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范文

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第1篇: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范文

零供宝是供应商。供应商是向企业及其竞争对手供应各种所需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包括提供原材料、设备、能源、劳务等。它们的情况如何会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变化、短缺等都会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和交货期,并会因而削弱企业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与利益,因此,营销人员必须对供应商的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透彻的分析。供应商既是商务谈判中的对手更是合作伙伴。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规定:供应商是指直接向零售商提供商品及相应服务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包括制造商、经销商和其他中介商。或称为“厂商”,即供应商品的个人或法人。供应商可以是农民、生产基地、制造商、商、批发商(限一级)、进口商等,应避免太多中间环节的供应商。例如:二级批发商、经销商、皮包公司(倒爷)、或亲友所开的公司。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范文

一、后发旅游地概念

后发旅游地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中的概念,是相对于先发地区即旅游业起步早、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言的,此概念不同于“经济欠发达旅游区”,其中“后发”也不代表未发展,而只是一种发展滞后或低度发展的状态。

二、后发旅游地营销环境分析

后发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包括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新产品开发滞后;营销支持服务相对不足,游客消费便利性受影响;市场认知度低,营销渠道受限;专业人才匮乏,生产效率较低等。另外,目前我国旅游地营销中存在的诸多共性问题,如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盲目削价竞争、忽视售后服务问题导致游客流失、法制意识淡薄问题、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科技含量低的问题、追求短期销售目标问题、忽视旅游形象问题等,对后发旅游地的营销也是不小的挑战。

三、后发旅游地营销策略分析

(一)关系营销。

所谓关系营销,就是把营销活动看成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其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双向沟通。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使企业赢得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合作。

2.合作双赢。关系营销旨在通过合作增加关系各方的利益,而不是通过损害其中一方或多方的利益来增加其他各方的利益;关系营销不止是要在物质利益上实现互惠,还必须让参与各方能从关系中获得情感的需求满足。

3.控制。关系营销要求建立专门的部门,用以跟踪顾客、分销商、供应商及营销系统中的其它参与者的态度,由此了解关系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和不利于关系各方利益共同增长的因素。此外,通过有效地信息反馈,也有利于企业及时改进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市场。后发旅游地营销过程中,应对关系营销予以足够的重视,根据公正性、适应性、针对性、整体性、效益性的原则建立目的地关系管理机构,已完成内外部的关系协调。

(二)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绿色营销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个:①影响绿色营销的内部因素,包括产品、价格、分销、促销、提供信息、过程、政策、人;②影响绿色营销的外部因素,包括付费顾客、供应商、政府官员、问题、预测、伙伴;③影响绿色营销成功的因素。企业应做到:满足顾客对绿色营销的需求;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安全、对环境有利;企业绿色营销策略为社会所接受;企业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来组织市场营销。

(三)文化营销的启示。

文化营销是指企业营销活动中,有意识的通过发现、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并且针对企业面临的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文化适应和沟通策略,以实现企业竞争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和推进:

1.产品或服务层面。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如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推出了一种让有人穿“树皮衣”参观的特殊体验产品,以向人们宣传回归自然、热爱自然的理念。

2.品牌文化层面。品牌有无优势,关键取决于品牌是否具有丰富的个性和文化内涵。品牌的背后,是消费者的文化认同和价值选择,因此,品牌层次的文化营销具有更大的增值张力和增值空间。

第3篇: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网络团购 精准营销 营销策略

一、网络团购的特点

国内外不同学者对网络团购的定义不尽相同,目前,Kaffman(2002)对网络团购的定义接受范围最广,网络团购是指利用网络联合有意愿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提高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进而以低廉的价格来购买商品。

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购物方式,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通过网络团购,可以将被动的分散购买变成主动的大宗购买,能够享受更低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

2、成交数量及时间限制。由于生产、配送等方面的问题,通常团购活动会设置数量上限。同时,团购交易属于阶段性的商业促销活动,不是商家持续性策略,一般团购活动都会有时间周期。

3、 借助SNS社区网站,增加营销互动,强化消费者粘度,较之传统团购更具有精准性。

4、传播广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存续时间长。

二、聚美优品成功网络营销的启示

聚美优品的前身是团美网,中国第一家专业化妆品团购网站,也是中国最大的化妆品团购网站。其宗旨为“聚集美丽,成人之美”,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专业的服务,让变美更简单。 作为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其主要的营销策略包括:(一)精品导向策略(二)高折扣低价策略(三)精准营销(四)搜索引擎营销策略(五)明星代言策略(六)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七)社交化网络营销策略(八)病毒式口碑营销策略(九)娱乐营销策略。

聚美优品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营销策略,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差异化是团购网站唯一的生存机会

目前中国的团购网站营销类型均属于烧钱型营销,不断投资推广。团购网站要想生存盈利至关重要。但是,由于目标受众的重叠,产品的相似性,导致团购网站同质化发展越来越明显,而同质化则意味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一部分实力较弱的企业必定难以长久生存下去。

从聚美优品的成功可以看出,其差异化最主要表现在定位上。所谓定位,即是差异化发展。聚美优品着力于女性化妆品消费市场,明确的产品定位,就有了明确的消费群体定位,紧跟着是营销活动的精准性,这既节省了营销成本,又达到了营销效果,并且能够与公司的后台供应链、服务水平一致,使企业的发展获得公司的全力支持而不会产生战略目标与公司实力不能匹配的危机。另外,差异化的定位更利于形成类似于“买电器上京东”的知名度。

其次,差异化还表现在营销精准性上。比如,聚美优品协办风尚大典的娱乐营销手段,与聚美优品时尚美妆的形象相符合,同时营销活动应该符合目标消费者的接受习惯,这样才能节省居高不下的成本,并双倍强化企业形象,这也是区别其他行业一般的营销活动的核心点。

(二)对细分市场的深度挖掘,创建自有品牌核心竞争力

购物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来自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对于可替换性高的化妆品行业更是如此。聚美优品正在尝试扩大自有品牌的影响力,目前看来,自有品牌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其他品牌产品,但是这只是短期的,一旦其自有品牌在消费者中获得了口碑效应,自有品牌产品利用其成本低的优势,加之网站有倾向性的营销,自有品牌产品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核心竞争力会作用于网站形象,促进网站的发展。

总之,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从价格战、服务战向个性战转变,只有个性化、创造自主产品才能够把握未来的市场机会。

(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走O2O路线

聚美优品同很多购物网站一样,专注于线上营销、经营活动。线上活动具有其成本低、更便捷等特点,但是,垂直型团购网站各方面的实力比大型综合购物网站要弱,其营销的突破点可以拓展到线下,线下营销最重要的益处是能够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尤其是对可感性高的产品,线下销售可以消除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安全性等的疑虑,加强顾客粘性。线上的便捷与线下良好的消费体验相融合,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注重专业服务、主导供应链的发展

垂直型购物网站与大型综合购物网站相比,资金实力均有限,但是一个购物网站要想成立,离不开专业的管理团队、技术团队、营销团队等职能团队。聚美优品的成功离不开其营销活动的成功,而其成功的营销活动来自聚美优品专业的营销队伍,能够根据聚美优品的公司战略、公司发展水平及目标消费群的特点采取不同但高效的营销手段,进行公司推广、宣传。同时,专业化的服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满意的购物体验,间接提升企业形象。

另外,主导供应链的发展是指,聚美优品不仅要与生产商、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应该尽可能在整个供应链中取得主导地位,左右供应商的供应水平,这点要求聚美优品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企业知名度。在物流体系中,聚美优品在全国个别城市使用自建物流系统,而在大多数城市采取与第三方物流合作。自建物流系统虽然成本较高,但是可以控制物流节奏与专业水平,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消费体验,从长远来看较第三方物流更有优势。

聚美优品作为垂直团购网站的成功典范,主要源于其精准的定位以及与目标消费群体接受习惯相适应的营销手段。它的成功对国内一些正在存亡徘徊的团购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未来网络购物的竞争点将立足于个性化,目前来看聚美优品虽然发展不错,但是对于中小型团购网站来说,随着企业实力的提升、企业生命周期的演进,开拓线下线上相融合的业务将是对抗大型购物网站的切入点,同时,注重整个供应链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欣然.聚美优品开创化妆品电子商务创新模式[J].互联网周刊,2011,(4):51.

第4篇: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关系营销;建筑施工企业;客户关系

建筑产品主要根据业主和顾客的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属于定制服务,建筑企业无法自行研发制造;建筑产品的交易由生产者与顾客直接进行,不存在分销和流通环节;建筑产品主要采用竞标报价方式确定承包价格,建筑企业无法自行定价;建筑市场的需求缺乏弹性,对促销和广告不敏感。因此,传统市场营销4P组合理论对建筑行业缺乏适用性。关系营销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营销将交易视作营销活动的关键和终结的狭隘认识,面对日益残酷的竞争挑战,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逐步认识到关系营销的重要性。

一、建筑施工企业关系营销的本质

所谓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企业与顾客、供销商、竞争者、内部员工、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旨在通过与之建立、发展、保持长期良好的关系,实现利润目标。企业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之中,其营销活动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分包商、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社区以及公众之间的关系。关系营销的目的在于针对客户目前与未来的需要,进行持续性地交流,让客户永远成为企业的客户、朋友与合作伙伴。关系营销以沟通为基础,通过持续有效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追求共赢与互利。建筑施工企业关系营销的对象主要包括:

1.业主。业主是施工企业的主要客户,客户营销的目的不仅是与其签订承包合同,更重要的是通过关系营销和为业主提供超附加值的服务,与其建立信任关系,并使之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

2.员工。员工不仅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最关键、最活跃因素。没有满意的员工,就不会有满意的顾客。员工营销就是通过工资待遇、分配制度、升迁机会、工作环境、企业氛围、内部沟通等环节的精心设计,提高员工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协作者。包括设计公司、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等。通过正式的业务交往和非正式的关系沟通,增进了解,建立信任,实现互惠互利的协作目的,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4.分包与供应商。通过市场竞争选择分包与供应商,可以合理配置资源,分散企业经营风险,降低企业成本。对分包商和供应商营销的原则是利益同享、风险共担、诚意合作、共同发展,而不应该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民期建立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因为分包与供应商的经常变动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长期合作伙伴会因为彼此信任、配合默契导致成本和风险的降低。

5.竞争对手。竞争对于营销的目的是由恶性竞争走向联合与合作,通过联合投资、联合投标、联合承包和互相持股,以资金合作、技术合作、市场合作、股份合作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6.金融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营销的目的是建立信任关系、拓宽融资渠道,争取资金支持,政府营销的目的是在项目开发、工程投标、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为市场营销活动和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建筑施工企业关系营销的实践途径

建筑施工企业的关系营销途径可分解为客户关系管理、重视公共关系和以服务建立关系三方面,其中客户关系管理是基础,重视公共关系是手段,以服务建立关系是核心。

(一)客户关系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阶段的客户关系主要由区域办事处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客户关系由项目部管理,而项目部会随着项目的完成解散,施工企业的客户关系极易中断和流失。通过营销人员建立的关系一般以个人关系为主,容易随着营销人员的调动而变化和消失,建筑施工企业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人员调动比较频繁,建筑施工企业史应该设法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大量的个人关系升华到企业的关系资源。

一方面,建立客户关系管理机构,设立有信誉的业主、供应商、分包商以及设计院、监理公司、中介咨询机构的客户档案,由专门机构负责对其信息进行跟踪收集,并通过满意度调查、邀请参观、定期拜访、举行活动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互动,与其建立持久的信任关系。另一方面,尽量保持营销人员和项目部的稳定性,例如,在市场份额较大的地区设立机构精简的区域分公司,项目部尽量实行区域化流动,人员尽量保持动态稳定。

(二)重视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通过有一计划地、持续地努力,建立并维持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相互理解的行为过程,目的是与这些公众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建筑施工企业可通过公司重大事项新闻、企业业绩媒介宣传、政府关系协调、大型活动策划等公关活动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通过公关策划,配合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向业主等营销对象施加公众影响,取得良好的公关效果和营销成果。

例如2005年2月,中铁一局集团得知某市重点工程项目将于2003年10月招标,为提高中标率,公关和宣传活动进行认真策划,确定目标受众为:业主相关人员、技术专家、政府官员、广大市民。

公关策划:2003年3月,由办事处负责将本公司的宣传画册和成立30周年纪念品向业卞相关人员和专家赠送;5~9月份,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邀请业主单位主要人员参观公司正在北京和广州实施的类似工程,并促成与该项目的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座谈;7~9月,将公司对此工程的方案建议和意见以书面形式递交业主参考;8~9月,公司董事长对业主主要人员进行工作拜访,介绍公司情况和参与该工程的意愿;投标期间,在积极认真组织投标文件编制的同时,在该市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头版刊登本企业近年的施工业绩和实力报道。

实施过程:通过周密部署和安排,各项公关工作由专人负责,基本按照时间表完成。通过一系列公关活动,该企业的施工能力、现场管理、工程质量、企业信誉以及人员素质都给业主和专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最终通过报价、施工方案、业绩和信誉的综合评比,该公司以综合评比第一名的身份如愿以偿的拿到了该项价值近1.4亿元的工程。

(三)以服务建立关系

企业服务创造价值。建筑产品是在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政府监督部门等各方主体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在招投标阶段、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各方都会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许多要求、建议和意见,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将他们当顾客看待,树立“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热情接待、主动沟通、积极回应。从这个角度讲,建筑施工企业的营销过程,也就是向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过程。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通过在投标、建造以及使用阶段对业主和用户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并进行顾客满意度的追踪和调查,主动进行质量回访等方法,建立、拓展、保持和强化与顾客的关系。通过“精确化服务”,把顾客的事看作自己的事,精确地了解和设法满足顾客希望的产品和服务,将服务理念融于关系营销当中。

例如浙江省著名民营建筑企业宝业集团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注意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自觉从业主的立场考虑企业的经营和服务,认为企业的发展源于社会各方的信仟与支持,提出回报社会和重视社会亲和力的经营观念。企业主动为政府分忧,积极对政府发展项目和公益项目提供支持,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得到了源源不断地回报,许多政府项目都将宝业集团作为主要的工程候选人。

三、建筑施工企业关系营销的两个阶

如图1所示,施工企业的营销活动可分成两个基本阶段: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投标阶段市场营销包括市场调研分析、营销策划、机构设立与人员分工、搜集信息、建立工作关系、办理市场准入手续、资格审查、投标文件编制与递交、合同谈判、办理保函等一系列活动,其直接成果是签定施工承包合同。营销对象包括业主、中介或招标、业主聘请的专家、以及对该项目有影响的政府官员等,一般由公司营销部门以及其管辖的区域办事处等分支机构负责。项目实施阶段市场营销通常被施工企业称之为二次经营,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努力与业主、设计、监理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行关系营销,以合同文件为依据,以感情交流为基础,以基础资料为证据,通过变更、调价、索赔等手段,争取其理解、支持与同情,千方百计减少损失,增加利润。

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工程项目多以低价中标,而且市场风险很大,有的甚至低于企业所能承受的成本价格,施工企业要取得利润,除了加强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二次经营,充分利用合同中的有利条款,以关系营销为手段,通过各种策略,千方百计进行变更、调价和索赔,恐怕是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的重要手段。

例如,某城市高架桥项目中标价4630万元,合同工期5个月,由于采用最低价中标,经施工单位测算,预计亏损120万元。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对合同条款的分析,施工单位及时提出以下变更和索赔报告:(1)投标时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与实际钻探结果不符,桩基础的实际入岩深度增加,要求业主提高钻孔桩的中价;(2)由于受交通组织和拆迁干扰,改变了原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把原施工组织中的满堂支架浇筑方案改为膺架浇筑,导致工期延长和费用增加,要求业主给予补偿;(3)由于业主提供的甲供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共计18天,要求业主承担停工损失。

以上变更和索赔费用共计320万元,由于资料翔实,事实清楚,依据可靠,经过大量的说服和谈判工作,争取了监理单位和业主的同情和认可,最终给予补偿217万元。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二次经营,该项目基本持平,为企业挽回损失100多万元。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有效地实施关系营销,能够扩大营销业绩,提高市场占有额,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形象,创立品牌,从而获得建筑施工市场的长期竞争优势,而关系营销也必然会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新的经营战略和营销武器。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著,赵平,等译.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供应链;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2-0076-03

“供应链”在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定义为:“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所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曾这样描述供应链:“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物料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可见,供应链的组成包括企业商品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供应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盈利。可以说,供应链实际上就是一种综合形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市场销售资源,顾名思义即对最终市场销售业绩有促进意义的技术、信息、人才以及实际物资等。企业活动离不开资源保障,要想充分发挥供应链价值,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就必须通过对销售资源进行合理分析、整改和运用,从物质角度保障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在市场销售这一终端环节进行提高。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均呈高度一体化趋势发展,市场营销不再单独作为生产末端的环节,并且在供应链体系当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环境下,营销资源必然发生异于传统理念下的转变,作为一种贯穿于供应链始终的事物而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一、市场营销资源类型分析

(一)营销技术

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保障和促进市场营销效果所需的专业营销类技术、技能等。主要体现在:对市场进行开拓和巩固的技术、广告宣传技术、售后服务技术、现场销售技术、市场调研能力以及员工在市场营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积累的理论知识等。

(二)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能够左右营销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的信息材料,以及收集、传输信息材料的工具、制度等。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和外部市场的信息资源等。

(三)物流资源

商品要进行交易,就必须要实现流通。商品补给和交付的速度,直接影响着市场销售的成效,因此,物流资源对市场营销作用较大。物流资源包括汽车、船舶等运输工具,以及相关的运输通道和商品存放空间等。

(四)人力资源

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员工,员工凭借其专业技能知识和对市场营销的了解和热爱,为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当然,企业人力资源不仅包括基层员工,还包括管理者、领导者阶层。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努力做到人才能力与工作岗位相适应,才能达到协调企业经营、提升市场销售工作成效的目的。

(五)营销文化

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市场营销分析、营销策略设计和实施等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是企业在战略方针和总体文化下,长期营销实践中积累和培养起来的团队精神、惯性思维、常用规范、理念等的集合,包括营销团队精神、营销惯性方针和模式等。

(六)战略计划

战略计划也称战略方针或实施方略,即企业为实现其经济效益或其他预想目标,而制定出的硬性指标文件,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纲领。战略计划包括市场定位、开展步骤、实施细节、资金规划、预期目标、后续计划展望等。

(七)经济资源

经济资源是确保市场销售奖惩制度正常运作、各项销售基本工作有效开展的物质保障。一方面,企业要实现预期的利益目标,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投资活动,比如原材料购买、生产期间的加工劳务费、设备维修费用等;另一方面,要进行市场营销,就要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调动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的。

(八)销售市场

销售市场即商品销售针对的区域、人群等,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一项环节,也是实现企业利益目标最终的条件。销售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分为网络市场和实际市场,从地域上来讲又可以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本土市场和拓展市场等。

二、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对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一)有利于对市场进行把握,优化企业战略计划

首先,加强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加深对市场需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并对原有的战略目标或实施计划进行整改、调整,确保营销策略、方向的正确性和时代性。其次,加强了营销工作的信息反馈,能够使企业在细致研究信息之后,查找出之前计划的不足,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设计出更加完善、合理的营销计划。其三,加强了各种资源的运用效率,同时也对各种资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更能够积极思考各种资源之间的关联,设计出更能够调动各种资源配合的战略计划。

(二)有助于加强企业现代化建设

在科技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现代化气息主要有:企业经营发展所采用的基本理念是否跟上了时代的节奏、企业内现代化科学技术设施设备的健全与否、企业内部人员的创新意识是否足够、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配合度是否足够,其生产、销售等方式是否能被市场日益变化的消费观念所接受。一方面,经过信息反馈、战略计划的改变等,企业能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缺陷,加大改革力度;另一方面,在一系列的企业改革和市场销售环节中,为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较为齐全的现代化设备,能使企业硬件实力得以提升。

(三)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宏观统筹,加强了各种资源、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配合,使得企业内部日渐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部门之间的默契也随之得到提高。新设备的建设和完善,使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与信息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利用高科技的精密性和工作的密集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速度。而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进行的计划和步骤改良,不但能够使供货商的供货时间间隙缩短,同时也满足了销售商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一些关于市场、资源理论上的分歧也在趋于一体化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步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壁垒,使全世界的原料集散、资本流通、商品流通等活动超脱了原有的束缚,开始在同一环境、统一标准下开展。这种各企业之间交易、发展、合作、竞争等活动之间联系性的加强,使原有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企业在销售经营环节难以获得更好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企业开始停下脚步,以实际情况为参考,思考如何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提升效率、提高成效,而通过对市场营销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这一新兴理念是最适合当前市场实际的。从适应世界变化和国家政策方面来讲,要求企业严格履行自身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商品质量等,为企业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利用资源作出具体引导和规范设计,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四、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的方案

从一般组成看来,我国目前的市场营销资源运用尚存在不合理之处,各要素之间的利用率和发展现状依旧未能实现基本上的均衡。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方面,其发展依旧受到了制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弥补资源利用的短板。

所以,企业要想获得最终的市场回报,就必须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优先填充原有的利用空缺,实现营销资源利用方案的最优化。

(一)加强市场信息综合反馈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通过信息收集、整理来实现,只有及时、快速、真实地反馈和分析资源信息,才能保障市场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信息的收集、传输、整理、分析是企业学习型组织建立的补充,能够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企业要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建设及外部信息采集、传送设施的建设,保障信息收集和处理的高效性;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工作人员素质建设,通过更先进、更科学的培养方式和激励制度,不断促进信息人员自觉完善其专业知识技能。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血液,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则贯穿于企业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始终,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影响企业设计、实施战略的第一因素。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保障企业资金的统一性和资金的流通性,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顺利开展也有关键性的作用。首先,企业应当提高其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财会素质和道德水平,防止财务混乱和财务漏洞的产生;其次,企业应当严格制定财务管理细则,明确财务工作的目的和原则,落实财务管理责任,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引导;再次,努力保证财务工作的独立性,将财务工作当成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特殊部分来对待,以此保证财务工作的透明、公开、公正。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对企业资金审计、总结、分析和调配的有效管控,充分利用供应链资源整合优势节约成本、实现“开源节流”,以此促进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营销团队是营销活动的核心,是企业营销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是企业营销计划的执行者。企业市场营销能否获得预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活动的开展。营销团队还能够将自身的先进思想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为企业提供后续竞争力保障。

(四)资源综合整合

结合企业能力将内外部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有效运用,是市场营销的必经过程。一是要以顾客为中心,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包括对市场背景文化与本土文化差异性的研究分析、对顾客消费观念的转变趋势的把握等。对营销制度进行合理调整,不但要考虑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还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的风俗、等。二是通过建立起企业与政府、原料供应商、设计咨询公司、金融机构等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为后续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助力。

(五)建设多种形式的营销渠道

第6篇: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合作营销;价值链;运营

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稳定市场、保住市场成为不少企业的市场目标。虽然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但不可忽视的是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却是大势所趋。过去那种单靠企业自身力量的运营已经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因此,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开展合作营销成为必要。

一、合作营销的内涵

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合作营销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尝试运用,部分企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实该理念在国外早已被一些企业所采用,只不过仅仅是实践的探索,远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1966年,营销专家艾德勒(Adler)第一次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名为《共生营销》的文章,给出了合作营销的早期名称。他认为共生营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开发一个营销机会。在今天看来,此定义显然有失片面。笔者认为企业应从营销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合作营销的重要性。合作营销就是企业与企业、政府、组织、团体、公众为了获取资源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合作,这些合作以增加企业的销售利润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目的,更是从长远的角度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合作营销策略的开展方法

企业开展合作营销主要是沿着产品价值链的纵向和横向展开的。

(一)沿产品价值链纵向开展的合作营销

1.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在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共同目标进行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通过内部整合,充分发挥协同的作用,为市场制造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2.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合作。企业要想长期生存发展,和顾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尤为重要,一个没有顾客的企业是不能立足生存的。因此,企业务必建立并不断加强与顾客的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

3.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有人认为现在是买方市场,和供应商谈不上合作,甚至有时需要强硬的态度。其实供应商是企业正常运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要想长期健康发展,和供应商搞好合作是很重要的。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变幻莫测,在和供应商合作上,决不能争强好胜,图一时利益,而损失长远利益。

4.企业与中间商之间的合作。中间商是企业产品走向市场的主要途径,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可以与那些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一定人脉关系,有一定营销渠道,有一定市场经验的中间商开展营销合作。

(二)企业产品价值链横向开展的合作营销

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合作。随着企业的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合作是很现实的问题。各国都存在贸易壁垒,企业如要进入一国市场,和该国的相关公司进行合作,彼此都会得到一定利益,实现双赢。

2.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品合作。可以分为有形产品合作和无形产品合作。有形产品合作主要是指在物质产品上进行的强强联合,以获取更多消费者。无形产品合作是提品管理经验、专利技术或品牌等的合作。

3.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合作。互补主要体现在新产品的研发技术合作和优势资源整合上。技术合作可以降低双方成本,降低研发风险。资源整合,可以实现企业规模经营,获得竞争优势。

(三)企业与其他方面的合作

1.企业与公众之间的营销合作。这里所说的公众是指那些与企业或企业产品接触的组织、团体或个人。公众虽然有时不是企业的消费者,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对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及企业形象产生深远影响。企业与他们的合作,一是可以听取他们的建议,对企业的生产、营销等及时修改,向他们提供真正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以增强自己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赢得社会的赞誉和支持,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可以创设良好的口碑,培养一批惠顾型的客户群。

2.企业与政府有关机构的营销合作。对各个国家来说,政府都是社会各项事业的主导者,与政府沟通好、合作好,能更好地开展企业业务。各国政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会出台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通常会对企业的生产、营销等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政策具有两面性,对企业来说有利有弊。企业应该通过合作,说服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政策条例,为企业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

三、合作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明确开展合作营销的目标,设立合作营销的原则。企业做出合作营销决策后,必须马上制定出合作营销的目标。企业不仅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指导合作营销活动的开展,还要对合作营销活动进程的各个阶段设立出明细目标。

第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慎重。合作伙伴一旦选择错误,损失巨大,不但不能创造出良好的成果,还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因此,在挑选合作伙伴时要十分谨慎,应该对合作伙伴进行全面调查,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整合。

第三,要注意不同企业、个人和环境之间的文化融合。企业之间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差异,往往会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开展合作营销前创造一个包容性强的合作氛围。

参考文献:

1.方家平.合作营销――营销观念的革命[J].商业经济文萃,2001(1).

2.李宴墅,胡海.营销创新:企业经营智慧的觉醒[M].人民出版社,2004.

第7篇: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物流 市场营销 企业竞争力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主要靠速度,特别是创新的速度。而这个速度就是最快地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精练而强大的供应和储运网络可以为企业产品的敏捷制造提供快速反应能力;而且完整高效的商品配送网络,可以为企业保持所在市场上龙头地位,提供强而有力的销售后勤支持。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流作业被高度集成化,并定位成一种核心能力时,就能够对营销战略优势起到奠基石的作用,同时对营销活动提供全面保障。

一、物流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物流对市场营销具有直接性、决定性的影响。物流的有效性、通畅性和及时性直接决定产品的生产与创新;物流的通达性和网络结构直接影响产品分销渠道的有效性,影响消费者接受该产品的方便性;物流的及时性与多功能直接影响促销战略的实施;物流的信息化处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与下游客户的沟通。

1.物流对产品策略的影响

新产品开发能否成功推向市场,除了本身的因素外,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充足的货源且成本合理的原材料。一个符合实际又有生命力的产品开发策略,是不能独立于物流活动之外的。在扩大产品生产线时,应当充分考虑新增产品线的组合状况及平均销售规模以及物流成本的影响。因为产品线的无限扩大,会直接影响物流效率,对企业利润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在确定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包装时,必须要考虑物流的可行性与物流费用,需要市场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物流部门互相配合协作;在进行产品包装决策,处理与产品包装相关的问题时,需注意包装的规格、标准等既要达到保护产品质量和促销功能,又要符合降低物流成本、方便产品运输的要求。

2.物流对价格策略的影响

制定产品的销售价格、运输费等物流费用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市场营销部门必须要估计到为顾客提供不同服务水平与物流费用之间的增减变化,制定出最佳的定价决策。物流系统研究对市场营销的主要影响反映在成本削减上,据营销专家估算,物流成本降低潜力比任何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

3.物流对分销策略的影响

物流服务的渠道选择是客户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客户一般喜好较近的物流提供商,这样可以提供极大的便利性,更能降低成本。有效的物流配送使分销渠道更有竞争力,使产品更有吸引力;库存点的增减、一定场所出入库商品数的增减、输送、通讯、订货处理或仓库装卸、在库水准的变动等,都对销售服务产生影响。

4.物流对促销策略的影响

在产品促销过程中,需要物流与促销人员协作。如促销人员利用广告大力宣传推销某种产品时,物流部门要进行密切配合,做到市场随时有现货供应,以方便顾客购买。合理安排、确立商品销售高峰期产品的制造、输送、在库管理、事务处理等各种物流要素和活动,并使设备投资和在库管理有利于缓和销售高峰期对商品输送所造成的压力,促进促销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物流对市场营销的巨大促进作用

1.准确的需求预测和快速的市场反应创造了营销机会

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不仅创造了顾客满意,而且创造了市场需求,扩大了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认为一个企业只有能够对物流系统末端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快速反应,才有可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2.优化减少供应商数量

在进行物资采购决策时,应对供应商的生产规模、企业性质、技术能力、设备状况、资金信誉等进行市场调查,建立供应商档案,规范供应商的管理,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和供应商评价体系,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信息的反馈。淘汰一些资质、信誉不佳的供应商,优化减少供应商数量。

3.扩大国际供应商的比重

通过实施并行工程使一批国际化大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企业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企业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还使开发的速度大大加快。

4.价格优势的产生

在采购JIT环节上,企业实现了信息同步,采购、备料同步和距离同步,大大降低了采购环节的费用。信息同步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了准时采购;采购、备料同步,使供应链上原材料的库存周期大大缩减。例如海尔集团对供应链中的物流系统采用了最迅速、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息流有力地支持了采购、配送和产品分拨的快速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从原材料到制造,再到销售全过程的库存和产品滞留成本,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销售成本,为终端顾客可以提供最大的让渡价值。

5.健全的物流网络确保销售渠道畅通

完善物流系统更具弹性,可以满足销售的动态需求。在现有市场上增加现有产品的渗透销售时要求的是一个有效完整的物流网络。放眼世界500强,几乎无一不在市场网络等方面有其独特专长。全球著名的零售商,如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无一例外地借助于卓越的物流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市场地位。

6.现代物流创造服务营销优势

第8篇: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德性 营销战略 价值

引言

德性在伦理学理论体系以及日常话语中,其意义体现为道德主体的品质和道德认知、道德践行的境界及德行习惯和趋势。也就是说,德性是一个中性词,既可体现为善的德性,也可体现为恶的德性。因此在一定的话语背景中,德性和道德、美德、品质等范畴具有同等或相通的意义。不过,在惯常的理论话语中,“德性”一般被界定为体现道德主体卓越品质的崇高道德境界和善行习惯与趋势。本文也以此种惯常理论话语中的德性概念,即“善的德性”分析和阐释营销战略问题。

德性营销战略的界定

一般认为,企业的营销行为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商品或劳务的价值转换活动。企业通过营销行为出售使用价值,获取以货币为衡量尺度的交换价值;而消费者则通过他的购买行为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从本质上看,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价值交换关系的体现。这种交换关系以商品或劳务的使用价值为载体,以价值为基础,价格为符号。

在营销管理中,营销活动一般由一个过程序列和一套支撑系统所构成。菲力普·科特勒认为此过程至少有五个环节:境内后勤、操作、境外后勤、上市销售、服务。支撑系统由四个部分构成,即采购、技术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基础设施。在这个营销管理体系中,营销活动主要涉及三大类关系,即:企业间的关系,如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即以营销活动为核心,战略性地规划与安排各部门的职能关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使企业运转更为高效,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其营销过程中,必须协调好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协调利益关系的方式可能多种多样,但互利性应是其中的关键,是最重要的甚或是最基本的。

但是现实商业活动中的一些独特现象,互利关系对其仍然无法解释。比如,一个企业的营销体系是具有相对“粘滞性”的。企业一般不会随意更换零售商或中间商,且往往有相对固定的供应商。消费者一般也习惯于选择那些他们用惯了的商品,并且通常对自己认同的品牌情有独钟。其实,就企业自身而言,总是希望具有长期固定的消费群体,即使是对新市场的开发,也是冀望于在未来变“新顾客”为“老顾客”。因此,企业的销售活动不仅仅是要让消费者满意,更深远的目标还在于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任关系。

在企业对长远利益的寻求中,企业和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利关系都是以信任关系为支撑的。这种信任关系不仅仅是互利关系的维系物,同时,“公司诚实经营的好名声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尽管在短期内,忽视严格的道德准则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符合道德标准的做法与日渐增多的利润是一致的”(罗伯特·F·哈利特,2000)。

营销战略中融入德性的现实必要性

(一)企业解决道德危机的现实方式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企业要实现这一目的,不能不考虑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在其营销活动中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事实上,企业只有把这种准则融入其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才能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最终达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为了眼前利益,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做出了严重的违法与违德行为:

在产品制造领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及服务是企业营销活动最基本的责任。但现实中,假冒伪劣商品已被人们称为“仅次于贩毒的第二大公害”。

在销售领域,企业的责任在于将产品或服务及企业本身的真实信息传递给用户。而在现实中,无论是广告、人员推销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违背道德的行为。如虚假广告、误导性广告及内容与形式不健康的广告;操纵及强迫欺骗顾客购买的行为。

在价格领域,采用掠夺性价格、欺诈性价格、垄断价格等较为突出的违法与违德的行为。

可以说,我国许多企业的营销道德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这一点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对企业、消费者、整个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企业营销活动中贯穿营销道德是从企业内在机制上、根本上解决企业营销道德危机的方式。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虽然说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要通过追求利润这一经济职能达到为股东利益服务的基本目的。但企业还是一个社会组织,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第一,社会赋予了企业权利,有权利就应有相应的责任。社会进步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同步发展,因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企业应为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尽责尽力。

第二,现代企业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有显著的影响力,如就业问题、环保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企业、社会的共同责任。企业有责任参与解决与自身经营范围相关的社会问题,况且企业最终将从改善了的社会中得到好处,企业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企业是个开放系统。企业与包括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政府、社区、所有者、员工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了维护和改善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企业有必要在履行经济和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履行道德责任。

(三)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第9篇:供应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范文

首先是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虽然重视对消费者的研究,但这种研究的基础是抽样调查,企业实际上根本无从了解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

绝大部分企业是在市场细分的模式下,实施所谓的目标市场营销,发展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所以,企业根本不可能适应每一个消费者的欲望和利益。绝大部分消费者只能在企业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中作出选择,这样的选择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个主动过程。因而,传统经济并不支持消费者的主动地位,传统营销是"企业营销",消费者实际上被排除在营销主体以外,只是作为企业的营销对象而存在。

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互联网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构筑了直接的互动环境,借助互联网无时不在的高速信息通道,消费者能够面对全球范围内所有可能的潜在供应商,与之进行"一对一"的交互式信息沟通,历史上第一次享有了完全的选择空间和选择机会,消费者的意愿、利益和偏好真正成为了企业营销活动的中心。

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的主动地位不仅得到确立,而且,他们已经介入到了企业的营销实践中,消费者不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顾客,而是作为营销活动的参与者,与企业一起,共同构成了市场营销的主体。既然网络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已经成为企业与消费者共同执行的行为过程,那么,仍然将顾客视作外在环境因素的判断,在逻辑上就失去了合理的基础。

其次是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在网络背景下,企业是一种职能被虚拟化了的存在。虚拟企业只执行自己拥有优势的职能,而非优势职能则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交由其他专门化的组织或机构执行,企业奉行的是外部整合职能的运作模式。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更像是一个紧密合作的整体,顾客价值最大化是它们惟一和共同的追求。被传统营销理论界定为微观环境力量的供应商、营销服务机构等,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内?quot;属性,它们与企业一起,共同构成营销活动的主体,而不纯粹是某种意义上的环境存在。

第三是企业与宏观环境力量之间的关系。菲利普·科特勒将政治权力作为营销组合因素来对待,实际上已经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企业与宏观环境的界限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这种非恒定状态,在网络空间被进一步放大,这在技术领域的表现尤为明显。

互联网是一个标准化的体系,众多的技术标准是互联网赖以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而标准的每一次发展和完善,都有企业的积极贡献,如微软的视窗系列,就是企业参与规则制定的典型。在专业化实施优势职能的前提下,许多企业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可能。当某种技术或者模式为互联网所认可,成为虚拟世界共有的标准,我们将很难将其作可控与不可控的区分。

总之,互联网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的相互关系,使得传统经济中企业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的边界趋于模糊。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可控因素以适应不可控因素的逻辑,已不再具备坚实的实践基础。只有突破这一局限,透过一个新的视角,才有可能寻找到适合虚拟企业的营销模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