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

第1篇: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国彩陶;希腊陶器;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49-01

一、中国彩陶与希腊陶器之比较——器型与纹饰

.器物的造型方式以及纹饰的描绘与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彩陶的造型质朴单纯,在最早的用手工制作的陶器,最初的实用的目的性表现较为明显。早期为了便于汲水,陶器的造型是口小细瓶圆腹和尖底;而希腊的陶器的早期发展阶段,它的造型一直是简洁大方的,最先陶耳和瓶身是分离的,到了最后陶耳逐渐和瓶身融合在一起了,并且形成了独自的风格。中国的彩陶在纹饰题材表现多为几何纹饰,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和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模画。而西方的希腊陶器由早期的几何纹饰为主的慢慢发展成以人物纹饰为主的题材,他们最早也是对自然的崇拜,但是后来战争的频繁,人们多在彩陶上表现当时的生活状态。在希腊的鼎盛时期出现了黑绘、红绘、白彩三中形式。而中国的彩陶没有集中的用某一颜色表现,而在希腊陶瓶上以黑为底图案用红色来表现。

二、中西陶器以“器”各孕育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彩陶反映的中国文化

1、礼乐思想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那么早在陶器的发明和当时人们社会生活中就孕育了中国人思想和礼制的态度。礼和乐源于陶器的发明创造,礼是用日常的食器进贡神而致福,乐则是敲击日常食器而愉神祈福,两者都用饮食器为手段,让人和天地等超自然的存在相互沟通,都用陶器作为承载物,陶器无形中承担了沟通天与地、人与神、社会与自然的重要职能。

2、道家思想

作为道家哲学最基本的命题和范畴的道,陶器可以说是圆地具象的表现,圆在作为人们的审美范畴前它首先就是一个哲学范畴。圆可以说是陶器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它抽象的表现为道,抽象的表现为圆。人们发明陶器,其目的就是要用空虚的部分作为主要功用。然而在自然界这一广大的空间中,要想有一个能够容纳东西的专有空间就必须制作出一个特定的空间,这是“有”,然而这个空间又必须具备虚空的特点,容物,这即是“无”。换句话说,作为“有”,这个器物不仅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同时还必须要构成一个自足性的空间;作为“无”,这个空间既要能够装入或倒出所融的物质,以便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同时又要保证所融物质不外流。陶器的发明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实际需求。

(二)希腊彩陶反映的西方文化

1、自然崇拜:克里特人热衷在陶器上装饰与大自然相关的图案,一方面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希腊人的宗教是以崇拜自然为主要核心的。在当时,大母神是岛上的众神之主,人们相信是她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与中国的女娲炼石补天用泥造人的说法相类似。在希腊人心中,大地母神的符号意味着更多的女性的形象这种自然崇拜说明了当时人们很重视生殖繁衍子孙后代。

2、理性思想与高度写实:理性在西方的古典艺术中有突出地地位,它突出理解,强调整体。比如说希腊的陶瓶上的彩绘就反映出当时一段时期人们的生活、经济的状况,人们当时所追求的审美趣味,如希腊陶瓶上所绘的纹饰。从希腊陶器的早期二维的平面绘制的纹饰到后期在陶器上的雕塑造型,不得不让人惊叹出西方的造型写实的技巧的精湛。

三、中西陶器凸显出的中西文化差异之根源

(一)空间意识

“天圆地方”可以说是中国的原始的空间意识。陶器的起源观念、外形塑造、花纹样式中皆含有古人的宇宙观,即具体的表现为空间意识。比如在齐家文化类型的陶器中,器物的实用功能大大缩小,而以巨大的形式意蕴,表现出了充满空间张力的形式美,不仅成为空间意识的具象解释,而且也构成了丰富的“有意味”的内涵,器物的实用功能逐渐消隐在外在的形式中。而西方文化的空间意识里充满了和谐、数量、秩序,真正的美的鉴赏必须从对象的物质世界上升到对纯粹形式世界即“理式”世界的凝神关照。

(二)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

希腊式的美术价值强调形式优于色彩,希腊陶器的外形古希腊的陶壶,单从外形我们看到的一个大的圆形的陶嘴,整个器身是接近于圆形的,壶把和壶嘴是紧挨着的,壶身上有规则的布满了植物纹和波浪形线条。中国的美学价值强调“道”、“器”并重,宽口圆底的陶碗反映出天圆地方的古代哲人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高度的抽象与意味的表现。比如彩陶上的蛙纹,最先由具体蛙的图形刻画在陶器上慢慢的简略成蛙体的单线,最后简化成类似蛙形的波折线。而西方人的思想是理性的,具像的表现。

第2篇: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

关注生机、生态、生命,传播科技、艺术、文化,2014年5月12日下午,天津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像素与声音”课程汇报展成功举行,2013级中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全体学生参与了此次展示,解读了各自对中西方文化的独特思考。这次展示的目的在于通过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创新,培养学生的文化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和人文幸福感。这也是国际艺术教育学院办学思想融八课程教学的成功实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是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重大尝试。

“像素与声音”是天津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的主干课程,其分组式教学、主题作品创作和课程汇报均体现了国际艺术教育学院的教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将价值取向植入课程教学,通过教学强调文化坚守和文化融合,培养具有独创性、创新意识及创造力的现代复合型艺术人才。在此次展示中,学生自由组合,形成10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团队,拍摄动态影像并进行艺术处理,如配音、中英文字幕处理、影像处理及剪辑,用Photoshop、Premiere和After Effect等软件进行创作,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而展示以“中西方文化交融”为主题则意在打开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大家站在国际化、全球化的角度,带着中国立场、东方文化的观念走出国门,赴英留学。YICHI小组从具体案例出发,深人解读中西方文化背景,发人深省;圆曲小组关注中国文化储备,借用日常事物进行创作,将看似一般的生活用品升华到中西文化;25小组强烈的创新性完美地诠释了艺术的特征,从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中找寻创新点;壹volution小组体现出了团队精神,同时也非常重视个人能力的发挥;红双喜小组的作品充满正能量;茶叶蛋小组则从小小的“囧”字插座切入重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必要性,利用虚拟互动、动静结合等方式,通过制度、文化、习俗等板块突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从中寻找创新点,同学们都坚守着自己的文化立场,坚持面对面、平等地进行文化交流,理性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表达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进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

国际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李志强教授在总结中表示,他今天深受鼓舞,非常感动,大家都站在国际化的立场上去思考了文化融合。如何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如何使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和谐交融,是国际艺术教育学院每一位成员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如何让艺术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一项重要课题。今后国际艺术教育学院仍将立足于全球化发展视野,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吸纳英国优秀的艺术教育资源,实现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以跨界融合的国际化艺术教育观和人才观,培养体现中国立场、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西交融的艺术使者。李院长还对此课的指导教师王中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3篇: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线条;油画;情感线条是绘画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是绘画语言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绘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现实中线条是不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线条只不过是面的转折而产生的一种错觉,线条是人的主观创造,是人的抽象思维过程,通过人的直觉,对形体的领悟和想像创造出来的。线条又是观察和认识自然的表现形式,是人类视觉的普遍性特征。线条有直线、曲线、水平线、斜线、竖线、絮乱无序的线和运动感的线。直线给人正直、阳刚、理性之感;曲线给人恬静、柔和、有活力、感性之感;水平线使人联想到平原、地平线,给人一种开阔、平稳、安详之感;斜线由于倾斜不稳,在运动时因动力流向而产生不稳定感;竖线给人联想到积极向上、稳定,从而产生崇高、庄严之感;絮乱无序的线具有抽象性,给人一种随意感;运动感的线使人联想到波浪、节奏,给人产生律动感之美。线条又有长短粗细、轻重疾徐、繁简虚实、刚柔润枯等区别,变化各异的线条,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情感,画家正是通过对不同形式线条的运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一般而言,线条的情感体现在力度感和流动感等方面,这与画家的喜怒哀乐有着很大的关系。从中国古代绘画和书法中的线条审美趣味的演变过程来看,商周尚象、秦汉尚势、晋人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尚质,都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在线条的运用上所体现出来的情感趣味是有差异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绘画经历了从模糊不清的过渡时期到轮廓分明的发展过程,我们的确发现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艺术――洞窟艺术,是以线条为开端的。从旧石器时代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的野牛图形到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印象主义、野兽派以及现代派绘画中的线条,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的彩陶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及工笔白描中的勾勒,还有汉字的衍变过程,线条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线条是绘画的基础之一,是检验绘画的标志性符号,是造型语言的关键性因素。我国明清时期的画家石涛说过:“线条是一切绘画的开端”,而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则说:“线条就是一切”。

就油画而言,油画的笔触、线条、色彩、明暗等都是画家们研究的对象,画家把其中某一因素抽取出来加以提炼,并发挥到极致,就形成各自的面貌,如此也就形成不同的风格,在此基础上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画派。艺术既是人的心理体现,又是一种精神的表征。艺术创作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过程,又毫无疑问地与艺术家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和所在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艺术心理学正是在艺术精神这一层面上对于艺术和艺术创作进行了一种心理考察。因此油画中的笔触、线条、色彩、肌理等要素都具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对线条的探究,尝试着对艺术语言的创新,一直是众多油画家们的追求。在中国书法艺术中,线条是灵魂,它和中国绘画并存。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导致了各自不同的线条情感和线条韵味。东方的线条具有“主观化,意象化”特征,这种“主观化,意象化”的线条美,在中国流传数千年直至今日,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笔艺术文化宝贵财富。把中国画中的线条美运用到油画中,是中国人天生就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本领。中国绘画的线条在本质上更加注重人的主观性创造及人的本体性价值之所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中国绘画在讲究轮廓线条逼真的同时,更加注重线条本身的气质,即对物象的深刻领悟,借助物象传达人的情感,达到人与自然的物我两忘的境界,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曾说:“因为作者在摹写现实形象时,要把自己的情感即对于某种意义所产生的某种感情直接从所摹写形象中表达出来,所以在造型中,作者的情感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的,笔所到之处,无论是长线短线,都成为情感活动的痕迹。……表现某种情感的画,一定要有某种直接抒写某种情感的线条来构成。”①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则对线条在绘画中所起的作用是这样说的:“抽象线纹,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却能与他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更能凭借他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有如弦上的音、舞中的态,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②进入21世纪,中国油画家在油画里融入了东方艺术的意韵,中国油画在表现派上对变形,虚构、象征语言的运用越来越走向成熟,吴冠中和苏天赐等前辈做得十分成功。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意象性特征,画面给人以幽静与空灵之感,而苏天赐先生自觉地对东西方文化的传统作了深入的研究,试图将中国的线条融入到油画当中去,使富有变化和内涵的线条还原到绚丽的色彩之中,赋予作品一种东方的灵动与神韵。

在西方绘画中线条是用来勾勒形体的轮廓,线是附属于形体之上,线准就意味着形体的准确性,对形体的真实性要求很高,所以在一些人物画、风景画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极力求真的线条穿插其中,有一种描摹对象的痕迹。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西方绘画注重自然、注重科学,是“真实”的再现。文艺复兴早期画家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作品中,画家在维纳斯的中用了流畅的线条,在其他形象上用线较为复杂,极力求真的线条穿插其中,用这样的线条来表现出人物的秀丽与恬淡,体现出画家情感细微的变化。在《毕加索论线描》一书中他说:“只有最广泛的平凡灌注着最强烈的情感时,一件伟大的、超越所有派别和种类的艺术作品才能诞生。”③在“超越所有派别和种类的艺术作品”中,线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艺术家杰克・德・费拉姆在《马蒂斯论艺术》中提到:“我有颜色有画布,哪怕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做,比如在画布上画上四、五根有表现力的线条,我一定要纯粹地表现自我。”④俄国艺术家瓦・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对线条的阐释,还有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说:“线条就是一切”等等。

由于中西方文化、宗教、地理环境的差异,画家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也有差异,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油画中线条的比较来分析油画中线条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因素,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画家在线条的运用上是如此的熟练和富有诗情画意,通过线条把形体抽象化或意象化,使画面富有意境美,从而体现出一个画家的情感特征和审美差异。正是中西方油画家们对线条不断进行探究,可以清晰地看出线条已经从具象发展到了抽象,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和审美趣味也各不相同。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中国画家对中国油画五大语系的追求以及在当今多元互补的中国油画格局中,找出线条在油画中所体现情感的变化以及中西方线条审美的判断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注释:①吕凤子.中国画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③邓炜.论绘画中抽象手法的表现意蕴[J].南昌高专学报,2006(02).

④杰克・德・费拉姆.马蒂斯论艺术[M].欧阳英,译 .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第4篇: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

1. 产生中西方教育方式差异的原因

1.1思维方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1.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1.3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 中西方教育方式差异的表现

2.1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历来重视传统的教育,古代就运用科举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考生需要阅读背诵大量的复习资料,掌握理解大量的知识,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是金榜题名。今天的中国教育,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枷锁。我们都是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规定孩子的教育,没有注重孩子的内心需求,家长们总会说:“为了你们的明天,今天的你们要付出一些代价。”学校的老师实行“题海战术”,一遍一遍地讲,不厌其烦。中国学校的课外活动有限,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和练习,大量枯燥无味靠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兴趣爱好,也完全忽视了每门课程自身的特色。在这种教育体制的长期熏陶下,学生会不会找到学习中的乐趣,而完全当成是一种任务在完成。中国在教育体制中以知识目标为基础,强调于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把“社会定向”作为价值基础的核心,以让学生升入名牌学校、成为名人为最主要的目标。在教育中突出强调学生成绩,对道德、习惯、协作等品质缺少评价办法,学习好的学生“一俊遮百丑”。教师以找缺点为主要评价方法,其最常用的话就是是“你不行,你还需努力”。

西方的教育以权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的是实用人才的培养,以主流的社会认可、职业发展成就,作为教育的目标。西方文化尊重孩子的个性,教育在千方百计考虑如何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在外国的一些学校,他们很多课都可以自由选择,家庭作业不会很多,他们认为:孩子现在就是需要玩的。学生每天不仅仅是学习文化课的基础知识,学校更注重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等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的老师还会带孩子们做一些社区服务,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西方的教育把“个人定向”作为价值基础的核心,强调“适合就是最好的”。西方的教育重点是培养个性的教育,以挖掘人的优点为主要目的,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把爱国、奉献、协助等方面表现作为学生重要的表现加以评价,而文化知识的得分知识之是占综合评价的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用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最好的”。

2.2课程设置的差异

在中国,课程设置的特点在于整齐统一化。学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进度表,学校是哪天开学,哪天放假,都是从教育主管部门得到的具体指示和安排。教师的日常教学,是把自己所负责的那部分知识,完整无缺地装进学生的大脑。评价教师水平的主要标准,是学生参加各种考试时的成绩。这些成绩会反馈给学校、家长,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教科书上需要考试的知识更有效率地灌输给学生。也正是这种现象而造成了许多学生厌学,一味枯燥的学习而没有时间来进行放松的课外活动。

和中国完全不同,西方的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每个学校所开课程及课程难度是由学校及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确定。西方从基础教育开始在课程设置上就显得十分灵活,富有个性,达到的标准各不相同。从小学开始就实行选修和必修的课程,实行其学分制。必修课的难度不是很高,但鼓励提高效率,例如,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到另一所初中去学习课程,这样就节约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者在某一个学科上有更多的精力来深造。西方学校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的内容,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室、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场所,都为全天开放,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2.3教育方法和评价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方法为传授式,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程为中心, 以考试为目的封闭式教学, 是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育的评价机制采用百分制,在基础教育中以满分为最好,这种评价机制显得有些滞后。比如一个所有任课教师公认的好学生,平时成绩再好,老师的评价再高,但只要在升学考试时发挥失常,那怕差一分,也不会被好的学校录取。这种教育方法对学生来说,只要是升学考试需要的科目,各科都是重点,一科也不能少。对于升学考试中不需要考试的内容,则全部不是重点,可以不被了解。为了避免升学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再优秀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平时也会要求他们努力努力再努力,勤奋勤奋更勤奋。只有把所有需要考试的教材背得滚瓜烂熟,只有对教材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的得分点全部了如指掌。只有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大多数试题不用思考也能马上写出答案的学生,才不会在升学考试中出现失误。

西方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因材施教, 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气氛,通过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民主的讨论来培养孩子的独立、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据了解美国的高中开设“批判性思维课”,鼓励学生有批判性的思维。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是开放式的以个性论文为主,没有机械的作业,修养的是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此外,学校的老师还会带孩子们做一些社区服务,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西方国家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住在约克郡的兄弟俩,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地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取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

2.4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家庭教育的方式为传统的、封闭式的家庭教育,也带有一些溺爱的教育,过度保护孩子。目的是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就算是大学,也不是自由独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翅膀”下长大,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但西方是放手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条件。目的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创造精神以及能力加上知识的双向型人才,认为孩子只有快乐就好西方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因此他们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父母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要学习的是生存的办法,是一种谋生的道路,是对人生有用的本领。父母至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独立生存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为主体。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家长在生活上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因此,西方的儿童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即使在读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就是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同时,他们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和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

第5篇: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艺体生;英语习得;语用负迁移

作者简介:吴茜(1976-),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讲师。(湖南 永州 42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艺体生大学英语语言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研究”(项目编号:13XKYTB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229-02

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语用迁移可以分为语用正迁移(学习者已有的语用知识促进其目的语的学习)和语用负迁移(学习者已有的语用知识干扰目的语的学习)。语用负迁移是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使用过程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并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抑制作用。本文通过对艺体生大学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减少语用负迁移的对策,从而提高艺体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英语学习效率。

一、艺体生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

艺体生作为一组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和专业学习特点。艺体生的英语基础比一般文理科学生薄弱,因此他们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母语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的负面影响。艺体生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语言语用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两个方面。

1.语言语用负迁移

语言语用负迁移是指外语学习者在交际中违反目的语的语言习惯或因为缺乏对目的语的某种表达方法的了解,套用母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产生的迁移。

(1)词义等同负迁移。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同一词汇的表层意义似乎对等,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的意义是不同的。艺体生习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英语词汇,不能进一步理解中西文化差别,往往对某些英语词汇产生一些误解,如他们把Chinese Dragon误解为“中国龙”的意思,其实Chinese Dragon在西方国家是指麒麟的意思,因为在西方dragon是指“凶恶的野兽”,不具有“高贵”与“吉祥”的意思;Indian summer被许多艺体生误解为“印度的夏日”,其实在英语里它代表的是“愉快而宁静的晚年”。

(2)句法等同负迁移。艺体生由于英语底子差,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其中最困难的是中译英。他们在中译英的过程中往往模仿汉语翻译习惯,忽视了中文句式和英文句式的区别。在艺体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把“我非常喜欢英语”这个句子翻译成“I very like English ”,“我六点钟起床”翻译成“I six o’clock get up ”等病句。汉语表示程度、地点和时间的状语可以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而英语中表示程度、地点和时间的状语经常放在句末,因此以上两个句子的正确表达应该分别是“I like English very much”和“I get up at six o’clock”。

(3)言语行为策略负迁移。有些艺体生虽然英语词汇量较大、语法基础扎实,但有时也不能在特定场合使用英语正常交流,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在任何情境中都有很多的言语行为策略。例如:在拒绝行为规则中,西方国家对于要求、建议或邀请时,偏重于采取间接拒绝策略,但在拒绝他人提供的帮助和财物方面,倾向于采取直接拒绝策略。例如:当有人问“would you mind my opening the window?”时,如果表达介意时,艺体生由于缺乏英语的言语行为策略,会直接说“yes,I mind ”,其实在英语国家这样的言语行为策略是不礼貌的,正确的表达方式是“You’d better not”。在英语国家如果他人主动提供帮助时,应采取直接拒绝的方式,可以说“No,thank you.I can manage it”。不同语言的言语行为策略是不同的,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当避免母语言语行为策略的负迁移影响。

2.社交语用负迁移

社交语用负迁移是指外语学习者由于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或语言表达习惯,套用母语的语用文化知识所产生的迁移。二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习者,他们更有可能将母语中的社会文化和言语表达习惯迁移到目的语的表达中。社交语用负迁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文化价值观负迁移。英汉交流受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影响。中西文化价值观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和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中国人的语言表达讲究委婉含蓄、间接迂回,而西方语言表达讲求直接简明。如中西方人在对待他人表扬时的反映:西方人听见别人夸奖自己时,会说:“Thank you”,而中国人出于谦让,会说“哪里哪里”;中国人出于关心,会在见面时问对方一些个人问题,例如“Are you married”、“How old are you”,但是在西方国家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许多人在交流过程中不喜欢被提及,这些也是中西文化的区别。

(2)习语负迁移。每门语言都有习语,没有习语的语言是不可想象的。在语言文化差异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习语的使用,因为习语具有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作用。有些艺体生把“挥金如土”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soil”,但是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这是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英国人世代与海洋相伴,海洋在他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此外,由于习俗的影响,汉语中的“牛”是勤劳努力的象征,但在英语中却用“马”来表达这个概念。例如“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艺体生想当然地翻译成“work like a cow”,而英语的正确表达是“work like a horse ”。

二、艺体生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原因分析

引起艺体生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英语基础、英语学习方法等。

1.年龄因素

实践证明,英语学习的开始年龄与语用负迁移产生的频率有很大关系。儿童学习语言具有很强的优势:年龄越小,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用负迁移影响也越少;年龄越大,受到母语干扰就越大,语用负迁移影响就越强。艺体生由于在中学阶段花费许多时间进行艺术专业学习,所以学习英语的时间相对较少。有很多艺体生在中学时期英语成绩较差,进入大学后才重新开始学习英语音标、词汇和语法基础,所以艺体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比其他文理科学生更大。

2.英语基础因素

艺体生文化课成绩相对其他文理科学生较低,尤其是英语基础差,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用母语的语用规则来套用英语,这也是艺体生在英语习得中受母语语用负迁移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艺体生在中学阶段花费大量时间练习专业,文化课程落下很多,英语基础薄弱。进入大学后,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英语词汇量少、语法概念混淆不清和英语文化知识贫乏等问题。此外,艺体生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艺体生在大学英语习得过程中很自然地将母语的语用知识直接搬到英语中,从而导致出现英语学习效率低下、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差的结果。

3.英语学习方法因素

艺体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习惯用汉语及其相应的文化系统对英语及其文化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评价和筛选,如果相同的就非常愉快地接受,如果有差异的,就会自然地产生抵制情绪。艺体生在运用英语语言知识时,常常把汉语语言知识套进英语语言知识里面,如果套不进去,就直接按汉语知识的尺度进行修改,结果造成语言上的错误,从而导致文化上的误解,产生了语用负迁移。

三、减少艺体生英语习得中语用负迁移的对策

艺体生由于其自身的专业和学习特点,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习得中普遍存在。教师应当加强对语用负迁移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重视文化差异的教学,创建有利的英语情境教学环境,尽量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干扰,提高教学质量,使艺体生在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1.培养艺体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二语学习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是必须的。跨文化交际中的很多语用失误都是由于交际者缺乏母语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的意识而造成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扩大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教学主导者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再是简单地备课文,而是需要为深层次文化背景的挖掘和讲解而备课。其次,教师还应鼓励艺体生多读英语文学作品,建议艺体生从简单的英语阅读开始,循序渐进地吸收西方文化知识,了解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和价值取向。教师在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既要考虑艺体生的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有意识地选用反映英语文化特点的文章,解释其中的语言现象和深层次文化,从而培养艺体生对英语文化的意识和兴趣。

2.使用对比教学法

教师应当让艺体生尽可能多的了解英美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与母语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所在,减少语用负迁移对艺体生英语习得的干扰。教师还可以从语言方面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句式和文化思维差异来促进母语的语用正迁移,提高艺体生英语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英汉语言的差异列为教学重点,并根据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将艺体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从而提高艺体生对英语及其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推进他们对汉语和英语异同性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实施课堂语用教学,使艺体生了解母语与二语之间语言语用与社交语用的相似和不同,提高语用意识,发展语用能力,从而有效地克服语用负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和学习氛围

有研究表明,只有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目的语输入,才可以减少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程度,才能建立正确的目的语言语行为策略。在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前提下,艺体生不可能单靠几本语言教材就可以学好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把课文内容制作成PPT,并给内容介绍配上图片和声音,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自然感受英语的魅力。例如可以制作关于感恩节、圣诞节或春节的英语课件,让艺体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比中西文化的区别。另外,教师可以挑选优秀的英文电影和节目来激发艺体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艺体生在享受优美影视作品的同时感受英语文化、扩大英语文化知识,从而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减少母语的语用负迁移,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例如让音乐系学生演唱英文歌曲,美术系学生制作精美的英文画报,体育系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明星的资料等等,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四、结语

艺体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学习群体,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英语积极性差的特点。他们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受母语语用负迁移影响较大,出现了词不达意、语法缺乏规范和语言交际失败等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艺体生的跨文化意识,采用对比教学法,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不断练习,使他们得体地运用各种言语行为策略,减少语用负迁移程度,克服语用迁移的负面影响,利用语用迁移的积极影响,从而推进艺体生的英语习得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Kasper,G.Pragmatic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2,(8).

[3]何柱.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6).

第6篇: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 中法 数字文化 对比

数字本来是一种计算符号,是人们对现实事物数量关系的计算和测量。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数字,如日期、钟点、电话号码、车牌号等。但数字不独属于数字王国,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习语和成语中,具备更丰富的含义。由于受民族、宗教、历史、风俗等因素的影响,数字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被赋予不同的象征符号和代表意义,形成各具特色的数字文化。因此,对比研究中法两国语言中的数字文化不仅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更能充分发挥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一、中法数字文化差异的根源

1.中法两民族的宗教传统不同

中国文化到处体现着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浸润。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为本来就位居头名的数字“一”增添了特殊含义和重要意义,同时也赋予了数字“三”以终极、生发等吉祥之义。汉民族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哲学思想,经过历史演变形成了凡事讲究偶数和对称的习俗,这也成为数字“二”受到中国人青睐的原因,暗含好事成双之意。数字“七”与佛教有紧密联系。据说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静坐七七四十九天后修成正果;佛教认为万事是由地、水、火、风、空、识、根七种本原生成。因此,七在中国文化中地位显著,且具有神秘色彩,七日往往成为一些大事的界限或极限。

法国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它对法国的数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基督教文化三位一体的宗教传统确定了数字“三”在法国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被冠以完美和谐之意,备受青睐。与中国人最大的不同是,法国人视偶数为不祥,奇数为大吉(十三除外),因为他们认为偶数隐含分裂。相似之处在于,法国人也对数字“七”情有独钟,甚至顶礼膜拜。这源自基督教文化: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了世界;圣母玛丽亚有七喜七悲;主祷文分七部分等。

2.中法两民族的语言体系不同

汉语和法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语族,因此语言体系截然不同。与拼音文字的法语相比,汉语拥有极其丰富的谐音、谐意文化,尤其以数字体现最丰富和生动。如六谐音“溜”,有溜溜顺之意,故中文俗语常说“六六大顺”。八谐音“发”,引申为发达、发财之意,因此成了最吉利、最受欢迎的数字,中国人无论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还是办喜事、开张时选择良辰吉日都非常钟爱这个数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为8月8日晚8点整,数字八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最爱。9谐音“久”,便成为爱情领域的吉利数字,许多人登记结婚时喜欢选择带9的日子,一些纪念性号码也喜欢用9这一数字。

汉语数字中最不招人喜欢的当属四了,因为谐音“死”,所以它成为中国人最禁忌的数字。电话号码要避开四,许多楼房没有带四的楼层,房间号也要跳过带四的号码,像514(我要死)、914(就要死)等数字就更让人躲避不及,唯恐沾了晦气。其次不受欢迎的应该是数字七,因其谐音“气”,所以也不招人待见。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带六或八的电话号码都高价出售,而带四或七的号码则要免费赠送才能有销路,可见受谐音影响的数字文化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中法数字文化的对比

1.数字“一”

基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一”被看做世间万物的起源,受到尊崇,这种文化心理可以从汉语中众多含“一”的成语看出:一马当先、一帆风顺、一心一意、一鸣惊人等。无独有偶,西方哲学也认为万物皆数,全宇宙也是一数乃至一和谐的乐章,因此在法语中含“一”的习语不少,如:comme pas un(无可比拟,无与伦比);Un bon ami vaut mieux que cent parents(一个挚友胜过百个亲戚);L’un ne va pas sans l’autre(二者缺一不可);L’un vaut l’autre(半斤八两)。

2.数字“二”

中国的先哲思想认为偶数为双数,双数为均衡、和谐的象征,因此,从古至今中国人就对偶数喜爱有加,视偶数为吉数,喜欢成双成对,办事希望“两全其美”,生活期盼“双喜临门”,诗歌、对联讲究对偶、对仗,美术、建筑喜欢对称、对应。不过由“二”构成的习语中既有二龙戏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等褒义词,又有三心二意、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等贬义词。西方哲学信奉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即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世界——二元世界,强调事物之间的对立而非统一。体现在法语数字文化中,许多强调对立的警示性习语都包含数字“二”,如:Deux avis valent mieux qu’un(两个意见胜过一个。兼听则明,偏听则暗);Deux moineaux sur un épi ne sont pas longtemps amis(两个麻雀在一个麦穗上,朋友处不长。喻一山不容二虎);Deux s?reté valent mieux qu’une(两个小心胜过一个。加倍小心,万无一失)。

3.数字“三”

“三”在中法数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我国古代官位有三公,军有三军,祭祀有三牲,礼教有三纲;佛教有佛、法、僧三宝,经、律、论三藏;道教有玉清、太清、上清三清。“三”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如:礼让三分、三缄其口、三令五申、三从四德、三生有幸、三思而后行、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在法语中,含有“三”的习语也不少,如:en deux temps,trois mouvements(迅速,很快地。形容做事效率高);frapper les trois coups(剧开幕前敲三下。喻事情即将开始);haut comme trois pommes(像三个苹果一样高。形容个子矮);Pensez trois fois avant d’agir(三思而后行);Jamais deux sans trois(有两次必有第三次)。

4.数字“四”

“四”在中国文化中可谓忧喜参半。由于谐音“死”,它成为中国人最不喜欢的数字,但人们却忽视了它作为偶数的文化内涵。基于我国重视偶数、以偶为美的文化传统,带“四”的习语大多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如:四平八稳、四通八达、四海升平、志在四方等。在法语中,数字“四”多比喻数量多或次数多。如:aux quatre vents(四面透风);dire à qn ses quatre vérités(对某人直言不讳);entre quatre murs(四墙之间。喻独处空房;坐牢);entre quatre yeux(四目之间。喻两人面对面密谈);être tiré à quatre épingles(被四根大头针扯着。喻衣着笔挺,西装革履);être toujours sur les quatre chemins(一直在旅行,始终在奔波);faire les quatre volontés de qn(按某人意愿行事);ne pas y aller par quatre chemins(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se couper en quatre pour qch(把自己分成四份。喻为某事竭尽全力、全力以赴);tenir qn à quatre(竭力遏制某人)。

5.数字“七”

“七”在中西方文化中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易经》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荀子》、《庄子》中也有“七日不火食”之说,因此,七日成为了一些大事的极限或周期数。如神话传说中女娲补天用了七天,玉皇大帝有七个女儿即七仙女;文学领域中有竹林七贤、建安七子;通俗小说中有七侠五义、全真七子;民间习俗中对逝者每七日祭拜一次直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而在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七”同样象征着无限和极限,如七种美德、七种文理学问、七次圣餐等。法语中的“七”也有此意,如:Il faut tourner sept fois sa langue dans la bouche avant de parler(说话前要转动七次舌头。指说话前要三思);Un bon b?覾illeur en fait b?覾iller sept(一个爱打哈欠的人会使七个人打哈欠。喻恶习会传染);La semaine du travailleur a sept jours, celle du paresseux a sept demains(勤奋者一周七个今天,懒惰者一周七个明天)等。

三、结语

数字在中法两国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形成独特的数字文化,反映出了中法两国不同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了解数字文化背后所承载的宗教根源和民族文化,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大有裨益。比如,法国人忌讳数字十三就像我们忌讳四一样,这是源于圣经故事《最后的晚餐》;他们也特别忌讳数字666,认为这是魔鬼的数字。了解这些民族文化心理,我们在与法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外交错误,不会闹出笑话或产生误会,才能强化跨文化交际效果,提高交际能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瞿钧. 法语数字与生活[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文慧静,明焰. 法国谚语[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新艳,赵珊珊.图说法国谚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1.

[4]管玉荣.中法数字习语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比与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1):96-98.

[5]李富敏,李思源.从数字喜忌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68-70.

[6]胡国强.试论东西方数字文化差异的成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83-84.

第7篇: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

>> 信息技术手段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漫谈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手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分析 信息技术手段在小班数学活动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手段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手段在高考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手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ssi④http:///carols/index.asp⑤http://

4.网络英语的听力训练里提供了大量的听力材料供学习者训练:http:///enjoyenglish/index.htm

四、提供互动性学习的机会

Internet从空间上拉近了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世界各国的人联系起来,通过E-mail、BBS、MSN等方式,学生有机会和美国、英语等讲英语国家的学生交流信息,交流情感,这是真正的语言交流,而不是模拟,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不但运用英语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而且还学到课内学不到的新知识,改变对世界的看法,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从而实现交互性学习的目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充分利用搜索引擎可以迅速的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源:常用的搜索网站有下面这几个:百度:;搜狗:http://;谷歌:。

参考文献:

[1]赵宝斌.如何利用电脑网络学习英语[J].电化教学,1999.

第8篇: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文菜名 饮食文化 翻译 不可译性

一、引言

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界长期探讨的问题。一般而言,语言是可译的,但由于各国文化与语言的差异,导致了语言又不是完全可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译的。彼得纽马克曾说过:“如果源语的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译文的意思就必然有所走失。”他的论述是对这种不可译特征的最好阐释。

根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文化的不可译性是指不同的名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和思想意识对翻译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每种语言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民族文化的印记。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纽马克的“意义走失理论”,如果原文描写的是一种文化或语言所特有的情景,那么意义上的走失就无可避免。再加上语言系统的不同、译者的风格等因素,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多,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有地位、对象、观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菜名的翻译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文菜名的不可译性来说明饮食文化中的不可译性。

二、中国菜名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一)中国菜名特点

中国菜以其精致美味及诱人的外形在世界上享有良好声誉。中国国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因此不同区域的食谱菜肴有不同的特点。众所周知,中国有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和徽。此外,还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但总的来说,中国菜强调色香味形,包括刀功、火候、器皿使用等。除了吃本身,中国人在菜名上也很有讲究。

中文菜名组成方法很多。有的是来源于制作材料,如蚝油牛肉;有的根据烹饪方法,如清蒸滑鸡;还有的是根据口味如糖醋鱼。还有一些是根据刀法或其他原因命名。这类的菜名在翻译的时候基本采取直译,将中文中的重点翻译出来即可。但很多传统菜的菜名以及某些商家为了求雅致而起的菜名用直译就容易失去其形式美或内在文化内涵。这就是中文菜名的不可译性。

(二)中国菜名的不可译性

中文菜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大多数菜名是可译的,如上文举得一些例子,但在某些情况下,不管怎么译,都会造成文化的走失。

有些菜含有隐喻的方法,如“金钩钓玉牌”实际上就是“豆芽煮豆腐”的汤菜,直译就会失去原有风味;有的菜来自于历史或人名,如“草船借箭” “东坡肉”,暗含典故或历史价值,若直译,会让人不知所云,意译又会失去历史内涵;一些根据刀功等起名的,尤其是用一些中国独有的,如“汆”“干煸”等,这种情况下直译太冗长而且译出来外国人也不一定会懂。此外还有如“龙凤呈祥”“花好月圆”等这类带有暗含祝福意义的菜名,虽然可以根据材料或做法翻译,但祝福意味就会失去,也失去了四字格在声调、音韵、节奏等方面的音乐美。另外,中国人信奉的主要有佛教与道教,这种也反映在菜名上,如“佛跳墙”“八仙过海闹罗汉”,这里面不仅使用了修辞,也包含了宗教形象,菜的材料也比较多,无论怎么翻都不合适。

三、饮食文化不可译原因分析

Larry. A. Samovar曾说过,“许多词语都是有文化界限的词,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而文化的目标会使直译变得无意义,并且一种文化不会有特定的翻译成其他文化的经验。”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习俗,语言受其影响,含有地域色彩及历史色彩。英语起源国家是一种海洋文化,因此他们的语言跟海洋直接相关,很多食物与牡蛎等海产品有关。而中国文化与土地相联系,很多事物与土地种植有关。这一类的不可译主要是由实体文化引起的。

另一种不可译是由精神文化层次引起的。这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哲学、美术等。经历过宗教社会时期,英语中很多食物都与《圣经》相关,如酒、面包等,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将其直译,但在某些习语中就要注意其内涵。同样地,像鱼、饺子等食物,所含的象征来源于中国古代图腾,而饺子在西方虽有,外形内涵却大相径庭,所以我们即使把饺子翻译成dumpling也是不标准的。

还有一种是由风俗体系引起的。“鱼”除与中国古代图腾有关,也包含一定的习俗,如连年有余等;吃饺子有喜庆团圆、招财进宝等含义,过年吃鱼和饺子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习俗。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造成即便英文中有对应的意象,在含有文化内涵后也是不可译的,有人提出寻找“文化共核”,使某些内涵或意像重合,个人以为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准确翻译,文化走失依然存在。例如,馒头被翻译成“steamed-bread”,虽然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但馒头是中文中的意象,它同面包还是有内涵的差别,面包在西方与宗教有关。此外,饮食文化的差别还表现在餐桌礼仪、就餐工具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更大。因此我们只能尽量减少文化走失,而不能避免文化走失。尽量使文化可译,但不排除其不可译性。在不可译的情况下硬译,甚至会造成文化的扭曲和误解,不利于交流的进行。

四、结语

本文尝试从不可译性角度来分析饮食文化,并以中文菜名为例。由上文可以发现,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实体或非实体因素,饮食文化的意象、方式、对象、观念方面存在极大差异,以菜名的翻译最为普遍。现今,不断加强的国际交流使得中国菜走向世界,在此过程中,菜名的英译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关注饮食文化其他方面的差异,注意文化的不可译性,不硬译,采用灵活方法翻译,尽量减少文化走失,使中国的饮食文化充满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gan Press, 1981.

第9篇: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鉴赏的效果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鉴赏美术作品的前提,也是形成敏锐洞察力的有效方法,只有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鉴赏活动中做到有序、有法,从而提高观察效果。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方法。例如:在鉴赏中国古代陶塑作品《说唱俑》时,就可用多媒体把陶俑作品最具冲击力的形态呈现出来,留给学生一段短暂的时间进行观察后,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感受。有的学生说,陶人手舞足蹈,十分有趣;有的说,动作表情夸张,很有幽默感。归纳学生的感受,从整体形象上初步认识到这是一件正在表演滑稽戏的汉代雕塑作品。其次,要求学生对陶俑的材质、形象、动作等形态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学生从观察中了解到:从材质上看,说唱俑是泥土烧制的本色陶俑;形象上,身材矮胖,头戴方巾,上身袒露,两肩高耸等;动态上,坐于圆榻上,左臂抱一小鼓,右手握一鼓槌,左足翘举,张口嬉笑,肆意调谑。在对细节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陶俑身材短小,似乎与常人比例不符。《说唱俑》中握槌击鼓、亦说亦唱的表演,正是汉代俳优俑的典型特征。俳优俑的出现与当时贵族盛行蓄养“俳优”之风有关。同时联系《说唱俑》的时代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汉代盛行厚葬,《说唱俑》是汉墓出土的有代表性的各类陪葬雕塑品之一。通过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分析,既让学生既赞叹汉代工匠精湛的工艺水平,运用夸张手段对神韵的表现与追求,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汉代先民的那种生活乐观、精神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创设鉴赏作品的情境,品味美术艺术的魅力

那些优秀的美术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与结构的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或者隐含着某种意味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蕴美。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审美直觉这种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直觉,把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我们应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鉴赏对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审美思维的启示,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实行通感,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鉴赏进行中,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排除外界或者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的心境,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该利用一切的可能,或者采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情境设置法等多种手段来进行。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理论特别强调“虚静”,它主张艺术鉴赏时既要虚廓心灵,又要凝神体验。因此在欣赏时,不妨播放一段音乐,或者创设一种艺术氛围,这样就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状态,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和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鉴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创设的艺术氛围;就能让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和外界的干扰,

在浓烈的鉴赏氛围中进入审美的艺术境界中。

三、关注鉴赏过程中的体验,提高美术鉴赏的效果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个体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学生在美术鉴赏的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作品、去发现美的东西,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去体验美。在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提供实际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充分去感受,以艺术的感性魅力吸引学生去走进美术。例如:在教学“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时,为了引导学生弄懂“文艺复兴”这个概念,就在导入环节中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当上课铃响以后,老师十分严肃而郑重地告诉大家:今天同学必须配合老师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关闭门窗,全体端正坐好,闭上眼睛不许说话,脸部不许有表情。平日里生机勃勃的美术课堂突然变得一片寂静。大概过了一分多钟,宣布游戏结束,全班同学如释重负,这时趁机引导学生描述刚才在游戏中的感受,得到的尽是“压抑”“恐怖”。老师这才告诉学生,刚过一分多钟你们就吃不消了,而欧洲人曾经在比这残酷百倍的环境中整整煎熬了一千年!接着引导学生回顾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再剖析文艺复兴实际上就是各个领域在中世纪千年压抑后的一次全面爆发。这样学生对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体验,在之后的作品鉴赏学习中,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四、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辩证地赏析中西艺术作品

中西方文化有各自的特点,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