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

第1篇: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

一、抓住教学细节,做好课堂行为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个人的教学思想需要,更是教学活动的再生产,要做到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

如在讲世界历史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相关的内容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看插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从地理位置上来分析总结其优势和劣势,如同盟国的优势是德意奥三国位置相邻,可形成整体;其优势也成其劣势,可能会使其受到英法俄的东西夹击。协约国,英法临海,好控制海上局势,与俄国一起,可造成对同盟国的夹击之势。而这优势也恰好是弱点所在,它们相距甚远,难以单独对付或抵挡同盟国的进攻。如此,将地理知识渗透其中,会使学生感觉处处皆学问,没有无用的知识。再如,,学生的印象就是祖国的宝岛,物产丰富,学到后签定的《》,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日本用意何在呢?此时,要让学生会反思会解释,会用其他途径来解决问题。出示地图,可明显看出,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位居国际海洋运输线上,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很多,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地下,近海海洋资源丰富,西部海岸是海盐主要产区,素有“祖国东方盐仓”的美称;重要的作物有水稻、甘蔗等。如此种种,可以看出,日本对台湾的侵占,控制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为以后进军南亚及南太平洋,称霸世界取得了地理优势。此时,学生做恍然大悟状。这些课堂的细节,是教育智慧,更是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思考,写好课后记或教学日记。

二、联系知识点,比较中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中教师时常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的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提高课堂效益。如是当今的热点问题,能否从政治方面,用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呢?首先,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的结果必然受到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影响。同样,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众所周知,有清政府的失败和其自身政治腐败的原因,但也有英、法等西方列强纵容日本的外在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事件和时政热点相结合,应该做到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再如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山东为何争夺的如此激烈,日本甚至以不签字退出巴黎和会做要挟?如果把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为何在东北”这两个问题比较思考,很快就能发现,当初日本侵略势力在中国东北、山东半岛的渗入,为以后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取得东北霸权制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三十年代初日本大举入侵东北,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知识点的比较,提高了学生的思辩性,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智慧。

三、强化学科联系,做到知识融会贯通

第2篇: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是建立在学生对化学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之上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化学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巧.教材之所以安排这一个实验,就是要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对我国的海洋资源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开展绿色化学的理念,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就是对他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水平进行全面考察.而且在以往的教材中是没有这个实验的,之所以增加这个实验,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化学工艺的一般流程和基本的步骤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因为在这个实验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所以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维活动.而且因为这个实验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可以说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就本次试验具体的目标来说,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方法.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进行情景式导入

化学老师在进行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这一实验的导入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况,例如,老师可以用提问:“你们见过大海吗?”或者是“你们都吃过海带这种食物吗?”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海洋的世界中,让学生了解到海带是海洋赐予我们的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同学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可以利用一些碘盐的广告词,让学生认识到海带中的碘元素是食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益于身体健康,从而真正领会到实验的主题――海带中碘单质的提取,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实验兴趣.

2.采用问题式教学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利用八个问题来贯穿整个实验,这八个问题分别为:①海带中的碘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②怎样将碘离子转移到溶液中?③有机物应该怎么处理?④怎样从海带灰中分离出碘离子?⑤碘单质是怎样从碘离子转化而来的?⑥怎样对碘离子进行检验?⑦怎样对碘单质进行检验?⑧以上实验的主要流程是什么?通过提出这些问题,然后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就能对这一实验的流程和重点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进行练习题的设计,比如说为什么要对海带进行灼烧?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就可以掌握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分.

三、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

1.对实验的教学进行设计

第一步,老师要让学生明确进行本次实验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氧化剂把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再用淀粉检验.运用到的主要化学公式就是,

2KI +Cl2= I2 +2KCl,其中的I2遇到淀粉就会呈现出蓝色.

第二步,老师要让学生了解本次试验使用到的主要器材:天平,镊子,剪刀,铁架台,酒精灯,坩埚,坩埚钳,泥三角,玻璃棒,分液漏斗等.

第三步,老师要向学生介绍本次试验使用到的化学试剂:海带,氯水,淀粉溶液,四氯化碳.

2.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设计

为了实现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一定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把课堂还给他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利用老师的引导作用,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这个实验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化学老师就需要对课堂如下设计:

(1)对实验的步骤和现象进行解释

①称取5 g干海带,用刷子把海带表面的附着物(不要用水洗),用酒精润湿后,放在坩埚中.

实验现象为:海带表面有较多白色的附着物.

解释为:不用水洗是为了防止海带中的碘化物溶于水而损失.用酒精润湿是为了让海带充分燃烧.

②把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用酒精灯加热灼烧海带成灰,停止加热,自然冷却实验现象为:干海带烧成白色灰烬.

解释为:将有机碘化物转化为无机碘化物.

③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使可溶物溶解,冷却.

试验现象为:海带灰煮沸时溶液浑浊.

解释为:碘离子进入溶液.

④过滤,收集滤液,弃去滤渣,然后进行滤液.

解释为:为了得到碘离子溶液.

⑤向滤液中滴入1 mL氯水,振荡.

试验现象:滴入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解释为:得到方程式:Cl2+2I-=2Cl-+I2.

⑥将氧化后溶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向其中加入2 mL CCl4,振荡,静置.

试验现象为:加入CCl4后,溶液分层,有色层在上层,振荡后溶液仍分层,有色层在下层.

解释为:碘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试验完成之后,老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对整个试验进行回顾和思考.例如,①灼烧的作用是什么?除了灼烧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处理海带?

②在第五步中为了将I-氧化为碘单质,滴加氯水能否过量?还可选用什么试剂?如何检验是否有碘单质生成?

③碘元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如何转化的?

④是否可以利用碘单质易升华的特性对其进行纯化?如果可以,如何进行实验?

四、对本次课堂实验设计的拓展

在本次实验结束之后,可以进行试验的拓展,比如说让他们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碘单质.那么就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实验方法:反萃取法.

实验步骤:①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四氯化碳层不显红色为止.碘单质反应生成I-和IO3进入水中.

(方程式为3I2+6OH- = 5I-+ IO-3+3H2O)

②分液,将水层转移入小烧杯中,并滴加45%的硫酸酸化,可重新生成碘单质.由于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沉淀析出.

(方程式为5I-+ IO-3+ 6H+ =3I2+3H2O)

第3篇: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方法; 探究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在教学中学科的渗透有其自身的优势。现行初中地理教材(湘教版)中很多知识内容已离不开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现代信息技术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必须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发展学生思维。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感想与反思归纳如下:

1 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除了体现本身对课本知识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之外,语文在地理中的渗透也是很常见的。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道出了新疆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北国冰城的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给我们过去北方美丽大草原的神秘想象;在学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时,可以有意识的引用一些成语或诗句,增加学生的判断能力。此外,在恰当的地方添加一些歌曲,更可谓如虎添翼。如讲长江时的《 省略 长江之歌》;讲我国民族时的《爱我中华》;讲青藏高原时的《青藏高原》、《天路》等。总之,地理教学中时时渗透着语文的气息,处处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在地理教学中同样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数学知识,通过测量、作图与计算;通过空间立体概念的建立。最终得出结果,才能对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进行准确的描述。如教学中的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计算;同纬度地区两地气温的差异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温差的计算;气温、降水量的统计图、表格的绘制与填充等,均需运用数学知识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地加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英语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是最广的,每当教材出现新的地理名词时,相应的括号里边都有英语匹配。如学科本身的“地理”(geography)一词、地球(earth)、地球仪(globe)、陆地(land)、人种(race)、语言(language)等,单七年级上册就有近二十个。每当遇到的时候,我就转变角色,当起了英语教师。

2 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地理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常常涉及到物理知识,如在讲到亚洲气候的季风性特征时,分析不同季节为什么吹风向完全相反的风,即冬季风为什么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又为什么从海洋吹向陆地,运用物理中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加上海陆本身的性质,说明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再如给学生讲述气候现象中风雨雷电、冰霜雨雪形成的物理过程,以及分析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时,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等等。化学这个学科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门完全还没有涉及的学科,但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比比皆是。如八年级上册在介绍“中国的海洋资源”一节中,专门提到了海洋中巨量的化学资源,其中讲到了海水中有80多种元素,像钾(K)、纳(Na)、钙(Ca)、镁(Mg)、溴(Br)、碘(I)等。在讲我们自己家乡贵州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联系化学中碳酸岩与空气中H2O和CO2的循环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CaCO3+H2O+ CO2Ca(HCO3)2,于是“奇特的喀斯特景观如地下暗河、溶洞、石山、石钟乳等是怎样形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还与生物学科联系十分紧密。如植物根系的生长特性和水土保持的作用,树叶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取水和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和储藏能量,使氧在空气中保持人类和生物呼吸所需的动态平衡等等。

3 政治、历史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生活中的热点、热门话题、时事是政治学科关注的对象,把这些对象引入到地理教学中,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和关注。如七年级下册在教学“西亚”时,我联系长期的巴以冲突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让学生对西亚地区有初步了解,再结合教材让学生明白冲突的主要原因有地理位置、石油资源、水资源等因素,从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台湾一节时,组织学生观看中央台《海峡两岸》栏目,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台湾是祖国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如给学生介绍印度洋的海啸、日本的地震、青藏铁路的修建、三峡工程的进展等等,既让学生了解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又让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历史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更加频繁,常言说:“史地不分家”,哪里有历史事件发生,就离不开那里的地理地形因素,反之,当我们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讲到哪里,自然就会联想到那里曾经所发生的一切,犹如讲故事一般把地理和历史学科融合在一起。如讲到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时,就会联想到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宋代张骞多次出使西域,把历史知识结合在一起;又如讲到自己家乡贵州遵义时,“”又是很好的教材,1935年到此,成为了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同时对学生又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4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目前,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信息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就当前情况来看,这项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主要针对我们教师本身,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制作精美可行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变得形象直观,学生易懂。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大陆的漂移过程演示;台风、沙尘暴、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等等,利用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5 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6 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第4篇: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历史事件;多角度解释;历史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0-0050-05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就事情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事件而已。但历史魅力在于时人和后人对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使历史保持长青的生命力。”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时期对同一段历史认识也会有不同的评价。比如对资本主义发展史、对新航路的开辟、对斯大林模式、对以及洋务派的评价等都是如此。对于中学生而言,要形成对历史比较全面的认识,需要在历史的学习中锻炼、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如能对一些事件从不同角度解读,将对学生深刻理解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历史思维等大有裨益。

一、历史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选择多角度的探究问题

历史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内容,训练学生多角度解释、评价的历史思维。首先,选择符合初中生思维水平的多角度探究问题是关键;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设置合理的情境,编制符合中学生思维水平的练习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这里列出一些题目,如:

七年级:

1.你怎样评价儒家思想在我国的地位?

2.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值得歌颂吗?为什么?

3.你怎样看待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

1.怎样评价?(怎样评价李鸿章?)

2.怎样看待运动?

3.多角度分析的历史功绩;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4.怎样看改革开放后的?

九年级:

1.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各有什么特点?并解释形成的原因。分析哪个更先进。

2.怎样评价新航路的开辟?怎样评价哥伦布?

3.多角度评价资本主义发展史。

4.怎样评价奴隶贸易?

5.怎样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6.工业文明是灾祸还是福祉?

7.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

8.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怎样多角度解释历史事件

(一)利用对试题的材料和课内外教学资源本身的解读、解析、解释,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学生读题、审材料的同时,自然迁移到所学知识,整合起来,就可以多角度论证或解释历史观点了。

例题1.2012年河北省中考题.31.探究问题。

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债务危机,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2011年它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最高,并超过了美国。

“德国是欧洲的德国”,1989年统一前夕,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今天,随着欧洲与德国实力的消长,这个承诺还算数吗?前不久,93岁高龄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疾呼:当前德国政治存在失去方向的风险,绝对不能走上民族自私自利的路,那条路越走越窄。千万别忘了,欧洲人对德国有着怎样的历史疑虑,多么害怕它以自我为中心。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

――摘编自王剑南《当德国再次强大》,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2期

(1)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2分)最终给德国造成了什么恶果?(2分)答案略

(2)当今德国经济再次强大,它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分)

答案一:不能,因为:

1.德意志民族是个善于吸取历史教训的民族。欧洲一体化进程符合德国的利益;德国人的反思――来自材料的观点。

2.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在加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制约了霸权主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各国联系密切,机遇、挑战并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来自所学课本知识。

答案二:能,因为:

1.德国有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的历史――来自对德国历史的分析。

2.世界大国经济实力的变化,曾导致地区和世界秩序的调整,如英国争夺殖民霸权,美国夺取世界霸权、苏联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欧元区债务危机若伤害德国,为了自身利益,它可能在欧洲采取行动――来自材料的提示。

3.现今美国全球扩张屡屡得手,可能激起德国争霸的欲望――来自对时政的分析。

这些因素使德国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可能重演。

(二)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角度解释历史现象

比如,的历史功绩就可以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社会生活几个角度分析。再如,分析上面的问题“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各有什么特点?并解释形成的原因,思考哪个更先进?”可以借助地图,从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得出认知:古希腊、罗马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环境,位于欧、亚、非三洲要冲,交通便利;便于海上贸易、交流。其文明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平等性,这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而四大文明古国均位于大江、大河中下游广阔的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宜农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明具有内向型、封闭性,缺乏个性,盛行等级、集权、专制。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大河文明形成的东方国度的中央集权、海洋文明造就的西方民主政治,在历史的长河中的不同时期分别演绎了文明的高峰。当然,在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文明相互借鉴,世界各地终归要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政治制度。在探讨中使学生体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世界文明更应该共荣共处,相互学习。

材料三:2013年8月23日“贩卖黑奴及其废除国际纪念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人类历史上的贩卖黑奴贸易是对自身文明基础的挑战,她呼吁世人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激励子孙后代尊重自由和人权并为之努力奋斗。

材料四:2003年9月8日,为期9天的联合国第三届反种族主义大会在南非德班落下帷幕。“黑奴贸易”赔偿问题一直是贯穿会议的两大焦点之一。绝大多数非洲国家要求欧洲国家对其历史上贩卖黑奴的殖民行径公开道歉并进行赔偿。但欧洲除比利时等个别国家外,都认为“贩卖黑奴”已是过去三四百年的“老皇历”,拒不道歉,更不愿谈赔偿问题。

问题:

1.材料一、二、三是怎样看待奴隶贸易的?为什么材料四中有些国家拒绝道歉?

2.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奴隶贸易?

综上,通过几个角度比较全面地解读了奴隶贸易,避免了照本宣科,学生对奴隶贸易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既能认识到时人对奴隶贸易的看法,又能感受到维护人权道路的曲折性;也懂得历史需要从多个角度解读。

(六)运用多元史观多角度解释历史事件

比如,、运动、。在革命年代和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在中国长期“一统天下”;近年来国内外又出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对多角度解释历史、丰富历史概念、形成历史思维提供了依据。

例题4.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依据下列①~④对四种史观的解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4问题。

史观

①革命史观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阶级的统治

②文明史观

人类文明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③全球史观

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形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一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④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1.长期以来,在有关世界近代史开端的问题上,存在几种不同观点。解放后我国史学界一般都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请问,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史观?

2.另一种观点认为,150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1500年前后特别是16世纪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表明人类历史进入了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目前,史学界大部分学者都持这一观点。请从文明演进或近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持不同史观的学者都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请你站在①②③三种史观持有者的角度,分别阐明理由。

第5篇: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对国内外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人的智能和潜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在新的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20世纪中期以来,“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人类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我们已经意识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微观的角度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世界上已有许多成功的先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一些著名大企业,如:英特公司、通用电器公司、福特公司、IBM、大众、丰田等,历时几十年,上百年而经久不衰,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国内则有长虹、海尔、春兰、小天鹅等一批著名企业也已驶上了持续快速发展之路。对企业来讲,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的确是企业欣欣向荣、长盛不衰的传家宝。这也正是世界上所有企业家追求的发展目标。

从宏观的角度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是一致的。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与该国企业发展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企业发展了,国民经济才能发展,因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使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如今日益污染的环境呼吁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提高,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把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考虑,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对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从宏观角度考虑存在以下垂待解决的问题:

1、人力资源开发方面。(1)投资低,收益差。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占GDP比重徘徊在30%以下,投入总量的不足,使人力资源素质无法得到整体性的综合改善。(2)人口增长快。我国目前已有人口12.5亿,而同期美国人口只有2.6亿,人口因素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人力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需要消耗资源,使本来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不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从而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和财力供求出现失衡。而只有当人力资源规模与其他经济因素发展相适应,才能显示出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3)经济的粗放型发展。粗放型经济环境制约了高素质人才的形成及其智能的发挥,只能使企业发展在较低水平上徘徊;宏观经济环境不改善,就会压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科技力量。(4)用人机制不健全。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在所有制问题上有了重大变化,导致人力资源分布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国企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跳槽、辞职之风愈演愈烈。给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企业雪上加霜。(5)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目前人才资源供需关系断层的现象反映了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结构上的问题。往往只看到眼前一时需求就一拥而上,没有预见未来发展的潜在需求,以致造成有的专业人才出现断层。

2.经济持续发展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础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自然资源的高消耗,尤其是矿物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消耗。这种片面追求产量忽视社会效益的生产方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物界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同时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惩罚接踵而至。温室效应的加剧、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增多,大规模暴发流行性传染病等等,使人类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前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技术水平低、能耗物耗过大以及生产管理不善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资源损失等,所以持续发展需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考虑,必须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也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从而通过产业规划、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废物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随着“公害”的加剧以及能源的危机,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头。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自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害。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精神,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21世纪的经济起飞奠定良好的基础。实施经济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运用行政与法律手段,建立健全经济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通过法律约束、政策引导规范其经济与环境行为,确保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义是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就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经济可持续概念的提出是始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教训和体会以及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联系的认识而研究的,也是人们感到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恶化且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从而使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因此,经济持续发展的概念理应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科学发展观。它标志着人类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点,因为现代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越是经济高速发展,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以获得长足持久的支撑,这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而科学认识和定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提出到目前虽然不过20年的历史,但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在环发大会之后,根据X21世纪议程》的精神,立即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是指导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被确立为21世纪我国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因此,必须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发展是硬道理,但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如前面述及的只要经济增长而忽视资源、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并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走什么发展道路的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物,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

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达成广泛的共识,但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呢?目前世界上的主要观点有经济发展观、人类社会发展观、代际平等发展观、生态环境发展观。我们认为综合以上观点,应该是在经济发展为主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观。

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长期迟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

1.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通道,为了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一方面要调整专业设置,使教育面向市场,强化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必须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原德国总理科尔曾经说过:德国经济发展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产业大军。教育要针对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在能力,实现从学历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的转化,从体能、智能、技能、德能、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力。高等教育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主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把办学目的真正转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使人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无论是知识的创新、理念的突破、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发明,无一不是以人才为载体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依靠不断建立并发掘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

2.树立新的人才开发观念。即树立知识、技能、智能为核心要素的新观念,克服传统的重物轻人的旧观念,把教育投资视为第一位投资的新观念,认识教育是确保企业21世纪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积极组织各类人才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各类人才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包括对人才的培训、培养、进修和实践以及引进,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使企业不断获取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创新战略目标。为此,必须从战略高度人手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把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意识和战略意识,调动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核心竞争力以及竞争优势是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企业必须随市场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从而使企业具有不断地捕捉市场机遇以及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3.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人力资源流动的结果是使人们走出封闭的环境,找到能较原先更能发挥作用的岗位,“活”化人力资源,而不是将人力资源僵化,以有利于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从而挖掘人的潜力,创造更多的财富。我们应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政府应制定宽松的有利于人力资源流动的政策,大力提倡以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交流,尽可能改善和缓解人力资源在分布结构上的不合理以及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使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4.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作用。尽管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外部条件的配合,但其内部因素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激励则是最具积极意义的调节机制。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恰当的激励机制,可以使人的能力大大提高。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1)我国的企业应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建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充分重视知识技术等人力资本在分配中的作用;(2)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分配方式,对高级管理人员可采用经营者年薪制和经营者持股方式,销售人员可采用与销售收人、销售成本挂钩的方式;科技人员可采用新产品开发的项目与新产品的销售收人挂钩的方式;一线生产人员可采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方式;(3)鼓励员工参股、持股,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少生优生,从而为我国人口素质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长期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毫不动摇地贯彻下去。同时还应该采取切实的措施,增加对控制人口增长的物质和精神,保证我国人口的发展逐步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6.防止人口流失和浪费。所谓人才,是指那些能够运用系统的知识和技术在学术上卓有贡献的专业人员,表现为社会上具有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人。所谓人才浪费,是指这些专业特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或者大材小用,或者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所谓人才流失,是指不能为本国所运用,而经常是流向发达国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人才匾乏与人才浪费并存的问题。因此,应使本国培养的人才学以致用,为学有专长的人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并在各方面给予应有的待遇。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尽可能防止人才流失。

三、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目前,我国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巫待研究采取措施。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基于经济发展来选择相应的对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确立资源价值,防止无偿占用和浪费。当前,我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无价或低价”的价格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的经济学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合理的定价方法。人们长期以来认为自然资源是天赋的,没有通过劳动没有价值,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资源无偿使用、开发和浪费,以致造成资源损耗,生态恶化加剧,给经济持续增长造成损失。

2.明确产权,强化资源资产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资源产权制度,是改善资源利用的必要社会制度。从发达国家情况看,已形成了一整套资源资产管理、资产交换的理论、制度和方法体系。我国在这方面工作尚嫌薄弱,长期以来存在着资源家底不清、产权关系模糊、无偿占用资源的现象。因此,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健全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国有资源的国家所有权。自然资源同其他人工资产相类似,是人类获取物质产品不可缺少的资产。可以为占有者带来收益,所以它是一种重要资产。资源资产是国家重要的财富,国家有关部门要代表国家行使综合管理资源的权利,制定政策法规,保护资源和组织资源,合理使用以及组织收缴资源资产收益和产权转让收人等。

3.重视发展资源产业,实现资源的再生。对于资源再生产,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把它作为产业看待。实际上,象矿产资源勘探,海洋资源的勘探,土壤耕地的改良,育林、育草、育苗的采种,废气废水的净化等活动,都是社会化的再生产,应当作为一种产业,以确立它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