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孝文化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辛静(1991-),女,河北省承德人,沈阳师范大学学院2011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民道德建设。
摘要:文章通过界定孝文化及“421”家庭模式,从孝文化现象缺失的现象入手,积极探索孝文化在建设“421”和谐家庭的指导作用,将二者相契合,为孝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寻找出路。
关键词:孝文化;421家庭;现实意义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孝文化也在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发生震荡,具体表现为连续性和更新性。
一、孝文化及“421”家庭模式界定
(一)孝文化的界定
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晚辈对于长辈的赡养、遵从和敬重。这种伦理关系是年低者对于年长者的遵从,由卑致尊,老者居上。孝作为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我国的孝文化自父系氏族时代产生,发展于奴隶社会,于封建社会成熟。它作为中华民族核心,渗透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社会是奠定在孝文化基础之上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人生之道。
(二)“421”家庭模式界定
“421”家庭模式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后,所组成的家庭结构模式:独生子女双方父母、独生子女所结成的夫妇,夫妇所生下的下一代独生子女。也就是说由两个青年人承担起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的生活压力。这种家庭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家庭结构。这种家庭模式引发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影响最大的就是养老问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的平均寿命上升。面对养老问题,提倡养老社会化,又与传统意义上的孝文化相悖,“养儿防老”,“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理论受到冲击,加之医疗保险的不完备,许多老年患病者不敢轻易治疗。
二、“421”家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部分青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颇大,传统的孝文化被拒之门外,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间的冲突加剧了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代际关系的变化凸显了“421”家庭的稳定
代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家长同子女间,婆媳间最基本的家庭伦理关系,房子和车子以及款子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尤其是房屋产权私有化后,和谐家庭的规则被打破。这就成为年轻人的主要精神负担。城乡二元社会化的模式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队伍之一,而老年人则留守在原地,这一批年轻人无法解决老年人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造成了空间上的“老无所养”。青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与父母产生很大分歧,代际矛盾严重,多元的社会价值冲突使三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差异。“421”家庭的主体是80后,父母将全部心血灌注在儿女身上,希望子女将自己年轻时缺失的东西全部补回来,并延续自己的生命,因此很多80后被希望化了,家长的牺牲与慈爱,甚至现代存在的特殊群体”啃老族”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重要关系。青年一代则希望活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事业,追求爱情,追求幸福。面对年迈的父母,年轻人无力顾及,被父母视为不孝冷漠,甚至歧视。另一部分现象则表现出年轻人弃老现象,认为老人是家庭的包袱,不愿意侍奉老人。养老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强化家庭养老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所在,是依靠传统的伦理关系维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渠道之一。
(二)众多角色的冲突加剧了行孝方式的偏差
“421”家庭模式既要求儿女在精神物质双方面对老人进行供养,又在赡养的过程中要加入与老人的交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年轻的父母们既要拼杀于事业当中,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寻找立足之地,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整合人际关系,利用闲暇时间充实自我,老人与子女间角色的冲突,使他们不得不背负起核心家庭的负担,同时要应对外界关系的疲惫,还要尽赡养老人的义务,由于身心疲惫,年轻人往往忽视了尽孝而只能选择事业。当然,也有的年轻人对于尽孝的行为方式出现偏差,在经济社会的影响下,认为尽孝就是用金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将父母请入豪宅,托付给保姆,来去匆匆,忽视了老人的心理和渴求。年轻人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特征,结合自己父母的实际,在征得父母谅解的同时,常回家看看,按照父母的实际需要表达尽孝方式,报答养育之恩。
三、孝文化在“421”家庭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孝文化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内化了的心理情感,熔铸于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主体之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只有最基础的伦理结构和谐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和谐,因此“421”家庭的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将传统孝文化纳入建设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使孝文化的精华为建设和谐“421”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服务,实现孝文化的价值,并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一)创造道德环境,实现代际和谐
传统文化中的孝以“爱”为核心,注重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之谓“亲亲”。传统的孝文化强调赡养之道,然而,当前的“421”家庭中,年轻人面对赡养和事业进退两难。“父母在,不远游”古训很难实现。我们必须要照顾到老年人的心理,在空巢家庭父母备受孤单之时,常回家看看,哪怕是一句问候,也会填补老人家内心的孤寂。和谐社会的孝体现到的风貌和规范,是和谐人际的重要体现,只有代际之间和谐了,才能使子女亲密无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面对身后的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给子女做样板,子女将从年轻一代父母身上学习,并付诸实践。
(二)尊重奉养传统,兼顾多样方式
儒家提倡的孝要先敬。敬老爱老作为当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然有时代意义,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爱父母要发自肺腑,是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真诚的爱,这种爱不受社会舆论,经济环境的制约,是亲缘间最朴实无私的爱。古代奉养父母是儿女的义务,“养儿防老”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特色产物。养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而非是敬,非爱。止养不敬视为不孝。国家和政府部门积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多样化养老方式,结合城市和社区发展,将养老体系纳入到城区规划之中,建立社区养老机构,建立社会养老基金,培训陪护人员上岗,建立老年游乐场馆,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现代家居养老方式,通过社会化的服务,将老人的奉养以雇佣钟点工或者短期工的方式进行,配合医疗和保健等必要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社会养老不仅可以拓宽养老空间,合理分配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敬老院,托老所等方式,让老人在社会中仍然可以享受关爱。这种多元化养老的探索,解放了“421”家庭中的年轻夫妇的劳动力,缓解了他们的压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从家庭的孝开始,爱父母,爱子女,爱家人推及至爱他人,爱国家,兼济天下。(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孝道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公民人格 民族凝聚力
孝道文化的溯源和本质特征
“孝”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上部为“老”,下部为“子”,可按其象形会意,表征老人与青年晚辈的和谐,是一种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感怀,一种年轻个体对年老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其起初的含义与当今的含义差别较大,作为伦理概念的“孝”正式提出于西周时期,其基本含义为尊主敬宗和传宗接代。就尊主敬宗而言,其尽孝方式主要为祭祀,在宗庙通过奉上贡品以祭祀祖先,求得祖先或神灵对现世的保佑。当然,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其对象非在世的长辈而为逝者。就传宗接代而言,当时西周流行朴素的信仰,崇拜祖先就是将祖先的生命得以延续,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孝的现代含义由孔子所提出,他不仅将孝从普通的伦理信仰提升至遵从伦理血亲前提下子对父的关爱与赡养的高度,并赋予这个概念更为深刻的内涵。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①,就是将孝应用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构建起始于亲父母直至尊君尊国家乃至大爱天下的全面的伦理体系,并将它贯彻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纲之中。“孝之至,莫大于尊亲”②,将孝的主要含义限定在长辈与晚辈之间,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简明而又深刻的规范。儒家倡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③,阐明了古代对于孔子尊孝观念的起因和缘由。在成长过程中,子女则需遵从“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的观念,对长辈“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④,时刻谨记父之命,行父之事。其本质则为在“顺”以及“敬”的前提下的一种职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子女的关键职责在于孝养父母,否则与犬马无异。
孝道文化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孝道文化作为中国道德文化的起点,以孝文化作为支撑来构建公民品德教育,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孝道文化构成了中华道德文化的起源,同时也规定了道德教化的本质内容。孝道规定要尊敬父母,承袭君子德性,修身养性以光耀祖先。以孝道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起点与切入点,应该从三个方面通过加强和深化孝道精神和要求来培养个人健全的人格。
首先,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在对个人进行人格培养上应首先强调珍爱生命价值,呵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爱惜自己是前提,只有将自己首先保护好,不、不逞凶、不违法,才能为对社会做贡献提供前提。同时也应关爱他人,对生命重视与珍惜,人人生而平等,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这份对生命的珍惜来作为健全人格培养出发点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关怀与体贴。
其次,要做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⑤,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而建功立业,以使家人光耀。这就为个人奋斗提供坚强而厚重的动力源泉,不仅仅为自身的幸福,而且也为家庭的幸福而终其一身。在这一过程中既伴随着品行的提高,也蕴含着个人能力的潜在提升。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发现、创造,充分体现了个人的主体性意识。
最后,个人品行的提升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个人品德的培养定位于提升修养的过程中,服务社会和祖国建设。孝道文化不仅仅要求对父母的孝,还表现为对社会的付出与服务,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将孝道的统治意义定位于“忠于事君”,而现今社会主义孝道文化的构建则应定位于“服务社会”。要艰苦创业,自觉奉献,将自身发展同社会发展进步的步伐统一起来。
孝道文化与和谐家庭的构建
孝文化的内涵不仅充分显现了晚辈对于家庭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孝道对于“齐家”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晚辈对于长辈的“敬”与长辈对晚辈的“治”相结合,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发挥,从而以家庭为契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第一层次而言,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字面意义讲子女有对于传承家族血脉的职责与义务,而深层探析则可发现这是一种人类对于生命的关怀与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精神。在古代,这一思想体现了一种单向的作用力,即子女无独立的人格,而被视为家庭的私有财产,从而产生了诸如“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父为子纲”的一系列严格的等级秩序,从根源而言,这是中国古代小农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与封建等级秩序的产物。
从当代视角来看,一方面在构建孝道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继承古代家庭孝道的合理成分,而另一方面则应扬弃其糟粕。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孝道内涵不仅仅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单向遵从,同时也应体现父母对于子女的关爱与呵护,在“齐家”过程中,双向发挥作用,分清主次,分清层次。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子女对父母则要做到以下三点:一、对于长辈要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以满足,赡养父母,做到“尊亲”;二、继承父母之命,“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做到“大孝终身父母”;三、“慎终追远、丧葬祭祀之礼”,以安父母。从父母及其他长辈角度而言,则应履行“齐家之宝”―孝的新要求,体现孝道新功用,小至和谐家庭,大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不应忽视“长幼有序”中的“倒序”,即长辈对于晚辈的关怀与呵护,既为其子女树立榜样并孝顺自己的长辈,又充分关怀自己的子女。由此,通过子女与长辈的双向互动作用,可以为和谐家庭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氛围。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和谐的孝道关系则通过家庭为建立社会有机体而发力。
孝道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以孝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治理理念,体现了社会的一种安定祥和的状态。但是就历史发展过程而言,这套治理理念毕竟是以封建制度为根基,带有封建落后性,难免会出现“举孝廉,父别居”的丑态。所以说,传统的孝道具有精华与糟粕的双重成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孝道则需用批判的眼光辩证的看待其内容,吸收其合理成分,剔除其糟粕。同时,结合我国阶段性思想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教训逐步推进,最终构建起新的社会主义孝道观念。新的孝道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应有之义,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因而,应把社会主义孝道文化的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范畴之中,实现政府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搞好这个重新构建新型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
其次,对于国家而言,虽然它不是建设与学习孝道文化的主体,但在推进孝道文化建设中却发挥着引领与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初步形成了公民道德体系,然而在其中却缺乏明确的孝道文化的内容。不难发现,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孝文化虽然有其自身的缺陷与局限,但却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贯彻,究其根源,不仅仅是官方的道德提倡,更重要的是将孝道纳入了制度与法律体系的建设轨道。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孝道建设虽说不可采用上述严刑峻法,但是古代中国的有关实践却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需要将孝道文化的有关内容融入到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国家机器的强制力来保证孝道文化的实施效果,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孝道文化的最终实现。
最后,国家需要为孝道文化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当前,民生建设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和评价政府工作成效的最重要指标。在这方面,国家可以将孝道文化建设与现阶段民生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各级政府需要在社会福利体制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将家庭基于孝的个人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为孝道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国家需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安全网络,提供经济、医疗、住房、权益等多方位保障。同时国家更需要加强社会救济和脱贫工作,减轻老年人的负担,从而形成家庭与社会的双层物质保障模式。
结论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国度,中国继承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如何有效地批判和继承这些遗产是一项重大而严肃的历史使命。处在快速转型期的中国不仅经历着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变迁,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同样剧烈,因此构建适合现阶段国情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更为紧迫。孝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思想文化建设进程中能够发挥诸多方面的作用。孝道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助于家庭和谐的构建,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社会主义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充分发扬孝道文化,推进孝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注释
①③⑤《孝经・开宗明义章》。
②《孟子・万章上》。
除了产品对消费者的功能需求满足外,消费者的需求还有深层的差异吗?消费者的需求会不会受文化的影响?
对奔驰车的羡慕、劳力士表的青睐,反映出的是产品功能需求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旅游产业为什么发展如此迅速?他们的吸引力来自何种价值需求的诱惑?
结论就是这一切都来自于文化的吸引力,所有这些产品充当的都是消费者对文化需求的载体,突显的是独特的文化价值。
消费者在同质化产品面前选择的标准就是文化的吸引力,这里把可能产生吸引力的文化称为“影响文化”。
文化营销观念的理论基础
1.以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可以塑造人的辩证关系为基础。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缓慢,是农业社会之必然。“傍水者智,傍山者泰”与土地肥沃的中国相比,那些土地贫瘠的地域和国度是一种不幸。当生存迫使他们不得不向海洋索取时,不幸又换来了机遇,远古生存环境越容易、越畅顺,生活着的人越平庸、越保守;相反生存的环境越艰难、越颠沛,生活着的人越出色、越富有创造性。“傍水者智”为欧洲民族带来的是冒险、闯荡、机智、独立、务实、好利的性格品质,西方文化赋予欧美资本主义的文化内涵是自由、民主、个人主义;东方文化赋予“四小龙”为代表的东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内涵是集权、集体主义,然而两种经济发展模式都是成功的,文化可以改变人。
2.从市场本身分析,文化营销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
从人的角度来分析。人已经从单纯的“经济人”、“社会人”转向“文化人”。我们可以借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来分析人们为什么需要文化营销。他把人的需求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分为五个层次: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已经满足了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上的需要,消费者购买产品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的满足,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他们希望自己有个性,有品位,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与尊敬,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是一些高贵物品,越是一些有地位有文化的人,他们更需要文化营销。
举个例子来说,手机从它的作用来说主要是为了打电话的,无论其款式如何,颜色如何,品牌如何,价格如何,只要能通话,能满足人们打电话这一需求,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手机款式有区别,价格有高低,颜色各不同。这是因为人们对手机的需要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需求,他们还希望通过手机证明他们的地位价值,并希望以手机为载体显示他们的尊贵典雅与气质等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满足高层次的需要。
文化营销在企业实际营销中的作用
文化营销在市场中的动力已经表现出来,消费者心目中已经越来越接受这样的文化熏陶,无论什么企业或产品,认可企业经营的文化是目前消费领域的一大时尚,所以文化营销是一种比较适合当今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营销力量。
1.解决企业对目标市场“泛化”的问题
由于没有分析文化基础,造成对产品目标消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理解的肤浅和模糊,是很多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文化营销战略思想可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实施文化营销,并寻求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差异经营。
2.加深对传统营销的基本要素理解
价格、渠道、产品、促销等是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素,其本质作用都是以影响消费者所处环境为目的,这些要素也将在文化营销中得以更完美地运用,其意义将深入到文化渗透过程中。在文化营销过程中,市场营销要素运用与变化的目的性将更明确。
3.文化附加值成为提升商品价值的要素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服务、商品的文化内涵,正在成为提升商品价值的一种资产。90年代,红极一时的“文化衫”,就是因为其“文化内涵”提升其价值。笔记本、日记本这些曾经简单用于记事书写的用品,如今越来越讲究文化品位,而且文化附加值在商品总价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明信片、邮票、集邮品、纪念性邮戳等文化要素,都在提升商品价值。在国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到批发市场买便宜货的消费者越来越少,更多的人愿到温馨的大商场购物。在购物的同时,实际上在享受商场的服务文化,而服务文化的投入必然增加依附在商品上的附加劳动价值,商品价格适当比批发市场高一些,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在当今世界,包装文化在提升商品价值方面非常重要。从袜子、衬衫,到礼品、饰品;从食品、饮料,到药品文具,无不存在包装文化提升商品价值的实例。仅从商品原始使用价值来看,包装不能与使用价值混淆,但包装具有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方便携带的价值,满足心理愉悦感的价值,都在提升商品价值方面发挥着实际作用。
4.文化是深层的竞争手段
通常,人们使用最多的往往是有奖销售、大甩卖、广告等这些层面的促销手段。这些充斥着叫卖声,弥漫着商海气息的“硬式推销”,随着消费者的日趋成熟,其弊端必然暴露无遗。代之而起的“文化促销”就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这一点,“海尔人”认识得最为深刻。
在电冰箱的销售中,当其他商家都沉醉于大登广告,大搞有奖销售之时,他们却另辟蹊径。自1996年发起“送万场电影下乡”的公益活动之后,1997年他们又新购10辆客货两用车、80部电影拷贝,每辆车一名司机与几名大学本科学历的宣传员,带上专门印制的农村科技知识宣传册,下乡进村,把特有的“海尔文化”送给富裕起来的农民,从而使其冰箱的销售量大增。同时,海尔集团在并购破产企业过程中,采用的主要做法并不是为新企业注入过多的资金,而是将“海尔文化”注入新的企业,使其产生新的机制重燃生机。难怪美国哈佛大学把“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做法吸收到其教学案例中,成为中国企业走进外国课堂的生动案例。
5.文化是培养消费忠诚、缔造品牌王国的重要手段
文化营销的展开就是一堂消费者的教育课,一旦切入消费者心中,那么消费者是非常愿意接受,并会在长时间加以使用它,企业与产品的生命力会加以保存与延长。消费行为的忠诚度表现出来就是消费者无条件接受,只有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够实现。
企业在利益与品牌上是互相递进的,如果企业一旦有了消费者信任的途径,那么企业的品牌建立就会变得非常容易,企业在苦苦追求利益的同时需要有品牌的无形支持,所以文化的传播对促进品牌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文化营销的客观魅力就是品牌力量的积蓄。
如何有效实施企业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不是喊口号,不是玩花拳绣腿。它不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更是一个内容的问题;它不是企业心血来潮时的一时冲动。如何打好文化营销这张牌:
第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这是文化营销的基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企业自身的文化都没定位好,那就根本不要去谈文化营销了。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营销的前提和基础,企业没有良好的健康的全面的文化建设,文化营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分析和识别不同环境的文化特点是文化营销的中间环节和纽带,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只有对不同环境的文化进行分析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文化营销组合策略;制定文化营销组合策略是前两者的必然结果。企业在进行文化营销时往往忽视了前两者,只重视了文化营销组合策略的运用,结果是收效甚微。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体现,二者辩证统一。企业在文化营销时往往只重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有的企业只注重产品的包装而不重视产品的质量;有的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只提出一些口号而在实际中并不执行;有的企业只知道做广告做宣传,只重视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而不强调企业理念和企业行为建设,造成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结果。
要用系统的观点对待文化营销。企业的文化营销是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系统。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只抓一点不计其余,而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让文化贯穿营销始终,这是文化营销的核心。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使有形的实物商品升华为一种有灵性,有感情的“活物”,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如“麦当劳”产品和服务就体现了一种新的饮食文化。
在品牌文化层面。品牌有无竞争力,能否成为名牌,并不主要取决于技术差异,而在于品牌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豆集团的“红豆”服装,其品牌“红豆”就采用了现代文化创意手法,借助人们早已熟悉和热爱的“红豆诗”,赋予品牌一种强烈的文化色彩和情感。同样,郑州“越秀酒家”用文化做大菜,构筑的越秀文化风景线――越秀学术讲座、店堂音乐、店内书店、名人字画等,提高了其品位,赢得了个性化的竞争优势。
在产品的包装、装潢、命名之中,增加艺术品位,使产品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结合起来。
在广告宣传中,应更多地研究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感性诉求为中心,并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去感染消费者,打动消费者。
在企业公关中,不仅要提高公关人员的文化素养,还要使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更具有文化韵味和魅力。
第三、对内对外传播文化,这是文化营销的关键。
文化营销要有一定的传播力量,需要建立比较稳定的营销文化传播基地。只有建立稳定的传播基地,传播文化的方式与效果才会一脉相传,才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如何建设文化传播基地,变得十分关键,现有办法是建立专卖的形式或开设营销宣传中心等,有辐射能力,还能够建立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投入少,见效好,是展示企业与产品销售的最佳途径。
企业文化的传播,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企业内部传播文化,让所有员工形成文化营销的价值认同,可以使企业所有员工共享企业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并最终将企业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自身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在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传播,可以使有关机构、群体、个人更好地了解本企业,如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政府机关、消费者的沟通,企业的各种宣传、公关活动,都更有力地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由于涉及了“文化”,而“文化”又是很难定价的,因为它的成本可多可少;另外,正是由于“文化”的看不见摸不着,也往往与效率背道而驰;这些都使企业很容易落入为文化而文化的陷阱,忽略了文化营销的商业目的。结果,往往很难“销”起来!
从经营的角度看,文化是顾客在超出有形的商品和可以描述的服务内容之外所希望而且实际又得到的东西,你为顾客提供的这种东西越多,顾客对你的依赖就越多,你在顾客的心中就形成了某个固定的联系或形象,这种联系超乎有形的产品或可计量的服务,很难因为竞争者的加入而轻易改变,这才是文化经营的魅力。但是,正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都离不开成本。而营销者要面对的是,必须在成本控制和提供更多的服务以促进特定社群文化的形成中做出平衡。
相关链接:
姚明能成长为NBA的一流球星,受到全中国和世界球迷的关注,有很多因素,包括他先天的身体条件,后天的努力奋斗,国人对这位“中国篮球的象征”的支持,以及NBA为了讨中国人开心拿他做招牌等等。不过,有一个小故事奠定了姚明在NBA的地位,直接提高了他在全球范围的知名度。这个故事就是从NBA球星到全世界球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吻屁股故事”。
姚明刚进NBA的时候,很多人看不起他,嘲笑他。老牌球星巴克利竟然在TNT电视台的“NBA内部秀”节目上藐视他,在大厅广众对他嗤之以鼻、并以姚明的表现为赌。巴克利扬言:如果“小巨人”姚明能够在本年度的任何一场比赛中得到19分,他就去“亲吻”同事肯尼・史密斯的屁股。在巴克利口出狂言仅两天后,火箭队在客场挑战湖人队时,姚明一举攻下了20分,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当肯尼・史密斯得知姚明拿下20分后欣喜若狂,表示一定要让巴克利履行诺言,电视台得知消息也决定到现场拍摄。巴克利虽然口不择言,但说出来就算,他说:“我会履行自己的诺言,不过我希望肯尼能在节目前先好好洗个澡……”这时候,巴克利有兑现诺言的勇气,可是史密斯没有勇气在全体美国人民面前暴露自己的臀部,于是花500美元买回来一头毛驴做自己的替身并征得了巴克利的同意。当天,镜头聚焦、强光灯闪烁,在周围发出的一阵狂笑声中,巴克利无奈地、痛苦地亲吻了驴的屁股。“吻驴屁股的故事”标志着姚明被广泛认可的开始,直接促使他成为全世界球迷的焦点之一,成为一个世界级人物。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校园文化;意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校园物化形态、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校园精神文化是其核心。[1]青年志愿者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优秀的潜质、巨大的能量。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作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新的生长点[2],可望被提升为一种自发的行为、流行的风尚、奉献的平台、浓郁的文化,对于加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3]。
一、青年志愿者开展各项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1、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通过组织活动来活跃校园的文化氛围
我系学生在开展爱心义教等志愿活动中,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业辅导,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来不断加强充实自我,提高自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爱心捐助等来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2、从关爱弱势群体做起,通过爱心募捐等营造校园慈善文化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志愿者定期开展爱心捐赠等活动,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发动我院大学生捐出自己的文化书籍。同时,将与株洲市志愿者联盟协调,争取社会支持,开展图书、玩具、文体用品及生活用品等物质、资金捐助,为留守儿童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这种对真善美的表现和追求,不断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改变了自愿者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着想的主观意识,构筑了 “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校园慈善文化。这种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理想途径,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立足校园,紧密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
通过活动,既可达到提高自身素质、锻炼育人的目的,又可通过活动宣传自己,扩大影响。如开展美化校园系列活动、运动会服务活动和迎接新生服务活动等,在同学和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
青年志愿者以青春亮丽、尽善尽美的服务不断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与单纯的校园文化活动相比,他们辐射性更强、影响力更大、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更直接,作用更强。
二、青年志愿者以活动为载体,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青年志愿者丰富的活动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青年志愿者开展丰富的活动对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真善美的表现和追求,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以及个体生命的心灵和谐。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本质上是一种关爱的社会,对他人行为的“仁爱”正是实现校园和谐的人文思想基础。施善者在奉献爱心,在赠予利他时收获社会责任认同的快乐,而受施者也在接受别人的奉献中体验温暖和爱心,这个过程就是和谐相融的过程。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通过以爱心义教为主要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的“温”、“良”、“恭”、“俭”、“让”、“孝”、“仁”等传统美德在广大学生中广泛宣传,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慈善文化在广大师生中获得普遍的认同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利他精神,平等互助、凝聚人心、加强沟通、团结力量,共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2、有利于学院德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强化了校园德育文化建设
大学德育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终极关怀。终极关怀由四个层次的内容构成:自我完善的人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利、互助的交往;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人与宇宙的浑然一体。实际上,它的具体内涵就是人不仅要关注自身,而且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而且要关注宇宙的发展变化。这与校园志愿文化提倡的友爱、感恩、互助、进步、奉献的理念是吻合的。
在爱心义教志愿活动中,通过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一系类实践活动,他们在带领留守儿童感受城市中,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祖国发生的举世瞩目的变化,对国情、民情、乡情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他们潜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亲情陪护、爱心捐赠等活动中,他们懂得爱心、关怀、利他、感恩等道理,学会了主动地去承担、去体会,并将朴素的慈善感情逐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成慈善品德和“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志愿精神。
可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不仅是感受和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积极思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明显的德育功效,它具有明显的认识导向和价值引导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精神教育的理想途径。它在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与德育本质是一致的,它可以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升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实现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有机结合,促进了校园学风建设,构筑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风建设是学校长期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方针以及办学过程中教师的治学精神、教学风范和工作态度,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精神面貌,学生班级的学习风气、院系的学术气氛、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整体综合反映。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对知识的渴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稳定性的治学态度和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
学校教育主要是从课堂上获得间接、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同学们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祖国发生的举世瞩目的变化,对国情、民情、乡情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他们潜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学会了主动地去承担、去体会,在帮扶的过程中无形地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提高,将学校的理论教育和自我的实践教育、道德教育和个人道德修养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学习理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在不断帮扶的过程中,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其他素质都对志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和修炼自我,实现从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转变,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逐渐达到“自律”“慎独”的道德境界,从而带动和促进了各自宿舍、班级、乃至学院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学术氛围的建立。
总之,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导人,已深刻影响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制度层面来说,我系的志愿者行动形成了有关选拔、教育培训、管理、运行等行之有效的相关制度;从行为文化层面来说,志愿者开展服务形成的文明礼仪、服务交流、行事待人方式已在师生中形成了良好习惯;从精神文化来说,志愿服务者精神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悄然融入校园。这对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石丽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教育探索,2010,(8).
[2]北京中医药大学团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调查报告.2006.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工作;途径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程度加深,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方面都受到了市场经济、社会浮躁思想和外来文化的严重冲突,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引起人们的深思。许多大学生从求学到就业直至走上工作岗位的整个过程中,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德育问题。因此,新时期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探究,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及原因
(一)社会思想环境日益复杂化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际交流不断加强,文化融合和文化冲突并存;高等院校思想日益开放,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多元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增加了社会浮躁思想的涌现。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大学生思想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其思想呈现出自主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发展的趋势,这一现象引发出高校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过于自我化
随着“90后”大学生的大批涌现,又一个新生时代到来,这批新生力量喜欢挑战,尝试新鲜事物,他们更容易迷失在复杂的思潮中。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漠、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流于形式化
近年来,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的相关活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热潮却渐渐退下直至平息。究其原因,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缺少有效的实践方式,单一强调对原文的背诵,流于形式,难以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和践行。同时,目前国内对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探究,主要侧重于大学生的政治学习、文化学习等理论研究,较少涉及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研究,缺乏连贯性和可持续性。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补充
(一)儒家经典《弟子规》的主要精神内涵
党的十报告中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素质、弘扬传统美德、积极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国儒家经典、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的《弟子规》越来越到受大家的重视。《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要,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倡导落实到生活、工作、学习之中,从修身、齐家开始,敦伦尽份,扎好做人的根本,在家庭、单位、团体、社会中做出好的榜样,带动社会善良风气,从而实现幸福人生、促进社会和谐。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弟子规》的现代意义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读本,它的许多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价值选择等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弟子规》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着重诚信的价值,强调道德和文化教育知识相结合,这些宝贵的教育思想正是当代教育所遗漏的方面。《弟子规》列出恪守的道德规范,充分反映出高校大学生缺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伦理观。高校教育工作中融入《弟子规》,将培养学生至关重要的德行教育真正重视且落到实处,不仅是时代、历史的要求,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对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如何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校思政工作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开展聆听《弟子规》活动,举办主题讲座;开展感悟《弟子规》活动,学习《跪羊图》、《感恩一切》等感恩歌曲,观看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影视作品,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橱窗、横幅、标语、路牌等宣传中华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浸润、滋养,从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运用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通过网络平台和各种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信息化时代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通过qq群,博客、微博、人人网、微信等各种新媒体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引导,让新媒体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搭建更为广阔、更为便捷的平台。
(三)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是人才素质的试金石。要引导学生参与“爱心奉献”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要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认识社会、展示自我、塑造人格、服务人民的人生舞台,使他们切实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一方面能让大学生感受圣贤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另一方面,也能让在讲堂上涌现出来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更加可亲、可敬、可学,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伟大的爱国思想、积极的人生理想、宝贵的人文思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养分。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当今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首先,让我代表市法院对市纪委领导和市纪委唐书记等领导对此次挂牌仪式的高度重视,两级纪监机关对市法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院不断强化纪检监察工作,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导向作用,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多项以反腐倡廉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廉政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廉洁司法为重点的法院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着力在全院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有力促进了干警的廉洁自律,树立了公正、清廉的法院形象。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廉政文化制度建设,以制度保廉。我院制定了涵盖审判工作、党务工作、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司法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如“诫勉谈话制度”、“党风廉政监督员制度”、“党风廉政接待工作制度”等等,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并把各项教育活动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整改措施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以“铁的纪律”规范和约束干警行为;在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考核中,量化考核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与各项津贴补贴、晋职晋级、评先评优挂钩;在从严治警的同时,全力做好从优待警相关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干警兑现了审判津贴、执勤津贴及国家规定的其它津贴补贴,极大地增强了干警的职业认同感,打牢了不愿为的物质基础。
二是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载体,以活动兴廉。廉政文化载体是传播廉政文化精神、展示廉政文化内涵的重要媒介,廉政文化建设的真正生命力在于载体形式和内容。近年来,我院着力于创新廉政文化载体,重点抓好“九个一”建设,在求“新”求“实”上下功夫。“九个一”,即组织一次廉政文化集中学习,进行一次廉政任务分解,召开一次廉政执法新闻会,制作一张廉政警示卡,组织一次廉政文化演讲比赛,组织一次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举办一次廉政文化书画征文比赛,建立一个廉政文化公开栏,以及一封《致全市人民公开信》。“九个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干警的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尤其是我院的《致全市人民公开信》,从文明司法、公开审判、清正廉洁、接受监督等几个方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做出了公开承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市市委和纪委的高度评价。
三是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以环境养廉。为拓宽廉政文化建设平台,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我院不断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硬件设施建设,全力构建“观有景、闻有声、读有文”的廉政文化体系,张贴廉政主题宣传字画,开设“法院文化角”,开辟廉政文化宣传栏,并在互联网相关网站上及时廉政信息及动态,全力营造崇廉、尚廉环境。在全院积极营造崇尚勤廉、践行勤廉的良好氛围。
文化建设使文化理念正在影响世界
全球化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关键词,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地拉近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在这样的世界里面,如果你想关起门来把自己和世界隔开是行不通的,因为在世界一个小角落发生的一件事情都可能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全球化的浪潮应该说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国际竞争已经演化成以经济为先导、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和渗透贯穿全局的全方位的竞争。在这样的时代,单凭军事、经济这样的硬实力很难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而文化的积淀、人文的魅力这样的东西越来越受到普遍性的关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主要是指通过软性的影响力而不是通过硬性的方式,或者国际交流中实力的概念。我们看到在当今的国际上,权力之争很大程度上是对思想的争夺。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被其他国家所吸收或者融合到其他国家文化当中去,那么这个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就多几分理解,少几分敌意。我们看到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前年超过了日本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试着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来看,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着世界人口总量四分之一,再加上最近几十年经济的迅速增长,其他国家很容易会产生庞然大物的威胁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通过文化的交流来减少摩擦,来消除误解是最直接也是最可行的方式。面对当前各种行行的“中国”,如果说我们要树立大国形象,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须有跟大国地位相称的文化方面的内核,必须用文化的理念去影响这个世界,所以,大发展大繁荣应该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真正崛起的标志。
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十报告把目前的中国发展布局定位成五位一体,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这样一种新的架构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发展布局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国家的发展理念,从原本的注重相对单一的经济效率转向社会的整体繁荣,文化在实现这个过程当中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文化是一个战略问题,它不是以往的对文化的理解,认为它只是韵母,今天它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
其实我们党对文化问题历来非常重视,在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两大法宝”是笔杆子加枪杆子,这里的笔杆子其实指的就是文化宣传方式。最近的几次党代会当中对文化问题的强调可以看到党对文化认识的转变。十五大的时候,我们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十六大的时候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七大报告当中把文化单列一章,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且有了很多新的提法,理论上的闪光点,比如说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谐文化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概念等,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看得出来,我们党对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对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也是在不断深化。我们看到,在当今的世界,文化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如果说文化只是作为隐性的基因在起作用,现在已经成长为现行的力量。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会在新的世纪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陆长军 单位:通榆县文化馆)
当下,文化之于学校的发展,其作用愈加重要。一所不流于世俗的学校必定有其独特而固有的办学理念、行为准则,以及使命和愿景,生活在其间的老师和学生认同并遵循学校文化力量赋予的方向与引领。
《易经》贲卦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类创造了文化,也氤氲在文化的濡染中。一所好的学校之于教师,必是他情之所系、业之所进之处。它在教师身上所体现出的是价值取向的认同,职业道德的坚守和专业成长的执着。一所好的学校之于学生,也许是若干年后,驻足回望流年,不能忘却的是校园的晨钟、古树,还有老师高高举起却又轻轻落下的教鞭,那是一份灵魂的依恋与精神的皈依。
文化究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取向,学校文化总是散见在学校的时时、事事和处处。寄寓着教育意义的环境设施,严谨有序的教育行为,以及立足于人充分而自由发展的课程,无不彰显其文化育人的功能。理想的组织文化总是弥散在组织成员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和行为方式之中,并形成其独有的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看一所学校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可以从如下的问答中甄别:一是学校中的每个成员是否知道学校的办学使命与愿景?二是每个成员是否以此办学愿景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职业追求?三是这所学校师生的行为是否呈现与表达了学校之理念追求?如果我们都能听到肯定的回答,无疑这所学校的文化已经走过了确立、践行与植根的过程。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个性生命的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和文化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自己的文化主张及理性操守。它关注围墙外环境的变化却不随波逐流;它注重校园内指向于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变革,却不闭门造车。它的核心聚集于学生发展,即儿童立场。它不仅关注儿童当下的快乐成长,还着眼于他们卓越的未来和改造社会的责任担当。在学校中,文化的归宿是“以文化人”。正如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所说:“我们最伟大的抱负是培养真正自由的人,让他能自主地发掘个人的使命与方向。”
一所好的学校,还应当有文化自觉的校长与教师。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长终日被琐事纠缠,不去思考学校的变革与持续发展;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没有类似于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圈子,终日为应试所困,为有偿家教而奔走,这一定不是有文化的学校,自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
一所好的学校还应当有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文化。在这里,适切适度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指向于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也指向于他们未来生存技能的成全。在这里,他们感受着爱,知道感恩,心田种下善良的种子;他们敏思好学,脸上常写满了微笑与坚毅;他们爱好运动,崇尚力量、速度与汗水;他们看到长城会想到蜿蜒与逶迤;听到《二泉映月》能随乐曲喜悲;游览名山大川心灵会更加明澈澄净……
狡猾的小蚂蚁
在我家客厅的窗户外边有一个蚂蚁洞,我写完作业没事后便到窗户边看蚂蚁,这几天发生了一件怪事。上周四,我放学后高高兴兴地跑回了家,就想赶快写完作业看电视。用了不到半个小时,我就写完了作业,闲着没事就打开了电视机,“哎?”电视机的遥控器坏啦,没有办法调台了,脆关了电视到窗边制作我的小发明,突然发现蚂蚁正往它们的巢穴里搬运许许多多的食物粒,我想:这些蚂蚁哪里来的食物?我认真仔细的观察,可是这些小蚂蚁却又散开了,我没有办法知道它们从哪里找到的食物。第二天,阳光明媚,天空像覆盖在大地上的一块蓝宝石。同样在窗边,我又看到那些狡猾的蚂蚁在搬运食物。这一次它们搬的食物更多了,我感觉非常奇怪,更想探个究竟。心里想:明天正好是双休日,我要跟踪观察这些蚂蚁,一定要找出它们的目的地。第三天,我紧盯蚂蚁的去向,发现它们竟然往我们家厨房去了,我悄悄地跟着它们。一开始没有行动,只是左看看右瞧瞧,好像在观察周围有无可疑情况,我赶紧躲在了门后。过了一会儿,它们确认没问题了,就开始抢运地上的东西,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面包,于是,我马上冲了上去,把面包拿走,接着,又把蚂蚁洞堵死了。过了一会儿,我又看见几只蚂蚁从窗台上往下跑,我气坏了,把它们一只只抓起扔出窗外。晚上,天下起了瓢泼的大雨,我发现窗台上的蚂蚁洞被扒开了,蚂蚁们背着食物在搬家,我静静地注视着它们,它们在雨中快快地、有秩序地奔跑着,突然有一只蚂蚁被一滴大水珠打倒了,食物洒落了一地,另外几只蚂蚁立即前来帮忙,很快整个队伍就很快地离开了这里。通过这几天对蚂蚁活动的观察,我认为我们要学习蚂蚁的团结互助、认真执着的精神,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永不退缩,直至成功、胜利!
(崔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