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力学基本原理范文

力学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力学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力学基本原理

第1篇:力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是指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和维护,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程学科,中国开展土木工程学科高等教育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耐久性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1]。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工程结构均为混凝土结构,因此,该课程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主要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能力,对混凝土结构基本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如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抗震等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用人单位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重视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在高校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2]。在该意见提出的十几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在双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土木工程是一门全球性学科,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但各国制定的规范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上存在一定差别,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在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点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3-5]。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的教学工作主要分为3个部分,即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与设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确定英语与母语的使用比例,并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规范条文讲得生动有趣,是主讲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深刻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并能熟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是主讲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的基本出发点。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

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中国几百所高等院校平均每年向国家输送几万名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但据工程建设单位反映,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力学概念和常识较差,只知道照搬公式、照抄规范,缺乏独立思考能力[6]。因此,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一味让学生背公式、记规范,否则,“人才”将培养成只会运用工具的“工匠”。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既有理论推导和实验研究,又需要实际工程经验,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而该课程的教学学时极为有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7]仅建议60个学时,部分高校安排的教学学时更是低于该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课程内容无法详细展开,学生难以充分理解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只能依靠死记硬背,从而逐渐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新生专业英语词汇掌握程度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专业英语词汇掌握程度较低,有的学生甚至连一些基本的专业英语词汇都没有掌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在仅有的教学学时内,连教材内容都很难全面讲解,更不用说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外语表述的概念;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英语掌握能力未列入考核内容。鉴于此,为激发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和对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与实施建议,供广大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主讲教师参考借鉴。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较早接触的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之一,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往往抱有新鲜感和好奇感,如果能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1)善用多媒体技术。由于该课程包含较多的基本概念、图和表格,采用传统的板书形式,学生很难做到全过程集中注意力记板书、听讲解,教学效率低[8]。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善用多媒体技术,在每一个基本概念讲解后配上相应的图片,在教学课件中引入经典工程的施工图片和现场视频、经典实验的图片和视频,不仅缩短了板书和讲解时间,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使学生在集中注意力听完概念或理论的讲解后,通过视频和图片缓解学习疲劳、增长见识、加强记忆。同时,通过介绍经典工程中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经典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和注意事项等,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虽然节约时间,但对于公式推导,运用多媒体技术易造成教学进度过快,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的问题,此时应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如,在讲解混凝土构件的破坏现象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实验动画或视频,让学生对不同的破坏模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应力分布和公式推导部分,宜采用板书形式,一步步推导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公式演变的理解。(2)巧用数值的表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平淡的讲述方式往往会感到厌烦,从而对一些基本概念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这一基本概念,如果表述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1/16~1/10”,则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加强学生对混凝土抗拉强度低的认识,自然在后续的受弯构件设计中不会考虑受拉区混凝土的贡献。(3)勤用工程实例。在讲解混凝土构件的构造措施时,列举与基本概念相对应的工程实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些构造措施的理解。例如,“钢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钢筋的连接与锚固”“架立筋、腰筋、鸭筋和浮筋”等,如果只简单介绍基本概念,学生由于没有实际工程经验,很难知道这些构造措施究竟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就算在课堂上记住了这些基本概念,在实际工程中也很难分辨。

(二)紧抓教学内容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每个章节的共性问题。抓住共性的问题展开深入讲解,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针对较难理解的设计公式,要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逐步推导,并引导学生理解公式推导思路,而不是单纯让学生记忆公式。如,混凝土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的设计公式都是基于平截面假定、力和力矩平衡条件推导出来的,且计算简图类似,只需要理解和掌握其中一种构件的计算简图和设计公式,其他相似受力构件的设计和计算自然迎刃而解。对于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推导,首先可解释公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公式中的各项材料性能参数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查表求得,然后讲解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求解受压区和受拉区钢筋的截面面积,并对截面配筋和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进行验算,分别判断是否满足承载力和适筋梁的要求。对于其他类型构件的公式推导和计算,解题思路是一致的,均按照画出计算简图给出力的平衡方程和力矩的平衡方程求配筋或验算截面的流程进行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公式推导的思路,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忆公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学生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可以学到平时在理论教学中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书本上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学校十分重视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实验设备的采购和更新,以及实验试件的设计和加工,为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混凝土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实验教学,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试件,由主讲教师审核确认,再联系相关加工厂家制作试件,预约实验场地。实验过程中安排实验员与课程助教共同指导学生安装实验设备,布置测量仪器,开展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实验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不同配筋率的混凝土梁破坏模式的理解,认识了理论推导公式与实验结果的差别,而且使学生有机会提前接触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在课程设计的教学中,主讲教师会预约专门的设计教室供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并通过布置设计任务,引导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规范和参考书籍,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在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主讲教师和课程助教轮流在设计教室为学生答疑,确保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提高学生课程设计的质量,增强学生对结构设计的兴趣。

(四)注重课后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而且在此过程中,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累积的问题会越来越多,不仅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而且有可能打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一个知识点没能及时理解可能导致学生整节课都没听懂,而由于教学学时有限,主讲教师不可能重复讲解课程内容,因此,为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课后指导尤为重要。学校非常重视本科课程的理论教学,建立了课程助教制度,选拔优秀的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帮助本科生及时解决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如果课程助教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共性问题,或对某一章节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低,则会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此外,课程助教还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后习题逐一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查找自身知识的缺漏和不足并及时更正。由此可见,课后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并让主讲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五)注重双语教学在课堂上适当引进原版英文教材,采用英语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并为学生日后的科研、学习、工作和交流奠定语言基础。但是,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内容多,公式复杂,概念较难掌握,即便采用中文进行授课,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门专业课。因此,需要制定一套比较合理的双语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所使用的教材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中文教材[1],因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盲目选用英文教材对英语水平不够扎实的学生会造成很大的学习负担,导致“上课讲不深,学生学不进”的现象。在教学方法上,考虑到班内的学生英语水平不一致的情况,采用国内大学较为通用的嵌入式教学模式[10],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在课堂上第二语言与母语所占的比重。在教学过程中,确定英语和母语在每章节所占的比重尤为重要,倘若英语教学占用比重较大,得到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1]中,前两章的内容主要为基本概念,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历史与设计方法的演化、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构设计方法等,与前期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如建筑材料、建筑结构荷载等有较多重叠,且内容相对于后续的理论推导课程较为简单,因此,在这两章中可侧重于英语教学,通过逐步渗透的方式让学生慢慢掌握相关概念。首先,引出每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词汇。课前,提出这节课所需要掌握的重点词汇,并在讲述到相应内容时,对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加强学生记忆。例如:钢筋混凝土的英文为“reinforcedconcrete”,因为以前的混凝土构件是没有钢筋的,容易开裂,承载力低,延性也很差,研究发现,在混凝土受拉区预埋钢筋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将这种钢筋混凝土称为增强的混凝土,因此,钢筋混凝土的英文为“reinforcedconcrete”,“reinforcement”也衍生出钢筋的意思。此外,混凝土徐变的英文为“creep”,混凝土的徐变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形变过程,而“creep”有缓慢移动的意思,因此,将徐变这一现象用“creep”表述。在课程开始前就给出这些重点词汇的英文单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表述,在讲到相关内容时再详细解释,加深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和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程度。然后,反复强调。课后,带领学生重复练习这节课所学的专业英文单词,加强记忆。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如果碰到所学词汇,也应注意中英文的相互转换。由于概念性的词汇在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中重复的概率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积累起专业英语词汇量。最后,不定期考核。利用5~10min的课堂时间,对学生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进行抽查,可采用课堂小测的形式,测试完毕后由助教进行批改,小测的完成情况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录在案。这种做法有利于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复习巩固所学的专业英语词汇。在后续理论推导的章节,由于推导过程复杂繁琐,经验公式偏多,为让学生明白公式推导的全过程,课程讲解应以中文讲授为主,英文讲解的重心放在解题的步骤和表述方式上。由于学生将来可能进入外企工作或出国深造,了解英文的解题步骤和表述方式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重视课外活动指导在课余时间,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相关的专业竞赛,例如:混凝土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PKPM设计竞赛等,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从竞赛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为每组学生指派研究生和教师进行相关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竞赛兴趣。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不仅开拓了眼界,积累了大量的学术知识,也增加了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学科素养[11]。除此之外,学校的教师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区级科研项目,其中不少是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研究项目,包括结构加固、结构修复以及结构耐久性方面的研究等,应充分利用此科研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强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认识混凝土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积极组织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通过项目立项到结题验收的整个流程,熟悉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把教材“学厚”“学精”,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2篇:力学基本原理范文

伦理学基本原则有:个人主义原则、功利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利他主义原则、集体主义原则。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理论,是研究道德的产生、发展、本质、评价、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规律的学说。而道德则是社会与自然一切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关系中,善与恶的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活动的总和。伦理学所研究的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通过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反映的。伦理学则是通过善与恶、权利与义务、理想与使命,即人们的行为准则等一切范畴和体系来反映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力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直线方程 原理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23-02

数学原理课作为知识形成的基本课型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数学原理课教学上,我们常常见到的是“三板斧”式教学。即先对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或证明,随后迅速进入原理的运用环节上,最后就是课堂练习。将数学原理课上成了一节数学习题课。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只看重对原理本身的证明及结论的掌握运用,却忽视原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形成过程,忽视学生发现意识和合理猜想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原理课的学习与掌握产生畏惧心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本文以《点斜式直线方程》教学为例,力求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片面追求结果的弊病,挖掘原理的形成过程,促进知识结构的系统建构和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教学回顾、教学反思和文献梳理等方面,试图论述数学原理教学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回顾

1.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问题:如图所示,直线l过点 A(-1,3)且斜率为-2,点B(1.1,-1.21)在直线l上吗?

意图:通过图像是没有办法判断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的,因此应该借助坐标与方程来判断,由此反映出学习直线方程的必要性。

2.特殊入手,猜想原理

问题:已知直线l过点A(-1,3)且斜率为-2,问直线l上的点P应满足什么条件?

意图:借助几何画板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不变的量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代数表示。揭示坐标法的思想,重点放在直线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上。

3.原理证明,方程命名

问题1:已知直线l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问直线l上的点P应满足什么条件?

意图1:引导学生揭示直线与方程的同构关系。引导学生来命名,概括出点斜式方程的定义,突出确定直线的两个要素:点与斜率。

问题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的直线中有哪些特殊情况?它们都能表示成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吗?

意图2:概括总结(1)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斜率为0):方程 y=y0;(2)与y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斜率不存在):方程 x=x0; 并进一步获得截距及斜截式方程的概念。

4.原理应用,巩固提升

例1:求下列直线的方程

(1)一条直线经过点P(-2,3),倾斜角α=45°;

(2)一条直线经过点A(0,2),且与直线y=3x+1垂直。

例2:已知直线l1:y1 = k1 x+ b1,l2:y2 = k2 x + b2.试讨论:

(1)l1∥l2的条件是什么? (2)l1l2的条件是什么?

意图:点斜式方程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渗透解析法和数形结合思想。

5.归纳总结,结构认知

(1)知识结构

(2)方法结构

①坐标法。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题意将直线上动点坐标(x,y)所满足的等量关系表示出来。坐标法求轨迹的思想不仅对直线方程与方程直线给出解释,更对后续的求曲线方程问题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②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直角坐标系,把直线图形的几何直观与直线方程的代数运算有机结合,实现了运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

意图:通过结构化总结与梳理,帮助学生将新学内容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反思

1.何种方式引入,教学上不能太突兀或呈现跳跃式引入方式。以本节课为例,什么叫直线的方程?什么叫方程的直线?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并没有这方面认识,问题一开始时的设置是“给定一个点和斜率,如何求直线l的方程?”如此问题设置导致大部分学生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主要原因便是学生还不知道直线方程的含义。后改成“求直线上点满足的条件,于是可以从几何上解释―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可以从代数上说明―点的坐标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可以进一步说明坐标法的思想:用代数方程表示几何直线,由此才进一步提出问题:方程与直线能互相表示吗?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水到渠成了。

2.知识原理不是无端生成的,为促进新原理的学习,就要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比如,坐标系下两点的斜率公式表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如果异于两点的第三点P也在直线上,那么它满足的代数条件是什么?等等是学习新原理的必要知识。

3.本节教学结构是什么?本节课核心任务是对直线方程和方程直线的探究发现过程。重难点是直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的同构关系,以及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探索和运用过程。而核心任务的完成,是通过学生自主及合作来完成的。通过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过程来归纳原理并运用原理。这是本节的教学结构,那么对一般的原理课的教学结构又该是怎样的?

三、教学原理

通过知网搜索了相关文献,并阅读了福建省普教室课题成果《福建省中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以及厦门市教科院编写材料《原理课核心任务及其教学定位》。梳理以上相关理论后,下面尝试论述原理教学的基本要素。

1.数学原理课的定义

数学原理包括数学公理、定理、公式、性质和法则等。数学原理既是数学概念及其关系认识的深化,又是联系概念和问题的桥梁。数学原理课应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演绎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之间所存在某些定律或联系法则。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数学原理的条件部分和结论部分,了解公式、定理中诸条件的性质和作用,掌握原理变形的各种形式。

例如,本节课学习是对直线方程与方程直线的首次认识与接逐步了解直线方程与方程直线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把握对数学原理的理解。

2.原理课的基本要素

(1)数学原理的内容:数学原理的内容表述可以是多种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必须表达规范,对原理的叙述要准确。

(2)数学原理的结构:要求分清条件和结论。在进行原理教学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区分原理的条件与结论,体现数学原理与原有知识结构之间的逻辑联系。

(3)数学原理的论证:数学原理的论证要引导学生探索由条件到结论转化的推理思路。还要注意原理转换时的等价性,引导学生在证明过程中如何进行原理的转换,一定要展示完整的思维过程。

(4)数学原理的应用:通过例题和习题让学生领会原理的适用范围、应用的基本规律和注意事项。根据高中数学原理学习的内容、方式和学习过程。

3.原理课的教学结构

(1)基本流程

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为:1.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2.特殊入手,猜想原理; 3.原理证明,方程命名; 4.原理应用,巩固提升; 5.归纳总结,结构认知等。

(2)教学结构

数学原理的教学一般有几种不同的教学过程结构:第一种是实验研究型的教学过程结构,如本节教学;第二种是枚举研究型的教学过程结构,如分类与分步计数原理教学;第三种是推理研究的教学过程结构,如空间几何中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定理教学;第四种是分类研究和推理研究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结构,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教学。

关于中学数学原理教学,以上只是我们的一点初浅认识,期待同仁们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数学原理的形成过程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整体思维,学生才会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主动迁移,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秀清.中学数学教学的课型及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9(5)

[2]吴亚萍.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4.10

第4篇:力学基本原理范文

一、基本原理内涵

马克思在研究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辩证关系时候发现,私有制的最终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矛盾激化,引发社会革命,最终公有制将会取代私有制。但是从实际的角度来说,要进一步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许多主客观因素,来实现更好地认识和发展。通过这个角度,大家不难发现,对于的发展来说,它对经济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经济学中的一些经济理论在今天的发展中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对今天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

1.批判了资产阶级政冶经济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方面进行了否定和批判,但是在今天看来,它也有一定的发展合理性,只是对于今天的经济发展理论来说是不相符合的。毕竟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提倡经济体制的改革,其实对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说,恩格斯提出的这个思想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实依据的。在商业活动中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对于商品贱买贵卖,因此买卖双方在利益关系上是相互冲突的,这就导致了商业活动中不信任的产生。商人通过采取欺诈的手段,利用他人的无知与轻信来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可以说商业活动处处充满欺诈。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商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商人们为了让商业活动中的欺诈合法化的经济学,这也是重商主义产生的原因。

2.关于“竞争”的研究,竞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私有制的集中体现。正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打破了生产领域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整体性,将资本同劳动,资本同社会财富以及资本之间逐渐走向对立,可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正是“大鱼吃小鱼”的资本兼并。竞争带来了社会的分工性,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整个大生产上的一个环节,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相互奴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社会财富被浪费掉。马克思认为,尽管竞争的核心是力图平衡供求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供求之间永远不会相互适应,双方相互脱节,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对立冲突,所以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而资本主义过度竞争的后果就会导致垄断,因为每个人都想在资本主义市场中占据着有利地位,这样就会形成垄断。这一个后果的出现,就大大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危机,并没有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分析就会得出一些经济结论。

第5篇:力学基本原理范文

摘 要:“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抽象性和实践性特点需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理解;有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但是,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我们也需注意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马原”课)是一门系统讲授基本理论的课程,几乎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的全部重要内容,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学会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然而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觉得学习马克思很枯燥乏味,往往只会死记硬背而不能达到真正地理解与运用。因此,要转变学生对“马原”课的态度,重点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应在讲授“马原”课时要根据这门课自身的特点,紧密结合现实,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教学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一、“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特点

(一)注重对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立场及其内在逻辑的分析,因而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理论是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着的一系列理论构成,而贯穿在这一系列理论中的红线就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立场是唯物主义的立场,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观点是马克思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主要包括实践观、唯物观、辩证发展观、经济观、阶级观、群众观等内容。的基本方法主要就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总之,“马原”课要始终站在革命阶级上以立场为平台,以基本观点,方法为指导借鉴基本立场整体统一把握,因而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二)注重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马原”课注重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比如政治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否“过时”的问题;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经济理论不能满足的现状;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现状和状况与所表达的社会主义是否不符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对信仰的问题等等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把书本上的理论具体应用于实践中,才能深入理解和认识基本原理,才能形成正确的信念。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案例

案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案例对于人们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案例的教学是通过案例向人们传递有针对性教育意义的有效载体。案例与一般讲课用的举例是不同的。举例的目的在于佐证讲师的观点,或者承上启下,主要起到论证或者引导的作用。而案例讲课重在参与和体验,重在分析与决策能力,重在知识框架的运用,重在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一些典型的事例,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总结,促进他们的准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了解到案例,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必要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无形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了,同时老师随时给予引导,促使老师和学生双向交流。

(三)案例教学法在“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理解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过去对学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针对案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统一把握,深刻理解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在一个个案例中,通过浅入深出的运用,帮助学生从具体案例分析着手,最后上升到对抽象理论的领会,不仅可以使马克思知识传授更加生动,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地更好理解。

2.有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基本原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现实中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因为教学中所选案例是从当今社会实践中抽选出来的,通过课堂上的案例解析,可以形成一种示范。例如在讲矛盾分析方法这一节时,以“不该发生的悲剧”为案例,先介绍案例,再通过讨论分析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了解悲剧发生的原因和悲剧给我们有哪些启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问题,进而达到对自身能力的培养。

3.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教学活动,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和独立思考的权利,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这种情况在理科生中尤为突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应是一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既要强调教师读教学的主导作用,也要强调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作用。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一方面,有助于老师更好地传达知识,鼓励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将教与学双向互动应用于“马原”课中,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

三、“基本原理概论”课采用案例教学法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要恰当采用

案例教学法只是教育教学规律方法中的一种,在讲授课时应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而且,采用案例教学法应紧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牢牢把握“马原”课的精神实质。另外,不是说“马原”课从头到尾都用这种方法,如绪论等章节就不需要用。还有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要有一定的分析,甚至有时案例的答案有无数种,所以,一些章节的讲授要恰当采用,才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科学内容。

(二)所选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是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这就决定了“马原”课必须有针对性地回答在当展过程中遇到的、学生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案例的选择也很重要,由于要考虑到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而且还要考虑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所以,所选案例在数量上不能超过两个,而且要精选案例,有对所讲内容有针对性,如果与教学目的无关,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案例最好不选或少选。

(三)采用案例一定要有补充和归纳

案例教学法是符合“马原”课程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它能将具有抽象性的理论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事例,以熟悉又亲切的面孔面对学生。但案例教学法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理论,并将这种理论转化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理论既是教学的终点又是学生实践的起点,不管是将案例放在原理之前、之中或之后,老师都要积极引导,结合原理,让学生分析思考,补充归纳。这样一来,既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又加上老师的补充说明,所学知识就会在学生记忆中更加牢固。(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第6篇:力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目标性;生活性;指导性;趣味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校开展教育改革,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不教而教”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设计课前先学小研究,先学小研究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用以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先学小研究的设计准则是简单、根本、开放,突出知识性、研究性、应用性,让学生乐于参与,人人参与。课前先学小研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设计课前先学小研究要根据学习目标,抓住根本,学习最基础的知识,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探索,并从中总结规律,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生活性原则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带生活中的例子来上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目之所及,生活中处处藏着数学问题,让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题。通过许许多多的例子,既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知识有源头,还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有什么作用,知道会计算,请数学帮帮忙,就会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带来了生活中的例子,产生了兴趣,很自然地爱上了数学知识,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指导性原则

展示是数学课堂的亮点,没有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没有课堂上的精彩展示。课前小研究正是上课内容的导航针,在小研究中会体现教师上课的大概思路,直接或间接展示下节课的重点甚至难点,让学生在完成先学小研究时,能预计和把握到下一节课的主要脉络,通过抛砖引玉领学生走进课堂,课堂变成“学生讲,教师听”的新局面。

不同的课型会有不一样的小研究设计,带给学生不同的享受。

1.熟悉课(练习课)――数学是灵活的,是智慧的结晶。因此,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练习题训练,要选一些特殊的题目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分享精彩的解题思路,展示多种多样的解题方法。

2.单元知识整理课――让学生用图表的方法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同时让学生进行多种错题的展示,各种解题方法的提醒,一次又一次地把知识不断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3.评研课――评研是新错误教学观的体现。传统上,我们总要求学生的认识“一次性完成”,这并不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中难免会犯不少错误,需要通过多次或长期的反复式提高来完成,才能牢固掌握。我们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点找难题、出难题、做难题、说难题,让他们逐步去感悟,给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学习研究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自己独立解决,可以小组展开争论,可以全班展示,突出重点知识,辨析学生易混淆点,突破数学难题,使学生的学习劲头与日俱增。

四、趣味性原则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颇有兴趣的先学小研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的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口头的、书面的、绘图的、表演的,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从而感受到做小研究的乐趣。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所以数学小研究要适应学生心理,形式多样化。

我们让学生先学先做,完成好课前小研究再上课,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去展示、去交流、去提升认识,一节课下来会有一个更大的跃进。这样的上课方式,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展示的舞台,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舞台。而教师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思考,设计好具有开放且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探索与研究,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而不是遮蔽学生的学,替代学生的学。

学生课前先学先做小研究,不仅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准备,打下一定的基础,而且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先学先做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以学为根本的地位,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参考文献:

第7篇:力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情报学 基本原理 大众标注

[分类号]G350

1 引言

基本原理是指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开展情报学基本原理研究,有助于丰富情报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加强情报学的学科地位;掌握情报学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提高情报学研究和实践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在传统信息环境下,专家学者曾对情报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杨超提出了情报学的6个基本原理: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用户友好性、系统安全性、兼容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等原理;该基本原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系统方面,而对用户行为方面的概括较少。马费成教授提出了情报学的6个基本原理:离散分布、相关性、有序性、易用性、小世界及对数透视等原理,并认为离散分布原理和相关性原理虽然目前研究较多,但尚有很多不足,其它原理的情报学研究成果显得很零星。梁战平教授提出了情报学的10方面基本原理:隐藏、相关性、离散分布、有序性、重组、转化、对数透视、小世界、可视化、最小努力等原理。梁战平教授的基本原理中包含有马费成教授的6方面基本原理,并又提出重组、转化、可视化和隐藏等四方面原理。

情报系统是“人-中介-资源”系统,其基本目的和任务是将知识和信息组织有序化,以用户认为方便的形式提供有效利用。对情报学基本原理的概括和总结,除了应该关注信息中介载体的获取和加工过程规律外,还应关注信息资源本身的形成和存在规律,信息用户组织和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行为规律以及信息用户、信息资源以及信息中介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规律。

受传统情报信息技术及环境的限制,信息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情报信息的提供,并且信息用户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交互共享的环境条件,因此,传统的情报学研究多关注于文献等信息载体方面,虽然有的学者也认识到用户认知和效用在情报学中的重要性,但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日志分析等方法,尚不能客观有效地揭示情报用户的认知和效用。

新一代网络环境下,情报学的研究和实践面临着新的环境和应用,特别是大众标注技术的出现,使得用户能够主动参与对信息资源的标注,相互之间能够交互共享相应的情报信息资源,并且社会化的大众参与标注能够形成一定涌现的有序性特征,因此,对于情报学相关原理的体现和升华,大众标注具有传统理论研究环境不可比拟的优势。

2 大众标注的含义及特征

2.1 大众标注的含义

大众标注是指在公开分享的环境中,由信息使用者共同为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标记或分类,也即由使用者个人对于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索引或分类,进而形成众人共同索引和分类的机制,如图1所示:

大众标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社会性书签网站的应用。Smith Gene总结了大众标注的发展简史:2004年初,Joshua Schachter开发了del.icio.us系统(网站),开始采用非层次的关键词分类系统并允许用户在线标引网页;2004年底,Thomas Vander Wal通过一个邮件讨论列表,首次提出“folksonomy”概念;2005年初,支持标签的网站开始大量出现。

大众标注的发展如此迅速,主要由于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推动作用。在实践应用方面,有“flickr”、“Del.icio.us”、“Technorati”等著名网站的带动;理论研究方面,有ASIST、SIG/CR、DC、WWW、ACMCHI、ACM SIGIR、IA Summit等组织和会议的推动。

2.2 大众标注的特征

2.2.1 信息用户的主动参与 在大众标注过程中,大量信息用户分别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认知能力,选择相应的标签进行标注,并将相应的资源和标签保存到网络收藏夹中,以便供标注者自身或者他人检索相应的信息资源。

大众标注是面向用户的,完全依赖于用户个体的参与和贡献。大众标注的产生,是用户基于个人信息管理的目的,使用自己的词汇对信息进行标注,以便再次查找和使用。所形成的标签集是由关注该信息资源的用户群生成的,这些用户在检索该标签集合时,能够显示一定的兴趣。大众标注是以用户主动参与为特征,体现了用户的个性化认知和价值效用。

2.2.2 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 大众标注有两个独特的特点:①参与的广泛性;②标注的随意性(不受限制)。无限多用户的参与使得被标注对象每个角落的内容得到较全面的揭示和反映。从长尾理论的角度看,资源的每一部分都是有价值的,区别仅仅在于价值的大小及受众群体的不同。用户参与标注可以实现对不同部位、不同细节的注意与发掘,有利于长尾价值的揭示和利用。以往的网页内容是分散的孤岛,标签将它们相联系并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具备更强的用户吸引力和粘合力。

标注的典型功能是共享。通过标签中介,用户与资源之间以及具有相似标注的用户之问,建立了交互共享的联系。除了准确定位个人信息,相同的标签能够聚合整个信息空间中的所有相似内容,实现资源的共享,基于标签的浏览更能使用户获得意外的发现。

2.2.3 社会化标签的社会化协同

用户在资源的共享过程中能够找到与自身有相同兴趣的人群,得到关于标签使用的反馈,从而影响其未来的行为,因而大众标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化性质。在大众标注过程中,大量的信息用户运用大量的社会化标签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标注,不同用户之间能够彼此相互浏览对方的资源及相应的标签,可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而纠正自身随后的相关标注行为,从而随着标注的增加,用户标注行为存在着协同效应。

通过大量用户对资源的大众化、持续的标注,所形成的标签集既能形成对资源客观属性特征的较全面的揭示,又能较充分地反映用户的认知及效用特征。用户随手对自己的内容增加一些个性化的标签,就对这些内容产生了重新的认识,更容易将过去、现在的所有思维串联起来。标签可以快速地在一个公共信息空间创建一个信息剖面,智能聚合各种相关信息,这种能力可以产生很多应用价值。

3 大众标注中情报学基本原理的体现

基本原理的精髓在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能够统摄具体的原理,并且相互之间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关系。情报学基本原理应基于情报学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宗旨和目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适性,并应避免现象和操作的一般性总结。鉴于此,本文在大众标注的新型情报信息环境下,基于马费成、梁战平等教授所

提出的基本原理,尝试提出如下情报学的基本原理:最小努力性、适度相关性、混沌有序性。

3.1 基于主动参与的最小努力性原理

大众标注中信息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资源,并根据自身对该资源的认知能力选择相应的标签对其标注,因而能够较充分地体现信息用户的主动参与和能动选择特征,可较好体现最小努力性原理。

最小努力性原理体现的是用户的能动性选择的特征,即用户在组织、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情报时,总是趋向于简捷、方便、易用和省力的原则,在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效用之间权衡,从而选择最省力且满意的方式米进行。其衡量标准是成本最小、效用最大,因而达到效益最大化。

对数透视现象表现了情报信息在客观的物理领域和主观的认知领域间具有数量上的对数性差异。这种对数性差异不可避免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能动性选择因素,因此对数透视现象是最小努力性原理的体现。

3.2 基于交互共享的适度相关性原理

大众标注为资源和用户、作者和用户之间提供了中介,使得用户主动参与资源的组织和获取,且相互之间能够通过标注而进行交互和共享,从而用户之间依托于万维网而形成用户网络,且用户集和资源集之间形成多对多的关联对应关系。

情报的相关性具有需求相关性、社会认知相关性、中介(情景、主题和算法等)相关性等类型。情报学的相关性除了体现情报信息与信息用户的相关性之外,还体现情报信息要素相互之间、以及信息用户相互之间的相关性。

离散分布和小世界现象正是上述两种相关性的体现。离散分布现象主要体现关联要素的分散和集中的规律,也即社会领域中常见的幂率分布特征。小世界现象揭示的是人类信息联系和信息对象之间的相关性,也即无论用户和资源的范围多大,都可以通过相关的信息达到最短的路径联系。

情报信息系统中,在分析信息用户、信息资源以及信息中介相互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时,应该相对于特定的时间阶段、空间范围、对象社区,运用具有相对性的适度相关的观点来分析。

3.3 基于社会化协同的混沌有序性原理

情报的上游是具有物理结构的数据、具有认知结构的知识,下游是具有价值效用的用户,因此,情报应该具有物理结构的载体、认知结构的内容、效用结构的目的。大众标注为用户和载体之间提供了有效的中介,较好地体现了上述三种结构,并且随着标注用户和资源的增加,用户参与对资源属性的揭示会越来越接近于客观,并且在此过程中,信息用户能够将自身的认知偏好集中体现于标签集合中。

情报结构的有序性,即情报系统要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既来源于科学体系的有序性,又来源于人的创造过程的有序性。

重组操作是通过连接、分割和结合的方法,使对象获得改进的机会,是知识创新的基础,转化操作是信息链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转化,主要体现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之间的转化。无论是重组还是转化,都是情报知识有序化的途径。

有序性原理主要体现情报资源存在结构和发展过程的相对有序化。这种有序化由于涉及社会性因素,因而更显其复杂性。绝对的有序和绝对的无序是不存在的,客观的有序是一种相对的有序――混序,即介于绝对无序和绝对有序之间。

4 大众标注中情报学基本原理的升华

情报信息组织和获取的有效性评价,取决于其用户效用价值的大小,此外,从情报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总是沿着用户主动参与性越来越强、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体现越来越便捷的方向发展,从而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情报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原理的总结符合情报学的宗旨和目的。

情报学的基本原理的核心在于以用户的认知和效用为中心,关注用户和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分布及有序性演化(见图2)。

4.1 最小努力性所体现的能动选择规律

情报信息用户在选择性认知和获取相应的情报信息时,具有能动性的特征,即根据自身的效用需求及认知能力来有目的性的选择合适的情报信息属性进行认知,因而,其获得的情报信息带有一定的主观“修正”痕迹,不是传统的客观量化结果。

最小努力性原理取决于用户所付出的成本和所获得的效用之间的权衡,权衡的标准取决于信息用户在获取情报资源时的能动性选择。在大众标注中,情报信息用户通过大众标注的手段和中介,能够主动参与情报信息资源的组织和获取,因而能够较充分地体现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效用需求,从而较好地体现了信息用户的能动选择规律。

4.2 适度相关性所体现的关联分布规律

情报信息系统的要素主要有用户、情报信息、中介(如社会化标签等),这些要素在情报信息的组织和获取中,相互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对应和作用关系,从而能够形成多样化的分布特征。

适度相关性原理主要体现情报资源与事物的属性特征以及用户的效用目标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情报信息载体能否真实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特征,以及能否恰当满足用户的效用目标。大众标注条件下,用户不但能主动参与对情报信息资源的标注,使得用户和资源之间联系更紧密,而且用户与用户之间能够相互浏览和借鉴彼此的标注结果,能够交互共享相应的情报信息资源,从而能够构建起更加紧密的关联关系,较好体现了情报信息要素间的关联分布规律。

4.3 混沌有序性所体现的混序演化规律

情报系统要素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要素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并随着情报环境、用户效用偏好及信息技术条件的改变而不断演化。

混沌有序原理主要体现情报系统要素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特征。社会化标注使得信息用户能够自下而上持续地参与信息的组织和获取,所形成的社会性涌现特征不仅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最终用户的认知需求,而且也体现出了情报结构的混沌有序的演化规律。

5 总结与讨论

情报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既有自然科学的技术性特征,又有社会科学的人文性特征,因而,情报学的基本原理不能仅局限于客观自然规律的描述,还应该包含有主观社会规律的阐释。

大众标注技术弥补了传统信息技术的不足:大众标注所体现的信息用户主动参与,不同于传统信息环境下的信息用户被动浏览,能够较充分体现信息用户的认知和效用特征,是对最小努力性原理的较好体现;大众标注所体现的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不同于传统信息环境下的信息用户之间相互隔离,能够较充分体现不同信息用户之间、不同信息资源之间以及信息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的关联性特征,是对适度相关性原理的较好阐释;大众标注所体现出的社会化标签的社会化协同,不同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专家分类,能够较充分体现信息用户自下而上参与的,较全面和持续的协作性分类特征,是对混沌有序性原理的较好阐释。

第8篇:力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基本原理;案例教学法;金融危机

《基本原理》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05新方案”的特点,在对原有课程的知识进行了整合、梳理、贯通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过程中新的难点:一方面课程知识点的综合性大大提高,一方面“90后”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价值观念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基本原理的理论精髓与其严密的逻辑体系体现出来?如何针对“90后”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接受理论的科学真理?除了任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刻苦钻研,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之外,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一、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首先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选择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收效良好。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分析其特点如下:

(一)直观性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其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基本原理》课程逻辑体系严密,内容丰富,理论性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联系世界政治经济热点问题,如紧密结合课程相关知识点,对金融危机爆发背后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科学性的理解。

(二)生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听没听、听懂多少,掌握没有,要到最后的考试时才能得到检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思考,然后主动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积累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认真地思考和分析,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进一步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根据不同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通过热烈讨论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三)严肃性

案例教学法源于商业课程的教学,但是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明的政治色彩。在商业课程的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的分析有多样化的特点,案例应该只有情况没有结果,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处理办法和结论。但是《基本原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是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必须准确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深度,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

金融危机在“蝴蝶效应”下在全球迅速蔓延,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在经济学的视角下,对金融危机的本质应当如何进行分析和思考。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逻辑体系严密,理论比较抽象,是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亦是难点。在有限的课时内结合对金融危机的分析,选取适当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关于金融危机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思考

(一)关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时指出,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物的使用价值对于人来说没有交换就能得到实现,就是说,在物和人直接关系中就能得到实现,物的价值只能在交换中得到实现,就是说,只能在一种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在《资本论》中,他详细地描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关于“世界货币”的职能,只能由贵金属来担当,其主要职能在于平衡国际贸易差额。本次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世界货币的职能问题。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紧密依存。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它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放弃美元的“金本位制”,使得美元不断贬值。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的国际货币体系违反了马克思关于世界货币职能学说而带来的隐患积累所致。

(二)关于银行信用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早期的信用发展,是对他的生产方式在一定范围内的扬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生产的繁荣。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金融领域出现了畸形的发展模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五章中对“信用和虚拟资本”进行了专题论述。马克思引用威・里瑟姆在《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中说:“空头汇票,是指人们在一张流通的汇票到期以前又开出另一张代替它的汇票,这样,通过单纯流通手段的制造,就制造出虚拟资本。在货币过剩和便宜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办法被人使用到惊人的程度。”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制度,认为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是它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虚拟资本的不稳定性来自货币的虚拟化,即货币并不真正具有价值。自从货币与金本位及金汇兑本位脱钩之后,虽然还具有其作为支付手段的使用价值,但已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种实物来衡量的价值了。这时货币的价值只能用其购买力来衡量,而货币的购买力又要受到货币发行量、利率、汇率、人们的消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货币的虚拟化就会增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实已经告诫我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并迅速殃及全球实体经济。

(三)关于生产过剩的分析

马克思指出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当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个规律总的没有改变,但是,它的具体表现变了。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际分工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把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结果就是,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同时存在,一方面是必须依赖于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生产过剩;而另一方面发达的国家的又出现产业空心化。国际金融危机在在全球迅速蔓延,并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袭击着各国经济,这都是生动而现实的案例。

在以上内容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后,相信同学们对深奥的课本知识有了更多的感悟。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同学们用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建议,从而让《基本原理》成为同学们真心喜爱,终生收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第9篇:力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顶岗实习 管理模式

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首先是对实验实训课和基础理论的课时比进行了规定(一般要求1:1),其中实习环节更是有明确的要求,特别是顶岗实习,一般要求至少一个学期(半学年)。所以,除去外语、艺术等小专业以外,其他专业都安排了至少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部分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甚至达到了一个学年(两个学期)。一方面,通过顶岗实习,能够让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经受锻炼,获得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企业生产实际中巩固了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从而实现顶岗实习的预期效果。

1.学院顶岗实习管理组织结构

学院对顶岗实习采取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的办法,在二级学院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时,成立相应的实习领导小组,这个小组一般由二级学院院长任组长,负责顶岗实习的领导工作,相关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安排相关的专业课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负责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同时,指派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等成立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小组,在学生中间进行自我管理。另外,聘请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学生在企业期间学习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基本框架如下图(图1):

2.顶岗实习管理系统

顶岗实习,是将学生送到企业,完成本应该在学校完成的教学任务。所以,顶岗实习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由于参与其中的各个方面人员都有(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企业方面的人员)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

3.学院顶岗实习的管理流程

1.顶岗实习前期工作

(1)顶岗实习单位推荐

学生顶岗实习的推荐工作主要由学院、各二级学院就业办负责组织,学工办协办,学院学生工作处和教务处对其进行监督。

(2)学校根据顶岗实习单位的条件和要求,通知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报名,经过双向选择,确定实习单位。

(3)学生一旦确定了实习单位,就不得随意变更。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必须向指导教师提交书面申请,指导教师签字系就业办审批同意后方可变更实习单位。

(4)学生根据实习单位和岗位要求,填写《顶岗实习审批表》。

2.顶岗实习准备工作

(1)制定实习计划

各二级学院指定的校内指导教师,在接受顶岗实习教学任务后,根据实纲和实际实习岗位的情况,制定实习专项任务和实习进程表。

(2)进行学生安全教育

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负责进行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认识与安全意识。校外实训单位安排安全专职人员对实习人员(师生)进行现场安全教育。校内指导教师加强安全巡视,负责对实习人员整个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

(3)学生填写《顶岗实习安全责任书》。

3.顶岗实习安排

(1)实习指导

指导教师定期指导学生,检查实习进度和质量。在业务指导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结束后指导学生撰写实结或论文,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水平;

指导教师定期到学生实习单位进行指导和检查,以掌握学生的动态。要求至少每周应与实习生所在单位或与实习生本人联系一次;

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要积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与学生常沟通、常交流,关心他们的业务锻炼、能力培养。提醒实习中注意事项,定期检查实习进度,反馈实习意见,帮助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管理

负责学生的人身、财物、现场安全、往返交通等安全管理工作;

了解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和思想动态,对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及时解决,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协助学生办理好各项相关实习手续,如入职、食宿、假勤、辞工、往返交通等;

负责对学生在实习期间考勤、工作情况的考核和督促;

组织学生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促进校企关系的文体活动;

每周向顶岗实习主管领导做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

(3)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负责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校内导师依据实习巡视情况、学生上交的《学生顶岗实习日志扎实习专项任务检查与答辩评定学校考核成绩,校外实习导师对实习学生的劳动态度、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给出岗位考核成绩。学校指导教师负责汇总企业和学校考核成绩,给出学生顶岗实习综合成绩,于实习结束 1周内网上录入成绩并报教务处。

(4)教学文件要求

顶岗实习教学文件主要包括顶岗实习教学大纲,顶岗实习任务书、指导书,学生顶岗实习日志,顶岗实习教师周志,顶岗实结,顶岗实习考核成绩表等。

顶岗实习教学大纲是顶岗实习活动的指导性文件,由专业教研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制订,其内容包括:实习任务要求,实习内容和方式限定,学习单位的选择要求,实习成绩的评定等。

顶岗实习任务书、指导书是顶岗实习教学活动中明确学生实习任务,并为学生实习提供指导和参考的文件,由专业教研室根据大纲要求选择或组织编写,要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

学生顶岗实习日志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记录每天的工作和学习情况,用于学生自我评价和成绩评定的依据。由学校统一设计格式与内容。

顶岗实习教师周志是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工作的记录,每周一次,作为学生考核和教师考核的依据。由学校统一设计格式与内容。

顶岗实结是由指导教师对整个顶岗实习工作进行的总结。

顶岗实习考核成绩表主要用于检查考核学生实习状况,规范实习学生及其指导老师的教学活动。由各系根据实习类型和内容设计格式与内容,确定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其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 常月琴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

[2] 朱春瑜等.系部顶岗实习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

作者简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