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精细化管理;施工质量
1前言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其中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因素如果不加以管理,就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针对这些不稳定因素,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加强管理力度,解决和消除施工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减少施工问题的产生,提升良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文在了解精细化管理概述以后,对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和阐述,以供参考。
2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主要是针对方案的基础之上,做出细致化、精细化的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升管理效果。精细化管理的自身概述、以及在存在的必要性,展开了分析和阐述。
2.1概述
(1)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化管理要求下的一个产物,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地管理措施,实现服务精细化、社会分工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以此减少各项问题的产生。同时,精细化管理主要分为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等方面,并且在管理的时候,将科学管理与细化操作等方面像相互结合,实施具体管理作业。(2)在精细化管理的时候,还将发展目标作为管理主要导向,这样的目的就是提升企业服务质量的效果。另外,从建筑工程施工的角度来说,通过利用精细化管理,可以对每一项施工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划,确保各项施工作业有序的展开,降低施工问题的产生。(3)精细化管理还需要从全局角度考虑,并且在具体管理的时候,需要从细小之处展开,并且重视任何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施工效果。同时,在精细化管理的时候,人是主要的核心,所以针对人员的情况,合理划分工作职责,并且对施工期间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实现最大配置,以此避免物资和人员的消耗。另外,通过利用精细化管理,可以对整个施工体系实行监督控制作业,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保证施工工序顺利地完成。
2.2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种急迫性,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下,实行精细化管理,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良好的施工效果。(2)精细化管理主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同时,在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这样才能实现其存在的意义,减少问题的产生。(3)精细化管理的任何一项工作内容都做到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并且可以针对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变动,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单一化的管理模式,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经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引发各种施工问题隐患的产生,影响施工质量,并且如果情况较为严重的话,还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是不利的。那么,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常见的问题有:安全隐患、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不达标等方面,下面针对这几点内容,展开了分析和阐述。
3.1施工质量不达标
就目前情况来说,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都以经济为中心,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关注度不是很高,这样就会导致整个施工水平得不到提升,对施工企业的形象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如果对质量管控不严谨,施工质量问题就会频频发生,后期工程维护负担也相对较大,这样不仅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施工经济效益也会下降。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未能针对一项完工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检验,便展开下一项施工环节,这样很容易埋下隐患,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未能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管理效果不理想。
3.2施工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施工一般都是处于露天的工作状态,并且存在大量的高空作业,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如果对该方面没有给予重视,未能加强安全管理,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并且如果情况较为严重的话,还会引发施工问题的产生。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时,由于施工管理的不严谨,经常出现施工现场随意摆放施工设备和施工物资等方面问题,这样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建筑工程施工流程相对较多,其难度相对较大,再加上一些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期间,如果未能按照相关规范展开各项设备操作,并且安全防护佩戴不到位,都会导致安全管理的水平下降,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3.3施工效率低
施工效率低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一项问题,并且该项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工程未能按照相关日期规定交付。其实,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低主要是因为在施工管理期间,对各项施工环节的控制力度不够,并且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施工返工现象经常发生,以此导致施工效率下降。另外,在施工现场,经常存在施工工具、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随意放置,导致现场比较混乱,或者施工设备和工具后期维护力度较差,施工期间经常出现故障,现场监督管理力度相对较差,这样都会引发施工问题产生,施工效率低下,工期未能得到有效地保障。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时,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未能了解各个部门之间的需求,这样对建筑工程施工工期也会造成影响,延误工期。
4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针对上述所阐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本段内容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应用,其目的就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减少施工问题的产生,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1施工前期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的时候,建筑工程施工前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将精细化管理更好的应用到前期管理中,可以根据施工方案,对后期施工中可能产生问题,采取管理措施进行规避,以此保证良好的施工效果。那么,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管理应用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都需要签订相关合同,主要是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保障。因此,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管理应用的时候,需要对所签订合同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中有争议的地方需要立即提出,并且与相关工作人员协商进行更改,以此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2)在施工方案编制完成以后,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细化每一项施工环节和目标,确保在施工期间不出现较大的偏差。同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也充分体现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4.2施工期间精细管理
施工阶段是最容易发生施工质量的环节,因此精细化管理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该方面,主要是考虑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成本等方面,下面就对这几点内容展开分析和阐述。(1)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精细管理的时候,需要将施工质量作为核心,主要是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并且需要构建完善的质量检验机制,这样在一项施工环节完成以后立即进行质量检验,分析施工质量是否到达相关标准,只有达到标准以后才能进行下一项施工环节。同时,在施工期间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应当采取责任制,这样一旦发生施工问题可以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和施工人员,及时的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需要对施工现场以及隐蔽工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检测,确保施工质量。(2)施工进度。在施工期间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是提升施工效率的关键,以此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施工期间,需要根据施工情况和要求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且做好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准备和维护等作业,以此保证各项施工环节施工的及时性。同时,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施工部门的需求,并且严格落实施工质量检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减少施工问题的产生,确保施工进度的稳定性。(3)施工成本。稳定的施工成本是确保施工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在施工期间精细化管理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该方面,应当构建完善的施工成本管理体系,并且是对相关的数据台账、工程计量以及物价格变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及时地掌握,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避免工程超支问题的产生。另外,需要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安排,以此缩短成本。(4)施工安全。首先,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做好工程风险评估,明确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并且根据风险隐患,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同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要求施工人员佩戴好安全防护设备,以及安全带才能进行高空作业,做到尽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其次,在施工现场,需要合理布置安全警示标语,这样可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同时,需要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避免产生故障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最后,需要定期做好安全风险检查,并且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另外,需要做好安全应急方案,一旦发生安全施工事故可以立即启动,将所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4.3竣工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竣工以后,竣工部门会集合各个相关部门,对工程物资的使用、资金的投入等方面进行核算,以此计算出施工成本。同时,竣工精细化管理的时候,针对各项施工资料进行立卷管理,并且将其上交到有关部门进行验收,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地措施有效地落实建筑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和成本核算等工作,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
1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多行业都沿用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这既不利于资源的节约、经济成本的降低,也不利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提升,还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具体来说,当前建筑行业一线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施工监理工作不完善,监理人员没有尽到监督、管理的责任,施工水平较低,导致一些施工出现难度,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之下,建筑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衔接主要依靠经验和人际关系,一旦出现人动,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出现了“有问题无人负责”“多头管理”等问题。
1.1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缺位
施工监理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对于工程质量的保障尤为重要。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缺位使得一些建筑企业不能如期完成施工项目,施工质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国的监理工作主要是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企业行为,在监理制度和管理的环节上并不存在问题,主要是专业的监理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高素质监理人才的缺失使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徒有其表,没有实质性内容。监督管理不到位,致使施工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最终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当前,国家要求建立相应的监理机构,一些建筑企业也设立了这样的部门,但是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不仅浪费了资源,延误了工期,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整体信誉。
1.2施工技术落后,机械设备陈旧
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建筑楼层不断增加,建筑工程施工难度、技术要求、机械设备性能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可有效推动施工质量的提升、建筑成本的降低和施工工期的缩短。一些施工企业不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水平(企业资质证书、专业人员的岗位证书一般都是从中介公司租借来的),却一味追求高水准的建筑工程,当面对一些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时,就原形毕露了,根本完成不了。现阶段,我国很多施工单位对施工作业的新技术、新装备的更新要求不是很迫切,有时即使拥有先进的、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也很难满足施工要求。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却非要揽那个“瓷器活”,其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不是借的,就是租的,而且掌握设备操作技能的人员也并非本单位人员,整个施工过程的主动权都在“外人”手中,最终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或延误施工工期。
1.3一线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现在施工企业的劳资关系成为了农民工劳资关系的代名词,这就说明现在很多从事建筑行业的一线施工人员为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这些施工人员从事建筑行业的时间一般都不长,整体协作能力不强;文化程度不高,业务水平较低;与企业之间的劳资关系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人员流动性较大。上述情况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从根源上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和不足都是因施工过程的粗放式管理造成的,即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工序之间没有相应的无缝对接管理。可见,实施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种新理论,也是实现集约化管理的主要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资源利用率,也可以加强施工各环节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施工过程经济成本的最小化。
2.1强化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精细化管理模式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人员组织实施,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增强、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是该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最有力的保障,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培训,切实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应用相应的管理手段;施工前,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将相关的管理工作与职务晋升、工资福利挂钩,进一步调动他们开展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可以为施工工期、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2.2落实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要想实施精细化管理,就需要有效落实施工管理责任制。当前很多施工单位出现了职责不明、岗位不清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再加上这些施工单位并没有将管理责任制有效落实,出现施工混乱、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实现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这样,工程管理者、技术人员、一线施工人员就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各个工序和部门之间就不会出现混乱。
3结束语
【关键词】强化;建筑工程; 施工;精细化;施工管理
1.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相关行业市场壁垒的全面解除,全球化竞争的热潮无疑给我国国内很多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精细化”管理也作为一种理念在我国被众多的行业、众多的企业追求与实践。毫无疑问,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的建筑施工行业,如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已经不能单纯的仅仅考虑依靠规模支撑发展的问题。走“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道路将是众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在如今这个“以质量求生存,以速度求发展”的竞争社会中,只有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强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2.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令人担忧。由于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中都有施工主体参与,导致很多矛盾和问题的发生,施工过程管理不严,问题不断出现,各个环节相互影响也形成了恶性循环,参与人员过多,主要负责人不明,出现问题却找不到负责人,大家不能明确定位,明白自己的职责,施工管理形同虚设,管理局面一片混乱,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3.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目标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安全、环保、和谐、耐久、节约的建设新理念,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基础上,建立以合同为依据,涵盖项目管理、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细化管理目标、标准、任务、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打造精品工程。
4 .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措施
4.1 组织机构的设立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由质检、技术、计划、物资、设备、试验、测量等部门及施工队等单位的主管领导组成,项目经理部下设质量监察部具体实施该项工作,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各施工队成立以队长为小组长,现场工程师为副小组长,统计核算员及工班长为成员的质量管理小组,控制各队工序施工质量。
4.2 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4.2.1 建章立制,规范约束。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各部门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办法》、《工程变更实施办法》、《工程计量、支付实施办法》、《试验质量保证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使制度管理不缺位,执行制度不漏位,用各项制度推动规范化管理,减少工作随意性。
4.2.2 严格执行程序,不违反或者擅自简化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严把材料关、配比关、工序关、工艺关。严格工程缺陷责任期管理,系统地解决附属工程的完整性、排水防护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洪减灾的有效性、竣工资料的完整性等问题。
4.2.3 抓好进度控制。细化目标责任,坚持实行计划管理,层层下达施工组织计划,把计划分解到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要将合同约定的工期分解到年、月、旬。
4.2.4 抓好投资控制。加强合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严格履行财务制度,建立资金使用审签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加强计量支付管理,建立计量台账,及时掌握计量的进度。
4.2.5 抓好质量控制。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关口入手,层层分解质量责任,签订质量责任书。完善质保体系,严抓质量监管,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技术管理规范、专项施工流程和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照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实行分项、分部开工报告制度,质量评定制度和交验制度。在保证总体工程经济合理的同时,要重视局部、细节的技术处理。保证科学合理的建设工期,坚持速度服从质量,避免由于工期不合理或压缩工期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4.2.6 依靠科技,提高技术水平。积极推广比较成熟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增加科技含量,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解决工程难题,不断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推行建设项目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在工程管理、财务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普及计算机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现创新。
4.3 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4.3.1 加强质量教育。加强对职工进行有关质量法规的教育,增强全员的质量责任意识。
4.3.2 加强技术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 “四新”成果的技术培训和推广。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成立提高工程质量的QC小组。
4.3.3 工程材料控制。水泥、钢材等其他外购材料必须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使用。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料。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出现场。
4.3.4 质量自检制度。质量监察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每季度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总结分析会。施工队每天进行中间检查及竣工质量检查并评出质量等级。班组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专职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然后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4.3.5 制定质量奖罚规定。工程质量评为90分以上给予奖励;工程质量评为80分以下时给予处罚,奖罚直接到施工队、班、组和个人。
4.3.6 质量责任终身制。从项目部到工程施工队实行领导责任终身制。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终身责任,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从严格技术把关入手,抓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4.3.7 工程施工旁站制度。关键工序实行施工负责人、专业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旁站制度,在工程中,对施工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实行旁站。
4.4 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
4.4.1 工程工艺控制。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时申报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4.4.2 施工操作控制。施工操作者必须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4.4.3 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生产指定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
5.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优势
5.1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密切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关系,为构建和谐项目施工创造条件。施工现场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效益真正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并作为奖金分配的唯一参考标准,通过实施精细化施工管理,使管理者与操作者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化解了矛盾,理顺了关系,稳定了施工人员的情绪,调动了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班组是施工现场最小的组织单位和细胞,每个班组都按标准做好,安全和效益就有保证,项目质量安全就有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就有保证,为构建标化班组、标化项目、标化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2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项目、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实施精细化管理施工,强化了施工人员的标准化作业,提高了施工人员岗位精细化意识,明确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确保了安全施工;明确了管理者管理的重点在于过程的控制,在于人本管理,强化了管理者的走动巡查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规范了管理者的责任标准和行为养成。
5.3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促进文化管理形成。通过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培养了施工人员精细化作业的习惯,标准明确,责任明确到位,施工人员按标准主动去做,变成了自觉行为。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服从意识和执行力,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逐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企业管理由单一制度管理正在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并重转变。通过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相信不远的将来文化管理必将会一步步走向现实。
6.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需要做好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建设企业进行大力改革、建立及安全长效运行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等措施,从而保证建设企业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今儿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鲁怀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之我见[J].水利水电施工,2009.05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
所谓精细化管理指的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调、持续的运行。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机制,改变过去的臃肿的机构设置以及粗放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项目的执行力。第二,有利于优化施工方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施工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第三,有利于施工现场适应现代化的机械生产,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和监管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进度按时按量地高质量完成。
二、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难题是施工队伍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施工新人较多、培训不到位、施工人员入职门槛较低。另外,很多施工人员难以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出现一些不按照施工正确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来做,这样也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加上近些年来,由于城市房地产的发展,建筑施工需求量剧增,很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建筑施工队伍鱼龙混杂,队伍素质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使得建筑施工队伍素质逐渐下滑,同时建筑施工的管理也更为复杂,效果不够理想。
(二)建筑施工监管体系不健全
建筑施工现场和工程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出现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中各种杂乱无序的问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往往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也没有相应的监管单位和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面的具备现代化的监理,因此,施工现场由粗放式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建筑施工技术达不到要求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各行各业想要顺利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撑,建筑施工也一样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和理论知识的指导。无论是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还是资金预算以及竣工验收等,都需要一套完善的技术作为理论支持。即便设计蓝图再完美,如果没有实际中的施工过程,那么也只是一堆废纸,终究还是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指导建筑施工的具体过程,这样才能建造出实实在在的房屋。
三、如何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一)建筑施工前期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对项目的设计施工图纸进行细化考核,将设计图纸和现场情况进行逐一对比,尤其要对建设项目地质情况的分析、地下官网的分布情况、周围环境和建设条件等细化对比,确保设计上的准确无误。其次,管理人员应该树立从整体到局部的管理意识。重视建设程序的细化方法,了解和掌握各个阶段的施工内容和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各阶段施工的规范要求提出合理化意见。再次,管理人员要细化工程的总承包制度,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协调工作。最后,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对建设项目合同的细化,进一步明确违反合同和不良操作行为的处罚程度,明确设计方案不合理、审查不仔细、施工过程中严重浪费等问题的处罚细则。在施工开始准备阶段,从根本上细化工作,提高管理意识,保证工期,保证质量,提高效益。
(二)人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人工成本的细化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工成本的支出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和竞争力。所以,加强人工成本的细化管理巩固走,把劳动力消耗支出降到最低,提高建筑企业投入产出比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根据施工企业人员工作的特点,在人工成本管理方面,应该树立工时管理思想,细化工时管理制度。我们应利用现有的技术力量,准备统计分析各施工工种所需人员数量、内部人员调整情况、工时时间利用等情况,查找施工人员拖欠工时、工时分配不清等问题,分析制约工时利用率的原因,采用各工种人员内部积极调整岗位的办法,积极寻找其他措施,建立健全施工人员工时制度,规范作业,从根本上细化人工成本支出,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筑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成本支出大约占整个项目成本支出的60%左右。因此,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精细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对材料的精细化管理普遍认识不够,在整个企业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对材料管理的浪费现象力度不够。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利用科学发展的管理模式,优化建筑施工的工艺流程,减少没有必要的损耗,才能将材料支出成本降到最低,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同时也是材料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材料的入库、出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按照建设项目的时间进度,对各个阶段的材料用量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材料的领取应该制度限额领取制度,从根本上控制浪费。在施工做成中,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水平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材料支出成本。其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管理,对材料分堆分类存放,避免因为材料保管不当造成损耗。再次,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购买质量好的原材料,杜绝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材料浪费。最后,施工单位要定期对材料进行清点,科学计算把我材料的实际损耗量,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四)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大的成本控制细化方面,认为在政策方面,施工企业应该对国家政策法规以及当地政府的把控,从规划、配套、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和相关政策上,为公司争取利益,节约成本;从技术管理层面上,把好规划、设计关,降低项目各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以便从源头上控制成本。
(五)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要灵敏、高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时代最大的特点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在各行业应用开来,进行精细化管理,要充分的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的手段,范围更广的资源共享,实现信息传递、搜集、整理的最优管理模式。为改进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从而使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涵盖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严格,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要求也更为严格,施工管理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建筑工程的整体实力,代表着建筑工程质量。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施工管理工作的任务就很多,包括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安全控制。新时期市场化经济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想要立足于建筑市场,必须要提高工程质量,而工程质量离不开高水平的工程管理,因此,对施工团队进行精细化施工管理,为提高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向前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乐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杨太乐.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关键词]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U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02-01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对建筑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层次化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想保证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保障好施工工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施工的质量水平,敢于摒弃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用创造性的思维对建筑施工工程进行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
(一)精细化管理对每个人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有着明确的分工,让每个人都可以人尽其责,保证施工的技术水平,使施工管理更加的精细化、科学化。利用岗位的承担责任制把施工作业进行细化量分,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有人负责,再由负责人把具体的施工要求以及施工规范分放到具体个人,保证项目任务可以准确清晰地下达,避免出现建筑工程因疏忽导致任务不清,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整个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并可以最大化的去执行建筑项目的要求与规范。管理人员要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施工理念,加大对于施工人员的监督力度,促使施工人员的项目水平保持高水准,保障施工的质量水平。因此,建筑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进度和效率,还提升了施工的质量,直接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建筑工程中材料会是影响建筑造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对材料的精细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对材料的有效监管必须要做到在施工前期,对于材料的选购开始进行精细化管理,着重从材料的品质,规格及品牌等方面进行检查,之后要着中重的管理材料的分配,还有材料在工程作业时的使用情况,避免材料浪费以及材料使用不当,造成施工现场混乱。
(四)在进行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可以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把施工管理管理进行创新,向着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依托于信息技术,可以更加方便建筑工程的信息录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管理系统要时刻注意维护于与更新,让各个建筑部门的联系更加方便,管理信息实现共享化,让施工更加的顺利。
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一)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队伍整体节技能素养偏低,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企业的管理制度很不完善,缺少科学的管理机制与人文关怀,这也导致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流失。精细化管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精细化管理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战略性思维。在战略目标与绩效考核结合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程度越高,就越容易找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发生的问题。这就要求管理者在招聘时严格的筛选施工人员,要经过层层的考核,最后持证上岗,在改善问题的基础上提升员工的素质以及战略思维。
2.精细化管理可以促进建筑企业人才的培养。建筑企业要加大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对施工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使施工工人了解施工的要求与规范,并积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施工作业的水平相适应。建筑企业也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与考核,让管理人员更加深刻的了解施工现场的规范程序与步骤,才能确保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对策。
(二)施工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在对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施工现场的监视组,小组的成员选择有全面,可以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控制,保证整个施工现场的质量水准,建筑企业要科学的对工程设施质量机制进行结构的优化,在设定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流程和施工质量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监督力度,促使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并且可以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提升施工的进度,提升了建筑企业的施工效率,从而保证了建筑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性。
2.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把责任承担具体到人,一人一岗,持证上岗,并且在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完善奖励与处罚的机制。实行工序上报的原则,每个施工的环节完成以后,都要认真检查,做出相应的报表上交,保证施工质量从细节到整体的规范达标。对检查合格的施工项目要经过业主代表或者监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测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作业。
3.如果建筑施工出现了质量事故,应该深入的分析事故出现的原因,整理成细致的质量事故报告,施工队伍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返修,避免质量事故的不断扩大。
(三)施工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现在大部分的企业对建筑材料管理的水平较低,严格的限制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导致建筑受材料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所以这就要求建筑企业管理者实施科学的材料管理方式。
1.采用供应链的采购模式,对材料的价格、品质进行精细化管理,与材料的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对采购的单价、采购地点、采购流程等进行精细化的管理。采购的管理部门与供货商有及时的信息交流,提早发现供货时间存在的误差,采用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材料的供应与建筑使用的一致性。同时,管理部门应严格筛选良好质量,价格便宜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2.建筑材料的管理应该结合时展,实现信息化、共享化。在材料的存放管理上,对材料构建电子档案序号,对出入库的材料进行几率并且严格审查,对施工剩余材料和消费材料进行整合统计,才能确保建筑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结束语
总之,要对施工整体的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才可以保障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随着精细化管理越来越多的应用,各个建筑企业的建筑水准也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也会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丽红.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浅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4):91-91,92.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开始将以人为本和关注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守则,在建筑工程项目运营管理中,更是将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而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则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施工经营项目管理水平方面很有帮助。
1 对安全管理机构进行精密的组织
项目运营的任务就是在组建项目经理的基础上,将任务明确的分工给经理部的人员,对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进行规定,要知道,对施工活动安全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设置一些项目领导和部门来对安全管理专门负责。如果采用的是精细化管理模式,那么项目部就应该在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将这些责任落实下去,同时,健全和完善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体系,在通常情况下,领导负责全项目部的安全,专职部门对安全进行落实,工序过程安全要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监督,本班组人员也需要有专门的责任人来进行承担。
一般情况下,对施工活动安全过程控制的主体管理部门就是安全环保部门,项目部的生产经理往往兼任安全总监,这样就不需要专门设置一些副经理来专门负责分管安全。这样设置组织机构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往往不能保障安全管理的优先性和权威性,可能不能够顺利执行部分的安全指令,或者是在执行中出现某些问题,这样就会对安全管理的效果和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导致一些安全风险的产生和出现。
针对上述的问题,就需要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有一个原则就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的执行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对于施工项目部则可以这样实施,比如在对专门的领导和部门设置之后,还需要在安全管理机构中纳入所有项目部的责任人,并且对这些责任人的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同时,将各个施工队伍和辅助班组的责任人作为安全直接管理人,并且定期经常的进行考核;还需要定时的召开一些安全会议,对目前的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
2 保证风险评价和方案评审是准确合理的
在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进行风险评价,细致的划分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将其落实到各个工序、工种和岗位中,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的项目部只是在工序上进行风险分析,没有仔细的分析在具体的工种或者岗位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在对风险分析确定的时候,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法,比如理论计算、总结事故经验以及员工访谈等,在后期的更新中,在采用员工访谈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施工安全行为观察卡。将这些细化之后的风险让生产员工所熟知,这样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就可以对全部的危害因素全面的了解,然后针对这些风险尽早的采取一些控制措施,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危害。
在对风险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之后,为了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防范,还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方案。如果一些岗位和作业环境具有特殊的条件,那么在定制岗位职责的时候就需要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些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特殊工序、工种,应该特殊对待。在对方案和制度确定之后,需要让相关的人员对这些制度进行评价,保证其是合理和科学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来对这些制度和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并且需要有效的补充专项措施以及相关的制度和规程。
3 在控制过程的时候应该坚持精细、动态的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全面的应用方案制度之后,才能将这些方案和制度的优点给充分的发挥出来,在控制和管理现场生产过程的时候,需要将重点放在对专项方案和制度的完善方面,及时的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然后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在这个环节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落实安全管理控制,从而有效的提升管理水平。简单来讲,安全精细化管理就是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危害因素,不能出现疏漏或者死角的情况。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做细安全检查:在施工现场的各个关键工序施工部位应该重点关注,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来驻点,还需要抽查一定的人员来互相协调和配合;要落实日常安全检查制度,检查的内容应该是劳动保护用品的安全、作业环境的安全等等,要认真的记录这些检查的情况,出现了问题应该责令整改,并且进行跟踪监督,在综合检查项目部组织的安全时,需要对记录中存在问题的条目进行重点的检查,如果责令整改之后,还是出现了问题,那么就需要扣掉安全绩效考核的分数。
隐患治理: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缺陷进行消除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隐患治理,保证施工环境是安全的。在排查和整治隐患的时候,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就需要对危害因素进行细致的识别,为了有效的规避风险,还需要采取一些隔离或者防护等手段来应对这些识别出来的不安全因素。在治理施工现场的隐患和缺陷的时候,往往有着特定的步骤,那就是检查,识别,然后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实施措施,最后是验收工作,精细化分解这些步骤,从而有效的排查和治理这些安全隐患,在保证施工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治理施工现场隐患工作的效率。
安全管理台账: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在各个关键的施工部位建立起完善的台账,这些台账应该包括隐患、人员以及设备等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台账,可以将各个关键部位的安全管理形式清晰明了的让人们所了解,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要动态的监控施工的过程,并且及时的更新信息,从而针对这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来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方案,这样就可以达到施工风险降低的目的,对于安全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4 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科,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现场的风险,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样就可以在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上,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通过精密组织安全管理机构、准确合理的评价风险和评审方案以及精细、准确和动态的控制施工的过程等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中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丁振华,许德东.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4).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的加强,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的建筑行业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以此来提高自己在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自我的超越。现在的行业间的竞争不仅是每个企业独特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细节上的竞争,细节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专业水平以及企业内在素质的整体表现。现在建筑行业竞争十分的激烈,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要不断的追求精细化管理。
一、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概念
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注重的是精细化,在管理的和过程中关键注重的就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这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它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是按照组织的规则开展的,它的所有活动都是必须遵守企业的科学规范,不可以僭越组织的规则,所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也具有严格的规则性。精细化管理的开始都是从一个组织的基础开始的,是逐渐提升的,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使企业的资源可以得到最优的配制利用,维护企业的综合利益。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组织的自上而下的不断变革而实现的。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的注重细节、立足专业以及科学量化三个原则的基础上一共具有四个特征,它们分别是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以及信息化。
(一)专业化特征
现在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水平的追求也是越来越高,专业化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前提。专业化可以很好的使企业的有限资源得到最大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严格要求专业化是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必然性的。首先一个企业的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最高的利润,现在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分工更加的专业化,企业的利润额度就相对的会被压缩,所以为了提高利润就必须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在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上开展有效的竞争,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总利润。然后就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人们的要求也在发生飞速的变化,对产品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而管理的专业化就体现了这一发展的趋势。最后就是要做到以消费者为工作的中心,为了赢得更多的顾客,企业就要不断的进行管理的专业化,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没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所以建筑企业就要不断的发展自己的专业化,提高自身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总体竞争优势,逐渐的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 系统化特征
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行良好的系统是现在众多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甚至会遇到一些严重的危机,例如财务危机等,而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只有通过这个系统工程,才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所遇到的发展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也是如此,它的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具有完善的系统特征。建筑工程往往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工程的巨大性和复杂性所造成的,例如安全问题等,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不可以单方面的实施针对政策,要具有一个完善的运行系统,运用这个系统来解决问题。
(三)数据化特征
数据化管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现在大数据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实施数据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因素非常的多,所以在实施重大的项目施工决策的时候,重要的决策依据就是数据,数据化是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产品的生产标准,工艺的保证标准,建筑施工的作业率、合格率、效果的最后评定等都是需要有准确的数据化。
(四)信息化特征
现在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在世界的大潮流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基础就是计算机技术,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经济发展的支持下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速运转、海量储存以及精确执行是计算机技术的三大特点,也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的三大要求。
三、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现在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的体系系统是建筑项目施工精细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职能管理体、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都是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管理者依靠众多的数据和现实情况进行详细的规划制定,最后不断的完善精细化管理。
四、总结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如日中天的发展,建筑行业的产品众多都是国民发展的基础设施,所以它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依然存在的众多的问题,发展的前途是非常广阔的,这也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不断的去解决项目精细化管理中的众多问题,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允锦,杨富民.对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关键词:强化 建筑工程 施工 精细化 施工管理
在近些年里,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牵引着建筑行业在各大行业中成为了翘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项法律管理和监管制度的完善,由此导致了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而利润逐年缩减。为了应对这一难题,能够在艰难环境中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就必须加强自身内部的管理,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来弥补以前的模糊性管理,进而使得企业向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向转变,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空间利润,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加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为将来更伟大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今,在我国项目施工管理中有很多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去解决,反而各个部门都互相推脱来推卸责任,出现了遇到问题找不到部门解决的现象,进而问题积少成多形成了恶性循环,在明确部门任务的时候,他们很多却不按照建筑施工管理规定去操作,一意孤行。在诸多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中,着重表现有以下几种方式。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工作不到位
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里比较普遍的弊端现象就是监理职责不明确、不及时,这给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带来很多问题和困惑,因此产生了很多不合理、不符合设计初衷的现象。之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不到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专业的监理人才去承担单位实地的、合理化、科学化的监督。因此,就不能及时的发现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为此就不能有效的分析与探究,进而不能有效的快速解决问题。
1.2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
在现今经济与科技都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各个行业向前行进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体系和先进的科技水平。就建筑行业而言,他们对科技的运用主要还是在项目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设计、费用运算和项目结束的验收检查上,而对项目施工的进程中所需要的科学的管理性的技术支持却不予重视。诚然,即使前期的准备有多完善、费用的预算有多合理、验收的计划有多缜密,如果不能运用到实际的施工上,那也是毫无意义的数据而已,因此,在项目的实施管理中,技术的支持、可行性的实际操作才是具体建筑物实现的重要手段。
1.3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也因此在建设施工单位里,他们对施工人员的数量也有越来越多的需求,进而越来越多的新人涌入到了施工人员的行列,在这类人中,他们大多是没有科学的技术、现实的理论,再加施工单位培训不到位,使得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更甚者,有的员工认识不清自己的工作任务,这必然会导致施工项目不能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流程进行,进而耽误了工期、造成建筑项目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然而现实就是,更多的未经过专业培训的新人农民爆发性的涌入到建筑实施的行列中,拉低了建筑团队的整体素质,使得建筑项目实施的管理不能有效、合理的进行。
2国内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点
2.1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中的施工人员管理问题
有效合理的管理在现今社会的各个行业里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建筑行业而言,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都要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否得当,在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主要还是对人的有效管理,只有将人的任务分配合理、清楚,他们才能明确方向,组织材料,规划方案,实施建设。所以,我们更应加强对施工管理理念的形成,在建筑施工单位中,只有成立一个制度完善、勇于探索、敢于承担的管理团队,才能建设出品质优秀的理想建筑。
虽然我们认识到了拥有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的重要性,但其团队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却差强人意,不能满足现实的专业、高标准的应用需求。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能胜任管理项目的开展,从而有可能导致施工项目不能顺利的进行,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管理者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它们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进而保障了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中的技术问题
一个建筑项目的建设是良心的建设,它在建设工作开展的各个环节包括投标、分析、设计、财务预算、审查、施工和完成这一过程中都不能有任何问题出现,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会导致一个项目的整体失败。因此,在项目实施的管理上,我们不能错过每一个细节,针对每一个细小的误差都要及时的调整、更正过来,进而确保建筑项目的品质和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建筑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管理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多面性、灵活性和复杂性。作为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认清自身的身心能力是否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还要考虑到客观的外界因素如费用和环境等。综上这主观和客观两点,还要做好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预备工作,有计划、有方向的接受项目管理工作。此外,还要根据建筑项目的特点,来组织相关人员配合工作,了解项目实施过程的新技术并补习该方面的欠缺,进而高效的完成建筑项目精细化的管理工作。
3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3.1强化工程精细化管理意识
第一,明确细节。明确细节就是知道自己做什么、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身为项目的管理者,应经常下基层去进行调查和监督,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现场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第二, 配合意识。在一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的单位,在这里,对于单位和单位之间的衔接和沟通显着尤为重要,因此建设单位应加强配合协调的意识,主动配合各单位的监理和协调,进而避免推卸工作责任的现象出现。
第三,质量掌控意识。质量掌控顾名思义就是在建设项目实施中,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因此,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监控结构体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将高标准落后实处,满足高品质工程的要求。
3.2施工计划精细化
在一个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各项任务安排的合理、明确、精细,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推脱责任或任务不明现象的发生。而精细化安排工作的方式,需要管理者事先做到周密的分析和全方位的细致考察,针对人和事来相应的进行合理化的安排。
3.3开工条件检查控制精细化
( 1 )在项目实施前,要排查施工单位结构是否健全、责任人是否有能力承担责任、施工人员是否有能力参与工作、技术人员是否有资质进行审查等。
( 2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设备是否完善、仪器是否符合标准等。
( 3)项目实施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质量和数量是否过关、安放材料的仓库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 4 )项目施工中所涉及的资料和证明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审批的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应、项目人员是否有能力承担工作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雪莹.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施工管理的全方位监管[J].建材与装饰,2013(3).
一、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第一,国外现状。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它在发达国家的建筑业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该较早。建设领域信息化起源于美国,不仅设计、建设还是施工单位,甚至是建材供应商,都有广泛使用。2004年,日本提出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率先实现信息化。2010年在全日本的公共工程中基本实现信息化。日本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程管理以电子文档取代书面文档,实施无纸化(CALS)。
第二,国内现状。中国香港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很快,一些大型建筑集团通过电子工程管理系统(ePMS系统)能对施工现场的文件管理、建筑物料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各项工作流程实现电子化管理。
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还是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水平。2001年2月首次提出了建设领域信息化的概念。目前,国内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仅仅局限在招标阶段、成本预算、方案设计等方面,关于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等工作比较少,应用如P3、PRO-JECT等软件实施现场监控的企业较少,完全不符合信息化管理的趋势。勘察设计单位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发展较快,工程监理单位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主要是凭借管理人员的经验与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工程造价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等诸多环节,很多工作靠人工来完成是很困难的,或者说用人工来做效率并不高。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问题有关;在国外建筑业企业中凡采用项目管理系统的公司,施工进度提高50%,施工质量提高40%以上,而施工人力费用却减少5%-20%,由此可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无疑也将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任务,但实现建筑工程管理 的信息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强化与改进措施
第一,强化政府对信息化建设和推广的投入。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推进,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各方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重视。政府需要加大CALS的推广力度,建立以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为对象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库。政府应该加大对信息技术开发的投入,组织人力、物力对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应用的问题进行研究。政府应规范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市场,建立信息化的招投标体系,以带动企业自觉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搭建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通用平台,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资源共享。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也要转变观念,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和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作用,实现施工现场、企业和其他方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促进工作效率、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第二,强化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管控能力。引进先进的电子工程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电子化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管理能按工程项目完成的工程量,及时地提供项目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的实时对比,并提出成本控制的建议。通过对施工现场电子化监控,实现了工程动态、实时化管理和信息快速传递,避免人工误操作和信息迟滞。同时搭建工程质量监理信息平台,把监理过程中的监控信息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信息源,把监理的体系信息与市场信息进行联动。
第三,改进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利用计算机根据造价计价依据进行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和审核,是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化应用最为普及的应用。首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采用动态预算的方式,及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调整项目工程预算成本,使之能真正反映项目的实际成本;其次,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以及时地对项目进度进行监管,有效地控制项目风险。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