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学习的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周嘉明 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214401
【文章摘要】
当前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
和深入改革的历史阶段,现行实训
教学方法和模式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已经严重脱节。只有不断探索和研
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跟上时
代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提
供了一种可行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维修电工实训;教学;
尝试
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改革的
目标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
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
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
者。根据职业学校对电子电工类学生的
培养目标,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重在实践
能力培养的原则,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
大胆的整合。
《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是一门具有较
强实践性的专业课,主要讲解常用电工
工具、电工仪表、材料及导线的连接方
法,研究常用的低压电器的结构、应用
以及常用的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检
测。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
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知识基础、动手能
力、兴趣、爱好等,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
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
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1 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
下,从各自的经验和社会经历中,选择和
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知
识应用能力的活动。研究性学生不同于
以往的学习方法,其注重综合学科的学
习,着重培养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不断地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具有如下特点:
1.1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关注的重点,
而对知识的学习是不太在乎的
1.2 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处
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1.3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通过自
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获得
结果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把握以下关
“研究性学习”在《维修电工实
训》教学中的尝试
周嘉明 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214401
键点:
(1) 改变教学方法:教师要改变传统
的“ 满堂灌”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信息,缺乏对问题的
思考,无法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
力。
(2) 改变学习方法:学生要转变已有
的“接受型”学习为“自主性”学习,要改
变学习习惯,要敢于现有知识提出不同
的看法, 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知识的学
习。
(3) 增强学生探究的信心:学生的知
识基础参差不齐,对自己研究的信心不
足,害怕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因此,
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往直前,不怕出
错,增强探究的信心。
2 “研究性学习”法在《维修电工实训》
教学中的尝试
由于《维修电工实训》具有很强的专
业实践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入门比
较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
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尝试了“研究性学
习”法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1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各种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组成以及工作过
程
《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内容一般都是
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的,每个课
题是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联系的。在教
学实施过程中,引领学生进行理论分析,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通过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探索,并通过
探索知识的奥妙,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
喜悦,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让他们都
积极探索原本认为难懂的知识,通过实
践获得原来难以掌握的技能。在教师的
引导下,通过基础的理论分析,更有效地
使学生探究过程中接受知识。也让学生
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一起研究每
个实训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在《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
路》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做必要的准备
工作,先让学生明白本节教学内容和教
学要求,将课题教学重点分成几个问题,
将这些问题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
题去阅读教材、学习交流。在课堂上,教
师提问,学生个人或与集体一起完成教
师的提问,遇到难点问题,可以集体讨
论,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解
答。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如下问题:
(1)什么是星形连接?
(2)什么是三角形连接?
(3)本课题电路分为主电路和控
制电路两部分,主电路由那些元器件组
成?
(4)电动机的6 个接线端该如何接
成星形、三角形接法?
(5)控制电路用到哪些元器件?
(6)本课题电路的工作过程是怎样
的?
(7)尝试给控制电路的元器件进行
标号,便于自行画出电路的安装图?
(8)让学生自行尝试画出电路的安
装图。
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去进行自主探
究。学生在分析中发现问题,同进结合自
己的知识尝试着去解决问题。通过其独
立观察和思考,归纳总结电路的工作过
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加深了印象。
2.2 通过教学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模板进行
演示教学,对比较复杂的电路进行教学
示范,这样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教师的教学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
制线路》的教学内容,采用“研究性学习”
模式,可以把维修电工实习室定期给学
生开放,加强教学演示环节,演示给学生
看本电路应如何实施电动机的控制,观
察演示电路的工作过程,便于学生更好
地理解本电路的工作原理,而在观察教
学演示中会产生许多疑问,从而进一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3 鼓励学生大胆探究,不怕犯错
实训课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
重要环节,而学生对本课程的相关知识、
技能都欠缺,在实训初期难免会出错。有
些同学因为害怕接错电路造成电路故障
而不敢去操作,这样会大大影响学习效
果。实训过程中在保证安全和符合操作
规程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探究,不怕
犯错,积极动手,勤于动脑。教师要不断
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对于发现的错误,要及时而委婉地告诉
学生,帮助其改正,不要对学生进行指责
和批评。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的探究能
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2.4 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技能
水平
教学改革提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只有让学生动手实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教学探讨
《电工学》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理论课程。机械专业开设本课程目的有两个:⑴使机械专业的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工理论基础知识和安全用电常识;⑵了解常用电器元件的性能,熟悉常见机械设备中电拖系统的结构,并能简单维护。这些对于实现中职机械类学生的培养目标――中级技术水平的机械工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是实际和紧迫的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初浅认识。
一、目前机械专业《电工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面的问题。⑴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单调而抽象。这种传统的教法对于文化基础差、电学知识贫乏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正如学生所讲的听天书一般,玄虚而难懂;⑵由于安排的课时比较少,几乎没有练习和巩固的时间;⑶亲自动手,结合生产试验和应用的训练几乎没有。
2、学生认识误区。学生对学习《电工学》的厌学心理,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⑴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电工学》有思想偏见,认为只要学好机械类专业课就行了,《电工学》对我们来说用处不大;⑵目前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不适应他们的特点。
学习《电工学》用处不大这显然是十分错误的。对于一个合格的机械设备操作者来说,不仅能正确地操作机床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而且还必须了解掌握机床的构造和原理,并能及时准确的予测和发现设备故障,这些知识的构成与《电工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要做到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同样需要《电工学》方面的知识。
3、教学方法单调而呆板。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式授课形式,基本都是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老模式。由于内容多而深,课时又少,课堂教学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没有思考和训练的时间,违背了精讲多练的原则,造成学生难以接受。日积月累,消化不良,挫伤了学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状况而言,应在教材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电工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教师来讲,在授课中除了知识性外,要注意运用形象化和趣味性,同时着重注意结合生产实践,力争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探讨
1、尽量采用肢体语言讲述或采用投影仪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具等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
2、图表类比法。相近的事物可以对照比较记忆,有利于区别各事物的特征,也可以把学过的知识用图象和表格表示出来形成知识的脉络网。一些概念单一拿出来较难理解,但把其相同特征抽出来,加以列表比较就化难为易了,采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
3、数字罗列法。把许多语言叙述的道理用数字形式罗列起来,既便于牢固掌握知识又容易记忆,比如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既抽象又复杂的过程,但可以简单归纳成“3、3、2”这样的数字罗列。其含义是:三个形成过程:即旋转磁场的形成过程,感生电流的形成过程,电磁转矩的形成过程;三个手的定则:即右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则判定感生电流方向,右手安培定则判定旋转磁场的方向,左手电磁力方向判定定则确定电磁转矩的方向。两个关键方向:即旋转磁场的方向和转子转动的方向,形成了三个过程,三只手、两个方向的周期表,即好记忆又有趣味性。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都是十分重要的。
5、精选和补充习题和例题。以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前导,结合习题精选课堂习题和例题。在选择习题和例题时,应侧重习题和例题的启发和引导作用,重点选择基本知识应用题和基本概念容易混淆的题目,坚持少讲多练,达到“勤能补拙”的目的,这样可以弥补机械类学生在学习《电工学》的过程中理解慢、遗忘快的缺陷。因而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来说,例题的引导作用和习题的慎重选择以及反复多练尤为重要,同时多练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发现“可疑点”,消灭“空白点”,弥补对基本概念认识和理解的片面性。
[关键词]火电厂;反渗透设备;运行维护;在线清洗;脱盐率
当纯水和盐水被理想半透膜隔开,理想半透膜只允许水通过而阻止盐通过,此时膜纯水侧的水会自发地通过半透膜流入盐水一侧,这种现象称为渗透。若在膜的盐水侧施加压力,那么水的自发流动将受到抑制而减慢,当施加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水通过膜的净流量等于零,这个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当施加在膜盐水侧的压力大于渗透压力时,水的流向就会逆转,此时,盐水中的水将流入纯水侧,此现象就是水的反渗透处理的基本原理。
随着反渗透技术的不断成熟,反渗透装置以其产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无环境污染、维护量小等优异特点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在反渗透脱盐系统中,膜的污染已成为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最大障碍。尽管设计合理,运行水平高,但在实际运行中还是避免不了污染物在反渗透膜表面的积累。通常污染是渐进发展的,如不尽早控制,污染将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损坏膜元件,且不可恢复。有的厂由于运行维护不当,也没有及时清洗,运行不到1年,就被迫更换了膜元件。为使反渗透系统长期经济稳定运行,对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及时清洗十分必要。
淮北电厂反渗透系统设计出力为3×65 t/h,2套运行,1套备用。膜元件选用海德能公司ESPA2膜,材质聚酰胺;压力容器(美国Codeline,80A30):材质玻璃钢(FRP),工作压力2.8 MPa,直径8m,长度6565mm,采用一级两段8/4排列布置。系统回收率75%,系统脱盐率1年内≥98%,3年内≥95%。该反渗透脱盐系统2005年7月投运,已稳定运行2年半。
1、运行维护
1.1系统工艺流程
深井水清水箱清水泵高效过滤器(加入阻垢剂)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淡水箱淡水泵离子交换进一步除盐后作锅炉补水。
由于原水采用深井水,有机物含量很少,正常运行系统没有采取杀菌措施。深井水水质如表1。从表1中可看出该厂深井水水质除硬度稍大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较好。
1.2运行维护
(1)高效纤维过滤器定期反洗或碱洗
当高效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大于0.10MPa或出水浊度大于1.0 NTU时即对高效过滤器进行反洗。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纤维上有大量微生物繁殖或吸附大量的油污时,可用2%NaOH将滤料浸泡2h后,再进行清洗。
(2)保安过滤器
一般应每月检查一次滤芯, 3个月更换一次滤芯。当保安过滤器进口压差大于O.1MPa时,应更换滤芯。运行时还应经常检查保安过滤器内是否有气体,不能让空气带入反渗透膜。
(3)严格控制进水水质
SDI
(4)采用淡水进行低压冲洗
采用淡水定期对反渗透装置进行大流量、低压力、低PH值的冲洗有利于剥除附着在反渗透膜表面上的污垢,维持膜性能。尤其夏天,应做到每天冲洗1次,冲洗约10~30min。如停运时间大于7天,应采用保护液对反渗透膜进行保护。
1.3运行中水质分析
运行中每小时对反渗透产水电导率、进口压力、段间压力、浓水压力、淡水压力,保安过滤器出水SDI和进、出口压力,高压泵进、出口压力进行检测记录,分析各数据变化趋势(见表2)。
从表2运行参数的变化看,运行1年,各项参数已劣化20%~30%。
2、清洗时机的确定
2.1膜厂家一般建议
已受污染的反渗透膜的清洗周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正常的清洗周期是每3~12个月1次。在有以下任何一种系统性能的下降产生时,均须清洗膜污染物。(1)常温常压下,产水量下降10%~15%。(2)温度校正给水压力提高10%~15%。(3)产品水质量下降10%-15%,盐透过率增加10%~15%。(4)系统压差升高10~15%。从表2运行参数的变化看,运行1年多,各项参数已劣化20%-30%,应进行化学清洗。
2.2污染物的确定
膜污染物通常包括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和微生物污染。一般微污染水源水为原水的反渗透膜污染是以颗粒物质、胶体、有机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复合污染,不同类型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促进会使膜污染变得复杂,其中胶体和有机物是加速、促进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当膜元件仅仅是发生了轻度污染时,重要的是清洗膜元件,清洗何种污染物以及如何清洗要根据现场污染情况而进行。对于几种污染同时存在的复杂情况,清洗方法是采用低pH和高pH的清洗液交替清洗(应先低!oH后高pH值清洗)详见表3。
利用光电子能谱仪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等仪器进行膜污染物分析,实际操作中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淮北发电厂根据反渗透系统水质分析报表、运行操作记录和反渗透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对膜原件进行抽样检查,首先初步判定膜污染物的种类,然后通过肉眼观察污染膜组件。经多次对一段及二段的膜抽样检查:手摸膜表面有滑腻感,有腥味,没发现明显结垢物质,判断为颗粒物质、胶体、有机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复合污染。
3、清洗方案确定(单套)
选择适宜的化学清洗药剂及合理的清洗方案涉及许多因素。首先要满足设备制造商、膜元件厂商的安全基本要求;根据污染情况,从反渗透装置取出已发生污染的单支膜元件进行测试和清洗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化学药剂和清洗方案。本厂经筛选,清洗程序是:先在柠檬酸低pH值(PH值在2.5~3.0)溶液下进行清洗,去除矿物质垢污染物;再进行高pH值(PH值在10.5~11)清洗,去除有机物,同时加入EDTA四钠盐(Na4EDTA)、十二烷基磺酸钠(Na-DDS)、氢氧化钠(NaOH)溶液综合去除硫酸盐垢、铁、锰、铜、胶体、有机物、微生物和硅酸盐垢。温度控制在25~30℃,流量控制在单支膜管6~9t/h。可分段清洗,也可两段同时清洗。
4、清洗步骤
4.1注意事项
(1)清洗药品化验合格,数量充足,运至清洗现场。
(2)化验检测设备正常。清洗和低压冲洗系统试运正常,冲洗干净。清洗和冲洗流向应保持相同的方向。二段清洗液回水管应设置高于压力容器管的U形管,禁止空气进入。淡水箱水量充裕。
(3)清洗过程中每一步骤注意进行清洗留样分析。 清洗过程中清洗保安过滤器若压差大于0.1 MPa应更换滤芯。
(4)清洗结束重新启动后,应排掉最初的产品水,直至达到产品水质量要求。
(5)清洗示意图
反渗透清洗示意图为图1所示。
4.2低pH清洗
(1)清洗液配制:清洗箱进2/3高度淡水,启动清洗泵,打循环正常后, 配制柠檬酸溶液2%,混合均匀,测pH值。加入氨水少量,调pH值在2.5~3.O。
(2) 清洗一段:先开启淡水回水阀,淡水回至清洗箱;关闭淡水出口阀;关闭低压冲洗进水阀;关闭浓水排放阀;开启一段清洗液回水阀;关闭二段清洗液回水阀;调整流量单支膜管8~9t/h,循环时间30min以上。
(3)清洗二段:若清洗液变脏应将清洗液排放掉,照步骤(1)重新配制,不脏则继续对二段进行清洗;
开启二段清洗液回水阀;缓慢调节一段清洗液回水阀约1/3开度,二段流量控制在单支膜管8~9t/h,循环时间30min以上。
(4)浸泡:先停运清洗泵,再关闭所有阀门进行浸泡,浸泡时间2~5h。
(5)冲洗:启动低压冲洗泵进行冲洗,将清洗箱清洗液排放掉,进淡水冲洗干净,对反渗透和清洗系统进行冲洗,直到pH大于5。
4.3高pH清洗
(1)清洗液配制:配制EDTA四钠盐浓度1%、十二烷基磺酸钠O.03%,混合均匀,测pH值。缓慢加入5%氢氧化钠(NaOH)溶液,调整pH值在10.5~11。
(2)清洗、浸泡过程和4,2项低pH清洗过程相同,主要是控制清洗液pH值在10.5~11。
(3)大流量清洗:浸泡后启动清洗泵,按照清洗步骤,对反渗透系统进行大流量清洗,主要是冲刷掉浸泡后松脱下来的产物。流量控制在单支膜管8~9t/h,即总流量60t/h左右,时间30min。
(4)淡水低压冲洗:启动低压冲洗泵进行冲洗,对清洗系统和反渗透系统进行冲洗,直到反渗透系统出水符合要求。
(5)清洗液留样分析数据(如表4)
从化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清洗下来的反渗透膜表面主要污染物主要是有机附着物和综合矿物质垢污染物。
5、清洗前后运行参数对照及结论
清洗效果明显,清洗后各段压力基本恢复到初期投运状态,详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清洗后进水压力、一段压差有明显下降,产水量等基本恢复到初期投运数据。出水电导率有所增加,据膜厂家技术人员讲属正常,出水电导率会逐渐下降。据2-3天运行情况看各套反渗透系统出水电导率已下降1~2μS/cm,的确有下降趋势。清洗效果明显。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掌握,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汉语词典》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而实际上,预习应该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预先学习以预备学习为目标,预备学习以预先学习为基础。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授课对象是非电工科专业学生,故电学基础薄弱,甚至有些学生连电学常识也知之甚少,故先指定预习内容,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在教师的讲解中寻找答案,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得到验证。采用纸质和网络两种平台,学生可根据情况由班长提出申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预习报告,或者开放网络预习平台,在预习中设计理论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做好预习报告的同时能够做到对理论教学内容的整体了解,把疑问带入理论课堂中解决,这样能提高训练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更好地指导实践操作。
二、演示上一批学生的成功作品,提升学生的自信力,确保训练效果
演示上一轮学生的成功作品,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力,同时也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授课对象存在差异,仅有少数学生学过电工学,近90%的学生没有学过电工学。走进训练室,看着复杂的电路和陌生的元器件,他们就会提出一个疑问———我能做出来吗?当他们了解了前面同学的情况和观看了作品展示后,都会觉得自己也可以完成,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提高训练积极性,从而确保训练的效果。
三、理论课程中运用动画、视频演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听课效果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理论教学中适当运用动画、视频演示操作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在讲述复杂的元器件内部结构和原理的时候,效果非常明显。传统的理论教学,学生很难清楚内部的结构,通过视频把元器件外壳去掉拆开内部组成部分,辅以动画分解内部的结构和动作过程,学生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元器件的工作过程,直观易懂。
四、设置可选项目和创新项目,以备不同层次学生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评价从资格转向能力,从技能转向创造,电气工程训练的培养目标也要随之改进。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次教学,要设置可选项目,创新设计项目,采用不同的模块组合来组织教学,尽力引导学生发挥最大潜能,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维修电工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一、维修电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
1.指导思想
维修电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为依据,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实际,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原则,贯彻 “行动导向”的职教理念,以学生岗位技能为主线,在专业理论技术的基础上以适应岗位职责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
维修电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设想,以电工技能人才需求为基础,制订本专业培养方案。首先,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订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其次,加强校企合作,派出专业教师到工业园区企业进行考察,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结合岗位的特点来确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校内实训以课题为主,根据课题内容进行专业基础课安排,进行模块化教学。第二学年结束教学时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取证。第三学年在企业顶岗实习。
3.专业就业岗位及培养目标
通过毕业生的去向以及企业调研,维修电工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在机电行业中从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故障检测、安装调试、制造检验、使用维护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其就业岗位及能力要求如下:一是在电气制造企业可从事的岗位有电气设备制造工艺的编制、制造施工及质量管理。岗位能力要求为电气设备的制造、组装及质检能力,设备安装及施工能力。二是在设备维修部,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检修。其岗位能力要求为维修电工基本操作能力等等。
4.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的现实,将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标准相结合、职业行为能力与技能鉴定考证相结合、综合能力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分为基本素质、专业基础和岗位技能三个模块,将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二、维修电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师资队伍建设
该专业的教师应由学校的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专任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去参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掌握该专业的发展动态。兼职教师主要参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和实训指导,通过专兼结合、分工协作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采用以老带新的办法,培养年轻教师。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再去带实训教学,然后再去任专业课教师。
2.教学实施过程
推行示范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
推行项目教学法,加强教材建设,整合教学内容。结合学校推行的示范课程建设,组织本专业的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结合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精心编写校本教材。
在教学内容上除设置“电工学”、“电工基础”、“电力拖动”、“电工仪表”等电工基础课程外,按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标准相结合、职业行为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证取得相结合、综合能力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将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引入先进的德国职教“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依据岗位工作流程和职业技能标准,将课程特别是实训课的教学内容按项目进行,把电气设备检修和操作规程引入到教学中,按岗位工作流程设置总项目和分项目。采用典型任务驱动方式,制订项目运行标准。在电气设备检修中应该掌握:安全用电常识、电气图原理、电工基础知识、电工电子仪表使用、电气系统故障检修方法等等。
3.运行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制订《教师工作规范》《实训教学管理办法》。教务处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严格进行常规教学检查、组织班级抽考等方式,严控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跟踪毕业生就业信息,听取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毕业生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其次,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教务处协同专业系,成立“维修电工专业教学督导小组”,负责对教师的理论教学、实训、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进行全方面的总结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三、维修电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电工基础;技能培训;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62-02
一、前言
中职《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肩负着为后续专业课服务的职责,更能为中职学生继续深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娴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所以如何开展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如何使学生乐学、会学,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如何培养拥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举的中职生,成为中职教师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探讨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技能培训的方法。
二、中职《电工基础》技能培训的思路
中职专业基础课教学有别于中学基础教学,中职侧重于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熟练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也就是学知识、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对于《电工基础》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在中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范围内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磁的基本知识,交流电、变压器的理解等。而这些知识要通俗易懂地引入到日常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中,用知识去解释我们所碰到或见到的各种现象,这就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这样更能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而操作技能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技术精湛熟练,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引领学生适应中职的学习形式,逐步提高学生就业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设计操作内容时,第一要结合教材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第二要兼顾学生两年后考取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如万用表的使用、日光灯电路的连接、简单焊接技术、电子元件的分辨、电表的安装等。
三、中职《电工基础》技能培训的方法
(一)生活常识融入课程教学,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
知识技能是指学生能灵活地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身边看到或碰到的电学现象,从而能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由此展示中职学生应有的知识水平。中职学生思维灵敏、动手能力强,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差,枯燥的电工基础理论性知识很多,单纯的理论讲解并不适合中职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事倍功半达不到效果。而如果在讲解电工基础知识的同时经常性地插入学生常见的电工学现象或常用的电器设备的使用,一方面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身边见到或碰到的电学现象,使学生有种解开谜底茅塞顿开的舒畅,这样既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培养学生养成学知识用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故在课堂之上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是提高中职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讲解电能、电功率的概念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家庭家电设备的用电量,并解释为什么空调、电视、电脑等用电设备关闭但不拔电源插头仍然耗电;讲解电路的组成时指导学生自己试画出家庭、卧室关电路图,并试连接;还有静电的产生及危害、雷雨天气不能走近铁杆、不在树下躲雨的原因;医院体检时应用的电磁知识,家用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等。这些知识的推广不仅使抽象的电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极大程度地建立了中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及自豪感。
(二)实践操作融入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将学到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之中是中职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最佳时机,故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一方面顺应了中职教学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中职学生就业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操作技能培训是教学中最重要也是关键的环节,技能培训要求人人参与,使学生在理论教学指导下结合实际要求做到技能操作熟练,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对应。比如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位和电压,不仅要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及正确读数,而且能正确说出如何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位分析电路故障,焊接技术的要求,安全用电注意事项与电气安装技术等。伽利略说过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故在课堂之上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实践运用,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才能使学生对《电工基础》中的知识真正地掌握领会。
(三)课堂之上开展技能培训的方法及要求
1.应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课程教学。《电工基础》作为一门典型的工科课程,枯燥无味,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具备画面多变、具体、生动优美、声音动听的优点,能将教师口述的较抽象的电学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然后再经过教师的解释、总结,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在学习电压与电位的概念和测量时,如果单纯在黑板上比划,学生听着非常无趣,教师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效果截然相反,首先它能在规范的电路图中解释电压和电位的概念,然后通过清晰、具体的电视机故障现象引导学生如何测量电压和电位,由测量结果分析故障原因,这样学生不仅从中学会了电压及电位的测量方法,正确理解电压与电位的区别与联系,而且由此领悟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同时可将多媒体课件分享给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结合自身情况,针对自己薄弱环节,有目的地自主选择学习观看课件,如此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2.顺应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的考试要求,将教学落实到实处。一般情况下学校建议机电和电子专业的毕业生都考取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学生也非常乐意,这是中职毕业生求职时最基本的硬件之一。而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学习内容非常符合技能等级证的考试内容,如照明电路的安装、电表的安装、电工工具的使用、负载星形连接及三角形连接等。所以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实训项目。目前在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学生预先看项目课件,然后依据实训要求操作,并且提出疑问和回答相应问题,每位学生都以录像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实训操作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解疑、点评和总结。学生首先熟悉并熟练实训项目,然后依据技能等级考试的要求进一步熟练和规范实训操作,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的形式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的课程,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正确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更加熟练地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比如学习理论知识“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的通或断的方法”,才能在双联开关电路的连接时,懂得使用万用表判断开关哪一点是定点哪一点是动点,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而在操作过程中又对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故单纯的卷面考核很难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死记硬背成就不了学生的技能培养。所以《电工基础》课程考核应以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提前考,占考试成绩的30%;技能操作以抽签的形式考试,占考试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20%。而在技能操作考核环节,不规定具体的考试项目,每个学生的考试项目根据抽签决定,各不相同如有的考万用表的使用,如何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等;有的考日光灯的安装;有的考关电路的连接;等等。这样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四、结语
中职课程教学必须顺应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与就业现状紧密结合。而作为中职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地摸索与实践,改变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寻求更适合中职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所以中职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与课程研究,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周中立.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设计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以小型变压器的制作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60):172-173.
职业教育是社会的必然需要,教学的过程需要更加科学、更加专业、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把职业教育专业技能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全部的学习过程。
该论文将网络教学和职业技能学习有机的结合,针对机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学科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网上教育,更重要的是以学生“学”为主的出发点,使网络教育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摆设,趣味性、实用性成为整个网络教程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网络教学;技能训练;以学为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138-02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机电大类必修的两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各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各种电子仪器和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备使用元器件、读识电路图和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线路故障的能力。为以后的其他专业课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既有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电路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因此实训技能的训练也是学习好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生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很好的结合才能真正学好这门课程。由于电工电子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这个特点,使得在课堂上的时间很难满足使每个学生充分学习和练习,课后要想复习又不具备学习条件,所以我认为能够搭建一个基于电工电子基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深入的M行学习和认识,并且同时能对实训技能进行模拟练习,为本课程的学习起到辅助学习和熟练运用的作用,这也正是网络教学之所长。
电工、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由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个大部分组成。一、电工技术基础的网络课程,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例如混联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几种求解复杂电路的基本计算方法、三项交流电的形成和连接,然后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三项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电气控制的四个基本控制电路,最后学会电工的测量和常用工具的使用等实训技能。二、电子技术基础的网络课程,又由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个部分组成,学习目标是全面掌握电子电路中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能够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放大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等电路的原理及其应用,同时能够要学会辨别、测量电子元件,完成两个中级考工要求的简单电路板制作技能训练。学习这门课程都应该是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基础课程,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是高职的学生没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原来的基础知识和数学能力都不足,他们并没有独立学习这门课程的能力。所以要实现以上课程的学习目标,就不能简单的设计教学过程,使用以前一贯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则行不通。
要将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助力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网络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多的要求教师创设更富有个性化的网络化学习环境,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创设学习情景,运用信息技术使得课程更加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把提高学习效率作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第一要素。第二、根据“因课而异”原则选择合适的课程整合教学结构。第三、避免单向的“填鸭式”教育,所学内容必须得到及时的反馈、互动和答疑,学生学习的结果要反过来影响下一步教学的进程和方式。
因此本课题一改以往教学网络课程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从以学生“学”为主的角度入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乐趣作为第一要素。这就要求:一、在课程界面上必须新颖、“非主流”,迎合学生的审美喜好。初步设想界面采用个人空间装饰风格,动态的界面布局;菜单采用游戏菜单样式,每一章节测试有难易度的选择,以闯关的形式解锁下一级测试题,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课程设计的多样化,突出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学生的操作选择或者完成答题穿插其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即使是播放的教学视频,也需要用微课的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基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主要分为课程学习、测试练习、仿真模拟、学习交流四个模块,其中在线交流学习也将作为本课题的一个着重创新点,在交流平台中,可以采用一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问题,管理员对答案较为完整的同学进行加分的形式;同时还应有在线客服形式的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四、整个网络课程其实是一个大型的教学平台,它作为一个大的框架式结构,允许对于试题、PPT以及视频文件进行上传并编辑。五、网络课程应该有后台的信息采集,利用大数据的统计结果,针对多数人学习的难点进行教学策略的改善,对于教学设计的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实现教与学的互相促进。
交流电路包含正弦交流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电机控制基本电路、常用机床电路电工测量、安全用电电路和部分电工测量。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本文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即电工测量、电路部分和电气与控制,然后,明确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关系,即首先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电机与控制部分,最后学习电工测量技术,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利用网络的优势,按照教学设计的原理,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由课程学习、测试练习、仿真模拟、学习交流四个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
这四大模块构成一个系统,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针对于此,我们对本网络课程的四大模块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课程学习模块是网络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它是慕课、微课等方法多样,内容丰富的上课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的传授。课程内容共分十二章,包括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项正弦交流电路、电工测量、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机控制基本电路、常用机床控制线路和安全用电。把每一章的内容量化为几个相关的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进一步具体量化为多个问题,问题的提出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排序,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例如电机控制基本电路中的电动机单向启动电路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递进的控制电路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如图3所示:
仿真模拟模块包含了所有电工技术基础相关的模拟实验,分别是电工基本常识与操作、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低压电器、照明路安装、电机与变压器、电动机控制、电工识图。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利用仿真软件演示并可以操作电路的连接和利用仪器进行测量,这样把课堂理论和实验实训都搬到网络课程中来,使学生可以即可“学以致用”,取得阶段的学习成就感。仿真软件如图4所示:
电工实验是应用电工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主要环节,除了介绍必要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外,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学习基本的电量和非电量的电工测试技术,学习各种常用的电工仪器、仪表、电机、低压电器的使用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他们能独立地进行实验,为下学期的维修电工中级考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所介绍的电工电子教程是针对职业类学校机电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的,创新的意义在于首要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网络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摆设”;同时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相结合,在同一时间、同一框架内完成学习,让学生能全方位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并为考工做充分的准备。若要实现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如能建立一个教学平台,任何专业课都可以放入此框架内进行学习,比如机电专业的“机械加工工艺”,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了。
参考文献:
[1] 刘志平.电工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电工电子学;工程教育;教学改革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确保一个教育项目满足由专业人员所定义的质量标准,而教育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此类专业人员”。最早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始于1936年,由美国Engineers 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CPD,工程师职业发展联合会)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在美国超过550个大学和学院中,认证了2700个教育项目。在国内于2006年开始试点认证,已有二十多所大学的十多个专业通过认证。
在国外学习工程的学生一般是按照下面的模式来从业的:
Accreditation—ertification—icense
认证——书——照
(工程专业教育)(专业培训)(注册工程师)
I——I——II
而工程专业教育是在大学进行的,也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培养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是我们的目的,而怎样培养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正是我们对电工电子学教学探讨的意义之所在。在我国也已经开始实施注册工程师从业制度,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要为学生未来考取注册工程师服务,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做适当的调整。建立制度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二、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基本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学课程包含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电机与测控技术。本课程面向的学生是建环、计算机以及网络专业的同学。根据各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以建环专业为例,同学们以后要考取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那么我们就把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做为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大纲如下:①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②直流电路:电路基本元件、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③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有效值、复阻抗、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功率及功率因数、串联与并联谐振、安全用电常识;④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分析法:⑤变压器与电动机: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⑥二级管及整流、滤波、稳压电路;⑦三级管及单管放大电路;⑧运算放大器。理想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和积分运算电路;⑨门电路和触发器。基本门电路RS、D、JK触发器,同样,对于计算机专业和网络专业,根据以后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不同,来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大纲,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面向工程教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面向工程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人类对工程的质量和功能的要求是不断改变的,知识是不停发展的。因此,知识的不断更新是对工程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满足工程发展的要求。十几年前的建筑功能单一,中小型建筑根本就没有电梯、空调以及通讯网络系统,而现代建筑正朝着智能建筑、节能建筑、绿色环保建筑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大学时代就要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新知识。而计算机和网络专业的同学们更应如此,因为这更是快速发展的行业。
2.面向工程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这是我经常给学生们说的话。要让学生积极地学、高高兴兴地学,而不是只为了学分、为了毕业证学。在第一堂课上,就把本门课程和以后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环专业主要从事暖通空调的设计、施工,就曾经有部分同学认为本门课程与专业关联不大,那么要让学生明白暖通空调设备的电源以及控制都离不开电工电子学的内容,各专业之间要相互配合,特别是与电气专业方面的配合。这样学生对课程意义清楚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培养起来了,学生就会主动发现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甚至创新。当然,要做到这样对教师要求较高,必须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并且掌握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
3.面向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克服满堂灌的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启发、引导,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这样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先进的工程软件、网络等。
4.面向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规范意识。工程规范是设计师应该遵守的法律。“科学家讲理,工程师守法”,这个“法”就是工程规范。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灌输一些工程规范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应用规范,为以后的工作树立起正确的规范意识。
5.面向工程教育,用多种方式的实验、实践巩固理论。面向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应用,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是我们的目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我们的认知规律,也是我们要践行的原则。从实践中来,就要让学生有多种多样的实践渠道。应当通过基础实验、第二课堂和工程参观、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基础实验是配合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必要实验,是所有学生都必须经过的实践环节,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第二课堂是对于那些对电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结合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习中搞些小发明、小制作或参与开发控制系统和新产品,也可结合自己专业与电专业同学联合参与“希望杯”、“挑战杯”等活动。工程实践是结合专业利用假期等较长空闲时间参与工程实习,使同学们对工程有更实际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四、面向工程教育,形成完备的考试方法
考试方法对于学风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工电子学的考试要适当增加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题目,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根据工程认证要求,而又不仅限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一两次测验,以随时发现问题,并且督促学生学习。而期末考试精选内容,考试题中有1/3是基本题,1/3是较难的题,还有1/3是综合应用的题。实行教考分离,检验教学效果。
本文探讨了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全面论述了电工电子学课程面向工程教育的意义,通过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探讨,使学生能够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符合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为学生的工程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工程要求不断变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内才刚刚开始,所以课程教学探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秀,张伯尧.电工电子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凤祥,等.从未来工程教育看我校电工学课程改革[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0,(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60-01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不断涌现,现代电工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传统机电学科的各个领域,使机电专业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的机电专业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界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机电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只重知识的教学模式,不断革新现有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走出一条教学改革之路。
1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定位与思想
机电专业课程主要面向三年制机电类中职学生,面对加工车间维修电工、机床操作工等职业岗位。主要定位与思想有:
(1)教材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于一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必须进行技能演示;学生不仅要动脑"学",还必须动手"做","学"与"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2)采用模块结构。根据维修电工、机床操作工等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了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电动机、电力拖动等9个模块。
(3)通过具体教学任务进行驱动,按照"认识-了解-熟悉-应用"的认知规律组织教材内容。
(4)明确每个教学任务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应用目标,以"应用"为主线,通过"应用"引出相关知识,通过"应用"训练学生技能,通过"应用"设计相应的讨论、思考、操作、练习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或检验目标完成的情况。
2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
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加其学以致用的实际操作能力。"教育部2009 年出台的《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也曾明确指出:"应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些都充分说明,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训教学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我们国家的教育长期遵循"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只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各类学校教育中都普遍存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在教学中也存在着这种弊端,因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很快适应岗位的需求,还要由企业重新对其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用工的积极性。
3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基础
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起着模范的作用,他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机电专业,如果教师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相应的动手操作能力,无疑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应经常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补充到现有的队伍中。另外,学校还要有一定的经费购买实践相关的教学教具,例如:相关的机电设备等。这样,有了优秀的教师,再配备相关的设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才会学到真正的本领。
学校应坚持积极引进为主和自己培养为辅的道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实验室建设负责人及教学名师为首的教学团队,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群)建设为基础,以品牌特色专业方向建设为重点,以实验室建设为保障,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为重点,组成机电特色专业建设小组,促进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建设和整体提高工作,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培养工作;适当引进电气制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4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对策
4.1教材内容甄选。
教材内容主要根据加工车间维修电工、机床操作工等职业岗位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甄选。强调课程的实践性。改革后的教材需要增加大量的技能训练内容,例如:"通过测量电阻检查电路故障"、"室内电气照明电路"、"小型变压器的简单故障检测"和"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维护"等项目。
改革的教材需要增加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相关内容,例如: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动自行车、数码相机和手机等设备中的电源。同时,也可以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增加了"日光灯电路"、"电热毯电路"、"电饭煲电路",在电动机模块增加了"电风扇电机"、"洗衣机电机"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突出课程的应用性特点。
改革后的教材需要关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设备。例如:在"电动机控制电路"部分可增加"变频器及变频控制电路",在"开关"部分可以增加照明电路中已经普及的各种漏电保护开关;在"节约用电常识"部分可以增加"LED灯的高效节能照明技术"等内容。
4.2通过实验课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
机电专业的实践技能分为课堂实验、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三个部分。在课堂实验部分中,可以由任课教师给学生讲解机电专业各种相关理论知识。例如:《柴油发电机》这一课,笔者先给学生讲解柴油发电机的内部构造、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让学生对柴油发电机先有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再由笔者将发电机的三个组成部分――发动机、发电机、控制系统(启动系统、冷却系统、进排风系统、保护系统等)一一拆解,并详细向学生讲述,让学生对发电机具体构造知识有进一步深入了解,从而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
4.3通过校内实训课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
在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熟练后,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亲自上实训台进行操作,通过实际反复训练达到其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例如:《柴油发电机》这节课,在学生对发电机有关理论知识掌握后,笔者就将学生分成若干实训小组,让学生亲自动手对柴油发电机进行拆解,笔者巡回指导学生操作要领,对于难以顺利拆解的,启发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最后我在分析各种原因的基础上,揭出问题的答案,从而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记忆。当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拆解后,再要求学生将发电机各部分重新对齐,并要求学生在对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切不可出现线头接错的现象发生。在学生全部完成对接后,笔者还要一个一个地认真加以评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堂鼓励全班同学分析出现这种问题后,发电机在工作中会产生怎样的情况,以便让全体同学都明白,在重新对接发电机或者其他机电器械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发生,否则就将酿成极大的安全事故,给自己、企业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
4.4通过顶岗实习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
在学生对机电相关理论知识有了深入掌握并通过校内实训课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后,就需要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全部运用到实践中去,以便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训练他们的操作技能,也就是要开始进入到实顶岗习阶段。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制定了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因此,可以将学生送入到那些和学校合作的企业中去,让学生在生产或者科研第一线,把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以及试验、实训阶段的内容直接动手操作,通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早日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洪林: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期.
[2]李志瑶:机电类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第5期.
[3]姚士强:机电一体化创意实验教学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