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2岁孩子的启蒙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J6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69-01
幼儿的启蒙教育在幼儿的整个钢琴学习阶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特别注意老师教学与幼儿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性与趣味性。本文着重从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探析,希望能有借鉴作用。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训练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径,也能促进儿童听觉、视觉记忆和思维的发展;还能在艰苦的训练中培养儿童坚强的毅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幼儿学习钢琴,能达到十指灵活而独立的运动,左手和右手都能得到较为均衡的、高度独立的训练,不仅使儿童的眼、脑、手、脚、耳乃至全身心投入并协调配合,还能使儿童的组织、协调、阅读、记忆以及观察力、注意力、忍耐力、创造力等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孩子通过学习钢琴,可以了解世界各国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了艺术修养。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最佳阶段
对于幼儿学习钢琴的时间界定,我们从对参加第三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三十三位钢琴家开始学钢琴的年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其中一位是从2岁开始,三位是从3岁开始,六位是从5岁开始,八位是从6岁开始,七位是从7岁开始,各有一位分别是从8、9、10岁开始。由此可见,参加此次比赛的钢琴家有85%是从3-7岁年龄段开始学琴,该年龄段是幼儿学琴的最佳年龄段。学琴年龄太小,钢琴键盘的重量使幼儿柔软的手指难以适应;年龄过大,则会错过幼儿对艺术感知和训练的脑神经发育的最佳时期。
三、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关键是兴趣培养
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3-4岁幼儿的注意力只有5-10分钟,5-6岁幼儿的注意力最多20分钟左右。在幼儿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师不但要掌握正确而熟练的钢琴演奏技法,更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此,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特点就要偏向于儿童化、趣味化。
幼儿钢琴学习的“兴趣”和对钢琴的“琴趣”浓淡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对钢琴的“琴趣”才能提高孩子弹琴的“兴趣”。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音乐”,如带孩子到公园去,到田野花丛中去,让他们聆听蛙鸟叫声、风雨汽笛声,让孩子对声音产生兴趣;又如,在生活中随时可以启发孩子感受多种节奏,让幼儿多听音乐,通过比较不断增强他们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和表现欲。通过鼓励和表扬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学习愿望,使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产生持久的兴趣,从而自发地产生对钢琴学习的要求,并从中得到激励和鼓舞。
四、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基本方法
钢琴启蒙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音乐发展之路。在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应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和演奏技巧,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认识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形成的规律性和阶段性,才能保证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成功。在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正确的弹奏姿势。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应从正确的弹奏姿势训练开始。练习者上身要端正自然,微向前倾,身体要正对键盘的中央,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手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高度保持一致,双脚自然放松地放置于踏板前。训练者要坐得端正而不僵硬,肩背放松,坐到琴凳的1/3处。训练者手的姿势应当自然放松、手指弯曲成半球形,掌关节撑起,肘部放松,五指立起来,用手指端肉垫部分触键。从一开始就保证科学的弹奏姿势,才能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渐渐体会到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来触键,提高弹奏的准确性。
二是训练注意力的提高。钢琴训练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独立性要求非常强的教育训练过程,它要求学习者有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和刻苦的学习能力。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安排一个安静的、整洁的、没有其它干扰的环境,琴上不要放一些引起孩子分散注意力的小玩具等。在辅导孩子练琴时,要充分利用孩子注意力集中这一段时间练习重点内容或新授内容。当觉察到孩子的注意力已不在琴上时,应该让他休息一下,再重新去练,效果会好许多。
现代社会,钢琴学习已经成为学龄前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第一选择。要让幼儿在钢琴的学习中对乐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弹奏,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及学习的兴趣,塑造出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斐岚.试谈幼儿钢琴教学[J].人民音乐,1980(5).
[2]樊禾心.钢琴教学中演奏技术的训练[N].音乐周报,2000.
[3]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1、女孩学古筝的年龄两三岁就可以开始了,对于有些家长的担心,睿卡在这里解释一下。三岁的孩子基本上可以开始接触古筝了,考虑到孩子的手指关节,睿卡认为女孩子学古筝也必须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建议前期3-6岁教育还是以启蒙教育为主,不要对孩子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家长也不要为了让孩子过早成才而操之过急。
2、古筝启蒙教育可以让孩子来认识古筝、学习古筝背后的文化历史、学习古筝的乐理知识,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古筝和培养孩子学古筝的兴趣等等这些工作都非常重要。当孩子有了学习古筝的兴趣,学习效率会更高。女孩学古筝的最佳年龄基本上为6岁左右,当孩子达到年龄了,用前期学到的知识加上技巧性的训练,这样孩子进步会更加快。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中外启蒙教育 职业 对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17-02
2012年9月至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美国艾迪资源系统公司、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和韩国青少年开发院联合实施了“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毕业去向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较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美国、日本、韩国相比还比较落后,存在严重的缺失。笔者针对此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赣州市初中生的职业启蒙教育调查研究发现,我市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起步晚,制度不健全,学生职业意识淡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该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以及自身的背景和特点进行有效的职业启蒙教育改革。
一 我国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
通过“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毕业去向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较研究”发现,我国高中生职业启蒙教育严重缺失。而初中生的职业启蒙教育更是少之又少。以笔者所在城市江西省赣州市为例。笔者通过对赣州三中、黄金中学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完成问卷的学生赠送小礼品一份。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分析以上数据不难发现,目前我市几乎没有进行过有计划的职业启蒙教育,而学生对当前的就业状况以及自身的职业特点也知之甚少,最后学生也没有固定的对象可以进行职业规划咨询。由此可见,职业启蒙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 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在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例如,日本的《学习纲要指导》,美国的《从学校到就业法案》,瑞士的《联邦职业和专业教育及培训法》,它们都给职业启蒙教育起了保障作用,而且发达国家的职业启蒙教育起步早。例如,美国规定,孩子从六岁开始就要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渗透职业生涯理念;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制定了“全国生涯教育框架”,并将规定从11岁起接受职业生涯教育。根据国外成熟经验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特点,我国初中生的职业启蒙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和差异性相结合
职业启蒙教育是面向全体初中生的教育,因此它必需服务于全体初中生,但同时我们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类似却又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职业启蒙教育时,一定要尊重初中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初中生的职业启蒙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初中生是有思想、有见解的一个群体,教师应尊重其思想,并根据其职业兴趣、理想和抱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启蒙教育,使其构建积极健康的职业生涯规划。
2.实践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职业启蒙教育的灵魂在于其实践性和实用性。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时,切忌理想化和空论化。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及学生的特性,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上实践活动中的体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生涯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充分认识和思考自己的职业构建,为今后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并可以让学生及时地纠正自己主观上的一些职业认识,及时地调整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普适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差异、城乡差异巨大。职业启蒙教育应具有普遍适应性,同时又应该针对城乡、南北等特点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具体而言,普适性就是指与职业启蒙教育相关的理论指导、政策法规、基础能力训练应该具有普遍适应性,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而针对性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普适性的职业启蒙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城乡差异,南北差异所造成的学生所需特殊技能及特殊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兴趣爱好、社会体验等,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制定相适应的辅导活动,传授相匹配的理论知识。
三 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途径之探索
1.国外职业启蒙教育的成功经验
参考国外的职业启蒙教育书籍,以及一些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国外发达国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和执行职业启蒙教育。
第一,健全的法律制度。综上所述,国外发达国家把相关的职业启蒙教育写入法律法规,作为一种义务执行。
第二,专业的师资队伍。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不仅从事职业启蒙教育的老师应科班出身,而且还应是教师队伍中的高学历者。此外,他们还专门组织老师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老师把最新的职业知识、理念和技巧传授给学生。
第三,强有力的企业阵容。职业启蒙教育相对于理论知识而言,更强调实践经验。因此学校需要与企业达成一致,取得企业对学校工作的认可和支持。同时还需要与多个企业联合,建立友好的合作制度。例如,日本和瑞典的学校就与周边的企业达成共识,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并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给学生做讲座。
2.我国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途径之探索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出发,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适合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的成功经验。
第一,构建学校、企业、家庭一体化的职业启蒙教育。在职业启蒙教育中,学校、企业和家庭三者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角色,三者缺一不可。必须有效整合三者的优势,使之为职业启蒙教育提供正能量。
学校教育:初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教育对初中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在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职业启蒙教育课程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活动课、公选课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接触职业的一些相关知识。总而言之,通过学校教育,学生应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理论,以及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职业发展动态和各种职业的特点,同时有效的认识和开发自身的优势。
企业教育:学校应与周边企业达成共识,让企业认可有效的职业启蒙教育是为了给企业输送有用人才而设立的,并秉承“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理念,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以及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走进学校为学生做相关讲座,使学校和企业有利合作,发挥最大合力。
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友爱、合作、平和的心境,并及时了解和疏导孩子内心的想法,并给予正确的沟通和指导。让孩子了解自己,认可自己以及欣赏自己,并适时地给孩子做符合其年龄的职业启蒙教育,让孩子结合自己的兴趣及自身特点,建立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相关政策的构建。我国地广人多,南北差距大,要全面实施中学生职业启蒙教育,还必须依靠相关政策的支持。(1)将初中生职业启蒙教育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制定相关的职业启蒙教育类教材。这样就能保证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的学生,都能接收到最基本的职业启蒙理论知识。(2)设立专职教师。职业启蒙教育应聘任专门的老师,而不应该由班主任或其他老师代劳。作为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老师,他应该是接受过专门教育的高学历老师,并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当前的职业动态,真正把握和传授该课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综上所述,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使学校、企业和家庭三者形成合力,同时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今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钢琴教育学术研究已经被大多数人所关注,全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学习钢琴,各种钢琴教育培训行业也越来越多,掀起了学钢琴的热潮。目前钢琴教育学术界把学术探讨更多地关注在成人,我认为幼儿更是要值得关注的,一颗颗的幼苗才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而幼儿的启蒙教育在幼儿整个钢琴学习阶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是一名幼儿钢琴教师,几年来从事幼儿钢琴教育,深知有太多的学问,下面只是我个人对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方法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与探讨,希望对大家能有借鉴作用。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内涵、特征
所谓启蒙教育是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教育。幼儿钢琴启蒙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不能跟幼儿讲述太多太深奥的理论知识,只能从视觉感官上,或者是身体上来进一步加深印象,从而熟练地过程。因为大多数是儿童,所以教育的特点就要偏向于儿童化、趣味化,这样才会生动。如果说一节钢琴课上完了,而小朋友根本没有听懂或者是在课下练习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事实上老师也讲了很多东西,理论上的知识也许讲得面面俱到,可是效果确不明显。那么,这种教学对幼儿钢琴的启蒙就会有着严重的影响。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1.钢琴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我们拥有3600万学习钢琴的琴童,这个数字是美国人口的12%,是“音乐之乡”维也纳全国人口的四倍。在欧洲正呈现出“日薄西山”之势的古典音乐,在中国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趋势,我们作为钢琴教师如何做好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呢?这需要我们每个老师去探索,研究。现在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的课外辅导,兴趣班之类的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什么都要会,别人学的他也要学,导致孩子没有一样学的是精的。实际上我认为学钢琴是一种艺术,是与孩子心灵交流的另一种声音,应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钢琴的发展热潮在中国是一步步的在高涨,最近十多年已经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深入。那么我们更要认真的去重视、理解它,不能一味的去一把抓。
2、学习钢琴的好处
2.1开发智力
对于幼儿来说,学习钢琴和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都应当归属于素质教育。最近有家长这样跟我说:我想让小孩学钢琴是觉得学钢琴的人都聪明。我听了之后对家长笑了笑。的确,钢琴可以开发智力,但并不是那么的绝对。通过钢琴的学习和弹奏过程,幼儿的十指各自独立灵敏地活动,不仅有助于大脑左右半球的获得同等全面的发展,而且可以增进彼此的协调关系,有助于大脑的开发。
2.2提高素质
由于钢琴是最理想的、又是相对普及的和声乐器。任何一件乐器,都没有像钢琴拥有那么多的独奏曲,在众多的钢琴独奏曲中,包含有巨大数量的属于人类最杰出创造之列的优秀之作,这是一笔无价的,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财富。学习弹钢琴,就能够亲身接触、直接领受这笔财富。
大家知道,物质财富的增加,不一定必然使人变得高尚。而精神财富的增加,则必然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高级的钢琴艺术,会使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激励人们用文明、道德的方式追求美好的事物,这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
2.3陶冶情操
幼儿很小的时候家长们都会放一些儿歌、轻音乐之类的曲子来舒缓小朋友的心情,哄着小孩进入甜美的梦乡。几乎每个妈妈在怀孕期间都用音乐来做胎教,为的就是给幼儿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
1.启蒙的最佳年龄
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现在的家长都迫不及待的想让自己的孩子早点学习钢琴。有些家长甚至在小孩3岁的时候就要给他报名学习。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家长,带着一个小孩来报名学钢琴,我仔细看了一下小孩的手,手指很细,也没有什么力气,手也比较小。我说要等他长大一点再报名吧,现在学起来可能会有些吃力,因为要用小手去敲击键盘,需要点力气的。小孩家长听了有些不高兴了,我们小孩都3岁多了,学钢琴应该年龄也够了。怎么就不能学呢?跟他一样大的小孩也都学了,弹得也不错啊。我点头笑了笑,跟那个家长解释了一下小孩学习钢琴的条件后,那家长才停止了疑问离开了。那么,幼儿学琴的最佳年龄到底是几岁呢?
3至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识字,认谱,记忆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我看过一本书,书上说,从生理的角度看,儿童骨骼基本发育完成是在5岁左右,在这之前手指的骨骼没有完全发育好,尤其是小指相当软弱,过早弹琴容易把骨骼弹弯曲或变形,因此,5岁学琴是最佳年龄。在我的实践当中,也看过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书,其实孩子几岁开始学琴并不重要,我是带幼儿钢琴的,我带过许多4岁(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他们学的也并不比5岁小朋友学的差,有的学的甚至很好。所以,我认为孩子启蒙的最佳年龄在4-5岁。
2、家长的困惑
绝大多数的幼儿在学习钢琴的初期都存在着好动、坐不住、 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也是让老师和家长最伤脑筋的。但幼儿在4、5岁正是接受新事物的时候,身体各方面都在成长、发育。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节课只有40分钟,小孩能坚持一刻钟认真听进去已经是不错的表现了。还有的就是小孩自己不想学,不愿意练琴,家长就想尽一切办法逼着练,逼着弹,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小孩都不开心,家长也觉得累,小孩更觉得没有意思,从而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
四、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主要方法
1、间歇式教学法
大声吼,叫只会让小孩在上课的时候大哭,这对小孩学钢琴是一点帮助都没有。面对这类学生,我们只能用间歇式的教学,能认真弹一刻钟就弹一刻钟然后就休息、可以下来走动走动调整一下状态,然后再练习15-20分钟。以后慢慢地适当的去增加练琴的时间,这样才有可能坐得住,从而上好钢琴课。
2、尝试教学法
还有个学生家长在课下跟我交流地时候,她说小孩有时候练不出来,我很急,明明就是老师讲过几百遍的问题,可还是错。于是我自己在琴上练了一下,发现自己的手还没有孩子的灵活,手型还不如小孩摆的好,所以一肚子的怒气顿时消失了,这才意识到,不能一味的去抹杀小孩的成果,用吼或急得态度是没有用的,因为当自己上手的时候才知道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所以,我们不能以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来要求孩子,那是不公平的。我听了这个家长一番话后,感觉很欣慰,因为这正是我要跟许多家长谈得问题竟被这个家长总结的如此贴切。
3、声乐同步快乐教学法
兴趣不浓,逼着弹倒不如让小孩出去玩。我接触的这些小孩中大多数都是对钢琴充满着好奇与渴望的。他渴望着自己也能在钢琴上弹出优美的音乐来,能表演给大家看。但是,他毕竟是小孩,他的抑制力和自觉性远不如成人。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会胆怯,会退缩。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家长们还要给他施加任何的压力,那么就等于是抹杀了他对音乐那仅有的一点兴趣了,倒不如让他出去玩,放松放松。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去帮助他,正确的去引导他怎样克服困难去迎刃而上。因为,在钢琴学习中,老师、家长和孩子是三点一线,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家长,在前期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能认认真真的上好一节课对于年龄偏小的幼儿来说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课余也独自思考,认真研究了一下,大多数的幼儿对声音都很敏感,他们喜欢听儿歌,听音乐。走在大街上,也有好多小朋友玩的玩具也都是伴随着音乐而来的。于是我尝试着在我的钢琴教学中加入了这样一个环节,就是声乐同步快乐教学法。
具体方法就是在小朋友上钢琴课之余穿插着声乐的教学,幼儿本身能坐住的时间很有限,也许在弹钢琴弹了20分钟后就已经坐不住了,注意力不集中、眼睛动来动去、东张西望的这种情况真的是不少见。在这个时候,我坐在钢琴上翻开幼儿歌唱书,弹几首小朋友喜欢听的儿歌,让小朋友跟着我的钢琴伴奏一起投入到音乐中去,尝试着这样教学很长时间后发现,这时候的小朋友注意力是完全集中的。但是,这套方法只适用于幼儿,对于大龄小朋友来说,声乐的教学可以放在钢琴课结束后或者是课前,因为这类小朋友相对来说抑制力是比较好的,接受能力也是比较强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更多地精力放在钢琴课的教学上。于是,在我的幼儿钢琴教学中已经运用了这套方法,这样时间长了,小朋友不仅会弹钢琴,歌唱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了。
总 结
作为一名幼儿钢琴教师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她为祖国、为社会培育着一批又一批的新苗;作为一名幼儿钢琴教师,深知学琴孩子们的背后家长的爱和精心的培育也是无以言表的。孩子们就这样成长着,音乐带给孩子们的也许有痛苦和磨砺,有坚韧和顽强,有信念和执着,但我想,带来最多的应该是快乐!所以,我从心里希望孩子能在这学琴的枯燥过程中,逐渐领略到音乐的美妙,一种在手指间流动的音符,一种自然地美妙感觉,一种享受的陶醉。希望他能是发自孩子内心深处的天籁,即便那声音如此稚嫩,即便那声音不够专业,即便那手型还不那么标准。希望孩子们的心中滋生,滋养,茁壮。
参考文献:
[1]聂芳. 从这里走向世界[J].钢琴艺术.2010.12
关键词:幼儿园时期;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背景下,教育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于教育开始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幼儿园教育阶段”,也是“启蒙时代”。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对外界出于好奇心理,善于学习和模仿,而在幼儿教育阶段的教育方式和传递的知识类型也会影响他们自身对外界的感知和后期的成长。
一、幼儿园时期教育的特点
1.知识面广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对外界探知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而在幼儿教育的学习安排下,氛围也十分活泼轻松。一般以做游戏形式或者故事之类的情景模式传授知识。但是相对来说,灌输的知识也较多,例如,简单识字、唱歌、跳舞、常识相关的问题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事物也会成为教学知识,所以,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启蒙阶段的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基础。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精细化了,幼儿教育阶段作为教育的第一阶段,更应该引起重视。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小班教育阶段、中班教育阶段、大班教育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学生的整体特征也会有差异。比如,小班一般是2.5~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外界处于萌芽状态,对外界很好奇,也是最好培养和开发大脑思维的最好阶段,在此阶段可以采用声像等进行教育,也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的状态进行动态学习培养。对于中班和大班教学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是开始对外界有观点和看法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时期。除了基本知识的学习,一般以相关事件故事的形成引发他们的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综合来说,在幼儿教育阶段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幼儿阶段开启了孩子进入学习的大门,是开发大脑的最佳时期。
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引入探索
1.中华文化在启蒙时期的引入
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是对世界认知和自我意识价值逐渐形成的阶段,被称为“启蒙时代”,此阶段也是培养孩子行为意识和优秀文化知识注入的时期。中国优秀的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一些文化思想精神和物质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则会启蒙并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以故事的方式向他们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如岳飞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发他们去思考和学习。根据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灵活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向他们传授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美化他们的心灵。
2.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环境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发展不仅向着精细化和人性化发展,更多的是靠优越的环境对孩子的二次开发!探索幼儿教育阶段的中华文化环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本地区域文化特色加以引入
根据教育所在地区文化加以引入,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提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探索精神。对于物质文化,一般用于孩子的互动,以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例如剪纸、彩绘之类的。当然,各地的文化背景之类都有所差异,所以也显示了教育的大体性和独特性!
(2)结合孩子的实际教育环境进行引入
虽然幼儿教育阶段是教育的第一道大门,地域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对此教育阶段有着重大影响!当然知识对于所有孩子都是公平的传播,在对幼儿园教育时期,应结合主观和客观环境灵活教学,所引入的地域文化知识也是多样化的,应结合地域特点分享与之相关的典故,包括神话故事等,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陕西渭南的可结合“华山”,即“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故事”,加强孩子对正义和孝义的追求。结合地域文化特点,不仅加强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也加强了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教育是兴国安邦之本,这句话从古至今一直都未落后。幼儿启蒙教育阶段的各种改革和创新,为孩子后期的教育做好了铺垫。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各个阶段对教育的创新都是对有生命的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面广,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引入培养了孩子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对幼儿园时期中华文化教育环境的探索也体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炳照.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2(01).
【关键词】蒙台梭利;幼儿;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25-01
近年来,艺术教育发展与普及速度明显提高,教育制度改革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也让更多家庭对学习钢琴有了足够的热情。其中,幼儿钢琴教育更被广大家庭所迫切需要,也是国际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1]蒙台梭利教育法引入中国已有百年,[2]对我国教育影响深远。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影响幼儿钢琴教学的重要观点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玛丽亚・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蒙氏早期教育法,为世界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内容包括[3]:儿童发展有“胚胎期”;儿童发展有敏感期;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的。
(二)幼儿钢琴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几个观点。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按照其规律进行教学安排。其中就幼儿钢琴教育而言,重点要关注的敏感期有以下几个阶段。
1.动作敏感期(0-6岁)。2岁的孩子已经学会走路,需要在这一时期让其肢体得到充分锻炼,提高肢体动作的熟练度和协调性。在训练过程中,小肌肉的练习也至关重要,不但能提高孩子的协调性,还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
2.文化敏感期(6-9岁)。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认为,孩子3岁时已经对文化学习产生兴趣,更是在6-9岁时对探究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因此,在这一阶段,孩子会对大量的文化知识表现出极强的兴趣,会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也应该注重对孩子心灵世界的了解和认识,由此才能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协助和指导。
另外,应该摒除传统的奖惩制度。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坚持认为,尊重孩子,让其在适当的阶段适性地成长,会在某一时间看到孩子心智和能力爆发式成长。
二、蒙台梭利教育法核心观点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有研究表明,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效果明显。[4]对此,笔者认为,应用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敏感期进行教学。正式的钢琴启蒙教育一般开始于幼儿4-6岁。在幼儿2岁时,就会对声音、动作做出及时的反馈与模仿,在这一时期如能在简单的声音、节奏、旋律等方面对孩子进行训练,其初始记忆接收到的信息一定是最直接有效的。三四岁就可以在乐器上对其进行引导与认识,多感受音乐、乐曲,从而对乐器有着趋向性的兴趣。五六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与成年人(老师)基本沟通的能力,这正是一个幼儿开始获取知识的最佳时间。
(二)教育者应扮演好协助者的角色。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与个性。对于生性谨慎的学生,需要教师带着他来掌握知识、消化知识,给予明确的指导。而对于本身就很有主见,自主能力很强的学生,需要的是教师为其指引方向,教师应注重协助其获取知识。
(三)尊重孩子,注意培养孩子的尊严感。作为幼儿钢琴教育、启蒙教育,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如何把简单易懂的内容带给学生,更应该注重的是在钢琴学习伊始,带给他们一扇打开新生活(新的知识技能)的大门。
三、蒙台梭利教育法应用实例
接触到蒙台梭利教育法后,笔者发现,有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通过鼓励、给予信任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例如:有一个学琴两年的小女孩,性格内敛、谨慎,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总是出现失误,并且越是严厉指出效果越是不好。笔者调整了教学思路,对她学习过程中好的方面进行及时表扬,后来发现不光是失误少了,而且上课时其状态也越来越积极、活跃。在幼儿的启蒙教学中,笔者着重对学生进行听音、辩音、模仿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学习初始状态下就能够认识体会到单个音符最标准的声音与效果,这对他们日后的音乐鉴赏、识别能力来说是个很好的开端。
四、对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蒙台梭利教育法较为系统科学地总结了在幼儿教学中的基本思路,运用到钢琴教学中是合适的,尤其是对幼儿心理方面的照顾一定要考虑到位,因为从培养兴趣爱好来说,打造了一个有全面能力的人才需要具备的自信;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来说,这是进入音乐大门最重要扎实的一步,要有纯粹的、高标准的音乐高度及内心世界。这一方法是从幼儿生理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了心理变化,让幼儿在意志自由的前提下尽量发挥自己的潜力去获得最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东雪.多元世界音乐教育的共鸣[J].人民音乐,2011,(10):60-63.
[2]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4.
[4]张晓敏.亚太音乐教育研究现状及前沿问题[J].人民音乐,2016,(1):59-61.
比较是我们常用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思维的一个基本过程。如何让孩子通过感性的比较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需要从比较的几个基本特性上着手。
一、比较的可逆性
如果我们问二三岁的孩子:“你和妈妈比,谁高呀?”他会说:“妈妈高”;“那你比妈妈呢?”他还是说:“妈妈高”,而不能说出“我比妈妈矮”。对高和矮,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有初步的认识,即单项的高和矮他都能说。但之所以他不能说出“我比妈妈矮”,一方面是因为这时的儿童理解“比”这个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反映出儿童的逆向思维还不够成熟。所以,父母不要机械地教孩子背“妈妈比我高”、“我比妈妈矮”。这样的启蒙教育,其智能价值很小,甚至没有。
不妨做做这样一些活动:
给孩子看一个大的苹果和一个小的苹果。
第一步,你先对孩子说:
“大的苹果和小的苹果比,大的苹果比小的苹果大;如果小的苹果和大的苹果比,那小的苹果就小”;
第二步再对孩子说:
“我们比较两个苹果,这个比那个大,也可以说那个比这个小。”
只要让孩子在比较中有一个标准(不必一定让孩子说出来),有一点感觉就可以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实验表明,让5岁以前的幼儿进行逆向性思考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年幼孩子的思考只能停留在一个方向上。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让孩子总是机械地背诵,而是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孩子能理解的内容,给孩子寻找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积累起丰富的表象。
二、比较的相对性
我们还拿苹果做例子。家长可以用大、中、小三个不同的苹果来做比较,让孩子明白,中等的苹果比大的小,比小的又大。孩子只要能说出“这个苹果与这个苹果比是大的,与那个比是小的”就可以了。
这种比较的相对性是指,在任何比较中得出的结果,总是依靠一定的条件而存在或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对这种相对的比较的认识发展得更晚,一般来说,大多数六七岁的孩子都还理解不了相对的比较。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绝对的比较发展到相对的比较是一个质的飞跃。心理学实验表明,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孩子比较能力的发展。但是,切不可让孩子去背概念,只要孩子能说出这种意思就可以了。
从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还能领悟到,任何一种比较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是我们能否有效地思考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在教孩子学比较的时候,家长应该很自然地把这种思维方法带进去。
三、比较的有序性
我从事多年的幼儿教育事业,一直在寻找和摸索一套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如何才能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才能使孩子们拓展思维,灵活运用数学,使日后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
一、教师必须明确教育对象
我们不能用一般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幼儿阶段孩子的数学知识积淀几近空白,这时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味地去教孩子逻辑的数学知识,首先要通过简单的数学思维,带孩子认识数学,认识身边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包含数量关系、图形关系、空间关系等,引导幼儿对数学的奥秘产生兴趣,让孩子内心产生动力去学习数学知识。老师要关注幼儿,获得孩子的学习兴趣点,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
二、采用激励及诱惑方式进行教学
在心理学上教育儿童时有一个原则,要漠视负向行为,鼓励正向行为,如果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可以暂时转移其注意力,等负向情绪消失后继续教学,切不可批评责备,否则会使幼儿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要理解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有耐心地去和孩子沟通,在孩子成功理解一些知识时给予适当的鼓励,肯定孩子的努力成果,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很好的,建立起孩子的学习信心,这点对孩子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心理学上,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他们通过游戏来接触我们的世界,掌握世界运行的规律与法则,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来锻炼幼儿的数学能力,在互联网上有一些关于数学的小游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生动的画面以及过关的奖励,让孩子们对这种方式易于接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经常与孩子们做一些数学游戏,比如 :
小猫钓鱼
目的 :
(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 1 的基础上添上 1是 2,再添上 1 是 3,再添上 1 是 4 ;
(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内容 :
(1)家长先要准备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家长告诉幼儿。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竿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 条。钓到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 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 3 条鱼,当幼儿钓到第四条鱼时,家长问幼儿 :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数量,说出总数,3 条鱼加上 1 条鱼是 4 条鱼。
扔扣子(适合 4~5 岁幼儿)
目的 :使幼儿加深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材料 :一些扣子(5~20 个)、1 个硬纸盒子、1 根标准尺或有黏胶的带子。
玩法 :把准备好的盒子放在一个空白的区域,老师指定孩子的站立方位,用绳子或划线与盒子留出适当距离,老师先做一次演示,之后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范围内将扣子投向罐子,每人限投 10 个扣子,投完后让孩子去数几个投进,几个没有投进,投进的代表所得成绩。这样做可以在孩子竞争心理的激发下深刻地理解数量关系。
三、根据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教育模式
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用一种教育模式,我们需要与每个孩子充分接触,了解其性格特点,发现并挖掘孩子们的天赋,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学习的难易程度,如果发现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可以对其进行培养,适当提高教学的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将孩子们的潜力尽可能激发出来。
四、培养和激发孩子们的开放思维和创新思维
一、根据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数学教育
相关部门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孩子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字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数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 错过了数学敏感期,有的人会一生都害怕数学,一提数学就头疼.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孩子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数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 有些家长,他们非常重视孩子数学知识的学习,然而,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抽象性. 在许多幼儿家庭的数学教育中,有的家长每天会出许多数学计算题,让孩子进行反复的运算练习;有的家长盲目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对比;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当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责怪孩子……这样非但不能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反而会使他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不愿意再配合家长和教师学习数学.
中国有句俗语“拔苗助长”,用到这里,就是指有些家长不顾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而进行数学教育. 如有的孩子才3岁半,刚上幼儿园小班,可父母却早已要求孩子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如孩子不会,就又打又骂,责怪自己的孩子没出息. 其实在小班上学期,幼儿园根本就不开设单独的计算课. 对孩子们的数学启蒙,是贯穿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戏中的. 家长求胜心切,这样做,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数学反感、厌恶、弃学. 了解孩子认知发展水平,有助于家长开展幼儿数学启蒙教育. 以“数的概念”和“逻辑关系的概念”为例:幼儿年龄不同,其能力发展就不相同. 2岁的孩子会判别数的多和少. 3岁的孩子会从1数到5,并且知道大小、顺序,可以用实物表示1到5;会做简单的分类和单纯的序列游戏. 而5岁的孩子则会从1数到10以上,并且知道顺序,可以用实物表示1到10;会明确的分类并说出原因;可以做较复杂的序列游戏. 7岁的孩子就会从1数到20以上,并且知道顺序,也会用实物表示,还会做10以内的合成分解;会按照实物的特征做精细的分类并说明原因,会完成较复杂的序列游戏. 由此可见,幼儿知识水平的提高是和幼儿的年龄成正比的.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循序渐进,顺其自然,如同上台阶总得从下往上一步一步地走,想一脚跨越两步、三步,不小心就会摔跟头.
二、结合幼儿生活,进行数学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目标和内容要求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意义”. 可见,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数学教育是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数概念发展水平,家长就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生活适当地进行数学教育.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提炼后最终形成的. 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体的“原型”. 如果所学的新知识能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的话,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孩子接受和理解. 通过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孩子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 通过日常生活“数学化”,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增进了幼儿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的,家长要善于利用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从生活中走进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
总之,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内容. 家长贴近孩子生活开展数学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教育走出单纯传授枯燥知识的框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操作材料,进行数学教育
操作材料在幼儿数学活动中,是数学活动的载体,是幼儿赖以思维的物质基础. 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 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己息息相关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有意义的学习才会产生. 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的学习行为. 所以操作材料的选择,应尽量选择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数学学习材料. 如家里常见的物品,如:水果、积木、茶杯、纸牌、筷子等. 这些日常用品,随处可见,随时可用. 而且对孩子来说很熟悉、亲切,能引起孩子学习分类、计数、排序等的兴趣. 家长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一起学数学,吃饭、分水果、玩积木、打纸牌、逛超市、菜场……生活即教育、处处有数学.
四、运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