的企业在品牌设计及加工等方面开展合作。如意大利杰尼亚(Zegna)公司自1991年进入中国以来,目前专卖店已超过50个,中国已成为“杰尼亚”公司继美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五大销售市场,2005年在华营业额增长了41%。乔治阿玛尼集团在中国目前已拥有33个独立专卖店和28个专柜销售网点,2005年对中国的销售比上年增长了24%。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在中国市场的海外成衣品牌中,意大利品牌占总数的36%以上,位居第一。各种迹象表明,意大利纺织服装业越来越看好有着巨大市场空间的中国中高档服装市场。
三、对我国服装纺织业发展的启示
意大利服装纺织业的发展对我国服装纺织业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高温高湿;结露
中图分类号: B835 文献标识码: A
一、现状和问题
因为产品生产工艺环境的需要,纺织行业的生产车间有高温高湿的要求,车间常年温度大都在26℃以上,湿度达到50~60%,甚至局部湿度可达到70%以上,这样的温湿度环境在寒冷天气极易出现结露现象,结露后形成冷凝水汇集滴落,对车间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情况严重的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破坏电器设备。结露系温度较高蒸汽由于温度降低而凝结成为液态水的过程。根据建筑热工理论,我们知道,形成结露需要两个条件:一、有饱和蒸汽的存在;二是温度达到露点温度或露点温度以下,当两个条件同时出现时,便有结露现象的出现。要有效果防止结露现象的产生,必须杜绝饱和蒸汽和露点温度同时出现,高温高湿厂房较高湿度系工艺需求,无法改变,所以应重点避免室内屋面达到露点温度。本文结合纺织厂车间中施工的实际做法讨论一下防止结露的几点看法:
二、工程概况
双山纺织集团5万纱锭退城进区项目细纱车间,长度180.48米,宽度132.48 米,檐口高度7.8米。结构形式为门式刚架。单跨为30米,4连跨。两侧为附房,开间8米。围护系统:墙体为砌体结构,屋面为轻钢柔性屋面系统。屋面板为0.6mm角驰760型彩钢板,保温隔热层为100mm欧文斯保温棉,隔汽层为W38防腐防潮贴面,冷桥为50mm木板。
三、本工程施工难点分析:
如上所述,细沙车间由于温度高、湿度大,极易形成饱和水蒸气。纺织车间的生产工艺要求决定了车间在冬天容易出现结露。要解决屋面结露问题,须从防止屋面温度降到露点温度着手,提高屋面的气密性、保温性,防止室内外空气通过屋面层相互渗透对流,隔断室外冷空气的渗透途径,方可有效地控制结露的发生。
四、施工过程:
在屋面檩条安装结束以后,先拉好钢丝网。钢丝网拉好后,开始安装冷桥,我们采用50mm*50mm截面的木板条,中间开槽,槽宽15mm*15mm。用自攻钉将木条固定在檩条上。然后开始铺保温棉,为了防止保温棉搭接的边有缝隙,我们采用纵横向铺设:先沿房屋的横向铺设50mm厚欧文斯保温棉,然后再沿房屋的纵向铺设50mm厚的保温棉,接着安装角驰Ⅲ彩钢板支架,用4mm螺钉支架固定在檩条上口的木条上。这样支架及彩钢板和屋面檩条就被完全隔断。(见附图)最后安装彩钢板,完成屋面系统的全部工作。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纺织业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202-0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与国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区域的竞争力上,而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则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华容县纺织业集群的概况
作为“湖南省纺织产业基地县”的华容位于湖南北部边陲,岳阳市西境,北倚长江,南滨洞庭湖。华容县优质棉种面积常年稳定在35万亩左右,皮棉总产80万担,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2007年华容县棉花种植面积30万亩,占华容县耕地面积的30%,棉花产量3.21万吨,占全市棉花总产的67%,占全省的15.5%,占全国的5‰,在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中排列前50名。棉花产值5.048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23.3%,华容县种植棉花纯收入27764万元,人均446元,占华容县农村人平纯收入的10.2%。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按照“优势优先,加速发展”的原则,致力于“突出集群发展,打造纺织强县”,使纺织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到目前,华容县形成了从棉花种植到扎花加工、纺织印染以及药棉和棉纱等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另外,棉花的其他部分也被利用,并延伸相关产业:面籽相成油脂厂,棉饼进饲料加工厂,棉壳粉碎后用来种蘑菇。这些只是初步形成的产业链,华容县正在力争上织布和成衣生产线,形成较为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同时与天津大学纺织学院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把华容县变成最新纺织科研成果的试验地。
二、华容县纺织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间的关联性分析
(一)纺织业集群对华容县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分析
1.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优化了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华容,有关纺织生产的所有原料几乎都可以在本地采购,产业很容易招收到熟练的劳动力,许多产业可以节省原料采购的额外成本,人才招聘费用,人才培训成本等等。由于在地理上集中,多个产业可以共享辅生产、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以及支持机构。
2.产业集群降低了区域交易成本
在产业集群中,通过专业化分工,不仅满足了市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产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费用,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产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还节省了产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集群内产业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诚信与合作的氛围,因此,产业集群中各产业之间的合约签订与执行的交易费用较小。根据对当地部分产业主的访谈,在华容纺织产业集群中,棉花生产和纺织生产的相关产业之间很少出现违约、欺诈等现象,这大大降低丁区域交易成本。
3.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区域产业持续的竞争力与产业集群带来的区域产业创新能力密切相关,集群能有力地促进技术进步和扩散,这也非常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的特色产业体系不仅由投入和产出的物质流组成,而且由以贸易和非贸易形式的商业信息、技能和技术知识的强烈交流组成。近几年,全县共投资近10亿元,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6个,不同的产业拥有不同的技术强项。
4.产业集群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培养
在华容,由于较多的纺织产业聚集在一起,因而对适合纺织行业特殊要求、有着特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另外,华容县政府与天津工业合作建立了华容县产学研结合平台。并在县内的职业技术学院内大力推广和培养相关人才。
5.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
产业集群的发展能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减少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提高区域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产业的聚集提供着更大的市场,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华容以工业化手段成功对促进农业发展,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华容县二,三产业结果初步发生变化,2006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占36%。该县纺织业的发展为增进农民收入作出重大贡献。
(二)区域竞争力提升对华容县纺织业集群的影响分析
1.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华容县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
上世纪末,华容县只有八家纺织产业,纺纱规模6万锭,织机115台套,由于产业机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产业都濒临倒闭或破产,在这种情况下,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按照“优势优先,加速发展”的原则,致力于“突出集群发展,打造纺织强县”,使纺织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2006年,华容纺织业已列入全省50个产业集群行业。
2.区域经济优势对华容县纺织产业集群的演进和持续发展的影响
从区域发展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优势突出,劳动力资源日趋紧张,土地能源及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必然。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具有承接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发展纺织加工制造业的有利条件;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明显,正逐步成为纺织工业原料加工基地。华容县兼具中西部地区的有利条件,对纺织产业的转移有较强的承接力。据推测,到2010年中国棉花用量将超过1 000万吨,同期国内棉花资源可供量只有650万吨左右,棉花供应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使得资源的源头优势更加重要。华容县是传统的产棉大县,产量基本稳定在年产80万担左右,在中部地区发展纺织业的优势十分明显。从湖南省来看,现有棉纺纱锭250万锭,到2010年全省棉纺织发展目标要达到330万锭,也就是说,“十一五”期间,湖南省纺织行业尚有80万锭的发展空间。而且,华容县纺织产业已纳入省政府重点打造的50个产业集群行列,在省内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具有对接政策扶持的优先条件,发展空间较大。
三、华容县纺织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县纺织业发展最致命的弱点就是装备差、水平低。标志纺织行业较高水平的清梳联、精梳、自动络筒等设备还是一片空白。
(二)加快自主品牌培育,扩大产品知名度
缺乏自主品牌是我县纺织业发展的一大软肋。除华奥纺织的“湘妃”牌毛巾2006年获准成为“湖南省著名品牌”以外,华容县其他纺织产业要么是有牌无品,要么是有品无名。而部分先进生产线主要搞贴牌生产、来料加工,生产的主动性和利润空间相对较小。还有的产业本来有品牌,但不注重宣传与开发,不注重产业文化的打造,没有发挥品牌效益。因此,产业要大胆突破,瞄准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强创建自主知名品牌。增强产业品牌意识,可采取提升地方品牌与引进知名品牌相结合,技术创新和开发新品牌相结合,通过品牌培育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做大产业的规模。
(三)加快服务平台服务,做到有序发展
加快中小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华容县打造纺织服务平台,主要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组建行业协会。二是开展融资服务。三是抓好技术服务。四是组织劳务输入。同时,产业应从自身利益出发,注重产业文化建设,改善用工环境。
(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多元化发展
近几年,华容县纺织业发展迅速,但产品结构单一,生产加工能力不匹配的问题还很突出。从产品结构来看,虽然棉纺、涤纶纺和毛纱均已占到一定份额,但精纺、高支纺产品比例还很小,产品上不了档次,满足不了市场。投资纺纱加工的上游产品多,织布、成衣等下游产品缺失,属于典型的“同构性发展”模式,资源的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在纺织业的发展上,要合理调控,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不断做强、做大、做优。要采取过硬措施,支持服装业等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发展。服装是纺织业的终端产品,是时尚产业,也是富民和带动产业,直接面对消费者,要重点引进和扶持。
参考文献:
[1] 唐勇.产业集群于区域核心竞争力:内涵与关系[J].浙江学刊,2004,(4):218-221.
[2] 丁林梅.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6):97-98.
[3] 雄义杰,赫思羽.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J].财经论坛,2007,(3):128-129.
[4] 李新安.产业集群合作创新优势的演变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65-68.
[5] 王云平.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机构调整[J].当代财经.2007,(2):81-86.
[6] 陈志平.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理论与实证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2007,(5):84-87.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Cluster an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as an example to the textile industry HUARONG COUNTY
YU Yan,PANG Shu
(College of Economic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会上,联润总经理陈启升向与会者介绍了联润的企业概况,并做了题为“新材料纱线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报告,详细阐述了联润快速反应的研发机制和贴心的技术营销策略。同时,专题论坛现场还展示了联润最新产品,吸引大家纷纷上前体验和研究,在现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会议最后,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做了总结发言。
差异化竞争策略
随着功能性服装的流行以及消费者求新心理的盛行,联润高品质、功能性、差别化的产品定位无疑契合了时下市场的需求。陈启升在会上谈到,除了精准的产品定位,联润主要依托专业素质过硬的技术管理团队、前瞻性的创新理念、高端稳定的产品质量、快速反应的市场机制以及领先的设备与工艺等优势,打造形成了公司的差异化策略与核心竞争力。
“虽然纱线产能趋于饱和,但是我认为纺织行业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企业的定位。联润自2011年8月开始立项时,就牢牢确立了高品质、差别化、功能性新型纺织材料赛络紧密纺纱的产品定位,这也是联润的产品竞争优势之所在。我们非常看好这个市场。”陈启升介绍道。
赛络紧密纺是将赛络纺和紧密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组合工艺纺纱技术,兼具两种纺纱技术的优点,既有赛络纺良好的光泽,又具有紧密纺优异的单纱强度和良好的条干均匀度。赛络紧密纺纱线的特点使其有利于后道工序的进行:可取消烧毛工序;减少上浆浆料;提高织机速度和效率;大幅度改善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织物表面光滑,染色渗透性好,色彩鲜艳。据悉,目前联润产品的品质达到了2013年新版乌斯特公报5%水平,公司的赛络紧密纺纱线与普通环锭纺纱线相比,成纱强力提高了15%,3mm以上毛羽降低了70%,可以满足全球纺织高端客户对各种高质量纱线的需求。
快速反应的运作模式
纺织服装市场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终端消费环节,而已经延伸到产业链的上游。思科系统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曾说过:“在新的竞争法则下,大公司不—定打败小公司,但是快的—定会打败慢的。”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赢得市场先机,联润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并设立了单独的小型产品研发试验线,可实现24h的连续作业,并通过强化内部‘谴血”功能,加大外部“输血”力度,集思广益,形成了内外部、上下游联动,反应敏锐的新产品开发机制。“我们的服务就是一个字,快。为了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建立了超前预测、定向开发、适量储存的方式。根据时尚流行元素,纤维技术的发展趋势,公司储备有2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新纤维原料,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可以快速提供客户所需的纱线。公司承诺一般交期的普通产品可在1周内开发完成,客户特殊要求的产品可在2~3天内开发完成,紧急品种的开发则只需要24h。”陈启升说。同时,借助现代化的物流渠道,联润可实现24h的快速服务,进一步满足客户短交期的需求。
作为“国家纺织新材料纱线产品开发基地”,联润还与“基地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展开合作进行联合科技攻关,与天津工业大学共建了“新型纤维研究与应用”研究院,并与上游纤维供应商结成纺织新材料应用创新联盟,共同致力于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差异化纱线产品的开发。通过广泛的外部合作,联润的产品开发范围也得到极大扩充,并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目前,公司已拥有对新疆细绒棉、长绒棉,美棉,皮马棉,羊绒;天丝,木代尔,竹浆纤维,宾霸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吸湿排汗纤维、发热纤维等各类纤维纱线的成熟生产工艺,可实现纯纺和多组分纤维混纺。
除了“快”字诀,联润的服务优势还体现在贴心的技术营销策略——以技术为方法系统解决客户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式解决方案。通过技术营销,联润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脉搏,将技术服务于需求,使服务的速度与质量均能得到有效保障。
纺织企业创新标杆
陈启升的发言引起了参会企业代表的热议,大家纷纷表达了对联润创新模式的赞同与浓厚兴趣,数家企业的负责人当即作出了愿意与联润合作的意向性表态。宁波广源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傅红平表示,作为染整企业愿意与联润联手合作,在差异化纤维纱线染整方面积极研发,为下游面料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贴心服务,让用户放心使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服装业中小企业
0引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贸易也深受影响,中小型服装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危机,政府4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拉动内需、实行降息,为2009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的起暖回升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但是今后服装业的发展局势仍然令人担忧。本文试图从行业环境、政策环境、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如何在关键时刻根据外部环境适时调整状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内外平衡。
1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服装行业
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市场疲软、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利润1042亿元,同比下降1.77%,增速较2007年同期回落了38.76个百分点。这实质上反映出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需求下降、产品滞销等问题。2009年1~5月服装行业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6.60%,高于2008年同期水平,经济效益略有提高。
投资是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的“三驾马车”之一,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增速明显放缓,生产企业投资信心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2009年3月以来,服装行业投资逐月回升,反映了服装企业对市场前景信心的恢复。
2008年以来中国服装产品出口增长缓慢,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由于金融危机下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我国服装产品出口一度受阻,甚至出现负增长。200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458.6亿美元,下降8.2%,负增长形势依然严峻。
综合以上产销情况、经济效益、投资情况、出口概况等主要行业数据指标判断,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服装行业也经历了外需市场持续低迷、内需市场稳步回升的双重考验。2009年上半年,由于稳定的国内市场和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支持,我国服装行业总体呈现了积极的变化,3月份以来呈逐月回升之势,这将为我国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宏观环境。调查也发现,50%的企业预期苏南服装行业整体经济将平稳发展。面对未来严峻的挑战,中小服装企业应不断推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改革进程,在困境中实现平稳发展。
2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
位于苏南地区的常熟,是闻名全国的服装生产和集散基地,有着“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称号。常熟市目前共有服装企业4000多家,年产服装达6亿多件(套),年服装销售额达500多亿元,规模型企业达到819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服装业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目前,常熟有40个省级以上品牌,总数量在江苏省县(市)中名列第一,其服装产业在苏南地区乃至江苏省都有着极强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共走访中型企业9家,小型企业11家,其中包括内销型和外销型企业,配合调查的这20家企业的平均成立时间为11年,这与江苏服装产业11年的成长历程相吻合。本调研把具有代表性的常熟服装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足以折射出这个有着相似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苏南服装行业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发展状况。
金融危机对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影响按程度大小,主要表现在订单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资金回笼困难。中小型服装企业由于订单不稳定,开拓新市场能力弱,以及资金和人才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具备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资金基础。
调查发现,2009年一季度常熟大批中小服装企业产值和销售额明显大幅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在2009年初短暂开工后,又陆续以减员减产或放假停产的策略静待复苏。二季度企业产值已有明显回升,产值增幅大于销售额增幅。但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产值增幅同比下降约4个百分点,销售额增幅同比下降约8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冲击,苏南服装行业总体生存艰难,但也有少数有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进入了难得的机遇期。这些企业之所以能逆势上扬,主要是在金融风暴来临之际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加叠影响,常熟中小服装企业效益明显缩水,有近四分之一的中小型服装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配合调研的一些中小企业自2008年上半年起,利润一直处于下滑阶段,在2009年一季度利润下滑幅度更为明显,平均减少约8.76%,二季度有所回升,但形势依然严峻。
金融危机下苏南部分服装企业的倒闭和裁员一时造成农民工失业人数骤增。调研发现,常熟中小服装企业2008年用工人数相对稳定,2009年上半年用工人数明显减少,裁员对象大部分为农民工。就员工工资来看,2009年一季度员工工资明显下降,二季度员工工资明显增加,但较2008年同期只略有增加0.03%。工资的下调或上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淡旺季的转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明显。调查反映,由于服装行业的自身特点,行业工资已是最低水平,受金融危机影响上下浮动的幅度是微乎其微的。访谈发现,员工每天平均工作时间约9小时,但旺季时达10-12小时,而月工作天数总体稳定在28天,具体则视淡旺季工作量而定。
从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因国外采购商日益谨慎,订单明显呈现出量小、期短、大单少、下单少的特点。在对江苏省常熟市方浜工业园区的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初大批以贴牌加工为主的小型企业以及小作坊面临倒闭,或通过裁员来降低日常损耗。而有着自主品牌的中型企业,在订单大批量减少的情况下,不得已也做起了贴牌加工。
外销型服装企业则因人民币升值加速、成本压力加大、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等因素雪上加霜。面对日渐疲软的外需市场,2008年下半年苏南服装企业普遍呈现出口放缓的局面。2008年下半年常熟出口型服装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下降幅度达到10个百分点,但2009年二季度却逆势上扬,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这也得益于国家对外贸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就内销市场而言,据企业反映尽管内销市场获利空间大,利润高,但市场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加上部分外销企业由出口转为内销,业界竞争空前激烈。内销市场关键在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预测,金融危机不期而至使多数内销企业措手不及,不少企业没有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从而导致产品积压。总体来看,2008年下半年常熟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态势较好,2009年前两季度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持续下滑,但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普遍高于出口型服装企业。
3政策环境分析
3.1服装行业出口退税优惠政策解读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进一步深化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从2008年8月1日到2009年4月1日四次上调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至16%。
据相关统计显示,2009年1~3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328.8亿美元,同比下降9.7%,低于全国出口19.7%的平均跌幅,其中3月服装出口开始从负增长迅速扭转为正增长,同比增长9.9%。可见,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逐步发挥了作用。
出口商品退税是政府促进出口的政策工具之一。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增加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接单能力。出口退税政策如果调整到位,必然对促进出口有很大推动作用。但是出口退税政策有其局限性和短期性。就企业来讲,外贸生意大多是订单形式,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于手中有订单的企业,能提高利润,但由于欧美国家经济危机直接导致海外需求不足,手中没有订单的企业,出口退税政策也就无法发挥作用。其次,出口退税对于企业的利好是短期的。上调出口退税率将给中小企业更多生存空间,但从长期来看,国外市场的低购买力以及外币的连续贬值,大大限制了政策的影响力。另外,退税虽然加大了企业的谈判空间,提高了企业的接单能力,但由于客户压价,最后还是让利给国外客商。
因此,提高出口退税率只是给企业信心,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能力。中小企业不能过于依赖政府政策,而应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3.2服装行业相关利好政策解读面对严峻的出口形势,国家不仅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并且及时推行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比如:将纺织服装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对服装业的不合理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调查发现,危机当前,多数服装企业仍希望政府继续出台相关措施帮忙应对,其中呼声最高的政策是帮助开辟国内市场和进行行业扶持,其次是减税和帮助融资。
3.2.1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扩大内需。政府可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扶持,引导国内市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东北及中西部地区转移,采取产业与市场双向转移的战略思路。苏南服装产业可以以安徽江西等周围内陆地区作为落脚地,并逐渐由企业个别转移行为演变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3.2.2加强行业扶持,培育自主品牌。随着危机的缓解,为了能在危机过后抢占有利市场,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投资热情已经越来越明显。此时政府应加强合理引导,防止中小企业盲目投资。
3.2.3加快落实财税金融支持,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贷款担保融资难是服装行业遇到的重要困难。尤其是中小服装企业,资本规模小,融资难,生产发展受到资金制约。“国六条”提出政府专项资金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规模同时“放量”,并辅以“绿色通道”,这不仅为中小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也有利于中小服装企业加快升级步伐。另外推动融资产品的创新扩大了企业担保范围,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有益。
3.2.4坚决打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保护企业利益。2009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一些国家在挽救本国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些不利于国际贸易,特别是不利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举措。发达国家频繁利用反补贴、产品质量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等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制造事端,使得我国服装产品的出口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欧盟的召回通报,奥巴马的“买美国货”条款以及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例都表明贸易磨擦不断。政府应坚决回击,打破贸易壁垒,适时调整目标出口国,转移目标市场。
4自身应对策略分析
调查发现,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小服装企业,仍然将希望寄托于出口退税率上升、内需拉动和四万亿投资拉动等政府救市政策上面,对政策的依赖心理有加深趋势。但中小服装企业面对严峻的挑战如何驱寒回暖,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关键还是靠企业自身的改革和创新。
调查发现,面对金融危机,中小服装企业已采取了调整市场结构、减薪和裁员等措施,但90%的企业认为措施的改善效果并不大。面对金融危机,多数企业对今后的生产前景比较乐观,预计2010年将会采取调整市场结构、增加投资力度、招收新员工等措施。
以下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4.1建立特色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服装业的一大特点是贴牌加工,缺少自主品牌,缺乏国际竞争力。一旦订单减少,企业只能面临停产。所以,必须整合行业资源,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如果能结合品牌收购、服务外包、网络营销等新的营销策略,也能在金融危机中化险为夷。
4.2调整市场结构,拓展新的地域市场,实现市场多样化。虽然2009年下半年服装行业出口额为负增长,但中国服装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依然相对稳固。全球的服装市场是潜力无穷的,面对欧美市场需求量锐减的形势,中小服装企业不仅可以拓展俄罗斯、中东等国外市场,还可以从国内市场寻求突破点,例如中西部地区。在市场多样化的条件下调整服装产品结构,由单一品种不断丰富成多品种,从而满足不同市场下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4.3控制内部成本。针对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利润减少的现象,中小服装企业可以引入成本控制程序,寻找替代原料、提高人员技术,从企业内部管理中提高效益。大企业可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一方面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一方面降低营销成本。
4.4稳定资金链。在现有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企业更应重视原材料来源及产品销售,选取信誉高、资金稳的客户,尽可能确保资金回笼,维持资金链的畅通。由于贷款门槛高、额度少、贷款成本高,中小服装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应尽可能及时与当地金融机构取得联系,争取持久良好的关系型贷款。
金融危机爆发后,服装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和挑战。中小服装企业要想在危机中生存下去,首先必须顺应国家政策和行业环境做出相应调整。同时,也要敢于面对危机,积极寻求出路,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然而面对危机,政府的挺身而出也为服装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把服装行业推向了新的机遇点。中小服装企业如果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寻求新的突破,就能逆势而上,转弱为强。
参考文献:
[1]蒋珠燕,卢中进.常熟服装品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分析[J].苏南科技开发,2007(1):62-63.
[2]靳云鹏.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面临的困难与挑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7):33-35
[3]蒋恒蔚,陈桦.江苏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寒冬[J].商场现代化,2008(10):103.
[4]周妍.中国纺织服装业——蓄势待发[J].山东纺织经济,2009(1):9-11.
[5]高天宇.多管齐下助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N].国际商报,2008-9-23
[6]刘丹.出口退税连续上调服装企业得救[N].每日经济新闻,2009-4-2
[7]陆健.一季度纺织行业形势依然严峻有利因素正在累积[N].纺织服装周刊,2009-4-21.
[8]李溯婉.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17%”悬念[N].第一财经日报,2009-
4-25.
[9]沈锡权,章苒,张道生.金融危机下浙江纺织业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9-5-15
[10]AndrewRees,JonWeber,陈玮.企业需要大胆战略度过衰退[N].当代经理人,2009-9-9.
[11]刘欣.1-6月纺织行业运行:行业正在企稳回升时[EB/OL].中国纺织信息网,200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