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范文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控制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

第1篇:管理控制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景观工程;性价比控制;质量控制;效果控制;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文章对房地产景观工程和加强房地产景观工程“性价比”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房地产景观工程造价虚高的原因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加强房地产景观工程过程管理的性价比控制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二、加强房地产景观工程性价比控制的必要性房地产景观工程项目性价比控制的概念是:根据项目定位,在设定景观工程成本定位的基础上实现景观功能效果的价值最大化。

房地产景观工程项目功能效果的概念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项目定位,确定景观工程的功能性配置,美观性控制,创造营销卖点和溢价点,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房地产景观工程项目成本的概念是:房地产景观施工企业在景观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综合。其中包括: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所消耗的主材料、辅材料、构配件、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台班费或租赁费,以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园林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房地产景观工程为业主提供的产品是达到效果好、质量优、工期短、成本低的目标,其中效果好、质量优即指功能性配置和美观性控制到位,实现产品营销价值最大化;低成本即指要在保证质量效果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成本支出,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因此成本高低直接影响的是企业的经济利益,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三、房地产景观工程概述

1.房地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成本的特点根据房地产园林景观工程的组成成分,其建设成本具有了相应的特点。第一,工程涉及面广泛,计价过程中专业定额的选取灵活多样,相当部分项目可同时参照市政专业、土建或装饰专业进行计价;第二,多专业大交叉,采用的材料品种繁多,给主材询价提出严峻挑战;第三,大部分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较小,容易出现标底清单漏项的现象;最后,材料的名称不规范,且市场价格差异较大。这些存在的特点,单独或共同的影响下,从设计到工程结算的过程中,左右着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起伏变动。

2.房地产景观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根据房地产景观施工项目费用标准的内容,施工项目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直接成本主要由种植土方费、硬质景观结构材料费、饰面材料费、绿化苗木费、种植人工费、苗木养护费、辅助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及其他直接费组成;间接成本包括现场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附加费、办公费、差旅费、固定资产使用费、行政工具使用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金和劳动保护费、工程保修费、工程排污费等。

四、房地产景观工程造价虚高的原因

1.设计原因造成施工成本增加或重复投资

设计原因造成的施工成本增加主要原因有四

(一)园林定位不符合实际,一味追求潮流及面子,造成园林“用景”配置不当,“看景”配置过多,“软景”和“硬景”配置失衡。这种错误定位,为后期施工和养护提出很多挑战,甚至根据销售情况又要改造升级而追加了工程造价。

(二)图纸出图质量不高,考虑不足造成细节的忽略。景观设计与资源控制脱节,即与建设方和施工方的资源采购和加工能力脱节,导致在施工前期,成本很难做好预算;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得不进行调整和替换,调整的依据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三)忽略景观工程的过程管理,“实干出质量,巧干出效果”,室外空间是丰富多变的,独立而又相互渗透,植物用材是很难做到事先标准化控制,所以园林施工除了需要在图纸上推敲效果,还要到现场推敲效果。

(四)不执行设计概算控制,造成建造成本的心中无数。一种是未编制设计概算,未确定成本控制大方向。第二种是编制不科学,未经严格计算,纯属敷衍了事。一旦出现档次不配套的情形,挽救的代价将是巨大的。

2.招标工作中的人为因素造成成本失控(一)招标范围界定不准确,造成后期收口、衔接等处理带来大量签证。最常见的问题为别墅项目中,因界定不清晰,往往遗漏了各栋(组团)的入户台阶与平台的铺装施工,这样的情况造成的后期增加工程,不但增加了成本,对工期同样产生不良影响,影响了施工单位材料的组织到场情况,从而造成工期顺延。

(二)清单编制工作的不细致造成签证产生,主要因为园林景观工程的特点容易造成清单漏项或项目描述混淆造成纠纷。实践过程中,不同的部位做法或许大同小异,但园林工程施工中,这小部分的不同,往往增加采用了一些材料或施工工艺,前后的价格出入按照《GB50500-2008国标清单规范》的规定,已把“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描述”作为强制性条款,同时还规定,清单的准确性由招标单位进行负责。

(三)除了招标范围和工程量清单,招标文件还须载明的信息如:工程地址、现场条件、状况、工程概要、工程发包形式、质量要求、计价依据等等。以上这些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必须要清晰、准确,具有可操作性,一旦出现纰漏,将造成成本控制陷于被动之中。

五、加强房地产景观工程过程管理的成本控制的措施

1.建立景观工程预控机制预控就是事前控制,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房地产企业想要加强景观工程预控管理能力,就必须在整个项目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预控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立效果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目标和成本管理目标,并实行管理责任到人。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各责任人质量成本管理进行监控,并对其进行考核评定,以使项目管理做到有效可行,达到预期管理目标,实现60%问题在事前解决。

为提高施工质量,建设单位要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经园林主管部门核发施工等级证书的施工企业才能承接施工任务。若有条件应聘请监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对绿化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理,绿化苗木要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允许用于施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2.建立景观工程过程管理机制房地产景观工程工作面广,交叉专业杂,工期紧,专业衔接协调管理多,建设方必须配备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担起总协调的角色,因为一个户外构筑物,户外设备,户外井都可能影响到景观效果。景观地形营造的不确定性,植物材料不确定性,植物群落营造的不确定性也要求景观专业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景观工程计划,设置景观施工过程控制停滞点,质量效果控制的重点和敏感点。做到过程控制有的放矢,实现30%问题在事中解决。

3.建立景观工程事后评估机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设计失误、工程范围交叉、工程进度太赶等多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发生变更,从而导致工程的成本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及时联系设计和上级管理人员,把所有问题尽可能做到事后第一时间暴露,及时调整解决,把10%的问题事后第一时间解决,否则时间越后调整的成本越大。在工程完工之后要及时做好事后项目后评估,为后续工程的事前控制打好基础。

六、结束语

性价比管理控制是房地产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对于竞争极其激烈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性价比控制甚至意味着企业的生命。因此,将房地产景观工程过程管理的效果质量和成本控制落到实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实质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龙.发展商如何规避景观设计误区[D].北京晚报,2011(06).

[2]何关培.BIM与相关技术方法[J].建筑信息模型BIM网,2009(12).

第2篇:管理控制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铁路工程;成本管理;必要性;控制;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he necessit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railwa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posed the related strengthen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railway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Necess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复杂可变。而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求。努力降低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铁路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尤其是近几年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部分为初步设计招标的铁路项目,造价偏低,设计不完善,合同条件苛刻,更是要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才能保证项目保平或盈利,这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及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主要手段。

1、加强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项目成本管理,就是要确保包含安全、质量、工期和成本控制在内的项目目标的实现,并使业主满意。这是现代化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定位,也是搞好项目管理的前提。搞项目管理就必须抓成本管理,否则项目管理就很难有所发展和进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盈亏,必须在材料消耗量、劳动生产效率、机械设备、安全、质量等管理上下功夫。目前施工企业的竞争方面主要是价格的竞争,而究其根本,其实就是工程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竞争。在同等的条件下,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特别是成本管理水平高低成了决定施工企业收益高低的关键因素。由上述分析可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2、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2.1、人工费用比重逐年增高。铁道部在2010年调整了概预算综合工费(【2010】196号文),由原来“113号”文的22.24元每工日,调整到43元每工日(路基)。但还是满足不了社会逐年提高的人工费,在一般的工程项目成本预算中,人工费用约占总成本的8%~13%左右,但是在目前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人工费用的支出却往往高达15%~20%。

2.2、材料管理方面存在漏洞。①材料的采购环节。主要存在无计划采购的现象,导致部分材料积压而其他材料却短缺的现象,不但造成材料费用的增加,还可能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②材料的管理环节。入库保管的材料堆放杂乱、数量清点不够及时、导致材料变质锈蚀、丢失被盗等问题时有发生。或者材料的领用不按相关规程操作,导致材料没有按定额发放,材料浪费较严重。

2.3、机械设备利用率低。目前施工中使用设备大部分是租赁为主,往往由于机械设备租赁选型通用性较差,单位工程施工时不能通用,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机械设备出勤率较低,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在不能发挥效能的机械设备上。同时缺乏统筹调配机械设备应有的制度,导致无法实现机械设备资源的共享,这些都直接增加了项目成本。

2.4、管理观念上的落后主要表现在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及控制。我们一般将“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包括由于返工、停工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包括保修、索赔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以及质量检验费用四类。由于成本压力大,个别项目为保证目标成本指标,忽视在项目实施中的质量管理,导致由于未达到业主质量标准而付出额外的质量成本。这不但破坏了企业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3、加强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3.1、由相关科室、部门、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小组和考核小组,以加强对项目成本核算的领导,明确企业项目责任成本考核小组负责落实对成本核算的要求,对所属项目经理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指导。同时对上报的报表数据进行核实、签字上报,结合工程特点制定项目毛利率和成本目标。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内部目标责任对项目经理部实行绩效考核,负责对业务人员的培训以及对项目经理部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业务技能培训。其次,明确项目经理部是合同的管理实体和履约主体,项目经理是成本核算第一责任人,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认真落实相关的制度,依法独立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建立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制,将项目经理部全部进行考核、奖罚,制定项目经理部内部分配方案和相应的奖罚措施;

3.2、在施工前项目部首先要做好施工设计图纸的再次审核及技术交底工作。安排施工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让他们对现场实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有利于他们正确理解图纸的设计目的。在勘察过程中,如果发现设计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时,必须及时向上级反应,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而造成返工并影响施工进度。

3.3、认真做好施工材料、设备等的采购工作。因为,铁路工程的建设是所要涉及的领域很多,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等价格直接影响到整个铁路工程项目的造价与成本。材料费和机械费占了工程总造价的70%以上,所以,物机部门既要引入正确的竞争机制,开展其采购、供应的招投标工作,又要认真考察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走向,从而选取质优价廉的原料,但要杜绝以次充好的现像。

3.4、做好相关承包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工作。因为,科学、合理、完整的合同协议,不仅能够维护施工单位和业主之间的利益,更是有效控制成本的有力依据。此外,施工单位必须要熟悉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与施工质量要求,并对其予以全力、认真地履行,从而避免索赔或反索赔现象发生,为项目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3.5、施工过程中强化施工过程中现场工序的管理力度。必须安排专门人员管理好施工顺序,杜绝因重复施工所造成的工期延误及原料浪费现象。同时,要确保各工序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标明负责施工工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详细信息,是整个施工过程都在有专业人员的监控与管理下顺利进行。此外,施工完每道工序后,都要根据施工方案,正确复核工程付款账单、组织工程价款结算等,确保施工工程的账目详细、明确。

3.6、加大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旁站力度。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到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多算工程量、增加施工成本等情况经常发生。若要有效地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减少施工项目的预算额度超标,很有必要加强技术人员旁站的力度,这样既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又能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程。

3.7、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监控力度。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程序以及根据质量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地建立与完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每一施工环节完成后,都有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质量自检,自检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从而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完成。

3.8、加强施工现场签证的执行力度。施工过程中,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详细记录好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代用、施工程序、变更项目以及额外用工等的支出情况,尤其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从而避免结算时出现扯皮的现象。此外,对于工程量及造价的增减变动问题,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签字后才能生效。

3.9、后期铁路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指的是施工项目竣工验收结算时的造价控制,也是整个项目造价成本管理的最后一关。必须重视项目竣工后的验收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铁路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因为,如果项目完工不及时进行交工验收,不仅会加大企业的管理费用开支,还将影响到铁路工程尾款的结算和收取工作,此外,还无形中延长了相应的保质期,增加保修费用,也会使潜在的责任风险加大。所以,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完工后及时验收结算是明智的选择。因此,验收人员要将施工单位所完成的承包工程按照工程合同条款予以认真核对,审核工程质量,设计变更以及竣工内容是否与合同所要求的相符合,优惠条款、审核计价依据和结算方法等是否与合同中的规定有出入,从而降低施工单位不必要的开支并节省成本。

第3篇:管理控制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EPC总承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一、前言

在当前的工程项目施工中,投资方为了保证总体投资得到有效控制,通常会采取EPC总承包的模式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在这种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的成本管理压力比较大,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能够获得合理利润,总承包商要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开展成本控制,保证总体工程的项目得到科学控制,在保证工程总体质量和安全性的同时,使得总体工程成本得到合理降低,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满足施工单位的利润要求。从目前来看,要想在EPC总承包项目中获得合理利润,就要对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对项目中成本控制有全新的理解和认识,重视成本控制的实际效果,使成本控制满足EPC总承包项目的实际需求。为此,我们必须明确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对成本控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制定具体的对策。

二、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从提高EPC总承包项目综合效益和总体利润的角度出发,对EPC总承包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提高项目整体效益的必要手段

为了保证EPC总承包项目的整体效益能够提高,需要在项目实行过程中积极推行成本控制,使项目的所有过程都在成本控制之下,满足成本控制的现实需要。由此可见,成本控制是提高EPC总承包项目整体效益的必要手段。对于成本控制这一手段的运用,不但要保证其实际效果,还要注重成本控制对提高项目整体效益的影响,满足EPC总承包项目的实际需要。所以,我们要认识到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在项目中努力推动成本控制的实施。

2、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保证项目综合收益的必要措施

为了完成EPC总承包项目的利润指标,在项目总体投资固定的前提下,只有进行完善的成本控制才能保证项目的综合收益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在EPC总承包项目中应积极推行成本控制,提高项目的综合收益。EPC总承包项目中的成本控制,不但是控制项目总体成本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项目综合效益的必要措施,为此我们对EPC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必须有全新的认识,要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将成本控制看作是保证项目综合收益的必要措施。

3、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提升项目成本可控性的必要方法

考虑到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只有在总承包项目中努力推行成本控制,才能提升项目整体成本的可控性,满足工程项目的现实要求。所以,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了提升项目成本可控性的必要方法。从目前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过程来看,成本控制作为过程管理的重要方法,在提升项目成本可控性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EPC总承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认识到成本控制对提升项目成本可控性的作用。

三、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EPC项目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和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仅选用可行但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就必然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造成成本上升。从目前EPC总承包项目的实际实施来看,项目管理人员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执行者,也是项目管理的最终推动因素之一,只有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观念加强了,才能保证成本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对于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的问题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责任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项目成本管理涵盖了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成本内控制及台账的建立、会计核算及会计信息系统、考核兑现、信息反馈、成本督察等各方面的内容,是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大控制的原则进行管理的,整个体系的建立对项目的责任成本全面管理有着指导性的作用。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从本质上讲就是责任成本的管理过程,只有对成本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做好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才能保证项目的成本控制取得积极效果,满足项目成本控制的现实需要。

3、成本管理控制的先进方法没有得到推广

任何一项工程项目是“物—事—人”三者共同作用而实现的。物理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主要用到自然科学知识;事理指做事的道理和方法,解决如何统筹安排,主要用到运筹和管理知识;而人理指做人的道理,解决应该怎么做和最好怎么做,主要依靠人的文化、信仰、道德修养、宗教观念等。但是在成本管理控制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但是由于现实管理层级和管理方式的限制,先进方法没有得到全面推广。目前来看,所谓成本管理控制的先进方法,都是根据项目实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实践,能够在成本管理控制中取得积极的效果,值得我们进行全面推广。因此,我们应保证成本管理控制的先进方法得到全面推广。

四、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从目前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来看,考虑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目前成本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必须积极进行解决,保证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取得实效。

1、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观念

由于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工程全过程的管理行为,因此要想取得成本控制的积极效果,就要不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观念,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在工作细节方面注重开展成本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管理过程都能够贯彻成本控制理念,使成本控制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达到项目整体成本控制的目的。从目前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实施过程来看,项目管理人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没有项目管理人员的推动,成本控制将无法取得预期效果。为此,我们要重视项目管理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观念,保证成本控制的总体效果。

2、加强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对项目成本进行划分,主要应根据设计、施工、试验调试等阶段对成本进行分阶段控制,同时建立相应的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将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度化,明确项目成本管理的目的,加强责任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为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提供制度保证。只有完善了制度建设,才能给EPC总承包项目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制度支撑。所以,从提高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效果的角度出发,我们应不断加强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保证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3、努力推广先进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

在项目的成本控制中,应把握“物—事—人”的原则,找准三者关系,利用三者共同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方法,保证成本管理控制取得积极效果。目前来看,对于成熟先进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我们应加大推广力度,保证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能够得到全面应用,为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取得积极效果提供手段保证。从目前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过程来看,管理方法是保证管理过程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效果,我们应对先进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有全新的认识,要积极采用并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保证成本管理的最终效果。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EPC总承包项目中,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实现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保证项目取得合理的利润和预期效益。因此,我们要认识到EPC总承包项目中成本控制必要性,要认真分析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制定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保证成本控制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宋向东.基于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企业关键能力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2年04期

[2]侯卫.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3]杨春艳.项目物资采购成本管理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0年05期

[4]宁锋霞.项目管理中采购成本如何管理[J].现代商业,2009年04期

[5]程灿辉.浅谈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的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0期

[6]朱衷庆.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1年01期

第4篇:管理控制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问题;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而随着这一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国有企业中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而之所以不能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成本管理和控制体系的缺乏是根本原因。目前国有企业的发展既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很好的抓住机遇并勇敢地接受挑战,应该将做好成本控制作为国企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增强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1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的管理对象有很多,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但是在这众多的管理对象中,对于成本的管理是最为关键和最具基础性的一个,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成本管理工作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国企的发展甚至是存亡。做好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极其有必要的。

1.1只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和体制的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国有企业的地位与功能发生了彻底性的变化,其发展不再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而是更加倾向于自主性的发展和运行,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会促进国企自由的发展,但同时需要国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不断深入发展的经济体制机制。

1.2只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才能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并适应经济结构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速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和进步,生产力相比于以前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需求和以前不尽相同,营销型的市场逐渐被生产型经济市场取而代之,这就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是处于领头羊的位置,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是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

1.3只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才能实现国有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并保证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效率

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一方面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另一方面可以对国有企业的结构和布局进行系统优化与恰当调整,使其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情况、满足市场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生产的有序进行。

1.4只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才能促进国企的长远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在有效的成本管控举措之下,会使企业的生命力保持旺盛,满足其内在的发展需求。具体来说,首先,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对国有企业的发展结构进行优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使得整个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得到增强;其次,为管理人员锻炼其管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对国企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2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国有企业缺乏对会计成本的控制管理意识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而之所以国有企业不能大刀阔斧的开展成本管理控制,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缺乏足够高的成本管理意识和观念,许多成本管理人员认为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实际的作用,反而认为开展这项工作是浪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表现,由于没有从思想中、意识里、脑海中和内心深处意识到做好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降低了整个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的效率。

2.2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成本管理方法直接关系着成本管理进度和质量,但是国有企业当前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具备足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3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有待提高

国有企业的性质较为特殊,即其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支持,这就使得有些管理人员有机可乘,将国有企业当作自己谋求私利的平台;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串通一气,通过做假账谋求经济利益,造成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丧失,加大了成本管理控制实施的难度。

3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相应对策

3.1树立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理念

思想和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只有从思想中、意识中和脑海里重视成本控制工作,才能发挥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要让全体工作人员都参与到成本管控中来,在各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建立并健全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进行细化,为了增强国企员工的成本控制积极性和热情,要健全并完善奖惩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意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在把握好每一个细节的基础上提高成本控制水平、质量与成本控制效果。

3.2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只有全员参与并开展密切的协作与配合才能提高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要将成本管控工作贯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并辅之以必要的成本管理机制作为保障,这需要我们建立并健全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为成本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坚定项目经理在成本控制工作中担任的主要角色,健全和完善成本控制责任制度,遵循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

3.3制定完善的成本预算体制

国有企业基本实行成本预算制,成本的预算可以有效地反馈企业的成本计划,以及其实施控制的全过程。成本预算与企业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联,影响到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为了使预算编制先进合理,需要建立各项成本费用的预算标准,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及责任者。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变化适时作出修订。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应当尽可能建立弹性成本预算,并对费用预算实施定期的零基预算调整,确保成本预算发挥应有的作用。

3.4实行现代化的成本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的时候应该加大对于现代科技的利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成本管理,由此可以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并降低人为管理带来的失误。

4某国企成本控制的相关举措

在成本控制实践中,该企业对成本潜力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开发,在降低了有关成本的同时,略去了企业浮财。在此期间,采取诸多举措,对成本进行了合理调控,取得了显著实效。

4.1裁人增效,定岗科学

编制出岗位既定人数,发挥员工职业特长,提高了总体生产效率。该企业实行员工合同制度,并结合易岗易薪、岗位技能计薪方式,薪资水平与承包量化挂钩,配以月度考核,实现全额浮动。

4.2严把期间成本控制关

该企业以产品销售和利润目标为依据,编制出了相应指标,使得产品期间成本逐年降低,尤其是在管理成本的控制环节,连年保持了微小增幅。此外,大到办公设备和环境,小到车辆耗油量,都实现了可控化,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成本潜力开挖和利用。

4.3技术改造保产量

在既定基础上,对成本进行合理降低,其力度诚然有限,该企业引进了新技术和新工艺,对现有的设备予以重新整改,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其建设项目和综合生产效能一直保持全国先进。

4.4重项目管理促低工程成本

市场核算模拟、成本否决的实行,将该企业以往粗放型(预算远远低于决算、概算远远低于预算)的项目管理进行了彻底颠覆,并将其引入项目管理过程的始终,使得工程成本得到了大大降低。

5结论

笔者在文中对于做好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如何做好成本管理控制进行了探究,通过叙述我们会发现,当前国有企业开展成本管理控制的时候存在很多的缺陷,只有采取恰当的举措改正这些缺点,才能提高国企的成本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彦斌.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刍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

[2]郭道扬.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论从,2015(5).

[3]唐少艺.标准成本制度在宝钢的运用[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12).

[4]张玉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13(33).

第5篇:管理控制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电算化 会计信息 系统内部控制 

    随着IT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财政部2001年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第二十六条中对此作了明确规定,“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本文就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做如下阐述。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一)手工记账系统的会计数据是用可视的文字、符号直接记录在纸上的,这种记账方式有较好的直观性,甚至笔迹也可以成为控制的手段。采用计算机集中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后,由人工形成并掌握的信息便越来越少。当会计数据以肉眼无法识别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人的判断作用便降低了。同时,由于计算机系统的透明度较高,因此,对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进行的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处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进行的,其中有许多的处理过程对会计人员来说是“暗箱”,会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和控制,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完全取决于应用程序和硬件的可靠程度,因而电算化会计系统必须建立起在计算机处理方式下特殊的内部控制。 

    (三)在手工记账方式下,会计核算的质量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及对有关会计法规的理解程度和执行效果。财务部门经过长期的实践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许多传统的控制方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必须有新的方式取代它。会计工作的质量除受原有因素的影响外,还将取决于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会计人员自身对新系统的操作管理水平。在这种旧的数据处理方式未被完全取代而新的方式尚未成熟的时期,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加大了。为了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减少转换风险对会计信息的威胁,电算化会计系统更应当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控制制度。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一般控制是指任何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普遍适用、为系统的安全可靠而对系统构成要素(人、硬件、软件)及环境实施的控制。 

    1.组织与管理控制。

    组织与管理控制是指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其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弊发生的目的。

    2.应用系统开发、建立和维护控制。

    (1)应用系统开发控制是针对系统开发阶段而言的,具体包括:系统开发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开发过程应进行适当的人员分工;按规范收集和保管有关系统的资料并加以保密等。

    (2)系统建立控制则是针对系统建立阶段而言的,具体包括:资源的适当配置;系统的调试应有各岗位人员的参与;新的系统应与传统系统并行一段时间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才能替代传统系统使用;严格的验收程序等。 

    (3)系统的维护是指日常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而对系统硬软件进行的安装、修正、更新、扩展、备份等方面的工作。系统维护控制就是针对这些工作而实施的控制。 

    3.数据和程序控制。数据和程序控制主要是指对数据、程序的安全控制。程序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而数据的安全与否关系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数据控制的目标是要做到任何情况下数据都不丢失、不损毁、不泄露、不被非法侵入。通常采用的控制包括接触控制、丢失数据的恢复与重建等,而数据的备份则是数据恢复与重建的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控制手段,网络中利用两个服务器进行双机镜像映射备份是备份的先进形式。程序的安全控制是要保证程序不被修改、不损毁、不被病毒感染。常用的控制包括接触控制、程序备份等。接触控制是指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到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从而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程序备份则是指有关人员要注明程序功能后备份存档,以备系统损坏后重建安装之需。程序的安全控制还要求系统使用单位制定具体的防病毒措施,包括对所有来历不明的介质在使用前进行病毒检测,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测,使用网络病毒防火墙以防止日益猖獗的网络病毒侵入等。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控制。应用控制是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应用控制可划分为输入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和输出控制。 

    1.输入控制。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建立科目名称与代码对照文件,以防止会计科目输错;设计科目代码校验,以保证会计科目代码输入的正确性;设立对应关系参照文件,用来判断对应账户是否发生错误;试算平衡控制,对每笔分录和借贷方进行平衡校验,防止输入金额出错;顺序检查法,防止凭证编号重复;二次输入法,将数据先后两次输入或同时由两人分别输入,经对比后确定输入是否 正确等。

第6篇:管理控制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质量管理控制;重要性;必要性

0.引言

评价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依据是工程建设质量,高质量的工程建设能够保证施工单位获得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园林绿化行业内竞争也愈加激烈,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而近年来我国各城市也将建设“园林城市”作为目标,通过努力,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创造了优良的生活环境。如何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造成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低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监管机制不够完善,这也是我国园林绿化施工单位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对质量管理不够重视,施工单位也没有缺乏革新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识,现行的规定中,对施工单位做出的限制较少,施工单位缺乏严格的指导。很多施工单位认为园林绿化施工仅仅是种植苗木,忽视了工程后期的养护阶段,造成工程质量无法保证;第二是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不高,良好的设计交底工作是保证建设效果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需要对设计图纸认真会审。但是很多施工单位都存在设计人员私自修改设计方案的现象,由于设计人员对设计的意图不甚了解,也不愿进入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再加上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绿化施工的实际施工结果和设计结果有巨大偏差。而对于工程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设计人员的理念很难通过管理人员得到体现。一部分管理人员认为施工仅仅是种植苗木,也不懂得广泛采用多种植物品种,绿化施工无法体现“和谐美”和“自然美”以及“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再者,管理人员缺乏绿化方面的专业知识,种植苗木过程中产生大量错误,造成苗木死亡的现象屡见不鲜;第三是缺乏技术支持并且管理理念滞后,我国绿化工程施工专业监理单位并不多,而且有时园林绿化工程是作为其他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存在的,施工单位就会让施工监理同时负责园林绿化施工的监理工作,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造成施工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例如苗木栽培太过随意、养护工作不到位等,或者施工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对施工过程完全不加控制。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园林绿化是新兴行业,行业内尚未形成专业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现有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而向国外借鉴经验又存在不适用的问题。

2.园林绿化施工的特点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下面针对园林绿化施工的特点以及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展开分析。园林绿化施工又多个方面的特性,即“养护长期性”、“较强的综合性”、“艺术性”以及“广泛性”。其中养护长期性指工程后期的养护工作比较重要,并且是一种长效性和持续性的工作,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一般包括了苗木保护、浇水施肥、环境清理和日常管理等;“较强的综合性”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需要整体设计意图的引导,工程的施工、设计都应该因地制宜,和周边地形、广场、建筑等相协调,再者,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生态学、美学、植物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艺术性”指园林绿化施工和艺术联系紧密,让人们感受到美好的大自然,给人们创造了优良的生活工作环境,所以,苗木的配置、景观的设计等是园林绿化施工的重点内容;“广泛性”指大部分园林绿化施工是建筑施工的一部分,规模较小,给施工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对于园林绿化施工单位来说,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能够保证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片立足之地,而这正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施工,换句话说,只有依靠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高质量的施工管理,才能决定施工单位的效益、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3.加强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策略

3.1组建施工项目部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管理控制的前提条件是组建施工项目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复杂,工程量也较大,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工程规模也逐渐加大,园林绿化已经不仅仅是苗木种植,而且还涉及到艺术、美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再者,气候、地形、天气等条件都会给施工带来影响,所以,相对于一般工程建设,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更加困难。在施工单位接受施工任务后,就应该组建施工项目部,任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较强的人才担任项目经理,而项目部人员的选择同样需要遵循这个条件,优秀的项目经理班子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施工管理控制。

3.2完善责任制

应将责任制落实到项目经理部的每个人身上,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保证岗位职责的规范和具体,协调好各部门、各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选定项目经理后,施工单位应和单位经理签订责任书,这是一个具有企业法律规范性的文件,包括了从开始施工到竣工过程中产生问题的解决办法,主要内容应是效益和进度的保证、成本率的降低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等。

苗木种植顺序

3.3施工现场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关键部分,就是施工现场管理,这也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园林绿化施工需要苗木、土方、设备和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材料,材料的采购应严格把关,确保材料的质量,若材料质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应立即更换,防止拖延工期,将先进的施工方法、理念运用在施工中,保证文明安全的施工,最大程度提高工程质量。对于园林绿化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技能水平、责任心强弱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项目经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观念,完善奖罚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同时要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工程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施工单位应做好“未雨绸缪”,尽量以预防为主,我国很多施工单位不注意这点,往往是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工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

3.4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苗木种植后,浇水施肥不够及时或者缺乏规律,会降低苗木的成活率,如果不及时除草,杂草和苗木争夺养分,造成苗木生长势头不佳,如果不及时喷洒无公害农药,就会导致严重的病虫害,如果不栓牢支架,就会造成苗木歪斜。所以,做好工程后期的养护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同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我国的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方面仍然存在缺陷,通过组建项目部、完善责任制、加强施工管理、材料管理和后期养护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水平,为建设园林城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兆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赤子,2013,(17):123.

第7篇:管理控制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自从财政部、证监委、审计署、银监委、保监委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后,内部控制制度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得到实施,随后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也相继执行。内部控制的、实施是我国实施与国际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化工作跨入新的发展阶段。笔者认为研究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对实现战略目标,防范和控制风险,提升施工企业价值和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与必要性

(一)施工企业的特点

施工企业的经济业务特点决定着内部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制定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考虑这一点才能发挥作用。施工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使得其在生产和经营各方面与其他企业都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工程点多,施工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分布地域范围很广,不可能集中在总部统一管理。②露天作业,没有固定场所。许多经济交易的计量或确认,都必须在现场进行。③产品的单件性,施工企业一般不会重复生产同一产品。④施工周期长。以上特点给施工企业内控的实施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的好坏已经成为危及企业生存的关键问题。

(二)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

1.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施工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内部管理控制并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只有与内部会计控制相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应有的作用。

2.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在实现施工企业目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无可否认,但由于成本限制、串通舞弊、人为错误、管理越权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自身的作用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解决。如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健全的核算制度,合理的审批程序等,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

(三)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使施工项目微利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财务风险进一步增大和复杂化。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目的在于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有效防范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发现并及时纠正各种错误,保证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二、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优化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1.优化企业制度。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法人治理机构的完善,董事会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因此建立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董事会制度将会更好发挥核心作用。专业化是指在董事会领导下设置的预算委员会、施工项目管理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投资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负责各方面的工作。社会化是指设立外部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约束力,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维护企业的权益不受侵害。

2.树立内控意识。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就会涉及到对企业的管理流程的整合,改变许多现行的做法甚至触及到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得到有效的完善和规范。首先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意识及决心。企业负责人的意识理念如果超前、决心坚定,那么企业相应的管理和内控也将先进和完善。因此,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理念及决心是重要前提。

3.坚持以人为本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来实现。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施工企业的领导者应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促进整个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4.加强员工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内部控制是由人来操守和执行的,有了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而无相应的部门和人去执行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俨然是一纸空文。所以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应经常性进行员工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凝聚力、生产力、形象力的作用,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员工才能有共同的意愿,共同的行为规范,共同的奋斗目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

(二)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制订详细的会计岗位责任制。在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将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并在不同的岗位上配备具体的会计控制人员,并规定其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对其权限和责任进行控制。为了防止会计人员的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凡涉及款项的收付、结算及登记,均设置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会计人员相互核对、相互制约,杜绝“一人顶两岗、钱账不分离”的现象。

2.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全面完善合同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合同评审制。增强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加强对业主和开发商不良信誉风险的防范。强调经营部门对甲方资金状况,履约能力,社会诚信度及相关项目情况的考查责任,降低合同执行中的风险,酌情减少施工开发商项目,避免与信誉不良的开发商合作,严格控制垫资规模的期限,谨慎选择短期融资方式,尽力降低筹资成本,严控财务风险,确保筹资合理、安全运用。坚决摒弃以包代管意识,禁止项目自行举债筹资。关注授权风险,防止经办人越权办理业务。

3.实行严谨的会计资料控制。首先,构建详细的会计凭证控制。规范会计凭证格式,对会计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流转程序,保证凭证的签章齐全、合法,合理地填制会计凭证,合法地复核会计凭证等。其次,构建详细的会计账簿控制。会计账簿按规定设置,账簿启用时填齐相关内容,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簿或账户连续编号,按规定方法和程序登记和更正错账,按规定时间和方法结账等。

4.建设内部控制信息渠道。当今信息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按照 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施工企业构建的信息沟通渠道应当保证各项管理信息的提供,而且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保证履行法律义务,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督工作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整体的一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运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内部审计应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保持其在企业中的相对独立性,直接对经营管理层负责。同时根据其对企业情况的了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并分析原因和影响,找到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在强化企业外部监督中,一是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可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施工企业的会计资料加强监督检查。二是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其独立超然的特性,履行社会公证和监督职能,使会计人员一方面受法规制度的规范;另一方面受注册会计师的公证监督。三是发动全社会参与会计监督,增强施工企业办理会计事务的守法意识。四是鼓励与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施工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曝光, 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总而言之,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参照一定法规及规范自行制定的,存在过时及有缺陷的可能,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逐步完善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推动企业登上一个新的管理台阶。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张建新.浅谈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甘肃科技,2011(10).

第8篇:管理控制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必要性对策

引言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维护企业资产和信息安全、实现企业产品价值最大化而建立的一套特殊的规范和法则。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资金流通顺畅,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脉,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血液,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运作中的核心作用。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客观、从容的防范风险的保证。下面我们逐一来看。

(一)加强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

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而实施内部控制,各个部门之间既相互约束、相互监督、各司其职,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这一大背景下,必须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做到政府和企业的“产权明晰、权责分明”,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中之重,能够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

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经营者、决策者及时、准确的了解企业的运转状况,为企业领导者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资料上的借鉴。但是企业所涉及的业务相当繁多,难免因为某些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从而误导相关使用者。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其相互监督、相互牵制,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三)加强内部控制是客观、从容的防范风险的保证

企业是由许多部门组成,企业的运作经营本身是一条生产链,离不开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风险具有潜在性、不确定性以及传染性,一个部门出现风险往往会殃及池鱼,给其他的相关部门也带来影响,最终导致整个企业的运行陷入瘫痪。因此,我们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必须做到从全局出发,将一切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完善控制环境,加强企业财务控制

任何企业的内部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良好的控制环境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企业应完善控制环境,树立全员控制意识,尤其加强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一套会计管理控制制度并明确规定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以及违章责任,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并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由企业领导做好带头模范作用,确保企业会计工作的有效管理。在会计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有关负责人要及时做到对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条文规定作及时的修改与补充。只有这样,才能抑制问题的产生并确保产生出来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合理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合理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机构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合理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机构主要是指在财务部领导的统一部署下,财务部的各个相关部门按照相关的财务法规和准则,通过多种渠道融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保证企业的一切活动正常运转。具体做法是:筹资管理部主要负责企业的融资问题,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客观上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运行所需的资金量;此外,筹资管理部还负有正确处理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之间关系的重任,优化资本运行结构,保证各方的利益不受损害;投资管理部的任务主要做好企业的投资以及投资分析工作,为企业的下一步投资提供决策支持,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收益,争取做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成本管理部主要负责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估计、成本预算以及成本控制工作,争取达到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信用管理部主要负责企业的策划与宣传工作,制定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使企业真正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企业;及时了解客户的消费需求,做好客户的调查、分析与跟踪工作,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销售经营部主要负责产品的买卖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建立,这几个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财务控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应合理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做到权责分明、分工明确,使得这几个部门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

(三)引入不断创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想实现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就必须引入不断创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因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就需要创新内部控制制度,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要创新这些制度,企业必须在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的情况下,能够随着市场经济变化不断地更新、创新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以促使企业与时俱进。当然,企业上下均应对企业的创新给予充分的支持,并在创新过程中实施控制,从而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之,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反映、监督、真实记录企业的预算执行过程及其运行结果。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需要,特别是在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修灵.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0

第9篇:管理控制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 货币资金 内部会计 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性越来越强,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内容,能够有效的保障企业内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不单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的货币资金流动性比较强,存在较大的控制风险,因而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强化货币资金的管理控制手段十分必要。

一、 货币资金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环境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企业会计控制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具有难度。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防止信息失真。

在企业管理中,会计信息是否准确从根本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只有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会计信息在采集、归类及汇总分析过程中准确的反映企业活动,才能保障企业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财务管理效能提升。

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审批和审核等一系列的控制手段,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比较科学全面的了解,有效的制止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从而保障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健康有序的进行。同时,高质量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能给有效的维护企业的财务物资安全和完整,通过全面的内部控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财务计划,在采购、计量和分配记录等过程中,保障资金使用的规范性,防止企业资金的过度浪费。

(三)保障相关财务法规的落实执行。

全面科学的企业资金内部会计控制,不仅是对企业自身管理的一种提升,同时也有效的保障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执行,强化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会计问题,并予以解决。

二、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不足、

就当前来说,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随着会计管理控制环境的日臻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客观条件有所提高,便于进行深入的改进措施。

企业在经营管要涉及到的货币资金业务,主要体现在货币资金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收入业务主要是通过销售过程或者提供劳务的形式获得的货币资金,而支出主要有各项资产的购入及费用开支。一般来说,货币资金的支出大都是通过银行结算进行,流动性比较强,因而在管理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当前货币资金缺陷主要有:

(一)在现金收付中存在缺陷。

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主要不足体体现在现金收付业务中,一是存在会计人员利用会计原始凭证上的业务漏洞等随意进行发票和收据的更改,将现金收入的原始凭证上的金额随意放大,或者会计人员在进行收入现金票据审核过程时,将票据撕毁,现金据为己有,设置存在盗取发票和收据想客户开票的情况。二是票据存在首尾不一的现象,由于出纳人员在套写票据的时候,利用假复写的方式进行,在填制收付凭证的时候没有将原始凭证分开,导致内部牵制制度的管理实效,最终造成票据凭证和存根的金额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三是虚构发票内容,由于在会计发票办理过程中,经济业务事项的办理不是由一个人全称负责,薪金支付单没有经过科学的编制和审核,稽核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致在会计管理过程中,会计人员与企业人员进行串通,虚构发票的内容,将多指出的现金据为己有。四是随意填写金额,存在贪污现金的现象,在会计控制管理中,由于会计分工及牵制不科学,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在登记日记账中,还进行了比较明确的明细账和总账登记,但是可能存在出纳在登记日记账时记错金额,将库存金额的多余部分私吞。或者随意进行现金缴款单的随意更改,挪用公款,导致出现会计管理的问题。

(二)在银行存款收支业务中的缺陷。

在银行存款收支业务中,存在的会计控制缺陷主要有:一是公款私存的现象比较严重,在会计管理过程中,会计人员私自进行现金支票的签发,并进行现金提取,且不记账也不留存根。同时会计人员还存在利用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手段,将公款转变为自己的私人银行户头。二是会计人员出借支票账户进行取现,由于没有对会计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职责和调节衔接上存在问题,会计管理人员通过更改银行对账单,使得银行的存款与日记账上的金额相符合,从而道道掩盖存款减少的实际。三是支票账务套取现金,会计人员利用自身的权限将支票随意的转借他人,用来进行结算和转账业务,从而从中谋取私利,或者利用银行之间的争资金机会,私自开设存款账户,将销货收入款项转入私设户头,偷偷截留公款的目的。四是随意进行货款私分,由于会计核算没有及时进行,账目没有核对到位,会计人员通过串通客户,根据虚假的发票进行验收单的填制,从而将购物票转移到对方的账务,最后私分账款。

三、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分析

根据当前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缺陷,要强化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要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会计内部管理控制措施更新。

(一)基本原则。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建立系统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强化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的基本前提,在管理过程中,货币资金的管理控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来说表现在:交易分开、职责分工、科学稽核和定期轮岗等原则。

交易分开主要是指就将现金住处业务与现金收入进行分开处理,防治发生坐支行为;职责分工主要是指在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时,进行严密的内部牵制,防治资金管理上的舞弊现象;建立科学的内部稽核制度,提高对货币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资金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管理控制;定期轮岗是企业在货币资金管理控制上实现定期的轮换岗位,强化货币资金的管理,减少舞弊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二)主要措施。

1、完善控制方式。

在会计期间发生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是否根据规定计入账户是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主要环节包括检查销售和应付账款的收回等。具体来说,货币资金的控制方式主要有发票管理、对账单管理和核账管理等几种形式。

发票管理一般按照编号的连续性进行货币资金票据的核对,保障其发票和收据金额的一直,保障收到的货币资金能够比较完整和科学的进行控制。当前的货币资金发票种类繁多,增值税和运输税两种形式的发票收到国家税务机关的监督和控制,因而在一般情况下这两者货币资金的发票形式比较完整,但是类似于餐饮服务行业的发票在管理上就比较混乱,因而在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管理中,针对不同的发票种类进行专门的人员管理。

对账单管理是利用企业在银行的对账清单与其存款日记账进行精确的核对,从而有效的控制银行存款的完整性,同时,通过编制银行的存款余额调节表格,进行仔细的对照分析,发现漏洞和弊端。

核账管理,即是通过定期核对往来的账户余额,定期的分析币资金行为,查看清欠的资金是否及时入账,发现资金的挪用情况,检验货币资金是否真实。特别是对于企业资金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需要注意其是否有收回但不入账的现象。

2、保障内部控制安全合理。

保障货币资金的合理性主要是针对于货币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货币资金的收付需要填制合理的原始凭证,根据审批符合进行记账凭证的编制。

其次,货币资金的支付要严格按照审批制度执行,特别是对于大笔金额的货币资金支付,根据相关的业务规律及管理手续进行规范,保障内部会计控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尽量减少货币资金业务的薄弱环节。

最后,货币资金的安全性控制是一个需要特别注重的过程,其内容包含了现金安全与银行存款安全等,根据应收票据的变现能力,可以将其纳入资金的实际控制范围。货币资金的安全控制方式具体来说有实现会计的岗位分离、账户盘点和限额库存等形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需要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以保障货币资金管理的安全性。

(作者单位:河南平宝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蔡玉俊.强化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探讨.商业会计.2010年第09期,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