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范文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第1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英语;阅读能力;教学

中学英语是历年中考的难点课程,学生对英语知识理解不透彻,约束了其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性,限制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新课标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方案,能够从多个方面引导英语课程教学活动,帮助师生解决课堂授课时遇到的难题。“阅读能力”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师需结合课标准则实施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方案。

一、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传统英语教学制约了中学生学习水平,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兴趣,破坏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良好秩序。为了改变早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英语阅读课程训练,可从多方面培养中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回顾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历程,英语阅读对中学生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1、锻炼能力。从学科特点分析,英语是中学教学体系里的语言类课程,由于其语言学特点,实际教学活动会考虑学生口语能力培养,这对英语知识教学而言具有多方面帮助。阅读是认识英语知识的一个过程,通过阅读可以详细掌握英语教材的内容,熟悉教材课本讲述的具体情况。

2、培养语感。“语言感觉”是学习英语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是实际教学的一大目标。这是由于语感能够带动学生理解英语知识,快速地融入到英语阅读情境中,对课本教材能容产生明确的思维反应,进而增强对英语知识的记忆能力。比如,教师定期开展阅读训练,学生口语感觉能力得到增强,往往能凭个人感觉翻译出陌生词语。

二、新课标对中学英语阅读的几点要求

阅读不仅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掌握的课程能力,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实况强化阅读能力培养力度。一般情况下,教师应在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也要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相关要求,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结合新课标准则,中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几点要求:

1、差异性要求。阅读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教师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培养,从多个方面提升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阅读策略的能力,这样才能结合个人学习状况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

2、自主性要求。学生是阅读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新课标要求教师遵循学生主体地位,严格按照学生学习要求执行阅读培训方法。例如,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阅读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组织性要求。英语阅读不是盲目地浏览英语教材货书籍,而是一项有组织的教学培养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

三、基于新课标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根据上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要坚持科学性原则,综合各项因素编制可靠的教学方案,才能促进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新课标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重新调整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案,为中学生阅读能力训练做好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要考虑:

1、设计方面。英语阅读要有对应的教学方案,根据教案内容开展阅读培训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能力培养目标。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阅读课堂设计要符合课程全局,满足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学习的要求。

2、目标方面。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初中英语分为不同的级别,每一个年级都有不同的阅读能力标准,需根据学生情况拟定阅读教学目标。此外,号召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3、习惯方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这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比如,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利用5分钟时间带领学生阅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觉,也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准备。

4、评估方面。参照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是拉开档次的题目。教师既要努力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采取相对应的阅读评估措施,定期考察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后期教学改革提出可靠的依据。

结论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锻炼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流程存在的不足,教师要从差异性、自主性、组织性等三个方面优化英语教学体系,以新课标为参考准则,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细心讲解、耐心引导,鼓励学生用英语语言表达出个人的想法,这也是阅读能力应用成果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成文.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2]李良红.利用网络辅助英语泛读教学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3]陈芳.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1)

第2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和问题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重视和发扬学生的个性和多元化的阅读习惯,提倡自主阅读。特别是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课的开展,一方面,学生经历小学阶段的准备,已经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需要通过引导和鼓励,去发挥学生的阅读潜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初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从语文重要性的角度看,它是实现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必要准备。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制约着初中阅读教学的开展。文章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困境,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对充分发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困境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新课标改革的良好契机,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新课标改革对我国教育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育上加大了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改革理念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深远影响,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阅读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带动写作能力以及平时交往交际的能力。将语文阅读能力的地位提升到更高层次,改变了之前语文教学过程中单一重视语文写作的弊端,提高了语文阅读的整体水平。

(2)语文阅读能力得到重视,增强教师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从语文阅读能力看,现代社会对于语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语文在学校的尴尬地位有所缓解,特别是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读写和交际能力,促使语文阅读能力得到充分重视。根据语文的特点,阅读是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只有阅读能力提升了,积累大量的素材和技巧,才能保证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校在语文课程设置上也有意识地增加了语文阅读课,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认识层面上也加大了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这大大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

(1)阅读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阅读不是朗读,是需要通过读者细心的揣摩和体会,认识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对文章的个性把握,所以这个过程需要用心揣摩思考,聆听和感悟。但是一些教师为了赶进度,甚至将阅读教学当朗读课来上,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厌倦和排斥这种没有主动权和兴趣的枯燥练习,教学观念的偏差极大地影响了课程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的主动性不高,教师上课的激情不够,阅读教学就成为摆设,甚至被其他内容占据。

(2)阅读教学内容认识偏差

许多阅读教学都是由教师主导完成的,而课程的内容安排主要是通过阅读理解的训练题来进行知识的讲解,其内容的面较窄,造成学生对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不高,一些教师还并未真正理解和认识文章的真正含义,主要是照本宣科地读了下参考答案,让学生去模仿。阅读理解是不应该有正确答案的,既然了解就应该是客观事实的主观感受。除了阅读理解训练题之外,教师并未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掌握和了解更多知识,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不强,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严重背离了新课标自主阅读,主动学习的初衷。

(3)学生阅读素养普遍偏低

初中阶段的课程任务较重,学习的压力较大,除了语文之外,数学和英语被看成了重点和关键,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较差,特别是升学考试的压力和现实,认为语文并不能拉开分数,所以只要上课的时候听一听就够了,没有把课余时间放在语文阅读上,造成阅读素养较差,知识储备严重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家长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造成学生缺少良好的阅读环境,整体阅读习惯和阅读质量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二、完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

1.改变教学观念,丰富阅读方法

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对于初中阅读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首先,加强认识,理解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带领学生喜欢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丰富教学方法,阅读课程并不是简单的灌输和传授,应该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和图像,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提高阅读兴趣。

2.理解阅读内涵,拓展阅读内容

充分认识阅读的内涵和实际意义,阅读需要用心去体会和感受,要有身临其境的体会,用心灵去和作者对话,提高阅读认识。首先,阅读并不是简单的朗读,应该带着思考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获取想要获得的知识和内容,把阅读当作快乐的事情来做。其次,拓展阅读内容,阅读的内容不能局限在书本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膨胀使书本知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学生需要通过其他途径,例如网络等,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

3.养成阅读习惯,注意日常积累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首先,学生应该学会自主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记一点阅读笔记,提高对阅读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提高阅读效果。其次,阅读不仅仅局限在上课,或者做阅读理解题上,更多的要依靠日常的积累和积淀,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和储备,为以更高层次的阅读奠定基础。最后,教师注意正确引导,阅读要强调个性化和全面化,一方面,在加强技巧和内容的引导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自主理解和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加大知识面的扩展,提高阅读的广度。

参考文献:

[1]谭劲海.把握新课标,深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南方论刊,2008(2).

第3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范文

英语阅读技能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在高中英语测试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然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似乎难以满足新课标对高中生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因此,就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教学而言,本文结合其教学模式的实际现状,全面而客观的分析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并针对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全面系统且有建设性的课堂英语阅读教学方案。

1.高中英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现状

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普遍不容乐观,尤其在中小城镇农和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其阅读水平难以实现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而课堂英语阅读教学是能够引导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有效指导途径,但多数地区的英语课堂阅读教学难以实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益作用,致使多数学生达不到英语测试对英语阅读水平的标准。下文从高中教师水平,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影响课堂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具体分析了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本文将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简要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1.1忽视课堂教学阅读策略的指导,缺乏英语阅读教学相关技能

在部分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专业技能方面仍与新课标要求下的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尚存差距。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上的忽视和认识上的模糊主要表现在在日常的英语阅读课堂,部分教师直接在阅读课堂上使用阅读理解试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练习,通过简单的校对答案,提示问题答案的出处,完成阅读课堂的教学任务。这种简单且缺乏阅读过程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种缺少反思与提高的自我练习,这种简单的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思维的培养失去了启发意义,教师也没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指导者的作用。

1.2对课堂阅读教学策略认识失误,阅读教学方式传统

绝大多数地区,包括城市,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英语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方式是自下而上,及通过对篇章的生词、语法和句法的分析帮助学生达到对文章内容的认识,这种微观的阅读讲解法,忽视了培养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结构、阅读策略以及假设、预言与推断等能力。其次,传统的阅读教学,阅读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知识点分析,其课堂的整个过程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只是知识的灌输者,对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思维变化没有清晰的把握和认识,从而阻碍了学生整体阅读水平的发展。

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组织

针对上述提到的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两种主要现状,本文结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环境,从对阅读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课堂阅读教学的组织等多层次、多维度的视角帮助高中英语教师提供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组织方案。

为确保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教师作为阅读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应该充分而周密的计划整个课堂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包括阅读课堂前的准备,课堂阅读教学的组织,以及学生课后阅读任务的安排等。课堂阅读教学只是整个阅读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组织离不开教师课前的准备,与课后学生的巩固和反思。因此,本文针对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的实施策略,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

2.1阅读课前的准备工作

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精心的课前准备。其准备工作的主要部分便是阅读材料的选择。为促进高中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有一套规范的标准,根据新课标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和高考考试大纲的规定,教师为帮助学生实现阅读能力和考试成绩的双重提高,而新课标与考试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存在诸多相同之处,因此,筛选的阅读材料在阅读长度,难度系数,题材,体裁等方面要与新课标对阅读要求的标准相契合。以期帮助学生在日常阅读练习中培养对相似阅读材料的熟悉程度。

2.2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组织

根据图是理论,阅读的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交替阅读的过程。即通过自上而下的跳读和略读在头脑中对阅读的材料形成总体的印象和图示,通过精读段落、句子这种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和头脑中形成的图示进行对照和不断的验证,这种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读者在不断的推测和验证的过程中快速领悟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推测细节要点。因此,在阅读课堂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对阅读材料的初步感知阶段:首先,教师可以引入阅读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帮助学生形成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其次,介绍部分的关键词;然后初步帮助学生弄清文章主旨,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关于练习方式和题型可以设置选择题、正误判断题、连线题和问答题等方式考察细节题,主旨大意题,推断题,态度观点题等。

对语言知识点进行综合教授:在阅读语境中教授短语和词汇,包括单词的读音,拼写,意义,词性,用法,功能和构词;对阅读材料中的重难点句子进行讲解,包括语法结构,句子的功能与用法;帮助学生分析段落的结构与主题。通过有点及线到面的语言知识教授,为学生打下坚固的语言知识基础。

帮助学生对阅读的材料进行综合理解:教师通过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和对阅读材料题材和体裁的分析指导学生综合深入地理解课文;通过组织学生练习、讨论与交流对课文进行综合深入的理解;在讨论、交流与复述课文中发展表达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2.3阅读教学活动的课后安排:

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应该布置与课堂阅读材料相关的练习任务,例如,通过延伸学生课后的读写练习,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扩大相关题材的词汇量,利用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对相关文体和题材的写作模仿能力。

第4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范文

1.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1.1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

根据相关资料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强。因此,使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陷入了一系列的困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水平。从现阶段的相关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的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素质不过硬,在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计划以及目标的过程中,过于单一化和统一化,没有采取一些比较针对性的方案来解决相关问题。在围绕初中英语阅读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本篇文章的阅读与理解,没有做到合理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使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水平不够高。因此,提高整体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显得尤其重要。

1.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观念意识比较落后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观念意识比较落后也是存在在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的相关理念受传统的思想认识比较重。在现阶段的过程中,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于传统,因此不能够科学合理的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目标。部分教师对于阅读的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不能够将新课改的相关内容有机融合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去。

1.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手段比较滞后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教师教,学生听以及记笔记的方式,此种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来学习相关内容。在新课标改革之后,大部分的初中英语教师沿用的依旧是以往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选择了比较滞后的教学手段,因此不能够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出路

2.1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英语教师能够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且在熟练掌握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之下,设计比较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体现出计划的多样性以及科学性。在设计相关计划的过程中,把学生当成是计划的主体,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2.2引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手段

英语教师在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下,采取比较积极以及符合现阶段学生相关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需要转换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教师在课堂的教育过程中主要起的是引导的作用,把学生作为整堂课的学习主体,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发言,并且鼓励学生的相关想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扮演其中的角色,从而更加深入的融合到阅读文章中。

2.3渗入国外的英语语言文化,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5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一、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一)教师阅读教学的误区。

1.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

为了应付高考,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将目标集中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而忽视了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美育目标等的教育,致使生学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发展。

2.依赖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

针对小说阅读或散文阅读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有些老师认为,答案会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阻碍学生发创造性思维和散性思维的发展;但更多的老师认为阅读题所设置的答案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答题方向和把握文章主旨。

3.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讲课死板,所选文章也不够精美,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学生普遍要求能提供更多更精美的文章,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选择阅读。

(二)学生阅读训练的误区

1.对文章理解不透彻

无论是词句的理解还是主旨的把握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难以回答得完整准确。阅读积累不够,视野不够开阔,文学底蕴欠丰厚。

2.不能“学以致用”

判断文章体裁,运用相关文体知识鉴赏文章、思考问题,应是学生阅读思维之一。但是,学生阅读过程中却难以将课内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课外自主阅读能力,不能有效地实现“学以致用”。

3.认为阅读训练成效小

学生喜欢做客观题,他们认为做客观题花费时间少,成效相对显著。做像小说阅读或散文阅读这样的文章,他们觉得费时,而且得绞尽脑汁,有时不一定答到要点上,所以效果不显著。其实不然,阅读训练一定要多读多练,才能培养语感。

4.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语文学习的一大内容就是语言学习。而当前许多高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文章看得懂,但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该现状令人堪忧。

二、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的阅读积累。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这为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作了关键的脚注。从语文教材的选用看,必修一至五,《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读》等八本书选用了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品读、理解、感悟、鉴赏,甚至背诵这些名篇佳作。让学生从这些名篇中感受作者的人格,从而内化自己,提升自己的品位。特别是教材中选用的我国古典名篇佳作,更要引导学生从传承祖国文化,完善自身人格的高度去认识积累的重要性。

(二)提高学生的细读与鉴赏能力。

无论是哪类文体的阅读教学,都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旧理念下的“架空分析”和新理念下走极端的“思想漫谈”式,其实都忽略了一点,“语文”姓“语”。离开了对语言的品味,离开了与文本的“亲密接触”,阅读教学就会走向空洞。对此,半个多世纪以前,朱自清先生在《・序》中已有很精辟的论述:“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三)鼓励学生个性阅读与探究性阅读。

个性阅读,即学生从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这种个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学习语文打好基本功。当然,个性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可以指定读物,做到统一阅读,各自理解,教师点拨,提倡个性感悟与评价;也可以是抓大放小,在一个大文体或大范围里,任学生自选读物,各取所需。

(四)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

1.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

平等意识缺乏的教学会造成话语霸权充斥课堂,使课堂出现“灌输式”的教学现象: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思考,学生记录教师的思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纯粹只是客体。

2.教师应提倡“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强调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不同观点的互相尊重,从而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结论

总之,探究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整体出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以生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走好每一步,才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而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范文

一、重视阅读的“生活性”

这里所谈的“生活性”并不是以往所说的阅读材料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而来,而是说阅读体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

2011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阅读”部分新增加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以及“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一语,加重了对新闻等常见文体的倾斜。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重视的是散文及小说教学,这类文学样式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但是语文是兼具文学性和工具性的,对某些学生来说,通过这类文章学习到的一些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不能解决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最多的与语文有关的无非是新闻、说明书等形式。因此,新课标的改革使初中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了,这是有意义的。

从7年级到9年级只有一个新闻单元,从中考卷面上看,与新闻的有关内容大约占2分,一般是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内容,大多有字数要求。我认为,这样的题目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此外,另一种题型同后一种改动相关,一般是给出几则材料,让学生提炼观点或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启示。相较于新闻内容的概括,学生对这种题型掌握得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教师在新闻单元的教学中重视消息的结构,只要教会了学生在消息中找导语就解决问题了,而没有教会学生概括消息内容的方法。同时这也与教科书的内容有关,课本只是为学生呈现多样的新闻形式,因此,教师还应该结合实践,从报纸、网络等媒体上找材料,进行补充教学。

二、重视自主阅读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产生感悟,从而达到阅读活动真正的目的,考虑教材与学生的因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大量地进行自主阅读,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促进学生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人习惯于跟着老师的思路,随着老师的问题去解读文本,我认为,这并不能体现新课标对阅读提出的“自主”要求。现在比较通行的教学方法是小组合作。2011版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提到了“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说明编者看到了现今教学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有“小组合作”的环节,教师的初衷是好的,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集体的学习中获得灵感,有所收获。但是这种学习模式的问题,在于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尤其要关注学生个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享受阅读的快乐,体味生命的意义。

三、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不能学好语文的,没有大量的积累,也无法写好作文。

2011版新课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实施建议——评价建议”中新增:“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从中可见,课外阅读已经越来越受重视,它不仅仅是对语文课本的补充,更是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待课外阅读,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的“名著推荐与阅读”上,也不能靠有限的阅读课。首先,语文老师自身要有非常丰厚的阅读积累。当今的老师不能只满足于做“一桶水”,而是要做“一溪水”。其次,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通过这些活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出指导。新版课标对课外阅读有这样的要求,相应地,应该有一本专门的补充教材供师生使用,这尚需进一步完善。

第7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范文

一、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大部分英语教师对阅读的教学仅仅局限于对词汇和语法的传授,用“满堂灌”和“师生一问一答”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对文章的书面意思进行理解和掌握,而忽略了对文章结构和主旨的理解,这样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

(二)不够重视词汇和语言的教学

在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与仅仅局限于对词汇和语法传授的教师相反,这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导致学生一旦遇到生词就无法继续阅读,或者对一些较长、较复杂的句式翻译不够准确,这样的教学模式对阅读教学的速度以及对文章全面、正确的理解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缺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部分英语教师缺少这样的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英语阅读文章中的生词词义掌握不准确或者是语法的运用不正确,教师就会马上纠正,并告诉学生正确的意思,学生并不能独立探究出正确的阅读方式,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丰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手段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的新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将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师“填鸭式”知识传授的教学手段变为充分调动师生间平等合作和互动的教学方法,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对“My First Day Senior High”这篇英语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丰富英语阅读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个小组,教师先带领和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大体意思和一些生词、语法进行学习和练习,之后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翻译这篇文章,并进行组间的对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教学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词汇量的提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而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词汇掌握量和巩固学生英语语法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对“ We’re getting ready for the Spring Fesival”这一授课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在了解文章意思,掌握文章中蕴含知识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对文章中存在的生词和语法进行掌握。教师应该让学生独立完成文章的翻译,让学生对自己不认识的生词进行独立的词典查找,对学生语法、词义的运用进行考察,提高学生词汇和语法的掌握能力。

(三)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知识量的丰富,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高中英语教学对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分层阅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第8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个体性阅读行为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之一。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地位作用,举足轻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教学效果,学生们也有了较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强人意的问题现状,需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整个教学模式不相适应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显得比较僵化,灵活性不足。总的看来,教师基本上都是非常尽责的,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仍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无法按既定计划实施正常教学活动。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不以教学实际出发,一味赶进度,照本宣科,无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语文阅读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所读文章的理解、感悟及分析文中问题的能力。然而,许多教师在在阅读教学中,在学生进行通读后,只是在文中找出生字、词进行记忆,而不注重文章内容的深入解读及情感剖析。该教学方法的不利之处在于,无法引导学生进入深入思考,缺乏具体问题的分析解读能力。

(三)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方法单一、训练量小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及生理特征,及相关小学教育阅读资源相对较少的限制等因素,他们的阅读总量并不是很多,阅读面相对狭窄。学生们的最主要的阅读资源仍以教科书及配套的作文书籍为主,不同程度降低了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非常大的压制,阅读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提升。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以读为本,激发阅读兴趣

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基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的文学作品,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颇具阅读之美感。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把教材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讲解欣赏,让学生感悟作者情感,产生联想,进入文章所描绘的世界,孩子们越读越想读,乐在读书之中。

(二)以文为根,有效整合利用课内外资源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教师不仅要打破教科书教学模式,还要以其为基本参考,搜集大量的课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实施教学,课内外资源的有效互补,可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为达到素质教育之需,课堂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发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开阔视野,放眼长远,具有强烈的资源占有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和长远发展为目标,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

(三)以字为基,打好阅读基础

字、词、句,是文章的基本要素,也是阅读之基。“组装好积木的前提是能够认识每个零部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字、词、句的学习掌握。否则,“忘本教学”一切都是“空中阁楼”。

1.生字听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识字累字的有效方法就是生字听写练习。在每节课文授课后,实施阅读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生字的听写练习,反复练习,必须过关。通过这一练习方法,日久天长,学生们就可以积累大量的生字和词汇量,为更好地开展阅读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词句训练。培养学生利用词句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大量的造句和解释练习等。尤其是教材中的重点古诗词句练习,对于词句的积累更为关键,可为有效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古诗词是句子的精华,如能很好地掌握掌握这些内容,将对学生们的阅读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句子和诗词的讲解练习。

3.语段教学。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有了“米”还需有“巧妇”方能达到目的。对于语文阅读来说,“米”就是字词句,“巧妇”则是掌握阅读的方法。(1)“问读划”。“问”是针对阅读问题发问。“读划”是语段教学最直接、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文章中找答案。以此,让学生在阅读中将问题具体化,解决问题也就有思路招法。这种阅读方法技巧的掌握,可极大增强学生的做阅读自信心。(2)找问题阅读。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独自发现并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某一重点语段,让学生先提出问题,之后再实施教学。具体做法为:选择重点语段自由朗读开展小组讨论收集问题选取典型问题围绕典型问题再次朗读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3)以课文为基础进行阅读指导。文章间有着极强的内在联系,是系统的有机统一整体。因此,阅读教学,需从课文入手,从整体出发,给学生传授一种整体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具体阅读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文章的整体上抓住其内在联系,相互关系,抓住规律性的东西,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把教学的整体框架进行确定。突破口的选择要紧扣题眼,寻找题目中的关键字,并从中窥视中心,把握主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保证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具有充分的主体地位。高度关注学生读的良好习惯及实际能力培养,探究并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策略。

参考文献:

[1]祝小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之我见[OL].诸暨教育网,2008-11-2807:56:13.

第9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 开放式 阅读教学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33.3 文献标识码:A

开放式阅读教学紧扣新课标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理念,应该说是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我校的一些情况,谈一谈对阅读教学中实施开放式策略的几点思考。

1 开放式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养成

新课标所确立的阅读教学总目标,与过去的大纲相比,新的发展体现在:注重学生个体的体念、突出阅读兴趣的养成、强调阅读积累、重视能力的培养、尊重个体的差异、鼓励合作交流、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强调联系生活。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学生诸多语文素养的养成都依赖于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加以实现,因为今天“我国的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形态就是以阅读教学为核心”(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那么,花了如此大的精力进行的阅读教学,要给学生些什么呢?笔者以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阅读教学中具体的目标预设要有前瞻性,有大局观,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决不能只局限于完成课时任务而已。

2 教学内容的开放要强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学内容的开放,绝不是杂乱无章、漫无边际的随心所欲,它应该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具体的要求中,也有“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等表述。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开放要强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使阅读的文本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之处,点拨引导。例如在讲授《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小说片断)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想象自己在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环境下的心理感受,从而先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让课文中描写的情象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很快进入课文情境,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景色描写的语言的精妙所在,更深地领悟环境描写对于人物悲惨命运的烘托作用。

3 教学过程的开放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今天的语文教育必须承认并充分地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价值。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也必须遵守这一原则,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和小伙伴一起合作阅读,以体现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阅读的任何文本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是对文本再造的过程,所以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由自主阅读到创造性阅读的升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绝对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这只有靠学生的直接阅读得以实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的积极心理、有效的阅读方法、正确的阅读行为等。开放的阅读过程,应该是有序的,教师是组织者,要充分调动学生从阅读中探索的欲望,还要“授之以渔”,教给他们高效的阅读方法。因为叶圣陶先生说过:“漫不经心地读着读着,即使读到烂熟,也难有心得;必须随时运用思考和判断,接着择要记忆,才合于阅读这一类书籍的方法。”所以,教师是高水平的教练,要精当地适时点拨,不能做旁观者;教师是“煽情”大师,要让学生的阅读激情持续不减,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思考、想象与阅读结合起来,使课文内容形象化、审美化。如:《秋天》的课前提示说“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仿佛听到诗人何其芳深情的絮语,仿佛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等一幅幅绚(下转第79页)(上接第74页)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这样,通过诵读,学生既可以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阅读环境的开放要使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阅读环境的开放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走出教室,它更强调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课堂气氛的和谐。古人云:“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笔者对本校初一年级三个班一共124名学生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93%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90%的学生在阅读课上乐于倾听同学的发言,89.2%的学生喜欢和同学合作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对老师、对同学的亲近心理十分浓厚。所以,在开放的阅读环境中,教师要善于调节课堂气氛,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倾听的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发展阅读的能力。

调节课堂气氛要找准时机,应在学生困惑时、疲劳时。比如读《孔乙己》,可以找一个美术功底不错的学生,把他心目中孔乙己的形象画出来。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学生一方面为孔乙己的落魄的形象和命运而哂笑,另一方面又会为作者创造了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而赞叹,尽管孔乙己本人形象丑陋,但他身上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体现着高度的艺术性。

5 阅读评价的开放要打破教师的唯一评价和权威评价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前面提到的随机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46.5%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正确后会感到很高兴。究其原因,有理由认为是我们的阅读评价无法让学生兴奋起来。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机械的、枯燥的任务去完成了,其乐趣又从何谈起呢?国学大师林语堂这样说过:“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开放的阅读课上,在使用开放的阅读评价时,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多用激励的策略。英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和文化群体,受早期训练和教育的影响。因此,开放的阅读评价要得以实现,还要在阅读课中多采用成就策略,尤其是要给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还要让学生也学会赏识同学。教师要注意利用学生某方面的优势转移其某些不足。教师要为学生找到能借鉴的成功经验,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提高。

总之,开发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必须还时间、空间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厌学为乐学,真正实现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课堂之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