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总体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科教兴县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县特色(支柱)产业,一手抓创建“学习型科技组织建设“,一手抓科技进步与创新,认真实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百科联村、信息化、学习型科技组织建设工程,增强农业和工业企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提前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指标
⒈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新的进展,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版权所有
⒉以“百科联村”为主要载体的科技兴农工程取得实效。
①“百科联村”活动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取得明显的成效;
②农村科技远程教育网点扩大至个乡镇,(覆盖全县以上的乡镇);
③科技普及、送科技下乡等科技富民活动在普及程度和服务质量上有更进一步提高,科技宣传工作有新的亮点;
⒊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打造“数字×××”工程初显成效。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原则,利用现有设施,建立健全我县信息化发展的政策,规范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思想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①继续努力使全县信息化管理网络进一步健全、工作职能进一步理顺、效能进一步提高;
②科技三网(网上技术市场、农村科技远程教育网、科技信息网)进一步完善,如期完成省、市科技厅(局)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⒋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要在量的扩大与质的提高上实现双增长,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立项经费比上年递增以上。
⒌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有新的成效,引进“大院大所”工作有新突破。
⒍知识产权保护、防震减灾等科技综合工作管理更趋法制化、规范化,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保持在全市县(市区)前茅。
⒎完成我县××年创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验收前期准备工作。
⒏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指标任务。
⒐“三个建设”(党风廉政、精神文明、规范化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强化,形成学习型、创新型科技局集体。
三、主要措施
(一)以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为抓手,认真实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为了适应科技经济发展体系的需要,不断提高我县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根据省科技厅“打造全国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要求,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以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⒈围绕我县木制玩具、×××雪梨、食用菌三大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已建木制玩具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功能和作用,扩大创新服务网点,××年重点筹建为农业主导产业服务的浙江南方早熟梨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加强对原有民营科研所的管理指导的同时,发展认定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经济的民营科研所、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机构,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⒉加快民营科技中小型企业建设步伐。引导民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引进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改善目前我县科技型企业比例严重失衡的结构,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能力。
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专利申请工作。以木制玩具业为主体,大力鼓励专利发明和专利申请,培训专利执法人员,加强专利执法力量,及时调解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严厉打击严重违法案件。
(二)以“百科联村”和农科网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科技进步。版权所有
⒈深化细化百科联村活动。一是总结经验、推广典型,重点是推广科技人员入股、农民科技致富的典型;二是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方法,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让农民长期收益;三是与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省科技特派员和本县科技人员两支科技生力军的作用,做好技术引进、项目包装、技术推广等工作。
⒉落实经费,稳步推进农村远程教育科技网工作,扩大网点,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把先进适用科技及时送到千家万户。××年农科网站扩大到个乡(镇),覆盖全县三分之一。
⒊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继续扶持办好重河湾(省级)和长田两个高新农业示范园区。配合林、农两主管部门强化管理,改革运行机制,切实将园区发展成为新技术、新成果的孵化器、集散地和幅射源。
(三)以引进“大院大所”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
⒈积极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做好工作。结合我县企业、农业技术难题,重点继续加强与浙江大学、浙工大、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天津科大、上海水产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利用以上院所人才科技优势,为我所用,重点为企业在木制玩具设计、×××雪梨贮藏保鲜、有机鱼深加工等难题项目上达成实质性合作协议。
⒉大力实施开放型战略。一是鼓励企业走“四外两基地”之路,“借脑”生财。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开发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技术依托,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国内、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全县信息化管理,办好网上技术市场,积极筹建县信息化管理中心,进一步为企业构建平台。加强力量,加大力度,为我县工业信息化提供服务。
(四)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科技组织建设”活动为主线,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全面推进科技各项工作上台阶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以学习来提高凝聚力,以学习来提高战斗力,××年要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科技组织建设”活动为动力,以学习统领科技行政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创新管理知识、业务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全面增强党员干部的工作业务能力和局机关的科技行政工作效能。(“学习型科技组织建设”活动方案另行制定)
⒈以学习统领科研立项的改革。认真落实《×××县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的立项审批程序,建全项目评审与管理专家机构,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口上,推行科研项目公开招投标办法,加强经费管理,做好对每一个项目的追踪问效、评估验收工作,提高三项经费的使用绩效。
各种气象灾害频发,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因旱涝、冰雹、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加强气象工作,提高气象公共服务能力,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气候资源,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共同促进全市气象工作的发展。
二、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各乡(镇)农(林、渔)场、大型水库安装自动加密气象(雨量)站;建成天气雷达—县(市)等效雷达探测网;继续完善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站网的建设;切实加强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完善国家气候(气象)观测台站网;新建黄冈区域气象观测网。
重点加强江河湖库防洪等公共气象安全保障服务和突发气象灾害应急业务等系统建设。加快预报预测精细化进程,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做好暴雨、冰雹、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警预报和洪涝、干旱趋势气候预测。
建立市级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气象、水利、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加快建设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大力推进市、县(市、区)两级气象高速通信网建设。实现雨情、水情、农情、灾情的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我市公共信息资源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利用效率。
不断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等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加大气象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形成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气象人才梯队。要注重对气象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科技教育,提高气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三、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加强市、县(市、区)两级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公众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是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内容之一。要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改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使气象服务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进一步加强12121电话和移动电话气象预警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切实做好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工作。气象、建设、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要按各自职责相互协作,切实做好防雷安全工作。
大力支持“兴农网”建设,加强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研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涉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气象信息网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铁路、航运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和灾害预警系统。做好火力发电厂、抽水蓄能电站、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的专业气象服务工作。
完善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网、通讯网和探测网。逐步建立以火箭为发展方向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人工影响天气是抗旱减灾和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重要措施。要积极推进市、县(市、区)两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建设。力争3年内各县(市)新增3-5架人工影响天气新型火箭,确保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覆盖全市。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网络是指由地方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构成的关联网络。武汉城市圈具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圈内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和机电一体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企业研发能力弱、要素发育不平衡、创新氛围不浓及地域组织不强等问题,本文结合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分析区域创新网络中的现有问题并提出发展构想。
1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特点
1.1区域综合科技实力较强但企业研发能力弱
武汉城市圈具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圈内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和机电一体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武汉市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我国19个副省级城市的前列,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著名智力密集区之一。
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区域创新资本的构成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分别拥有科学家、工程师19581人和科研仪器设备原值5908万元,仅占27.6%和3.o%;在区域创新基地的设置上,仅拥有重点实验室1个和工程技术中心11个,各占1.1%和22.2%。
1.2区域创新主体分工格局显现但要素发育不平衡
工业企业结构不合理。龙头骨干企业实力不强,2004年产值超过5o亿元的超大型企业仅5家(武钢、武石化、神龙、武烟和新冶钢);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不快,2004年完成gdp303.3亿元,约占全社会gdp的8.o%;民营科技企业生长缓慢、布局分散,2004年共有企业1368家,周围8市仅占18.3%。此外,在跨国公司的引进方面也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科技中介组织功能不强。技术贸易机构遭遇生存窘境,20o4年机构数量比上年有明显减少;技术市场组织作用未能充分发挥,2004年经营各类技术项目1176个,合同金额79260万元,所占市场份额仅为18.4%和27.7%。
1.3区域创新设施有所改善但创新氛围有待形成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水平较高。总体而言,武汉城市圈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仪器设备配置已达到较高水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大都设置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具有国内领先的光电子和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产业,且武汉市是我国8大信息传输与转换中心之一。
观念创新和文化创新亟待增强。武汉城市圈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催生了区域发展的“等、靠、要”思想;企业的科技创新仍主要停留在技术引进的层面上,不重视合作的学习收益和创新收益等。
1.4区域创新空间具互补性但地域组织尚需加强区域创新网络初步形成。综合科技实力和地方产业基础自武汉市向周边地区呈等级序列分布;各类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创新高地(高新区等)和创新中心(城镇等)组成的创新空间体系初具形态。武汉城市圈具有进行产业的空间分工和创新的空间扩散的天然基础¨j。
创新空间秩序有待规范。武汉城市圈创新主体问的合作意识淡薄,圈内甚至是产业集群(集聚区)内部的企业大多注重和外部的技术经济联系,相互问的空间关联比较松散、互动程度低;企业的空间组织形式落后,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地域延伸不畅,通过对接形成的有效分工不够。
2区域创新网络的发育水平
区域创新网络是由地方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构成的关联网络。
2.1区域创新主体的互动状况
武汉城市圈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企业问具有一定的技术贸易联系,但组织化程度低,各创新主体研发活动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有待提高。
创新主体研发活动。2003年,武汉城市圈高校共开展研发课题9658项,获支持经费总计123188.3万元;其中,具有r&d课题数的约20.0%,r&d经费额的约50.0%来自企事业单位委托。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年度科技活动经费总支出额为277077.0万元。其中,内部支出高达260619万元,占94.6%;对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支出仅为5015万元,占1.8%。区域技术交易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城市圈现有技术贸易机构1512个,技术贸易从业人员53499人;国有经济仍然是该领域的骨干力量,约占总机构数的20.0%和总人员数的33.4%。
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武汉城市圈现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46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6家;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19家,且有3家通过国际is09000系列认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4个。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不完善、布局不均衡。
2.2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态特征
区域产业集群(集聚区)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集聚区)的发展一般有四种形式:内力推动的传统产业集群、外力推动的现代产业集群、政府政策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大型骨干企业主导的混合产业集群。目前,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聚以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主要空间载体,政府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外力推动的“混合”产业集群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j。
区域产业集群(集聚区)的发展规模。武汉城市圈现有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工业开发区63个(包括高新区7个),据此形成了性质、产业和层次各异的产业集群(集聚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圈内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多处于起步阶段,集聚区内的产业联系和企业关系也较为松散。
区域产业集群(集聚区)的空间结构。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群(集聚区)主要呈西北一东南向带状分布,在以武汉市高速外环为中心、西北沿京广线、东南沿沪蓉线(长江水道)的两侧,集中了圈内产业集群(聚集区)的70%(44个);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武汉经济区的汽车工业等现代制造业业已形成向周边地区的辐射。这种格局基本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
3区域创新网络发展构想
3.1建立网络关联形式
3.1.1强化技术联系这是建立企业(部门)间联系的主要方式,包括价值链关联、创新链关联和产业链关联等。在企业组织的空问分离和价值链的地域延伸方面,武汉市主要进行研发、营销(和成品组装)等高端价值部门的布局,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圈内8市分别承接相关生产基地的转移,合作发展部门经济。共同构建大型企业集团。在技术成果的空间扩散和创新链的地域延伸方面,武汉市主要立足自主技术创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圈内8市分别承接相关技术的扩散,选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共同构建企业技术联盟。在产业部门的空间分工和产业链的地域延伸方面,武汉市主要发展主导产业部门和加工度高的下游产业部门;圈内8市错位发展辅助产业部门和加工度低的上游产业部门。共同构建产业地域综合体。
3.1.2拓展市场联系这是不同类别创新主体问建立联系的主要方式,包括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人才市场等。武汉市依托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创新基地,定位城市圈技术、信息和人才的主要供给和生产方,在汉企业和圈内8市定位为有效需求和消费方;建设区域技术、信息和人才流动的统一平台和各种“绿色通道”。形成高效率、一体化的城市圈技术信息和人才市场。
3.2建设网络支撑平台
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聚发展多依托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进行,基于创新的产业集群(集聚区)发展思路是: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发展规模;引导和调控区域产业集群(集聚区)发展的空问布局;加强不同产业集群(集聚区)间及其内部不同企业问的联系提高区域产业集群(集聚区)的地域组织化,实现产业集聚功能和创新效益j。
3.2.1产业集群(集聚区)发展的规模确定包括数量规模和产值规模。根据现有基础和区域产业发展与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武汉城市圈依托省级以上(含省管)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重点建设相对发达的产业集群(集聚区)60个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区)达到15个;城市圈产业集群(集聚区)总产出占区域gdp的比重达到45%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区)的比重达到20%。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区域产业集群(集聚区)的发展规模,形成以产业集群(集聚区)为主要支撑的区域经济体系和创新体系。
3.2.2产业集群(集聚区)发展的地区布局包括数量分布和性质定位。根据现有基础和区域产业发展与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武汉市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现代制造业集群为主,周边8市错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区)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集聚区),外围城镇则主要发展地方自我成长型的传统产业聚集区,并确定各自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3.2.3产业集群(集聚区)发展的空间组织是指产业集聚发展的地域组织方式。根据区域城镇体系的发育和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地域延伸为主要发展动力,以对接和错位为主要组织路径,注意把握与城市圈不同等级创新中心、产业中心和主要交通干线的空间位置关系,重点在武汉市高速外环邻近的带状区域、京珠和沪蓉高速公路沿线、长江和汉江沿岸以及与城市圈地方创新中心邻近的周边地区进行新增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布局和原有产业集聚区的空问结构优化与重组,形成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圈层和廊道相结合的空间格局。
3.3健全网络互动机制
科技创新的网络互动机制是指激励创新主体合作与交流的内在机理及其相关制度安排。各类创新主体的互动需求源于网络关联的经济收益和学习收益,但关联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增加收益预期、培育相互信任是提高创新主体网络互动效率的关键。武汉城市圈的网络互动机制建设应立足提高创新主体对相互合作与交流的认识,通过建立创新主体问的良性互动机制,营造刺激创新的氛围,促进区域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新移动通讯产业、新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把上述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概括为“三新”产业,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在“三新”产业的带动下,今年1至8月,电子城科技园实现总收入720.5亿元,同比增长49.5%;实缴税费35.8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利润78.4亿元,同比增长27.6%,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位运行,总体运行趋势不断向好。新移动通讯、新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成为拉动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新”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9月16日,第四届“锐动金秋”政企联谊会在电子城科技园隆重召开。在这场扩大朝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影响力,交流企业经验,听取企业建议,探讨战略合作问题,共谋电子城发展大计的盛会上,“三新”产业联盟揭牌仪式成为整场活动的亮点。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岩、中关村管委会委员于凤英、朝阳区委书记陈刚、区长程连元等领导,共同为“三新”产业联盟揭牌。
记者了解到,这三个联盟分别是由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通信信息协会、大唐电信、鼎桥通信、世纪互联等25家单位倡议发起成立的“电子城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联盟”,由万东医疗、双鹤药业、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15家单位倡议发起成立的“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和由西门子、ABB、恒基伟业、七星集团等13家企业倡议发起成立的“新能源产业联盟”组成。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范云军代表“电子城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联盟”企业发言。他谈到,该联盟的设立主要是为进一步汇集区域内外移动通信产业的信息、技术、人才、设备及试验环境等创新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范云军说:“电子城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由移动通信产业相关的基础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以及协会学会、科研院所等机构自愿组成,本着有利于加强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有利于提升联盟成员自主创新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则,通过丰富和开展产业联盟各类活动,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研讨产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联盟的成立将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区域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培育移动通信产业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关村管委会委员于凤英在揭牌仪式的讲话中谈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产业联盟、企业、科研机构等开放、协同、共赢的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形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整的区域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城科技园始终围绕着示范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着力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新生物医药、新能源“三新”产业,带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新”产业联盟的成立将加速这一进程。
电子城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电子城科技园延续自年初以来的良好走势,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位运行。今年1至8月,电子城科技园实现总收入720.5亿元,同比增长49.5%;实缴税费35.8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利润78.4亿元,同比增长27.6%。大企业集团支撑作用显著,工业企业增长势头明显,电子城功能区对朝阳区乃至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贡献作用持续增强。
作为朝阳三大功能区之一,电子城不断吸引关键技术、创业投资、高端人才、研发机构等创新要素入驻,引导高端要素和高端产业聚集。仅今年上半年,就有七星华创、华锐风电等19个项目入驻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区级财政同比增长17.9%。在电子城、CBD、奥运三大功能区的强力支撑下,上半年,朝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2.5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28.6%,总量继续位居全市首位。
加大“三新”产业扶持力度
目前,电子城科技园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1150家之多,众多企业之所以选择入驻电子城,与朝阳区政府和电子城管委会为企业提供的优质服务、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密不可分。
2007年,电子城科技园“四园合一”正式划归朝阳区管理,经历了体制机制的改变后,重新组建的管委会着手统筹园区内的有效资源、明确电子城的发展目标、加深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了解,并于第二年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今年,“锐动金秋”联谊活动已连续举办第四届,高新企业对这种政企联谊的方式非常认可,认为政府搭建了一个沟通、协调、服务的良好平台。
为加速电子城科技园区产业聚集,朝阳区坚持政策保障发展的思路,按照“统筹、覆盖、择优,创新、长效”的原则,于去年修定了《朝阳区高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在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上下功夫,加大对“三新”产业的扶持。与此同时,园区聘请专家为“三新”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并率先引入专家评估机制,坚持绩效考评制度,严把“进口、出口、审核”三关,对114家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3000万专项资金的拉动、带动作用。
今年年初开始,电子城管委会继续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园区进一步畅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坚持会商制度,实现资源共享,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并协调税务部门就简化高新技术企业税务减免程序进行沟通,为企业提供便利。
我县气象事业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关怀与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气象部门的不断努力下,气象事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气象灾害预警预测、人工防雹增雨、防灾减灾、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尚未形成、气象监测系统远远不能满足高准确率预报的需要、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体系亟待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为了进一步发挥气象综合保障作用,更好地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决定》(渝府发[*]144号)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就我县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切实将发展气象事业提到我县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一)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事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县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气象灾害特别严重,在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70%以上是气象灾害。近年来,我县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加大,损失逐年增加,气象灾害损失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5—7个百分点,尤其是*年的高温干旱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亿多元,其中农业损失达2.4亿元。另一方面,我县气候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生态与农业气候资源、空中云水资源、风能、太阳能等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环保和生态价值。因此,加快气象事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对我县建成山川秀美、生活宽裕、文明和谐的“三峡门户”、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确保实现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形成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的业务技术体制,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接近全市先进水平;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工作的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气象科技、业务服务和一流台站建设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二、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一)加快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满足精细化天气预报要求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网,达到全县每个乡镇都建有一个自动气象站,布设密度在20×20公里。建成车载数字化雷达系统,提高对降水和风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重点加强主要江河流域、主城区、主要交通干线、山洪和地质灾害多发区等区域气象观测网建设。把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全市统一建设计划,通过市县共同加大投入,逐年逐步实施建设,保证完成建设任务和稳定可靠运行。县气象部门和县发改委等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按照《*县气象事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建设重点予以实施,做到合理布局、统一建设。
(二)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要以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准确率为核心,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努力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十一五”末,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4—5个百分点。要加快预报预测精细化进程,加强数值预报产品的检验、评估和应用,逐步实现天气预报的定时、定点、定量化。进一步完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组织开展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异常的监测诊断分析,提高应对极端气候、异常气候的能力。加大对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和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县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的提高。
(三)健全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把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加快现代化进程。要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网络化的公共气象服务大平台,实现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多样化、手段现代化,使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技术更先进,服务质量更优质,服务效益更显著。要建立畅通的气象信息服务渠道,不断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公共气象信息覆盖面要达到90%以上。加强气象影视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影视的覆盖面、时效性和节目质量。有关媒体、网络和通信运行企业要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做好气象信息播发工作。气象部门可以在大型商业区、车站、码头、学校等重要公共场所已设置的公益广告设施上,设置气象预警标识,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市政管理部门要予以协助。
(四)推进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围绕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和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充分发挥气象信息网络资源优势,建设统一的气象通信和信息存储、分发系统,实现观测数据共享。气象部门负责气象信息共享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气象信息平台,积极提供和共享大气、水文、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数据信息。
(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规划实施重大科技计划中,要重视气象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建设,加大气象科研的投入支持。气象部门要加强与有关科研部门的合作,积极引进气象观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利用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提升气象业务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强气象科技人才队伍教育培养力度,全面提高气象人才队伍素质,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六)加快一流台站建设。按照总理视察中国气象局时提出的加快“一流台站”建设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多方筹资、分级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改善。把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改善的投入力度,实行中央、市级、区县政府配套投资、共同建设,促进气象台站快速发展。
三、充分发挥气象综合服务作用
(一)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预防服务工作。气象部门要根据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需要,组织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及时向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评估信息,要利用多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播发给广大社会公众。影视媒体要在显要位置悬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标识,并适时增播和插播重大气象灾害信息。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后,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防御、救助和灾情调查工作,要积极采取人工影响天气等防御措施,减轻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气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灾害的评估工作。
(二)做好三峡库区气象服务工作。要围绕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等加强三峡库区气象灾害及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建设山川秀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峡库区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同时,要加强三峡水库形成后库区局部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影响的研究,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三峡库区局部气候监测、预警体系,加强三峡库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与适应措施研究。
(三)加强城市气象服务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服务体系,开展城市持续性高温、暴雨、大风、雷电、大雾等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城市灾害风险评估,及时城市气象灾害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开展城市规划和重点工程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要建立气象与卫生、环保等部门的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疗气象业务服务,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四)强化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要加快农村综合气象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气象预报服务的精细化,提高农村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测预报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气象信息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民获取气象信息难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科学调整种植结构,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服务,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建立信息完备、功能强大的农业气候资源信息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适应性论证,为发展特色农业、数字农业提供技术保障,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加强农业干旱、森林火灾、森林植被、作物长势、地表温度等方面的监测、分析和评估。要建立粮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粮食产量预报业务,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要加强农村集镇建设规划、农村能源、农村公共卫生等工程建设的气候论证和气象系列化服务,促进农村生存、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
四、切实做好气象安全保障
(一)做好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服务。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突发事件气象保障和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构,构建突发事件气象保障和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提高突发事件气象保障和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做好交通安全气象保障。要加强气象与交通部门的协作,建立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交通气象信息系统,为公路、长江航运安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逐步在县域骨干公路关键路段、高速公路上建立安全特种气象站,加雨、大雾、高温、冰雪等影响交通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继续完善长江航道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络、电子屏幕、手机等形式为交通部门和公众提供服务。
(三)强化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要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加强对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严格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制,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气象部门要加快雷电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建设,合理布设雷电监测网,切实做好雷电天气预警预报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采取避险措施提供服务。要严格防雷工程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认真执行雷击风险评估制度和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制度,从源头消除雷电灾害隐患。要加强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建立和完善防御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增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大防雷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雷电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四)做好煤矿、非煤矿山气象安全服务。要加强气象与煤矿部门的协作,建立煤矿、非煤矿山安全特种气象观测系统,加雨、雷电等气象因素引发煤矿、非煤矿山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开展矿山水害、雷电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逐步完善煤矿、非煤矿山安全气象等级预警预报系统。
五、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一)深化气候资源的普查和开发利用工作。要依法组织开展气候资源普查,研究光、温、水、风等各种气候资源分布规律,摸清气候资源状况,建立完整的气候资源信息库,开展气候资源分析、区划和评估,提高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气候资源在经济建设中的前瞻性作用,在进行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时,要组织气候可行性论证。要建立重大农业开发项目的气候适应性论证制度,在新品种引进推广、产业结构调整和大中型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论证工作。
(二)加强人工防雹增雨工作。我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性干旱、风雹灾害严重,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积极开发空中水资源,扩大云水资源利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建立现代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系,装备先进的探测和作业设备,建成以实时监测、信息加工、作业决策、效果评估为核心的作业指挥系统和高炮、新型火箭等多种作业手段相结合的作业催化系统。在产烟重点区、冰雹易发区和易旱区加密作业点,加强炮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作业条件,提高作业人员技术水平,逐步改善作业人员待遇。进一步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防灾减灾、空中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我县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气象能源,具有一定规模的开发利用价值,要进一步组织开展全县太阳能、风能资源普查工作,为我县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提供科学依据。
六、加强领导,依法保障气象事业快速发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服务中的作用。
(二)依法开展气象业务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气象执法监督,改善气象行政执法条件,依法管理和规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护、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信息、系留气球施放等活动。加强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气象法律意识,普及气象知识。加强气象行业管理,建立健全地方气象标准体系。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要切实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逐步增加气象事业财政预算比例,进一步完善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同时要将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气象能力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要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和突出重点的原则,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步建设,充分发挥已建成系统设备的作用。支持为地方服务的气象事业,重点保障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防御体系、风能太阳能及空中水资源气象开发应用体系等重大气象工程和重大气象科研项目,切实加大对气象部门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投入。
(四)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要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统筹编制和实施重要气象设施的建设与布局规划,进一步改进行业管理,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将有关部门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气象观测网络的总体布局,由气象部门实行统一监督、指导。
四年前, 陕西县域工业园区蹒跚起步,开创了县域工业集聚发展的崭新模式;四年后的今天,陕西省县域工业园区实现了奇迹般的跨越式发展,各县市培育出极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形成了新的理念、新的机制和不断创新的意识,也为西部地区县域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当下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着重大转变,未来的陕西经济将走向何方,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今天如何认识县域工业园区,因此,“县域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对陕西意味着什么”将成为陕西全省关注的重要课题。
工业园区是推进县域城市化、工业化、实现循环生态发展和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载体,其辐射带动作用已成为加速区域经济转型、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中小企业促进局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整体布局,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倾力引领全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重点扶持全省100个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对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工业园区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初步走出了一条集“科技创新、经济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产业集群发展初见成效,工业强县战略成效显著,各县市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政府重视力促园区大发展
10月23-24日,陕西省政府在兴平市召开县域工业集中区创新发展现场会,安排部署推动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工作。这是陕西省首次召开以县域工业园区发展为主题的全省大会。副省长李金柱出席并讲话强调,全省各地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省战略,推进市场主体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和产业融合,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尽快实现“12381”发展目标。
此前的10月9日至10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深入咸阳兴平市、礼泉县工业园区调研,了解产业布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配套服务情况,特别关心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情况下工业企业如何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问题。他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县域科学发展,坚持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县域工业化、城镇化,重点抓好产业和园区,依托园区招商选商,构建县域特色现代产业。他还指出,要适应市场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先进设备,强化生产协作和产品配套,努力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效益。赵正永省长10月17日在陕南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做大工业的思路,加快构建强市富民产业体系,尤其要坚持以园区为承载,抓龙头企业、抓产业延伸、抓循环发展,加快提升工业化水平。
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局长丁义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早在2008年11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创了陕西省县域工业园区建设的新起点。几年来,陕西省各地市、各部门以规划建设县域工业园区为重点,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100个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先后涌现了一批批产业定位明确,规划质量不断提高的工业园区。如旬阳县准确定位生态工业集中区发展路径和方向,走出了一条“关联配套,循环发展”之路。
据丁义安介绍,陕西省各地市把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先后通过完成重点县域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广泛招商引资,积极发挥项目带动作用等举措,推动全省园区经济迅猛发展。四年来,各类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发展到近200个,聚集各类中小微型企业超过10万户,从业人员近100万人。
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动机
四年多来,陕西县域工业园区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一批骨干企业落户园区,主导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名符其实的成为了县域经济的发动机。
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县域工业处处长孟尉校向本刊记者介绍说,陕西省县域工业园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持续加快。2011年,建成面积214.93平方公里,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营业收入2654.68亿元,同比增长43.92%;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2407.88亿元,同比增长42.23%。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4个,超过50亿元的17个,超过30亿元的26个。100个重点园区平均年营业收入27.94亿元。
与此同时,入驻企业、项目数量明显增加。截至2011年底,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企业数3904个,同比增加750个,其中投产企业达到2827个,同比增加438个;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1089个,同比增加164个。目前,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和拟建项目340多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拉动发展潜力巨大。
2011年,全省重点县域工业园区从业人数51.5万人,有15个园区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实缴税金104.89亿元,利润总额191.17亿元,同比增长28.27%,社会贡献明显。
孟尉校还介绍说,“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县域工业园区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依然保持了稳中求快的良好发展势头。全省县域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2549.99亿元,同比增长31.26%,特别是铜川、安康、商洛、汉中等市工业园区引进和建成投产了一批骨干项目,实现新增产能,活力凸显,四市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达到93.48%、90.26%、70.53%、66.84%,成为全省‘稳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陕西县域园区发展进入新阶段
扶持和建设100个县域工业园区,是陕西创新发展理念,取得改革开放新突破而进行的一次大胆实验。陕西县域工业园区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跨越发展,铸就了诸多不凡业绩。
全省83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5.7%提高到2011年的56%。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3.34%提高到2011年的50.5%,已占据“半壁江山”。
李金柱副省长在此次会议上讲到,近年来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成绩斐然,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速度快、投资高、效益好、贡献多的发展特点,工业园区的发展活力逐步显现,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极。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在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中,各地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总结归纳为资源带动型、主业带动型、龙头带动型、关联合作型、科技推动型五种业态形式和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企合作型、援助建设型、多元筹资型五种运作模式,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陕西省工业园区仍然存在起步晚、园区定位不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
李金柱副省长因此强调,陕西省要在“十二五”末实现全省经济总量翻番,必须要坚定工业强省战略,高度重视园区经济,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产业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把工业集中区作为壮大能化和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升冶金、纺织、医药、食品等传统行业和发展金融、物流,产品设计等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推进市场主体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和产业融合,不断提高园区经济总量。
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县域工业处处长孟尉校在县域工业园区调研时也指出,县域工业园区要转变观念、开阔思路,集中精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地园区要按照“新理念、新目标、新产业、新机制”的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快步伐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孟尉校特别强调:“对于县域园区来说,产业是第一竞争力,园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园区要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升级作为首要目标,以产业升级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发展创新型经济、知识型经济是县域园区推进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要继续完善以产业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促进资金、技术、院校、人才、载体、平台等创新要素有效整合,加快产业集聚、人才集聚、资金集聚、项目集聚、技术集聚、平台集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十二五实现“12381”目标
依据《陕西省县域工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陕西把发展县域工业园区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途径,再通过3至5年的努力,将全省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聚集区、生态循环经济区、科技创新试验区、城镇化拓展新区和城乡统筹一体化示范区。
陕西要求各级政府把发展壮大园区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上政府议事日程,通过科学规划、科技支撑、科学推动的发展路径,实现“12381”宏伟目标,即争取到“十二五”末实现1万亿元的营业总收入,建设200个工业集中区,重点培育30个过百亿的工业园区、80个过50亿的工业园区,吸纳100万人就业的目标。
要求各地创新发展目标,进一步修编完善规划,突出园区的产业特色和集群发展。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上中下游产品相关联的产业链。筛选确定一批规模相对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优强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形成园区发展核心。充分发挥园区招商平台和载体的作用,建立项目库,推动招商引资,主动吸引和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这次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年度例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总结全市2011年度知识产权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度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任务,进一步振奋精神,强化措施,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刚才,中级法院、公安局等部门汇报了工作,大家都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立足本职、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知识产权整体工作有了显著提升,多次受到省政府表彰,并在全省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希望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协同作战、争创一流的精神,推动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为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宏伟目标再立新功。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知识产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积极打造科学发展高地,就必须发挥好知识产权对科学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必须适应发展需求,抓住机遇,有所作为;要牢固树立服务中心的意识,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为目标,明确责任、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实现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高地的现实需要。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煤电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是“十二五”时期我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要积极实施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品牌发展战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产业专利技术布局,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优势;积极培育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营造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激情;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促进科技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推“1655”企业升级计划的完成,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区域自主创新高地的关键举措。知识产权是提升地区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指标,只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才能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三)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打造区域对外开放高地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日益成为投资者考察的重点。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招商质量和引资水平,必须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高端资源来菏投资,提高对国内外先进技术、优势品牌等知识产权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之为我所用,进而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开创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优势,打造区域社会事业发展高地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续传统文化与优势的内在动力。要加强“一城四乡”文化资源和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充分发挥好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保护创新的作用,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总抓手。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就是通过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优化创新的社会、市场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打造新的城市发展“名片”。
二、认清形势,明确责任,扎实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的开展
2011年7月5日,市政府召开专门动员会议,正式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一年来,全市严格按照菏办发[2011]53号文件要求,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市知识产权组织领导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2011年,全市专利申请2177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1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13件,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18个百分点;专利授权1193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1件,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注册商标7122件,新增著名商标13件;新增名牌1个,省服务名牌2个,登记著作权18件。创建省知识产权园区1个,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个,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获“省长质量奖”。全年处理专利侵权案件12件、商标侵权案件126起、版权案件200多起,市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08件,结案105件。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总体上还未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对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当前和今后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需突破的薄弱环节。一是知识产权还没有真正广泛地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的重视,知识产权的社会认知度较低。二是知识产权的资源和资产意识弱化,部分企业还没有给与高度重视和科学管理,仅是作为申报项目和企业评级的手段。三是全市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在全省处于较落后位置。四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中介服务机构亟需规范。五是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亟待加强。六是创新成果转化实施率低,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窄等。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问题,整体推进知识产权工作。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实施方案》,按照部门的职责分工,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到9月底圆满实现全部工作目标。10月到12月是总结验收阶段,相关单位要充分做好准备,对照各自的任务逐项检查,对任务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迎接上级部门的考评验收。
(一)要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继续实施专利战略、商标品牌战略,落实名牌培育计划,大力发展印刷出版、动漫影视、文化娱乐、工艺美术等核心版权产业,加强对小麦、棉花、蔬菜等植物新品种的培育,着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截至2011年,全市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著名商标59件,名牌3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著作权登记432件。按照试点城市工作方案中确定的目标,今年全市专利年申请量要超过2300件,其中发明专利不低于560件,创造国家驰名商标5个,著名商标6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45个,原产地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著作权登记280件。这些任务目标都是刚性指标,必须确保完成。目前著作权和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占比已经达到要求,其他还需要大家进一步明确责任,攻坚克难,确保目标实现。
(二)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能力。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重点抓好县区知识产权机构建设,力争2012年底前县区全部建立知识产权局和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按照全省部署,尽快启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审议机制,加快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设,规避产权风险。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重点抓好创新型企业和全市60家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加快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提供支撑。支持各类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要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完善知识产权产业化机制,大力推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知识产权产业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大力培育一批熟悉知识产权制度、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创造条件,年内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拓宽知识产权资本化渠道。支持产学研结合,规范创新成果的产权化、资产化管理,完善知识产权的奖励分配制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知识产权,加快知识产权流转;鼓励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评估、转让、许可、联盟等方式推动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产业化。
(四)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完善行政司法部门之间、周边地区之间的执法协作网络。尽快建立侵权案件投诉举报制度、重点案件移送报送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公布制度。完善展会知识产权监管保护机制,重点加强农资交易会、林交会、牡丹花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整治,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
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时间紧,头绪多,任务重。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真抓实干,不能滞留于开会、发文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一)协同配合,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要注意互相配合、协同工作,真正把试点城市工作落到实处。希望大家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协作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坚决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全面加强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扎实、深入、有效地推动试点城市工作开展。市、县区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机制,有力管理,有效协调,有序推进。要注意做好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多方听取成员单位的意见,定期通报知识产权工作情况,重要的问题要抓紧研究解决,确保圆满完成试点城市工作的各项任务。
(二)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已将2012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落实。要加大对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的考核督查力度,尽快形成定期研究部署知识产权工作的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和检查。争取市人大的支持,加强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三)完善政策,健全机制。要继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研究制定适应全市知识产权发展需要、有利于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配套政策,重点加强与产业、科技、金融、贸易等政策的衔接。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十二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和《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市政府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希望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文件相关内容的起草工作,把上级精神落实到位,把的实际体现出来,任务要明确、措施要具体。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委、财税、科技、经信、知识产权、工商、版权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工商、版权等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建设,形成管理有序、规范协调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部门的协作,建立协同配合、执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机制。要尽快把知识产权作为教育、医疗、科研、工程技术等行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的重要标准,切实落实知识产权奖励政策和其他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新。要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确保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力争县区全部设立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
(四)加强宣传,扩大培训。要做好知识产权宣传的统筹规划,各新闻单位首先要发挥舆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精心策划、突出重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把知识产权知识学习纳入各级党校主体班次和公务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切实履行《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公务员培训计划》,确保初任培训知识产权参训率。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实施“一主两辅”发展战略为主线,围绕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与地方传统产业提升集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托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平台,创优经济环境,抢抓发展机遇,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扩大开放引进,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个数达到10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增长41%;增加值达到14亿元,增长29%;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以上;利润8000万元,增长33%;税金17000万元,增长30%;两项资金占用升幅控制在2%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30%以上。
三、主要措施
㈠以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招商引资是培育工业增长极,加速工业新型化,实现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的最佳途径。全市各工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单位主要领导拿出2/3的时间抓招商,副职领导拿出1/3的精力抓引资,一般干部人人抓项目。以提高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着力抓好“四个一批”,即发展一批重点行业、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一批重点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装备成套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市场国际化发展。要抓住三大机遇,坚持三个“一起”,推行三种招商方式,实现三个一目标,促进三大产业的迅猛发展:即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机遇,抓住工业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政策的机遇;坚持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各种生产要素一起引;重点推行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三种招商引资有效方式;做到专班落实、经费落实、目标落实。每个部门至少牵头引进一个投资过千万元的新项目,帮扶做大一个竣工项目,服务协调一个在建项目,力争全市工业招商引资项目资金总额在10亿元以上,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在20个以上,以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的引进为方向,选准产品,协调东风公司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努力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业(含纺织)、精细化学工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4:3:1比例发展,产出占总量的80%以上。
㈡以产业集群建设为方向,全力培植产业支柱,打造特色促进发展
产业集群是充分利用资源,培植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定位,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以“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新格局来着力构建三大产业集群和两大支柱产业,着力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板块,形成经济增长的倍增效应,努力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对地方经济拉动大的企业集团,引导我市的产业尽快形成集群效应,实现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局面。一是依托矿产资源和现有基础化工资源,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新东方、金源公司、永屹化工为龙头,以冠翔佳铝、龙祥磷化、乾兴化工等企业为基础,发挥化工人才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延伸空间大的优势,从基础化工做起,以产品辐射和产业延伸来加粗精细化工产业链,形成龙头牵引,产品延伸,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的磷化工产业群、硝基化工产业群和煤(氨)化工产业群。二是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食品饲料产业集群。以燕京啤酒、大山农业、天鑫油脂、大农牧、楚台食品为龙头,以楚都酒业、天佐饲料、鑫源植物油等企业为基础,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上做文章,以龙头带基地,把田间变车间,贸工结合,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畜牧、水产加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是依托棉花资源和化纤基础原料资源,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万众纱业、楚天化纤、富亿织造、雅新家纺为龙头,以万洋棉业、红升棉业、鸿海纺织、天王实业等企业为基础,提高装备水平,纺纱上质量,编织上台阶,印染上档次,终极产品上规模、上品牌,逐步构建“纺织—印染—加工”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纺织服装产业新格局,并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制鞋工业。产业集群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整合集群企业的人才资源、技术优势,组建集群“科技研发中心”,集人才培训、技术推广、产品研发于一体,以科学技术来紧密企业的关联度,保持产业的旺盛生命力。四是依托汽车工业辐射带动,加快发展汽车零部件支柱产业。以银轮机械、凯吉汽配、天神蓄电池等企业为基础,加大机械、电子、橡胶、铸造等项目的引进力度,以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五是以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主导,优化配置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支柱产业,以山马水泥、永城水泥和即将落户的葛洲坝水泥为依托,培植钢屋架和管桩生产等支柱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建筑砌块和装饰材料产业,年底建成年产石灰50万吨、产值1.2亿元以上的最大的石灰石生产基地;以学元件公司、大平水晶为依托,加大技术提升和花色品种开发力度,将水晶饰品延伸至建筑、电子、化工、机械等领域,水晶产品年产值突破1亿元,全力打造水晶之都。支柱产业中的重点企业,要夯实产业基础,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加大人才技术引进力度,加速产业扩张,企业裂变,做大规模,做强产品,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㈢以科学进步为主导,提高核心竞争力,开拓创新循环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必须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技术需求实施科技创新,培植创新型企业,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工业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要更为广泛地开展产学研活动。部门要发挥职能为企业与科技联姻搭桥。要通过多种途径把“科技”请进来,送科技下乡,送成果进厂,让企业与科研院所面对面,企业选择项目与科研成果面对面,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要主动走出去,带着原材料,带着样品,带着意向,寻找对口的科研院所,与科研院所结对子,让专家学者来诊断企业,量身研制产品,将企业变为科研院所的试验基地,开展技术、资金等全方位合作。二要大力开展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活动。要提高全市工业经济的技术装备水平,必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技术革新。小磷肥、小矿山、小化工、小造纸、小水泥以及小米面、小油厂等小企业要认真研究好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安全生产政策、食品卫生政策,淘汰、改造落后设备与工艺。要通过资产重组、产品更新、技术引进等多种有效方式来实现有效资产的联合及规模的扩张。三要积极开展精品名牌的创建活动。部门和企业都要保持和提高争创精品名牌的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品牌创建,利用产品供货会、展示会等方式,充分展示自己和提高自我。相关部门要在引导和指导上下功夫,对创牌产品要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市场、技术、信息服务及资金、人力、物力等必要的支持和帮扶。到年底,确保全市有1-2项科技成果挤进省、市技术进步奖笼子,1-2个产品登上省及省以上精品名牌榜。
㈣以加快中小企业成长为契机,引导企业资本扩张,壮大块头规模发展
加快中小企业成长,促进成长型企业提档升级是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工作。从国家、省到我市,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我们必须抓住这一良机,理顺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理清工业企业家底、理出加快企业成长的工作思路。首先,要理清家底。年头、年尾各镇(办、区)、工业主管部门都应开展工业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只有理清家底,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才能找准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着力点,才能加速企业由“个头”向“块头”转变。对企业成长的苗子,各镇(办、区)、各部门要倾注心血,帮助企业完善从财务核算到规章制度、到企业管理、到营销服务的管理体系建设,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调动企业的发展热情。其次,要理清思路。要鼓励成长型的企业做大、做强,要引导企业走集团化经营的路子,跨区域兼并,跨行业联合,主业做大,副业做宽,多业并举,齐头并进;小而全的企业要通过裂变来诞生新的市场主体,寻找自我发展的新空间,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扩张;要瞄准市场,走产业延伸发展的路子,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花色,形成产业链、产业群。年,全市要以中天矿业、粟兴米业、华威公司、农丰公司和即将投产的永屹化工、力隆钢构、新登管桩、天健矿业为重点,确保每个镇(办、区)和工业主管部门都有1-2个企业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净增规模企业总数在20家以上,新增产值在4亿元以上;以金源公司、新东方公司、大农牧为重点,力争1-2家企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实现5亿元企业零突破;确保5-6个企业跨入亿元企业行列。
㈤以环境建设为平台,整合相对发展优势,营造洼地聚集发展
环境是发展孵化器。首先,要把环境变成洼地,变成更好、更宽阔的投资平台。经济开发区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硬件,“工业经济走廊”是我们优化环境的构想。要把经济开发区建成全省示范开发区,按照“合理布局、综合配套、突出特色、注重环保、开放发展”的要求,在完善项目承接功能的同时,加速中心城区搬迁企业的聚集发展,启动商住区建设,加快标准化厂房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入驻环境,安居才能乐业,才能提速签约项目建设周期,尽早发挥项目效益。雷河•大雁工业园建设已纳入重要日程,要按照“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高强度”的基本要求,把园区建成市级化工工业园区,高标准地规划园区建设标准,高质量地筛选入驻项目,科学地布局建设项目,在完善水、电、气供应基础设施的同时,提升火车站建设等级,重点发展医药、生物肥料、农药等精细化学工业,发展物流业。新东方、金源公司、永屹化工、冠翔佳铝等基础化工生产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产品延伸,扩张企业的经营规模。其次,要持续完善软环境建设,增强的投资魅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以金博信用担保公司为载体,发挥担保协会的纽带作用,更加广泛地吸纳企业、社团和个人参股、改造担保公司,增大担保公司的资本金额度,力争年底增资扩股达到3000万元,担保额度放大到1亿元以上。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按照“政府补偿、企业下单、学校培训、服务企业”的思路,重点培训技术工人、特种作业技术人员,提高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每年为企业培训和提供各类优秀人才2000人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晋级在100人以上,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劳动用工及劳务输出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提高信用等级企业的覆盖率。要抓住现在资本市场条件好、股市逐步成熟和产业、产品、市场大好的机遇,解放思想,把发展与资本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上市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达到企业依法经营、长治久安的目的。要按照《市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若干意见》来建立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对企业进行分门别类、动态管理,在土地、税收、财政、房产、金融、工商、发展项目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要抓住建设全省最佳信用县市的良机,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倡导明礼诚信的金融环境。特别要规范规模以上企业的财务统计等基础工作,积极开展政银、银企合作,将企业资信等级的覆盖率提高至60%以上,打造诚信企业,改善金融、财政支持企业的环境。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科技、财政、司法、网络等部门和社团组织,组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政策咨询、市场信息和法律援助,提高资源、设施使用效率和创办企业的成功率。
㈥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推行企业现代化管理,提高素质全面发展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年各工业企业要以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办法为重点,着力推进管理方式上的转变,广泛推行“6S”管理,以()公司、银轮汽配公司、天神蓄电池公司、新家纺公司、化工公司、大农牧公司、楚天化纤公司、酒业公司、新东方公司、天鑫油脂公司等10家企业为试点,借鉴浙江银轮公司“6S”管理的经验,制订本市企业“6S”管理的推广手册,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推行要领、实施方法、检查考核标准。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方法,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选派企业管理骨干到浙江银轮现场观摩,邀请浙江银轮的管理专家来授课,对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业主管部门的中层以上干部分批进行培训,拓宽全市工业企业的视野,树立崭新经营理念,引导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运作。在工业企业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活动。一方面加大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促使企业积极改造生产工艺,优化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对企业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制定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将目标纳为年终实绩考核的目标之一,形成级级抓节能,层层抓减排的氛围,引导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加大企业降耗增效、扭亏增盈指导力度,对资源消耗企业、亏损企业要责任到部门,责任到领导,分类进行指导,分企业制定降耗、扭亏方案,分月进行调控,促进企业自觉降耗,发挥潜能,增产增效,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影响力。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近年来,绍兴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以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以市场的手段经营农业,以开放的思路拓展农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成效显著,势头好,也创造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初具。到20*年底止,全市特色农业面积达244.6万亩,其中“万字号”特色基地92个,面积100多万亩。20*年茶叶等六大主导特色产业产值达13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86.8%。目前全市已拥有300多个特色专业村、34个专业乡(镇)和13个全国特色之乡,特色优势产业块状日益明显。如诸暨市珍珠产业,养殖遍布全国10多个省,总面积已达38万亩,年产珍珠700吨,占全国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0%。
二是产业化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已拥有各类农业企业1110家,20*年实现销售额189.6亿元,实现利润12.8亿元。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家,其中亿元以上达41家。各类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同、合作经营等形式,联结农户172.6万户,联结基地736.5万亩。
三是农产品加工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全市正在建设1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累计总投资达29.85亿元,建成投产企业达97家。其中投产的97家企业20*年实现销售收入60.8亿元,占全市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的32.1%,集聚效应初现。自去年以来,为进一步解决农产品受加工“瓶颈”制约,缓解要素制约,全市各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抢抓机遇,积极做好新一轮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扩容与升级。据调查,全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意向扩容面积近3420亩,计划投资近20亿元,其中已落实征地1325.1亩,意向入园企业达30家。如嵊州市通过创建一批名茶加工集聚区,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扩容与升级。据不完全统计,贵门、谷来等乡镇相继建了32家名茶加工集聚区,有600多户茶农进入集聚区。
四是农业外向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绍兴市坚持“四外并举”,着力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农业外向度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已还有500多家企业在全国设立4000多个农产品销售中心,其中有2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在日本、美国、摩洛哥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产销分公司和生产基地。农产品出口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保持15%以上。到20*年底止,全市农产品外贸供货值达6亿美元以上,其中自营出口达3.23亿美元,农业外向度35%左右。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做法
1、创新理念,引导工商资本投入,产业化经营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快。自19*年代未以来,绍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以工业理念指导农业,以市场手段经营农业,鼓励引导工商企业投资高效生态农业,以工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动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在政策引导下,掀起了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的热潮。大量工商业主涉足农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壮大了农业龙头企业队伍,提升了农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将工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经营理念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市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有41家。这41家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大多由工商企业直接投资或通过引进外来资本改造传统产业而实现。近年来工商资本投资又将生物高科技企业、种子种苗业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战略投资的重点。从调查情况看,该市21家重点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其中有一半以上为工商企业投资兴办的。如绍兴市中亚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是由一家建筑企业投资5000多万元创办起来的水产种子种苗繁育中心,中心现有工厂化养鳖基地70多亩,年产商品鳖100万只,产值5000多万元。公司所属的绍兴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是全国两家中华鳖原种场之一,目前该公司被评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不仅是为农业注入资本金,更重要的是为农业发展带来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2、实施强龙工程,抓龙头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绍兴市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为切入点,通过认定和扶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帮助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5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19家,市级92家。11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年实现销售收入116.9亿元,占全市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1.8%,其中21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包括2家批发市场)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占全市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4.1%。如国家级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华发茶叶有限公司,在浙江嵊州、江西、福建、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直接或间接联结基地8万亩,联系茶农6万户。目前嵊州市已形成了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35家茶叶加工企业群,年加工、出口茶叶10万吨左右,出口创汇额达1.5亿美元。
3、搭建平台,创建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绍兴市把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充分发挥园区建设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积极探索集约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如浙江丰岛实业集团投资2.2亿元,在新昌县农产品加工园区内兴建了“丰岛农产品加工园”,主要生产橙汁、西柚汁、白葡萄汁等饮料。丰岛农产品加工园的建成投产,对新昌水果、蔬菜种植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与明显带动作用。目前集团已形成拥有12个子公司,联结农户8万多户,联结基地28万亩,年销售农产品达6.74亿元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同时还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最多时日用农民工达1万人。丰岛集团计划到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超60亿元,要在水果罐头、鲜切花、杨桐柃木等三个产品上力争全国第一。
4、实施走出去战略,抓“四外并举”,农业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一是基地建出去。绍兴市农业外拓工作起步始于上世纪*年代初,到*年代中后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提出了“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农业发展理念,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及种养大户发挥资金、技术、产业等优势,走出市外、省外、境外发展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外拓从当年的杭州西湖捕捞承包到目前江西军山湖、新疆博斯腾湖水面承包,从周边地区的茶园经营到跨国森林经营等。目前全市有2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外建农业基地711万亩,去年实现外拓农业产值29.6亿元,在市外基本形成了茶叶等五大原料基地。二是市场拓出去。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绍兴市积极实施农产品出口导向战略,加大对外向型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发新产品,走多元化发展战略,农业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保持15%以上。三是资金引进来。近年来,全市各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视大项目和高技术含量项目的引进,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如珍珠产业是绍兴市传统优势产业,近三年来,共引进外资近5000万美元,新上项目40多只,新办企业19家,其中境外新创办企业5家。外资的引进和利用,较好地解决了珍珠业投入不足的问题,珍珠深加工项目、普通珠的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珍珠业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市珍珠农业龙头企业达500多家,诸暨的珍珠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珍珠市场,并正在着力打造国际淡水珍珠产加销中心。珍珠产业已经成长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5、实施品牌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一是加大技改投入,积极创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近年来,绍兴市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加大投改投入,创办农业研发机构,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承担农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产业化项目示范,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能力。据对全市12家规模型农业科技企业调查,20*年12家农业企业的内部研发投资总额为7325万元,是20*年投入3633万元的1.16倍;是20*年投入5325万元的1.38倍。随着技改投入进一步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一些自主研发的专利和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如浙江长生鸟药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出全球首创的纯物理纳米珍珠粉制备技术。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正积极打造国际生物质降解塑料专业生产科研基地,研究开发的生物质降解材料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二是积极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近年来,全市各地积极应用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农业,开发新兴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如全市积极实施了“淡水鱼综合利用加工”、“出口有机茶安全与标准化生产”、“纳米珍珠粉研究”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60多项,自主研发出一系列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好的新产品。如浙江金大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从生猪屠宰副产品中开发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肝素钠、胰岛素。这些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三是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近年来,绍兴市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到目前,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82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22只、绿色食品55只、有机茶36只;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只,浙江名牌产品35只,市级农业名牌产品81只,中国驰名商标7只,省级著名商标33只、市级著名商标127只,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6、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扶持,产业化经营活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创新组织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近年来,全市各地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围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实行多形式、多领域、多渠道创办,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84家,入社社员1.9万人,带动农户25万户,联结基地面积(包括外拓基地)1*万亩。2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推销农产品15亿元,带动当地农业产值25亿元,农民从参加合作社中增收3194万元。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全市各地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据统计,到20*年底止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耕地)65万亩,流转面积占到总耕地承包土地面积的30%;全市10亩以上大户近2万户,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0万亩。三是创新服务机制,营造产业化经营良好氛围。为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绍兴市按照“政府牵头、企业参与、银行合作、市场运作”方式,共组建6家农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74亿元,到目前止,累计为196家农业龙头企业及种养殖大户提供担保贷款70981万元,有效地解决部分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集约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意见。这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产业化经营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绍兴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存在如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初加工农产品多、精深加工农产品少,农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主导产业发展还应加快。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主导产业发展,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市各地根据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相应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但总体上看,主导产业发展仍存在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雷同、优势农产品布局分散以及扶持力度还不够等问题,特色优势、区域优势的文章做的还很不够,特色主导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缺少核心竞争力,在推进主导产业发展上缺乏有效措施和手段。
2、农业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该市农业龙头企业经过近几年来的培育和发展已取得长足的发展,总体上规模不小,但其综合竞争能力还不够强。从资产规模上看,全市1110家农业龙头企业,以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居多,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少。从销售情况看,20*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年平均销售收入不足2000万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近年来有了大幅增加也仅为41家,目前尚未一家超过10亿元。
3、农民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近年来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说,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农民的期望,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存在不少差距。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全市368家合作社带动农户数占全市总农户数的比例仅为22.7%,全市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产值还仅占到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0%。由合作社创建品牌、实施标准化管理,以及建设绿色、无公害产品、基地等项目在整个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所占的比例还不高。
4、农产品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近年来,绍兴市农产品在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方面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有明显成效。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内销市场来看,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本省和上海市场。另外市场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区域性、全国性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尚处发展之中,现有的农产品市场辐射半径较小,集聚能力有限。从出口市场来看,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美国、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20*年出口到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占全市出口额的80%左右。出口品种的结构也较为单一,以茶叶、果蔬、竹木、珍珠、生猪、羽毛羽绒为主,除茶叶、珍珠外在行业内所占的份额较少,且大多以原料和半成品、粗制品出口较多,终端产品和精加工品较少,产品档次不高,制约着国际市场的拓展。
5、制约产业化经营因素仍较多。近年来气候异常,灾害频繁发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苏丹红”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正面临自然、市场、疫情等多重风险。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土地紧缺、资金紧缺、能源紧缺等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宏观调整带来的要素制约将直接影响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建议
1、加快特色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主导产业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条件。要认真贯彻落实浙政发〔20*〕17号文件精神,按照“7+1”高效生态农业工作体系,围绕区域特色和主导产业,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做大做强茶叶、生猪、蔬菜、花卉、麻鸭、珍珠、长毛兔、名果、特种水产等特色主导产业。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的投资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2、育大育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龙头带动能力
一要培育、催生龙头企业。按照“放宽政策、放活经营、积极扶持、放手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使绍兴市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鼓励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途径,提高企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水平。二要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鼓励引导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要立足现有基础,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坚持以工扶农、以工促农,走发展非农产业扶助农业的路子,培育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收更多外来资金投资农产品加工业,促进该市农业龙头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三要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产销合作关系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四要加强规范管理。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培训,提高经营者队伍素质,用先进实用技术武装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
3、继续实施“开放兴农”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继续深化实施“开放兴农”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提升外拓基地。要围绕“巩固、提高、完善、稳定”这一主题,规范运作,不断完善外拓基地承包合同及承包方式,在继续推进外建基地数量增长的同时,要更多地重视基地产出能力的提高和效益的改善,加快基地结构调整和投入力度,加强基地经营管理,抓好标准化生产,实现外建基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绿色化和优质化,推进农业外拓基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到省外、境外兴办农业企业,特别是到国外投资兴办农业企业和承包土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把境外资源开发和市内出口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走出去”的内涵。二是努力开辟国际市场。积极采用多种有效方式,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继续巩固现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不断培育和开拓具有前景的新兴国际市场,努力形成合理、有层次、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格局,逐步扩大绍兴市农产品出口份额和国际市场覆盖面。三是积极开拓市场。要继续按照“设窗口、进超市、办展销、强品牌”的总体要求,创新营销理念,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到市外、省外的大中城市乃至境外建立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开设销售中心,建立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流通窗口,努力扩大市场空间。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力引进、配送、拍卖、期货和电子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物流业发展,努力拓展市场空间。
4、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要进一步优化合作社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合作社法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争取在财政、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创造条件,支持合作社项目建设,促进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要积极发挥农业部门在指导和管理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技推广、农民培训等方面的组织体系优势,加强政策、技术、信息等服务,通过在合作社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构建公共植保体系等项目,把合作社制度引入到农业生产各领域和各环节,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基地农户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能力。要积极引导合作社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创建和营销品牌,指导合作社建立“激励—制约”机制,加强对社员的培训,帮助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等多项举措,全面提升合作社的竞争力。
5、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步伐,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加快农业标准制订,特别是主导产业如茶叶、珍珠、蔬菜、水产等优势出口农产品,要按国际市场标准的要求,制定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形成健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使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二是要加大品牌培育和宣传力度。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创牌意识,注重品牌运作,积极开展各类认证和品牌展示、推广工作,努力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著名(驰名)商标,特别是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不断提高绍兴市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步伐,积极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haccp、gap认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信誉。同时要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做好品牌的整合工作,进一步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要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县有检测中心、产地有检测站、加工企业和市场有自绍兴检测点的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体系。积极开展生产环境、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投入品的检测,实行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控制。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及农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6、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
科技进步是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只有科技创新,发展高新科技,才能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才能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一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改投入,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改项目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和更新,要给予一定贴息扶持。二是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力度。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开发和运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保证企业用于研发的经费逐年有适当增长。积极开发“名、优、特、新”农产品的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提高其附加值。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发挥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进行产研合作,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人才。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各类科研机构,集中各类科研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