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文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现代林业 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
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论文摘要:林业不仅是我国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其担负了优促进经济发展和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简述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并对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一)生活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渗透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侵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领域。面对新鲜的事物与思想,各民族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开始跟随现代生活的发展步伐,而逐渐地开始抛弃自己原有的一些传统民族艺术形式,而只是把这些艺术当做是赚钱的工具,最终导致传统民族艺术的流失,使得国家失去了一项引以为傲的“瑰宝”。导致我们的现代文明在生活上与传统民族艺术出现冲突。
(二)思想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始深入人心,如何发展中国经济,如何提高中国综合实力以及军事实力则成为了每个中国人所关心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开始忽视了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发展与保护;面对如此强烈的物质需求,使我们的精神领域开始出现腐败、俗化,而消磨了我们原有的传统民族艺术的思想,最终于传统民族艺术开始出现思想上的冲突。
(三)行为方面
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本族的行为,是自己所要遵循的规定。但随着现代文明在少数民族的深入和影响,一些民族开始变得不满足于传统艺术的发展速度,开始放弃自己本族的传统艺术,而开始兴起了现代文明中的一些快餐文化,淡化了传统艺术中的一些有利的因子,导致了传统民族艺术在行为上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由此看出,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并不小。那么,面对现在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文明相互和谐发展是全社会的要求。
二、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促进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文明的相互和谐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完成这项任务呢?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够让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文明和谐发展呢?本人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加强政府对传统民族艺术的保护
要做到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文明和谐发展,最为根本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强对传统民族艺术的保护力度,实施一系列的奖励政策,来鼓励少数民族对本族艺术的保护,并可以通过对该艺术人才的选拔,将传统民族艺术搬上国家性的舞台,同时让现代的“文明人”看看真正的传统民族艺术,让所有人都领略到传统民族艺术的精髓。
(二)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文明发展相结合
虽然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文明有冲突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就没有相互关联之处。那么,我们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些相互关联之处将二者结合起来,发展真正地拥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例如,中国传统民族中的文字与现代书写的融合,传统民族的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的相互结合,再如将传统的民族服饰融合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上等等,通过这些形式的融合,不仅能够促进传统民族艺术的保留与发展,更能够在世界上展现出真正的属于中国的美。
(三)加强传统民族艺术的教育
想要将传统民族艺术真正地传承下去,就一定要做到紧抓教育。因为,教育人类之本,通过教育,才能够让下一代认识到、并传承上一代的知识成果。那么,为了能够让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文明相互和谐发展,就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建立起与传统民族艺术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民族艺术的认识,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培养出符合社会文明发展要求的人才,为社会文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相互和谐发展的建立培养出更多建设性人才。
三、将传统民族艺术与日常生活相融合
现代文明之所以与传统民族艺术相冲突,还有一大原因就是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分裂,而使得现代人无法感受到民族传统艺术的气息与渲染,而少数民族的人们也无法适应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冲击。所以,我们可以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的生活相互结合起来,使二者融合为一体,这样既能够不断地促进现代人对传统民族艺术的认识与接收,还能够帮助少数民族适应现代的生活,逐步走上文明发展的道路。
(一)建立名族传统艺术保护区
当然,面对各族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绝对不能够忽视传统民族艺术的保留,因为这些都是国家的瑰宝,是不可以流失的,是要不断传承下去的。那么,当地的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民族传统艺术保护区的形式,将一些即将流失的艺术保护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及发展了现代文明,又传承了民族传统艺术。
(二)传统民族艺术对于现代文明建设重要性
传统民族艺术是我们国家不断发展过程中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更是整个社会的瑰宝和文化中的精华。虽然在现在看来,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文明之间显得冲突不断,但是若没有传统民族艺术为基础,我们又将怎样发展起现在所谓的“文明”呢?所以,本人认为,传统民族艺术对于我们的现代文明建设是极其重要的。
(l)传统民族艺术为我国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我国的现代文明是从“”中所提出的“反对儒家文化”所开始的,但是这里所说的“反对儒家文化”并不是指要抛弃传统,而是要“去其糟糠’,,也就是说,我国的现代文明是在传统民族艺术的“去其糟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然后再到理论的引入,毛邓思想的提出,一直到今天的“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问,若没有这些传统的民族艺术的保驾护航,这些先驱们要怎样找到这样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的呢?所以,传统民族艺术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思想的基础与保障。
(2)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国的代表:现代文明不论发展的多么辉煌,多么成功,它始终无法成为中国的代表,因为它是全世界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传统民族艺术不同,他完全可以代表中国,就比如说一提“京剧”,有谁不会想起中国?一提起“丝绸”,有谁会怀疑那就是中国呢?所以,传统民族艺术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他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3)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为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正是因为传统民族艺术中所表达出的思想与情怀,为我国的建设者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思想保障,不断地维持着他们的思想,使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从而保证了我国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若没有这些民族传统艺术的思想约束,我们还能够建设出现代的中国吗?民族传统艺术是我国发展的思想保障以及软实力培养的前提,所以,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重视传统民族艺术的发扬与传承是极其重要的,且更是必要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反思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53-02
1 非物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范畴,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社会概念,它由地域的群体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共同心理地域传统而来。文化遗产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远离现代文化主流有可能面临灭亡的文化内容和现象。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减弱甚至丧失往往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经过抢救,文化遗产可能重新获得生机融入现代文明社会,文化遗产并非总是和现代文明相悖,它可以重新融入并丰富、发展现代文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化遗产是渐渐远离现代文明和人们生活,基本丧失生命力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现象。作为遗产的文化往往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尤其非物质文化,它的载体是具有地域和共同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的群体。现代文明和全球化使的农耕文明形成的地域文化、群体个性、生活方式、传统习俗逐渐消失。而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母体,它给现代文明以丰富的素材、发展的灵感,成长的养料。如果传统的消亡了,现代的也无法获得持续而充分的发展。故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正使人类现代文明的明天铺路。
作为人类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退缩到现代文明社会的角落,且濒临死亡,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排斥、忽略和拒绝,但同时现代文明又必须对非主流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吸纳、继承、扬弃和创新,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综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正是由于在不断的借鉴吸收融合创新中成就自我;而近代以来的落后也是源于闭关锁国拒绝接纳。事实上我们民族的好多传统的特色的最初都是外来的,甚至是舶来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联合国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后提出又一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人类非物质遗产”的传承由于依靠人的口口相传,其保护难度要比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人类遗产大得多。“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宗教礼仪、风俗、手工艺、建筑、计算以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东西比物质文化遗产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和生活方式。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
抢救、保存、发展濒危灭绝的传统的文化,保持和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我们会在精神文明这方面逐渐为我们中华文明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全民族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得到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其本质来说,它也是我们民族的知识体系当中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宝贵财富。它凝结着我们的历史记忆,它既是昨天历史的、生活的实录,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生活的现实,对于未来的文化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有创造力”;“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文化部孙家正语)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面临程度不同的危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民间文化的教育和陶冶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个民族不能有自己的文化,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对增强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坚持《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也正是在强调文化尊重、人类共享、和平发展的价值观念。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提出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尽管千姿百态,但它归根结底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仅仅注重形式、单单依靠政府、苦苦追求“申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只重形式
所有的形式都是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的,构成文化综合体。并且,这样的文化综合体不可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应当仅仅以一个物质的符号独立存在,之所以称为“非物质”,即意味着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才更具价值。非物质是一种价值取向、宇宙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是哲学的、生活的、语言的、艺术的;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现为一种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包括语言、艺术、服饰体育音乐美术民俗科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与它都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包含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扎根、生长、发展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才是其作为遗产的整体价值所在。而有些地区的做法另人啼笑皆非。例如:有的县原本有几十个业余道情皮影班组,为当地农民所喜闻乐见;如今将这些业余的班组升格成中央剧团,还曾计划修建一个大剧场,并以此向文化部要求拨款。民间的演出形式一旦搬上大舞台,哪里还有原汁原味可言?在一些地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一种资源,成了生财之道,同时也严重走形、变形。例如淮河地区的花鼓戏,好多地方为申报花鼓灯,请了许多舞蹈家作指导。实际上,人们只有在祭祀大禹王的时候才跳花鼓灯,是希望不要再发大水了。如果抽掉跳花鼓灯的内蕴,保护的就只能是一个空壳。不尊重科学规律,往往是在打着保护的旗子进行最后一次彻底的文化破坏!
大家下午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市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城市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市容面貌有较大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素质得到一定提升,但总体而言,我市市民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当前,我们城市还存许许多多不文明的现象,乱扔乱倒垃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乱贴乱涂乱画、车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行乱串、随意攀折花草树枝践踏草地等不文明行为还广泛存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容,破坏我们城市形象,与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是相悖的。因此,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市创建办、市城管局、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决定在城区中小学校开展以“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为主题的“小手拉大手”活动,推动城管知识进校园。通过亲身体验城市管理实践活动,广大师生必将进一步加深对城市管理意义的理解,从而形成争做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共建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城市。
首先,我认为,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全区各中小学可以此次“小手拉大手”城市管理体验活动作为一次重要的德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校园、爱城市、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文明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将对学生们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为此,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以饱满的热情争做现代文明的先行者,以高度的责任心当好现代文明的传播者。
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大美新疆为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届精彩圆满、开放共享、惠民利民、节俭廉洁的冰雪盛会,它将在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独特长久的印记。为我国‘十三五’时期推动冰雪运动大繁荣大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这是由衷的赞美,也是最高的评价。4年前,当新疆接过冬运会接力棒时,就期待着这美妙的11天。这是满实满载的11天,是充满挑战的11天,也是完美展现的11天。当这11天圆满地画上句号时,新疆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它的爱、对它的眷恋。
1月30日,闭幕式开始前一个小时,作为观看表演群众的新疆红柳模特艺术团的阿姨们就已经到了,她们身着各民族服装,脸上洋溢着笑。“我们就是来为大家呐喊的,能够参加闭幕式,我们感到很自豪。”69岁的梁静兴奋地说,“我们当中许多人都是在这里出生,有的甚至父母也在这里出生,但在家门口举行这么重大的活动还是头一次。”梁静激动地说,她将头一天预演的照片刚发到朋友圈,远在澳大利亚的妹妹就发来了祝福信息:“这是你的福气,是全家人的骄傲,也是我们新疆人的自豪。”
闭幕式正式开始时,梁静和她的队友们就要脱下厚厚的羽绒服。“我们身上虽然有些冷,但我们的心是热的,有的人感冒了,打着吊针也要来参加闭幕式,因为大家太珍惜这样的机会了。”
同她们一样心里热乎乎的还有来自乌市长春北路崇德爱心快乐群的老人们。“我们许多人是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来乌鲁木齐带孙子的,为了这次闭幕式,孙子也暂时不管了。”59岁的胡聚爱笑呵呵地说,“但我们感觉我们是最幸福的人。”
是的,1月30日的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已然成了欢乐的海洋。前来呐喊助威的观众激情满怀,参加表演的群众更是全情投入。
看,阿勒泰地区的古老毛皮滑雪队来了,他们穿着厚厚的羊皮外套,带着原始的雪具来了。
瞧,洛浦县洛浦镇小学的孩子们来了,他们手舞着向日葵,带着微笑奔向未来。
额敏县滑雪协会早在开幕式之前就主动请缨,无论安排做什么都行,只要能为十三冬呐一声喊,出一份力。
表演场上,一群可爱活泼的足球小子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他们是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和第五小学的学生,他们不畏寒冷、不怕跌倒,将足球放在脚尖上,将快乐撒在雪地里。
新疆孩子热爱体育活动,尤其热爱足球,无论是在南疆胡杨林,还是在北疆漫漫草原上,无论是在炎炎夏季里,还是在冰雪的寒冬里,都能看到一群孩子风一样追逐着一个足球的身影。十三冬是冰雪人的聚首,也是体育爱好者的狂欢。一样的体育精神让一群7至17岁的孩子在雪地里尽情地展示球技,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学生艾孜哈尔・阿布拉是学校足球队队员,酷爱足球的他经常在冬天跑到奶奶家的小巷里和邻居孩子踢足球。这次参加闭幕式表演,他兴奋坏了。“在那么多人面前展示我们新疆孩子的球技我感到很自豪,这能让更多人关注我们新疆。”他说。
与穿着古老毛皮服饰、踩着古老毛皮滑雪板的表演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伴随他们两侧的护卫队。这支队伍穿着五颜六色的现代滑雪服、踩着现代滑雪板举着国旗从雪道上华丽地落下,向人们彰显着现代体育精神。
这是一支由40位乌鲁木齐市业余滑雪爱好者组成的队伍,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有60多岁、最小的只有10岁。茅文生在队伍的前列,当他跟着古老毛皮滑雪队伍像风一样从山坡上滑到观众面前时,就像是把新疆人对滑雪的爱好从过去带到了现在。他说:“阿勒泰是人类滑雪发源地,我们有丰厚的冰雪资源,但事实上我们的滑雪事业发展得有些滞后。十三冬的举办增添了我们的信心,所以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形象向人们展现体育精神,更直接地推广滑雪这一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激活新疆人记忆里对冰雪的情感。”茅文生介绍,乌鲁木齐市报名参加这次闭幕式表演的业余滑雪爱好者特别多,但名额有限,大家都十分珍惜这一展示形象的机会,都放下工作在滑雪场坚持排练了十多天,就是为了能在十三冬闭幕式上呈现更好的精神面貌。
古老毛皮滑雪板象征着新疆人与滑雪古老的渊源,那时脚下的双板多是为了生存。而现代的业余滑雪爱好者队伍彰显的是新疆人对现代体育的热爱,这是传统与现代的传承,是记忆与情感的延续。
当“大美新疆欢迎你”、“建设美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横幅队首先滑下山坡时,意味着十三冬在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激情落幕。
虽然点燃了11天的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熊熊圣火已经熄灭,但冬运会留给新疆冰雪运动的激情与欢乐、希望与梦想的火炬仍将继续燃烧,并将传承下去。
“朋友们,再见!愿你们记住新疆的一切,向北京冬奥会发起新的冲击!”十三冬劲吹现代文明之风
十三冬完美闭幕,“后十三冬时代”已然来临。十三冬上劲吹的现代文明之风,对新疆人的影响之深,已远远超越了冬运会本身。
从体育角度看十三冬,掀起的“冰雪运动热”催生了新疆人的激情;从体育产业来看,十三冬是冰雪产业发展的“加速剂”,加快了新疆体育事业的发展步伐;从民生视角看,让新疆人享受到种种公共服务;从社会效应来看,现代文明的洗礼是新疆人最大的收获。
获得十三冬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女子个人赛冠军的宁琴这样称赞新疆:“我喜欢新疆的天、新疆的雪、更喜欢新疆的人!”“安全、和谐、顺利、精彩、圆满”是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速度滑冰部部长姜世才对十三冬的点赞。
关键词:“边缘性”文化;文献性效用;主题化表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108-01
传统的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荒蛮”的“原始文化”,往往没有特定的书写符号,因而,人类学学者一直致力于探寻多种表达形式的可能性。影视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形象性,这一明显的特征,使得影视在出现后一旦介入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便直接跨越了不同族群之间文字及语言的差异,不仅成为了人类学学者和研究对象之间一种最直接的交流,而且从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那努克》开始,依据人类学拍摄的纪录片就显现出了文本化效用,产生了较强的影视人类学意义,实现了“文化的分享”。
一、“边缘性”文化遗产的保存和还原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猛烈的冲击,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是消失,特别是地缘性的“原始文明”来不及仔细研究就已消失殆尽。而“为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留下可以看得见的证据并不是要刺激人们回归到以往的时代,而是应当把这些证据视为一种可促进对人类本身的认识的信息资源”。在保存和记录的过程中,文字是可以的,但文字抽象性的描述并不能直观再现事物的原貌;绘画和摄影也是可以的,但绘画和摄影不仅没有声音,而且都是特定时刻的点的静止。
《北方的那努克》拍摄的是生活在北极巴芬岛的爱斯基摩人那努克一家一起生活的现状。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现代文明高度发展并入侵“野蛮”的“原始文明”,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这部影片充分体现了其浓厚的“边缘文化情结”。
二、研究的文献性效用
自从影视的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纪录片”(Docuemntaire)这个来自法文的英文词汇,“纪录片”(Docuemntaire)的本意就是“具有文献资料价值的”。而文献价值的关键取决于对所记录事物的原生态保持,即在拍摄中尽可能的保持原在样本的生存状态,这样影像文本中呈现的样态或者特定的文化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或者佐证的材料。比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急速变革,现代文明对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的强烈冲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但民风民俗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类型及发展阶段等方面相关,人类学从诞生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但是“民族学发现它本身处于一种即使不是悲剧性的演示即荒谬又痛苦的境地,因为就在它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研究方法给予自己提出了适当的任务时,那些被研究的材料却迅速消失,在民族学田野研究方法的目标趋于完善时,后者都莫名其妙地在我们面前消失。”《北方的那努克》中拍摄的“爱斯基摩人”在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了。受现代文明的冲击,现在的爱斯基摩人有了固定的村庄,起着雪地摩托寻找猎物,使用皮划艇捕猎,住有暖气设备的房屋,使用汽车、出租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短短几十年间,爱斯基摩人衣食住行的民风民俗的变化速度之快可以说是历史的鲜见。那么,从人类学的立场观照爱斯基摩人民风民俗的演变,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采用“交友式”的拍摄方式,在长达八年的记录和描述中,《北方的那努克》呈现出的“住伊格鲁(冰屋)、生吃海象、皮划艇狩猎、梭镖捕杀、狗拉雪橇”等相当原始的传统生活保持了原在的生存状态。
三、文本的主题化表征
从影视历史发展的脉络上看,任何一种新的影视创作范式的出现都会出现新的审美效用。罗伯特・弗拉哈迪绝不是第一个拍摄爱斯基摩人的导演,但在《北方的那努克》以前,多数影片对于爱斯基摩人的影像表达都处于一种猎奇心态下奇艺风俗和曼妙风光的把玩,而在《北方的那努克》中,罗伯特・弗拉哈迪通过对那努克一家“捕杀北极熊、生吃海象、搭建伊格鲁(冰屋)等生活现状的记录和描述,注入了一种人文的关怀,这种人文关怀高度赞扬了现代文明未入侵前的“自然美”、“人性美”,是对行将消失的古老文化的描述、保存及深深的叹息。
虽然罗伯特・弗拉一味赞扬美而遮蔽丑,没有对当时现代文明的入侵进行批判,受到诟病,但《北方的那努克》将镜头聚焦处于“边缘地带”的少数族裔身上,对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的“原始文明”的主题表达是是影视人类学纪录片一个鲜明的美学原则。事实上,早期西方纪录片中浓厚的人类学烙印及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外频频获奖的《最后的山神》、《龙脊》、《神鹿啊,神鹿》等优秀纪录片作品在审美效用上都呈现出高度统一的主题化表征,都是立足于人类学的立场和方法,将镜头聚焦于少数族裔行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的保存、还原、传播和反馈,而这种这种审美效应从很大程度上都延传自《北方的那努克》这部纪录片的开山之作。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干什么,这三个哲学问题实际是每一个活在世上的人必须回答的问题,无论快乐、还是激越,无论是自私、还是平庸,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回答这些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注定我们每一个人如何生活、工作,如何与我们的周围的实际相处,也注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宗教主义、或者科学主义,对于人类文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有不同的诠释,简单粗暴的诠释实在并不能让我们质疑的心灵有丝毫慰藉。面向未来的疑惑和不确定,我们也许只能更为自我,世界也由此变得更加不安定。在这种自我验证的发展中,现代人类并不一定比起2500年前的人幸福,虽然我们能有更多的食物、更多对抗自然灾难的能力、更好的医疗条件、更好的文化教育,但谁又能如佛陀一般自信、自在的生活呢?
“黑客帝国”是讲述因现代网络和生物革命进一步发展,人成为现代文明奴隶和束缚的影片。随着,网络的云化和虚拟现实的发展,这个幻象离我们也愈来愈近了,主演华丽的动作、导演恢弘的叙事方法,让在人们享受精神盛宴的同时,多少有些不寒而栗,但是这部影片描述的结果和本书所阐述的是相反的结果。黑客帝国的三个基本源头就是本书作者凯文·凯利在18年前(1994年)出版的《失控》,这本大约700页的书讲述了自然的必然发展规律以及计算机文明的发展,这是一本集结科技发展史、生物发展史、哲学思考相融合的书。
这里推荐的是凯文·凯利最近的另外一本书《科技想要什么》,这是在《失控》技术上的升级版本,描述对象是包括文化、科技在内的发展规律和走向。从宇宙起源开始说起(作者在全书三个地方引用了黑洞和大爆炸的描述和分析),到今日愈发复杂和璀璨的文明,科技不再作为人类的附属物,更是一个可以自主发展的第7王国(第6王国是动物、第5王国是植物),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王国如何伴随人力演化、发展而具备自主灵性,同时触动、协同和改造人类向更为自由、更多选择和更多向善的方向发展。
这本书首先挑战和补充了达尔文进化论下的“随机变异”和“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法则,扩展到生物进化和文明进化必须符合的三大原则:适应性、偶然性和必然性三大原则。在这样的原则下,特别是“必然性”原则下,才能解释为什么许多不同科属下的动物、植物会有这么多相同的功能单元,不同封闭场景下会有这么多相似相近的功能演化。在计算机模拟下,如果采用简单达到随机变异下的自然选择,地球的演化进程将不会完全呈现今天的状态。其中隐含的规律性,指明了我们探索的文明的价值和意义。在这进化的三大原则下,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这么多思想、发明,会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同步涌现,也许最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2500年前,孔子、老子、佛陀、索罗亚斯德、奥义书的作者同时构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世界似乎同一刻醒来。
作者在论述进化原则时,引入了“外熵”的概念,这是一个和热力学“熵”定律相反的概念,在经典的热力学中,一切将归于熵减弱的状态,将归于混乱、均值化,走向“热寂”。在社会学中,表现为约束下的良币必然会被劣币驱逐,道德下降成为必然。我一直对此表示怀疑,既然我们都是这些生存下来的劣币的后代,为何正义仍然是一个永不丢失的话题。也许,“外熵”扩展,说明了保持多样性、从物质开始到非物质的演化,文明是往善良方向发展的,告诉我们其实不要太悲观。
现如今,不管是在中国梦的实现还是民族复兴的整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都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而怎样推进中国梦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其一,在传承文化的发展与继承的过程中,要存其精髓,发扬精髓文化。其二,不管是传承,还是弘扬,要做到相辅相成,一同发展。其三,将当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完美结合。只有实现以上三方面,在当前时展的潮流中,才能确保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延续与发展,这也是中国梦实现的一个重要支撑。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国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曾经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传统文化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现代文明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文化与习俗。电脑的普及化让我们逐渐减少了对纸笔的使用,也不需要用多余的时间去刻意的记录文字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一直延续到2013年的汉字听写大赛,这才让我们陷入了沉思,再继续这样,我们仅仅是获得了自身的便利,但是却会丢失更大的文化财富。随着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大,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我们的本土文化起到了破坏性的影响。随着我国组织形式、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以及就业方式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在很多方面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多样性。例如所谓的商品交换原则就非常容易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及生活领域,进而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例如有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造成国家意识、集体观念的减弱。在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又会出现循规蹈矩、取舍不当以及缺乏变通等弊端。正是因为这些不良现状,让我们逐渐淡化了我国很多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从古代开始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更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英雄气魄,“头悬梁、锥刺股”的励志典故等等,都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素养。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中国梦”正在觉醒,此时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品格的塑造正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文化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因此必须要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摈弃一些陈旧观念。比如儒家大力提倡的“君权天授”,这种封建君主制度正是用来麻痹人民,避免百姓参与朝政以及下任君王的候选,从而保证政权永久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种世袭制的君王候选方式难免出现一些昏庸无道的君王,从而导致王朝的覆灭。而民众在这种麻痹心里下期盼着“明君”带着大家走上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道路上,纵观历史几千年,历代明君寥寥无几。
二、传承和弘扬一样,弘扬精神的实质,弘扬其中丰厚的内涵
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影响着文化的变化,每种文化都有不同的阶段性,文化如果失去潮流价值将渐渐的走向历史角落。唐诗、宋辞是博大精深的文化,然而在现在还是没落了很多。其原因是,时代的改变让它慢慢的失去了在社会上的潮流性。古代的社会,缺乏文化的娱乐方式,文字成为了文化娱乐的主题,唐朝咏诗,宋代作词,吟诗作词几百年,汉字的研究已经到了极致,导致后代难以逾越。那时候的诗、词,如现今的流行歌曲,李白、李清照就像现在的汪峰,方文山。打工仔的组合在春晚的舞台上向全国演唱了汪峰原作的《春天里》,在大街上总会听到年轻人唱着方文山为周杰伦作的歌。而唐诗、宋词,现在需要强制的背诵记忆了。我们没有不珍惜,只是时代的变化所导致。而这只是文化发展最普通的规律。自古流传的精湛文化,虽然不能摒弃,但也不能随时挂在嘴边。不能仅传承文化的形式,精神实质的传承更为重要。如今受全世界关注的中国传统文化,国内出现国学启蒙,世界各地出现的孔子学院和世界学习汉语的热潮,都是在现如今发展的传统文化道路。由此可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血液的重要部分,中华民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连系在一起,共同的传承和发展。如今,保护好流失潮流性的传统文化,大力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传统的中国文化会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永远的、完整的傲立在世界文化之中。
三、用古代文化精髓和现代文明相交融
面相世界、走进现代化、走向未来,从根本上实现古为今用。虽然古代文化可以让我们找到遗忘的传统文化,但相较于现代文化,毕竟它们是形态较为低级的文化,即使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不应该原封不动的复兴,而是与现代文明交融,作为新时代文化的有益成分,才能与新文化共同发展下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一个成功的结合。红色是圣火的颜色,是太阳的光辉,更是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饱含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盛情和祝福。借由古代书法的精髓,“京”字衍化为动感的人体,在挥毫之间体现出“新奥运”的理念;“京”字又借由书法巧妙的变为“文”字,象征着着“人文奥运”的承诺。运用书法、篆刻艺术与新时代的主题交汇,印章本身就体现出了诚信的优秀传统文化,会徽的设计,运用了古今文化的交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气韵和中华汉字体现的东方思想,更向世界展示一个城市在传承古代文化和包容现代文化的发展与演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怀和世界东方的思想,像圣火的传递一样,传递给了世界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品质和高贵的品格,是现代文明对古代文化的包容与古代文化对现代文明的贡献,是古今文化的完美结合。
随着传统文化的弱化,导致了我国文化建设现状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之间产生冲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及其发展也不能很好的匹配。所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努力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者:张雅乔 吴国彬 单位: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
【参考文献】
[1]曹兰胜,狄成杰.基于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