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与家庭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著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途径。”父母的人格修养及其形象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的心理品质,言行举止,无不在孩子心理上深刻地,潜移默化地构成影响。许多事实证明了成功的家教不一定只取决于其家庭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条件,其家庭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条件。而是取决于家庭父母及其家庭成员是否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在同时教育着自己,在于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如何。家庭教育是每一位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修好家庭教育这门艺术呢?如何培养一个完满的孩子?
一、教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首先教孩子认识时间。我们都会发现,孩子从小特别爱模仿成人戴手表,他们常常要求父母字啊他们的小手腕上画上一个小手表,戴上“手表”的孩子不知有多兴奋呢!父母就可以利用孩子对手表的兴趣,教孩子绘画或制作各种各样的钟表,一次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其次是教孩子充分利用时间。孩子做任何事,父母都应该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给孩子设定一定的限制。此外,要帮助孩子克服急躁情绪。我们都知道要做好一件事,必须有平静的心态,及早反而会把本来可以很快做好的事情搞复杂,浪费时间和精力。当孩子学习做事性急时,不妨采用“暂停”的办法,想法设法使孩子先平静下来,如让孩子到户外活动一下,或者听首轻松地音乐,同时告诉孩子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等孩子平静下来,学习的效率就很高了。虽然前面说过要给孩子设定时间限制,但这并不是说父母要经常催促孩子,只要孩子适应习惯了自己的时间安排,父母就不要再让“快点”“赶紧”这些词围绕在孩子的耳边。始终保持孩子对每一件事情的极大热情。
二、教孩子学会微笑和幽默
微笑和幽默是积极态度的另一源泉。微笑和快乐十分不开的,那如何让孩子拥有快乐的心情呢?首先父母必须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夫妻间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父母和孩子之间也要相互尊重,密切关系。经常和孩子做些亲子游戏,和孩子组织家庭野炊,郊游活动等。父母的情绪会感染孩子,因此父母也要常常微笑,保持快乐的心情。不管在外工作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进入家门之前,请先把这些不愉快都放在门外,向往擦常一样打开家门后兴奋地喊一句:“儿子/乖女儿,老爸回来了”然后等待孩子高兴地替你拿拖鞋,帮你放下手提包。每天早上以最美好的微笑迎接孩子的眼睛,然后寻找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孩子一同赞美。这些美好可以是妈妈做的美味的早餐,可以是窗外温暖的阳光,甚至是雨天“滴答滴答”的雨点声,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微笑就会时时漾在你的脸上。其次,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的学习才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快乐的学习是在游戏中的学习,是在自然中的学习。所以,每天是孩子呆在房间里看书写作业的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让孩子孩子在游戏中,在自然中去自由探索吧。
幽默作为生活的调味剂,也是快乐的源泉。父母自身要培养自己的幽默细胞,这样才能用言语,行动吧这种幽默艺术“传染”给孩子。 和孩子一起看些名人幽默故事,积累幽默素材,多和身边幽默的朋友交往,是自己和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在家中,也可以经常制造点小幽默,让孩子快乐的同时也让孩子学会幽默。
三、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俗话说:“老不歇心少不歇意”,为人之父母总想让自己的子女比其更有出息更有才华,特别在当前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才竞争相当激烈,而往往从父母心愿上更迫切使号及早成才,由于期望值过高欲速则不达。家长应该“量其力而教之。”孩子的身心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规律可寻,违背规律的做法非但无益,反而会伤害儿女的心,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应因材因时因地制教,视其发展再逐步提高要求更实际一些,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做法只能视之为笑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发展得如火如荼,遍地开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们的盲目培养。想要培养孩子多才多艺无可厚非,但是家长要先对自己的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孩子是否达到了学钢琴、学写毛笔字的合适年龄?孩子在数学方面是否有兴趣,是否有一定的天赋?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起来都有点吃力,你还让他学奥数?……诸如此类的培养都无异于“揠苗助长”“按着牛头喝水”。
四、要“以身说教”提高孩子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不要只是站着或只用手比划指点着,你期望你的孩子征服高度,攀登吧,他们就会跟上来。”“以身说教。”也就是说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孩子们,并制定一些规则进行合理约束,要使他们生活有规律:早起床带着孩子跑步锻炼或室外活动,早餐安排好保证孩子整个上午要有充分精力听课,中午要督促孩子作适当的休息调整,以保证下午更好学习,晚上要让孩子看些与学习相关的电视节目,以增加知识的广度。陪着孩子阅读,读书是最美的姿态,当你全心投入到书中时,你的孩子一定会被你吸引,他一定也会被你感染。而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家长,自己做“低头族”,成天抱着个手机刷微信、刷微博,却堂而皇之地跟孩子说手机危害身心健康的大道理;明明在麻将桌上可以通宵达旦视时间为粪土,当孩子要他辅导一下作业、带着出去看一看、走一走时,他却可以昧着良心说“不得闲”……难怪书香门之家养出的子女带着浓浓的书香味,而有些家庭养出来的孩子却是一身慵懒之气。
“协议”要因人而宜
12岁的小刚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长期难以调和。父母常常批评小刚不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身上的缺点屡教不改。而小刚则埋怨父母不尊重自己,讲话口气生硬,整天唠唠叨叨,让人烦,有时还动手打人。
半年前,小刚与父母签订了这样一份“合同”。父母承诺:吃饭时,不问小刚的考试分数;小刚不听话,父母不许打人,要以理服人;不偷看小刚的日记;周末要带小刚上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等地方。小刚则承诺:出去玩耍和父母打招呼;经常和父母交心,周一至周三承担洗碗的工作;自己叠被子、洗内衣和袜子。“合同”形成文字后,双方都签上了名字。
“合同”签订后,小刚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不但出去玩耍时主动与父母打招呼,自己心里有什么也能找父母倾诉,与父母交流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而且较以前变得勤快,原先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在能主动帮助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而这份“合同”也让小刚爸爸改掉了多年动不动就打孩子的坏习惯。
“协议教育”并非包治百病
“协议教育”的实质应该是进一步规范了家长、孩子的言行,促进双方自律、互律。但是“协议教育”并不是家庭教育中包治百病、一用即灵的灵丹妙药――
12岁的佳佳已上初一,可每天懒懒散散,学习很一般,父母批评教育,可成效不大。有一天,父母提出和他签个教育协议:①佳佳要保证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认真听讲。②各门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③每天自己按时起床,晚饭后洗碗。父母则承诺:①孩子做作业出现问题时,不急躁,耐心讲解。②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下,每周允许打两个小时电子游戏。③父母给孩子每周20元零用钱。④父亲改掉“他妈的”的口头禅以及经常喝醉酒的习惯。
协议签订之初,孩子、大人都有点兴奋,可短短1个月之后,孩子、大人都松懈了。佳佳毁约在先,他有他的歪理:我没学好,没关系,你按协议取消我打游戏、扣零用钱不就行了?佳佳的父母更是骑虎难下――眼瞅着简单至极的作业,孩子愣是不会做,谁能不着急?再说父母承诺的第四条,孩子盯得紧着呢?大人的事,孩子不懂,家长今天在公司受了窝囊气,回了家一不留神,脏话就滑出来了。孩子提出来,大人更气,还轮到孩子来教训大人了?如今这协议就像一纸空文,用佳佳他爸的话说:“还不如没签过呢。”
如何制定“协议” 其实,什么事都是因人而异。北京市社会心 理学会理事赵北义认为,这种协议式教育值得肯定,这是一种全新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充分体现了家长与孩子在人格上的平等。“协议教育”通过家长与孩子沟通,把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转化为孩子主观的意愿和自觉行动,有利于孩子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小学生家教报》的一位资深编辑宗大铭则指出:这个协议中有个具体执行的问题。父母与子女在自愿基础上签了协议,如果做不到也就是违约了,怎么办?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家长与未成年孩子签订的协议,恐怕多数是不了了之,那也就达不到协议的目的。从本质上讲,协议教育的协议更多地在于对孩子自我约束能力的刺激――咱们有协议呢,你得管好自己。可真要遇上不听话的孩子,还真不能吊在“协议”一棵树上。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庭教育 意义
家庭承担着抚育和教育子女的重大责任,家庭给予人们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的需要与满足。过去,人们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甚至家长们一致认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应该接受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社会上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出现,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同以往的教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家长的宠爱与溺爱使有些大学生出现自私、偏执、脆弱等心理,逐渐曝露出家庭教育的缺陷。
一、现阶段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弊端
现阶段,“我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主体上是理性科学的,但是科学理性的家教理念、内容、方法与似是而非甚至是明显错误的家庭理念、内容、方法相并存”。[1]家庭教育出现明显偏差与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封建传统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家长自身教育素质欠缺等。
1.溺爱导致大学生人格扭曲
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父母的好心铺成的;父母的“无私奉献”,对子女的成长是最可怕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在失去家长的庇护与宠爱之后,很容易感受到社会的压力,因而导致抗打击能力、受挫折能力的减弱,而这一点恰恰影响了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溺爱绝不会培养出家庭、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只会在家庭的错爱中形成狭隘的人格,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甚至会采取极端的解决方式。
2.传统的“父家长”权威影响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树立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在很多家庭中被普遍接受,这种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不少家长完全忽略了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任何决定都要在父母的旨意下作出,甚至要完成父母年轻时未竟的梦想。这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大学生创新精神,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3.家长自身教育素质的欠缺影响大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有的家长忽视了道德、品行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使到了大学,也只关注学习成绩,片面强调学习的作用。而真正的大学生活该是丰富多彩的,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是对未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简言之,家长教育素质的欠缺,使家长与大学生子女沟通交流出现障碍,影响了大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提高。
4.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
英国心理学家悉尼・克朗认为,确保一个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最佳之路仍然是父母子女相亲相爱的稳定家庭,但是由于离婚、死亡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数量不断增加,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内心长生的自卑等心理问题十分严重,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马家爵事件,以及自2002年以来高校不断出现的学生自杀事件,都是因为在家庭教育中忽视了单亲、贫困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二、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意义
1.培养稳定和谐的人格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是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人格虽然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但是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紧密相连。因此,人格实际上是人们社会化过程中个性的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和谐统一。高尚的人格会产生人格魅力,使人善良、宽容、礼貌、谦恭、尊老爱幼、自尊自爱,并引发人们之间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首先,稳定和谐的人格要从日常生活的习惯中培养。家长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其次,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不能一味地认为独立就是好的,顺从就是错的。最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表现为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
2.培养具有感恩情怀的人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它可以唤起人的内心良知,用感恩的心来融化人们的自私、冷漠和自卑,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同时可以让大学生的心灵纯净而高洁。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首先应该通情达理。”通情达理也即是感恩,感恩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由发展,提高社会良好的形象。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享受了太多的爱和给予,不少人依赖心理、寄生思想较重,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和他人的付出看作是理所应当。家长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大学生子女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还可以密切与周围人的关系,增进父母子女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包容,使大学生形成并保持一个和谐而令人愉快的心境,做到客观看待成败得失,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自然的关系。
3.培养合格的未来家长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职能作用,关键的一环是对家长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家长的素质不提高,便不可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来。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的教育在他们还未成为家长时便要着手进行的。另外,在家庭生活中确定家庭教育的目标方面,家长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受着时代潮流的影响与制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都是家长或者父母的意志影响子女的未来发展,这些决定受父母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思想状况、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兴趣爱好等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现在大部分学生只要认真学习都能进入大学深造。针对这一庞大的准家长群体,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对他们进行未来合格家长的教育,讲授家庭教育理论,提供优秀的教子经验,并通过言传身教等无形教育,指导他们应当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为人,提高他们的素质修养。说到底,“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2]对大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其实也是对未来家长所进行的教育,作为未来的教育者,大学生应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提高素质,以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家庭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周贤君.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南社会科学,2006,(5):166.
[关键词]: 家庭教育;教育方式;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家庭喜剧《Growing Pains》(《成长的烦恼》)在美国国内摄制播出,于90年代引入中国,受到国内外众多观众的青睐。2006年堪称中国版的《成长的烦恼——中国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在各电视台陆续播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纵观两部喜剧,我们发现两者能够取得收视长虹的傲人成绩的共同点主要有两个,其一为选题,均选用群众日益关心的家庭教育主题;其二为戏剧表现形式,均采用了明快幽默的家庭喜剧形式。然而,两部喜剧反映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又有所不同。
一、两部家庭喜剧教育方式的异同
(一)家庭德育
学校教育一直以智育为主,因此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且德育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着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其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因而,中国家庭和美国家庭都重视德育。中国家庭的德育主要包括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家庭美德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对个体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包括诚实、谦虚、勤劳、善良;养成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即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礼仪和为人处事的原则;美国家庭德育中,宗教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的文明习惯如餐桌礼仪等除了家庭的传统,更多源于对于“上帝”的信仰。由于美国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父母也注重培养子女的爱国道德情感,但并没有强烈集体主义情感,因而子女可以有选择价值观的自由。
(二)智力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智力和能力的联系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简单说来,智力是认识活动的范畴,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学习的本质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对于某一方面的重视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目的。中国家庭更偏向于智力的培养,培养知识型人才;美国家庭更偏向于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性人才。由于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历史悠久,对于人才的考核主要是通过成绩的考核,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到现在的高考的“反拨效应”,大部分中国家庭还是单一的以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优异与否的标准。很多父母甚至从胎教开始,就注重子女智力的开发。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差异性,就会出现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热背后父母的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美国家庭父母更注重子女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不过分苛求孩子的奋斗方向,更多培养子女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哲理。孩子会根据自己能力分担一定的家务,参加社区活动,很多高中生或大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活动实践,锻炼社交能力,为未来职业规划做准备。
(三)身心健康的发展
健康不仅是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还要具备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力。中国家庭比较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注重饮食的均衡性和适度的运动,从小培养孩子多锻炼,不挑食的习惯。但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待青春期的情感困惑时,中国的家庭往往采取的是回避策略。美国家庭更加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周末时,父母常常陪同子女参加户外运动,他们也常常关心子女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方面时出现的困惑,在孩子遭遇问题多采取沟通策略,耐心引导。
二、两种教育观和方式的根源
上述的事例是家庭教育某些方面的缩影,但从一定角度折射出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又植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借助特兰迪斯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我们可以分析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性的根源。
1.特兰迪斯的文化维度理论
特兰迪斯按照层层递进的关系,将文化的维度分为三个方面:即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严厉与宽松、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的复杂性(culture complexity),是从文化内部的复杂程度对文化进行比较,特兰迪斯认为,文化内部内群体的数量与功能是文化复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群体数量的多少影响到群体对个体的约束力和个体对群体的忠诚度。文化的严厉与宽松(tightness and looseness),即文化中同质性和异质性程度的差异,影响到群体对于个体的规范程度。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指个体如何处理个人行为目标和集体行为目标的关系。个体主义即个人目标助于群体目标之上,态度是比规范更具威力的社会行为指标;集体主义即自我与群体相互依赖,规范是比态度更具威力的社会行为指标。
2.以特兰迪斯的文化维度理论分析中美文化差异
从文化的复杂性来说,中国的文化复杂性较低,美国的文化复杂性较高。中国虽然民族众多,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汉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主流。血缘文化、农业文化、宗法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三个方面,随着历史的演变,相互之间渗透紧密。中国人讲求“中庸之道”,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和谐,因而注重内部的和谐。从一定程度讲,美国文化延续了欧洲文化。但美国属于移民国家,作为一个“大熔炉”,又融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因而范围广泛,内容复杂,差异明显。作为一个融合各种异质文化的统一国家,就需要较高的自由度和容忍度。因此,流动性大,选择性也多。从文化的严厉与宽松度来说,中国文化同质性高,美国文化异质性高。贯彻到家庭教育中,中国关注的是“家庭本位”,要求子女遵守所属家庭、团体的规范,行动的原则度较高。而美国家庭教育关注的是“个人本位”“儿童本位”, 欧美家庭父母不认为子女是其“从属”,而是独立的个体,有选择的权利,且作为家庭的一员,对家庭事务有话语权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无论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还是当下的社会主义,其思想核心是集体主义。而美国的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更强调集体的目标,有明显的圈内(in-group)和圈外(out-group)的差别。群体间强调成员之间的依赖。贯彻到教育目的上便是“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属于商业文化,从强调人性和理性欧洲文艺复兴到探索新大陆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和竞争,强调个性的发展,自我价值立于集体价值之上。
三、中国教育的发展思路
中国家庭教育历史悠久,著作丰厚,思想底蕴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的“合”“和”思想,还是道家思想的“人性自然”,都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的荣辱观仍具有时代意义。以道德教育为例,历史已经说明过分的强调个人主义和个性的自由的严重后果。反观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嬗变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六七十年代的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的运动在反对机械式的灌输教育方面的确有进步作用,但是抛弃旧的传统美德的直接后果便是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不承担后果的。美国1990年时代周刊一个名为《漠不关心的一代》的报告曾指出:美国18岁至29岁的青年人对社会、对政治几乎一无所知,只有体育竞赛和少女堕胎才能使年轻人激动。[1]由此反映出的是一种个性与共性、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和失衡。在网络环境下,道德遭受的困境不断显现:不考虑经济能力对于名牌奢侈品的过分追求;青少年“炫富和畸形价值观的主导;快餐文化影响下的急功近利心理和享乐主义。正如《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所说:“正当西方重新发现非西方的方式时,这种价值观却在产生它们的发展中国家常常遭到贬低”。[2]现代家庭中,由于妇女地位的提高,父母双方均参加工作的机会和现象也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父母职责缺失和定位的偏离现象也不容忽视。传统教育强调父母教育职责的不同,“严父慈母”的教育定位对于性别特征的形成仍有积极影响。当然,由于中国处在社会的转折期,逐渐步入国际轨道,在与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吸收西方教育思想的精华。民主思想可以深入到家庭教育方面,亲子关系应该从传统的“家长制”向更加平等的亲子对话发展。在智能发展方面,应多注重子女兴趣的培养,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促进能力和智力平衡发展,使其成为有个性有思想的独立的人。我们应该看到,发展中的家庭教育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教育模式,而是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教育的方式是可以变的,并且是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完善的,但是对人类最有力的教育法则则是不能变的,如何取长补短才是未来家庭教育发展的趋势。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作为文化实力的一部分作用日益凸显。西方国家中的先进教育观念值得我们去借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根据具体国情,保留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精华,接受性批判性地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创新型新型家庭教育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刘长龙,《当代中美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之启示》[J],学术论坛,2008,9
[2] 王文延,世界教育主题的转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3] 王化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1)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当前不少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错误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有的家长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视而不见;还有的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充当“狼爸”“虎妈”,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孩子胆小、自卑、道德缺失,皆与此有关。教育部之所以印发《意见》,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力度,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才能让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上得更好呢?教育工作者当然不能置身事外,而应积极主动地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各学校应不断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学校可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等多种家校沟通渠道,定期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等,通过优秀家长、优秀家庭示范带动,让同龄孩子的家长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及时沟通、反馈孩子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使得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帮助家长们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应引导家长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关注孩子的认知发展与个性发展,不将孩子的考试分数看得过重,不把“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多用功、成绩多好”挂在嘴边,而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学会欣赏、赞扬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关怀、理解、尊重、鼓励为主,让孩子自信、健康地成长;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先反省自己、理性地分析,不断积累教育经验,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比如,针对目前很多家庭存在的“孩子劳动时间少,父母包办一切”的情况,学校可开展家庭劳动主题分享活动,提醒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可建议家长“做一半,留一半”,给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让孩子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洗衣、扫地、刷碗、收拾屋子等,从而引导孩子养成讲究卫生、勤劳自立的习惯。家长在家庭劳动中不包办、不代劳,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不断完善其个性与人格。
此外,各地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开展督导工作;逐步建立起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制度保障,将人、财、物的配置纳入制度安排;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实验区和示范校创建工作,树立先进家庭典型,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有计划地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和教育实践活动,支持和督促家长以身作则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享受家庭教育的乐趣和成果。同时,各地教育部门还要集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强宣传引导,呼吁各界人士积极、及时地为家庭教育服务提供帮助,特别是给予困难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帮助和服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配合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和部门在家庭服务队伍建设、服务计划实施、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协助,从而为家庭教育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使全社会形成家庭教育合力,逐步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
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关键词: 家庭教育中西教育差异
一、引言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所有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中西方由于在文化、经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的很多不同点,因此造就了中西方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中西之间的差异,对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一些中国的家长处于统治者的地位,孩子只能顺从地接受一切。父母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决定孩子的自然发展,因此剥夺了孩子的自由选择权。而西方国家的家长注重给孩子自,让孩子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自己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的教育方式
中国的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做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天才”而扼杀了真正的天才。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集体活动、集体教育,学生在校的时间多以教导性强的课程为主,学生的自由选择相对较少。首先中国教育具有不实际性,所学的东西,费最大的力量才学到的知识,或者说是能力、本领,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其次是不人性化,人们常说中国的学生像书呆子,这是在一种环境下、一种状态下被熏陶所造成的结果。在正当青春年少时,他们拥有的是被学习占领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由于中国的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养老保险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看待,要孩子知恩图报。这往往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因此,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就算是大学,他们也不是自由独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因为从小到大孩子都是在他们的“翅膀”下长大,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温室”中长大根本就没有自己锻炼的机会。正因为这样,现在的大学生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差。
三、西方教育的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里,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因此他们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父母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要学习的是生存的办法,是一种谋生的道路,是对人生有用的本领。父母至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独立生存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为主体。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西方国家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险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是为了防老,他们无后顾之忧。只要孩子年满18周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性和同情心的人,父母就算尽到了义务,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到了大学,孩子就勤工俭学,换取生活费,实践使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他们的大学生活非常精彩,他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
四、中西教育差异
1.文化经济的差异
中国历史悠久,同时所受的旧的约束也比较多,特别是封建意识的影响较深。文化价值观上多是内敛、保守,不敢冒险。顺从与听话是好的教育的象征,这导致了部分孩子的思想扭曲。而且,中国经济落后,生存压力大,是一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自己的一生都押在工作上。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工作好,就是好出路,也给他们脸上添彩。所以中国父母注重在教育孩子成“才”(就是学习成绩优秀,能考上好的学校,能获得高学历)。
而西方国家,譬如美国,它只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人们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加上发展的约束较少,因此他们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在经济方面,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一个“能力社会”,用人机制健全,劳动力流通自由,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就是不错的,职业不分贵贱(在合法范围内)。
2.教育方式和教育观的差异
中国家长尤其是独身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到底,这种行为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不少家长怕孩子学坏或吃亏,限制孩子的自由,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这是导致孩子变得自私的原因之一。与生活能力相比,在学习上家长反而对孩子要求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到了苛刻的程度,应试教育一直影响着家长们的思想,孩子的成绩好和考上好的学校是孩子成材的标准。
在西方家庭中,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手但不放纵的手段。父母的责任是照顾好孩子的安全和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而学习跟游戏的选择权都在于孩子自己。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孩子一旦出现错误或是养成不好的习惯从不袒护,而是教育他们知错能改。他们在孩子的学习上从不施加压力,他们认为孩子若有兴趣学就肯定会努力学好,而不用父母去逼迫。
五、结语
由于教育方式、家庭环境、文化、经济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反差很大。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是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和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好好沟通、交流,认为孩子做得好的要肯定,要加以鼓励;认为不好的要好好指导,而不是打骂,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出现了误区,对这一现状,家庭内外需要共同努力,将“成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确定了“成人”教育的目的之后,父母应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自然就要让原先的片面教育变成全面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应该要平等对待,让孩子自由发挥,这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大脑开发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宽松”教育和“开放”教育也许才是改进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亚,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科教文汇,2007,3,(2):51-53.
2010年快乐男声成都赛区的参赛者刘著引起大众关注,其怪异的女性声音和打扮引发了强烈争议,一时间“伪娘”很火。“这是孩子在成长中父爱缺失的表现。”社会学者、教育专家将其定义为“父爱饥渴”症。①2010年父亲节前,有一项针对青少年的调查: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调查中46.9%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其他,仅有13.0%的人表示是父亲。北京妇联的一项调查,目前家庭负责孩子教育的,母亲占70.2%,父亲仅占20%。②“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显示,中国的高中生选择倾诉烦恼的对象时,父亲甚至比不上网友。③不禁令人感叹,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缺位现象如此严重。
“父亲缺位”, 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没有的状况。“父亲缺位”主要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的父亲与孩子见面的时间虽多,但由于“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或父亲为养家挣钱或为事业奋斗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父亲很少或根本不参与子女教育。父教缺位主要包括三种情况:正常家庭的父教缺位、单亲家庭的父教缺位、留守儿童家庭的父教缺位。如果说后两种缺位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正常家庭的孩子有父亲,但父亲的教育功能几乎处于缺失状态就不得不引起思考。
什么原因导致了父教缺位呢?调查显示,“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排在第一位,69.2%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50.9%);40.1%的人认为是观念问题;31.8%的人认为是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④“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父教缺失会让孩子一辈子都缺钙。”(孙云晓)
二、父教缺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父教缺位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极深远的影响。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等等。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可见,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父亲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是指儿童形成与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期望的性别认识和性别行为的过程,包括男女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发展心理学认为,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中起着关键作用⑤。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将父亲视为保护者、教育者和自己未来理想化的形象,使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像父亲。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是通过同性别父母的榜样强化形成的。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和模仿,发展出自己的性别角色行为。对女孩而言,父亲是她们生命中的第一个异性,她们从父亲身上获得有关异性品质的参照,她们对父亲的依赖性往往更强,并从父爱中获得安全感。认知观点则强调,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通过处理大量的、与性别有关的信息,从而形成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父母只是信息的来源之一。
在父教缺位的情况下,母亲更多地承担着既是母亲又是父亲的角色,这就使得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弱化,“男孩女性化,过于阴柔,是父教缺位最直接的表现之一”。
(二)父亲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出生那一刻起, 人就逐步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即人的社会化过程。家庭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儿童社会化中的重要他人,父母与儿童接触最早也最频繁,情感联系最紧密,他们往往通过亲子交往影响儿童,从而促进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心理学研究发现,除了母亲和婴儿会形成母婴依恋,父婴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可以形成依恋联结。父婴交往对婴儿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父亲是诱发婴儿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给婴儿极大的快乐和满足。随着孩子的成长,父亲逐渐成为儿童重要的游戏伙伴,父亲与儿童多进行运动的、肢体的游戏,在游戏中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扩大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提高社会胜任能力。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规则、纪律的约束⑥。3~4岁时更多与父亲进行肢体游戏且表现出积极情感的儿童具有更好的同伴接受性。⑦
(三)父亲缺失与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
男性的思维结构和女性存在一定差异。一般说来,男性的数理能力、识别方位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条理性较强,动手能力也较强,而且男性使用的语言更复杂。因此孩子从父亲那儿可以学到更丰富、广阔的知识,并通过操作、探索活动,使儿童逐步培养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刺激、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爱动脑的习惯和创造意识,这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揭示,不论父亲的收入和文化背景如何,他们在儿童的教育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当父亲参与儿童的学习时,儿童学得更多,在校表现更好,呈现更健康的行为。尽管父亲并不时时刻刻在家,但是这种积极参与会带来持续而积极的影响。⑧
父亲在孩子心中是力量、智慧的象征,给予孩子力量和安全感,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性别角色,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具有母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三、弥补父教缺位的策略
加强父亲参与子女的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作出改变,首先是意识层面,全社会需要树立父教的观念;其次是实践层面,需要通过一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来强化父教的实施,尽可能组织一些技能上的培训来加强父教,学校方面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鼓励父亲参与子女的学习。
(一)转变观念
1、提高父亲的角色意识
多年来,“父母参与”儿童的学习通常是指“母亲参与”,不论是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甚至是在家庭教育内部,母亲都被视为促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主要责任人。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父亲参与子女的教育。要从根本上扭转父亲缺位于家庭教育的现状,必须转变思想意识。父亲应从“男主外、女主内,孩子的事应女人管”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家庭的供养者,更是孩子的教育者。认识自己的独特作用,与母亲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父亲应该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意识,改善教育方法,多抽些时间和孩子交流,关注、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母亲也应该意识到家庭是一个整体,父亲不是家庭教育的配角,他们也有照顾、教育子女的本能。母亲需要从过去大包大揽中解放出来,将照顾、教育孩子的责任适度“放权”给父亲,让父亲从“养家者”转变为“教育者”。
2、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父教
不得不承认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增大,迫使很多父亲在家的时间缩短,从而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教育孩子。基于此,我们要给孩子高质量的父教,一方面,父亲要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和传递父爱,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关注和爱;另一方面,父亲应该在家庭教育中保证一定时间,投入适当的精力,做一个称职的父亲。
(二)提供社会支持
1、国家政策支持
在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的情况下,实行法律强制有一定积极意义。尤其在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父亲完全忙于生计,参与子女教育的时间极少甚至完全没有。
我国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它们把父亲的教养责任提到立法高度。1995年1月瑞典实施《父亲法》,规定父亲在婴儿出生后,必须请一个月的假,以便父亲能在家中帮助妻子照顾婴儿,若父亲不履行这一义务,他将不能享受政府给予的一个月的薪水津贴。挪威也通过《父亲法》,强调父亲必须请“一个月假”来照顾新生儿。目的是鼓励父亲在新生儿出生后,分担母亲照顾婴孩的责任。美国在1987年针对儿童的全国性会议中就特别强调父教的重要性,2006-2010年,美国政府计划每年分配1.5亿资金支持婚姻和父亲项目。日本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儿童发展与父亲的作用研究会,这个机构由日本财团法人家庭教育研究所中的有志者和一些年轻的研究员建成的。在其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他们建议国家缩短父亲的工作时间。⑨我们应批判性地吸收他人的长处,保证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真正落实,提高我国下一代的整体教育水平。2、社区提供资源
对于那些想参与子女的教育却不知怎么参与的父亲,加强相应的技能指导和训练,提高父教能力。我国台湾地区廖永静教授创办“爸爸团体”,旨在提高父亲参与子女教育意识,改进教育方法。街道社区可以开办一些“亲子教育”的公益讲座,为父亲提供一些有效的教育经验,也可以利用社区中的学校、医院等资源,为父亲提供一定的咨询服务和父教课程辅导。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针对父亲和孩子或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为父亲提供机会,在互动中提高父亲参与教养的技能,培养父教的自信。
3、学校等教育机构鼓励父亲参与
我们的各级学校是比较重视家校沟通的,都会定期举办家长会。但参加家长会的大部分是母亲,或者祖辈,父亲出席家长会的比率相对较低。因此,学校等各级教育机构可以定期约谈父亲,和他们谈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让父亲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学校的课程,学习如何更好地参与儿童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亲子活动,鼓励父亲、甚至父母共同参与,营造一种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整体氛围。
因此,我们希望,在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下,在正确的父教理念指引下,越来越多的父亲意识到父亲参与儿童的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更多地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积极主动提升父教能力,与母亲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共同促进儿童更健康地成长,更完善地发展。
参考文献
①学者定义“伪娘”为父爱饥渴症 news.cn.yahoo.com/xinhua/article.html?id=94334 2010-06-18
②中国家庭呼唤“父教” cd.qq.com/a/20100620
/002397.htm2010年06月20日
③李文道,孙云晓,赵霞.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中国特殊教育,2009(10):73-77
④孙云晓.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中国青年报,2009-4-7
⑤Hirame E F,Mann T,Cabrera N,et al.Diversity in care giving contexts.In: Lerner M R ed.Handbook of psychology,Vol.6,Developmental psychology.John Wiley&Sons,New York,2003:153
⑥Bussey K, Bandura A.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gender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99,106(4):676-713
⑦董光恒, 杨丽珠,邹萍.父母行为差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0):52-55
⑧A Call to commitment:Fathers’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Learning.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June 2000.ed.gov/pubs/edpubs.html
⑨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78-80
⑩李泽志,袁妮.论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32
论文摘要:独立意识作为现代人格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教育心理理论及实践出发,重点归纳了家庭教育从思想上、实践上和方法上等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培养的建议。
独立意识,也叫独立感,是指个体希望摆脱监督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方面的独立性,即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二是实践方面的独立性,即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独立处理问题或事件的行为能力以及生活上的独立自理能力。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有效补充。由于学校教育内容的同一性、活动的集中性、生活节奏的划一性及教育目的的一致性,不可能顾及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做到彻底的因材施教,而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独特性则能更好的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实现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有效统一。
一、在思想上,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教育价值
家庭教育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家庭教育价值决定着家长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态度。
1、明确独立意识的重要性。
独立意识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情感观念。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竞争和发展,要求他们在国内外激烈竞争与合作中以独立的、自主思考并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选择的、负责任的形象出现,接受现实和生活的考验。独立意识较强的孩子可以轻松应对出现的问题,同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有更明确的认识,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而独立意识较弱的同学连生活都无法自理,更谈不上以后更好的发展。
独立自强精神是个性积极化的具体表现,是创业的动力及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历史上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具有艰苦奋斗、自主判断、百折不挠的独立自强精神,否则,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2、树立身心发展平衡的首要目标
现在的家长有的是有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锻炼,有的是缺乏对孩子社会责任的培养,重知识的灌输和智力的开发,轻品格、性格的培养,“养身”重于“养心”。家长在关注孩子身体素质和智力发展的时候,往往忽视孩子心理健康。不可否认,身体健康是智力、品德、美感等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心理健康也是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身心发展平衡,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3、确立培养孩子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激烈的最终目标
只有把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孩子为最终教育目标,才会充分挖掘孩子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培养独立意识和自强精神;才会在家庭教育中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父母和家庭成员要依据客观、正确的教育目标,在尊重和信任子女的前提下,对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个性发展或品性不良的倾向时,客观分析,对症解决。父母对子女既要有热情,也要有严师的威严。
二、在实践中,扩大教育范围,完善家庭教育内容
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孩子心理压力日益加大,依赖思想强,不习惯独立。因此,父母要采取各项措施,给予实践锻炼的机会,在生活等方面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意识。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两位功课顶尖的八岁孩子库伯和理查利用休息时间打工,库伯负责查理冰箱,查理给主人拉琴,收入比别人的翻倍。有时,库伯还在家里举办音乐会,一张票五美元。但挣来的钱,一半要交给父母作为场地费,因为房子是父母的。
在中国家长看来,可能认为这些孩子打的是“下等”工,比如餐馆的跑堂、超级超市的收银员、当清洁工等;可能认为孩子小,即使是家里不富裕也不需要这样受苦,况且也挣不了多少钱;也可能认为,让孩子锻炼能力也不需要做这些事情,因为这样的事情锻炼不了孩子需要的“能力”。但在美国,像库伯这样八岁打工的孩子并不是少数。在国外,从一般父母到国家总统都特别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
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成年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家长应从小学会放手,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学习和生活,做些应该做且力所能及的事情,用适当的方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及行为自制能力,让孩子明白,独立是要有准备的,是一种积淀后的崛起。
2、重视培养财商
财商,即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表现,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是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和金钱规律的能力体现。它与智商、情商并列成为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
在国外,不论父母家长,还是社会大众都进行着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例如《华尔街日报》就经常刊登如何教育孩子理财的文章。很多孩子从小就要出去或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换取自己的零用钱;在学校,通过兼职等方式赚取自己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完成学业。对这种教育孩子的“钱经”,不要一味的嗤之以鼻,觉得铜臭味太重,只要认真观察,渐渐就能体会其中的好处。
3、树立自立精神和自强精神
市场经济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因此,发达国家的父母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推崇“个人奋斗”。西方教育学者认为,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不仅会让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还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勇气,感到危机、不安全。
在父母包办一切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便无所适从,造成自信心不足和能力低下,独立更是无从谈起。西方这种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教育方式,更适应高压力、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在方法上,注重教育手段,拓展家庭教育途径
1、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学研究表明,早期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智力的开发、性格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启蒙意义。孩子在家庭中养成的身心情况如何,将决定他以后接受各种教育的影响以及获得身心发展的能力状况。而生理学进一步证明,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前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出生第一年,幼儿脑的发育速度最快。如果这个时期,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营养和合理的训练,将促进脑的发育,给孩子一生的发展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有意识的,更多时候、更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不仅有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氛围及养成的家庭生活方式对子女的熏陶,更有父母无意识的言行举止,这些都会在子女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对他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人生理想、行为准则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使其各方面得到充实和完善,进而形成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
2、借鉴父辈育儿经验,关注选择权
孩子拥有自己的见解与观点是培养其独立性的良好开端。家长在讨论问题时,特别是这个问题涉及到孩子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全面了解问题的前提下发表见解和看法,让孩子在客观、正确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和决定,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培养他们自我决策能力。
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本文在分析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利用自身、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优势,形成一个综合立体的教育网络,从各自方面探讨有效途径,培养大学生独立意识。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头脑相长》.生活的教育:陶行知卷,主编:陈平原.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2]王登峰.如何适应大学生活[J].争论象牙塔.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美国人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J].中学生文摘,2005.
[4][英]李斯特. 英国父母告诉我们:不要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N]. 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