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

第1篇: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经济常识;学习;哲学;政治;意义;教师素质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面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其决定着个人的发展方向,并能为个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单就高中的政治课而言,本身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大板块,其内容设置各有其道理,各有其必要性。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绘产生更长远的影响。

一、经济常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经济常识是指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许多经济现象,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之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离不开经济。人人都要懂得有经济的基本知识。从家庭和个人的角度来看,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菜,样样不能少,水电煤气都得交费。每个家庭的收入的开支,不可能一分钱不多、一分钱不少。钱不够用的时候怎么办?有余钱的时候怎么办?是把它存到银行,还是购买债券、股票?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情况就更加复杂了。春夏秋冬,农民生产出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棉花;机器运转,工人生产出食品、布匹、机床、煤炭、汽车和楼房。在工厂,有的厂家赚钱,有的却亏损。在农村,有的时候卖猪难,有的时候卖猪易。人们买东西,有的时候拿现金有的拿支票,还有的人用信用卡;有的东西要预付款,有的东西可以赊销。有些时候地方的农民脱贫的时间还不长,有些地方的农民却早已实现了“楼上楼下,电视电话”。

学习经济常识,有助于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概况,明确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懂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光明前景,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而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志向;有助于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做有经济头脑的人。今天的中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时,将面临更加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学习经济常识,可以使我们逐步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二、学习哲学一生受用

人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习哲学。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当然,一个人要有所作为,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而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但是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具体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认识的根源讲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认识的水平与实践的次数成正比。具体到每个人,能否进步和进步大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能否善于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使具体经验上升为一般,能否在理论指导下实践,能否用理论总结实践经验,赋予工作经验以理论的意义,这是所有人能否做好工作,不断进步提高的一个共同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哲学,也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学习政治的意义突出

学习政治常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政治常识对高中生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意义:①培养: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学校培养出的大批具有高度觉悟的人才既是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②导向:中学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关系,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③保证:只有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才能使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是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的重要保证;④促进: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提高主动性,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四、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第2篇: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系统论述理论的学科,主要通过《基本原理》等课程对高校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环节,贯穿课程始终。然而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背景之下,道德教育受到诸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

从道德教育的自身来看,它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第一,道德教育内容的失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内容的陈旧。教材的修订常常也只是在原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精编,内容实质上仍是当初那般模样。其次是教育内容的空泛、教条。本该为基础教育所该强调的一些道德规范又出现在了大学课本中。其次是道德教育方式的失当。即教育者更多时候仅是在将书本的知识简单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再者,高校理论课学时的分配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理论课的学时远大于实践课的学时,多数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将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授。

从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它又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冲击和挑战。首先,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以尊重道德差异与多元为核心的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教育的影响日益明显,它反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强制灌输的方式,而是突出多元共存和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其次,应用伦理学的质疑。综观目前的德育研究与实践,相当一部分还是游离在现实之外,以固定的理念去套千变万化的实践,而应用伦理学则希望学生能从“美德袋”中跳出来,提倡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教育方式去替代灌输的教育方式。再次,网络时代的挑战。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新兴媒体盛行。电子媒介将学生带进虚拟的世界,主体的行为在虚拟的世界中以电子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这些行为是否与学校理论课中所欲极力培养的道德行为一致,我们无从得知。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国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德育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不仅培养大学生人格,而且奠定的是国家基石。

家庭、社会、学校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发挥着道德教育的力量。聚焦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大学是他们形成正确“三观”的黄金阶段。从学校来看,若教育者在课堂上的教学热情饱满、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与受教者之间能形成良好互动,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反之,若教育者以强制灌输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则可能使学生滋生叛逆心理,这个隐性的一面。教育内容、方式、手段则是显性的存在。此外,道德教育也有强制性的特征。《原理》等理论课程为必修课,这是学校培养计划的要求,亦是传达党和国家思想,保持优良传统的表现。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传播速度加快,西方的自由主义等思想传入国内,不断地冲击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再者,在新媒体日趋流行的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更为便捷、快速,常常是毫无防备就被带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大染缸,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三观的畸形。因此,急需高校的道德教育对学生畸形的价值观、道德观进行矫正,培育健全人格。高校思想理论课程在系统论述理论的同时,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灵魂,贯彻课程始终。这些课程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共同信仰,自发地提升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信心,坚定学生拥护党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心,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更符合社会正向运转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体,这些都是家庭和社会教育力所不及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道德教育的出路

(一)完善德育内容

1.走心

时下,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等多档综艺节目深受观众喜爱,这些节目以“走心”打动了不少观众,无论是于其自身,还是于观众而言,它们俨然已达致双赢的局面。高校德育要想取得成效,内容“走心”实为上策。专家进行教材的修订,这本无可非议,但人无完人,在修订过程中,必有疏漏之处。因此,应让更多的人参与内容的修订,集思广益,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及民主性。

2.升级

原有的道德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层出不穷的新的道德问题,改进道德内容是十分必要。为此,高校德育内容在呈现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同时,需对其升级,注重知识的深度。让学生从学术的高度去解读核心价值观,使其内涵更为具体详实,引导学生从对概念的认识上升至理性思考的高度,增强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二)改进德育方式

第3篇: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政治教学;创新与实践

1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对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得以长盛不衰的保证。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所以为了我国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对现有教育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才能培养出更多地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

2.1学校领导对初中思想政治课不够重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一般被认为是非重点科目,也就是所谓的“杂科”,从而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学校领导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投入比之“重点”科目要少得多,从而出现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资源配备不足,初中政治课的老师还有可能是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的。最终导致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不高。2.2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单一。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政治课教学,老师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们往往都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机械地记笔记。从而使得原本的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变得更加的乏味与无趣。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只是要求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学生们很难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久而久之,还将束缚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不能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终失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2.3初中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配备上也不会那么重视,从而为了节约教学成本,所以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大多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而是由其他非重点科目的教师兼任,因此,他们基本上都不具备现代初中政治素质教育的能力。从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大多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很多时候都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学生们的认可,对于好多的初中生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低下。

3通过创设情景课题,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如何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呢?笔者认为,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其去主动积极地探索。而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这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非常重要。近几年提出的情景教学便考虑到了这个方面,其主要思想便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通过诸如寓言、笑话、名人小故事等引人入胜的情景设置,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从而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爱国情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正值非典时期,考虑到这一点,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为学生们讲解抗争非典的感人故事,让他们在这些故事中感受到真爱,明白爱国人人有责,从而自然地理解了爱国情操的内容。可见,通过引入故事,不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且效果较好。此外,在课堂上还可以用音乐辅助教学,让音乐走进课堂,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政治课程涉及许多对学生有重要意义的话题,只有将这些内容以生动灵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才会对这些话题感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与学生平等相待的意识,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亲和力后,就能从思想层次征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冈。此外,教师还应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根据课程内容的相关要求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利用多谋体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有趣的互动、讨论环节,从而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和知识学习方面都能真正认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政治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讨论环节,为学生构建讨论、探究及质疑、合作的机会。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自发组织讨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鼓励,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提升政治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理念,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思维模式也没有正式形成,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初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政治素质对祖国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初中政治教学还应重点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将提升政治素养与培养创新思维贯穿于课程始终同。此外,由于初中学生还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行为模式经常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因此教师还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在培养学生养成独特个性的同时,提升其学习竞争意识,养成与时俱进的思维习惯,养成高尚情操。

总之,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个政治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学生的状况不同、氛围不同,教师引导的方法也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多观察、多总结、多学习,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调节,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教师能单独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并提供适宜的创造环境。这样,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随时随地地迸发出来,我们的民族才能越来越有希望。所以,我们要共同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尽一份力量。

作者:杨 乐 单位: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淑霞.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J].金色年华(下),2010,(4).

[2]肖锋.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创新[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10,(3).

第4篇: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和不断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功能,关系到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德育首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大计。因而,如何正确认识和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强化德育意识

(1)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德育在现实中被削弱的危险性,从而把升学教育转移到公民素质上来,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束缚,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结束“口头上重视,思想上轻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

(2)要正确地认识传授知识与德育辩证统一的关系。传授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是德育的基础,而德育则是传授基础知识的目的和归宿。如若离开知识教育的传授去讲德育,或若离开德育进行知识教育,都只能把政治课引向歧途。

(3)应充分认识到政治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西方敌对势力竭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妄图实现其“不战而胜”的图谋,攻心为上,潜移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同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激烈的。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紧迫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进行。

二、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从自己的教育对象出发,努力做到从备课、讲课、作业和考核等各环节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避免无的放矢。

(1)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必须了然在胸,讲起来才有针对性。

(2)讲课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提高其思想觉悟的中心环节,是真理与谬论直接交锋的战场。教师应在讲清概念、原理的同时,针对学生的模糊认识,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

(3)作业和考试要结合学生思想。思想政治课的作业不能停留在填概念、背原理的水平,而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考试要进行改革,使其发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教学作用,逐步实现从知识、能力、觉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发展,深化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三、要增强教学信度

教学实践表明:教育者所施加的一切影响,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思考认可,方能付诸行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做到入耳入心,而信度的增强,也就成为强化德育功能的关键了。如何增强信度呢?

(1)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增强信度的前提。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2)坚持疏导原则,这是增强信度的有效途径。疏导就是如同大禹治水采用疏通河道一样,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坚持疏导:一要摆事实,即要善于公开地肯定那些现有的事实,而不是肯定那些感觉到的似是而非的“事实”。二是要抓住“热点”,引入教学,这是增强时效性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做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有心人,以有效的途径去捕捉学生中间的“热点”问题。

四、要变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促使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实现和强化德育功能的主要手段。

(1)要讲究“灌输艺术”唤起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入口处”。这就要求教师熔现实生活、教材内容、学生思想状况于一炉,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活泼地教学。

(2)实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确立开放式教学。就是在教学内容上不局限于教材,要把教学与沸腾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形式上,可力求把课外阅读、影视广播、社会实践、撰写小论文、时政讲座、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等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采取各种方式,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深入实际。同时,要使德育寓于所有学科之中形成合力,协同作战,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3)要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科研、努力探索教学最优化,以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教育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把每个教师引入研究的幸福之路。”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教育质量提高的“母机”,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动力。为此,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力,对确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论证、提高、推广。要在本职岗位潜心研究,不断实践总结,努力探索出一条使所有学生都喜欢、主动学习的新路子,实现教学最优化。

(4)思想政治课要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社会、家庭对学生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将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德育意识,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法,配合社会、家庭进行教育,不断增强教学信度,使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宏勋,马燕.必须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J].中学政治,

1992(6).

[2]刘建勋,张凤云.论新时期如何强化中学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

第5篇: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政治课内容突出的是政治性、理论性和时代性,趣味性相对较弱。要想使政治课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教师就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兴趣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的重要性,影响高中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策略三个角度分别加以论述,并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策略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人只有情感因素在最佳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对所接受的事物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推理和总结,取得最佳成果,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一、兴趣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具有高超教学艺术的老师,就在于通过种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高中学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宜持久的特点。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做支柱,他们就往往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着重于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

二、影响高中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因素

学生对学习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当学生了解到学习某一学科确实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后,才可能把“要我学”的要求转化为“我要学”,才会决心产生志趣。学生缺乏对政治的思想道德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的认识,致使他们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而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教师因素

教师在影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气氛沉闷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信息加工理论知之较少,教学缺少科学性,无论是皮亚杰的“图式”,还是奥苏泊尔的“先行组织者”,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皆提出新知识必须通过“同化”或“顺应”纳入知识的结构,信息加工是有序的,对现代主要的六种信息加工理论无知必然影响到教学策略的选择,导致认知低效,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生不能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又怎能对政治课产生兴趣呢?

(三)评价体系因素――应试教育带来的偏见

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工作中的问题,往往造成理论上的失误和混乱,尤其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偏见,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人们向经济一边倒,只顾眼前现实利益,尤其是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们对政治考试分数的关心要远远多于政治课本身的兴趣,而且即使是那些喜欢学政治的学生也在繁重的学业之下,无暇顾及政治了。

三、激发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学生兴趣培养途径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已经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对社会和人生有较深入的认识。学生的间接兴趣占明显的优势,要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间接兴趣。首先,进行全面掌握各科知识的教育。各科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思想政治课学不好,眼下会制约其他课的学习,将来会影响到创造。其次,进行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政治课学不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不学好思想政治课就会造成继续学习的障碍。再次,进行做人的教育。思想政治课是“育德课”,事关人的一生发展,将来步入社会,小的成功靠“智”,大的成功靠“德”。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兴趣就会增强。

(二)教师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技巧,如实物、图表、现代教学手段,以及形象化的语言等,使知识传授从静态到动态,并“二维”为“三维”,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形象化教学培养兴趣。形象化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良好的动机,强烈兴趣乃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如果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产生就较为容易了。

(3)通过设疑培养学生兴趣。教师通过提出疑问,唤起疑难,使学生产生悬念,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

(4)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上的好坏,关键在开头。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要开始着手,精心设计新颖特别的导入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5)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适当组织各种竞赛和测验。竞赛可选课本中的概念原理,条文作为题目,自测由学生出题,交叉评卷,选出自编的优秀试题,作为小考的内容,不管哪类考试都应及时评定公布成绩,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在同伴中的位置,从而强化下一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第6篇: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

思想政治是当前中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许多传统的价值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化,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消极作用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学生的价值取向。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很容易使思想政治教学走入“假”“大”“空”的误区。这使当代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作为中职卫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我们要致力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努力提高学生道德选择的能力,从而实现德育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应对该课程进行大胆改革,让学生正确认识政治课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鲜活性,深化书本知识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愈来愈高。就卫校学生而言,不仅是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因此,卫校的德育工作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优势。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立足于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等方面,从而杜绝流于形式的“假、大、空”思想。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政治书本中的一些内容持怀疑态度,觉得书本上的政治说教与自身毫不相干,学而无用。因此,我在针对政治常识部分的教学时,其目的主要放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拥有的政治权利,并学会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比如,我结合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产生以及学生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等相关事例,让学生体会到政治知识的实用性。又如,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学者坐船过河,当船驶到河中央,学者询问船夫到达对岸的时间时,船夫的回答出现了明显的语言错误,学者很瞧不起地说道:“你这半辈子真是白活了!”船夫没有吱声。突然暴风雨袭来,河面波涛汹涌,船夫问学者:“你会游泳吗?”学者说:“不会。”船夫说:“我这船马上要沉了,你这辈子都白活了!”这样一则故事告诉我们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不一样的知识技能。而当前的学校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能力,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照本宣科,对于书本上的案例也不能完全照搬,而应努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出典型案例。例如,在讲到关于“职业道德”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谈谈对医疗事故频发以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等现象的看法。其中一位学生讲到自己在暑假时到父亲所在医院实习,在她近两个月的实习时间里真切地感受到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而由此使她产生了一种畏惧、失望的心理。我顺势将此问题作为切入点,就“医患关系”开展了一次主题讨论会,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关注,真正体会到书本上想要传达的道德观念,进而使学生从根本上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改革评价机制,体验德育教育的乐趣

中职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指导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实践。从这个角度出发,现有的评价机制就不太适合,必须有所改变。在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些教师一边抱怨着学生德育教育的失败,一边还死抱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机制不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评价机制也应随之改变。我们应改变教育评价中的唯智倾向,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评价机制,使政治教育真正起到育人的功效。我认为,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机制必须打破以一张试卷作为考核评定的模式,应减少卷面成绩所占的比例,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等方面一同纳入考核中,同时应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制定出灵活性强的评价机制。例如,我在期中考核中,尝试让学生对某个案例进行分析,或是写一份调查报告,或是通过即兴演讲和表演的形式进行考评,致力于从多样化的考评机制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学生充分享受德育教育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学会做人,从而将我们的政治教学引入正确的轨道。

四、总结

第7篇: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单靠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照本宣科地讲教材、讲大道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思想政治课成了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书本转的局面,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灌输状态,抽象的思想政治原理就像阻挡在学生面前的一座座大山,学生难于理解,造成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上的一个又一个障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本无法调动起来。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难于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扬长避短,使学生既得到全面发展,又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发挥的目的。

政治课要改变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的教学局面,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辩论式,记者采访、小品表演等形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使思想政治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趣味盎然,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课传授的政治原理,并把这些原理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知、行、意的引导。又如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选择。多媒体集文本、语音、图形、图像、活动影像等信息源于一体,不但图文并茂,可把教学内容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优化教学过程,它能把单一的知识表达结构转变为立体的知识展示结构,可有效扩大知识面,而且多媒体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和即时反馈,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乐在其中,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学习效果自然好过以往。

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应遵生活化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陶行之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坚持以生活为中心,把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信息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例如在上《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一课中,我根据教学情况设计了几个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1.你在学习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挫折?2.你是怎样面对这些挫折的?3.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些挫折?面对这些挫折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吗?4.在学习生活中你还有什么困惑需要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吗?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分配体验,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也能够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讲什么大而深奥的道理。这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就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政治的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三、要加强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原理的应用体验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过来指导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理论蕴含的原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中学生把各种政治学原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农村劳动,到工厂参观访问,参加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尝试体验、调查访问、情境体验,不断强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方针得以认真贯彻执行。

第8篇: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社会调查 思想政治课教学 应用和思考

社会调查就是学生学习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和观点细致地考察社会观象,以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一种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可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调查,可由学生带着问题回家乡调查,也可由学生在校内对师生进行调查。在多年的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笔者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实效。下面,笔者就开展社会调查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在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社会调查的重要性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应试教育倾向比较突出,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死记硬背、轻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重校内教育、轻校外社会教育的现象,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还没有完全形成。针对教育、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高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涉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有关经济学的问题,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是极为重要的。

开展社会调查体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行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调查就是一种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它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个性的发展和发挥,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有利于学生正确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观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社会调查是辅助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1.针对高一学生、教材的特点出发开展社会调查。

现在的高一学生,他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较为广泛,独立性和自制力趋于成熟。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对人对事有独立的见解,并逐步开始学会待人处世的方法,逐步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及个性特征。他们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唯书”、不“唯上”,不断探索,追求新知,思考问题时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敢于假设,善于联想,富于想象,勇于探索。但由于缺乏基本理论思维能力、社会经历少,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还不成熟,学生往往不能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主流。如果我们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教材而教材,空洞单一地说教,只会使学生缺乏兴趣,更谈不上“信”与“行”。只有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去读一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让他们接触社会,独立观察思考,判断解决在课堂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指导他们的行动,达到懂、信、用的统一。

高一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教材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作了宣传,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并存;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对外开放等。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有现实意义。教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实际性,教材内容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如消费问题(包括教育消费)等。要正确处理解决这些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2.针对高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开展社会调查。

针对高一学生特点及高一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教材、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有重点地开展社会调查来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如在讲授第一课《生活消费与消费文明》时,为了使学生学会正确消费,笔者布置学生向家长调查每月的消费开支情况,以及个人的消费支出占整个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然后讨论谁家的消费是最适度、最合理的。在讲授第二课《社会生产和效益观念》时,笔者利用高一学农时机,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在村镇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调查研究,并集体调查本县柘中企业发展情况。在汇报讨论中,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科技和管理才能求得经济效益的增长。在第三课《剩余劳动与社会进步》教学中,笔者请学生结合本市本县市政建设的有关情况调查,从而体会社会主义剩余劳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在讲授第四课《分配制度与分配观念》时,笔者请学生调查收集先富起来的具体个人事例,正确认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重大意义。在讲授第五课《国民财富与纳税意识》时,笔者请学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查,来认识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发展保险业的重要性。在讲授第六课《价值规律与经济眼光》时,笔者组织学生对银行、证券交易所调查,了解区分储蓄、债券、股票的特点。在讲授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时,笔者请学生走向市场,就某些商品、商品经营者情况进行调查,来分析为什么在商品销售中,有些人赚钱,有些人亏本。在讲授第八课《对外开放与开放意识》时,笔者让学生结合本县本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情况进行调查,来体会对外开放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思考

1.抓好社会调查的管理工作。

社会调查的开展,切忌“放羊式”和“赶鸭式”,必须落实到位。社会调查的管理工作要有层次地进行,可由教师去联系、安排、落实调查的对象、内容,然后带学生去进行活动;可由教师间接联系,然后请学生带着介绍信去联系、落实和组织;也可全部由学生自己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想办法外出联系、落实和组织,教师不再跟随。在社会调查组织中,我们感到全部由学生负责,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得到的锻炼更大。

第9篇: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范文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内容枯燥乏味,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沉闷,教学效果不高。然而,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1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改以来,思想政治课教材设置有了较大改善。教材更加贴近生活,教学内容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政治课的大部分内容仍然比较枯燥,而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少,使得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1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缺乏与之相应的地位

思想政治课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尽管如此,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着对思想政治课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例如:初中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使得学生容易对政治课产生轻视的情绪;高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领导和老师往往过分看重高考的成绩,因此也就出现了文科学生重视政治课,而理科学生则对政治课缺乏兴趣,应付了事的现象;中等职业类学校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由于最近几年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从而使教师也失去了教学热情;除此之外,部分学校重视德育工作,但是却忽视了政治课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凡此种种原因,导致了很多学校忽视了政治课教学,没有把政治课放在应有的位置。

1.2 学校思想政治课流于形式,缺少专职教师

政治课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新课改以来,政治课教材设置更加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但是这并未能引起部分学校的充分重视。某些学校以政治课不用考试、不影响升学率为借口忽视政治课的教学,当学校缺少政治课教师时,随便让其他科目的老师来任教,这使得学生认为政治课无关紧要,谁都可以教。政治课教师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重要性产生怀疑,失去教学热情。久而久之,在部分学校中,政治课成了“三不重视”(即,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教师不重视)的科目,这无疑使政治课和政治课教师处于尴尬境地。

1.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思想政治课内容理论性强,且与国家、社会实际联系密切,但是与学生的自身实际联系不大,而高中的部分学生也承认学习政治主要是为高考而学,这是学生兴趣不高的直接原因。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政治课中的主体作用是每一位政治课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革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构建效益课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未实现这种转变。很大一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传统讲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某些教师来说,新课改要求的民主的、开放的、多样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只能是在少数几次的“公开课、示范课”中才能得到应用,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无疑成了“做秀”的工具,而没有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

2 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教学有法又无定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政治课教师应该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起政治课教学的快乐涟漪,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性。

2.1 创新备课模式

一堂好课是教师精心备课和学生热情配合的结果。教师备课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课备好了,教师在课堂上才能真正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常规的备课方法,不过是熟悉本框题的内容,知识体系,注重前后知识的连接。这种备课形式,教师能够把握整体知识脉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但是学生容易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与新课改要求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不相符,个性得不到发挥。因此,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采取“点一线一面”的备课模式。这种备课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与本框题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博学、多闻,即在备课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要由一个知识点生发开去,从多个角度提问,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反映,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够从多角度启发学生,引发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网络结构。

“点一线一面”的备课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路宽阔了,对待同一问题,学生会从不同角度思考,也就完成了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课堂教学任务。

2.2 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转变观念,注重实践,向课堂要效率,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外,还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启发学生最大限度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学习目标。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将知识点清晰明了的呈现给学生,但是教师一味的讲授,而不发挥学生的主体的作用,只能是“填鸭式”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无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要求政治课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围绕重点、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课堂讨论,从而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2.3 体验式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而是学生自我感知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面对需要去思考、论证、讨论、合作,让学生去体验事实、体验问题、体验过程、体验结论,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真正感受到感情与思想的萌发、形成和交流过程,感受到引人入胜的探索过程。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牢固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

2.4 发现式教学