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植树造林对气候的影响范文

植树造林对气候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植树造林对气候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植树造林对气候的影响

第1篇:植树造林对气候的影响范文

    1 文献回顾

    有关林业与气候之间的关系的文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林业对气候的影响。Christopher(2009)认为森林可以改善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曾华锋(2009)认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潜力巨大。Ronald(2010)利用全球性林业产品模型(GFPM)分析认为,应对面临的气候变化应成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并制定统一的使用森林资源的计划。贾治邦(2010)在2009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李怒云(2010)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功能和作用,林业是当前和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技术和经济可行、成本较低的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刘周全(2011)以广东为例,阐述了通过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以增加森林碳吸收,从而应对气候变化。第二,气候对林业的影响。高均凯(2005)认为气候变化与我国林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我国植树造林的发展,对减缓全球变暖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森林对气候变化是十分敏感的,气候的微小扰动都可能对森林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过程产生巨大影响。姚晓红(2010)认为影响甘肃天水林业资源的主要气象要素是年降水量和≥0℃积温。第三,林业与气候相互影响。Ogden(2008)以加拿大育空地区南部为例,认为气候的变化要求对森林的管理进行相应的改变,气候与森林之间相互影响。周化成(2010)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而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也日益显现。刘曙红(2011)认为林木的生长发育和树种的分布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子对森林的组成和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反之,森林对大气也具有多重影响。它能调节气温、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改善局地小气候等。第四,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皮军(2010)以气温、降雨量、极端气候事件和海平面的变化及趋势,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纵观上述文献,主要是围绕气候与林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鲜有对林业经济与气候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定量研究。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Copula函数模型对林业经济发展与气候之间的关联关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分析。根据蒲晶岩(2002)认为表征气候的指标有温度、日照、降水,以及刘曙红(2011)认为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子影响森林的组成和分布,因此本文选取气象因子变量为降水量、平均气温、湿度、日照数。

    2 模型描述

    本文选取Copula函数研究林业经济发展与气候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优势在于它不仅可判断两个向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还可以判断它们之间关系的强弱。设随机向量(X,Y)的联合分布为H( , ),密度函数为h( , ),边缘随机变量X和Y的分布分别是F( ;α)和G( ;β),其 α,β 中为边缘分布的参数,边缘密度函数分别为f( ;α)和g( ;β)。则向量(X,Y)的同期相依关系的模型由Sklar定理建立,如果F( ;α)和G( ;β)分别在 x 和 y 连续,则存在唯一的Copula函数C( , ;θ),使得成立。

    3 林业生产总值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分析

    3.1 变量与数据描述

    本文林业经济发展用林业生产总值来表示,数据采用1985~2010年的历史数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与中国气象年鉴)。由于气象资料的获取靠的是气象观测站的数据,观测点越多数据越多,所获取的数据越接近真实的情况,但从中国统计年鉴与气象年鉴所能获得的是我国主要34个城市的数据,而这34个城市覆盖了我国所有区域,特别是重要的森林覆盖区,因此,气象数据就选择我国主要34个城市的林业生产总值(TP)、降水量(WQ)、气温(AT)、湿度(HD)、日照数(SL)的平均数。由于大连、青岛、海口、桂林、重庆有个别年份数据缺失,便采用相近区域城市数据与前后年份数据进行平均化处理而得。表2是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从偏度看,除湿度(HD)序列左偏外,其余序列都是右偏的,降水量(WQ)和湿度(HD)不能拒绝正态分布外,其余序列都强烈拒绝正态分布。表3是各序列(原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从相关系数值可以知:除气温(AT)外,林业生产总值与各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都呈负相关性,林业生产总值(TP)与降水量(WQ)相关程度最弱,而与湿度(HD)的相关程度最强。

    3.2 相依关系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先计算各序列林业生产总值(TP)、降水量(WQ)、气温(AT)、湿度(HD)、日照数(SL)的经验分布 F ,得各分布序列TPECDF、WQECDF、ATECDF、HDECDF、SLECDF,以这些序列作为模型边缘分布,分别作出TPECDF与其他各序列的散点图(图略),除序列TPECDF与WQECDF之外,可见TPECDF与其他各序列有较强的相依关系。即林业经济发展与气温、湿度、日照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其中林业经济发展与湿度的相依关系为最强,而林业经济发展与降水量之间的相依关系不明显①。表4是林业生产总值的分布序列(TPECDF)与其他分布序列的相关系数,序列(TPECDF)与序列(HDECDF)之间表现为较强的负相关性,序列(TPECDF)与序列(WQECDF)的相关性最弱,而序列(TPECDF)与序列(ATECDF)表现为正相关性。用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其结果如表5。林业经济发展与气温、湿度、日照数的相依关系在1%与5%的显着水平下显着。(TP,AT)、(TP,HD)、(TP,SL)的参数 θ 的值依次为4.924、-15.0918、-4.2905,表明林业经济发展与气温之间正相关。它们之间相依关系的强弱顺序为林业经济发展与湿度、林业经济发展与温度、林业经济发展与日照数。由于林业经济发展与降水量之间相依关系不显着,所以在表中没有列出。这与散点图所表示出的关系一致。从林业生产总值与气温、湿度、日照数之间的经验分布密度和Frank Copula函数模型拟合密度表面图来看,林业生产总值与湿度的拟合图形较好,与气温和日照数的拟合情况稍差一点,这可能是由于数据量不足所致,但还是能从中显示出林业生产总值与气温、湿度、日照数结构之间的某些相关性,并能清楚的表明林业经济发展与气温之间正相关,林业经济发展与湿度、日照数之间负相关。

第2篇:植树造林对气候的影响范文

一、巧用趣味语言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用优美诗句

古诗词、成语中蕴藏地理知识还有很多,对地貌、地形、月相、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描述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相关课本内容的联系,上课就能应用得当。把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水土流失是现在植被破坏地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既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还能淤塞河道、湖泊,加剧洪水的危害和少雨时干旱。水土流失最典型的地方莫于黄土高原。其实在古代的成语中就有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泾渭分明。

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泾渭分明有几种解析,唐宋之前是渭河浊泾河清;唐宋时是泾河浊渭河清;到了清代又成了渭河浊泾河清。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是有一条河流的泥沙含量要大很多,因为古代工业污染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生活污水也很有限,所以只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才产生河流之间明显的水质不同。泾河和渭河的流域范围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它们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水质的转换,既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了,还出现过植被恢复了又被破坏的现象。这就是很好地理教学案例。为什么有时是渭河浊泾河清,有时是泾河浊渭河清,这就是植被对河流含沙和对水质影响的经典故事。也符合现代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能保持水土,河流水就清澈;反之则河流水浑浊。

三、巧用趣味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一节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

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四、巧用通俗歌曲

歌词通俗流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在讲“长江”时,让学生先听《长江之歌》,从中理解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利用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点明河流的源头在地势很高的唐古拉山脉;“你向东海奔去”得出长江是外流河,顺地势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同时可以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二节“长江”时,我借来电子琴边唱边弹《长江之歌》,一段唱下来,有的同学已能跟着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歌曲以它独到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

第3篇:植树造林对气候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多学科知识;地理教学;应用

地理是中学学科教学体系中的一门特殊学科,知识内容复杂,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这种密切的联系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能够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释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一、加强多学科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现实的客观要求

今年山东省首次实行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3+X+1”,其中“X”指文综合或理综合;“1”指基本能力。基本能力的考试范围涉及高中新课程的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六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无论是“X”还是“1”的考试都强调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教师必须进行角色创新,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为此,地理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要多才多艺,博学多识,不仅要熟悉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术前沿动态,而且要精通相关学科,了解新兴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能自如地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中,从而服务于地理教学。

二、用多学科知识组织地理教学的实践

1.语文知识的应用

语文中的很多诗歌、谚语、散文、说明文等不仅叙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揭示了地理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概括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1)诗歌:

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例如描述天气、气候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用来说明地形与气候的关系,即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描述交通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点:白帝城到江陵之间的长江三峡段,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处,地势陡降,河流落差大,故水流急,船顺流而下,速度快。

(2)谚语:

谚语是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加以提炼并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例如:

农业方面:“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业季节性)

水文方面:“百川归海”。(海陆间水循环)

生物方面:“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毛虾”。(食物链)

气象方面:“春雨贵如油”。(华北平原春旱严重)

(3)课文: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与所学的地理知识密切相关,是进行地理教学很好的素材,如《宇宙中有些什么》、《天山景物记》、《哥白尼》、《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看云识天气》等,如果在课前或课后安排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分析,就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

2.化学知识的应用

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化学作用的结果。如果教师适当应用化学知识加以讲解,会使教学难点浅显易懂。比如,用化学方程式讲解喀斯特地貌、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知识,都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在我国以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

(2)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这些酸性气体与大气中的水汽相结合,形成酸雨。

3.物理知识的应用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地球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离心力,大气的热状况、风的形成等都和物理知识有关,可以引入比热及热容量的概念解释海陆差异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等。

例如:在讲风的形成时,教师可以利用物理上力的合成原理,分三步由浅入深,逐步讲解风向的三种情况:①如果没有外力的影响,风向应该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风向垂直于等压线;②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③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可以将物理学科中形象的记忆方法应用于地理教学,帮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以加深理解。如将物理电磁学部分常用的右手定则加以改造:右手握拳,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北极,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这样可以演示或判断以南北极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的方向,也可以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南北极。

4.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由于地理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在地理教学中,许多地理知识需要用数学的方法来讲解。如:用数学立体几何图形讲解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太阳高度角和黄赤交角,日照图中晨昏线、太阳光线、经纬线间的角度关系,用正弦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规律,引入轴对称的概念形象概括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等等,这样可以使抽象的知识浅显化,学生的学习就会轻松愉快。再如,比例尺大小及其换算、降水柱状图、人口增长折线图、扇形图等的绘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5.生物知识的应用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地理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此地理教学内容和生物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在地理教学中适时穿插生物知识和原理进行讲授,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它们的个体形态、生理机制等方面常具有显著的差别。这样通过对植物特点的分析,反过来可以了解它们生长的地理环境特点。如骆驼刺,叶子已变成细刺,根系很发达。从骆驼刺的特点可以得出它生长的环境比较干旱,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再如,能量生态金字塔、百分之十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等知识的应用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有很大的帮助。

6.历史知识的应用

进行史地知识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任何历史事件必然发生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任何一个地域,必然有它的过去、现在,地域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历史把这一地域的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例如丝绸之路与欧亚大陆桥知识的联系,天文学革命与太阳系的构成与运行,历次战争发生的地点,战争与资源的分布及其争夺,地理大发现与海洋气候、洋流等知识的联系。

以地理学科的问题为核心,结合历史知识设置综合性研究课题,增强地理学科的人文性,给自然地理赋予人文精神。如辽中南、京津塘、沪宁杭、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带的形成,既有其自然地理因素,又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六朝时期,沪宁杭地区得到了怎样的开发?其历史地理原因是什么?宋元时期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如何?近代以来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历史地理原因。

又如地理教材及其配套地图册从地理角度介绍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及其兴修的原理,可以此为基点,联系历史上水利工程的兴修,在兴修水利这一问题上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经纬网,并结合古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认识,对古人兴修水利这一活动作出解释,并对古今水利工程的作用作出评价。

7.政治学知识的应用

政治学知识可以反映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很多地理知识可以用政治学的知识来理解。例如:可以用政治学中依法治国原则来解释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情况。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我国的土地资源破坏严重: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土地次生盐碱化,基建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根据依法治国的原则,颁布和实施了《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等一系列法律,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8.哲学知识的应用

哲学中的辩证法、唯物论与认识论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辩证思维在地理教学中比较常用,辩证思维属于辩证法的内容,辩证思维是按照辩证逻辑的规律进行的思维,是一种发展变化观。由于地理事物及现象间的关系极其复杂,辩证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例如:学生对降水多的赤道附近有大片的森林容易理解,但对降水少的亚寒带也有大片森林就不易理解了。对此仅凭形式思维,只用降水多少来解释森林的分布是不够的,必须用降水和蒸发双方的对比,以辩证思维来考虑问题。

此外,唯物论也有很多知识应用于地理学科。如:遵循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等等。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注意学习与地理教学有联系的相关知识,并把它巧妙地引进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地理谚语集萃[J].地理教育,200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