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范文

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

第1篇: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建议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在发展中逐渐彰显了其重要性,国家关于建筑工程的投资也越来越多,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不仅对建筑行业非常的重要,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现阶段的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的施工不规范、施工质量隐患等问题,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是管理中的重点,并且管理所涉及的因素非常多,这就需要建筑行业在施工中对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综合考虑。

一、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工程的施工中需要保证工程的建筑安全,同时施工的规范也能够很好的保证建筑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的每个环节多加注意,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解决好,减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在施工中要具有安全意识, 在工程出现事故的时候再进行安全管理往往会给工程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在进行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时候需要在工程施工之前和工程施工中进行综合的管理,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正常的工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这也是施工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施工中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减少建筑单位因为安全事故造成的建筑成本的增加,使得企业发展的利润得到更好的保证。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在不断的加强,建筑行业想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企业的长久发展离不开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高标准要求,特别是社会进步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建筑居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也促使建筑企业必须要将建筑行业的质量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

二、现阶段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问题,首先是工程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工程的施工单位和工程的业主对于消防意识的管理存在着忽视的现象,工程的施工现在没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很多施工人员没有基本的消防安全意识,对于建筑材料的存放不规范。在建筑施工现场有很多的易燃物品,比如建筑材料、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员工的宿舍、食堂等,这些都为火灾的发生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其次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单位的领导对于安全施工管理不重视,使得安全制度存在着很多的漏洞,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疏忽,对于施工中的危险因素不能及时的发现,增加了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再有就是工程施工人员的操作问题,很多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能力,在工程的施工中存在着很多施工不规范的现象,对于自身的安全设备的配备不完整,使得施工中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最后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对于人员的出入、材料出入掌控不严格,使得施工现场出入过于随意,这也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中缺少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在进行质量管理的时候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在管理中没有明确的责任人,员工对于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不明确,因此在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没有责任人的保证,使得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其次是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的时候过于追求工程的进度而忽视了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建筑质量意识差,这就为工程的质量埋下了很多的隐患。在工程的施工中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人员的施工过于随意,工程施工环节之间缺少一定的制约,任何环节出现了施工质量的问题都会对以后的施工产生影响,或者是由于施工人员的刻意隐瞒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使得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施工现场整体管理混乱,或者是员工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不规范,这都会给工程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工程在施工中常常会出现粉尘,粉尘的聚集会给爆炸事故埋下很大的风险,但是很多施工的管理人员对粉尘处理的严重性没有相应的重视。

三、提升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建议

提升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需要结合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筑单位在施工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确定明确的管理责任人,将管理的各项事宜落实到实处。管理人员需要有专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养,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并且良好的解决,从而使得施工安全得到有效的控制,质量得到有效的管理。在管理中需要进行管理的监督,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并且对管理人员进行奖惩制度的激励,从而促进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提升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建筑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实施都离不开施工人员的配合,因此建筑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保证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实施。让员工的施工技术水平满足现阶段施工的需要,并且在工程的施工中规范的操作,从而更好的落实管理制度。

(三)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在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比如张贴安全施工警语,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出入,对于与施工无关的人员禁止出入施工现场。对于工程建筑的材料要规范管理,对于工程的建筑材料要结合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运输,从而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节省工程的建筑成本。在工程的施工现场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对于易燃的材料重点管理,从而让工程的施工更加的安全,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对于施工中出现的粉尘和建筑废弃料要及时的处理,并且随时保持建筑工地的湿度,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并且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严格规定工程的施工时间,防止工程施工造成给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对于一些强烈噪声的操作要进行降噪处理。

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是整个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管理环节,也是工程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造成工程的施工越来越复杂,在工程的施工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因素使得施工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建筑行业要加强对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从而让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伟,张宏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工程监理,2009(12).

[2]王振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2008(6).

[3]欧阳晖.论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和质量管理[J].中华民居,2013(2).

第2篇: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范文

关键词:建筑土建 土建工程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安全生产关系到家庭的平安,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并且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日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个不合理的管理体制,会造成不安全的事故发生,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应该尽力避免或者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对建筑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工人们的安全意识,积极落实安全法律与措施,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问题是在建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性,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不光是建筑单位的责任,也是各种参与建筑过程人员共同的责任。

一、建筑土建工程安全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从事建筑工作的人员日益庞大,从事基础工作的是大量的农民工,而真正的工程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大量的农民工存在普遍的现象,即文化程度不高,对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很少,安全意识淡薄,而且很少接受过与安全相关的培训。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繁,严重的人员伤亡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建筑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因而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显得更加急迫。

1、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有待继续完善

我国建筑安全法律存在着责任划分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违章违法行为的处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现象。这与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施工单位制定必要的法规,要根据当地的特殊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进行切合当地的法规制定,而不是盲目制定安全生产监督的相关管理。建设单位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到工程完成的速度和工程的投资方面,对于责任的落实方面存在很大隐患。这样施工单位就会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只为按时完成工程,进而置他们的安全问题不顾。某些施工单位,责任人为降低成本所以减少安全投入,这种缺乏安全法律意识的行为,给工人们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问题。

2、安全意识淡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建筑工作中忽视安全施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没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某些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最终都只是流于形式,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使得安全管理工作问题频发。在施工现场仍然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例如某些建筑单位安全监督员的检查不严格,某些部门表面上十分重视安全问题,但实际上敷衍了事,久而久之,这种情况长期积累,极易造成安全问题。更有甚者,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就使工人进行实地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或者为了减缓工期,使工人加班加点,也会损害工人的安全。

3、监督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

安全管理工作是科学系统的工程,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连续性,是安全生产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目前,监理市场的管理还不够正规,某些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没有做好自己的职责,对安全管理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有些监理员身兼数职,对工程项目不够了解,还有一些监理对安全法律法规不熟悉,未及时发现安全的隐患并进行整改,引发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强有力的安监队伍,强调落实责任制,配备必要的物质设施和技术支持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4、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很多施工企业为能够顺利拿到项目,互相压低工程造价,导致如果按正常的途径施工,保本都很困难,他们就会采取特殊的办法,例如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生产的成本,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建筑安全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某些建筑安全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一些成果暂时还并不能在国内实很好的施实,一些安全管理知识没有得到普及,对于安全管理相关方面的知识仍然十分缺乏,相关部门自然也就起不到一定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所以引发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和完善安全的规章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具有内容充足、合理、针对性强的特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及考核制度,建设安全监督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制定要根据相关法律以及行业规定,不能随意制定。因此相关的制度必须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

2、监管机制的进一步改进

首先应该落实奖惩制度。近年来,我国设立了众多的奖项,却唯独没有“安全奖。”签订的很多责任书里,也出现了很多物质奖惩制度,但最终都没有付之行动。安全生产管理不出事故,人们一般也不去注意,也没有对安全管理做得好的进行表扬。但是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被追究责任。合理的奖惩制度正在进一步的完善。其次安全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的管理,这是法律所要求的,合理的监管方式还需适应经济的发展。再次,注重落实监督检查的方式,建筑单位的安全检查大部分都具有告知性,接到通知的施工单位非常重视,准备各种迎接检查的工作,安全管理责任问题立刻被提上议程。但是检查一结束,又开始和以前一样怠慢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但没达到监督检查的目的,反而增添了不安全因素,因此转变监管方式刻不容缓。建设一个高效的管理机构,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3、加大安全宣传的力度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不管什么状况下,都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建筑企业内部,无论你是领导或者是普通工人都必须负有安全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作为建筑企业中的一位成员,任何岗位都负有相应的安全责任,使强制遵守安全规定转变为我又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所以我要遵守安全规定。加大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不但要在企业内做好宣传工作,而且要借助媒体的力量,进一步宣传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为了使安全责任制深入人心,还需适当的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的活动,活动使广大民众直接参与,他们从心底里就会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任何的细小问题都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场重大的安全事故。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广大的施工人员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把事故发生的几率降低到最低。

综上所述,要有效地组织安全生产,必须坚持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依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施工过程中处处都有发生危险事故的可能,所以需要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抓住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 同时努力创建安全管理格局。

参考文献:

[1] 张全胜,周季良,马秋林。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与建议浅析[J]. 建筑安全. 2008(05)

第3篇: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范文

[关键词] 石油企业 安全管理

如何使安全生产处于全过程受控状态,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成为确保中国石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事关我国石油工业和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一、安全生产细节管理失控的原因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一种运行状态,企业能否安全运行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企业安全生产是有规律可循的,但由于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涉及企业与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因素又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可以说,安全是企业与社会综合管理的结果,是一个永续的系统工程。

从社会层面看,由于我国石油工业处于转轨时期,法律法规与政府监管的缺失是重大事故频发的重要环境因素。业内人士反映多次,我国石油作业队伍到国外施工,在东道国近乎苛刻的环保安全要求和法律限制下,极少发生事故。

从企业层面看,一些生产事故,特别是一些重大事故都是因细节管理失控而发生,而且同类事故屡屡发生。惨痛的事实说明,细节管理的缺失与失控,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那么造成细节失控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1、企业战略不科学、不完备、有重大缺陷

一个不科学、不完备、有重大缺陷的企业战略,必然出现频多的细节失控而导致重大损失甚至全局的失败。比如,没有科学依据,没有任何战略举措,只靠简单的行政命令来压低成本,必然导致减少安全设施,降低hse投入,靠延长劳动时间来降低人工成本。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导致事故频发。

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一个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机构臃肿、管理链过长、流程不畅、人浮于事的企业,一个不能迅速解决问题而是不断制造矛盾的企业管理结构,必然不能全面有效地掌控细节,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3、技术与操作标准落后

技术与操作标准落后,不能跟踪新技术、新工艺、新发展,并针对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研究改进技术与操作标准,这样的管理体系与机制,在遇到问题时就会无章可循,束手无策,造成同类事故频频发生。

4、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不力

在石油企业中,相当普遍的现象是,制度种类越订越多,本子越来越厚,离现场实际操作却越来越远。制定制度时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现场听证;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又缺乏跟踪监督和考核;制度执行后缺乏全面评估,对哪些制度好,哪些制度不适用,不能进行分辨。制度繁琐执行难,制度与执行两层皮,导致制度抢劫了应有的作用。hse贯标重文本轻现场,重认证轻执行,因此,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多是通过hse认证的单位,有的还是先进单位,就不足为怪了。这些教训告诉我们,制定不执行的制度等于放弃了对企业运营细节的管理与控制。

5、企业整体管理与思维方式的偏差

企业整体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任何偏差,都会导致细节失控,进而导致全局的损失与失败。

6、细节管理控制缺乏技术与能力支撑

精细化管理只是停留在会议上、领导的讲话中或个别企业的初步实践中,尚没有取得普遍的实质性的推进;计算机的使用大多还仅限于办公自动化和一般的信息传输,尚没有普遍应用于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适时有效监控及运行状态优化调整上;设备管理落后,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预防维修阶段,有的甚至靠经验进行管理,不坏不修。实践证明防是防不住的,岗位人员不懂设备的基本知识,就会造成设备故障不能及时排除而频繁出现事故。

7、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企业改制强调了资本,忽略了人本,造成员工主人翁责任感淡薄;企业缺乏鼓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与氛围,员工缺乏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怕负责任,怕担风险,更不愿去冒险;安全管理的内容大都为如何管人、如何追究责任、如何处罚人,而缺乏研究保护人的内容。

二、对加强细节管理与控制的几点建议

1、注重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

应把结合企业实际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细节管理与控制水平作为企业重大战备,打造企业整体化管理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形成持久的国际竞争力。美国ge公司ceo韦尔奇动员公司上下全力以赴,利用5年时间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将所有的最佳员工都列入了六西格玛计划之中,培训了五大批六西格玛管理骨干——黑带、绿带人员,创造了全员每百万次操作只有3.4次差错的记录。这种精细化管理,使ge的行业领先地位经久不衰。我国一些优秀企业彩精细化的六西格玛管理也收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实践证明,建立科学的战略管理与评价体系,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严肃性、可执行性,才能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的有效贯彻实施。

2、注重企业再造

为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要求,应整体设计、稳步实施,实行企业结构重组、流程再造,重建企业管理体系,重塑企业的运行机制。再造的原则是,提高效率,整体优化,相互直辖市,有效制衡,保证发展。要优化结构,提高专业的集中度与不同专业的协同度;要减少层级,去年阻碍效率提高的中间层,缩短管理链,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基层与现场管理,把问题解决在现场;要按照“五不”要求构建权责体系,即,不含糊——只有一种解释,不空缺——事事有人干,不矛盾——岗位之间要协调,不重叠——要专岗专有,不虚置——要量化考核,保证整体效率与协调;要打破行政部门与层级的障碍,实行以项目为目标的横向网络组织,建立工序服从、专业搭接制的新的管理模式;要简化制度,着力建立以经济利益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双驱动激励与制约机制,用机制约束人、激励人,建立上下级、止道工序与下道工序、横向合作方之间的全方位的制衡约束机制,增强人的主动性,变要、要我不干为我不可能不干;要建立适时纠错与体系自我完善机制,对错误与偏差做到不间断的适时发现、、纠正、完善,保证企业全面、持续、可靠、有效地支行重组方案的制定实施,要平衡高效,采用新机制,减少阻力,消除对立,提高成功可靠性。

3、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应用与创新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继续采取传统的人盯人的管控方式已经不可能了,而采用并创新先进技术是大型跨国公司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不断改进和更新企业的装备,提升效能和智能程度,使装备在提高效能的同时更便于掌控。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实现全面、全过程的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并运用信息技术监控企业的运营,优化企业的运行状态,以保证企业运行过程安全可靠,运行细节全程、全面受控。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技术、操作标准以及监督实施的体系与机制,提供科学管控生产过程的可靠依据。

第4篇: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范文

关键词:压力容器; 安全管理; 检验

中图分类号:TH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与检验是确保压力容器稳定运行的基础,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对压力容器的检验是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压力容器使用范围与应用

1.压力容器应用

压力容器,一般泛指在工业生产中盛装用于完成反应、传质、传热、分离和储存等生产工艺过程的气体或液体,并能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容器。它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能源、冶金、机械、轻纺、医药、国防等工业领域。

2.压力容器工作特点

(1)结构特点

压力容器一般由筒体(又称壳体)、封头、密封元件、开孔与接管(人孔、手孔、视镜孔、物料进出口接管)、附件(液位计、流量计、测温计、安全阀等)和支座等组成。

(2)压力

压力容器的压力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压力是容器外产生(增大)的,二是压力是容器内产生(增大)的。

1)最高工作压力,多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2)设计压力,系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体厚度的压力,亦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当容器各部位或受压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达到5%设计压力时,则应取设计压力和液柱静压力之和进行该部位或元件的设计计算;装有安全阀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或爆破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确定应按《钢制压力容器》GB150.1~150.4-2011的相应规定。

(3)温度

1)工作温度,是指容器内部工作介质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即介质温度。

2)金属温度,系指容器受压元件沿截面厚度的平均温度。任何情况下,元件金属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钢材的允许使用温度。

3)设计温度,系指容器在正常操作时,在相应设计压力下,壳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20℃,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除此之外,设计温度一律按最高温度选取。设计温度值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则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金属温度。容器设计温度(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介质温度)是指壳体的设计温度。

(4)介质

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介质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按物质状态分类,有气体、液体、液化气体、单质和混合物等;按化学特性分类,则有可燃、易燃、惰性和助燃四种;按它们对人类毒害程度,又可分为极度危害(I)、高度危害(Ⅱ)、中度危害(Ⅲ)、轻度危害(Ⅳ)四级;按它们对容器材料的腐蚀性可分为强腐蚀性、弱腐蚀性、非腐蚀性。

所以压力容器具有压力高、盛装介质易燃、易爆、剧毒等特点,使用过程中存在爆炸、腐蚀等群死群伤的潜在社会危害性,安全管理绝不容忽视。

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环节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人受经济效益的驱动,为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而违背法律,做出了铤而走险的危险举措。在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中,不难发现有些经营者既不懂专业、又不懂法律,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环境中从事危险物品经营,埋下重大火灾隐患,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易燃易爆专项治理中发现的触目惊心的违法现象,浅谈压力容器管理的安全效应。

1.违章纪实

违章纪实一:违章经营的个体户。一个体经营户在租用的简易房屋边乱搭乱建棚屋两间,其中外侧一间内存有汽车外胎100余只、包装纸箱、稻草等可燃物200余公斤,在该屋内和住户门口两侧以及二楼阳台等处零散放有220升油桶共六只,有的装有机油或汽油,与该棚屋和楼房之间的房屋内混存有氧气、乙炔气瓶共62瓶,其中乙炔35瓶(实瓶27瓶,空瓶8瓶,超期使用或使用报废钢瓶20瓶);氧气瓶27瓶(实瓶25瓶,空瓶2瓶,有13瓶属超期使用)。像这类规模不同的个体经营户在本地区约有30余户,且大多数隐藏在居民住宅区中。

违章纪实二:报废气瓶重返市场。

气瓶检测部门举报,有500余瓶已报废的液化气瓶又回到市场重新申请检验。专项治理小组根据有关线索追溯到报废气瓶的单位和收购废品的厂家和处置地点,发现报废的液化气钢瓶总共有2000余瓶,报废气瓶的单位与收购个体户签订了销毁报废品的合同,但个体户出于营利目的,没有按程序在气瓶上开口却又转手卖给他人而流入市场。

违章纪实三:长途汽车携带气瓶。

在一次治安检查中发现长途公共汽车上十余瓶满装氟立昂气瓶夹杂在拥挤的人群中。当问及驾驶员缘由时,回答说该气体是不燃气体。不了解其性质的人听起来似有道理,其实其危险性和违法性是显而易见的。

2.个体经营户在经营气体中常见的违章现象

(1)使用过期未检验的气瓶现象多。按要求每三年进行一次检测的氧气瓶、乙炔气瓶等气瓶,但不少气瓶超期两年或三年未检,检查发现超期最长的是1988年检验过的高压气瓶。

(2)使用已报废的压力气瓶。为了谋取利润,有的个体经营者把已报废的钢瓶换上角阀,并涂上油漆以劣充优,廉价抛向市场,使消费者蒙受其害,危害社会。

(3)乙炔、氧气、氢气等混存现象严重。在个体经营户中,把氧气瓶与乙炔瓶混存的现象较为普遍,检查发现除经营者仅代销一种气体的外,个体经营者都犯有混贮气瓶的错误。

3.安全标牌上存在的疑点多。在专项治理活动中,从某现场发现数枚正品但过期的检验标牌后,在检验标牌上发现了下列疑问:一是检验标牌内圆圈边缘上存在大量毛刺损伤的标牌。二是制作的不规范标牌。三是检验代号不在周边地区的代号的标牌。四是标牌上有效年份数字的印痕与其他数字印痕深度明显不一的检验牌。

4.所处的场地环境不具备安全条件。租房的个体经营户本身居住条件差,气瓶大都混放邻近的房间内,没有防火间距和防火措施,不具备存贮的消防安全条件。

5.法定的手续不齐全。非法经营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没有齐全有效的法定手续。一无营业执照,二无税务登记,没有安全监督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

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措施与检验

1.科学合理的拟定检验方案

检验方案是进行压力容器检测工作的依据,展开检验工作之前,我们必须对压力容器的相关资料进行认真审查,这样才能够对容器的使用状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从而判断能否进行开罐检验等等,同时也是为拟定检验方案收集材料。一个充分详尽的计划,是展开检验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计划详尽,我们在检验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够把握工作的重点,才能够找到缺陷的所在,从而实现消除隐患、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目的。相反,如果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来做指导,或者是计划制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会直接导致我们检测方法选择的错误,必须会出现误判与漏检的情况。

2.加强检验人员素质建设

检验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而且压力容器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检验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压力容器种类繁多,且结构、材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同时使用单位的操作环境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对检验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检验人员必须对每一种压力容器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以及焊接手法了如指掌,而且对国家的技术法规、操作标准都要非常熟悉,惟有如此才能够在检验的过程中,快速找到问题的所在,从而对容器的缺陷产生的条件、特征进行判断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除此以外,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还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检验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要有责任心,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要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压力容器的检测工作。

3.对检验结果进行认真、系统分析

完成检验过程不是最终的目的,对检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对缺陷进行评定,最终找到解决措施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对压力容器检验结果与缺陷进行评定与分析时,必须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指标,客观公正的判断这一容器的使用寿命,或者找到消除潜在隐患的办法,提高容器的安全状态等级。所以,我们在最终做出检验结论之前,必须从容器使用的具体情况出发,正确使用仪器检验的相关理论,密切结合检验人员的检测实践,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同时还要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经济性进行综合的考量,最终做出一个偏重于安全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保国,王新泉,刘淑艳,等.安全人机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齐和庆.压力容器质量问题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11.

第5篇: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用;方法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建筑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崛起,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建设技术的欠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安全问题,这对建筑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建筑企业管理者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安全管理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它不仅可以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还可以促进企业建设项目的安全施工,保障建设者的人身安全,对企业建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求着新的进步,建筑行业事故的发生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是,由于很多企业自身缺乏事故安全认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监管力度不够完善。我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安全监法机构执行完成的,由于监管企业繁多、种类复杂,很多监管机构不太明确自己的监管范围,造成监管越级或者是监管机构自己管自己事等多种局面。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监管部门把权利一体化,忽视了群众监管的可靠性。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以及监管权利的公开化是完善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二)安全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建筑行业施工者大多是由进城务工的农民组成,他们不仅技术能力不符合行业建设标准,其安全管理意识也极其薄弱。我国建设行业大力提倡职工培训制度,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将培训制度落实到位,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着手对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两方面着手,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

二、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作用

安全管理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推动建筑企业各个工作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减少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故,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施工。

(一)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完善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另外,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还可以促使企业建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是建设行业的中心任务,安全管理工作还能够保障施工者的安全,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施工。

(二)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高,很容易发生突发事故,特别是新时代对超高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建筑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施工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率。

(三)建筑企业的劳动卫生工作一直以来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却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劳动卫生工作。另外,安全管理工作还可以保证安全技术工作的顺利实施,对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创新方法

依据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作用,结合我国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企业建设者应该针对安全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采取多种有效应对措施,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

(一)安全培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首先需要加强企业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因此,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从思想教育和安全管理培训两方面增强企业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

对于安全管理的负责人,建筑企业应该制定定期的安全培训计划,从管理者入手,加强安全管理意识,从而确保安全意识渗透到建设行业的每个领域。安全管理机构的组成人员还应该对整个工程建设进行解剖分析,详细了解每一个建设环节的安全问题,对症下药,加强薄弱环节职工的培训力度。

(二)完善安全技术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建筑工程项目可以细分为很多种,例如基底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拆除工程等等,每个建筑环节都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每个环节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为了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建设者应该加强安全技术的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者首先应该对建筑工作进行细致的图解分析,针对每个建设环节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最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可行性措施,从而保障建设工作的安全进行。

(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保障。完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促进建设单位的职责分配。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很多部门不太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监管不到位和越级监管等问题严重。因此,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建设者协调各部门关系的关键所在。安全管理制度的设定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充分了解企业建设以及建设人员综合素质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例如,建立无责任保险制度、安全业绩评估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的信誉机制等,都有利于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四)完善安全管理机构

为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机构,需要从企业和项目部两个层面着手。

1、企业层面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与企业建设存在直接的联系,为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建筑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这个信息系统将企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安全隐患曝光,安全管理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

2、项目部层面

项目部是企业的下属机构,在企业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下,项目部各负责人就应该加大力度贯彻执行。项目部结构规模庞大,主要由项目部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等多个职位组成,每个职位各司其职。项目部经理应该制定二十四小时轮流监控制度,保证任何时候的建设施工都有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工作,管理者还可以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方法,从而确保安全管理机构的正常工作。

(五)安全的建筑环境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还需要企业管理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建设施工环境。建设施工环境主要分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种,自然环境是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企业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安全的建设环境是施工人员安全的保障。另外,人文环境是企业建设者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大力开展人文教育工作和职工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建设者的安全意识,完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企业建设者只有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建筑项目工程工作的顺利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推动建筑企业各个工作岗位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减少工程建设中的突发事故,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施工。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完善建设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机构等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从而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左杨猛.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9).

[2]林建培.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第6篇: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范文

关键字:采煤技术;安全管理;原则;现状;建议

一、 煤矿采煤技术实施的原则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的储藏量位居世界前列,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煤矿资源的开发技术和安全管理制度正在不断的完善,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要求,必须要不断的推进煤矿勘探技术、煤矿开采技术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近几十年来,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大力开发,我国的煤炭资源正在不断的减少,开发新能源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已经成为了现如今的发展政策,因此,在煤炭的开发和利用上必须做到充分二字,尤其在煤矿资源的开采中更要遵循开采原则。

煤矿的开采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遵循经济适用原则。在任何技术投入、人员投入和技术方案确立的过程中,都要时刻考虑经济的问题,根据本企业的经济实力,对要开采的煤矿区域进行合理的经济预算,量力而行,不要为了极大生产进度而不顾经济的投入,最后导致支出不平衡,影响企业的发展。二是安全生产原则。煤矿在开采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安全生产问题,由于是在较深层的地下作业,必须要考虑矿井的通风性能、瓦斯含量和预防塌井问题,其中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严重的伤亡事故。在生产前期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矿区环境进行矿区的开采设计,将通风口,瓦斯含量预警和矿井加固工作进行严密的落实,在生产过程中时刻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并进行时刻的安全监督。三是高煤炭采出率原则。煤炭属于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它在社会上的应用价值也是较高,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多的贡献,由于资源的精确,必须开发先进的生产技术,设计高效率的开采方案,提高煤田的采出率,实现资源的高度开发与利用。

二、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安全生产管理意识薄弱

煤矿开采生产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虽然相关生产单位已经按照国家的规定制定了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但是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在执行方面却没有深刻落实,只是片面的重视了经济利益,没有把工人的生命安全放在施工的核心内容上,在灾难事故发生时甚至是找不到责任人,对于事故的引发也是模糊处理。另外安全生产管理资金投入问题也是导致管理意识薄弱的关键,生产环境设计不合理和人员没有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等都是影响安全开采的影响因素。

(二)责任制度不完善

煤矿生产的安全事故问题一直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关注,主要是因为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人员伤亡惨重,国家的资源造成了浪费,而且在安全事故的处理中也不能够顺应民意的进行彻底的安抚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在事故发生后经常出现找不出相关的责任人和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相关的生产管理单位在以往的责任制度管理中并没有对具体的责任进行阐述和划分,生产和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确立安全生产规范,责任划分问题上也存在着盲点,没有从根本上保证煤矿生产技术及安全生产问题。

(三)人员作业问题

人员是任何企业进行经济生产的核心,在煤矿开采中,人员又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每个人都要掌握相关的煤矿开采技术,将安全生产做到人人有责。目前在煤矿生产的管理人员和开采人员中都有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开采人员对于安全生产条例了解的并不是十分透彻, 开采技术水平有限,在施工中对于安全开采的细节经常忽视。在管理人员中,相关责任人没有充分发挥出管理职能,对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技术巩固,在日常生产中实施注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对于施工环境的优良、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现场施工各部门是否严格施工等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致使存在安全隐患。

三、煤矿采煤技术和安全管理优化策略实施

(一)优化煤矿开采方案

煤矿开采方案的确立是安全施工的重点,在方案的设立中不仅但对当地的开采环境进行勘探,还要结合煤炭开采的原则进行施工设计和安全设计,要能够和实际的需求相结合,采用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和工艺流程,最大化地将煤矿开采的方案得以实施。在具体的设计上主要将重点放在巷道的布置上,以简单方便为主,要在对实际需求满足的情况下使成本的节约得到重视。

(二)煤矿开采其他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要将安全管理体制得到有效的健全,安全管理体制主要涵盖着安全施工的环境要求、设备要求以及相应的操作规范,还有就是安全责任的标准和责任人的落实等。与此同时还要能够对采煤工作的工程质量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尤其是在支护工程的建设中,要对其作业进行严格的规定,使支护设备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充分重视。

(三)煤矿采煤技术的优化策略

积极地对新的技术进行有效的研发,通过科学的煤炭开采技术进行对煤炭的开采加以完善,如加大机械化的受用力度、引进大型的割煤机等相关的设备进行实际的开采应用。同时也要能够增加液压支架,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增强煤炭开采技术中的支护流程及安全性。矿井的生产当中多工作面出采时开切眼支护的方式及要求要能够得到充分重视,针对顶板操作管理规范也要得到重视,对瓦斯及水灾等灾害要得到重视,另外就是对煤炭的自燃预测处理技术要加强。

四、 结语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煤炭勘探和开采技术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并在施工实践中取得了较高的成效,提高了煤矿的开采率,但是在相关技术普及与安全生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管理流程进行深刻的管理率监督,较多的施工人员存在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企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也不够充分。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技术与安全管理问题,结合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不断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的富裕生活。

参考文献:

第7篇: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协作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认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出的事故率仅次于煤矿行业,这样的态势无疑给国家经济发展和民众财产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此时,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便迫在眉睫,它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新时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在我国建筑行业别突出的体现了建筑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中,“以人为本”是最为有力的体现。

一、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存在的隐患及应对措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率高的原因不排除建筑行业是露天高处作业,施工条件和生活环境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建筑物不断向高、大、难、尖的方向发展,新的施工机具广泛应用,多种立体交叉作业等一些客观因素,但造成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率高的原因,除了这些客观因素,最主要的还是与一些人为因素有关,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存在的隐患的原因归纳如下:

1.1领导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

1.2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不符合标准且实施不到位

1.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方面存在问题针对上述原因,应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安全重于泰山,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当前重要的是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完善政策,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管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市场管理无序当前,建筑行业普遍存在重质量、轻安全、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的不良现象。这大大压缩了安全管理的投入。某些公司一旦中标,立即将项目承包给专业施工队,一些企业为了尽可能拿到工程项目千方百计压低价格,忽略安全管理经费,没有为安全器材、工具及相关宣传资料制定预算。从而埋下了事故隐患,并造成了施工现场的混乱无序。施工企业理应按规定设置专门保障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使得安全管理投入这一重要环节得到有力支撑。再者,当地主管建设的行政部门及授权安全监理单位要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审查,对投入不足或资金流向不明的企业予以行政处罚甚至吊销施工许可证。

2.2工人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农民工是建设队伍的主力军。丢掉锄头拿砖刀,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偏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经常进行违章作业。根据伤亡事故统计,发生伤亡事故的主体多是此类人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培训不到位,特别是一些新人没有受过专门的安全教育;二是岗位技能工作人员、特种作业者、企业三级教育只走形式主义,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企业要进行适时、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讲究实效。培训内容要涵盖安全生产方针路线、相关政策法规、企业标准和基本安全意识,并澄清工程基本状况、施工环境、施工基本技术要求、潜在不稳定因素等。

2.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建筑企业普遍建立了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但执行力较差,无法得到贯彻落实。企业高管不注重安全管理,这使得文明工地标准过低,尤其是转包和挂靠工程,分包商只收管理费但缺乏有力举措,项目部安全员基本处于挂空职状态。这给施工现场管理带来了极大障碍,隐患也处处可见。当地主管建设的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依法对不达标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4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够建筑工地上存在一些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薄弱环节或核心部位,这些要引起现场人员的特别关注。根据统计数据,物体高处坠落、地基塌陷、漏电触电、锐利机械工具伤害占到了事故总数的八成以上。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专门应对策略,也没有认真分析事故原因致使专项治理只停留在书面,这都导致了近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事故居高不下。

三、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建筑工程领域安全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①进一步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监管人员初任(资格)培训、任职培训、业务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加强安全监管人员岗位练兵,逐步实现安全监管人员职业化向“专家监管”、“专家监察”转变。②对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开展一次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3.2政府部门要加大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①专项整治范围: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重点是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市政桥梁工程以及工业园、开发区、城乡结合部的在建工程。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全市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查处力度,重点加大对以下项目的检查:一是建设规模较大、危险性较大部分项目工程数量较多的在建工程;二是管理薄弱、被执行安全生产动态扣分较多的施工、监理企业及其承建的工程项目;四是外地进入我市承接工程建筑施工、监理企业及其承建的工程项目。

3.3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①工作环境秩序化。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要求,对工地现场的施工围挡、场容场貌、临建设施、卫生管理等实行高标准建设和管理。所有临建设施全部建成具有保温、安全、美观性能的装配式彩钢活动房,围挡墙采用彩钢板加固,施工场地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②安全管理规范化。为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在工地全面推行建筑安全“从零工作法”。企业管理人员每天按照“布置、检查、整改、验收、总结”的封闭链式程序进行安全管理。项目经理、安全员、监理工程师等有关人员每天记录“从零工作法”日志,及时消除隐患,改进工作,确保安全管理“零”缺陷、安全防护“零”隐患、安全生产“零”事故。③安全监控数字化。积极推广使用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系统。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配备计算机,将现场的安全生产、工程监理、队伍管理等情况及时、完整、真实地记录在案,并与主管部门连接,提高监管效能。

3.4完善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形成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①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②政府部门要确保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督促检查专项行动到底到边,采取施工企业自查、监理部门检查、建设主管部门督查三种方式进行,深入开展多层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改、大落实活动,按照“谁主管、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凡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隐患督促整改不力,导致重大以上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宝忠.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组,2011

第8篇: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范文

【关键词】煤矿通风 安全管理 作用

一、引言

在煤炭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工作的中心,一通三防工作成为其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资源短缺现象的越来越严峻,中国煤矿事业的开发也日益加剧,因而由于对速度的过高追求导致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粉尘、火灾事故、瓦斯爆炸等灾难性后果市场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为了煤炭开采行业的顺利发展,预防不幸事故的发生最根本的方法便是完善煤矿的通风技术。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将通风工作扎实做好,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通风的重要性,还要了解风机运行的状态,提高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通风量。在通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今后能够更好的为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同时也是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二、矿井通风作用

煤矿通风就是讲空气通入进井下,从而提高煤矿中的氧气含量,并且将煤矿中的有毒气体排出通风。煤矿的生产属于地下工作,它的特点就是工作环境的复杂,在空气流入煤矿中会带入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在这个过程中矿井中的空气成分就会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同时又受到地热的作用影响,井下的温度和空气的湿度也会发生变化,影响工作的环境,所以必须对煤矿进行通风。通风的作用就是为矿井提供新鲜的空气,保证井下工作人员正常的呼吸;排出或冲淡工作中产生的粉尘和有毒有害的气体,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对井下的气候和环境进行调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有效的通风,能为救灾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一)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煤层中有很对的有害的气体,在煤矿的开采的工作中,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涌出,同时伴随着高温和电火花,很容易就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矿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简历一套合理科学,而且安全可靠地煤矿通风系统能有效的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对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煤矿通风能排除工作中涌出瓦斯量的80%―90%,能排除机械和环境热量的60%―70%,对工作面的粉尘排除量也有20%―30%。所以我们在思想上在通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上要有足够的认识。认识通风系统的构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二)合理运用通风方式,减少风量损失

煤矿的开采系统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体,通风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也有重要的地位。在制定煤矿通风的方式时,要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了解,仔细的勘察地质因素和开采条件,在布置开采区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巷道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影响,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系统的有序进行。现在的煤矿产中通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抽出式一种是压入式。抽风式就是把通风的设施放在出风井的附近,利用风硐把它和出风井筒链接起来,同时封闭出风口。抽风式就是将煤矿中的气体抽出,因为抽出的空气大多是瓦斯,现在大都采用防爆型电机进行抽风。压入式就是将地面的空气压入井内,将井内的空气气体排出。现在在煤矿的工作中常采用中央式和对角式的通风方式,中央十的通风井和回井是在井田的中央。对角式的通风系统的进风处在井田的中央,如果回风井是在边界时,通风的方式就是对角式。混合式则是两种通风方式的综合,在矿业的飞速发展中逐渐的成为主要的通风方式,也是效果最好的通风方式。

(三)切实做好通风机的日常维护

作为通风工作者,要深知自己的责任,通风的安全直接的影响煤矿的安全和旷工的人身安全。在除了认真学习相关的煤矿安全知识外还要了解主要的通风常识,通过日常的检查真正的做好通风设施的维护,从而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通风设施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检查内容要做到全面,包括连接螺栓是否牢固、风门的零件是否齐全、轴承温度是否正常以及油是否需要补充等等,同时也要及时关注水压表与电压表的工作状态。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工作,才可能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充实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

因为通风系统的构建很复杂,只是依靠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作为技术支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局限性。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被使用在通风的系统改造中,并为通风系统的建设起到了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在防灾减灾的工作中效果明显。同时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极大的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计算机的可视化程度高,能对通风系统直观的表述,能极大的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在救灾时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对具体的情况及时的做出决策。因为煤矿的巷道设置,以及煤矿井下的气候不断的改变,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能对及时的感应相应的变化,通过处理再将信号传给主控设备,最终经过分析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并作出反应。对一些新的软件,在应用时要对之前的系统进行科学的分配,实现通风工作的指导,及时的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调整,进而使通风工作系统趋向合理。

四、总结

生产效益与安全问题紧密相连,良好的安全管理措施是获得高效生产效益的前提与保障。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煤矿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煤矿生产行业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不得不将安全视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安全作为保障,煤矿事故将频繁发生。煤矿的发生与通风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就要根据矿井内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肖成侠,陈全.HAZOP 在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3年11期

第9篇:安全管理的意见建议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安全 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生产活动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是事故多发行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先后颁布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许多建筑行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建筑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逐年明显下降。但是应该看到,现在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有许多危险源还没有得到控制。

安全和隐患是一对孪生兄弟,施工现场的特点决定了隐患的动态产生和消亡特性。要想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从研究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固有特性入手。

建筑工程的产品特点:建筑工程的产品固定、体积大、生产周期长。施工现场的整个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筑物来进行的,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人员、建筑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等,这样的情况可以持续几个月或一年,有的甚至需要经历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施工过程中露天高处作业比重大,施工人员易发生高处坠落的概率较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现在的建设项目规模都比较大,建筑物一般都是7层以上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绝大部分工人都在十几米或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处从事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且受到气候条件多变的影响。一幢建筑物均要经历从基础、主体结构到屋面工程、室内外装饰装修等环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70%。露天高处作业是施工现场存在的一个不安全因素,是导致人员坠落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建筑业属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施工生产自动化水平较低,绝大多数工序都需要手工操作才能完成。手工操作多,繁重的劳动消耗大量体力。更为严重的是,在生活成本和子女教育成本较高的家庭经济压力过重的社会大背景下,从事建筑施工的农民工们只片面的追求收入的最大化而忽视身体的休息及体力恢复调节,极易产生身体和精神疲劳。长期从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经验证明,疲劳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也是施工现场存在的一个不安全因素。

施工现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而动态变化。每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到装修,每道工序都不同,不安全因素也就不同,即使同一工序由于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生产过程也不同。而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变化。为了完成施工任务,要采取很多临时性措施。

施工现场的吊装工作量较大,水平、垂直运输的大型机械也较多,龙门架、井字架、塔式起重机及施工电梯大量在施工现场使用。随着流水施工技术和网络施工技术的运用,交叉作业也随之大量增加。

建筑产品及施工生产的上述特点,是事故隐患孳生的良好土壤。另外,目前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安全教育考核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实际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方面的因素,是事故隐患得不到有效消除的助推剂。

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思想的不断深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紧迫性就显得日益突出。事故发生的根源是隐患,要想杜绝事故不发生,就必须号准隐患产生之病根对症下药。要想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要在施工现场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程项目部必须按照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各管理岗位人员参与编制标准化工地策划实施方案,在项目开工后严格按照该实施方案组织落实。

二、项目负责人必须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安全工作。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工程承包价格偏低,导致用于购买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资金投入不足,甚至能省则省,加之施工工期被不合理压缩,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抢进度无法顾及安全,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项目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足额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落实。这就要求项目部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消防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各施工组主管工长及项目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机构,负责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为了真正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级各类人员及部门在安全工作中的责、权、利必须明确界定,必须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并逐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和《安全生产承诺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按要求追究相关责任。

四、在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必须编制对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起指导性作用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消防安全专项方案和施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根据工程的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环境目标,明确现场安全管理要达到的标准,如安全经费投入,文明施工目标、伤亡控制指标等等,使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五、项目部必须狠抓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建设,从多渠道培养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安全生产对企业及个人的重要性认识。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多都是“昨天在家种地,今天建筑施工工地干活”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六、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并按照“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限”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整改消除,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工作现场,不论项目部对安全多重视,管理制度多严格,安全教育多完善,在日常的施工作业当中依然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及“三违”现象,所以安全检查在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