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生活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调查课题:我们身边的低碳生活现状调查
二、调查分工:根据本次调查的课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五名学生进行如下分工
侯赛茵:负责调查资料的搜集和课题的总体策划;
苏浩男和魏鑫羽:负责发放问卷和入户调查;
王晨曦和刘凌泽:负责调查问卷的整理和解决方案搜集和整理;
三、调查宗旨: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积极倡导低碳生活
四、调查内容:
1.什么是碳拍量?
大家都知道,现在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生活.那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呢?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碳排放量.了解了碳排放量的危害,就理解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有实际意义的.
2.碳排放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直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们坐汽车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们每天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的生产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过节约能源,节制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调,少用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等,都是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3.如何进行碳排量计算
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是可以计算的.如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0.785.根据这个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器还可以算出市民开车、乘坐飞机、吃一个汉堡等到底能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从而计算出碳排放量
4.调查问卷的发放
由调查小组设计好问卷,问卷涉及到我们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玩,这些方面我们都采取了哪些方式,与三年前比,我们的增长了还是下降了.然后被这些问卷在锦州市范围内发放,送到住户里,然后定期收回,进行统计分析.
五、调查分析: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比三年前增加6%
我们共发放了100张问卷,收回100张,有效问卷98张.根据这些问卷调查问题分析如下:
1.锦州家庭汽车使用量比三年前增加了30%,这也就是说,就出行汽车消费,比三年前的碳排量增加了30%.但是由于汽车还不是锦州家庭出行的主要工具,所以次指标增长幅度很大,但总量很小.
2.家电的更新换代较多,节能型家电逐渐被市民认同,所以家电的电耗费量增长只有3%.
3.锦州人吃穿的消费增长量逐渐下落,吃的逐渐趋于绿色,早市、夜市红火,所以按碳排量计算器的计算,吃穿的碳排量增长幅度只有1%.
【关键词】低碳生活;文明建设;生活方式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低碳生活被人们所重视。低碳经济也被国际所重视,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大热点。到底如何转变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一问题一直被重视,一直被讨论。提高大众的低碳生活意识,大力普及关于低碳的知识,引导人们不断创新低碳技术,主动承担低碳的社会责任。对于“低碳生活”这一概念,我们要对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低碳生活的观念一定要深深地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让低碳生活成为日常习惯。接下来本文将从生态建设,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倡导低碳生活的方式上做出详细的分析。
一、改变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越来越想向他人显示自己的地位与身份,最根本的是我国自古至今面子观念根深蒂固,从而形成了“面子消费”、“奢侈消费”。而这种消费,会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严重污染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的家庭都愿意使用高档车、豪华车,而不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导致汽车尾气的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禁止此种炫耀型消费生活,保障低碳生活方式刻不容缓。
虽然“低碳经济”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已被提出,但是,我国公民被不能完全了解,即使了解了也未能将低碳生活理念运用到生活中。因此,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应该加大对低碳生活理念的宣传。让大家都能正确的认识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将低碳理念切切实实的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达到全民共同践行低碳生活的效果。在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的今天,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一方面,必须要改变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为主的生活习惯;改变传统的饮食结构,倡导绿色科学的饮食习惯;禁止使用以浪费资源、高消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习惯;禁止浪费倡导节俭生活;改变以往传统的不良习俗,创造新型社会风尚。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力度,要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要树立节约的意识,为人们树立榜样。以整体的大环境出发点,不能仅仅只凭个人喜好问题消费。要转变生活观念,树立低碳生活的观念。
二、分析环境现状,认识低碳生活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工厂里、生活中都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致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不断的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雾霾越来越严重。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气候情况的不断恶化可能导致地表径流、汗涝灾害的频发,水资源供需矛盾也将会更为严重,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疾病的传播范围,以及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也可能会随之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人类的健康问题面临巨大挑战,这必将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毁灭性灾害,值得庆幸的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紧迫性,当前,各国都在大力倡导普及低碳生活方式,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教育功能,不断的引导人们树立低碳生活的观念,做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推动低碳社会建设,从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做起,带动全社会低碳生活方式的构建。
三、戒除不良行为,营造低碳生活氛围
随着工厂的大量增加,工厂废气的排放大大加重了空气污染指数。还有一系列不良的消费嗜好都严重的污染着环境。比如,我们在餐厅吃饭时会经常用到一次性的餐具和打包盒,在商场购物时会用到塑料袋以及各种产品的塑料包装还有我们在网上购物时快递过来的大量的塑料包装以及填充物。塑料袋在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中国科技部曾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中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全国减少10%的塑料制品,就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02万吨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限塑令》,这不仅仅只是为了保护环境减排二氧化碳,也是履行一个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營造低碳生活氛围首先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起,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做起。将传统的高碳生活逐步向新形势的低碳生活转化。培养自己的低碳生活方式习惯,逐步减少人们对高碳生活方式的依赖。养成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还要加强村镇,社区的管理,倡导低碳的家居生活,提高基础设施的档次。利用社区,村镇集中宣传低碳理念。还可以利用图书馆,少年宫等各种教育基地以及旅游景点从小就树立低碳生活的意识。全面的推进低碳生活宣传活动,改变传统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四、结论
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了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了成为这个新方向的领导者,各国都在大力研发低碳创新技术,发展低碳经济。我国也非常重视低碳的发展。我国不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不但有利于大众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好处。而且,低碳的倡导优化了当前的经济结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当前,最重要的是改变观念,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营造一个低碳交通、低碳家居、低碳环境、低碳建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天更蓝、水更清的低碳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殷绚文.基于低碳理念的双流县银杏产业园规划[D].四川农业大学,2012.
关键词:低碳意识 低碳行为 低碳城市
能源约束和气候变化这两大主导因素的影响,使得低碳转型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这不仅要求产业经济的低碳化,还意味着要充分发掘生活领域低碳的巨大潜力,引导社会公众加入节能减排队伍,即社会生活的低碳化。本课题组选取杭州为例,对500位市民进行调查,主要研究市民目前的低碳意识及日常行为状况,全方位分析杭州市民的低碳意识和行为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为提高杭州市民的低碳意识及改善低碳行为,构建低碳城市提出有效措施。
一、低碳城市的基础——市民的低碳意识
在全国都呼吁发展“低碳”以来,杭州市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经过大量的宣传普及与长期的积累,杭州人“熟悉”了低碳,初步接受了基本的低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低碳意识,但对低碳内涵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1. 低碳认知程度
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是由认知广度和认知深度共同构成的。前者反映了人们在认知事物过程中所了解的知识范围,而后者则是认知事物时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笔者将从低碳认知广度和认知深度两个维度对杭州市民的低碳认知程度进行剖析。
(1)低碳认知的深度。
通过调查市民对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名词的了解情况,八到九成的市民对这些名词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认知程度有待加强。
(2)低碳的认知广度。
在笔者本次的研究中,杭州市民在低碳相关知识的认知上,呈现出认知广度相对较高、认知深度相对较低的特点。。
2.低碳认知渠道
不同的人群由于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获取低碳相关知识及信息的渠道存在着差异。
从杭州市市民获得低碳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来看,报纸、杂志、图书为杭州市民获取低碳知识和信息最多的渠道,比例到达83.2%。电视、电影和互联网也占有较高的比例,在网络普及化的杭州,互联网应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3.市民参与意向
笔者认为,低碳参与意识是指在具备了较高的低碳认知后,指导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加入低碳生活的观念与想法。杭州市民已经在具备了一定的低碳认知责任和意识。同时采用逆向思维考虑适时地做“减法”,倡导市民减少能产生二氧化碳的不必要行为或减少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为的实行。
二、社会生活低碳化进程
1.杭州市民低碳行为的现状
总体而言,一方面目前杭州市民虽然具有了一定水平的低碳认知,但一定程度上并未转化为行动;另一方面,杭州市民许多低碳行为并非是低碳意识指导下的作为,而更多的是基于不增加生活支出的经济考量或基于自身的健康考量所作出的低碳行为。
2.杭州市民低碳行为中存在的不足
(1)低碳行为以经济利益驱动为主。
我们将上述各项市民低碳行为归纳分成四种类型,即:资源节约型行为(即在日常生活中以节约资源的方式进行的低碳行为)。环保辅助消费型(即在消费过程中,对于辅消费过程所采取的低碳行为)、环保产品消费型(即在消费过程中,将低碳产品作为消费选择的低碳行为)、健康促进型(即以促进自身健康和环境健康的低碳行为)。
(2) 节能产品使用的不均衡。
使用节能产品对低碳生活的开展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目前在杭州市民使用的环保节能型产品中节能灯的使用率最高,为92.8%。而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率相对较低,仅为42.8%。同时,如充电电池等可循环利用产品的使用率也相对较低,仅为24.0%,远低于一次性电池的使用率70.4%。由此可以看出,杭州市民在使用节能产品中出现不均衡的状况。
(3) 一次性产品使用的过量。
一次性物品使用的巨额数量导致产生了相当庞大的碳排放量。本次调查以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为例。调查发现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受访者所占的比例达到六成以上,还有将近三成的受访者持无所谓,视情况而定的态度,只有9.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一次性筷子不环保,不会使用。
(4)家电使用时间过长。
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每天使用一小时电视,一年将排放38.4千克的二氧化碳;每天增加3分钟的冰箱开启时间,一年将多排放二氧化碳30千克;平均每开一天车,一年将排放二氧化碳98千克。
三、提高市民低碳意识及改善低碳行为的对策
市民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是发展低碳的重要推动力量,而杭州市民的现状尚处于较低层次,无法适应杭州市的低碳发展目标需要。要全面加强市民的低碳意识和改善低碳行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组织的推动作用,市民的参与作用。
1. 加强低碳宣传,倡导低碳理念
加强低碳宣传,把“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市民对“低碳”认知的重要手段,以宣传营造节能减排与自身的相关性与重要性。
2.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通过制定长短期的低碳发展规划,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高碳”产业的限制与控制,确定短期、中期、长期所要到达的低碳目标及各自的发展路径,协调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以现有产业发展平台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结构创新推动“低碳”发展,降低gdp 的碳强度。
3.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低碳产品的应用
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调查中有42.0%的被调查者表示应该加大科研力度,增加对低碳产品研发的投入。积极开发绿色建筑,创造低碳居住空间;探索城市“绿波智能交通灯”技术,创建低碳交通系统。
4.完善相关低碳制度,健全各项低碳机制
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体,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引导低碳发展,做好低碳经济发展和传统经济之间的合理地过渡工作。完善与低碳发展相关的制度,健全各种低碳发展的机制,搭建发展低碳的平台。构建稳定的低碳产业政策体系,促进新型低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筑完善的低碳经济的指标体系,推广“碳预算”、“碳足迹”等低碳指标技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最后本文分析了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提出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提高绿色建筑市场需求是关键。
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城市;资源节约型;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TS422文献标识码: A
1、绿色建筑的含义及其特征
绿色建筑,最早是在 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的。由于绿色建筑的出现,人们对建筑有了新的要求:更加健康,更加舒适,更加安全,同时能够高效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的逐步深入,我国于 2006 年 3 月,由原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指出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一理念亦被国人日益接受。当代语境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顺应时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是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由传统高消耗型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绿色低碳建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多重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可表述为,前途光明,但路途坎坷。目前,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在中国的推广还是刚刚起步,好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去探讨,需要设定对应的部门,才能保证政策的落实。我认为低碳的概念其实和节约型社会的概念是连在一起的,这也正符合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它本身不仅仅是指建筑节能,而是将能源的消耗、环境等各个因素整合起来的一个概念。低碳主要是指减少整个社会的能源消耗,因此低碳是大环境下的低碳,只有在整个大环境下实现低碳,才可能真正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应该说,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然而总体上仍然处于一种不成熟状态,这主要表现为:绿色建筑的普及性差,多数建筑仅仅停留在样板状态; 建筑开发商对于绿色建筑供应动力不足; 绿色建筑消费市场缺乏活力等。
导致以上不足的原因大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与发展绿色建筑相关的激励政策缺乏。绿色建筑在我国之所以发展缓慢,与国家缺乏相关政策法规和健全的绿色建筑标准认证体系有密切的关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构建新的成本一价值体系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绿色建筑对未来人口承担了道义上的责任,而市场机制是以当前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显然缺乏承担道义责任的能力,因此,在构建新的成本一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其次,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由于政策不重视,使得节能减排的绿色建筑的宣传收到局限,各方对其市场的关注度不大,这使开发商的积极性不高,绿色建筑不能得以快速发展。
最后,环境评估体系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不是很完善。绿色建筑要求以新的价值观审视和评价建筑项目,环境评估与绿色标签制度有助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建立环境评估体系是推行环境评估和绿色标签制度的前提。而我国的体系需要标准化与全球化。
3、绿色建筑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作用
所谓的“低碳城市”,简单来讲就是指以“低碳”理念指导发展的城市。在具体涵义上,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其应包括“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两个大的方面,在强调低碳生产的同时也强调低碳消费。认为应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构建“低碳城市”。由此,绿色建筑在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上的作用可以分为“发展低碳经济”和“营造低碳生活”两个方面。
在2010的年“两会”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方式,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公众也耍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低碳经济仅有先进的技术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全面减排的目的。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也就是在生活作息中要尽力减少所耗用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进程。而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完善,就全面的诠释了低碳城市中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理念。
建筑作为能源使用的主要载体,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并消耗着巨大的能源。因此,要发展低碳城市,首先要求建筑实现生态转型,而绿色建筑就是城市建筑生态化的产物。它的基本内涵是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资源及能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亲近自然,并能够做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共处和永续发展。除了节约能源,绿色建筑在节约资源方面也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在建筑设计、施工建造和材料的选择以及后期使用维护等方面,绿色建筑均考虑了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减少资源的浪费,力求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从而为资源的节约做出贡献。
首先,绿色建筑是价值观,是幸福生活的体现,他不仅仅是技术整合,也不仅仅是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价值观,他的核心目标是要打造幸福人居生活,节能减排是他的结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色建筑更加应该注重城市与人的生活品质。他的核心是人,资源,环境的三者平衡。一个好的绿色建筑,能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幸福观。
其次,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共生共享,建筑不是单独存在的,他是城市有生命力的活体构成单元。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涉及的经济链条很长,其设计、建设和使用等会涉及交通、土木、建材、化工、轻工等 20 多个上下游产业。因此,绿色建筑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与绿色建筑理念一致的低碳意识,从而在相关的产品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开发低碳技术、生产低碳产品、鼓励低碳行为等等。
4、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针对前述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其发展策略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重视绿色建筑的设计源头。这方面要从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上入手。中国低碳的发展要在吸取别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符合中国自身实际的标准,从而探索出一条自身的低碳化道路。提高设计标准利用当前推动低碳化发展的契机,以及各方对于实现城市低碳化所需指标的深层研究,加快完善对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相关指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提高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注重房地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建造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及环境成本之间的综合平衡; 另一方面要按绿色建筑标准改造既有住宅。要遵循“适用经济”原则针对高、中、低档价位大的住宅,制定中国低碳住宅标准,对建筑进行节能评级与认证并保持认证标准的差异性、可持续性及可操作性。同时,应该在对建筑的测评过程中构建第三方测评体系,由其对建筑物的能耗或能效进行客观的测试、评估并给予完善。
其次,结合低碳政策的创新激励各方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包含了当代人对后人在道德上的责任与承诺,然而,在推行绿色建筑时,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使绿色建筑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政府的政策必不可少。具体而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工具应该全面覆盖到:
1)能源政策,包括可再生能源政策、节约能源政策、能源技术政策等;
2)低碳技术政策,包括碳减排技术研发、应用和转让政策,碳封存技术政策,
低碳技术标准等;
3)低碳产业政策,包括鼓励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生产、限制高碳产品生产与进口等政策;
4)低碳消费政策,包括绿色包装、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社区等政策。”
这些政策工具的创新在推动整个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与绿色建筑产业相关的各个产业的发展都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在激励相关企业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市场机制调整整个产业结构,引导公众消费方式的转变,使整个社会在政策引导下共同为发展绿色建筑做出贡献。
最后,一方面结合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契机进一步增强对于绿色建筑的宣传。加大低碳减排的宣传力度,使得社会各界都来积极关注绿色建筑和低碳人居,使绿色成为每一个普通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建筑领域内需要加强专业教育。目前,节能服务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行业。应在高校建筑、土木、能源、管理等相关专业开设低碳建筑技术课程,为低碳建筑行业的发展培养具有低碳理念、掌握低碳技术的专业人才。
总之,绿色建筑是一种理念和方式。低碳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文明进步。推广、实施绿色建筑不仅对于低碳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建筑经济增长、建造技术、建造方式等带来革命性变革。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当前发展“低碳”城市的机遇,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建筑在更高起点上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 6) : 1.
[2]袁男优.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 1) : 44.
[3]宋德勇,卢忠宝.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23( 9) : 87.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必须踊跃加入环保行列,号召更多的人们行动起来,积极实践低碳生活,从节电、节气、节水、合理利用和回收等点滴出发。所谓的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要做到低碳生活很简单:1、选用节能空调,夏天空调调高一度,冬天调低一度。家里所有灯泡均改用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2、用太阳能热水器省电又省气。3、选用节能洗衣机清洗衣服的水还可以循环使用。4、多骑自行车少开车出行多使用环保袋等等。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首先我以后再也不用塑料书皮包书了改用旧挂历海报牛皮纸等包书既节约能源又不会产生白色垃圾其次我要把每学期没用完的本子整合起来重新订成新的本子使用也可以当草稿纸使用最后我要多种花种草让春天走进我们的校园让空气更清新
亲爱的同学们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涓涓细流可汇成滔滔江海片片绿叶堪造就莽莽林海为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为了留给后人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低碳开始环保新生活为共创绿色家园而努力吧
倡导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倡导节约每一滴水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不烧散煤生活垃圾分类放置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提倡穿着采用棉麻毛丝绸等天然植物制作的"生态时装"食用无污染无公害且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使用无污染低耗能低噪音符合环保要求的家用电器盛装物品使用"绿色包装"禁止"白色污染"搞好居室卫生注重室内和庭院的绿化积极参与爱鸟护鸟和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增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忧患意识坚决制止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一切违法行为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绿化和美化我们的家园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美好舒适
“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关键词]低碳意识 美术教学 实践渗透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136-01
1 亲密接触自然,唤醒环保意识
在传统的美术课中,教师通常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以自己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来学习,形式单调陈旧,缺乏新鲜感,学生因此会产生一些厌倦的情绪。这样既影响他们想象力的发挥,也扼杀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很难让学生和大自然产生亲密的感情。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和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才能让他们明白美来自于大自然,来源于周围的环境。如上《鸟语花香》中的竹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教师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在青翠的竹林中进行绘画创作。面对青翠的竹林,有的学生仔细观察竹子的节,有的轻轻抚摸竹子的叶,有的拿着笔细细琢磨的,有的拿起笔跃跃欲试,他们的创作激情和创作灵感都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作业的质量肯定也会出色得多。其实,可采用室外写生这种方式的课还有很多,如:《徒手画校园》、《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等等。让学生亲密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在自然中观察他们所要表现的对象;同时,教师在课堂小结中应明确告诉学生保护自然环境。践行低碳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而这样的美术课当然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不但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更让学生在深深的艺术陶醉中萌发了保护自然的强烈愿望。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往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得到唤醒与培养。
2 利用优势资源,践行低碳理念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与思想意识形态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材料运用得新奇与巧妙,常常会取得一些出人意料的效果,我们可将校园内不同的废弃物,如写满字的纸张,喝完的可乐瓶,丢弃的易拉罐等,拿来进行巧妙的创作。如在《多姿多彩的服装设计》一课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一些废弃物设计成服装,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展示课上,学生的一件件构思巧妙、匠心独运的作品,常会让人耳目一新:有的学生用废旧报纸设计而成的一组服饰,既有短裙,也有长裙、百褶裙,甚至还有旗袍,有的则是利用塑料可乐瓶制成的,还有的是利用一次废纸板和一次性筷子制作的,正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学生把不同的材料按自己的审美需求进行创作,制作出了不同风格的服饰。这些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竟然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下,显示了他们另类的价值。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而且提高了一种意识,一种节能环保意识,一种低碳生活与审美活动相结合的意识。
又如《装扮生活》一课,我们可以利用常见的旧挂历纸、彩色的广告招贴纸或废布料、硬纸板等,通过艺术构思、起稿、剪贴,使这些色彩丰富、材质肌理独特的材料按自己的构思加工成艺术品,如报刊袋、抽纸盒、建筑模型等。这些自制的工艺品既可装饰家居、教室,又能让低碳环保意识延伸到家庭、社会,从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了低碳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3 结合实践活动,保护生存环境
举目四顾,好些地方,青山不再青,绿水不再绿,河里流的是臭水,山上倒满的是垃圾,满眼都是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红色的废水废碴废旧电池废塑料……
你可知道,被你随手丢弃的垃圾需要多久才才会分解?让我来告诉你吧,塑料瓶:450年;易拉罐:200—250年;铁罐头盒100年;油漆过的木板:13年;棉织物:1—5个月;纸片:半个月。
地球只有一个。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不可能找到第二个地球,并实施大规模移民。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为了子孙后代的延续,我们必须善待地球,不再做伤害地球的事了。
为了地球的明天,请你节约用水,中国是缺水大国,好多地方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想想这些,你何忍心让清清流水白白地从你手下流走?所以当你刷牙时,请关上水龙头,等要清洗时再拧开;当你在身上涂抹肥皂时,请你关上淋浴龙头,等要冲洗时再打开。
为了地球的明天,不要再乱丢垃圾,不要捕猎野生动物;不要乱采滥开矿产资源,不要污染环境,不要破坏生态平衡;为了地球的明天,请积极回收废纸,尽量使用再生纸。你可知道,回收100千克废纸能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这意味着可以少砍17棵大树。过期的挂历纸可以用来包书皮,你用过的课本可以留给低年级的同学再用。请记住,即使是一张废纸,还可以再生两次。
为了地球的明天,请你理解和支持家庭垃圾分装。如果我再告诉你,回收23.5万吨废铁,可以建造36个埃菲尔铁塔;回收6000吨废铝,可以生产74架空中客车飞机;回收120万吨玻璃,可以建造254个罗浮宫玻璃金字塔,那么请你想一想,就因为你懒于分拣,被你随手扔掉的将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啊!
低碳生活走近你我他
对于低碳生活,人们遭遇着类似的尴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也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却不得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专家指出,尽管人们不能避免碳排放,但却可以减少碳排放。每个人都不可能过“零碳”的生活,在资源匮乏的当下,我们要做的是,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同时,养成“低碳生活”理念,在可选择、可替换的条件下,首选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实,加入到低碳一族当中并非难事,“低碳生活”细节贯穿在家居生活的各个环节,就拿日常生活用电来说:家用电器的插头插座接触良好才能节电;电水壶的电热管积了水垢后要及时清除,这样才能提高热效率;熨烫衣物最好选购功率为500瓦或700瓦的高温电熨斗,不仅升温快,还能节电;所有的家用电器尽量不使用“声控、光控、遥控”等作为控制开关,这样可节电10%~15%。这样看来,每个人都能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积极的贡献。
或许有人认为,即使自己“低碳”了,也挡不住工矿企业的违规排放。但是,冰川融化、气候恶化,每个人都将受到惩罚。“低碳生活”带来的其实是一种新的生活质量观。需要厘清的是,过“低碳生活”,并不是意味着就不能开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了。低碳的真实含义是要给人们身体健康提供最大的保护和舒适感,对环境影响更小或有助改善环境。如欧洲现在建设了很多零排放建筑,隔热效果非常好,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隔热层可以把室内温度调控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且能保持很长时间。在交通领域,可以开发太阳能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事实上,每一个普通公民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可尽享“低碳生活”。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公益环保网站“互联网森林”的首页上列出的平易近人的10件减排案例就生动有趣: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0.1克;5层以下,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空调调高1℃,平均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一棵树,一年可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这些告诉我们,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装修中少用装饰灯、选用节能灯管,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的气候会议上,我们深深感受到各国领导对气候环境的关注。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的排放,我由此联想到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用:节电、节水。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随手关灯减排二氧化碳4.7千克。如果每台空调在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此外,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单面纸要重复利用,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
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排气量为1.3升的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不仅要低碳还要碳补偿
本次峰会上,不少国家纷纷宣布自己的减碳目标。中国外交部公布消息称,经过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45%。
此前,为了减碳,中国一直在行动。2008年,"中国低碳发展项目"启动,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上海和保定两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此外,日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通过植树造林等工作减少的碳排放超过50亿吨。
在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来了。不久前一项涉及1.5万人的网络低碳调查显示,73.08%的人有双面使用纸张的习惯,83.33%的人自备购物袋,79.49%的人能自觉地把空调温度调到26℃,83.34%的人愿意参加环保志愿者组织的环保活动。而且,不少人会记下自己的"碳足迹",并由此督促自己减碳。有的人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减碳小妙招,而且还经常参加"旧物交换"、"绿色出行"等活动。此外,低碳房屋、低碳服饰、低碳汽车等也更多地融入到生活之中。
此外,国外的一些减碳做法也值得借鉴。日本和欧盟已经全面禁用白炽灯了,以欧盟为例,家家户户使用节能灯后将减排3200万吨二氧化碳。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低碳环保的市民。
低碳生活是一种非常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可以帮助我们将低碳生活变为现实。
现在我们国家对全世界公开承诺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时代已经如约而至,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低碳"就在我们身边。夏天,我们在家用空调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用了几个小时后,就关掉,再开电风扇。这样就能省50%的电;在冰箱内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更节电;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开车时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轮胎气压要适当和少开空调。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平时我们勤动手动脑,也可以实现"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另外,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你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总之,低碳生活,既是保护环境,也是拯救自己。"
那么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还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吗?来看看我的建议吧。
纸张的双面使用,节约用纸;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饭盒; 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 减少粮食的浪费; 随手关灯,随手关好水龙头。 使用手帕,少用纸巾……
关键词:低碳;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社会实践调研
引言
哥本哈根会议以来,一股低碳旋风席卷全球,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低碳”概念的关注。发展低碳,不仅要发展低碳经济,更要发展低碳生活。中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人口、工业、交通相对集中的城市,城市居民是城市的主要构成,其衣食住行都会产生碳排放。因此,引导城市居民建立低碳生活模式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
在参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课题组在东北、华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网络集中对南部地区的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赴秦皇岛市居民社区开展关于“低碳生活知识”的宣讲活动。此次调研主要以各大城市常住居民作为调研对象,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06份,有效率81.2%。本文基于上述社会调查,从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中寻找不符合低碳要求的行为习惯,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建立低碳生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一、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
对中国居民生活消费现状,课题组从居民对低碳知识的衣物购置情况,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住房装修和家电使用情况和出行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一)中国居民衣物购置情况
课题组对城市居民衣物的面料选择,洗涤方式和购置频率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衣物面料以棉质为主,占所有面料的65%,其次是化纤类,占所有面料的28%,麻类衣物占3%,另外,75.4%的受访者经常穿着牛仔裤;衣物的洗涤方式中,机洗和手洗的比例相当,分别占48%和49%,采用干洗方式的人群较少,占受访者的3%;在衣物的购置频率上,一个月到半年购置新衣的人数居多,占受访者的51.2%,而其中又以20~30岁的女性受访者为主,购置新衣的时间在一个月以内和半年以上人数相当,分别占受访者的23.3%和25.2%。
(二)中国居民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对城市居民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查显示,约有82.3%的受访者以肉类为主要食物,其余17.7%的受访者以素食为主;对反季蔬果的选择总体上比较理性,54.4%的受访者偶尔购买,18.5%从未购买,但仍有27.1%的受访者经常购买。另外,对城市居民饮食方面的消费习惯的调查显示,在家烹饪的受访者占总体的32.3%,其余67.7%的受访者均为“外食族”,而其中58.6%的人选择外出就餐,9.1%的人选择叫外卖。调查显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城市家庭每月都会有外出就餐消费,表1反映了城市家庭外出就餐的消费情况。此外,在餐具选择方面,62.2%的受访者出门就餐选择使用消毒餐具,7.8%自带餐具,但仍有30%的受访者使用一次性餐具。
表1 城市家庭外出就餐的消费情况
(三)中国居民住房装修和家电使用情况
从装修情况来看,64.5%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有环保装修材料,但没有专门去采购,2.4%表示根本不知道环保装修材料;65.3%的受访者表示房屋装修最关心的是价格,30%最关心的是安全健康,4.7%最关心的是豪华程度。在家电使用上,课题组对居民家电的使用时间、次数等调查。54.8%的受访者夏日将空调设定在20~25度;46%的受访者冰箱内存放的食物超过容积的80%。①
(四)中国居民出行情况
在出行方面,课题组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城市家庭私家车拥有、排量及使用情况,以及出行目的。结果显示:仅有12%的受访者选择步行的方式出门,87%的受访者表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用步行、自行车或者公共交通代替出租车及自驾车;拥有私家车的受访者占到了总体的41.4%,其中68.6%的受访者选择1.6L~3.0L的中等排量汽车,24.3%的受访者选择小排量汽车,7.1%受访者选择大排量汽车;对购物地点的选择,超过80%的受访者偶尔或者经常去外地购物。
二、低碳视角下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的调查,课题组发现其中有许多不符合低碳要求的行为习惯,主要问题如下:
1.中国居民对于不同衣物面料制造、洗涤过程的碳排放量②不了解。对牛仔面料的衣物购买量很大,而对麻类面料③的衣物很少购买。
2.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外出就餐人数比例较大。第一,饮食结构以烹饪过程中碳排放量较高的肉食为主;第二,仍存在经常购买反季蔬果的情况,而反季蔬果的种植及运输过程中碳排放量均高于应季蔬果,经常食用反季蔬果也不利于身体健康;第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就餐,而这大大增加了碳排放量;第四,仍有30%的受访者使用一次性筷子。
3.中国居民对环保装修材料和节能家电的了解度及购买量不足,多数人不能做到基本的节电行为。第一,环保装修材料进入市场已多年,但中国城市居民的采购量并不高,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环保装修材料;第二,大多数居民对于如何合理低碳地使用家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存在许多浪费现象,例如53.2%的受访者在关闭台式电脑后没有关闭显示屏,63%的人的电脑不使用时没有启用睡眠模式,44.7%的受访者不能做到将不用的充电器从插座上拔下,16%的受访者不能做到随手关灯这些基本的节电行为。
4.中国居民选择步行、公共交通出行的人数较少,私家车购买行为不够理性。从各种出行方式选择的人数比较来看,几乎没有人选择步行的方式出门,同时,课题组对城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的调查中显示,城市中私家车拥有量在不断且快速上升,越来越多的车辆上路带来更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交通问题,如道路拥挤,停车困难等。调查还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不少家庭在初次购车时会选择小排量汽车,而在选购第二辆汽车时汽车的等级往往高于第一辆汽车,更多的考虑中等以上排量的汽车。
三、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造成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中不低碳的行为习惯的原因主要有居民自身、市场、政府和媒体三个方面。
1.居民自身对低碳知识了解不深,自主环保意识较差。调查显示,80.6%的受访者是从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了解到“低碳生活”一词的,但51.3%的受访者表示对“低碳生活”的具体概念不是很了解,54.6%的受访者不知道什么是低碳消费。另外,81.6%的受访者愿意为环保事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提供机会,72.4%的受访者愿意参加植树等环保活动。但是,实际上仅有60.8%的人有过参加环保行动的经历。而受访者中仅有4%是经常开展或参加环保活动的,且所参加的环保行动多为学校,或是工作单位强制要求的,自主环保行为较少。
2.市场上环保产品价格较高,商家对其宣传力度不够。环保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使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在购买日常用品时可能会选择节能环保的产品,而其中52.3%的被调查者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决定是否购买。另外,环保产品的影响力及商家推销力度不够,消费者不能清楚地了解到其突出性能和其节能效果带来的长远利益。
3.政府媒体对“低碳”相关概念的宣传以及在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上不到位。第一,由于对“低碳”相关概念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只是知道“低碳”一词,对于其内涵和好处不甚了解,甚至由于一些媒体的误导使一部分居民认为“低碳”就是环保,而忽略了“低碳”带来的经济效应及解决城市发展瓶颈的作用,另外,对于一次性筷子等非环保产品的危害曝光度不够,调查中多数居民并不知道一次性筷子不卫生,有许多潜在的致病因素,当了解了一次性筷子的制造过程以及现在很多小作坊存在回收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再加工销售的现象,居民都表示以后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第二,政府单位提供的公共环保机会较少,没有对居民的环保节能意识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第三,一些地区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如仅课题组走访的四个秦皇岛居民社区中两个就没有设立分类垃圾桶。第四,公共交通的速度较慢,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严重,这是城市居民不选择公共交通的主要原因。
四、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模式的建议
城市人口的能源消费大约是农村人口的3.5~4倍,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中国更应该发展低碳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节能减排,尽可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低碳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起城市居民低碳生活的模式,基于上述分析,课题组提出以下建立低碳生活模式的建议:
1.居民的生活消费上应注意做到节能低碳,具体建议如下:(1)在衣物购置方面,选择新的穿衣模式: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应减少购买服装的频率、选择环保洗涤剂、手洗代替机洗、旧衣翻新、旧物利用;在面料的选择上,多选择棉麻制品,尽量少选择牛仔、皮革制品;最好选择白色、浅色、无印花、小图案的衣服;①尽量不选择“抗皱、免烫、防水、防污”等附加功能。②(2)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方面,合理搭配荤素食物,尽量食用应季蔬果并在家烹饪,减少购买反季蔬果和外出就餐的次数,此外,外出就餐养成自带餐具或使用消毒餐具的习惯。(3)住房装修方面,充分利用可循环材料,可以更多地选择一些类似轻钢龙骨、石膏板等轻质隔墙材料,少用黏土实心砖、铝合金门窗等资源浪费较大的材料,从侧面降低家装工程的碳排放量;装修设计中须最大化增加房屋的自然采光率,尽量减少电灯的使用率,可以多使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和镜子,尽量选用浅色墙漆、墙砖、地板,减少过多的装饰墙;此外,搬新居时,能继续使用的家具尽量不换。在家电使用上,选择节能产品;避免浪费现象,养成节电节能习惯。建议各社区征集家电使用小窍门,举办合理使用家电的宣讲会,介绍各家电的节电模式和合理使用次数、时间等。(4)在居民出行方面,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购买中小排量汽车;尽量不选择自驾游,多参加一些徒步、骑行活动,在节能的同时强身健体。政府也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如给小排量汽车税收优惠,增加公共交通补贴,降低公共交通价格,城市设置公交车专用道等,只有提升了公共交通的速度才有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2.开发价格较低的节能环保产品,加大对环保产品的宣传,尤其是对环保产品带来的长远利益重点介绍。居民不购买环保产品主要是受经济条件限制,而多数环保产品价格虽然高于普通产品,但其节能效果带来的经济效应远远高于其与普通产品的差价,必须让消费者认识到这一点。
3.加大对“低碳”相关概念的宣传力度,使居民认识到“低碳”的内涵和其经济效应等益处。可以通过公益广告,低碳类电视节目,报道低碳新闻,深入居民社区开展“低碳”宣讲会等途径进行宣传,让居民真正了解“低碳”及“低碳”带来的好处,在此过程中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让大家知道,环保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事,是全社会的事。
4.政府方面:第一,对环保产品进行价格补贴,如减少环保产品消费税、增值税,指定环保产品为部分“家电下乡”专门产品,对生产环保产品的厂商提供资金支持;第二,各单位提供植树等公共环保活动,培养居民环保意识,而对个人的自主的环保行为,当地政府应大力提倡并给予奖励,这样才能将城市居民的环保激情释放出来,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第四,保障公共交通速度,并加强监管力度,调查中不少城市都有设置公交车专用车道,但对其“专用性”的保障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此外,北京在奥运期间实行单双号行车对交通问题的解决效果显著,建议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的中心区域实行单双号行车。
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关,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能采取低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是有可能实现的。可见构建低碳城市,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社会调查实践,让居民真正了解低碳的概念,掌握低碳生活的常识,体会低碳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进而从衣食住行每个方面努力做到低碳生活,为构建低碳城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
[2]赵一平,孙启宏,段宁.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6,(3).
[3]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
关键词:低碳校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329-02
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21世纪最大的挑战。同时各国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一场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绿色浪潮将要拉开大幕,这场革命被认为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将迎来的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
作为最前沿理念发源地和最新技术孵化地的大学对此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义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建设与低碳发展,为了推动高校节能减排,教育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联合了《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及《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鼓励全国高校对低碳校园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力争为推动校园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低碳校园”的界定
“低碳校园”就是在校园生活中引入低碳生活,在校园里提倡“无纸化教学”,即减少教学过程中对纸质书本的使用,加大电子化教学的力度等,从学习和生活中实现节能减排,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例如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少用纸巾,重拾手帕;少用塑料袋;提倡节能减排等等。这些不仅是社会应有的道德准则,而且也是建设低碳校园最基本的行动。这里的低碳校园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个是实物意义上的低碳校园,这是指在日常的校园生活和学习中看得到的实际行动。另一个层面上的低碳校园指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主要是指在高校里的以在生活学习中节能减排核心的低碳意识的树立。
二、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低碳、节能意识淡薄。通过调查,72%的学生对“低碳”的概念都停留在有所了解的阶段,甚至有17%的学生对“低碳”的概念仅仅是听说过而已;同时,可喜的是虽然学生对“低碳”的概念不是很了解,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低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甚至息息相关。在我们做的一个假设 “如果现在学校举行一次环保公益活动,你愿意参加吗”中,只有30%的学生“非常愿意参加”,而63%的学生抱着观望的态度。
2.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低。我们在调查后发现,在学校生活中常见浪费现象是:(1)用水后不关水龙头,看到长流水、长明灯视若无睹;(2)离开教室、寝室的最后一个人不关灯(电风扇)电脑长时间挂线;(3)卫生间漏水没有及时报修处理,水电资源浪费严重,数据显示仅仅1/6的寝室会有对水资源进行重复利用的行为。有将近40%学生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从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学生仅占3.5%;在打印资料的时候,只有16.5%的学生经常会双面打印,剩下的学生基本都是单页打印资料;在日常购物中,只有20%的学生会尽量挑选环保节能型的商品。
3.低碳校园节能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规模日益扩大,学校能源用户不断增加,但不少学校在管理方面仍沿用旧的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和操作性强的有力措施,使节能工作流于形式,造成节能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管理粗放、节能责任人不明确、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缺乏力度等诸多原因,存在较多的节能漏洞,导致许多浪费现象仍然存在。
4.低碳节能技术改造力度不强。由于高校扩招,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过快,加之各种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短期成本较高,许多高校在新的建筑设计、用材,老校区改造等方面未考虑节能因素,未进行节能论证,因此造成能耗的客观浪费。
5.资源共享不够充分。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各个高校积累了很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但由于实验室建设、会议室建设、网络资源等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导致资源占有率高利用率低,共享不充分。
三、建设低碳校园的对策
1.加强环境教育,树立低碳理念。环境教育一词,在国际上是由托马斯·普瑞查于1948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会议上首次使用。环境教育是面向整个人类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类社会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专门教育活动。通过环境教育让师生们学习节能方法,掌握节能技术,养成良好的节能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进而形成低碳理念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建设低碳校园提供更好的思想保障。在全校范围开展形式多样的低碳校园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生活,这些将有利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有利于低碳理念的树立。此外倡导良好的节约风气,形成建设低碳校园的舆论氛围,能让师生们感受到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进而启发他们对建设低碳校园的思索。
2.扩大参与空间,倡导低碳意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4% 的大学生对碳排放很关注,不仅自己努力减少碳排放而且向他人宣传;9% 的大学生认为碳排放关系到地球气候恶化影响,且正在采取行动减排;76% 的大学生觉得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却没有采取行动;11% 的大学生不认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自己有关系。其实,低碳革命势在必行,低碳革命已经开始——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将被深深卷入其中。调查中,100% 的大学生认为政府、高校、社区、环保团体、媒体都应为低碳生活展开行动。低碳生活其实贯穿了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为节能减排贡献一分力量。
3.发挥高校优势,促进集体参与。高校是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倡导低碳生活就是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的行动,就是对国家发展与人类前景负责任的文明表现,就是建设低碳校园的真实行动。开设“低碳经济”课程,将低碳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并有意识地将节约教育、环境教育与低碳教育联系起来,向学生普及低碳常识。同时开展“低碳宿舍”、“低碳班级”、“低碳教室”等创建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低碳的认识,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活。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推广低碳生活活动中的作用。
4.借鉴国外经验,创建低碳校园。从2007年起,美国一些媒体就开始不断推出各种以“美国最绿色的大学”为题的文章。美国 《福布斯》杂志发表了布莱恩·文费尔德(Brian Wingfield)的文章《美国最绿色的大学》,提出了哈佛大学等10所最绿色的大学名单。目前,美国已有400所高校的校长共同签署了一份协议,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如哈佛大学设立了“绿色校园行动计划”(GreenCampus Initiative),提出推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针和计划。这些环保计划措施值得国内大学借鉴。在高校,我们积极倡导师生共同利用科学知识和人类智慧,为创建低碳校园而共同努力,在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5.建立监管平台,完善管理制度。首先,应建立有效的建设审查评估和管理监管体系,完善各种节约管理制度,为低碳校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对校园所有建筑、设施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能源进行统计。其次,应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相关二级单位用能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经济杠杆对水电使用进行调节,逐步建立“谁使用、谁管理”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用水用电机制,以增强师生办学成本意识和节能意识。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调查中,我们发现南昌航空大学采取了电力资源有偿使用的措施,带来的效果很明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节约用电的意识,因为这关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与此相对的是,南昌航空大学并没有收取学生的水费,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节水意识及行动并不如节电积极。
6.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调查数据显示,72.5%的学生出行一般情况下愿意选择公交车,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可是,南昌的绝大部分学生反映,南昌市的公共交通很不发达,尤为明显的是高校到火车站的第一线路,每逢节假日公交更是拥挤,以南昌航空大学到南昌老福山火车站的233线路公交为例,官方说法是15分钟一班,可实际上至少要20分钟才有一班。当我们随即采访了南昌航空大学的部分学生时,绝大部分的学生对此表示不可理解,都认为应该加多班次,尤其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同时,我们在采访的时候,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说法:当年南昌市公交总公司设定233线路的时候,最初的班次还是很多的,后来南昌市公交总公司跟南昌航空大学交涉,以“233线路给南昌航空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为由,要向南昌航空大学收取一定费用,后来谈判无果,233线路就一直拥挤不堪了。笔者认为,此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可以看到233线到南昌航空大学的时候,公交车确确实实的停在南昌航空大学门口,可是站点名字叫“联泰·香域滨江”,毫无疑问,高校确实可以作为一个站点,其他城市及地区也是这么做的。
参考文献:
[1] 李阳春.创建节约型高校与建筑节能问题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7,(3).
[2] 彭淼,史云峰,董园.低碳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9).
[3] 马建清.论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水电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4] 胡玉东,翟丹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10,(6).
[5] 邵向涛.创建节约型高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今日科技,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