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学现状;经济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在中国《经济学》通常被称作《西方经济学》,又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四个阶段。而现代经济学更是丰富多彩,增添了很多分支。从这方面看,要学好或教好《经济学》这门课程并非易事。
一、《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国内高校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对教材使用现状。首先,从引进国外教材看,比较重视选择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知名作者或学术成就高的作者出版的图书。其次从国内看,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教材从成本价格看比较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学》的教学需求。
(二)《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首先,国内的《经济学》教材通常都有比较多的微积分的使用,在教学经济学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穷于应付微积分的问题,这样就减少了对经济学本身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让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觉得经济学是一门很难的课程,也就减少了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式教学应用不强。案例教学本质是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对于现实生活问题,我们可以存在多种视角,多种解决方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经济分析的能力和兴趣;案例教学综合性较强,对某个案例的合理分析不只是涉及到课程中某一章节的知识点,而是可能需要对几个章节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同时,案例教学需要较多的背景知识介绍,我们不能把一些外文教材中的经济案例直接照搬到课堂,因为有些背景为我们国内学生所不了解。
(三)《经济学》的应用现状。首先,《经济学》是财经类学科的基础理论课,学好《经济学》是学好其他课程的铺垫。而目前的经济学的教学,往往仅将经济学当作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一部分,对于它与其他各门课程相互借肋、相互铺垫的内容忽视其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孤立,不能融会贯通,不能真正发挥西方经济学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的作用。其次,《经济学》的现实应用性。目前,《经济学》课程定位是通识教育,一般讲授内容较为基础,虽然加大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却弱化了《西方经济学》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体上,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更多的是重理论,对于理论的应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理论和现实应用的分离,是学生在学习经济学时也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经济学素养的锻炼和提高。
二、改善《经济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一)经济学的教学是一门课的教学而不是某一本教材的教学。经济学体系结构丰富多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完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都能起到相当的作用。所谓的取其精华对每位教学工作者都能受益。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和实际相关的经济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辅助学生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在教学中,学生不单是消极或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带着问题或好奇心进行思考、辨析,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学习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主导者。例如,在价格的决定上、价格的变化的原因的分析和物价又为什么普遍的上涨、中国人的贫富差距为什么这么大,等等这些问题上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对教师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可以提供一些视频内容辅助教学。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经济事件,既生动又形象,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并能够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的丰富性又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对于经济学事件的视频内容可以适当的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提供。而课上的视频内容需要紧贴上课的内容,必须是为上课服务的。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教师可以录制讲课的视频,可以帮助学生课后复习,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形式可以多样,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总结,以帮助学生形成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四)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数院校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形成,这种考核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弊端。主要是会忽略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考核方式可以适当的调整。课程的考核可以是书面考试加能力考试相结合。能力考试主要是让学生自主的分析一些经济现象,给经济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张本飞.《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供给;需求;投资;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240-03
近年来,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顺势呈“井喷”式发展,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为例,2008年成立的“安徽省行知联盟”14所应用本科高校中就有13所为新建本科院校。其实,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来分析,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现象与问题:诸如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办学基本条件急需改进;人才培养类同化,不能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教育供求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校企合作不真,产教研结合不实,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足;等等。应对教育发展过程的诸多挑战,是学界的责任与义务。近几十年来,如何科学地发展教育?如何更好地推到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自然受到了教育学界的重视,也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少。
一、国外有关研究
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研究,相比而言,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早在六十多年前,西方学界就已经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关联性进行学术争论:一是以巴洛夫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学派,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的人力预测,主动培养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以福斯特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职业教育不能主动供应人才引领经济发展,只能被动地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新的产业部门不断产生,而新兴产业部门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资格要求,因此,更高层次教育的经济意义越来越凸显。在此期间,以舒尔茨(1990)[1]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在对个人收入和国民经济分析后,得出了“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活动,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的结论。随后,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西方产生了教育经济学,于是,不少学者从经济的角度、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诸如教育成本与收益、教育资源投入与产出等教育问题,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有学者们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理性而系统地分析了韩国高等教育的扩张历程,总结出高度依赖私人资本、政府高度管制、高等教育的等级结构等是韩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成功经验。研究后指出:政府支持未必是高等教育扩张的主要动力,开放的办学模式、多元的高等教育投资(主要是个人教育投资)及其良好的教育回报才是韩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动力[2]。这些理论成果或典型经验,对于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科学地发展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有关研究
教育经济学经过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近20年的逐步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学科。相对于西方研究,我国学界对教育的经济学研究稍晚一些,到20世纪80年代,相关研究才结出成果。厉以宁(1984)[3]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等,认为教育不仅是一个社会学范畴,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学界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全面展开,主要研究有: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研究;二是教育投资短缺问题及教育经费效益问题研究;三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问}研究,等等。进入21世纪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关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正趋向完善、走向成熟。如:王培根(2004)[4]运用了经济学理论、方法和计量模式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的需求、供给、成本、投资及其收益等问题是该学者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经济现象与教育问题,该学者力图寻求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以便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等问题。至于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正如舒尔茨曾指出:“教育远不是一种消费活动。”更是一种投资活动。可见,我国关于教育的经济学研究,从萌芽期、初创期,现已经进入发展期,相关研究成果近年来层出不穷。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提出在我国仅有十多年的历史,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是当前一个新的热点课题。十多年来,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所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有关研究主要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研究成果也集中在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界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属性与特征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等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等等。其中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较多,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5]、《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6],等等。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内容或方法大同小异。
三、经济学角度有关研究
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高等教育(包括应用型本科教育)问题,研究涉及面较窄,相关文献资料也较少。有关成果主要体现在:
1.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的经济学研究自然离不开对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问题的研究,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是高等教育经济学分析的两个要素,是经济学分析的微观基础。(1)有关教育供给研究。研究高等教育的供给问题有不少成果:有学者们首先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界定高等教育供给这一概念,在此前提下,分析了影响高等教育供给的诸多因素,即教育资源、规模、师资、教育需求和外部政策等是影响高等教育供给的六大重要因素[7];也有学者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现状及其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存在供给量相对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难能可贵的是,该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坚持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并重的应对原则[8];等等。(2)有关教育需求研究。有学者在对个人的高等教育服务需求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盲目性现象,认为,我国个人的高等教育服务需求结构需要优化,并提出了个人对高等教育服务需要形成理性的有效需求的建议[9]。(3)有关教育供求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研究。有学者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特点,对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进行经济学分析,该学者探讨的高等教育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的如何形成问题,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提出的“加强宏观调整促使现代高等教育供需平衡”主张是一个现实针对性较强的建议[10]。实际上,高等教育的供给和需求一直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矛盾。化解矛盾、实现高等教育供求均衡发展,是当前学者们的心声,是学界的共识。在我国教育的供求关系中,教育结构性矛盾问题较为凸显,不同类别教育供求不均衡、不同层次的教育供求不均衡,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关于如何调节教育供求结构性矛盾、引导高等教育理性的需求与有效供给,是一个亟待学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关于投资与就业效应的研究。教育投资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实际上我国的教育投资长期不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是如此。有学者采用比较静态方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有关教育投资的两个问题:一是当前中国产业转型时期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二是产业转型对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要求[1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教育部明确了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方针。“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已是我国现政府的教育战略部署。研究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投资与就业效应问题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于2008年,就有学者研究了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回报问题[12]。还有学者基于匹配模型理论分析了引进政府的教育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对劳动就业效应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政府的教育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与就业之间呈倒“U”关系[13]。可见,投资促进就业,就业引致投资,可以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良性循环的互动模式,能影响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这是学者们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之一。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突破性进步已经带动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研究,学界也在争论中开始了一般性探讨,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市场和人才市场研究,等等。当前,伴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长足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逐步成为又一个研究热点,相比而言,应用型本科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最为紧密,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经济学分析的研究意义较大,更值得学界去研究。近年来,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经济学意义已经有学者们猎及,正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如《应用型本科教育社会需求导向论》、《基于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等。以上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表明:其一,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其二,如何处理好应用型本科学院教育教学与实际需要、市场就业的关系?它们是制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两个“瓶颈”问题。
总之,综述以上相关研究成果,旨在借鉴大家智慧,总结成功经验,发现不足,力图创新。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现象描述多、本质揭示少,深度不够;单学科研究多、跨学科少,系统性不强;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多、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少,动态分析欠缺。研究成果大多从教育学的视角描述诸如教育需求、教育的投资等某一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而提出几点意见或建议,等等。目前,从经济学的角度、跨学科动态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确实相对滞后和贫乏,专门针对安徽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经济学研究极少。这正是《基于供求理论模型的安徽省应用型本科教育投资与就业研究》项目的价值所在,值得去研究。在下一步研究中,就是要借鉴学者们的智慧,试图弥补先期研究成果的某些不足,力求有所突破与创新,因此,本课题组计划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例,基于一个供求理论模型,把供给、需求、投资、就业等四个教育要素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和结构优化原则结合起来研究,从而为高等教育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结构等提供理论基础。这应该是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商务印书馆,1990.
[2]Sunwoong Kim,韩梦洁.韩国高等教育扩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6).
[3]厉以宁.教育经济学[M].北京出版社,1984.
[4]王培根.高等教育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胡少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6]崔瑞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硕士论文,天津工业大学,2012.
[7]申培轩,陈世俊.论高等教育供给及其影响因素[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
[8]张珑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2).
[9]申燕玲.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0]陈鑫.现代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学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3).
[11]周晓蒙.产业转型视角下人力资本高等教育投资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5).
[12]邱美凤.高等教育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回报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13]王文甫.公共教育支出对劳动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5).
The Economic Analysis o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search Status Review
YANG Zhu
(Anhu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Art,Hefei,Anhui 230002,China)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 教学现状 改革路径
现在是知识科技高速运转、迅速膨胀的年代,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莘莘学子身上的责任是赶超世界领先科技水平。语文作为一项首要的交流技能,在人们交流文化中起到了无法代替的作用。然而,从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很多人对语文缺少一种热情,缺少一份学习语文的积极能动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现状,许多错误的观点都需要有效地解决。
一、教学方法的转变
为了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做到一种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使语文学习有更加广泛的活动平台,让语文的学习充满活力,作为教学人员应指导学生在日常的活动中学并且用于实践,通过课外的这种活动来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丰富充盈。在学习课本知识、课内知识、校园文化知识以外,我们还要兼顾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到课本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和综合素质。对阅读的训练也要从对课本的掌握,逐步涉及到课堂外面的一些知识,有电脑和其他媒体的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对于写和说,一定要注重课外的练习,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进行一个巩固和深入,并且应用于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学习充实扩展了学生的知识,但是也存在这一定局限性,就是它只是给予一个大致方向和参考数据,其他知识学生应该通过自己来掌握学习。以往大多数的知识都是从教材中汲取,以教材为指定学习范围,这就导致了教材的禁锢性,教材在教学中成了一把“枷锁”,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教材也不断地向外扩展,目前它只是给教师一个引导,在学习方面还需要教师对内容做更细化的分析,总结更全面的知识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伴随着教材的改革,由以往的禁锢到现在的开放,教师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学习上不断深化自己,增强学习意识,不断完善教学思路,重视对书刊和网上的学习,从而有效地转变教学方法,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筛选,从相关领域获取最大的知识量。老师授课的方法也是教学方式转变的一个环节,老师在授课环节应该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讲课作为辅助,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融入其他领域科学知识
语文教学本来就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辅相成。“拓展语文教学的层面,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教学和非语文学科的相互交流”“实现跨层面教学,和其他领域做到融会贯通”,以上几点在语文教学中反复被提及。以往的教学都是侧重学科教育,没能跟其他学科有个很好的融入,知识的积累都是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总的囊括作用和实用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处不用到语文,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展示社会百态,当然无疑也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正所谓语文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不能缺失的角色。从阅读文章编排上看,主要侧重点是学科知识,但是从综合教学上看,跨领域的学习尤为重要。在做一个专题的时候,教学面主要涉及到科学和人文,学生可以综合相关知识或者是求教其他领域的老师,通过交流学习,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我们所掌握的语文有多种性能,其中可能涉及到文学、实践、知识、人文等。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扮演了多种角色,既能用语言进行学习交流也能够表达我们的情感,也能够展示我们的内在修养。语文这门学科其实是很有内涵和趣味的学科,但目前而言,一成不变的语文课,老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了一个讲评材料的作用,而没有让学生对语文课有一个参与互动,体验语文课的乐趣,体会语言的内涵和运用语言强大的内在美,课堂成了一个剖析文章内容和思想,讲解老套课后练习和知识点的“听堂”,从而导致了学生习惯了去听而不是去感受。目前教学中的写作还是以直接授课,反复强调,多重灌输的方法,忽略学生的言语表达和文字运用的能力训练,这与语文教学的初衷相背离,因而,转变教学模式,转换教育方式,才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能力,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3.以学习内容来决定讲课方式
不同的学习内容有着不一样的讲课方式,多重的讲课方式对授课内容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推进,学习内容和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语文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顺应语文学科的演变,语文教学的统一性,广泛性和教育的多重性,教育讲课的方式也就出现了多重性。以往的语文教学都比较单一,内容老套,模式老套,从而割裂了语文教学和生活之间的纽带,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打消了学生对文字的念想,最终影响了教学成果。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教学也展示了多种姿态,单一从扩展学生创新理念为培养目标的教学就有十几中,这里不再做一一解答。在语文教学中,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是必然趋势,所以应运而生的是主次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这也是语文教学综合性的一个展现。
4.正确对待教学中的联系
现有教育体系中讲求“学生是主体”教育“重视学生自主能动性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教学中师生地位平等交流”“老师只在教学中只是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清晰展现教育中师生的一个平等立场。继而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老师编排课程,学生一味采纳;老师地位高人一等局面,形成了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我们引用布鲁纳的一句话说,“老师和学生协作”,这就表示了老师不再是单一的讲授课程,而是采用跟学生是一种互动的模式,做到一个组织引导。这样也巩固了老师的一个领导作用,也赋予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置。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首要位置,从根本上详尽地展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变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的变动都会影响到另一方面,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正确认识二者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 本专科学生的素质差异对比分析 浅谈就业压力下空中乘务本专科学生的养成教育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及制度完善路径以长江三角为例 师范专科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师范类专科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 空中乘务专业本专科学生就业压力研究 高职本专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医院薪酬制度的现状及改革路径探析 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及培育路径 试论绿色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完善建议 中国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价值、现状及完善建议 浅析我国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现状及制度完善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 浅议我国空白票据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试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详见河北北方学院 党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北北方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的通知[Z], http://:1999/ShowDepartmentaArticle.asp?did=46&ArticleId
=1468
作者简介:
陈平(1977~),男,法学硕士,防灾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经济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30-03
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经济法课程对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有着重大的意义,加之课程本身较强的实践性,这些都决定了经济法课程必须要大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尽管目前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亟须用新的视角和思路来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 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方案
1.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现状
与法学专业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远远超过了部门法的范畴,其涵盖了经济法、民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以及商事仲裁、民事诉讼等程序法的内容。但是,目前各专业经济法的学时数均为54学时,明显不够。而在专业总学时数受限的情况下,经济法课程学时确实难以增加,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学院现有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经济法的教学应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法律知识,能够从容应对本专业工作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所以,从教学伊始,经济法教学就确立了为专业服务、注重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中,具体做法是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材、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等。如财会类专业主要讲授支付结算法、票据法、会计法等教学内容,工商管理类专业则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等教学内容,金融学、国际贸易等专业则讲授金融法、国际贸易法、商事仲裁法等,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但是,随着社会对法律知识的重视,目前各专业逐步认识到了法律知识的重要性,除了经济法外,各专业均在各自新修订的方案中增加了与专业有关的法律课程。如金融学专业与经济学专业开设了金融法,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了税法,管理学专业开设了社会保障法、广告法等课程,并且均作为专业限选课程。在这种情形下,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就会与这些课程的内容相互冲突。所以,教学内容必须要做重新调整。
2.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案
基于为专业服务、注重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经济法课程应重视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并结合学生的其他专业课,同时也要与工作中的知识结构相吻合。所以,建议统一将经济法的教学内容设置成以下六个专题,并合理分配学时数。
第一,公司法专题(12学时)。主要讲授公司在设立、变更、终止的过程中的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不同公司的区别,掌握公司的概念和分类、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地位、公司设立的基本条件、公司的合并与分立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债务承担问题、公司的清算制度以及企业财产分配顺序,掌握运用公司法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二,合伙企业法专题(6学时)。主要讲授合伙企业设立和变更中的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普通合伙企业与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与公司企业的区别,掌握合伙人的责任、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合伙债务的清偿规则、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的特殊规定,掌握运用合伙企业法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三,合同法专题(14学时)。主要讲授合同订立、生效、履行、终止的基本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合同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合同成立以及生效的要件、合同履行中的特殊规则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掌握运用合同法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四,担保法专题(6学时)。主要讲授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五种担保方式的基本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不同担保方式的区别,掌握保证责任、抵押合同及抵押登记的效力、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法律制度。
第五,劳动合同法专题(10学时)。主要讲授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和终止的法律规则。要求学生了解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掌握劳动合同的特殊条款、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后果,掌握运用劳动合同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六,票据法专题(6学时)。主要讲授票据的分类、票据行为以及票据权利等基本法律规则。要求学生了解票据的功能,掌握票据的特点、各种票据行为的有效要件、票据追索权、票据丧失的补救措施等。
采取以上教学内容,既可以避免与专业其他法律选修课程的内容相冲突,也可以达到各专业统一课程名称、学内容、学评价等效果,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 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方案
1.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
在经济法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并没有明显的突破。
第一,教学方法仍较单一。基于法律课程的逻辑传统,传统的教学方法仍以理论传授为主。而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们也都特别注重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原理的讲授。但是,和法学专业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法学基础知识非常缺乏,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无法开设如法理学、民法、商法、行政法等经济法必需的前设背景法律知识。即便是在一年级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涉及法律基础的部分也相当有限。所以,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对法学思维方法很陌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中,既要补充大量法律常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同时还要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和目标。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倍感吃力,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了学习该课程的信心和兴趣。
第二,虽然目前经济法教学中均采取了案例教学法,但是大部分老师仍将案例教学简单理解为举例教学,案例的作用仅是为了辅助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所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也仅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因为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而无法或根本不参与,无法形成良性互动,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初衷。另外,案例教学需要系统编写的精选案例,而大部分教师对案例的整理准备不充分,同样的案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会显得枯燥无味,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在经济法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尚需进一步加强。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针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可以采纳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旁听庭审、法律文书写作等实践实训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实践能力。但由于学时、条件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方法不可能在非法学专业学生中简单移植。目前我们主要采取的还是习题训练、课堂提问等简单做法,但效果并不很好,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已成为经济法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2.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方案
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教师本人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表现为语速适中、教学表情丰富等基本教学技能,还应重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选择教学内容的顺序,同时,建立起每一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让学生尽快熟悉法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课堂语言的通俗化。法律语言的庄重性、准确性决定了法律文本的枯燥和深奥,面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必须要将其通俗化。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对法律知识进行“翻译”,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法律知识进行说明,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法律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亲切感,不再有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案例教学法的改革方面,教师必须摒弃案例教学就是举例教学的错误思想,在收集案例、选择案例、组织案例教学等环节多下工夫。搜集案例是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可以从《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电视媒体节目上搜集,也能够从《法制日报》等报纸杂志上搜集以及从法律图书馆、中国法律信息网等网站上搜集。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制作十分成功,并有专家点评,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其中有些案例十分典型,也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都是很好的案例素材。选择案例时,一般应注意新颖性、典型性、层次性,即尽可能选择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有代表性的案例、有深度和广度的案例,这样既能吸引学生,也便于开展提问和学习。案例选得好,案例教学法就成功了一半。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注意教学设计,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事先将案例公布,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由教师总结分析案例,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点。
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必须注重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参与式教学,就是教师按照参与方式的要求和途径,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以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操作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讨论、辩论、换位等。讨论,是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由学生围绕布置的问题自由讨论发言,鼓励学生争论和辩论。当发言、争论或辩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述。辩论,是指根据课程要求和社会实践进展,选择若干有争议的观点,在教师和学生的综合选择后定下一个可辩论的题目,将学生分为正、反方和旁观者点评三方。在正反双方辩论后,先由学生旁观者点评,最后由教师评讲。换位,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1~2个学时,根据特定教学内容,选取素质较好的学生以教师身份开展教学,教师积极参与提问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些教学方法都很容易引起互动。但是,参与式教学也需要充裕的实践教学时间,如何把握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演练磨合。
三 经济法教学手段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方案
1.经济法教学手段改革的现状
我院经济法课程较早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在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践发现,目前的教学手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第一,多媒体教学很容易成为“机灌”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显示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点,但非法学专业学生本身对陌生的法律名词就很困惑,如果信息展示太快,学生的思维往往跟不上授课进度,疲于记笔记,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反而没有很好理解。有学生反映,上课时教师讲的内容,很认真地记了,也懂了,但在案例分析或习题演练的时候却不会做。这样就削弱了多媒体教学应达到的教学效果。
第二,没有真正做到“多”媒体教学。目前,经济法教学已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些只是单纯地把板书的内容制成课件。而除了课件以外,没有其他媒体,甚至连黑板的板书也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实际上还是“单媒体”教学。同时,老师对多媒体课件也逐渐形成了依赖,课件制作也仅仅采用文字一种元素,课件变成了电子黑板,也容易造成学生视觉上的疲劳。
第三,其他辅助教学手段的利用率不够。目前,经济法已经建立了与教学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站、Moodle教学平台,并且已经结合使用。学生们普遍反映信息量很大,很有用。但同时也反映有些资源特别是视频教学录像打开很慢甚至打不开,Moodle也常常进不去,这说明学院相关的维护人员投入不足。但是,从自身建设来看,学生的访问量并不高,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建设、交流与共享。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平台的功能尚未完全开发利用,学生的其他课程负担较重,这些都影响了辅助教学平台的使用。
2.经济法教学手段改革的具体方案
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完善,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课件制作必须体现多媒体教学应有的互动式、交互式、现实模拟性优势特征,要注意文字、图案、视频等多种因素的组合,提高课件的美观与简洁。二是要防止走入多媒体教学的误区,避免过分追求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要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必要的板书对于引导学生学习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每学期还应根据学生反映和教学要求,对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不断更新和升级,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P键词】高中 作文教学 现状 解决途径 分析
一、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理念落后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从高中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出发,也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他们的作文教学方案不具针对性,和新时期学生的心理、思维、写作现状不相符,缺乏“针对性、系统性”,作文教学没有侧重点,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长此以往,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同时,教师并没有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念落后,对新课程没有准确认识,无法灵活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有效辅助作文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写作全过程的有效指导以及监督,导致学生不认真对待作文课程教学,作文教学效果低下。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缺乏灵魂、缺乏自我的存在,缺乏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写出的文章干瘪乏味,毫无生机可言。
2.作文教学方法单一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填鸭式、放羊式”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高中作文教学的客观要求,存在的新旧问题不断显现,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生生、师生间的互动极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很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作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同时,教师没有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作文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控作文教材内容难易程度,一次性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而他们真正消化、吸收的知识点并不多;作文评价方式陈旧单一,不借鉴吸收先进的评价模式;导致作文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二、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解决途径
1.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理念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准确解读大纲要求,根据新课程理念,以作文教学内容为切入点,促使作文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化,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扮演好协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等角色,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作文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同时,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理念的优化,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结合高中生各方面特点,科学安排作文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作文教学方案,要有所侧重,便于学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融入到班级学生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多角度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因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和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导他们在阅读中过程勤记、勤思、勤练,在阅读中探索写作的真谛。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首要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中,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情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应用语文教材,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类写作素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材中选入的篇章,无一不是经典,它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弘扬着真善美,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教材这个“源头活水”,因势利导,方能水到渠成。
3.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议论文、记叙文的特点、性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掌握各类文体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等,巧妙构思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不要随意改变写作思路,以“记叙文”为例,要巧妙抓住任务的情感展开写作,让文章有亮点,以“议论文”为例,写作中要多扣主题,有具有代表性的论据,避免跑题。同时,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写作夯实基础。
4.提高品味,丰富思想
当下,“三俗”横行,高雅遁形。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向崇高,让他们远离低级趣味。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读些经典作品、少读些网络小说;多接触大自然、少看些影视剧;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些人云亦云;多通过现象看本质、少故作高深弄玄虚……只有提高了人品,才能提高文品;只有丰富了思想,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分析作文教学的特点和性质,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明确作文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走出“文中无我”的困境,通过提高其写作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翠玉. 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1):55-58.
[2] 邱海林. 基于序列化训练的高中作文有效教学[J]. 课程教学研究,2014(02):22-25+28.
[3] 任雅玲. 高中作文教学高效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14(18):120-123.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现状;路径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他们的成长过程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阶段,明显存在着自我意识过强、缺乏责任心、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倾向,越来越多的学生过分强调自己权利的获得而对于自身应负有的社会责任却往往选择漠视。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何,关系着民族发展的未来。然而只关注自我却漠视周围一切的思想状态却不利于他们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因此,高等教育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增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教育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客观现状及其表现
(一)公民责任感的涵义
什么是责任感?如何理解责任感?目前国内研究者大多从心理学的视角展开论述:“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是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不同态度的情感体验。” [3]此观点把责任感理解为道德责任。具备了责任感,个体就会自觉完成道德任务并产生主观的情感体验,并与人的心理需要、心理体验与行为结果联系起来。可见,在心理学研究中,责任被赋予了内在情感,一种被认知为个体应该承担结果之责任的情感。由此推论,公民责任感是公民主体对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指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公民对社会、他人、自我及其生存环境应担当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公民主体自觉、自主的价值选择。
(二)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现状及表现
踏入大学校门不仅是成为大学生的标志,更是“成年”和成为“公民”的标志,这就意味着要扛起“公民责任”这幅担子,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和奉献社会的责任。而这些年来,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看到的是闭目塞听的逃避者、视而不见的旁观者越来越多,而“以天下为己任”的思考者却越来越少。
1.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相联系的,更没想到自己应负的责任。表现为学生说的时候都能说会道,表现出对社会发展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公民责任感,然而,这种责任感却只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例如:有些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生活公益活动,怕影响学习。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奉献精神,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2.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凡事以“我”为中心,当集团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虽然在“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的讨论中,多数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出了比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又有多数大学生选择了不肯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其实这恰恰是转型社会多元化思想在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上的表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身心正日渐成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也在逐步增强,独立意识强,社会化特征显著。然而,伴随着这一强化过程的并不能使所有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而是对不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削弱。
3、重权利享受,轻义务履行。社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形式、经济利益主体以及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对大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理想、人生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大学生把“获得一张文凭,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作为上大学的目的,他们在大学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充分享受自己作为受教育者的权利,旷课、补考、重修,甚至降级都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他们忘了在校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义务,忘了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义务,问的最多的是“国家为我做了些什么? ”却从不问“我为国家做了些什么? ”他们是80后、90后,由于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也极大提高,不少家庭都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而这样舒适安逸的生活也使我们大部分的大学生产生懈怠,沉浸在对现实生活的享受和家长的过分关爱中,忽视了自己作为子女的义务,养成了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习惯。
4、忽视自己传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责任。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渗透已形成不可阻挡之势,尤其是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与影响更是有恃无恐, 文化霸权与文化殖民主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蔓延。在这种背景下保存自己文化的特质,保护好自己民族文化,是我们当今大学生们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却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生活方式由于受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认为只有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独立观念才是先进的、进步的、现代的,把自己国家几千年的优良文化传统给抛弃了。
由此可见,大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懂得如何承担公民责任,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的时代必需。
二、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的基本路径
从本质上说,责任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当代大学生辨明责任与义务、责任与职责、责任与良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履行公民责任。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心灵成长
人生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人生价值,树立科学发展的人生目标,并通过自我实现完成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提升个体生存质量的过程。因此,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形成自主人格,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责任担当的过程。
首先,通过人生观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健全人格。因为教育从来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自我人格,能够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能力,而不是把受教育者塑造成某种器物的过程。所以,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是大学生成长为具有权利意识,勇于承担责任的现代公民,能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严谨的生活方式、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对待工作与学习,具备健全公民人格的教育过程。
其次,关注大学生的心灵,注重大学生的生命成长。教育非它,乃是心灵转向。心灵教育是教育的根本,触及心灵的教育才会在人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痕,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得到启发,道德人格得以完善。责任感是社会道德的基础,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石。心灵教育要以责任感培育为主导,以责任塑造心灵,以责任提升人格,才能真正培育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对大学生开展心灵教育,就是为了唤醒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使他们心中时刻充满着希望,使大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形成批判和反思能力。所以,心灵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激发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幸福人生的根本,也是生命教育的真谛。
(二)培育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公民合作精神
团结合作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市场化、物质化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追求自我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缺乏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及时开展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公民合作精神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参与合作意识,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和行动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受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公民公共理性的普遍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以道德灌输为主的理性教育形式在塑造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人格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公共生活中公民的维权意识难以实现,参与过程难以得到保障,导致了公共生活中公民责任感的丧失。所以,“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批评。 “新启蒙运动所要建构的思想界,具有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空间’的性质,通过民间的自由论坛或公共传媒,讨论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完善,公民对法律的认识日趋理性化,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公共责任担当还相对较为滞后。及时开展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公民合作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参与公共管理的责任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合作能力,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也是加快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落实,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基本途径。
(三)塑造大学生的公共德性和公民人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诚信危机、权力失衡、道德危机等,影响着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仅仅依靠制度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公民德性的培育和公民公共精神的形成。
培育大学生的公民德性,就是通过对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和启发,使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现实的道德问题、道德情境和道德冲突过程中,借助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形成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形成社会良知和同情心,完善个体美德的过程,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在开放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养成自主意识和自觉精神,模范遵守社会规范,适应共同体生活,形成健全的公民人格。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德性和公民人格教育,必须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继承我国传统德育的合理因素,结合时代特征与大学生特点,注重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达成道德教育与公民责任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与公民责任担当能力的有机转换,培育大学生的现代人格。
参考文献:
[1]段志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2).
[2]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19.
关键词:移动学习;应用现状;前景展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WAP技术、蓝牙技术、GPRS系统、UMTS系统为代表的通讯与传播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涉及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无线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它在可携带性、操作便捷性、互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希望借助对移动学习相关内容的分析研究对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移动学习的简介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远程学习的一种形式,它在移动计算机的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机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二、移动学习的特点
1.学习的移动性
学习者的学习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内、学习桌前,学习者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学习,具有灵活、简便的特点。
2.内容的互动性
学习内容的互动性在移动学习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自主地进行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享受人际交往互动以及思维的碰撞。
3.方式的数字性
移动学习区别于传统学习模式的关键是要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数字化学习,这些便携设备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网络学习机等多种终端资源。这些终端资源的基本特征就是便携性和数据可交换性。
三、移动学习的局限性
1.移动学习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移动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深入思考。但是在很多移动学习环境下充满了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从而使学习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给学习者留下极度心烦意乱的体验。
2.移动学习资源的匮乏
由于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方向不明确,而且缺乏系统指导与整合,很难形成学习资源的互补共享,造成移动学习资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
3.移动学习设备的局限性
移动学习设备在学习者的学习中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移动设备本身的局限性从而导致学习者不能进行深入学习。
(1)移动学习设备屏幕小。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浏览大量的学习资源,但由于屏幕的限制导致学习阅读的不方便,容易给学习者带来视觉疲劳,降低学习兴趣,导致心情烦躁不能对学习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2)移动学习设备存储量有限。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有用的学习资源或者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需要学习者及时存储,以便于以后深入理解思考。然而现在移动设备的存储量有限,因此这对移动学习的开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4.移动学习效果难以评价
学习评价一直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移动学习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因此不能很好地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学习者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反思。
四、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
移动学习是E-Learning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它代表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1.小量的学习
学习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是移动学习的一个局限性。因此在未来的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中应尽可能发展提供小量学习的工具。这样可以使学生每次只接触少量的学习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吸收,了解不断增加的信息量。让学习者进行短时间的学习,甚至在排队等候、坐车途中都可以进行小量的学习。
2.线上合作学习
现今,大部分的地方都有良好的网络设备,已经有大量的人可以使用手机讯号上网。学校也已经在许多方面使用网络作为学习工具,线上合作学习更是快速成长。这意味着学习者可以在网络上参与学习项目并且在线上互动。许多学校已采用博客让学生分享学习项目和个人想法。另一些学校则制作自己的广播。还有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共同创造一个多媒体网站。这些项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团队合作,还能让学生学习到未来在学术领域或职场上实用的科学技术。
3.工作场所培训的移动学习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机构,它也可以存在于职业培训当中,通过博客或者一系列广播运用移动学习来分享专业知识,当员工遇到问题或者不熟悉的情况时,他们马上能够借由移动设备解答疑问,从而加强他们的学习。
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未来的“云”世界,移动学习将不仅仅是一种学习趋势,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这种运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传统面授和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电脑学习方式相结合打造的一个开发、互动、不受时空约束的教育平台,将这些带给学习者更多种可以自由选择的多维度学习方式,让好的课程在上面“自由徜徉”,以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叶成林.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刘珍芳.移动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5(9).
[3]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5(12).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学生考入艺术院校之前,对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没有认清,错以为接受艺术类教育就是将来要成为艺术家,不了解设计的真正含义;第二,由于包装设计专业在各美术院校开办,教授包装设计课的教师大多毕业于美术院校,没有接受过设计教育,只注重表现技法和绘画技法的训练,不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等的训练;第三,教学设备不完善,缺乏教学用地和实践场所,很多艺术院校甚至没有专业教学场所。
二、当代包装设计教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念的极大改变,艺术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高校不断地开设包装设计专业。包装设计专业的增多、竞争的激烈,促使近年来包装设计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没有完全脱离过去的教学模式。一些艺术院校仍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导致包装设计教学仍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水平上。学生误认为包装设计就是先折叠纸盒,再在盒子的外面画一些好看的图形,写一些漂亮的文字,上一些好看的色彩;错误认为只要盒子的表面设计好看就是好的包装设计,而不管包装的造型、材料、工艺等是否新颖、独特。近几年来,随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增加,各高校在生源、就业方面竞争激烈,不得不想办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这促使包装设计专业教学有了质的发展。但各高校的教学都把包装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一个部分来教授,都还停留在包装外表面的装潢和美化阶段,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偏重于视觉效果而忽略了产品的属性、材料特性、造型、工艺情况以及回收环保问题、市场销售情形、消费需求状况等,致使设计的作品无法运用到实际的印刷、生产和消费中,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当代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由以上可知包装设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从多学科、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创作。包装设计是艺术、技术、材料、工艺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科目,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包装设计包括造型设计和装潢设计,同时涉及技术、材料、工艺,设计的包装如何才能做出来、用什么材料、采用什么样的工艺程序等,都需要学生一一去认识、了解、创造、实践。第二,要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实践,给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没有完善的教学设备供学生实践,学生即使设计出好的包装也不知道能否制作出来。而只有通过设备制作出来,才能看出作品的实际情况,才知道哪些好的应保留,哪些不好的应摒弃。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在教师的安排上不同专业要有所区别,教授包装设计的教师应该从设计专业教师中选,因为学纯美术的教师不具备设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纯美术表现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好自由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感受,而设计者设计产品除了要表现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感受和体验以及自己的个性外,还要使消费者能够接受,消费者不接受设计就是失败的。不定期地选派包装设计的教师去工厂实践,这样一来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二来教师通过学习实践也可以提高专业水平。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