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

第1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医药人才 培养新模式 构建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3]陈毅平,牛晓静.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4).

第2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为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专科临床医学人才,应创新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结合具体岗位需求自主开发的教材,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可以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关键词:

全科理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课程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记载,2012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0%,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4%,可见专科层次医疗卫生人员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主力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于201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也随之进行创新改革,现报告如下。

1改革背景

为顺应人民健康需求增长和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要求,我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在该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转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即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开展基本疾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均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明显阻碍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何坪[1]等人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以评价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数量及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专业的全科医师;三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缺乏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难以独立开展和全面承担相关工作,素质普遍偏低,自我职业归宿感也较低。

同时,《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4]等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科医学教育应以“3+2”模式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即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三年制医学专科生,毕业后接受两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并将其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任务,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应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强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为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应在原有预防医学课程基础上,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建设与改革。

在此基础上,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进行大量调研[5],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6],针对临床类学生编写了《基层预防保健技术》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内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在编写过程中,将预防医学、健康保健等基础知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有机融合,并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使实训内容按章节整合;改革教学方法,探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聘请基层医疗机构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实训指导,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期开发了课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相关资料及课外学习资源链接,学生可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及拓展学习;同时,在临床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实习内容[7,8],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本课程教学使专科临床类学生能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与技能,为以后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开展相应工作奠定基础。

3讨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应同时具备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课程较少,仅有预防医学一门课程,与基层实际工作结合不太紧密,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能力培养。《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综合采用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专家研讨等方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开发的基层实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其他高职医学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教材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写,并配套相应的实训教材和网络资源,针对性地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层工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强调实训操作。如在讲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时,让每一名学生自己创建一份健康档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中增加相应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以培养真正的全科医师。我校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于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应政策规定不断更新,以更贴近实际岗位工作任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及能力均较以前的学生有所增强,岗位胜任力有所提高。综上所述,我校自主开发的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能有效提高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符合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因为是一门新课程,如何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坪,邓宇,罗利刚,等.重庆市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6号.2012-05-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高[2012]7号.2012-05-07.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23号.2011-07-07.

[5]谭涛,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36):3905-3906.

[6]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黄进,李玲,赵宇亮,等.临床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7):63-65.

第3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医学本科生教育,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梯队

目前,国内外院校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比较重视用转化医学理念进行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转化医学教育,然而,国内有学者提出,在医学本科生阶段开展转化医学教育势在必行,它对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因此,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重视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医学本科生教育。

应重视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转化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转化能力的质量保障。由于转化医学是多学科、多层次、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因此,为了增进学生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高校应用转化医学理念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利于学生转化能力培养的科目,优化选修课的内容,通过设置多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实验改进实验课程模式,以期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应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学生转化医学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支撑。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科生导师大多从事科研工作,对本专业的一些前沿性研究有一定的认知。他们在对学生进行转化医学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打开科研、学术之门的钥匙,而且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转化医学的科研理念,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可为日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应注重开展医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新时期的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要确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树立“转化医学”的工作理念,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学生服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医学实践活动,如开展“多发病常见病病历讨论”、“到社区短期见习”“预防保健宣传”等活动,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得到提高。

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转化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要靠高素质具有转化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实施情况。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临床工作者很少接受过正规的基础科研训练,因此,从事转化医学的研究者大多来源于缺少有丰富临床医学背景的不同领域的基础教研人员。那么,如何提高基础教研人员和临床工作人员的转化能力,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笔者认为,学校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以更好地推进转化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地方医学院校可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加强各学科教师紧密交流和联系,使他们相互完善和发展。基础教学科研工作者要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重新构建适合医学人才培养的转化医学知识,基础研究人员要主动和临床医生通过联合查房进行定期交流,共同研究和学;临床教学医院可一方面通过选择一些优势和特色学科,对这相关临床工作人员进行基础科研训练,从而提高他们基础研究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建立“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与基础研究人员实行资源共享。

地方医学院校要与临床教学医院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例如通过联合举办“博士论坛”、“专家讲坛”“学术会议”等学术沙龙形式,为不同专业相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他们能不断熟悉对方的语言,了解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便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科研工作;通过联合申报转化医学研究的项目,可为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与优秀的基础科研人员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可使临床医生将临床中急需决的问题反馈给基础研究者,从而使基础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临床应用。

建立地方医学院校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推动转化医学的深入发展

如何整合我校基础、临床及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更好地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应把经过转化医学培训的精通人文、基础、临床的这部分教师集中起来迅速组建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要建立医教研一体化的运行体制和模式,强化和推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通过由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全面负责培养教师队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组织和编写“以器官和疾病为中心”的教材、教案和制定教学计划,逐步建立起以“医院”和“病人”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然后,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也要不断总结及积累经验,积极组织进行多课题、多学科、多途径、多层次的教学试点与实践,以此推动转化医学的深入发展。

转化医学倡导的基础临床相结合不仅是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实施医学教育改革的平台和途径;医学教育改革,不但会为转化医学提供全新的医学人才,而且也可以促进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因此,只有及早规划,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使医学教育改革更加深入,培养的医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第4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转化医学(translationmedicine)是近年国内外医学领域流行的一个新概念,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提出“转化医学”概念。它以人的健康为本、以重大疾病为研究出发点、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成医疗实践为宗旨。其主要目的是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领域固有的隔阂,搭建两者间的桥梁,使日新月异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改善人类健康的防治措施[3]。因此,转化医学本质上是一个双向开放、往返循环、持续向上的研究过程[4,5]。转化医学理念已逐渐成为世界医学研究领域的共识,其应用有利于推进临床医学更好、更快速地发展。

2肿瘤影像医学教学的现状

肿瘤影像学是医学专业中较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其教学主要包括肿瘤医学影像诊断和肿瘤医学影像技术两方面。肿瘤医学影像诊断的教学模式比较成熟,主要注重临床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肿瘤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则较为欠缺,尤其是对肿瘤影像新技术的研发、功能拓展、临床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及运用等方面的授教还较为薄弱。目前肿瘤影像医学教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传统的肿瘤影像医学教学授课的模式过于单一,跨学科联系较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②现行课程安排中有关学习方法、获取知识手段的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③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单纯从理论和阅片等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对肿瘤影像表现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地理解。④教学内容陈旧。该学科知识更新快,教材、教案等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足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6]。⑤学生技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与临床实际应用能力脱节。肿瘤影像医学教育要求培养既会诊断又会技术研究,既有转化理念和能力又有肿瘤影像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开展转化医学教育尤为必要,它是当前培养综合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提倡“从实验桌到病床旁”的转化医学教学理念在肿瘤影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转化医学教育理念在肿瘤影像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3.1促进肿瘤影像医学教学多学科的合作

不同学科、不同思想、不同理念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壮大,也需不断加强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与技术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因此建立肿瘤影像学、基础肿瘤学、工程技术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科研小组,让各组组员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通力合作及协调发展,形成纵横交错的综合体系,才有望实现肿瘤影像医学的可持续发展[7]。转化医学教育强调理念的改变,它打破以往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教育模式。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交叉的开放式研究平台,鼓励将物理工程实验室发现的有意义的成果转化成能为临床提供实际应用的手段,有效将肿瘤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同时也对肿瘤影像征象进行基础研究。其次,不同的影像成像手段各有优劣,将彼此的优势互相融合已成为医学影像设备研发的潮流。转化医学教育对这一潮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进一步为肿瘤的诊断提供更多的成像手段,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如在既有的CT、MRI、PET、B超等设备的基础上研发PET-CT、PET-MRI或将几种成像设备融合的机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平台具有稳定而强大的效果,所形成的多学科介入机制能够满足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需求。

3.2为肿瘤影像医学教学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转化医学理念的应用一方面能增强肿瘤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加深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为临床医技人员提供进入实验基地探索基础研究的机会。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重视从临床中凝练课题,可以培养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识,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使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8]。如肿瘤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某种肿瘤具有相同的影像征象,但是纯粹的临床实践无法为其提供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撑依据。转化医学理念主张临床医生与研究员密切合作,提倡由临床医生仔细观察肿瘤的影像特征,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基础研究员,再由基础研究员对此进行研究,进而将科研成果反馈到临床,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探究性研究达到解决临床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3.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转化医学理念的应用为肿瘤影像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多学科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多种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9]。如肿瘤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X射线、CT、MRI、PET、B超检查等的成像原理时,可与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观摩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操作,共同探讨相关问题以获得深层次的实验体验,从根本上理解相关概念及原理,将枯燥、深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有趣且自主参与的实验操作。另外,通过与其他学科学生的交流,可进一步培养肿瘤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适应学科发展所需的医学影像技术工程师,塑造能灵活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的专业人才,构建合作融洽的专业团队。

3.4有利于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的学生

肿瘤影像医学蓬勃发展,临床应用技术不断更新,而现有的教材、教案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停滞不前,不利于医学生第一时间掌握肿瘤相关研究新进展及新技术。许多学生毕业后开始到临床一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应的技术问题时,常常无法到实验室通过相关研究来解决当前技术的缺陷,不利于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转化医学的应用一方面为肿瘤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人员熟悉和参与临床工作创造了条件,鼓励学生到临床进行实践,让学生在相关教材内容还未能及时更新的情况下,通过到临床实践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另一方面,为学生参加工作后再次进入实验室进行技术研究打下铺垫,真正做到将临床影像医学的应用与工程医学授课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具有肿瘤医学影像诊断能力和肿瘤医学影像技术研发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4结语

第5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执业医生;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本科教学

作为世界各国均认可的执业医生资格考试,是医疗领域人才的基本准入制度,也是衡量医学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支柱专业,其肩负着培养良好职业素养、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医学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指导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工作,从而提升医疗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1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概论

为科学认定医师资格,世界各国通常都采用医师资格考试的方式,我国自1999年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通过法律的方式确定我国医师行业准入制度。执业医生资格考试分为四个部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主要为考核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实践能力,为探索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趋势,本研究借助网络等途径,查询2009年~2015年执业医生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1]:从表1数据可知,近年来报考执业医生资格考试的医学生越来越多,就考试总通过率而言,其大体上呈下降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医学生自身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仍不理想,基于此,教师必须加大对临床医学本科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创新临床医学教学方式,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与质量。

2基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指导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策略

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当前执业医生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仍不理想,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性,利用该考试的杠杆作用,创新医学教学方式,丰富医学教学活动,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从而提升学生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2.1科学转变医学教学理念。高校进行临床医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利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时转变医学教学理念,修订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将批判性思维贯彻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临床实践的作用,引导医学生运用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解释疾病,如疾病的发病因素、病理过程,提升其临床问题处理能力[2]。同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在教学改革时,应依据医师在执业中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一个多视角、多维度考试,但当前医学教学理念仍较为传统,限制着医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应积极适应时展趋势,协调好临床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实践课程的关系,科学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医疗教学内容的实用性。2.2不断丰富医学教学模式。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查力度较大,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不断丰富医学教学模式:(1)引入CBL医学教学模式,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上模拟、重现临床诊治等场景[3],为医学生营造浓厚的临床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问题;(2)引入PBL医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综合素养强的临床医生,教师可综合考虑学生医学知识掌握情况、个性特征,提出多层次、多维度的医学问题,促使学生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探索,如网络等,从而在课堂中积累学生临床探究经验。

3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指导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工作,充分发挥考试具备的杠杆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医学本科教学的质量,还有利于增强医学生综合实践素养。教师应深入分析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核趋势,坚持“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原则,提升学生临床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医疗领域。

参考文献

[1]陈戈,李建平,颜黎,等.从文科医学生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层面谈医学院校招生改革[J].重庆医学,2016,45(10):1429-1431.

[2]蔡卫华,柏平,凡进,等.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初探-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J].科技视界,2016,(27):96,141.

第6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隐喻机制;医学生;英语隐喻能力;培养措施

概念隐喻指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当源域与目标域所包含的内容不断地增加,则有利于隐喻映射。概念隐喻建构的主要元素包括社会背景、文化知识、价值观、心理趋向、认知趋向、自然学科知识等。

一、概念隐喻机制建构――以语言方法为例

1.掌握可以直接提供映射的语言形式。语言形式主要包括基于词汇层面的隐喻语言形式、修辞语言形式等,其中修辞语言形式,与语言中拥有隐喻理据的语言形式,具有同等地位,其能蛑苯游隐喻语言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概念隐喻。在实际应用中,修辞语言形式的源域与目标域则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2.掌握概念隐喻映射的主要要素的语言形式。在英语语言中,部分语言形式与词汇和隐喻语言不同,其可以直接提供概念隐喻,且只涉及部分隐喻要素。在建构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学习并掌握能够提供为隐喻机制建立提供主要要素的语言形式,如,英语表达式中的起床(Get up),其虽然源域与目标域所表现的概念隐喻不明显,但是语言结构中的up提供了有意识隐喻映射,这是构成隐喻的主要要素。因此,学习者需要掌握这些类型语言形式。

二、培养医学生英语隐喻思维能力的措施

1.医学英语词汇中所含有的隐喻思维。在医学英语中,将普通的英语转译成专用的医学英语词汇,其中处处涵盖着隐喻,如,在普通英语中,administration代表的是政府机关意思,其映射在医学中,代表着的是“服药”的意思。在医学英语词汇中,隐喻思维涵盖的范围较广,医学英语词汇主要是由词素构成,包括前缀与词根、后缀与连接字母。

2.培养医学生英语隐喻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对于医学生而言,在学医的过程中及实际工作中都需要参考大量的外文文献,以及应用大量的医学英语词汇。医学英语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虽然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医学英语的构成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如,arthro意思是关节,其和表示疼痛的algia,组合为arthralgia,则表示关节痛;与意思为炎症的itis,组合为arthritis,则表示为关节炎,其中的连接词不含有隐喻思维,只是为了发音方便,以隐喻手法组成不同含义的医学词汇。因此,医学生只需要具备较强的隐喻思维能力,能够熟练地分析词汇的形成依据与表现形式,且需要掌握概念隐喻机制建构的能力。

3.培养医学生英语隐喻思维能力的措施。(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隐喻思维教学。医学隐喻词汇量较大,并且新的词汇更新速度较快。但是,新词构成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学校为了培养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需要培养其基于隐喻思维角度的基础上,分析医学英语词汇形成的理论依据,并且要提高医学生对隐喻词汇表现形式,以及功能的察觉敏感度,以此来降低学习医学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英语隐喻思维教学,以此来提高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2)词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地选择医学词汇,要选择具有认知隐喻的词汇,且教学方式要从简单到复杂,开展逐步教学。同时,教师要构建基本认知框架,并且能够按照框架来授课,引导学生基于隐喻思维来思考,引导其分析词汇的组成,根据具体的词汇概念,整合新的医学隐喻词汇,形成新的医学隐喻词汇概念,提高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3)在开展医学英语词汇教学时,教师要构建医学隐喻词汇教学大纲,在培养学生在隐喻认知的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编写相应的教材,及时增添新的词汇;并且要探索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督促医学生加强学习,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医学英语词汇。

三、结语

语言具有隐喻性,在医学词汇中,含有大量的隐喻词汇,且医学英语隐喻词汇是医学专用术语。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医学生的医学英语隐喻思维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医学生英语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医学生的词汇水平。医学英语隐喻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黛莱.概念隐喻机制的建构与英语学习者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2011(1).

第7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互联网+肿瘤学研究生培养整合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整合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基于整合理念的医学教育是培养胜任未来医学模式优秀医师的前提。本文结合线上教育经验,探索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将整合医学理念融入肿瘤学研究生教学中,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

1“互联网+”背景下肿瘤学研究生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互联网方式,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变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辅助、服务学生学习从单向“满堂灌”向注重互动的“翻转课堂”转变。其优点包括:第一,教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第二,教学的方式更多样化;第三,教学更内容丰富;第四,教学评价更趋科学化。

“停课不停学”期间,各高校应急走上了全面线上教学,催生出新的教育形态,推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迭代更新,促进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在线课程发展。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为研究生教育。互联网对肿瘤学研究生培养的影响是深刻的,多方位的。“互联网+”背景下肿瘤学研究生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2整合医学理念与肿瘤学研究生教育

2.1整合医学理念的概述

整合医学是从人体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有机整合,最终形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为患者提供最优治疗方案,提高疗效。整合医学的提出旨在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专业学科划分过细,知识碎片化所带来的诊疗繁琐和局限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医学教育模式也要随之变化,培养学员整体观、全人观的整合理念成为未来胜任整合医学实践的基本要求。

2.2整合医学理念融入肿瘤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践

为探索肿瘤学教学新模式,针对肿瘤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与学上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构建肿瘤学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消化系统肿瘤—基础与临床的整合》。本课程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顶尖师资力量,按整合医学的模式对肿瘤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供全面化、专科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课程安排。从消化系统肿瘤这一整体出发,将各个消化系统肿瘤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有机整合,从器官的产生讲至癌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从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讲至内科的用药处方,更包含了最新型的放射治疗手段以及中医中药治疗方案,形成完整的肿瘤教学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建立肿瘤学临床思维,促进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增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2.3整合医学理念融入肿瘤学研究生教育的意义

整合医学的整合观,是从人体生命的整体出发,把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整合,把弄得支离破碎的医学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整合医学是新时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创新性地将整合理念应用于肿瘤学研究生教学,是提高肿瘤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国肿瘤学研究生教学形势严峻。肿瘤学研究生的培养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我国肿瘤科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本身存在很多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全方位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耐受程度,制定合適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时,单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与其他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交叉融合,所以对于整合医学对于肿瘤科临床工作至关重要。

3总结

第8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探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如何办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发挥中医护理优势,走出中西医结合护理之路,培养顺应时展需求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为此,我们启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模块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以期明确中西医结合的高等护理发展方向,建设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一、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①分析了45所高等医药院校四年制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其中10所为高等中医护理教育。它们在课程设置上未能摆脱中医学教育模式,仍沿袭生物医学模式下医疗加护理的模式,而且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中西医未能系统有效的结合,普遍存在着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课程设置是中医学教育模式的翻版,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在35所高等护理教育院校中,20所开设了1~2门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学时27~144不等,平均为48学时;课程名称不一,有中医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学概论和针灸学;16所为专业必修课,2所为专业任选课,2所为专业基础课。可见,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发展迟缓,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医护理学”课程门数单一,学时少,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有效地掌握中医护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这与社会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

2.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未得到充分重视,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学历层次较低,本科学历以下的教师占大多数。加之我国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导致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教师从事本科教学年限较短,教学经验相对不足②;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大多数来源于临床,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但学历层次低,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一部分师资来源于高等医学院校医疗专业毕业生或由医生改行担任护理教师,他们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对护理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和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医疗专业的压缩或翻版,教学内容不佳③。总之,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总体水平与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尚有一定距离。

3.教学手段、方法。目前,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手段、方法滞后,基本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较少采用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手段,缺乏学生主动参与。

4.实践教学。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实训学时严重不足,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落后,实训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队伍不稳定。这与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护理人才的目标相悖。

5.教材建设。尚未有一套完整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教材。中西医结合护理是近20年来逐步建立与形成的,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中西医护理课程教材的编写基本沿袭医疗+护理的模式,医疗内容偏多而中医护理内容零散、重复,缺乏实用性,未充分体现中医护理特色,无法满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的需要。

二、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

1.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现状。目前在各类医院中医病房中的护士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据2003年一项中医护理人力调查显示,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人力情况基本相似,学历层次低④。由于护理人员编制不合理;护理工作价值不能有效体现,护理费低廉;护士外流现象严重;护理学术带头人稀少等方面的原因,加速了护理人力的紧缺。加之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滞后,中医护理教育重西医轻中医,中西医护理未能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力严重缺乏。

2.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首先,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决定了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加。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社区护理的蓬勃发展,众多社区人群迫切需要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住院病人和社区居民希望了解中医护理技术,愿意接受中医护理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⑤。市场需求就是人才需求,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的需求决定了社会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次,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预示着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明确提出,随着我国护理事业迅猛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树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领域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应坚持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事业发展道路。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护理理念,重视养生保健、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情志护理。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廉、验”更适合于社区,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优质的卫生服务。因此,随着我国集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区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三,加快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趋势决定了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进一步规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2003年11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揭示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原理,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显著、设备配套、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基地,完善中西医结合技术标准规范,整体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以期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势在必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四,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培养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种的变迁,以及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医护理优秀的整体护理观、辨证护理观和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日趋凸显出来,引起了国际护理界的高度重视。因此,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不仅要重视跨文化知识和结构,而且要开创中医西医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国际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我国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因此,加快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三、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我国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到2006年为止,高等中医护理教育院校不足20所,加之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在高等护理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与国内外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探讨如何依托发展较为成熟的现代高等护理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1.明确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理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应使学生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重新认识人、健康、环境和护理等四个护理主理念,在熟练掌握现代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下,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了解适度、够用的中医护理理论,掌握辩证施护方法,熟练操作“简、便、廉、验”的实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临床和社区护理质量。

2.建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我校发展较为完善的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统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设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

3.构建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护理学专业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课程同步并进、系统融合的课程体系。(1)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了解适度、够用的中医护理相关理论,掌握辩证施护方法,熟练操作“简、便、廉、验”的实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2)课程模块。摆脱医学教育模式的束缚,顺应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需求,进行课程重组,避免重复,减少医学内容,突出中医护理特点,挖掘和提炼社区实用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将课程模块设立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思路与方法、社区实用中医护理技术、健康人群的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等五大模块。(3)课程设置。在不冲击西医护理教育正常进程的前提下,设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导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思路与方法、中医预测学、社区实用中医护理技术、中药与食疗学、中医养生学、中医临床护理学等七门课程。并且加强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依托学校护理实训基地,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理论与实训并重的中医护理实训教学体系,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和技能。(4)教学运行方式。保证中医、西医护理课程同步,使学生早期接触中医护理,树立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为此,我校从第2学期开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课,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由于目前我校还无法实现专业方向的彻底分流,以及未引入导师制,因此,尚存在学生盲目选课和课程内容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护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在中西医结合护理途径和结合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运行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629-673.

②沈勤,孙秋华,李玲.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护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教育,2005,24(4):71-72.

③王士才.护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30-132.

第9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中医文化;医学生;人文精神

医学生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他们将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能否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是衡量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指标。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当下中医文化影响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

1中医文化的深邃内涵

在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国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医特有的医学文化也逐渐渗透和影响着这个中国社会,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元素及人文精神。中医文化的这种包容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当代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医疗行业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模式必须随之改进。因此,“在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中,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医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1]。”1.1古今结合、兼容并包中医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等多家学说的精华,同时又吸收了近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且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中医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这种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与胸怀,其影响必将深远。1.2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中医强调人与社会的整体观念,注重“以人为本”。人是中医进行观察及治疗的切入点。与现代医学单纯将人作为疾病载体的观念不同,中医主张人不但是自然人,还是社会的人,一直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念渗透至中医文化的方方面面。总之,“中医理论强调天人合一,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的统一,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同时把人当作核心,注重以人为本,还强调人与社会统一整体观念”[2]。

2中医文化影响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

2.1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中医文化内涵丰富,包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关怀的元素,诸如:“天人合一”“形神兼养”等思想都体现出了“人的主体地位”“人文为本”的思想观念。这种“人本思想”观念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体现人的主体价值,彰显对人的健康、生命的尊重,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具有爱人、知人的精神,并处处体现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人性化的处理方式。”[3]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地创建和谐社会,“以患者为中心,充分重视患者的权利,全心全意为患者谋福利,充分体谅理解患者的疾苦,以仁慈的情怀,用热心、爱心为患者排忧解难,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4]。2.2明确“大医精诚”的道德理念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曾经多次提到医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医德,要充分发挥医者救死扶伤的精神。现代医学的发展,不仅注重培养医学生精湛的医技,更加重视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所谓“大医精诚”就体现了这一点,这已经成为医学生所遵循的医德典范。2.3坚守“悬壶济世”的使命信念“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是医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也是体现他们的价值所在。这种优良的职业精神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屡见不鲜。比如扁鹊、华佗、孙思邈等。因此,在中医文化中有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所谓“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所以,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不负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5]。

3中医文化影响下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问题

3.1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较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的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然而,在我国当代基础教育中,古典文化等素质课程不被重视。学生被考分和升学率透支了大量的学习精力,学生的古代文化素养良莠不齐。在这种教育现状下,当代医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十分薄弱。学习古代文化知识难度较大,导致兴趣较少,缺乏学习主动性。3.2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不完善经过调查了解,目前国内的不少医学院校中,没有开设与中医文化有关的课程的院校占有很大一部分。高等医学教育中只有中医与药学(包括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中药学等专业)专业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占绝对优势比例的现代医学教育往往强调数理化等自然科学,涉及传统文化的课程却少之又少。然而,像《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等与人文素养、教育有关的课程,在医学院校开设是很有必要的。3.3中医研究出现“西化”现象近些年来,国内对中医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向西医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而且在学校中西医受到特别的青睐,并且借助西医实验方法来对中医展开相关的一些研究工作,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们逐渐失去对中医文化的学习兴趣以及必要的掌握能力。3.4医学院校中教师结构不合理目前,在医学院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个问题:从事人文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文科出身,不太懂医学;懂医学的教师,大部分是理科出身,人文传统教育功底未必深厚;两者兼而有之的复合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但是,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必然会在人文学科教育中或是专业教育中影响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因此,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来说,“要视弘扬中医文化为己任,不论是专职的中医教师还是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师都要有这样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7]。

4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剖析

4.1医疗设备科技化、医患双方沟通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快的高新技术设备应用到医学领域。这一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医生过多地依赖技术设备,对医患双方之间的沟通严重缺乏,对患者的病情、关爱严重缺失。4.2医院经营商业化、医患关系物化异化由于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尽合理,整个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同时,市场经济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影响,医疗的功能定位在公益和功利之间摇摆,医疗市场定位偏离了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等医学伦理原则”[7]致使医患双方的关系被“物化”“异化”,这就自然会导致医患纠纷不断、医院信誉下降。4.3注重患者生理治疗、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由于医学技术及商业化的水平越来越高,蕴含在医学中的技术因素逐渐与人文精神相脱离,这种过于注重技术因素的现象背离了“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理念与宗旨,可能到来的负面效应就是过多地关注病人的症状及利润等,然而对患者在精神方面的关心逐渐减少甚至缺失。实际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不应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疾病,病情的处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要的沟通、交流等人文关怀也是非常必要的。

5中医文化融入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路径选择

5.1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强中医文化修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程度以及提升质量与教师自身的整体文化修养、素质是分不开的,因此,提高中医人文精神必须提高大学专业教师的个人素质。这需要医学院校教师不断阅读医学经典,针对当前中医文化教育的现状,深入钻研、分析,深入了解中医文化的内在精髓、人文思想以及价值观念等,并将中医的文化内涵融入日常教育中。比如:中医的“仁术”思想,对当代医学生进行“仁爱道德”的教育就非常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教师要引导医学生不断挖掘中医文化的思想精髓,不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医学院校要不断加强对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人才在多学科的培养力度以及突出中医文化内涵培训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利用有效手段将中医文化的人文思想传授给医学生,为学生们人文精神培养提供强大的支持。5.2加大医学教材建设力度,促进中医文化融入教学过程针对医学生的实际特点,选编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非常重要。在整理选编教材时,要注意发挥经典文献的作用,并且“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与加强临床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最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医经典之中”[8]。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将传统思维模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不断创新中医文化教育的载体与途径,加大在各学科教授过程中对中医文化教育的融合力度,将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培养结合起来,有利于中医文化更易接受,最终使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性得到增强。这种融合过程可以进一步激发医学生以“仁爱”精神为己任,学生们享受这种博大精神的魅力,为全方位地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了基础。5.3加强医学生基本功培养,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师要为学生们梳理出中医文献的发展脉络,明确一些医药文献的版本、目录,以及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献学、校勘学、版本学等基础知识,慢慢提高他们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在讲授中医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样“可以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书本知识,而且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强化了临床思维能力,促进了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9]。5.4创新人文培养思路、营造中医文化氛围5.4.1发挥校园文化阵地作用、积极创设中医文化环境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阵地,比如:宣传栏、展板、校园电台、广播、校报等,加大中医文化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与载体,开展有关中医文化的活动,建设中医文化网站等,使学生们处于中医文化的氛围中,从而培养他们对中医文化的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怀。5.4.2设置中医文化活动日、弘扬中医文化精髓设置中医文化活动日,举办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医名家、大家的纪念活动,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以及为人类健康所作的贡献,使学生们感受到这些前辈的博爱精神与伟怀,从而激励医学生积极投身医学的坚定信心。5.4.3建立中医文化社团,深入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建立中医文化社团,加强成员之间的学术探讨以及深入交流,此外还要积极并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将中医知识、文化加以推广,而且进一步检验并深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5.4.4与社会机构联系,聘请医学名家进行学术讲座通过各种途径,与相关医疗机构或医疗教育机构进行沟通,定期聘请行业内专家、教授及行业中优秀人员进行相关课题的讲座。讲座中既要突出行业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又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文化素质的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医疗实践,跟名师做临床,从点滴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修养。

6结语

在医学院校中,从事中医文化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知识以及博大的传统文化基础;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中医人文精神与中医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提高医学生人文精神及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在中医文化影响下的医学院校,不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力度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亚斌,蔡子鹤.中医文化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2010,9(8):1123-1125.

[2]贾爱明,张红,胡文梅.中医文化融入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4):92-93.

[3]孟令涛,闫冰,曾奇,等.论中医文化视野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26-227.

[4]殷子斐,苏永华.行中医医德,为苍生大医[J].中医药导报,2011,17(9):1-3.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2013-11-12.

[6]盛文兵,张春桃,傅榕赓,等.浅谈在教学中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3,19(10):141-143.

[7]张国杰.医学人文关怀现状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510-2512.

[8]张暖,张弘.浅谈医古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2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